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麻醉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复合麻醉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一、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饶荣,王翠宝[1](2021)在《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福建省厦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患儿103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对照组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2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围术期指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入室时(T0)时,2组HR、MAP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诱导5 min后(T1)、切皮时(T2)时,2组HR及MAP均高于T0时,但观察组HR及MAP均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2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结束时(T3)时,2组HR、MAP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追加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苏醒后,观察组定向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计算与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对照组定向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计算与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评分均低于术前及观察组(P<0.05)。观察组苏醒即刻、术后1 h、术后3 h、术后6 h、术后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20.00%(χ2=4.797,P=0.029)。结论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较好,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可减少麻醉追加剂量,促使患儿术后更快苏醒,减少不良反应,减轻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减轻患儿疼痛,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连瑞,鲁文静[2](2021)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文中研究表明小儿扁桃体手术通常为短小手术(时间<1h),刺激较小,术中出血量少[1]。小儿扁桃体手术麻醉需通过药物诱导保证患儿能够快速进入无意识状态,同时还需保证患儿无肢体活动,且要在手术完成时保证患儿及时苏醒,最大限度减轻麻醉药物对患儿健康造成的影响[2]。因此,在患儿进行外科手术时应选择最适宜的麻醉药物,用来保证患儿术中的生命安全。目前,小儿扁桃体手术通常选用镇静复合镇痛药麻醉方案,其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是应用较为普遍的小儿手术麻醉方式。

陈啸非,陈国英[3](2021)在《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宁波市第九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实施氯胺酮静脉麻醉,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T1表示入室安静后5 min、T2表示麻醉诱导后、T3表示切皮时即刻、T4表示手术完成)血流动力学指标、诱导和苏醒时间、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1时间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T2、T3、T4时间段,观察组MAP分别为(67.25±1.32)mmHg、(67.52±1.32)mmHg、(66.28±1.31)mmHg,HR分别为(115.21±2.32)次/min、(112.21±1.34)次/min、(111.25±1.32)次/min,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76、16.817、30.015、58.797、51.649、2.617,均P<0.05)。观察组手术患儿疼痛反射消失时间(2.32±0.21)min、睫毛反射消失时间(1.26±0.32)min,均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睁眼或体动时间(3.21±1.32)min、出室时间(5.52±1.13)min,均少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7、4.251、91.851、109.641,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6.01±1.32)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2.02±1.32)U/L、碱性磷酸酶(486.32±2.74)U/L、胆红素(0.66±0.02)U/L,较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6、6.798、23.741、3.500,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χ2=9.470,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比较,前者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性高。

张目[4](2021)在《小儿脐下手术中喉罩全麻联合骶麻的应用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喉罩全麻与骶麻联合应用在小儿脐下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在本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择期行脐下手术患儿中选择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三组,A组(n=40)予气管插管全麻+骶麻,B组(n=40)予喉罩全麻+骶麻肌松,C组(n=40)予喉罩全麻+骶麻非肌松。对三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指标及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2与T4时,B组与C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拔管或喉罩时间及苏醒时间优于A组,且C组拔管或喉罩时间早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脐下手术中联合采用喉罩全麻与骶麻安全有效,能缩短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减少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胜海峰[5](2021)在《小儿腹部、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与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并比较小儿腹部、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与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探讨一种有效的麻醉方法,以确保手术安全。方法选出该院儿外科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腹部、下肢手术患儿,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其纳入A组与B组各46例,A组应用硬膜外麻醉,B组应用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体动时间、术毕至出室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呕吐、反流误吸、支气管痉挛、躁动)。结果 A组T1、T2、T3的收缩压高于B组,T2、T3的舒张压高于B组,T2的心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体动时间与术毕至出室时间(112.65±11.03)s、(60.14±1.54)s、(5.03±0.99)min、(16.98±1.36)min均短于B组(126.93±8.04)s、(66.39±1.63)s、(12.83±1.47)min、(34.06±1.7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96、18.903、29.850、52.082,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低于B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44)。结论硬膜外麻醉在小儿腹部、下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优于静脉麻醉,对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且麻醉效果显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王康乐[6](2021)在《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探究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该次采取综述分析法,在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作用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小儿上肢神经阻滞麻醉、小儿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以及小儿躯干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方法在小儿麻醉中的合理科学应用,能够为小儿麻醉工作质量及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陈友勇,王树桂,吕露,徐扬[7](2020)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骶管阻滞(骶麻)对学龄前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8月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学龄前腹股沟斜疝患儿8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L组(0.25%罗哌卡因组)和H组(0.375%罗哌卡因组), 每组40例。两组患儿麻醉使用相同的静脉诱导, 麻醉深度足够后置入喉罩, 保留自主呼吸, 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患儿喉罩置入成功后取左侧卧位行骶麻。L组患儿给予0.25%罗哌卡因, H组患儿给予0.375%罗哌卡因。全程观察两组患儿术中生命体征,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麻醉成功率, 苏醒时间, 术后2、4、6、8 h疼痛评分, 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恢复到Bromage 0级时间)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总成功率、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L组患儿运动阻滞恢复时间[(105.5±19.6)min]明显短于H组[(152.6±21.5)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56, P<0.05);术后2 、8 h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术后4、6 h H组患儿疼痛评分[(1.5±1.0)分、(2.7±0.9)分]均明显低于L组[(2.8±0.9)分、(3.5±0.7)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17、2.537, 均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学龄前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骶麻使用0.25%、0.375%两种浓度罗哌卡因均安全有效, 0.375%罗哌卡因行骶麻相比0.25%罗哌卡因在术后镇痛方面更具有优势。

官涛,罗云[8](2020)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在小儿手术麻醉中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中进行手术的患儿共9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儿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患儿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术中,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有助于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法,应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大力推广使用。

孙静静[9](2020)在《BIS监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术中镇静维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臂丛阻滞后小儿上肢骨折手术术中丙泊酚三种输注模式的临床效果,探讨最适于小儿上肢骨折手术术中镇静维持丙泊酚的输注方式。方法选择行上肢骨折手术小儿患者145例,纳入标准:年龄5-10岁,体重12-35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区组随机化分为3组:恒速组(Constant infusion,CI 组 n=48)、开环输注组(Open-loop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OLTCI 组 n=49)和闭环输注组(Closed-loop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CLTCI 组 n=48)。CI 组和OLTCI组的输注速度和剂量控制是麻醉医生根据患者的监测指标和临床经验手动调整参数,CLTCI组麻醉医生一般要先将患儿的基本信息如身高、体重等输入系统,设置好目标理想BIS值,手术过程中全程自动调控,将BIS值维持在理想范围内。一般情况下临床麻醉过程包括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阶段,麻醉诱导是指麻醉启动即丙泊酚推注开始至达到理想BIS值启动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靶控输注泵采用麻醉维持的模式启动后至丙泊酚停止输注即手术结束前5min为麻醉维持阶段。麻醉苏醒阶段是丙泊酚停药后至患者完全苏醒后的时间。靶控泵采用思路高脑电监测TCI注射泵(BCP-100型),麻醉过程中理想BIS波动范围为45~60。三组诱导后需将BIS值调控至理想的麻醉深度值后即BIS值降到60以下时,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神经阻滞,然后麻醉维持过程中三组分别采用不同的丙泊酚输注模式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泵入。术中观察并记录三组患儿在入睡建立监测即刻(T0)、达到设定BIS值时刻(T1)、臂丛阻滞结束即刻(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后30min(T4)、手术结束(T5)、患儿睁眼(T6)等各时间点的MAP、HR、BIS的变化情况,计算出MAP和BIS的变异度,分别用MAPV、BISV表示,三组满意镇静时间(40<BIS<60)所占时间比例及丙泊酚用量,术中靶控泵的调节频率、术后意识恢复情况等,术后随访记录是否有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MAP、HR的比较:三组之间组内比较:三组患者T1~T5的MAP、HR数值比T0和T6的数值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组间比较:,CLTCI组、OLTCI组在T2时间点的MAP值与CI组相比较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与OLTCI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在T3、T4时间点的MAP、HR值与OLTCI组、CI组相比较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I组和OLTCI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OLTCI组在T5时间点的MAP值与CI组相比较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和OLTCI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BIS的变化比较:三组之间组内比较:三组患者T1~T5的BIS值比T0和T6的数值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组间比较:CLTCI组在T2时间点的BIS值与OLTCI组、CI组比较较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I组与OLTCI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OLTCI组在T3、T5时间点的BIS值与CI组相比较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和OLTCI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OLTCI组在T4时间点的BIS值与CI组相比较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和OLTCI组比较数值较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OLTCI组和CI组比较数值较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满意麻醉时间(45<BIS<60)的所占比例及丙泊酚的用量比较CLTCI组满意麻醉时间比例明显高于OLTCI组和CI组,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OLTCI组和CI组,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靶控泵平均调节频率比较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LTCI组调节频率最少。5.麻醉恢复情况和术后麻醉并发症比较CLTCI组的苏醒时间较CI组、OLTCI组明显缩短,OLTCI组较CI组缩短明显(P<0.05)。术后知晓发生情况,CI组有1例,OLTCI组有1例,判定为可疑术中知晓。结论(1)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可以应用在小儿上肢骨折手术。(2)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系统与开环靶控输注系统和恒速靶控输注系统相比更有优势,在丙泊酚用量上更精确。(3)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更平稳,麻醉苏醒更快,更加适合小儿上肢骨折手术镇静的麻醉维持。

汤园[10](2020)在《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手术中对新生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记录新生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及代谢情况,探讨剖宫产手术中静脉应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孕足月产妇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D组静脉给予Dex0.6ug/kg,N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胎儿娩出断脐后立刻抽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碱剩余(BE);记录新生儿是否需要刺激唤醒哭泣;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min(t1)、5min(t2)、10min(t3)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Apgar评分及出生后3天时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记录产妇麻醉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术中(T1)及术后24h(T2)的恶心呕吐、寒战发生例数。结果:(1)两组产妇年龄、体重、身高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新生儿娩出断脐后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刺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与N组比较,D组新生儿t1、t2、t3时HR、SpO2、Apgar评分以及出生后3天时的NBNA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5)D组产妇麻醉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例数、T1及T2时恶心呕吐、寒战发生率显着低于N组(P<0.05)。结论:Dex用于剖宫产手术时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安全性较高,同时可降低产妇恶心呕吐、寒战的发生率,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了剖宫产术麻醉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二、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选择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2.2 围术期指标比较
    2.3 MMSE评分比较
    2.4 VAS评分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2)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麻醉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2.2 手术指标及躁动情况比较
    2.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4)小儿脐下手术中喉罩全麻联合骶麻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三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
    2.2 三组临床指标对比
    2.3 三组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5)小儿腹部、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与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3 讨论

(6)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作用概述
2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分析
    2.1 小儿上肢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方法
    2.2 小儿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方法
    2.3 小儿躯干神经阻滞麻醉方式方法

(8)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9)BIS监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术中镇静维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闭环靶控输注系统的研究与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手术中对新生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所需仪器及试剂
        1.2.1 所需设备
        1.2.2 主要试剂
        1.3 研究方法
        1.3.1 麻醉前准备
        1.3.2 麻醉方法
        1.3.3 术后镇痛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1.4.2 新生儿刺激情况比较
        1.4.3 新生儿生命体征指标变化
        1.4.4 两组产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1.5 技术线路图
    2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两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2 新生儿生理刺激情况比较
    3 新生儿生命体征指标变化
    4 两组产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右美托咪定临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舒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泌尿外科手术中的效果观察[J]. 饶荣,王翠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34)
  • [2]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J]. 连瑞,鲁文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09)
  • [3]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 陈啸非,陈国英. 中国基层医药, 2021(07)
  • [4]小儿脐下手术中喉罩全麻联合骶麻的应用价值研究[J]. 张目. 中外医学研究, 2021(13)
  • [5]小儿腹部、下肢手术硬膜外麻醉与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 胜海峰. 系统医学, 2021(08)
  • [6]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进展探究[J]. 王康乐. 中外医疗, 2021(06)
  • [7]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疼痛的影响[J]. 陈友勇,王树桂,吕露,徐扬. 中国基层医药, 2020(15)
  • [8]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 官涛,罗云. 中外医学研究, 2020(16)
  • [9]BIS监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用于上肢骨折手术患儿术中镇静维持的临床研究[D]. 孙静静. 山东大学, 2020(02)
  • [10]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手术中对新生儿的影响[D]. 汤园. 皖南医学院, 2020(01)

标签:;  ;  ;  ;  

复合麻醉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