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理特性探讨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理特性探讨

一、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理特性浅论(论文文献综述)

牟新宇[1](2020)在《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全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中国有着悠长的栽培历史。2019年全世界稻米总产量为49839.6万吨,我国总产为14673万吨,占比29.8%,位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作为全世界水稻栽培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半数以上的人口将大米作为主食,所以水稻对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研究选用生产上有一定面积的12个水稻品种为试材,根据穗型划分为穗重型:沈农653、盐粳927、沈稻527、沈P优10(杂交);穗粒兼顾型:北粳2号、沈稻9号、沈稻501、Bengal(美国);穗数型:一目惚(日本)、盐丰47、沈稻505、沈稻227。研究分析了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的分蘖动态、株高、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主要品质性状等类型间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如下:1.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的粳稻品种的产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不同,这三种穗型的粳稻品种的结实率都与产量呈正相关达显着差异水平,说明结实率的提高能明显提高这三种穗型粳稻品种的产量,而对于穗数型粳稻品种和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来说,每穗颖花数也有明显影响。对于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和穗重型粳稻品种来说,也可采取降低穗数,提高实粒数来有效改善产量。穗重型粳稻品种株高比其他穗型的粳稻品种的略高,若气候条件不好时,易发生倒伏,今后可通过矮化育种或栽培,以降低倒伏概率。2.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穗数型水稻品种的粒型与食味值呈正相关达显着水平,精米率与食味值成正相关且达显着差异水平。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精米率与整精米率均与食味值呈正相关且达显着水平。穗重型粳稻品种整精米率与食味值呈正相关且达显着水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均与食味值呈负相关且达显着水平。这三种穗型都表明了食味值与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紧密相关,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越好,食味值越高。可能是因为稻米灌浆较为充分,导致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的提升,从而导致了口感上的提升。不同穗型品种的食味值又分别与不同品质性状有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品种自身遗传差异导致。3.本试验中三种穗型从分析上来看,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虽然部分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与穗数型和穗重型水稻品种比较上并不突出,但在总体上是三种穗型粳稻品种中较好的,较为适合在辽宁地区继续种植的。在穗粒兼顾型粳稻品种中,沈稻9号的产量与品质上的表现较为突出,可以继续在辽宁地区推广种植,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研究该品种在其他地区的种植情况。

于佳禾[2](2020)在《DEP1基因对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粳稻育种中,直立的穗型结构有助于水稻获取更高的产量。在分子分析中发现了dep1等位基因是控制穗型的多效基因,并揭示了直立穗型增加单株产量的机理。与单株产量相比,水稻群体的产量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因此在水稻育种生产中,群体结构对产量及品质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比较了在两种密度与两种肥力处理下的一个弯穗品种Sasanishiki(WT)和一个由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编辑而来的直立穗突变体(CRISPR-dep1)品种,对两种穗型群体的株型、群体冠层结构、物质生产情况、产量及品质展开调察,结果如下:1、CRISPR-dep1植株的剑叶叶角、倒二叶叶角、倒三叶叶角及植株的颈穗弯曲度在齐穗期与成熟期时均小于WT。CRISPR-dep1的剑叶叶长、倒二叶叶长、倒三叶叶长均显着小于WT,而上三叶的叶宽均显着大于WT,且倒三叶叶角>剑叶叶角>倒二叶叶角,剑叶的叶宽>倒二叶叶宽>倒三叶,倒二叶叶长和倒三叶叶长>剑叶叶长。从整体上看CRISPR-dep1群体的株高降低、穗长变短,株型比野生型植株直立,叶片较之野生型直立且短而宽。这样的株型特点不仅提高了CRISPR-dep1群体的抗倒伏能力,并且也提高了CRISPR-dep1群体的透光率。此外,随着密度的增加,两种植株的叶角均随之减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WT的叶角有所增加,而CRISPR-dep1的叶角却随之减小。2、WT和CRISPR-dep1两种群体光合有效辐射的垂直分布情况存在差异。在齐穗期时,两个群体在不同高度处的受到的光合有效辐射基本相同,但随着植株的生长,穗部重量加重,穗型也开始变得弯曲,两个群体在不同高度处受到的光合有效辐射的差异逐渐变得明显,CRISPR-dep1群体的穗下叶片能获得更多的光照。此外,与WT群体相比,CRISPR-dep1群体的冠层CO2浓度较低,温度较高,湿度较低,这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促进籽粒灌浆,并且能缓解北方地区的低温气候对作物的产生的影响。3、在不同时期,CRISPR-dep1穗部的干物重均大于WT,CRISPR-dep1叶和茎的干物重均小于WT,并且CRISPR-dep1群体的生物量增长也大于WT,可以推断出直立穗型的经济产量始终大于弯曲穗型。其中,两个群体叶片和茎鞘的干物重在持续下降,而穗部干物重在持续增长,CRISPR-dep1穗部干物重的增长率始终高于WT,在齐穗期至齐穗期15天后穗部干物重的增长率最快。与WT群体相比,CRISPR-dep1群体的生物量积累到穗部的比例更高。4、在不同栽培方式下,WT和CRISPR-dep1群体的产量表现多样。从总体上看,CRISPR-dep1群体的产量要高于WT,且高肥力对两个群体的产量有促进作用,而高密度促进CRISPR-dep1群体产量的提升,但对WT群体产量有一定的负影响。与WT相比,CRISPR-dep1有更多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但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低于WT,其中CRISPR-dep1的一次枝梗结实率大于WT,而二次枝梗结实率小于WT。两个群体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随着肥力的增加而增加,且高密度对群体的有效穗数有正影响。可以说,CRISPR-dep1通过单位面积株数、有效穗数及每穗粒数的增加而使产量得到了提高,通过增加移栽密度可以增加CRISPR-dep1产量。这样的特点有助于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5、结果显示,dep1等位基因对降低了水稻籽粒的品质,这是dep1基因的多效性效应作用的结果。dep1等位基因通过降低了籽粒的长宽比,使CRISPR-dep1的整精米率有所提高,提高了CRISPR-dep1的碾磨品质;CRISPR-dep1的垩白粒率及垩白度都显着高于WT,导致CRISPR-dep1的外观品质下降。同时,dep1等位基因使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籽粒硬度和粘性得分,造成食味值下降。营养品质较优的同时,食味品质下降。

钟小龙[3](2020)在《超重穗型中籼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提高穗重以提高产量是现代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本研究以长江上游稻作区新近审定的典型超重穗型(ET)(宜香优1108、乐优918、千香优677)、重穗型(HT)(内6优138、宜香优2905、西大5优727)及中穗型(MT)(深两优5814、宜香2115、内6优1116)中籼迟熟杂交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在长江上游稻作区——重庆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田间试验,测定了三类品种的生育期、分蘖动态、花后功能叶的叶型、花后生物产量及器官生物产量的积累动态,以及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从光合产物的库、源、流角度阐明了ET穗重显着高于HT、MT的原因。主要结果如下:1、从光合产物的库容特性来讲,与HT、MT相比,ET产量、穗重的显着提高得益于其穗颖花量的显着提高;ET产量积累的优势体现在乳熟期后。2、从光合产物的积累特性来讲,ET的生物产量显着高于HT、MT,是ET产量显着高于HT、MT的关键因素。ET的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动态可用Logistic方程模拟,其花后最大光合产量积累速率出现在抽穗后1516 d左右。ET在缓增期(抽穗后2539 d)具备显着高于HT、MT的光合产物积累速率,从而使得ET乳熟后的光合产物积累量显着高于HT、MT,是ET生物产量显着提高的直接原因。3、从光合产物生产特性来讲,ET乳熟后具备显着高于HT、MT的叶面积日积(LAD)、比叶重日积(SLWD)以及显着低于HT、MT的叶垂角日积(LDAD),是ET乳熟后生物产量显着提高的根本原因。LDAD对生物产量的表征优于LAD及SLWD。因此,可将LDAD应用于解释ET生物产量具备显着高于HT、MT积累优势的原因。建立了黄熟期ET的功能叶叶型模式图,旨在为未来超重穗型品种的选育提供叶型模式的量化标准。4、从光合产物转运特性来讲,ET的收获指数显着高于HT、MT,亦是ET穗重显着高于HT、MT的关键因素。ET显着高于HT、MT的收获指数得益于其乳熟后茎秆显着高于HT、MT的光合产物输出量(OA)、输出率(OR)及转化率(TR)。茎秆乳熟后的TR对收获指数的表征优于OA、OR。因此,亦可将TR作为解释ET收获指数显着高于HT、MT的原因。穗下1节、穗下2节节间可能是低穗重品种乳熟后光合产物滞留的主要部位。

王远征[4](2020)在《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直立穗型是北方粳稻实现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直立穗型基因(DEP1)可以调控水稻穗部形态,通过增加枝梗数来控制每穗粒数及着粒密度,同时可以调控对氮素的吸收与代谢,广泛应用于北方粳稻高产品种中。目前针对直立穗型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品种间,但不同遗传背景及生态条件下,DEP1基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效应尚未达成共识,同时DEP1基因在群体水平的高产机理仍有待于深入探究。本研究构建以秋田小町及辽粳5为遗传背景的DEP1近等基因系(AKI-dep1,AKI-DEP1,LG 5-dep1和LG 5-DEP1),分析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基因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以及年份、地点、氮肥水平对DEP1基因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表型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均表现为穗部形态直立,每穗粒数显着增加,穗数和千粒重也有所增加,从而显着提高了籽粒产量,AKI-dep1比AKI-DEP1增加了12%,LG 5-dep1比LG 5-DEP1增加了6%。此外,dep1穗长和株高显着降低,二次枝梗数显着增加,一次枝梗数亦有增加的趋势;辽粳5背景株系抽穗期明显延迟1周左右。DEP1的外观品质均优于dep1,dep1均表现为籽粒宽度增加因而长宽比显着降低,同时显着增加了垩白粒率以及垩白度。辽粳5背景株系的直链淀粉含量都显着高于秋田小町背景株系;2对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间和基因型间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无显着差异。DEP1基因对水稻加工品质、食味品质等的影响因遗传背景的不同而表现不同,AKI-dep1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低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间的加工品质则没有显着差异。AKI-dep1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AKI-DEP1,LG 5-dep1与LG 5-DEP1并无显着差异;食味值表现为AKI-DEP1>AKI-dep1>LG 5-dep1、LG 5-DEP1。总的规律是抽穗期、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主要由遗传背景决定,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二次枝梗数、千粒重和产量主要受DEP1基因型影响,而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性状是由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共同调控,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影响机制因组合而异。将上述2对近等基因系材料分别于2016和2017年种植在中国沈阳和日本京都,分析研究两地温度及太阳辐射、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研究表明,沈阳2016年和2017年的自抽穗期到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分别为21.6℃和20.9℃,低于京都日平均气温28.8℃(2016)及27.9℃(2017),而两地的年际间日平均气温差异不显着。在沈阳2种遗传背景的dep1株系抽穗期均较DEP1株系早3-5天。在京都辽粳5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略早于DEP1基因群体,而秋田小町背景DEP1株系抽穗期早于dep1株系。两地AKI-dep1和AKI-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7吨/公顷及6.13吨/公顷,LG 5-dep1和LG 5-DEP1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66吨/公顷及6.58吨/公顷,年份、地点间差异不显着,dep1株系平均产量为6.67吨/公顷,显着高于DEP1株系的6.13吨/公顷。dep1的作用可以增加穗数及每平方米穗粒数从而增加收获指数,但降低了千粒重。dep1基因型与DEP1基因型在产量的比值及在生物产量上的比值与抽穗前15天到抽穗后25天这40天内日平均辐射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等位基因dep1的有效性取决于太阳辐射的有效性。本试验研究表明,等位基因dep1型始终对水稻物质形成有积极作用,但却需要在高的太阳辐射下才能对与水稻源产生积极影响。分析氮肥用量对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以及RVA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氮肥用量下近等基因系的各品质性状表现不同。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遗传背景下dep1株系籽粒长宽比值均表现出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垩白粒率及垩白度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即中等肥力水平下外观品质表现最优。LG 5-DEP1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长宽比值增幅最大,受氮肥影响最显着。糙米率、精米率以及整精米率都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出现了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AKI-dep1高施氮量下糙米率显着高于不施氮肥情况,AKI-DEP1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在中等肥力作用下增长幅度最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籽粒中氮素的积累增加,从而导致近等基因系的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指标均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高施氮量下近等基因系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低于不施用氮肥的处理。RVA质谱中消减值与冷浆黏度随着氮肥的施用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姜艺晖[5](2019)在《穗型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满足人们对口粮稻米的需要,长久以来高产超高产是我国水稻生产的第一目标,随着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有更高需求,保证产量水平提质已成首要任务。以直立穗型为代表的株型改良配以高氮栽培模式是我国北方粳稻成功实现高产;而以弯穗型为代表的日本优质水稻品种配以低氮的栽培方式实现了食味优的目标,但产量低。因此本试验以中国典型直立穗型粳稻品种辽粳5号(产量高)×日本典型弯曲穗型品种秋田小町(品质好)构建的8对重组近交系(分别代号为Z1Z8和对应的W1W8)为试材,以超高产施氮模式和日本优质施氮模式为参考,设置高氮(22.50g/m2)和低氮(11.25g/m2)两个处理。为研究穗部形态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齐穗期将弯穗型品系的穗固定吊起变成直立形态。研究不同穗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品质相关性状、物质积累和分配、灌浆动态和穗部性状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穗型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极显着影响,与弯穗型家系相比,直立穗型家系的产量、经济系数、总生物量、干物质积累、分蘖较高,而株高较低,分别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2.穗型对加工品质中糙米率有显着影响,对精米率、整精米率有极显着影响。穗型对外观品质中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均有极显着影响。穗型对食味值有极显着影响,在同等肥力栽培条件下弯穗型水稻食味值高于直立穗型水稻食味值,且穗型间食味值均无差异。3.改变穗部形态后,弯穗型水稻千粒重,直穗型水稻千粒重减少,两种穗型水稻结实率、食味值有所增加,由此可见穗型对产量和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综上所述,直立穗型品系配以高氮栽培方式是实现高产的重要途径,但高氮施入显着降低了稻米的食味品质。氮肥对粳稻食味品质影响的贡献率最大,与之相比,穗型对食味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采用直立穗型品系,结合优化的氮素运筹模式具有实现较高产和较优质协调统一潜在可能。

陈建珍[6](2016)在《大穗型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灌浆及结实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扩大库容,培育大穗型水稻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是,大穗型水稻品种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结实率低且不稳定,直接制约其在生产上的利用范围和潜力发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加之氮肥的偏施过施,这一问题变得日趋严重。为了进一步探明大穗型水稻品种的物质生长、灌浆及结实稳定性,发掘其利用价值和局限性,在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农学院的试验基地开展试验研究。2013年从21个大穗型水稻品种中选取一批具有温度敏感性差异的品种进行了大田条件下的分期播种试验,探讨其对不同温度环境的响应。2014年-2015年,选取两类大穗型水稻品种BL006(一次枝梗高结实率型)和R-农白(二次枝梗高结实率型)为试验材料,中穗强结实型水稻品种黄华占为对照,采用大田试验测定大穗型水稻品种的群体生长特性和源库流特征;并采用田间试验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在变动环境(高温和高氮)下的结实稳定性。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大穗型水稻品种具有明显的群体干物质生产优势。和对照相比,BL006具有明显的全生育期、特别是抽穗前物质积累优势;R-农白全生育期物质积累与对照相近,但齐穗-齐穗20d物质积累优势明显,增幅为63.59%;与BL006相比,R-农白全生育期物质积累更均衡。但是,两品种茎鞘干物质转运率较低,成熟期穗部干物质所占比例较对照低14.86%和9.24%。2.大穗型水稻品种强、弱势粒同步灌浆,灌浆快且集中。大穗型水稻灌浆期间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且变化和籽粒灌浆动态基本同步,“源”的供应能满足籽粒的灌浆充实。和对照相比,大穗型水稻品种灌浆启动较早,灌浆速率较高(R-农白与对照相近),灌浆用时较短,强、弱势粒同步灌浆,终极生长量较大。最终粒重分别较对照高13.19%和10.07%。穗颈节和穗部枝梗维管束发育BL006较优,R-农白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与R-农白相比,BL006的灌浆速率大,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短,终极生长量高,粒位间差异小。3.大穗型水稻品种R-农白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剪叶处理导致供试品种灌浆速率降低,灌浆时间缩短,受精率和千粒重降低;且上部一次枝梗降幅最小,灌浆速率和千粒重上部二次枝梗降幅最大,受精率下部二次枝梗降幅最大;但R-农白受精率和千粒重的降幅最小,BL006和黄华占的降幅相近。4.大穗型水稻品种受变动环境影响大,但存在品种间和粒位间差异。控温试验表明,BL006和R-农白不耐高温,黄华占耐高温。高温导致BL006和R-农白不同部位的受精率显着降低。BL006和R-农白的千粒重在日均温30℃处理下显着降低。30℃处理下,受精率和千粒重均为下部二次枝梗的降幅最大;33℃处理下,不同部位受精率的降幅相近,一次枝梗千粒重的降幅大于二次枝梗。另一方面,大田高温处理下,6个大穗型品种颖花受精率平均较对照显着提高了22.19%,其中,下部颖花受精率提高的幅度最大;籽粒千粒重总体上显着降低,但不同品种的千粒重呈现截然相反的两种响应,其中,CW2221、K106和R-2的千粒重明显升高,且中部和下部升高的幅度较大;稻米的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增加,但J1307的整精米率和垩白米率以及CW2221的垩白度未受显着影响。高温对不同部位籽粒品质的影响显着,对穗上部着生的籽粒的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的影响大于其他部位,但对不同部位籽粒垩白米率的影响相近。BL006对氮肥较敏感,适合正常条件下受精,高氮下灌浆;R-农白的受精和灌浆均适合高氮;黄华占在两种氮肥处理下表现稳定。综上所述,大穗型水稻品种BL006和R-农白群体干物质生产优势明显;强、弱势粒同步灌浆,灌浆快且集中;总体上,BL006对高温和高氮敏感,R-农白对高温敏感,依赖高氮。BL006齐穗前物质积累优势明显,粒叶比较小,齐穗后叶片呈现迅速早衰迹象;R-农白源-库-流基本协调,有效叶面积持续期长、后期物质积累优势明显。部分大穗型水稻品种资源的受精率和千粒重受适度高温促进,但品质受高温影响普遍严重劣化,但也有部分品种资源不受影响。此外,变动环境下的结实稳定性与粒位及水稻品种的耐性和自我调控光合的能力有关。这些结果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可能,即通过进一步挖掘大穗型水稻亲本中潜藏的优异性状及其基因,有望克服目前部分大穗型杂交稻在平原地区表现出的对变动环境反应强烈,年度间结实率低且波动大等瓶颈问题。

胡雅杰[7](2016)在《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产力及其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追求机插水稻高产优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水稻机械化移栽是制约我国水稻实现全程机械化重要瓶颈,主要是由于生产上主体机插方式即毯苗机插水稻还存在亟待攻克的难题。一是毯苗机插行距与不同类型品种特性不配套,即因种合理定量栽插规格不明确。二是毯苗机插特定的育秧方式与特定的栽插方式造成苗小苗弱、大田植伤重、缓苗期长,制约水稻产量潜力发挥,亟待探求新的机械化高产栽培途径例如钵苗机插,然而钵苗机插如何因水稻品种合理确定相适宜的高产栽插规格更不清楚,同时钵苗机插水稻高产优质形成优势及其特征也待进一步研明。针对上述问题,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机插方式和不同栽插密度进行研究,以期研明不同机插方式水稻合理选用不同穗型品种和配置适宜栽插规格,并阐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高产形成及其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试验于2013-2014年在扬州大学校外试验基地兴化进行。选用大穗型品种甬优2640和甬优8号,中穗型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小穗型品种淮稻5号和淮稻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机插方式,分别为行距33 cm钵苗机插、行距30 cm毯苗机插和行距25 cm毯苗机插,记为A、B、C。钵苗机插方式设置3种株距,分别为12 cm、4 cm和16 cm,记为1、2、3;2种行距毯苗机插方式同设置5种株距,分别为10 cm、11.7 cm、13.3 cm、14.8 cm、16cm,记为1、2、3、4、5。主要研究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形成、穗部性状、茎蘖动态、光合物质生产、株型、抗倒伏、氮素吸收与利用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及其形成特征方面:(1)钵苗机插方式,随着密度降低,大穗型品种产量呈先增后减,以A2处理最高;中、小穗型品种产量呈递减,以A1处理最高。毯苗机插方式,随着密度降低,大穗型品种行距30 cm毯苗机插产量呈先增后减,以B4处理最高,行距25 cm毯苗机插呈递增,以C5处理最高;中穗型品种行距30 cm毯苗机插和行距25 cm毯苗机插产量均呈先增后减,分别以B3和C4处理最高;小穗型品种行距30 cm毯苗机插产量呈递减,以B1处理最高,行距25 cm毯苗机插呈先增后减,以C2处理最高。同一密度条件下,钵苗机插产量显着高于毯苗机插,增产幅度表现为大穗型>中穗型>小穗型,2种行距毯苗机插差异不显着。对2种行距毯苗机插而言,同一株距条件下,大穗型品种行距30 cm毯苗机插产量高于行距25 cm毯苗机插;中穗型品种株距为10 cm、11.7 cm、13.3cm,行距30 cm毯苗机插产量高,而株距为14.8 cm、16 cm,行距25 cm毯苗机插产量高;小穗型品种除株距为10 cm外,行距25 cm毯苗机插均具有增产优势。(2)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数减少,每穗粒数增加,群体颖花量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一。同一密度条件下,机插方式间穗数相当,钵苗机插每穗粒数显着高于毯苗机插,每穗粒数增加幅度表现为大穗型>中穗型>小穗型,结实率和千粒重差异不显着。对2种行距毯苗机插而言,同一株距条件下,行距30 cm毯苗机插穗数低于行距25 cm毯苗机插,而每穗粒数呈相反趋势,结实率和千粒重互有高低。(3)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穗长、着粒密度、单穗重、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粒数呈增加趋势,一、二次枝梗数比值和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值呈减少趋势。同一密度条件下,钵苗机插水稻穗长、着粒密度、单穗重、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粒数高于毯苗机插,一、二次枝梗数比值和一、二次枝梗粒数比值呈相反趋势。2.光合物质生产与转运特征方面:(1)茎蘖动态方面,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茎蘖数呈递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栽后分蘖早生快发,有效分蘖期茎蘖数多,拔节期高峰苗数量少,拔节后茎蘖数平稳消减,最终成穗率高。(2)物质生产上,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量呈递减,而生育中、后期物质生产对密度变化响应不同。对钵苗机插而言,大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和中、小穗型品种配置高密度利于增加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最终干物质重;对毯苗机插而言,大穗型品种降低密度、中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小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利于增强生育中、后期物质生产能力和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分蘖中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多,拔节期积累量相当,拔节后物质生产能力增强,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显着提高,且抽穗后单茎叶的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较高,而单茎茎鞘的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较低。(3)光合生产上,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拔节前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均减少,而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对密度变化响应不同。对钵苗机插而言,大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和中、小穗型品种配置高密度利于增大抽穗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提高生育中、后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对毯苗机插而言,大穗型品种配置低密度、中穗型配置中等密度和小穗型配置高密度利于增强生育中、后期光合生产能力。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分蘖中期叶面积指数和分蘖中期之前光合势具有一定优势,拔节后叶面积指数和生育后期光合势显着增加,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为“前小、中强、后高”特点。3.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上三叶叶长、叶宽、比叶重、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增加,抽穗后剑叶SPAD值和植株透光率提高。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上三叶叶长、叶宽和比叶重增加,叶基角、叶开角和披垂度减小,抽穗后剑叶SPAD值和植株透光率较高,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互有高低。就2种行距毯苗机插而言,同一株距条件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剑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叶长行距30 cm毯苗机插高于行距25 cm毯苗机插,但差异不显着,上三叶的叶宽、比叶重两者相当。相关分析表明,上三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与不同穗型品种每穗粒数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大、中穗型品种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而与小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呈负相关。上三叶的叶基角、叶开角与大、中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呈正相关,与小穗型品种产量呈负相关;上三叶的披垂度与不同穗型品种产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因此,不同机插方式水稻降低密度利于增加上三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提高抽穗后剑叶SPAD值和植株透光率,也使得植株趋披散。增加上三叶的叶长、叶宽和比叶重,适度增加叶角度,利于提高大、中穗型水稻品种产量,而小穗型品种较小的叶长、叶宽和叶角度利于增产。同一密度条件下,水稻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具有冠层叶片质量高、叶面积大,穗后剑叶SPAD值和透光率高的优势。4.植株茎秆抗倒性状特征方面:(1)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茎秆抗折力和弯曲力矩均增加,且抗折力增幅大于弯曲力矩,倒伏指数下降,茎秆抗倒伏能力增强。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基部节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增加,倒伏指数较低,且N2、N3节间差异达显着水平,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间抗折力、弯曲力矩和倒伏指数差异不显着。(2)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基部N1、N2、N3节间长度减少,穗下节间长度、秆长和株高增加,基部节间N1、N2、N3茎粗、茎壁厚度、单位节间干重增加。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株高和重心高度较高,而相对重心高度较低,穗下节间长度和植株秆长较长,穗下节间与秆长比例较高,基部N1、N2、N3节间长度较短、茎秆较粗、茎壁较厚、充实度大,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上述植株茎秆指标互有高低。(3)抗倒伏指标与植株茎秆特性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基部节间N1、N2、N3倒伏指数与节间长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和单位节间干重呈负相关。因此,降低机插密度,不同机插方式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减少,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单位节间干重增加,利于增加抗折力和弯矩力矩,降低倒伏指数,提高抗倒伏能力。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基部节间短而粗,充实度高,利于提高抗折力和弯曲力矩,从而降低倒伏指数。5.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方面:(1)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率呈递增趋势。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含氮率较高,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间互有高低。(2)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分蘖中期和拔节期植株吸氮量呈递减;抽穗期和成熟期,大穗型品种A和B方式吸氮量先增后减,而C方式呈递增趋势,中穗型品种A方式吸氮量呈递减,而B和C方式呈先增后减,小穗型品种3种机插方式吸氮量均呈递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分蘖中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吸氮量较高,拔节期相当,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间差异不显着。(3)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移栽至分蘖中期吸氮量及其比例、氮素吸收速率呈递减;分蘖中期至拔节期吸氮量、氮素吸收速率相当: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吸氮量、氮素吸收速率,对大穗型品种而言,A和B方式呈先增后减,C方式呈递增趋势,对中、小穗型品种而言,A方式呈递减趋势,B和C方式呈先增后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移栽至分蘖中期、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吸氮量和氮素吸收速率均提高。(4)随着密度降低,大穗型品种A和B方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先增后减,C方式呈递增趋势:中穗型品种A方式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递减,B和C方式呈先增后减;小穗型品种A和B方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呈递减,C方式呈先增后减。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显着提高,而2种行距毯苗机插处理间差异不显着。因此,钵苗机插应用大穗型品种应适当降低密度,中、小穗型品种宜增加密度,利于增加抽穗期和成熟期吸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毯苗机插应用大穗型品种降低密度,应用中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小穗型品种配置高密度,利于提高最终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生育中、后期氮素吸收能力强,最终植株总吸氮量高,氮肥利用率显着提高。6.稻米品质形成特征方面:(1)随着密度降低,不同机插方式下大、中穗型水稻品种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小穗型品种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而3种穗型品种垩白度、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呈递减趋势,胶稠度有变长趋势。说明降低栽插密度利于改善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提高蒸煮食味品质,但降低营养品质。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有所提高,垩白度、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较低,胶稠度较长,2种行距毯苗机插方式间互有高低。可见,钵苗机插较毯苗机插具有较好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2)对淀粉RVA谱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密度降低,大穗型品种A、B、C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递增,消减值呈递减;中穗型品种A、B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增后减,C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呈递增;A、B机插方式消减值呈先减后增,C机插方式呈减少趋势;小穗型品种A、B、C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先增后减,消减值呈先减后增。说明大穗型品种降低密度,中、小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有利于增加不同机插方式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降低消减值,改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水稻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较低,2种行距机插处理间峰值黏度、崩解值、消减值互有高低。因此,同一密度条件下,钵苗机插水稻较毯苗机插具有较优的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综上所述,钵苗机插方式,大穗型品种宜配置中等密度,利于足穗基础上增加每穗粒数而高产;中、小穗型品种宜配置较高密度,依靠增加穗数而增产。钵苗机插不同穗型品种的高产生理基础为生育中、后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氮素吸收速率较强,最终干物质积累量和总吸氮量较高。毯苗机插方式,大穗型品种宜采用行距30 cm,适当增加株距,依靠提高每穗粒数而高产:中穗型品种宜采用行距30 cm,配置中等密度,协调穗粒数而增产;小穗型品种宜采用行距25 cm,适当减小株距,通过显着增加穗数而增产。毯苗机插水稻应用大穗型品种宜降低密度、中穗型品种配置中等密度和小穗型品种增加密度均利于增加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吸收量,最终提高总生物量和总吸氮量。不同机插方式水稻适当降低密度,利于提高不同穗型品种抽穗期冠层叶片质量,提高穗后剑叶SPAD值和植株透光率,但使得植株趋披散;利于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茎秆粗度和茎壁厚度,提高茎秆充实度,从而提高抗折力和弯曲力矩,降低倒伏指数,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还利于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同一密度条件下,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产量显着提高,大穗型品种增产幅度最大,中穗型品种次之,小穗型品种最小。其高产原因是由于获得适宜穗数基础上显着增加每穗粒数,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和千粒重。钵苗机插水稻高产形成的生理基础为栽后分蘖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多,高峰苗数量少,拔节后茎蘖消减缓慢,最终成穗率高;拔节后物质生产能力和氮素吸收速率增强,抽穗期具有良好株型结构,穗后植株透光率和剑叶SPAD值较高,光合生产能力强,成熟期总干物质积累量和总吸氮量较高;穗后较强的植株抗倒伏能力为籽粒灌浆充实提供良好的支撑系统。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不同机插方式合理选用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和配置其高产栽插规格提供技术参考。同时,通过密度处理间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水稻品种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特征,研明了钵苗机插水稻高产优质形成优势与特征,丰富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对大面积加快推广应用机插水稻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指导。

杨志远[8](2015)在《四川盆地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高产群体与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穗部作为水稻整个生育期大约一半光合产物的最终目的地,其性状特点直接体现了水稻群体质量的优劣及产量的高低。杂交籼稻品种改良及籽粒产量提高过程中,每穗粒数增多带来的群体总颖花量增加发挥了关键作用,当今水稻高产育种及栽培理论技术研究亦将增加每穗粒数、提高单穗重量作为实现水稻产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大穗型杂交稻及其高产栽培技术在四川盆地的推广应用一方面促进了该地区水稻单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因该地区生态条件特殊而面临增产潜力有限、氮肥利用率低等难题。2013-2014年度,选用单穗重量差异较大的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作为供试品种(四川盆地几乎无小穗型水稻品种种植),通过不同的氮肥运筹模式、栽植方式、生态区域、穗肥运筹方式及播期构建不同产量水平的水稻群体,研究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群体的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以期为四川盆地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协同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穗型杂交稻产量均显着高于中穗型杂交稻,前者高产处理平均产量较后者提高17.02%,中穗型杂交稻虽然产量水平不及大穗型杂交稻,但其稳产性较好,而大穗型杂交稻产量优势的发挥则对各生育阶段水稻群体质量均有更高要求。稳定穗数的前提下主攻大穗是大穗型杂交稻取得高产的关键,拔节期较高的高峰苗虽然有利于有效穗数的提高,但会影响大穗型杂交稻大穗优势的发挥,最终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获取较多的有效穗是中穗型杂交稻取得高产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成穗率不及大穗型杂交稻,所以中穗型杂交稻高产群体拔节期高峰苗显着高于大穗型杂交稻。2.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每穗粒数的差异主要由二次枝梗颖花分化决定。当大穗型杂交稻拔节期高峰苗偏高时,其一、二次枝梗颖花分化数及存数均与中穗型杂交稻差异不大,当高峰苗处于合理区间时(240×104hm-2左右),大穗型杂交稻二次枝梗颖花分化数及存数较中穗型杂交稻明显增加,大穗优势显着。当处于生态条件比较优越的三台生态点时,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均有三次枝梗颖花出现,但其品种间的特异性差异小于二次枝梗颖花。3.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抽穗期每朵颖花所占有的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数量不存在稳定的品种间特异性差异。但大穗型杂交稻灌浆期每朵颖花获得的茎鞘NSC数量要显着高于中穗型杂交稻,茎鞘物质输出顺畅,而其成熟期每朵颖花所占有的茎鞘NSC数量则要显着低于中穗型杂交稻,这可能是大穗型杂交稻“流”畅的生理基础之一。4.对大穗型杂交稻而言,拔节期高峰苗偏高导致的水稻群体质量下降会削弱其花后光合生产能力,但大穗型杂交稻依然能够依靠花前物质积累输出展现较好的籽粒灌浆能力,在群体库容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保持对中穗型杂交稻的产量优势。而当高峰苗处于合理区间(240×104hm-2左右),大穗优势充分发挥时,大穗型杂交稻灌浆期的颖花根活量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其花后光合生产能力,使其能够在总颖花量远超中穗型杂交稻的前提下,千粒重与后者相近甚至高于后者。5.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需肥规律有异,15N示踪显示大穗型杂交稻对穗肥需求较高,而中穗型杂交稻则对蘖肥吸收效率更高,因此大穗型杂交稻最佳穗肥比例要高于中穗型杂交稻,前者穗肥的适宜比例为32.46%,而后者最佳的穗肥比例则为26.26%。三角形栽植条件下,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群体成穗率高,有效穗数显着高于其余栽植方式,且一次枝梗颖花分化量大,每穗粒数较多,群体库容量优势显着,而其花后籽粒灌浆亦能保持较快的速度,在宽窄行、抛秧和三角形三种栽植方式中产量最高。水稻双苗移栽有效穗数较单苗移栽略有提高,但每穗粒数的减少抵消了其有效穗数的优势,使得二者群体库容量相近,最终二者产量相当。对大穗型杂交稻而言,保花肥和促花肥等量施用有利于发挥其大“库”的优势,而对中穗型杂交稻而言,较低的促花肥比例显然更符合其生长发育的需求,就本试验来说,若中穗型杂交稻维持30%的穗肥比例则应将部分促花肥后移作保花肥或者粒肥施用。播期延迟导致的大穗型杂交稻营养生长期缩短,拔节期群体过小‘,进入孕穗期后光合生产性能不足,不能为大穗优势的发挥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总颖花量偏低;而中穗型杂交稻则几乎不受播期延迟的影响,库容量变化不大,而小秧龄移栽带来的花后光合生产性能优势甚至会使迟播小秧龄中穗型杂交稻产量有所提高。6.本研究中当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产量分别高于11300kg hm-2和9800kg hm-2时确定为高产(较当地平均水稻产量分别增产45%和25%)。大穗型杂交稻高产处理的产量范围为11348-12152kg hm-2,高峰苗数、成穗率和抽穗整齐度分别为222.69-253.88×104hm-2、73.19%-90.61%和81.27%-94.73%,有效穗数、单穗重、总颖花量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别为177.00-202.20×104hm-2、5.86-6.66g、421.06-480.78×106 hm-2和18320-19660kg hm-2。而中穗型杂交稻高产处理的产量范围则为9802-10362kghm-2,高峰苗数、成穗率和抽穗整齐度分别为250.73-289.18×104hm-2、68.29%-81.94%和69.02%-88.70%,有效穗数、单穗重、总颖花量及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分别为177.95-211.92×104m-2、4.75-5.51g和347.58-418.77×106hm-2和16880-17829kg hm-2。从本研究获得高产的相应处理的有关指标来看,穗数和粒数的矛盾并不十分突出,高峰苗、成穗率、有效穗数、总颖花量、抽穗整齐度以及单穗重等指标的变化范围都比较大,表明要取得本研究所确定的高产,穗数和粒数所发挥的作用是可以适度变化的,即有效穗数的减少可以由单穗重量的增加进行补偿,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本研究高产处理的单穗重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继续依靠穗粒数的增长带来的单穗重量增加能否实现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7.高峰苗与抽穗整齐度存在显着的二次曲线关系,大穗型杂交稻关系曲线为y=-0.00317*X2+1.20052*X-18.63679 (R2=0.91922**),中穗型杂交稻关系曲线为y=-0.0 0314*X2+1.20883*X-20.39413 (R2=0.89107**)。单穗重与抽穗整齐度亦存在显着的二次曲线关系,大穗型杂交稻关系曲线为y=-0.00126*X2+0.26245*X-7.42407 (R2=0.565 02**),中穗型杂交稻关系曲线为y=-0.000443796*X2+0.10275*X-0.51896 (R2=0.6482 **)。依据本研究获得的高产群体抽穗整齐度(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分别为87%和81%)和成穗率指标(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分别为80%和75%)能够比较准确的预估高产群体的产量,因此可以将抽穗整齐度作为群体质量优化控制的指标。8.拔节期较高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是维持大穗型杂交稻合理的群体生物量,防止其进入孕穗期后光合生产性能不足、大穗优势无法充分发挥的关键。抽穗期植株含氮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的倒数)与水稻群体颖花量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在抽穗前维持较低的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有利于群体库容量的扩大。成熟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产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大穗型杂交稻关系式为y=88.2021*X+1958.00532(R2=0.74522**),中穗型杂交稻关系式为y=54.95833*X+4190.33439(R2=0.53509**),说明提高成熟期水稻群体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对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姜元华[9](2015)在《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于2012-2013年在长江下游地区稻-麦两熟制地区(常熟、扬州市),以甬优系列籼粳稻杂交稻(A)为研究对象,当地超级(超高产)杂交粳稻(B)、常规粳稻(C)与杂交籼稻(D)为对照,采用不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方式(钵苗摆栽、毯苗机插、钵苗机插),根据各类型品种特性和高产栽培理论设置高产潜力能够充分发挥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对不同类型品种群体生产力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阐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机制,明确超级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增产与调控途径,以期为超级稻超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年份、地点间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产量均呈A>B>C>D趋势,A类品种平均收获产量为12189.63kghm-2,分别较B、C和D增产8.98%、11.86%和20.06%,A类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为每穗粒数极显着高于B、C、D。(2)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总颖花量>结实率>千粒重,对总颖花量的净贡献率表现为每穗粒数大于有效穗数,说明大穗依然是水稻高产的主要途径。(3)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期茎蘖数表现为C>D>B>A,主茎和一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A>D>C>B,二级分蘖贡献率表现为B>C>D>A;蜡熟期茎蘖组成特点与拔节期规律一致;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成穗率表现为C最大(75.76%),B其次(72.87%),A再次(66.80%),D最低(63.24%)。(4)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穗长表现为D>A>B>C,着粒密度、每穗粒数和单穗重均表现为A>B>D>C;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总粒数和二次枝梗总粒数均表现为A>B>C>D,一次枝梗粒数对总粒的贡献率表现为C最大(41.00%),B其次(33.50%),A再次(31.83%),D最低(29.92%),二次枝梗总粒对每穗粒数的贡献率表现为D最大(70.08%),A其次(68.17%),B再次(66.50%),C最小(59.00%)。(5)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终极生长量Wo呈C>B>D>A趋势,最大灌浆速率Vmax表现为C>D>B>A,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表现为B>A>C>D,平均灌浆速率Vmean表现为D>C>B>A,有效灌浆时间T99表现为A>B>C>D;阶段性灌浆特征方面,灌浆量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C>B>D>A;灌浆时间在渐增期表现为B>C>A>D,在快增期和缓增期均表现为A>B>C>D;灌浆速率在渐增期表现为D>A>C>B,在快增期和缓增期表现为C>D>B>A.籼粳杂交稻较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有明显的产量优势,“穗大粒多”是其优势形成的基础。2、A与B、C、D超高产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毯苗机插)存在差异。(1)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正向直线关系,抽穗期群体干物重均与产量呈极显着的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关系。(2)籼粳杂交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叶面积和单茎干物重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且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差异不断扩大;籼粳杂交稻的生物学产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而经济系数呈相反趋势。(3)在生育前期(移栽至拔节),籼粳杂交稻的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光合势介于粳、籼之间;生育中期(拔节至抽穗)干物质净积累量、积累比例、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介于粳、籼之间;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干物质积累量、积累比例、群体生长率、光合势均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净同化率与粳稻相近。(4)在抽穗期,籼粳杂交稻的叶、鞘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穗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乳熟期,叶、鞘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成熟期,叶、鞘的比例低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高于杂交籼稻,茎的比例高于其它三类品种,穗的比例低于其它三类品种。无论是抽穗期、乳熟期还是成熟期,籼粳杂交稻单茎叶、茎、鞘、穗的分配量均高于高于其它三类品种。(5)籼粳杂交稻叶、鞘的表观输出量高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低于杂交籼稻,叶、鞘的输出率和转化率均低于其它三类品种;茎的最大输出量高于其它三类品种,输出率、转化率高于杂交籼稻,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的表观输出量、表观输出率和表观转化率均最低,单茎回升增重明显高于其它三类品种。充分依靠个体优势,在生育前期稳步形成有效的群体生长量基础上,着重提高中、后期光合系统生产性能,保证光合产物持续产出并得到合理分配,同时在生育后期具有协调的物质输出与转运机制,最终形成高积累的生物学产量,这既是籼粳杂交稻经济产量优势形成的关键原因也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3、A与B、C、D不同粒位(上部一次枝梗U1,上部二次枝梗U2,中部一次枝梗M1,中部二次枝梗M2,下部一次枝梗M1,下部二次枝梗M2)群体灌浆、籽粒充实特性与相关生理生态学特征存在差异(钵苗机插)。(1)各类型品种共性规律为中位籽粒(U2,M1,M2,D1)群体灌浆与籽粒充实均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灌浆类型(U2和D1同步,M1和M2异步),各类型各中位籽粒的两种灌浆峰位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M1、U2、D1、M2;群体灌浆量方面,总量呈A>B>C>D趋势,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群体灌浆强度表现为U2>M2>M1>D1,其U2、D1的群体灌浆强度和U2、M2灌浆量明显高于B、C、D;籽粒灌浆充实方面,各粒位终极充实度介于粳、籼类型间,A类品种不同中位籽粒灌浆充实强度表现为M1>U1>D2>M2,其中U1籽粒充实度A>D>C>B而其强度表现为D>A>C>B,D2籽粒充实度为C>B>A>D而其强度亦表现为C>B>A>D。(2)主要生理生态指标方面,抽穗期营养器官物质积累量、抽穗至乳熟期营养器官物质输出量表现为A>B>C>D,从乳熟期开始至蜡熟期为止观察到营养器官中营养物质逐渐低于对照类型,蜡熟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A>B>C>D,抽穗至成熟期光合势与前期物质输出和后期光合速率趋势一致;灌浆中期光-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二氧化碳-光合速率起始响应参数、群体根尖数均表现为A>B>C>D,根尖数依根径分布的峰位根径表现为DABC,灌浆前期和灌浆后期根系密度表现为C>B>A>D;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暗周期与温差平均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均表现为A>B>C>D。说明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超级(超高产)稻各粒位同属于“上下同步中位异步”的灌浆类型,本研究中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显示出“群体灌浆总量大、籽粒灌浆充实好”基本灌浆特征,文章阐明了生育中期群体营养器官中贮存足量灌浆原料并于灌浆前期与库有效对接、畅通输出,生育后期群体光合系统性能稳定持久,根系与叶系保持高活性生理机能以及生育中后期具有充分高效争用时空资源的特性是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获取较群体灌浆量和良好籽粒充实的主要生理生态机制。4、A与B、C、D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上3张叶片的长度、宽度表现为A>B>D>C,叶基角表现为D>A>B>C,披垂度表现为D>B>C>A。冠层上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D>A>B>C,冠层下部叶面积密度表现为C>B>A>D,最大叶面积密度表现为A>D>B>C,最大叶面积密度出现的相对高度表现为D>A>B>C。冠层上部相对光照表现为A>B>C>D,冠层下部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平均相对光照表现为B>A>C>D,冠层消光系数表现为C>D>B>A。(2)抽穗期群体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率均呈D>A>B>C趋势,有效叶面积率呈A>B>C>D趋势:颖花/叶和实粒/叶均表现为A>B>C>D。经济产量、生物产量均表现为A>B>C>D,经济系数呈D>C>B>A趋势;蜡熟期和成熟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PS Ⅱ的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呈A>B>C>D趋势;抽穗至成熟期剑叶的MAD含量呈D>C>B>A趋势,SOD、POD、CAT酶活性呈A>B>C>D趋势。与其他3种类型水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具有显着优势,这是甬优系列杂交稻产量潜力正常发挥的生态生理基础,也是进一步提高亚种间杂交稻群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5、A与B、C、D超高产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在生育中、后期,A的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及根冠比均显着高于B、C和D。(2)抽穗期不定根(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细分支(根径≤0.1mm)与粗分支(0.1 mm<根径≤0.3 mm)的根尖数、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占总根的比例均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抽穗期土层0~5 cm、5~10 cm和10~1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B和C,小于D;土层15~25 cm、25~35 cm、35~45 cm、45~55 cm范围根干重占根系总干重的比例表现为A大于D,小于B和C。(3)A抽穗后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系伤流强度以及根系氧化力和根系还原力均高于B、C和D。与杂交粳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具有根冠协调水平高、群体根量大、分支结构优、根系深扎性好以及中、后期生理活性强等优势,这种根系特征为其超高产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6、A与B、C、D主要稻米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理化指标方面,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呈D>A>B>C趋势,胶稠度呈C>B>A>D趋势(2)食味计指标方面,香气、光泽、味道、口感和综合值表现为C>B>A>D,完整性表现为D>A>B>C。(3)TPA指标方面,硬度、弹性、内聚性、聚集度、回复性趋势一致,呈D>A>B>C趋势,粘着性的大小值呈C>B>A>D趋势(4)RVA指标方面,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均呈C>B>A>D趋势,回复性、糊化温度呈D>A>B>C趋势。(5)变异系数分析表明,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在品种类型间存在较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与光泽、味道、口感、综合、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完整性、硬度、粘着性、弹性、内聚性、咀嚼度、回复性、最终黏度、回复值、糊化温度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胶稠度呈相反趋势。本研究初步认为,长江下游地区籼粳杂交稻的食味品质介于粳籼类型之间,表现为优于籼稻,但稍逊于粳稻;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是影响食味的关键因素;筛选出的综合值、口感、光泽、咀嚼度、硬度、粘着性、回复值、崩解值等指标可以作为品种类型食味评比的优先指标。7、A与B、C、D抗倒伏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综合抗倒性方面,与B、C、D相比,A的弯曲力矩和抗折力得到协同提高,但二者的综合作用下,倒伏指数表现为D>A>B>C.(2)茎秆质构特征方面,A类品种基部节间的纵向载荷度、弹性、内聚性、抗弯强度等载荷能力指标以及硬度、脆度、穿刺强度、紧实度等穿刺性能的指标均高于B、C、D。(3)茎秆形态与解剖性状方面,A的株高、穗高、重心高、基部节间粗度、横截面积、茎壁面积、维管束总面积、大维管束面积、小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数目均高于B、C、D;A的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小于D而高于B、C;A的基部节间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大维管束相对面积、小微管束相对面积均低于B、C而高于D。(4)茎秆化学成分含量方面,A茎鞘中可溶性糖、淀粉、纤维素、木质素、K、Si、Ca、Cu、Z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低于B和C,高于D;茎鞘中N、Mg、Fe、Mn等化学成分含量表现为A高于B和C,低于D。(5)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与重心高度、茎秆粗度、横截面积呈显着正相关,与相对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N、Mg、Fe、Mn的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淀粉、Cu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秆型指数、相对茎壁面积、相对维管束面积、可溶性糖、纤维素、木质素、K、Si、Ca、Zn的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本研究初步认为,机插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茎秆抗倒性较杂交籼稻有大幅提高,但稍逊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茎秆理化特性的差异与抗倒性密切相关。8、A与B、C、D养分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存在差异(毯苗机插)。(1)拔节至抽穗期、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成熟期及抽穗至成熟期氮磷钾硅积累量均呈A>B>C>D趋势,而拔节期相反。(2)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叶面积,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净积累量、光合势,灌浆中期蒸腾速率特征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分支根总量均表现为A>B>C>D;灌浆中期根系长度和表面积依根径呈双峰分布,最大根径峰位介于粳、籼类型之间,长度和表面积峰位根径均表现为D>A>B=C;全生育光温资源平速率,全生育期、拔节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光温积累量均表现为A>B>C>D.本文研究显示了机插高产栽培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等营养积累量大,间接说明产量潜力实现有其植物营养学依据,本文从协同生理生态特征角度对其营养大量积累机制进行了探讨。

周红英[10](2014)在《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产是水稻育种的永恒主题,产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每穗粒数的贡献,大穗是实现水稻超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超大穗品种R1126及其所配组合为研究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R1126产量与汕优63相当,R1126所配组合比汕优63增产10.1%-26.8%;每穗粒数的增加是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R1126所配组合高稳系数(HSCi)较对照高出8.4-22.1%,说明其高产、稳产性较好。此外,R1126及所配组合产量与每穗粒数呈正相关或显着正相关;穗粒数与有效穗数之间存在“补偿效应”,大穗型水稻品种要实现超高产,应协调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2)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分蘖发生稳健,成穗率较汕优63高6.9-12.5%;株高120cm左右,高矮适当;茎杆粗壮,穗下节间长;与汕优63相比LAI稍低;而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略高;LAI的下降速度较慢;上三叶长、宽、厚、挺直,各叶片在茎杆上配置合理;一、二次枝梗数和枝梗粒数多,结实率稳定。3)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根长、根粗、扎根深;单茎根系数量多、干重大、衰减缓慢;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大,根系活力强;抽穗后实粒根流量、粒重根流量和根冠比大,地下部与地上部关系和谐,能保证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延缓植株衰老,有利提高植株的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的能力。4)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齐穗后较汕优63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较长功能叶面积持续时间和较大的光化学效率,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并且Rubsico活性、SOD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高,能够延缓叶片衰老,有利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与光合势、高效叶面积率和叶片的Pn呈极显着正相关,与LAI相关不明显。R1126及所配组合在“源”方面己具备了高产、超高产的潜力。5)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物产量大,收获指数在0.51-0.56之间,二者均与产量关系密切;单茎干物质的积累优势明显,群体干物质积累在拔节前低于汕优63,拔节期至抽穗期与汕优63相当,抽穗后显着高于汕优63,呈现“前小、中稳、后高”的阶段特征;干物质在各器官间的分配变化合理且运输转化效率高;籽粒产量与抽穗前贮藏物质的贡献率呈显着正相关,与抽穗后积累物质贡献率呈显着负相关。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大,茎鞘物质向穗部的运转效率高是R1126及所配组合高产的主要特征。6)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灌浆启动快,籽粒粒重增加迅速,到达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早;强、弱势粒间灌浆差异小;灌浆中期灌浆速率大,贡献率高,灌浆后期仍能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与汕优63相比,在籽粒灌浆的前、中期,R1126及所配组合强、弱籽粒内源激素含量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峰值出现时间早,峰值高,持续时间长,有利于粒重的提高和籽粒充实。7)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穗颈节间组织包括维管束数目、面积、韧皮部面积、茎横切面面积、茎壁面积及穗部各部位枝梗维管束数目与面积等均显着高于汕优63,韧皮部的库容负荷量并未对籽粒充实产生“结构障碍”,籽粒充实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下部枝梗籽粒(多为弱势粒)较上部枝梗籽粒充实差,可能与其维管束发育较差,负荷大有关。其中穗颈韧皮部总面积颖花数、实粒重和总库容负荷量与强、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GRmax)和平均灌浆速率(GRmea)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与谷粒充实率呈负相关,与活跃灌浆期(D)、有效灌浆时间(T99)和达到最大灌浆速率的时间(Tmax)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输导组织活性与强、弱势粒GRmax和GRme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谷粒充实率呈正相关,与D、T99和Tmax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穗颈和穗部输导组织与籽粒灌浆结实和产量关系密切,改善穗颈和穗部输导组织特征有利于提高籽粒灌浆结实特性,从而提高产量。

二、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理特性浅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理特性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水稻穗型与产量
        1.1.2 水稻穗型与品质
    1.2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1.3 品质及其相关性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2.3.1 农艺性状的测量
        2.3.2 光合指标的测定
        2.3.3 叶片SPAD值的测定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3.5 品质指标测定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分析
    3.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性状分析
        3.2.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3.2.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光合特征的分析
        3.2.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的分蘖比较
        3.2.4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的株高比较
        3.2.5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SPAD值比较
        3.2.6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3.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3.3.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3.3.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3.3.3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比较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4.2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分析
    4.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DEP1基因对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株型育种
        1.1.1 株型育种的定义
        1.1.2 株型育种的发展过程
        1.1.3 直立穗型品种的起源与发展
    1.2 水稻直立穗型基因DEP1 的分子调控机理
        1.2.1 DEP1 基因的发现
        1.2.2 DEP1 基因的功能
        1.2.3 DEP1 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内容及方法
        2.3.1 株型测定方法
        2.3.2 物质生产与分配的测定方法
        2.3.3 群体生态环境的测定方法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2.3.5 品质的测定
        2.3.6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DEP1 对株型性状的影响
        3.1.1 DEP1 对植株颈穗弯曲度的影响
        3.1.2 DEP1 对上三叶叶角的影响
        3.1.3 DEP1 对上三叶叶片长、宽的影响
        3.1.4 DEP1 对株高和穗长的影响
    3.2 DEP1 对群体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
        3.2.1 不同群体的光和有效辐射垂直分布
        3.2.2 不同群体CO_2 浓度的日变化
        3.2.3 不同群体冠层温度的日变化
        3.2.4 不同群体冠层湿度的日变化
    3.3 DEP1对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3.4 DEP1 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 DEP1 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3.5.1 DEP1 对碾磨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3.5.2 DEP1对蒸煮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3)超重穗型中籼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提高水稻产量的途径
        1.1.1 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
        1.1.2 水稻的高产途径
    1.2 重穗型水稻品种的研究
        1.2.1 大穗型水稻品种的培育
        1.2.2 重穗型水稻品种的培育
    1.3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的研究
        1.3.1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的培育
        1.3.2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产量形成的限制因素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
    2.2 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3.1.1 供试水稻品种
        3.1.2 试验区组设计
        3.1.3 试验地点及田间管理
        3.1.4 试验试剂与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与数据计算
        3.2.1 分蘖动态记录
        3.2.2 生育时期记录
        3.2.3 功能叶形态、姿态的测定
        3.2.4 功能叶光合指标的测定
        3.2.5 功能叶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3.2.6 茎部节间形态的测定
        3.2.7 器官物质积累及再转运指标的测定
        3.2.8 单茎生物产量积累指标的测定
        3.2.9 理论产量的测定
        3.2.10 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3.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4 试验地气象条件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生育时期及其持续时长
    4.2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4.2.1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
        4.2.2 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
    4.3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产物的库容特性
        4.3.1 穗重构成因素及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4.3.2 分蘖动态及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4.3.3 籽粒产量增量动态及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
    4.4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产物的积累特性
        4.4.1 花后生物产量积累动态
        4.4.2 花后生物产量积累量及其与穗重的相关性
        4.4.3 花后生物产量积累模型的构建
        4.4.4 花后生物产量积累模型的检验
        4.4.5 花后生物产量积累模型的应用
    4.5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产物的源供特性
        4.5.1 花后功能叶叶长与叶宽
        4.5.2 花后功能叶叶面积与长宽比
        4.5.3 花后功能叶叶重与比叶重
        4.5.4 花后功能叶叶开角与叶垂角
        4.5.5 花后功能叶净光合速率与光合能力
        4.5.6 花后功能叶光合色素含量
        4.5.7 花后光合产物生产因子
        4.5.8 花后光合产物生产因子与生物产量的相关性
        4.5.9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叶型模式的构建
    4.6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的光合产物转运特性
        4.6.1 花后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积累动态
        4.6.2 花后营养器官光合产物的输出量、输出率及转化率
        4.6.3 花后营养器官光合产物输出量、输出率及转化率与收获指数的相关性
        4.6.4 花后茎秆的形态特性
        4.6.5 花后茎秆的形态日积及其与收获指数的相关性
第5章 讨论
    5.1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产物的库容特性
    5.2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产物的积累特性
    5.3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产物的生产特性
    5.4 超重穗型水稻品种光合产物的转运特性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4)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生态环境对水稻的影响
    1.2 直立穗型水稻生理生态特性
    1.3 直立穗型水稻与氮素利用效率
    1.4 直立穗型水稻品质研究进展
    1.5 水稻直立穗型基因研究进展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
第三章 遗传背景对DEP1 基因产量及品质表型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测定
        3.1.4 水稻品质性状的测定
        3.1.5 水稻蒸煮品质性状的测定
        3.1.6 RVA特性研究
        3.1.7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EP1 基因对水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3.2.2 DEP1 基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DEP1 基因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产量相关项目测定
        4.1.4 气候因子测定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气温及太阳辐射
        4.2.2 生育期
        4.2.3 DEP1 基因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4 DEP1 基因型效应与太阳辐射和温度的相互作用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氮肥水平对DEP1 近等基因系品质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品质性状测定
        5.1.4 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测定
        5.1.5 水稻食味值的研究
        5.1.6 水稻RVA特性研究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5.2.2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近等基因系ECQs的影响
        5.2.3 不同氮肥施用量下对DEP1 基因RVA特性的影响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5)穗型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水稻发展现状
        1.1.2 水稻穗型与产量和品质的相关研究
    1.2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
    1.3 品质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和方法
        2.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穗型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1.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方差分析
        3.1.2 产量
        3.1.3 经济系数和总生物量
        3.1.4 产量构成因素
        3.1.5 分蘖株高动态
        3.1.6 干物质积累
        3.1.7 不同穗位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 穗型对品质的影响
        3.2.1 穗型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3.2.2 穗型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3.2.3 穗型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3.3 改变穗型后产量和品质变化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穗型对产量的影响
        4.1.2 穗型对品质的影响
        4.1.3 改变穗型后产量和品质变化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6)大穗型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灌浆及结实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稻高产育种与穗型
        1.1.1 水稻的高产育种
        1.1.2 水稻穗型
    1.2 水稻高产的生理特性
        1.2.1 水稻干物质积累及其与高产的关系
        1.2.2 水稻的“源-库-流”及其与高产的关系
        1.2.3 水稻的灌浆特点及其与大穗的关系
        1.2.4 水稻高温热害
        1.2.5 氮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3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穗型水稻物质生产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点与栽培管理
        2.1.3 取样与测定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
        2.2.1 群体生长特性
        2.2.2 不同生育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
        2.2.3 产量构成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大穗型水稻源-库-流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地点与栽培管理
        3.1.3 研究内容与测定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不同水稻品种源的特征
        3.2.2 不同水稻品种库的特征
        3.2.3 不同水稻品种流的特征
        3.2.4 改变源库关系对水稻灌浆结实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大穗型水稻品种在变动环境下的结实稳定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2 结果
        4.2.1 大田气象条件
        4.2.2 颖花受精率
        4.2.3 千粒重
        4.2.4 稻米品质
        4.2.5 控制条件下温度处理对水稻的受精率与千粒重的影响
        4.2.6 不同温度处理对水稻剑叶光合指标的影响
        4.2.7 不同氮肥处理下水稻的灌浆结实特性
        4.2.8 高氮处理对水稻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综合讨论
        5.1.1 大穗型水稻的群体生长特征
        5.1.2 大穗型水稻的灌浆特征
        5.1.3 大穗型水稻在变动环境下的结实稳定性
    5.2 主要结论
    5.3 本研究的创新点
    5.4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产力及其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发展概况
        2.1 国外水稻机械种植栽培发展概况
        2.2 国内水稻机械种植栽培发展概况
        2.2.1 毯苗机插水稻
        2.2.2 钵苗机插水稻
    3 研究进展
        3.1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1.1 产量及其构成特征
        3.1.2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3.1.3 株型特征
        3.1.4 抗倒伏特征
        3.1.5 稻米品质特征
        3.1.6 氮素营养特征
        3.2 栽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2.1 产量构成特征
        3.2.2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3.2.3 株型特征
        3.2.4 抗倒伏特征
        3.2.5 稻米品质特征
        3.2.6 氮素营养特征
    4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思路
        4.3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1 产量测定
        1.4.2 穗部性状调查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总体变异
        2.1.1 大穗型品种产量
        2.1.2 中穗型品种产量
        2.1.3 小穗型品种产量
        2.2 产量构成特征
        2.2.1 大穗型品种产量构成
        2.2.2 中穗型品种产量构成
        2.2.3 小穗型品种产量构成
        2.3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合理栽插密度
        2.4 穗部构成特征
    3 讨论
        3.1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产量差异
        3.2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3.3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穗部构成特征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1 秧苗素质
        1.4.2 茎蘖动态
        1.4.3 干物质和叶面积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蘖动态与成穗率
        2.1.1 茎蘖动态
        2.1.2 成穗率
        2.2 干物质生产特征
        2.2.1 群体干物质重
        2.2.2 阶段物质积累量及其比例
        2.2.3 物质输出和转运特征
        2.3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2.3.1 叶面积指数
        2.3.2 光合势
        2.3.3 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
    3 讨论
        3.1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干物质生产特征
        3.2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光合生产特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水稻株型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1 株型
        1.4.2 透光率
        1.4.3 SPAD值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片形态特征
        2.1.1 叶长
        2.1.2 叶宽
        2.1.3 比叶重
        2.1.4 叶片角度
        2.2 透光率
        2.3 SPAD值
        2.4 株型主要性状与产量、每穗粒数的相关关系
    3 讨论
        3.1 关于机插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水稻株型的影响探讨
        3.2 关于水稻冠层叶片与产量关系探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1 茎秆主要物理性状
        1.4.2 基部节间抗倒性状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茎秆抗倒特性
        2.2 植株茎秆特征
        2.3 茎秆基部节间充实性状
        2.4 抗倒性与茎秆物理特性指标的相关性
    3 讨论
        3.1 关于栽培措施对水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探讨
        3.2 关于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特性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1 干物质测定
        1.4.2 植株全氮的测定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含氮率
        2.2 植株吸氮量
        2.3 氮素阶段吸收量及其比例
        2.4 氮素吸收速率
        2.5 氮素利用效率
        2.6 氮素输出与转运
    3 讨论
        3.1 关于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氮素吸收积累特性的探讨
        3.2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特征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水稻主要品质性状和淀粉RVA谱特征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1.4.1 稻米品质
        1.4.2 稻米淀粉黏滞特性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品质性状差异
        2.1.1 加工品质
        2.1.2 外观品质
        2.1.3 蒸煮食味品质
        2.1.4 营养品质
        2.2 淀粉RVA谱特征
        2.3 稻米品质和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灌浆结实期的温光因子关系
    3 讨论
        3.1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影响
        3.2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外观品质的影响
        3.3 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品种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特征
        1.2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1.3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株型特征
        1.4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抗倒伏特征
        1.5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1.6 不同机插方式和密度下水稻稻米品质特征
        1.7 不同机插方式因不同穗型品种配套高产栽插规格
    2 讨论
        2.1 不同机插方式下不同穗型品种水稻高产栽插规格探讨
        2.2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群体生产力评价
        2.3 不同机插方式水稻与不同穗型品种相配套适宜性探讨
        2.4 不同生态区机插方式、栽插密度和品种类型优化配套与合理利用
    3 创新点
    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四川盆地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高产群体与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和研究背景
        2.1 水稻育种中株型变化趋势
        2.2 穗型划分标准
        2.3 水稻群体质量及相关指标
        2.4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发展
        2.4.1 温光条件对群体质量影响
        2.4.2 田间配置对群体质量影响
        2.4.3 精确定量施氮研究进展
        2.4.4 稳定性核素~(15)N在水稻氮素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2.5 水稻群体整齐度研究进展
        2.6 水稻群体生长动态研究
        2.6.1 幼穗生长及颖花分化及退化
        2.6.2 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设想
    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参数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2.3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2.4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输出的影响
        2.5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2.6 氮肥运筹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7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肥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3.2 氮肥运筹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第三章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参数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2.3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2.4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2.5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籽粒灌浆的影响
        2.6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3.2 栽植方式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第四章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参数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2.3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2.4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2.5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根活量的影响
        2.6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7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肥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3 讨论
        3.1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3.2 穗肥运筹及穴苗数对两个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第五章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及参数计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抽穗整齐度的影响
        2.3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分化及退化的影响
        2.4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2.5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颖花根活量的影响
        2.6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7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3.2 不同播期对不同穗重型杂交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结语
    1 综合讨论
        1.1 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高产农艺措施
        1.2 大穗型和中穗型杂交稻高产群体特征
        1.3 抽穗整齐度作为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1.3.1 抽穗整齐度与高峰苗的关系
        1.3.2 抽穗整齐度与单穗重的关系
        1.3.3 抽穗整齐度与水稻群体质量控制策略
        1.4 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作为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1.4.1 拔节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群体质量关系
        1.4.2 抽穗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群体颖花量的关系
        1.4.3 成熟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与产量的关系
    2 结语
        2.1 主要创新点
        2.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9)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品种选育演进历程
        2.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育成、应用与发展态势
        2.2.1 品种综合生产潜力不断提高
        2.2.2 基本营养生长型品种(组合)不断推出、应用种植区域持续拓展
        2.3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与对照类型主要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2.3.1 甬优系列籼粳亚种间杂交稻主要生理、生态特征进展
        2.3.2 不同类型非亚种间杂交稻品种若干生理生态特征
    3 研究选题的提出
    4 研究思路与内容
        4.1 研究思路
        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的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
        1.3.2 籽粒灌浆动态
        1.3.3 产量及穗部性状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1.4.1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1.4.2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的差异
        2.2.1 茎蘖组成特征
        2.2.2 穗部性状特征
        2.2.3 籽粒灌浆特征
    3 讨论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产力的差异
        3.2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形成特征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籼粳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茎蘖动态
        1.4.2 干物质和叶面积
        1.4.3 产量
        1.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物质生产与产量的关系
        2.2 主要生育期物质生产特征
        2.2.1 主要生育期叶面积动态
        2.2.2 主要生育期干物质动态
        2.3 主要生育阶段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2.3.1 生育前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2.3.2 生育中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2.3.3 生育后期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2.4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与转运
        2.4.1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比例
        2.4.2 生育中后期物质分配量
        2.4.3 生育中后期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3 讨论
        3.1 水稻品种生物学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3.2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育阶段物质积累特征
        3.3 甬优系列超级籼粳杂交稻的抽穗后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灌浆指标的测定
        1.3.2 群体中期物质积累与后期物质转运指标测定
        1.3.3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1.3.4 根系形态生理指标(根密度和根尖数)的测定
        1.3.5 温光资料的获取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
        2.2 群体灌浆特性
        2.2.1 群体灌浆特性
        2.2.2 籽粒充实特征
        2.3 光合物质生产特征
        2.3.1 主要生育期光合生产与转运特性
        2.3.2 灌浆中期根系形态生理特征
        2.4 暗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2.5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3 讨论
        3.1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灌浆特征
        3.2 关于钵苗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充实的生理生态基础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株型指标
        1.4.2 冠层叶面积分布
        1.4.3 冠层内光照强度分布
        1.4.4 叶片光合特性相关指标
        1.4.5 干物质量、叶面积和产量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1.5.1 叶面积密度函数的拟合
        1.5.2 光照分布函数的拟合
        1.5.3 消光系数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性状的方差分析
        2.2 不同类型水稻冠层结构特征
        2.2.1 叶片大小
        2.2.2 受光姿态
        2.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叶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2.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群体内光照分布特征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光合生产特征
        2.3.1 群体叶面积指数、有效叶面积率及高效叶面积率
        2.3.2 颖花/叶、实粒/叶
        2.3.3 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经济系数
        2.3.4 叶绿素含量、PS 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及净光合速率
        2.3.5 MDA含量与膜质过氧化酶活性
    3 讨论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冠层结构特征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的光合特征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
        1.4.2 根系生理指标的测定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根系形态特征
        2.1.1 主要生育期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2.1.2 主要生育期根数、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
        2.1.3 抽穗期不定根、粗分支根和细分支根数占总根尖数的比例
        2.1.4 抽穗期不同土层根系干重占总干重的比例
        2.2 根系生理特征
        2.2.1 主要生育期单茎和群体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
        2.2.2 抽穗后根系氧化力、还原力及其变化
        2.2.3 抽穗后群体根系伤流强度及其变化
    3 讨论
        3.1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群体生长特征
        3.2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分支结构特征
        3.3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的在土层中的分布特征
        3.4 关于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生育中后期的生理特征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籼粳杂交稻茎秆的抗倒性评价及成因分析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秆力学与物理性状的测定
        1.3.2 茎秆节间解剖性状的测定
        1.3.3 茎鞘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
        1.3.4 茎秆质构特征的测定
        1.3.5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茎秆抗倒性能
        2.2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TPA特性
        2.2.1 载荷特性
        2.2.2 穿刺特性
        2.3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物理特性
        2.3.1 茎秆形态特征
        2.3.2 茎秆解剖结构
        2.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
        2.4.1 有机化学成分含量
        2.4.2 无机化学成分含量
        2.5 茎秆性状指标与抗折力、倒伏指数的关系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蒸煮食味品质特征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地点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方法
        1.3.1 蒸煮食味品质的测定
        1.3.2 米饭食味值的测定
        1.3.3 米饭质构特征的测定
        1.3.4 米粉糊化特征的测定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蒸煮食味理化评价指标
        2.2 蒸煮食味仪器评价指标
        2.2.1 食味计指标
        2.2.2 质构仪指标
        2.2.3 粘度分析仪指标
        2.3 理化指标与仪器指标间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3.1 关于长江下游地区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综合评价
        3.2 关于蒸煮食味品质理化评价指标与仪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营养元素积累特征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地点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植株营养元素积累量的测定
        1.3.2 光合生产指标的测定
        1.3.3 温光资料的获取
        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养分积累特征
        2.2 养分分配特征
        2.3 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2.3.1 生育期及其结构
        2.3.2 光合物质生产特性
        2.3.3 灌浆中期叶片蒸腾速率与荧光动力学参数
        2.4 光温生态资源积累变化与利用
        2.4.1 光周期累积、变化与利用
        2.4.2 温度资源累积、变化与利用
    3 讨论
        3.1 机插籼粳杂交稻氮磷钾硅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
        3.2 机插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过程中生理生态特征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特征
        1.2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群体物质积累与转运特征
        1.3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灌浆特征与生理生态基础
        1.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冠层结构特征与光合特性
        1.5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1.6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主要稻米品质特征
        1.7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茎秆抗倒性特征
        1.8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营养积累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
    2 讨论
        2.1 关于籼粳杂交超级(超高产)稻生产规律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高产潜力挖掘
        2.2 关于籼粳杂交稻高生产力群体产量构成规律与生物学基础
        2.3 关于籼粳杂交稻的主要生理生态特征
        2.4 关于籼粳杂交稻稻米品质与增值功能特性
        2.5 籼粳杂交稻钵苗栽培集成技术
        2.5.1 钵苗摆栽高产群体动态指标
        2.5.2 钵苗机插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水稻超高产育种
        1.1.2 超高产水稻形态生理特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的产量稳定性及产量构成因素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2.1.2 考查性状
        2.1.3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产量表现
        2.2.2 产量稳定性分析
        2.2.3 产量构成特点
        2.2.4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的株型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 测定项目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分蘖特性
        3.2.2 茎杆特征
        3.2.3 叶片特征
        3.2.4 穗部特征
    3.3 讨论与总结
第四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育后期根系的形态生理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4.1.2 测定项目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根系的形态特征
        4.2.2 根系干重和根冠比
        4.2.3 根系的分布规律
        4.2.4 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表收面积
        4.2.5 根系伤流强度
        4.2.6 根系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4.3 讨论与总结
第五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生育后期的光合特性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测定方法
        5.1.3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齐穗后叶面积变化和光合势
        5.2.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5.2.3 齐穗后剑叶净光合速率(Pn)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5.2.4 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
        5.2.5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5.2.6 Rubisco和SOD活性的变化
        5.2.7 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5.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6.1.2 测定项目
        6.1.3 数据计算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生育时期单茎干物质量和群体干物质量
        6.2.2 不同生育阶段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其占生物学产量的比例和收获指数
        6.2.3 生育中后期营养器官和穗各部分干物质比例及其变化
        6.2.4 营养器官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特征
        6.2.5 群体干物质输出与转化特征
        6.2.6 产量与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和经济系数的关系
    6.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籽粒灌浆充实特性及其与籽粒库活性的关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7.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7.1.3 数据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籽粒灌浆特性
        7.2.2 籽粒充实度分析
        7.2.3 籽粒库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与籽粒灌浆
        7.2.4 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籽粒灌浆
    7.3 讨论与总结
第八章 超大穗水稻品种穗颈节间和穗部枝梗输导组织与籽粒充实特性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8.1.2 测定方法
        8.1.3 数据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穗颈输导组织特性
        8.2.2 穗部枝梗输导组织特征
    8.3 讨论与总结
全文结论与主要创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R1126及所配组合不同年份和试验地点小区产量与构成因素

四、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理特性浅论(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D]. 牟新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6)
  • [2]DEP1基因对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于佳禾.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3]超重穗型中籼杂交稻的产量形成因素分析[D]. 钟小龙. 西南大学, 2020(01)
  • [4]遗传背景和环境条件对水稻DEP1近等基因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王远征.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穗型对北方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姜艺晖.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6]大穗型水稻品种的物质生产、灌浆及结实稳定性研究[D]. 陈建珍. 长江大学, 2016(11)
  • [7]机插方式和密度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产力及其形成的影响[D]. 胡雅杰. 扬州大学, 2016(02)
  • [8]四川盆地不同穗重型杂交稻高产群体与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研究[D]. 杨志远. 四川农业大学, 2015(12)
  • [9]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生产力优势与相关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 姜元华. 扬州大学, 2015(10)
  • [10]超大穗水稻品种R1126及所配组合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研究[D]. 周红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生理特性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