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对几种油类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茶多酚对几种油类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一、茶多酚对几种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凤[1](2021)在《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是漆树科盐肤木属多年生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盐肤木叶片上的五倍子,因高含量的单宁以及潜在的健康价值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近些年来,天然产物的提取以及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有研究表明盐肤木叶多酚具有抗氧化功效,盐肤木叶是五倍子蚜在寄主植物盐肤木叶片上形成的虫瘿,那么盐肤木叶是否具有相关的应用价值,关于盐肤木叶多酚的成分分析和应用研究就成为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以盐肤木叶多酚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提取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并进行成分分析;然后以胡麻油为主要研究原料,以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为主要添加量,选取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作为协同增效组分,定期测定油脂的相关理化指标,以诱导期、总氧化值和抗氧化系数为评价指标对复合抗氧化剂组合进行抗氧化效果的评价和筛选;最后对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响应值最大的点,即抗氧化剂组合的最优添加量,进行验证试验,应用于油脂保鲜,以期替代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成分分析(1)利用UHPLC-Q-Exactive HF/MS对盐肤木叶多酚进行成分鉴定,鉴定出30种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及其衍生物17种、酚酸类物质有7种、有机酸两种、鞣质1种、其它类物质3种。其中总可溶性多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杨梅苷,含量为735.59μg/m L;酯化多酚中相对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槲皮苷,含量为178.85μg/m L;结合态多酚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没食子酸,含量为53.87μg/m L,推测黄酮类物质在游离态多酚中可能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而结合态多酚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可能是没食子酸等酚酸类物质。2、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对油脂抗氧化能力比较及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烘箱法加速油脂氧化,定期测定油脂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等理化指标,结合油脂氧化评价指标对油脂氧化程度进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最适添加量为0.05%;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为:酯化多酚、茶多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3、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方是:酯化多酚添加量0.06%、茶多酚添加量0.04%、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添加量0.01%,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得出油脂的诱导期为4.26天,该值与理论预测值仅相差0.07天,说明该预测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应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对油脂诱导期的影响,达到组合优化的效果;其抗氧化能力远高于合成抗氧化剂BHT。

王凯[2](2020)在《迷迭香提取物与茶多酚棕榈酸酯协同抗油脂氧化及机理解析》文中认为油脂氧化是影响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添加抗氧化剂为目前抑制油脂氧化的有效方式。天然抗氧化剂及其衍生物因其绿色、安全、低毒等特性而备受瞩目。但该类抗氧化剂在利用率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强化现有抗氧化剂的功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复配抗氧化剂具有协同抑制油脂氧化的潜力,当前关于协同抗氧化剂组合的筛选较为盲目随机,且缺乏其在油脂体系协同机理的研究。因此,本文选用六种天然抗氧化剂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借助Prieto模型筛选协同性能最佳的抗氧化剂组合,系统探讨该组合抑制油脂氧化的作用效果,并深入解析其协同抑制油脂氧化的作用机理,为天然抗氧化剂及其衍生物复配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六种天然抗氧化剂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Priteo模型评价抗氧化剂单独及二元复配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的作用效果,筛选获得协同性能高的抗氧化剂组合并优化其复配比例。结果表明:六种抗氧化剂单独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从强到弱顺序为抗坏血酸(AA)>茶多酚棕榈酸酯(TP)>茶多酚(T)>α-生育酚(α-T)>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迷迭香提取物(RE),单独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从强到弱顺序为AA>T>AP>TP>α-T>RE;在复配清除DPPH自由基中,有6组展现出协同效应,复配清除ABTS+自由基中,有10组展现出协同效应;其中,RE和TP组合在清除DPPH或ABTS+自由基中的协同率均为所有组合中的最高值,分别达到6.03%和5.29%;优化确定RE和TP理论最佳复配比为5:3。2.探究RE和TP在理论最佳复配比下对几种植物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并系统评价该比例与几个随机复配比例对葵花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E和TP组合在不同植物油中的抗氧化效果均显示出协同作用,说明Priteo模型预测的可行性;该组合于5:3复配比处显示出最佳的协同效果,有效延长了葵花籽油的氧化诱导时间,高效抑制了初级氧化产物和次级氧化产物的生成,进而说明了比例挑选的适宜性;分析电子自旋共振(ESR)结果可知,RE更倾向于与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烷基自由基相结合,而TP则倾向于与烷过氧自由基结合,两者复配可有效抑制体系中自由基的产生;两者对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的影响中,TP抑制醛类物质生成的能力大于RE,而RE抑制酸类物质生成的能力大于TP,RE与TP复配可协同减少加热挥发性产物的生成。3.构建以亚油酸甲酯为代表的油脂氧化研究模型,系统探讨RE和TP中主要活性组分的抗氧化行为,进而解析RE和TP协同抗油脂氧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RE和TP的主要活性物质分别为鼠尾草酸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而这两种抗氧化活性物质在亚油酸甲酯体系中同样展现出了良好的协同作用;鼠尾草酸在发挥抗氧化过程中会转变为醌类物质,EGCG在发挥抗氧化作用时分解为黄酮和酚酸类物质;当两者同时存在时,鼠尾草酸优先发生降解,随后EGCG进行降解;协同作用的机理为二者共同存在时,可作用于氧化的不同阶段,起到互补作用,延缓整个氧化进程。

邓金良[3](2020)在《不同储油技术对油脂保质保鲜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食用植物油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年食用植物油消费量超过3400万吨,其中浓香花生油等香味油脂的消费量超过300万吨。在食用植物油生产、储存和流通过程中,如何实现油品的保质保鲜并延长保质期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问题,也是一项较为复杂和困难的工作。因为植物油受自身性质和储存条件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氧化酸败和品质劣变。本课题以我国储备量最大的大豆油和市场销量最大的香味油即浓香花生油为试验原料,对储存方法与储油综合品质的相关性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皆在为绿色储油技术发展及储油品质的保质保鲜提供支持,促进植物油储存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设计制作8个钢制储油罐(单罐储油量200kg,配置自动测温和充氮装置),其中4个油罐储存三级大豆油,4个油罐储存一级浓香花生油,2种油品的储存条件均分别为:地上罐自然储存、地上罐添加TBHQ储存、地上罐充氮气储存、地下罐低温避光储存,储存期24个月,定期从各油罐取油样检测酸价、过氧化值及维生素E、甾醇含量,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及气相-嗅闻仪(GC-O)对花生油中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量检测和风味评价,研究不同储存条件对2种油脂综合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罐年周均储油温度为19.5℃,地下罐年周均储油温度为16.8℃。经18个月储存(食用植物油类产品的标识保质期),所有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这是国标规定的评判食用油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均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4种花生油和4种大豆油的酸价均未超出国标限量。以过氧化值到达国标限量(一级花生油以6 mmol/kg、三级大豆油以9.85 mmol/kg),花生油保质期排序为:地上添加TBHQ储油(>24个月)>地下储油(13个月)>地上充氮储油(10个月)>地上常规储油(5个月);大豆油保质期排序为:地上TBHQ储油(>24月)>地下储油(24月)>地上充氮储油(18个月)>地上常规储油(7个月)。地下储油与地上自然储油相比,花生油和大豆油的保质期分别延长了8个月和17个月。与充氮储油相比,花生油和大豆油的保质期分别延长3个月和6个月,并且地下储油避免了频繁的充氮作业和节约了充氮设施的投资。虽然地下储油的保质期小于添加TBHQ储油,但却是一种更安全的绿色储油技术。无论哪种储油,随储油时间延长其中维生素E、甾醇含量均呈现持续降低,相比于地上储油,地下储存的花生油中VE、甾醇损失率降低13.12、9.06个百分点,大豆油VE、甾醇损失率降低13.44、6.52个百分点。说明地下储油对保持油脂的新鲜程度(以营养成分含量和营养品质作为评价指标)有重要作用。对于浓香花生油,储存过程其香味强度和纯正性的变化也是评价其品质(感官品质)保鲜的重要指标。结果表明:初始浓香花生油中共分离鉴定出9类64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吡嗪类和醛类占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的一半以上(吡嗪类为36.42%,醛类为23.82%),吡嗪类以2,5-二甲基吡嗪、2-甲基吡嗪为主,含量分别为12.28%、6.42%,醛类以苯乙醛为主,含量高达9.23%,这两类挥发性风味成分构成了浓香花生油特有的坚果香味、烧烤味、甜香味等基础风味。花生油经上述4种不同条件,地上罐自然储存、地上罐添加TBHQ储存、地上罐充氮气储存、地下罐低温避光储存18个月后,吡嗪类物质含量从36.42%分别降低至16.33%、21.92%、27.02%、29.08%,醛类物质中苯乙醛含量从9.23%分别减少至0.83%、0.98%、1.23%、1.29%,己醛含量分别升高至初始值的6.40、2.08、4.37、2.10倍,花生油的坚果味、烘烤味、甜香味及总体风味等明显减弱,酸败味增强;添加TBHQ、充氮、地下储油均能有效延缓花生油特征风味物质的损失,起到花生油风味保鲜的效果,但添加TBHQ储存的花生油中检测出大量(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2.55%)TBHQ分解产物-叔丁基对苯醌等挥发性有害成分,从储油的食品安全性方面评价,地下储油和充氮储油是更为科学和绿色的储油技术,同时地下储油比充氮储油的风味保留效果更好。上述试验研究表明地下储油有鲜明的优越性,这主要依赖于地下储油的较为恒定的低温条件,但无论是地上储油或是地下储油,储油温度受季节和天气的影响无法保持恒温,因此也就无法准确评价温度对储油品质的影响规律。为此,利用3个恒温箱进行不同储油温度、不同抗氧剂(TBHQ、茶多酚、迷迭香、VE)对储油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储油品质的影响显着,25℃储存花生油的保质期是45℃的4倍,是65℃的6倍;25℃储存大豆油保质期是45℃的5.1倍,是65℃的7.7倍。4种抗氧化剂在花生油和大豆油中的抗氧化功效均随储油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抗氧化剂也表现出不同的功效,添加TBHQ的抗氧化功效优于天然抗氧化剂。不同温度条件下,添加抗氧化剂均能减少花生油中VE损失,但无论添加抗氧化剂与否,维生素E的稳定性与储存温度之间呈现负相关性。添加TBHQ延缓花生油和大豆油维生素E损失效果优于天然抗氧化剂;甾醇在常温下稳定性较好,在高温长时间储存下缓慢氧化,添加抗氧化剂(除维生素E外)可以延缓花生油和大豆油甾醇氧化,但高温添加维生素E储存会加快花生油和大豆油甾醇氧化。实际生产中通常会采用更短时、便捷的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预测油脂的保质期或货架期,空白花生油及分别添加TBHQ、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的花生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55.7 d、229.2 d、161.6 d、161.0 d、56.5 d,相应大豆油的预测货架期分别为144 d、408 d、112 d、152 d、109 d。合成抗氧化剂TBHQ对花生油和大豆油的抗氧化效果均优于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维生素E。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预测货架期<恒温箱储油试验所得的保质期<地上大油罐保质期<地下大油罐保质期。综上,为延缓花生和大豆油储存品质陈化,可采用不同的储油技术,尤其是采用地下自然低温储油(无抗氧化剂添加、无充氮)相比于地上储油可以延长花生油和大豆油保质期8个月和17个月,VE、甾醇损失降低13.12、9.06;13.44、6.52个百分点,保留花生油风味效果最好;花生油和大豆油经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储存,低温储存有利于其品质安全,保留其营养成分,TBHQ延缓储油品质变化的效果优于天然抗氧化剂;烘箱法加速氧化试验预测货架期<恒温储油试验货架期<地上大油罐保质期<地下大油罐保质期,无论从油脂质量指标和营养品质还是感官品质的综合品质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自然低温和避光的地下储油方式,是显着优于地上添加TBHQ储油、充氮储油的更好的储油技术,当然更是远远优于地上自然储油效果。

杜明睿[4](2020)在《牡丹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牡丹籽油是一种高应用价值的新兴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90%)且其中的α-亚麻酸含量高达45%,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牡丹籽油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发生酸败现象,限制了牡丹籽油在市场上的应用,因此开发出一种多功能、适用性的牡丹籽油制品是市场需求的必然性。本研究以牡丹籽油为研究材料,制备了牡丹籽油微胶囊乳液及其粉末油脂,并对牡丹籽油乳液的体外模拟消化过程及体内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对牡丹籽油粉末油脂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剂对粉末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影响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乳液的动力学黏度、乳化稳定性和粒径大小为检测指标,通过探究了不同壁材组合、乳化剂组合和芯材含油量对乳液的影响,得出最佳的乳液制备工艺:水相70%、固形物占比30%、壁材选用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SSOS)/β-环糊精(β-CD)/果胶(70%:25%:5%)组合、乳化剂选用聚甘油脂肪酸酯/卵磷脂(1:1,占固形物2%)、芯材占固形物35%,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乳液稳定性可达99%以上,且粒径仅为5.86μm。(2)探究了果胶浓度对牡丹籽油粉末油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对牡丹籽油乳液的流变学特性及喷雾干燥后牡丹籽油粉末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SSOS、β-CD和果胶的比例为70%:22.5%:7.5%(w/w)时,微胶囊乳液粒径为4.52μm,表现出最高的包埋率92.50%,最低表面油含量是2.60%,水分含量为1.76%。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制备的牡丹籽油微胶囊颗粒呈球形,表面光滑,未见明显褶皱。同步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包封的牡丹籽油相比,制备的牡丹籽油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3)系统探究了不同果胶含量对牡丹籽油微胶囊乳液体外模拟消化的影响及不同牡丹籽油乳液剂量对动物体内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不添加果胶的组合,其脂肪酸释放速率最快且脂肪酸释放率达到80.00%;且在模拟胃液消化过程中,出现了液滴聚集,胃部消化中乳液粒径变大,为8.67μm。在添加了果胶的组合中,70%SSOS/22.5%β-CD/7.5%果胶的组合能够对牡丹籽油水解游离脂肪酸起到很好的缓释作用,FFA释放率为82.50%。在体内实验中,不同剂量的牡丹籽油微胶囊对大鼠的体重无显着性影响。与HF-G组相比,HP-G组HDL水平显着上升(p<0.05),同时牡丹籽油微胶囊乳液在抑制SD大鼠TC和TG水平上有着起着良好的功用。在肝脏指标中,牡丹籽油微胶囊对ALT和AST两个转氨酶均有良好的的抑制作用,说明牡丹籽油微胶囊乳液具有良好的降血脂功能。(4)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含有三种不同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α-生育酚、抗坏血酸)的牡丹籽油粉末油脂。烘箱加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提取的牡丹籽油的POV值和TBARs值进行检测,发现三种天然抗氧化剂均能增强牡丹籽油粉末油脂的贮藏稳定性。其中抗氧化活性最强的是茶多酚,在加速贮存4周后,POV值为78.30 meq/kg,能够有效的抑制牡丹籽油粉末油脂的氧化。根据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依次是茶多酚>抗坏血酸>α-生育酚。并考察了不同茶多酚剂量对牡丹籽油粉末油脂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抗氧化活性随着茶多酚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说明牡丹籽油粉末油脂抗氧化活性与茶多酚剂量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刘冰冰[5](2019)在《脂溶性茶多酚衍生物的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食品中常用的合成抗氧化剂,例如2-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和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HT),据报道对人体存在潜在的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意识的提高,以天然或改性的抗氧化剂替代合成抗氧化剂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与水溶性抗氧化剂相比,天然或改性的脂溶性抗氧化剂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茶多酚棕榈酸酯是一种新型、安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基于市场和食品工业的需求,本课题旨在对茶多酚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分子修饰的研究,进而应用到茶多酚的分子修饰。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茶多酚及EGCG进行概述,包括EGCG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生物转化和多种生物活性。介绍了 EGCG/茶多酚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及茶多酚棕榈酸酯的技术指标和技术壁垒。对EGCG分子修饰的研究现状和改性EGCG的应用进行介绍。此外,对物质的溶解度研究进行简介。最后,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二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立较优的反应条件为:40℃反应6h,乙酸钠为碱(缚酸剂),丙酮作溶剂,EGCG:棕榈酰氯:乙酸钠=1:2:2(摩尔比)。该反应条件下,EGCG的转化率为99%,产率高达90.6%,明显高于酶法或其他化学方法的产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确证酰化产物为EGCG棕榈酸单酯。采用柱层析法对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经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为EGCG 4’-棕榈酸酯。因此,在乙酸钠的存在下,酰化反应发生在EGCG分子B环上的4’位。第三章为EGCG棕榈酸酯产品技术指标的检查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2摩尔比棕榈酰氯条件下的产物符合技术指标的要求。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物在食用油中的溶解度均显着提高,为EGCG油溶解度的96-144倍。细胞毒性实验和溶剂残留检查证实EGCG棕榈酸酯安全可靠。通过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对EGCG棕榈酸酯的抗氧化性进行初步评价。食用油的加速稳定性试验证实EGCG棕榈酸酯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与合成抗氧化剂相当。另外,将EGCG棕榈酸酯的合成、纯化放大至百克级别,产率较高(87%),产品符合技术指标的要求。本工艺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第四章将已建立的EGCG酰化反应条件应用于茶多酚的酰化反应。探究了茶多酚棕榈酸酯的合成条件。检查两种茶多酚棕榈酸酯产物的技术指标,考察其是否符合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茶多酚棕榈酸酯生产工艺的开发提供帮助。第五章首先研究了 EGCG棕榈酸酯在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这几种条件下,EGCG棕榈酸酯的稳定性显着高于EGCG。此外,EGCG棕榈酸酯对α-淀粉酶和α-葡糖苷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抗糖尿病药物阿卡波糖相当,优于EGCG。分子对接实验模拟了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模式,较好地解释了体外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EGCG棕榈酸酯具有开发成为抗糖尿病药物的潜力。第六章对EGCG的前体药物——EGCG过乙酸酯的溶解度进行研究。建立一种经济、简便的EGCG过乙酸酯的合成方法,通过重结晶,得到高纯度的EGCG过乙酸酯。然后,测定了 278.15-318.15 K温度范围内,EGCG过乙酸酯在12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并用几种热力学模型拟合,其中Van’t Hoff方程、Apelblat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此外,研究了 EGCG过乙酸酯溶解过程的热力学性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不同溶剂中EGCG过乙酸酯固体的形貌。根据溶解度数据和SEM分析,筛选出较好的重结晶溶剂。本文研究的EGCG过乙酸酯溶解度内容未见文献报道,这些研究丰富了溶解度数据库,为EGCG过乙酸酯的合成和纯化过程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七章对所有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后续的研究展望。

于文秀[6](2019)在《不同抗氧化剂对油脂煎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品煎炸业发展迅速,油脂安全日益重要。常温下抗氧化剂虽能有效延缓油脂氧化,但煎炸条件下抗氧化剂对油脂的作用报道尚不充分。本课题研究了不同抗氧化剂对调和油、大豆油、菜籽油煎炸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不同食材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煎炸油样酸价、极性组分的测定判断油脂煎炸寿命,结合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反式脂肪酸含量、甾醇、VE、多环芳烃、3-MCPD、GEs的含量综合判断不同抗氧化剂对煎炸油品质的影响。(1)开发一种调和油并与大豆油对比,希望本调和油能同时兼顾营养性和煎炸稳定性;探究天然复配抗氧化剂对大豆油、调和油煎炸稳定性的影响,以期进一步延长油脂使用寿命。以新鲜大豆油和自行调配的调和油作为煎炸油,分别设置空白、用TBHQ、复配的天然抗氧化剂(主要由茶多酚、迷迭香、维生素E组成,配比保密)添加至大豆油、调和油中,得到空白大豆油、TBHQ大豆油、复配天然抗氧化剂大豆油、空白调和油、TBHQ调和油、复配天然抗氧化剂调和油,分别进行连续32 h油条煎炸实验,每隔2 h取煎炸油样,对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32 h连续煎炸,以GB 2716-2018规定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27%作为煎炸油寿命的评价指标,各油脂煎炸寿命分别为26h、26 h、20 h、28 h、26 h、28 h;大豆油(空白、TBHQ、复配天然)酸价(KOHmg/g)由0.15分别增加至1.61、1.30、1.19,调和油(空白、TBHQ、复配天然)则由0.20分别增加至1.10、1.10、1.28。天然复配抗氧化剂在大豆油煎炸过程中效果欠佳,在调和油中作用并不明显。(2)由(1)研究发现大豆油因其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导致其煎炸稳定性较差。本章实验希望通过在大豆油中添加抗氧化剂,以此提升油脂煎炸稳定性,并综合考察抗氧化剂对煎炸中风险物质的影响。以空白大豆油为对照,在新鲜大豆油中分别添加茶多酚(儿茶素含量>90%)、迷迭香(鼠尾草酚含量<20%)、TBHQ、天然复配抗氧化剂,添加量分别为油重的0.04%、0.07%、0.02%、0.05%,分别进行32 h连续煎炸油条试验,至32 h煎炸结束时,5种大豆油(空白、茶多酚、迷迭香、TBHQ、复配天然)酸价(KOHmg/g)由0.15分别升高至1.61、1.34、1.64、1.19、1.30;以GB 2716-2018规定煎炸油极性组分限量≤27%为评价指标,5种煎炸油的寿命分别为26 h、28 h、28 h、26 h、20 h;极性组分中TGO、TGD、ox-TG等氧化聚合产物的总量由3.54%分别增加至30.36%、25.31%、27.41%、28.55%、34.22%;极性组分中水解产物总量由3.10%分别变化至3.63%、2.80%、2.70%、2.02%、2.84%;且4种抗氧化剂均能较好的控制油脂中PAH4含量;茶多酚、TBHQ能抑制大豆油煎炸油条时3-MCPD的生成以及能够将GEs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证明茶多酚是4种抗氧化剂中能同时控制油脂酸价与极性组分升高,且效果最好的一种抗氧化剂,同时可以有效控制一些大豆油中的风险成分,宜作为大豆油煎炸的抗氧化剂。(3)上述抗氧化剂能改善大豆油煎炸稳定性,在稳定性较好的高油酸菜籽油中是否能发挥相同作用尚未可知。因此,本章选用茶多酚、迷迭香TBHQ,探究它们对高油酸菜籽油煎炸稳定性的影响。将(2)中的茶多酚、迷迭香、TBHQ分别添加到新鲜菜籽油中,配制成煎炸用油,使其抗氧化剂浓度分别为0.04%、0.07%、0.02%。设置空白菜籽油,分别进行32 h连续煎炸油条试验。结果表明,至32 h煎炸结束,4种菜籽油(空白、茶多酚、迷迭香、TBHQ菜籽油)酸价(KOHmg/g)由0.10分别上升至4.50、1.40、2.20、2.90;极性组分含量从煎炸初始的3.90%分别上升至25.8%、28.62%、46.01%、46.64%;极性组分中TGO、TGD、ox-TG等氧化聚合产物的总量由1.99%分别增加至21.55%、28.50%、42.16%、41.94%;极性组分中水解产物总量由2.23%分别增加至4.26%、2.69%、3.86%、4.81%。若以酸价、极性组分含量评价3种抗氧剂对菜籽油煎炸稳定性的影响似乎有一定的作用,但若同时考察3种抗氧化剂对菜籽油煎炸过程氧化聚合产物生成及食品安全的影响,添加抗氧化剂并没有明显优势。(4)据前文研究结果,发现大豆油煎炸油条时,添加茶多酚有利于提升油脂煎炸的综合品质。但由于不同食材主要成分不同,与油脂煎炸发生的反应有差异,本章主要探究茶多酚在大豆油煎炸不同食材时对油脂煎炸稳定性的影响。本章用含与不含茶多酚的大豆油分别煎炸豆腐、薯条、油条、鸡翅,用以比较茶多酚在大豆油煎炸不同食材时表现的抗氧化性能。经32 h煎炸后,油条(茶多酚、空白)酸价(KOHmg/g)由0.15分别升高至1.30、1.61、增幅分别为1.15、1.46;其余食材油样(茶多酚-豆腐、豆腐、茶多酚-鸡翅、鸡翅、茶多酚-薯条、薯条)酸价(KOHmg/g)由0.05分别上升至0.49、0.53、0.71、0.77、0.58、0.94;油条(茶多酚、空白)极性组分含量由6.15%分别升高至28.11%、34.00%;其余食材油样(顺序同上)极性组分含量由6.38%分别上升至17.13%、18.01%、20.13%、21.00%、29.84%、40.84%;油条(茶多酚、空白)极性组分中氧化部分含量由3.54%分别上升至25.31%、30.36%,其余食材油样(顺序同上)极性组分中氧化部分含量由3.86%分别增加至14.83%、14.87%、17.48%、18.68%、27.21%、37.32%;添加茶多酚的大豆油煎炸鸡翅、薯条、油条PAH4含量分别减少0.47、0.75、1.86μg/kg;在大豆油中添加茶多酚煎炸鸡翅、豆腐、油条时,3-MCPD含量分别减少7.44、0.38、1.06 mg/kg,添加茶多酚大豆油煎炸薯条、豆腐、油条时,GEs含量分别减少7.97、12.77、17.45 mg/kg。综上,添加茶多酚大豆油煎炸不同食材,能控制其酸价、极性组分的升高,延长油脂煎炸寿命,控制GEs生成;对不同煎炸食材而言茶多酚能抑制不同风险成分的升高,因此,茶多酚作为抗氧化剂加入大豆油,有利于大豆油煎炸。

罗新也[7](2017)在《大豆油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脂在贮存期间易发生氧化作用。本文对多种植物油抗氧化剂进行筛选,并探究其量效关系。选取抗氧化效果较好的三种抗氧化剂探究两两之间的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大豆油复合天然抗氧化剂。通过建立大豆油加速氧化模型,定期测定过氧化值,以诱导期作为评价指标,对抗氧化效果进行评价。TBHQ、茶多酚、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其抗氧化效果与添加量呈现线性关系。各抗氧化剂在最适作用浓度下,抗氧化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0.2 g/kg甘草抗氧化物>0.2 g/kg TBHQ>0.08 g/kg迷迭香提取物>0.5 g/kg茶多酚>0.2 g/kg植酸>0.3 g/kg竹叶抗氧化物>0.03 g/kgVE,原花青素和β-胡萝卜素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抗氧化效果不显着。选取甘草抗氧化物、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对两两之间的协同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茶多酚浓度为4×10-2 g/kg,甘草抗氧化物浓度为8×10-3 g/kg、1.6×10-2 g/kg、2.4×10-2 g/kg时;茶多酚浓度为8×10-2 g/kg,甘草抗氧化物浓度为8×10-3 g/kg、1.6×10-2 g/kg、2.4×10-2 g/kg时;迷迭香提取物浓度为2×10-3 g/kg,甘草抗氧化物浓度为8×10-3 g/kg、1.6×10-2 g/kg时;迷迭香提取物浓度为4×10-3 g/kg,甘草抗氧化物浓度为1.6×10-2 g/kg时;迷迭香提取物浓度为6×10-3 g/kg,甘草抗氧化物浓度为8×10-3 g/kg、1.6×10-2 g/kg时;茶多酚浓度为4×10-2 g/kg,迷迭香提取物浓度为2×10-3 g/kg、4×1 0-3 g/kg时;茶多酚浓度为8×10-2g/kg,迷迭香提取物浓度为2×10-3 g/kg、4×10-3 g/kg、6×10-3 g/kg时,两物质之间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当茶多酚浓度为0.12 g/kg,甘草抗氧化物浓度为8×10-3 g/kg、1.6×10-2 g/kg时;甘草抗氧化物浓度为2.4×10-2 g/kg,迷迭香提取物浓度为2×10-3 g/kg、4×10-3 g/kg、6×10-3 g/kg时;茶多酚浓度为0.12 g/kg,迷迭香提取物浓度为2×10-3 g/kg、4×10-3 g/kg、6×10-3 g/kg时,两物质之间具有拮抗作用。根据协同作用结果,选取甘草抗氧化物和茶多酚进行不同浓度复配,进行抗氧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0.12 g/kg茶多酚+0.16 g/kg甘草抗氧化物组、6×10-2 g/kg茶多酚+0.18 g/kg甘草抗氧化物组以及0.2 g/kg甘草抗氧化物组的抗氧化效果均优于0.2 g/kgTBHQ。最终选取6×10-2 g/kg茶多酚+0.18 g/kg甘草抗氧化物作为复合抗氧化剂的最终配比。

陈晓迪,刘飞,徐虹[8](2017)在《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的提高,以天然抗氧化剂替代目前市场上使用较多的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除了脂溶性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之外,在实际应用时,通过对部分脂溶性较差的天然抗氧化剂进行改性,也可达到提高其脂溶性并增强抗氧化效果的目的。本文综述了几种典型的脂溶性和脂溶改性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刘威嘉[9](2016)在《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动植物油脂是食品工业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调味品配料,而油脂氧化是影响食用油脂品质的重要问题之一,天然抗氧化剂对预防油脂氧化效果显着。对近年来天然油脂抗氧化剂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综述,重点阐述了天然抗氧化剂的种类、抗氧化机理及在各类油脂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抗氧化剂在油脂产业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刘荣,郑旭煦,殷钟意[10](2015)在《天然抗氧化剂在植物油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天然抗氧化剂因具有安全性高、低毒、抗氧化性强的特点,而使其具有很大的应用市场;综述了天然抗氧化剂的分类和天然抗氧化剂对植物油脂的抗氧化机制,以及植物油脂中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植物油脂储存、保质研究提供参考。

二、茶多酚对几种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多酚对几种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植物多酚研究进展
        1.1.1 植物多酚简介
        1.1.2 植物多酚结构和分类
        1.1.3 植物多酚生物活性
    1.2 盐肤木叶多酚研究进展
        1.2.1 盐肤木概述
        1.2.2 盐肤木叶多酚化学成分
        1.2.3 盐肤木叶多酚研究现状
    1.3 油脂氧化概述
        1.3.1 胡麻油营养价值
        1.3.2 油脂氧化的类型
        1.3.3 油脂氧化的危害
    1.4 油脂抗氧化剂研究现状
        1.4.1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1.4.2 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1.4.3 几种常见天然抗氧化剂
        1.4.4 油脂氧化的评价方法
        1.4.5 抗氧化剂协同增效作用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
        2.2.1 制备不同形态多酚
        2.2.2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样品的预处理
        2.2.3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色谱-质谱条件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负离子模式条件下总离子流图
        2.3.2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定性结果
        2.3.3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半定量结果
第三章 盐肤木叶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的筛选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试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内容
        3.2.1 氧化诱导试验
        3.2.2 理化指标测定
        3.2.3 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盐肤木叶不同形态多酚抗氧化能力的筛选
        3.3.2 不同添加量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对胡麻油的抗氧化试验
        3.3.3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筛选
第四章 盐肤木叶复合抗氧化剂组合的优化及应用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试验材料
        4.1.2 实验设备
    4.2 实验内容
        4.2.1 Schaal烘箱法
        4.2.2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组合单因素实验
        4.2.3 响应面法优化盐肤木叶酯化多酚抗氧化剂复配组合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3 单因素试验结果
        4.3.4 响应面优化实验结果
        4.3.5 盐肤木叶酯化多酚复合抗氧化剂与合成抗氧化剂的比较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迷迭香提取物与茶多酚棕榈酸酯协同抗油脂氧化及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油脂氧化
        1.1.1 油脂氧化机理
        1.1.2 油脂氧化评价方法
        1.1.3 抑制油脂氧化方法
    1.2 抗氧化剂概述
        1.2.1 多酚抗氧化剂
        1.2.2 抗氧化剂作用机理
    1.3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
        1.3.1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研究进展
        1.3.2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评价方法
        1.3.3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机理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2.2.2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2.2.3 Prirto模型应用
        2.2.4 RE与TP对不同植物油氧化诱导时间的测定
        2.2.5 RE与TP对葵花籽油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2.2.6 RE与TP主要活性成分检测
        2.2.7 鼠尾草酸与EGCG对亚油酸甲酯氧化稳定性的测定
        2.2.8 加热过程中产物及含量变化检测
        2.2.9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
        2.2.10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基于Prieto模型的抗氧化剂互作研究
        3.1.1 六种抗氧化剂单独及复配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3.1.2 六种抗氧化剂单独及复配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3.1.3 最佳比例预测
    3.2 RE与TP复配对油脂氧化稳定性研究
        3.2.1 RE与TP对不同植物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
        3.2.2 RE与TP对葵花籽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
        3.2.3 RE与TP对葵花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3.2.4 RE与TP对葵花籽油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影响
        3.2.5 RE与TP对葵花籽油自由基的影响
        3.2.6 RE与TP对葵花籽油加热氧化挥发性产物的影响
    3.3 RE与TP协同机理研究
        3.3.1 RE与TP主要活性成分鉴定
        3.3.2 鼠尾草酸与EGCG对亚油酸甲酯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3.3.3 鼠尾草酸与EGCG对亚油酸甲酯体系核磁共振图谱的影响
        3.3.5 鼠尾草酸在抑制氧化过程中的含量及产物变化
        3.3.6 EGCG在抑制氧化过程中的含量及产物变化
        3.3.7 鼠尾草酸与EGCG共同抑制氧化过程研究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不同储油技术对油脂保质保鲜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油品质劣变及其影响因素
        1.2.1 温度
        1.2.2 氧气
        1.2.3 光照
        1.2.4 脂肪伴随物
    1.3 国内外油脂储存技术
        1.3.1 植物油常规储存
        1.3.2 植物油抗氧化剂储存
        1.3.3 植物油气调储存
        1.3.4 植物油低温储存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不同储油技术对油脂保质期和综合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油样的储存条件
        2.3.2 油样的指标检测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花生油和大豆油储存温度的变化
        2.4.2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酸价的影响
        2.4.3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2.4.4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2.4.5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甾醇含量的影响
        2.4.6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7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风味成分的影响
        2.4.8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
        2.4.9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水分含量的影响
        2.4.10 不同储油技术对花生油和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2.4.11 不同储油技术储存花生油和大豆油的品质对比
    2.5 小结
3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储存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实验设计
        3.3.2 指标检测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酸价的影响
        3.4.2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3.4.3 不同温度对花生油抗氧化剂功效的影响
        3.4.4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花生油甾醇含量的影响
    3.5 小结
4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储存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实验设计
        4.3.2 指标检测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酸价的影响
        4.4.2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过氧化值的影响
        4.4.3 不同温度对大豆油抗氧化剂功效的影响
        4.4.4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
        4.4.5 不同温度及抗氧化剂对大豆油甾醇含量的影响
    4.5 小结
5 不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和大豆油氧化稳定性及预测货架期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仪器与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实验设计
        5.3.2 指标检测
        5.3.3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花生油和大豆油在加速氧化储存条件下过氧化值的变化
        5.4.2 花生油和大豆油在加速氧化储存条件下酸价的变化
        5.4.3 花生油和大豆油在加速氧化储存条件下甾醇和维生素E含量变化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牡丹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牡丹籽油
        1.1.1 牡丹籽油文化
        1.1.2 牡丹籽油的提取工艺
        1.1.3 牡丹籽油的功能性
        1.1.4 牡丹籽油面临的问题
    1.2 微胶囊技术概述
        1.2.1 微胶囊技术及其优势
        1.2.2 微胶囊技术在油脂中的应用
    1.3 油脂微胶囊的代谢与生理功能
    1.4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框架图
第二章 牡丹籽油O/W乳液的制备工艺优化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微胶囊乳液的制备
        2.2.2 动力学黏度测定
        2.2.3 乳液稳定性的检测
        2.2.4 牡丹籽油乳液粒径的测定
        2.2.5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壁材选择对牡丹籽油乳液性质的影响
        2.3.2 乳化剂选择对牡丹籽油乳液性质的影响
        2.3.3 牡丹籽油含量对牡丹籽油乳液性质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果胶对牡丹籽油微胶囊理化性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设备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微胶囊粉末的制备
        3.2.2 乳液流变特性测量
        3.2.3 水分含量的测定
        3.2.4 表面含油量的测定
        3.2.5 包埋率的测定
        3.2.6 同步热重分析检测
        3.2.7 傅里叶红外检测
        3.2.8 钨灯丝扫描电镜检测
        3.2.9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乳液的流变学特性
        3.3.2 喷雾干燥制备的牡丹籽油粉末油脂样品
        3.3.3 牡丹籽油中的脂肪酸组成
        3.3.4 喷雾干燥微胶囊的理化性质
        3.3.5 微胶囊粉末的微观结构
        3.3.6 傅里叶红外光谱
        3.3.7 同步热损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牡丹籽油微胶囊乳液的体外模拟释放及体内生物学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设备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体外消化实验
        4.2.1 溶液的配制
        4.2.2 滴定法模拟体外消化实验
        4.2.3 模拟消化中乳液的粒径分布
        4.2.4 激光共聚焦显微检测
        4.2.5 游离脂肪酸释放率
    4.3 体内实验
        4.3.1 SD大鼠成长实验
        4.3.2 脏器指数测定
        4.3.3 血清中肝脏生化指标、血脂生化指标检测
        4.3.4 肝脏病理切片
        4.3.5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体外模拟消化
        4.4.2 牡丹籽油乳液的生物学特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然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微胶囊抗氧化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微胶囊粉末的制备
        5.2.2 牡丹籽油甲酯化检测
        5.2.3 粉末油脂的诱导期测定
        5.2.4 过氧化值的测定
        5.2.5 TBA值的测定
        5.2.6 统计学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组合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5.3.2 粉末油脂的诱导期
        5.3.3 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微胶囊POV值的影响
        5.3.4 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微胶囊TBA值的影响
        5.3.5 不同茶多酚含量对牡丹籽油微胶囊POV值的影响
        5.3.6 不同茶多酚含量对牡丹籽油微胶囊TBA值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参加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5)脂溶性茶多酚衍生物的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功能食品、茶多酚和儿茶素概述
    1.3 EGCG及其稳定性
    1.4 EGCG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转化
    1.5 EGCG的生物活性
        1.5.1 抗氧化
        1.5.2 抗肿瘤
        1.5.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5.4 抗炎作用
        1.5.5 抗菌
        1.5.6 抗病毒
        1.5.7 抗肥胖和抗糖尿病活性
        1.5.8 神经保护作用
        1.5.9 其他保健作用
    1.6 茶多酚改性的研究
        1.6.1 茶多酚改性的物理方法
        1.6.2 茶多酚改性的化学方法
    1.7 EGCG分子修饰的研究概述
        1.7.1 酚羟基的修饰
        1.7.2 苯环上H原子的取代修饰
    1.8 EGCG脂肪酸酯衍生物的应用
        1.8.1 抗氧化
        1.8.2 抗肿瘤
        1.8.3 抗细菌和真菌的活性
        1.8.4 抗病毒
    1.9 EGCG的纳米制剂概述
    1.10 茶多酚棕榈酸酯及其技术壁垒
    1.11 溶解度的研究概述
        1.11.1 溶解度测定的方法
        1.11.2 溶解度的热力学模型
    1.12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1.13 主要研究内容
        1.13.1 EGCG棕榈酸酯的合成、表征和生物活性,及茶多酚棕榈酸酯的合成
        1.13.2 EGCG过乙酸酯的溶解度及溶解过程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参考文献
2 EGCG棕榈酸酯合成条件的确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HPLC-MS分析
        2.2.4 EGCG和EGCG棕榈酸酯极性(logP)的计算
        2.2.5 反应条件的探究
        2.2.6 HPLC分析不同因素对酰化反应的影响
        2.2.7 反应进程监控
        2.2.8 酰化产物的分离纯化
        2.2.9 质谱分析
        2.2.10 核磁共振表征
        2.2.11 红外光谱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EGCG酰化产物的确证
        2.3.2 极性(logP)的计算
        2.3.3 酰氯摩尔比对酰化反应的影响
        2.3.4 碱对酰化反应的影响
        2.3.5 溶剂对酰化反应的影响
        2.3.6 反应进程的监控
        2.3.7 EGCG衍生物的质谱分析
        2.3.8 EGCG衍生物的结构鉴定
        2.3.9 红外光谱分析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EGCG棕榈酸酯技术指标的检查及抗氧化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EGCG衍生物熔点的测定
        3.2.4 技术指标检查
        3.2.5 MTT细胞毒性实验
        3.2.6 溶剂残留检查
        3.2.7 添加抗氧化剂的油脂的外观评价
        3.2.8 EGCG衍生物对食用油透明度和色泽的影响
        3.2.9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3.2.10 ABTS自由基阳离子清除实验
        3.2.11 食用油中的抗氧化性实验
        3.2.12 合成工艺的放大
    3.3 结果与讨论
        3.3.1 EGCG棕榈酸酯的熔点
        3.3.2 技术指标检查
        3.3.3 MTT实验
        3.3.4 溶剂残留检查
        3.3.5 添加抗氧化剂的食用油的外观评价
        3.3.6 EGCG衍生物对食用油透明度和色泽的影响
        3.3.7 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3.3.8 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
        3.3.9 食用油中的抗氧化性评价
        3.3.10 放大反应规模产品的检查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茶多酚棕榈酸酯的合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原料茶多酚成分的测定
        4.2.4 茶多酚棕榈酸酯合成条件的探究
        4.2.5 茶多酚棕榈酸酯含量的测定
        4.2.6 油溶解度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料茶多酚的组成
        4.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4.3.3 茶多酚棕榈酸酯含量和油溶解度的测定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EGCG棕榈酸酯的稳定性及体外抗糖尿病活性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仪器
        5.2.3 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
        5.2.4 长期稳定性实验
        5.2.5 热稳定性实验
        5.2.6 α-淀粉酶抑制实验
        5.2.7 α-葡糖苷酶抑制实验
        5.2.8 分子对接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5.3.2 长期稳定性
        5.3.3 热稳定性
        5.3.4 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5.3.5 对α-葡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5.3.6 α-淀粉酶的分子对接模拟
        5.3.7 α-葡糖苷酶的分子对接模拟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EGCG过乙酸酯的溶解度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仪器
        6.2.3 合成路线的优化
        6.2.4 纯化路线的优化
        6.2.5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条件
        6.2.6 热分析
        6.2.7 溶解度测定
        6.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产物的结构表征
        6.3.2 EGCG过乙酸酯的热分析
        6.3.3 溶解度的计算
        6.3.4 溶解度的拟合
        6.3.5 溶解过程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6.3.6 SEM分析和重结晶溶剂的筛选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7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不同抗氧化剂对油脂煎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煎炸油
        1.2.2 油脂抗氧化剂
        1.2.3 抗氧化剂对煎炸油稳定性或煎炸寿命的影响
        1.2.4 抗氧化剂对煎炸油极性组分类型或种类的影响
        1.2.5 抗氧化剂对煎炸油中多环芳烃的影响
        1.2.6 抗氧化剂对煎炸油中三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的影响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不同抗氧化剂对大豆油、调和油煎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主要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调和油的制备及抗氧化剂的添加
        2.3.2 油条的制备
        2.3.3 油样的指标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油脂煎炸过程酸价的变化
        2.4.2 不同油脂煎炸过程极性组分的变化
        2.4.3 不同油脂煎炸过程极性组分中氧化部分与水解部分占比的变化
        2.4.4 不同油脂煎炸过程极性组分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
        2.4.5 不同油脂煎炸过程脂肪酸组成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2.5 小结
3 不同抗氧化剂对大豆油煎炸稳定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试验试剂
        3.2.3 主要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抗氧化剂的添加
        3.3.2 油条的制备
        3.3.3 油样的指标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抗氧化剂对大豆油煎炸过程中酸价的影响
        3.4.2 不同抗氧化剂大豆油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含量的变化
        3.4.3 不同抗氧化剂大豆油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中氧化与水解部分占比变化
        3.4.4 不同抗氧化剂大豆油煎炸过程中极性组分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
        3.4.5 不同抗氧化剂大豆油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3.4.6 不同抗氧化剂大豆油煎炸过程中维生素E及甾醇含量的变化
        3.4.7 不同抗氧化剂大豆油煎炸过程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变化
        3.4.8 不同抗氧化剂大豆油煎炸过程中3-MCPD及 GEs含量的变化
    3.5 小结
4 不同抗氧化剂对菜籽油煎炸稳定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主要实验试剂
        4.2.3 主要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抗氧化剂的添加
        4.3.2 油条制备及煎炸油样的提取[103]
        4.3.3 煎炸油理化指标测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抗氧化剂对菜籽油在煎炸过程酸价的影响
        4.4.2 不同抗氧化剂菜籽油在煎炸过程的极性组分含量变化
        4.4.3 不同抗氧化剂菜籽油煎炸过程极性组分中氧化与水解部分占比的变化
        4.4.4 不同抗氧化剂菜籽油煎炸过程极性组分中各组分含量变化
        4.4.5 不同抗氧化剂菜籽油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4.4.6 不同抗氧化剂菜籽油煎炸过程中维生素E及甾醇含量的变化
        4.4.7 不同抗氧化剂菜籽油煎炸过程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变化
        4.4.8 不同抗氧化剂菜籽油煎炸过程中3-MCPD、GEs含量的变化
    4.5 小结
5 煎炸不同食材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稳定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
        5.2.2 主要实验试剂
        5.2.3 主要实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抗氧化剂添加
        5.3.2 食材的制备
        5.3.3 油样的指标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煎炸不同食材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过程酸价的影响
        5.4.2 煎炸不同食材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过程极性组分含量的影响
        5.4.3 煎炸不同食材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过程极性组分中氧化与水解部分占比的的影响
        5.4.4 煎炸不同食材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过程极性组分中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5.4.5 煎炸不同食材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过程脂肪酸组成及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5.4.6 煎炸不同食材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过程多环芳烃含量的影响
        5.4.7 煎炸不同食材茶多酚对大豆油煎炸过程3-MCPD、GEs含量的影响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大豆油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大豆油
    1.3 油脂氧化
        1.3.1 自动氧化
        1.3.2 光敏氧化
        1.3.3 酶促氧化
    1.4 抗氧化剂
        1.4.1 TBHQ
        1.4.2 维生素E
        1.4.3 茶多酚
        1.4.4 原花青素
        1.4.5 甘草抗氧化物
        1.4.6 竹叶抗氧化物
        1.4.7 迷迭香提取物
        1.4.8 β-胡萝卜素
        1.4.9 植酸
    1.5 油脂氧化研究方法
        1.5.1 油脂氧化方法
        1.5.2 油脂研究方法
    1.6 抗氧化剂间的协同作用
        1.6.1 协同作用机制
        1.6.2 协同作用评价方法
    1.7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8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9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9.1 实验材料主要成分测定
        1.9.2 抗氧化剂物理性质测定
        1.9.3 抗氧化剂的筛选
        1.9.4 抗氧化剂间协同作用的研究
        1.9.5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的开发
2 材料与方法
    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材料主要成分测定
        2.2.1 大豆油脂肪酸的测定
        2.2.2 茶多酚主要成分测定
        2.2.3 原花青素主要成分测定
        2.2.4 甘草抗氧化物主要成分测定
        2.2.5 迷迭香提取物主要成分测定
        2.2.6 竹叶抗氧化物主要成分测定
        2.2.7 β-胡萝卜素主要成分测定
    2.3 抗氧化剂物理性质测定
        2.3.1 抗氧化剂的脂溶性的测定
        2.3.2 不同浓度添加剂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2.4 抗氧化剂的筛选
        2.4.1 抗氧化效果评价
        2.4.2 过氧化值的测定
    2.5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的研究
        2.5.1 甘草抗氧化物-茶多酚
        2.5.2 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
        2.5.3 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
    2.6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产品开发
        2.6.1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配方确定
        2.6.2 天然抗氧化剂差异性检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实验材料主要成分测定
        3.1.1 大豆油脂肪酸的测定
        3.1.2 茶多酚主要成分测定
        3.1.3 原花青素主要成分测定
        3.1.4 甘草抗氧化物主要成分测定
        3.1.5 迷迭香提取物主要成分测定
        3.1.6 竹叶抗氧化物主要成分测定
        3.1.7 β-胡萝卜素主要成分测定
    3.2 抗氧化剂物理性质测定
        3.2.1 抗氧化剂的脂溶性的测定
        3.2.2 不同浓度添加剂对大豆油色泽的影响
    3.3 抗氧化剂的筛选
        3.3.1 TBHQ
        3.3.2 维生素E
        3.3.3 茶多酚
        3.3.4 甘草抗氧化物
        3.3.5 β-胡萝卜素
        3.3.6 原花青素
        3.3.7 迷迭香提取物
        3.3.8 竹叶抗氧化物
        3.3.9 植酸
    3.4 甘草抗氧化物、迷迭香提取物、茶多酚的协同作用研究
        3.4.1 甘草抗氧化物与茶多酚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
        3.4.2 甘草抗氧化物与迷迭香提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
        3.4.3 茶多酚与迷迭香提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研究
    3.5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产品开发
        3.5.1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配方的确定
        3.5.2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差异性检验
4 结论
    4.1 抗氧化剂对大豆油澄清程度和色泽的影响
    4.2 抗氧化剂量效关系的探究
    4.3 抗氧化剂协同作用的探究
    4.4 天然复合抗氧化剂配方的确定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8)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
    1.1 天然VE
    1.2 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
    1.3 脂溶性类胡萝卜素
    1.4 槲皮素
2 天然抗氧化剂的脂溶改性
    2.1 改性茶多酚
    2.2 改性植物甾醇
3 结语

(9)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脂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机理
2 天然油脂抗氧化剂的种类
    2.1 多酚类
    2.2 黄酮类
    2.3 多糖类
    2.4 色素类
    2.5 精油类
    2.6 其他天然提取物类
3 天然抗氧化剂的复合
    3.1 天然抗氧化剂与金属离子螯合剂之间的复合
    3.2 天然抗氧化剂之间的复合
4 天然抗氧化剂在油脂中的应用
5 问题和展望

(10)天然抗氧化剂在植物油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抗氧化剂的分类与作用机理
    1.1维生素类
    1.2酚类
    1.3香辛料提取物
    1.4类胡萝卜素
    1.5天然黄酮类化合物
    1.6植酸
    1.7多糖类
    1.8甾醇类
2各类天然抗氧化剂在植物油脂中的应用
    2.1维生素类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
    2.2酚类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
    2.3香辛料提取物的应用
    2.4类胡萝卜素的应用
    2.5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2.6植酸的应用
    2.7多糖类天然抗氧剂的应用
    2.8甾醇类天然抗氧剂的应用
3展望

四、茶多酚对几种油脂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盐肤木叶多酚与天然抗氧化剂复配及在油脂保鲜中的应用研究[D]. 李静凤. 山西大学, 2021(12)
  • [2]迷迭香提取物与茶多酚棕榈酸酯协同抗油脂氧化及机理解析[D]. 王凯. 江南大学, 2020(01)
  • [3]不同储油技术对油脂保质保鲜影响的研究[D]. 邓金良.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2)
  • [4]牡丹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杜明睿.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脂溶性茶多酚衍生物的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热力学性质的研究[D]. 刘冰冰. 浙江大学, 2019(07)
  • [6]不同抗氧化剂对油脂煎炸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 于文秀.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7]大豆油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与研究[D]. 罗新也. 天津科技大学, 2017(01)
  • [8]脂溶性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进展[J]. 陈晓迪,刘飞,徐虹. 食品科学, 2017(03)
  • [9]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进展[J]. 刘威嘉. 中国调味品, 2016(08)
  • [10]天然抗氧化剂在植物油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刘荣,郑旭煦,殷钟意.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

标签:;  ;  ;  ;  ;  

茶多酚对几种油类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