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部件位移配合原理研究

机构部件位移配合原理研究

一、机构构件位移协调原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远[1](2021)在《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阻尼是混凝土材料或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能量耗散的一种重要机制。阻尼作为结构三大动力特性之一,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有重要影响,它是标识混凝土材料或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能量耗散的一个指标。但相比于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等阻尼材料,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复杂成分的弱粘弹性材料,其阻尼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另一方面,随着天然砂石等自然资源不断消耗和大量建筑固体废弃物不断产生的背景下,再生混凝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粗骨料的掺入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组分的复杂程度。考虑到混凝土材料阻尼问题的复杂性,针对再生粗骨料掺入对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影响问题目前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采用试验及理论分析方法,首先对再生混凝土阻尼变异性开展研究,其次针对再生混凝土阻尼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较为系统的分析,如:再生粗骨料材料以及荷载条件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影响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扫频激励试验开展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材料基频和阻尼等动力特性变异性研究。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和贝叶斯统计学方法对两种混凝土的动力特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贝叶斯广义线性模型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广义刚度、基频、阻尼的概率预测模型,得到的概率模型能够较好地考虑阻尼的变异性。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掺入将改变混凝土材料基频和阻尼比的最优分布。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变异系数服从正态分布,其95%置信水平的的置信区间为(0.107,0.119),高于普通混凝土。(2)通过轴压循环荷载试验及强度试验,对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非线性材料阻尼开展研究。分析了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再生粗骨料粒径、取代率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相关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针对不同的应用情景,综合考虑强度和阻尼的协调关系,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调控。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材料阻尼特性与再生粗骨料和循环荷载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混凝土材料静力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同的荷载指标下,会导致不同的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及优化结果(3)基于阻尼、徐变均展现出的粘弹性特征,通过开展再生混凝土梁徐变试验、持荷后自由振动试验及文献数据调研,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率相关性开展研究。基于粘弹性材料函数在时域、Laplace域及频域之间的互变关系探究了阻尼与徐变的联系。基于粘弹性理论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率相关模型并进行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持荷等级下的混凝土材料剩余弹性及依时性对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特性有着明显的荷载率相关性及荷载等级相关性。混凝土的剩余弹性与材料的存储应变能相关,在计算混凝土阻尼时需要对材料的剩余弹性进行估算;且再生混凝土阻尼有着较为明显的依时性。(4)通过开展3种持荷等级、4种持荷时长下的再生混凝土梁徐变及徐变恢复试验,探究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随持荷历史的演变规律。基于分数导数三参数粘弹性模型对各种工况下的徐变及徐变恢复过程的粘弹性参数进行了识别,分析持荷历史对再生混凝土粘弹性参数的影响。以徐变—阻尼互变方法为基础,分析持荷等级、持荷时长、以及是否持荷对两种混凝土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持荷历史对混凝土阻尼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持荷等级而言,增加荷载不但意味着弹性与粘性成份的改变,其塑性及损伤引起的不可恢复变形同样会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发展,并通过改变混凝土的剩余弹性进而改变其阻尼性能。对于持荷时长而言,则是主要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的进行改变了混凝土的粘性,同时其不可恢复变形也有一定的发展。(5)基于介尺度科学中的不同主导机制在耗能过程中竞争协调原理与最小耗能原理,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在耗能过程中的塑性损伤耗能及粘弹性耗能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损伤—塑性变形耦合的塑性损伤本构导出了两种混凝土塑性损伤耗能机制的耗能率表达式。同时基于粘弹性理论导出了两种混凝土基于粘弹性耗能机制的耗能率表达式。基于EMMS(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原理的主导机制在竞争中的协调思想对两种耗能机制的临界点进行了识别,并对两种耗能机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耗能构成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粘弹性耗能成分高于普通混凝土,但两者差距并不大。再生粗骨料的掺入虽然提高了混凝土的耗能能力,但是对于耗能机制所占的比重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有着相似的耗能机理,但总耗能量仍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张森[2](2021)在《全轮转向移动底盘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相比于轮履、轮腿等复合式机器人,轮式移动机器人凭借其简单可靠的结构及灵活的运动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各领域研究的深入,轮式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环境也日益复杂,对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越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不增加控制难度的基础上,设计一款越障能力良好的轮式移动机器人成了众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某企业需求,设计一款集良好越障能力及灵活运动性能为一体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底盘。提出了摆臂式底盘结构、平衡摇臂调整机构、纯滚动转向机构及双功率差速系统,并分析了上述结构实现原理,为底盘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分析了底盘4WS模式、蟹型模式及原地转向模式实现原理,建立对应模式下数学模型,研究了三种模式下运动控制策略及双电机驱动下主副电机的转速协调策略,为底盘运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针对底盘多电机协同转向设计了偏差耦合控制模块,用Matlab中Simulink搭建该模块并仿真分析了所设计模块对多电机协同转向性能的提升。建立了底盘三维结构并用Adams进行单侧越障仿真分析,验证了底盘结构原理的正确性与可行性,为样机搭建提供依据。基于上述设计原理及控制策略开发了底盘控制系统软、硬件及后台管理系统,搭建了底盘原理样机并进行4WS模式、蟹型模式、原地转向模式、单双电机驱动模式及单侧越障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底盘结构原理及运动原理正确可行,对底盘越障性能有良好提升效果。基于该底盘设计了磁导航方案,并在烟站进行了运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轮式移动底盘可以满足设计需求。

卜康正[3](2020)在《明挖公路隧道基坑对下覆地铁隧道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深圳市听海大道地铁1 1号线和5号线上方的两个公路隧道基坑工程(同一块场地)为背景,展开以下探究:(1)在地铁5号线上方场地未动工之前,为预测基坑放坡开挖对下覆5号线地铁隧道影响的风险,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基于基坑放坡开挖对下覆地铁隧道影响的改进计算方法,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隧道结构各级风险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与原来仅限于矩形开挖基坑的计算方法相比,本文改进后的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若不采取保护措施,5号线地铁隧道结构将有高达72.64%的概率处于不安全状态,其中有65%的概率处于很不安全状态。(2)在地铁5号线上方基坑决定采用保护措施施工后,为验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准确预测下覆地铁5号线隧道位移事关紧要,而准确确定基坑工程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又是准确预测基坑开挖引起下覆地铁隧道位移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步骤。两个基坑位于同一场地,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应保持一致,并且地铁1 1号线上方基坑施工完成后,地铁5号线上方基坑才开始施工。鉴于此,在利用地铁11号线上方基坑开挖之前地铁隧道竖向、横向位移实测值反演确定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结合NSGA2遗传算法和Critic-TOPSIS法对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及决策,得到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组合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最佳方案在基坑开挖完后的两地铁隧道竖向、横向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分别比初始方案的减少了 2.61%、5.35%、7.927%、5.934%,证明了本文对地铁隧道上方或近接基坑工程土层参数优化及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为下文对地铁5号线地铁隧道理论计算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准确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组合。(3)为探究基坑开挖对地铁5号线隧道旁侧抗拔桩影响,解决该领域研究手段仅限于采用建模较为复杂、工作量较大、只针对单个工程的三维数值分析的问题。基于Mindlin解,利用Pasternak地基梁模型和位移协调原理,推导得到桩周表面土体对桩摩阻力使抗拔桩产生的竖向位移;利用土体剪切位移原理和桩的平衡条件,推导得到桩表面以外土体剪切变形使抗拔桩产生的竖向位移;利用桩微元段的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推导得到桩轴向变形使抗拔桩产生的竖向位移,三者叠加得到抗拔桩总竖向位移,同时计算得到基坑开挖引起地铁隧道旁侧抗拔桩的轴力。最后,通过已被实际工程验证的数值模型对比验证抗拔桩总竖向位移和轴力的计算方法,并分析计算方法涉及的各个参数对抗拔桩总竖向位移和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计算基坑开挖引起地铁隧道旁侧抗拔桩竖向位移和轴力的方法合理可靠,适用于实际工程。(4)为研究抗拔桩施工对地铁5号线隧道竖向位移的影响以及基坑开挖过程中抗拔桩侧摩阻力对地铁5号线隧道竖向位移的控制作用,解决该领域研究手段仅限于采用建模较为复杂、工作量较大、只针对单个工程的三维数值分析的问题。通过Mindlin解和两阶段法,推导出抗拔桩施工引起地铁隧道竖向正应力产生的竖向位移;利用桩-土位移协调原理和土体剪切位移原理,推导出抗拔桩施工引起地铁隧道周围土体剪切变形产生的竖向位移,两者叠加得到抗拔桩施工引起地铁隧道的竖向位移。同理,推导出基坑开挖过程中抗拔桩控制地铁隧道的竖向位移,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两个计算方法。最后,分析计算方法涉及的各个参数对两个地铁隧道竖向位移计算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两个地铁隧道竖向位移计算值与实测值、有限元模拟值吻合良好,证明两个计算方法均适用于实际工程。(5)地铁5号线上方基坑工程虽已按照初始方案施工,但花费的基坑工程造价较大。因此,需对方案进行优化,为未来类似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鉴于此,基于NSGA2遗传算法,以5个基坑工程控制下覆地铁隧道竖向位移的关键设计参数为优化设计变量、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和基坑工程造价中的可变值为优化目标,优化得到Pareto最优解集。结合专家打分-COWA算子-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和TOPSIS法从Pareto最优解集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分析专家打分的主观权重改变对最佳方案的设计变量、目标函数值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方案比初始方案的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减少23.3%,基坑工程造价中的可变值减少36.9%,证明本文对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工程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章武亮[4](2020)在《基于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社会的发展,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彻底消除“不设防区”,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工程界和学术界都愈发关注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对耗能减震技术开展了大量研发研究工作。本文基于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新型具有放大功能的节点阻尼器。该阻尼器能够轻易安装于梁柱节点处且体小美观,实现对梁柱节点有效保护。本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1)阐述近三年地震所引发灾害的毁灭性及抗震减震的必要性,介绍耗能器工作减震原理及运用在建筑结构中较高性价比。针对国内外对粘弹性耗能器的研究及目前市场上大多阻尼器存在的不足,指出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独特优点。(2)深入研究放大式阻尼器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并设计一个无放大功能且尺寸相同阻尼器,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阻尼器精细化模型进行加载研究,得出新型节点阻尼器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等力学性能参数,与无放大阻尼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可知,放大式节点阻尼器是无放大式阻尼器耗能效果9倍。(3)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试验研究,探讨模拟方法及结果的准确性。试验和数值模拟所得滞回曲线均稳定,规律性与对称性好。模拟屈服力为56.4k N,试验得出试件屈服力为55k N;模拟得出初始刚度为80.59k N/mm,等效刚度为12.70k N/mm,试验试件初始刚度为16.25k N/mm,等效刚度为12.12k N/mm。对比可知,模拟与试验对阻尼器的研究除初始刚度相差5倍外,屈服力和等效刚度相差无几。(4)基于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多尺度单桁框架结构研究。运用MPC梁的连接方法建立多尺度模型框架,开展线性模型、多尺度模型及实体模型的模态,拟静力和拟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拟静力和模态分析,多尺度模型与线性、实体模型动力响应几乎雷同;动力加载下,多尺度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状态;精细化模型在各加载条件下计算成本是多尺度模型的2倍。分别对安装2、4、6阻尼器前后多尺度框架进行减震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安装6个放大式阻尼器后,多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减幅39.59%,层间位移角减幅39.63%,罕遇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减幅54.67%,位移角减幅54.44%。(5)基于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框架结构研究。利用PKPM设计出普通混凝土框架及装配式框架,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及动力弹塑性分析。静力分析中对比减震结构和原框架结构的能力曲线、性能点、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及塑性铰开展情况。混凝土框架最大承载力增幅12%-18%左右,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最大减幅为27.2%和29.0%。装配式框架最大承载力增幅43.2%-55.5%左右,层间位移和层间位移角最大减幅为48.2%和39.7%;动力分析中对比减震结构和原框架结构的顶点位移、顶点加速度、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及阻尼器工作状情况。混凝土框架顶点位移、加速度、层间位移角最大值的控制效果分别为35.3%、31.7%、29.1%。装配式框架顶点位移、加速度、层间位移角最大值的控制效果分别为42.1%、49.1%、34.9%。阻尼器工作曲线饱满,进一步说明了其良好的抗震效果。

王泽亚[5](2020)在《浮车型有轨电车虚拟试验可视化平台开发》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以其较低的建造成本、较大的运量、灵活的线路布置,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建设领域的新发展方向。考虑对有轨电车列车载客能力及便利性的需求,在车体内部应具备较大的低地板面积,在实现列车100%低地板的过程中,诞生了浮车型有轨电车。浮车型有轨电车通过设置浮车模块减少了转向架的数量,在保证曲线通过性能和限界要求的同时显着增加了低地板面积,因此此类有轨电车的结构与传统的四轴车辆不尽相同,其动、静态各项参数计算方法均与常规四轴车辆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浮车型有轨电车列车的编组形式和铰接结构的特性,研究其轴重与轮重、柔性系数、通过平面曲线和竖曲线时相邻车体间的位置关系,提高列车重量分配和确定贯通道设计参数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浮车型有轨电车列车编组形式、铰接器的结构形式,将有轨电车车体及其安装设备简化为刚体,以超静定理论为基础建立不同编组和铰接形式的浮车型有轨电车列车的铰接模型,采用虚位移原理计算刚体系的静力学平衡。通过变形协调原理分析平衡状态下“弹簧—质量”模型中不同车体悬挂系统与铰接器和转向架轮对的受力状态,分析计算编组列车的轴重和轮重及其偏差,提出浮车型有轨电车在不同编组形式下的柔性系数计算方法,为此类列车设备布置和轴重与轮重分析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基于浮车型有轨电车列车编组形式、铰接器结构的自由度和布置情况,建立了列车通过平面曲线和竖曲线运动学分析模型,提出列车通过平面曲线及竖曲线时相邻车体间相互姿态即车体间转角计算方法,为确定相邻车体间的位置关系和贯通道结构设计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有轨电车列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文中提出的浮车型有轨电车轴重和轮重分析、柔性系数以及曲线通过的计算方法。基于Visual Studio平台进行对应软件平台的开发,实现列车虚拟试验变量参数化输入、虚拟试验过程可视化、试验参数及结果数据管理、虚拟试验报告生成等功能。在浮车型有轨电车设计初期,可以显着提高其设备布置对轴重和轮重影响及列车曲线通过的计算分析效率。

熊英庆[6](2020)在《新型梁柱端板连接装配式刚性节点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伸端板式节点是一种施工速度快,能适应标准化制造的钢结构梁柱节点。在传统的外伸端板式节点中,H型钢钢梁通过较窄的外伸端板与H型钢钢柱连接,在节点破坏时,因为梁柱构件的承载能力高于较窄焊缝和端板、螺栓的承载能力,节点破坏位置集中在节点核心域,不利于结构抗震设计。改进传统外伸端板式连接,参考刚性节点的加强方式,提出新型扩翼缘加强型端板节点,通过将扩宽梁端翼缘与扩大端板连接,增大节点连接部位的承载能力,改善其节点核心区应力集中的状况,来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根据平面刚架的简化力学模型进行分析,参考美国钢结构行业规范,分析得出新型节点的设计方法,为该类节点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在传统外伸端板式节点与新型装配式节点的对照分析中,选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节点进行力学分析。分析过程中,运用了ANSYS强大的非线型分析能力。通过改变两种节点的端板厚度与螺栓公称直径,设计了刚性端板、半柔性端板、柔性端板,三类不同端板厚度的分析。研究了单调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分析,研究发现,通过美国规范来判定刚性端板的厚度,该厚度端板的变形较小,刚性端板的判定结果基本正确;传统节点在端板较厚的情况下,会在端板与梁翼缘交接处产生应力集中;在欧洲规范下进行刚性节点的判定,刚性端板下的新型节点可判定为刚性节点。在单调加载的基础上分析了往复荷载加载下,节点的抗震性能。新型节点的承载力、延性系数、等滞阻尼系数等各项力学指标均好于传统节点,且滞回曲线更为饱满。进行力学分析,考虑螺栓受弯与端板外伸处撬力,将T形件简化为平面刚架模型,通过变形协调得出螺栓弯矩值,与已有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验证后发现,该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准确性。参考平面刚架力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外伸端板流程化设计的方法,用新型节点的算例去验证设计流程,流程化设计的方法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

谢重阳[7](2019)在《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驱动桥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是一种集成了车桥、电机以及减速器于一体的新型电驱动总成。随着总成集成化与轻量化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电驱动桥逐渐朝着永磁化、高速化、小型化不断发展,这就要求传动系统不仅要满足大速比、高承载等功能性设计要求,同时要满足高可靠性、低振动噪音等性能设计要求。在物理结构上,永磁同步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与齿轮传动系统高度集成,传动链构件数目众多,整个传动系统呈现多激励、强耦合、非线性等一系列复杂的动力学特征,这对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在满足传动系统功能设计的前提下,同时完成其动态性能设计是目前电驱动桥设计的重点以及难点之一。论文以同轴式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行星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行星传动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行星传动系统在复杂多源激励、强耦合、非线性条件下的动力学演变规律,为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的动态性能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技术指导。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解析计算方法研究。考虑到现有解析法计算齿轮啮合刚度时未能合理考虑齿轮基体柔度的缺陷,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以及弹性力学复变函数法,提出了用于计算齿轮基体局部诱导变形以及耦合诱导变形的解析公式,在此基础上将齿轮啮合刚度的半解析计算模型发展为全解析模型,解决了传统解析法计算多齿啮合刚度误差较大的问题。研究表明齿体的结构耦合现象的确存在,传统解析法模型无法考虑该现象,其计算误差最大可达57%以上,而所提出的新型全解析模型可以考虑齿体耦合现象,计算误差大大降低。单自由度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研究。通过建立不同的齿轮静态啮合模型,对载荷、误差条件下齿轮的静态啮合过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载荷、误差条件下齿轮啮合刚度以及传动误差的演变规律,并结合单自由度齿轮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模型以及实验测试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在齿轮的静态啮合分析中不应忽略齿体柔度影响,所提出的新型IFGB模型合理考虑了齿体柔度的影响,因此计算结果更为准确,而建立在齿轮静态啮合模型之上的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则因齿轮啮合刚度与传动误差的引入形式不同,所预测的动态响应差异较大。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固有特性分析。结合双级行星齿轮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考虑离心力、科氏力影响的电驱动桥双级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了包括模态振型以及模态固有频率在内的系统固有特性,揭示了电磁扭转刚度、负载水平、运行转速等因素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传动系统存在四种典型振型,电磁场对传动系统形成约束效应,消除了刚体模态,而刚度时变性、负载、运行转速对低阶模态影响较小,而对高阶模态影响较大。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动态均载性能研究。基于等效传动误差原理,建立了考虑齿形误差、齿轮偏心误差、构件装配误差影响的双级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系统均载系数对不同种类误差的敏感程度,揭示了双级行星齿轮系统在误差条件下均载性能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第一级行星齿轮系统的制造、装配误差对系统的均载性能影响较大,特别是第一级行星齿轮的周向装配误差引起的系统均载敏感度指数达到30.5,因此从提高系统均载性能的角度来说,需要重点保证第一级行星齿轮系统的制造装配精度。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动载特性研究。在双级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构件建模方法、电机转子、系统运行参数对构件振动响应时频特性以及传动系统动载的影响规律,并从行星销轴柔性化设计、齿轮齿廓修形两方面提出了系统减振降载方法,最后结合相关实验从侧面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研究表明,耦合部件的建模方法以及电机对传动系统振动以及动载的时频特性存在着明显影响,而行星销轴柔性化设计以及齿轮齿廓修形可以明显降低齿轮系统的动态载荷。

崔文潇[8](2019)在《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正越来越广的出现在全国的建设中,这背后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来使得装配式建筑能与现浇结构受力无异甚至优于现浇结构。本文根据当下建筑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该楼盖具有平整的顶板和底板,空心处填充发泡混凝土块,拼装时将肋梁纵筋焊接、板筋绑扎,通过后浇带拼缝连接预制板。该楼盖解决了传统大跨度楼盖厚度大以及制作难度高等问题。通过对一个1/2比例的单跨简支楼盖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分析其变形形态、应变规律、裂缝发展等。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本符合工程应用要求,制作工艺简单有序,楼盖抗弯刚度大,拼缝传力较好,楼盖整体性好。在最终试验荷载12.67kN/m2作用下,楼盖最大挠度为15.75mm即为L/318,小于规范规定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限值L/300。除拼缝裂缝之外,试验楼盖底部裂缝开展情况与实心楼盖裂缝开展情况基本相似。楼盖的抗裂性能整体上良好,非拼缝位置出现裂缝的荷载大于楼盖正常使用时荷载标准组合值。楼盖拼缝的数量和位置会影响楼盖刚度,试验楼盖的双向刚度差异约为10%。通过对五个不同板带构件的位移、应变、承载力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在三分点竖向静载作用下,所有的板带属于受弯破坏,各构件沿截面高度方向的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通过增大拼缝宽度或者新旧混凝土粘结面的粗糙度不足以减少拼缝的不利影响,但合理的安排拼缝的位置(避开受力最大处),会大大提高板带的承载力和开裂荷载,弱化拼缝的不利影响。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楼盖进行建模计算,结果与试验观测值吻合较好。通过调整结构几何参数并建模分析,对比发现跨度和跨高比对结构刚度影响最大。本文按拟梁法和塑性绞线法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的承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拟梁法计算结果偏小,因为其忽略了梁系的抗扭刚度和楼盖的整体作用。根据塑性铰出现在交叉梁上的位置按照塑性绞线法得到了楼盖的极限承载力,其中肋梁在极限状态时的内力比例按弹性方法取得,这种方法得到的承载力更为实用合理。采用有效惯性矩法分别计算楼盖在开裂前和开裂后的刚度,并考虑新型楼盖拼缝混凝土强度折减后得到楼盖不同部位的开裂弯矩,并得到楼盖不同位置的开裂荷载,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本文拟合出结构带裂缝工作下的刚度,并考虑楼盖约束支座的变形得到结构在不同阶段的刚度与竖向位移。本文对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梁楼盖进行动力特性试验分析发现结构低阶振型与普通实心双向楼盖类似,即半波、单波、双波。新型楼盖结构基频满足现行舒适度要求,并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结构基频的影响。对结构基频进行理论计算并提出该新型楼盖结构的基频简化计算公式,该公式精度高且大大简化了计算量。对楼盖进行人行激励的试验与分析发现结构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出现在楼盖中心位置,并分析了行走路径、步频和人数对结构影响人行路径对结构影响。最后,本文给出了新型楼盖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建议,给出了一种新的拼装方案,并提出了预制构件制作和拼装的施工流程。

吴胜平[9](2019)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节点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是以生命安全为单一设防目标的抗震设计理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无法满足设计的需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代表了今后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对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针对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随着国家对建筑工业化的推进,装配式建筑即将迎来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规范要求设计了4个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试件,包括2个中节点和2个边节点,节点形式参考“世构体系”;2个中节点分别按照一级和二级抗震受压区高度限值进行设计,节点后浇区域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对3种常用纤维不同掺量下的混凝土棱柱体试块进行轴心抗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采用PVA纤维,掺量为0.5%。(2)对4个梁柱节点试件开展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强屈比和延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等进行分析。(3)对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中关于耗能需求的求解过程进行梳理和总结,在理论层面对滞回耗能层间分布进行研究,根据框架结构梁柱变形协调原理,得到塑性铰长度和梁跨度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滞回耗能层间分布的影响,并对滞回耗能的分布给出建议公式。得到结论:增大塑性铰长度可减小对应的塑性铰变形在梁单跨内的占比,增大梁跨度可以减小对应跨梁塑性铰变形在楼层内的占比。(4)根据损伤指标对变形需求的定义,收集和“世构体系”节点构造相类似的试验数据,给出基于损伤的节点抗震设计侧移需求建议值,以及框架节点柱端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屈服荷载理论计算公式。建立框架节点柱端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极限位移公式,变量包括塑性铰长度、混凝土极限应变、纵筋配筋面积等,并用统计的方法考虑梁端纵筋滑移的影响。结合所提出的极限位移公式,根据收集的试验数据给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的损伤指标建议值。(5)在简要介绍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本文对滞回耗能层间分布的研究以及对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中的应用研究,结合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构造特点,提出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基于损伤的主动设计方法,并用算例对其流程进行说明。研究表明:本文设计的4个节点试件最终破坏都发生在梁端后浇区域,破坏形态、延性、耗能能力等符合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滞回耗能层间分布公式准确性高,和多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MPA法)得到的滞回耗能沿楼层水平分布吻合良好;所提出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

彭涛[10](2018)在《混凝土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与运营期时变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跨越能力大、外形美观且极具现代感的混凝土斜拉桥在我国大跨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环境和荷载等因素作用下,混凝土斜拉桥在运营过程中各构件的变形、内力和应力状态、斜拉索索力等逐渐发生变化,与成桥初始状态出现较大差异,忽略时变效应的影响可能会对结构运营期的安全评定和长期性能预测带来较大误差。目前,混凝土斜拉桥时变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实际工程应用存在一定差距,尚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完善。本文以江西某混凝土斜拉桥为背景,基于运营阶段的大量实测数据,围绕混凝土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和运营期时变效应的相关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对混凝土斜拉桥进行时变效应研究、健康监测或安全评估都需要一个能反应结构真实性态的基准有限元模型作为基础,基准有限元模型需要通过模型修正才能得到。针对大跨混凝土斜拉桥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为了充分利用静动力试验数据,取得较好的修正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大跨度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利用静力位移和动力模态频率等结构实测静动力响应构造修正目标函数,在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待修正参数,采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背景斜拉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修正,得到了模型修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解集,并利用静动力实测数据对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混凝土斜拉桥静动力有限元模型修正能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为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提供了新思路。(2)提出了一种基于杆梁组合单元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精细化分析方法。采用杆单元模拟在混凝土内部的预应力筋,采用梁单元模拟混凝土,基于平截面假定和位移协调原理,建立两种单元的自由度变换矩阵,进而导出包含预应力筋和混凝土贡献的组合单元刚度矩阵,使钢筋杆单元矩阵和混凝土梁单元矩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组合单元,为实现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预加力、应力松弛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精确模拟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模拟预应力筋应力松弛的时变过程,基于预应力筋的固有松弛,提出了等效蠕变的应力松弛模拟方法,推导了基于其固有松弛函数的预应力筋应力松弛的等效蠕变系数的递推算法。(3)基于杆梁组合单元、预应力筋应力松弛的等效蠕变模型和混凝土构件的积分型收缩徐变规律,建立了一种能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变效应分析的时间积分法,推导了相应的有限元列式,编制了计算程序,并以某三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采用本文提出的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的基于杆梁组合单元的有限元法对依托工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结合该桥运营期的多年实测数据,研究了该桥主梁挠度、斜拉索索力、索塔塔顶位移和辅助墩墩顶反力等关键指标在成桥运营阶段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混凝土斜拉桥时变效应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4)温度作用对混凝土斜拉桥运营期的安全性和长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混凝土桥梁温度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箱梁和T梁截面,针对斜拉桥π型梁的温度场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大量的混凝土π型梁温度场实测数据,结合温度场的数值计算,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拟合得到π型梁截面的实际竖向温度梯度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整体升降温、温度梯度、索梁温差等温度作用对斜拉桥主梁位移、应力和斜拉索索力的影响,揭示了温度作用对混凝土斜拉桥性能参数的影响。(5)辅助墩拉压支座是确保辅助墩在斜拉桥运营过程中发挥支撑与约束作用的关键连接构件,对斜拉桥运营期的静动力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某混凝土斜拉桥拉压支座为研究对象,先通过经模型修正后的全桥整体分析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运营阶段温度作用、收缩徐变、基础变位、汽车荷载等及其组合对辅助墩拉压力支座受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ANSYS建立了辅助墩、拉压支座和主梁的“梁-实体-接触”混合单元局部有限元模型,结合运营阶段的实际情况,通过模拟支座的实际接触工作状态,基于弹塑性理论分析拉压支座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局部应力,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拉压支座失效的真正原因,揭示其失效机理。同时,为了使拉压支座的工作状态能得到有效的实时监测,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且具有良好效果的监测与预警方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给出了解决斜拉桥拉压支座失效问题的各种应对措施。

二、机构构件位移协调原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构构件位移协调原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再生混凝土阻尼研究现状
        1.2.1 再生粗骨料及其预处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2.2 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测试方法
        1.2.3 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非线性
        1.2.4 再生混凝土粘弹性特性及其在耗能分析的应用
        1.2.5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异性研究
    1.3 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变异性
    2.1 试验方案与准备
        2.1.1 材料物理性能
        2.1.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3 试件设计
        2.1.4 试验设备及加载
    2.2 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变异性试验结果
        2.2.1 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2.2.2 再生混凝土基频及阻尼试验结果及统计参数
    2.3 基于样本统计的再生混凝土静动力性能概率分布
        2.3.1 描述混凝土静动力特性的常用分布
        2.3.2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分布参数确定
        2.3.3 再生混凝土静动力特性先验分布检验
    2.4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再生混凝土静动力特性分布模型
        2.4.1 贝叶斯统计推断
        2.4.2 基于模糊先验信息的贝叶斯概率模型
        2.4.3 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变异系数概率模型
        2.4.4 再生混凝土贝叶斯静动力概率模型的后验预测检验
    2.5 基于贝叶斯广义线性模型的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推断
    2.6 本章小结
3 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相关非线性材料阻尼
    3.1 试验方案
        3.1.1 材料物理性能
        3.1.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与试件设计
        3.1.3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3.2 再生混凝土材料轴压循环荷载试验结果
        3.2.1 强度及弹性模量
        3.2.2 荷载指标
        3.2.3 动态模量
        3.2.4 滞回耗能
    3.3 再生混凝土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
        3.3.1 再生混凝土材料滞回耗能的计算
        3.3.2 再生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强度与动态模量
        3.3.3 再生混凝土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
    3.4 基于静动力性能的再生粗骨料粒径及取代率优化
        3.4.1 静力力学性能与阻尼特性的关系
        3.4.2 再生粗骨料粒径与取代率优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粘弹性理论的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
    4.1 基于粘弹性理论的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
        4.1.1 时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1.2 拉氏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1.3 频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2 试验方案
        4.2.1 试验材料与试件设计
        4.2.2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4.3 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能试验结果
        4.3.1 再生混凝土材料静力力学性能的依时性
        4.3.2 再生混凝土梁徐变变形
        4.3.3 再生混凝土梁加卸载变形
        4.3.4 再生混凝土时变阻尼特征
    4.4 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特性
        4.4.1 再生混凝土材料徐变柔量
        4.4.2 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特性及验证
        4.4.3 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持荷历史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演变的影响
    5.1 试验方案
        5.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备
        5.1.2 加载方案
    5.2 不同持荷历史下试验结果
        5.2.1 不同持荷等级下的试验梁变形发展及卸载后变形恢复
        5.2.2 不同持荷时长下的试验梁变形发展及卸载后变形恢复
        5.2.3 加卸载模量
        5.2.4 不同持荷时长下的时变阻尼特征
    5.3 不同持荷历史的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参数识别
        5.3.1 持荷等级对分数导数粘弹性参数的影响
        5.3.2 持荷时间对分数导数粘弹性模型参数的影响
    5.4 不同持荷历史过程下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演变过程
        5.4.1 不同持荷阶段的材料阻尼计算
        5.4.2 持荷等级及加卸载对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
        5.4.3 持荷时长及对应加卸载对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竞争协调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耗能构成
    6.1 能量最小多尺度与最小耗能原理
        6.1.1 能量最小多尺度原理
        6.1.2 最小耗能原理
    6.2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塑性损伤耗能
        6.2.1 基于能量的再生混凝土受压塑性损伤演变
        6.2.2 基于最小耗能率的塑性损伤耗能
    6.3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耗能
        6.3.1 再生混凝土材料持荷下粘弹性变形
        6.3.2 基于最小耗能率的粘弹性耗能
    6.4 再生混凝土材料在持荷下阻尼构成演变规律
        6.4.1 混凝土材料耗能的构成
        6.4.2 不同变形分配条件下的总体耗能量变化规律
        6.4.3 再生混凝土塑性损伤耗能与粘弹性耗能的能耗分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全轮转向移动底盘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底盘结构设计与分析
    2.1 设计需求分析
    2.2 结构总体设计
        2.2.1 总体结构方案设计
        2.2.2 双功率差速系统及动力传递与分配
        2.2.3 纯滚动转向及原理分析
        2.2.4 平衡摇臂调整机构及底盘越障分析
    2.3 移动底盘动力参数计算
        2.3.1 传动系统传动比的分配
        2.3.2 行驶系统动力需求计算
    2.4 底盘单侧越障仿真
    2.5 本章小结
3 底盘运动模型及运动控制策略研究
    3.1 底盘运动模式分析
        3.1.1 蟹型运行模式
        3.1.2 4WS运行模式
        3.1.3 原地转向运行模式
    3.2 4WS运行模式下底盘的运动学模型
    3.3 双电机运行模式下主副电机的转速协调
    3.4 基于偏差耦合的多电机同步控制
        3.4.1 常见同步控制方法及对比
        3.4.2 多电机偏差耦合同步控制模块设计及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底盘控制系统设计
    4.1 硬件系统设计
    4.2 下位机软件设计
    4.3 底盘管理系统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样机搭建测试与分析
    5.1 关键部件受力分析与验证
    5.2 样机运行模式试验及越障试验
    5.3 样机磁导航应用试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明挖公路隧道基坑对下覆地铁隧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不足
        1.2.1 基坑开挖对下覆既有地铁隧道影响计算及风险预测
        1.2.2 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工程土层参数的反演
        1.2.3 基坑开挖对下覆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的控制措施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坑放坡开挖对下覆既有地铁隧道影响计算及风险预测
    2.1 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的竖向附加应力公式
    2.2 基坑开挖引起隧道的横向附加应力公式
    2.3 算例对比验证
    2.4 风险预测
        2.4.1 风险分级
        2.4.2 各级风险发生的概率计算
        2.4.3 算例分析
        2.4.3.1 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对6个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2.4.3.2 不同因子各级风险发生的概率计算结果分析
        2.4.3.3 竖向和横向两类因子综合影响下各级风险发生的总概率计算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NSGA2遗传算法的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工程土层参数反演
    3.1 土层物理力学参数与地铁隧道竖向位移、横向位移的关系式求解
    3.2 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土层参数的多目标优化及决策过程
        3.2.1 多目标优化
        3.2.2 多目标决策
    3.3 优化及决策结果分析
        3.3.1 优化结果
        3.3.2 决策结果
    3.4 最佳方案与初始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旁侧抗拔桩影响的计算研究
    4.1 基坑开挖对抗拔桩影响的计算公式
        4.1.1 第一种情况下抗拔桩总竖向位移及轴力的计算公式
        4.1.1.1 桩周表面土体对桩摩阻力使桩产生的竖向位移
        4.1.1.2 表面以外土体剪切变形使桩产生的竖向位移
        4.1.1.3 桩轴向变形使柱产生的竖向位移及轴力
        4.1.2 第二种情况下抗拔桩总竖向位移及轴力的计算公式
    4.2 算例对比验证
    4.3 各参数对抗拔桩竖向位移和轴力的影响性分析
        4.3.1 抗拔桩直径的影响
        4.3.2 抗拔桩实桩长度的影响
        4.3.3 抗拔桩与隧道净距的影响
        4.3.4 隧道竖向位置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坑工程中抗拔桩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的计算研究
    5.1 抗拔桩施工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
        5.1.1 抗拔桩施工引起地铁隧道的竖向正应力公式
        5.1.2 隧道表层以外土体剪切变形引起地铁隧道的竖向位移公式
        5.1.2.1 不考虑地铁隧道的影响
        5.1.2.2 考虑地铁隧道的影响
    5.2 基坑开挖过程中抗拔桩对既有地铁隧道的影响
        5.2.1 抗拔桩侧摩阻力引起地铁隧道的竖向正应力公式
        5.2.2 隧道表层以外土体剪切变形引起地铁隧道的竖向位移公式
    5.3 实际算例对比验证
    5.4 各参数对地铁隧道竖向位移的影响性分析
        5.4.1 抗拔桩直径的影响
        5.4.2 抗拔桩实桩长度的影响
        5.4.3 抗拔桩与隧道净距的影响
        5.4.4 抗拔桩纵向间距的影响
        5.4.5 隧道竖向位置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NSGA2遗传算法的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工程优化设计
    6.1 各参数与地铁隧道最大竖向位移、基坑工程造价的关系式求解
    6.2 地铁隧道上方基坑工程的双目标优化及决策过程
        6.2.1 双目标优化
        6.2.2 双目标决策
    6.3 优化及决策结果分析
        6.3.1 优化结果
        6.3.2 决策结果
    6.4 主观权重对各因变量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基于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耗能减震结构
        1.2.1 耗能减震结构的概念
        1.2.2 耗能减震结构的力学原理
        1.2.3 耗能器的分类和特点
    1.3 粘弹性阻尼器构成原理、优点及其研究现状
        1.3.1 构成原理和优点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
    1.5 本文主要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力学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放大式阻尼器设计构造
        2.2.1 放大式阻尼器的构造特点
        2.2.2 放大式阻尼器放大原理
    2.3 放大式阻尼器力学性能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 约束和加载制度
        2.3.3 滞回曲线
        2.3.4 骨架曲线
        2.3.5 应力分布
    2.4 放大式阻尼器特征参数及计算模型
        2.4.1 恢复力模型
        2.4.2 特征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研究目的和内容
    3.3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3.3.1 试件设计
        3.3.2 试件制作
    3.4 实验方案
        3.4.1 加载方案及试件安装
        3.4.2 加载制度
        3.4.3 数据采集
    3.5 实验过程与现象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3.6.1 滞回性能
        3.6.2 骨架曲线
        3.6.3 刚度退化
    3.7 有限元模型验证研究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精细化多尺度框架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尺度模型连接
        4.2.1 多尺度模型原理
        4.2.2 多尺度模型位移协调
        4.2.3 多尺度模型算例
    4.3 框架多尺度模型验证
        4.3.1 框架模型概况
        4.3.2 模态验证
        4.3.3 拟静力响应
        4.3.4 拟动力响应
        4.3.5 计算成本分析
    4.4 静力弹塑性分析
    4.5 动力弹塑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框架结构静力弹塑性研究
    5.1 引言
    5.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介绍及分析工况说明
        5.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概述
        5.2.2 分析工况说明
        5.2.3 pushover分析方法性能点参数说明
    5.3 分析模型简介
        5.3.1 模型概况
        5.3.2 本构模型
        5.3.3 阻尼器布置方式
    5.4 模态分析
    5.5 六层混凝土框架pushover分析
        5.5.1 能力曲线
        5.5.2 性能点
        5.5.3 层间位移
        5.5.4 层间位移角
        5.5.5 塑性铰发展
    5.6 六层装配式框架pushover分析
        5.6.1 能力曲线
        5.6.2 性能点
        5.6.3 层间位移
        5.6.4 层间位移角
        5.6.5 塑性铰发展
    5.7 pushover下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框架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动力弹塑性研究
    6.1 引言
    6.2 动力弹塑性分析概述
    6.3 地震波的选取
        6.3.1 选取的地震波
        6.3.2 地震影响系数对比分析
        6.3.3 基底剪力对比分析
    6.4 六层混凝土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6.4.1 顶点位移
        6.4.2 顶点加速度
        6.4.3 层剪力
        6.4.4 层间位移
        6.4.5 层间位移角
        6.4.6 放大式阻尼器工作性能
    6.5 六层装配式框架动力弹塑性分析
        6.5.1 顶点位移
        6.5.2 顶点加速度
        6.5.3 层剪力
        6.5.4 层间位移
        6.5.5 层间位移角
        6.5.6 放大式阻尼器工作性能
    6.6 动力弹塑性下混凝土框架与装配式框架对比分析
    6.7 混凝土框架静力弹塑性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6.8 装配式框架静力弹塑性与时程分析结果对比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研究成果情况
致谢

(5)浮车型有轨电车虚拟试验可视化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有轨电车发展现状
        1.2.1 国外有轨电车发展现状
        1.2.2 国外有轨电车静置及线路虚拟试验研究现状
        1.2.3 国内有轨电车发展现状
        1.2.4 国内有轨电车静置及线路虚拟试验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浮车型有轨电车结构分析
    2.1 列车模型假设
    2.2 浮车型有轨电车列车铰接模型
        2.2.1 车间铰接器
        2.2.2 基于编组的列车铰接结构形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静置试验计算方法研究
    3.1 计算基本思路
    3.2 列车重量模型的建立
    3.3 基于虚位移原理的转向架支承力计算
        3.3.1 转向架支承力计算模型
        3.3.2 虚位移原理的转向架支承力计算
    3.4 基于悬挂系统位移协调的轴重轮重分配计算
        3.4.1 弹簧支承力分配原理
        3.4.2 浮车型有轨电车的轴重轮重计算
        3.4.3 算例验证
    3.5 柔性系数计算
        3.5.1 现有柔性系数计算理论
        3.5.2 浮车型有轨电车的柔性系数计算
        3.5.3 算例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路试验计算方法研究
    4.1 平面曲线通过铰接转角计算
        4.1.1 基于车辆结构的姿态分析
        4.1.2 列车平面曲线通过转角计算原理
        4.1.3 算例验证
    4.2 竖曲线通过铰接转角计算
        4.2.1 基于车辆结构的运动学分析
        4.2.2 列车竖曲线通过转角计算原理
        4.2.3 算例验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拟试验可视化平台开发
    5.1 程序功能与软件结构
    5.2 可视化功能设计
    5.3 数据库功能设计
    5.4 平台功能模块
        5.4.1 平台启动和登录
        5.4.2 数据读入
        5.4.3 称重计算及显示
        5.4.4 柔性系数计算及显示
        5.4.5 曲线通过计算及显示
        5.4.6 试验参数及结果数据管理
        5.4.7 试验报告生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新型梁柱端板连接装配式刚性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钢结构节点研究现状
        1.3.0 外伸端板内部传力机制
        1.3.1 外伸端板式节点研究现状
        1.3.2 焊接刚性节点加强的研究现状
        1.3.3 在美国行业规范下刚性端板判定
        1.3.4 端板撬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3.5 螺栓受力研究现状
        1.3.6 欧洲规范下的刚性节点判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传统外伸端板节点与新型装配式节点设计
    2.1 节点设计原则与基本信息
        2.1.1 节点设计原则
        2.1.2 节点设计基本信息
    2.2 传统外伸端板节点与新型装配式节点设计
        2.2.1 传统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设计
        2.2.2 新型加强型外伸端板连接节点设计
        2.2.3 新型节点的设计理念与节点几何参数的对比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有限元非线型分析与设置
    3.1 有限元建模
        3.1.1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3.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3 非线性材料
        3.1.4 网格划分
    3.2 单元设置
        3.2.1 实体单元
        3.2.2 接触算法以及接触单元选择
        3.2.3 预紧单元
    3.3 非线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传统外伸端板式节点与新型节点力学性能分析与对比
    4.1 引言
    4.2 base构件与rf构件设计
    4.3 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4.4 base节点单调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分析
        4.4.1 构件破坏模式
        4.4.2 单调荷载下荷载位移曲线
    4.5 低周往复荷载下力学性能分析
    4.6 抗震性能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节点螺栓弯拉承载力
    5.1 引言
    5.2 端板与螺栓变形协调
        5.2.1 力学模型分析
        5.2.2 力学模型的验证
        5.2.3 螺栓弯拉受力原理
        5.2.4 螺栓弯拉作用下强度验算方法
    5.3 考虑撬力与螺栓弯矩的设计流程
    5.4 算例
        5.4.1 基于设计流程的设计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申请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2 齿轮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1.2.1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
        1.2.2 齿轮动力学建模
        1.2.3 齿轮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1.3 永磁同步电机电磁场分析的研究现状
    1.4 机电系统非线性振动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齿轮时变啮合刚度的解析计算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齿轮啮合刚度的解析法计算模型综述
        2.2.1 外啮合齿轮副啮合刚度的解析法模型
        2.2.2 基于传统解析法模型的修正模型
    2.3 外啮合齿轮副啮合刚度的全解析计算方法研究
        2.3.1 刚柔耦合条件下齿轮基体诱导变形的分析计算
        2.3.2 齿根连接圆弧应力分布的形函数
        2.3.3 基于弹性圆环理论的齿轮应力-位移场分析
        2.3.4 齿轮基体局部诱导变形公式
        2.3.5 齿轮基体耦合诱导变形公式
        2.3.6 模型对比及验证
    2.4 内啮合齿轮副啮合刚度的全解析计算方法研究
        2.4.1 内啮合齿轮副啮合刚度的传统解析模型
        2.4.2 内啮合齿轮基体局部诱导变形公式
        2.4.3 内啮合齿轮基体耦合诱导变形公式
        2.4.4 模型对比及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自由度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考虑传动误差影响的齿轮静态啮合过程建模研究
        3.2.1 刚性齿轮基体模型(RGB)
        3.2.2 柔性齿轮基体模型(FGB)
        3.2.3 改进型柔性齿轮基体模型(IFGB)
    3.3 齿廓修形对齿轮静态啮合过程的影响
        3.3.1 齿轮副线外啮合现象
        3.3.2 齿廓修形对消除线外啮合现象的影响
        3.3.3 修形长度对齿轮啮合刚度及齿间载荷分配率的影响
        3.3.4 修形量对齿轮啮合刚度及齿间载荷分配率的影响
        3.3.5 输入力矩对齿轮啮合刚度及齿间载荷分配率的影响
    3.4 单自由度齿轮动力学建模研究
        3.4.1 固定变化啮合刚度模型(FVMS)
        3.4.2 非固定变化啮合刚度模型(VVMS)
    3.5 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3.5.1 齿轮动力学实验条件简述
        3.5.2 标准齿轮情况下的理论仿真与实验验证
        3.5.3 修形齿轮情况下的理论仿真与实验验证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固有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的基本结构
    4.3 双级2Z-X(A)型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4.3.1 非惯性坐标系下构件的加速度分析
        4.3.2 构件相对位移分析及等效转化
        4.3.3 单级2Z-X(A)型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3.4 双级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4.4 双级行星齿轮系统的固有特性分析
    4.5 电机对传动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
    4.6 刚度变化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
    4.7 运行参数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
        4.7.1 转速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
        4.7.2 负载对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动态均载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行星齿轮系统误差种类及啮合相位分析
        5.2.1 系统误差种类分析
        5.2.2 制造误差及装配误差的等效转化
        5.2.3 行星齿轮啮合相位差
    5.3 误差条件下的双级行星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
    5.4 制造误差对均载性能的影响
        5.4.1 齿形误差对均载性能的影响
        5.4.2 太阳轮偏心误差对均载性能的影响
        5.4.3 行星轮偏心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4.4 行星架偏心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4.5 行星架销轴孔分布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4.6 内齿圈偏心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5 装配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5.1 太阳轮装配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5.2 行星轮装配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5.3 行星架装配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5.4 内齿圈装配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的振动与动载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耦合构件的模型简化方法对振动位移响应影响
        6.2.1 第一级行星齿轮系统构件位移响应的时频特征
        6.2.2 第二级行星齿轮系统构件位移响应的时频特征
    6.3 电机系统对振动位移响应的影响
        6.3.1 传动链质量、惯量增加导致的影响
        6.3.2 转子偏心对电机振动特性的影响
        6.3.3 转子偏心测试实验
        6.3.4 转子偏心对传动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6.4 行星传动系统的动态载荷分析
        6.4.1 系统共振风险预测
        6.4.2 共振现象对系统动态载荷的影响
        6.4.3 转子偏心对系统动态载荷的影响
        6.4.4 齿轮偏心误差对系统动态载荷的影响
    6.5 系统的降振减载方法
        6.5.1 行星销轴的柔性化设计
        6.5.2 齿轮齿廓修形
    6.6 电驱动桥壳体振动的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6.6.1 壳体振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
        6.6.2 基于整车路试环境的壳体振动测试实验
        6.6.3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建筑工业化研究背景
        1.1.2 预制楼板类型及特征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竖向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2.1 试验目的
    2.2 构件设计与施工
        2.2.1 构件相似性设计
        2.2.2 构件设计
        2.2.3 试验构件制作
        2.2.4 楼盖装配
    2.3 试验加载与测量方法
        2.3.1 加载机制
        2.3.2 测量方案
    2.4 试验结果
        2.4.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2.4.2 位移
        2.4.3 钢筋应变
        2.4.4 混凝土应变
    2.5 试验小结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性能研究
    3.1 试验简介
        3.1.1 试验目的与内容
        3.1.2 试验构件设计
        3.1.3 试验构件施工
        3.1.4 试验加载程序
        3.1.5 试验测量方案
    3.2 试验结果分析与计算
        3.2.1 试验现象和裂缝发展
        3.2.2 构件位移与刚度
        3.2.3 板带受压翼缘
        3.2.4 应变分析
        3.2.5 受弯承载力分析
    3.3 拼缝试验小结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有限元分析
    4.1 模型参数设置与建模分析
        4.1.1 建模基本设定
        4.1.2 混凝土材料参数设置
        4.1.3 钢筋参数设置
        4.1.4 发泡混凝土参数设置
        4.1.5 建模分析
    4.2 新型楼盖有限元结果分析
        4.2.1 楼盖刚度与位移分析
        4.2.2 楼盖应力分析
    4.3 弹性状态不同楼盖有限元对比分析
        4.3.1 边梁刚度
        4.3.2 跨度
        4.3.3 顶底板厚度
        4.3.4 楼板厚度
        4.3.5 肋梁间距
        4.3.6 肋梁宽度
    4.4 不同类型楼盖有限元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承载力和刚度分析
    5.1 新型楼盖竖向承载力分析
        5.1.1 按弹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5.1.2 按塑性理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5.2 新型楼盖承载力计算探讨
        5.2.1 拟梁法计算
        5.2.2 塑性绞线法计算
    5.3 开裂荷载计算
    5.4 正常使用荷载下的刚度与变形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舒适度研究
    6.1 舒适度相关理论
        6.1.1 舒适度概念
        6.1.2 舒适度判定标准
    6.2 新型楼盖舒适度试验
        6.2.1 试验构件
        6.2.2 试验设备及测点
        6.2.3 基频试验方案
        6.2.4 人行激励试验方案
    6.3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基频
        6.3.1 试验结果分析
        6.3.2 有限元分析
        6.3.3 理论分析
    6.4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在人行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6.4.1 试验结果分析
        6.4.2 有限元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设计与施工建议
    7.1 新型楼盖构造要求
        7.1.1 新型楼盖结构尺寸要求
        7.1.2 拼缝构造要求
    7.2 新型楼盖设计建议
    7.3 新型楼盖施工流程与注意事项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节点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框架结构节点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3.1 基于承载力的抗震设计方法
        1.3.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1.4 纤维混凝土应用研究
        1.4.1 钢纤维
        1.4.2 塑钢纤维
        1.4.3 PVA纤维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目的
    2.2 纤维选择
    2.3 试件设计
    2.4 试件施工
    2.5 材性试验
    2.6 试件试验方案
        2.6.1 试验布置
        2.6.2 加载制度
        2.6.3 测量方案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主要试验现象
        3.1.1 试件1 试验现象
        3.1.2 试件2 试验现象
        3.1.3 试件3 试验现象
        3.1.4 试件4 试验现象
    3.2 滞回曲线
    3.3 骨架曲线
    3.4 强屈比和延性
    3.5 强度退化和刚度退化
        3.5.1 强度退化
        3.5.2 刚度退化
    3.6 耗能能力
    3.7 节点剪切变形及应变分析
        3.7.1 节点剪切变形
        3.7.2 应变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滞回耗能层间分布研究
    4.1 地震输入能
    4.2 框架层的滞回耗能占比
        4.2.1 系统累积滞回耗能
        4.2.2 累积滞回耗能沿楼层高度方向分布
    4.3 累积滞回耗能层间分布
    4.4 框架节点滞回耗能需求的确定
    4.5 算例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装配整体式框架节点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5.1 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
    5.2 变形需求和屈服荷载的确定
        5.2.1 变形需求
        5.2.2 屈服荷载
    5.3 极限位移及损伤指标的确定
        5.3.1 极限位移求解
        5.3.2 损伤指标的确定
    5.4 主动设计方法
    5.5 算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混凝土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与运营期时变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1.2 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有限元模型修正研究现状
        1.3.2 混凝土收缩徐变研究现状
        1.3.3 混凝土桥梁温度场研究现状
        1.3.4 斜拉桥辅助墩拉压支座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多目标优化理论
        2.2.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描述
        2.2.2 多目标优化算法
    2.3 工程背景
        2.3.1 桥梁概况
        2.3.2 桥梁静载试验
        2.3.3 桥梁模态试验
    2.4 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5 模型修正过程
        2.5.1 待修正参数选取
        2.5.2 目标函数
        2.5.3 模型修正过程
        2.5.4 模型修正结果
    2.6 模型修正效果验证
    2.7 小结
第三章 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的混凝土斜拉桥时变效应研究
    3.1 引言
    3.2 混凝土收缩徐变理论
        3.2.1 收缩徐变机理及影响因素
        3.2.2 收缩徐变数学模型
    3.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模型
        3.3.1 预应力筋的模拟方法概述
        3.3.2 基于杆梁组合单元的预应力筋单元模型
        3.3.3 改进的预应力筋单元模型
    3.4 预应力筋应力松弛的等效方法
        3.4.1 预应力筋松弛
        3.4.2 预应力筋松弛的等效蠕变系数
    3.5 考虑收缩徐变和预应力筋松弛的混凝土桥梁时变效应分析方法
        3.5.1 预应力筋单元
        3.5.2 混凝土单元
        3.5.3 基于组合单元的时间积分法
        3.5.4 算例验证
    3.6 基于杆梁组合单元的混凝土斜拉桥时变效应分析
        3.6.1 有限元分析模型
        3.6.2 背景斜拉桥健康检测
        3.6.3 主梁挠度
        3.6.4 斜拉索索力
        3.6.5 索塔塔顶位移
        3.6.6 辅助墩反力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实测数据的混凝土斜拉桥n型梁温度场及温度效应研究
    4.1 引言
    4.2 温度场基本理论
        4.2.1 热力学理论
        4.2.2 温度场计算理论
    4.3 温度场数据测试及分析
        4.3.1 测点布置
        4.3.2 混凝土Π型梁运营阶段实测温度场
        4.3.3 斜拉索温度
        4.3.4 索梁温差
    4.4 Π型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4.4.1 Π型梁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4.2 温度场计算结果及与实测值对比
    4.5 Π型梁竖向温度梯度拟合
        4.5.1 国内外温度梯度模式比较
        4.5.2 基于实测值的П型梁竖向温度梯度拟合
    4.6 温度效应分析
        4.6.1 计算参数取值
        4.6.2 整体升降温
        4.6.3 主梁温度梯度
        4.6.4 索塔温度梯度
        4.6.5 索梁温差
    4.7 小结
第五章 辅助墩拉压支座失效机理及预警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拉压支座的构造及传力机制
    5.3 基于全桥整体模型的运营阶段辅助墩拉压支座受力分析
        5.3.1 研究背景
        5.3.2 计算结果分析
    5.4 接触问题基本理论及其求解方法
        5.4.1 赫兹接触理论
        5.4.2 接触问题求解方法
    5.5 基于局部模型的运营阶段辅助墩拉压支座受力分析
        5.5.1 弹塑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
        5.5.2 材料本构关系和屈服准则
        5.5.3 局部精细模型计算结果
    5.6 辅助墩拉压支座失效机理分析
    5.7 辅助墩拉压支座失效预警方法
        5.7.1 拉压支座失效的静动力特征
        5.7.2 基于静动结合法的拉压支座失效预警方法
    5.8 斜拉桥辅助墩拉压支座失效的应对措施
    5.9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机构构件位移协调原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D]. 张鹏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全轮转向移动底盘设计及运动控制研究[D]. 张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明挖公路隧道基坑对下覆地铁隧道的影响研究[D]. 卜康正. 广州大学, 2020(04)
  • [4]基于新型放大式节点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章武亮. 广州大学, 2020(02)
  • [5]浮车型有轨电车虚拟试验可视化平台开发[D]. 王泽亚.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新型梁柱端板连接装配式刚性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 熊英庆.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7]电驱动桥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性研究[D]. 谢重阳. 武汉理工大学, 2019
  • [8]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受力性能研究[D]. 崔文潇. 东南大学, 2019(01)
  • [9]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节点设计方法研究[D]. 吴胜平.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混凝土斜拉桥有限元模型修正与运营期时变效应研究[D]. 彭涛.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机构部件位移配合原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