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年十大假新闻

2001 年十大假新闻

一、2001年10大假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年度传媒伦理研究课题组,刘鹏,王侠,简丹丹[1](2022)在《2021年传媒伦理研究报告——暨2021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记者》持续多年的"虚假新闻研究报告"和"传媒伦理研究报告"本次合并为一文,以6类14个典型案例的分析为主体,对2021年包括虚假新闻在内的信息传播失序、传媒伦理失范的突出问题、总体特征、研究趋势做了梳理。研究发现,对新闻发布端资质的严格管理、大幅扩展"白名单"形成优质内容池、建立专业媒体与非专业生产内容隔离墙等管理措施,是虚假新闻等传媒伦理问题总体减少的主要原因;短视频领域扩张中信息失序、以"正能量"为名传播虚假信息、追求即时性报道引起失误、灾难报道中忽视人文关怀等问题仍较突出;学术界对传播失序、重塑规范理论、建设全球传媒伦理的研究值得关注。

张娟[2](2021)在《从反“假新闻”到反“假信息”:虚假信息的法律规制研究 ——以新加坡为例》文中指出

王红[3](2020)在《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从调查报道发展现状切入,试图探讨调查报道衰落的深层次原因及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发展的对策。通过对调查报道衰落现状的梳理,总结、发掘造成其衰落的原因,进一步归纳整理其相应的发展对策。在相关文献整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最近几年“自媒体”“多媒体”“媒体融合”成为学术研究的热门,但对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上,通过分析其在融媒体环境下的衰落原因,进而提出其发展对策。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报道与融媒体时代”中,首先对调查报道相关概念进行回顾,梳理从国外到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并从业界和学界两个角度进行总结。第二部分“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现状”中,主要从传统媒体衰落实况、调查记者现状、重大事件中调查报道的缺席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第三部分主要总结了“调查报道衰落原因”,包括政治环境方面、传播渠道方面、受众市场变化等。第四部分,总结了融媒体时代的调查报道发展对策。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仍然有充足的的发展空间,需要媒介机构要做好宏观战略规划,也需要媒体记者职业素养的提升。最后,文章总结得出,传统调查报道的衰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进步、行业发展的表现。对于调查报道甚至于传统媒体而言,融媒体时代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媒体只有不断优化自身,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从而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杨益航[4](2020)在《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是当前法学界和新闻传播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和谐的司法与媒体关系能够有效推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促进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司法环境。其内涵基于司法公开,是把司法权置于公众视野内,让公众了解司法,让司法裁判经得起检验的制度安排。此研究的实际意义却远不至此,和谐的司法与媒体关系可以使司法理念深入人心,厚植法治根基,树立司法权威,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尊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司法与媒体之间关系十分复杂,司法可以对媒体进行制约,媒体也可以对司法进行监督,同时二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如何在维护共同价值的基础上找到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的平衡点,怎样构建司法与媒体良性互动、相生相长的和谐关系是国内外各相关领域努力的方向。本文从当前司法活动与媒体报道之间的价值目标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在应对涉法新闻报道方面的实践和发展,就典型问题进行了初步阐释,并在理论的基础上以比较法研究的方式对国内外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判,探讨在应对热点案件和舆情中的一般和特殊情况及应对方法,从发展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初步分析,倡导建立和谐有序的司法与媒体互动关系。全文共六章十六万字,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概念入手分析司法公正原则和媒体新闻报道的特点,从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理论来分析媒体参与司法活动的正当性,并在此基础上就二者之间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行对比,指出实践中的冲突和难点。聚焦司法公开,从审前和审判公开分析媒体报道在不同阶段介入的特点和难点,就媒体报道对司法公开的价值和当前实践中存在的冲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就例外原则进行初步探讨。通过近年来国内的热点案例分析司法与媒体关系的不同特点。以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分析媒体报道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的作用;以药家鑫案分析舆论压力对审判工作的影响;以于欢案分析新闻舆论促成司法系统自我纠偏的可行性;以张扣扣案分析新媒体时代复杂舆论环境对司法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比较法视角分析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处理新闻报道与司法关系的做法和特点,列举了包括对言论自由、庭审公开、保密制度、隐私权等领域的规定和办法,总结规律性特征,以及为改善国内工作带来的启示。对目前包括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内的信息技术前沿发展和传播环境深刻变革做了简要分析,同时从涉法新闻报道角度对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做了前瞻性预判,并针对公共领域和被遗忘权等新媒体环境下愈发突出的问题做了专题研究。最后,从改善司法与媒体报道关系的角度切入,根据前文研究从司法与媒体合作基础、共同任务、有效做法等方面提出构建司法与媒体和谐关系的意见建议。此外还就确立和完善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依法规制司法与媒体报道关系、依法规制司法与新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刘春[5](2020)在《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利益侵害与媒体权利》文中指出本论文以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为分析对象,基于收集到的87则相关案例的分析,从信息传播和司法实践两个角度探讨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相关问题及其利益侵害,以及公共利益和生鲜农产品相关主体之间的法益平衡。相较于一般的大宗类商品,生鲜农产品自身易腐烂、储存难等特征导致失实信息对其商业利益的侵害具有不可逆性,与此同时,生鲜农产品事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因此规范化相关信息传播模式很有必要。信息传播实践层面,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病症”主要体现为缺乏权威和直接的消息来源。前者表现为匿名专家出现频次高和信息传播者误读专家观点,后者集中体现于间接引语和隐性采访的不恰当使用,以及源自政府的消息的缺失。鉴于“议题注意周期”和“媒体互动”理论的研究基础,本论文提炼出该类信息所呈现的特征:1)生鲜农产品本身的季节周期是触发媒体注意周期的重要因素;2)在失实信息的媒体互动中,传统媒体提供假性的权威、社交媒体诉诸“善意”;3)实验和标题失实导致该类新闻处于隐性失实状态,不易被察觉。本论文认为该类失实信息的法益侵害具有反复性、不易消除性和累积性的特征。“信息传播目的是否关乎公共利益”“从传播效果角度看,信息接受者有无对被报道对象的性质产生认知上的改变”“法律认可的证据的掌握”可作为划分该类信息在司法层面判定失实程度的三个可操作化标准。生鲜农产品承载的法益集中体现在商业利益上,失实信息直接侵害相关主体的商誉,其被视为商业利益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利益侵害的特殊性体现在:被报道对象多处于农村的“熟人社会”中,他们的商誉和名誉关系紧密。以失实为外在表现的过错和可经证明的既定损害事实可作为构成私人法益侵害的认定标准。具体而言,过错包括具有逻辑漏洞的基本内容失实、以匿名消息来源和无消息来源为主体的严重失实。本论文主张在认定商业利益受侵害事实时,以群体为考察单位。生鲜农产品在“熟人社会”中的商业利益明显受损可作为名誉受侵害的可操作化认定标准之一。另外,断言式传播模式的不断增加以及互联网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模糊的实际情况加剧媒体权利和私人法益平衡的难度。在司法实践层面,该类新闻侵害的客体分散且利益非显着,其治理现状以行政责任承担和社交媒体为违法主体。民事公益诉讼或可成为优化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法益侵害保护模式的司法路径。

肖月[6](2020)在《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人民日报》建国后的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为研究对象,贯穿以当代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力求在宏阔的社会时代变迁背景中,结合多种详尽科学的分析方式,呈现提炼《人民日报》对于优秀教师形象的建构。论文试图指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教师形象建构既折射了主流新闻宣传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呼应关系,也有着改进我国新闻报道实践模式的反思性价值。论文回溯了“十七年”期间的相关报道,指出这些优秀教师人物通讯以苦难叙事、实践叙事和奉献叙事三种模式确立了报道对象的“人民性”特征。而“文革”期间由于全国教育路线犯了“左”的错误,知识分子地位一落千丈、新闻媒介受到政治裹挟,《人民日报》为数不多的报道也随之偏离了教育属性,塑造出了一群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优秀教师”形象。论文的研究重心在于改革开放后的相关报道分析。从报道特点来看,标题以诉诸情感的表达方式为主,紧紧扣住了教师职业相关特点;具体写作上频繁使用了教师隐喻,并出现了大量牺牲型意象;从版面、篇幅和原创比例等维度显示出了对相关报道的重视态度;卡方检验结果亦显示了年代与报道呈现出比较显着的相关性。从报道对象的特点来看,《人民日报》在优秀教师相关报道中存在一定的选择倾向,具体表现为对乡村教师、军校教师和科技内容的重点关注。论文继而进行了归因分析。从整体来说,《人民日报》主要从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个人私德三种视角来描写报道对象,为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论文指出,促使记者选择从这三种视角切入报道的原因在于:作为典型人物的优秀教师能够对整个社会发挥道德示范作用;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教师在专业能力上有所发展;我国典型报道传统引导记者在职业范畴外进一步关注报道对象的品性,追求呈现典型人物的完美。论文分析了《人民日报》优秀教师媒介形象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变与不变。80年代,由于全国路线转轨和教育事业的恢复,优秀教师从“文革”时期的“革命者”形象回归至教育本位;1992年以后,在舆论需要、社会风气和典型报道改良的影响下,优秀教师媒介形象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党的十八大之后,由于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和相关政策的推行,知识化的优秀教师形象更加凸显。论文最后指出,《人民日报》作为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大报,自然也为其塑造的优秀教师媒介形象赋予了权威性和影响力;《人民日报》借新闻报道表现出了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舆论观照;其对新闻真实性的遵循和坚守,也通过报道内容呈现。《人民日报》对于我国教师的评价在全社会都具有导向性,这也要求了记者要注重对优秀教师典型宣传的改良。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得与失,突破现有报道的思维定式,紧密联系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都是记者在优秀教师人物报道工作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张振宇,喻发胜,王然[7](2019)在《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文中研究指明假新闻虽然不可信,但它并不可怕,有时它显得可笑,有时它显得可悲,更多时候它是可以理解的。本文无意为假新闻翻案,而是在对既往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反思的基础上,从新闻社会学视角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据可查的275条国内假新闻进行再剖析与再审视,借助类型研究的方法从三个向度去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1)它们如何折射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2)它们如何暴露出值得警醒的集体潜意识和大众心理?(3)它们如何被权力机构操纵成为掩人耳目的工具?总之,假新闻中有真问题,值得进行更深入的开掘。

陈盼盼[8](2019)在《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治理 ——基于《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分析》文中提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然而,自新闻诞生之日起,违背真实客观的虚假新闻一直如影随形。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出台各种法规和行业规范对虚假新闻严加治理,但是虚假新闻发生频次和影响程度未得到明显控制。尤其是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虚假新闻从产生的源头、传播的渠道到传播的速度,都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这其中除了大量自媒体虚假新闻的泛滥外,本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生产全流程严格防止虚假新闻产生的专业媒体也夹杂在虚假新闻产生和传播的源头和渠道当中,不仅社会影响更加恶劣,也反过来对专业媒体自身的公信力造成极大危害。从新闻成为一种职业开始,新闻行业逐渐探索出一套相对完整、专业、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标准,也在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充实、调整这些流程和标准。按理说,专业媒体在防范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方面,应该远比当下的自媒体更有条件。但是,为何虚假新闻一直与专业媒体相伴而行?针对于虚假新闻泛滥的现象,国内外学术界从未停止过研究讨论,针对虚假新闻的特点、成因、危害和治理的论文比比皆是,却鲜有从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各环节探究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的论述。因此,本研究选择从专业媒体新闻生产的角度探讨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以往关于虚假新闻的学术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观性相对较强。本研究则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新闻记者》杂志评选的2001年-2018年“年度虚假新闻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8年间《新闻记者》杂志筛选的191个虚假新闻案例深入分析,探究专业媒体在哪些新闻生产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详细分析专业媒体产生虚假新闻原因及危害,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本文将从以下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从专业媒体的界定、新闻生产模式、生存现状等角度介绍了专业媒体的特性及现状。第二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在确定了研究问题、构建一级和二级类目后,对191个虚假新闻案例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编码统计和研究结果分析。第三部分则根据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从专业媒体新闻生产的选题、信源、采访、写作、编辑及把关这六个环节剖析专业媒体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第四部分,结合个案分析法,从新闻当事人、受众、专业媒体、社会秩序等角度分析专业媒体产生虚假新闻的危害。第五部分结合新闻行业发展现状及专业媒体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从创新运作机制、改变人员管理混乱状态、强化行业组织和管理机构监督能力、利用技术手段等四个角度提出专业媒体治理和防范虚假新闻的对策。

朱文文[9](2019)在《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及其相关规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虚假新闻是新闻业诞生以来一直存在的顽疾。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分解了传统媒体的新闻话语权,同时也从技术上使得虚假新闻的传播更为便利。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增加了新闻的审核难度、其匿名性和自由性也使得虚假新闻的源头很难追查。自2016年美国大选以来,有关假新闻的讨论也甚嚣尘上。随后2017年星巴克等知名企业被卷入假新闻旋涡,“假新闻”一词也成为柯林斯词典发布的2017年十大年度热词中位居榜首的词汇。虚假新闻已经成为全球的公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反思并采取措施打击虚假新闻。分析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梳理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不足并提出建议,对于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促进对虚假新闻的进一步规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虚假新闻的研究也是新闻学的一个基础性论题,研究新的语境下的虚假新闻的相关特征,也是对这一研究论题的延伸性、深化性拓展。本文以2003年—2017年《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158条虚假新闻为研究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本文在主体部分首先对虚假新闻的概念进行解析,其次分别对虚假新闻的文本发布者的特征、文本特征以及生产语境的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征对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现状及不足进行梳理,并针对性地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主体部分具体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虚假新闻进行概念解析,并对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概念进行阐释;第二部分从媒体层次、地理位置、制假动机、平台类型等四个方面对虚假新闻的文本发出者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虚假新闻文本发布者具有各地媒体均有发生、经济发达地区较多、故意失实数量过半、社交媒体成主要平台等特征;第三部分从报道体裁、选题领域、消息来源、叙事框架和措辞用语等五个方面对虚假新闻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虚假新闻的文本具有消息报道数量最多、多集中在社会题材、信源单一片面、叙事框架“奇闻性”“生活化”、情绪性夸张化突出等特征;第四部分,分析虚假新闻的生产语境。就新闻活动而言,新闻文本内容是在一定的生产语境中被创制出来的,对新闻文本生产语境的分析有利于对虚假新闻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对虚假新闻进行规制;第五部分,梳理虚假新闻已有的规制,并结合前文中总结的虚假新闻的特征找出现有规制的不足之处;第六部分,分别从加强网络空间立法工作、建立新闻行业规范自律机制、强化社交平台的审查意识和义务等三个方面提出较详细的解决对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社交平台的角度出发为虚假新闻的治理提供建议。经过研究可知,互联网语境下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发布虚假新闻的主要平台,并使虚假新闻呈现出爆炸式传播趋势。但在梳理以往研究文献时发现,已有研究关于完善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建议多集中于法律法规、行业规制、受众等几个方面,很少有从社交媒体平台自身的角度出发来规制虚假新闻。因此本文立足互联网的传播语境,将“强化社交平台的审查意识和义务”作为治理虚假新闻的途径之一,希望能为虚假新闻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郑明鸿[10](2019)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庆市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提出2009年,樊亚平将职业认同理论引入到新闻传播学领域进行研究,拉开了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关于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的序幕。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是记者本人和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一因素的变化都将有可能使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发生改变。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为未来媒体融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对新闻记者职业认同产生了哪些影响,带来了哪些新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在本研究中,笔者以职业认同理论为理论视角,以樊亚平提出的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的四个维度为研究维度,以重庆市新闻记者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结合内容分析和文献分析,对媒体融合大环境下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试图找到提升重庆市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忠诚度的有效途径,促进重庆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稳定发展。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总结如下,1)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爱好是调查对象选择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主要原因;2)调查对象的工作满意度一般,但表示满意的调查对象的占比要高于表示不满意的调查对象的占比,性别、供职媒体行政级别、供职媒体类型、婚恋关系等自变量与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相关;3)调查对象的职业忠诚度较低,近7成的调查对象都曾经有过或正有离职、跳槽或转行的意愿,工资收入低和不看好新闻记者行业的职业前景是主要原因;4)调查对象的工作压力来源主要是工资收入太低和实际工作与新闻理想差距太大;5)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选择以“新闻民工”来形容自己,约3成的调查对象则将新闻记者视为一份普通的工作;6)大多数调查对象将信息传达者、政策解读者和寻求事实真相的告知者看作当下记者的主要社会功能;7)调查对象普遍认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帮助公众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和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当下记者的主要社会价值;8)在调查对象看来,确保事实准确和报道客观是最重要的职业素养;9)调查对象对职业前景整体持乐观态度,但超过7成的调查对象认为新闻记者需要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以应对媒体融合带来的挑战。新闻记者的职业认同决定着他们是否明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并从内心出发去珍视这些价值,坚守这些东西。根据研究发现,笔者从社会大众、新闻媒体和记者本身三个角度切入,结合媒体融合的大环境,针对调查对象的职业认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新闻媒体单位应该改善薪酬体系,将记者从业年限纳入计酬标准,并将计酬方式和公务员等行业的计酬方式彻底区分,并将业务培训常态化;其次,作为“受者”的社会大众应该给予作为“传者”的记者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最后,记者本身应该正视工作压力,增强自主学习。

二、2001年10大假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10大假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传媒伦理研究报告——暨2021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21年传媒伦理的主要特点
    (一)专业媒体新闻生产基本形成闭环生态
    (二)全方位规范网络传播秩序,自媒体、平台媒体成为治理重点
    (三)行为失范、信息失序个案时有发生,反映出一些趋势性问题
二、2021年传媒伦理问题主要案例及分析
    (一)专业媒体报道被社交媒体带偏节奏误导受众
    (二)主流媒体短视频账号移花接木肆意造谣
    (三)“抢发”即时新闻失误自损公信力
    (四)灾难事件报道忽视人文关怀导致二次伤害
    (五)主持人“前台”、“后台”行为失当累及媒体形象
    (六)以“正能量”为名传播虚假信息弄巧成拙
三、传媒伦理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一)聚焦“信息失序”
    (二)重思规范理论
    (三)建设全球传媒伦理

(3)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调查报道与融媒体时代
    (一)调查报道概述
        1.调查报道的定义
        2.调查报道的价值
        3.调查报道本土化
    (二)融媒体时代概述
        1.融媒体时代的界定
        2.融媒体时代的特性
    (三)融媒体时代对调查报道提出的新要求
        1.全时段传播
        2.多功能性
        3.高度开放和交互性
二、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现状
    (一)调查报道载体转型期
        1.传统媒体衰落——调查版面呈现缩减趋势
        2.传统媒体转型的探索
    (二)调查记者流失
    (三)重大事件中调查报道缺失
        1.表现之一:“了望”式微
        2.表现之二:远离现场
        3.表现之三:逻辑推理缺失
三、调查报道衰落的原因
    (一)我国舆论环境发生变化
    (二)媒介技术发展的冲击
        1.媒体资源转移
        2.新闻“生产”与“传播”失衡
        3.报道素材更复杂
    (三)传播者与受众供需矛盾冲突
        1.长篇幅与碎片化信息需求
        2.单向传播与互动式与参与感
        3.受众高要求与职业素养短板
四、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发展对策
    (一)媒介机构注重培养融合报道思维
        1.与新媒介形式融合
        2.打磨有逻辑的碎片化文本
        3.适应自媒体受众
    (二)社会层面发挥积极作用
        1.强化“把关”功能正视听
        2.强化舆论监督的“建设性”
        3.强化议程设置功能提高参与度
    (三)人才层面建设高素质调查记者团队
        1.适应互联网思维
        2.补充人才、培养后备力量
        3.完善法规、健全监管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研究综述
    二、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基本原理
    第一节 司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司法的概念
        二、司法的功能
        三、司法权和司法程序
        四、司法裁决
    第二节 司法公正的原则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二、无罪推定原则
        三、罪刑法定原则
        四、罪刑相适应原则
        五、得知被指控的性质和理由原则
        六、由合格的法庭进行审理原则
        七、被告人出庭和辩护原则
        八、与证人对质原则
        九、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第三节 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正当性
        一、媒体报道的权利根据
        二、媒体报道是公众表达权的体现
        三、媒体报道满足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
        四、媒体监督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第四节 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环境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二、媒体与司法的工作方式差异
        三、媒体报道对法官的影响
        四、假新闻对社会公众的误导
        五、媒体报道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六、媒体审判问题
第二章 司法公开问题研究
    第一节 侦查和检察程序公开问题
        一、侦查公开的范围
        二、侦查公开的限制
        三、检察机关逮捕程序公开
        四、检察机关起诉程序公开
    第二节 审判公开问题
        一、立案公开
        二、审判程序公开
        三、审判结果公开
        四、执行公开和审务公开
    第三节 司法公开与媒体报道关系
        一、司法公开与媒体报道关系的发展
        二、媒体报道对司法公开的价值
        三、司法公开在司法公正和媒体报道方面存在问题
        四、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与媒体的关系
    第四节 媒体对不公开审判的异议权问题
        一、媒体对审前不公开听证程序的异议
        二、媒体对不公开庭审的异议权
        三、媒体对不公开的司法案件报道问题之思考
第三章 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媒体报道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的作用
        一、呼格案和赵作海案的基本情况
        二、媒体关于两件案件的报道对完善司法体制的作用
        三、从这两个案件看构建冤假错案的预防和救济机制
    第二节 媒体报道对公正审判的影响
        一、药家鑫案的基本情况
        二、新闻报道和舆情在此案中的作用
        三、药家鑫案件的法律分析
        四、以药家鑫案为视角思考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关系
    第三节 媒体报道对司法的纠偏作用
        一、于欢案的基本情况
        二、于欢案的法律和媒体报道作用分析
        三、于欢案件中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贡献
    第四节 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维护
        一、8·27 昆山砍人案的基本情况
        二、此案报道和舆论分析
        三、此案中舆论对刑事司法实体公正的影响
        四、此案对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影响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对司法影响
        一、张扣扣案的基本情况
        二、案件的舆情讨论
        三、真相与对真相的想象
第四章 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关系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强调保护言论自由模式
        一、美国的言论自由传统
        二、美国司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与媒体报道的问题
        三、司法对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权的保护
        四、缄口令
        五、对律师的言论限制
        六、对司法人员的言论限制
        七、与陪审团审判有关的限制
    第二节 英国注重保障司法公正的模式
        一、英国的司法公开
        二、英国司法对媒体涉法报道的限制
        三、英国处理新闻报道与司法关系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欧洲国家媒体与司法报道关系
        一、欧洲关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文件
        二、欧洲人权公约的规定和欧洲人权法院的实践
        三、欧洲大陆国家关于司法和媒体关系的规定
        四、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保密制度和救济手段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舆论环境特点
        一、新传播环境的特点分析
        二、新传播因素在司法领域影响和体现
        三、新形势下的司法信息公开工作的短板和不足
    第二节 影响司法公正的新传播因素考察
        一、新技术下庭审公开的边界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的规制问题
        三、对司法的匿名评论权问题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中公众领域问题
        一、以奈特诉特朗普案看公众人物社交网络管理
        二、媒体与公众平台的责任划分
    第四节 媒体新环境下的被遗忘权问题
        一、被遗忘权原理
        二、被遗忘权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三、被遗忘权保护的途径
        四、被遗忘权保护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意义
第六章 改善媒体报道与司法关系的建议
    第一节 构建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和谐关系初探
        一、媒体报道与司法活动的合作基础
        二、司法和媒体的共同任务
        三、司法公正原则和媒体报道的兼容
        四、构建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和谐关系有效做法
    第二节 确立和完善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
        一、正确认识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二、以主流媒体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司法公正舆论环境
        三、根据舆论建议促进司法公正
        四、媒体与司法关系之协调
    第三节 依法规制司法与新闻的关系
        一、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
        二、制定相关人员的职业准则
        三、明确媒体在报道司法工作中的社会责任
        四、司法机关对媒体报道限制
        五、媒体的自我规制
        六、新闻媒体的行业规制
    第四节 媒体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一、新闻侵权行为的界定
        二、媒体报道侵权法律救济的原理
        三、媒体侵权的法律救济的方式
        四、新闻侵权的救济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5)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利益侵害与媒体权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失实信息构成的利益侵害
        二、商业利益侵害的法律问题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失实信息
        二、生鲜农产品
    第四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质化内容分析
    第一节 缺乏权威和直接的消息来源
        一、权威消息来源的功能失效
        二、直接消息来源作用的缺失
    第二节 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呈现的特征
        一、传播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显着
        二、冠以真实之名的隐性失实
        三、媒媒相护:受蚕食的媒体权威
第三章 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侵害法益的司法层面分析
    第一节 失实信息侵害法益的累积性
        一、反复性:更正失效
        二、不易消除性:基于知识壁垒的误导
        三、累积性:反复性×不易消除性
    第二节 失实信息的过错状态与法益侵害
        一、严重失实:假“公共利益”之名的故意
        二、司法真实界限:以“质”和“证”为准绳
        三、生鲜农产品法益重心:经营主体的商业利益
第四章 避免生鲜农产品信息失实侵权的法益平衡
    第一节 避免失实信息的法益侵害
        一、构成私人法益侵害的认定标准
        二、规避新闻失实侵害私人法益
        三、平衡媒体权利与私人法益
    第二节 法益侵害的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一、现实基础:受侵害权益主体分散且利益非显着
        二、治理现状:行政责任承担和社交媒体作为违法主体
        三、问题解决路径:民事公益诉讼的倡导与完善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实践维度的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总览表
    附录B 第二章论述相关的具体案例表格
    附录C 第三章论述相关的具体案例表格
    附录D 第四章论述相关的具体案例表格
    附录E 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6)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呈现
    第一节 “十七年”:确立教师的“人民性”
        一、出身于人民的“苦难”叙事
        二、广泛联系生产的“实践”叙事
        三、公而忘私的“奉献”叙事
    第二节 “文革”十年:极“左”思潮的笼罩
        一、绝对意识形态化的“优秀教师”
        二、极端形象的成因
第二章 对新时期优秀教师人物通讯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关于通讯报道总体情况的内容分析
        一、标题分析:诉诸情感的主题表达
        二、文本隐喻分析:“牺牲型”意象成为主流
        三、多变量分析:优秀教师人物报道得到加强和重视
        四、卡方检验分析:多种报道特点与年代存在相关性
    第二节 “无意建构”与“有意建构”
        一、对通讯主人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二、选择性报道与优秀教师形象的取舍
第三章 变与不变: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流变特征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优秀教师总体形象特征
        一、职业精神视角
        二、职业能力视角
        三、个人私德视角
    第二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阶段性变化
        一、回归教育本位的专业化形象(1979——1991)
        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多元化形象(1992——2011)
        三、面向新时代的知识化形象(2012年至今)
第四章 建构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的成因及其规律
    第一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整体特点的成因
        一、行之所示,身之所范:社会化需要教师发挥道德示范功能
        二、循循善诱,教导有方: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教师强化职业能力
        三、面面俱到,纤毫毕现:典型报道传统催生完美形象
    第二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阶段性特点的流变背景
        一、全国路线转轨与教育事业恢复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新闻人物的坚持与适应
        三、教育工作新方向下的导向调整
    第三节 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中的规律
        一、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兼具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始终观照国家发展大局
        三、优秀教师主流媒介形象建构以真实作为基本遵循
第五章 改良优秀教师典型报道的三个向度
    第一节 回首过去:扬弃早期宣传中的典型报道工作经验
        一、继承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成功经验
        二、反思土地改革时期宣传工作的错误风气
    第二节 立足当下:突破优秀教师人物报道的思维定式
        一、打破悲情化的刻板印象
        二、细化较为模糊的信息源
        三、平衡新闻报道对象失衡
        四、扭转应试主义价值取向
    第三节 展望未来:紧密联系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一、认识新型教育观念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
        二、关注现代化发展下教育的多样形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一)从研究范式上看,占据主流的是关于新闻真实性的思辨研究和如何治理假新闻的策论研究。
    (二)从研究成果的学术积累与创新角度上看,假新闻研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三)在新闻传播学和其它学科中还存在一些不同于主流批判视角的“边缘话语”8,有利于我们换一种眼光来重新审视假新闻。
    (四)在假新闻研究的专着方面,以资料编撰为主的国内着作提供了大量案例,而从国外译介的着作则为假新闻研究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和方法。
三、对假新闻研究的重构:它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大众群体心理与权力运作机制
    (一)作为“讽刺画”的假新闻及其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系
    (二)作为“预警器”的假新闻及其与大众群体心理的关系
    (三)作为“烟幕弹”的假新闻及其与权力运作机制的关系
四、结语

(8)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治理 ——基于《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虚假新闻特点及成因研究
        二、虚假新闻危害与治理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第五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内专业媒体发展现状概述
    第一节 专业媒体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专业媒体新闻生产模式和媒体生存模式
        一、国内专业媒体新闻生产模式
        二、国内专业媒体媒体生存模式
    第三节 国内专业媒体发展现状
        一、媒体竞争激烈
        二、生存压力剧增
        三、媒体融合进行时
第二章 2001-2018年《新闻记者》虚假新闻案例分析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确立
    第二节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一、样本选取
        二、研究类目构建
    第三节 编码员交互信度检验
    第四节 研究结果分析
        一、“选题”环节结果分析
        二、“信源”环节结果分析
        三、“采访”环节结果分析
        四、“写作”环节结果分析
        五、“编辑”环节结果分析
        六、“把关”环节结果分析
第三章 从生产环节看专业媒体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
    第一节 选题过于标新立异
    第二节 信源疏于核实
    第三节 采访流于形式
    第四节 写作中加入过多主观元素
    第五节 编辑未尽核查义务
    第六节 把关人缺失或玩忽职守
第四章 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危害
    第一节 对新闻当事人的影响
    第二节 对受众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专业媒体自身的影响
    第四节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第五章 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治理
    第一节 建立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运作机制
    第二节 改变人员管理混乱的局面
    第三节 强化行业组织和管理机构的监督功能
    第四节 利用技术手段防范虚假新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及其相关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虚假新闻概念解析
    (一)虚假新闻的定义
    (二)互联网语境下的虚假新闻
二、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文本发出者的特征
    (一)媒体层次:各级媒体均有发生
    (二)地理位置:经济发达地区较多
    (三)制假动机:故意失实数量过半
    (四)平台类型:社交媒体成主要平台
三、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文本特征
    (一)报道体裁:消息报道数量最多
    (二)选题领域:多集中在社会题材
    (三)消息来源:信源单一片面
    (四)叙事框架:“奇闻性”叙事和“生活化”叙事
    (五)语言特征:情绪性和夸张性突出
四、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生产语境的特征
    (一)激烈的新闻时效竞争,导致一些媒体报道质量的下降
    (二)社交媒体的多元主体,导致新闻审查制度无法全面实现
    (三)网络技术的普及,为造假成本的降低提供了便利
五、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
    (一)相关规制的现状
    (二)相关规制的不足
六、完善虚假新闻相关规制的建议
    (一)加强网络空间立法工作
    (二)建立新闻行业规范自律机制
    (三)强化社交平台的审查意识和义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庆市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问题和研究背景
    (二)研究创新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和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
一、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设计
    (一)重庆媒体概况简介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三)问卷调查基本数据统计
    (四)访谈对象基本信息统计
二、重庆市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现状分析
    (一)从业缘起与动机:专业对口和兴趣爱好为主
    (二)职业情感与忠诚度:在坚守与离开之间游离
    (三)自我身份认同:新闻民工逐渐取代无冕之王
    (四)新闻或新闻职业认知:功能、价值、行为、素养和前景认知
三、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的反思
    (一)处于游离状态的职业认同
    (二)反思:提高新闻记者职业认同需三方合力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1年10大假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传媒伦理研究报告——暨2021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J]. 年度传媒伦理研究课题组,刘鹏,王侠,简丹丹. 新闻记者, 2022(01)
  • [2]从反“假新闻”到反“假信息”:虚假信息的法律规制研究 ——以新加坡为例[D]. 张娟. 安徽大学, 2021
  • [3]融媒体时代调查报道的媒介环境适应性研究[D]. 王红. 河南大学, 2020(02)
  • [4]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D]. 杨益航.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生鲜农产品失实信息的利益侵害与媒体权利[D]. 刘春. 南京大学, 2020(06)
  • [6]我国优秀教师的主流媒介形象 ——以《人民日报》(1979-2018)相关报道为例[D]. 肖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7]讽刺画、预警器和烟幕弹——对国内假新闻研究的反思与重构(1980-2018)[J]. 张振宇,喻发胜,王然. 国际新闻界, 2019(11)
  • [8]专业媒体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及治理 ——基于《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案例”的分析[D]. 陈盼盼.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2)
  • [9]互联网语境下虚假新闻的特点及其相关规制问题研究[D]. 朱文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10]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庆市新闻记者职业认同研究[D]. 郑明鸿.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2001 年十大假新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