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辩证思维指导高等代数教学的浅见

以辩证思维指导高等代数教学的浅见

一、用辩证思想方法指导高等代数教学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教师要理解与高中数学关系密切的高等数学内容,能够从更高的观点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这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数是连接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重要桥梁,且部分导数试题的命制具有一定高等数学的背景.因此,这项研究选取高中导数内容,在“高观点”的指导下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揭示部分高考导数试题具有的高等数学背景;(2)如何将高等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渗透到中学数学中去;(3)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在“高观点”的指导下进行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这项研究通过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在“高观点”指导下研究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在解题方面,整理分析了近十年(以全国卷为主)具有高等数学背景的高考导数试题,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和公式为命题背景、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总结了用“高观点”解决高考导数试题时常犯的四类错误: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提出五项解题方法:创设引理破难题、洛氏法则先探路、导数定义避超纲、构造函数显神通、多元偏导先找点.在教学方面,通过对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三个特点:衔接性、选择性、引导性;认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应遵循四项基本的教学原则:严谨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提出相应的五项教学策略: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刘娴琳[2](2019)在《“构造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极强的德育性、思想性和科学性,是一门由多种学科原理和方法支撑的综合性课程。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不同于单一的学科课程,要想做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提质增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构造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学方法,体现了数学发现的思想,在解题中常常能达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构造法”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科的科学性,将原本较为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数学模型,提高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契合,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文以将“构造法”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为研究中心,在对“构造法”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释了其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几种不同运用类型。通过实证调查,对“构造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其在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教师、学生、课堂等角度提出了优化策略。以期通过多方合力,使“构造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真正地落到实处。

刘小松[3](2017)在《数学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相互关联与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孤立地对待某一门课程或知识点,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于当前数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培养了学生关联与融合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兴趣。

卜玉成[4](2015)在《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高等代数》教材初探》文中指出指出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使用的《高等代数》(2000年版)内容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强调新教材编写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王敏[5](2014)在《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期间在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下最终与世界数学教育接轨。自1902年中国新学制颁布之后,在欧美数学教育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下,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迈进了现代化的道路。欧美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自明末至清末,欧美的数学着作直接或间接地陆续传入中国,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小学数学教育的走向。1902年新学制颁布实施后,中国数学教育在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在数学教育制度、数学课程设置与实施、数学教学法研究等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从发生这些变革的历史背景和教育环境出发,以研究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内容、过程及相关影响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为主,以其他研究法为辅,深入而系统地分析了1902-1949年欧美数学教育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论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创新之处。第2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概述。基于对1902年新学制颁布后中国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育的历史背景的介绍,分析学习欧美数学教育每一阶段所呈现的形式和特点。另外,通过梳理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中提出的数学教育改革思想的要点,阐明《壬戌学制》下的中国数学教育受欧美数学教育的影响。第3章,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制定公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是中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文中从数学教育制度的三个方面论述了它所产生的影响。1.在中小学各阶段数学教学总体目标方面的影响。从数学观的养成、数学学习心理的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数学教育尤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影响。2.在中小学各阶段数学教育理念方面的影响。从数学教育联系生活、数学问题解决理论、数学态度与习惯三个方面剖析了受美国数学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数学教育的变革。3.关于民国时期数学教学法要求方面受美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设置数学游戏、教学联系生活经验、数学教学使用发现式、启发式教学和归纳法与演绎法并注重理论思维的培养。第4章,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传播。清末民国时期欧美数学教科书由起先的通过日本传入到从欧美直接翻译引进,在中国经历了使用外文原版书到翻译编译的过程,最终经过众多研究者的融合改编实现了创造性转化的过程。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有:1.概述清末和民国时期对欧美数学教科书译介背景的基础上,对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使用的外文原版书及翻译版的情况进行分析,考察数学教科书的译介团体与出版机构,同时通过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讨论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使用的优点与缺点。2.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纲要》中规定初中实施混合数学教学,数学教科书也在以往分科的基础上从欧美翻译引进混合数学教科书,并在混合数学理念指导下,国人编写了三套混合数学教科书。文中分析了分科数学与混合数学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归结了分科到混合数学教科书过渡的过程。3.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提倡实验几何教学,使得实验几何学教科书一度成为20世纪初几何学改革的重点,文中从实验几何教学以及与论证几何教学的区别入手,论述了实验几何教学在中国的实施过程。4.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在内容方面的转化,该过程是翻译和编译的内容与课程纲要规定内容逐渐相符最终实现自编的过程。另外,从欧美数学教科书的翻译目的、使用范围及自身特点的角度分析其特点。以此阐明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转化过程。第5章,欧美数学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中国自清末实施新教育制度后,学校采用的数学教学法大多模仿欧美,中国在借鉴欧美教学法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实现了自主创新。主要涉及以下三方面的转化:1.清末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学法,即通过日本学习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以及单级教授法。文中通过算术科单级教授法的具体实施情况的介绍阐明中国在清末对赫尔巴特教学法的借鉴。2.论述了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情况,以此分析欧美教学法在中国的探讨与转化。3.阐述了数学教学实验,从借鉴欧美的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情况及相关实验结果直至自主实施教学实验的过程,并以民国时期算术科教学实验中具体的几种类型及特点分析,总结中国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情况。第6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民国时期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通过蔡元培、黄炎培、庄俞等学者的观点,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2.基于实用主义的倡导者杜威、孟禄关于数学教育的观点,摭取黄炎培在算术科中实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具体应用,从教材的选择、教学设施的制定及教学方案的选取等方面论述实用主义与数学教育的联系。3.论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及数学教学法的选择方面的回响。第7章,结论。阐明欧美数学教育的影响下中国数学教育的走向,同时提炼这一演变过程中的经验对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赵晓琳[6](2014)在《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文中认为本文构造了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依照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该系统展开研究,为数学学习和教学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首先采用贝塔朗菲对系统的定义,证明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构成一个系统。然后按照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对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进行目标分析、框架分析、边界分析、环境因素分析、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其中结构分析是重点。将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结构分为四个基本要素: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思维方法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方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教学。搜索关于四个基本要素的相关文献,了解四个要素的研究现状,对四个要素进行系统整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达到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科学培养数学思维、高效进行数学学习、有效进行数学教学的目的。

李晓霞[7](2013)在《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史研究 ——以西北联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教育史是教育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教育在科学技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运应历史文献梳理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科学教育史分析与考证法,对近代西北地区的科学教育,特别是以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为核心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历史考察与研究,以期理清西北地区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与其科学教育体系结构,科学、公正地审视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在其特殊区域、特殊时期所做的历史贡献。从而丰富并发展科学史的研究,指导西北地区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为西北大开发的战略调整提供新的工作思路。本研究基于近代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相关的原始期刊、文献史料及二手文献的调查、解读及其分析,从中选择抗战时期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立西北农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地质学、工学、农学等学科,全面研究其学科发展、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学生培养与管理以及学术演讲与科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代西北地区高等科学教育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为清末民初高等科学教育的萌芽阶段;二为民初至1937年间高等科学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三为抗战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前高等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阶段。在清末民初期间,西北地区还没有真正意义上高等科学教育,至抗战前,高等科学教育有了初步的发展,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较为系统化的科学教育。直至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的高等科学教育迅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在自然基础科学方面,形成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体系;在工学方面,形成了土木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纺织工程、机械工程、矿冶工程、水利工程、航空工程、工业管理等工程学科体系;在农学方面,形成了农艺、植物病虫害、农业经济、林学、园艺、畜牧兽医、农业化学、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农产制造、土木水利、纺织、化学制造、牧草等农林学科与畜牧科、诊疗科、细菌卫生科、寄生虫科、病理科、生物药理科、生物生化科、解剖科等农学学科体系,以及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层次结构,从学校教育、师范教育、民众教育到社会教育的完整的高等科学教育体系。师资多数留学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以数学教授曾炯、物理学教授岳劫恒、化学教授虞宏正、生物学教授汪堃仁、地理学教授黄国璋、地质学教授张伯声、工程学教授金宝桢、刘德润、刘锡瑛、萧连波以及农学教授汪厥明、殷良弼、沈学年等为代表的师资队伍,他们将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引入西北,严谨治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的科学专业人才。研究结论如下:1)从科学教育史的视角,首次厘清近代西北地区自然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晚清陕西大学堂的创办标志着近代西北科学教育的萌芽,到了民国西北大学陕源时期及抗战前略有发展,直到抗战时期平津高校迁到西安,组建西北联大,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高等科学教育。2)实现了中国高等科学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性转折。西北联大与其分立出的国立西北五校将平津三校一院从“点”的分布,转化为西北地区“面”的均衡分布,并化成西北自身所有、永久存在的高等教育机构,形成了西北地区以西安、城固、兰州为中心城市的高等科学教育区域布局,从而平衡了中国高等科学教育的区域分布,实现了由“点线”布局向“面”的布局的历史性转折。3)西北联大成就了西北地区的高等科学教育。首先,西北联大构建了完整的理、工、农、医科学教育体系,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的空白;其次,扎根西北,融会世界思想,取得了丰硕的科学理论与应用成果。最后,提升了西北科学教育水平,为国家储备了人才。4)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在中国高等科学教育史上占居着重要的地位。它在民族危难时期,为我国高等科学教育保存了文脉,有力地推动了西北地区高等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发展。今日我国华北、东北与西北地区的许多高等院校的发展,与西北联大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渊源与传承关系。如果没有西北联大为国家保存高等教育文脉,就没有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特别是西北地区高等科学教育的发展。

赵展辉,庞建华[8](2011)在《高等代数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针对高等代数课程的特点,分析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高等代数教学提供帮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

张君敏[9](2011)在《关于高等代数中行列式教学的认识》文中提出在学时较紧,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对高等代数教学内容进行适度取舍、增删,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质量呢?文章以行列式一章的教学为例展开讨论,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案。

郜军伟[10](2010)在《用高等数学的观点看某些中学数学的问题》文中指出本文把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联系起来,从数学分析、高等几何、高等代数三方面来看某些中学数学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地谈了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研究与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二、用辩证思想方法指导高等代数教学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辩证思想方法指导高等代数教学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
        1.1.2 优秀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1.1.3 导数在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中的地位
    1.2 核心名词界定
        1.2.1 高观点
        1.2.2 导数
        1.2.3 数学教学
        1.2.4 解题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计划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搜集
    2.2 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2.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2.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2.4 文献述评
    2.5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的目的
    3.2 研究的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案例研究法
    3.3 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选取
    3.4 研究伦理
    3.5 小结
第4章 调查研究及结果分析
    4.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实施调查
        4.1.3 调查结果分析
        4.1.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4.1.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4.1.3.3 问卷的结果分析
    4.2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4.2.1 调查问卷设计
        4.2.2 实施调查
        4.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4.3 调查结论
    4.4 小结
第5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解题研究
    5.1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
        5.1.1 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
        5.1.1.1 高斯函数
        5.1.1.2 函数的凹凸性
        5.1.2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或公式为命题背景
        5.1.2.1 洛必达法则
        5.1.2.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5.1.2.3 拉格朗日乘数法
        5.1.2.4 柯西中值定理
        5.1.2.5 柯西函数方程
        5.1.2.6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
        5.1.2.7 极值的第三充分条件
        5.1.2.8 两个重要极限
        5.1.2.9 欧拉常数
        5.1.3 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
        5.1.3.1 伯努利不等式
        5.1.3.2 詹森不等式
        5.1.3.3 对数平均不等式
        5.1.3.4 斯外尔不等式
        5.1.3.5 惠更斯不等式
        5.1.3.6 约当不等式
        5.1.4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
        5.1.4.1 极限思想
        5.1.4.2 积分思想
        5.1.4.3 (常微分)方程思想
    5.2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中常见的四类错误
        5.2.1 知识性错误
        5.2.1.1 柯西中值定理的误用
        5.2.1.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误用
        5.2.1.3 多元函数求最值,不注意边界情况
        5.2.1.4 不注意洛必达法则使用的前提
        5.2.2 逻辑性错误
        5.2.2.1 循环论证
        5.2.2.2 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
        5.2.3 策略性错误
        5.2.4 心理性错误
    5.3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的方法
        5.3.1 创设引理破难题
        5.3.2 洛氏法则先探路
        5.3.3 导数定义避超纲
        5.3.4 构造函数显神通
        5.3.5 多元偏导先找点
    5.4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研究的案例
        5.4.1 “高观点”视角研究解题方法
        5.4.2 “高观点”视角研究试题的命制
    5.5 小结
第6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研究
    6.1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特点
        6.1.1 衔接性
        6.1.2 选择性
        6.1.3 引导性
    6.2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原则
        6.2.1 严谨性原则
        6.2.2 直观性原则
        6.2.3 因材施教原则
        6.2.4 量力性原则
    6.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策略
        6.3.1 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
        6.3.2 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
        6.3.3 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
        6.3.4 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
        6.3.5 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6.4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案例
        6.4.1 常微分方程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6.4.2 微积分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6.4.3 “泰勒公式”的教学案例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构造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问题提出
        2、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构造法”的内涵
        2、“构造法”在中学不同学科中的运用状况
        3、“构造法”的教学价值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观察法
        3、访谈法
        4、问卷调查法
    (四) 创新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构造法”概述
    (一) “构造法”的特点及应用
        1、“构造法”的特点
        2、“构造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 “构造法”运用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必要性
        1、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2、有助于学生转变对中学思政课的传统认知
        3、有助于增强中学思政课实效性
    (三) 研究“构造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主体间性理论
        3、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二、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构造法”的运用状况调查分析
    (一) 调查对象与目的
    (二) 调查内容与过程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开展
        2、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三) 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无法获得所有学生的认可
        2、教师知识的局限性,无法很好做到各学科融合
        3、构造方法的单一性,无法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
三、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构造法”的运用原则
    (一) 坚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二) 坚持启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三) 坚持主导性与融合性相结合
四、“构造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 用好主渠道,提升课堂教学的获得感
        1、明确课堂教学方向
        2、发挥问题导向作用
        3、整合课程资源
    (二) 以学生为主体,提升课堂学习的幸福感
        1、培养联想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迁移规律
        3、让学生乐于接受
    (三) 加强质量意识,提高教师教学的责任感
        1、培养跨学科核心素养
        2、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3)数学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相互关联与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的课程特点
二、数学专业学生的现状
    1. 国家自1999年实行普通高等学校扩招政策后, 一方面各高校均面临着学生规模迅速扩大,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生源总体差异显着加大, 很多教师觉得学生一年比一年难教;另一方面, 很多学生仍沿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习惯于在教师的监督下学习, 学习的自主性还不够强。
    2. 很多数学生上了大学后, 没有了“高考”的目标, 感觉很迷茫, 对自己的大学生涯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3. 目前高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数学教师专业化要求严重不符, 主要表现在:
三、改革措施———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4)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高等代数》教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教材的不足
    1.1 内容
        1.1.1 内容有误
        1.1.2 内容不完整
        1.1.3 内容不统一
        1.1.4 内容不协调
    1.2 与课程目标的对接
2 新教材编写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2.1 明确课程地位, 解决教材为什么要编的问题
    2.2 明确课程作用, 解决教材为什么而编的问题
    2.3 明确编写原则, 解决教材怎样编的问题
3 结束语

(5)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比较研究法
        1.4.4 个案分析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对欧美数学教育的借鉴概述
    2.1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过程及其特点
        2.1.1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背景
        2.1.2 借鉴欧美数学教育的过程
    2.2 欧美数学教育思想的影响概述
        2.2.1 欧美数学教育改革运动
        2.2.2 《壬戌学制》下数学教育的建立
第3章 民国时期美国数学教育制度对中国的影响
    3.1 民国时期各阶段数学教学总体目标分析
        3.1.1 数学观的养成
        3.1.2 数学学习心理
        3.1.3 数学能力培养
    3.2 民国时期各阶段数学教育理念分析
        3.2.1 数学教育联系生活
        3.2.2 数学问题解决
        3.2.3 数学态度与习惯
    3.3 民国时期数学教学法要求分析
        3.3.1 设置数学游戏
        3.3.2 联系生活经验
        3.3.3 应用发现、启发式教学
        3.3.4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取舍
第4章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传播
    4.1 欧美数学教科书的译介及使用
        4.1.1 译介背景概述
        4.1.2 使用情况分析
        4.1.3 译介团体与出版机构
        4.1.4 典型数学教科书分析—以《实用主义数学教科书》为例
    4.2 分科数学向混合数学过渡
        4.2.1 混合数学的诞生
        4.2.2 分科数学的特点
        4.2.3 混合数学的特点
        4.2.4 分科与混合数学的争论
        4.2.5 混合数学在中国的发展
    4.3 实验几何教科书的传播
        4.3.1 实验几何的产生
        4.3.2 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
        4.3.3 实验几何教学的讨论
        4.3.4 实验几何教科书在中国
    4.4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的创造性转化
        4.4.1 通过日本翻译欧美数学教科书
        4.4.2 欧美数学教科书在中国
第5章 欧美数学教学法在中国的实施
    5.1 通过日本学习欧美数学教学法
        5.1.1 五段教学法的传入与影响
        5.1.2 数学单级教学法的实施
    5.2 欧美数学教学法的探讨与转化
        5.2.1 民国时期的数学设计教学法
        5.2.2 道尔顿制下的数学教学法
        5.2.3 文纳特卡制下的数学个别教学法
    5.3 数学教学实验的开展
        5.3.1 中小学教学单项实验的兴起
        5.3.2 数学教学实验的实施
        5.3.3 数学教学实验的影响及评价
第6章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6.1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
    6.2 实用主义与数学教育
        6.2.1 杜威的数学教育思想
        6.2.2 孟禄的数学教育思想
        6.2.3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算术教学中的体现
    6.3 实用主义在中国数学教育界的回响
第7章 结论
    7.1 欧美数学教育影响下中国数学教育的走向
    7.2 启示与借鉴
    7.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中国翻译编译的欧美数学教科书概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6)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目的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3.1 数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关系
        1.3.1.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并促进着数学的发展
        1.3.1.2 数学证明并推进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1.3.1.3 数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关系
        1.3.2 系统科学
        1.3.2.1 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
        1.3.2.2 系统的定义
        1.3.2.3 系统的基本特征
        1.3.2.4 系统的分类
        1.3.2.5 系统的研究内容
        1.3.3 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构成一个系统
        1.3.3.1 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符合系统的贝塔朗菲定义
        1.3.3.2 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具有系统的贝塔朗菲特征
        1.3.3.3 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系统分类
        1.3.3.4 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
        1.5.1 预期结果
        1.5.2 研究意义
第2章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基础分析
    2.1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目标分析
        2.1.1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基本目标
        2.1.2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战略目标
        2.1.3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营运目标
    2.2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框架分析
        2.2.1 假设
        2.2.2 边界
        2.2.3 描述方式
    2.3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边界分析
        2.3.1 确定边界的方法及原则
        2.3.2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边界
    2.4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环境因素分析
        2.4.1 系统的环境因素分析
        2.4.2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环境因素分析
    2.5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结构分析
        2.5.1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中的要素描述
        2.5.2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中的要素间关联的描述
    2.6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功能分析
第3章 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分析
    3.1 数学知识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概述
    3.2 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物质第一性点
        3.2.1 代数中蕴含的物质第一性观点
        3.2.2 几何中蕴含的物质第一性观点
        3.2.3 分析中蕴含的物质第一性观点
        3.2.4 概率中蕴含的物质第一性观点
    3.3 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普遍联系观点
        3.3.1 代数中蕴含的普遍联系观点
        3.3.2 几何中蕴含的普遍联系观点
        3.3.3 数与形之间蕴含的普遍联系观点
        3.3.4 分析中蕴含的普遍联系观点
        3.3.5 概率中蕴含的普遍联系观点
    3.4 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对立统一观点
        3.4.1 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统一观点
        3.4.2 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观点
        3.4.3 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统一观点
        3.4.4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对立统一观点
        3.4.5 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对立统一观点
        3.4.6 整体和部分的对立统一观点
        3.4.7 个性和共性的对立统一观点
        3.4.8 绝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观点
        3.4.9 代数中的对立统一观点
        3.4.10 几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
        3.4.11 分析中的对立统一观点
        3.4.12 概率中的对立统一观点
    3.5 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质量互变观点
    3.6 数学知识体系中蕴含的否定之否定观点
        3.6.1 代数中的否定之否定观点
        3.6.2 几何中的否定之否定观点
        3.6.3 分析中的否定之否定观点
        3.6.4 概率中的否定之否定观点
第4章 数学中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的应用分析
    4.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思维方法养成的层次分析
        4.1.1 数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4.1.1.1 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法
        4.1.1.2 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4.1.1.3 类比和分类的思维方法
        4.1.1.4 抽象和具体的思维方法
        4.1.2 数学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4.1.2.1 发散与收敛思维
        4.1.2.2 直觉思维
        4.1.2.3 想像思维
    4.2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方法的层次分析
        4.2.1 学习方法理论综述
        4.2.2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论
        4.2.3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数学学习
    4.3.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教学的层次分析
        4.3.1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目标的制定
        4.3.2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教学内容的确定
        4.3.3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教学环境的创设
        4.3.4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
结论与启示
    全文总结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史研究 ——以西北联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3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合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难点与重点
        1.3.3 思路与方法
        1.3.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演变
    2.1 近代中国科学教育的启蒙与发展
    2.2 《科学》与西方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传入
        2.2.1 《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相关的文献调查
        2.2.2 《科学》传入的西方科学教育
        2.2.3 《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的意义
    2.3 《科学教育》与其科学教育思想
        2.3.1 编辑出版概况
        2.3.2 科学教育思想探源
        2.3.3 《科学教育》创刊的意义
    2.4 近代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
    3.1 西北联大的历史变迁
    3.2 西北联大的科学教育
        3.2.1 数学教育
        3.2.2 物理教育
        3.2.3 化学教育
        3.2.4 生物教育
        3.2.5 地理地质教育
    3.3 小结
        3.3.1 与抗战前西北科学教育的比较
        3.3.2 西北联大的历史贡献
第四章 西北地区工程教育的肇始与发展
    4.1 学科全面、立足本土,以适国家之需要
    4.2 通专并重、讲求实际、学以致用,科学教育观一脉相承
    4.3 雄厚师资、从严治教,培养工程人才
    4.4 充实设备,筹立工厂,经验与学理试验三者并重
    4.5 小结
        4.5.1 开西北高等工程教育之先河,奠定工程教育体系
        4.5.2 以留学生为主的师资队伍,直接采用西方工程教育,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4.5.3 工程教学理论联系西北地区工业实践,促进科学教育本土化进程
第五章 近代西北地区农学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5.1 西北高等农业教育的萌芽与初步发展
    5.2 陕西高等农业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5.2.1 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科学教育
        5.2.2 国立西北农学院与农学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5.3 甘肃高等农业教育
        5.3.1 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
        5.3.2 国立兽医学院
    5.4 近代新疆、青海、宁夏的高等农业教育
结论
    1. 首次从科学教育角度,勾勒出近代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的历史脉络
    2. 实现了中国高等科学教育区域分布的历史性转折
    3. 西北联大成就了西北地区的高等科学教育
        3.1 构建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填补我国西北地区科学教育的空白
        3.2 扎根西北,融会世界思想
        3.3 提升西北科学教育水平,为国家储备人才
    4. 西北联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居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等代数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关于高等代数理论严密、观点抽象、不易接受的问题
2 关于概念、定理多,难以理解吃透的问题
3 关于内容头绪多,貌似联系较为松散的问题
4 关于解题无从下手的问题
5 关于高等代数课程的作用问题

(9)关于高等代数中行列式教学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的引入
二、行列式的性质研究
三、补充行列式的一个重要性质
四、依行依列展开定理的证明
五、几种计算技巧的介绍
六、应用与现实背景

(10)用高等数学的观点看某些中学数学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用数学分析观点看中学数学中函数的一些问题
2.用高等几何观点看中学几何的一些问题
3.用高等代数观点看中学代数的一些问题

四、用辩证思想方法指导高等代数教学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构造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娴琳. 苏州大学, 2019(06)
  • [3]数学专业基础课之间的相互关联与融合[J]. 刘小松. 教育教学论坛, 2017(30)
  • [4]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高等代数》教材初探[J]. 卜玉成. 镇江高专学报, 2015(04)
  • [5]欧美对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1902-1949)[D]. 王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11)
  • [6]数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系统[D]. 赵晓琳. 信阳师范学院, 2014(09)
  • [7]近代西北科学教育史研究 ——以西北联大为例[D]. 李晓霞. 西北大学, 2013(11)
  • [8]高等代数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赵展辉,庞建华. 科技资讯, 2011(18)
  • [9]关于高等代数中行列式教学的认识[J]. 张君敏. 考试周刊, 2011(29)
  • [10]用高等数学的观点看某些中学数学的问题[J]. 郜军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21)

标签:;  ;  ;  ;  ;  

以辩证思维指导高等代数教学的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