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构词方式对比研究

英汉构词方式对比研究

一、英汉构词方式对比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林松[1](2021)在《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构词法本质上是研究词语构成所涉的语素关系规律或规则。因此,构词法实际上是研究既有词语内部语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语素如何构成词及语素构词规律的方法。多数学者在阐述现代汉语复合词构词法时,将偏正、联合、主谓、述宾和述补五种构词基本方式予以列明。两汉时期的复合词构词法则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本文以西汉的《史记·本纪》《盐铁论》,东汉的《论衡》《潜夫论》四部着作为基本语料,在对语料的复合词从语义、构词方式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两汉时期的汉语复合词构词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从而梳理出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在这一时期的全貌,总结两汉时期汉语复合词在语义、结构上的特点,同时采用共时与历时的比较研究,将两汉时期的复合词与相近时期部分着作中的复合词的构词方式和特点作比较,分析其发展的规律及动因。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首先,至汉代,联合式构词法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最能产的构词方法,大有取代偏正式构词法首要地位的趋势。同时,联合式复合词中同素异序复合词的数量有所变化。从字序上看,语料中有同素异序现象,但较之先秦数量已经开始减少,这说明随着汉语词汇的发展,很多词己基本定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稳定性。虽然同素异序复合词数量在减少,但其在现代汉语中也还存在。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要素,学者们认为其主要包括语音、认知习惯(如汉语中对长幼、尊卑先后顺序的固化认知或喜好)、时间及空间的自发顺位(如时间表达遵循前后、古今顺序,空间表达习惯左右等)。其次,较之先秦,两汉时期的偏正式复合词的数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与学者们的“偏正式方式主要构成名词,没有构成形容词”这一观点有异,本文研究所涉四部语料,偏正式形容词均在各书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但从数量占比角度,其与前述学者研究的先秦时期的数量占比有所增长,有一定的发展。此外,四部语料相关的偏正复合词中尚有少量的数词和副词。此外,自西汉到东汉,偏正式复合词的构词形式有了明显的发展,也是复合词中构词形式最丰富的一类。另外,在本文的论述中,主谓式与动宾式复合词在所选语料中数量较少,构词方式在两汉时期也没有大的变化,且动宾式复合词中的动词,大多不带宾语,故推断两汉时期的动宾式复合词词汇化程度不高,其发展也并不成熟。最后,本文所涉附加式复合词,从数量及构成上看,变化不大。但是细细考察,发现词缀的数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如名词性词缀“者”,否定词性的词缀“无”等等,此外,附加式复合词构词方式稳定。董秀芳认为这是句法结构词汇化的一个后果,即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在研究方法上,一方面在历时研究的语料选择上,以两汉四部语料为核心,前引西汉前两部语料,后接魏晋两部语料,通过历时比较,对系统研究两汉复合词构词法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有一定的价值;另一方面,结合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在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复合词判定标准前提下,对四部语料中的复合词做了穷尽性数据统计,并以百分比的形式做了对比,实现了对两汉四部语料复合词构词的定量分析;(二)在研究视角上,除却传统复合词构词方法比较外,重视复合词构词、构词方式对语素义的影响。对所选语料所涉例证大部分复合词语义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对复合词构词结构、方法可能影响词素语义及构词导致原来语素义变化的现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基于此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三)在研究内容领域,如前所述所选语料及借助语料的历时比较研究,其主要关注复合词构词方式的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对联合式构词法、偏正式构词法等构词方法所涉数据进行横向对比且分不同时期进行纵向比较,得出了联合式构词法在两汉时期已成为汉语构词法中高产能的构词方法这一结论;(四)展现了汉语复合词在两汉时期各种构词方式的发展及其演变。

侯思琪[2](2021)在《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文中提出从古至今,拟声词在各民族的语言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语言系统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国内外研究者对拟声词大多围绕构词类型、句法语义和修辞功能三个方面来研究,而缺少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探讨。本文以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语义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成果对俄汉两种语言的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探究拟声词的音义关系及内部的认知机制,尝试归纳和总结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在俄汉两种语言中的语义转移规律和特点,揭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背后的认知差异,阐释其派生趋向。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四部分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目的和对象、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和对比语言学三方面对本课题所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第三章为拟声词概述,对拟声词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分析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范畴化标准;第四章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本章主要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进行研究;第五章为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本章主要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进行对比分析,如语义转移类别、特点、机制等;第六章为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本章主要在范畴化视角下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进行研究,并对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进行分析。

马苏彦[3](2020)在《《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文中提出颜色词是汉语词汇中标记性很强的一类词,作为汉语语言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发展轨迹也从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变化过程。《醒世姻缘传》作为明清时期一部重要的且极具地域色彩的长篇白话小说,其语言过渡性特点鲜明,具有较强的断代性,是研究近代汉语及方言的珍贵语料。本文选取1981年版《醒世姻缘传》(西周生撰、黄肃秋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出版,1985年2月第2次印刷)作为封闭文本,对其中出现的颜色词进行穷尽式分析,据统计,《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共有146条,涉及用例共1044例,大致可分为红、黄、黑、白、绿、蓝、紫、褐、灰,这九大色系。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系统的概貌,本文结合语义场理论,运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等方法从颜色词的词义、引申义、构词方式、语法特点等方面对《醒世姻缘传》的颜色词进行探究:绪论介绍了颜色词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梳理了《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同时对颜色词的分类依据进行了介绍。本论部分为第一章至第六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对《醒世姻缘传》中出现的颜色词进行穷尽式地归纳与整理,对涉及的“红、黄、黑、白、绿、蓝、紫、褐、灰”等9个颜色范畴进行探究。第七章为专题研究。对《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的文化义加以重新审视,探究其深层次的情感义与色彩义,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结语对本次研究的结论与不足之处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未来加以展望。文章创新之处在于,指出了《醒世姻缘传》中以红、白、黑这三种色系为主,其中红色系颜色词的种类及使用数量居于所有颜色词色系之首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红色密切相关。此外,文章还区分了上古、中古、近代颜色词的层级发展系统,体现了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同时指出了颜色词、同音词、区别词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后续颜色词的研究提供参考。对《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的研究,不仅可以展现明末清初这一时期颜色词系统的大致面貌,还可在汉语史的角度上对颜色词的源流演变情况进行整体感知;不仅可以窥探这一时期的文化传统及风土民情,还可从颜色词的使用结构上与现代山东方言、东北、西北方言相对照,为《醒世姻缘传》作者里居等问题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谭星[4](2020)在《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文中指出词汇的变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精神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新词语更是词汇中的“弄潮儿”和佼佼者。中国渴望了解世界,世界也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研究英语新词语不但可以消除我国同各国的交流障碍,也对了解时代的变迁有极大的现实意义。词汇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最敏感的部分,而新词则是词汇富有活力的标签,了解英语新词语的构词规律、翻译方法及其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对研究语言发展的趋势具有巨大理论意义。本文以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站“英语点津”频道下的英语新词语作为语料。首先,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新词的定义及界定方法。其次,以定性研究法为基础,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总结了英语新词语的构词方式,通过文献分析法,以翻译理论为指导归纳了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学者们对于英语新词语构词方式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对已成型的词形进行分类分析,而对于其分类下的语义究竟如何构建的研究较少;翻译方法讨论的也多是怎样提高其翻译技巧,对于翻译者的心理认知过程的研究较为单薄。而语义构建和翻译认知构成了英语新词翻译的基础,对于两者规律的探索也是解决英语新词汉译中出现问题的切入口。在众多的理论中,我们发现认知语义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两者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将概念整合理论分别与英语新词的构词、翻译方法联系起来,首先以构词方式归类,通过图表分析法分析了概念整合理论下英语新词语的意义构建过程;不仅讨论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法,还分析了译者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地以翻译方法作为分类,通过概念整合网络,分析了译者在不同翻译方法下翻译英语新词语的心理过程。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总之,本文对于英语新词语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不仅从界定方式、构词方式、翻译方法等方面归纳总结。也从认知方面入手,用概念整合理论揭示了其意义构建过程和翻译认知过程,这对于丰富英语新词语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在实践方面,发现概念整合网络不但对于新词意义构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而且对于翻译者的翻译过程也具有一致性。该研究有助于拓宽对英语新词语的系统研究和汉译方法的改进。

黎氏全[5](2020)在《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味觉作为基本的感觉之一,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了味觉,我们才可以认识美食、感受美味。而味觉是在饮食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既是饮食的重要特征之一,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价值。因此,味觉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中国的语言学对味觉词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还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味觉词的语义方面,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深度也有待加强。汉外对比研究虽然众多,但着重于与英语、日语、韩语等语种的对比。在越南,关于味觉词的研究寥寥可数,专门、系统地对汉越味觉词进行的对比研究更是一片空白。本研究从宏观、中观与微观的视角对汉越基本味觉词的语义、构词及语用三个层面的认知进行全面和细致对比,并尝试阐明这两种不同语言在味觉的词汇表征方面的异同和动因。论文选取汉语中的基本味觉词“酸”、“甜”、“苦”、“辣”、“咸”和越南语中与之相对应的“chua”、“ng(?)t”、“d(?)ng(kh(?))”、“cay”、“m(?)n”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认知语言学有关认知域的理论为基础,对味觉词的义域进行划分、定名及分析,然后把其分为“相同、相似、相异”三种情况去考察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的异同,从此阐释造成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此外,还采用了静态语言理论与动态言语实例结合法,探讨了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构词能力和语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在语义方面,汉越味觉词呈现出共性多于差异性的特点,其中“苦”与“d(?)ng(kh(?))”语义基本相同;“酸”与“chua”和“甜”与“ng(?)t”语义共性大于差异性;“辣”与“cay”语义异同参半;“咸”与“m(?)n”语义差异性大于共性。此外,两者在语义引申方面体现出一些整体性的倾向:一是从语义引申的途径上看,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基本体现出了“味觉现象—生理感觉—心理感觉—抽象概念”的模式;二是从语境依赖程度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受到语境的影响;三是从语义指向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都倾向于内指,但倾向程度有时有所不同;四是从语义指称对象上看,汉越味觉词语义使用范围有时不一致;五是从语义色彩上看,汉越味觉词的褒贬色彩大多相似。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方式和生理机制引起了汉越味觉词语义朝“同”的方向发展,但文化的差异和语言的约束导致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朝“异”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以认知、语言、文化三平面为基础,建立了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对比的阐释模式,从而寻求两者语义异同背后的深刻原因。从认知角度看,我们发现造成汉越味觉词语义表现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都具有共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对味觉的感受大体一致。从语言角度看,作为语言词汇系统的一部分,味觉词的引申意义会受到其所在的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语义表现的差异。而另一方面,语言接触又会使汉越味觉词语义产生很多相似之处。从物质文化看,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方式等直接影响了民族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偏好,这对汉越味觉词引申的结果和其隐含的褒贬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从社会文化看,中越两国人民都受到深远的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很多汉越味觉词的引申义明显地反映了儒家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思维方式上,中越文化都重视二元统一,两国人民习惯于直观思维、内向思维。此外,佛教观念渗透到越南人的思想意识中并给越南语言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些都是造成汉越味觉词引申意义有异有同的重要原因。(二)在构词方面,汉越两种语言的味觉形容词的构词法从宏观上看大异小同。从结构上看,汉语味觉词仅有附加式、复合式两种构词方式,而没有重叠式的构词法,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方式分为重叠式、附加式、复合式三种类型。研究结果发现,在重叠式上看越南味觉词具有零基式重叠AA和部分重叠AA式等两种类型。从附加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均有“词根+叠音后缀”(ABB式)和“词根+不叠音后缀”两种类型,其中以ABB附加式为主,A词根是基本味觉词。然而,在越南语ABB式里有一些AB、BB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从复合式上看,汉越味觉词又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本味觉+基本味觉”;第二类是“基本味觉词+其他成分”。汉越味觉词在复合式的第一类构词法中完全对应。第二类构词法中,汉越味觉词存在共同点和不同点。其共同点是由基本味觉词与其他词素结合在一起构成复合词,这些复合词不仅表示味道,而且大多带着引申意义;但整体上看,在复合式的构词方式上,越南语味觉词的构词能力与汉语味觉词相比,较为薄弱。越南语“基本味觉词+其它成分”组合只有联合式、偏正式复合词,而汉语除了联合式、偏正式之外,还有动宾式及主谓式复合组合。这也是两者复合式在第二类构词法中的不同点。(三)在语用方面,我们从交际对话、形容词生动形式和固定短语三个角度去研究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汉越基本味觉词都呈现出很多特殊的语用特点。在交际对话中,汉越味觉词既遵循又违反合作原则。在形容词生动形式中,汉越味觉词能够改变词语的语义程度、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在固定短语中,汉越味觉词主要出现在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俗语等固定短语。这些短语信息丰富,形式简洁,语言生动,语体鲜明,语义蕴含着民族深刻的处世之道和哲学思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丰富了隐喻理论和味觉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不仅加深我们对汉越味觉词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我们更好地认识中越两国的文化和思维方式颇有裨益,同时还为汉越词汇教学、词典编纂、翻译工作提供了积极的贡献。

仝婕[6](2020)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内部结构和语义关系复杂,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的一个难点。目前国内学术界仅有关于局部同素反义构词这一现象的研究,鲜有针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专门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研究更为有限。本文拟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入手,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针对汉语学习者学习该类词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语言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两个角度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进行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第二部分从结构、词性和语义三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进行分析说明,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基于对留学生习得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情况的考察,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文化因素负迁移以及学习环境的影响四个角度对影响习得的因素作进一步探究。第四部分将从大纲、教材安排和学生学习策略三方面提出具体教学建议,以期能够改进对外汉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教学。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7](2019)在《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加上各国经济关系的广泛发展,全世界的人都能很容易地相互交流,世界上不同语言人们的交流机会和次数也增加起来了,所以语言障碍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在语言的交流中,经常会出现把别的国家语言的发音和用法运用到自己语言系统中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新词语。新词语的兴起,丰富了语言的词汇系统,方便了各民族的日常交流,同时提升了新词语在词汇学研究中的地位。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选取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历史阶段、构词方式、新词语特点、新词语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新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进行总结和对比,提示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异同,分析一下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对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本研究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详细描述了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的意义及现状,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网络词语研究现状、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现状、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现状以及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现状,选题的理由,说明研究的整体情况,包括研究背景的介绍、研究对象的界说、研究目标的制定、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设计的陈述等,其中,研究设计提出了本研究谈论的主要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难点、研究创新点,并对语料的搜集程序和构成情况进行了详实说明。第二章:主要讨论语言学界定、新词语界定、新词语产生的原因、新词语的特征、网络词语界定、网络词语的形态和构词方式特点。第三章:以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基础,从阿拉伯语和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三个方面区分了阿拉伯语和汉语词汇及新词语历史阶段的异同。通过分析研究者发现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特点有相同点即:在近现代都从英语中借入大量新词语、两种语言吸收外来名的途径基本上是一样的,因为战争、社会变革、宗教的引进和现代因特网技术导致了大量外来地名的出现、两种语言新词语所涉语中的及的社会领域基本相同的,主要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政治、和科技等相同的层面。同时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有不同点即;从分析阿汉新词语的不同历史阶段,我们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词汇量很庞大、吸收面很广、涉及领域广泛、词汇量及其丰富,自古代以来,阿拉伯人就一直很热情,他们对外来语地名表现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汉语被认为是一种专业思想强的语言,但在借用其他新词语时,除了语法方面的汉语外,还保留了发音的基础,所以汉语的意译词所占的比列较大,可是阿语新词语使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中文具有很大的优点。第四章:从阿拉伯语和汉语21世纪新词语语的借入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出其成因的异同点。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阿拉伯和汉语借入方法有异同,发现了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法有全义借入法;比如((?))来自英文的cell(细胞)、全音借入法;如((?))来自法语的“helicoptere”(直升机)、半音半义借入;如((?))来自英文的“X-RAY”(X-光)、音译(义)加阿拉伯解释词借词;如((?))来自英文的“Metro”(地铁)、缩写借入法;如((?))来自英文,而汉语新词语借入方式由六种构成的,即全音借入法;如(诺贝尔)、音义结合法;如(黑客)、半音半义法;如(奥林匹克运动会)、音义(译)加汉语解释词借词;如(迪斯尼乐园)、全义借入法;如(键盘)、缩写借入法;如(丁克)。通过分析两种语言的新词语借入方式可以找出阿汉新词语借入方法的异同。第五章:第五章主要分析汉语和阿拉伯语的网络新词语,作者从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汉阿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三个方面进行阿汉网络新词语对比分析,主要目的是找出使用网络语言的原因,通过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词的对比分析,发现阿拉伯语语和汉语都运用了丰富的网络词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这项研究为年轻人使用网络语言提供了实质性的见解,它为扩展和增进网络语言的使用和未来的理解铺平了道路。第六章:本章试图从汉阿两种语言中的新词语为出发、对两国在语言发展、文化特性、民族属性等各个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与整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作者找出中阿文化内涵的异同以及阿拉伯与伊斯兰文化和汉语与汉文化的异同。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在吸收新词语语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聪明才智和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热爱,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按照自身语言的语法规则、构词方法和习惯,对一部分借词加以吸收、消化和变通,使得新词语总体上出现了变化,主要有:声调的改变、音素的改变、词汇语法功能的改变、构词结构的改变和音节的改变。这一章回顾了这两种语言中新词语语的历史演变及其发展情况。古代,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中阿两种语言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唐朝的中国王朝和阿拉伯历史上的阿贝歇王朝都有一个辉煌的时期。当汉语和阿拉伯语成为一种共同语言时,欧洲人为掌握这两种语言而感到自豪,最近,这两个民族都遭受了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强烈的文化影响在汉语和阿拉伯语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导致两种语言吸收大批的新词语语。第七章:浅谈阿拉伯语语中的汉语新词语以及汉语中阿语新词语,找出借入新词语的原因、发展以及两个国家之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中国语阿拉伯地区的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在战争与和平中合作起来,中国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留了很深刻的影响,导致了阿语吸收不少的汉来源的词语,中文对阿语留了很多词语。例如中国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通过双方的文化、习俗、传统的互动,中国对阿拉伯人又带来了一些中文词语比如;茶、茶杯、太极、孔子、道家、瓷器、中国丝绸等等,与此同时,从阿拉伯半岛到中国,阿拉伯文化在传播天文学、地理、医学、药学、数学和艺术等许多应用科学和科学理论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双方的文化、贸易的互动中文吸收不少的阿语来源的词语,比如没药、祖母绿、苏丹来自阿语的一些姓名阿拉丁、阿里巴巴、马、哈、伊、涂、吴等,葫芦巴,艾米尔,何黎勒等等的词语。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追求词语结果与文化的凝练是造成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异同的原因,并分别对阿拉伯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和预测。

袁耀辉[8](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祝阿呷莫[9](2019)在《汉彝语重叠词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汉语和彝语共有的语言现象。汉语重叠现象深受汉语学者的关注,研究成果丰硕。但是汉语重叠词和彝语重叠词的研究都不是很成熟,没有系统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语和彝语重叠词的构词方式、语音、语义即语法意义进行比较研究。重叠词分广义重叠词和狭义重叠词,在本文里讨论的是广义的重叠词,包括音节重叠词(叠音词)、语素重叠词、词汇重叠词。汉语里的ABAB式是超词语,所以不在研究范围内,但是同样的ABAB式在彝语里是一个词,所以要讨论。典型的重叠词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词根和重叠词之间有声音、语素、音节(语音)、意义等的联系;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多个意义;重叠后是一个词。汉语和彝语都有一个成词语素或不成词语素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之后变成为一个具有韵律美或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词。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汉彝语重叠词的AA式、ABB式、AABB式、ABCC式和彝语ABAB式。主要从构词方式、语音和语法意义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两种语言的重叠词其语音、语法、语法意义以及语用特点有同也有异。本文内容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对汉彝语AA式、ABB式、AABB式重叠词和彝语ABAB式重叠词的研究和对比研究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第二部分即文章的第一章,对汉彝语重叠词的重叠方式比较分析。主要分别对汉彝语AA式、ABB式、AABB式重叠词和彝语ABAB式重叠词的构词方式进行分析描写,并对其进行对比。汉语重叠词的重叠方式与彝语重叠词的重叠方式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汉语和彝语都有AA式、ABB式、ABCC式、AABB式的重叠词,但是汉语没有ABAB式的重叠词,而彝语有ABAB式重叠词。同时,由同一种重叠方式构成汉语重叠词和彝语重叠词的,其构词方式、语音、语法意义也显现出一定的不同特征,有相异之处,也有奇妙的相同之处。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二章,对汉彝语重叠词的语音形式进行分析对比,本章将简要对汉彝语重叠词的语音声调特点以及重叠前后语音声调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与对比,分别对汉彝语AA式、ABB式、AABB式、ABCC式重叠词和彝语ABAB式重叠词的语音特点进行分析描写和对比。汉语和彝语词受重叠影响发生的语音要素变化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变化。汉语里有4个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彝语也有4个调类:高平调(55)、次高调(44)、中平调(33)、低降调(21)。重叠词这样的语音特征在彝语中比较明显。而在汉语重叠词中也存在语音声调有明显变化的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章,将对汉彝语AA式、ABB式、AABB式、ABCC式重叠词和彝语ABAB式重叠词的语法意义特点进行分析描写,并对其进行对比。汉语和彝语重叠词的语法意义以及语义的变化都有异有同,如彝语AA式重叠词就跟汉语AA式重叠词的语法意义和语义以及其变化规律相差甚远。彝语的A式词和AA式重叠词的意义完全不一样。而汉语的AA式重叠词在重叠前和重叠后其内涵意义有区别,但仍然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差不太明显。第五部分即文章的第四章,将从构词方式、词性、语音特点和语法意义四方面对汉彝语各类重叠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并总结。

阮德海(NGUYEN DUC HAI)[10](2018)在《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和基本要素,也是人们进行日常交际和思维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元素,它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词汇的研究,尤其是文化词汇的研究成为世界上各国专家学者十分重视的课题之一。词汇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通过词汇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的状况。反过来,通过研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语言、词汇的发展和演变。水是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元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汉语和越南语词汇中,“水”和“(?)”都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基本词汇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重要和普遍的构词语素。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水/(?)”的引申义也不断地发展,与“水/(?)”相关的新词语也在不断地出现,形成了庞大的一个“水/(?)”族词语系统,是汉语和越南语词汇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汉语和越南语中“水”族词语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意义也非常丰富,文化积淀丰厚。所谓的汉语“水”族词语和越南语“(?)”族词语,是以“水”、“(?)”为构词语素构成的词语类聚。在汉语和越南语中,“水”族词语与“(?)”族词语系统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系统,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表义也很丰富,直接反应出汉、越两个民族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在两个民族的语言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本文选取了汉语中的“水”族词语和越南语中的“(?)”族词语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在对大量汉、越语相关的语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分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对比语言学、范畴化、隐喻认知和文化语言学等相关的理论,对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语义范畴、隐喻认知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描写分析和对比研究,然后探讨了汉越语“水”族词语在各方面上的异同的成因,最后从翻译、教学提出相应的一些翻译和教学策略和建议,以期能推动对越汉语词汇教学的发展。全文共由十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论述课题的背景,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范围、提出本研究的目标、研究价值和内容,总结和归纳中国和越南对汉、越语“水”族词语研究的成果,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汉、越语“水”语义对比分析。第三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系统的对比分析。第四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对比分析。第五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的语义范畴对比分析。第六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第七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第八章为汉、越语“水”族词语异同的成因分析。第九章是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的启示。第十章为结语,对本文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二、英汉构词方式对比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构词方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汉语构词法研究概况
        1.1.2 汉语复合词研究概况
    1.2 选题缘由及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选题缘由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
    1.4 几点说明
        1.4.1 本文对词的判定标准
        1.4.2 本文拟采用的复合词判定标准
        1.4.3 其他事项
第二章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2.1 西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2.2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2.2.1 《史记》研究概况
        2.2.2 语料的选择
        2.2.3 《史记·本纪》复合词构词概貌
        2.2.4 小结
    2.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2.3.1 《盐铁论》语言研究综述
        2.3.2 语料的选择
        2.3.3 《盐铁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2.3.4 小结
    2.4 西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第三章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3.1 东汉复合词构成概况
    3.2 《论衡》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3.2.1 《论衡》词汇研究概况
        3.2.2 语料的选择
        3.2.3 《论衡》复合词构词概貌
        3.2.4 小结
    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法研究
        3.3.1 《潜夫论》词汇研究概况
        3.3.2 语料的选择
        3.3.3 《潜夫论》复合词构词概貌
        3.3.4 小结
    3.4 东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特征总结
第四章 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对比研究
    4.1 联合式复合词
    4.2 偏正式复合词
    4.3 动宾式复合词
    4.4 述补式复合词
    4.5 主谓式复合词
    4.6 附加式复合词
第五章 结语
    5.1 两汉时期复合词特点
        5.1.1 数量呈上升趋势,构词形式基本完备
        5.1.2 联合式最能产
        5.1.3 偏正式复合词构词形式丰富
        5.1.4 主谓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5.1.5 动宾式复合词数量较少
        5.1.6 句法结构的词汇化造成了词缀的增加
    5.2 不足之处
        5.2.1 关于研究语料的选择
        5.2.2 数据统计
        5.2.3 词的界定及构成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РЕФЕРАТ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内容
        (二)语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语义学相关理论
    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
        (一)象似性理论
        (二)隐喻与转喻理论
        (三)范畴化理论
    三、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拟声词概述
    一、拟声词的界定
    二、拟声词的分类
        (一)自然现象类拟声词
        (二)生物类拟声词
        (三)人类活动类拟声词
        (四)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
    三、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范畴化标准
        (一)撞击类拟声词
        (二)破裂类拟声词
        (三)摩擦类拟声词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一、拟声词的音义关系
        (一)拟声词的能指与所指
        (二)拟声词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之间的关系
        (三)拟声词音义象似性的表现
    二、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对比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音义象似性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音义象似性的异同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
    一、拟声词的语义特质
    二、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类别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特点对比分析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四、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语义转移机制对比分析
        (一)相同点
        (二)不同点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六章 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一、拟声词范畴化的层次体系
    二、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一)范畴化视角下俄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二)范畴化视角下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
        (三)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拟声词的派生趋向对比分析
    三、范畴化视角下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对比
        (一)俄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
        (二)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
        (三)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动词的构词方式异同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步骤与方法
    四、颜色词的分类依据
第一章 红色系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黄色系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色系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白色系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蓝色系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紫、褐、灰色系
    第一节 紫色系
    第二节 褐色系
    第三节 灰色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醒世姻缘传》颜色词语语用文化研究
    第一节 颜色词语的审美情调
    第二节 颜色词语的情绪特征(构成状态词主观化特征)
    第三节 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
    第四节 《醒世姻缘传》作者问题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醒世姻缘传》颜色词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 英语新词语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4 研究方法
    0.5 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
        0.5.1 论文结构
        0.5.2 创新之处
第1章 理论基础
    1.1 新词语的界定
    1.2 概念整合理论
        1.2.1 概念整合理论概述
        1.2.2 概念整合过程
        1.2.3 概念整合的四个网络类型
第2章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和汉译方法
    2.1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出现领域
        2.1.1 经济领域
        2.1.2 社会生活
        2.1.3 网络文化
    2.2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构成方式
        2.2.1 复合法
        2.2.2 派生法
        2.2.3 混成法
        2.2.4 首字母缩略法
        2.2.5 类比法
    2.3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语的翻译方法
        2.3.1 直译法
        2.3.2 意译法
        2.3.3 音译法
        2.3.4 省译法
        2.3.5 阐述法
        2.3.6 混合译法
    2.4 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英语新词汉译中存在的问题
        2.4.1 以词语解释作译名
        2.4.2 过度机械的直译
        2.4.3 文化意义的缺失
        2.4.4 感情色彩的偏差
        2.4.5 译名不统一
    2.5 小结
第3章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2013-2018年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研究
    3.1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英语新词语的语义构建研究
        3.1.1 概念整合理论下复合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3.1.2 概念整合理论下混成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3.1.3 概念整合理论下派生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3.1.4 概念整合理论下首字母缩略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3.1.5 概念整合理论下类比新词意义构建分析
        3.1.6 小结
    3.2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英语新词语的翻译认知过程
        3.2.1 概念整合视角下直译法的认知过程
        3.2.2 概念整合视角下意译法的认知过程
        3.2.3 概念整合视角下音译法的认知过程
        3.2.4 概念整合视角下阐述法的认知过程
        3.2.5 概念整合视角下混合译法的认知过程
        3.2.6 小结
第4章 结语
    4.1 研究结论
    4.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3-2018年英语点津栏目英语新词语汇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2 越南味觉词的研究现状
        1.2.3 汉越味觉词的对比研究
        1.2.4 对现有研究的简要评价
    1.3 研究范围
        1.3.1 味与味觉
        1.3.2 味觉词的定义及分类
        1.3.3 基本味觉词及研究对象
    1.4 理论依据
        1.4.1 语义对比的理论框架
        1.4.2 差异解释的阐释模式
    1.5 研究方法和语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语料说明
第二章 汉越“酸/chua”语义对比
    2.1 汉越“酸/chua”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2.2 汉越“酸/chua”语义统计及分析
        2.2.1 “酸/chua”的语义分布统计
        2.2.2 “酸/chua”语义内涵分析
    2.3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总结
        2.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2.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2.4 汉越“酸/chua”语义异同的原因
        2.4.1 认知因素
        2.4.2 语言因素
        2.4.3 文化因素
第三章 汉越“甜/ng(?)t”语义对比
    3.1 汉越“甜/ng(?)t”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3.2 汉越“甜/ng(?)t”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3.2.1 “甜/ng(?)t”的语义分布统计
        3.2.2 “甜/ng(?)t”的语义内涵分析
    3.3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总结
        3.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3.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3.4 汉越“甜/ng(?)t”语义异同的原因
        3.4.1 认知因素
        3.4.2 语言因素
        3.4.3 文化因素
第四章 汉越“苦/d(?)ng(kh(?))”语义对比
    4.1 汉越“苦/d(?)ng(kh(?))”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4.2 汉越“苦/d(?)ng(kh(?))”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4.2.1 “苦/d(?)ng(kh(?))”的语义分布统计
        4.2.2 “苦/d(?)ng(kh(?))”的语义内涵分析
    4.3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总结
        4.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4.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4.4 汉越“苦/d(?)ng(kh(?))”语义异同的原因
        4.4.1 认知因素
        4.4.2 语言因素
        4.4.3 文化因素
第五章 汉越“辣/cay”语义对比
    5.1 汉越“辣/cay”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5.2 汉越“辣/cay”的语义统计及分析
        5.2.1 “辣/cay”的语义分布统计
        5.2.2 “辣/cay”的语义内涵分析
    5.3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总结
        5.3.1 语义共性的总结
        5.3.2 语义个性的总结
    5.4 汉越“辣/cay”语义异同的原因
        5.4.1 认知因素
        5.4.2 语言因素
        5.4.3 文化因素
第六章 汉越“咸/m(?)n”语义对比
    6.1 汉越“咸/m(?)n”词义域划分的思路
    6.2 汉越“咸/m(?)n”语义统计及分析
        6.2.1 “咸/m(?)n”的语义分布统计
        6.2.2 “咸/m(?)n”的语义内涵分析
    6.3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总结
    6.4 汉越“咸/m(?)n”语义异同的原因
第七章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
    7.1 汉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1.1 重叠式
        7.1.2 附加式
        7.1.3 复合式
    7.2 越南语味觉词构词方式
        7.2.1 重叠式
        7.2.2 附加式
        7.2.3 复合式
    7.3 汉越味觉词构词方式对比分析
        7.3.1 重叠式对比
        7.3.2 附加式对比
        7.3.3 复合式对比
第八章 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8.1 汉越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1 交际对话的合作原则
        8.1.2 汉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1.3 越南语味觉词在交际对话中“合作原则”下的语用特点
    8.2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1 汉越味觉词生动形式的类型
        8.2.2 汉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2.3 越南语味觉词生动形式的语用特点
    8.3 汉越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1 汉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3.2 越南语味觉词在熟语构成中的语用特点
    8.4 总结
第九章 结语
    9.1 本论文的基本结论
        9.1.1 关于汉越味觉词语义的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9.1.2 关于汉越味觉词引申差异原因的阐释
        9.1.3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构词方式
        9.1.4 关于汉越味觉词的语用特点
    9.2 研究反思
        9.2.1 创新之处
        9.2.2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6)对外汉语教学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界定
        二、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结构、词性和语义的研究
        三、语料库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习得情况研究
        四、针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教学建议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第五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一、汉语本体研究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三、述评小结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调查
    第一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界定和范围
        一、同素
        二、局部同素
        三、反义关系
        四、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第二节 大纲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一、大纲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及其对应等级
        二、大纲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对比统计和分析
    第三节 教材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一、教材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考察
        二、教材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分析
    第四节 语料库中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一、语料库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考察
        二、语料库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句法、语义研究
    第一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结构
        一、同构词
        二、异构词
    第二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词性
        一、词性相同
        二、词性不同
    第三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语义类型
        一、同义词
        二、异义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习得情况分析
    第一节 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合理类推
        一、大纲、教材中成对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二、非抽象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三、高频使用的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
    第二节 习得偏误
        一、生造词
        二、过度类推词
    第三节 影响习得因素
        一、母语负迁移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三、文化因素负迁移
        四、学习策略
        五、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对大纲的调整建议
        一、补充收录《对外汉语教学常用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表》中的词
        二、补充收录教材中的词
        三、补充收录语语料库中的词
    第二节 对教材的建议
        一、保证高覆盖率和高复现率
        二、基于大纲
        三、全面标注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词性
        四、穿插补充常用语素义
        五、合理选择,精准释义
    第三节 对学习策略的建议
        一、了解语义关系的不对应性
        二、了解反义词的不对应性
        三、关注负向词语,避免过度类推
        四、善于整合归纳,注重分析比较
        五、培养目的语文化思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文的研究成果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三、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网络词语研究现状
        1.2.2 对21世纪新词语研究
        1.2.3 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的研究
        1.2.4 阿拉伯语和汉语与文化关系的现状
    1.3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语料来源
    1.6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6.1 研究创新点
        1.6.2 研究难点
    1.7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新词语界定与产生
    2.1 新词界定
        2.1.1 语言学界定
        2.1.2 新词语的界定
    2.2 新词语的产生
        2.2.1 新词语产生的高峰
        2.2.2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2.2.3 新词语的特征
    2.3 网络新词语
        2.3.1 网络词语的界定
        2.3.2 网络新词语的特点及创建方式:
第三章 汉阿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 汉语词汇和新词语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3.1.1 汉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1.2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和新词语阶段发展
        3.1.2.1 汉语新词语的概述
        3.1.2.2 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历史
    3.2 阿拉伯语的新词语历史阶段以及特点
        3.2.1 阿拉伯语历代词汇发展的特点
        3.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概述和发展
        3.2.2.1 阿拉伯语新词语概述
        3.2.2.2 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发展
    3.3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的相同和不同点
        3.3.1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不同点
        3.3.2 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历史阶段特点的相同点
    3.4 小结
第四章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新词语对比研究
    4.1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对比
        4.1.1 21世纪阿拉伯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1.2 21世纪汉语新词语的借入方式
    4.2 21世纪阿汉新词语借入方式的异同
        4.2.1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不同点由
        4.2.2 21世纪阿拉伯语和汉语借新词语方式的相同点
    4.3 小结
第五章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新词语对比
    5.1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1.2 汉语网络词语的现象
    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1 阿拉伯语网络词语的分类
        5.2.2 汉语网络词语分类
    5.3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1 阿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3.2 汉语网络词语的构词方式
    5.4 汉阿网络词语的构成特征
    5.5 汉阿网络语言造词方法的同点
        5.5.1 汉语和阿拉伯语网络语言造成方法的共同点
        5.5.2 阿拉伯语和汉语网络词构词法的不同点
    5.6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和阿拉伯语新词新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1 语言与文化
        6.1.1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6.2 汉语和汉文化
    6.3 阿拉伯语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6.4 汉语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比较
    6.5 小结
第七章 汉源阿拉伯语新词语与阿源汉语新词语对比
    7.1 汉源阿拉伯新词语
    7.2 阿源汉语新词语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8.1 结论
    8.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汉彝语重叠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方法
    0.3 重叠词研究现状
        0.3.1 汉语重叠词的研究
        0.3.2 汉语重叠词与其他语重叠词的对比研究
        0.3.3 彝语重叠词的研究
第1章 汉彝语重叠词的重叠方式比较分析
    1.1 汉语重叠词的形式
        1.1.1 AA式重叠词
        1.1.2 ABB式重叠词
        1.1.3 AABB式重叠词
        1.1.4 ABCC式重叠词
    1.2 彝语重叠词的重叠方式
        1.2.1 AA式重叠词
        1.2.2 ABB式重叠词
        1.2.3 AABB式重叠词
        1.2.4 ABCC式重叠词
        1.2.5 ABAB式重叠词
    1.3 汉彝语重叠词重叠方式的异同
        1.3.1 AA式重叠词重叠方式对比
        1.3.2 ABB式重叠词重叠方式对比
        1.3.3 AABB式重叠词重叠方式对比
        1.3.4 ABCC式重叠词重叠方式对比
        1.3.5 彝语ABAB式重叠词重叠方式
第2章 汉彝语重叠词的语音形式对比
    2.1 汉语重叠词的语音特点
        2.1.1 AA式重叠词
        2.1.2 ABB式重叠词
        2.1.3 AABB式重叠词
        2.1.4 ABCC式重叠词
    2.2 彝语重叠词的语音特点
        2.2.1 AA式重叠词
        2.2.2 ABB式重叠词
        2.2.3 AABB式重叠词
        2.2.4 ABCC式重叠词
        2.2.5 ABAB式重叠词
    2.3 汉彝语重叠词语音形式的异同
        2.3.1 AA式重叠词语音形式对比
        2.3.2 ABB式重叠词语音形式对比
        2.3.3 AABB式重叠词语音形式对比
        2.3.4 ABCC式重叠词语音形式对比
第3章 汉彝语重叠词的语法意义及语义特点
    3.1 汉语重叠词的语法意义
        3.1.1 AA式重叠词
        3.1.2 AABB式重叠词
        3.1.3 ABB式重叠词
        3.1.4 ABCC式重叠词
    3.2 彝语重叠词的语法意义
        3.2.1 AA式重叠词
        3.2.2 AABB式重叠词
        3.2.3 ABAB式重叠词
        3.2.4 ABB式重叠词
        3.2.5 ABCC式重叠词
    3.3 汉彝语重叠词语法意义对比
        3.3.1 汉彝语AA式重叠词语法意义对比
        3.3.2 汉彝AABB式重叠词语法意义对比
        3.3.3 汉彝ABCC式重叠词语法意义对比
    3.4 汉彝语重叠词的语义共性
        3.4.1 拟声
        3.4.2 拟态
        3.4.3 模仿儿语或表示对小事物的喜爱
结语
    一、汉彝各类重叠词的相同之处
        (一)AA式重叠词
        (二)ABB式重叠词
        (三)AABB式重叠词
        (四)ABCC式重叠词
    二、各类重叠词不同之处
        (一)AA式重叠词
        (二)ABB式重叠词
        (三)AABB式重叠词
        (四)ABCC式重叠词
    三、独属于彝语的重叠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目标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 关于汉语“水”族词语的研究
        二 关于越南语“(?)”族词语的研究
        三 关于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价值和研究内容
        一 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二)应用价值
        三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三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越语“水”的语义系统对比
    第一节 汉语“水”的语义系统
        一 汉语“水”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
        二 汉语“水”的词义分析
    第二节 越南语“(?)”的语义系统
        一 越南语“(?)”在越南语词典中的释义
        二 越南语“(?)”的词义分析
    第三节 汉、越语“水”的语义系统对比分析
        一 相同点
        二 不同点
第三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系统对比分析
    第一节 汉语“水”族词语系统分析
        一 汉语“水”族词语中的合成词
        (一)双音节合成词
        (二)普通三音节合成词
        (三)普通四音节合成词
        二 汉语“水”族词语中的熟语
        (一)惯用语
        (二)成语
        (三)俗语
    第二节 越南语“(?)”族词语系统
        一 越南语“(?)”族词语中的合成词
        (一)双音节合成词
        (二)普通三音节合成词
        二 越南语“(?)”族词语中的熟语
        (一)惯用语
        (二)成语
        (三)俗语
    第三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系统对比
        一 相同点
        二 不同点
        (一)意义方面的差异
        (二)结构方面的差异
        (三)系统构成的差异
第四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对比
    第一节 汉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
        一 汉语“水”族词语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一)双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二)三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三)四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二 汉语“水”族词语中熟语的结构方式
        (一)惯用语的结构方式
        (二)成语的结构方式
        (三)俗语的结构方式
    第二节 越南语“(?)”族词语的构成方式
        一 越南语“(?)”族词语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一)双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二)三音节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二 越南语“(?)”族词语中熟语的结构方式
        (一)惯用语的结构方式
        (二)成语的结构方式
        (三)俗语的结构方式
    第三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构成方式对比
        一 相同点
        二 不同点
第五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语义范畴对比
    第一节 关于范畴与范畴化
    第二节 汉语“水”族词语的语义范畴
        一 汉语“水”族词语中合成词的语义范畴
        (一)自然意义范畴
        (二)社会意义范畴
        (三)医学意义范畴
        二 汉语“水”族词语中熟语的语义范畴
        (一)自然意义范畴
        (二)社会意义范畴
    第三节 越南语“(?)”族词语的语义范畴
        一 越南语“(?)”族词语中合成词的语义范畴
        (一)自然意义范畴
        (二)社会意义范畴
        (三)医学意义范畴
        二 越南语“(?)”族词语中熟语的语义范畴
        (一)自然意义范畴
        (二)社会意义范畴
    第四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语义范畴对比
        一 相同点
        二 不同点
第六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隐喻认知对比
    第一节 关于认知和隐喻
        一 关于认知
        二 关于隐喻
        (一)隐喻的概念
        (二)隐喻的分类
    第二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一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结构隐喻
        (一)水是时间、变化
        (二)水是金钱
        (三)水是力量、毅力或精神
        二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空间方位隐喻
        (一)汉、越语“水”族词语的一维空间隐喻
        (二)汉、越语“水”族词语的二维空间隐喻
        (三)汉、越语“水”族词语的三维空间隐喻
        三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实体隐喻
        (一)汉、越语“水”族词语共有的实体隐喻
        (二)汉、越语“水”族词语特有的实体隐喻
    第三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隐喻认知共性与个性分析
        一 汉、越语“水”族词语隐喻认知的共性
        二 汉、越语“水”族词语隐喻认知的个性
第七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
        一 语言的概念
        二 文化的概念
        三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汉、越语“水”族词语的文化内涵
        一 反映自然环境
        (一)气候
        (二)自然景观
        (三)自然生态
        二 反映物质文化背景
        (一)生活生产环境
        (二)交通工具
        (三)日常用品
        (四)饮食
        三 反映社会文化背
        (一)人际关系
        (二)婚姻制度
        (三)社会伦理道德
        四 反映心理文化背景
        (一)对水的感情
        (二)水神崇拜
        (三)龙崇拜
第八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异同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系统构成异同的成因
    第二节 构词方式异同的成因
    第三节 语义范畴异同的成因
    第四节 隐喻认知异同的成因
        一 人类认知及体验的影响
        二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 文化的影响
        四 其他因素的影响
    第五节 文化内涵异同的成因
        一 文化的影响
        二 封建社会观念思想的影响
        三 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第九章 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对翻译的启示
        一 直译法
        二 意译法
        三 转译法
    第二节 对越汉语“水”族词语教学的启示
        一 汉语“水”族词语教学在对越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 对越汉语“水”族词语教学的启示
        (一)汉越对比的方法
        (二)举一反三的方法
        (三)填缺补空的方法
第十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汉语“水”族词语表
    附录二 :越南语“(?)”族词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四、英汉构词方式对比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汉汉语复合词构词法研究[D]. 林松. 吉林大学, 2021(01)
  • [2]俄汉语非生命物体类拟声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侯思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D]. 马苏彦.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日报网中的英语新词语及其汉译研究[D]. 谭星. 新疆大学, 2020(07)
  • [5]汉越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黎氏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对外汉语教学中假性局部同素反义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 仝婕.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阿汉新词语对比分析研究[D]. 阿扎(Azza Abdelwahab Ibrahim Hassanein). 武汉大学, 2019(03)
  • [8]《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9]汉彝语重叠词对比研究[D]. 祝阿呷莫.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汉、越语“水”族词语对比研究[D]. 阮德海(NGUYEN DUC HAI). 广西民族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英汉构词方式对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