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尺/微电极测井仪上推装置优化设计

卡尺/微电极测井仪上推装置优化设计

一、井径/微电极测井仪推靠装置的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杜永波[1](2021)在《独立四臂井径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进行测井作业时,传统的井径仪只能进行井径测量这一常规作业。在进行不同的测井项目,需将不同的测井仪器分别下井,效率低下。目前提高测井作业效率的有效方法是将进行不同测井项目的测井仪器进行组合,一次下井即可获得多项地层信息。而与其他仪器进行组合配接时,需要特定的扶正、偏心器,这无疑加大了仪器的复杂程度,使得仪器的可靠性降低。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井径测井仪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设计了一种除可进行常规井眼尺寸测量作业外,还可与其他仪器配接后,进行扶正、偏心和短轴定位等功能的四臂独立运动的井径仪。在完成推靠系统的结构设计后,应用复数矢量法对该套仪器的推靠传动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基于MATLAB平台得到了机构中各杆件得的运动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根据运动学分析求得的运动参数建立了机构的动态静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机构中各杆系力与力矩的变化规律。完成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后,对井径臂的反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井径臂的贴壁力随碟簧压缩量的变化曲线。基于Adams仿真平台建立了独立四臂井径仪推靠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模型,得到了系统中各构件的运动特性曲线和受力变化曲线,对前述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辅助分析和验证。论文最后,基于井径臂的反推力分析基础,建立了推靠系统优化设计模型,利用MATLAB的优化工具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推靠系统中各构件参数的最优解,完成了推靠系统的优化设计。

张成[2](2020)在《新型井径微电极微球组合测井仪》文中指出介绍一种新型井径微电极微球组合测井仪。该仪器改变了以往只有井径与微电极或只有井径与微球组合的设计理念,对井径、微电极、微球进行有效组合,将以往向地面仪传送的模拟信号在下井仪中经过单片机的运算、数字化后再传送给地面仪器,并且该仪器在井下可实现六臂自动收放,四臂井径与两臂微电极、微球都可独立运动,六臂可同时收放,也可单独收放;即可同时测井,又也可分别测试。还改进了两极板的推靠部分增设了角度调节机构,提高了小角度的支撑能力,实现微球、微电极极板相互对称,使两极板具有良好的井壁跟随特性。不但测井成功率、测井效率和测井资料质量都有大幅提高,而且能减少极板磨损、故障率和维护成本也明显下降,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赵凯[3](2020)在《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工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需求量大大增加,测井技术也因此迅速更新迭代。井径测井是石油测井作业中必要的测井项目之一,准确地井径测量是准确计算井眼容积的重要手段,稳定地推靠控制是正确测井的重要保障。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是一种井径测量仪器,该种仪器和方位指示仪器协同工作,能准确地获取地层应力,有效地辅助说明其他测井解释成果。本论文着重论述了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的控制算法设计、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控制算法的设计工作分析了推靠器控制系统的时滞系统特性,并建立一阶时滞系统Smith预估补偿线性自抗扰控制模型,随后在不降低控制性能的基础上提出简便的参数整定方法。结合推靠臂行程控制数学模型,在Matlab仿真软件中设计仿真模型,验证该控制模型是否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抗扰能力,并给出一个控制参数的整定策略。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分为方案设计、设计实现、设计验证三个部分。首先结合井径测井仪器的整体架构和工作流程,分析井径推靠器控制模块的设计需求,设计控制系统电路模块,确定井径推靠器控制模块工作流程。其次,由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的结构与工作流程,确定DSP+FPGA的硬件框架,设计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的硬件电路,包括通讯模块、核心控制电路、推靠器行程测量及采集模块、电压转换电路、存储模块。根据硬件电路,设计控制模块软件控制程序与逻辑,软件控制程序包括井下工作流程控制、板间通讯控制等。软件逻辑包括DSP-FPGA译码模块逻辑、时钟模块逻辑、AD采集控制模块逻辑、编解码模块逻辑。最后,本论文设计测试实验,测试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的与上位机通讯功能、板件通讯功能、存储功能,并将控制模块与供电系统、上位机系统连接,进行联合调试。并给出试验流程、试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的设计满足了各项设计指标要求。

冯斌[4](2019)在《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油田上使用的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所存在的机构复杂,在实际测井推靠过程当中存在的可靠性低,机构运动到位但推靠力不足,或者机构收拢不完全而造成的整体仪器不能顺利取出等系列问题而展开的。在国内外研究背景下,通过分析测井仪推靠系统的传动机理,掌握其整体运行状态之后,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运动平稳性;2)初始传动角;3)极板推靠力;4)运动可靠性;5)机构自适应性;进行了推靠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基于该结构应用闭环矢量链法建立了推靠系统的运动分析数理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数值分析,以曲线图揭示了微球推靠系统的运动规律。以运动学分析为基础,建立了微球推靠系统的动态静力分析模型,建立了各杆件的约束处支反力及力矩方程。揭示了微球推靠系统传动过程中传动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各杆件的动力学特性。应用Adams建立了微球推靠系统的运动及动力仿真模型。结合油田实际工况约束,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实现整个机构的运动及动力仿真。将仿真结果与前述的Matlab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所建立的推靠系统运动及动力学数理模型。最后,针对推靠系统运动平稳性以及推靠力问题,提出了基于推靠极板的质心速度、加速度以及推靠系统传动角的多目标约束优化数理模型,并通过改进的复合形--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具有足够初始传动角、运动平稳、加速度峰值降低、运动精确到位,并确保足够推靠力的推靠系统。

张飞[5](2019)在《分动式六臂井径测井仪设计及推靠系统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近年来我国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增多,本文针对传统直井测井仪在特殊施工时存在测量精度不足等问题,从开腿方式、平衡装置、密封、动力系统和传感器五个方面进行借鉴和改进,设计了一种新型分动式六臂井径测井仪。为了进一步提高推靠系统的传动性能,应用复数矢量法和矩阵法,分别建立推靠系统在打开、测量两种运动状态的运动学模型。运用动态静力学方法,建立推靠系统两种运动状态的动力分析模型。基于Adams软件进行实例仿真,运用Adams/View模块建立推靠系统打开、测量物理模型,得出了推靠系统各构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以及各构件的受力情况,辅助分析和验证了其系统的运动规律,为井径测井仪结构优化设计、改善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目前我国井径测井仪推靠臂凸轮采用偏心圆弧廓线,其存在动载荷大,传力效果差,仪器寿命短等问题。建立推靠臂凸轮廓线基于渐开线、阿基米德螺旋线和偏心圆弧线三种结构方案参数化模型,并对三种推靠臂凸轮运动特性及机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运用Adams/View模块分别建立三种推靠臂凸轮廓线推靠系统打开、测量模型,对比分析推靠系统活塞杆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研究表明:推靠系统中采用渐开线型推靠臂结构可以很好的改善活塞杆的受力特性,减少摩擦磨损,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从而使井径测井仪适应性更强、测量精度更高、寿命更长。

周玉斌[6](2016)在《可寻址组合测井仪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石油测井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提高测井时效和测井质量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准确测量地层参数,实现油气层评价的关键问题。用于测量井径和电极系的组合测井仪由于没有使用高速数字遥测技术,所以数据传输速率低。该组合测井仪在测井过程中需下井三次才能完成所有测井项目,而且组合测井仪不能与感应、声波等仪器组合测井,所以施工效率低。把高速数字遥测技术应用于组合测井仪可同时解决数据传输速率低和施工时效低两大问题。本研究在吸取国内外同类产品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知识,提出了可寻址组合测井仪的研制。其仪器结构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子线路;二是推靠器。在电子线路里面设计采用厚膜电路,使其耐温能够达到175°C;使用先进的可编程系统SOC,编制软件完成数据的采集、通讯和控制。推靠器又包括井径推靠臂、微电极推靠臂、微电极极板。微电极极板进行了四方位可调角度的优化设计。此外,还研制了与可寻址组合仪配套的辅助仪器,如3514数字遥测短节、六环软电极和六环硬电极,用以完成高速数字通信和数据采集等工作。可寻址组合测井仪的研制成功,使得原来下井三次才能完成的测井项目一次即可完成。该仪器能与其他仪器组合测井,提高了仪器的组合能力,解决了水平井测井无法测电极系项目的问题。可寻址组合仪的推靠极板进行了优化设计以后,微电极的测井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王利宁,陈草棠,包德洲,李玲芝[7](2013)在《微电阻率井径组合仪单电机双驱动推靠器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微球微电极井径测井仪推靠器驱动方式直接关系到仪器的整体性能。针对分动式四臂推靠器极板臂无法独立收放造成橡胶极板磨损问题,提出分动式六臂单电机双驱动推靠器,用静力学对推靠杆系统进行受力分析,研究推靠力的影响因素。通过设计辅助弹簧等优化了推靠力的适用范围,运用双回路控制电路驱动3组行程开关,使橡胶极板独立收放,实现了单电机双驱动推靠功能,减少极板磨损。通过压力平衡调节,使各杆系在井下运动自如,提高了仪器可靠性及使用效率。

任红凯[8](2013)在《双向作用测井设备液压驱动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测井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门重要的地球物理分支学科,是油气评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油层物理、储层物性、流体性质、测试工艺和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是勘探开发油气田的主要技术手段。在测井设备井下测井的过程中,设备的测量部分要紧密的贴靠在井壁上来获得地层的各种物理数据,而推靠器作为动力提供段是测井设备不可或缺的部分,推靠器的输出特性也是制约测井深度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国内测井设备普遍存在功能单一、耐高温高压性能差和测井深度不足等现象,国外有很多先进的石油测井公司推出了很多超深井测量设备,但由于贸易壁垒和技术封锁,我们很难获得国外先进的测井工艺。因此,研制新型推靠器设备变得尤为重要,对我国测井行业有很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双向作用液压驱动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系统各部分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采用了一种可变体积式封闭油箱系统,通过压力平衡装置解决了高温高压对系统带来的影响。设计过程中分析了高温高压对系统各部分结构应力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其次,为了初步实现系统的国产化目标,针对系统中用到的微型液压元件如柱塞泵、电磁阀以及辅助阀类元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对电磁阀的设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电磁阀的设计主要包括整体结构方案设计、阀口的流量特性分析、线圈的设计计算及校核以及关键受力零件的应力校核。然后,对液压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了设计,包括整体控制流程、软件控制方案以及各电器元件的电控设计,分析了高温对电路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完成系统的整体装配工作,并进行了地面调试运行和井下高温高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液压驱动系统满足设计使用要求,达到了预期的使用指标。

廖胜军,冯永仁,侯洪为,张志刚,于增辉[9](2012)在《新一代国产电成像测井仪ERMI推靠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分动式推靠机构、机械式传动系统和分体式平衡活塞的设计3方面介绍ERMI推靠器的设计。该推靠器应用于实际测井,效果良好。

廖胜军,侯洪为,张志刚[10](2012)在《两种推靠机构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推靠机构是测井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好的推靠机构能取得真实准确的资料。文章基于力学原理,分析比较了两种推靠机构的特点,设计出了符合要求的推靠机构。

二、井径/微电极测井仪推靠装置的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井径/微电极测井仪推靠装置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独立四臂井径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常见推靠系统概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独立四臂井径仪推靠系统设计
    2.1 推靠系统方案设计
    2.2 推靠工作原理简介
        2.2.1 推靠系统组成
        2.2.2 工作原理
    2.3 推靠系统测量部分结构设计
        2.3.1 井径臂结构设计
        2.3.2 基于ANSYS的井径臂强度分析
        2.3.3 液压推力的分析计算
    2.4 碟形弹簧的选型及设计
        2.4.1 单片碟形弹簧的计算
        2.4.2 碟簧数量的确定
    2.5 液压传动部分结构设计
        2.5.1 液压缸结构设计
        2.5.2 电磁阀安装块结构设计
        2.5.3 推靠系统整机结构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推靠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3.1 基于复数矢量法的推靠系统运动学分析
        3.1.1 推靠系统的位置分析
        3.1.2 推靠系统的速度分析
        3.1.3 推靠系统的加速度分析
    3.2 推靠系统运动学实例计算
    3.3 推靠系统动力学分析
        3.3.1 井径臂触壁前的动力学分析
        3.3.2 井径臂触壁后的动力学分析
    3.4 井径臂的反推力特性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dams的推靠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
    4.1 推靠系统的运动学仿真
        4.1.1 运动学仿真建模
        4.1.2 运动学仿真结果分析
    4.2 推靠系统的动力学仿真
        4.2.1 动力学仿真建模
        4.2.2 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靠系统的结构参数优化
    5.1 优化目标分析
    5.2 独立四臂井径仪推靠系统的优化设计模型
        5.2.1 目标函数的建立
        5.2.2 优化设计变量与约束条件
    5.3 优化算法
    5.4 优化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新型井径微电极微球组合测井仪(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原理
2 结构特点
3 技术关键
4 应用效果
5 结束语

(3)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井径推靠器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1.2.1 国外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1.2.2 国内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1.3 本论文工作的核心内容
第二章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控制算法研究
    2.1 时滞控制方法概述
    2.2 推靠臂行程控制机械方程
    2.3 时滞系统的LADRC-Smith设计
        2.3.1 Smith预估补偿器的基本原理
        2.3.2 线性自抗扰的基本原理
        2.3.3 时滞系统的一阶LADRC-Smith模型参数设计
    2.4 模型参数整定
    2.5 仿真验证
        2.5.1 动态性能验证
        2.5.2 抗扰能力验证
        2.5.3 控制器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总体方案设计
    3.1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工作原理
    3.2 需求分析
        3.2.1 硬件电路设计需求分析
        3.2.2 程序设计需求分析
    3.3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电路总体设计
    3.4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程序总体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4.1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硬件整体设计
    4.2 电压转换电路
        4.2.1 电感器选择及纹波处理
        4.2.2 电源芯片输出电压配置
    4.3 核心控制电路
        4.3.1 DSP和 FPGA选型
        4.3.2 电机控制数据接口及其相关芯片选型
        4.3.3 电磁阀继电器控制接口
    4.4 推靠行程测量及采集模块
        4.4.1 推靠器行程测量
        4.4.2 ADC采集电路
        4.4.3 温度采集电路
    4.5 与上位机通讯模块
        4.5.1 EDIB通讯协议介绍
        4.5.2 EDIB通讯协议通信电路设计
    4.6 存储模块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推靠器控制模块工作流程研究及程序设计
    5.1 软件开发环境和工具
        5.1.1 DSP程序开发环境与工具
        5.1.2 FPGA逻辑开发环境与工具
    5.2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程序总体设计
        5.2.1 DSP程序总体设计
        5.2.2 FPGA逻辑总体设计
    5.3 DSP程序设计
        5.3.1 命令响应与上传程序
        5.3.2 与电机驱动板通信程序
        5.3.3 电磁阀控制程序
        5.3.4 地址修改程序
    5.4 FPGA逻辑设计
        5.4.1 DSP-FPGA译码模块逻辑
        5.4.2 时钟模块逻辑
        5.4.3 AD采集控制模块逻辑
        5.4.4 CMD解码模块逻辑
        5.4.5 M2 编码模块逻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测试
    6.1 实验室调试环境介绍
    6.2 单板调试结果分析
        6.2.1 命令下发与上传功能调试
        6.2.2 推靠臂行程测量及采集功能测试
        6.2.3 通讯功能调试
    6.3 系统联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4)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测井仪推靠系统研究概况
        1.1.1 推靠系统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1.1.2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球推靠系统结构方案设计
    2.1 微球推靠系统的工况环境分析
    2.2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要求
    2.3 微球推靠系统原理分析及方案设计
        2.3.1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原理分析
        2.3.2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推靠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3.1 推靠系统运动学分析
        3.1.1 推靠系统运动学数理模型
        3.1.2 推靠系统运动过程分解
        3.1.3 推靠系统总体运动学描述
    3.2 推靠系统运动学实例计算
        3.2.1 推靠系统各杆件运动特性参数
        3.2.2 推靠系统机构运动曲线
    3.3 推靠系统动力学分析
        3.3.1 推靠系统各杆件受力分析
        3.3.2 建立力平衡方程
    3.4 推靠系统动力学实例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Adams推靠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
    4.1 推靠系统运动学仿真研究
        4.1.1 推靠系统物理样机模型
        4.1.2 推靠系统运动学仿真模型
        4.1.3 推靠系统运动学仿真曲线
    4.2 推靠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4.2.1 多体系统动力学基础理论
        4.2.2 推靠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4.2.3 推靠系统动力学仿真曲线
        4.2.4 结果分析与探讨
    4.3 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比对
        4.3.1 运动学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比对
        4.3.2 动力学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比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5.1 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优化参量分析
        5.1.1 推靠系统优化对象运动描述
        5.1.2 推靠系统位移、速度、加速度、传动角方程
    5.2 工作行程传动角最优的微球推靠系统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5.2.1 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
        5.2.2 推靠系统工程化约束条件
        5.2.3 优化设计算例
    5.3 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5.3.1 设计变量
        5.3.2 目标函数及其处理过程
    5.4 优化算法
    5.5 优化结果与讨论
        5.5.1 算法参数设置与优化结果
        5.5.2 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分动式六臂井径测井仪设计及推靠系统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2.1 机械井径测井技术简介
        1.2.2 机械井径测井仪研究现状
        1.2.3 机械井径测井仪关键结构总结
        1.2.4 机械井径测井仪的应用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分动式六臂井径测井仪总体方案设计与结构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2.2 工作原理
    2.3 结构设计
        2.3.1 推靠臂设计
        2.3.2 小推杆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推靠系统的运动学分析
    3.1 推靠系统运动状态分析
    3.2 推靠系统运动状态模型
        3.2.1 推靠系统打开状态模型
        3.2.2 推靠系统测量状态模型
    3.3 复数矢量法推靠系统运动学分析
        3.3.1 推靠系统打开状态矢量位置、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3.3.2 推靠系统测量状态矢量位置、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3.4 矩阵法推靠系统运动学分析
        3.4.1 推靠系统打开状态矢量位置、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3.4.2 推靠系统测量状态矢量位置、速度及加速度分析
    3.5 运动学解析法比较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推靠系统的动态静力学分析
    4.1 推靠系统打开状态动态静力学分析
    4.2 推靠系统测量状态动态静力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Adams推靠系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5.1 Adams软件应用介绍
    5.2 推靠系统打开状态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5.2.1 推靠系统打开状态物理模型
        5.2.2 打开状态仿真及结果后处理
    5.3 推靠系统测量状态运动学及动力学仿真
        5.3.1 推靠系统测量状态物理模型
        5.3.2 测量状态仿真及结果后处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推靠系统推靠臂轮廓线研究
    6.1 三种推靠臂结构参数化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6.1.1 渐开线型推靠臂结构参数化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6.1.2 阿基米德螺旋线型推靠臂结构参数化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6.1.3 偏心圆弧线型推靠臂结构参数化设计及运动特性分析
    6.2 三种推靠臂凸轮机构的效率分析
    6.3 基于Adams三种推靠系统活塞杆运动对比分析
        6.3.1 推靠系统打开状态活塞杆运动对比分析
        6.3.2 推靠系统测量状态活塞杆运动对比分析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6)可寻址组合测井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方法及路线
第二章 组合测井仪测井原理
    2.1 组合仪测井原理
        2.1.1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
        2.1.2 自然电位测井
        2.1.3 井径测井
    2.2 数字遥测可寻址技术原理
第三章 可寻址组合测井仪采集和通讯系统研制
    3.1 设计方案
    3.2 可寻址组合仪的研制
        3.2.1 电子线路设计
        3.2.2 可寻址组合仪推靠器部分的研制
    3.3 数字遥测短节(3514)的研制
        3.3.1 电路设计
        3.3.2 软件编制
    3.4 电极的研制
    3.5 地面软件的编制
第四章 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4.1 仪器高温高压测试
    4.2 孤XX井测井试验效果
    4.3 SL-XX井应用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7)微电阻率井径组合仪单电机双驱动推靠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单电机双驱动推靠系统技术构成
2 双驱动推靠器机构设计
    2.1 极板推靠臂受力分析及计算
        2.1.1 取极板为研究对象
        2.1.2 取极板臂为研究对象
    2.2 双驱动机构设计
    2.3 推靠器控制电路
3 应用效果
4 结论

(8)双向作用测井设备液压驱动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测井行业发展现状
        1.3.2 国内测井行业发展现状
        1.3.3 测井行业发展综述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测井仪液压驱动系统结构设计
    2.1 液压系统的总体设计
        2.1.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1.2 液压系统整体结构
    2.2 连接体的设计
    2.3 外壳设计
    2.4 油路参数的计算
    2.5 液压集成块的设计
        2.5.1 液压缸的设计
        2.5.2 油路集成块的结构设计
        2.5.3 高温对系统应力的影响
    2.6 平衡活塞的设计
    2.7 密封圈的选择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压系统关键阀类零件的设计
    3.1 阀整体结构设计
        3.1.1 电磁阀油路参数设计
        3.1.2 阀口多密封圈的设计
    3.2 阀内孔油路流体仿真
        3.2.1 FLUENT 软件的简介
        3.2.2 GAMBIT 前处理模型的建立
        3.2.3 FLUENT 仿真
        3.2.4 FLUENT 迭代结果分析
    3.3 电磁阀驱动线圈的设计
        3.3.1 线圈的设计简介
        3.3.2 线圈参数方案设计
        3.3.3 线圈的校核计算
    3.4 电磁阀辅助弹簧的设计
    3.5 电磁阀材料的选择与校核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井仪液压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
    4.1 整体控制方案设计
    4.2 液压驱动系统的软件控制方案设计
    4.3 液压元件的硬件电路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液压系统与测井仪组合装配调试与实验验证
    5.1 测井仪液压系统的装配
    5.2 测井设备的地面整机调试运行
    5.3 测井设备的井下模拟试验运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柱塞泵的研制
    附录 2 辅助阀类零件的设计计算
致谢

(9)新一代国产电成像测井仪ERMI推靠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动式推靠机构
    1.1 工作原理
    1.2 弹簧的选择与载荷计算
    1.3 极板力计算
    1.4 极板力的实验验证
    1.5 安全销的设计
2 机械式传动系统的设计
    2.1 扭矩限制器
    2.2 超越离合器
3 分体式平衡活塞的设计
    3.1 活塞行程的设计
4 现场应用
5 结语

(10)两种推靠机构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推靠机构设计
    1) 模型建立。
2 推靠机构分析
    通过图3可以看出:
3 实验验证
4 结语

四、井径/微电极测井仪推靠装置的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独立四臂井径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D]. 杜永波.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新型井径微电极微球组合测井仪[J]. 张成.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0(06)
  • [3]三臂井径多功能推靠器控制模块设计[D]. 赵凯.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微球聚焦测井仪推靠系统设计与研究[D]. 冯斌.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9)
  • [5]分动式六臂井径测井仪设计及推靠系统性能研究[D]. 张飞.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6]可寻址组合测井仪研制[D]. 周玉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7]微电阻率井径组合仪单电机双驱动推靠器设计[J]. 王利宁,陈草棠,包德洲,李玲芝. 测井技术, 2013(06)
  • [8]双向作用测井设备液压驱动系统的研制[D]. 任红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9]新一代国产电成像测井仪ERMI推靠器设计[J]. 廖胜军,冯永仁,侯洪为,张志刚,于增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10]两种推靠机构的研究与应用[J]. 廖胜军,侯洪为,张志刚. 科技风, 2012(14)

标签:;  ;  ;  ;  ;  

卡尺/微电极测井仪上推装置优化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