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批判

孟德斯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批判

一、孟德斯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批判(论文文献综述)

吴聿韬[1](2021)在《马克思中国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礼明[2](2020)在《17—19世纪中西文化话语权易势的历史逻辑》文中研究表明中西文化自明末清初相遇以来,"中华归主"的共同理想驱使着来华传教士不遗余力地进行着"纳中入西"的工作。包括传教士在内的整个西方社会,一方面进行着吸收、享受、融合中国文化的"文化交流"层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从事着排斥、否定、碾压、收服中国文化的"文化征服"层面的行径。在这一过程中,"文化交流"与"文化征服"相掩、相助,又辅之以"现代化"相诱,西方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享有而自强,中国却在孤立封闭的环境中,在西方的压力及诱迫下,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出现了深重的危机。

耿良凤[3](2020)在《在中西的交汇点:严复翻译思想与实践再诠释》文中研究说明

常琳[4](2020)在《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门显学,关于鲁迅的研究经历了从政治研究到思想研究再到价值研究的变化历程,这是学术研究的前进过程,也是鲁迅深入被解读的必然发展。作为一项研究,要真正走进鲁迅读懂鲁迅,需要走入鲁迅内心探究鲁迅思想深层,唯有探究思想产生的内里源头和生发原因,方能读透鲁迅思想渗透之下呈现出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回归一个真实而深刻的鲁迅形象。论文将研究重点着重于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范畴覆盖鲁迅全部的文学和创作活动。纵观鲁迅一生,“个”思想的形成有其时代语境的影响和渗透,而“个”思想的呈现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其生发和衍变的发展过程。以思想研究为核心,以时间发展为线索,对鲁迅“个”思想的研究始于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历经《呐喊》时期,《彷徨》时期,《野草》时期,贯穿其一生。五篇文言论文蕴涵鲁迅早期“个”思想内涵,也奠定鲁迅终其一生的思想指引,其后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是早期“个”思想的延续发展,也是折射呈现。“个”思想是对鲁迅思想的概括和定位。“个”的内涵所指和意义范畴与“个人”“个性”以及“个人主义”有别,在此,“个”之所指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学或文化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学性概念,它包括从自我出发的人的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痛苦、恐惧、绝望等相对比较激烈的情感状态和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是一种以体验性感受和叛逆性思考为特征的个体文化身份自觉。“个”本身并不具有“麻木”、平和、中正、理想主义等在政治学、社会学和道德意义上的种种“积极因素”和正面价值。“个”是源自鲁迅作为个体内在生命性的体验,以反抗和叛逆等形式外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之中,这一内里的情感状态以及与之相连的精神世界贯穿其全部文学活动,却又在不同时期呈现不一样的生发状态。关于“个”思想的解读和阐述,我们借用“体验”一词来进行阐释。“体验”是一种个人感知,“体验”也是一种文化选择,它着重创造主体本身的精神体验和心理过程。“体验”既重视个体的主体性,也重视体验者的主观精神活动,同时还重视作为主体的体验者本身的自我选择和过滤表达。对于鲁迅“个”思想形成的生命体验,既有童年生活体验中的叛逆性思考,又有家庭生活体验中施爱与失爱的理性感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渗透性影响,又有日本文化体验的直观性接受;既有晚清学人教诲的接受影响,又有西方思潮间接接受的他者影响。这一基于个人和国家、家庭和工作、生活和思想相互渗透又彼此影响的体验过程,经由鲁迅自我的判断、选择、接受和内化,聚集为一种内刻于骨外化于肤的极具鲁迅特色的“个”思想。“个”思想既是鲁迅思想生发的源头,也是始终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脉络;“个”思想是鲁迅呈现出的思想特质,也是我们借以窥视和解读鲁迅的方式与途径。“个”思想包蕴了鲁迅从“希望”走向“绝望”的心路历程,“个”思想也积聚了鲁迅关于“爱”与“恨”的情感交织;“个”思想让鲁迅敢于直视未来,“个”思想让鲁迅勇于面对死亡。基于内心深刻感悟喷薄而发的这一根基性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是鲁迅的思想,而是一种具有民族本土性,关乎生命个体化的中国问题的思想,更是中西文化对话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依据和思想呈现,这种民族性立场和世界性立场都源自于鲁迅个体生命体悟中的本土经验和生命体验。而我们对于鲁迅的探索和认知,不仅仅是在探究个体鲁迅,也是在探究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一方面它让我们以俯首的方式沉入生命的最深处,用对生命的切身感受和切肤痛感去认知我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存在,另一方面它让我们仰视个体生存背后整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刻烙下的文化和历史,它们是个体生命选择之源,也是个体生命呈现之态。在这个宏大的历史与民族文化表征中,鲁迅是第一个体验者,也是第一个言说者。

魏梦莹[5](2020)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认为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于俄罗斯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传播,既是俄罗斯传统中国形象的延续,同时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生变化。本论文以佩列文、索罗金、克鲁萨诺夫等八位作家笔下涉及中国形象的文学文本为研究基础,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将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归纳为三种类型: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分别具有哲理性、独立性、实验性等特点。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源于18世纪俄国人构建的“哲人之邦”形象。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以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墨家经典”,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和道家学说为代表。他们对中国经典的理解更深刻,引用更准确,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库切尔斯卡娅塑造的“墨家经典”是主人公精神迷茫期的“避风港”,其目的在于借“异国情调”消解当代俄罗斯人文化身份迷失的焦虑。佩列文在借鉴中国“梦境典故”时,常掺杂着对道家学说的思考。他将中国哲学思想消融于主体意识之中,并提升到美学高度,使其笔下的中国形象具有一种诗意和神秘主义特性。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是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尤为突出的一类中国形象。在当代俄罗斯作家眼中,中国不再是考量西方问题的参照物,而是具有自身特色和独立性的世界大国。中国的成功引起他们注意,于是在当代俄罗斯文学中流行起“中俄联姻”的主题,其根源可追溯至19世纪“欧亚主义者”对中国的畅想。克鲁萨诺夫笔下的“中俄混血沙皇”、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就属这种类型。而这类形象的产生,与近年我国国家实力的提升与国家影响力的扩大紧密相关,是俄罗斯作家对当代中国认知的一种呈现和理解。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源于19世纪“黄祸论”对俄罗斯人的影响。在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它依然是作家关注的重点,且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多连科笔下“滑稽可笑”的中国道士,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21世纪的中国)等形象中。克利莫夫斯卡娅的中国书写,在于借中国劳工形象审视苏联社会,影射肃反运动给人民留下的恐惧与创伤。多连科笔下的“滑稽”道士,在于借中国道教讽刺普京,与他个人的政治立场紧密相连。索罗金笔下的中国书写,则体现出当代俄罗斯人在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时,所产生的危机意识和“羡嫉心理”。

马平均[6](2019)在《近代法国的儒家“君子”研究》文中提出在近代法国,以伏尔泰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传教士对儒家文化进行研究,对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儒家君子观渗透在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霍尔巴赫、狄德罗、魁奈等学者的学术着作之中,其中以伏尔泰、魁奈和孟德斯鸠等三人的研究较为深入。他们从各自的学术范畴出发,从不同角度呈现出儒家君子观的丰富内涵。

王超,曹顺庆[7](2019)在《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的文化结构变异》文中研究说明比较文学变异学分为流传变异、阐释变异和结构变异三种范式,结构变异又分为文学、文论和文化三种形态。文化结构变异是最深层次的复合式变异,它是指接受国根据本国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对他国文化进行适应性改造,继而形成新的文化变异形态,它们从根本质地上改变了接受国文化结构体系,并形成一种具有生产性、孕育性的文化新生力量,推动接受国文化的转型发展。文化结构变异的一般规律,对当前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比较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实践意义。

吴礼明[8](2019)在《礼仪之争下西方“纳中入西”策略的历史演进》文中提出明末清初以来,以耶稣会士为先锋的西方文化征略者,在"中华归主"的共同理想驱使下,一以贯之地从事着"纳中入西"工作。西方文化的扩张主体从以耶稣会为主体的来华传教士,到康熙禁教后以学者为主体的欧洲思想界,再到鸦片战争后蜂拥而至的来华传教士。扩张的方式由侧身儒学的隐晦不彰,到自由平等的公开争论;由交流受阻后的单向"攻讦",到倚恃武力的全面碾压。扩张的内容由为来华传教合理性,而进行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通性构建,到为文化竞争优越性,而进行的中国文化从属于西方的比附索隐式虚构,再到为资本主义精神自我实现,对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文化进行批判否定,最后为扩张合法性,把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与包括基督教在内的西方文化,置于不同进化序列上的霸权建构。在此过程中,西方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享有而自强,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却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杨四海[9](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张雅文[10](2019)在《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眼中的中国法形象》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叙事传统,西方不仅在他们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对东方抱有“乌托邦式”的幻想,而且中国法也始终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出现,中国法形象存在于西方世界已经七个多世纪。但是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的对中国法形象的赞美在启蒙时代出现了质疑的声音,也正是这种不一样声音的出现,推动“中国热”发展到顶峰。本文的关注点就是启蒙运动高潮的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法形象的赞美由持续发酵到出现质疑声音,到最后走向巅峰的整个发展脉络。伏尔泰(Francois Marie Voltaire,1694-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的领袖和先驱,是当之无愧的颂华派旗手。他是十八世纪最了解中国和谈论中国最多的欧洲思想家。他的着作《论各民族的精神与风俗》(Essais sur les moeurs et l′esprit des nations)简称《风俗论》,是第一部以中国作为世界史开篇的巨作。伏尔泰认定中国是开明君主的典范,认为中国的法律完善、严明且统一,甚至为中国家长式统治唱赞歌;同时对孔子的大力推崇成为他手中反对教权的利器。孟德斯鸠(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1689-1755年)作为法社会学先驱,尽管不是启蒙时代首位对中国法形象展开批评的思想家,但是,作为“法国18世纪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孟氏对于中国法形象的批评无疑是最具理论性和体系性的。他的政体学说以及对中国是专制主义政体的论断和对中国礼仪优劣的全面评价,属颂华主流歌声中的另类声音,为后来批评中国政治制度的主题奠定了基础。虽然同时期也出现了诸如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年)、马布利(G.-B.de Mably,1709-1785年)、费内隆(Francois de Salignac de la Mothe-Fénelon,1651-1715年)等其他贬华人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他们均不能达到孟德斯鸠的高度和深度。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年)是法国经济学家及思想家,重农学派的领袖。他毫不含糊的承认中国是专制主义,然后满腔热情的歌颂溢美中国的政治制度,他把中国作为理想王国而大力赞美执着追求,发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Le Despotisme de La China,另译《中国的专制主义》),其中针对孟氏对中国的批评逐一进行反驳,把“中国热”推上了顶峰,把开明专制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他对孔子思想的极力推崇及赞美,使他被誉为“欧洲的孔子”。究其根本,他们对中国法形象所持的态度都是他们个人政治理想和理想前见的缩影。伏尔泰与魁奈推崇中国道德和政治结合的政体是对现实中理想国的祈盼,用中国的实例论证自然神学与理性主义的进步意义,是他们反对教权的利器。他们坚持理性和进化论,坚信借鉴中国的政体和儒教统治形式能适应并促进当时法国的发展,符合理性和自然道德的开明君主制及儒教是法国的榜样和学习的典范。与之相对,作为法社会学先驱的孟德斯鸠运用了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用整体性思维,脱离单一的法律发展模式,考察法律与物质条件、气候、地理位置和居民的信仰之间的关系,运用中国反向证明他的思想理论。剥离表象,深入挖掘,我们会发现中国法形象对西方的影响是深远而意义重大的。一方面,中国的知识和法形象为启蒙主义者提供了反教权的武器,为西方发展提供“他者”的借鉴,是西方自己确认的镜子。西方这种通过对异域文明关照,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发展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十八世纪,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笔下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法形象。这两种声音为以后西方认识评价中国以及自我评价开辟了两种不同的先河,即“西方中心主义”和“中国中心主义”。

二、孟德斯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批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孟德斯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2)17—19世纪中西文化话语权易势的历史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足中的对立:“趋儒”“合儒”与“排理”“拒佛”
二、纷争中的融合:“中学西被”与比附虚构
三、隔绝中的批判:资本主义精神的“自我”实现
四、炮火下的碾压:“西学东渐”与“基督征服”
五、结论

(4)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个”的界定
    第一节 “个”的概念所指与界定
        一、“个人”与“个人主义”
        二、“个人”与“自我”
        三、“个”与“个人”
    第二节 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展与衍变
        一、“个”淹没于“群”
        二、“人”过渡到“个人”
        三、“个人”分离于“人”
    第三节 “个”在鲁迅思想中的位置
        一、“个体”的精神内涵与“主观”意力之独立
        二、作为个体的人生历程和自我认同过程
第二章 “个”思想形成的时代语境
    第一节 鲁迅早期“个”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以己为中枢”
        二、“个人”与“众数”的对立
    第二节 “个”与“群”:早期鲁迅与晚清思想的若干关联
        一、严复的“群己之辩”与梁启超的“新民之说”
        二、章太炎的“依自不依他”与鲁迅“个”思想的生成与发展
    第三节 “自我”与“个人”:异域语境与早期“个”思想的形成
        一、西方思想资源中鲁迅“个”的思想:以尼采、施蒂纳为中心
        二、鲁迅“个”思想的生成:基于中西语境的选择与接受
第三章 早期五篇文言论文中“个”思想的梳理
    第一节 “超乎群动”的“人类之能”
    第二节 “科学”与“神思”、“思理”与“圣觉”
    第三节 “灵明”与“精神”、“主观”与“意力”
    第四节 “心声”“新声”“诗力”“诚”
    第五节 “内曜”“心声”
第四章 “个”思想的发现与衍变
    第一节 “个的自觉”
        一、主体之“无”与“罪的自觉”
        二、“个的自觉”:启蒙思想的确证
    第二节 “个人的发现”与五四时期鲁迅“个”思想的衍变
        一、五四之“公同信仰”与鲁迅之“个”
        二、“个”之质疑与重塑:“呐喊”与“绝望”、“彷徨”与“心声”
    第三节 “个”之重新觉醒与生命的筹划
        一、《野草》:生命的追问
        二、“个”思想与鲁迅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独立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源起与流变
    第一节 古代罗斯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中国”概念的产生:从“希诺瓦”到“契丹”
        二、栋宇峥嵘·物产丰富·勤劳聪慧
    第二节 沙俄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贤明的皇帝·品德高尚的智者·勤劳聪明的百姓
        二、“僵化落后的国家”·“停滞保守的民族”
    第三节 苏联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一、骁勇善战·渴望和平·勤劳淳朴
        二、发展迅速·文化底蕴丰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寓意深刻的中国哲学经典形象
    第一节 库切尔斯卡娅笔下的中国文化与“墨家经典”
        一、《莫佳阿姨》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构建
        二、《莫佳阿姨》中的墨家经典与“兼爱”思想
    第二节 佩列文笔下的“梦境典故”与道家学说
        一、《苏联太守传》中的“南柯梦”典故及其故事形态构建
        二、《夏伯阳与虚空》中的“庄周梦蝶”典故及其象征含义
        三、《变形者圣书》中隐含的道家思想与“神变”主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传统形象
    第一节 克鲁萨诺夫笔下的“混血沙皇”与中国文化传统
        一、《天使咬伤》中的人物形象体系划分
        二、《天使咬伤》中的中国文化传统及其误读
    第二节 扎伊奇克笔下的“欧亚帝国”与中国儒家文化
        一、《欧亚交响曲》中的“欧亚帝国”形象构建
        二、《欧亚交响曲》中的中国儒家文化符号
    第三节 佩列文与索罗金笔下的中国文化传统书写
        一、佩列文笔下“天”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二、索罗金笔下汉语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令人反思的负面中国形象
    第一节 克利莫夫斯卡娅笔下诡异的“中国蓝烟”
        一、《中国蓝烟》中“危险”的中国劳工形象
        二、《中国蓝烟》中的中国空间构建
    第二节 多连科笔下“滑稽狡诈”的中国道士
        一、《2008年》中具有讽刺意味的道教符号
        二、《2008年》中“滑稽可笑”的道士形象
    第三节 索罗金笔下令人担忧的“CHINA XXI”
        一、《尤》中的负面中国饮食文化隐喻
        二、《特辖军的一天》中停滞保守的“俄罗斯的长城”意象
        三、《糖制的克里姆林宫》中令人焦虑的“中国商品”形象
        四、《暴风雪》中冷酷无情的中国“拯救者”形象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基础研究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近代法国的儒家“君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君子的人文理性精神
二、君子伦理与社会需求
三、君子道德体系的价值认同
    (一)“仁”——君子的本质
    (二)君子——“礼”的榜样
    (三)君子尊“孝”道
四、结语

(7)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的文化结构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启蒙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儒家文化?
二、儒家文化如何变异为启蒙主义话语资源?
    (一)文本改编层面的“他国化变异”。
    (二)思想对话层面的“他国化变异”。
    (三)文化结构层面的“他国化变异”。
三、文化结构变异的一般规律及实践路径

(8)礼仪之争下西方“纳中入西”策略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侧身儒学蛰伏期———“趋儒”“合儒”中的相通性构建
二、和平公开相争期———比附索隐的优越性虚构
三、隔膜中的单向“攻讦”期———困惑下的批判与建构
四、中西实力失衡后的碾压期———武力征服与精神诱迫

(9)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个体化
        1.4.2 公民精神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眼中的中国法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十八世纪之前西方人对中国法的描述
    第一节 马可·波罗开启西方对中国法的赞美
        一、马可·波罗时代西方人对中国法形象的粗描
        二、马可·波罗时代欧洲的社会现状及社会追求
    第二节 伊比利亚航海时代西方对中国法的发现
    第三节 耶稣会时代西方对中国法形象的展开与丰富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伏尔泰对中国法形象的集中赞美
    第一节 伏尔泰所属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和个人理想
        一、十八世纪法国历史文化语境考察
        二、主要作品和个人理想
    第二节 中国是开明君主的典范
    第三节 对孔子的推崇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孟德斯鸠对中国法形象的质疑
    第一节 认识中国的材料来源及个人理想
        一、孟氏认识中国的材料来源
        二、孟氏“法的精神”
    第二节 孟氏对中国政治和法律的关注
        一、孟氏的政体学说
        二、中国的专制是以畏惧为原则
    第三节 对中国“礼”的论断及评价
        一、中国“礼”的特点
        二、“礼”的优劣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魁奈对中国法形象的盛赞及对孟氏的回应
    第一节 魁奈知识构成及《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地位
    第二节 魁奈针对孟氏质疑的全面反驳使中国热到达巅峰
    第三节 对中国专制主义的颂扬及对孔子的推崇
        一、对中国君主专制的盛赞
        二、符合自然法则的政治经济制度
        三、对孔子儒家思想的极力推崇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眼中中国法形象的分析
    第一节 对中国法形象关注的原因分析
        一、道德与政治结合的完美政体是对现实中理想国的祈盼
        二、自然神学与理性主义是反对教权的利器
        三、个人政治理想和“理论前见”的缩影
    第二节 中国法形象的影响
        一、对法国及启蒙运动的影响
        二、西方迈向现代化的“他者”参照
        三、产生了“西方中心主义”与“中国中心主义”的两个传统
参考文献

四、孟德斯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批判(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中国观研究[D]. 吴聿韬.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17—19世纪中西文化话语权易势的历史逻辑[J]. 吴礼明. 江汉论坛, 2020(11)
  • [3]在中西的交汇点:严复翻译思想与实践再诠释[D]. 耿良凤.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4]鲁迅早期“个”思想研究[D]. 常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新时期俄罗斯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魏梦莹. 黑龙江大学, 2020(01)
  • [6]近代法国的儒家“君子”研究[J]. 马平均. 理论月刊, 2019(11)
  • [7]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的文化结构变异[J]. 王超,曹顺庆. 中华文化论坛, 2019(05)
  • [8]礼仪之争下西方“纳中入西”策略的历史演进[J]. 吴礼明. 江汉论坛, 2019(06)
  • [9]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10]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眼中的中国法形象[D]. 张雅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孟德斯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批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