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喜迎天然气化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论文文献综述)
李娟[1](2019)在《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文中研究表明题引在幅员辽阔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天撒珠串般地镶嵌着一片集山地、草原、森林、平原、大漠为一体的宝地。这片宝地上,雪山巍峨,森林茂密,水丰草绿,禾菽弥望、葡园千亩,棉海辽远。这片宝地,春夏之时呈现南国秀丽山水的温婉,秋冬之际彰显粗犷雄浑壮美的北国景致。这就是被誉为"乌鲁木齐后花
刘东涛[2](2015)在《PJOE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气常规能源目前仍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源泉,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油气价格波动剧烈,对能源市场造成重大冲击,相关海工装备建造市场发生显着变化。作为成长中的PJOE来讲,如何明晰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成长路径显得至关重要。根据世界油气行业发展状况及海工产业现状,结合PJOE的实际情况,本文对PJOE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战略管理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回顾,主要依据SWOT、波士顿矩阵、价值链分析、多元化协同等战略理论及分析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PJOE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外部宏观环境,如世界经济及能源格局、海工行业发展现状,各业务板块竞争态势及国家政策等,结合公司内部成长环境,如公司软硬件能力、各业务板块优劣势,综合比较分析,得出PJOE发展战略方向、发展战略方案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发展战略实施措施。本文提出了PJOE战略发展措施:即紧紧抓住世界海工建造行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加强自身软硬件能力建设;通过延伸传统业务价值链,提升传统业务附加值;重点发展大型LNG模块化业务,提高重大项目管理水平,抢占新兴市场;成立机械产品事业部,专业化稳定并发展机械产品制造业务;退出无竞争优势的“瘦狗”产品制造业务等五个方面进行展开研究,通过—系列的战略发展实施措施,切实提升PJOE战略管理水平。
任俊[3](2014)在《浅议现代管理技术对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影响之下,针对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已经全面的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所以在实践过程之中还应当加强对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基本现状分析,明确现代化管理技术对于传统工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进而使得管理的机制和制度可以得到不全的健全和全面的完善。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现代化管理技术对于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影响,同时对今后工作的趋势和核心改进方向等进行了集中性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发展和健全改进。
郭志永[4](2012)在《北大西洋U1313站深海沉积物记录的早更新世气候变化》文中提出深海沉积物具有沉积剖面连续、后期干扰少、气候信息丰富及对比性强等优点,在揭示古气候变化方面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古气候研究。北大西洋对全球变化极其敏感,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源头和驱动器。格陵兰冰芯记录中发现的Dansgaard—Oeschger循环和大西洋深海沉积记录中的Heinrich事件等均反映了北大西洋地区在古海洋学、古气候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大洋钻探计划(ODP)北大西洋162和172航次已经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大洋钻探(IODP)伊始就安排2个航次(303和306)在北大西洋进行钻探,主要目标就在于重建上新世以来的标准地层,探讨古气候变化规律和机制。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记录的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研究(批准号:40601105)”的资助下,立足于IODP北大西洋306航次位于大洋中瘠西部侧面的U1313站(约41°N,32°W)2个高分辨率钻孔(A孔和D孔)拼接的深海沉积物研究剖面,在分析利用U1313站A孔和D孔颜色反射率、磁化率和密度等航行资料的基础上,对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 (White)壳体的氧、碳同位素组成、Mg/Ca比值、Sr/Ca比值、粒度组成和矿物成分等分析。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建了海水表层古盐度(SSS)、海水氧同位素背景值δ18Oseawater、古海水表层水温(SST)和CaCO3含量;采用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环境指示意义;引入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并和小波分析方法相对比,对U1313站的多个沉积记录指标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发现一系列亚轨道尺度古气候变化周期;恢复了北大西洋早更新世(2420.88~1460.89kaB.P.)古气候变化情况,确定了26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主要的结论如下:1.北大西洋早更新世2420.88~1460.89kaB.P.,发生了多次冰漂砾沉积事件,尤以研究剖面A10H5段104~124cm (98.97~99.17mcd,2082.63~2086.79kaB.P.)最为显着,出现了明显的冰漂碎屑沉积层,肉眼可见存在有数块粒径约3-20mm左右的砾石。2.研究剖面粒度组成主要是由黏土和粉砂组成,其中又以黏土含量为主,平均达到了76.13%,粉砂含量平均为23.84%,砂的含量平均仅为0.03%。粒度频率曲线均呈现明显的双峰分布,说明由两种不同的物源组成。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分析表明,存在组分Ⅰ(<1.729um)和组分Ⅱ(>1.729um)两个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它们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基本相同,分别代表岩芯沉积的粗细颗粒的多少,推测是由西风环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两种动力条件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其含量高低的变化能够反映气候的冷暖波动情况。矿物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剖面样品主要由石英、钙长石和伊利石等矿物组成。3.利用EMD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对颜色反射率、CaCO3含量、平均粒径、中值粒径、细黏土(%)、细粉砂(%)、细黏土/细粉砂、细黏土/>8um、组分Ⅱ和组分Ⅰ/组分Ⅱ等指标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西洋地区早更新世气候变化不仅存在着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引起的偏心率周期(400ka和100ka)、岁差周期(23ka和19ka)和倾斜角周期(41ka),还存在着8ka (7.4-8.12ka)、6ka (5.79-6.4ka)、4ka (4.24-4.54ka)、3ka (3.16-3.65ka)、2ka (1.99-2.88ka)和lka (1.38-1.48ka)等一系列亚轨道的千年尺度周期。4.依据CaCO3含量和亮度L*的波动情况,在研究剖面115.48-69.43mcd(2420.88~1460.89kaB.P.)可以分为26个沉积旋回。根据深海CaCO3沉积第四纪大西洋型旋回的冰期CaCO3含量低和间冰期含量高的明显特点,可以判断出CaCO3含量和亮度L*的峰值对应间冰期、谷值对应冰期,说明在2420.88~1460.89kaB.P.,北大西洋地区气候变化波动频繁,至少发育了26次大小不等的冰期,δ18O和SST与CaCO3含量和亮度L*的波动情况吻合较好,证实了以上结论。5.综合分析CaCO3含量、亮度L*、磁化率、平均粒径、中值粒径、细黏土(%)、细粉砂(%)、细黏土/细粉砂、细黏土/>8um、组分Ⅱ、组分Ⅱb、组分Ⅰ/组分Ⅱ、δ18O、δ13C、SST和Mg/Ca等16个指标,U1313站115.48-69.43mcd(2420.88~1460.89kaB.P.)揭示的古气候变化过程可以分为A、B、C、D、E、F、G、H和Ⅰ共9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如下:A阶段(2420.88~2376.49kaB.P.),时间跨度为44.39ka,包括2个冰期。粗颗粒含量增加,气候变冷,对应冰期,全球冰量增加,伴有IRD事件发生。B阶段(2376.49~2261.53kaB.P.),时间跨度为114.96ka。包含3个冰期。细颗粒含量明显增加,气候变暖,以间冰期为主,全球冰量减少,没有证据显示发生IRD事件。C阶段(2261.53~2219.64kaB.P.),时间跨度为41.89ka。仅包含1个冰期,粗颗粒含量增加,气候变冷,对应冰期,全球冰量增加,伴有IRD事件发生。D阶段(2219.64~2092.21kaB.P.),时间跨度为127.43ka。包含有4个冰期。粗细颗粒含量均没有明显增加或者减少,气候波动较小,对应较长时间的间冰期,全球冰量减少,没有证据显示发生IRD事件。E阶段(2092.21~2019.66kaB.P.),时间跨度为72.55ka。包含3个冰期。A10H5段80~138cm(98.73~99.29mcd,2077.63~2089.29kaB.P.),出现明显的冰漂碎屑沉积层,证实发生多次IRD事件。此阶段粗颗粒含量增加,气候变冷,对应冰期,冰期的规模要大于相邻阶段,全球冰量增加幅度较大。F阶段(2019.66~1914.7kaB.P.),时间跨度为104.96ka。包含2个冰期。此阶段粗细颗粒含量均没有明显增加或者减少,气候波动较小,对应较长时间的间冰期,全球冰量减少,没有证据显示发生IRD事件。G阶段(1914.7~1865.57kaB.P.),时间跨度49.13ka。仅包含1个冰期。此阶段粗颗粒含量增加,气候变冷,对应冰期,全球冰量增加,但组分Ⅱb在此阶段内全部为零,没有证据发生多次IRD事件。H阶段(1865.57~1683.87kaB.P.),时间跨度181.7ka。包含5个冰期。此阶段细颗粒含量明显增加,气候变暖,对应间冰期,全球冰量减少,没有证据显示发生IRD事件。Ⅰ阶段(1683.87~1460.89kaB.P.),时间跨度为222.98ka。包含5个冰期。此阶段粗细颗粒含量高低变换频繁,且幅度较大,说明气候极端不稳定,波动剧烈,冰川多次进退,冰期和间冰期迅速转换,全球冰量多次迅速增加又快速减少,发生多次IRD事件。
刘强[5](2010)在《外资企业政府管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资企业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吸引外资,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资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地区,不但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际直接投资受益国,而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利用外资的国家。中国政府的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已从以往的单纯追求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向更加注重整体社会效益、从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向沿海内陆地区平衡等方面综合发展。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历史、特点和现存问题、政策演变的分析,结合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经济学理论,借鉴国外有关外商投资企业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国政府今后对外商投资企业政策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从政策分析的角度,分析目前政府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各项政策和战略发展方向,分析其优势和缺陷,总结经验教训,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政府在对外商投资企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分析政府在外商投资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分析外资企业下一步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外商投资企业历史和现状的分析,认为外资企业经过30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但外资企业的发展中还存在影响经济安全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调控,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政府应转变职能,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制的水平和效果。应进一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政府如何有效地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政府管理的问题,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本文最后一个章节以青岛市为例,探讨了青岛市外资企业的发展,分析了青岛市外资企业管制的地方性政策,并对青岛市外企管制性政策的提出了提高外资企业进入要求,吸引高技术含量的优质外资、调整外资产业分布,在制造业的基础上向研发、信息技术等高端产业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外资、解决教育及人才问题,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提高信息充分度,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调整健全政策法规,避免政策冲突等建议。总之,本文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公共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分析当前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现状和政策发展趋势,分析外商投资企业与我国经济发展、就业等各方面的关系,承认外资企业发展的正面影响,同时认识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扬外资之长,避其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为政府监管提供借鉴,同时促使达到外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的目标。
胡徐腾[6](2004)在《喜迎天然气化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蔡尚伟[7](2003)在《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文中提出“城市文化与报业”的研究是一项横跨城市研究、文化研究与传媒研究的新的研究领域,加强“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深化城市文化研究与发展传媒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若干对新、旧城市关系中的经典代表——重庆、成都为实证考察的对象,还会对区域传播学与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发展有所启迪。由于前人几乎没有在本领域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在相关研究相当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学术尝试。 本文包括《前言》、《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结语共六部分。 《前言》主要对本项研究的意义、学术背景、研究方法、相关文献及研究难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第一章《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对重庆、成都的现代化进程及这个进程中的报业发展的轮廓进行了一次勾勒,揭示出政治、经济条件对报业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并且力争恰如其分地对城市文化与报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一个宏观的梳理。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重庆、成都曲折而多维的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漫长过程。特别是重庆,由一个四川东部的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逐渐跃升为整个四川的物流中心,经济辐射能力逐渐扩展到整个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后来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共和国时期的西南大区所在地、中央直辖市,以后又随着大区的撤消恢复为省辖市,到1997年终于成为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的城市发展可谓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相反,成都的地位一直相对稳定,作为多年的四川的政治中心,汉文化在西南的聚集中心,它以历史文化之都的形象稳定地成为重庆关注、排斥、疏离、超越的对象。两个城市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影响二者发展的直接的背景性因素,二者在共同的城市现代化的路途上互相观望互相调整,最终互相促进了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这样的宏观线索也深刻地影响着两地传媒的发展。本章分为“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 (1897—1 937)”、“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 (1937—1949)”、“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等几个部分,按照成都、重庆城市发展的进程及两座城市报业发展的进程分阶段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对重要的城市文化形态文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文学是作为报纸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报纸给了文学生长发育的空间。从早期重庆成都的报纸开始,就给文学提供了众多的园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由于四川成为民族复兴的根据地,重庆成为首都,自然也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建国以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也一度十分发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的兴起,传统的纯文学在报纸上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报时代的“群众”副刊文学是对传统党报文学的改进,而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推进了市民副刊文学的发展,成都商报的报刊文学向大众文化的方向走得更远,传统的文学在报纸上渐渐身影模糊,彻底大众化后的报纸副刊文学存在着式微与泛化的双重走向。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成都重庆的报纸培育了大量的作家及诗人的成长,其中不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重量级人物如李劫人、流沙河等。当然,报纸也培养了大批的文学作者,对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抗战时期报纸援助贫病作家为典型,也可以看出报界帮助文学界的光荣传统。而由于非常时期的历史错误,报纸也曾给作家带来灾祸,当然,严格说来,报纸在其中也是受害者。作为双向关系的另一面,一百余年来,作家、诗人进入重庆成都的报界,也给两座城市的报纸不断带来生机,促进了报纸的发展。报纸与文学潮流的关系也十分紧密,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多家报纸参与了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讨论、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以及与“战国派”的论争等,对当时的文学思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在现代成都、重庆城市文化史中占据独特地位的知青文学潮,它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于报纸的推动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章《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对在现代文化机构中处于中枢地位的大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考察。大学的发展对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甚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大学为报纸提供了一个由数量众多的具有相当文化水准的市民所构成的报业市场,这是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成都重庆地区大学与报纸的紧密关系从早期报纸《渝报》、《蜀学报》与四川大学的前身尊经书院的经典关系就开始了。民国时期,成都、重庆的大学生参与报纸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报纸对改良?
二、喜迎天然气化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喜迎天然气化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论文提纲范文)
(1)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题引 |
第一章开局之年 |
1.身未动,心已远 |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3.心语声声诵援疆 |
第二章福地之约 |
4.比较优势 |
5.思路决定出路 |
6.福地之约 |
第三章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
7.要致富先修路 |
8.坐拥馕坑唱馕歌 |
9.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
10.二十里店村的春晚 |
第四章玛纳斯碧玉璀璨葡酒香 |
12.碧玉之都 |
13.破壁突围 |
14.葡酒之乡 |
15.初心如磐 |
第五章““奇台礼物” |
16.奇台面粉 |
17.电商梦 |
18.奇台礼物 |
第六章南菇北移百果香 |
19.谋定而后动 |
20.致富梦 |
21.菇菌朵壮百果香 |
第七章情暖木垒河 |
2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
23.情暖木垒河 |
24.“木垒联盟” |
第八章洒满阳光的校园 |
25.诗和远方 |
26.师者为师 |
第九章组团的战士援疆的兵 |
27.组团而战 |
28.起死回生之手,安民济世之心 |
29.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
第十章真情像草原一样宽阔 |
30.解一人困,解全家贫 |
31.““圆梦行动” |
32.圆梦行动,福建在行动 |
第十一章书生报国手中笔 |
33.初心能抵日月长 |
34.责任 |
尾声向祖国报告向福建报告 |
(2)PJOE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概述 |
2.1 战略管理及企业发展战略的概念 |
2.1.1 战略管理的概念及类型 |
2.1.2 企业发展战略的概念 |
2.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2.1 SWOT分析法 |
2.2.2 波士顿矩阵 |
2.2.3 价值链分析和竞争优势 |
2.2.4 多元化与协同理论 |
3 PJOE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 海洋油气能源宏观环境分析 |
3.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环境分析 |
3.3 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分析 |
3.4 各业务板块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5 主要相关者分析 |
4 PJOE的内部环境分析 |
4.1 PJOE简介 |
4.2 PJOE的主要业务 |
4.3 经营业绩 |
4.4 核心能力 |
5 PJOE发展战略的制定 |
5.1 依据相关理论及方法对发展战略制定的分析 |
5.1.1 SWOT分析 |
5.1.2 波士顿分析 |
5.1.3 价值链分析 |
5.1.4 多元化协同 |
5.2 PJOE发展战略比较与选择 |
5.2.1 企业的三种基本发展战略概述 |
5.2.2 PJOE与三种基本发展战略匹配分析 |
5.2.3 PJOE三种基本发展战略定量评价匹配 |
5.2.4 PJOE发展战略确定 |
5.3 PJOE发展战略的中长期目标 |
5.4 PJOE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
6 PJOE的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加强自身软硬实力建设 |
6.1.1 制定机械产品及模块化硬件建设计划 |
6.1.2 制定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计划 |
6.1.3 启动管理咨询计划提升管理系统 |
6.2 延伸海工传统业务产业链以提升导管架板块的业务附加值 |
6.2.1 拓展导管架合同工作范围及推进EPC总包的实现 |
6.2.2 加强国外采购设备风险控制 |
6.3 重点集中发展LNG模块化建造业务 |
6.3.1 未来若干年的LNG模块化项目预规划 |
6.3.2 全力抓好YAMAL LNG大型模块化项目 |
6.3.3 加强LNG化模块化业务开发 |
6.4 专业化稳定机械装备产品制造 |
6.4.1 成立机械产品事业部的意义和必要性 |
6.4.2 机械产品事业部组织机构 |
6.4.3 机械产品事业部发展计划 |
6.5 退出无竞争优势的“瘦狗”产品制造业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浅议现代管理技术对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工程在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中的运用 |
2 网络技术在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
3 计算机技术在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
4 结束语 |
(4)北大西洋U1313站深海沉积物记录的早更新世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球环境变化与古气候变化研究 |
1.2 国内外古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框图 |
1.3.5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背景 |
2.1 区域概况 |
2.1.1 洋底地形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2 研究背景 |
2.2.1 科学大洋钻探历史回顾 |
2.2.2 IODP北大西洋气候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样品来源 |
3.1.2 钻孔剖面岩性特征 |
3.1.3 年代框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碳氧同位素 |
3.2.2 镁钙比值(Mg/Ca) |
3.2.3 粒度 |
3.2.4 矿物 |
第四章 U1313站碳氧同位素记录 |
4.1 U1313站浮游有孔虫碳氧同位素记录 |
4.1.1 有孔虫壳体碳氧同位素特征分析 |
4.1.2 与607δ~(18)O等经典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
4.1.3 与607δ~(13)C等经典碳同位素曲线对比分析 |
4.2 海水表层古水温SST推算 |
4.2.1 SST推算公式的选择 |
4.2.2 SST数据统计特征分析 |
4.2.3 SST和氧碳同位素曲线分阶段对比分析 |
4.3 碳氧同位素记录反映的古气候变化 |
4.3.1 氧同位素反映的冰量变化 |
4.3.2 古气候变化各阶段分析 |
第五章 U1313站Mg/Ca记录 |
5.1 有孔虫壳体Mg/Ca的研究意义 |
5.1.1 有孔虫壳体Mg/Ca重建SST的优越性/优点 |
5.1.2 有孔虫壳体Mg/Ca重建SST的研究进展 |
5.1.3 有孔虫壳体Mg/Ca重建SST的原理 |
5.2 U1313站有孔虫壳体Mg/Ca和Sr/Ca记录 |
5.2.1 Mg/Ca和Sr/Ca数据统计特征分析 |
5.2.2 Mg/Ca和Sr/Ca分阶段对比分析 |
5.3 重建海洋表层古水温(SST_(Mg/Ca)) |
5.3.1 理论公式的初步选择 |
5.3.2 理论公式的鉴别与确立 |
5.3.3 SST_0、SST_(2000)、SST_(2003)和Mg/Ca对比 |
5.4 重建2414.2~2253.77kaB.P.古盐度SSS和海水背景值δ~(18)O_(seawater) |
5.4.1 利用Mg/Ca比值重建海水表层古盐度(SSS) |
5.4.2 重建海水氧同位素背景值δ~(18)O_(seawater)(SMOW) |
5.4.3 利用海水背景值重建海水表层古盐度(SSS) |
5.5 重建表层海水古水温(SST_(δ~(18)_O)) |
5.5.1 重建2414.2~2253.77kaB.P.的(SST_(δ~(18)_O)) |
5.5.2 设定2253.77~1471.53kaB.P.的海水背景值重建(SST_(δ~(18)_O)) |
5.5.3 建立回归方程重建2414.2~1471.53kaB.P.的(SST_(δ~(18)_O)) |
第六章 U1313站粒度记录 |
6.1 粒度参数特征分析 |
6.1.1 粒度参数统计分析与物理意义分析 |
6.1.2 粒度参数特征分析 |
6.2 粒级组成特征 |
6.2.1 粒度组成等级划分 |
6.2.2 粒度组成各等级统计分析 |
6.2.3 粒度组成各等级相关性 |
6.2.4 粒度频率曲线和累积频率曲线 |
6.2.5 粒度比值分析 |
6.3 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分析 |
6.3.1 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提取方法 |
6.3.2 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统计特征分析 |
6.3.3 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指示的环境意义分析 |
6.4 粒度记录反映的气候变化 |
6.4.1 反映气候变化的粒度指标选择 |
6.4.2 粒度记录反映的气候变化阶段分析 |
第七章 U1313站磁化率、颜色反射率、密度和矿物分析 |
7.1 U1313站磁化率记录分析 |
7.1.1 U1313站磁化率统计特征分析 |
7.1.2 U1313站磁化率环境指示意义 |
7.1.3 U1313站磁化率反映的气候变化 |
7.2 U1313站颜色反射率 |
7.2.1 U1313站颜色反射率统计特征分析 |
7.2.2 U1313站颜色反射率的环境指示意义 |
7.2.3 U1313站颜色反射率反映的气候变化 |
7.3 U1313站密度 |
7.4 U1313站矿物分析 |
第八章 古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
8.1 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小波分析方法 |
8.1.1 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 |
8.1.2 小波分析方法 |
8.2 颜色反射率和CaCO_3含量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
8.2.1 时间序列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
8.2.2 EMD方法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
8.2.3 小波变换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
8.3 粒度系列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
8.3.1 粒度系列指标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
8.3.2 EMD方法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
8.3.3 小波变换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
8.4 磁化率、δ~(18)O、δ~(13)C和SST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
8.4.1 数据处理 |
8.4.2 EMD方法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
8.4.3 小波变换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 |
第九章 U1313站沉积记录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及讨论 |
9.1 U1313站沉积记录多指标评述与选择 |
9.2 多指标的统计特征和环境指示意义分析 |
9.2.1 多指标的统计特征分析 |
9.2.2 多指标的环境指示意义分析 |
9.3 古气候变化的特征 |
9.3.1 A阶段(2420.88~2376.49kaB.P.) |
9.3.2 B阶段(2376.49~2261.53kaB.P.) |
9.3.3 C阶段(2261.53~2219.64kaB.P.) |
9.3.4 D阶段(2219.64~2092.21kaB.P.) |
9.3.5 E阶段(2092.21~2019.66kaB.P.) |
9.3.6 F阶段(2019.66~1914.7kaB.P.) |
9.3.7 G阶段(1914.7~1865.57kaB.P.) |
9.3.8 H阶段(1865.57~1683.87kaB.P.) |
9.3.9 I阶段(1683.87~1460.89kaB.P.) |
9.4 讨论 |
第十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10.1 认识和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第三章部分插图(图3.3—图3.5) |
附录二:第八章部分插图(图8.2—图8.24)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外资企业政府管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2 政府管制理论阐释 |
2.1 经济性管制 |
2.2 社会性管制 |
3 我国外资企业政府管制的现状及问题 |
3.1 我国外资企业以及政府管制政策的发展 |
3.1.1 改革开放前外资在中国的发展及政策演变 |
3.1.2 改革开放后外资在中国的发展及政策演变 |
3.2 现阶段外资企业政府经济性管制存在的问题 |
3.2.1 外资分布地区不平衡东西部差异大 |
3.2.2 外资集中在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3.2.3 垄断行业对外资企业准入的限制 |
3.3 现阶段外资企业政府社会性管制存在的问题 |
3.3.1 外资将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带来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问题 |
3.3.2 金融危机形势下不良外资非正式撤离导致劳工利益受损 |
4 针对我国外资企业政府管制的几点建议 |
4.1 利用中西部地区优势,吸引外商投资 |
4.2 调整外商产业结构,督促现有外资产业升级 |
4.3 调整垄断行业外资准入政策,吸引跨国集团进入中国 |
4.4 政府通过社会性管制监督外资履行社会责任 |
4.5 跨文化沟通对外资企业管制中的应用 |
5 地方政府对外资企业监管问题探讨-以青岛市为例 |
5.1 青岛市外资企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5.1.1 青岛市利用外资的历程 |
5.1.2 青岛市利用外资的成就 |
5.2 青岛市外资企业管制的地方性政策分析 |
5.2.1 青岛市吸引外资的政策内容 |
5.2.2 青岛市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分析 |
5.3 对青岛市外企管制性政策的几点建议 |
5.3.1 提高外资企业进入要求吸引高技术含量的优质外资 |
5.3.2 调整外资产业分布向研发信息技术等高端产业发展 |
5.3.3 解决外商子女教育及人才问题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
5.3.4 提高信息充分度和透明度 |
5.3.5 进一步调整健全政策法规避免政策冲突 |
6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一 |
附件二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位论文 |
(7)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的意义 |
1、城市化及城市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的意义 |
2、“城市文化与传媒”研究的价值 |
二、为何选取两个城市? |
1、成渝两市城市文化与报业的代表性 |
2、对于发展“区域传播学”与“比较传播学”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及难度 |
1、综合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
2、在思辩与实证之间倾向后者 |
3、文献综述 |
4、研究难度 |
第一章 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 |
第一节 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1897——1937) |
一、新潮中的重庆、成都近代化与近代报纸的诞生 |
二、重庆、成都在曲折中的发展与现代报纸的全面开花 |
第二节 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1937——1949) |
一、抗战时期重庆城市的突变 |
二、陪都时代重庆报业的异常繁荣 |
三、陪都报业对重庆现代化及本土报业的深远影响 |
第三节 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 |
一、解放后报纸性质的统一 |
二、纯政治性报纸对城市化的曲折影响 |
三、城市工业化——后来报纸发展的基础之一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 |
一、城市的初步发展与晚报的黄金时代 |
二、城市的大发展与都市报时代的到来 |
三、成都的报业竞争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五节 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 |
一、重庆直辖与城市发展 |
二、直辖后重庆报业的重大变化 |
三、重庆报业的局限性与未来空间 |
第二章 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 |
第一节 作为文学园地的报纸 |
一、早期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 |
二、抗战以后重庆成都报纸文学园地的繁荣 |
三、建国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 |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成都重庆的报刊文学 |
一、晚报时代与“群众”副刊文学 |
二、都市报时代与市民副刊文学 |
三、报纸副刊文学的彻底大众化及式微与泛化 |
第三节 报纸与文学界的关系 |
一、报纸培养现代作家 |
二、报界帮助文学界 |
三、非常时期:报纸给作家带来不幸 |
四、作家诗人进入报界,给报纸带来生机 |
第四节 报纸与文学潮流 |
第三章 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 |
第一节 经典关系:从尊经书院与《渝报》、《蜀学报》开始 |
第二节 成都、重庆的大学生与报纸 |
一、在校大学生从事报纸工作 |
二、成都重庆的大学毕业生服务于两地报界乃至全国报界 |
第三节 大学教师与报纸 |
一、民国大学教师参与报纸工作的普遍性 |
二、大学教师参与报纸的精英文化背景 |
第四节 大学的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与成都重庆的报业发展 |
一、民国时期重庆成都的大学新闻教育与研究 |
二、建国后成都重庆的新闻教育与研究 |
第五节 报纸对大学的注视与介入 |
一、大学作为报纸的重要传播资源和传播内容 |
二、报纸对大学的影响 |
第四章 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 |
第一节 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在报纸上的体现 |
一、早期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
二、重庆独立意识的萌芽 |
三、建市以后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 |
四、陪都时代重庆成都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
五、重庆直辖后城市意识的爆发 |
第二节 报纸与重庆城市文化身份 |
一、报纸对重庆文化的认知及重庆报纸的“文化焦虑” |
二、报纸对重庆文化的大力建构 |
第三节 成都报纸对“历史文化”的守望与反思 |
一、杨森“新政”拆城与报纸的反应 |
二、“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皇城的消失与报纸的无力 |
三、成都报纸保护城市文化的努力 |
四、报纸对城市文化的大反思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声明 |
后记 |
四、喜迎天然气化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论文参考文献)
- [1]万里援疆家国情——福建省第七批援疆指挥部援助昌吉州纪实[J]. 李娟. 回族文学, 2019(06)
- [2]PJOE发展战略研究[D]. 刘东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3]浅议现代管理技术对天然气化工设备管理的影响[J]. 任俊. 山东工业技术, 2014(22)
- [4]北大西洋U1313站深海沉积物记录的早更新世气候变化[D]. 郭志永. 南京大学, 2012(03)
- [5]外资企业政府管制问题研究[D]. 刘强.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6]喜迎天然气化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J]. 胡徐腾.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4(S1)
- [7]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 蔡尚伟. 四川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