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溶气浮选(DAF)装置的气泡性能

新型溶气浮选(DAF)装置的气泡性能

一、Bubble performance of a novel dissolved air flotation(DAF) unit(论文文献综述)

鞠玲[1](2021)在《气浮设备性能评估与除污染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低温低浊高藻水的处理,气浮技术逐渐应用于给水处理中。加压溶气气浮工艺作为一种固液分离技术,在去除水中的轻质胶体颗粒方面具有优势。气浮设备作为溶气系统的关键,设备性能直接决定了气浮工艺粘附效率、除污染效能,目前气浮设备存在参数参差不齐、性能不稳定及评估技术欠缺等问题。为了探究影响气浮设备的因素,对气浮设备性能和除污染效果进行实验室、中试和生产性评估研究,优化工艺参数,考察气浮设备性能参数与除污染效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微气泡与絮体的粘附和夹气絮体的去除机理进行研究,为水厂气浮设备的运行评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气浮设备性能参数进行优选,并在小试和中试条件下分别对不同气浮设备的设备性能和除污染效能进行研究,测得两种设备的溶气效率均在55%左右,气泡平均粒径均低于30μm,一定压力条件下气泡稳定时间均在4min以上,气浮后水中溶解氧含量明显提升。研究结果表明,设备性能影响着除污染效能,微气泡大小是影响气浮工艺除污染效能的主要因素,实验得出微气泡的粒径与溶气压力和溶气效率有关,溶气效率越高,溶气压力越大,产生的微气泡粒径越小,气泡数密度越大。除污染效能的变化规律与设备性能参数指标的变化规律一致,均在溶气压力为0.4MPa时达到最优工况,小试常规气浮工艺对浊度、叶绿素a、TOC、UV254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5.76%、96.41%、34.21%、65.96%,改性微气泡气浮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普通气浮;中试气浮工艺对浊度、叶绿素a、TOC、UV254、CODM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56.49%、50.23%、23.73%、28.75%、23.98%,连续运行时效果稳定。对玉清水厂、南康水厂、白浪河水厂、眉村水厂的气浮设备进行评估研究,整体能够满足正常的工艺运行,各水厂气浮设备的溶气效率在58.4%~78.7%;气泡粒径均低于30μm,且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加,微气泡的平均粒径有所增加,微气泡的数密度逐渐减少;气泡稳定时间基本稳定在4min以上。各水厂应用气浮工艺后,出水水质大幅度提升。气浮工艺的运行产生的较高的电能和药剂消耗能够通过其他指标的降低相互抵消,提高了出水水质,所以采用气浮工艺后的总能耗增加的相对较少,这样也为气浮工艺的推广提供了经济基础。气浮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机理探究发现,微气泡对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针对疏水性较强的高分子量的物质,去除作用主要依靠微气泡与藻类及有机物之间的疏水作用,改性微气泡气浮技术的去除效果明显提升,而且类腐殖酸等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腐殖酸降解产物,说明微气泡破裂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氧化还原的作用。表面改性剂分子的长链结构有助于形成更大的附着网络,增加了微气泡的扫描面积和附着点位,为微气泡和絮体颗粒物的粘附提供了架桥作用,强化了常规气浮的作用机理,且改性剂会随微气泡进入浮渣中带走。夹气絮体的分离依靠表面负荷与上升流速的关系,表面负荷应低于最小夹气絮体的上升速度才能保证良好的出水效果。

李亚男[2](2021)在《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湖库水源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致使水体产生嗅味、藻毒素、消毒副产物等水质问题,对饮用水水质及供水安全构成严重危害。溶气气浮工艺(Dissolved air floatation,DAF)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行业,然而,传统DAF在除藻方面仍存在藻细胞与微气泡间存在静电斥力,微气泡在水中扫略体积有限,与藻细胞碰撞粘附概率低等问题。近年来,由于微气泡表面改性气浮(Positive modification DAF,Posi-DAF)通过向溶气系统中投加阳离子改性剂产生表面带正电荷的微气泡,能克服传统DAF的不足,有效提高除藻率,因此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寻求安全高效的气泡改性剂有望成为研究热点。壳聚糖(CTS)是一种天然无毒的阳离子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絮凝作用,本研究通过对CTS进行改性,在增强其溶解性的同时缔合疏水基团,使其具备双亲结构,并对两亲性CTS的制备过程进行了影响因素探究,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开发出了简易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型微气泡改性剂。此外,本实验进行了Posi-DAF除藻实验,考察了两亲性CTS与气泡的粘附效果,确定了两亲性CTS的最佳种类及投加量,优化了溶气系统工作参数,探究了微气泡-两亲性CTS-藻源有机物(AOM)-藻细胞体系的主导粘附机理和协同去除机制。通过对两亲性CTS的制备,以及利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RSM)对影响因素的探究,明确了碳链长度、原料投加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响应值取代度影响的显着程度,优化了两亲性CTS制备的条件。此外,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制得的产物的官能团进行表征,证明成功在CTS分子链上引入了亲水基团季铵基和疏水基团烷基。改性增强了CTS在整个p H范围内的水溶性,其中C4-HTCC的溶解性改善效果最佳。此外,其结晶度被削弱,热稳定性有所下降,并随着引入的烷基碳链长度的增加而愈发明显。同时,由于结晶度的降低,两亲性CTS的表面形貌变得粗糙疏松。通过Posi-DAF实验可知,当采用溶气压力为0.5MPa,回流比为20%,选取C4-HTCC为气泡改性剂,投加量为1.0mg/L时除污效果最佳。C4-HTCC和C8-HTCC均具有较好的除污效果,其中C4-HTCC由于水溶性较好,易于在水中电离产生质子化氨基(-NH3+),因此对微气泡具有较好的表面电荷改性作用,可在静电吸引作用下促进泡絮粘附,提高藻细胞去除率;而C8-HTCC与藻细胞及有机物之间形成的分子间氢键的相对强度更大,表明具备较好的吸附架桥能力,但通过总体除污情况可知,两亲性CTS改性微气泡与藻细胞及有机物间的分子间氢键作用并不是影响除藻能力的主要机制,静电吸引作用可能才是增强泡絮粘附的主要作用机制。C12-HTCC由于溶解性差,其静电引力和吸附架桥能力均较弱,除污效果不佳。通过AOM协同Posi-DAF实验可知,AOM主要由高分子生物聚合物构成,如蛋白质、多糖等,其含量的增加对藻细胞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均发挥了积极作用,在AOM=0.8mg/L时达到最佳。C4-HTCC在整个AOM投加范围内均具有最佳去除效果,但由于丁基碳链较短,静电吸引是其主要粘附机制,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较弱,与AOM之间的吸附架桥能力不如C8-HTCC,故受AOM含量变化影响较小。相比之下,C8-HTCC对藻细胞、UV254、浊度的去除效果提升最为明显,相比AOM=0.2mg/L时分别增加了18.28%、14.86%和20.18%。其对腐殖酸等大分子物质的去除效果甚至优于C4-HTCC,这是由于其与微气泡、AOM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分子间氢键,具备良好的吸附架桥能力,形成的网络结构对大分子物质具有较好的网捕卷扫作用。但总体来看,C8-HTCC对几种污染物的最佳去除率仍小于C4-HTCC。综上所述,静电吸引是促进微气泡-两亲性CTS-AOM-藻细胞粘附的主要机制,其次吸附架桥与网捕卷扫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涌[3](2021)在《水质多变型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处理工艺原理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油田作业废水的妥善处置是保障生态脆弱地区石油可持续开采的重要前提。传统处理工艺因流程的单一性、固定性而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油田作业废水。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区域,受场地条件限制,作业废水无法得到良好的均质和均量,致使出水SS与石油类等污染物无法稳定满足回注或者回用要求。对此,本研究调研了长庆油田作业废水水质特点,得到了不同种类油田作业废水的处理特性。通过比较各模块化组合工艺,优化配置了适用于不同种类作业废水的处理模式,研发了模块化、可变流程处理工艺。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工艺在实际应用条件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油田作业废水高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长庆油田作业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稳定性强等特点,不同种类作业废水污染物指标差异显着。结合作业废水水质特征,建立了水质评价矩阵。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将6种油田作业废水分成了3类(易处理、较难处理与难处理作业废水)。其中减阻压裂废水(EM废水)和洗井废水的可处理指数均在0.150以下,属于易处理废水。生物胶废水(0.176)、稠化废水(0.170)和酸化废水(0.154)的可处理指数在0.150~0.200之间,属于较难处理废水。胍胶废水可处理指数为0.287,可归为难处理废水。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处理模式。(2)基于水质评价结果,结合8种模块化组合工艺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适用于不同种类作业废水的模块化组合模式。结果表明,对于易处理作业废水,仅采用除油预处理模块(聚结除油)与固液分离模块(空气气浮)可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对于较难处理作业废水,针对其高有机物含量及高悬浊的特点,在除油的基础上,需采用一定的氧化手段并结合固液分离措施进行处理。根据不同模块化组合工艺的比选,采用除油预处理与臭氧气浮(DOF)模块的组合工艺可实现对该类作业废水的高效处理;对于难处理作业废水,针对其高粘度的特点,需在除油的基础上增加氧化降粘预处理模块。通过工艺比选,增加铁碳降粘预处理与后续臭氧气浮模块可协同强化去除污染物。(3)根据模块化配置结果,进一步探究了铁碳与DOF模块最佳运行工况。在最佳处理条件下,铁碳预处理模块的CODcr去除率可达53%,DOF模块的CODcr和SS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7.2%和82.1%,DOF模块可有效去除色氨酸和腐殖质类污染物,疏水中性物质(HON)和疏水酸性物质(HOA)含量明显下降;在强化固液分离方面,由于分离区中絮体粒径与气泡的绕流强度与碰撞概率均成反比,为了提高污染物的分离效果,可通过适当降低分离区的絮体粒径,强化絮体与气泡碰撞作用,提高气浮效率。(4)探明了油田作业废水回注地层的处理模块配置与现场应用效果。针对处理水回注地层,水质限制性因子主要为悬浮物(≤2 mg/L)及中值粒径(≤1.5μm)等。因此,针对易处理、较难处理以及难处理三类废水,需采用的通用组合模块为聚结除油、空气气浮与微滤模块;而对于较难处理作业废水,需在上述通用组合模块的基础上,启动臭氧气浮模块;对于难处理作业废水,需同时增加铁碳预处理与臭氧气浮模块。采用上述模块化可变流程组合工艺,三类油田作业废水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回注要求。(5)针对处理水配制钻井泥浆,其水质约束条件为总硬度(≤300 mg/L),同时也需考虑有机物的适度去除,因此对于上述三类废水,其通用组合模块为聚结除油、EDTA除硬、空气气浮与微滤模块,而对于较难处理作业废水,需在上述模块组合基础上,启动臭氧气浮模块。对于难处理作业废水,需同时增加铁碳预处理与臭氧气浮模块;针对处理水配制钻井压裂液,其水质限制因子为CODcr(≤300 mg/L)和含盐量(≤20000 mg/L),对三类废水均需要在配制钻井液模块化组合工艺的基础上,新增旁路反渗透模块以强化盐分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针对处理水用于城市杂用的水质要求,考虑处理成本与工艺复杂性,仅针对易处理作业废水进行处理,此时系统由聚结除油、EDTA除硬、臭氧气浮、微滤与反渗透模块构成,出水SS≤10mg/L,色度≤30倍,浊度≤5 NTU,TDS≤1000 mg/L,满足城市杂用要求。

李亚男,田立平,王丰科,王永磊,鞠玲,刘宇雷[4](2020)在《强化气浮除藻及其联用工艺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溶气气浮技术是饮用水处理行业常见的除藻技术,但由于其除藻效果受静电斥力、气泡尺寸等因素制约,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水质的进一步要求。因此,强化气浮除藻及其联用工艺成为研究热点。文中从改性气浮(posi-DAF)、微纳米气泡技术、助浮剂强化气浮以及气浮与混凝、沉淀、过滤等工艺联用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强化气浮除藻及其联用工艺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做出展望,以期为后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贾朋[5](2020)在《黑臭水体处理系统设计与关联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臭水体不仅损害人居环境,而且严重影响城镇形象,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近些年来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针对现有黑臭水体处理系统过于复杂、处理装置不够紧凑、处理效果较差等不足,本文提出了新型黑臭水体成套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主要是以新型气旋浮处理技术为核心,在其前端耦合化学混凝处理技术的同时,发挥气旋浮与臭氧氧化处理的协同作用。论文首先进行了化学混凝处理的室内实验研究,先后确定了最佳混凝药剂种类及投加浓度,当混凝处理效果达到最优时除油效率为93.4%,浊度去除率为88.9%。之后进行了臭氧氧化处理的室内实验研究,通过室内臭氧氧化处理实验研究,得到臭氧的最优投加量及最优氧化时间。此时污水的COD去除率为84.4%,氨氮去除率为53.1%。黑臭水体处理专用气旋浮处理装置主体由立式气旋浮罐和微细气泡发生设备组成,本文首先利用工艺设计计算、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等手段,完成了处理量1m3/h立式气旋浮罐的结构设计,并配套使用课题组已有的管式微气泡发生器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由于现有管式微气泡发生器存在大处理量下丧失体积紧凑性的问题,论文设计研制了一种高通量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高通量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主要由加压溶气罐体和内部气液混合段组成,通过建立有效的CFD数值模拟模型,论文以底部水出口的溶解氧浓度为评价指标,对气液混合段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优化后底部溶解氧浓度提高到29.21mg/L。论文的相关工作为自主研发高性能大处理量的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黑臭水体高效紧凑处理工艺的实施提供了参考指导。

史勇[6](2020)在《无机悬浊质的气浮处理特性及气载絮体结合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气浮工艺是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高效固液分离单元,微气泡与絮体颗粒的结合,是实现固液分离的基础。针对气浮工艺中气载絮体微观特性对上浮效率的影响问题,本研究构建了模拟絮体动态观测系统,探究了不同絮体尺寸下,气浮工艺中气泡尺寸、气泡个数的分布规律,揭示了气浮工艺的处理特性和气载絮体的结合特性,从而为提高气浮工艺固液分离效率,优化混凝剂投加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本研究以蒙脱石和二氧化硅作为两种典型无机悬浊质体系,探究了气浮工艺接触区对典型无机悬浊质的处理特性。对于蒙脱石悬浊质,混凝剂投加量大于80mg·L-1时,浊度去除率稳定在60-70%左右,而二氧化硅悬浊质中混凝剂投加量高于400mg·L-1时,浊度去除率仅稳定在40%左右,在最佳混凝剂投加量条件下,两类无机悬浊质体系的气载絮体尺寸均集中在500-750μm。由于二氧化硅表面的负电性高于蒙脱石,当混凝剂投加量较小时,混凝剂水解形成的带正电荷的多核羟基水解产物不足以中和二氧化硅胶粒或气泡表面的负电荷,因此达到最佳浊度去除率所需的混凝剂投加量较高。基于上述两种无机悬浊质体系的气载絮体尺度分布,选择直径为0.35mm、0.5mm、0.75mm、1mm和1.5mm的模拟絮体进行絮体与气泡的结合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附着在模拟絮体上的气泡尺寸与数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模拟絮体粒径越大,小气泡占比越多,气载絮体浮力效率(气载絮体浮力/表面积)随时间呈现先增长随后趋于稳定特点,且浮力效率与絮体直径成反比,即絮体尺寸越小,浮力效率越高。

陈昱冉[7](2020)在《超声驻波场中疏水颗粒稳态声团聚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浮选过程中普遍存在分选速率慢、选择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常采用选择性絮凝或团聚的方式改善浮选。传统方法采用搅拌等水力空化的方式实现絮凝或团聚,采用超声波对颗粒进行团聚的方式尚未有公开文献报道。本文基于超声驻波技术,在不添加任何药剂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种全新的颗粒声团聚方式,并从声团聚行为和机理上进行分析与解释。本论文在超声波以及浮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通过超声驻波系统对颗粒在超声驻波场中的行为进行探究。颗粒的声团聚试验结果表明,超声驻波仅对疏水颗粒有团聚效果。此外,超声驻波的声强和频率均对声团聚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声团聚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声强,并且一定范围内声团聚效果随声强增加而提高。当声强过高时,声团聚效果将趋于稳定。与此同时,超声驻波频率也决定了声团聚能否发生。颗粒的声团聚在50 kHz超声驻波场无法实现,而在200 kHz和600 kHz超声驻波场中均能发生。超声驻波产生的聚团非常稳定,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频率在600 kHz时,超声驻波对于-45μm煤颗粒悬浮液的团聚效果最为显着。显微镜观测的结果显示,聚团中颗粒与气泡紧紧粘结,而聚团中的这些气泡是实现声团聚以及聚团稳定的重要原因。其次,通过高聚焦超声系统对颗粒悬浮液的空化阈值进行检测,建立空化阈值与颗粒悬浮液中气核分布的关系,探究声团聚中气泡的来源。空化概率曲线和空化阈值的分析结果表明,疏水与亲水颗粒悬浮液中气核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高聚焦超声系统测得的空化阈值取决于颗粒悬浮液中气核的浓度及尺寸。悬浮液空化阈值试验结果表明,空化阈值与悬浮液气体含量、颗粒疏水性、颗粒表面粗糙度、颗粒浓度有关。空化阈值越低,悬浮液中气核浓度及气核尺寸越大。通过对布莱克空化阈值进行分析,验证了空化阈值与水中气核尺寸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气核尺寸小于声场共振半径时,气核尺寸越小,空化阈值越高。本章的试验结果表明,气核以夹带的方式嵌布在疏水颗粒表面,并且疏水颗粒表面大量的夹带气核是选择性声团聚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通过不同条件下超声驻波声团聚试验,探究气核生长成为空化气泡的方式。在50 kHz和200 kHz超声驻波场中,煤颗粒可以按照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团聚,分别将其定义为瞬态声团聚和稳态声团聚。通过对不同条件的声团聚试验进行声学模拟,分析不同类型声团聚的形成原因。在50 kHz瞬态声团聚试验中,颗粒聚集在点状声压驻点,并且聚团数量恒定,呈现球团状,但聚团并不稳定,在超声波关闭后聚团迅速分散。相反,在200 kHz超声驻波场中,颗粒呈现稳态声团聚现象。颗粒聚集在声压节点,并且颗粒的聚集与声场分布无关。聚团数量较多并且具有较高强度,超声波关闭后不易分散。通过对空化气泡微观行为进行观测和分析,50 kHz和和200 kHz超声驻波场中分别产生了瞬态空化和稳态空化两种不同空化行为,并且这种空化行为与频率有关而与声强无关。借助空化阈值理论公式进行过分析,结果表明,瞬态空化和稳态空化行为由整流扩散空化阈值、布莱克空化阈值和瞬态空化阈值共同决定。最后,通过研究气泡和颗粒在超声驻波场中的受力情况,探究空化气泡和颗粒的运动方式,明确稳态声团聚的形成机制。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在千赫兹超声驻波场中受到的声辐射力较小,而气泡的受力明显,颗粒相比气泡受到的声场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两种声场作用力在稳态声团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别为初级声辐射力和次级声辐射力。在稳态声团聚过程中,颗粒表面的气核发生稳态空化,并受到声场中初级声辐射力作用向声压节点移动,形成初步的聚集。随后,由于气泡自身振动形成次级声场,相邻气泡之间产生次级声辐射力而相互吸引,颗粒在表面空化气泡的引领下相互聚集,形成稳定的聚团。利用超声驻波场中声辐射力的作用,搭建了一种双气泡浮选系统。在该系统中,颗粒与气泡的相互作用效率要明显高于传统重力场中颗粒与气泡的相互作用效率。携带有稳态空气泡的颗粒在次级声辐射力的作用下被大气泡吸引,形成一种气泡自吸引式颗粒捕集机制,从而不需要传统浮选过程中的碰撞和粘附过程。超声驻波场双气泡浮选系统大大提高了微细粒煤的浮选效率。相比传统浮选方法,超声驻波场中的浮选回收率提高了十几甚至几十个点。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声驻波技术在未来的浮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该论文有图109幅,表8个,参考文献156篇。

蔺慧杰[8](2020)在《活化剂KT-51在锡石浮选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锡矿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目前的资源状况呈现出贫、细、杂化的特点。其中,细粒锡石的有效回收是一个选矿难题。浮选是回收细粒锡石的重要方法,高效浮选药剂的开发和应用是细粒锡石浮选的关键。本论文在传统锡石浮选活化剂的基础上,研究了自主配制的新型活化剂(代号KT-51)的作用机理及应用。论文对比研究了常用锡石活化剂(CH3COO)2Pb、Pb NO3和新型活化剂KT-51的活化浮选效果。在纯矿物浮选试验中,以BHA为捕收剂,未活化时锡石的浮选回收率仅有50%左右,经过活化后锡石的回收率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在各自最佳用量条件下,KT-51用量为40mg/L时,锡的浮选回收率为95.2%;Pb NO3用量为30mg/L时,锡的浮选回收率为95.8%;(CH3COO)2Pb的用量为60mg/L时,锡的浮选回收率为90.8%。实验结果表明,KT-51是一种高效的锡石浮选活化剂。动电位测试表明,锡石的零电点p H值为3.8左右,经过捕收剂作用后锡石的零电点明显负移,经过活化剂活化再添加捕收剂,锡石的零电点出现了正移的现象,红外分析结果证明了活化剂与捕收剂在锡石表面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XPS分析也表明了KT-51通过化学吸附作用于锡石表面,并促进了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作用。药剂吸附量测试表明,Pb(NO3)2、(CH3COO)2Pb和KT-51均促进了捕收剂在锡石表面的吸附,但以KT-51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有效。将KT-51应用于缅甸某锡石尾矿的浮选,以YT-1为锡石捕收剂,在机柱联合浮选流程中,当给矿锡品位为0.29%,可获得锡精矿品位6.07%,锡回收率72.1%的指标,说明新型活化剂KT-51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价值。

刘威[9](2020)在《表面改性气泡强化共聚气浮除污染效能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表水源水中的胶体颗粒、藻细胞以及有机污染物是净水领域的首要解决目标,溶气气浮法(Dissolved-Air Flotation,DAF)是水处理中最基本的分离工艺之一,在高藻高有机物水的处理中具有显着的优势。近年来,气浮技术在国外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受前置混凝效果影响较大,适应性较差等问题,国内的研究较为滞后。为增强气浮工艺的适用性,本研究在前期共聚气浮(Cocoagulation Dissolved Air Flotation,CCDAF)技术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加入微气泡表面改性技术,开发了改性微气泡共聚气浮工艺(Posi-CCDAF)。自主搭建了微气泡微观观测系统,研究表面改性剂对微气泡特性的影响。对Posi-CCDAF工艺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提出了最优工作参数。考察了Posi-CCDAF工艺的除污染特性并对壳聚糖改性气泡与絮体颗粒的粘附过程以及浮渣形态进行观察,分析了共聚粘附过程中微气泡-聚合物-有机污染物-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机理。微气泡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气浮装置产生的微气泡尺寸随溶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0.5 Mpa后直径变化不再明显,0.5 Mpa的溶气压力符合共聚气浮的微气泡应用条件。CTAB浓度在0-10 mg/L范围内增大时导致微气泡直径减小且微气泡间发生粘附并聚的概率降低。添加阳离子聚合物时微气泡的平均直径变化微弱,聚合物提供了静电力作用与疏水力作用,微气泡间的并聚增多。表面活性剂能够略微减缓微气泡上升速度,而阳离子聚合物的影响可以忽略。未进行表面改性的微气泡表面带有负电,平均Zeta电位在-48和-31 mV之间,CTAB改性微气泡的Zeta电位最大为40±5 mV,其次PDADMAC为38±9 mV,而壳聚糖改性的微气泡Zeta电位仅有20±10 mV。参数优化试验表明,CTAB效果较差,壳聚糖作为微气泡表面改性剂时去除效果优于作为助凝剂时,而PDADMAC则恰好相反。添加CTS后气浮出水Zeta电位上升不明显,浮渣特征显示CTS随着微气泡进入了浮渣中。使用PDADMAC时出水Zeta电位上升显着,易对后续工艺造成影响。壳聚糖绿色环保成本低,更适合用作工艺的微气泡表面改性剂。PAFC投加量为5mg/L且壳聚糖投加比为0.4、溶气回流水的pH值为5时去除效果的强化作用最好,受成本影响,将溶气回流水最适pH值定为6。工艺对水中颗粒物的去除以大尺寸为主。强化了对高分子量、疏水性较强的腐殖酸和富里酸物质去除。对去除THMFP具有较好的强化效果,TCM的去除率最高,DBCM与BDCM的去除率相近。改性微气泡共聚形成的泡絮体粘附的微气泡数量更多且密实。壳聚糖的氨基优先与带负电大分子有机物结合,形成大的附着网络,为泡絮粘附提供架桥作用。使用壳聚糖后,产生的絮体表面变得“毛糙”,根据壳聚糖分子的尺寸来看,静电引力也是强化微气泡与颗粒物粘附的主要作用机理。

王存英[10](2019)在《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文中认为三元复合驱三次采油技术采收率比普通水驱采油技术采收率提高20%以上,保障了我国油田开发中后期高含水阶段的稳产高产。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产量也随之增加,其处理回注是油田矿场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课题。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水质复杂,含油乳化程度高、微细粒级油滴含量高、水相粘度高,油水分离难度大,常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满足其处理要求,限制了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论文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难处理的问题,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测试与机理分析,揭示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特性及分离机理;合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提出了基于化学破乳的“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和“双泡沫–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形成了包括设备、药剂和工艺在内的技术体系,为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气浮分离技术与旋流分离技术集成,研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样机。双旋流气浮通过气浮分离和旋流分离过程耦合,形成集重力场与离心力场于一体的复合分离力场。利用ANSYS 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双旋流气浮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气浮装置速度分布和能量分布特征。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呈轴对称分布。从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切向速度先逐渐增大到0.908 m/s,后进一步沿径向向轴心减小为0;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轴向速度方向在靠近边壁处先是旋流向上,后沿径向向轴心处转为向下运动;不同柱体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径向速度小,从装置壁面开始沿径向向轴心处先增大至0.032 m/s,后减小到零。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2.0 m/s,装置内流场由湍流转为稳流状态的高度提高,气浮分离区空间减小,不利于气浮分离。回流水入口速度<1.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约在11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2.0 m/s,流体保持稳流的高度为1200 mm。回流水入口速度从0.5 m/s增加到1.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分速度增加幅度较小。回流水入口速度从1.0 m/s增加到2.0 m/s,不同高度处特征截面上切向速度增加较快,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呈梯级增加;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特征截面上湍流强度高,y=1200mm高度处流场进入较稳定的层流状态;不同回流水入口速度下特征截面的湍流耗散率和湍流动能沿径向呈轴对称分布。y=300 mm和y=6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靠近回流水切向入口处,湍流耗散率大,湍动能低;y=400 mm和y=800 mm高度处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在00.78 m2/s3之间,湍动能最大为0.031 m2/s2。特征截面上湍流耗散率低的区域湍动能高,湍流强度弱,能量转化率低,能量损失小。因此,回流水入口流速为1.0 m/s较合适。构建了集气浮分离与旋流分离于一体的双旋流气浮分离过程物理模型,分析了旋流分离和气浮分离耦合基本过程。双旋流强化气浮分离降低了可分离油滴粒径下限,加快了油水分离速度;分析了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脱油率、气浮段脱油率和总脱油率,在气体流量1.0 L/min、回流水进口流速1.0 m/s及气浮时间15min工况条件下,双旋流气浮装置旋流段分离效率为80.4%,气浮段分离效率为94.0%,总脱油率达98.5%;采用双旋流气浮、单旋流气浮以及溶气气浮处理后出水含油量分别为45.2 mg/L、53.5 mg/L和70.4 mg/L,双旋流气浮法油水分离效果优于单旋流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除油动力学研究表明,回流水进口流速增加,促进了油滴粒径分布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油滴粒径分布平衡时小粒径油滴所占比例多。通过将环氧醚和甲基醚分别加到含氢硅油的基本骨架上,合成环氧醚甲基醚共改性硅油中间体。通过环氧氯丙烷和正二丁胺亲核加成反应得到聚-2-羟基丙基二丁基氯化铵,与有机交联剂多乙烯多胺交联得到聚季铵盐。再使聚季铵盐与共改性硅油产生环氧开环反应,得到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利用FTIR和1HNMR分析了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结构,考察了破乳条件对破乳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破乳条件(破乳剂用量100 mg/L、破乳时间4 h、破乳温度为60 oC)下,使用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的除油率为94.9%,破乳后污水含油量为25.8 mg/L,破乳性能优于聚季铵盐破乳剂。针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水性质复杂、体系稳定,含有大量微细油滴的特性,为了提高其油水分离效率,提出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工艺。首先提出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工艺,即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经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后,采用双旋流气浮装置进行分离。考察了不同种类破乳剂破乳、微波破乳、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效能,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含油污水进水流量、气体流量及含油泡沫层厚对双旋流气浮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破乳剂破乳的除油率达到93.6%,比单一破乳剂破乳、微波辐射破乳的除油率分别高出6.6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在破乳剂PPA 50 mg/L、辐射功率800 W、辐射时间120 s、回流水进口速度1.0 m/s、气体流量0.75 L/min、含油污水流量0.3L/min、含油泡沫层厚10 cm试验条件下,除油率达到99.4%;进一步提出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技术,即采用荷正电胶质气体泡沫CGA吸附带负电微细粒级油滴,再在双旋流气浮装置中与常规空气泡耦合进行气浮分离。考察了表面活性剂浓度、搅拌速度与搅拌时间等因素对制备的CGA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双旋流气浮装置回流水进口流速、气体流量、含油污水进水流量以及荷电气泡CGA流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脱油率达到96.5%,气浮后出水中剩余油滴粒径中值D50为3.97μm。论文共包括95幅图,5个表格,175篇参考文献。

二、Bubble performance of a novel dissolved air flotation(DAF) uni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ubble performance of a novel dissolved air flotation(DAF) unit(论文提纲范文)

(1)气浮设备性能评估与除污染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源水质现状
        1.1.2 水处理工艺现状
    1.2 气浮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浮工艺概述
        1.2.2 气浮工艺发展现状
        1.2.3 气浮机理研究
    1.3 气浮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气浮设备生产应用现状
        1.3.2 气浮设备发展现状
        1.3.3 气浮设备存在的问题
    1.4 气浮设备评估方法的选择
        1.4.1 气泡粒径观测分析技术
        1.4.2 溶释气效率测量技术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课题来源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水质
        2.1.2 主要设备及试剂
    2.2 试验装置及方法
        2.2.1 各部分试验内容
        2.2.2 溶气效率测定试验
        2.2.3 气泡稳定时间测定试验
        2.2.4 气泡粒径测定试验
    2.3 主要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2.3.1 常规指标
        2.3.2 其他检测指标
第3章 气浮设备性能研究及除污染效能分析
    3.1 气浮设备性能主要评价参数的优选
        3.1.1 溶气效率
        3.1.2 气泡粒径
        3.1.3 气泡稳定时间
        3.1.4 溶解氧
    3.2 气浮设备小试设备的性能评估与除污染研究
        3.2.1 气浮设备性能参数研究
        3.2.2 气浮工艺除污染效率研究
    3.3 气浮设备中试设备的性能评估与除污染研究
        3.3.1 气浮设备性能参数研究
        3.3.2 气浮工艺除污染效率研究
    3.4 小结
第4章 水厂生产性气浮设备评估
    4.1 评估的水厂简介
        4.1.1 玉清水厂
        4.1.2 南康水厂
        4.1.3 白浪河水厂
        4.1.4 眉村水厂
    4.2 气浮设备性能评估
        4.2.1 溶气效率
        4.2.2 气泡稳定时间
        4.2.3 气泡粒径
        4.2.4 溶解氧含量
    4.3 气浮设备运行效果分析
        4.3.1 气浮工艺对藻类和浊度的去除效能
        4.3.2 气浮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4.4 经济性分析
        4.4.1 吨水投资对比分析
        4.4.2 吨水电耗对比分析
        4.4.3 吨水药耗对比分析
    4.5 给水厂气浮设备运行建议
        4.5.1 运行参数建议
        4.5.2 设计优化建议
        4.5.3 运行维护建议
    4.6 小结
第5章 气浮除污染特性及泡絮粘附去除机理研究
    5.1 气浮除污染特性研究
        5.1.1 藻类的去除特性
        5.1.2 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5.1.3 出水浮渣的特性
        5.1.4 THMFP的去除特性
    5.2 夹气絮体粘附与去除机制研究
        5.2.1 微气泡与絮体粘附机理图像分析
        5.2.2 微气泡与絮体粘附机理的表征
        5.2.3 夹气絮体上浮去除机理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2)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气浮除藻技术研究及现状
        1.1.1 传统气浮除藻技术研究
        1.1.2 强化气浮除藻研究
    1.2 Posi-DAF研究现状
        1.2.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研究现状
        1.2.2 阳离子聚合物研究现状
    1.3 壳聚糖改性研究现状
        1.3.1 CTS亲水改性研究
        1.3.2 CTS疏水改性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2.1 两亲性CTS制备实验
        2.2.2 Posi-DAF实验
    2.3 主要检测指标及方法
        2.3.1 常规检测指标及方法
        2.3.2 其他检测指标及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两亲性CTS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3.1 两亲性CTS制备参数优化
        3.1.1 实验设计
        3.1.2 实验结果与回归方程建立
        3.1.3 回归方程拟合程度
        3.1.4 因素交互影响显着性
        3.1.5 模型验证
    3.2 两亲性CTS表征
        3.2.1 官能团结构分析
        3.2.2 结晶度分析
        3.2.3 表面形貌分析
        3.2.4 热稳定性分析
        3.2.5 水溶性检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两亲性CTS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4.1 两亲性CTS强化气浮除藻及其它有机物性能研究
        4.1.1 气浮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4.1.2 两亲性CTS种类及投加方式优选
    4.2 改性微气泡表面特性研究
        4.2.1 泡絮体分子间作用力研究
        4.2.2 改性微气泡强化粘附作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Posi-DAF协同AOM除藻效能及机理分析
    5.1 AOM协同Posi-DAF除藻及有机物效能研究
        5.1.1 藻细胞及有机物去除分析
        5.1.2 AOM特性研究
    5.2 微气泡-CTS-AOM-藻体系的粘附作用与去除机制
        5.2.1 微气泡-CTS-AOM-藻体系的分子间作用力
        5.2.2 微气泡-CTS-AOM-藻细胞的协同粘附机制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3)水质多变型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处理工艺原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油田作业废水的来源、组成及潜在环境风险
        1.1.1 油田作业废水的来源
        1.1.2 油田作业废水的组成与潜在环境风险
    1.2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2.1 以物化/化学组合工艺为核心的处理技术
        1.2.2 以生化处理为核心的组合技术
    1.3 油田作业废水常规处理技术的局限性
    1.4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研究技术路线
        1.4.1 油田作业废水可变流程模块化解决思路的提出
        1.4.2 臭氧-气浮固液分离工艺的提出
        1.4.3 臭氧气浮多元耦合一体化技术的构造与耦合作用机制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 油田作业废水水质调研与分析方法
        2.1.1 调研区域
        2.1.2 常规水质分析方法
        2.1.3 三维荧光分析方法
        2.1.4 分子量分析方法
        2.1.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
    2.2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特性评价方法
    2.3 油田作业废水各模块运行条件
    2.4 微观条件下气絮颗粒运移特性研究方法
        2.4.1 气泡-絮体碰撞试验方法
        2.4.2 气泡-絮体运移试验装置
    2.5 有机物分级方法
    2.6 臭氧气浮接触区试验装置
    2.7 臭氧气浮分离区试验装置
3.油田作业废水水质特性及处理模式构建
    3.1 油田作业废水水量特性
    3.2 油田作业废水水质特性
        3.2.1 油田作业废水常规指标特征
        3.2.2 油田作业废水三维荧光特性
        3.2.3 油田作业废水分子量分布规律
    3.3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特性评价
        3.3.1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归宿及约束条件
        3.3.2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特性归类分析
    3.4 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处理模式构建
        3.4.1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模块
        3.4.2 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处理模式的提出
    3.5 小结
4.以臭氧气浮为核心的处理模块优化配置与单元解析
    4.1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工艺模块化配置研究
        4.1.1 易处理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配置工艺研究
        4.1.2 较难处理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配置工艺研究
        4.1.3 难处理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配置工艺研究
        4.1.4 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处理工艺流程
    4.2 铁碳预处理模块条件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
        4.2.1 铁碳预处理模块的作用效果与优化
        4.2.2 有机物改性与作用机理研究
    4.3 臭氧气浮固液分离模块条件优化与作用机制研究
        4.3.1 臭氧气浮对油田作业废水有机物去除特性研究
        4.3.2 气絮颗粒形成机理与运移规律研究
        4.3.3 分离区中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4.4 小结
5.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可变流程工艺案例分析
    5.1 分区建设原则及处理规模
    5.2 达标回注为目的处理工艺效果评价
    5.3 达标回用为目的处理工艺效果评价
        5.3.1 以配制钻井泥浆为回用目的
        5.3.2 以配制钻井压裂液为回用目的
        5.3.3 以城市杂用为回用目的
    5.4 小结
6.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4)强化气浮除藻及其联用工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强化气浮除藻相关工艺
    1.1 改性气浮
    1.2 微纳米气泡强化气浮
    1.3 助浮剂强化气浮
2 气浮联用除藻相关工艺
    2.1 混凝与气浮联用
    2.2 气浮与沉淀联用
    2.3 气浮与过滤联用
    2.4 气浮与超滤联用
3 结语与展望

(5)黑臭水体处理系统设计与关联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黑臭水体的治理技术
        1.1.3 本文相关研究的意义
    1.2 常规黑臭水体处理单元技术
        1.2.1 曝气充氧
        1.2.2 化学混凝处理技术
        1.2.3 臭氧高级氧化处理技术
        1.2.4 气浮法处理技术
    1.3 黑臭水体系统联合处理技术与发展趋势
        1.3.1 代表性的系统联合处理技术
        1.3.2 发展趋势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臭氧立式气旋浮的黑臭水体处理系统设计
    2.1 黑臭水体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
        2.1.1 以臭氧立式气旋浮为主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2.1.2 工艺流程设计和辅助配套设备选型设计
    2.2 臭氧氧化处理的室内试验研究
        2.2.1 室内实验工艺流程设计
        2.2.2 水质表征参数的测定
        2.2.3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2.3 化学混凝处理的室内实验研究
        2.3.1 实验材料与方案设计
        2.3.2 凝聚剂种类及加药量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2.3.3 絮凝剂种类及其复配比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2.3.4 水力条件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2.4 化学混凝加药处理的现场试验研究
        2.4.1 凝聚剂及絮凝剂的配制
        2.4.2 凝聚剂投加量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2.4.3 絮凝剂复配比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2.4.4 与现场的混凝处理效果的对比
    2.5 本章小结
3 高通量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的主体结构设计
    3.1 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的初步结构设计
        3.1.1 结构方案论证
        3.1.2 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对比
    3.2 高通量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的初步结构设计
        3.2.1 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的主要工艺尺寸设计
        3.2.2 气液混合段的结构设计
        3.2.3 释气方式的选择
    3.3 设备罐体的的壁厚及强度校核计算
        3.3.1 罐体设计及校核计算
        3.3.2 封头设计及校核计算
    3.4 本章小结
4 高通量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的数值模拟实验研究
    4.1 气液接触类问题的CFD数值方法
        4.1.1 气液吸收的CFD数值模拟方法
        4.1.2 气液混合的CFD数值模拟方法
        4.1.3 气液传质的CFD数值模拟方法
    4.2 高通量加压溶气罐的CFD数值模拟研究
        4.2.1 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4.2.2 数值计算模型
        4.2.3 边界条件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4.2.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4.3 高通量加压溶气罐气液混合段的结构优化设计
        4.3.1 响应曲面法的介绍
        4.3.2 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4.3.3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优化结果分析
    4.4 高通量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的设备加工制造
    4.5 高通量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的评价表证实验设计
        4.5.1 加压溶气罐的溶气效率表征
        4.5.2 高通量加压溶气式微气泡发生器气泡分布特性实验设计
    4.6 本章小结
5 立式新型气旋浮罐的设计与室内实验研究
    5.1 立式新型气旋浮罐的结构设计
        5.1.1 结构方案论证
        5.1.2 方案描述与初步结构设计
        5.1.3 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
        5.1.4 边界条件与网格独立性验证
        5.1.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1.6 设备加工与制造
    5.2 室内实验平台的搭建
        5.2.1 室内实验的工艺流程设计
        5.2.2 基于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含油浓度测量
    5.3 立式新型气旋浮装置的除油特性研究
        5.3.1 正交实验
        5.3.2 单因素实验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集及科研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6)无机悬浊质的气浮处理特性及气载絮体结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气浮工艺概述
        1.1.1 气浮工艺的研究背景
        1.1.2 气浮工艺的发展与应用
        1.1.3 气浮工艺的原理与特点
        1.1.4 气浮工艺的分类
    1.2 溶气气浮工艺的运行特征
        1.2.1 工艺运行原理
        1.2.2 气载絮体的形成
        1.2.3 气载絮体的运动特性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3 课题来源
        1.3.4 论文结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蒙脱石悬浊质配置
        2.1.2 二氧化硅悬浊质配置
        2.1.3 实验材料
    2.2 实验装置
        2.2.1 溶气气浮工艺系统组成
        2.2.2 溶气气浮工艺系统运行流程
        2.2.3 溶气气浮微观观测系统组成
        2.2.4 溶气气浮微观观测系统运行流程
    2.3 分析方法
3 不同无机悬浊质体系的气浮处理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蒙脱石悬浊质的气浮处理特性研究
        3.2.1 混凝剂投加量对体系Zeta电位的影响
        3.2.2 蒙脱石悬浊质的气浮处理特性
        3.2.3 混凝剂投加量对气载絮体尺寸分布的影响
    3.3 二氧化硅悬浊质的气浮处理特性研究
        3.3.1 混凝剂投加量对体系Zeta电位的影响
        3.3.2 二氧化硅悬浊质的气浮处理特性
        3.3.3 混凝剂投加量对气载絮体尺寸分布的影响
    3.4 小结
4 气浮工艺中絮体尺寸与微气泡结合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气泡尺寸的分布规律
        4.2.1 水深对附着微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
        4.2.2 模拟絮体尺寸对附着微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
    4.3 气泡粘附数量的分布规律
    4.4 絮体尺寸对浮力效率的影响
    4.5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7)超声驻波场中疏水颗粒稳态声团聚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空化理论研究现状
    2.2 空化的类型
    2.3 超声波声辐射力研究现状
    2.4 超声波在浮选中的应用
    2.5 超声波絮凝/团聚研究现状
3 试验材料和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主要药剂与主要设备
    3.3 样品性质分析方法
4 超声驻波场中颗粒的声团聚行为研究
    4.1 超声驻波团聚试验方法及驻波的检测
    4.2 颗粒的声团聚试验
    4.3 超声驻波团聚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瞬态空化阈值与颗粒悬浮液中气核分布关系
    5.1 高聚焦超声声压分布测定及压力校正
    5.2 空化阈值测定方法及原理
    5.3 颗粒悬浮液的空化阈值研究
    5.4 颗粒悬浮液瞬态空化行为微观研究
    5.5 高聚焦超声波空化阈值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不同类型的超声驻波空化行为及空化气泡形成机制
    6.1 煤颗粒的瞬态及稳态声团聚试验
    6.2 超声驻波声场声压级分布模拟
    6.3 超声驻波场空化气泡聚集行为的微观研究
    6.4 本章小结
7 超声驻波场作用力分析及颗粒与气泡相互作用机制
    7.1 超声驻波场的作用力分析
    7.2 超声驻波场中颗粒与气泡的相互作用行为研究
    7.3 浮选管试验研究
    7.4 小型浮选柱试验研究
    7.5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活化剂KT-51在锡石浮选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锡资源概述
        1.1.1 锡的特点及用途
        1.1.2 锡石的性质及特点
        1.1.3 国外锡资源分布特点
        1.1.4 国内锡资源分布特点
    1.2 锡石选矿研究进展
        1.2.1 锡石重选
        1.2.2 锡石的浮选工艺
        1.2.3 锡石浮选设备
    1.3 锡石浮选药剂
        1.3.1 锡石浮选的捕收剂
        1.3.2 锡石浮选的抑制剂与絮凝剂
        1.3.3 锡石浮选的活化剂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研究方法
    2.1 实验样品采集
        2.1.1 纯矿物的制备与性质
        2.1.2 实际矿石矿样制备
    2.2 实验药剂和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单矿物浮选实验
        2.3.2 动电位测试
        2.3.3 红外光谱测试分析
        2.3.4 吸附量测定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第三章 锡石纯矿物浮选实验研究
    3.1 矿浆pH值对锡石浮选的影响
    3.2 捕收剂用量对锡石浮选的影响
    3.3 活化剂对锡石浮选行为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KT-51对锡石的活化作用机理研究
    4.1 电负性计算
    4.2 溶液化学计算分析
    4.3 动电位测试
    4.4 红外光谱分析
    4.5 吸附量的测定
    4.6 XPS检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5.1 矿石性质
    5.2 锡浮选条件试验研究
        5.2.1 捕收剂用量试验研究
        5.2.2 活化剂用量试验研究
        5.2.3 浮选柱条件试验研究
    5.3 机柱联合浮选试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表面改性气泡强化共聚气浮除污染效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气浮技术研究及现状
        1.1.1 气浮技术研究
        1.1.2 溶气气浮工艺的发展
    1.2 微气泡表面改性气浮
        1.2.1 微气泡表面改性气浮技术机理
        1.2.2 微气泡表面改性气浮技术研究进展
    1.3 气浮工艺中微纳米气泡特性及检测技术
        1.3.1 气泡的定义和分类
        1.3.2 .微纳米气泡特性及其对气浮的影响
        1.3.3 微纳米气泡特性检测技术
    1.4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意义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水质
        2.1.2 主要设备及试剂
    2.2 试验装置及方法
        2.2.1 改性微泡共聚气浮试验
        2.2.2 微气泡特性图像分析试验
    2.3 主要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2.3.1 常规指标
        2.3.2 其他检测指标
第3章 表面改性剂对微气泡特性的影响研究
    3.1 表面改性剂对溶气系统微气泡尺寸的影响
        3.1.1 不同溶气压力下微气泡的尺寸分布
        3.1.2 表面活性剂对微气泡尺寸的影响
        3.1.3 聚合物浓度对微气泡尺寸的影响
    3.2 表面改性剂对微泡上升速度的影响
        3.2.1 微气泡上升速度的理论值
        3.2.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微气泡上升速度的影响
        3.2.3 阳离子聚合物浓度浓度对微气泡上升速度的影响
    3.3 表面改性微泡的Zeta电位测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改性微泡共聚气浮工艺参数优化
    4.1 引言
    4.2 表面改性剂种类及其投加方式优选
        4.2.1 不同投加方式对浊度及藻类去除效果的影响
        4.2.2 不同投加方式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2.3 出水及浮渣特征分析
    4.3 壳聚糖改性微泡共聚气浮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4.3.1 壳聚糖投加比例对除污染效果的影响
        4.3.2 回流水pH对除污染效果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壳聚糖强化共聚气浮除污染特性及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壳聚糖改性微泡共聚气浮的除污染特性
        5.2.1 颗粒物的去除特性
        5.2.2 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5.2.3 荧光有机物质的去除特性
        5.2.4 THMFP的去除特性
    5.3 壳聚糖强化共聚气浮除污染机制研究
        5.3.1 改性微气泡与絮体的共聚过程观测
        5.3.2 壳聚糖对共聚气浮絮体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10)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处理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3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1 双旋流气浮装置基本结构
    3.2 双旋流气浮装置数值模拟
    3.3 双旋流气浮装置速度分布特征
    3.4 双旋流气浮装置能量分布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机理研究
    4.1 双旋流强化气浮机制与分离性能
    4.2 双旋流强化气浮除油动力学研究
    4.3 本章小结
5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与破乳性能评价
    5.1 引言
    5.2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合成
    5.3 聚醚聚季铵盐反相破乳剂性能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试验
    6.1 引言
    6.2 微波破乳-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3 双气泡-双旋流气浮处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试验
    6.4 基于化学破乳的双旋流气浮处理现场试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Bubble performance of a novel dissolved air flotation(DAF) unit(论文参考文献)

  • [1]气浮设备性能评估与除污染机理研究[D]. 鞠玲.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两亲性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强化气浮除藻效能及机理研究[D]. 李亚男.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水质多变型油田作业废水模块化处理工艺原理与应用[D]. 王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强化气浮除藻及其联用工艺研究进展[J]. 李亚男,田立平,王丰科,王永磊,鞠玲,刘宇雷. 净水技术, 2020(10)
  • [5]黑臭水体处理系统设计与关联实验研究[D]. 贾朋.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无机悬浊质的气浮处理特性及气载絮体结合性能研究[D]. 史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超声驻波场中疏水颗粒稳态声团聚机理[D]. 陈昱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活化剂KT-51在锡石浮选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及应用[D]. 蔺慧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9]表面改性气泡强化共聚气浮除污染效能及机理研究[D]. 刘威.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10]基于化学破乳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双旋流气浮处理研究[D]. 王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新型溶气浮选(DAF)装置的气泡性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