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城市固废管理服务对策探讨

21世纪城市固废管理服务对策探讨

一、21世纪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服务对策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丹丹[1](2021)在《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固体废物数量显着增加,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中国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的明显滞后引发了积弊已久、复杂多变的生态问题,如“垃圾围城”、“固废围城”、“垃圾困村”等。无废城市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解决固废污染的综合防治问题、实现城市高质量的发展是当前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山西省为我国重工业基地,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工业固体废物污染十分明显,因此,针对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对于山西省构建无废城市意义重大,也有利于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无废城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深刻总结前人研究无废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方法。以山西省11个地市为例,首先分析山西省自然资源现状、社会经济现状和无废城市发展现状,然后从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和发展保障能力四个次级子系统构建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时,先对山西省各地市历年的详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计算2010年到2019年间无废城市各项指标的综合得分。通过数据分析和GIS绘图分析2010年、2013年、2016年和2019年四个时间节点的无废城市发展空间示意图,研究山西省无废城市的时空演化规律,得出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山西省无废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着差异,呈现以太原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辐射性增长方式。通过深入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对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工业危废处置技术和综合利用率、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

范学田[2](2021)在《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四五”是甘肃省产业调整的关键期,也是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伴随着产业调整危险废物的相关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危险废物的产生具有产生量大、种类多的特点,摸清甘肃省“十三五”时期危废的产生、利用处置、贮存等情况是提出“十四五”危废污染防治对策的依据。因此对“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危废的产生、利用处置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依据调查数据对危废产生量进行预测分析以掌握其产生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各市(州)及兰州新区、甘肃矿区共16个区域产危废企业基本情况、各地区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主要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行业来源等。具体介绍了甘肃省持有危险废物许可证企业数量和区域分布情况、产危废企业自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情况,并将甘肃省划分为河西片区、中部片区和陇东片区,按照片区和种类分别对甘肃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进行匹配分析,结果表明:按片区进行划分,河西地区和中部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利用处置能力不足,陇东地区危废利用处置能力满足需求;按种类划分,甘肃省铁矾渣、石膏渣、尾矿渣、沉矾渣、污泥利用处置能力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电解槽大修渣和铝灰虽建有一定规模的危废利用处置设施,但由于累计贮存量较大,故还需进一步加强其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还以2020年产生量超过1万吨的危险废物种类为研究对象,运用GM(1,1)模型和改进GM(1,1)模型分别对2016-2020年各类危险废物产生量数据进行拟合,通过精度检验确定各类危险废物数据拟合的最优模型,并用最优模型预测了“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各类危险废物产生量,结果表明:3个改进的GM(1,1)模型较原始GM(1,1)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其中对于数据变化较大的原始数列,原始序列预处理GM(1,1)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对于原始数据变化幅度较小的数列,背景值改进GM(1,1)模型Ⅱ适用性更好。到“十四五”末甘肃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将达到211.95万吨,多数种类危险废物产生量将持续增加,也有一些危险废物种类呈现下降趋势。2025年甘肃省产生量超过5万吨的危废有7类,依次是HW48、HW11、HW46、HW29、HW08、HW21和HW18。基于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和产生量预测,本文指出了甘肃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处理处置设施能力不足、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意识淡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设施布局、监管、制度、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包括:提高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并合理布局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健全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转移体系、强化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推广刚性填埋场建设、严格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危废管理队伍建设、推行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危废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加大危险废物宣传力度等。通过以上防治对策,以期为“十四五”甘肃省生态环保规划危险废物部分编制提供依据,为管理部门科学管理危险废物提供参考。

王姗姗[3](2021)在《演化博弈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利益协调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使固体废弃物成为城市可持续化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与当下推行的循环经济背道而驰。为了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固体废弃物问题,破除“垃圾围城”现象,我国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无废城市”的方案,开展清废行动。但就目前我国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现状来看,固体废弃物治理过程复杂,涉及的利益主体过多,多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无废城市建设的关键障碍。因此如何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协调核心主体的利益矛盾关系,制定有效措施推动多方主体共同治理、协同发力,从而实现无废城市的建设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阐述了无废城市的建设概况,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着政策引领不足、长效机制缺失以及邻避效应突出等问题。基于此,对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主要利益主体进行相关界定,从中确定了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公众三方核心利益主体,并详细分析了各方的行为决策,以此探究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构建了地方政府—企业—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与相关平衡点稳定性进行了剖析;然后,运用Matlab软件,对三方主体的演化路径以及相关参数对不同主体演化路径的影响作用进行了仿真模拟,探析相关参数的变化对于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公众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作用。最后,依据演化博弈分析结果及我国无废城市建设现状,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层面提出了关于建设无废城市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三者之间的行为策略选择都密切关联,不论哪一方博弈主体的影响因素发生改变,都可能对三方主体的演化稳定路径及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博弈模型最终在)1,1,1(点,即“政府积极推动、企业积极响应、公众积极参与”处达到最优均衡。本文以“无废城市”为研究背景,通过运用演化博弈相关理论,对无废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利益协调问题进行详细探究与分析,一定程度上对于解决多方利益冲突带来的城市固废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季梦[4](2020)在《我国农村固体垃圾防治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立足于实际情况,现阶段我国农村污染排放主要来源于农村固体垃圾。因此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农村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农村固体垃圾的污染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乡镇企业未达标排放、城市向农村输入大量固体垃圾、村民尚未形成保护农村环境的意识等。但是纵观我国现有农村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有关农村固体垃圾防治存在立法空白,地方性法规可操作性低,防治措施实现路径不畅通,防治主体责任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从现状中发现不足,健全完善我国农村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对我国农村固体垃圾的实证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了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发达国家对本国固体废弃物防治概况,在借鉴域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对我国农村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有效的制度措施。最终结合我国农村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关于我国农村固体垃圾污染防治的建议,在树立科学的立法指导思想前提下健全我国农村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法律体系,配套落实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建立农村环境风险预防制度;二、推行农业生产清洁制度;三、建立农村固体垃圾回收再利用制度;四、建立农村固体垃圾防治经费保障机制,望以此促进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丁潇颖[5](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杨角[6](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王晓军[7](2016)在《柔性设计模式 ——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积极探索和建设生态城市的国家之一。生态城市建设肩负着我国对国际社会节能减排的承诺,也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策略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生态城市设计作为其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需要更加深入真正的研究与探讨。本研究所阐述的柔性设计是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以解决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问题为主要出发点,以适应与灵活的观点研究生态城市设计在解决和理解建设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并构建具有可持续特征的策略框架。柔性设计是一种具有灵活性的策略组合,是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新思维。柔性设计理念不拘泥于传统生态城市设计的流程或形式约束,将弹性特征与可持续设计行为相结合,针对生态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压力与冲击,与现有的城市设计或规划并行不悖,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尺度。本研究包括四个研究部分。主线为贯穿全篇的弹性理念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设计方法。四个研究部分分别为:目前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弹性理念的研究、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和柔性设计策略框架的整合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问题。基于生态城市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提出生态城市设计层面的思路转变对策——弹性理论。第二部分:弹性理念的研究为第三章与第七章的部分章节,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核心——弹性与主题——柔性设计。深入研究了弹性理念的应用范围、本质和相关要素,以及柔性设计的概念、辨析、目标对象、与生态城市的关系及推动力等。第三部分: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包括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分别阐述了可持续生态城市设计的要素,生态城市面临的风险及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可持续生态城市设计要素主要包括生态城市的紧凑性、流动性、生态性与本地化等,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对比分析将要素划分为十个可以进行设计的领域。生态城市面临的风险包括作用于生态城市的压力与冲击,压力包括城市化所带来的众多城市问题,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等,冲击包括水循环、废弃物管理、空气污染、能源管理及自然灾害等。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归纳研究,包括指标指引和阈值取值两方面。从环境、社会、经济和资源四类内容“勾勒”出目前普遍认可的生态城市“轮廓”。第四部分:综合以上内容,将弹性理念的特征与可持续的生态城市设计的设计行为灵活整合,构建柔性设计模式框架。在此基础上,回应生态城市发展问题,将柔性设计模式原则对应我国目前生态城市设计与发展的问题,提出适用性及解决方法。本研究由生态系统的弹性引入,从城市设计的弹性给出柔性设计的策略框架,强调以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原则方法去设计生态城市的空间形态。

方松林[8](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张旭吟[9](2015)在《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不仅对大气环境、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产生严重破坏,而且也会间接损害人体健康。本文以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农村固体废弃污染治理的有效方式。本文在充分了解农户行为与农村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归纳和综合国内外关于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的理论及实证等方面的研究,确定本研究关于农村废弃物排放理论方面的内涵,通过追踪历史数据,在宏观层面对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的排放和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调研数据,在微观层面对农户实际固体废弃物排放和处理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全面而系统地对农村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处理现状进行总结。除此之外,本文基于TPB理论,结合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的结果,构建了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研究的概念模型,并以山东省农户入户调查的结果为例,通过AMOS数据分析工具,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模型的相关假设进行了检验。从而发现在行为科学层面,对于农户排放废弃物行为最显着影响因素是农户对于排放固体废弃物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户个体行为进行微观实证分析,运用ISM分析法发现除了态度以外,一些外部约束条件也在较重要的影响层级上对农户实际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有影响。本文针对这些外部约束条件,提出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户的环境行为有显着影响的假设。通过建立地方政府农村环境事务行政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探讨地方政府行为对于农户个体的污染行为影响路径与影响程度,检验了上述假设,并发现地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1000元时,农户个体排放行为概率将降低36%;地方政府行政效率得分每增加一分时,该地农户个体排放行为概率将降低0.5%;地方政府环境友善行为得分变动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时,该地农户个体排放行为概率将降低37%。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将公共环境外部性内化为农户利益偏好选择行为的问题解决思路。并提供具体实施方案: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该方案参考农村沼气建设、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地膜回收项目等相关做法,由政府牵头通过投资与政策导引,为农村居民提供居住环境改善服务,并采取由全体收益群体向实施方购买服务的模式逐步引入第三方进入该方案,从而逐步将农村固体废弃物改善行为产业化,实现缓解环境压力,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最终目标。同时针对该方案,使用虚拟市场评价法,研究了农户对农村固体废弃物治理工程带来的农村环境状况改善的支付意愿金额,发现普遍农户支持该方案,并且平均支付意愿为26元每年,全国每年总支付意愿为70亿元左右。此外通过对该方案的系统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当按量计算服务费用时,逐步提高服务费用到30%左右,将有效降低农户对于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缓解环境问题的目的。最后本文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进一步的解决建议,为日后农村公共环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许熙巍[10](2012)在《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人类现代文明之集大成者;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科学,是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预测,通过对城市已建或待建区土地资源进行分配的手段,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所必需的空间配置要求。随着近几十年城市的生存环境被各种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危机逐步侵蚀,城市规划同其他学科一道,试图为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开拓蹊径,指明正确的方向。人们在探索中逐渐认识到城市文明要保持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安全的保障之上,而安全的生存空间是这个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城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虽然在市域总用地中所占比例小,但它是市域范围内土地利用强度最大、集约度最高、经济社会效益最强的人工斑块,其生态安全状态优劣必然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布局及开发利用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生态安全目标能否最终得到物质载体的依托具有决定性作用。本文立足于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辨析,探索如何将土地学、资源学、地理学、生态学等领域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与城市规划中的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相结合,在量化形式的生态安全指标与图示化的用地空间配置之间架起互通的桥梁,使这些跨领域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城市实际的开发建设活动中发挥直接作用,通过城市资源配置的手段使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在多学科的结合过程中,建构起“定量一定位”双平衡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规划方法论与技术框架,以引导适合当前城市生态安全状态下城市用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文章从了解生态安全的定义、工作内容及其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入手,在认识论的层面去解析城市用地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在方法论的层面去建构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技术手段层面以天津城市中心城区用地为例,提出城市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相整合,并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建议。同时还提出有针对性的适合天津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的城市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指标权重、因子指标与城市用地的关联度等内容,希望能有益于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生态安全适应性优化,并对其他城市的用地生态安全优化在技术方法、实施策略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城市土地利用和生态安全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明确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阐述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章集中对城市生态安全的概念缘起、定义、基本理论、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以及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三章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作为两个研究单体,从城市用地和生态安全之间的效应、用地变化中的生态安全互动情况等角度,对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阐述了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相互影响,又互为制约的博弈关系。第四章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经验、理念和措施,以及对天津中心城区整体生态安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区用地生态安全的相关因子以及由这些因子整合建立的目标体系,提出了中心城区用地与生态安全目标体系的工作技术框架。第五章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land use eco-security evaluation,LUESE),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用地规划与生态安全因子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这一关联关系对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现状进行数量结构的优化建议,即定量平衡的优化建议;再运用空间句法模拟城市中对生态安全关联度较高的几大类功能用地在城市用地中不同空间布局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影响,即定性平衡的优化建议。最后就城市土地生态安全、防灾减灾开发利用的优化提出建策。基于土地适宜性提出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功能用地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优化方向。第六章是应用研究成果再次实证,选取中新生态城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的同时,探索在生态城镇尺度对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

二、21世纪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服务对策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服务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无废城市
        2.1.2 零废弃(Zero waste)
    2.2 理论基础
        2.2.1 清洁生产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低碳经济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现状
    3.1 自然资源现状
    3.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3 固体废物管理现状
    3.4 小结
第4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评价
    4.1 山西省无废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4.1.2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4.1.3 评价指标体系
        4.1.4 指标数据来源
    4.2 数据处理与方法
        4.2.1 熵权法
        4.2.2 综合评价法
    4.3 山西省无废城市评价
        4.3.1 确定指标权重
        4.3.2 计算山西省十一市无废城市综合得分
    4.4 结果分析
        4.4.1 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4.4.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4.4.3 影响因素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国内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1 国外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1.1 新加坡:全面市场化回收
        5.1.2 日本:生活垃圾精细化分类
    5.2 国内典型无废城市发展现状及经验借鉴
        5.2.1 包头:打造“无废城市”样板
        5.2.2 深圳:构建绿色供应链制造体系
第6章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6.1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工业固废产量大、强度高、综合利用率低
        6.1.2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布点规划不合理且监管不严格
        6.1.3 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置量和处置能力偏小
        6.1.4 城市垃圾和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程度低
    6.2 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2.1 从源头减少固废生产量、提升工业固废资源使用效率
        6.2.2 合理布局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加强监管制度
        6.2.3 落实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监管责任、强化处置工作
        6.2.4 实施城市垃圾强制分类、加快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置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附录 公众对山西省11地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满意度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2)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危险废物来源与分类
        1.1.1 危险废物定义
        1.1.2 危险废物来源
        1.1.3 危险废物分类
    1.2 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1.3 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1.3.1 国外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1.3.2 国内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1.4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1.5 课题研究区域、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甘肃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2.1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基本情况
        2.1.1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数量
        2.1.2 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2.1.3 主要产危废企业
    2.2 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2.2.1 全省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2.2.2 各年份危险废物产生、利用处置情况
        2.2.3 各地区危险废物产存情况
    2.3 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2.3.1 甘肃省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2.3.2 甘肃省各类危险废物来源单位
        2.3.3 各地区主要危险废物类别
    2.4 危险废物主要行业来源
    2.5 本章小结
3 甘肃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理设施基本情况
    3.1 甘肃省持有经营许可证企业整体情况
    3.2 持有危险废物许可证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3.3 企业自行利用处置情况
    3.4 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分析
        3.4.1 各地区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
        3.4.2 各类危险废物处理能力匹配情况
    3.5 本章小结
4 甘肃省“十四五”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4.1 模型简介
    4.2 GM(1,1)模型改进
        4.2.1 背景值计算改进法Ⅰ
        4.2.2 背景值计算改进法Ⅱ
        4.2.3 原始序列预处理法
    4.3 模型检验
    4.4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4.4.1 建模过程
        4.4.2 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4.5 本章小结
5 甘肃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5.1 甘肃省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
        5.1.1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地区分布不均衡
        5.1.2 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存在缺陷
        5.1.3 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体系不健全
        5.1.4 监管能力薄弱,企业危废环境管理意识淡薄
    5.2 甘肃省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对策
        5.2.1 提高危废利用处置能力,合理布局危废处理处置设施
        5.2.2 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完善规章制度
        5.2.3 推进先进技术应用,提升危废利用处置水平
        5.2.4 加强危废管理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危废相关知识
    5.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版)简要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演化博弈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利益协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无废城市概述
        2.1.1 国际上无废城市概述
        2.1.2 国内无废城市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演化博弈理论
第三章 我国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利益主体分析
    3.1 我国无废城市建设障碍分析
        3.1.1 政策引领和制度建设不够
        3.1.2 长效机制缺失
        3.1.3 邻避效应和固废消费突出
        3.1.4 技术创新不足
    3.2 核心利益主体界定
    3.3 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行为策略
    3.4 无废城市建设核心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关系
        3.4.1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
        3.4.2 企业与公众之间的博弈关系
        3.4.3 地方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博弈关系
第四章 无废城市建设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4.1 模型假设与参数设定
        4.1.1 基本假设
        4.1.2 参数设定
    4.2 复制动态方程
    4.3 三方主体演化稳定策略
        4.3.1 地方政府演化稳定策略
        4.3.2 企业演化稳定策略
        4.3.3 公众演化稳定策略
    4.4 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第五章 演化博弈模型仿真分析
    5.1 三方主体演化路径分析
    5.2 参数分析
        5.2.1 地方政府对企业处罚力度变化对地方政府演化路径的影响
        5.2.2 地方政府对企业处罚力度变化对企业演化路径的影响
        5.2.3 地方政府对企业处罚力度变化对公众演化路径的影响
        5.2.4 地方政府对公众奖励力度变化对地方政府演化路径的影响
        5.2.5 地方政府对公众奖励力度变化对企业演化路径的影响
        5.2.6 地方政府对公众奖励力度变化对公众演化路径的影响
    5.3 基于数值仿真的结果分析
第六章 利益均衡下的无废城市建设对策建议
    6.1 加强政府引领作用
        6.1.1 完善固废管理法律法规
        6.1.2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6.1.3 增强公众无废宣传教育
    6.2 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6.2.1 坚持以人为本
        6.2.2 减废用废并行
        6.2.3 积极转型升级
    6.3 提高公众自身参与度
        6.3.1 增强无废意识
        6.3.2 践行无废生活
        6.3.3 发挥监督作用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我国农村固体垃圾防治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内容
        1.3.1 实证分析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我国农村固体垃圾防治概述
    2.1 固体垃圾界定
        2.1.1 固体垃圾概念
        2.1.2 农村固体垃圾概念
    2.2 农村固体垃圾主要类别
        2.2.1 农村生活垃圾
        2.2.2 农业生产固体垃圾
        2.2.3 乡镇企业产生的固体垃圾
        2.2.4 城市向农村输入的固体垃圾
    2.3 我国农村固体垃圾实证分析
        2.3.1 农村固体垃圾污染的成因
        2.3.2 农村固体垃圾污染的危害
    2.4 我国农村固体垃圾防治的迫切性
        2.4.1 农业大国发展的趋势所向
        2.4.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2.4.3 农业经济和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第三章 农村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法律问题分析
    3.1 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理念滞后
        3.1.1 对农村关注不足
        3.1.2 侧重累积性污染防治
    3.2 农村固体垃圾防治法律体系不健全
        3.2.1 农村固体垃圾防治存在立法空白
        3.2.2 地方性法规可操作性低
    3.3 防治措施实现路径不畅通
        3.3.1 农村固体垃圾源头控制不足
        3.3.2 尚未建立农村回收再利用制度
        3.3.3 农村固体垃圾防治经费匮乏
    3.4 防治主体法律责任不明确
        3.4.1 政府主导者责任模糊
        3.4.2 基层自治组织责任缺位
        3.4.3 农民主体缺乏责任意识
第四章 固体垃圾防治域外经验借鉴
    4.1 美国
    4.2 日本
    4.3 德国
第五章 农村固体垃圾有效防治的路径选择
    5.1 树立科学立法理念
        5.1.1 坚持城乡环境公平
        5.1.2 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5.2 健全农村固体垃圾防治法律体系
        5.2.1 出台农村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条例
        5.2.2 因地制宜出台地方性法规
    5.3 落实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5.3.1 建立农村环境风险预防制度
        5.3.2 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制度
        5.3.3 建立农村回收再利用制度
        5.3.4 建立农村固体垃圾防治经费保障机制
    5.4 明确防治主体法律责任
        5.4.1 厘清政府主导者责任
        5.4.2 细化基层自治组织环境责任
        5.4.3 增强村民环保责任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柔性设计模式 ——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重要性
    1.3 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研究: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3.1 弹性思维与柔性设计
        1.3.2 设计方法与设计策略
        1.3.3 生态城市设计、生态化的城市设计与城市生态规划
    1.4 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生态城市设计的研究综述
        1.4.2 弹性思维的研究综述
        1.4.3 从弹性理论的角度探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生态城市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2.1 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综述
        2.1.1 现阶段生态城市发展的瓶颈
        2.1.2 我国生态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
    2.2 生态城市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2.2.1 生态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2.2.2 生态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及其规律
        2.2.3 生态城市设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及其认识
    2.3 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城市设计层面对策
        2.3.1 生态城市设计策略的思路转变
        2.3.2 基于弹性理念是生态城市设计方法科学化的演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弹性理念的理论与作用
    3.1 弹性理念的概述
        3.1.1 弹性概念及其适用的学科范围
        3.1.2 弹性理念的广泛应用
    3.2 弹性理念的本质与要素
        3.2.1 本质:维持复杂系统的可持续性
        3.2.2 要素:阈值与变量
    3.3 柔性设计:弹性理念下的生态城市设计
        3.3.1 对象: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系统
        3.3.2 关系:弹性理论与生态城市设计相关理念的对应
        3.3.3 推动:影响生态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冲击与压力
        3.3.4 理解:柔性设计的概念
        3.3.5 辨析:柔性设计、适应性城市设计与弹性城市的区别与联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设计的基础: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模型
    4.1 可持续的生态城市概述
    4.2 紧凑性:生态城市的土地利用
        4.2.1 相关理论
        4.2.2 技术与方法
    4.3 流动性:步行与公共交通
        4.3.1 相关理论
        4.3.2 技术与方法
    4.4 生态性:开放空间与绿地系统
        4.4.1 相关理论
        4.4.2 技术与方法
    4.5 可持续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
    4.6 案例研究
        4.6.1 新建生态城市:阿联酋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
        4.6.2 生态化城市更新:芬兰赫尔辛基的西港
        4.6.3 生态街区及智慧城市:韩国仁川松岛国际商务区
        4.6.4 案例比较
    4.7 柔性设计的可持续生态城市模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柔性设计的应对:生态城市的风险
    5.1 生态城市的风险概述
    5.2 作用于生态城市的压力
        5.2.1 城市化
        5.2.2 城市生态系统
    5.3 作用于生态城市的冲击
        5.3.1 水循环
        5.3.2 废弃物管理
        5.3.3 空气、噪声和光污染
        5.3.4 能源管理
        5.3.5 灾害风险、城市安全和脆弱性
    5.4 将风险转化为城市空间形态的突现
        5.4.1 生态城市风险总结
        5.4.2 生态城市空间形态突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柔性设计的阈值: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研究
    6.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涵义与作用
        6.1.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定义与特征
        6.1.2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作用
    6.2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柔性设计阈值的关系
        6.2.1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一般城市规划指标比较
        6.2.2 取值与方向指引:阈值与指标的关系
    6.3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
        6.3.1 综合指标归类比较
        6.3.2 单一指数及其计算方法比较
        6.3.3 国内外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
    6.4 作为阈值的生态城市指标
        6.4.1 指标的特性差异
        6.4.2 环境类指标归纳分析
        6.4.3 社会类指标归纳分析
        6.4.4 经济类指标归纳分析
        6.4.5 资源类指标归纳分析
        6.4.6 阈值的抽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柔性设计的模式:策略的整合与适用性
    7.1 弹性理论作用于生态城市空间
        7.1.1 生态城市设计下的柔性设计与弹性
        7.1.2 柔性设计的弹性分类
    7.2 柔性设计模式的框架:框架的整合与构建
        7.2.1 柔性设计的生态城市轮廓及评价
        7.2.2 柔性设计的时间线索
        7.2.3 柔性设计系统的弹性特征
        7.2.4 柔性设计应对风险的设计行为
        7.2.5 柔性设计的策略框架
    7.3 柔性设计模式的策略组合及适用性
        7.3.1 不同空间尺度的适用性:生态城市、生态化城市(城区)更新与生态街区
        7.3.2 灵活性策略及适用性:灵活的城市密度与时间框架
        7.3.3 多样性、冗余性设计策略及适用性:开放街区与流动性
        7.3.4 鲁棒性设计策略及适用性:设计适应不同空间用途的潜力
        7.3.5 响应性、反馈性设计策略及适用性:自然灾害的响应与低碳生活的反馈
    7.4 柔性设计模式与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7.4.1 柔性设计模式应对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7.4.2 柔性设计模式应对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城市设计
        7.4.3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柔性设计应对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结语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1.2.2 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3 提高农户生活质量
        1.2.4 改变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
    1.3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描述
    1.6 研究设计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农户行为研究
        2.1.1 行为经济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农户行为研究方法
        2.1.4 国内农户行为研究
    2.2 农村面源污染与固体废弃物污染研究
        2.2.1 农村面源污染国际研究进展
        2.2.2 农村面源污染国内研究进展
        2.2.3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研究进展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我国农村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现状
    3.1 固体废弃物定义
    3.2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3.3 研究范畴的界定
    3.4 农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置现状
        3.4.1 农村生活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现状
        3.4.2 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现状
    3.5 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的实证研究
        3.5.1 调查问卷设计
        3.5.2 样本情况
        3.5.3 农村常见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分析
        3.5.4 农户对常见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5.5 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4.1 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研究理论分析
        4.1.1 主观效用理论
        4.1.2 理性行为理论
        4.1.3 计划行为理论
    4.2 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
    4.3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4.4 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4.1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4.4.2 数据分析
        4.4.3 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4.5 研究结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3 数据来源与实证研究模型选择
        5.3.1 数据来源
        5.3.2 模型的构建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结果与讨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中观视角的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概念与研究尺度的界定
    6.3 研究方法
        6.3.1 分层模型原理
        6.3.2 变量的选取
        6.3.3 模型建立
    6.4 数据分析
    6.5 实证结果解释
    6.6 农户对于政府的看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固体废弃物防控策略方案及仿真
    7.1. 农村固体废弃物污染解决方案的提出
    7.2 环境资源评估方法
    7.3 支付意愿计算原理
    7.4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7.5 样本数据描述性分析
        7.5.1 被调查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
        7.5.2 受访者对农村地区环境的认知
    7.6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7.6.1 受访者对支付的态度
        7.6.2 农户社会经济变量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7.6.3 农户环境认知程度对支付意愿的影响
        7.6.4 被调查者对于投标金额的选择
    7.7 农村居民固体废弃物治理支付意愿分析
        7.7.1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方案抗议支付决定模型
        7.7.2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方案抗议支付决定影响因素分析
        7.7.3 开放式支付意愿模型
        7.7.4 多边界二分式支付意愿模型
        7.7.5 投标卡支付意愿模型
    7.8 支付意愿的测算
    7.9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系统动力分析
        7.9.1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系统分析
        7.9.2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系统模型设计及关系结构分析
        7.9.3 农村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方案系统动力简化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农村固体废弃物防控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作者简历

(10)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生态安全问题频发,城市安全受到威胁
    1.1.2 不合理的城市建设开发导致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隐患
    1.1.3 现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缺乏对生态安全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3.2 生态城市研究进展
    1.3.3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影响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框架 第二章 城市生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
2.1 城市生态安全的缘起
    2.1.1 从环境问题到生态危机—人类生存面临新挑战
    2.1.2 哲学思想探源—生态环境伦理
    2.1.3 生态城市建设
    2.1.4 安全的城市
    2.1.5 城市生态足迹—低碳时代的城市生态安全
2.2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目标与主要内容
    2.2.1 城市生态安全的定义
    2.2.2 城市生态安全的目标:生态秩序
    2.2.3 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2.2.4 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基本因素
2.3 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模式
    2.3.1 生物物理衡量模式
    2.3.2 PSR评价模式
    2.3.3 生态健康评价模式
2.4 城市维护生态安全的实践:生态城市建设
    2.4.1 德国弗赖堡生态城市建设
    2.4.2 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2.4.3 厦门生态城市战略规划
2.5 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
    2.5.1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质量逐渐降低
    2.5.2 土地不良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2.5.3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2.5.4 全球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2.6 小结 第三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3.1 城市土地与土地利用
    3.1.1 城市土地的概念与界定
    3.1.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3.2 城市土地利用对生态安全的效应分析
    3.2.1 城市土地利用的内部生态安全效应
    3.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外部生态安全效应
3.3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用地变化趋势及潜在的生态安全问题诱因
    3.3.1 不同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情况
    3.3.2 顺应当前需求的城市用地布局变化的动态特征分析
    3.3.3 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中存在的生态灾难诱因
    3.3.4 我国现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的生态安全影响
3.4 城市生态安全对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作用
    3.4.1 生态安全的效益驱动—推力作用
    3.4.2 生态安全的理念与革新—拉力作用
    3.4.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导作用
    3.4.4 生态安全的技术手段—支撑作用
3.5 现有与城市用地相关的规划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应对
    3.5.1 现行四区划分措施对大区域生态保证的促进作用
    3.5.2 城市生态规划是维护生态安全的关键
    3.5.3 绿色防灾减灾规划是实现生态安全的手段
    3.5.4 景观生态规划是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技术途径
3.6 小结 第四章 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探索
4.1 确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的理论与方法
    4.1.1 主要理论基础
    4.1.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工作框架
    4.1.3 确定生态安全目标的方法
4.2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生态安全现状概述
    4.2.1 天津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4.2.2 近30年天津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发展及现状特点
4.3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选取
    4.3.1 因子选取的原则
    4.3.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目标
    4.3.3 实现天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总目标的支撑因子
4.4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因子的分类与分级
    4.4.1 因子的分类
    4.4.2 因子的分级
4.5 天津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目标体系
    4.5.1 目标体系的工作过程
    4.5.2 目标体系的内容
4.6 小结 第五章 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的优化配置
5.1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的定量优化判断
    5.1.1 多因子关联模型的技术原理
    5.1.2 基于生态安全目标的中心城区用地生态安全评价
    5.1.3 生态安全的评价结果分析
    5.1.4 面向生态安全优化的中心城区用地数量结构变化趋势
5.2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空间定位判断
    5.2.1 空间句法模拟预测城市用地布局的技术原理
    5.2.2 重点功能用地的空间优化
    5.2.3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优化的空间结构发展趋势
5.3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的耦合
    5.3.1 数量结构优化与空间定位优化的耦合
    5.3.2 优化耦合结果
    5.3.3 优化结果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的比较
5.4 基于生态安全的天津中心城区用地优化建策
    5.4.1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决策步骤的建议
    5.4.2 生态安全导向下天津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总体控制
    5.4.3 适用于居住用地的生态安全策略
    5.4.4 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建设
    5.4.5 工业用地的生态安全建设
    5.4.6 生态安全城市土地开发的维护与管理
5.5 小结 第六章 实证—中新生态城用地规划生态安全评价与优化建议
6.1 中新生态城概况
    6.1.1 中新生态城区位
    6.1.2 中新生态城现状分析
    6.1.3 中新生态城规划分析
6.2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生态安全评价及分析
6.3 中新生态城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优化
    6.3.1 用地数量结构的生态安全优化
    6.3.2 用地生态安全的空间优化
    6.3.3 耦合优化建议 结语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21世纪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服务对策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无废城市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杨丹丹.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甘肃省危险废物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D]. 范学田.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演化博弈视角下无废城市建设利益协调研究[D]. 王姗姗.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4]我国农村固体垃圾防治法律问题研究[D]. 季梦.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6]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7]柔性设计模式 ——基于弹性理念的生态城市设计策略研究[D]. 王晓军. 天津大学, 2016(11)
  • [8]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农户固体废弃物排放行为影响因素及防控策略研究[D]. 张旭吟.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8)
  • [10]生态安全目标导向下天津市中心城区用地优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12(08)

标签:;  ;  ;  ;  ;  

21世纪城市固废管理服务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