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黎万霞,杨单,田小兵,刘月光,陈思宇,任季冬,赵欣夏,刘红英[1](2022)在《2020年营山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营山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2所中小学校,共1 744名营山县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2020-05-06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调查,结合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抑郁、焦虑症状,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数据库,SAS 9.3软件完成数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检验水准α=0.05。结果共获有效问卷1670份,有效率95.76%,营山县中小学教师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8.20%,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8.02%,工作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低及患慢性病的中小学教师发生焦虑抑郁的风险更大,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育锻炼是中小学教师焦虑[OR=0.78(0.65~0.94)]、抑郁[OR=0.77(0.65~0.93)]的保护因素。结论营山县中小学教师具有较高的抑郁及焦虑检出率,工作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低、患慢性病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人口学特征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需亟待解决。

王庆,余衣,杨垠,姚宝骏[2](2021)在《2010-2020年国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基于SCL-90分值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系统评价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检索2010—2020年间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研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文献,以加权均数差(WMD)为效应量,对样本与常模的差异以及不同人口学变量进行Meta分析,借此探究其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着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躯体化和焦虑问题最为严重;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中小学教师在强迫、恐怖和躯体化问题上存在显着差异,女性高于男性,已婚高于未婚,但均为小效应;班主任与否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无显着影响;学历能在较大程度上预测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教龄在"20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提出对策如下:完善社会支持制度,强化家庭后盾,增强自我价值感。

苏鹏举,都超[3](2021)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时代意蕴及推进路径》文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实现"全人发展"培养目标,就必须重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聚焦素质结构、弱势表征、影响因素、归因剖析、路径选择等方面。新时代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意蕴价值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顺应新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政策制度支持力度、奠基教师职业认同归属感。新课改视域下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发展应构建学术研究多元共同体、扩宽研究关注层次和范围、使用综合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积极探索创新实证研究模式、分享交流前沿学术研究成果、深化创新践行本土实践探索。

岳彩镇,罗文雯,潘伟刚,杨志雯,林晓滔[4](2021)在《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为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区的46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66.7%。从单项因子来看,强迫因子阳性检出率最高(68.1%),其余因子的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躯体化(62.5%)、抑郁(57.5%)、其他(56.9%)、敌对(53.5%)、焦虑(51.1%)、人际关系敏感(50.4%)、偏执(49.3%)、精神病性(45.9%)、恐怖(41.3%)。调查对象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得分分别为(2.15±0.80)分、(2.35±0.95)分、(2.46±0.87)分、(2.10±0.84)分、(2.23±0.89)分、(2.12±0.88)分、(2.16±0.92)分、(1.87±0.85)分、(2.01±0.84)分、(1.95±0.83)分及(2.20±0.85)分。不同性别、教龄、任教学段、教学科目调查对象的SCL-90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龄及任教学段是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学校和社会需要重视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宜将优化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作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突破口。

辛素飞,梁鑫,盛靓,赵智睿[5](2021)在《我国内地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迁(2002~2019):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文中认为教师主观幸福感作为衡量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一项关键指标,对其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至关重要,同时,对其随社会变迁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的监测也不可忽视。本研究对2002至2019年间的51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测量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报告(共包括13600名教师)进行横断历史的元分析。研究发现:(1)教师主观幸福感均值与年代呈显着负相关,这说明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在逐年下降。(2)来自社会经济条件(居民消费水平、房价、老年抚养比和教育经费)、社会联结(家庭规模数、离婚率和城镇化水平)和社会威胁(犯罪率)三方面的8项宏观社会指标的变化能显着预测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下降。(3)中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随年代下降的趋势更明显,其主观幸福感得分要显着低于高校教师。本研究不仅探究了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近20年的变迁趋势,而且结合社会宏观发展的指标,提出了影响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三维理论框架,对群体社会心理的研究思路进行了纵向(随时代变迁)及横向(宏观社会指标)的拉伸,拓展理论基础的同时,在实践上,为干预调节我国教师群体主观幸福感提供决策依据。

金兰[6](2021)在《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文中提出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的时间并不长,从最早的1991年教育部门颁布《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到现在,已近30年。在这期间,虽然教育部在各种有关教育督导评估的政策文件中屡次提及要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然而,这一要求既未在理论层面得到实现,更未在现实层面得到实施。上海虽然在2005年以政府教育督导室名义正式推出有关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文件,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宝贵尝试并未持续下去:2006年微调后的十五年里,相关的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既未得到更新,实践层面上的德育专项督导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实质性进展,这一现象令人关注与深思。基于对我国中小学督导评估历史演变的回顾和现状反思,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之所以迟迟未能从综合性督导评估中分化出来,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在于,有关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而这一现实又深深地植根于“德育”本身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为了推进中小学德育督导评估的专业化,提升德育督导评估的质量,有必要强化德育督导评估的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多年来,人们一直指责或抱怨,中小学德育实效性不高。这与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未能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有密切关系的。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小学德育督导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并结合现状反思与分析,探讨了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的必要性,并重点阐述了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理论依据,尝试回答为什么要建立和如何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制度。接着,论文以包括国家和上海市区两级总共16套有关德育督导评估的文本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结合专家访谈法,对现有的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方法体系进行实证性调查与分析,进而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三个维度,提出建立中小学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的对策与建议。论文研究发现,现有评估指标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评估指标未能将反映德育成效的结果类指标,与体现德育实施的过程类指标区分开来;不同层级指标之间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未能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不断分化原则;同级指标之间的划分既没有保持逻辑上的同一性,又没有保持逻辑上的相对独立性;某些指标的用词与表述比较随意,缺乏清晰的界定;不同文本之间同一指标的表述差异较大。现有评估标准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结果类评估标准未能有效反映学生德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部分过程类评估标准未能充分反映学校德育实施与保障方面的重要要求;部分评估标准未能充分涵盖对应指标的核心要素,具体表述存在较大差异,与对应指标的匹配性较低。现有评估方法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部分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有效性未得到检验;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种类较少,并且与评估内容的适配性不足。针对以上这些问题,论文采用“总结与反思实践经验”“统合德育政策与法规要求”“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论,尝试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本研究建构了一套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它是包括“结果性指标”“过程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的三级指标体系。接着,论文采用呈现典型案例的方式,介绍了上述三类指标评估标准的研制过程与结果。最后,本研究主张借助专业力量研发德育专项督导评估工具,建立相应的“质检”体系,吸纳现有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与工具的“精华”,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德育督导评估方法体系。

肖颖[7](2021)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从胜任力有关研究的被关注程度来看,我国对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出现日渐增长的趋势,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对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探索还有待加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是否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对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对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进行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及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并对中职心理健康教师在工作中的经历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从而了解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基本构成。整个过程以N-vivo质性软件作为辅助工具,所得结果较为全面广泛。其次,通过以上研究形成教师胜任力问卷,将其发放给中职心理健康教师并收集问卷,数据处理过程主要借助SPSS25.0和AMOS23.0软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共包括5个维度25个项目,5个维度分别为学生导向、自我管理、合作与交流、职业素养以及个人魅力;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对5个维度进行验证,结果得出模型拟合度较好,问卷信效度良好。通过对522位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总体得分为5.65。从各维度情况来看,其中胜任力水平最高的为个人魅力维度,得分为5.84,职业素养维度得分为5.72、学生导向维度得分为5.69、自我管理维度得分为5.52、合作与交流维度得分为5.45。以上数据表明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在整体及各维度上都处于偏上水平。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不同年龄教龄、子女情况、职称、学校类型、班主任任职情况、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拥有情况、获取荣誉情况之间的教师胜任力整体具有显着差异。主要表现为高年龄教龄、有子女、高职称、公办学校、曾任职过班主任、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曾获得过荣誉的教师胜任力要高于其他教师。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从中职学校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行业间合作与交流、心理学专业师范生培养等方面提出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孙威[8](2021)在《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以H省H市学校为例》文中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班主任对学生的各方面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提升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生命质量。本研究立足于以往研究,选择H省H市小学班主任作为研究对象,对773名小学班主任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在整体上位于中上水平;另外,其职业幸福感存在地域、学历、职称、班主任荣誉差异,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与自身因素、工作强度、学校环境和薪资待遇相关。基于调查并结合开放性问题,将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保障、学校管理及班主任自身层面给出了相应建议。

张毓洁[9](2021)在《基于TALIS2018的中英教师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海和英格兰为例》文中认为教师健康作为职业幸福的组成部分,对教师本身和教育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然而,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初中教师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需要强调的是,我国上海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备了初步的成功经验,在积极建设职业幸福的过程中,教师健康成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英国的英格兰地区与我国上海的问题极为相似——由于教师身心机能衰弱,导致教师流失、职业幸福感大幅降低、工作满意度持续低迷。因此,初中教师的健康值得关注。近年来,英国对保护教师健康的研究和措施不断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和结论。通过比较中英采取措施的异同,有助于发现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优势,继续坚持并形成我国特色;对于劣势,改正和优化并将外国的优秀经验吸收、应用。比较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我国对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开始时间早,数量多。由于研究的主导者为科研工作者,初期大量研究为教师健康状况意义的理论研究,后期转向实证研究。英国对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开始时间晚,数量较少。研究的主导者为英国政府,主要为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借助SPSS和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5个工作条件(领导力、工作量、同伴合作、教学准备、学校纪律)与中英初中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数据来源是TALIS2018的教师问卷。工作量是影响教师的身心状况最大的因素,不仅对中英教师都有影响,并且影响的程度都是最大的。领导力和学校纪律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影响。领导力只有在单独作用下才会对上海教师产生影响;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共同作用,领导力都对英格兰教师有影响。学校纪律对上海教师的影响只在共同作用时,对英格兰教师的影响只在单独作用时。教学准备和同伴合作对教师的影响程度较小。中英教师健康问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表现在:教师个体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降低,教育发展呈现出教师队伍人才流失,教育质量存在隐患。英格兰对教师采取的健康保障措施主要从工作条件视角和辅导补助视角出发:英国政府利用高层领导资格认定和中层领导培养计划加强学校领导力;政府倡导社会树立减少教师工作量意识、建立统一网络平台简化行政工作、提供资源工具包减少工作量;政府提供全体教师工资上限优化生活条件;提供病假和因病退休教师的福利补贴;提供心理辅导疏解心理问题。英格兰的教师健康保护措施对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我国对教师健康的保护缺乏系统性、我国社会福利体系亟需加强、教育领域应与各行各业的积极互动、我国教师的心理咨询意识不足。

董夏杉[10](2021)在《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与职业健康的关系研究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和职业健康开展现状调查,探索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健康情况,并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与职业健康的关系,为教育部门制定相关职业健康管理政策,改善教师人文关怀,促进教师队伍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为调查现场,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997名中小学教师。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开展调研,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生理健康自评量表、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问卷和付出-回报不平衡(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量表。共发放问卷997份,有效问卷821份,有效回收率为82.3 5%。基于SPSS26.0软件,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不同个体特征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各维度的状况,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使用Mplus8.3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职业压力、职业紧张和职业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分析,采用Bootstrap法检验职业紧张的中介效应。结果(1)本次调查有50.55%的被调查教师选择“压力较大”,15.96%的被调查教师选择“压力很大”,而选择“没有压力”的人数最少,仅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0.36%,这说明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题不容乐观。不同个体特征的中小学教师面对职业压力的反应不同,以婚姻状况作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身心特征、家庭和社会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以户籍作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家庭和社会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学历作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在职业发展、社会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身心特征和家庭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以职称作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在社会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身心特征和家庭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以月收入作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在职业发展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以职位作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教育改革、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和社会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生、学校管理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以每周授课时数作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家庭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职业发展、身心特征和社会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以教龄作为自变量,中小学教师在职业发展和家庭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教育改革、学生、学校管理、工作特征、身心特征和社会压力源维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2)821名调查对象中,505名教师存在职业紧张,职业紧张检出率61.51%。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组间职业紧张检出率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月收入组间职业紧张检出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户籍、学历、婚姻状况、职称、职位、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教龄、每周授课时数组间职业紧张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职业紧张量表中付出、回报、内在投入维度间的差异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户籍在付出、回报、内在投入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学历在内在投入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月收入、教龄在回报、内在投入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在付出维度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位、每周授课时数在付出、回报、内在投入维度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采用自报健康状况的方式,对八大系统的67种与教师职业相关的常见疾病进行排序,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自报患病率排行前十的疾病为咽喉炎、胃/肠炎、神经衰弱、肩周炎、椎间盘突出、偏头痛、鼻炎、关节炎、流行性感冒、类风湿性关节炎。(4)以年龄、性别、户籍、学历、婚姻状况、职称、月收入、教龄、每周授课时数、职位、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作为自变量,以职业压力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法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教龄、每周授课时数是教师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以年龄、性别、户籍、学历、婚姻状况、职称、月收入、教龄、每周授课时数、职位、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作为自变量,以职业紧张作为因变量,采用逐步法拟合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户籍、是否担任班主任是教师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5)采用Mplus8.3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模型拟合指数为:χ2=446.882,df=52,RMSEA=0.096,SRMR=0.051,CFI=0.927,TLI=0.908,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值范围,该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教师职业压力对职业健康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216,职业紧张对职业健康的路径系数为0.152,正向影响显着。使用Bootstrap法,以职业压力为自变量,以职业紧张为中介变量,以职业健康为因变量,得出职业紧张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健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论(1)会宁县中小学教师总体压力较大,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学生、学校管理及家庭。应结合不同教师的人口学特征,制定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措施。(2)超过半数的教师存在职业紧张状况。通过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比结果显示,不同月收入组间职业紧张检出率存在差异,月收入越低,职业紧张检出率越高,应重点加强对教师工资待遇的关注。(3)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自报患病率高于20%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应发挥政府、社会、学校和教师四个主体的作用,为预防和减轻教师职业病各司其职、各尽其力。(4)婚姻状况、教龄、每周授课时数是影响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因素,性别、婚姻状况、户籍、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影响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的主要因素。(5)职业压力、职业紧张对职业健康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职业紧张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健康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营山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调查方法
        1.2.1 调查问卷
        1.2.2 调查过程
        1.2.3 指标定义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2 中小学教师焦虑抑郁检出率
    2.3 中小学教师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4 中小学教师焦虑抑郁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2)2010-2020年国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基于SCL-90分值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
    (二)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及结果
        1. 纳入标准
        2. 排除标准
        3. 结果
    (三)变量编码
        1. 与常模比较:
        2. 性别:
        3. 婚姻:
        4. 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比较:
        5. 学历:
        6. 教龄:
    (四)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婚姻和职位差异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学历差异
    (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教龄差异
四、讨论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对策建议
        1. 完善中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制度,营造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强化家庭后盾,平衡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家庭关系
        3. 善用内外部资源,提升中小学教师自我价值感

(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时代意蕴及推进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内涵阐释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时代意蕴
    1.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2.顺应新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提升政策制度支持力度
    5.奠基教师职业认同归属感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研究现状
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研究内容
    1.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结构
    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弱势表征
    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4.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问题归因
    5.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策略
五、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的推进路径
    1.构建学术研究多元共同体
    2.扩宽研究关注层次和范围
    3.使用综合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4.积极探索创新实证研究模式
    5.分享交流前沿学术研究成果
    6.深化创新,践行本土实践探索
结束语

(4)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2.2 调查对象SCL-90各因子的阳性检出率
    2.3 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对象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情况
    2.4 调查对象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3.2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

(5)我国内地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迁(2002~2019):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迁
    1.2 影响我国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因素
    1.3 横断历史的元分析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2.2 文献搜集
        2.2.1 文献搜集标准
        2.2.2 文献检索结果
    2.3 文献编码及数据整理
    2.4 社会指标的数据来源
3 研究结果
    3.1 教师主观幸福感随年代的整体变化
    3.2 教师主观幸福感随年代的变化量
    3.3 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指标之间的关系
    3.4 不同学段教师主观幸福感随年代的变化及差异
4 讨论
    4.1 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三维理论框架
    4.2 不同学段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化及差异
    4.3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展望
5 结论

(6)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永恒主题
        (二)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成为老大难
        (三)提升德育实效亟需专项督导评估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一)德育督导
        (二)德育评估
        (三)对已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思路
        (三)研究的方法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与依据
    一、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意义
        (一)从历史的角度看
        (二)从现实的角度看
    二、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依据
        (一)学理依据
        (二)政策与法规依据
第三章 中小学校德育督导评估框架体系现状调查
    一、德育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结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二)对过程和保障类指标的调查与分析
    二、德育督导评估的标准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结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二)对过程与保障类评估标准的调查与分析
    三、德育督导评估的方法体系现状调查
        (一)对现状的描述与呈现
        (二)对现状的分析与判断
第四章 改进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指标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改进后的指标体系及阐释
    二、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标准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三个典型的改进尝试
    三、改进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方法的探索与尝试
        (一)改进的思路与方法
        (二)改进的初步尝试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的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需求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三、中职心理健康教师选聘与专业化评价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中职学校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
        三、教师胜任力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胜任力研究综述
        二、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三、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研究综述
        四、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五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六节 研究创新性与重点、难点
        一、创新性
        二、重点、难点
第二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初始模型确立
    第一节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理论梳理
        一、基于文献的教师胜任力梳理
        二、基于文献的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梳理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体系最终确立
    第二节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政策分析
        一、政策文本的选取范围
        二、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与过程
        三、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统计与分类
        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体系确立
    第三节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法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调查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和工具
        三、研究步骤
    第四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汇总及初始模型确立
第三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问卷编制
    第一节 研究过程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项目分析
        二、信效度检验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四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要素阐释
        一、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内涵探析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最终确立
第四章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问卷信效度检验
        一、信度检验
        二、效度检验
    第五节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总体发展水平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差异情况
    第六节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师内在方面
        二、社会外在方面
第五章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中职心理健康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第一节 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
        一、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核心内容
        二、人才引进考核评价体系实际应用
    第二节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继续教育人才培养
        一、关注教师自我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二、增进师、生、家三方沟通互动,共创和谐互助氛围
        三、建立经验共享平台,组织新老教师之间“传、帮、带”
    第三节 促进行业间合作与交流
        一、关注自我资源获取
        二、提供校外互联互通的机会
    第四节 心理学专业师范生培养
        一、加强职校合作,创建实训条件
        二、增加学生实践实习时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材料来源及参考点统计表
附录 B 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材料来源及参考点统计表
附录 C 教育政策文本选取范围表
附录 D 基于内容分析的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关键词汇总
附录 E
附录 F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初始问卷
附录 G 中职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8)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以H省H市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幸福与幸福感
        (二)职业幸福感
        (三)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法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调查
    第一节 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工具
        三、统计方法
    第二节 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调查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二、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现状
        三、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差异分析
        四、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相关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影响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积极因素
        一、学生的积极转变
        二、自我得到完善提升
        三、家长满意度提高
        四、学校环境舒适
        五、自身对教育的热爱
    第二节 影响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消极因素
        一、工作强度大
        二、精神压力大
        三、身体健康欠佳
        四、评价欠合理
        五、付出与收入不匹配
        六、培训活动质量有待提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第一节 政府保障方面
        一、加强对小学班主任岗位的重视
        二、制定多元开放的班主任评价体系
        三、加强班主任培训体系建设与培训成效监督
        四、注重减轻班主任的教学压力及非教学压力
        五、重视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和家庭教育体系建立
    第二节 学校管理方面
        一、实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
        二、关注小学班主任幸福能力的培养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打造班主任文化节助力班主任幸福成长
    第三节 班主任自身方面
        一、保持健康的体魄
        二、提高幸福感知力
        三、平衡工作和生活
        四、追求终身成长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TALIS2018的中英教师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海和英格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概念界定
    四 文献综述
    五 论文的研究方法、新意和思路
第一章 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研究发展的比较
    第一节 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历史比较
    第二节 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比较
        一 上海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教师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二 英格兰教师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总体水平有待改善
    第三节 总结
第二章 中英教师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比较
    第一节 控制变量与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
        一 控制变量与上海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
        二 控制变量与英格兰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
    第二节 工作条件与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
        一 工作条件与上海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探究
        二 工作条件与英格兰教师健康状况的关系探究
    第三节 影响中英教师健康得工作条件比较
        一 中英教师的工作量分析:工作时间偏长
        二 中英学校的领导力分析:学校领导层亟需加强管理
        三 中英学校纪律分析:视情境不同而展现不同的特质
    第四节 总结
第三章 中英教师健康问题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教师健康问题阻碍自身职业发展
        一 健康问题导致教师职业幸福感降低
        二 健康问题导致教师工作满意度降低
    第二节 教师健康问题影响教育质量的发展
        一 健康问题导致教师队伍建设困难
        二 健康问题导致学校教育质量出现危机
    第三节 总结
第四章 英格兰教师健康保护的对策
    第一节 工作条件视角下的保护对策
        一 加强领导培训,提升学校领导力
        二 从意识和政府资源角度减少教师工作量
    第二节 辅导补助视角下的保护对策
        一 提高教师的工资补助
        二 为教师提供抚恤补贴
        三 提供全方位的心理辅导
    第三节 对英格兰教师健康保护措施的反思
        一 教师工作量超负荷是共同挑战:英国为此提供了调查和资源工具包
        二 不同条件下领导力对中英教师都有影响:单独作用下领导力对上海影响大,共同作用下领导力对英格兰的影响大
        三 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中英教师健康:英国政府选择与机构合作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
    第四节 总结
第五章 中英教师健康比较研究的思考与启示
    第一节 中英教师健康比较研究的启示
        一 我国对教师健康的保护缺乏系统性
        二 我国社会福利体系亟需加强
        三 教育领域应与各行各业的积极互动
        四 我国教师的心理咨询意识不足
    第二节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与职业健康的关系研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2.1 职业压力
        1.2.2 职业紧张
        1.2.3 职业健康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调查工具
        2.2.2 调查方法
        2.2.3 统计学方法
    2.3 质量控制
        2.3.1 预调查阶段
        2.3.2 调查阶段
        2.3.3 问卷整理和数据录入阶段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情况
        3.2.1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总体状况
        3.2.2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
        3.2.3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差异性检验
    3.3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情况
        3.3.1 中小学教师ERI总体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3.3.2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职业紧张状况
        3.3.3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ERI各维度得分情况
    3.4 中小学教师职业健康情况
        3.4.1 中小学教师自报患病率排序
        3.4.2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自报患病率的差异
    3.5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分析
        3.5.1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5.2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6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3.6.1 信效度分析
        3.6.2 结构方程模型估计与假设检验
        3.6.3 中介效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4.2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情况分析
        4.2.1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总体状况分析
        4.2.2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主要来源分析
        4.2.3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其差异性检验分析
    4.3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情况分析
        4.3.1 中小学教师ERI及各维度总体得分情况分析
        4.3.2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职业紧张状况分析
        4.3.3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ERI各维度得分情况分析
    4.4 中小学教师职业健康情况分析
        4.4.1 中小学教师自报患病率排序分析
        4.4.2 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自报患病率差异分析
    4.5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分析
        4.5.1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4.5.2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4.6 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与对策
        5.2.1 减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紧张的对策
        5.2.2 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健康的对策
    5.3 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营山县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黎万霞,杨单,田小兵,刘月光,陈思宇,任季冬,赵欣夏,刘红英.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22
  • [2]2010-2020年国内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基于SCL-90分值的Meta分析[J]. 王庆,余衣,杨垠,姚宝骏.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05)
  • [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时代意蕴及推进路径[J]. 苏鹏举,都超. 林区教学, 2021(09)
  • [4]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岳彩镇,罗文雯,潘伟刚,杨志雯,林晓滔.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04)
  • [5]我国内地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变迁(2002~2019):横断历史研究的视角[J]. 辛素飞,梁鑫,盛靓,赵智睿. 心理学报, 2021(08)
  • [6]中小学校德育专项督导评估框架体系初探[D]. 金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应用[D]. 肖颖.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8]小学班主任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以H省H市学校为例[D]. 孙威.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基于TALIS2018的中英教师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以上海和英格兰为例[D]. 张毓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甘肃省会宁县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紧张与职业健康的关系研究及对策[D]. 董夏杉. 兰州大学, 2021(11)

标签:;  ;  ;  ;  ;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