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青海省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青海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迪[1](2021)在《空间视角下的经济林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许伟[2](2021)在《两种气候情景下黄土高原苹果适宜区的模拟》文中指出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较低的生物多样性。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国进行了诸多以增加植被覆盖为目标的生态措施。其中,因地制宜增加经济林果的种植面积是增加人民收入、发展可持续农业重要举措。苹果作为该地区重要的特色经济林果,目前的适宜性研究往往局限于县市,立足大尺度模拟的尝试相对较少,尤其是未来的分布格局。为研究气候变化下苹果在黄土高原的栽培潜力,通过分析现阶段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和苹果栽培情况,借助Maxent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对未来两种极端气候情景下苹果的潜在适生区进行了模拟。此外,通过设置不适宜土地利用类型和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致病菌(Valsa mali)的掩膜对苹果的适生区进行了优化。本研究划定了模拟结果的适生区等级,计算了各环境因子的贡献、适生区面积、面积变化率和适生区范围移动方向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过去20年中,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占全国苹果栽培面积(18530~20660 km2)的比例越来越大(从45.05%增加至59.71%)。黄土高原当今的土地利用格局是草地面积最大(~40%),且有大量混合区和裸地转变为草地。维持当今土地利用转变趋势的前提下,到本世纪末,草地面积进一步增加(29.55×104 km2),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15.13×104 km2);面积变化率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城镇建成区和裸地,而面积变化量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混合区。(2)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对黄土高原苹果分布有很大影响,三者的关键因子分别为最冷月最低温、海拔和土壤质地。当前气候条件下,苹果的中适宜适生区和高适宜适生区的面积分别为7.94×104 km2和0.85×104km2。到本世纪末,SSP1-26(共享经济途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气候情景下,中适宜适生区和高适宜适生区的面积分别增加至14.45×104 km2和3.88×104 km2;SSP5-85气候情景下中适宜适生区的面积减少至6.56×104km2,而高适宜适生区的面积增加至1.03×104 km2。两种气候情境下,黄土高原南部和东南部的适宜性下降,而中部和西部的适宜性上升,导致苹果适宜性范围均向西北方向移动。与SSP1-26气候情景相比,SSP5-85气候情景下苹果适生区范围的迁移距离更远。(3)苹果腐烂病致病菌V.mali在当今和未来四个时期(2030s,2050s,2070s,2090s)潜在分布的模拟结果显示:温度和降水对V.mali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其中,最冷月最低温是影响V.mali分布的决定因子,有56.73%的贡献率。V.mali的适宜区面积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当前相比,未来四个时期V.mali潜在适宜生境范围均向西北方向移动,且从SSP1-26至SSP5-85,适生区范围的移动距离增大。(4)苹果适生区的优化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和V.mali对苹果的分布具有重大影响。由不适合进行苹果栽培的土地利用类型和V.mali高危分布区组成的类型不适宜区域的面积在SSP1-26和SSP5-85两种气候情景下均呈增加趋势。类型不适宜区的设置对苹果低适宜适生区的面积影响最大。在当前-2050s阶段,苹果低适宜栖息地和中适宜栖息地的面积在两种气候情景下均增加,且SSP5-85气候情景导致的适宜区面积在增加量上大于SSP1-26气候情景。两种气候情景均导致苹果适宜区范围向西北移动。在2030s、2050s、2070s和2090s阶段,黄土高原苹果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甘肃、山西和陕西,河南的适宜区面积剧烈下降,宁夏和内蒙古的适宜区面积逐渐增大。本研究为未来气候变化下大尺度研究经济林果的分布提供了新的尝试,为未来苹果在黄土高原的栽培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支撑和依据。

任重[3](2020)在《黑果枸杞遗传多样性及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地区。果实富含丰富的花青素、多糖、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被称之为天然的抗氧化剂。黑果枸杞不仅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作为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先锋树种,还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近年来,由于黑果枸杞生长环境的恶化,加之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芽率低、人们的破坏性采摘等原因,导致黑果枸杞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破坏。目前,黑果枸杞已开始人工栽培,但在良种选育和繁殖、定向培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黑果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并建立了黑果枸杞离体快繁体系,为我国黑果枸杞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新品种的选育和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转录组数据开发并筛选出多态性好、条带清晰的20对SSR引物用于黑果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并对SSR-PCR扩增体系进行了优化。2.所有引物在黑果枸杞的样品中均能有效扩增,可以用于黑果枸杞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其中,基于SSR标记黑果枸杞居群的主要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等位基因平均为1.66,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1.36,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21,Shannon指数平均为0.31,观察杂合度(Ho)的平均值为0.30,期望杂合度(He)平均为0.23。通过软件计算得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说明本研究中采集到的黑果枸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3.AMOVA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部,居群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026,说明黑果枸杞居群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4.Mantel检验黑果枸杞各群体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矩阵的关系,结果显示出较低的相关性(r2=0.037,P=0.250),这表明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特征没有明显受到地理距离隔离的影响。经BOTTLENECK软件分析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显示,黑果枸杞3个群集在遗传瓶颈的两种模型IAM和TPM下均有显着的过度杂合(P<0.01)和显着的遗传瓶颈效应(P<0.01),这表明黑果枸杞群体的遗传分布很有可能受到遗传瓶颈效应的影响。5.黑果枸杞快繁技术体系为:以无菌苗为培养材料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mg/L)+NAA(0.5mg/L),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最佳,出愈率达95%;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2mg/L),不定芽的增殖系数为5.6,以培养基MS+6-BA(0.2mg/L)+NAA(0.05mg/L)的配方诱导不定芽增殖成丛生芽效果最好;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 MS+IBA(0.2mg/L),生根率为80%。

刘菲[4](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梁洁[5](2020)在《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贺兰山地理位置特殊,是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分界线。由于该地区降水不足、气候条件较差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再加上人为的干扰与破坏,使本就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更加的脆弱。随之带来的还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随着对“生态式”环境建设的深入理解,并通过多方面调研和对比与借鉴国内外成功案列,确立一个“近自然、仿自然”的建议思路,这个思路是基于落实习近平主席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及基础原则性的方法论,从贺兰山东麓的一个点上,立图从尊重自然生态多样性规律的角度,发生“生态式”绿色建设的变革,并起到实验示范的作用。论文重点通过对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的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的设计进行研究,解决了植被的修复问题。通过结合生态学中生境的定义,对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的地形、水、土壤等生境要素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在满足场地所需要的生境条件后,对植物群落的结构布局进行设计研究。让植物群落在满足基本生态功能的要求下,又能达到审美的需求。通过对该片区域的研究总结,对今后相类似的场地设计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利用价值。

池永宽[6](2019)在《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区之一,具有分布面积广、地貌类型多、发育序列全等特点,世界罕见。石漠化是该区域最严重最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南方8省的生态安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草畜工程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快速修复喀斯特石漠化受损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对推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地理学、岩溶学、生态学、草学、畜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理论与多元分析原理,针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在2012-2019年以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总体结构的贵州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为核心研究示范区,综合运用野外试验与监测、实验室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法等系统化研究技术方法,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及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研究,以期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与优化机理通过镇压、覆膜、碎草覆盖以及不同覆土水平对牧草出苗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等4种牧草出苗率均在中度覆土覆膜处理方式时出苗最短、出苗率最高,变异系数最稳定,其次是镇压和碎草覆盖处理,无处理措施表现最差。牧草出苗时间随覆土厚度增加而增加,中度覆膜覆土出苗率最高保水保墒的效果最好,是最佳牧草种植方式之一。通过对不同石漠化等级“花椒+紫花苜蓿”和“刺梨+多年生黑麦草”等15种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理化性质恢复效果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林草配置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改善作用,随着年限的增长,其不同配置模式改善效果也有差异,但基本上呈趋于良好的态势。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速率要好于潜在-轻度区。林草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基本优于纯林地,化学性质变化不明显。两个试验区的15种林草模式中均存在部分养分指标低于国家土壤养分标准值,需要针对性补充所缺乏营养元素。通过对紫花苜蓿等退化草地进行施肥改良试验,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3个退化草地类型施肥改良前后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改良后的土壤在钾:氮肥施肥比为60:60kg/hm2时的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等物理性质显着改善(P<0.05)。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氮、钾含量普遍高于未施肥的对照组,且所有施肥处理磷含量普遍偏低。(2)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与策略机制草地分别施硫酸铵、硝酸铵和不施肥(对照)的试验结果显示: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硫的含量显着高于施硝酸铵肥组与对照组(P<0.01),但硝酸铵施肥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施硫酸铵肥的牧草硒含量极明显低于硝酸铵施肥草地与对照草地(P<0.01),而硝酸铵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牧草硒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采食施硫酸铵肥牧草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中硒、铜、铁、血红蛋白(Hb)等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容量(PCV)、血清铜蓝蛋白含量(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液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极显着低于硝酸铵组和对照组(P<0.01)。草地施用硫酸铵肥会影响牧草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家畜微量元素的生理代谢和血液生理生化参数。牧草中硒等微量元素含量低的草地更适合施用硝酸铵肥。在正常草地(对照组)与锌缺乏草地(试验组)开展贵州半细毛羊放牧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草地的土壤和牧草中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其它元素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的贵州半细毛羊血液锌含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其他元素无显着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中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和中性粒细胞(E)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Hb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1)。试验组血液生化参数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SOD、GSH-PX和CAT的活力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液MDA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草地缺锌对家畜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和机体抗氧化酶有显着影响,引起机体抗氧化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出现异常,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补锌对缺锌草地和家畜十分必要,是维持喀斯特畜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关岭黄牛和贵州黑山羊、威宁黄牛和贵州半细毛羊开展不同日粮能蛋平衡对体重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比较分析,试验后较试验前各处理均显着增重(P<0.05),但净增重差异不十分显着(P>0.05)。但从增重效果上看,表现出中能量中蛋白日粮增重绝对值最高,低能量高蛋白效果次之,高能量低蛋白效果最差的特点。牛羊采食“高蛋白低能量”日粮饲料时,日粮中的蛋白质难以较好的被牛羊利用,造成蛋白质营养浪费。适中蛋白-能量的饲料组合则是最佳能蛋平衡饲喂方式。对喀斯特地域特色家畜品种贵州半细毛羊与西南地区系列半细毛肉质横向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半细毛羊的氨基酸总量为18.34%,在西南系列半细毛羊中含量最高。在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CS)中均是贵州半细毛羊肉质最优。通过西南系列半细毛羊的肉质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计分、必须氨基酸指数、必需氨基酸化学评分等综合比较,评价出贵州半细毛羊是优质的羊肉资源。通过综合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等主要肉质评判指标得出,喀斯特地区的特色黄牛的肉质品质要好于西门塔尔牛。(3)模式构建与技术研发以适宜性与限制性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支撑,确定典型模式的构建边界条件,并结合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逆境特色林草建植与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和毕节撒拉溪石漠化草地高效生产与标准化特色健康养殖生态畜牧业模式。通过对现有技术与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喀斯特地区牧草发芽实验装置及方法、石漠化地区牧草标准化建植等系列关键共性技术。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区应根据其干热河谷的特点,在保持水土恢复环境的前提下,研发暖季牧草高产等关键技术;喀斯特高原山地石漠化区根据其立地条件,研发冷季型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等急需关键技术。(4)示范应用与推广自2012年10月以来,在核心示范区累积建设各项示范面积约5000 hm2,牛羊健康养殖等示范2300头/只。运用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喀斯特高原峡谷(花江)和高原山地(撒拉溪)石漠化治理示范模式的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8省“花江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7.38×104 km2、45.89×104 km2、54.69×104 km2、39.28×104 km2、27.14×104 km2;“撒拉溪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20.33×104 km2、43.47×104 km2、50.72×104 km2、45.92×104 km2、33.26×104 km2。

吴远征[7](2018)在《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安全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我国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做出了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出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森林生态的特征决定了林业生态安全在维持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中处于首要的和基础性的独特地位,生态安全的建设与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分不开。林业生态安全的理论体系及林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建立林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复合系统的基础。林业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生态与产业的关系安全),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水平和林业生态安全,是现阶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本文站在林业产业—生态复合系统的角度,从林业产业—生态共生关系的安全性出发,依据协同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来定量测量复合系统内部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生态安全的提升效率。对比分析经典数据包络各模型,同时充分考虑到了复合系统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存在的松弛改进问题后选取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模型(SBM)对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进行静态的测度分析。根据DEA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最终确定林业产业经济效益、林业产业高级化指数、营林投资占比和林产工业污染治理投资等4项投入指标和森林空气质量提升贡献、林产工业单位GDP废水排放量等2项产出指标进行静态的截面数据分析。计算数据采用2005年—2014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根据对SBM模型计算所得的效率值进行整体性分析、区域比较分析和综合效率值聚类分析,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被划归为效率安全区、技术效率主导的效率双高区、规模效率主导的低水平发展区和分解效率双低区。同时,基于Malmquist指数及分解计算公式从效率变化、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三方面分析了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和区域差异。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Malmquist指数波动较大、地区差异明显;(2)我国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提升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升;(3)技术进步指数偏低,技术进步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静态SBM模型和动态的Malmquist指数仅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内部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进行了效率测量,未考虑系统外部相关因素的影响。本文借助PSR模型,从复合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对林业产业结构-林业生态安全复合系统所产生的经济发展的压力(P)、资源环境的质量与状态(S)和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改进措施(R)等的角度出发选取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综合效率值、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根据其值域限定在[0,1]之间的截尾数据特点选取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使得后续分析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及林业生态安全提升对策时能更加有针对性的考虑外部系统的影响与改进对策。最后,从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林业生态安全水平提升两者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借助多维动态创新模型构建了涵盖目标驱动、影响要素和参与主体的多层对策体系。该体系从政府宏观调控、产业中观规范、企业微观参与提升的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待实现林业产业系统和林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1)促进林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林业产业技术效率提升实现林业生态资源消耗的持续减量化;(2)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效益;(3)推动林业产业和林业生态安全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4)加大森林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和财税扶持政策以调节林业产业发展保护林业生态安全;(5)强化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建设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刘晓永[8](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付寿康[9](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韩锋[10](2015)在《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林业发展由过去的木材生产为主不断向全面林业生态建设过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主体任务的完成的背景下,林下经济的发展,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巩固林改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宏观视角和对农户影响的微观视角,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林下经济贡献度与产业结构、林下经济产业布局与区域竞争力、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农户对林下经济的认知、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农户参与林下经济的经营意愿进行分析。从产业的宏观分析来看,本研究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林下经济子产业发展结构关联进行了分析;通过设立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林下经济产业布局和不同省份的产业区域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宏观经济环境、生产要素的投入、消费市场发展和林业政策等角度,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农户的微观分析来看,以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湖南省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古丈县、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重庆市开县、陕西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研究区域,在样本区县林下经济发展主要形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368户农户调研结果,分析了农户经营林下经济的激励因素、存在困难及需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洛伦兹曲线拟合及基尼系数计算,分析了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应用因子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了农户的林下经济经营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产业的宏观视角看: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迅速,且产业结构呈优化趋势,但也面临野生动物驯养产业规模小、林下种植产业发展慢的问题,同时,林下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受多因素影响。从农户的视角看,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农户经营林下经济的重要原因,缺少土地、缺少资金、缺少劳动力是制约林农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障碍;林下经济对农户增加收入具有显着影响,但是加大了农户之问的收入差距;年龄越小、外出务工时间越短、产品销路越好、产品价格越高、林改后拥有林地、生产成本越低、越认为森林资源保护很重要、越认为有责任保护森林资源、政府扶持越强、劳动力越充足、市场预期越好、越认为林下经济有利于保护、越认为林下经济产品生态环保,农户越愿意经营林下经济。最后,对当前我国林下经济相关政策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产业和农户的不同视角,提出优化林下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区域竞争力,提高林下经济产业组织效率;深化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规范引导林权流转,强化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等政策建议。

二、青海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两种气候情景下黄土高原苹果适宜区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1.2.2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1.2.3 植物致病菌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1.2.4 物种分布模型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数据获取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获取
        2.1.1 物种存在点数据的获取
        2.1.2 环境数据的获取
        2.1.3 气候变化模型的选择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筛选与处理
        2.2.2 最大熵模型的运行
        2.2.3 土地利用模型的运行
    2.3 拟解决的问题与技术路线
        2.3.1 拟解决的问题
        2.3.2 技术路线
第3章 我国苹果栽培现状及黄土高原土地利用模拟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3 土地利用类型统计
        3.2.4 土地利用模拟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现阶段苹果栽培面积及产量状况
        3.3.2 黄土高原当今土地利用情况
        3.3.3 黄土高原未来土地利用的模拟
    3.4 讨论
        3.4.1 黄土高原发展苹果产业的突破口
        3.4.2 黄土高原土地利用与功能的变化
        3.4.3 未来土地利用模拟的局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苹果的分布模拟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存在点数据的筛选
        4.2.2 环境因子的筛选
        4.2.3 模型运行
        4.2.4 空间和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建模精度和环境变量的贡献/重要性
        4.3.2 适宜区面积变化
        4.3.3 适宜区适宜性变化
        4.3.4 适宜区适宜性质心变化
    4.4 讨论
        4.4.1 影响苹果分布的环境因素
        4.4.2 苹果在两个气候情景下的分布变化
        4.4.3 黄土高原苹果适宜区的建立与保护策略
        4.4.4 预测物种分布的模型应用与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苹果致病菌的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物种存在数据和环境变量
        5.2.2 气候变化的场景
        5.2.3 物种分布模型的建立
        5.2.4 空间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环境因子对V.mali分布的贡献
        5.3.2 不同气候情景下V.mali的分布及面积变化
        5.3.3 不同气候情景下V.mali的质心移动
    5.4 讨论
        5.4.1 V.mali适宜生境的面积变化
        5.4.2 环境变量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分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5.4.3 SDMs在预测物种分布方面的局限性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黄土高原苹果适宜区的划定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
        6.2.2 不适宜规划为苹果园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掩膜的制作
        6.2.3 致病菌V.mali高危区范围掩膜的制作
        6.2.4 黄土高原苹果适生区的优化
    6.3 结果
        6.3.1 优化前后苹果适宜区面积及其占比变化
        6.3.2 优化后各省苹果适宜区的分布
    6.4 讨论
        6.4.1 苹果不适宜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分布
        6.4.2 影响优化模拟结果精确性的因素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及待发表论文
致谢

(3)黑果枸杞遗传多样性及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遗传多样性
        1.1.1 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1.1.2 经济林树种遗传多样性
        1.1.3 黑果枸杞的遗传多样性
    1.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2.1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方法
        1.2.2 经济林树种组织培养技术
        1.2.3 黑果枸杞组织培养技术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黑果枸杞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设备
        2.1.3 试验试剂
        2.1.4 DNA提取
        2.1.5 黑果枸杞转录组获取、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2.1.6 引物设计
        2.1.7 DNA浓度检测
        2.1.8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2.1.9 引物的筛选
        2.1.10 琼脂糖凝胶电泳
        2.1.1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2.1.12 数据处理
    2.2 黑果枸杞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仪器和药剂
        2.2.3 制备培养基
        2.2.4 无菌苗培养
        2.2.5 愈伤组织诱导
        2.2.6 黑果枸杞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
        2.2.7 生根培养
        2.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黑果枸杞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
        3.1.1 黑果枸杞DNA提取
        3.1.2 黑果枸杞转录组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3.1.3 黑果枸杞转录组SSR位点鉴别及引物设计
        3.1.4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分析
        3.1.5 引物筛选结果及多态性分析
        3.1.6 黑果枸杞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1.7 黑果枸杞的群体分化和群体结构分析
        3.1.8 黑果枸杞群体遗传距离、地理隔离和遗传瓶颈分析
    3.2 黑果枸杞茎段组织培养体系
        3.2.1 黑果枸杞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3.2.2 黑果枸杞茎段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与增殖
        3.2.3 黑果枸杞茎段愈伤组织生根诱导
4 讨论
    4.1 黑果枸杞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
        4.1.1 基于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开发黑果枸杞SSR标记
        4.1.2 黑果枸杞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分化
        4.1.3 黑果枸杞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的群体样本选择
    4.2 黑果枸杞苗木组织培养技术
        4.2.1 外植体的选择与灭菌
        4.2.2 植物激素对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影响
5 主要结论
    5.1 黑果枸杞转录组数据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5.2 组织培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分析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木材供给理论
        2.1.2 均衡理论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2.2.7 文献评述
    2.3 小结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3.3.2 供需预测方法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3.4 小结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4.4 小结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5.1 理论分析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6.1 理论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6.4 小结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7.1 理论分析
        7.1.1 研究理论
        7.1.2 分析框架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7.2.1 基础数据收集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7.2.3 模型参数估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7.3.2 灵敏度分析
    7.4 小结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8.4 小结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9.3 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支持贺兰山生态恢复的政策
        1.1.2 贺兰山生境破碎化
        1.1.3 贺兰山生境营造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生境营造的植物群落设计相关理论
    2.1 生境与生境营造
        2.1.1 生境
        2.1.2 生境营造
        2.1.3 植物生境
        2.1.4 生境修复
    2.2 生境营造的指导思想、要求及目标
        2.2.1 生境营造的指导思想
        2.2.2 生境营造的要求
        2.2.3 生境营造的目标
    2.3 植物群落
        2.3.1 生境要素与植物群落空间布局关系
        2.3.2 不同场地生境下的植物群落设计
3.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的生境类型与植物群落现状
    3.1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条件
        3.1.1 地质地貌条件
        3.1.2 气候条件
        3.1.3 土壤条件
        3.1.4 水系条件
        3.1.5 动、植物条件
    3.2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原生植物群落及其原生生境
        3.2.1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原生植物群落
        3.2.2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原生生境
4.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设计方法
    4.1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目标
        4.1.1 生态性
        4.1.2 地域性
        4.1.3 功能综合性
    4.2 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修复的营造手法
        4.2.1 地形塑造
        4.2.2 引水做功
        4.2.3 道路沟壑设计
        4.2.4 植被恢复
    4.3 植被生态修复措施
        4.3.1 封禁优先,先封后植
        4.3.2 先疏后补
        4.3.3 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
    4.4 生境营造下的植物群落设计
        4.4.1 防风固沙背景林带植物配置设计
        4.4.2 疏林带植物配置设计
        4.4.3 原生草地带植物配置设计
        4.4.4 侵蚀沟岸植物配置
    4.5 不同生境的植物群落设计
        4.5.1 阳生旱生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4.5.2 阳生湿生生境植物群落设计
5.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片来源
附录二:硕士研究生阶段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件

(6)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人工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2 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
    1.3 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4 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石漠化草地高效建植及优化
    3.1 牧草高效控苗建植
    3.2 林草配置模式与土壤性质
    3.3 施肥与草地改良
第四章 石漠化草地生态畜牧业健康养殖及策略
    4.1 草地施肥对牧草-家畜的影响
    4.2 草地微量元素与特色家畜健康养殖
    4.3 日粮能蛋平衡配置与家畜育肥
    4.4 特色家畜品质评价与比较
    4.5 地域特色饲用资源发掘
第五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构建及技术
    5.1 模式构建
    5.2 技术研发与集成
第六章 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应用及推广
    6.1 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
    6.2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生态安全研究
        1.2.2 林业生态安全研究
        1.2.3 产业经济研究
        1.2.4 林业产业经济研究
        1.2.5 林业生态安全—产业结构关联研究
        1.2.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协同发展理论
        1.4.2 产业结构理论
        1.4.3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1.4.4 生态创新理论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我国林业及其三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2.1.2 我国林业三次产业的变动与贡献分析
    2.2 我国林业生态安全建设的现状分析
        2.2.1 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分析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分析
        2.2.3 林业生态政策的现状分析
    2.3 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问题分析
        2.3.1 林业资源总量不足制约产业及生态发展
        2.3.2 林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且技术水平落后
        2.3.3 林业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导致发展增长缓慢
        2.3.4 粗放型规模扩张与产业集群度低并存
3 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系统结构与机理分析
    3.1 相关系统的内涵界定
        3.1.1 生态安全的内涵
        3.1.2 林业生态安全的内涵
        3.1.3 林业及其三次产业的内涵
    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关联总体框架
        3.2.1 总体理论框架的构建
        3.2.2 理论框架的运行机理分析
    3.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直接关联框架分析
        3.3.1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关联框架
        3.3.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复合系统的内部协同分析
    3.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的间接关联框架分析
        3.4.1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系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3.4.2 基于产业结构理论的压力(P)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3.4.3 基于生态健康理论的状态(S)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3.4.4 基于生态创新理论的响应(R)子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分析
4 基于DEA-SBM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静态实证研究
    4.1 SBM模型的构建与效率值分解
        4.1.1 SBM模型的构建
        4.1.2 SBM模型的效率值分解
    4.2 指标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 指标的选取
        4.2.2 指标的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SBM模型的测度结果与分析
        4.3.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效率值整体分析
        4.3.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区域空间特性分析
        4.3.3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松弛变量及冗余率结果分析
        4.3.4 静态聚类分析
5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动态实证研究
    5.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与测度结果
        5.1.1 Malmquist模型的构建
        5.1.2 Malmquist模型的测度结果
    5.2 Malmquist模型测算结果的多角度分析
        5.2.1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时序演进过程
        5.2.2 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的省域比较
        5.2.3 三大地区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比较
6 基于Tobit模型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影响因素的确定和描述性统计
        6.1.1 影响因素选取的原则
        6.1.2 影响因素的确定
        6.1.3 影响因素的概要分析
        6.1.4 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6.2 计量模型
        6.2.1 Tobit方法的研究综述
        6.2.2 Tobit回归方程的构建
    6.3 实证结果分析
        6.3.1 影响因素对效率值影响的Tobit回归归测度结果
        6.3.2 压力子系统(P)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6.3.3 状态子系统(S)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6.3.4 响应子系统(R)对效率值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7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多层对策体系构建
    7.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与机理分析
        7.1.1 多层对策体系的框架结构
        7.1.2 多层对策体系的运行分析
    7.2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宏观层面对策
        7.2.1 推动林业产业的区域协调发展
        7.2.2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产业集聚
        7.2.3 完善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财政保障
    7.3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产业层面对策
        7.3.1 合理规划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
        7.3.2 林业生态产业管理科学化
        7.3.3 采取保护性的林业建设与经营
        7.3.4 丰富林业生态文化提升公众参与
    7.4 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安全协调发展的微观层面对策
        7.4.1 提升林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7.4.2 强化林业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7.4.3 加快林业生态与产业一体化发展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生态安全效率的静态分析结论
        8.1.2 生态安全效率的动态分析结论
        8.1.3 生态安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9)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10)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3. 论文内容构成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林下经济概念界定
    2.2. 林下经济各视角研究现状
        2.2.1. 林下种植
        2.2.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2.2.3. 林下采集及产品加工
        2.2.4. 森林旅游
    2.3. 研究评述
3.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3.1.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3.1.1. 林业产业总产值与产业结构
        3.1.2. 林业产品产量
    3.2. 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3.2.1. 林下种植
        3.2.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
        3.2.3. 林下采集及产品加工
        3.2.4. 森林旅游
    3.3. 林下经济产业组织形式
        3.3.1. “农户”组织形式
        3.3.2. “企业”组织形式
        3.3.3. “合作社”组织形式
        3.3.4. “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
        3.3.5. “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
    3.4. 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经营规模小,产业发展水平低
        3.4.2. 科技含量低,林下经济产品附加值低
        3.4.3. 市场机制不健全
        3.4.4. 不合理开发导致森林资源破坏
    3.5. 本章小结
4.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贡献度及结构关联分析
    4.1. 林下经济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
    4.2. 我国林下经济子产业发展态势
        4.2.1. 我国林下经济子产业产值变化
        4.2.2 我国林下经济子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变化
        4.2.3. 我国林下经济子产业产值增长率变化
    4.3. 林下经济产业结构关联分析
        4.3.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4.3.2. 林下经济子产业与林下经济总产值关联静态分析
        4.3.3. 林下经济子产业与林下经济总产值关联动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林下经济产业布局及区域竞争力差异分析
    5.1. 各省条件差异及林下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5.2. 林下经济产业布局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指标体系构建
        5.2.3. 区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差异性分析
        5.2.4. 区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差异性结果讨论
    5.3. 林下经济产业区域竞争力差异评价
        5.3.1. 林下经济产业区域竞争力差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2. 林下经济各地区产业竞争力差异性评价
        5.3.3. 区域林下经济产业区域竞争力差异性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概述
        6.1.1.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6.1.2. 生产要素的投入
        6.1.3. 市场需求
        6.1.4. 政策因素
    6.2.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2.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6.2.2. 指标选取
        6.2.3. 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关联分析
        6.2.4. 结果分析讨论
    6.3. 林下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6.3.1. 林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6.3.2. 林下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6.4. 本章小结
7. 样本区县林下经济发展及样本农户认知分析
    7.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7.2. 样本县基本情况
    7.3. 样本县林下经济概况
        7.3.1. 江西弋阳县竹笋产业发展
        7.3.2. 湖南古丈县油茶产业发展
        7.3.3. 福建清流县苗木花卉产业发展
        7.3.4. 吉林省双阳区梅花鹿养殖发展
        7.3.5. 重庆市开县林下经济发展
        7.3.6. 陕西太白山保护区森林旅游发展
    7.4. 样本农户家庭基本信息
        7.4.1. 个人基本特征
        7.4.2. 资源禀赋
        7.4.3. 收入情况
    7.5. 农户对林下经济的主观认知分析
        7.5.1. 农户经营林下经济的动因分析
        7.5.2. 农户经营林下经济存在障碍分析
        7.5.3. 农户经营林下经济对森林保护认知分析
    7.6. 本章小结
8. 林下经济发展对农户收入影响分析
    8.1. 林下经济对家庭收入影响分析
        8.1.1. 农户收入对比分析
        8.1.2. 基于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农户收入对比分析
        8.1.3. 讨论
    8.2. 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分配结构影响分析
        8.2.1.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简介
        8.2.2. 洛伦兹曲线拟合及基尼系数计算
        8.2.3. 讨论
    8.3. 本章小结
9. 林下经济农户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9.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9.1.1. 理论基础
        9.1.2. 研究假设
    9.2. 研究方法
        9.2.1. 指标设定
        9.2.2. 研究方法
    9.3. 研究结果
        9.3.1. 因子分析
        9.3.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9.4. 结果讨论
    9.5. 本章小结
10. 林下经济政策分析
    10.1. 林下经济政策概述
        10.1.1. 国家及地方政府林下经济发展意见
        10.1.2. 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相关规划
        10.1.3. 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相关试点
    10.2. 林下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10.2.1. 立法方面
        10.2.2. 产业发展和市场贸易政策方面
        10.2.3. 资金扶持方面
        10.2.4. 品牌化产品管理方面
    10.3. 林下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10.3.1. 基于产业视角的林下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10.3.2.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下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10.4. 本章小结
11. 结论与研究展望
    11.1. 结论
        11.1.1. 基于产业视角的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11.1.2.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下经济对农户影响研究
        11.1.3. 林下经济政策研究
    11.2. 全文展望
        11.2.1. 研究创新点
        11.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四、青海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视角下的经济林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吴梦迪.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两种气候情景下黄土高原苹果适宜区的模拟[D]. 许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3]黑果枸杞遗传多样性及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D]. 任重.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5]贺兰山东麓荒漠草原区生境营造与植物群落设计研究[D]. 梁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喀斯特石漠化草地建植与生态畜牧业模式及技术研究[D]. 池永宽.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7]林业产业的生态安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DEA-Tobit模型[D]. 吴远征.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10]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研究[D]. 韩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标签:;  ;  ;  ;  ;  

青海省经济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