第二代互联网

第二代互联网

一、第二代Internet(论文文献综述)

杨华[1](2021)在《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实施带动,互联网保险作为对传统保险的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高速增长。在互联网技术及保险科技的赋能下,已逐渐成为未来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互联网保险相较于传统保险,具有效率性、便利性、经济性、交互性及创新性的优势。特别是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互联网保险的各方参与主体都深刻认识到发展互联网保险势在必行,保险机构均在积极加速推进互联网保险的布局与发展。但从历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数据来看我国互联网保险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态势,互联网保险渗透率最高仍未突破10%,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升。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下,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保险的需求、偏好和感受,通过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互联网保险向纵深发展,这已成为当下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因此,为了促进互联网保险能够更好地被消费者接受,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本研究围绕“消费者怎么能更好的接受互联网保险”这一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力图去揭示此中作用机制的“黑盒”。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逐步探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互联网保险情境下,除了原有的技术接受模型中的影响因素外,是否还存在新的未知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于互联网保险的接受?(2)是否存在新的中介变量,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使用行为存在影响?(3)影响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如何构建形成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内在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为了解决以上研究问题,本文在对互联网保险和技术接受理论等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互联网保险接受进行探索性研究,提炼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中的关键因素,初步形成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理论框架。(2)探讨关键因素定义及相互之间影响关系,在UTAUT模型基础上,构建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3)针对研究变量明确测量方法,开发调查问卷,展开大规模调研,收集数据进行分析。(4)实证检验互联网保险各关键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验证了感知风险、行为意图的中介作用,以及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在信任与使用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而揭示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作用机制。(5)根据上述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关键业务科技赋能;关注消费者需求,价值主张持续创新;以消费者为中心,客户关系优化提升;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等方面的研究启示。经过以上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发现及结论:(1)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关键因素之间的影响作用: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消费者创新性、信任均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努力期望对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的影响不显着。促成因素、信任和行为意图都显着正向影响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的使用行为。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风险,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互联网保险接受的行为意图和使用行为。(2)感知风险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基于互联网保险研究情境,拓展了UTAUT模型在消费者视角下的技术接受研究,分析和揭示了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的关键组成因素,构建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的“黑盒”。(2)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影响因素分析中,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并引入互联网保险情境下新的影响因素:消费者创新性、信任和感知风险,拓展了UTAUT模型的影响因素。(3)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中,引入感知风险作为新的中介,通过实证检验了其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拓展了UTAUT模型的中介作用关系。(4)提出并验证了消费者互联网保险接受模型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探讨了感知风险、行为意图在信任和使用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进一步对UTAUT模型做了有益拓展。

韩长根[2](2020)在《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成就。但在此期间中国社会贫富分化问题也日显严峻,收入不平等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收入流动性作为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动态视角,可以反映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社会阶层流动与机会公平等问题,从微观层面对收入流动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分析中国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现象。与此同时,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不断深入,深深地嵌入到人们日常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中,为微观个体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发展机会,互联网的普及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获取财富与知识的途径以实现就业与创收的可能性,但由于不同个体对于互联网使用的认知情况以及使用程度存在差异,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的机会创造与赋值空间都会存在差异。那么,在国家当下大力推动互联网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使用是否能够在提升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内在机制及其可能的解释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在对收入流动性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代内和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测度代内和代际居民收入流动性。对于代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使用CFPS数据(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从时序上的相对收入流动性和绝对收入流动两方面进行刻画;对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从代际收入转换矩阵和代际收入弹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结合CHNS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并根据居民是否使用互联网情况分样本对代际和代内居民收入流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10年以后,伴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中国居民代内和代际收入流动性呈上升趋势。并且,相较于未使用互联网的居民,使用互联网的居民有着更高的收入流动性,说明互联网使用可能对收入流动性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2)构建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理论模型。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和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机理,构建了互联网与收入流动之间的理论模型。对于代内收入流动性,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将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盖尔顿收入均值模型建立理论模型,提出待实证检验的研究假设;对于代际收入流动性,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使用作用于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传递路径来阐述其影响机理,据此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互联网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提出待实证检验的研究假设。(3)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本文利用CFPS数据,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Bio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倾向性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进行了内生性、异质性和稳健性检验,且互联网使用影响代内收入流动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存在。结果表明,在代内收入流动方面,互联网使用能够有效促进个人收入向上流动,抑制收入向下流动。并且,使用互联网学习、工作、社交的频率越高,居民对于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性认知程度越高越有助于个人实现收入向上流动。互联网能够通过自身的直接效应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就业的间接效应来促进收入流动性向上提升。在人力资本作为中介变量中,教育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5.09%,健康的中介效应占比18.52%,培训的中介效应未得到支持。在社会资本作为中介变量中,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占比为19.24%,信任关系和社会规范的中介效应未得到支持。就业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占比15.79%。互联网使用对于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在性别、区域、城乡上影响存在差异。(4)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无序多项logit模型、Bowles和Gintis分解法、分位数回归对代际收入流动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使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的提高和互联网使用重要性认知的提升对于代际收入弹性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促进跨代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作用显着。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贡献了 35.9%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其中教育贡献了 18.04%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健康贡献了 10.57%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培训贡献了 7.29%的代际收入相关性。社会资本贡献了 10.94%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其中,强关系贡献了 4.32%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弱关系贡献了 6.62%的代际收入相关性。就业贡献了 0.07%的代际收入相关性。进一步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通过人力资本的教育和培训方面、强关系和弱关系来弱化父代收入对子代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作用,从而调节收入流动,促进收入流动的提升。互联网使用在不同群体的影响存在区别,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调节作用呈现“U型”特征。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动态收入不平等——收入流动性的视角,从代内收入流动和代际收入流动两个维度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丰富深化了互联网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相关研究;第二,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影响代内收入流动和代际收入流动的机理,立足于持久收入假说、盖尔顿模型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代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模型,在Becker和Tomas(1986)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互联网使用影响代际收入流动的理论模型,补充了理论方面的相关研究;第三,从互联网使用的直接情况、互联网使用频率和互联网使用重要性认知三个层面展开实证研究,相较于其他学者更加全面的分析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同时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Bioprobit模型、无序多类logit回归模型、分类变量中介效应模型、Bowles和Gintis分解法、分位数回归、倾向性匹配法进行实证检验,展开内生性、异质性和稳健性分析。

杨学科[3](2020)在《数字宪治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字社会是我们正在经历且未来样态还不明确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相对传统的“土地”资源为主的农业社会、“化石”资源为支撑的工业社会,数字社会的资源基础变成了非消耗性、非实体性的数据和算法,数据和算法成为新的生产力,也成为新社会的问题之根。一般而言,算法问题主要体现在算法歧视、算法权力两方面。其中,算法歧视是指算法在编码、收集、选择或使用数据训练时,会出现直接或间接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等的区别、排斥或特惠的偏见现象。算法歧视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内置性编码凝视,有限、不相关或不正确的训练数据,算法黑箱建模方法的歧视或三者的不同组合。在数字社会,算法权力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形态。理解算法权力的中心不是在算法技术系统的力量,而是作为技术系统的算法映射到社会系统中的权力转化过程:决策算法化、算法法律化、权力微粒化,这对理解作为技术的算法系统如何具有社会权力(力量)更具实质性意义。对于数据问题而言,数据的内部问题主要是数据海量、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数据污染,外部问题主要是政治上的数据老大哥、经济上的数据殖民主义、文化上的数据达尔文主义。数字科技对宪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宪法价值和私权力崛起上。宪法价值体系的三位一体公式“人权、法治和民主”,在数字科技发展的影响下,也面临人权风险和人权新可能、法治系统的权力失衡和民主新可能的问题。在私权力崛起方面,数字平台为首的私权力,所具有的支配优势和资源、准监管角色、准国家状态,对宪法理论的公私二分法、基本权利第三人效力、民族国家理论都有破坏性影响。因此,宪法的内涵面临着解体的可能。不能不说,数字社会的宪法时刻已然到来。因此,研究数字科技对宪法的影响,是一个重大宪法性问题,也会有助于此问题的宪法性规范生成并被纳入新的宪治秩序当中。对数字科技所造成的宪法时刻的回馈反应,是一个需要理论和制度设计的重大现实课题。在理论上,预测、想象未来法理状况的法理学研究是数字社会宪法时刻的理论逻辑起点,没有对未来法理的想象和预测,宪法难有见时知几之变,很难应对数字科技迅猛发展所造成未可预知的宪法挑战。数据权利纳入第四代人权框架,数字科学福利权的惠益数字科技福祉策略,算法问题治理的元规制方案,弹性宪法的构建,这些都是可供甄选的制度设计策略。在这些制度设计策略中,又分为权利保护模式和权力规制模式。一方面,保护模式充当权利的保护罩。数据权利纳入第四代人权框架,这种基于人权的数字技术发展战略可以回应数字社会的数据发展现实。数字科学福利权的惠益数字科技福祉策略,可解决第四代人权对弱势群体等普惠不足的问题。第四代人权数字人权的享有是数字科学福利的体现,数字科学福利是第四代人权数字人权的旨归,这也符合罗尔斯正义二原则:数字社会的人们应当完全平等的自由享有数字权利,但对于数字科技领域科学福利最小受惠者应用科学福利权去兼顾平等,实现符合公平的正义。另一方面,规制模式常作为约束权力的利剑。算法问题治理的元规制方案:算法自我规制治理、平台自我规制治理和政府规制,在宪法框架中存有正当性,是回应数字社会的算法治理问题的可行方案。弹性宪法的构建,有利于在数字技术风险世界中不损害宪法的核心价值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宪法的适应性,为思考宪法的挑战和危机应对并最终为应对真正危机提供一个新视角。一般而言,宪法弹性是宪法应对挑战并最终应对真正危机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宪法复原、宪法韧性和弹性红利三方面,将风险最小化,或者将风险转化为机会。综上而言,以上这些都是数字社会宪法时刻的回应策略中可供甄选的分散策略。除了上述的分散策略,数字社会还需要一个整体性的理论框架、战略“数字宪治主义”去面对当下数字社会、未来数字社会的宪治以及数字社会的宪治可持续性。宪治主义并没有停滞不前,也在创造性适应数字环境萌发新的生命力,数字宪治主义是继自由宪治主义、社会宪治主义后的宪治主义3.0阶段。数字宪治的前提是数字立宪,数字立宪事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科技,涉及个人、企业和政府三大主体,更要重点关注大数据和算法的法律影响。最适宜的数字立宪,是整体性的立法,专门的数字立宪是最合乎宪法体系融贯性考量的。一个数字宪法就好,最好不要再区隔为互联网宪法、大数据宪法、人工智能宪法,甚至区块链宪法。数字宪治在形式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治理方式,主要是依照数字宪制来进行治理。数字化是数字宪制的媒介,数字化不仅是法律行为、法律关系中的监管对象,还能作为法律本身的工具和参数行使着监管主体的职责。形式宪治相当给数字宪治确立了形式上的宪治规则,如果想让宪治公平合理的践行,必须赋予宪治实质性的理想要素:限制宪治各方的权力扩张,保障个人基本权利。除此以外,对于数字宪治的价值观广泛论辩,可能更有利于深入理解数字宪治。文明不只是品味上的进步:始终接受美好的事物,拒绝讨厌的事物。同样也是同理心文明的进步:不仅只使那些圈内人受益,而且还应使那些圈外人也受益。故而,数字文明意味着拥抱美好、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不仅应使那些熟悉和有能力负担数字科技的人受益,而且还应使那些不熟悉或没能力负担数字科技的人受益。文明其表,制度其里,这就需要制度上的应对措施,宪治是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自然而言,数字宪治就是新的数字文明的制度愿景。数字宪治文明的内涵集中于两方面,即数字文明时代的国家文明一方面是通过实现的数字化程度来衡量,这主要体现在以数字技术为中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程度。另一方面是通过宪治文明水平来衡量。理论上的数字宪治主义是需要发展的东西,需要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宪治作业才能完成,但实践中,我们不应高估数字宪治,这不是灵丹妙药。

张慧敏[4](2020)在《社交媒体与俄罗斯公民与研究-风险社会视角》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二代互联网络与社交媒体在俄罗斯迅猛发展,鉴于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诉求表达以及动员参与方面的优秀表现,这给俄罗斯公民参与的发展打开了机会之窗。从2010年开始,俄罗斯的公民参与逐步从政治精英为主导的政治领域的参与中解放出来,发展出横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议题的更广泛的参与。在参与形式上,街头抗议活动在俄罗斯公民参与中所占的比例逐步下降,稳定而规律的公民参与形式逐步成为主流。故而,无论是从参与形式还是参与内容方面,俄罗斯的公民参与得到了明显的扩大。为了探究社交媒体如何增益俄罗斯的公民参与,以及这种增益可能产生的后果。本文对过去十年间俄罗斯的社交媒体以及公民参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随着互联网络从生产力工具蜕变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空间中涉及日常生活的表达与交流日益增多。2010年以来,一系列由民众自发组建的线上互助平台得以建立,且俄罗斯联邦政府也相继在各级行政主体中普及电子政务建设。这些变化打破了俄罗斯民众长久以来在公民参与中因突发事件而随机结合的现象。稳定而持久的相互联系增进了俄罗斯民众间的社会资本,同时由于民众和政府之间直接联系增多,公民参与中民众的自主性越来越强。然而从风险社会的角度出发,人类借助技术的力量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会被逐渐累积的“发展的副作用”威胁,这便是风险。社交媒体并非只是一种单纯的传播媒介,其拥有双重生存空间——现实社会与线上空间。由于俄罗斯多元的社会形态,使得社交媒体在增益公民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了过滤效应,故公民参与最终仅在一小部分俄罗斯民众中得以实现。这就导致了两种公共性的分歧甚至是对抗——国家的公共性与社会的公共性。前者面对的是全体联邦民众的诉求,而后者则突出体现为实现了公民参与的部分民众的诉求。因此,未来如何解决这两种公共性的对抗是俄罗斯公民参与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5](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各国经济关系的广泛发展,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容易地相互交流,世界上不同语言人们的交流机会和次数也增加起来了,所以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把别的国家语言的发音和用法运用到自己语言系统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新词语。新词语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方便了各民族的日常交流,同时提升了新词语在词汇学研究中的地位。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历史阶段、构词方式、新词语特点、新词语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新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进行总结和对比,提示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异同,分析一下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详细描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词语研究现状、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现状、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现状以及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由,说明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对象的界说、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设计的陈述等,其中,研究设计提出了本研究谈论的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并对语料的搜集程序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说明。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学界定、新词语界定、新词语产生的原因、新词语的特征、网络词语界定、网络词语的形态和构词方式特点。第三章: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阿拉伯语和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三个方面区分了阿拉伯语和汉语词汇及新词语历史阶段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特点有相同点即:在近现代都从英语中借入大量新词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名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战争、社会变革、宗教的引进和现代因特网技术导致了大量外来地名的出现、两种语言新词语所涉语中的及的社会领域基本相同的,主要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和科技等相同的层面。同时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有不同点即;从分析阿汉新词语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词汇量很庞大、吸收面很广、涉及领域广泛、词汇量及其丰富,自古代以来,阿拉伯人就一直很热情,他们对外来语地名表现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汉语被认为是一种专业思想强的语言,但在借用其他新词语时,除了语法方面的汉语外,还保留了发音的基础,所以汉语的意译词所占的比列较大,可是阿语新词语使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中文具有很大的优点。第四章:从阿拉伯语和汉语21世纪新词语语的借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出其成因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阿拉伯和汉语借入方法有异同,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法有全义借入法;比如((?))来自英文的cell(细胞)、全音借入法;如((?))来自法语的“helicoptere”(直升机)、半音半义借入;如((?))来自英文的“X-RAY”(X-光)、音译(义)加阿拉伯解释词借词;如((?))来自英文的“Metro”(地铁)、缩写借入法;如((?))来自英文,而汉语新词语借入方式由六种构成的,即全音借入法;如(诺贝尔)、音义结合法;如(黑客)、半音半义法;如(奥林匹克运动会)、音义(译)加汉语解释词借词;如(迪斯尼乐园)、全义借入法;如(键盘)、缩写借入法;如(丁克)。通过分析两种语言的新词语借入方式可以找出阿汉新词语借入方法的异同。第五章:第五章主要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网络新词语,作者从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汉阿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阿汉网络新词语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词的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和汉语都运用了丰富的网络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项研究为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提供了实质性的见解,它为扩展和增进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未来的理解铺平了道路。第六章:本章试图从汉阿两种语言中的新词语为出发、对两国在语言发展、文化特性、民族属性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作者找出中阿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及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和汉语与汉文化的异同。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吸收新词语语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按照自身语言的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和习惯,对一部分借词加以吸收、消化和变通,使得新词语总体上出现了变化,主要有:声调的改变、音素的改变、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构词结构的改变和音节的改变。这一章回顾了这两种语言中新词语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情况。古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中阿两种语言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唐朝的中国王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贝歇王朝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汉语和阿拉伯语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时,欧洲人为掌握这两种语言而感到自豪,最近,这两个民族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影响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两种语言吸收大批的新词语语。第七章:浅谈阿拉伯语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汉语中阿语新词语,找出借入新词语的原因、发展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中国语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合作起来,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留了很深刻的影响,导致了阿语吸收不少的汉来源的词语,中文对阿语留了很多词语。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通过双方的文化、习俗、传统的互动,中国对阿拉伯人又带来了一些中文词语比如;茶、茶杯、太极、孔子、道家、瓷器、中国丝绸等等,与此同时,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天文学、地理、医学、药学、数学和艺术等许多应用科学和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双方的文化、贸易的互动中文吸收不少的阿语来源的词语,比如没药、祖母绿、苏丹来自阿语的一些姓名阿拉丁、阿里巴巴、马、哈、伊、涂、吴等,葫芦巴,艾米尔,何黎勒等等的词语。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追求词语结果与文化的凝练是造成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异同的原因,并分别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李仁军[6](2019)在《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分析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中介作用假设模型,探讨高危因素对认知功能损害的作用机制,以便尽早识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从而有效预防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进一步探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对认知功能的作用,为完善认知功能康复的医学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如下:1.探讨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分析他们的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2.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的预测因素,构建中介作用假设模型,探讨童年创伤在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作用机制。3.探讨药物治疗和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对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某省级三甲精神卫生机构就医的年龄在12岁至17岁之间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相应正常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基线时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情况、EMBU、ASLEC、CTQ-SF等;对研究组,基线时、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WAIS/WISC、MCCB、PANSS、CGI评定;对对照组,基线时进行WAIS/WISC、MCCB 评定。研究组纳入1 10例患者,符合ICD-10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前没有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或者已知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的药物,首次发病且病史少于1年,韦氏智力测验IQ≥80,无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的其他疾病,自愿参加本研究。对照组纳入1 10例正常被试,被试无对认知功能有影响的疾病,近1年未使用过影响认知功能的药物,韦氏智力测验IQ≥80,自愿参加本研究。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药物反应或主动要求退出的,即可退出研究。研究组80例住院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达到足量足疗程,以尽可能单一用药为原则,主要用药:阿立哌唑为每天10-30mg,奥氮平用量为每天10-20mg,喹硫平用量为每天300-600mg,利培酮用量为每天4-6mg。30例门诊患者以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同住院患者,用药剂量为住院的1/3-1/2,心理治疗每周一次,每次30分钟到50分钟。统计分析运用SPSS24.0软件进行。将连续变量进行t检验,分类变量进行卡方检验,相关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将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童年创伤的各因子作为自变量,以MCCB总分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找出影响认知功能的预测因素。然后,将预测因素作为自变量,MCCB总分作为因变量,通过路径分析,进一步探索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是否通过童年创伤对认知损害产生影响。治疗前后通过t检验比较MCCB总分变化等来分析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组共纳入病例110例,最终有效数据92例(83.6%)其中药物组67例,心理组25例;对照组纳入110例,最终有效数据103例(93.6%)。研究组均为汉族,有男性50人,女性42人,平均年龄:15.15±1.45岁,初中文化者45人,高中文化者47人;对照组也均为汉族,有男性53人,女性50人,平均年龄:14.97±1.73岁,初中文化者51人,高中文化者52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民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基线时的韦氏智力测验全量表智商得分显着低于对照组的得分(88.85±22.88vs108.18±14.92,P<0.01);除了知识因子分两者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分也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基线时的MCCB测验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得分(44.64±8.15vs62.70±7.68,P<0.01);除了连线测验原始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因子分也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组基线时父亲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45.75±6.54vs54.59±10.72,P<0.01),惩罚/严厉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20.88±6.26vs18.78±6.67,P<0.05),拒绝/否认因子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11.39±3.64vs9.77±3.50,P<0.05);母亲养育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48.17±7.77vs59.45±9.89,P<0.01),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4.07±6.44vs37.43±6.60,P<0.01),惩罚/严厉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14.97±4.70vs12.50±3.53,P<0.01)。5.研究组基线时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53.29±18.51vs40.99±25.32,P<0.01),其余各因子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研究组基线时童年创伤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46.90±11.47vs35.67±8.78,P<0.01);除了躯体虐待因子两者无明显差异外,其余个因子分也均高于对照组的得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父亲养育方式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组MCCB总分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r=0.324,P<0.01)、过分干涉因子分(r=0.234,P<0.05)、过度保护因子分(r=0.276,P<0.01)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对照组MCCB总分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r=0.403,P<0.01)、和过度保护因子分(r=0.298,P<0.01)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8.母亲养育方式与认知功能关系:研究组MCCB总分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r=0.496,P<0.01)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r=0.421,P<0.01)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对照组MCCB总分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r=0.379,P<0.01)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r=0.261,P<0.01)呈现正相关性,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9.青少年生活事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组MCCB总分与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分(r=-0.350,P<0.01)、学习压力因子分(r=-0.252,P<0.05)、受惩罚因子分(r=-0.313,P<0.01)、其它因子分(r=-0.245,P<0.05)呈现负性相关,而与其它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对照组MCCB总分与健康适应因子分(r=-0.443,P<0.01)呈现负性相关,而与其它因子分及总分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10.童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组MCCB总分与童年创伤总分(r=-0.490,P<0.01)、躯体虐待因子分(r=-0.344,P<0.01)、情感忽视因子分(r=-0.446,P<0.01)、性虐待因子分(r=-0.394,P<0.05)、躯体忽视因子分(r=-0.402,P<0.05)呈现负性相关,而与情感虐待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对照组MCCB总分与童年创伤总分(r=-0.496,P<0.01)、躯体虐待因子分(r=-0.345,P<0.01)、情感虐待因子分(r=-0.367,P<0.01)、情感忽视因子分(r=-0.309,P<0.01)、性虐待因子分(r=-0.436,P<0.01)、躯体忽视因子分(r=-0.495,P<0.01)等均呈现明显负性相关。1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分、童年创伤总分,进入回归方程,对MCCB总分它们共解释变异的38.4%。12.MCCB总分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显示,童年创伤总分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与MCCB总分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与MCCB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应为38.2%;在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与MCCB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应为20.7%。童年创伤总分在青少年事件总分和MCCB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的效应为38.6%。13.研究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的第4周(36.40±10.71)、第8周(33.07±9.21)与治疗前的基线时(47.09±8.67)相比得分均显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第4周、第8周测得的CGI疾病严重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疗效升高(P<0.05)。14.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智测的知识、领悟、图片排列、木块图案、图形拼凑或物体拼凑等分测验得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8周末智测中的知识、词汇、领悟、填图或图画填充、图片排列、木块图案、图形拼凑或物体拼凑、编码或数字符号等分测验得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15.研究组治疗后第4周末MCCB中的言语流畅、情绪管理等分测验得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第8周末MCCB中的语言记忆、空间广度、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言语流畅性、情绪管理、持续操作能力等分测验得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16药物组和心理组基线时的MCCB总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心理组的MCCB 总分在第 4 周(49.96±7.61vs45.76±8.85,P<0.05)和第 8 周(53.40±7.98vs48.45±9.31,P<0.05)均显着高于药物组的得分。结论:1.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较正常儿童青少年严重,认知功能损害不均衡,需要引起足够重视。2.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到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和童年创伤等因素的明显影响,它们对认知损害的预测性较强;童年创伤在父母养育方式、青少年生活事件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起中介作用。3.规范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用药剂量,且在改善认知功能上比仅用药物治疗更佳,因此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适合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也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

刘璐[7](2019)在《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文中提出网络媒介在汇聚民意表达力量的同时推动着网络语言的衍生流变,网络流行语作为广泛传播高度聚焦的“标签化”话语,承载着社会发展逻辑与动态性表征,反映着网民群体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近年来全社会形成对社会心态议题的关注聚焦,社会心态已成为国家当下密切关注、高度重视的心理现象。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进行研究,考察话语表征心态的理据、过程与结果。本文以门户网站与网络社区评选的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为研究样本,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基于“文本”、“话语实践”、“社会实践”的三维结构框架,对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实现过程与内容呈现进行研究,形成“话语为什么能表征心态——如何表征心态——表征什么心态”的研究路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文本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研究。从词汇、语法、结构三个维度分析话语基于哪些特性达成对心态的表征,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为什么能表征心态?”的问题。第二,话语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研究。结合话语生产过程分析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基于互文性机制探究个体、群体如何介入生产过程并实现表征,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如何表征心态?”的问题。第三,社会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内容呈现研究。在考察话语主要内容与议题取向的基础上,结合检索热度选取高热度、代表性案例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话语表征心态的内容与特点,剖析表征策略和现实根源,探究表征心态的意识形态特征与话语权力建构,以此回答“网络流行语表征什么心态?”的问题。研究发现,第一,发现网络流行语的语词表达具有主体投射特性,是话语表征心态的符号基础;语义泛化与生产扩散特性实现了心态汇入与群体卷入,实现话语对群体心态的表征。第二,研究发现网络流行语经过“主体呈现——传播扩散——集体认同——规制确立”四个环节完成话语生产过程,与此同时完成“个体心态投射——话语群体接触——群体心态认同——话语表征形成”的表征心态过程。集体叙事在深化话语意义的同时,将其内化为公约性的群体民意表达,在群体互文生产实践中推动表征心态的实现。表征心态呈现出“反沉默的螺旋”特质,需借助媒介素养净化网络空间。第三,研究发现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关涉政治心态、阶层心态与生活心态,体现为现实关切下的质疑表达与公权监督的政治心态、阶层固化下的弱势认同与阶层逆袭的阶层心态、压力社会中的焦虑呈现与现实抗争的生活心态。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形成集体宣泄的网络树洞效应,呈现出民本立场的意识形态特性,民间话语力量的崛起推动着话语发展的民主化趋向,重塑着现实社会的话语格局。

李静瑞[8](2019)在《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文中认为文章以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研究了网络知识活动,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网络知识生产、网络知识传播和网络知识悖论,对其方式、利弊及其运行规律进行归纳抽象,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知识理论体系。并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采用总论、研究视角阐述和分论的研究结构。本文涉及较多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主要有: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认识活动和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论、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认识的群众主体论。网络知识论是对基于计算机、智能移动终端和电子网络技术而产生的新的知识活动方式的相关特点、规律的研究和探索,包括网络知识获取理论、网络知识生产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和网络知识悖论。相较于传统知识活动,网络知识活动具有三个方面的显着特点:一是得益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获取、生产、传播的主体都打破了精英垄断,有由精英垄断向普通大众下移的大众化趋向;二是同样源自于电子网络的开放性特征,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三是源自于web2.0以来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知识的获取、生产和传播都具备强交互性的特征。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透视和考察,网络知识获取实质上属于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间接经验获取新方式;网络知识生产理论既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开放性理论品格和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亦融通了唯物史观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相关思想,从而多维度呈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传播理论体现了知识渗透价值理论;网络知识活动中的一系列悖论是网络知识活动中所衍生和呈现出的对立统一的新形式,也可作为网络时代认识论中对立统一的新形式。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对所有网络知识活动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了“网络知识论”的概念对之进行概括。第二,详细探讨了电子网络空间中的知识悖论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应对之策。第三,在对网络知识理论的每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都对之进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的解读和考察。

张欲晓[9](2015)在《网络“客”文化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探索、实践的方式。黑客、极客、创客、微博客、淘客、播客,这些在网络世界中积极创新的网络“客”们,作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创造力量,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黑客文化的网络“客”文化,如今已不仅仅作为附属于计算机技术的亚文化而存在,它跨越了虚拟与实体世界的边界,成为一种与主流文化逐渐融合,不断重塑人们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力量。本文将网络“客”现象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提出网络“客”文化的概念,系统地考察各种类型网络“客”文化的历史发展,归纳出网络“客”文化的基本特征,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现实必要性以及具体发展路径。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六章:第一章论述网络“客”文化的基本概念。讨论一般文化的相关概念,梳理哲学、社会学领域关于文化研究的重要观点,借鉴历史解释的文化研究方法,结合网络“客”文化的技术、社会背景,提出这一特殊网络文化的基本发展图式和分类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网络“客”文化的历史发展。对技术类网络“客”文化、社交类网络“客”文化、商务类网络“客”文化三种主要类型的网络“客”文化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动态研究。通过联系案例,分析几种典型的网络“客”文化的概念、特征及影响。第三章归纳网络“客”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网络“客”文化是一种彰显及发挥人的主体性、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共享性及个性化的网络文化,结合马克思关于人主体性的哲学思想、熊彼特的创新论、波普尔的开放论等哲学、社会学思想对这些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研究网络“客”文化的社会功能。网络“客”文化具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的社会功能:在个体层面,能拓展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理性,加强人的实践能力;在社会层面,能促进社会公共空间的建设,充当社会的减压阀,助力经济转型和促进国际关系发展。第五章分析网络“客”文化负面效应。网络“客”文化的负面效应体现在社会与个人两个层面:在社会层面,网络“客”文化带来了谣言裂变、隐私泄露、信息安全威胁、互联网经济泡沫等社会隐患;在个人层面,网络“客”文化造成个人价值取向问题。第六章探析我国网络“客”文化发展路径。首先,结合我国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期和经济转型期的实际背景,分析在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必要性:网络“客”文化能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互联网+”计划的落实;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化的形成。其次,指出我国网络“客”文化存在发展滞后的现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客”创新能力不足;网络“客”文化发展环境支撑不足;网络“客”信息安全保障不足。最后,提出我国发展网络“客”文化的路径:控制网络“客”文化的负面效应;发挥网络“客”文化的文化优势。控制网络“客”文化负面效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发挥网络“客”文化自净能力;建立网络“客”平台行业自律机制;加强立法规范网络“客”行为。发挥网络“客”文化的文化优势,须把握五个方面:完善网络“客”文化创新培育机制;建立网络“客”文化宣传鼓励机制;发挥技术对网络“客”文化的促进作用;把握网络“客”文化发展舆论导向;减少网络“客”文化发展中的损耗。

《个人电脑》编辑部[10](2012)在《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注并熟知业界发展的读者对于英特尔Tick-Tock(嘀嗒),又称钟摆节奏肯定是耳熟能详。夸张点说,这个在2006年问世的战略,与指导业界发展数十年的摩尔定律在过去几年对于整个PC产业发展的影响已经称得上是并驾齐驱。按照这一节奏,英特尔准时推出了采用22纳米制造工艺,代号为IvyBridge的新一代处理器——第三代英特尔智能酷睿处理器。随着计算平台的更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用产品也在进行着更新换代。从商用办公环境来看,IvyBridge无疑将成为未来两年主流的商用计算平台,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机产品,都将从IvyBridge的诸多新特性中获益。除此以外,在显示、打印以及网络技术方面,都可以看到诸多新应用在逐步被用户采用。为了让您在商用产品采购中有更多的参考,我们在商务专刊中针对计算平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云计算、显示设备、打印设备以及网络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希望在您制定采购计划时能够有所帮助。

二、第二代Interne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代Internet(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互联网保险
        2.1.1 互联网保险内涵
        2.1.2 保险科技研究
        2.1.3 互联网保险研究
    2.2 技术接受理论
        2.2.1 技术接受理论发展
        2.2.2 个体接受与组织接受理论
        2.2.3 个体经典理论模型
    2.3 互联网保险与技术接受研究现状
    2.4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互联网保险接受扎根研究
    3.1 扎根方法的选择
        3.1.1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3.1.2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3.2 扎根理论资料收集
        3.2.1 研究对象选取
        3.2.2 研究资料收集
    3.3 扎根理论资料分析
        3.3.1 开放编码
        3.3.2 主轴编码
        3.3.3 选择编码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3.4 互联网保险接受理论框架构建与关键因素分析
        3.4.1 理论框架提出
        3.4.2 关键因素析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4.1 理论模型构建
    4.2 核心变量定义
        4.2.1 绩效期望
        4.2.2 努力期望
        4.2.3 社会影响
        4.2.4 促成因素
        4.2.5 消费者创新性
        4.2.6 信任
        4.2.7 感知风险
        4.2.8 行为意图
        4.2.9 使用行为
    4.3 研究假设的提出
        4.3.1 互联网保险接受的影响因素
        4.3.2 感知风险、行为意图的中介作用
        4.3.3 基于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图的链式中介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5.1 研究问卷设计
        5.1.1 问卷设计思路
        5.1.2 问卷设计过程
        5.1.3 问卷框架结构
        5.1.4 问卷偏差控制
    5.2 变量的测量
        5.2.1 绩效期望的测量
        5.2.2 努力期望的测量
        5.2.3 社会影响的测量
        5.2.4 促成因素的测量
        5.2.5 消费者创新性的测量
        5.2.6 信任的测量
        5.2.7 感知风险的测量
        5.2.8 行为意图的测量
        5.2.9 使用行为的测量
    5.3 预调研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4 数据收集
        5.4.1 问卷发放原则
        5.4.2 正式调研数据收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模型验证与数据分析
    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样本描述性统计
        6.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
        6.2.1 信度分析
        6.2.2 效度分析
        6.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6.3 相关性分析
    6.4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6.5 中介效应检验
    6.6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理论贡献
    7.3 管理实践的启示
        7.3.1 提升消费者体验,关键业务科技赋能
        7.3.2 关注消费者需求,价值主张持续创新
        7.3.3 以消费者为中心,客户关系优化提升
        7.3.4 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原始资料
附录三 调查问卷初稿
附录四 调查问卷正式稿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数据
    1.4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互联网相关文献研究
        2.1.1 互联网的内涵
        2.1.2 互联网的经济影响
        2.1.3 互联网的社会影响
    2.2 收入流动性相关文献研究
        2.2.1 收入流动性的内涵
        2.2.2 代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
        2.2.3 代内收入流动性的经验研究
        2.2.4 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法
        2.2.5 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经验研究
    2.3 互联网与收入流动性关系的相关文献研究
        2.3.1 互联网与收入增长
        2.3.2 互联网与收入差距
    2.4 文献述评
3 中国居民互联网使用与收入流动性现状
    3.1 互联网使用现状
        3.1.1 互联网使用人数
        3.1.2 互联网使用频率
        3.1.3 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性认知
    3.2 收入流动性现状
        3.2.1 代内收入流动性
        3.2.2 代际收入流动性
    3.3 互联网使用与收入流动性
        3.3.1 互联网使用与代内收入流动性
        3.3.2 互联网使用与代际收入流动性
    3.4 本章小结
4 互联网使用对收入流动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4.1 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4.1.1 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4.1.2 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理论模型
        4.1.3 研究假设
    4.2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4.2.1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分析
        4.2.2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理论模型
        4.2.3 研究假设
    4.3 本章小结
5 互联网使用对代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实证方法与数据
        5.1.1 实证方法
        5.1.2 变量的定义和说明
        5.1.3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结果
        5.2.1 互联网使用对居民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5.2.2 互联网使用频率对居民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5.2.3 互联网使用的重要性认知对居民代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5.3 内生性问题
    5.4 影响机制分析
    5.5 异质性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6.1 家庭层面数据
        5.6.2 倾向性得分匹配法检验
    5.7 本章小结
6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互联网使用对代际收入弹性的影响
        6.1.1 实证方法与数据
        6.1.2 实证结果分析
        6.1.3 机制分析
        6.1.4 异质性分析
        6.1.5 稳健性检验
    6.2 互联网使用对于个体代际收入流动方向的影响
        6.2.1 实证方法
        6.2.2 实证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数字宪治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的数字宪治主义研究现状
        1.2.2 国内的数字宪治主义相关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预期创新、难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预期创新
        1.3.2 研究预期难点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数字社会与“新”数字问题
    2.1 何谓数字社会
        2.1.1 数字社会的由来
        2.1.2 信息社会、数字社会、智慧社会的概念厘正
        2.1.3 数字社会新形态
    2.2 “新”数字问题(一):算法问题
        2.2.1 算法歧视
        2.2.2 算法权力
    2.3 “新”数字问题(二):数据问题
        2.3.1 数据的内部问题
        2.3.2 数据的外部问题
第3章 宪法时刻:数字科技的宪法影响
    3.1 数字科技对宪法价值的影响
        3.1.1 人权风险和人权新发展
        3.1.2 法治系统的权力失衡
        3.1.3 数字民主新可能
    3.2 数字私权力及其宪法影响
        3.2.1 私权力的崛起
        3.2.2 数字平台私权力表征
        3.2.3 数字私权力对宪法理论的影响
第4章 数字社会宪法时刻的回应策略
    4.1 回应基点:未来法理视野中的宪法想象力
        4.1.1 未来法理登场的语境
        4.1.2 未来法理登场的路径
        4.1.3 未来法理视野中的宪法想象力
    4.2 权利维度(一):第四代人权框架中普适的数字权利
        4.2.1 三代人权谱系
        4.2.2 数字科技与权利纠葛中的第四代人权
        4.2.3 数字人权清单
        4.2.4 数字人权的风险预防:数字科技权力的规制
        4.2.5 第五代权利的可能
    4.3 权利维度(二):普惠的科学福利权
        4.3.1 科学福利权:缘起、认可和规范内涵
        4.3.2 科学福利权的权利困境
        4.3.3 科学福利权之义务
        4.3.4 科学福利权的中国考察
        4.3.5 数字时代一个拥有美好未来的权利
    4.4 权力维度:算法元规制论及宪法阐释
        4.4.1 算法问题解决方案的选择
        4.4.2 宪法视野中的算法元规制策略
        4.4.3 算法元规制:三元空间的治理新思维
    4.5 回应韧性:弹性宪法
        4.5.1 宪法复原
        4.5.2 宪法韧性
        4.5.3 弹性红利
第5章 总体战略:数字宪治主义
    5.1 宪治主义的理想演进类型
        5.1.1 宪治主义1.0:自由宪治主义
        5.1.2 宪治主义2.0:社会宪治主义
        5.1.3 宪治主义3.0:数字宪治主义
    5.2 数字立宪
    5.3 形式数字宪治主义
        5.3.1 基于数字化的宪法治理
        5.3.2 数字化宪法治理
    5.4 实质数字宪治主义
        5.4.1 数字权力制约
        5.4.2 数字人权保障
    5.5 数字宪治价值
第6章 迈向数字宪治文明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4)社交媒体与俄罗斯公民与研究-风险社会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概念厘清与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风险社会视角中的社交媒体与公民参与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定义及其核心内容
    第二节 风险社会视角下社交媒体上的内容生产和传播
    第三节 风险化的社交媒体与公民参与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 风险社会视角下俄罗斯社交媒体的发展
    第一节 前社交媒体时代俄罗斯互联网络的发展
    第二节 俄罗斯进入社交媒体时代
    第三节 社交媒体时代的线上风险
第三章 社交媒体时代俄罗斯公民参与的发展
    第一节 2010 年——2012 年街头政治的“频发”
    第二节 2013年——2016年打破“象征性参与”
    第三节 2017——2019年公民参与领域的“自反性”危机
第四章 多元社会与发展的自反性——风险社会在俄罗斯的诞生逻辑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的基础社会现实:多元的社会形态与价值观念
    第二节 社交媒体的发展与公民参与中价值观念的趋同
    第三节 公民参与发展的自反性危机——两种公共性的对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网络词语研究现状
        1.2.2 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
        1.2.3 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
        1.2.4 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现状
    1.3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语料来源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1.7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词语界定与产生
    2.1 新词界定
        2.1.1 语言学界定
        2.1.2 新词语的界定
    2.2 新词语的产生
        2.2.1 新词语产生的高峰
        2.2.2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2.2.3 新词语的特征
    2.3 网络新词语
        2.3.1 网络词语的界定
        2.3.2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创建方式:
第三章 汉阿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 汉语词汇和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1 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1.2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
        3.1.2.1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
        3.1.2.2 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历史
    3.2 阿拉伯语的新词语历史阶段以及特点
        3.2.1 阿拉伯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概述和发展
        3.2.2.1 阿拉伯语新词语概述
        3.2.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发展
    3.3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相同和不同点
        3.3.1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不同点
        3.3.2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相同点
    3.4 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
    4.1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对比
        4.1.1 21世纪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1.2 21世纪汉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2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的异同
        4.2.1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不同点由
        4.2.2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相同点
    4.3 小结
第五章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新词语对比
    5.1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2 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2 汉语网络词语分类
    5.3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1 阿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2 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4 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
    5.5 汉阿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同点
        5.5.1 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语言造成方法的共同点
        5.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构词法的不同点
    5.6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新词新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1 语言与文化
        6.1.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2 汉语和汉文化
    6.3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6.4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6.5 小结
第七章 汉源阿拉伯语新词语与阿源汉语新词语对比
    7.1 汉源阿拉伯新词语
    7.2 阿源汉语新词语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部分研究工具样本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

(7)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意义
        1.1.2 理论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网络语言研究
        1.2.3 网络流行语研究
        1.2.4 社会心态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
        1.3.2 表征与表征心态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
        1.4.3 样本来源:年度评选
    1.5 研究方法
        1.5.1 话语分析法
        1.5.2 个案研究法
        1.5.3 网络民族志
        1.5.4 内容分析法
    1.6 研究创新
第2章 文本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语词基础研究
    2.1 词汇分析:语词表达的主体投射特性
        2.1.1 偏向化命名:呈现主体态度
        2.1.2 名词化:再现场景与观点
        2.1.3 过度词化:表达强烈关注
        2.1.4 隐喻机制:映射认知经验
    2.2 语法分析:语义泛化与生产扩散特性
        2.2.1 图式构式分析:形式与意义的统一
        2.2.2 语义泛化分析:实现语义增殖
        2.2.3 格式框填分析:推动泛化扩散
    2.3 结构分析:议题形成与认知呈现
    2.4 本章小结
        2.4.1 主体投射特性:表征心态的符号基础
        2.4.2 泛化扩散特性:实现心态汇入与群体表征
第3章 话语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实现过程研究
    3.1 主体呈现:个体心态投射
        3.1.1 话语个体生产:主体认同与话语选择
        3.1.2 个体表征路径:媒介平台的自我表演
    3.2 传播扩散:话语群体接触
        3.2.1 传播动因:模因符号的意义模仿
        3.2.2 传播特性:网络传播与话语权重构
    3.3 集体认同:群体心态认同
        3.3.1 话语群体生产:群体认同与集体诠释
        3.3.2 群体表征路径:话语的风格化表达
    3.4 规制确立:话语表征形成
        3.4.1 表征形成方式:例行建构与话语规训
        3.4.2 话语后续建构:官方协商与商业消费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实践分析:网络流行语表征心态的内容呈现研究
    4.1 话语表征心态与话语社会实践
    4.2 话语主要内容与议题取向分布
        4.2.1 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内容分布
        4.2.2 不同话语内容的主要议题分布
    4.3 话语表征的主要心态类型与现实根源
        4.3.1 政治心态:现实关切下的质疑表达与公权监督心态
        4.3.2 阶层心态:阶层固化下的弱势认同与阶层逆袭心态
        4.3.3 生活心态:压力社会中的焦虑呈现与现实抗争心态
    4.4 话语表征心态的意识形态特征
    4.5 表征心态背后的话语权力建构
        4.5.1 话语权力的博弈与共生
        4.5.2 话语力量的崛起与重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5.1 从逻辑语义到流行语义:主体的镜像呈现
    5.2 话语生产与互动仪式:群体的意义实践
    5.3 话语表征心态的图景:民本立场与现实建构
    5.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004-201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样本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8)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网络知识获取
        (二)网络知识生产
        (三)网络知识传播
        (四)关于网络知识活动研究现状的思考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网络与电子网络
        (二)知识、知识实践与网络知识实践
        (三)网络知识论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网络知识论研究的理论指引
    一、基于直接经验的间接经验论
    二、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论
    三、与真理论相统一的价值论
    四、认识论中的对立统一论
    五、网络知识传播与管理论
        (一)中国特色网络知识和文化思想
        (二)网络知识环境的治理和管控
    六、与群众史观交汇的认识主体论
        (一)人民群众:从历史主体到认识主体
        (二)从群众合力创造历史到合力生产知识
    七、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知识获取:间接经验的新形式
    一、知识获取:传统与网络方式的对比
        (一)传统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方式和主要特点
    二、网络知识获取利弊简析
        (一)网络知识获取的优越性
        (二)网络知识获取的局限性
    三、知识获取的网络通道与传统方式之间:取代还是共生?
    四、基于间接经验的网络知识获取
        (一)知识获取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毛泽东:“文字与技术”——间接经验获取的介质与推动力
        (三)基于技术进步的间接经验获取新形式——网络知识获取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知识生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一、知识生产与网络知识生产
    二、从传统知识生产到网络知识生产的变革
        (一)知识生产的工具和载体:从人造固态物到计算机和电态互联网
        (二)知识生产的机理:由封闭走向开放
        (三)知识生产的主体:从知识精英垄断到网民大众参与
        (四)知识生产的样态:从凝固到动态
        (五)知识生产者的远程即时互动:从“物理在场”到“虚拟在场”
    三、网络知识生产的益害权衡
        (一)网络知识生产开放性利弊析辩
        (二)网络知识生产大众化利弊探究
        (三)网络知识生产动态化利弊争持
        (四)知识生产者即时互动时空转换利弊论争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多维呈现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理论呈现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群众主体论呈现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络知识传播:价值渗透知识的新形态
    一、基于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一)基于知识传播技术变革的知识传播方式的变迁
        (二)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秩序的解构与重构
    二、网络知识传播的特点
        (一)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二)知识传播功能的分众化
        (三)知识传播操作的强交流互动性
        (四)浅传播与深传播并存
    三、关于网络知识传播的深层思考
        (一)网络知识传播主体的大众化趋向具有相对性
        (二)网络知识传播易于导致知识产权遭受侵犯
        (三)网络知识传播彰显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
        (四)网络知识传播可能导致公众话语权被误导
    四、网络知识传播中的价值渗透
        (一)价值渗透知识——传播正向知识,引导网络空间渐清趋朗
        (二)知识环境影响认知观念——加强对网络知识空间的治理和管控
        (三)借力互联网络——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络知识悖论:矛盾学说的新呈现
    一、民主化与权威性悖论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民主化与权威性之冲突
        (二)悖论缓解:建构完善的网络知识质量控制机制
    二、共享性与专有性悖论
        (一)网络知识的共享性与知识专有性之抵牾
        (二)悖论破解:借助社会制度变革走向共享
    三、便捷性与“知识沟”悖论
        (一)网络知识活动的便捷性与“知识沟”扩大之论争
        (二)悖论缓解:培养知识兴趣,增强自控能力
    四、“奥威尔悖论”
        (一)何谓“奥威尔悖论”
        (二)网络知识题域中的“奥威尔悖论”
        (三)应对策略:培育因特网信息素养
    五、对立统一:网络知识悖论的实质和核心
        (一)对立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共同核心
        (二)网络知识悖论中的对立统一——认识论核心的新形式
    六、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网络“客”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网络“客”文化概论
    第一节 文化相关概念
        一、文化的概念
        二、文化的特征
        三、文化的功能
    第二节 网络“客”文化的概念
        一、网络“客”文化语义解析
        二、网络“客”文化与网络文化
        三、网络“客”文化基本概念
    第三节 网络“客”文化发展概况
        一、网络“客”文化发展图式
        二、网络“客”文化类型概况
第二章 网络“客”文化的类型及其发展
    第一节 技术类网络“客”文化
        一、黑客文化
        二、极客文化
        三、创客文化
        四、技术类网络“客”文化比较
    第二节 社交类网络“客”文化
        一、博客文化
        二、微博客文化
        三、社交类网络“客”文化比较
    第三节 商务类网络“客”文化
        一、淘客文化
        二、换客文化
        三、商务类型网络“客”文化比较
第三章 网络“客”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网络“客”文化的主体性
        一、网络“客”自主进行网络实践
        二、网络“客”自觉进行网络实践
        三、网络“客”与虚拟世界互动
    第二节 网络“客”文化的创新性
        一、语言形式创新
        二、技术模式创新
        三、思想观念创新
    第三节 网络“客”文化的开放性
        一、个体层面开放性
        二、社会层面开放性
    第四节 网络“客”文化的共享性
        一、“利他”的共享精神
        二、丰富的共享内容
    第五节 网络“客”文化的个性化
        一、个性化创造
        二、个性化服务
第四章 网络“客”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网络“客”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网络“客”文化扩展人的需求
        二、网络“客”文化提升人的理性
        三、网络“客”文化加强人的实践能力
    第二节 网络“客”文化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一、促进公共空间建设
        二、缓解社会负面情绪
        三、推动国际关系发展
        四、提升公共审美情趣
        五、助力国家经济转型
第五章 网络“客”文化的负面效应
    第一节 网络“客”文化带来社会隐患
        一、谣言裂变造成不良影响
        二、隐私悖论带来个体伤害
        三、信息安全威胁持续加剧
        四、网络经济泡沫逐渐膨胀
    第二节 网络“客”文化带来价值取向问题
        一、以“利”为本代替以“客”为本
        二、以“浅思考”代替“深研究”
        三、以“虚拟人际”代替“真实社交”
第六章 我国网络“客”文化发展探析
    第一节 发展网络“客”文化的必要性
        一、促进“互联网+”计划落实
        二、促进技术创新市场化形成
    第二节 我国网络“客”文化发展滞后
        一、网络“客”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二、网络“客”实践环境支撑不足
        三、网络“客”信息安全保障不足
    第三节 控制网络“客”文化负面效应
        一、网络“客”文化发挥自净能力
        二、网络“客”平台加强行业自律
        三、网络“客”行为纳入法律规范
    第四节 发挥网络“客”文化优势
        一、完善网络“客”文化创新精神培育
        二、建立网络“客”文化宣传鼓励机制
        三、发挥网络“客”文化技术促进作用
        四、把握网络“客”文化发展舆论导向
        五、减少网络“客”文化发展损耗因素
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小结
    第二节 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四、第二代Internet(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互联网保险接受机制研究[D]. 杨华. 西北大学, 2021(12)
  • [2]互联网使用对中国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D]. 韩长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数字宪治主义研究[D]. 杨学科. 吉林大学, 2020(08)
  • [4]社交媒体与俄罗斯公民与研究-风险社会视角[D]. 张慧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 武汉大学, 2019(03)
  • [6]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特点对照研究[D]. 李仁军. 山东大学, 2019(03)
  • [7]网络流行语的表征心态研究(2004-2018)[D]. 刘璐.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网络知识论 ——基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考察[D]. 李静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网络“客”文化研究[D]. 张欲晓. 武汉大学, 2015(03)
  • [10]商务专刊——承前启后,蓄势待发[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12(06)

标签:;  ;  ;  ;  

第二代互联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