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故事与古代小说创作

佛经故事与古代小说创作

一、佛经斗法故事与古代小说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曹磊[1](2021)在《《锋剑春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锋剑春秋》为清中叶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共计六十回。书叙天意在秦,六国当灭,已位列仙班的孙膑因父兄之仇毅然下山,与秦属阵营的海潮圣人等在燕齐战场上摆阵斗法,各显神通。但天命难违,经三教圣人说合,孙膑最终黯然归山,秦得以成就霸业。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基于对《锋剑春秋》成书来源之说的怀疑和对其作者身份的蠡测,立足文本内容,论证了“《锋剑春秋》应该是承续元话本而来”有待商榷,其情节、人物和命名称谓与前期古典小说和民间艺术存在“文本间性”;作者身份应为民间“流行作家”。其次,通过对《锋剑春秋》与《孙庞斗志演义》的文本对比;“历史演义”中的神异书写和“神异想象”中的历史讲述的辨析;“神魔小说”概念与审美规范的重新厘定,指出《锋剑春秋》归于“讲史部”的书目分类欠妥,其题材为神魔小说,并表现出对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世情小说的借鉴与融合。再次,聚焦于《锋剑春秋》中的神魔书写:伦理立场的设定方面,时时可见作者的挣扎与自适:对儒家伦理的态度体现出反叛——回归——和解——崩塌的隐性进程,从神魔立场的设定上亦可管窥作者主观创作意图与客观写作结果的背离,女将书写则体现出“欲迎还拒”的暧昧态度;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演变方面,以孙膑和毛遂为例:孙膑形象从传统的兵家智者转变为道家术士,毛遂则从自荐门客演化为油滑神偷,以神异书写附会历史,往往出现实有其人、杜撰其事、本无其实的文学现象;“请神”的情节描写方面,展现了作品对“意态结构”的继承和对“神仙合流”观念的“拨乱反正”,以及作家对神仙关系的独特思考和请神杀敌、破宝、调停、压阵诉求的文学想象;小说中的阵法书写方面,将四象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观念与仙家法术相结合,杂以民俗信仰中的种种仪式与禁忌,较之以往神魔小说,在形式和体量上都有丰富和延展。。最后,对《锋剑春秋》及该类作品的文学和文化意义加以总结。跨类型叙事的写作风格使《锋剑春秋》兼具“四奇”,这种多重叙事的“杂糅”更像是一种“自救”。清中叶之后神魔小说的创作并非衰退,它植根于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生活体验和文化心理之中,凝聚了先民膜拜,敬仰,畏惧,亲昵,厌胜,慰藉,乐闻,怕见种种复杂情绪,不断为个体寻根和文化溯源提供栖居之所。

南超[2](2020)在《方汝浩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方汝浩生活于明末,创作了《禅真逸史》《禅真后史》及《扫魅敦伦东度记》三部小说。前两部小说主要阐发“禅真”题旨,既有对晚明世俗化的揭示,又传达出作者儒释道融合的救世理想。后者《东度记》宣教色彩明显,人物情节虽为宣教而设,却艺术鲜明。三部作品主题虽别,但在世俗化书写、忠孝劝诫以及题材综合方面具有一致性,并开跨类型小说之先声。概而言之,三部作品既是方汝浩理想人格的体现,又是明末社会的缩影。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汝浩作品梳理。系统梳理近代学者关于方汝浩及其作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厘清《禅真逸史》《禅真后史》及《扫魅敦伦东度记》存世版本和内容,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禅真”小说思想研究。方汝浩“禅真”小说不仅具有社会认识性,还体现作家思想性。社会认识性在于通过对晚明世俗化的揭示,反映当时社会世态人情;作家理想型则通过“禅真”题旨的宣扬,冀求实现儒释道融合来达到救世目的。第三部分:“禅真”小说艺术研究。“禅真”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题材综合这一特征上。在继承之前题材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创见。继承体现在对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和世情小说结构、情节以及人物上的借鉴,创见则表现在写法上的开拓:历史加重虚构成分,人物塑造文雅兼备,神魔题材梦幻书写增多,世情描写更为多元。第四部分:《东度记》宣教色彩及价值研究。出于宣教需要,《东度记》对达摩形象进行宗教化改造。方汝浩的宣教具有社会认识价值,主要表现在对晚明世相的广泛揭露、忠孝观念的宣扬、三教合一的救世理想。在写法上特征明显,体现在妖魔虚化、人名标签化、正邪斗争以说理为主。

李红[3](2020)在《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说话艺术可溯之源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已经出现说故事的因素,先秦瞽曚俳优说唱孕育了最早的说话艺术。到了后代,隋代侯白“能说一个好话”,唐代宫廷与民间都有频繁的说话活动。宋代是中国传统说话繁荣发展时期,不仅出现专门的“说话四家”,还有勾栏瓦舍这样的专门演出场所供说话艺术活动。说话艺人组织了专门的行会、书会,挂牌演出,盛极一时。宋代说话艺术的高度繁荣发展到元代实现了从口头到书面的飞跃。本文研究课题是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元刊平话刊行于元代,它既是元代通俗小说的代表,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又是中国传统说话艺术高度繁荣的表现,课题本身显现着文学与文艺双重价值。本文将元刊平话置于传统说话视域下,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新视角下,通过努力做出一点点新意,能够在前辈学者研究基础上对元刊平话有更深入的认识。本文谈及的元刊平话主要指元刊《全相平话五种》,不涉及其它。元刊《全相平话五种》指的是元代建安虞氏书商在元至治年间刊刻发行的讲史平话,是五种平话的合称,包括:《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新刊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新刊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新刊全相平话三国志》《新刊全相秦并六国平话》。这些平话作品每一种都分上中下三卷,除封面插图外,正文每页上面三分之一篇幅为图像,下面三分之二为文字,这种以图像和文字并出为形式的讲史平话,称之为“全相平话”。论文共六章内容,叙述过程中均采用元刊平话作品简称,分别从平话概念的界定;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这六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第一章是平话概念的界定。平话一词最早作为方言出现,是广西方言的一种,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是历史上人口流动与当地语言融合而成的一种方言形式。福建闽东地区也有被称为平话的方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作为方言的平话与元代刊行的平话文本似乎并无关系,实际上两者存在一定联系。平话一词不同于话本,不同于词话、诗话等同时代其他说唱文本。“平话”与“评话”一度混称,实则是不同概念,论文通过对比分析指出元刊平话是元代刊印的用当时流行的白话写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是传统说话繁荣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重要体现。论文第二章论述从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传统说话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击鼓说唱俑的出土成为传统说话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实物资料。传统说话在两宋呈现繁荣局面,出现专门说话家数,两宋说话繁荣发展直接促进了元刊平话成书。元刊平话在元代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模仿说话人套语、表演方式、临场敷演等特点,同时依傍史书,借鉴民间传说及同时代元杂剧逐渐成书。论文第三章论述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元刊平话作为元代通俗小说代表,在叙事内容、叙事结构、叙事话语上都具有鲜明特征。元刊平话采用顺序联结性的线性叙事结构,围绕主要人物串联故事情节,在历史全知叙事视角下,从大时空叙事开始,长于预叙,以说话人的口吻体现叙述者声音,其间多穿插诗词韵语赋文,呈现诗性叙事话语特征。元刊平话不以儒家正统思想为标准,从普通大众审美需求出发,体现民间宗教思想,抒写平民英雄,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论文第四章论述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元刊平话采用“全相”模式,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文字简化,与市民阶层白话无异,这种浅俗直观的形式会拥有更多读者,使普通大众的阅读过程轻松愉快,对普通读者具有很强吸引力。平话作品行间距较密,没有标点符号断句,阅读起来难免不便,阴文刻印给读者十分醒目的感觉,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到阴文提示的内容或者页码,极大方便了读者阅读。论文第五章论述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元刊平话继承传统说话口头表演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善于敷演等特点,虚构故事,带有鲜活可爱的民间气息,呈现出虚实相生、亦奇亦俗、浅显直率的审美特点。元刊平话基本依据史实,在实的基础上又多敷演虚构;善于造奇,满足普通读者猎奇心理,追求人物描写的俚俗之气;平话去繁就简突出主线,粗线条讲述故事,洒脱豪迈,直率地表达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反映民众心声,通俗易懂,保有通俗小说草创时期的最初形态。论文第六章论述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元刊平话是传统说话艺术及通俗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具有文学与文艺双重价值。元刊平话上承传统说话,不仅促进后世“评话”、“评书”艺术的再兴,更对明代章回体小说产生重要影响。元刊平话作品为章回体小说在故事内容和整体框架上提供了前提准备,章回体小说继承了元刊平话诸多特点,同时也进行了较大改造,《三国演义》与《封神演义》是成功改造的代表。通过《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章回体小说直承元刊平话而来,正是有了元刊平话作品前期创作的探索与实践,才有了后来章回体小说的巨大成功。总的来说,元刊平话承继中国传统说话艺术而来,是传统说话口头讲史到书面讲史的飞跃,这个飞跃完成的标志就是平话。元人用笔将口头讲史故事记录下来,并开创性地编成小说予以刊行,使中国通俗小说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元刊平话代表着中国通俗小说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证的繁荣时期,在中国传统说话发展视域下审视元刊平话,不仅可以厘清传统说话发展脉络,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处在开创时期的元刊平话,其成书过程、表现形式、审美特点等对后代章回体小说的重要影响,元刊平话直接促进了后世章回体小说的出现与全面繁荣。

贾秀兰[4](2020)在《屠隆《鸿苞》中小说资料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屠隆活跃于隆万之际,为明末复古派末五子之一。《鸿苞》是其晚年心血的结晶,此书内容广博,渔猎诸子,网罗百家,宣传三教合一的思想。清中叶《四库全书总目》将《鸿苞》归于“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基本反映了它的学术性质。清初祁理孙《奕庆藏书楼书目》将其隶于“子部·稗乘家·说汇”则标示了其“说部”及“编纂”成书的特征。受到明代博学思潮的影响,屠隆《鸿苞》辑录了许多史传、说部、佛书、道藏中的资料,蕴含大量小说韵味十足的作品,可大致归为三类:一是志人类,主要是杂传作品;二是志怪类,包括仙传体志怪与杂记体志怪;三是地理博物类,兼容地理博物与杂学知识。《鸿苞》中的小说资料是屠隆借以诠释其三教合一思想的工具。如《义士传》借鉴史家传记笔法,以“义”为统摄,宣扬儒家的忠孝节义观念;《冤对》《冥报》等篇搜聚鬼怪谲异故事,张侈因果报应,实为演绎其佛家信仰;《列仙传补》搜采当世新的仙人故事,并借梦境叙述其不凡的出身及求道之路,以此寄托其执着的神仙思想。自文学视角加以观照,《鸿苞》中小说资料总体上体现出故事性与知识性的统一,说理性与叙述性的融会。《鸿苞》中小说资料与屠隆的其他文类如戏曲、诗文等,共同展示了其宗教观与文学观,因而是屠隆及其作品研究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阮鸿璜[5](2020)在《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文中指出在佛教典籍的中文译者之中,康僧会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身兼西域、中土、南亚三种文化背景。康僧会是三国时人,赤乌十年(247)“杖锡东游”,在建业传播佛教三十三年,一生中以着作、译经等弘法度生,有江南佛教第一人的美称,其翻译作品《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至今流传。《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属于《佛本生》寓言故事集,这两本经书的故事除少数佛传以外,大部分都是讲述佛陀前生修行的故事,其中属于《佛本生》的故事大多数都是从印度民间故事中借鉴并改编的。印度作为世界寓言故事之乡,各宗教常利用民间故事来达到各自的宗教目的,佛教也不列外。通过汉译佛典的传入,佛教化的印度民间故事对中国文学特别是民间文学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些故事从佛典来到民间,为适应中国的文化背景变成本土化的民间故事,但通过考证可发现其根源在印度。这些故事不仅流传在中国民间,在其他国家及民族中都有流传,有些故事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故事类型和母题。本文将康僧会所译的《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东亚文化圈诸国,包括中国、越南、日本和朝鲜等国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采用比较故事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来分析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故事的演变过程和传播的路线,通过其在东亚文化圈内的流传状分析其亲缘关系及本土化后的改变。这些故事起源于民间,经过宗教改编成为宗教故事,之后又回归民间,随着佛教经典的传播对东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最终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东亚文化认同有着重要意义。

王子成[6](2020)在《古典小说与佛经文艺的双向互动及其社会时代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古典小说的发展与佛教文化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密不可分。文章从小说和佛经的文本出发,以因寻果和以果论因,深入分析了佛经文艺与古典小说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文章指出:俗讲这种宗教说唱形式在唐朝的兴盛,属于佛教文化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衍生出的特殊社会现象,俗讲开中国通俗表演文艺之先河,与宋朝的说书伎艺以及市人小说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随着宋朝文艺的全面兴盛,小说已经从文人书斋走进了百姓的生活,并直接影响到明清神魔小说的发展。

田国民[7](2020)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故事跨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在明代,“郑和下西洋”故事见于正史、笔记、戏曲及通俗小说中,不同文本对这一故事的描述各不相同,有详有简、有实有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文本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明代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的“郑和下西洋”故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文本中“郑和下西洋”故事的特征、承袭关系、改编手法、创作目的、艺术特色,探究明代“郑和下西洋”故事从历史故事向神魔斗法故事演进的历程,具体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章:剖析明代正史中“郑和下西洋”故事的特征。结合正史中郑和下西洋相关记载的缺失性这一特征,从“不宝远物”与“不治夷狄”等正统观念方面入手,着力分析令学界颇感困惑的“郑和下西洋”相关记载缺失的原因。第二章:比较笔记文本中“郑和下西洋”故事与正史的不同特征。从具体内容与思想意蕴两个方面入手,探究笔记可补正史记载不足之处。第三章:研究明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中的“郑和下西洋”故事。首先,通过列举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对笔记的借鉴之处,进而明确该剧与笔记之间的文本承继关系。其次,从《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对正史的借鉴之处入手,论述该剧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最后,结合戏曲“场上文学”这一文本特征,分析《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对笔记及正史中“郑和下西洋”故事的删减、改编之处及其原因,并探究该剧在“郑和下西洋”故事演进过程中的文本意义。第四章:主要研究明代通俗小说《西洋记》中的“郑和下西洋”故事。首先,通过列举《西洋记》对正史的借鉴之处,明确史书中正统观念对《西洋记》的影响,进而论述《西洋记》“不宝远物”的创作主旨。其次,从《西洋记》对笔记内容的筛选、改编、扩充之处入手,论述《西洋记》对笔记的演绎方式,探究《西洋记》的取材原则及其成因。再次,通过列举《西洋记》各章回首诗的文献出处,论述《西洋记》回首诗对唐诗宋词的借鉴、改编方式与辑佚价值,并分析《西洋记》在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演变过程中的文本意义。最后,结合《西洋记》对正史等文本的借鉴、改编情况,探究《西洋记》中相关人物形象、情节的历史出处、文献依据,明确其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分析《西洋记》中“郑和下西洋”故事神魔化的原因。

张润时[8](2020)在《《封神演义》宝物研究》文中提出《封神演义》以商周大战作为历史背景,战争中各种宝物、法器各显神通,构建起一个充满魔幻色彩、极具想象力的超凡世界,是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性作品。作品中呈现的众多宝物,是推动故事情节、彰显人物特色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封神演义》中的宝物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宝物在小说中的叙事特征、叙事效果和叙事意义入手,对《封神演义》中的宝物进行详细的解读,并从文化角度分析宝物所体现的文化元素、宝物所代表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精神,对《封神演义》中的宝物和宝物文化进行整体研究与阐述。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以《封神演义》坐骑宝物为切入点,将其分为走兽类、神兽类、飞禽和水兽类四种类型,并选取马、牛、鹿、麒麟、青鸾等典型坐骑从文化源流、文化意蕴作详细剖析,总结坐骑宝物的共性特征、叙事特征以及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对《封神演义》日用器物类宝物进行研究,将日用器物类宝物分为葫芦类、宝珠类、宝镜及宝扇类四种类型,并选取葫芦、定海珠、照妖鉴、五火七禽扇等典型宝物从文化源流、文化意蕴、神奇功能几方面作详细剖析,总结日用器物类宝物的功能、叙事特征以及与人物塑造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从宏观角度对《封神演义》的宝物进行研究,认为宝物多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动植物或是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器物,是能够决定战争胜负的神奇物件。众多宝物具有道教、佛教文化渊源,体现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同时宝物中火元素、水元素的运用也体现出相生相克的五行文化特征。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进行总结。通过以上研究,不仅能够对明清神魔小说与历史、现实的关系,通俗小说的叙事特征,《封神演义》宝物叙事承前启后的地位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能够通过对宝物的研究,理解作品的神化思维、神秘崇拜等复杂关系,并且能够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批判的角度,进行综合的研究和反思,能够从文化角度理解《封神演义》中宝物背后的故事,探究其源起,理解其内涵。

郭峪良[9](2019)在《明清小说与宝卷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小说与宝卷两种文体发展至明清时期交汇明显,并同处繁荣阶段,本文以文献学方法为研究基础,以比较方法为主体,兼以叙事学、历史学、民俗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观点和理论进行阐释论述,在比较小说与宝卷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同时,探讨两者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关系,进而明晰明清时期叙事文学的发展轨迹与内在规律,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明确研究对象;整理、归纳20世纪以来学界相关研究成果;指出本选题的意义所在,即通过比较相同历史区间内,两种叙事文体的发展脉络,揭示叙事文学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第二章,按照萌发期、发展期、繁荣期的时间线索梳理中国通俗小说与宝卷发展的基本脉络,同时比较相同历史时期内两种文体的发展态势,揭示出小说与宝卷的演进区间是大体同步的。第三章,比较小说与宝卷的平面文化特征,探讨两者在同为叙事文学和通俗文学层面的相同性,同时分析小说与宝卷在语境、作者、受众三个层面的差异性。第四章,探讨宝卷对小说的接受情况。从整体的因袭加工、片段的择取改编、零散元素的利用、内容的间接模仿四个方面解析宝卷对小说的改编方式,并归纳宝卷在改编小说时的特点,即选择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进行加工;在内容的演说中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口头表达上的狂欢性;神道思想的杂糅性仍然贯穿于始终;对于小说的欠缺处,又以民间思维的创造性予以弥补。第五章,从提供素材和推动小说广泛传播两个方面探讨宝卷对小说的影响,指出作为说唱形式之一的宝卷,是连接小说原典与底层民众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重述、复读小说的同时,宝卷对小说情节、人物在中下层社会的广泛传播,以及实现文学经典化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刘悦[10](2019)在《唐前史传人物在敦煌变文中的书写》文中研究表明由《左传》《史记》等开创的史传传统是中国叙事文学的基础和源头。其中所书写的历史人物在后来被不断叙述和演绎,在不同文本中表现出不同的形象。人物形象演变历程一直在学界广受关注。值得重视的是,一些颇具代表性的史传人物也在唐代敦煌变文中的部分讲史类作品中得到了描摹和呈现,展现出较为独特的面貌,这些讲史类作品以史传为基础,对后来的平话小说、历史演义产生影响。本文以敦煌变文中出现的八位历史人物为切入点,综合运用平行研究、文本细读、社会历史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二者间的差异性与共通性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文化、艺术、心理等角度进一步探寻原因。研究变文与史传文学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史传对叙事文学的重大影响,也为雅俗文化的相互交流提供思路。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绪论、正文以及余论。绪论首先对文献材料和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整理、明确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通过研究现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确立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唐前史传人物在变文中的形象演变”从选取的八位历史人物入手,对其故事流变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勾勒故事发展的大致脉络,并对比总结其在变文故事书写中的不同内容。从不同方面对人物形象演变进行梳理,为后文展开具体的比较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变文书写中的特质”主要讨论了史传人物进入变文书写后所具有的特质。首先是语言结构上。灵活随意的口语、情感表达的私人性和书写模式的程式化使之区别史传,体现出民间性。其次在情节故事上,宗教形象和宗教活动现象表现出变文的宗教特质。最后,鲜明的个性和夸张的人物描写满足人们的娱乐性要求。第三章,“变文人物书写对史传传统的承继”主要论述变文书写中的史传人物与史传叙事中人物的一致性。首先变文在对史传人物重新塑造的过程中体现出儒家思想对“义”“勇”“智”“孝”的褒扬以及儒家维护服务大一统的意识。其次,受到史传“实录”干预,变文故事尊重历史背景和人物基本命运,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创作想象。其三,变文继承了史传的描写手法、叙述方法和第三人称非聚焦型的叙述方式,艺术手法的熟练运用使变文的篇章布局紧驰有度,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更具艺术性。第四章,“史传人物在变文书写中形象异同探源”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对形象异同分别探析,认为其主要受到文化、艺术、心理三个层面的影响。其相同性归纳为三点:一是佛教与儒家的相互渗透的社会背景导致佛经叙述和史传叙事的相互融合;二是作为兼具历史与文学双重特征的文体,传记文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想象使它与变文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三是作家受到的文化教育决定了史传人物在变文书写中的表现。其差异性根源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从创作过程和目标看,史传的目的是记载史事为后世的统治提供经验,而变文作为宗教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产物,带有迎合受众者的趣味的目的;从创作审美上,史传叙事追求典雅性和完整性,以阐明“义理”为创作旨归。变文则以俗为美,以情感的抒发为主要动力;从创作心理上,自我意识的不同觉醒和对欲望的不同认识导致二者对“人性”的不同体现。余论部分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变文在史传与小说发展关系中所起到的联结作用,以及在雅俗文化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文学发展过程中,变文具有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为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的多样性提供新的思路。

二、佛经斗法故事与古代小说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佛经斗法故事与古代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锋剑春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对象版本选择
    三、《锋剑春秋》研究综述
第一章 《锋剑春秋》的成书与作者
    第一节 《锋剑春秋》成书来源探讨
    第二节 《锋剑春秋》作者身份蠡测
第二章 《锋剑春秋》的题材界定与新变
    第一节 “以神演史”并非“讲史”
    第二节 “万仙斗法”状似“神魔”
第三章 《锋剑春秋》的神魔书写
    第一节 《锋剑春秋》中的伦理立场
        一、儒家伦理——反叛·回归·和解·崩塌
        二、神魔立场——主观创作意图与客观写作结果背离
        三、女将书写——“欲迎还拒”
    第二节 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转变
        一、孙膑——从兵家智者到神仙术士
        二、毛遂——从自荐门客到油滑神偷
    第三节 请神仪式中的意态结构和神仙观念
    第四节 《锋剑春秋》中的阵法书写
第四章 《锋剑春秋》的文学与文化意义
    第一节 神魔·历史·传奇·人情——“古树新果”的跨类型叙事
    第二节 祛魅的解构与复魅的长存——神魔小说的文化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2)方汝浩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一章 方汝浩及其小说创作
    第一节 方汝浩生平考
    第二节 方汝浩小说版本概况
第二章 方汝浩“禅真”小说的思想特征
    第一节 “禅真”语词释义
    第二节 儒释道融合的思想特征
    第三节 “禅真”小说世俗化的表现
    第四节 “禅真”小说的世俗化书写原因
第三章 “禅真”小说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历史演义的架构
    第二节 英雄传奇的影子
    第三节 神魔小说的外衣
    第四节 世情因子的掺入
第四章 《东度记》的宣教书写
    第一节 达摩形象的流变及宣教色彩
    第二节 《东度记》的宣教价值
    第三节 《东度记》的艺术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展望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展望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平话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作为方言的平话
    第二节 平话与其他文本比较
        一、平话与话本比较
        二、平话与诗话、词话比较
    第三节 平话与评话混用
    第四节 如何定义元刊全相平话
第二章 从传统说话到元刊平话成书
    第一节 传统说话的繁荣
        一、唐前说话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二、唐代说话艺术的成熟
        三、两宋说话艺术的繁荣
    第二节 元刊平话与说话的密切关系
        一、元刊平话对说话套语的模仿
        二、元刊平话对说话表演方式的模仿
        三、元刊平话对说话人临场敷演的模仿
    第三节 元刊平话产生的社会条件
        一、元代社会现实影响平话作品的产生
        二、元代具备平话刊印发行的社会文化条件
        三、元代尚俗尚直的社会风气促进平话形成
    第四节 元刊平话人物故事的来源
        一、对史书内容的继承借鉴和直接照搬
        二、对史书零星记载的敷演铺叙
        三、完全虚构无史可证的情节
        四、与元杂剧故事的同构
        五、咏史诗对元刊平话的影响
第三章 元刊平话叙事相关问题
    第一节 叙事内容
        一、故事内容
        二、塑造平民化英雄人物
        三、民间宗教思想的体现
    第二节 叙事结构
        一、顺序联结性的线性叙事结构
        二、以主要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结构
    第三节 叙事话语
        一、历史全知叙事视角
        二、以说话人的口吻体现叙述者声音
        三、诗性叙事话语的表现
第四章 元刊平话外在表现形式
    第一节 “全相”模式
        一、封面插图
        二、正文插图
    第二节 醒目的阴文
        一、诗词诏奏提示下文类阴文
        二、提示故事情节类阴文
        三、提示国名类阴文
        四、分卷或标记页码数字类阴文
第五章 元刊平话内在审美特点
    第一节 虚实相生
        一、依据史书以实为主
        二、虚实参半,有意虚构
    第二节 亦奇亦俗
        一、善于造奇,满足读者猎奇愿望
        二、人物描写追求俚俗之气
    第三节 浅显直率
        一、去繁就简突出主线
        二、粗线条讲述故事
        三、直率的人物描写风格
第六章 元刊平话对后世影响
    第一节 对后世说话及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一、促进“评话”、“评书”艺术再兴
        二、对明代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第二节 《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比较分析
        一、《三国演义》对《三国志平话》的继承演变
        二、《三国志平话》与《三国演义》内在差异
    第三节 《武王伐纣平话》与《封神演义》比较分析
        一、《封神演义》对《武王伐纣平话》的承袭
        二、《封神演义》与《武王伐纣平话》内在差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4)屠隆《鸿苞》中小说资料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已有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屠隆生平思想及《鸿苞》性质
    第一节 屠隆生平
    第二节 《鸿苞》思想内涵
    第三节 《鸿苞》性质类别
第二章 《鸿苞》中小说资料与屠隆三教思想
    第一节 《鸿苞》中小说资料与儒家治世情怀
        一、政治思想
        二、伦理思想
    第二节 《鸿苞》中小说资料与释家劝世教化
        一、因果报应
        二、悲悯苦行
        三、人生如梦
    第三节 《鸿苞》中小说资料与道家的遁世兼补世
        一、求道心坚
        二、济世救民
        三、城隍信仰
    第四节 《鸿苞》中小说资料与屠隆的异书之好
第三章 《鸿苞》中小说资料的叙事学价值
    第一节 《鸿苞》小说资料分类概况
        一、志人类
        二、志怪类
        三、地理博物类
    第二节 《鸿苞》中小说资料叙事艺术
        一、儒家思想与志人小说
        二、佛教观念与志怪小说
        三、道教信仰与地理博物小说
    第三节 《鸿苞》中小说资料与屠隆其他文类之关系
        一、《鸿苞》与屠隆戏曲作品
        二、《鸿苞》与屠隆诗文作品
结语
附录:屠隆《舆图要略》辑纂特色管窥
征引文献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论文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及目的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康僧会个人及其作品研究回顾
        一、康僧会生平事迹研究回顾
        二、康僧会作品研究回顾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东亚文化圈
        (二)民间故事及其分类
        (三)民间故事AT分类与类型和母题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理论
        三、本论文章节安排
第一章 康僧会生平及其所着的作品
    第一节 康僧会生平考
        一、康僧会少年时期
        二、康僧会在华传教时期
    第二节 康僧会所着的作品
        一、诸经录记载康僧会作品
        二、僧会作品着作时间问题
    第三节 康僧会大乘禅思想及其故事
        一、康僧会大乘禅思想
        二、康僧会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小结
第二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文本问题
    第一节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的本问题
        一、章节问题
        二、词序倒置问题
    第二节 来源于印度的故事
        一、来源于巴利文《本生经》的故事
        二、来源于印度民间故事
    第三节 康僧会与东亚共同文化价值
        一、运用儒家“仁”、“孝”的价值
        二、康僧会的治国思想
    小结
第三章 《六度集经》及《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一、《理家本生》与“善用小钱成巨富”
        二、《国王本生》与“狸猫换太子”
        三、报恩的动物和忘恩的人
        四、心挂在树梢上
        五、“戒言和尤利亚式的信”
        六、把乌龟弄到水边淹死
        七、狼和鹤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一、雁衔龟
        二、寻宝者互相谋害
        三、田螺姑娘的原型
    小结
第四章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一、越南民间故事从形成到衰退
        二、越南民间故事主要特征
        三、越南民间故事收集和分类
        四、越南民间故事的来源
    第二节 《六度集经》、《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一、《六度集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二、《旧杂譬喻经》与越南民间故事
    第三节 从《国王本生》到越南民族起源传说故事
        一、越南民族起源的记载
        二、《国王本生》和《百卵的故事》的联系
    小结
第五章 《六度集经》和《旧杂譬喻经》与朝、日民间故事
    第一节 概说
        一、朝鲜半岛
        二、日本
    第二节 《六度集经》与朝、日的民间故事
        一、理家本生故事
        二、活猴肝故事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
    第三节 《旧杂譬喻经》和朝鲜、日本的民间故事
        一、听懂动物语言的老爷爷
        二、寻宝者相互谋害
        三、飞在天空的乌龟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中文译着
    三、越语文献
后记

(6)古典小说与佛经文艺的双向互动及其社会时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典小说对佛经文艺的接受及其相互影响
    (一)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俗讲”,对此后古典小说以及表演文艺在结构和叙事模式上产生着明显的影响
    (二)古典小说及其相关文艺形式直接或间接改编传播佛经故事
    (三)宋元以后的市人小说开始宣扬佛教“放下”的哲理情怀
二、古典小说对佛经文艺的传播及其相互影响
    (一)唐传奇的兴盛与佛经故事的传播
    (二)佛经故事对后世神魔小说的影响
三、古典小说对佛经文艺接受传播的社会时代意义

(7)明代“郑和下西洋”故事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的现状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一章 正史记载中的郑和下西洋故事
    第一节 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一、满足财政需求
        二、扶持新势力
    第二节 明代正史中郑和下西洋史料留存情况
        一、主要内容缺失
        二、间接材料相对丰富
    第三节 正史中郑和下西洋相关史料缺失的原因
        一、“王者不治夷狄”正统观念的影响
        二、“天子不宝远物”正统观念的影响
第二章 笔记文本中的郑和下西洋故事
    第一节 笔记中“郑和下西洋”故事内容的丰实性
        一、佛教类
        二、志怪类
        三、商贸类
    第二节 笔记的思想意蕴
        一、取宝主题
        二、猎奇思想
第三章 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中的郑和下西洋故事
    第一节 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对笔记的借鉴
        一、对笔记内容的借鉴
        二、对笔记思想意蕴的借鉴
    第二节 《奉天命三保下西洋》的艺术特色
        一、虚实结合
        二、韵散结合
    第三节 杂剧《奉天命三保下西洋》对郑和下西洋故事的改编
        一、情节的改编
        二、忠君思想的强化
第四章 《西洋记》中的郑和下西洋故事
    第一节 史书中正统观念对《西洋记》的影响
    第二节 《西洋记》对笔记的演绎
        一、基于笔记的斗法情节
        二、基于笔记的人物形象创造
        三、对笔记中志怪故事的广泛吸纳
        四、对笔记中商贸内容的刻意回避
    第三节 《西洋记》回首诗对唐诗宋词的借鉴
        一、《西洋记》回首诗的来源
        二、《西洋记》回首诗的借鉴手法
        三、《西洋记》回首诗对《全唐诗》的辑佚价值
    第四节 《西洋记》的艺术特色
        一、虚实结合
        二、文备众体
    第五节 佛教对郑和下西洋故事神魔化的影响
        一、《西洋记》创作的佛教背景及罗懋登的佛学素养
        二、罗懋登的佛学素养对其创作《西洋记》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封神演义》宝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封神演义》坐骑类宝物
    第一节 走兽:神马奇牛放光华
        一、马
        二、牛
        三、鹿
    第二节 神兽:上古神兽现神威
        一、麒麟
        二、其他神兽
    第三节 飞禽与水兽:上天入海搅浪波
        一、鹤
        二、青鸾
        三、水兽
    第四节 坐骑类宝物的叙事与文化
        一、坐骑类宝物的叙事特点
        二、坐骑类宝物的文化意蕴
    小结
第二章 《封神演义》日用器物类宝物
    第一节 葫芦:囚敌杀敌聚宝物
        一、鸿钧葫芦
        二、金葫芦
        三、红葫芦
    第二节 珠宝:光华伤人可惑敌
        一、定海珠
        二、戳目珠
        三、定风珠
    第三节 镜及扇:鉴妖化敌显神通
        一、照妖鉴
        二、宝扇
    第四节 日用器物类宝物的叙事
        一、日用器物类宝物的叙事特点
        二、日用器物类宝物的文化源流
    小结
第三章 《封神演义》与中国宝物文化
    第一节 《封神演义》中的宝物观
        一、宝物与生活
        二、宝物与战争
    第二节 宝物与宗教文化
        一、宝物与道教文化
        二、宝物与佛教文化
        三、其他民间宗教
    第三节 宝物与五行文化
        一、宝物与火
        二、宝物与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明清小说与宝卷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1.4 研究设想
第2章 小说与宝卷的发展轨迹
    2.1 萌发期的小说与宝卷
    2.2 发展期的小说与宝卷
    2.3 繁荣期的小说与宝卷
第3章 小说与宝卷的文体关系
    3.1 小说与宝卷之异
        3.1.1 语境
        3.1.2 作者
        3.1.3 受众
    3.2 小说与宝卷之同
        3.2.1 同为叙事文学
        3.2.2 同为通俗文学
第4章 宝卷对小说的接受
    4.1 小说内容与形式对宝卷的渗透
        4.1.1 小说内容题材在宝卷中的显现
        4.1.2 小说结构形式在宝卷中的体现
    4.2 宝卷对小说的改编方式
        4.2.1 整体因袭加工
        4.2.2 片段择取改编
        4.2.3 零散元素利用
        4.2.4 内容间接模仿
    4.3 宝卷改编小说的特点
        4.3.1 人物事件的选择性
        4.3.2 内容演说的随意性
        4.3.3 口头表达的狂欢性
        4.3.4 神道思想的杂糅性
        4.3.5 民间思维的创造性
第5章 宝卷对小说的影响
    5.1 宝卷为小说提供写作素材
        5.1.1 小说借鉴宝卷情节模式
        5.1.2 小说吸收宝卷演说内容
    5.2 宝卷推动小说的广泛传播
        5.2.1 宝卷扩大小说的接受群
        5.2.2 宝卷促进小说的经典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唐前史传人物在敦煌变文中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一章 唐前史传人物在变文中的形象演变
    第一节 先秦历史人物
        一、舜
        二、伍子胥
        三、孟姜女
    第二节 《史记》《汉书》中的历史人物
        一、李陵
        二、王陵
        三、季布
    第三节 其他正史中的历史人物
        一、王昭君
        二、韩擒虎
第二章 变文书写的特质
    第一节 语言、结构的民间性
        一、灵活生新的口语性
        二、情感表达的私人性
        三、书写模式程式化
    第二节 情节、故事的宗教性
        一、龙、帝释、五道将军等神仙援助
        二、祭祀、斗法等宗教活动
        三、梦、预兆等灵异现象
    第三节 形象、情境的娱乐性
        一、为子死孝,为臣死忠: 人物脸谱化
        二、怒发嬉笑,面面逼肖: 个性的锐化丰满
        三、奇情侠气,逸韵英风: 艺能的夸大
第三章 变文人物书写对史传传统的继承
    第一节 儒家观念的延续
        一、义、勇、智、孝: 个体行为的儒家准则
        二、“大一统”: 变文中的家国理想
    第二节 真实人物:对 史传历史的认同与共构
        一、人物形象的同一与强化
        二、历史情节的承继与微调
    第三节 艺术手法的借鉴与衍伸
        一、不幻不文: 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
        二、字句章法: 详略得当的叙述方法
        三、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非聚焦型)
第四章 史传人物在变文中的形象异同探源
    第一节 形象相同探源
        一、社会: 佛儒互渗
        二、艺术: 想象与真实
        三、表现: 作家读者的接受与体验
    第二节 形象差异探源
        一、创作目标: 实录性与故事性
        二、审美倾向: 教化主理与娱乐主情
        三、情感诉求: 神性与人性
    第三节 审美意识与宗教精神的背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佛经斗法故事与古代小说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锋剑春秋》研究[D]. 曹磊.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2]方汝浩小说研究[D]. 南超. 陕西理工大学, 2020(11)
  • [3]中国传统说话视域下的元刊平话研究[D]. 李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屠隆《鸿苞》中小说资料探究[D]. 贾秀兰.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康僧会汉译佛典故事与东亚文化认同研究[D]. 阮鸿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古典小说与佛经文艺的双向互动及其社会时代意义[J]. 王子成. 明清小说研究, 2020(02)
  • [7]明代“郑和下西洋”故事跨文本研究[D]. 田国民.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8]《封神演义》宝物研究[D]. 张润时.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明清小说与宝卷互动关系研究[D]. 郭峪良. 辽宁大学, 2019(10)
  • [10]唐前史传人物在敦煌变文中的书写[D]. 刘悦.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佛经故事与古代小说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