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流派的分类调查

翻译研究流派的分类调查

一、对翻译研究流派的分类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刘宏[1](2020)在《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西奥·赫曼斯是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其理论研究成果对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他声名显赫,但中外学界对其翻译理论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基于耙梳细读其理论着述,以述评结合方式深入解读阐释了赫曼斯的主要翻译理论创见,建构了其理论体系,展现了其以反思批判为特征的学术精神。此外,本文还首次对赫曼斯翻译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了提炼总结。本研究由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为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赫曼斯的基本情况和学术成就,并经文献综述考察了对其的研究现状,同时阐明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赫曼斯翻译理论产生的背景。该章概述了与其翻译理论创建关系密切的三个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流派,即“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和“后殖民翻译研究”。语言学派的翻译等值理论为赫曼斯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反思对象,而“翻译研究学派”和“后殖民翻译研究”的主要观点则为其理论建构提供了养分。第二章主要探析了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本章先扼要考察了西方翻译等值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观点,并以图里对等值概念的革新为导引展开对赫曼斯等值批判理论体系的研究。本章主要要通过分析赫曼斯的翻译“操纵观”、“等值幻觉论”,探讨其“建模论”的翻译本体观以及翻译自我指涉和译者在场理论来呈现其对等值理论进行的系统批判。第三章研究对象为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本章以图里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对照,探析了赫曼斯翻译规范理论的诸多创见。首先分析了他从“惯例”概念入手对翻译规范内涵进行的理论拓展,接着解读了其翻译规范的价值观和权力关系理论和规约力模型。本章还研究了赫曼斯以“期待”和“选择”概念为核心建构的翻译规范研究方法,探析了其基于翻译规范的元理论思考和丰厚翻译策略。第四章展现了赫曼斯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本章以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勒菲弗尔翻译系统观为背景,以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和卢曼社会系统论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情况为参照,全面解读了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以其提出的翻译的社会建制性观点为引导,分析了其将翻译建构为一个自我创生的社会系统的理论框架,并着重解析了“自我指涉”、“形式”和“二阶观察”等关键理论概念。第五章从对赫曼斯具体理论的研究延展到对其翻译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整体提炼和阐发。该章基于对后现代哲学主要思潮的简析,探析了赫曼斯具有建构主义特征的认识论,提炼了其以分析和揭示差异为独特方法的翻译研究方法论。第三大部分为研究的结语部分,将提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本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余平[2](2020)在《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文中指出翻译的认知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后期,不过直到21世纪初R.M.Martín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认知翻译学才获得了极大关注。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审思翻译的范畴属性。按照上述思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过程以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以往研究虽能指出翻译是范畴之间的转换活动,但范畴转换的过程和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2)以往研究以对翻译现象的描写为主,解释性研究较少,即是说,他们并未交代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旨在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揭示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探讨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这一根本性问题,挖掘翻译范畴转换背后的认知理据,以期拓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讨论和解决以下问题:(1)认知范畴观下,翻译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2)翻译范畴转换的具体模式是什么?(3)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其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即是说,翻译是一个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翻译具有原型范畴属性,翻译的诸多属性和话题都是依据翻译的原型特征界定的。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三种范畴关系。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与翻译范畴的文化依存性紧密相关。不同类型文化依存词的形成是由于各民族具身体验的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方式,这在语言上必然会留下印记,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表征方式的差异,形成诸多对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的文化依存词,进而导致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第二,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在翻译实践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经历了范畴替换、范畴整合、再范畴化和跨范畴化等认知操作过程。该过程以原型范畴和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参照。此外,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第三,翻译是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范畴转换活动。隐喻性体现在翻译具有隐喻的本质特征,即在范畴转换时需要借助范畴之间的相似性用目标语范畴来解读源语范畴。转喻性体现在翻译范畴转换的过程中。在范畴转换时,译者首先对源语范畴进行理解和解构,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范畴进行建构和表达。这一过程体现了“一范畴代另一范畴”的转喻操作。第四,翻译的范畴转换受具身认知和象似性的制约,并以此为理据。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进行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结构,还要考虑概念结构或经验结构,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概念结构的对等。此外,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象似性意识,尽可能地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语言象似性特征,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理想的转换效果。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研究在该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构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本研究构建的翻译范畴转换模式是对以往翻译过程研究的有效补充。此外,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作为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宋业臻[3](2020)在《腐败犯罪思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主要体现在我国腐败现象发展的复杂性以及形成腐败现象成因的复杂性上。采用腐败的主观测量方法、客观测量方法并引入传染病学的传播动力学模型,计算、估计十八大之后,我国腐败与反腐败发展趋势的“三高悖论”现象,对腐败现象的查处力度高、查处绩效高以及个别地区和行业系统性腐败发生风险高。在“牛顿——实证主义”范式指导下的“方法论中心主义”心理学研究,由于缺失“本体论问题”,个体层面解释腐败现象时,难以形成与政治社会环境层面的呼应,故在解释系统性腐败成因方面面临宏观政治社会层面解释与微观个人层面解释的“两层隔离”困局。为了破解“三高悖论”之谜,突破“两层隔离”困境,本研究在吸纳心理学前沿理论的基础上,重塑了犯罪思维概念,采用“整体关联主义”范式指导下的质性量化混合研究方法的“探索式”、“解释式”与“嵌入式”设计,分别得出了以“权力”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权力型”、以“风险”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风险型”、以“利益是否合理”为核心概念进行推理与决策的“利益合理性”型腐败犯罪思维三类型模型。从政治社会背景与个体差异性两层结合的角度分析,“功能性分权”背景下的“结构赋权”与“关系赋权”生成了“权力的心理效应”,进而塑造了“权力型”腐败犯罪思维,“心理补偿”机制与“时代性焦虑”构成了“权力型”腐败犯罪思维的生成动力。“政治资源经营化”的多重运作机制与“重监督、轻制约”权力安排、“运动式廉政治理”塑造了“环境风险信息线索”加工机制,进而塑造了“风险型”腐败犯罪思维,“公平交易”、“上级庇护”的风险信息线索加工机制,与“相对随机”结构、体制结构组织化的腐败网络形态与政治资源经营化交易机制互相对应。社会转型造成的多元价值混合、“道德价值一元论”、“常识理性”推理机制与社会关系网络的耦合系统塑造了“利益合理性型”腐败犯罪思维,“合理”的腐败犯罪思维与腐败网络共同组成了利益交换的信任机制。在揭示出腐败犯罪思维的三类型理论及其多层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其特征、成因与前沿科技成果,提出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技术支撑建议。在“不敢腐”层次上,应当加强“执法威慑”与“技术威慑”,改变腐败分子的腐败决策衡量标准;在“不能腐”层次上,应当借助信息公开平台与协同办公系统断绝腐败分子的腐败机会;在“不想腐”层次上,应当从源头上通过先进技术辅助杜绝“带病提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心理平衡的辅助配套措施。

康艳[4](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文中认为在小说中穿插诗词的写法是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手法,有其深刻悠久的历史原因和文化特征。《红楼梦》中的小说诗词就数量和功能而言又有别于一般的小说诗词,其翻译难度非同一般。考察红诗的英译史可以发现,面对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数百年来中外译者却仍然前赴后继地在做出努力和尝试。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十二个《红楼梦》译本中的诗词译文做全面系统的对比和研究。本研究作者希望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红楼梦》多个译本中诗词英译的特征,其中既包括语言特征的整体趋势,也能体现出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本研究主要试图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在《红楼梦》英译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语言背景下的译者在翻译诗词时,在内容上做了哪些取舍,采用的翻译策略如何;2.各个诗词译文在宏观的语言维度上有什么样的特征或倾向;具体而言,主要从词汇层面、句子层面进行分析;3.从文学审美角度来看,《红楼梦》诗词的音美、形美、意美等文学和审美价值传达效果如何。《红楼梦》中的诗歌皆因人物和情节而创,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上起着极大的作用,作者手段高超,诗词穿插在小说中非但不多余,反而使情节更加紧凑合理,诗词韵文是小说情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考察红楼梦诗词的翻译简史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红楼梦》的英译本中的诗歌翻译篇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全,其中编译本是市场普及度最高的译本,其对象为普通读者,为了提高可读性,所选择诗词篇目最少,因此可以视为一个例外。在定量研究部分,作者主要通过自建小型语料库,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在宏观层面考察各个译本的高频词、类符形符、词汇密度、词汇级别、平均词长、平均句长、主题词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把握各个译本的语言特征。通过定性考察英译诗词在保留诗歌的特有形式、音韵效果、处理修辞格、传达诗词的隐喻含义、再现原文意象等方面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很难完美的传递《红楼梦》诗词的文学特色,译本的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译者的文学素养、文化敏感度以及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以《红楼梦》诗词为窥视孔考察该小说的英译史可发现,《红楼梦》经过了百年的传播才在西方世界中逐步显现出完整的面貌;各种译本的共存使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红楼梦》真实的面目,以往在节译本、编译本中被误译、删改、扭曲的形象,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多个译本而得到修正。多个译本的共存也帮助建构出真实多面的《红楼梦》诗意的世界。本研究排除主观和经验主义的预设,利用语料库进行数据分析和采集,根据量化数据做出合理的阐释与推断,从而得出比较令人信服的结论。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翻译语料新。本研究共涉及12个红楼梦译本中的诗词,涵盖面较广。2)研究方法新。将所有译本中的诗词译文创建语料库,通过系统的数据对比分析,描写多个译本的翻译风格。3)研究视角广,从历时角度考查社会历史文化对译者和译本风格的影响,从而拓宽和挖深《红楼梦》诗词英译的研究。

李玉[5](2018)在《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文中认为学术书评是对新出版学术着作的介绍和评价,主要发挥信息性和评价性功能,是各个学科话语社团的成员了解所在研究领域发展前沿的重要手段,为知识构建和学术交流提供平台。但它在学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视为学术文献的“二等公民”,这在学术语类系统中留下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学术书评写作视为社交活动和基于期待的实践,具有对话性和互动性。书评作者需要妥善处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他们需要将自身投射到书评语篇中,依据在相关学科领域的经验对目标读者的认知水平、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需求等方面进行预测,并通过对修辞手段的策略运用构建和维护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说服读者接受其论断的交际目标;另一方面,他们需要恰当处理与学术话语社团中其他成员的关系,通过文本间性与同行协商,将自己所做论断置于整个学科领域中,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基于对学术书评的这种认识,本研究以调整过的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结构模式和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类模式为分析框架,对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语篇的语类结构以及元话语资源的各个项目在各个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分别从思维视角、文化视角和语用视角对分析结果进行多维解读。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1)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英语国家的写作者如何在国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2)在应用语言学这一学科规约中,中国的写作者如何在国内语境下处理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并使用元话语资源?(3)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的修辞框架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分布有何异同?(4)如何对同一学科社团、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这些异同进行多维度解读?为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我们从国际和国内权威的学术期刊中选取100篇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篇(50篇为英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际期刊的书评,50篇为汉语语境下撰写的发表在国内期刊的书评),对语料中的语步、步骤和元话语项目进行人工的和基于功能的识别与标注,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呈现英汉语书评语篇的“语步-步骤”结构和元话语项目的分布特点,并统计分析语步和步骤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以及元话语项目在不同语步和步骤中的使用频率。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使用方面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的共性为:(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英汉学术书评语篇都以语步1开始,其中以步骤4开头的语篇均占较大比例;语步结构都涉及语步的逆序、循环、套嵌等现象;语篇的发展趋势均为“整体”(语步1)-“局部”(语步2和语步3)-“整体”(语步4);对英汉语书评中各个步骤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步骤1、步骤4、步骤5、步骤7、步骤8、步骤10和步骤12为英汉语书评的必选步骤,步骤11为英汉书评的可选步骤。(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英汉学术书评中都使用了丰富的元话语资源;引导式元话语的使用均多于互动式元话语;消息来源标记语均是引导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态度标记语均是互动式元话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元话语类别;元话语项目多集中在语步1的步骤4、语步2的步骤8、语步3的步骤10和语步4的步骤12;元话语项目都多集中在作为书评主体部分的语步2和语步3。两者的差异表现在:(1)书评语篇修辞结构的构建方面:对四个语步在英汉书评语篇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发现,英语书评中的四个语步均为必选语步,在汉语书评中,语步1、语步2为必选语步,语步3为常规语步,语步4为可选语步;对语步结构的呈现方式和语步在书评语篇中出现频次的统计表明,英语书评的语步结构比汉语书评的语步结构复杂,英语作者在书评结构的构建中更具灵活性;英汉书评语篇在必选步骤和可选步骤的选项方面也存在差异,步骤3和步骤6在英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汉语书评中为必选步骤,步骤2和步骤9在汉语书评中为可选步骤,在英语书评中则为必选步骤;步骤3在英汉语书评语篇中的使用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它在实施介绍作者信息的修辞功能时,所评着作作者的所属单位这项信息在汉语书评语篇中出现较多,英语书评语篇则较少涉及。(2)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语步和步骤中的分布方面:总体说来,根据标准化处理过的使用频数,英汉语书评具有不同的修辞倾向,英语书评使用的元话语资源远远多于汉语书评,每一种元话语类别在英语书评中的使用也都多于汉语书评;在自我提及语的使用方面,英语作者多使用单数第一人称代词“I”,用于凸显作者的论断和对学科社团所做的贡献。而汉语作者即使在单一作者的情况下也倾向于使用排他性的复数第一人称代词“我们”,强调对集体的融入。英汉语书评语篇在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使用方面的相似之处表明,学术写作是一项基于话语社团的行为,同属于应用语言学学术书评语类话语社团的英汉语作者在书评语篇的撰写中遵循了相同的学科规约和语类规约,通过对书评语篇中人际关系的考察恰当地呈现修辞结构,并运用元话语手段在“语步-步骤”结构中实现交际意图,反映了英汉作者作为书评语类内部成员的身份,他们以这种群体内身份构建与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表明,思维模式、文化、语用等因素在语类强加的规约外也会对学术书评写作带来影响,来自英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以及处在国际、国内不同发表语境的书评作者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对潜在的读者需求产生不同预期、对交际目标产生不同期待、对自身与学术话语社团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同定位,并通过对语类结构和元话语资源的策略运用构建不同的人际关系,实现特定交际功能。本研究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为Motta-Roth(1995)书评语类理论的普适性提供了证据;研究对元话语项目在书评这个学界较少关注的语类中使用情况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元话语分类模式的应用范围,加深了人们对学术书评特征的了解;标识特定交际意图的元话语资源与实施特定交际功能的“语步-步骤”的结合,能更全面深入地展现学术书评语篇的互动性和策略性,为其他语篇类型的研究提供借鉴;对研究结果从中西方的思维模式、文化和语用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将语类结构理论和元话语理论置于跨文化和多学科的语境下考察,为它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多维视角。在实践方面,本研究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语类能力,掌握特定话语社团的语类规约;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元话语意识,帮助他们发展读者意识、掌握与读者建立关系的恰当手段、获取表达与协商态度的资源,并最终参与到特定社团的对话中;有助于培养学术写作新手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其发展更具批判性和更有效的学术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英语已成为世界“学术通用语”的语境下,本研究有助于学术写作新手了解国际学术领域的写作规约,迎合新的文化语境期待,有利于提升学术观点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达到传播学术思想、进行学术交流的目的。

王姗姗[6](2017)在《翻译与游戏 ——基于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翻译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旨在对翻译过程进行一种理论研究,探究将伽达默尔(并非用于研究翻译的)游戏理论作为一种奠基理论植入翻译过程,建构一种基于"关系主体"模式的翻译游戏过程论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尝试在该理论模型下,建立翻译在一般意义上具有的现象学与辩证法原则。"关系主体"模式下的翻译过程实现了由"译者"决定"过程"到"过程"带动"译者"的根本性转变,使翻译过程研究范式从基于"实证科学"思维之上的"译者主体"范式转型为基于"现象学-诠释学"思维之上的"关系主体"范式,向前推进了现有翻译过程理论研究范式。本论文提出的基本观点是,翻译游戏过程论是在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游戏精神"引领下建构的一种处于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具有欧陆哲学色彩的翻译过程理论,它在三个方面对前此翻译过程理论进行了变革:第一,关于翻译过程的主体。前此的翻译理论大都将翻译过程的主体理解为译者,翻译游戏过程论则以游戏"关系主体"取代"译者主体",即翻译游戏过程论所理解的主体是由译者、原文文本、目标语读者三方构成的"关系主体",也就是说,译者、原文文本、目标语读者三方在翻译过程中都是翻译意义能够实现出来的主导方,它们三方形成一种博弈妥协的辩证"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译者、原文文本、目标语读者均以参与者的身份被卷入游戏之中,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走向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主观操控的视域融合,由此导致翻译过程由"译者心理"决定"过程"到"关系主体"作用下的"过程"带动"译者"的根本性转变。第二,关于翻译过程的核心。前此的翻译理论从语言或文化的单一视角出发解读翻译过程,在具有现象学与辩证性特征的游戏精神引领下,翻译游戏过程主要体现为在"关系"制约下博弈妥协式的意义保留、舍弃与添加。保留、舍弃与添加在语言(语词和句法)以及"伪文本"(节律、韵脚等非语言性)要素两个层面展开,所以翻译游戏过程涵盖翻目标语言核心与文化核心,兼顾科学性与人文性。第三,关于翻译的目的。较之前此的翻译过程论,翻译游戏过程更加突出强调翻译之原初目的——面向目标语群体开显原本负载于陌生文本中的意义,通过将陌生经验转化为熟悉经验而使目标语群体扩大对生存意义的感知与理解,进而扩大人际间的理解与交流。由此揭示出翻译的本体论意义:翻译映射出人在差异对话中找寻平衡的居间生存状态,翻译是一种有关意义诠释的实践智慧。基于上述观点,本研究的整体结构可以划分为四个相互关联、且具有内在演进逻辑的分论题:第一章构成了本研究的第一论题。该论题对伽达默尔游戏理论引入翻译过程研究之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本论题得以展开的基点是对伽达默尔"广义翻译观"进行效用检视。我们必须承认,伽达默尔持有一种"广义"翻译观,其翻译思想具有一定的效用指向和理论阈限。伽达默尔探讨翻译问题的目的在于:以"语际翻译"作为"理解"的特例,从而检视作为人之生存方式的意义理解的普遍性和一般性。伽达默尔之追求"理解普遍性"的理论旨趣决定了他必然弱化语际翻译之"异质语言差异"问题,所以,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缺乏关注"语言差异"及"差异语言转换"的问题意识,伽达默尔的"广义翻译观"具有特定的效用指向(指向普遍性的理解),从而致使其翻译思想形成了一定的理论阈限。其次,本论题继而找出用(伽达默尔不直接谈翻译问题的)"游戏理论"构建翻译过程的可能性——游戏中游戏者、游戏对象、观赏者的辩证精神完全可用于描述翻译过程中原文、译者和目标语读者博弈妥协"关系主体"下的语言游戏过程,并对翻译过程中"关系主体"游戏所关涉的核心观念——以间距为代表的时间性概念、文本概念等能否用于语际翻译研究——进行了批判性考察,初步回答了"能否在本体论意义上谈论翻译"这一问题,以便为后续研究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在证成伽达默尔游戏理可以被引入翻译过程研究之后,本研究进入第二个论题,即对伽达默尔游戏理论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这一考察由论文的第二章担承。考察从两个层面展开:对游戏理论的前史考察和对游戏理论本身的阐释。游戏前史考察从"伽达默尔对前人游戏概念的理解"以及"游戏概念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特征"两个侧度展开。其中,就辩证法向度来说,游戏精神离不可柏拉图以及黑格尔的影响。伽达默尔在吸纳了黑格尔辩证思想发展之关键动因——"他者"因素——的同时,摒弃了黑格尔对陈述语言的推崇,重新回到柏拉图早期的对话语言,找到了概念背后的问题结构,并以之为基础,构建本体论诠释学。就游戏概念的现象学限度说,海德格尔在游戏问题上对伽达默尔有着重要的综合性的影响。"关系先于理解者"的游戏正是对海德格尔"语言先于存在"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伽达默尔以海德格尔诗性语言为起点,超越黑格尔的逻辑概念,走向柏拉图对话语言,并以对话的"关系优先性"取代了海德格尔的"语言优先性",构建了"关系主体"模式下的游戏理论。对游戏理论本身的探究是本论题的另一核心内容。伽达默尔对游戏问题的思考并非一蹴而就。在《真理与方法》中,伽达默尔只谈论了艺术的游戏特征,在论及历史科学以及语言问题时,"游戏"字眼甚至很少出现。然而在后《真理与方法》时期,伽达默尔愈发意识到他对游戏概念论述的不充分性,并指出游戏应该从艺术中延伸出去,艺术游戏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精神应该体现在历史科学的理解以及语言本身的结构之中,游戏概念理应贯穿伽达默尔诠释学体系始终且体现其诠释学基本精神。职是之故,本论题尝试对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详细谈论的艺术游戏概念,以及其在后《真理与方法》时期未能深入谈论的关于历史理解的对话游戏以及具有对话结构的语言游戏作出进一步深入分析。因此,本文中谈论的游戏概念涵盖艺术、历史和语言三个方面,包含艺术游戏、对话游戏、语言游戏。其中,艺术游戏又可根据"是否面向观众敞开"之特性分为竞争游戏和表演游戏。这样,游戏可分为竞争游戏、表演游戏、对话游戏和语言游戏,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但在最根本意义上,它们都是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指涉人际理解的动态性过程。本论题将在厘清彼此关联与区分的基础上,对四种游戏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和界定。需要指出的是,此四类游戏与本研究下一论题"翻译游戏过程构建"有着密切联系:竞争游戏与对话游戏可用于构建译者对原文文本的意义理解过程;向观众敞开意义的表演游戏则可用以构建翻译之语言转译过程;而具有辩证结构的语言游戏则是语言转译过程之可能性前提。依据上述对应关系,本研究进入到第三个论题,也是本研究最为关键的核心论题——翻译游戏过程的构建。本论题包含第三章和第四章内容。伽达默尔把翻译过程描述为一种"双重化的诠释学对话过程",笔者部分赞同伽达默尔的观点。翻译过程的第一步骤(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过程),无疑可以用译者与原文文本的对话游戏来表征。但如果把其第二步骤(语言转译的解释过程)仅仅用"对话"来表征,无疑忽视了 "异质语言转译"过程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一步骤故而可用"表演游戏"来表征则更为恰当。语言转译和表演都是"关系主体"下的辩证过程,均以向观众开放意义为目的;不同之处在于,表演需把文字语言转译成话语、情感等新媒介形式,而语言转换则需要把一种语言转译成另一种语言。于是,翻译发生过程应当被还原为游戏Spiel(game-play)的过程,翻译之表演游戏也是意义保留、舍弃与添加的语言过程。如此一来,可以把以"双重化的诠释学对话过程"方式呈现出来的翻译的游戏过程解析为以下两个更为具体的过程:过程一:翻译过程之对话游戏——译者对原文文本的理解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分析重点要解决这样两个问题:第一,翻译对话游戏的动态过程描述。第二,对话游戏何以体现现象学与辩证法特征。过程二:翻译过程之表演游戏——异质语言的转换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分析重点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第一,翻译之语言转换过程为何是一种"关系主体"模式下表演游戏。第二,表演游戏过程为何是一种意义的保留、舍弃与添加的现象学与辩证法过程。第三,从语言与文化二重视角,阐明保留、舍弃与添加的现象学与辩证法普适原则:a.保留原则:优先保留面向"事情本身"意义的现象学原则。b.舍弃原则:空间间距作用下,优先舍弃源语语词的震荡意义、句法结构、伪文本要素等。c.添加原则:添加符合目标语境特征的目标语语词的震荡意义、目标语句法结构以及伪文本要素等。第四,阐明上述保留、舍弃与添加过程何以体现现象学与辩证法特征。通过对翻译游戏过程的分析阐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整个翻译过程的两个步骤直接呈现了伽达默尔游戏(Spiel/game-play)三重特征:首先,二步骤都是在"关系主体"引领下展开的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游戏过程。第二,整个过程是语言过程,在对语言的保留、舍弃与添加的博弈中走向原文在目标语境中的意义再现。第三,通过上述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语言过程,翻译实现了其"向目标语群体开显陌生文本意义,增进人际理解与交流"的原初目的。综上可知,翻译必然表现为"关系主体"引领下的博弈妥协的辩证过程。翻译游戏过程论必然要求重新定义译者、目标语读者的身份,必然要求重新诠释翻译所以可能的条件,必然要求重新解读伽达默尔"广义翻译观"的价值与意义。本研究的第四个论题(第五章)就是要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回答。在游戏视域下,译者是传递意义的表演者,是驻留在文本之中的意义纽带,是隐与显之间的文本要素。在翻译游戏视域下,目标语读者成为翻译过程的参与者,成为翻译由动态"过程"转换为封闭意义"构成物"的中介,成为影响翻译进程的"共在"者。在游戏视域下,翻译是一种介于可译与不可译之间的活动。虽然我们意欲追求翻译的准确性,但完全的翻译却始终不可能。尽管如此,异质语言之间的可译度却可以随着世界的敞开、人际交流的增加而不断加深。由是观之,翻译介于可译与不可译之间。正是翻译具有可译度的差异,才成就了翻译存在的必要性。只有从理解的角度看待翻译,只有使狭义翻译走向广义的理解和解释,翻译的"不可译程度"才能降到最低,这便是伽达默尔"广义翻译观"的积极意义。在翻译游戏过程视域下,本研究最终走向对翻译本体论意义的再思考:翻译不仅是一种有关语言转译之技艺,翻译更是一种有关意义诠释的实践智慧。

冷冰冰[7](2017)在《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科普翻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李大光(2008)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西学东渐所引发的科学翻译;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留美学者以创办《科学》和建立“中国科学社”,试图完整介绍科学的概念、价值和文化为主要目的的翻译高潮;第三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科学翻译呈现出不稳定、但是持续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科普翻译长期以来发挥着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然而从国内科普翻译的研究现状来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科普翻译的研究成果匮乏、现有研究大多聚焦在翻译策略上,更重要的是科普翻译研究者的研究起点都是围绕传统科普翻译的目标,即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递科学信息;然而事实是科普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将要经历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等各个阶段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我国自2006年前后逐渐走出传统科普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无论是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还是科学传播阶段,都强调与公众进行交流互动,而并非是传统的单向交流。如何在科普翻译中吸引公众兴趣、开启对话是需要研究的与时俱进的课题。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普工作者就将科普的文体类型分为“讲述体、文艺体、新闻体、辞书体和图说体”五种,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普翻译呈现“文艺体”一枝独秀的研究局面。此外,科普译文可以有多种载体,如书籍、电影、电视纪录片、杂志或是网页,近十年西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翻译与(载体)物质形态(materiality and translation)”的研究流派,这种研究流派认为“没有超越物质形态的信息,所有意义的生成都受限于该意义所依托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Mitchell,C.,2010)”。本研究对科普杂志的选材是试图探索新的科普翻译载体,希望能够引起广大研究者对于科普书籍之外其他传播媒介的兴趣。例如,虽然活力四射的综合科普杂志能在科普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二十世纪初许多科普名刊的中译本却命运多舛:如创刊于1872年、销量全球第一的美国生活科学杂志Popular Science,其中文版《科技新时代.Popular Science》创刊于1996年1月,一度是中国读者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的指南、走近最新生活科技的桥梁,却于2014年10月终止,后来改版成为现在的《科技生活·Popular Science》;创刊于2000年的《大众机械师》是美国主要的机械科普杂志Popular Mechanics的中文版,在中国发行量低迷无法突破,于三年后停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与生活》杂志获得美国迪斯尼公司《DISCOVER》杂志授权,在中国大陆的中文版《Discover·科技与生活》读者反响平平,与其在美国原版120万册的发行量来说,有天壤之别;还有意大利科普名刊Newton中文版昙花一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科普翻译研究者从更大的社会语境下探讨背后的原因。第三,目前科普翻译研究角度多限于翻译策略研究,从而使研究格局单一,缺乏层次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选取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三个中译本进行调查,这三个中译本分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创刊的《科学》、2002年在台湾创刊的《科学人》(繁体)以及2006年创刊的《环球科学》,调查的译文主要取自1979-2007近三十年间的SciAm期刊的新闻特写。Scientific American是美国经典科普杂志,具有170多年的创刊历史,其中的新闻特写在整个杂志中占有重要地位;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部分,标题和导语是抓住读者兴趣的最重要的语篇构成。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写科普翻译作为社会活动的本质,所有语料以SciAm标题和导语的译文作为分析样本。研究借助的理论框架是彻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整个研究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的视角对比《科学》(1979-2000)、《科学》(2002-2005)和《环球科学》(2006-2007)三个时期SciAm译文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语料来自创刊初期和重要转折时期的译文,以便较为准确把握译者的翻译策略。基于大量案例统计分析,本文发现:1979-2000年《科学》译文主要采取“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翻译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对科技情报准确性及高级科普群体的需求;2002-2005年《科学》杂志被赋予了“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大众”的新任务,使用翻译变体的策略在标题和导语翻译中渐露端倪,但由于相关翻译策略研究的不成熟,传统的“直译+意译”仍然是主流翻译策略;2006-2007年《环球科学》杂志在中国科学传播发展日益成熟的时期确立了“建立科普话语体系”的办刊原则,译者大量采用了各种翻译变体,其使用频率远远超过直译和意译的使用频率。从第一部分三个时期翻译规范的对比分析,本文可以得出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属性:科普翻译承担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使命,其传意规范要根据赋予的历史使命来确定。研究发现,翻译变体在实现大众科普的社会目的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的第二部分采用共时对比的视角,对比了《环球科学》(2006-2007)和《科学人》(2002-2005)两期刊译者社会性最为凸显时期翻译变体的使用规范。对比的基础是译者采用的是翻译变体、并且是规律性的译者行为。这一部分采用“编译”代替第一部分翻译策略的“变译/非正法翻译/翻译变体”,来凸显本研究之新闻体科普文的文本属性。对比从“编译者扮演的交流角色”、“通俗易懂文风的实现”、“感叹号和插图承载的编译目的”等角度着手研究。这些对比基于的传意目的是“教化与娱乐兼具、重视人文关怀和开启公众交流”等现代科普的特征,而不仅仅是“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兼具文采”的传统科普特征。通过对两杂志的对比发现:《环球科学》和《科学人》译者在译文中扮演了社会评论家、科普教师、科技倡导者、科技产品推销员、文学家和寓趣者等角色,其中文学家和寓趣者两种角色是《科学人》杂志经常扮演的,而《环球科学》杂志则较少使用。“通俗易懂”的文风实现方面,研究从“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和“大众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两杂志编译者主要使用删除不译、用熟悉的内容来类比(或建立关联)、直接阐释等方法;而实现译文的“语言大众化”,主要采用三种方法:“与读者对话”、“采用积极修辞”和“使用口头语或俚语”;对比发现,在“采用积极修辞”方面,《科学人》的修辞使用更为丰富,除了比喻、拟人等用于传意清晰化外,还使用了映衬、辞趣等使语言生动活泼的修辞方法,在使用“口头语”方面,《环球科学》较少使用口头语,而《科学人》杂志在标题和导语的翻译上则频繁使用口头语,甚至还使用俚语。感叹号作为非语言交流模式承载了“兴奋与惊讶、强调与召唤、呼告科技产品”的传意功能;而《环球科学》和《科学人》在插图与标题和导语传意关系上的差别在于:后者对标题和导语的设计更重视对插图的阐释。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规范的重要手段,作为模因具有传承性和模仿性,研究的第三部分试图梳理SciAm三个中文版中的精彩编译案例,建立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本研究试图建立四个编译模因子池:目的模因池、手段模因池、位置模因池和积极修辞模因池;其中,目的模因池分为寓趣、求近、通俗化、开启对话、引导评价、政治守门等;手段模因池分为译写模因、改译模因、改写模因、减译和删译模因等;位置模因池分为常在段首的“解释预设点”、分散分布的“解释传意焦点”和常在段末的“总结主题意义”;积极修辞模因池则涵盖实现生动活泼文风可采用的摹声、拟人、映衬、譬喻、辞趣、仿拟、呼告、对偶、概数、设问和感叹等11种修辞手段。“模因”是同一文化的成员间散布的点子、行为、风格或惯用法,这一部分研究意在最大程度地汇集包括台湾在内的华语译者的科普编译策略,来致力于我国科普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因此,本研究三个主体部分分别着眼于新闻体科普翻译活动的社会本质、新闻体科普的编译规范、新闻体科普编译方法库的构建。笔者坦言,以上三方面的研究都是非穷尽的,因为科普翻译活动的历史背景描述可以更细致,编译者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驾驭研究绝无止境,编译方法库也可以不断添加、没有穷尽。希望后续对新闻体科普翻译的研究能够不断丰富这些研究愿景,从而为建立中国科普话语体系建立坚实的后盾。

向鹏[8](2017)在《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随着后现代主义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对当今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秉承了后现代主义反本质主义、反中心主义的策略,对传统翻译理论中的忠实、对等、意义的确定性、作者和原文的权威性等概念进行了质疑和解构。正是得益于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解构,翻译研究才从语言学派的封闭结构中解放出来,走向了多元视角,从而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带来了翻译研究的繁荣。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是当今翻译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中的阐释学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操控学派翻译研究、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和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等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己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仔细审视现有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研究就会发现,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各个流派往往都是相对独立的,流派之间缺乏交叉与综合。因此,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给人的印象是碎片化的。在众多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文献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一棵棵孤立的树木,很难对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这片森林有个整体的印象。基于此,本论文在对国内外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进行详细回顾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进行了一次宏观的、系统的研究,勾勒出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大致的轮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共有十一章。第一章为绪论,简单地交待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兴起的背景、现有研究的局限、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目标、方法和思路。第二章与第三章为文献综述。这两章不仅对国内外现有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成果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和评论,同时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各个流派在国内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第四章在前面两章文献综述和历史描述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指出了研究者对后现代翻译思想的偏见和误解。在第五章中,笔者将整个翻译思想史划分为传统翻译思想、现代主义翻译思想和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三个阶段,并总结出了每种翻译思想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第六至第九章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六章从语言游戏着手,视翻译为一种语言游戏。在这一章中,笔者不仅简述了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伽达默尔、德里达、巴特、利奥塔等的游戏观及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还从喻说、多义词、新造词汇和不规则语法四个方面举例分析了后现代主义者在翻译论述和翻译实践中常用的语言游戏技巧。游戏是后现代主义用来反本质主义的一种重要策略,视翻译为一种语言游戏就是要消解本质主义的翻译观。第七章从视域融合、互文性、杂合和雌雄同体四个方面消解了二元对立和中心主义的翻译观,提倡一种多元共生、平等互补的翻译观。第八章从权利抗争的视角解构了透明翻译的神话。本章通过分析阐释学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操控学派翻译研究、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和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等中的权力抗争现象,笔者指出翻译作为一种话语活动并非价值无涉的,透明地再现原文不过是一种神话;翻译是一种权力操控下的话语活动。第九章指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翻译研究者和翻译实践者要解构中心、消解二元对立原因:后现代主义者多为某种二元对立结构中处于边缘的一方,他们是二元对立结构中的边缘人。在这一章中,笔者将后现代主义者分为了觉醒的被征服者、抗争的女性、无根的移民和边缘的同情者四类。第十章总结出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中的四对悖论:反中心与走向中心、反精英主义与精英主义、译者主体性的张扬与抑制和翻译学的拓展与消解,并对着四对悖论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悖论一方面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本身不追求理论的一致性,各个学派的观点比较驳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分研究者误读了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把解构中心的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理解成了建构中心的活动。第十一章为结论,对本论文的研究观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局限。

高胜兵[9](2016)在《《圣经》在晚明的译介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圣经》汉译为视角,探讨《圣经》中某些重要词汇和部分内容在晚明的译介情况,选取了《天主实义》、《庞子遗铨》、《圣经直解》、《天主降生言行纪略》和《天主圣教四字经文》等晚明耶稣会士的中文着译作品为个案研究。这些个案的文本在今天看来虽然只是翻译和传递了《圣经》的部分信息,甚至其中诸如《天主实义》和《庞子遗铨》等文本的写作目的并不是译介《圣经》,但是它们是在没有《圣经》全译本的语境中给出了《圣经》中某些重要词汇的中文翻译和译介了《圣经》中的部分内容。研究表明,它们是以传播天主教教义为旨归,以概念阐释、述译、节译和编译等方式翻译了《圣经》中众多的词汇,“折射”了以《旧约》中的创世纪和《新约》中的福音书为主体的《圣经》内容。这些译介为后来的《圣经》汉译做了语言上的铺垫,影响至今。目前汉语《圣经》中的诸多重要词汇均源于晚明传教士的使用,如“天主”、“上帝”、“耶稣”、“圣经”、“福音”、“爱”和“灵魂”等等;同时,这些译介也促进了晚明及后来中国人对蕴藏在《圣经》中的天主教文化的宗教信仰、社会历史以及伦理道德等知识的了解,这实际上为具有丰富内容和文化意蕴的《圣经》能够进一步在中国的翻译和传播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翻译与文化是互动的关系。在宏观层面上,翻译因文化交流而起,反过来又促进文化之间的对话、碰撞和理解;在微观层面上,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总是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制约,译者的具体翻译策略体现了译者对文化制约的反应。本论文基本结构和内容的安排正是呼应了翻译与文化互动的上述两个层面。首先,正文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是呼应翻译和文化在宏观上的互动关系,论述了晚明的《圣经》译介与中西两文化交流的相互关系,第一章说明了《圣经》在晚明的译介是因西方天主教教会向中国传教而开始,同时主要基于《圣经》在天主教文化中的使用传统和传教士对中西文化的认知论述了传教士在晚明译介《圣经》的基本特点,最后一章梳理了晚明中国对《圣经》内容的接受情况,论述了儒释道合流的晚明文化与天主教文化的对话、理解和冲突。然后,其余的四章是呼应翻译与文化在微观上的互动关系,论述了晚明《圣经》译介中的译词选择、内容选择以及文本形式的选择等翻译策略,是译者根据其文化身份、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当时中西方社会文化现实而做出的选择,这四章是基于具体翻译个案的主要特征,针对性地探讨每个翻译个案主要与某一文化因素的互动关系,即,第二章基于《天主实义》探讨了利玛窦对《圣经》词汇的翻译主要源自其“西儒”的文化身份,“西儒”的文化身份使他选择的译词是以类比儒家话语为基础,以凸显天主教独特文化内涵为目标,论述了翻译与译者文化身份的关系;第三章基于《庞子遗铨》探讨了庞迪我对《圣经》内容进行选择性的述译,是源于他传播天主教信仰的使命,其目的是阐释和传播《使徒信经》,论述了翻译与译者传播信仰使命的关系;第四章基于《圣经直解》探讨了阳玛诺是基于宗教活动的需要节译和阐释福音书的内容,其对经文的节译和阐释体现着译者“天主教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论述了翻译与译者文化价值取向的关系;第五章论述了翻译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关系,涉及艾儒略译介《圣经》的多个文本,分析了艾儒略对《圣经》的翻译受到了中西两方面社会文化的制约,作为传教士,他坚守西方天主教社会文化的传统和教会的相关政策,同时适度地顺应晚明中国的社会文化,其宗旨是重在凸显和传播《圣经》中体现天主教信仰的内容。

何雯婷[10](2014)在《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 ——一项基于自动化机制理论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根据人们的常识判断,经验丰富的专家往往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在翻译研究领域,有一些学者观察到翻译经验丰富的译者翻译速度更快。但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提出存在“翻译不是越做越轻松”的现象,翻译经验丰富的译者不一定速度更快,甚至有时候会比新手更慢。关于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着相互冲突的观察结果,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和厘清。完成一项翻译任务的速度只是一种可观察的外部现象,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译者的认知负荷水平。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框架来看,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涉及语言的认知心理加工活动,在整体上是一种认知负荷水平较高的控制性加工过程,速度相对较慢。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大量的翻译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认知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某些加工环节成为自动性加工,从而降低译者的认知负荷,提高翻译速度。可见,译者的翻译速度与其自动化水平有很大关系,然而鲜有学者关注翻译过程中的自动性加工问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自动化机制理论以及德格鲁特、哥普费利希和普拉苏尔等人关于翻译过程加工方式的论述,本研究推断翻译过程中至少存在两种加工形式,一种加工形式是直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表征或进行直接的模式配对,即前例加工。另一种加工形式则是因应具体情景的各种因素进行重组、推理、转换、评估等算法步骤,即运算加工。根据自动化机制理论,促进译者自动化水平提高的主要机制有两种,一是运算加工自身的运算速度加快;二是运算加工转变成前例加工。按照任务内容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可将翻译任务分为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和结构不清晰的翻译任务。由于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的内容较为重复、稳定、一致,因此译者在每一次执行此类翻译任务后都会留下记忆痕迹或前例表征。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前例数量增加,从而构建成一个与具体任务紧密相关的知识库,促使运算加工转变成前例加工,从而降低译者的认知负荷,提高效率。而在结构不清晰的翻译任务中,由于内容较为零散和多样化,译者需要不断对一系列新的、未经学习过的行为和规划进行组装,难以构建成一个稳定、可靠的知识库,运算加工无法大量转变成前例加工,而且运算加工自身的速度也难以有大幅提升。因此,译者即使经验丰富,在完成结构不清晰的翻译任务时认知负荷可能仍然较高,翻译速度无法大幅提高。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翻译任务类型对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产生显着的调节效应。假设2:若假设1成立,在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中,经验丰富的译者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运算加工转变成前例加工。为了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实证研究,共邀请11名有着不同翻译经验的受试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翻译任务。利用回溯性有声思维法、敲键行为记录法、屏幕录制法和问卷等手段对受试的翻译过程进行了全面观察。通过R软件变量统计分析、Inputlog程序数据对比分析以及受试有声思维报告数据分析,对以上假设进行验证。验证结果为:假设1:支持。翻译任务类型对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产生显着的调节效应。在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中,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在结构不清晰的翻译任务中,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不显着。假设2:支持。在结构清晰的翻译任务中,前例加工比例与翻译时长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以及显着的因果关系。

二、对翻译研究流派的分类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翻译研究流派的分类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赫曼斯研究的综述
        一、关于操纵观和等值幻觉论
        二、关于翻译规范理论
        三、关于翻译社会系统理论
        四、关于丰厚翻译策略
        五、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本研究的框架及方法
第一章 赫曼斯翻译理论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
    第二节 “翻译研究学派”的翻译理论
    第三节 “后殖民”翻译研究
第二章 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
    第一节 西方翻译等值理论概观
        一、翻译等值理论的发展
        二、翻译等值概念的泛化
    第二节 赫曼斯的等值批判理论体系
        一、翻译建模理论
        二、翻译操纵观和等值幻觉论
        三、翻译自我指涉理论
        四、译者在场理论
    第三节 赫曼斯等值批判理论体系评价
第三章 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
    第一节 社会学的“规范”概念
    第二节 翻译规范理论的发展
        一、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
        二、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
    第三节 赫曼斯的翻译规范理论体系
        一、早期思考与研究成果
        二、翻译规范内涵的拓展
        三、翻译规范与翻译本体论
        四、翻译规范与价值观和权力关系
        五、翻译规范研究方法的拓展
        六、翻译规范的元理论与丰厚翻译策略
    第四节 赫曼斯翻译规范理论体系评价
第四章 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
    第一节 翻译文学研究的系统论思想
        一、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
        二、勒菲弗尔的文学系统观
    第二节 社会学系统观在翻译研究里的应用
        一、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理论的启发
        二、卢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启迪
    第三节 赫曼斯的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
        一、翻译社会建制性与期待结构
        二、翻译社会系统理论的框架
        三、翻译社会系统的自我指涉
        四、翻译社会系统的形式
        五、翻译社会系统的二阶观察
    第四节 赫曼斯翻译社会系统理论体系的评价
第五章 赫曼斯翻译研究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与翻译研究
    第二节 赫曼斯翻译研究的后现代性
        一、赫曼斯认识论的后现代性
        二、赫曼斯研究方法论的后现代性
    第三节 赫曼斯翻译研究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评价
结语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二节 本研究的成果、不足及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主要着述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2)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1.1.2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1.1.3 范畴化与翻译研究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2.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2.2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2.4 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2.3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3.1 翻译的认知研究
        2.3.2 认知翻译的知识图谱研究
        2.3.3 认知翻译学
        2.3.4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2.4 范畴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4.1 翻译语篇类型研究
        2.4.2 翻译的基本问题研究
        2.4.3 翻译实践研究
        2.4.4 翻译过程中范畴对应现象研究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经典范畴理论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内容
        3.2.2 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的问题
    3.3 原型范畴理论
        3.3.1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的背景
        3.3.2 原型结构的特征
    3.4 范畴化的层次
        3.4.1 基本层次范畴
        3.4.2 上位层次范畴
        3.4.3 下位层次范畴
    3.5 范畴的分类及其属性特征
    3.6 小结
第4章 翻译的原型属性与范畴关系
    4.1 引言
    4.2 翻译范畴的原型属性
        4.2.1 翻译的界定
        4.2.2 翻译范畴的边界
        4.2.3 翻译研究的话题
    4.3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关系
        4.3.1 范畴对等
        4.3.2 范畴错位
        4.3.3 范畴空缺
    4.4 小结
第5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
    5.1 引言
    5.2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5.2.1 词类范畴转换
        5.2.2 时体态范畴转换
        5.2.3 句法范畴转换
        5.2.4 语义范畴转换
        5.2.5 语用范畴转换
        5.2.6 文体范畴转换
    5.3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5.3.1 对等范畴转换
        5.3.2 错位范畴转换
        5.3.3 空缺范畴转换
    5.4 小结
第6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机制
    6.1 引言
    6.2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
        6.2.1 具身认知
        6.2.2 文化模型
    6.3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机制
        6.3.1 隐喻
        6.3.2 转喻
        6.3.3 象似性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和主要贡献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腐败犯罪思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第一节 腐败现象发展的复杂性:“三高悖论”
    第二节 腐败成因解释的复杂性:“两层隔离”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腐败概念分析
    第二节 犯罪思维概念分析
        一、传统犯罪思维概念分析
        二、系统梳理并重新界定犯罪思维概念
        三、犯罪思维的影响因素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混合研究方法的科学哲学讨论
        一、“第三波方法论”运动与从“牛顿-实证主义”到“整体关联主义”范式变迁
        二、“三高悖论”、“两层隔离”、话语多元性与心理学“本体论问题”丢失
    第二节 采用怎样的混合设计模式
        一、总体混合设计模式
        二、具体混合设计方法1:“探索式”部分的混合设计
        三、具体混合设计方法2:“解释式”部分的混合设计
第四章 腐败认知表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参与者
    第二节 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络类型的“探索式”混合设计研究
        一、研究工具
        二、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均衡性”分析
        三、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中心性”分析
        四、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凝聚子群”分析
    第三节 腐败认知表征“概念-特征”网络类型的“解释式”混合设计研究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结果
    小结
第五章 腐败决策表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工具
        一、腐败决策表征维度探索
        二、腐败决策表征工具设计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结果
    小结
第六章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量化研究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结果
    第二节 腐败犯罪思维影响因素质化研究
        一、“权力型”不等于“一把手”:“功能型分权”下“结构赋权”与“关系赋权”
        二、““风险线索加工”与“政治资源经营化”的多重运作逻辑
        三、“合理”与“常识理性-关系社会”耦合系统的“圈子”运行机制
    小结
第七章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的技术支撑
    第一节 反腐败技术建议的制度基础
    第二节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技术体系的建议
第八章 总讨论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扩展“经济-社会结构”与“国家-社会”解释路径
        二、扩展“个体差异性”解释路径
        三、扩展反腐败技术支撑建议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 《红楼梦》诗词英译的研究现状
        1.3.1 《红楼梦》英译本的研究概况
        1.3.2 《红楼梦》诗词英译较早时期研究概况
        1.3.3 《红楼梦》诗词英译新世纪研究概况
        1.3.4 《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倾向和主要问题
    1.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描述翻译研究
        1.4.2 语料库翻译研究
        1.4.3 译者风格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实证分析法
        1.5.2 描写法
        1.5.3 文本细读法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7 本研究的框架结构
第2章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
    2.1 中国古典小说中诗文融合的传统
        2.1.1 萌芽: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2.1.2 发展:唐宋时期
        2.1.3 成熟:宋元时期
        2.1.4 盛极而衰:明清时期至五四运动
    2.2 《红楼梦》诗词的特点及功能
        2.2.1 代拟诗——按头制帽,模拟声腔
        2.2.2 诗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楼梦》英译史中的诗词翻译简述
    3.1 《红楼梦》诗词零星摘译
        3.1.1 德庇时:1829 年《汉文诗解》
        3.1.2 梅辉立:1867 年《浪漫小说》
        3.1.3 翟里斯:1901 年《中国文学史》
    3.2 节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2.1 包腊:前八回节译本《红楼梦》
        3.2.2 乔利:五十六回节译本《红楼梦》
    3.3 编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3.1 王际真编译本中的诗词
        3.3.2 麦克休姐妹转译本中的诗词
    3.4 全译本中的《红楼梦》诗词
        3.4.1 邦斯尔译本中的诗词
        3.4.2 霍译本中的诗词
        3.4.3 杨译本中的诗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定量研究
    4.1 全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1.1 语料库创建说明
        4.1.2 词表和高频词
        4.1.3 形符、类符和类符/形符比
        4.1.4 词汇级别
        4.1.5 平均词长
        4.1.6 主题词
        4.1.7 平均句长
    4.2 节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2.1 语料库创建说明
        4.2.2 高频词
        4.2.3 类符形符比
        4.2.4 词汇级别
        4.2.5 平均词长
        4.2.6 主题词
        4.2.7 平均句长
    4.3 编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3.1 王际真译本中的诗词
        4.3.2 麦克休姐妹译本诗词
    4.4 摘译本中诗词的定量研究
        4.4.1 德庇时英译《西江月》
        4.4.2 梅辉立英译《红楼梦》诗词
        4.4.3 翟里斯《中国文学史》中英译的诗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英译《红楼梦》诗词的定性研究
    5.1 诗歌形式的保留
    5.2 音韵效果的保留
    5.3 修辞格的处理
        5.3.1 对偶
        5.3.2 典故
    5.4 隐喻意义的传达
    5.5 意象的再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历史视角下的《红楼梦》诗词英译
    6.1 摘译本:去工具化的开始
        6.1.1 德庇时:见诗词而不见《红楼》
        6.1.2 梅辉立:见诗词且见《红楼》
        6.1.3 翟里斯:小说初现轮廓
    6.2 节译本:逐渐显现真实面貌
        6.2.1 包腊:第一次严肃的译介
        6.2.2 乔利:第一个单行本出版的英译本
    6.3 编译本:通俗文学作品
        6.3.1 王际真:出版社赞助的译本
        6.3.2 麦克休:巨大的市场成功
    6.4 全译本:建构真实多面的诗意世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5)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元话语研究
        2.1.1 元话语的定义
        2.1.2 元话语的分类模式
        2.1.3 元话语的研究视角
        2.1.4 国内外元话语研究现状
        2.1.5 小结
    2.2 语类研究
        2.2.1 语类概念的发展
        2.2.2 语类的定义
        2.2.3 语类与话语社团
        2.2.4 语类研究的流派
        2.2.5 小结
    2.3 学术书评研究
        2.3.1 书评研究的历史
        2.3.2 学术书评的特征和功能
        2.3.3 国内外学术书评研究现状
        2.3.4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3.1 Motta-Roth(1995)的书评语步分析结构
    3.2 Hyland(2005a)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3.2.1 引导式元话语
        3.2.2 互动式元话语
    3.3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3.3.1 本研究的书评语类结构分析框架
        3.3.2 本研究的元话语分析框架
    3.4 语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4.1 语料收集的原则
        3.4.2 语料描述
        3.4.3 分析程序
        3.4.4 研究方法
第四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语类研究
    4.1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步分析
        4.1.1 语步的总体分布
        4.1.2 语步的循环与套嵌
    4.2 英汉学术书评中的步骤分析
        4.2.1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总体分布
        4.2.2 英汉学术书评中步骤的具体分析
        4.2.3 步骤的套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汉学术书评的元话语比较研究
    5.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以及在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5.1.1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中的总体使用情况
        5.1.2 元话语资源在英汉书评语篇语步中的分布情况
    5.2 引导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1 逻辑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2 框架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3 消息来源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2.4 注解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 互动式元话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1 模糊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2 增强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3 态度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3.4 交际主体标记语在英汉书评语步及其步骤中的分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多维度解读
    6.1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思维模式视角
        6.1.1 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
        6.1.2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6.1.3 归纳法和演绎法
    6.2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文化视角
        6.2.1 大文化
        6.2.2 小文化
    6.3 对英汉学术书评中语类结构和元话语使用情况解读的语用视角
        6.3.1 礼貌策略
        6.3.2 合作原则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理论启示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6)翻译与游戏 ——基于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翻译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翻译与游戏
        一、早期翻译研究模式的困境:规定性的束缚
        二、对"描述性翻译学"的质疑
        三、翻译过程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四、以伽达默尔"游戏"精神构建翻译过程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伽达默尔诠释学与翻译:综论分析
        二、翻译过程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一、研究进路及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翻译过程研究引入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可能性
    第一节 伽达默尔的翻译思想及其效用之检视
        一、伽达默尔的广义翻译思想
        二、对伽达默尔翻译思想的效用限制
    第二节 伽达默尔游戏理论能否用以构建翻译过程
        一、游戏与翻译过程
        二、游戏之"关系主体"要素分析
    第三节 能否在本体论意义上谈论翻译过程
第二章 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
    第一节 伽达默尔对前人游戏概念的理解
        一、欧陆哲学传统中的游戏概念
        二、伽达默尔与维特根斯坦:异曲同工的语言游戏
    第二节 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欧陆哲学渊源
        一、辩证法的影响:从柏拉图到黑格尔
        二、"关系优先"的游戏: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弥合与继承
    第三节 伽达默尔的游戏理论
        一、对伽达默尔艺术游戏的进一步划分
        二、竞争游戏
        三、表演游戏
        四、对话游戏
        五、语言游戏
第三章 翻译"游戏"过程构建
    第一节 翻译"游戏"过程的框架结构
        一、语言媒介与翻译
        二、翻译之二重"游戏"过程的区别
    第二节 翻译之对话游戏过程
        一、"文本之间"与"自问自答"对话过程描述
        二、"关系主体"模式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特征
    第三节 语言转译过程何以是表演游戏
第四章 翻译之表演游戏过程
    第一节 游戏的可能性前提:语言的辩证结构
        一、语言与世界经验:"一"与"多"的流射
        二、语言是"一":面向事情本身的世界经验
        三、语言是"多":语言的间距与差异
        四、语言"一"与"多"的辩证结构与差异语言的理解共通性
    第二节 面向"事情"的意义保留
        一、语言转译何以是一种意义保留?
        二、面向"事情"的意义
        三、"保留"的实现方式——基于理性共通性的理解
    第三节 间距下的博弈之"失"
        一、"说出"的意义与"未说出"的意义
        二、"间距"与"舍弃"
        三、舍弃的积极意义
    第四节 目标语境下的博弈之"得"
        一、目标语境与意义之"得"
        二、"得"之意义扩展与视域融合
    第五节 翻译过程——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的游戏
第五章 翻译游戏视角下对翻译问题的再思考
    第一节 译者角色的再思考
        一、译者角色:从"隐身"到"现身"
        二、作为表演者译者
        三、译者角色再思考:隐与显之间的文本要素
    第二节 目标语读者的"共在"意义
        一、游戏观赏者:从过程到构成物的中介
        二、目标语读者:过程参与的"共在"者
    第三节 可译性问题的再思考
        一、可译与不可译之争
        二、可译与不可译之间:走向广义翻译观
    第四节 广义翻译观——对狭义翻译界限的突破
结语 翻译——旨在理解与共识的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科普概念研究”综述
        2.1.1 科普模式的演进
        2.1.2 以“公众理解科学”为核心的西方现代科普
        2.1.3 现代科普的内涵特征
        2.1.4 现代科普的重要手段:新闻体科普文
    2.2“科普翻译研究现状”综述
        2.2.1 立足于“传统科普”
        2.2.2 研究成果匮乏
        2.2.3 研究内容简述
        2.2.4 国内科普翻译研究的缺陷
    2.3“翻译规范理论”综述
        2.3.1 翻译模因与翻译规范
        2.3.2 翻译规范理论解析
        2.3.3 翻译策略与翻译规范
    2.4 小结
第三章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及中译本
    3.1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简介
    3.2 SciAm的三个中译本
        3.2.1《科学》发行背景及命运
        3.2.2《环球科学》发行背景及现状
        3.2.3《科学人》发行背景及现状
        3.2.4 小结
    3.3 SciAm文本分析
        3.3.1 科普杂志与新闻特写
        3.3.2 标题和导语
        3.3.3 SciAm标题与导语的分析
        3.3.4 小结
第四章《科学》—《环球科学》翻译规范的历时分析
    4.1《科学》(1979-2000)译文的分析
        4.1.1 关系规范:译文与原文极似
        4.1.2 传意规范特点 1:消极传意
        4.1.3 传意规范特点 2:社会文化语境不连贯
        4.1.4 期望规范:科技情报与高端科普
    4.2《科学》(2002-2005)译文的分析
        4.2.1 关系规范:极似与近似交融
        4.2.2 传意规范:意译和变译优化传意
        4.2.3 新旧翻译规范的竞争共存
        4.2.4 期望规范:向“大众科普”转变
    4.3《环球科学》(2006-2007)译文的分析
        4.3.1 关系规范:“不似”成为主流
        4.3.2 传意规范特点 1:社会文化语境连贯
        4.3.3 传意规范特点 2:积极传意
        4.3.4 期望规范:科学传播与科普话语体系
    4.4 科普翻译规范历时对比阐述
        4.4.1《科学》(1979)—《环球科学》(2007)
        4.4.2《环球科学》(2007)—《环球科学》(2009)
第五章《环球科学》与《科学人》翻译规范的共时对比
    5.1“编译”:新闻文本中的“变译”
    5.2 编译者扮演的角色
        5.2.1 社会评论家
        5.2.2 科普教师
        5.2.3 科技倡导者
        5.2.4 科技产品推销员
        5.2.5 文学家
        5.2.6 寓趣者
        5.2.7 小结
    5.3 编译者对通俗文风的创造
        5.3.1 对专业词汇、逻辑的处理
        5.3.2 大众语言的使用
        5.3.3 小结
    5.4 编译者对感叹号的使用
        5.4.1 兴奋与惊讶
        5.4.2 强调和召唤
        5.4.3 呼告—特殊的召唤
        5.4.4 分析与小结
    5.5 编译者对插图的利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新闻体科普编译模因池的构建
    6.1“模因”的内涵
    6.2 编译目的模因
        6.2.1 寓趣
        6.2.2 求近
        6.2.3 通俗化
        6.2.4 开启对话
        6.2.5 引导评价
        6.2.6 政治守门
    6.3 编译手段模因
        6.3.1 译写
        6.3.2 改译
        6.3.3 改写
        6.3.4 减译和删译
    6.4 编译位置模因
        6.4.1 段首:预设点
        6.4.2 分散:传意焦点
        6.4.3 段末:主题意义
    6.5 积极修辞模因
        6.5.1 摹声
        6.5.2 拟人
        6.5.3 映衬
        6.5.4 譬喻
        6.5.5 辞趣
        6.5.6 仿拟
        6.5.7 呼告
        6.5.8 对偶
        6.5.9 概数
        6.5.10 设问
        6.5.11 感叹
第七章 结论
    7.1 内容总结
    7.2 局限与不足
    7.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兴起的背景
    1.3 现有研究的局限
    1.4 研究的目标、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外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2.1 国外阐释学翻译思想述评
    2.2 国外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2.3 国外操控学派翻译思想述评
    2.4 国外后殖民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2.5 国外女性主义翻译思想述评
    2.6 小结
第三章: 国内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评述
    3.1 国内阐释学翻译思想评述
    3.2 国内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评述
    3.3 国内操控学派翻译思想评述
    3.4 国内后殖民翻译思想评述
    3.5 国内女性主义翻译思想评述
    3.6 总结与分析
第四章: 对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的偏见与误解
    4.1 普遍性的缺失
    4.2 反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
    4.3 重文化轻语言文本
    4.4 不适用于中国
    4.5 小结
第五章: 翻译思想之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5.1 传统翻译思想
        5.1.1 定义
        5.1.2 范围
        5.1.3 中西传统翻译思想特点之比较
    5.2 现代主义翻译思想
        5.2.1 定义
        5.2.2 范围
        5.2.3 特点
    5.3 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
        5.3.1 定义与范围
        5.3.2 特点
        5.3.3 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语言游戏:翻译本质的消解
    6.1 后现代主义翻译游戏观
        6.1.1 维特根斯坦与“语言游戏”
        6.1.2 伽达默尔与“理解游戏”
        6.1.3 德里达与“延异游戏”
        6.1.4 福柯与“权力游戏”
        6.1.5 巴特与“文本游戏”
        6.1.6 利奥塔与“知识游戏”
    6.2 后现代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文字游戏
        6.2.1 喻说
        6.2.2 多义词
        6.2.3 新造词汇
        6.2.4 不规则语法
    6.3 小结
第七章: 界限的消除:翻译研究中二元对立和中心的消解
    7.1 视域融合
    7.2 互文性
    7.3 杂合
    7.4 雌雄同体
    7.5 小结
第八章: 权力的抗争:翻译透明再现神话的消解
    8.1 阐释学翻译思想与权力抗争
    8.2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权力抗争
    8.3 操控学派翻译思想:翻译就是权力的操控
    8.4 后殖民翻译思想与权力抗争
    8.5 女性主义翻译思想与女性权力话语的争取
    8.6 小结
第九章: 边缘人:翻译研究中的后现代主义者
    9.1 何为边缘人?
    9.2 后现代翻译思想中的边缘人
        9.2.1 觉醒的被征服者
        9.2.2 抗争的女性
        9.2.3 无根的移民
        9.2.4 边缘的同情者
    9.3 小结
第十章: 悖论与阐释
    10.1 反中心与走向中心
    10.2 反精英主义与精英主义
    10.3 主体性的张扬与主体性的抑制
    10.4 翻译学的拓展与翻译学的消解
    10.5 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
    11.1 研究总结
    11.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9)《圣经》在晚明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圣经》汉译研究的现状与本论文的学术意义
    第二节 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与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内容
第一章 赞助人、译者和翻译:《圣经》在晚明的译介概述
    第一节 罗马教廷的绝对权威及其《圣经》的翻译政策
    第二节 耶稣会的绝对服从及其《圣经》的翻译态度
    第三节 晚明耶稣会士的认知及其译介《圣经》的特点
第二章 《天主实义》:教理阐释作品对《圣经》词汇的翻译
    第一节 利玛窦与《天主实义》
    第二节 《天主实义》中的《圣经》词汇翻译
    第三节 利玛窦文化身份与其话语翻译的关系
第三章 《庞子遗诠》:信经诠释作品对《圣经》内容的述译
    第一节 庞迪我与《庞子遗铨》
    第二节 《庞子遗铨》中的《圣经》述译
    第三节 天主教文化的信仰传播开启了《圣经》的汉译
第四章 《圣经直解》:福音书宣讲作品对福音书的节译
    第一节 阳玛诺及其中文着译作品简介
    第二节 《圣经直解》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福音书的节译
    第三节 《圣经直解》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第四节 文化价值取向对翻译的影响
第五章 艾儒略:福音书的编译与《圣经》的改写
    第一节 艾儒略其人其书
    第二节 《纪像》、《纪略》对福音书的编译
    第三节 《四字经文》对《圣经》的改写
    第四节 中西双方社会文化对艾儒略翻译《圣经》的制约
第六章 晚明对《圣经》内容的接受
    第一节 晚明文化生态概况
    第二节 亲教人士对《圣经》内容的认同
    第三节 反教人士对《圣经》的驳斥
    第四节 以“多元系统”视角评述晚明对《圣经》的接受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现代通用《圣经》的书名及部分译词在晚明传教士着译作品中的表述
附录2:《圣经约录》中的音译词及其意译与释义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 ——一项基于自动化机制理论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论文图示与表格
外国人名对照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提出
    1.3 研究对象的定义
        1.3.1 译者经验
        1.3.2 翻译速度
    1.4 全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翻译过程研究概述
        2.1.1 国外翻译过程研究概述
        2.1.2 国内翻译过程研究概述
        2.1.3 翻译过程研究的跨学科性质
        2.1.4 翻译过程研究的工具
    2.2 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化机制
        2.2.1 信息加工取向下的工作记忆模型
        2.2.2 自动化特征和机制研究概述
        2.2.3 翻译过程自动化研究的雏形
        2.2.4 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化特征研究
        2.2.5 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化机制研究
    2.3 翻译任务类型对翻译速度的影响
        2.3.1 任务类型与自动化之间的关系
        2.3.2 翻译研究中的任务类型划分
    2.4 翻译能力对翻译速度的影响
        2.4.1 翻译能力研究概述
        2.4.2 各翻译次能力与翻译速度的关系
    2.5 研究假设提出
第三章 研究设计、研究方法与研究实施过程
    3.1 研究设计
    3.2 实验准备工作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对象
        3.2.3 数据采集手段
        3.2.4 译文质量评估
    3.3 实验实施过程
        3.3.1 实验一与实验二
        3.3.2 问卷调查
        3.3.3 实验结果初步检查
第四章 数据分析
    4.1 变量统计分析
        4.1.1 各变量的统计量描述
        4.1.2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4.1.3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4.1.4 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检验
    4.2 翻译过程图对比分析
        4.2.1 P2 的翻译过程图分析
        4.2.2 P5 的翻译过程图分析
        4.2.3 S4 的翻译过程图分析
        4.2.4 小结
    4.3 部分受试对两次实验的总体评价分析
    4.4 对研究假设一的验证结果
    4.5 口述报告内容与敲键行为记录分析
        4.5.1 前例加工与运算加工的操作性定义
        4.5.2 前例加工与运算加工的分析指标
        4.5.3 前例加工与运算加工的区分——以“alternative”一词为例
        4.5.4 两次实验中的前例加工比例与内容
        4.5.5 前例加工比例与翻译时长的相关性分析
    4.6 领域知识的中介效应检验
        4.6.1 领域知识的统计量描述
        4.6.2 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4.7 对研究假设二的验证结果
第五章 结语
    5.1 结果讨论
        5.1.1 假设一讨论
        5.1.2 假设二讨论
        5.1.3 译者经验与翻译质量的关系
        5.1.4 译者经验与情感心理因素的关系
    5.2 本研究的相关启示
        5.2.1 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5.2.2 对职业翻译实践的启示
    5.3 本研究的局限性
        5.3.1 研究样本
        5.3.2 实验材料选择
        5.3.3 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
        5.3.4 译文质量评估
    5.4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实验一源语材料
附录二:实验二源语材料
附录三:实验一与实验二的操作指南
附录四:实验一的受试译文
附录五:实验二的受试译文
附录六:实验一的受试回溯性有声思维报告转写
附录七:实验二的受试回溯性有声思维报告转写
附录八:实验一的受试翻译过程线性图
附录九:实验二的受试翻译过程线性图
附录十:调查问卷一
附件十一:调查问卷二
附录十二:测试题一
附录十三:测试题二
附录十四:实验得分、问卷结果和测试题结果数据汇总
附录十五:联合国文件委托方的评价信函
附录十六:VISA 项目委托方的评价邮件

四、对翻译研究流派的分类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奥·赫曼斯翻译理论研究[D]. 刘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2]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D]. 余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3]腐败犯罪思维研究[D]. 宋业臻.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4]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诗词英译研究[D]. 康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5]英汉学术期刊中应用语言学书评比较研究:语类与元话语[D]. 李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0)
  • [6]翻译与游戏 ——基于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翻译过程研究[D]. 王姗姗. 山东大学, 2017(08)
  • [7]科普杂志翻译规范研究 ——基于SciAm三个译本的调查[D]. 冷冰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8]后现代主义翻译思想研究[D]. 向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9]《圣经》在晚明的译介研究[D]. 高胜兵.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1)
  • [10]译者经验与翻译速度之间的关系 ——一项基于自动化机制理论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D]. 何雯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翻译研究流派的分类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