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合作

台湾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合作

一、台湾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合作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1](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牛之林[2](2019)在《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国民党退台后,台湾问题即成为中国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如何处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两岸之间的难题。于大陆而言,抱着极大的善意期望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对台湾社会来说,经历从威权体制的解体到形成现行的“二元化多党制”,出现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立场。国民党在岛内民粹主义的裹挟之下,其“大陆政策”逐渐偏离了党章的实质精神。两蒋时期反攻大陆,统一中国的“大陆政策”使两岸关系处于紧张敌对状态;李登辉时期将台湾带向“台独”之路,让两岸的政治关系异常糟糕;到连战时期以党际交往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大陆政策”,虽使国共两党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当时“执政”的民进党推行“台独”路线让两岸关系跌至冰点。直到马英九以历史高票重新帮助国民党夺回“执政权”,两岸关系才稍有起色。马英九八年“执政”,不断调整其“大陆政策”,不遗余力的推动两岸关系向好发展,甚至达到自国民党退台后的最好状态。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是什么,其有什么特点以及如何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对此有何看法与评价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

刘瑶[3](2019)在《台湾青年的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Dcard论坛的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台湾青年在政治参与方面影响力日益上升。在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2018年台湾“九合一”选举中,年轻选民积极投票,对选举结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台湾社会的后备精英力量,台湾青年的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台湾最大的学生社交论坛Dcard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Dcard论坛2016-2019年的政治言论帖进行分析,探究台湾青年在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方面的现状。研究发现,在政治认同方面,台湾青年不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他们也厌倦台湾岛内由蓝绿两大党主导的局面;在国家认同方面,台湾青年不认同祖国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有支持“台独”的倾向;在文化认同方面,台湾青年不认同“中华文化”而认同“台湾文化”,有“文化台独”的倾向。针对这些现状,本文从台湾政治、教育、媒体、青年个人、两岸关系和国际政治等六个方面来分析背后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政治、国家和文化认同提出了几点建议。

陈若萱[4](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黄美露[5](2018)在《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研究》文中提出“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当局于2016年5月20日执政以来提出的面向东盟十国、南亚六国及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计18个国家的旨在使台湾试图摆脱对大陆经济过度依赖的一项对外新政策。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的动机主要有三方面:一、阻碍两岸以实现“去中国化”的险恶用心;二、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力;三、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优化对外经济多元性。由此,本文将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南向政策”的四大面向计划即“经贸合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区域链接”的内容及其实施现状,分析其目前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存在的困境。民进党执政以来一直拒绝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执意推行损害两岸关系的“台独”政策,严重威胁两岸的和平与发展,这也深刻地影响了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开展,对两岸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应对“新南向政策”的负面影响,大陆方面应该采取以下积极措施:第一,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商投资大陆;第二,推动回归“九二共识”促进两岸正常对话;第三,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间互通往来。目前海峡两岸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的心,只有努力维护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才能为中国的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曹荣荣[6](2018)在《台湾新电影:电影生产实践及其文化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两岸三地的电影发展格局中,台湾新电影与大陆第五代导演电影、香港新浪潮电影共同构成了当时的华语电影发展景观。台湾新电影以其写实性的表现手法和突出的本土性经验表达,成为区别于大陆第五代导演的“影像寓言”和香港新浪潮商业美学电影的重要电影形态。台湾新电影的发展包含了台湾新电影运动(1982-1987)及台湾“解严”后的延续发展(1987-1989)两个阶段。台湾新电影的文化艺术内涵丰富,不过台湾新电影的特殊性与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化艺术层面上,而且还在于其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电影生产实践中。影像意义的生成是生产实践的结果,对台湾新电影生产实践的考察将为认识台湾新电影带来新视角,也有助于将电影文化艺术价值的思辨性研究引向更具实证性的探讨中。论文尝试从“艺术界视角”与“文化生产视角”来考察台湾新电影的生产实践问题,并将台湾新电影生产的集体性、进程性与物质性同台湾新电影文化经验中的本土性、主体性与现代性问题共同纳入到对台湾现代化社会的情境中进行考察。论文着力探究,在经济现代化程度高、市场开放度大而政治上因循守旧的台湾社会,台湾新电影如何在与既有的台湾文化政治体制的周旋与协商下,进而利用台湾社会的经济资源及市场规则来实现非传统电影的生产与新的美学意识形态的生成和接受。论文通过四章内容完成上述构想。第一章着重考察台湾新电影生成的历史性场域和社会条件,从社会环境与行业现状探讨台湾新电影出现的必然性。第二章厘清台湾新电影的具体发展脉络,描述其发展形态与阶段性特征。第三章探讨台湾新电影生产实践中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涉及对电影政策、政策机构和公、民营电影公司活动的考察及对台湾新电影话语建构过程和海外传播的追踪。第四章从生产实践转到对实践结果的文本的探讨,即对生产的隐喻性——符号的生产与意义的创造,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三个方面:本土经验的影像形态、主体性建构与现代性反思及写实主义的社会历史内涵。

舒昕[7](2018)在《台湾《自由时报》涉陆报道研究(2006-2017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近代历史与政治的一些缘由,台湾与大陆长期处于无法正常交流的状态。日据、国民党戒严、民进党台独让两岸关系一直处于风雨飘摇、忽远忽近之中。近十二年,两岸关系尤为起伏不定。从陈水扁时期的全面台独,到国民党重新执政之后两岸不断推进交流往来,再到蔡英文上台后从未承认“九二共识”,两岸沟通机制再次陷入停摆状态。海峡两岸在曲折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缺乏直接有效的沟通,新闻媒体成为了两岸同胞互相了解的先行者与关键载体。《自由时报》是绿营媒体的代表,受众广泛,影响深远。研究《自由时报》近十二年的涉陆报道,能够探求最严峻的岛内媒体涉陆报道的生态,对我们反思对台传播交流之方法有借鉴意义,有利于创造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舆论氛围。本研究运用框架理论对《自由时报》近十二年来的涉陆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绪论部分,介绍了近年来台湾报纸发展和两岸关系发展等研究背景,并从大陆和台湾两个维度入手,对“台湾报纸媒体中的大陆新闻”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厘清了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并对框架理论做了理论基础的介绍。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讲解说明。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报道数量、报道来源、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四个维度对近十二年《自由时报》的涉陆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第四部分,主要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科教文体、两岸交流六个方面分析《自由时报》呈现的涉陆报道取向。第五部分,探究影响《自由时报》涉陆报道取向的动因。第六部分,试着分析《自由时报》涉陆报道对大陆新闻传播的启示。

王家明[8](2018)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两岸融合发展得到两岸关系学界较多关注,也是当前和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面向。在一个中国政治体系下,两岸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层次上看,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双方各个阶层的团体和个人经由多业态、多形式、多渠道地交流互动、消除障碍、彼此融合,使得双方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相适应、相融洽、相贯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相伴的经济文化共同体,为两岸政治融合创设充足条件,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本文的主旨就是通过解析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若干有关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此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岸高度融合格局,造福两岸人民,达臻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体而言,本文以两岸融合发展为中心,围绕回答什么是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怎样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好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可能带来怎样的政治变迁以及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包括正文六章、加上绪论和结语一共八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是关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回顾、文章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介绍。第一章是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性理论。包括两岸融合发展的定义及其特征,主要回答什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构和相关要素,主要回答两岸融合发展是在什么样的结构环境中进行和谁在进行的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运行过程,主要回答两岸怎样融合发展的问题。第二章是对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增强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底蕴,并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启示。第三章是为进一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寻求理论准备,阐述与两岸经济、社会、政治融合发展相关的复合理论模型。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其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关系;民间社会理论及其与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关系;政治整合理论及其与两岸政治融合发展的关系。总的思路是,从层次角度出发,在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随着交往的增加和利益融合的深化,两岸逐步形成以文化共同体为特征的两岸间市民社会,并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冀以进一步实现两岸政治整合。第四章关注进一步推进两岸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每一领域都分析论述了若干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第五章关注两岸融合发展可能带来的政治上的变迁。包括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社会化的扩展;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结构的分化;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参与扩大化。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进一步升华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变量;两岸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及它们分别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两岸融合发展可能面对的挑战及其因应等内容。结语部分是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两岸融合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结合新时代特征,紧紧依靠两岸人民,不断增强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两岸融合发展正当其时;两岸同胞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共创美好生活,祖国完全统一也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得以实现。本文紧贴两岸关系发展现实,尝试探讨两岸融合发展的若干理论和实践路径问题,希冀有助于添加和充实两岸关系理论思想库,有助于两岸融合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的现实推进。

李征远[9](2017)在《在京台湾大学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态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以在北京地区高校就读的全日制台湾学生为主体,从涉及两岸关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切入点,了解这一群体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基本态度。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首先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在京地区的436名全日制台生进行问卷调查,接着结合问卷结果选取12名台生进行一对一访谈,探究在京台湾大学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态度。然后,通过与299名在台湾的全日制大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个群体台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态度的共性和特性。最后对在京台生关于两岸关系态度的特殊性进行原因探究和因素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京台生群体来大陆之前和来大陆之后对大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的整体印象都有改变,总体趋向正面积极评价;在两岸政治关系中,有超过七成的在京台生赞同“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但对“九二共识”的认知存在偏差;在两岸经济合作中呈现较为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台湾可以依托大陆恢复经济又希望台湾减少对大陆经济依存度,对大陆经济发展呈现积极开放的心态;在两岸文化交流方面,在京台生对中华文化认同度较高,希望两岸可以加强文化交流;在身份认同和“统独立场”方面,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包括“中国人”和“中国台湾人”)的比例超过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同时远远高于在台群体和以往的研究结果。在京台生对未来两岸状态有客观的认识,有超过五成的台生认为和期望两岸将来统一,认为和期望“台湾独立”的仅为一成。总体而言,在京台生对两岸关系问题呈现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两岸关系问题有着较为客观真实的认识。在京台生与在台大学生主要在对“九二共识”的认知、身份认同、对大陆经济发展的态度和“统独立场”四个方面存在差异性。影响在京台生态度特殊性形成因素主要分为内在自身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

齐钢[10](2016)在《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文中指出台湾电影从1980年代开始衰退,青释成长电影却在低迷的台湾电影市场一技独秀,长期受到观众欢迎,这与台湾电影年轻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不够健全的电影工业和文化怀旧的社会心理相关。在分析青春成长电影流行台湾社会原因的基础上,论文从1982年新电影的青春成长片切入,以台湾电影三十年历史发展为纵轴,把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按时间顺序依次归类为80年代新电影、90年代新新电影和新世纪后新电影,研究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与社会的关系,以文化视角挖掘青春成长电影隐含的文化现象,分析台湾地区在不同世代社会政治体制、意识形态语境下影片的文化意蕴以及电影对社会的引导作用。在国民党专制统治下新电影借用青少年个体的自我成长以及伴随自我意识觉醒而崛起的女性主义暗示了80年代台湾社会正在形成的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社会主体性。这种不断生成的社会主体性让台湾民众开始刘国民党宣传的大中华身份认同表示怀疑,本土意识和反对美日新殖民的民族主义有所显现。由于独立的主体意识的追求和反感西方新殖民主义,新电影有意与现代文化保持距离,这使它在审美旨趣上偏向于传统的东方主义美学,然而难以回避的现代文明又让新电影徘徊于现代与传统的矛盾之间。1980年代末期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而现代负而文化颠覆了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伦理观念,社会变得唯利是图、世风日下;另一方面台湾解严后政治体制的转变使台湾社会的秩序遭到破坏,社会陷入政经混乱。新新电影着重表现乱象纷呈下的台湾都市青少年的犯罪、暴力等越轨行为,关注他们在威权崩溃、家国解体的语境中青少年个体颓废、迷茫的精神世界以及无处逃遁的囚徒困境。新新电影的这种“反成长”叙事虽然终结了经典成长电影给人的正面引导,但并不意味教育意义的消亡。影片中时间的压缩停滞、空间的变形以及青少年被社会机器撕裂的命运昭示了影片在哲学层而叩问了人的存在本质和生命的本真,赋予影片另一层面的成长意义。然而新新电影缺少对青少年越轨等偏差行为背后人性方面的深入剖析,留下艺术缺陷,而且它过度的自我重复和强烈的作者论风格把自己带入了死胡同。新世纪后本土主义势力不断强大,台湾社会表现出“去中国化”迹象。本土主义抬头与台湾民众盲目热爱本土岛屿影响了后新电影的创作。后新电影通过影片画面木土符号(地理、人文景观)视觉元素的呈现、切割与中国大陆的联系和塑造标志台湾在地人身份的“台客’人物,寄寓意欲政治独立的意识形态。此外后新电影通过叙述青年人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的自强不息、奋发拼搏,再次把青年人的成长与在地意识的台湾精神联系起来,这种排斥大陆强调本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主张不无耦合。同时以多元文化为借口,后新电影描写台湾社会的亲日媚日以及原住民、同性恋等亚文化现象,其实质前者恰好反映了台湾的后殖民心结和企图在政治上拉拢日本对抗中国的目的,后者因为回避了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抗,使亚文化只成了多元文化的补充;或者把亚文化转化成消费元素,让亚文化难以充分传达出颠覆与解构的力量,青少年的成长意味有所淡化。总之,台湾青春成长电影一方面和现实社会、意识形态保持了联结,另一方而却回避一些社会敏感问题,不敢直面现实矛盾,而且越往后越丧失残酷青春物语,导致电影由轻浅滑向浪漫唯美。台湾电影应放下形塑“国家”形象的政治文化包袱,放宽视野制作更多类型、更多题材面向大陆、东南亚国家的影片,而不是充满本上主义倾向的在地化电影,这才是台湾电影的未来之路。

二、台湾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合作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合作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2.3 “台独”的危害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3.1 理论依据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3.2 法律依据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3.3 实践基础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小结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小结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小结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成果
致谢

(2)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论文研究方案
第一章:“大陆政策”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内涵
    一、“大陆政策”的几层涵义
    二、“大陆政策”:台湾当局绕不开的重大政治议题
第二章 马英九之前的国民党“大陆政策”
    一、国民党“两蒋”时期的“大陆政策”
    二、李登辉时期的国民党“大陆政策”
    三、连战时期的国民党“大陆政策”
第三章 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基本特点
    一、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历史形成
    二、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基本特点
第四章 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对两岸关系的推动
    一、政治上密切沟通
    二、经贸上务实协商
    三、文化上融合发展
    四、国际上与大陆互动形成新默契
第五章 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影响因素
    一、大陆的态度及政策
    二、成长背景
    三、在野党制衡
    四、民意裹挟
    五、美国掣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3)台湾青年的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Dcard论坛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台湾青年及其认同在两岸关系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认同的界定
    2.2 政治认同
    2.3 国家认同
    2.4 文化认同
    2.5 台湾青年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
    2.6 研究问题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Dcard网络论坛及其特点
    3.2 内容分析法
    3.3 抽样与分析单位
    3.4 编码表
    3.5 编码员间信度测试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Dcard网络论坛涉及两岸认同的言论概述
    4.2 政治价值及制度认同上具有“反中”倾向
    4.3 政党认同上反对“颜色政治”
    4.4 政策认同上视对台政策为“统战”之举
    4.5 身份认同上“台湾人认同”占据主流
    4.6 统独立场上具有“事实独立”倾向
    4.7 文化认同上偏向于“台湾文化”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5.1 台湾青年认同言论中显示与祖国渐行渐远
        5.1.1 政治认同显示出“反中”倾向
        5.1.2 国家认同显示出“事实台独”影响对祖国的认同
        5.1.3 文化认同显示出“文化台独”削弱“中华文化认同”
    5.2 台湾青年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动因探析
        5.2.1 台湾政治因素民主转型的阵痛
        5.2.2 本土教育因素“去中国化”的政策
        5.2.3 政党媒体因素蓝绿分化操控舆论
        5.2.4 青年个人因素内外合力塑造自主性
        5.2.5 两岸关系因素陆台之间不断拉锯
        5.2.6 国际政治因素是“棋子”还是队友
    5.3 意见及建议
    5.4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编码员间信度测试结果
致谢

(4)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1.1.3 基本概念界定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1.2.3 研究意义
        1.2.4 研究框架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1.3.1 理论梳理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后记

(5)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分析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主要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重要概念的解析
    2.1.1 “南向政策”及其由来
    2.1.2 “新南向政策”及其由来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地缘政治学理论
    2.2.2 博弈论
    2.2.3 SWOT战略分析
2.3 蔡英文当局实施“新南向政策”的原因
    2.3.1 阻碍两岸以实现“去中国化”的险恶用心
    2.3.2 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力
    2.3.3 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优化对外经济多元性 第3章 “新南向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现状
3.1 “新南向政策”的经贸合作
    3.1.1 经贸合作内容
    3.1.2 实施现状
3.2 “新南向政策”的人才交流
    3.2.1 人才交流内容
    3.2.2 实施现状
3.3 “新南向政策”的资源共享
    3.3.1 资源共享内容
    3.3.2 实施现状
3.4 “新南向政策”的区域链结
    3.4.1 区域链结内容
    3.4.2 实施现状 第4章 “新南向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困境分析
4.1 “新南向政策”的可操作性分析
    4.1.1 政策实施更为聚焦
    4.1.2 运作趋于成熟稳定
    4.1.3 计划效果反馈积极
    4.1.4 对象国投资渐长
4.2 “新南向政策”面临的困境分析
    4.2.1 “新南向政策”面临对象国的投资环境风险
    4.2.2 “新南向政策”面临台湾岛内各界的质疑
    4.2.3 “新南向政策”面临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挑战 第5章 “新南向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及大陆的应对措施
5.1 “新南向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5.1.1 经济影响
    5.1.2 政治影响
    5.1.3 社会文化交流影响
5.2 大陆应对“新南向政策”的措施
    5.2.1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台商投资大陆
    5.2.2 推动回归“九二共识”实现两岸正常对话
    5.2.3 开展人文交流促进民间互通往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台湾新电影:电影生产实践及其文化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台湾新电影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论
五、本论文各章涉及的问题及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新电影生成的历史场域与社会条件
第一节 市场经济、威权政治与文化诉求
    一、市场经济推动社会转型与电影市场发展
    二、威权政治挤压本土电影发展空间
    三、文化发展滞后及文化诉求受限
第二节 台湾本土电影业的困境与突围
    一、台湾本土电影制片业的困境
    二、本土电影在实践中探索新制片模式 第二章 台湾新电影的发展形态与文化命运
第一节 台湾新电影的肇始
    一、台湾新电影的由来
    二、《光阴的故事》的双重收获
    三、新电影的另一来源之说及早期改革尝试
第二节 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基本内涵
    二、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台湾新电影的后续发展及其“终结”
    一、台湾新电影创作的延续
    二、辅导金制度与新电影的“终结” 第三章 新电影的生产实践、话语建构与传播策略
第一节 电影管理政策与制片策略的联动
    一、政策机构变动引发电影改革
    二、中影公司制片策略的变化风向
    三、多重变革力量催生台湾电影新形态
第二节 公民营电影公司的生产实践
    一、中影公司的电影生产
    二、民营电影公司的制片实践
第三节 新电影思潮的涌动与新电影话语的建构
    一、新电影思潮:从“观众影评”到“作者影评”
    二、作者影评与新电影话语的建构
第四节 海外影评与影展对新电影的塑型与传播
    一、海外影评为新电影确立国际合法性身份
    二、影展助力新电影跨文化传播与体制化发展 第四章 新电影生产的“隐喻性”:本土经验及其文化“调性”
第一节 文本与本土经验:故事类型与主题表达
    一、青春成长故事:认同与反叛
    二、现代都市情感/生活故事:冲突与异化
    三、传统婚姻/家庭故事:女性身份的省思与男性形象的重构
    四、历史题材故事:个体命运与社会变迁
第二节 文化“调性”:本土意识下的主体性建构与现代性反思
    一、本土意识下的个体表达与主体性建构
    二、人本主义立场的价值追求与现代性显影
    三、反思的现代性:对社会现代性的批判
第三节 新电影的“调式”形态:历史性与社会性的写实主义
    一、新电影写实主义的历史性内涵
    二、新电影写实主义的社会性指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主持的项目 致谢

(7)台湾《自由时报》涉陆报道研究(2006-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理论础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样本选择与类目建构 第二章《自由时报》涉陆报道的数量、来源、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报道数量 第二节
    报道来源 第三节
    报道内容 第四节
    报道形式 第三章
    《自由时报》涉陆报道的传播取向 第一节
    政治报道取向:“专制与霸权” 第二节
    经济报道取向:“病入膏肓”又“蒸蒸日上” 第三节
    社会报道取向:“中国崩溃论” 第四节
    军事外交报道取向:“中国威胁论” 第五节
    科教文体报道取向:落后与进步并存 第六节
    两岸交流报道取向:官方与民间共谱合 第四章
    《自由时报》涉陆报道取向的动因 第一节
    政治代言:凸显“泛绿”倾向 第二节
    经济运作:大打“受众导向”牌 第三节
    意识主导:“台独意识”是主线 第四节
    理念践行:“第四权”与“商业挂帅”的博弈 第五章《自由时报》涉陆报道对大陆新闻传播的启示 第一节
    增强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第二节
    科学传播冲破“台湾媒体墙” 第三节
    民间交流改变刻板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二:随机数列表 附录三:随机数列表对应日期 致谢

(8)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概念
    第一节 融合发展的定义与特征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构和要素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运行过程
第二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特征和启示
    第一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历程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历程的基本启示
第三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复合理论模型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理论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第二节 民间社会理论与两岸社会融合发展
    第三节 政治整合理论与两岸政治融合发展
第四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探讨
    第一节 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二节 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两岸政治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第五章 两岸融合发展与两岸政治发展
    第一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社会化的扩展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结构的分化
    第四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参与扩大化
第六章 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
    第一节 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变量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与促进两岸统一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间接效应与促进两岸统一
    第四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挑战及其因应
结语 在新时代的融合发展中两岸同胞共创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后记

(9)在京台湾大学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态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二、学术研究现状综述
    (一)大陆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基础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问卷设计与搜集
    (一)问卷的设计
    (二)问卷的搜集
三、访谈设计与实施
    (一)访谈的设计
    (二)访谈的实施
四、数据处理及结论的得出 第二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在京台生的身份认同
二、关于两岸政治关系
    (一)“九二共识”
    (二)台湾“国际活动空间”
三、关于两岸经济关系
四、关于两岸文化关系
    (一)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二)两岸文化交流
五、关于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一)关系现状和未来走向
    (二)个人的“统独立场”
六、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判断
    (一)内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 第三章 在京台生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
一、关于身份认同
二、关于两岸政治关系
    (一)“九二共识”
    (二)台湾“国际活动空间”
三、关于两岸经济关系
四、关于两岸文化关系
五、关于两岸关系现状和未来走向
六、影响两岸关系的内外因素
    (一)内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 第四章 在京台生态度的特殊性、变化及其成因
一、在京台生与在台大学生在态度上的共性与差异
    (一)共性
    (二)差异性
二、在京台生对大陆的印象变化
三、在京台生态度特殊性的成因分析
    (一)影响台生选择来大陆读书的因素
    (二)在京台生态度特殊性的形成因素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二、建议
    (一)政府层面
    (二)高校层面
    (三)台生层面 参考文献 附一 调查问卷 附二 访谈提纲 致谢

(10)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台湾电影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和青春片流行探析
第一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的嬗变与社会时代特征
    一、80 年代新电影与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生成
    二、90 年代新新电影和台湾社会的主体性破碎
    三、新世纪后新电影与台湾主体意识的建构
第二节 台湾青春成长电影流行探析
    一、年轻的创作群体
    二、以年轻人为主的人口结构与台湾电影观众
    三、不够健全的台湾电影工业
    四、文化怀旧与青春追忆 第二章 青少年成长与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第一节 个体意识的觉醒和青少年的成长
    一、身体的呈现
    二、规训与反叛
    三、出走与闯入
第二节 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义的崛起
    一、传统女性:赞美抑或批判?
    二、男女银幕形象的翻转
    三、新女性:女性的自我独立和性别意识的凸显
    四、性欲政治和女性欲望
第三节 台湾社会主体性的生成
    一、台语VS国语
    二、乡土/本土意识的呈现与台湾身份的认同
    三、去殖民的民族主义
    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威权崩溃下都市青少年的反成长
第一节 威权的崩溃和父亲、家国的解构
    一、父亲的缺席/式微
    二、家国的崩解
    三、父亲/家国解构的文化再审视
第二节 都市青少年的另一种成长:台湾青春电影的反成长叙事
    一、都市青少年的犯罪
    二、性放纵:怎一个“性”字了得
    三、越轨:青少年的偏差行为和社会失范
第三节 成长并未终结:台湾青春电影的存在论
    一、叙事时间:破碎、倒转和停滞
    二、都市空间:人类的生存困境
    三、人物死亡:一种存在方式 第四章 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青少年亚文化
第一节 视觉元素中的台湾本土文化建构与去中国化
    一、从台北都市到地方乡村
    二、在地人文景观的商业、政治选择
    三、消失的眷村和活跃的台客
第二节 后殖民图景里的台湾意识
    一、后殖民世代台湾的日本想象
    二、作为修辞的殖民历史言说
    三、过客心态与台湾意识
第三节 缺少抵抗的青年亚文化:原住民和同性恋
    一、原住民:从他者到自我
    二、浪漫、喜剧与被消费的同性恋 结语 有待成长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电影不完全目录(1982~2012)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项目 致谢

四、台湾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合作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2]马英九时期国民党“大陆政策”研究[D]. 牛之林. 外交学院, 2019(01)
  • [3]台湾青年的政治、国家及文化认同研究 ——基于Dcard论坛的探析[D]. 刘瑶. 厦门大学, 2019(08)
  • [4]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5]蔡英文当局的“新南向政策”研究[D]. 黄美露. 湖南大学, 2018(02)
  • [6]台湾新电影:电影生产实践及其文化经验[D]. 曹荣荣. 上海大学, 2018(01)
  • [7]台湾《自由时报》涉陆报道研究(2006-2017年)[D]. 舒昕. 烟台大学, 2018(12)
  • [8]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D]. 王家明. 厦门大学, 2018(07)
  • [9]在京台湾大学生关于两岸关系问题的态度研究[D]. 李征远.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04)
  • [10]文化视阈中的台湾青春成长电影(1982~2012)[D]. 齐钢. 上海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台湾经济走向与两岸经济合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