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分析(上)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分析(上)

一、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解析(上)(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1](2020)在《铁路施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控制点研究》文中提出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生产要素的竞争,而生产要素中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蓬勃发展,铁路建设项目施工企业集团(以下简称:铁路施工企业集团)规模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出现了七十余家百亿以上资产规模和上万员工的大型铁路施工集团。广阔的地域分布和细致的专业分工,使得母子公司成为了它们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为了提升企业集团整体效益和管控水平,这个行业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人力资源管控领域。但在铁路施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中,也暴露出招聘困境、培训乏力、离职率高、母子公司内部控制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集团公司如何有效地管控好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区分出控制点重要程度,“抓大放小”,实现母子公司内部协同,将决定铁路施工企业未来市场竞争的成败。在对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与控制点等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本文根据铁路施工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将管理控制模块划分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发展、绩效与激励、薪酬与福利、员工关系管理等六大维度,作为一级控制指标,并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对铁路施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点进行广泛详尽的收集、归纳、整理,最终得到95项初步评价指标。把整理出的铁路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点指标,再次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其重要程度。经过统计分析,最终得到72项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点指标。其中规划控制点9项,招聘与配置控制点14项,培训与开发控制点12项,绩效管理控制点10项,薪酬与福利管理控制点12项,员工管理控制点15项。对72项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生成铁路施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点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建立判断矩阵、各层因素的权重计算,对铁路施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控制点进行了量化和赋权。结果的有效性通过了一致性检验,并且识别出21个关键控制点、28个重要控制点、23个一般控制点;给出了集团公司需把握好人力资源管控尺度,实现不同管理模式下企业集团职责优化分配两条管理建议。

董少明[2](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谢松珊[3](2019)在《新准则下城投平台年报审计中政府补助项目审计问题研究 ——以TF集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6月12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对政府补助的适用范围、相关会计科目及会计处理方法均作出了修订,使得所有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城投平台政府补助项目相关的会计信息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对城市投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补助的审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审计人员而言,城投平台年报审计时,对于政府补助项目,需要掌握政府补助的范畴和会计核算方法,分析新修订的政府补助准则下审计关注点,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协助管理层规范政府补助项目的会计核算和列报,降低政府补助项目的审计风险。本文以XH会计师事务所对TF集团2017年年报审计中政府补助项目的审计为例发现,分析城投平台年报审计中政府补助项目存在的审计问题。首先,未正确判断收到的政府补贴款是否属于政府补助的范畴。在判断时,有必要从政府补助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分析。城投平台公司交付了安置房给相关政府部门,取得的补贴款,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不是无偿给予的经济资源,是政府采购了城投平台的安置房建设服务,需要按照收入准则确定收到的补贴款,不具有无偿性特征,不属于政府补助的范畴。其次,未恰当分类政府补助。会计师事务所不宜将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贴分类为其他收益。由于新修订的政府补助准则未明确日常活动的定义,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运用职业判断。如果收到的补贴款相关的成本费用在营业利润之上的科目,该项补贴与日常活动相关。如果该项补贴与企业日常销售等经营行为相关性强,即为与日常活动相关。与日常活动无关的补贴款,计入营业外收入,通常获得具有偶然性。再次,未在正确的时点或期间确认收到的补贴款。审计时,与一般企业难以将政府补助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进行核算不同,城投平台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和与政府关系的特殊性,政府补助具备按照权责发生制来进行核算的基础。因此城投平台公司的政府补助应当在政府补助文件下发和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时,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政府补助的相关核算,而非在收到政府补助的款项时,再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最后,未按准则要求列报政府补助,使得利益相关者无法从审计报告中的附注中获得从政府获得的经济资源的完整有效信息。城投平台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重大,甚至是部分超过利润总额。政府补助对城投平台公司而言,重要性极高,城投平台公司政府补助审计,准确、完整列报与披露政府补助项目显得极为重要,亦为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产生上述审计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补助事项审计能力不足、缺乏对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特征的了解、对政府补助的分类标准不熟悉、缺乏对政府补助列报要求的了解。针对TF集团政府补助项目的审计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审计措施。在审计过程中,从风险导向角度分析城投平台在政府补助核算方面是否存在风险,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利润构成及主要来源,分析政府补助对利润的贡献,以决定是否将政府补助项目作为审计重点进行恰当关注,完善了新准则下政府补助的审计流程,并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在审计中,认真检查政府补助相关文件、与政府部门沟通或函证,重点分析收到的补贴款是否适用于新修订的政府补助准则,检查分类类型,根据新修订的政府补助准则是否恰当,确定是否在正确的会计期间确认了政府补助,关注政府补助的列报和披露是否完整和准确。

赵嘉钰[4](2019)在《新准则下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会计问题研究 ——以M公司为例》文中提出2008年,在处于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美国华尔街发生了次级贷款危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使得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在此背景下,规避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成为许多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追寻目标。伴随着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完善和发展,更多的企业对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功能投入了关注,开始尝试运用套期保值业务防范和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了与我国企业进行套期保值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的现状相适应,于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CAS24一套期保值》。我国首部套期保值准则在经过企业应用实践十几年来进行检验的过程,发现该准则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准则适用范围过窄、套期有效性的量化要求不合理、“净风险敞口”管理模式的套期关系难以指定、套期企业存在操纵利润空间等诸多问题。在旧CAS24套期保值准则存在诸多漏洞的情况下,同时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正处于与国际趋同的重要进程中,新CAS24套期会计准则的颁布施行是必然的。但在颁布之前出于谨慎性的考虑,我国先是在2015年发布了《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暂行规定》。在征询了各方意见并在暂行规定取得一定成效之后,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3月31日颁布了《CAS24—套期会计》这一项新套期会计准则。本文采用专题研究法,客观描述了2008年至2017年我国在深、沪主板上市的公司开展套期保值活动的情况和套期保值准则运用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新CAS24套期会计准则对旧准则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所做的改进,深入分析新CAS24套期会计准则改革带来的积极作用,指明其颁布施行的必然性。同时也指出其在应用过程中的面临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之后用M公司在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中对套期会计准则的应用情况加以佐证,证实了问题存在的客观性。最后在对准则应用问题及原因明晰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及建议,例如促进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进一步完善商品期货市场;加大对套期保值活动的监督和指导力度;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化对新准则的理解;提升估值技术,完善准则应用环境;以及加强业财融合和套期保值管控平台体系建设以期推动我国旧准则向新准则的平稳过渡,以及新套期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的顺利运用。

黄微[5](2017)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财政部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蓝本,颁布了修订后38项具体准则。该准则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并之后实现了与香港、美国和欧盟会计准则的等效。2010年4月,财政部颁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明我国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认可,并将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2014年4月,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的实质趋同。财务报告信息作为上市公司经营成果与财务运行状况的总体反映,其本身是代理制下的产物,也与股东、投资者与管理层等的利益直接相关。但是,因为代理之下本身的利益矛盾与道德困境的存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与保证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中的局限之一。但是,从目前国际与国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层面来讲,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因素与改进方法都相对较为欠缺,会计信息作为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经营管理情况的重要媒介,对上市公司会计质量的研究成为目前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重要侧重点。所以,会计准则持续趋同是否可以使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提高为目的的研究存在必要性。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背景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值得探讨。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下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对相关理论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趋同因子、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这三个角度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推动状况,以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为研究对象,以实证手段研究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整合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与企业财务结构等多元影响手段。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归类研究与论证本文结合对在一定时间节点A+H股的披露数据进行调研,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会使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结果表明2014年会计准则进一步修订后,会计信息质量最好;通过实证证明,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同样也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准则不断的改进推动了内部治理和内部控制的不断转变,从而从侧面可以看出,会计准则持续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我国进一步实现国际趋同提供建议,并且对于完善内部治理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建议。

黄晓倩[6](2016)在《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预测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研究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使用程度是否会影响其盈余预测的能力。本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到2015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并使用两种较为综合性的指标来衡量上市商业银行财务报表中公允价值的使用程度,这两种指标分别使用资产负债表法和利润表法计算得出。本文基于上述两个指标来建立相关模型并对上市商业银行t期、t+1期以及t+2期的未来现金流以及未来资产收益率进行预测。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固定效应模型,并使用t检验以及F检验来判断模型和变量的显着性。通过对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盈余的预测。目前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多数为规范研究,着重于分析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讨论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工具的具体应用及其发展趋势。而仅有的少数实证研究基本上也都是针对某一项资产或者负债项目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不仅弥补了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实证研究较少的不足,同时在研究方法上也做出了完善。本文使用两种更具有综合性的指标建立模型对公允价值计量程度对盈余预测的影响做出研究,即增强了本文实证研究的实用价值也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可信。此外针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量较少,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期间不长,因而实证研究的数据样本较窄的问题,本文通过将目前最新的2015年财务数据纳入研究样本尽力予以弥补,使得本文的研究结论更具时效性。

苏丽娜[7](2016)在《老挝商业银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资本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扩展,各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更为紧密,贸易往来也不断增加,这使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使得会计信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广泛。会计信息是财务系统信息的重要因素,而财务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结构之一,完善的国家财务系统,会使得该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因此,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如此之迅速的情况下,更需要各国在财务准则制定方面符合国际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老挝已经开始重视企业会计系统建设。1979年老挝统一了企业会计系统,并颁布使用企业会计法。在2008年之前,老挝商业银行会计系统还不符合国际会计的要求,尤其是在财务报告准则文件的编制方面。但在2008年之后,由于央行也意识到老挝商业银行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的严峻性,开始对商业银行的会计系统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这一工作使得老挝商业银行编制的财务报告准则更加接近和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到了2013年会计司代表老挝中央银行发布第332号会计司的通知,签发于2013年7月02日,通知老挝商业银行应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编制财务报告,与此同时,会计司将负责翻译、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及IFRS)及给老挝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举办培训,为了让他们更深入了解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能够在引用和实施过程中获得更多良好效应。2014年初,老挝颁布关于老挝会计业务的相关法律(新修订)的通知,第47号/国务院,签发于2013年12月26日,在本法律的第14条第2段明确指出:对于在老挝中央银行管辖范围内的银行及其他金融服务单位必须实施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使用老挝央行财务报告的形式,由此可以看出,老挝对会计的国际化发展非常重视。但因国际会计准则每年都在不断发展,很多准则陆续被调整,新修订的准则慢慢取代旧准则,由此导致老挝出现了中央银行制定的有些准则不符合国际会计新修订准则的问题。本文在大量总结老挝国内及国外文献的基础上,对比国际财务报告的发展背景分析老挝目前的状况,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老挝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因两准则差异而导致的实施困难问题及给会计工作者带来的不便;另外,本文还以营利组织如商业银行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老挝商业银行在应用国际财务准则中所面临的问题,发现导致老挝执行国家会计准则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未被规定在相关学习单位的财务与会计专业课程里,导致很多学者、银行工作人员对这些准则比较模糊;第二,目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还没有较完整的老挝版本,只有英文版,而老挝银行工作人员的英文水平有限,不能完全理解其准则的内容。鉴于此,笔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的建议与对策:第一,建议老挝中央银行重视国际准则及相关准则的编制并翻译出较完整的老挝版本,以供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和学者参考,中央银行还应该给予老挝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提供咨询、帮助讲解及解决问题的有用途径。第二,建议中央银行定期举办连续培训活动,传授相关会计准则,以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力。另外,商业银行之间可以举办交谈会、联合会,给工作人员提供交流平台。最后,银行可以举办一年一度的国外银行交流会,这能有效提高银行的名声以及员工的知识能力。会计的国际化发展是当今众多国家非常重视的一大问题,它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老挝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会计国际化的有效发展,而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在于老挝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融合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的国际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中,尤其是国际财务报告的问题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

中国证监会会计部[8](2015)在《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调整披露解析》文中提出为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税负,提供会计与税务处理及其差异信息,《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对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调整提出了具体披露要求。对2014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分析发现,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所得税调整信息不正确、不规范,如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的调整过程不符合所得税费用和会计利润的内在逻辑。本文主要对财务报告中与所得税调整相关的内容进行说

邵哲[9](2014)在《企业综合报告框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已经无法全面又完整地反映经济实体真实的和潜在的价值,非财务报告越来越受到重视。财务报告与非财务报告分开披露的模式所造成的信息混乱甚至失真、成本负担等问题催生了改进企业报告体系的思潮,“综合报告”应运而生,并在相关组织的推动下迅速发展,有望将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运用。但从总体看,不论是理论构建还是实践应用,都处在起步阶段,关于综合报告内容框架及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整合方式等问题仍悬而未决。本文主要采用规范性研究结合案例分析的模式。首先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关于综合报告的理论研究成果,从综合报告框架研究、影响因素研究和价值相关性研究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并评述了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本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进一步说明本文研究的理论价值。其次,用案例研究法分析国内外综合报告,重点是对国外企业的综合报告内容框架进行研究,从而为下文构建综合报告框架打下实践基础。然后,阐述了综合报告的质量特征,分析了报告的内容要素和关键指标,再针对如何进行信息整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企业“综合信息管控平台”的基本雏形,依此构建综合报告的内容框架。最后,根据前文的分析探讨进行总结,指出目前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由于国内目前关于综合报告框架的研究仍属于凤毛麟角,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企业报告理论创新做出微薄的贡献。

林发春[10](2012)在《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长期股权投资部分)》文中指出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在上市公司实施过程中,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含界定为金融资产的股权投资,下同)的会计规定处理目前存有许多不尽规范和不合理的地方,导致不同上市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按照各自的理解进行不同的会计计量与处理。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快速扩容使上市公司持有大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事项普遍存在,如何有效规范与提高对长期股权投资事项进行可理解、一致性及合理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处理,是会计专业人士一直在争论与探索的会计课题,还需要未来实践检验与理论的摸索。本课题主要通过对上市公司在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案例分析,发现很多上市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会计处理与新会计准则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存在很大的会计处理差异,主要问题体现为:企业持有同一上市公司长期投资股权由于存在有限售期和无限售期的会计处理差异;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由于初始投资成本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处理差异;不同企业持有同一非上市公司股权价值会计计量问题;企业持有不同上市公司有限售情况下长期股权的会计计量问题;长期股权投资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估值技术方法问题;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类问题及在财务报告中的披露问题等。通过对这些实证案例存在的差异分析,指出其个别财务报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通过案例与理论研究,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存在问题,进而结合自身在学习、工作中的经历与经验,借鉴国际/香港会计准则的有关理论与实务,提出一些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观点与建议,以期能为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些建议与思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引言;第二章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依据;第三章上市公司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实证案例研究;第四章公允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相关问题综合分析;第五章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规范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小结。

二、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解析(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解析(上)(论文提纲范文)

(1)铁路施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控制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2.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2.1.2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2.2 内部控制及控制点理论
        2.2.1 内部控制理论
        2.2.2 控制点理论
    2.3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控制点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力资源控制点评价指标的初步获取
    3.1 专家访谈
    3.2 问卷设计和发放
        3.2.1 调查方式和调查对象
        3.2.2 问卷设计方法
        3.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3.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3.2 调查结果统计
    3.4 指标初步获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力资源控制点指标评价体系的生成
    4.1 问卷设计与样本描述
        4.1.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4.1.2 问卷设计及主要内容
        4.1.3 样本描述
    4.2 统计分析
        4.2.1 信度检验
        4.2.2 项目分析
    4.3 控制点指标体系的生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人力资源控制点分类体系
    5.1 层次分析法
        5.1.1 基本原理
        5.1.2 基本原则
        5.1.3 基本步骤
    5.2 铁路施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指标具体评价过程
        5.2.1 确立层次结构
        5.2.2 构造判断矩阵
        5.2.3 层次排序
    5.3 控制点分类
    5.4 关键控制点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管理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管理建议
        6.2.1 集团公司需把握好人力资源管控尺度
        6.2.2 要注重不同管理模式下的职责优化分配
    6.3 局限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一、研究范畴界定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一、国企成功脱困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二、变量趋势分析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二、面板数据模型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一、横向重组模式
        二、纵向重组模式
        三、混合重组模式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二、完善法律制度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准则下城投平台年报审计中政府补助项目审计问题研究 ——以TF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内容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一)相关概念
    (二)理论基础
    (三)新修订的政府补助准则
三、城投平台政府补助项目审计问题的案例分析
    (一)XH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二)TF集团公司概况
    (三)TF集团2017 年年报审计中政府补助项目的审计现状
    (四)XH会计师事务所政府补助项目存在的审计问题
    (五)XH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问题的原因
四、避免政府补助项目审计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分析是否作为审计的重点关注领域
    (二)完善政府补助事项的审计流程
    (三)分析收到的补贴款是否为政府补助
    (四)核对政府补助分类是否恰当
    (五)判断是否在正确的会计期间确认
    (六)核对列报与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4)新准则下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会计问题研究 ——以M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1.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2 国外及国内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2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相关概念
        2.1.1 衍生金融工具
        2.1.2 商品期货
        2.1.3 套期保值
        2.1.4 套期会计
    2.2 理论基础—风险管理理论
    2.3 我国套期会计准则发展历程
3 我国上市公司在套期保值活动中运用套期会计准则的现状、问题及原因
    3.1 我国上市公司开展套期保值活动及运用套期会计现状
        3.1.1 上市公司总体开展套期保值活动现状
        3.1.2 有色金属业开展套期保值活动及运用套期会计现状
    3.2 新准则较旧准则所做改进及其影响
        3.2.1 增加套期工具的范围及被套期项目
        3.2.2 改进套期有效性评估——从“定量”到“定性”
        3.2.3 引入“再平衡机制”
        3.2.4 披露和列报
    3.3 套期会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3.1 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对套期会计准则使用度不够
        3.3.2 套期会计公允价值披露照搬准则原文、缺乏可靠性
        3.3.3 企业业务处理障碍重重
4 M公司商品期货套期会计准则应用情况分析
    4.1 M公司及其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简介
        4.1.1 公司简介
        4.1.2 公司套期保值风险分析
        4.1.3 公司商品期货套期保值策略
        4.1.4 公司针对期货套期保值设置的管理机构及业务流程
    4.2 M公司商品期货套期保值具体业务实例会计处理
        4.2.1 公司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政策及业务实例简介
        4.2.2 新准则下会计处理
        4.2.3 旧准则下会计处理
    4.3 M公司套期保值业务处理问题探析
    4.4 信息披露情况
5 对策与建议
    5.1 促进衍生金融工具发展,进一步完善商品期货市场
    5.2 加大对套期保值活动的监督和指导力度
    5.3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深化对新准则的理解
    5.4 提升估值技术,完善准则应用环境
    5.5 业财融合,加强套期保值管控平台体系建设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会计准则趋同概述
    2.2 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2.3 会计准则趋同相关理论
        2.3.1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
        2.3.2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2.3.3 会计准则国际等效
    2.4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理论框架
        2.4.1 有效市场假说
        2.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3 委托代理理论
        2.4.4 交易成本理论
        2.4.5 交易信号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会计信息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3.1 企业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3.1.1 股权集中模式与会计信息质量
        3.1.2 高管激励与会计信息质量
        3.1.3 股权激励与会计信息质量
    3.2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3.2.1 董事会与会计信息质量
        3.2.2 独立董事与会计信息质量
    3.3 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质量
    3.4 本章小结
4 会计准则趋同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实证分析
    4.1 数据收集与命题假设
    4.2 会计准则趋同下的会计信息质量模型建立
        4.2.1 会计信息趋同度模型建立
        4.2.2 会计信息质量模型建立
    4.3 描述性统计
    4.4 Spearsman系数检验
    4.5 回归分析
    4.6 稳健性检测
    4.7 实证结论
    4.8 本章小结
5 建议与对策
    5.1 推进会计准则持续趋同
        5.1.1 完善我国准则修订与参与国际准则制定
        5.1.2 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与程度
    5.2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5.2.1 提高董事任命与管理水平
        5.2.2 合理发挥董事会职能
    5.3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5.3.1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设定
        5.3.2 建立内部监督制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预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3.1 公允价值的定义
        3.1.1 国外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3.1.2 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
    3.2 公允价值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3.2.1 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的影响
        3.2.2 公允价值计量对负债的影响
        3.2.3 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及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4 实证研究
    4.1 数据筛选
    4.2 模型设计
        4.2.1 使用资产负债表法建立模型
        4.2.2 使用利润表法建立模型
5 实证研究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实证结果及分析
        5.2.1 利用资产负债表法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5.2.2 利用利润表法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2.1 模型的局限性
        6.2.2 样本的局限性
    6.3 建议
    6.4 主要贡献
致谢
参考文献

(7)老挝商业银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会计准则在金融方面的相关概念
    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概念介绍
    二、老挝会计准则在金融方面的相关规定介绍
    三、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方面的相关规定介绍
第三章 老挝会计准则发展及国际趋同概况
    一、老挝会计准则发展历程
    二、老挝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
    三、老挝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四、老挝应用国际会计准则后的影响
第四章 老挝商业银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分析
    一、研究范围及技术的要求
    二、调查分析方式
    三、调查分析结果
第五章 老挝商业银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对策研究
    一、制定符合国情的新会计准则
    二、制定完善国际会计准则实施配套机制
    三、提高银行现有工作人员素质
    四、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工作
第六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结论
    二、未来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调整披露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及其核算步骤
二、会计利润和所得税费用调节项目分析
    (一)实务中常见的调节表项目
    (二)编制调节表实务中的常见错误
        1.将确认了递延所得税的暂时性差异误确认为调节项目
        2.调节项目误以税前金额列示
三、所得税调整披露示例
    (一)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列示
    (二)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列示
    (三)在相关附注中的列示
    (四)所得税调整披露数据之间逻辑关系解析

(9)企业综合报告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非财务报告的兴起
        1.1.2 综合报告的提出及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2 文献综述
    2.1 内容框架研究
    2.2 影响因素研究
        2.2.1 监管因素
        2.2.2 利益相关者的推动
    2.3 价值相关性研究
    2.4 评述
3 国内外综合报告现状
    3.1 国外企业综合报告案例分析
        3.1.1 披露主体研究
        3.1.2 报告形式研究
        3.1.3 报告内容研究
    3.2 国内企业综合报告的发展分析
4 综合报告框架构建
    4.1 质量特征
        4.1.1 完整性
        4.1.2 重要性
        4.1.3 可靠性
        4.1.4 可比性
        4.1.5 可读性
    4.2 综合报告内容要素
        4.2.1 财务指标
        4.2.2 环境指标
        4.2.3 社会责任指标
        4.2.4 治理指标
    4.3 综合信息整合方法
        4.3.1 战略目标
        4.3.2 支撑系统
        4.3.3 宝马集团的综合信息管控平台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面临的挑战
    5.2 未来的展望
        5.2.1 报告监管者
        5.2.2 报告编制者
        5.2.3 报告使用者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中期财务报告准则解析(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铁路施工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控制点研究[D]. 王凯. 山东大学, 2020(05)
  • [2]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3]新准则下城投平台年报审计中政府补助项目审计问题研究 ——以TF集团为例[D]. 谢松珊.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4]新准则下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会计问题研究 ——以M公司为例[D]. 赵嘉钰. 东华大学, 2019(03)
  • [5]会计准则持续趋同下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 黄微.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5)
  • [6]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预测的实证研究[D]. 黄晓倩. 重庆大学, 2016(03)
  • [7]老挝商业银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问题及对策研究[D]. 苏丽娜. 安徽大学, 2016(10)
  • [8]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所得税调整披露解析[J]. 中国证监会会计部.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5(11)
  • [9]企业综合报告框架研究[D]. 邵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1)
  • [10]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长期股权投资部分)[A]. 林发春. 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三辑), 2012

标签:;  ;  ;  ;  ;  

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分析(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