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检测与控制杂志总目录

2004年中国检测与控制杂志总目录

一、《探测与控制学报》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杨芹[1](2020)在《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察院是清代专门的监察机关,上以启沃君心,中以纠劾官邪,下以舒表民志,在朝廷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都察院之职由各道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等科道言官行使,他们“匡君德,儆官邪,达民情”,地位清要,享有威权。迨至清末新政时期,科道不仅继续弹劾贪墨权贵,揭参违法官吏,而且就新政改制发表卓见,还通过处理吏民申冤,监督地方,为中央集权助力。然而,因内外交困启动的新政,很快走上仿行西法、改革官制的快车道,传统的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官制受到巨大冲击。就都察院而言,倡议裁撤者有之,反对裁改者有之,主张都察院代下议院者颇有其人,提议改都察院为行政或惩戒裁判所者亦不乏。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其中,左都御史陆宝忠、御史汪凤池、王步瀛、赵炳麟、江春霖等人颇多建言和运作,引人瞩目。这不仅反映出中外思想观念的杂糅和碰撞,也意味着监察体制的新旧转型即将来临。尽管直至辛亥革命爆发都察院仍然存留,但其编制和人员大为缩减,影响力也颇见式微。1912年民国成立,除旧布新,都察院被大总统袁世凯下令裁撤。但是,官员的监督和惩戒仍是亟待考虑的问题。1914年平政院设立,附设肃政厅,专司纠弹官吏。一方面,平政院评事和肃政史颇多前清科道出身,肃政厅与都察院设置相仿,职能相近,可见新旧监察制度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肃政厅设在平政院,除弹劾以肃政史的名义,其他公文往来冠以平政院,并非完全独立的机构。肃政史依据纠弹法案行使职权,对弹劾案件进行调查取证,由平政院审理,再依违法还是犯罪,分别由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惩处或法庭裁判,最后上呈大总统定夺。这不同于前清由堂官、督抚查核,吏部议处的程序。因此,民初的机构分工更加凸显分权制衡,更加追求弹劾与惩戒程序的司法化,在行政案件的审理上初步实现了近代转型。进言之,平政院并非具有裁决权的审判机关,其对官员赃私案构成犯罪的审理后,交大理院裁决执行;对官员渎职违法应予惩戒的交惩戒委员会处分。平政院仅为接收行政案件的机构,对一些行政决定做出维持或者撤销、变更的决定,对官员违法情事不具有裁决权。因此,平政院设立之初职务较为清简,与惩戒委员会、肃政厅之间也存在权限之争。不论在职权还是公署的争取上,平政院都频频落败。后来平政院长周树模改任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以后,要求各省呈劾属员的案件交付惩戒委员会惩戒,不必再交平政院审理;加以司法官惩戒委员会、审计官惩戒委员会相继成立,官员惩戒的专门化逐渐实现。伴随着袁世凯政权的起落,肃政厅从1914年设立到1916年裁撤。此期延续传统监察制度与仿行西式建制并行,是旧制度与新举措交汇之时。从都察院到平政院肃政厅,从御史到肃政史,从台规到纠弹法,名称的变化不仅蕴含着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也反映着由帝制到共和的政治体制变革。但改革背后一直不变的主题,就是对官员的监督与惩戒。中国历来重治吏,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大小官吏的动向,监督一切官吏,监督官吏的一切。这是中国古代治吏的传统情形,是巩固皇权的重要手段。这种治吏的方式发展到清代,历经清末民初的改革,不仅机构形式有所不同,而且职能也多有改变。本文从清末都察院的改革切入,从都察院上奏纠弹、审判覆核、申冤呈请到肃政厅专职弹劾,再到平政院受理诉讼、惩戒委员会职司惩处,挖掘制度变化的复杂性、丰富性与内在的张力。在各个事件中探寻真相,揭示机构的制度设计与运行状况,以期展现1901-1916年间官员监督与惩戒制度的延续、改革和探索。

秦怡[2](2019)在《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地下水资源量表示地下水饱和含水层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降水和地表水入渗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对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评价,有利于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有利于为合理高效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利于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起的生态及环境地质问题,还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地下水资源量时,由于遥感数据属于大数据,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尺度,而作为真值数据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获取成本高、周期长,因此数据量十分有限,这导致遥感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尺度不匹配。常用的解决数据尺度不匹配问题的方法是降低遥感数据尺度到与公报数据尺度相同的水平。但这又会导致遥感数据利用不够充分,且生成的模型的精度受到限制。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该方法保持遥感数据尺度不变,能够有效地匹配不同尺度的数据,并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揭示遥感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实现对地下水资源量的动态评价。文中以广东省为例,建立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精度检验,且利用该模型实现了广东省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的自然分区的划分,以及广东省短时间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的实时变化监测。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本文提出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建立广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研究中利用多源(MODIS、TRMM、Landsat ETM+/OLI、SRTM等数据)、多时相(2004-2015年)、多尺度的遥感数据及图文资料提取与地下水相关要素(按其随时间变化的频率分为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的栅格数据。随后对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使之与要素数据具有相同的坐标系和空间分辨率,以获取大数据学习样本。然后将学习样本输入神经网络进行多次学习,每次学习完成后剔除部分误差较大的学习样本,最终利用比较符合规律的学习样本建立广东省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文中利用两个级别的行政分区(地级市和区县)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大行政分区(地级市)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共252个,其中相对误差小于20%的数据占66.4%,小于30%的数据占79.5%;小行政分区(区县)的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共235个,其中相对误差小于20%的数据占60.9%,小于30%的数据占79.6%。2、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通过对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解决了要素栅格数据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之间尺度不匹配的问题。为了提高模型精度,在每次学习完成后剔除部分误差较大的样本,并经过多次学习,最终利用比较符合规律的学习样本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采用常用方法解决数据尺度不匹配的问题需要降低要素数据尺度到与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尺度相同的水平。基于常用方法,学习样本数量有限(仅252个),利用这些样本建立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比利用本研究方法建立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精度更低。3、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各行政区中各个像元的地下水资源量值,该值可以反映各行政区域内部地下水资源量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弥补了一个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表示一个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的整体状况的不足。4、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制定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成功划定研究区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的自然分区(文中以2007年和2009年为例)。这种自然分区比行政分区能更好地反映各个要素与地下水资源量的关系,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地下水资源量,从而为各种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支撑。5、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可以实现短时间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变化监测。研究利用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计算广东省三个时间段内不同时相(以天为间隔)的地下水资源量,并对各时段内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张爽[3](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蒋婷婷[4](2021)在《基于自由曲面横向移动的变/调焦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光学自由曲面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较强的像差矫正能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深空探测领域,考虑到环境的适应性和探测目标分辨率的要求,固定焦距的光学系统逐渐不能满足探测需求。出于光学成像系统的轻小型化和小位移量的考量,本文通过自由曲面横向移动对光学系统产生像面漂移和光焦度变化等影响,实现光学成像系统的调/变焦功能,该方法在航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有着巨大潜力。本文首先根据近轴光学方法,推导出焦距函数和像差函数的表达式。焦距函数的主要参数包括自由曲面面型结构、横向偏移量和偏移方向。焦距函数的本质是二次相位函数,产生二次相位函数的面型主要出现在高阶奇数项,高阶奇数项的各个组成项之间存在关联等式。近轴像差函数具有非旋转对称的特点,通过引入视场信息参量,推导出含有视场信息的像差函数,便于像差类型的分类和优化。文中还介绍了通过光线追迹的方法求解像差函数。其次,结合焦距函数和像差函数的特点,优化自由曲面透镜。对于单组自由曲面透镜的优化策略是提高元件的变焦效率,优化自由曲面面型结构和偏移方向的组合模式。经过分析,典型的组合模式为沿x轴和y轴方向偏移。对于多组自由曲面透镜的优化方案是降低像差的贡献率,优化多组自由曲面透镜的光焦度分配比例。得出光焦度均匀分配的优化方案,并深入研究了多组元件的同向和异向布局结构。然后,根据成像系统调焦需求,利用自由曲面横向移动实现像面漂移补偿的特点,建立调焦数学模型,设计完成了一套无穷远到2m的调焦光学系统。光学系统中旋转对称部分,采用Delano图解法求解光学系统的初始结构,并构建出像差、系统总长和偏转角等多元的评价函数。其后以自由曲面透镜为调焦组,完善光学系统,并在光学软件中进一步优化。文中完成了一套调焦光学系统设计,其焦距为100mm,相对孔径为1/5.6,全视场为12°,系统总长为115mm,实现了物距从无穷远到2m和复杂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清晰成像。结果表明,光学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在奈奎斯特频率处大于0.3,自由曲面最大横向偏移量为0.5mm。最后,根据变焦成像系统的需求,利用自由曲面横向移动实现光焦度变化的特点,建立变焦数学模型,设计完成了一套四倍变焦的光学系统。在调焦光学系统的研究基础上,重新构建出光焦度补偿量和变倍比等评价函数。文中完成了一套四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其焦距变化为26.7~107.4mm,相对孔径为1/5,系统总长185mm。变焦系统结构紧凑,自由曲面透镜以最大4.5mm的横向偏移量实现四倍变焦功能。

吕红光[5](2019)在《基于电子海图的多船避碰决策及路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船舶在解决节能减排和船舶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国际海事组织已将海上水面自主船(MASS)纳入其工作计划并积极推进。复杂水域的船舶自动避碰及路径规划是智能船舶或MASS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包括:不考虑《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简称《规则》)、假设他船保向保速或均按照《规则》而采取行动、不适用于动态他船和静态障碍物共存的环境、不能应对他船的不协调避碰、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不适用于长航线自主航行、环境地图精度不高或未采用电子海图平台等。鉴于此,论文做了以下重点工作:(1)提出一种受《规则》和船舶运动特性约束的,基于改进势场法的开阔水域多船实时自动避碰决策算法。在融合了船舶领域和《规则》核心条款的碰撞危险判据基础之上,提出了船舶自动避碰领域斥力势场分区概念,并为各分区设计了相应的势场函数及适用条件。在路径规划方面,构建了适用于动态目标追踪和静态目标引导的全局引力势场。两者结合从而确定了考虑《规则》避碰和路径引导的斥力及引力计算模型。最后依据航海实践、船舶运动特性、分区斥力和引力的合力,设计了可同时避碰动态他船(包括其不协调避碰行动)和孤立静态障碍物的实时自动避碰算法,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2)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海图的点、线、面矢量数据及其特征属性的环境势场地图构建及其参数设置方法。针对栅格化环境地图建模精度不高、难以区分不同种类障碍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的、可方便控制障碍物影响范围的可视化势场环境地图构建方法。该方法可建立具有不规则形状的静态障碍物(如隐式函数曲线、凸多边形甚至凹多边形)的环境势场,并可根据不同的障碍物属性做便捷的参数调整,以控制我船与之保持的安全距离。该方法提高了环境地图的建模精度,易与多船避碰算法结合,奠定了基于电子海图的多船自动避碰决策算法的基础。(3)提出一种适合于狭窄水域多船自动避碰,基于先验路径引导的混合人工势场(PGHAPF)法。该方法将狭窄水域的静态势场(不规则障碍物)和动态势场(他船和目标)分开建模,赋予静态势场较高的优先级。首先,通过探测我船前方静态障碍物的高势场值危险,确定附近势场最小值的方向,使我船提前采取避障行动并与之保持安全距离;然后,采用动态势场求梯度的方法,获得受《规则》约束的多船避碰转向决策。该方法同时融合了离线先验路径、转向点选择策略和船舶运动数学模型。通过Matlab仿真验证,算法避免了传统人工势场法存在的局部最小、目标不可达等问题,实现了狭窄水域离线规划与在线规划的统一,实时避碰多动态他船和不规则静态障碍物的统一,决策与执行的结合与统一,便于推广到实船电子海图系统应用。(4)建立了基于PGHAPF的多本船决策模块及其动态链接库,嵌入“全任务船舶操纵模拟器测试平台”进行了仿真测试。实现了基于电子海图的受《规则》约束的多船实时自动避碰及路径规划,也实现了狭窄水域多障碍环境下,多艘自主船之间、自主船与非自主船之间的协调和非协调的避碰和避障。通过大量的模拟试验,验证了算法可通过简单的参数调整即可满足对多种尺度、多样化船型的适应性,并检验了在受到水文气象等外界条件干扰下,算法所具有的鲁棒性。论文提出的方法克服了现有研究的一些局限,为多船自动避碰算法的实船测试及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崔晨晨[6](2019)在《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设计及CO2检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TDLAS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检测速度快、精度高、可在线检测等特点。TDLAS技术需要数字锁相放大器进行信号处理,传统上的锁相放大器体积大不易集成化,虽然目前对于数字锁相放大器的小型化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通用型的激光器控制器体积大,因此无法集成化设计。本文从小型化以及可集成化的角度对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进行了设计及CO2检测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气体检测及数字锁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为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设计及CO2检测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2)对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及检测系统的硬件模块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数字锁相放大器模块、激光器控制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检测光路以及电磁干扰屏蔽罩装置,为CO2检测系统的搭建提供了硬件基础。3)根据数字锁相放大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数字锁相放大器检测程序,主要包括:信号发生器、数据采集模块、混频乘法器模块以及数字低通滤波模块,通过仿真与实验结合的方式,证明了整个检测程序能实现二次谐波解调的功能。4)搭建了CO2检测系统,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进行了CO2检测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0%的CO2浓度下,检测系统的信噪比可达38dB,二次谐波峰-峰值电压与CO2浓度之间线性拟合度可达99.664%,实际检测的CO2浓度均值与标准值之间的最大偏差为0.34,最大方差为0.019;在积分时间为10.2s时,艾伦方差到达最小值为0.07%,长期稳定性测试中,检测系统输出浓度值波动小于1%。可见,本文设计小型化和集成化的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具备良好的CO2检测性能。

赵伟康,韩一娜,杨益新,刘清宇[7](2018)在《基于元启发算法的纯方位被动定位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最小二乘的纯方位被动定位方法虽然运算简单,但是定位结果不够可靠。基于此,文中探究了利用元启发算法进行纯方位被动定位的可能性,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具体的算法。通过对比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同时对该方法在水声观测环境下的应用进行仿真,得出该方法的定位效果相较传统的最小二乘定位方法有显着的优势。

张美金[8](2016)在《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矿井产量的不断扩大,井下胶带运输已成为矿井主运输系统的重要方式。尽管,胶带运输已经采用阻燃技术,但矿井胶带火灾时有发生。由于主运输巷道往往布置在进风巷道中,一旦发生火灾,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烟雾会直接进入采、掘工作面,极易引发次生灾害。因此,开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研究,对于控制灾情的蔓延、提高矿井抗灾能力及、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理论分析和现场调研,建立矿井灾变通风风流分配数学模型,阐述了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及致灾机理,同时明确发生灾变时矿井的风流控制技术,并提出相应的基本控风方法;基于矿井胶带火灾特点,通过粗糙集理论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综合各自优势,提出了一种连续属性离散化方法,对RBF-NN、SVM、RS-SVM三种预测算法进行分析比对,得出RS-SVM算法在少样本时具备预测准确性更高的优点,文中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诊断采用的就是RS-SVM算法;在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控制系统设计中,根据主运输系统致灾特性,确定出了相应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最小系统等,依据上位机的网络解算结果,依据灾变机理,结合监测参数对相关风门发送控制指令,达到远程化、智能化防灾救灾的目的。同时,控制系统采用于自我较正自我修复技术,可通过工业试验或搭建模拟巷道火灾风流控制实验装置,模拟井下胶带巷胶带着火后火灾预测控制系统的灾变诊断及自动控制灾情的过程,通过实时测量数据进行反馈校正,结合火灾诊断技术的最优算法和网络解算程序,实现风路风门的最优化控制。文中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南阳坡煤矿,并就对矿井主斜井系统和4煤系统两个灾变区域进行了模拟与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达到了主运输系统火灾准确预判、及时防控的目的,结合矿井通风网络理论,实现了灾变风流的最优化调控,提升了矿井的抗灾变能力。

二、《探测与控制学报》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测与控制学报》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第一章 清末都察院的编制及职权
    第一节 清末都察院的编制
        一、1906年官制改革前的编制
        二、1906年官制改革后的编制
    第二节 清末都察院的规章
        一、《钦定台规》的内容
        二、台规与会典、例律的关联
        三、台规的效力与意义
    第三节 清末都察院的职权及其保障
        一、都察院的职权
        二、科道行使职权的方式
        三、科道行使职权的保障
第二章 科道的纠弹与冤抑受理
    第一节 官吏纠参与申冤的律例规定
        一、被参官吏的处分之例
        二、构成犯罪的处罚之律
        三、被参官吏的宽免与申诉
    第二节 科道对京官的纠弹
        一、弹劾王公亲贵案
        二、弹劾官员舞弊:以邮传部李德顺案和吏部受贿案为例
        三、都察院堂官弹劾科道案
    第三节 科道对外官的纠弹
    第四节 清末都察院受理革员申冤
        一、赴都察院呈控的案件总体情况
        二、呈控人与当事人
        三、都察院受理革员京控的程序
        四、革员呈控的事由
        五、京控的拟断与呈控的差异
        六、革员呈控案的总体处理结果评析
        七、都察院在革员京控案中的功用评析
    小结
第三章 清末都察院的裁改争议
    第一节 裁改的动因与起始
        一、内忧外困的时势迫使变法改制
        二、迎合预备立宪的需要
    第二节 丙午官制改革前后都察院的裁改
        一、丙午官制改革前左都御史陆宝忠整顿都察院的努力
        二、丙午官制改革中都察院的改制方案
        三、反对都察院裁改的理据
        四、都察院官制初步厘订
        五、都察院奏定整顿章程
    第三节 都察院代下议院的争议
        一、都察院代下议院的倡议
        二、反对设下议院更改都察院
    第四节 再次厘订台规
    第五节 都察院裁改期间的民间舆论
        一、报刊舆论
        二、宋教仁的议论
    小结
    附录 清末科道对待新政的态度
第四章 都察院的裁撤与平政院的建立
    第一节 都察院的末路与科道的去留
        一、都察院的末路
        二、科道的去留
    第二节 平政院的设立及争议
        一、平政院筹设的过程
        二、平政院的设立与职权
        三、平政院与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的争议
        四、平政院与肃政厅的权限争议
    第三节 肃政厅的设立、规章与职权
        一、肃政史的产生
        二、肃政厅的法规
        三、肃政厅的职权与行使方式
    第四节 肃政史的上奏建言与监察纠仪
        一、上奏建言
        二、监察政务
        三、纠仪
    小结
第五章 肃政史的弹劾与惩戒委员会的惩戒
    第一节 民初官员弹劾与惩戒的法律规定
        一、肃政史弹劾的范围
        二、肃政史弹劾的程序
        三、官员的惩戒机构、处分与开复
    第二节 肃政史的弹劾案
        一、肃政史弹劾之预闻
        二、肃政史纠劾大员
        三、肃政史弹劾赌博、种烟
        四、肃政史弹劾中央部院案
        五、肃政史弹劾巡按使
        六、肃政史弹劾法官
        七、肃政史弹劾知事案
        八、肃政史平反冤案
    第三节 文官高等惩戒委员的惩戒
        一、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的惩戒程序
        二、惩戒滥押、疏脱监犯的案件
        三、惩戒由巡按使弹劾的其他案件
    第四节 其他惩戒委员会的惩戒
        一、司法官惩戒委员会
        二、审计官惩戒委员会
    小结
第六章 肃政厅的裁撤及后续
    第一节 肃政厅的最后光景
        一、肃政史奏劾复辟
        二、肃政史弹劾筹安会及反对帝制
    第二节 肃政厅裁撤始末
        一、主要人物请辞
        二、改制与合署办公
        三、裁撤书记官及人员安置
        四、废止法令
        五、肃政史的流向
    第三节 外界对于肃政厅肃政史的评价
        一、对于肃政厅肃政史之质疑
        二、对于平政院与肃政厅关系之论评
        三、肃政厅裁撤之后的评议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1.2.2 机器学习方法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背景
    2.3 地下水资源的分布
3 数据及预处理
    3.1 数据介绍
    3.2 数据预处理
4 与地下水相关要素的选择及其信息获取
    4.1 静态要素的选择与信息获取
        4.1.1 高程、坡度
        4.1.2 排水通道密度
        4.1.3 地形湿度指数
        4.1.4 地层岩性
        4.1.5 断层密度
    4.2 动态要素的选择与信息获取
        4.2.1 降雨量
        4.2.2 地表水体
        4.2.3 植被
        4.2.4 温度
    4.3 本章小结
5 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
    5.1 数据测量方法
    5.2 地下水资源量公报数据的栅格化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神经网络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
    6.1 学习样本
    6.2 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方法
    6.3 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参数的确定
        6.3.1 隐含层神经元数
        6.3.2 学习速率
        6.3.3 最大迭代次数
        6.3.4 初始权重的范围
        6.3.5 学习次数
    6.4 建立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实例
        6.4.1 建模结果
        6.4.2 模型检验
    6.5 基于本研究方法与常用方法建模比较
        6.5.1 基于常用方法建模的机器学习方法的选择
        6.5.2 对比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的应用
    7.1 以地下水资源量分级标准为依据划分自然分区
    7.2 地下水资源量的实时变化监测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介绍
教育经历
发表论文
参与科研项目

(3)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理论研究
        1.4.2 实证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2.1.1 博物馆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2.2.1 景观叙事学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2.2.3 环境心理学
        2.2.4 环境行为学
        2.2.5 园林美学
    2.3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3.1 环境基底
        3.1.1 遗迹原址
        3.1.2 风景区
        3.1.3 城市广场
        3.1.4 城市近郊
        3.1.5 商铺、办公建筑
    3.2 布局类型
        3.2.1 建筑中心式
        3.2.2 建筑围合式
        3.2.3 建筑轴线式
        3.2.4 建筑散点式
    3.3 空间构成要素
        3.3.1 边界
        3.3.2 入口
        3.3.3 广场与庭院
        3.3.4 通道
    3.4 空间序列
        3.4.1 叙事结构
        3.4.2 叙事顺序
    3.5 游览路线
        3.5.1 单线游览
        3.5.2 双线游览
        3.5.3 多线游览
    3.6 本章小结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4.1 文化内涵
        4.1.1 地域文化
        4.1.2 历史文化
        4.1.3 产业文化
        4.1.4 思想文化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4.2.1 主体建筑
        4.2.2 景观建构筑物
        4.2.3 水景
        4.2.4 植物
        4.2.5 铺装
        4.2.6 服务设施
    4.3 本章小结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5.1 设计原则
        5.1.1 协调统一
        5.1.2 服务大众
        5.1.3 深入阐释
        5.1.4 突出特质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5.2.1 发挥资源优势
        5.2.2 柔和内外边界
        5.2.3 营造场所精神
        5.2.4 强化叙事逻辑
        5.2.5 畅通参观流线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5.3.1 符号提炼
        5.3.2 情景再现
        5.3.3 乡土材料应用
        5.3.4 题词命名
        5.3.5 植物造景
        5.3.6 细节强化
    5.4 本章小结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6.3.1 综合类博物馆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6.5.1 经验启示
        6.5.2 现存问题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作者简历

(4)基于自由曲面横向移动的变/调焦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自由曲面的发展与应用
        1.2.2 调焦光学系统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1.2.3 变焦光学系统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
    1.3 论文章节安排
2 基于自由曲面横向移动的变焦理论推导及扩展
    2.1 自由曲面焦距函数
        2.1.1 自由曲面面型结构参数
        2.1.2 自由曲面横向偏移量δ的作用
        2.1.3 偏移方向性问题分析
    2.2 自由曲面透镜组像差函数
        2.2.1 基于相位残余项的像差函数
        2.2.2 具有视场信息的像差函数表示式
        2.2.3 基于光线追迹的像差函数表示式
    2.3 本章小结
3 面向变焦应用的自由曲面透镜组优化方法
    3.1 单组自由曲面透镜的优化方法
        3.1.1 一阶面型组合模式和偏移方向的优化方法
        3.1.2 二阶面型组合模式和偏移方向的优化方法
        3.1.3 初始结构优化分析
    3.2 多组自由曲面透镜优化方法
        3.2.1 多组自由曲面透镜的可行性分析
        3.2.2 多组元件初始结构面型参数优化
        3.2.3 多组元件布局结构优化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自由曲面透镜横向移动的成像系统调焦设计
    4.1 调焦光学系统设计
        4.1.1 建立调焦数学模型
        4.1.2 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生成方法
        4.1.3 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评价函数
        4.1.4 调焦光学系统优化分析
    4.2 调焦光学系统成像分析
        4.2.1 物距变化分析
        4.2.2 环境适应性分析
        4.2.3 公差分析
    4.3 驱动方案选择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自由曲面透镜横向移动的变焦成像系统的设计
    5.1 四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5.1.1 建立变焦数学模型
        5.1.2 变焦光学系统初始结构求解方法
        5.1.3 Delano图解法在变焦光学系统中的参数说明
        5.1.4 变焦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评价函数
        5.1.5 变焦光学系统初始结构优化分析
    5.2 四倍变焦光学系统变焦特性分析
        5.2.1 成像性能分析
        5.2.2 驱动组合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完成工作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电子海图的多船避碰决策及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基于数理模型的算法
        1.2.2 人工智能和软计算方法
        1.2.3 混合智能系统
        1.2.4 方法总结对比
    1.3 本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文章节安排
2 开阔水域避碰决策依据
    2.1 引言
    2.2 《规则》要求
        2.2.1 局面划分及避碰策略
        2.2.2 避免碰撞的行动要求
    2.3 碰撞危险评估
        2.3.1 船舶领域
        2.3.2 安全距离
        2.3.3 决策判据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改进APF模型的避碰决策及路径规划
    3.1 引言
    3.2 引力势场与引力
        3.2.1 全局引力势场的构建
        3.2.2 引力计算
    3.3 斥力势场与斥力
        3.3.1 分区斥力势场及其构建
        3.3.2 斥力计算
    3.4 自动避碰决策及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3.4.1 合力计算
        3.4.2 算法设计
    3.5 算法仿真测试
        3.5.1 两船自动避碰(包括应对不协调避碰行为)
        3.5.2 多船多静态障碍自动避碰
        3.5.3 目标跟踪问题
        3.5.4 局部最小问题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电子海图信息的环境势场建模
    4.1 引言
    4.2 电子海图数据模型
        4.2.1 特征记录
        4.2.2 矢量记录
    4.3 海图数据提取
    4.4 海图数据建模
        4.4.1 点状障碍物势场计算
        4.4.2 线状障碍物势场计算
        4.4.3 面状障碍物势场构建
        4.4.4 危险属性与参数设置方法
    4.6 本章小结
5 狭窄水域船舶自动避碰决策及路径规划
    5.1 引言
    5.2 限制条件分析及要求
        5.2.1 更加精确的环境信息
        5.2.2 需考虑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5.2.3 离线和在线规划的结合
    5.3 狭窄水域自动避碰算法
        5.3.1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及其控制
        5.3.2 先验路径引导及转向点选择算法
        5.3.3 基于先验路径引导的混合人工势场(PGHAPF)方法
        5.3.4 传统APF求梯度的方法——动、静态障碍物合并建模
    5.4 狭窄水域自动避碰算法仿真测试
        5.4.1 静态环境下仿真
        5.4.2 狭窄水域多船环境下仿真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多船避碰算法仿真测试平台
    6.1 引言
    6.2 仿真测试平台说明及相关设置
        6.2.1 平台概况
        6.2.2 平台体系结构
        6.2.3 平台功能及模块参数设计
    6.3 开阔水域中算法测试
        6.3.1 追越局面
        6.3.2 对遇局面
        6.3.3 交叉相遇局面
        6.3.4 多船避碰
    6.4 狭窄水域中算法测试
        6.4.1 电子海图环境势场建模
        6.4.2 狭水道可航情况多船会遇(试验1)
        6.4.3 狭水道不可航情况多船会遇(试验2)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设计及CO2检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字锁相放大器在TDLAS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气体检测及数字锁相放大基本原理
    2.1 原子的吸收与色散
    2.2 比尔-朗伯定律
    2.3 气体吸收谱线
    2.4 激光调制与谐波检测技术
    2.5 数字锁相放大器基本原理
    2.6 本章小结
3 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及检测系统设计
    3.1 FPGA最小系统选择
    3.2 D/A转换模块设计
    3.3 激光器控制模块设计
        3.3.1 激光器电流驱动模块设计
        3.3.2 激光器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3.4 激光器与准直镜的选择
        3.4.1 激光器的选择
        3.4.2 准直器的选择
    3.5 检测光路设计与实现
    3.6 光电转换模块设计
        3.6.1 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3.6.2 光电放大电路设计
    3.7 A/D转换模块设计
    3.8 数据采集卡
    3.9 电磁干扰屏蔽装置设计
    3.10 本章小结
4 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软件系统设计
    4.1 信号发生器设计
        4.1.1 DDS基本工作原理
        4.1.2 数字波形产生模块设计
        4.1.3 DAC驱动模块设计
    4.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4.3 混频乘法器模块设计
    4.4 数字低通滤波模块设计
        4.4.1 滤波器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
        4.4.2 滤波器设计方案选择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气体检测系统的搭建
    5.2 数字锁相放大器的测试
    5.3 检测系统的标定及信噪比分析
    5.4 CO_2浓度检测结果分析
    5.5 艾伦方差分析及系统长期稳定性测试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基于元启发算法的纯方位被动定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纯方位被动定位问题及传统解法
    1.1 纯方位被动定位问题
    1.2 基于最小二乘的纯方位定位方法
2 基于元启发算法的纯方位被动定位
    2.1 元启发算法概述
    2.2 数学模型
    2.3 差分进化算法求解模型
3 算法仿真分析
4 结束语

(8)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矿井胶带火灾灾变风流状态研究
        1.3.2 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现状
        1.3.3 矿井火灾监测技术的研究
        1.3.4 煤矿远程监控技术研究
        1.3.5 抗灾风门监控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及致灾机理
    2.1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灾变特性
    2.2 矿井主运输系统致灾机理
        2.2.1 火灾致灾机理
        2.2.2 主运输巷道发火原因
    2.3 矿井灾变通风网络分配理论
        2.3.1 矿井风流状态方程
        2.3.2 通风网络风流分配数学模型
        2.3.3 通风网络风流解算
    2.4 矿井灾变通风系统风流控制技术
        2.4.1 基本控风原则
        2.4.2 旁侧支路逆转原因及应对措施
        2.4.3 上、下行风流发生火灾时风流逆转条件
        2.4.4 下行风风流逆转过程及突变理论分析
        2.4.5 灾变时的基本控风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技术算法优选
    3.1 井下胶带燃烧决策表离散化及特征提取
        3.1.1 OPTICS算法思想
        3.1.2 基于粗糙集理论与OPTICS算法的连续属性离散化算法
        3.1.3 运输胶带火灾决策表离散化
        3.1.4 井下胶带火灾信息特征提取
    3.2 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的胶带火灾的预测
        3.2.1 支持向量机的学习过程
        3.2.2 支持向量机的实现
        3.2.3 主运输系统火灾核函数的选取
        3.2.4 主运输系统火灾算法参数的优化
        3.2.5 其它方法——基于M-RS-SVM方法的胶带火灾的预测
    3.3 预测算法对比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
    4.2 数据采集模块
    4.3 键盘显示及报警模块
        4.3.1 显示模块设计
        4.3.2 键盘、报警电路
    4.4 MAX485通讯模块
    4.5 看门狗电路
    4.6 硬件设计流程图及软件地址分配表
        4.6.1 地址分配表:
        4.6.2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控制系统软件流程图
5 灾变风门控制系统设计
    5.1 风门控制模块结构
    5.2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结构设计
        5.2.1 自动控制风门结构组成
        5.2.2 自动控制风门控制气阀结构设计
    5.3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工作原理
    5.4 抗灾救灾自动控制风门技术要求
        5.4.1 自动控制风门的类型
        5.4.2 自动控制风门的选型
        5.4.3 水压检测及喷雾功能
    5.5 抗灾救灾风门控制装置设计
        5.5.1 视频服务器设计
    5.6 矿井抗灾及预防监控系统需求
    5.7 矿井抗灾及预防监控系统体系结构
    5.8 抗灾风门监控系统的系统具体开发
        5.8.1 主要功能设计
        5.8.2 主要功能实现
        5.8.3 液压风门工作原理
    5.9 本章小结
6 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控制工程实践
    6.1 灾变通风设施安装地点选择
    6.2 灾变通风设施附近传感器的安装
    6.3 主运输系统灾变控制区域划分
        6.3.1 主斜井
        6.3.2 4煤系统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探测与控制学报》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从都察院到平政院(1901-1916) ——清末民初的官员监督与惩戒[D]. 杨芹. 吉林大学, 2020(08)
  • [2]基于遥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的地下水资源量动态评价模型研究[D]. 秦怡. 浙江大学, 2019(02)
  • [3]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
  • [4]基于自由曲面横向移动的变/调焦技术研究[D]. 蒋婷婷. 浙江大学, 2021(02)
  • [5]基于电子海图的多船避碰决策及路径规划研究[D]. 吕红光.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6]TDLAS专用数字锁相放大器设计及CO2检测研究[D]. 崔晨晨.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7]基于元启发算法的纯方位被动定位方法[J]. 赵伟康,韩一娜,杨益新,刘清宇.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8(06)
  • [8]基于RS-SVM算法的矿井主运输系统火灾诊断及灾害控制研究[D]. 张美金.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标签:;  ;  ;  

2004年中国检测与控制杂志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