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思考

对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思考

一、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邹卓凡[1](2021)在《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本市场的改革提速,科创板的制度推进,我国经济市场局势不断升温。但随着经济市场的扩大,投资者对审计报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也十分看重。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数量的增加,也使得竞争不断增大。德勤员工举报事件,使得相关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开始从内部角度关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控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对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本文以B会计师事务所具有重大错报风险的D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首先对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现状进行描述,目前事务所将审计过程分为审计业务承接阶段、审计业务准备阶段、审计业务执行阶段以及出具报告阶段四个阶段。其次,以具有重大错报风险的D项目为案例,对其审计项目组的审计质量控制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及评价。建立起以4个阶段为一级指标,进一步划分的22个二级指标的项目审计质量控制评价模型,得出其综合评价属于略低于较好水平。通过对D项目的调查及评价,发现审计过程中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过分追求审计项目收入、审计计划不合理、函证体系不合适以及期后事项未能完全发现等问题。最后,以在D项目中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合适的晋升体系、建立函证中心、使用大数据结合审计、增加控制测试复核程序以及增加期后事项发现程序等重要措施,进而可以对整个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提供优化方案。

王小娟[2](2021)在《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上市企业财务造假事件频频爆出,注册会计师被广大投资者屡次推上被告席,引发了学界关于注册会计师对非合同相对人的角色定位的思考。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体现着经济学与法学的双重属性,蕴藏着双重风险。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完善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法律制度,在加大第三人权益保护力度的同时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良性发展,消除影响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内在隐患。本文除去绪论与结语,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相关概念入手,明确本文采用“已知第三人”的标准,尤其关注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本文认为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应定义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存在违法行为、注册会计师有过错、第三人遭受了损害,过错与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第二部分:我国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制度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相关法律体系已初具雏形。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法律法规的相互冲突严重阻碍了司法实践,会计师事务所无形之中成为注册会计师的避风港,中介机构及人员未能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追责方式的选择上具有偏向性。第三部分:考察了美国证券市场中较为典型的制度惯例,重点关注我国现行制度中尚未明确的地方。美国可在司法实践中灵活选择第三人的标准、损失计算方法。美国的专家证人制度与民事责任形态在我国的适用有待商榷,必须谨慎对待。第四部分:构建了一套我国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的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不仅要理顺法律规定,完善相关制度,使注册会计师承担侵权责任真正落地,而且要保障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地位,创新监管机制,更有利于从根本上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刘丁睿[3](2020)在《基于投资者视角的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与决策有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中介制度,具有维护资本市场中资本商品交易秩序的重要作用。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各方参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信息媒介,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演化,审计报告逐渐发展为标准化模式,自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传统标准化模式审计报告受到了诸多挑战,为满足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信息含量和决策有用性日益增高的需求,国内外相关机构相继开展了审计报告改革工作,其中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是一项核心内容。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旨在通过提高已执行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来增加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通过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提供除审计意见以外的增量信息来提高审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在审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中,投资者是审计报告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服务对象,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是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的首要目的,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向投资者传递了怎样的增量信息,以及关键审计事项所传递的增量信息是否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国内外审计报告演化历程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现状为背景,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特点,基于投资者视角对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的增量信息内容和决策有用性进行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我国全面实施以来,在现有研究中缺乏对投资者信息需求的深入理论分析,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以解释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实现增量信息价值的具体机制,同时缺乏对关键审计事项实施现状进行全样本的动态分析,也未对其信息含量与审计意见进行区分,难以得知在不同类型审计意见基础上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价值及决策有用性的差异。本文针对既有文献研究存在的不足,基于投资者视角构建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具备增量信息和决策有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检验,探讨其具体作用机理。在研究脉络上,本文首先从关键审计事项的改革需求、披露内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综述,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寻找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其次,本文基于审计报告改革的脉络,对关键审计事项形成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并对2016-2018年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我国颁布以来的实施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第三,本文基于马克思资本商品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形成增量信息和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根据理论框架和实施现状提出研究假设;第四,采用我国新准则全面实施以来2017-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对关键审计事项在不同审计意见基础上具备的增量风险披露信息和决策有用性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形成以投资者视角为基础的关键审计事项实现增量信息价值和决策有用性的作用机理,并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并根据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局限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投资者在决策时需要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的双重风险信息。本文基于投资者视角,根据马克思资本商品理论对投资者决策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投资者的审计需求由资本商品的本质属性和定价机制决定,资本商品的价值并不完全由现有价值决定,而是根据未来价值决定,因此投资者在决策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信息具有双重需求,一方面投资者需要注册会计师合理保证历史会计信息的公允可靠,充分揭示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另一方面投资者需要对投资的安全性和未来收益的可获得性进行判定,充分了解企业潜在的持续经营风险。同时投资者需要了解相关风险程度,以便在审计意见相同的公司中进一步筛选,进一步优化投资策略,提高投资收益。本文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动机探讨传统审计报告模式的不足和关键审计事项实现增量信息价值的具体机制,为进一步分析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和决策有用性奠定理论基础。(2)关键审计事项的增量信息披露能力在不同类型审计意见下存在差异。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中,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与关键审计事项内容均显着正相关,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中,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与关键审计事项内容的多少无显着相关关系。这说明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下,关键审计事项能够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提供增量风险信息,关键审计事项能够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风险披露维度,改善传统审计报告“二元化”或“一刀切”的结论模式,将“风险的有无”扩展为“潜在风险的高低”;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下,在审计结论已经具有重大风险指示作用的情况下,关键审计事项难以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披露增量风险信息。(3)在不同类型审计意见下,关键审计事项对于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存在差异。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下,关键审计事项对于投资者决策具有负面影响,并能反映在股票价格之中;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下,投资者不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对关键审计事项产生额外的市场反应,关键审计事项不具有决策有用性。这说明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下,关键审计事项能够将增量信息有效传递至投资者,从而影响投资者决策并产生负向的市场反应;而在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情况下,关键审计事项所传递的风险信号作用弱于审计意见,投资者不再对其敏感,也不会左右投资者的决策意愿和行为,这说明非标准审计意见作为审计结论已经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风险的总和进行了概括,当审计意见披露风险足够重大时,关键审计事项无法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基础上提供增量决策相关信息,投资者不再对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信息敏感,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价值和决策有用性难以体现。同时,本文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事务所声誉和机构投资者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效应调节作用不显着。本文研究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决策有用性在不同审计意见下产生差异,这与关键审计事项的增量信息在不同审计意见下存在的差异相一致,说明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所传递的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持续经营风险能够有效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求,投资者在利用关键审计事项作出决策时,是建立在充分理解其信息含量的基础上的,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已经具备一定成熟度,资本市场信息传导机制具有一定有效性。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投资者对于不同审计意见和关键审计事项中风险信息敏感度可按照重大错报风险、重大持续经营风险(持续经营不确定性)、财务信息质量风险和一般持续经营风险的顺序依次递减,相应地,不同审计意见和关键审计事项之间的信息含量和决策有用性也按照非无保留审计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审计意见、关键审计事项、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顺序依次递减。因此,关键审计事项扩展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风险区间,扩展了审计报告的信息披露层次,弥补了审计意见信息含量不足的缺陷。综上所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我国实施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实现了审计报告模式改革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和决策有用性,但是关键审计事项的信息增量价值和决策有用性在不同审计意见下存在差异,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下,进一步揭示了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风险信息并有效地将风险信息传递给投资者,从而辅助其进行投资决策;而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下,由于风险信息已经通过非标准审计意见进行了传达,因此关键审计事项难以在审计意见的基础上向投资者进一步提供增量信息,难以影响投资者决策并产生相应市场反应。本文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审计制度理论,建立了关键审计事项在审计意见基础上实现信息增量价值和决策有用性的分析框架和具体机制,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制度表征职能,弥合投资者的期望差距,对于审计报告模式的深化改革和资本市场体制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朱彦琼[4](2020)在《基于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审计失败中函证不当问题研究 ——以九好集团为例》文中提出函证是执行审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步审计程序,是取得第三方审计证据的有效方式,为了确保获取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充分发挥函证的证明作用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然而近年来审计失败案例频发,证监会披露的审计失败处罚数量居高不下,这不仅揭示了函证审计程序存在许多不当行为,还暴露了其他审计程序操作不规范现象。规范函证审计程序,保证函证程序的有效实施,是保障注册会计师发表合理审计意见,出具公正的审计报告的关键一步。因此,函证程序亟待改善,这不仅规范了函证审计程序,而且规范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本文首先阐明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函证的定义、函证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审计失败的界定等相关概念,阐述了函证程序涉及到的审计冲突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再次,通过2009年-2018年证监会披露的审计失败案例进行背景分析后,具体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利安达对九好集团的函证失败案例。利安达对九好集团的审计失败案例是利安达7次遭受证监会行政处罚中最近的一次审计失败,被审计单位九好集团为了借鞍重股份之壳重组上市,其管理层进行了一系列舞弊行为,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来实施函证程序,并且会计师事务所的底稿复核体系未充分发挥其效力,被询证者随意回函的态度,共同致使函证失败的发生。利安达所的种种不当行为也给其自身带来了900万元的经济损失,这是证监会处罚金额最高的一次。最后结合利安达对九好集团的审计失败中函证不当原因提出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和被询证者层面的改进意见,并结合“互联网+”的理念构想出云函证的平台构建。为规范函证审计程序提供建议和指引,进而规范函证审计程序,提高函证获取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李耿瑶[5](2020)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因素及防范研究 ——以众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注册会计师作为资本市场的“看门人”,其主要的职业价值体现在维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然而从2018年开始两年内,以康美药业为主的医疗行业、绿大地为主的生物科技行业、康得新雅百特为主的建筑材料行业等各个行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审计失败案件的爆发,并且这些企业雇佣的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也都因出具不恰当审计意见受到中国证监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导致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形象遭受重大打击。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信任度跌入低谷。同时审计人员提出自身在有限的时间成本及人力资金条件下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已经尽力做到最好,因此面对社会公众的指责以及证监会的处罚深感冤枉。审计失败不仅仅使会计师事务所受到经济和名誉的双重打击,还扰乱了社会正常经济秩序,损害了相关投资者利益。因此审计失败问题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出发,对造成审计失败的原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提出有效建议,以防范审计失败案件的发生。针对上述现象,本文提出以下两个问题:从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特征角度出发探究审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导致审计失败的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首先进行文献综述,通过研究阅读大量关于审计失败及审计防范的文献,了解到国内外关于审计失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监管部门监管不力,会计师事务所内控质量制度不完善,以及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为文本的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其次,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审计相关理论知识对众华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具体案例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特征和事务所审计特征两方面对审计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针对上述原因,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创新:在研究视角方面,现有的审计失败的研究偏向对证监会的处罚公告进行描述性的统计分析,而本文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在研究内容方面,现有的研究倾向从监管部门宏观角度直接入手分析,本文是从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未勤勉尽责更加细化的角度进行审计失败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季丰[6](2020)在《审计随想: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互动及其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取代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自此,中国审计理论与实务一步到位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并随着国际审计准则的更新而不断修订。十多年来,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新审计准则执行的效果如何,审计准则趋同战略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究竟有什么影响,值得业界总结和讨论。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恢复重建暨行业改革发展40年的历程中,新审计准则实施

熊方军[7](2018)在《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依据此方案组建了中央审计委员会。建立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明,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审计全覆盖不仅指审计工作的全覆盖,还指审计效果的全覆盖。这说明政府审计的重点应由现行的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关注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转移至权利运行与政策落实的宏观层面,开展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重点关注民生、资源、绩效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县级政府在我国的政府层级中是一个上传下达的重要桥梁,县级政府绩效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政府整体绩效的提升。强化绩效管理是县级政府提高政府效率和公众信任度的必要途径,是着眼于考核政府的行为是否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树立政府良好的形象。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真正的政府绩效审计还没有开始。但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迫切需要进行政府绩效审计,特别是基层政府绩效审计。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研究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概念的界定、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第二章是政府绩效审计起源、发展与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政府绩效审计的五个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第三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要素研究,主要是指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定义、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等。第四章是对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进行了研究。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主要从内部控制、民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方面来进行。内部控制因素主要借鉴了《美国政府审计准则》中绩效审计的现场工作准则、以及我国县(区)政府网站绩效评价中相关的指标与其他相关研究文献;民生因素主要借鉴了我国县(区)政府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相关的指标;经济发展因素主要是借鉴政府绩效审计相关文献中的指标。从而形成了一套由内部控制情况、民生(外部顾客满意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这三个方面组成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价标准进行了说明。第五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和准则研究,把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分为五步:第一步是获取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第二步是编制绩效审计计划和进行审计准备;第三步是实施绩效审计,采用合适的方法收集绩效审计证据;第四步是编制与出具绩效审计报告;第五步进行后续跟踪审计。第六章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运用研究,主要是把层次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运用于河北省三个县级政府的绩效审计中。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这三个县绩效的总体情况是Z县最好,X县居中,Y县最差,并对各个县绩效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最后是研究结论、思考、创新点与不足。在这八个部分中,其中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规范分析法、德尔菲法、李克特分量表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平衡计分卡分析法。采用德尔菲法主要是为运用层次分析法收集数据,把定性行为用定量的数据来表示;采用李克特分量表法主要是为了在平衡计分卡的分析中把定性的行为用定量的数据表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对河北省三个县的政府绩效进行了审计,主要是为介绍如何利用这两种方法对县级政府进行绩效审计。通过研究得到了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基本要素体系(定义、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审计程序及可借鉴准则)。创新点是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和审计程序的构建与设计。对县级政府绩效审计进行研究可以为县级政府审计人员进行绩效审计时提供借鉴;有利于县级政府机关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升其政府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贪污、腐败与舞弊事件的发生。

贾云洁[8](2018)在《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文中认为2014年8月31日修订通过的《预算法》,明确了审计机关对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职责授权,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作为一个必经的程序,内嵌到预算管理过程中,本级决算审计得到完整授权,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得以提升。然而,授权并非意味着必然的供给。如何确保政府决算审计的有效开展?需要什么样的机制保障?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研究关注的焦点话题。梳理现有文献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理论研究单薄,规范研究较多、实证分析偏少,且以实务操作研究为主,缺乏对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理论认知不统一、系统性研究匮乏。截至目前,既无博士硕士论文对决算审计的专题研究,也无决算审计的专着面世。现有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审计实践技术规范的建设,加上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的制约,严重阻碍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基于现行研究的不足,本文期望在决算审计的发展变迁规律、供求偏差、审计体制改革、决算审计理论理念框架以及审计法规建设上有所突破。在基本概念界定和社会契约、委托代理、公共受托责任、国家治理、制度环境、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等理论基础的分析支撑之上,本文梳理了我国制度环境变迁下的决算审计授权沿革。研究发现:一是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影响决算审计授权变迁的动力来源,制度环境变化催生了决算审计需求的变化,由此形成不同阶段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及业务授权的变化;二是我国决算审计发展演变规律特征:由单纯的行政属性审计逐渐向政治属性审计转变;从单一“上审下”模式逐渐向“同级审”扩展;真实、效益目标逐渐被重视、信息供给维度更加丰富;审计业务模式逐渐同世界接轨;专业化发展是审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政治属性审计定位下的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其外部“应然”需求特征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高质量的信息供给,专业化、规范化的政府决算审计服务。而我国决算审计的现实供给状况如何?来自审计一线的反馈信息可为佐证。为此,本文选择了案例研究法,在统计分析公开的决算审计项目相关信息基础上,优选已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四个审计机关作为案例样本,进行深入调研访谈。通过访谈问卷及公开数据发现: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探索起步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决算审计模式;在整合利用社会中介资源、业务流程管理、审计报告模式、审计法规体系同步建设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其项目计划、审计方法模式、资源投入与整合、质量控制、审计意见发表、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法规依据、理论认知和审计体制保障等多个方面调查访谈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政府决算审计“实然”供给状况为:政治属性审计功能的发挥限受限,信息供给有限,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决算审计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的根源是什么?为此,本文在访谈问卷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分析造成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偏差的根本原因:一是内置于一级政府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与本级政府决算审计的政治属性授权存在冲突,出现了“下审上”、“内服务于外”的悖论,其实质影响是架空了政府决算审计的法律授权,政府决算审计业务开展缺乏有效的审计体制保障。二是理论概念框架研究滞后,政府决算审计的报表审计业务属性不明确,鉴证职能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缺乏系统论证;审计目标层次缺乏区分、认知不统一;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概念界定不清晰,一致认可的审计意见类型和独立审计报告模式尚未形成。决算审计理论单薄,难以发挥实践指导力,更无法有效统领审计法规体系的建设。三是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一者是政府决算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尚未实现协同修订,再者是专门性法律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审计法及实施条例修订工作还刚刚起步,国家审计准则缺乏有关决算审计的实质性指导条款,决算审计专业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缺位,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分工和绩效考核制度也未能依据决算审计授权及时调整,这一系列审计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政府决算审计实践中无据可依,严重影响了政府决算审计实践的开展。西方国家是否有独立的政府决算审计?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过程?为了能从世界各国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透视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吸收借鉴其成熟的实践经验,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政府决算审计的发展,本文研究了政府会计、审计改革起步较早的OECD国家的实践经验,综合比较、归纳其较为代表性的经验做法:OECD国家基本没有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叫法和业务授权,与之相近的OECD国家大量开展的法定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其是伴随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而同步确立的,且目前大多形成了成熟、规范的政府财务报表审计模式;随着为数不多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向立法审计体制的改革变迁,OECD国家已形成独立性较强的审计保障体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律授权模式包括统一授权和分开授权两种;OECD国家均具有较为完善的财务报告审计法律和准则体系,大量整合利用社会中介审计资源和技术,形成了严密的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在对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基础上,结合OECD国家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业务的经验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制度环境的差异性,本文提出了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第一,基于政治属性审计的功能定位,提高的审计独立性的和制衡能力、协同互补于国家治理体系整体改革设计、兼顾我国现实制度环境及机构编制精简原则,本文认为,我国审计体制重构宜采取强制性变迁路径,中长期的审计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国家审计委员会。设立中央和地方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主任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副主任、委员由审计委员会主任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审计委员会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同级人大监督;其直接的上位权力是全国人大行使的最高国家权力,国家审计权与行政、司法、监察权处于同一位阶。将现行审计机关从政府机构中整体移出,成为与本级政府平级的、专司审计监督的国家机关,并考虑其与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有效衔接。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委员会的指导,向上一级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二,建立逻辑一致的政府决算审计理论概念认知框架。政府决算审计具备报表审计业务属性,需要发表总体审计意见,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息鉴证,可以提高决算信息的可靠性。政府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指针对政府决算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编制是否合法、信息反映是否真实,发表审计意见;具体审计目标分为:业务和事项层的真实、完整、截止、准确和分类目标;账户余额层的存在、权利和义务、完整和准确目标;列报和披露层的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完整、准确、分类与可理解性目标。政府决算审计目标的实现,需准确界定政府决算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政府决算审计应对政府决算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积极式审计意见,提供合理保证,以提高信息预期使用者对政府决算报表的信赖程度。审计风险是指决算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后发表不当意见的可能性。建立风险导向决算审计方法模式,在全面了解政府及其环境基础上,评估政府决算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设计和实施风险应对措施,包括确定总体审计策略和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建立融合简式报告优势和信息含量要求的决算审计报告模式。第三,建立政府决算审计法规体系。1.依据新预算法,协同修订政府决算审计授权与标准性法规。修订宪法中的审计体制设置条款;修订监督法,单列政府决算审计审查的内容重点,审计工作报告标题中单独提及决算草案审计;预算法实施条例中增加并细化政府决算审计的条款;制定发布政府决算草案编制办法。2.构建决算审计专门法规体系。包括修订完善审计法及实施条例,明确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补充增加决算审计的个性化条款;修订国家审计准则,将其归位于基本准则,建立专业的决算审计准则、指南等技术规范;完善利用社会中介资源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修订国家审计准则中利用外部人员参与审计的相关条款、明确利用方式及责任界定,修订出台利用社会中介资源开展审计的管理办法及其审计报告质量核查制度,建立同业质量复核制度;修订审计管辖权限分工规定,建立与审计署业务协同安排的地方共享税收入审计制度,创新审计机关分类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审计质量考核比重。

王彪华[9](2016)在《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基本建成。近年来,随着国家审计影响力不断提升,审计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作为规范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行为的国家审计准则,在国家审计服务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展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探索其变迁规律,可以丰富国家审计准则理论,拓宽国家审计准则的理论基础,也可为未来准则变迁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最高审计机关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路径依赖中发挥主导作用,其变迁过程是对受托责任评价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体现了对绩效和责任的追求不断提高,适应了国家治理需求的变化。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以规范研究为基础,比较研究为支撑,建立起准则变迁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位和作用、发展变化、实践应用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国内外文献回顾,发现这些文献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变迁过程没有系统梳理,研究基础采用经济学较多,研究方法有限,侧重某一方面问题等不足。同时,为后续研究的需要,本文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内涵及作用、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形式等概念进行界定,对制度变迁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并介绍了这两个理论在国家审计理论中的运用和发展情况。在构建国家审计准则变迁框架过程中,本文从供给、需求和均衡三个角度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进行了理论分析,供给方面包括供给成本和供给收益,需求方面从降低审计风险、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保障工作权益需要三个方面,而国家审计准则均衡是一种不常见的偶然状态,不均衡是常态。在分析变迁过程中,本文从时间角度来看,将变迁过程划分为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善阶段,对每个阶段准则进展情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各个阶段准则特点进行归纳;从内容角度上看,主要从一般准则、审计证据、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方案、审计质量控制和审计报告六个方面,对各部分在准则体系中的地位和主要内容分析介绍基础上,比较其在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并归纳出变迁特点。本文对变迁过程运用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发现,审计机关作为变迁主体,具有节约制度变迁成本、及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准则的需要和体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特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具有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路径依赖性强、与国际接轨和趋同等特点。在国际比较中,本文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审计组织和美国,在对其准则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概括、变迁的过程及原因、变迁特点等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审计独立性在国家审计准则中始终是强调的重点,注意强调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兼容性,在制定方向的选择上各有利弊等启示,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准则变迁影响因素来看,本文将其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在内部动力方面,变迁主体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在对国家审计及其准则认识的不断提高,采用学术关注度作为替代变量,发现学术关注度与国家审计准则变迁过程密切相关:审计目标的演变决定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方向,在国家审计的各层次目标中,现实目标是不同的,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现实目标的演变过程体现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在外部动力方面,审计准则变迁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审计实践,都对准则变迁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随着技术方法的进步,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及时作出调整,应对信息化的挑战,为实践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财政体制改革与国家审计的互动发展中,国家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与国家审计密切相关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化,国家审计准则在各个阶段都吸收了他们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在准则变迁效果检验中,本文采用了审计项目质量和审计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在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分析中,以1996年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样本,通过对43份检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审计准则变迁各阶段对比,发现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影响明显;在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中,以1993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统计数据为样本,发现准则变迁对审计成果利用、审计处理结果落实情况、审计机关移送处理事项、审计机关审计(调查)单位数等指标影响明显。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需要适应环境变化、促进审计工作发展,在突出依法审计、保障审计独立性、规范成果利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并在服务国家治理的过程中从构建行为规范体系、推动责任政府建立、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等方面有独特的实现路径,但在结构设计上和实践运行中还存在不足。在新常态下,随着国家治理需求,审计目标的调整,审计实践的探索发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等,都需要国家审计准则及时跟进。对于未来国家审计准则的发展,既要国家治理引领,凸显中国国家审计特色,又要合理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建立国家审计准则运行情况跟踪评价机制,掌握国家审计准则的适用程度,并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变迁方式。

曲明[10](2013)在《政府绩效审计:沿革、框架与展望》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解决财政赤字、经济停滞以及公众对政府满意度逐渐降低等政府危机,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将私人企业的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引进政府管理,希望以企业的形式来改造政府,并逐步将其发展成为政府管理的一项工具和手段,这就是新公共管理运动!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蓬勃兴起,存在了近百年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需要经历一个由权利至上发展到责任至上的进化过程,最终其核心特征就是要高度关注政府的绩效及其责任,即强调政府的透明度、民众的知情权及政府的问责性。政府管理引入了普遍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绩效审计这个工具和手段,也就意味着政府要注重绩效,着手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重塑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实践证明,管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制度选择的优劣,一套好的制度安排能促进先进和合理行为的产生,同时降低和抑制落后和不合理行为的产生。审计作为一种制度选择,对加强政府权力的监督,约束政府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绩效审计是一种由审计机关对政府公共管理活动进行评价,检查其是否符合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原则,用以提高管理绩效,促进政府改善公共管理的审计活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我国的经济建设在经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长期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积累的问题,诸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浪费严重、收入分配不均、区域发展失衡等,上述问题严重威胁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和政府针对这种情况适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自主创新、环境友好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协调、落实、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政府审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职能,特别是要重视推进绩效审计的快速发展。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审计的高级阶段,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政府绩效审计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很好的促进政府公共权力的实施和应用,这恰好与我国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要求相吻合,政府绩效审计是实现政府治理最终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借鉴国外政府绩效审计好的做法,顺利开展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构建审计理论框架的视角来研究政府绩效审计。首先介绍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接着聚焦到对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及框架体系的构建上,进而选取国外有广泛政府绩效审计经验的国家与中国进行比较,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政府绩效审计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之路。针对存在的大量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健康发展的现实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查找缘由。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未来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进行积极的展望。本文共分十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提出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从政府面临如何确保最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以及如何使公众确信政府是对公共资金进行良好的管理方面入手,引出了本文的目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另外,本部分还简要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框架结构,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分别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职能、规范、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多角度的文献综述。最后,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评述,并对文献进行了再思考,进一步确认本文的写作意义。第三部分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委托代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国家治理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与动因。首先从全球范围内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接着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最后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第五部分是构建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首先,介绍政府绩效理论框架构建原则;其次,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接着,进行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界定;再次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进行了设定;最后从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客体、内容、准则、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政府绩效审计要素的设计。第六部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准则。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外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制定情况;其次,将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的情况与国外的准则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再次,制定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原则;最后,尝试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内容进行设计。第七部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首先,简单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含义与质量特征:其次,对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进行了评析;再次,介绍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现状并进行了问题分析;再次次,分析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标准的类型,制定了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原则;最后,系统阐述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设计。第八部分是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方法。首先系统的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然后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体系,并分析了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第九部分是找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与展望。首先,介绍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其次,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挑战;最后,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前景进行了积极的展望。第十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在这里简单的概括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创新观点和文中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本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二、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二章 审计质量控制相关理论
    2.1 审计质量控制的内涵
        2.1.1 审计质量的概念
        2.1.2 审计质量控制的概念
    2.2 影响审计质量控制的因素
        2.2.1 外部因素
        2.2.2 内部因素
    2.3 相关理论
        2.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3.2 独立审计
        2.3.3 内部控制
第三章 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
    3.1 B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3.1.1 基本情况
        3.1.2 组织结构
    3.2 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流程描述
        3.2.1 审计业务承接阶段
        3.2.2 审计业务准备阶段
        3.2.3 审计业务执行阶段
        3.2.4 出具报告阶段
第四章 项目审计质量控制在D项目应用状况的调查及评价
    4.1 D公司审计项目介绍
    4.2 D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状况调查
        4.2.1 业务承接阶段
        4.2.2 业务准备阶段
        4.2.3 业务执行阶段
        4.2.4 出具报告阶段
    4.3 D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状况评价
        4.3.1 评价体系的构建
        4.3.2 评价指标及分析
    4.4 D项目审计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4.1 业务承接阶段的主要问题
        4.4.2 业务准备阶段的主要问题
        4.4.3 业务执行阶段的主要问题
        4.4.4 出具报告的问题
第五章 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优化方案
    5.1 业务承接阶段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
        5.1.1 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业务体系
        5.1.2 提高审计约定的效力
    5.2 业务准备阶段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
        5.2.1 合理的计划审计流程
        5.2.2 全面了解内部控制
    5.3 业务执行阶段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
        5.3.1 改善函证体系
        5.3.2 增加监督盘点的审计培训
        5.3.3 提高人员执业能力
        5.3.4 将审计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
        5.3.5 增加控制测试复核程序
        5.3.6 加强三级复核制度
        5.3.7 建立关键审计事项的选择框架
    5.4 出具报告阶段审计质量控制的优化
        5.4.1 增加期后事项发现程序
        5.4.2 提高合并财务报表质量
        5.4.3 加强质量监督部门力度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研究综述评析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六)不足之处
一、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
        1.第三人的范围
        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
        3.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二)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性质
        1.契约说
        2.侵权说
    (三)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四)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1.侵权行为
        2.主观过错
        3.第三人受有损失
        4.因果关系
二、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制度现状分析
    (一)现行制度的简要概述
    (二)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1.现行法律体系缺陷明显
        2.侵权责任主体选择失当
        3.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
        4.问责的形式单一
        5.监管模式失调
三、国外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制度借鉴
    (一)第三人范围
    (二)损失计算方法
    (三)专家证人制度
    (四)民事责任形态
        1.连带责任
        2.按份责任
    (五)监管体制
四、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责任制度的完善
    (一)重构法律体系
    (二)严格确定侵权主体
    (三)确保独立审计
        1.统一“勤勉尽责”认定标准
        2.确立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四)完善司法救济路径
        1.变革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的方式
        2.确立多样的责任承担形态
        3.完善证券集团诉讼制度
    (五)创新监管体制
        1.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2.外部机构独立监管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投资者视角的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与决策有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5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审计报告模式改革的需求
    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的内容
    2.3 关键审计事项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2.4 关键审计事项对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影响
        2.4.1 对审计师的影响
        2.4.2 对上市公司治理当局的影响
        2.4.3 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历史沿革和实施现状
    3.1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的历史沿革
        3.1.1 标准化审计报告主要内容的历史沿革
        3.1.2 关键审计事项的形成
    3.2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3.2.1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结构分析
        3.2.2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内容统计
        3.2.3 关键审计事项的行业特征分析
        3.2.4 关键审计事项的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分析
        3.2.5 关键审计事项与审计意见类型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4.1 基于资本商品理论的关键审计事项提供增量信息的机理分析
    4.2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关键审计事项投资者决策有用性分析
    4.3 基于青木昌彦制度理论的关键审计事项决策有用性分析
    4.4 假设提出
        4.4.1 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增量相关假设
        4.4.2 关键审计事项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相关假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的实证检验
    5.1 实证研究设计
        5.1.1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5.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相关性分析
        5.2.3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4 内生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关键审计事项投资者决策有用性的实证检验
    6.1 实证研究设计
        6.1.1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6.1.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2 实证结果分析
        6.2.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2.2 相关性分析
        6.2.3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6.3 进一步研究
        6.3.1 事务所声誉的调节作用
        6.3.2 机构投资者的调节作用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基于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审计失败中函证不当问题研究 ——以九好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E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函证与审计失败的涵义解析
        2.1.1 函证概念的演变
        2.1.2 函证相关概念界定
        2.1.3 审计失败的概念界定
    2.2 函证与审计失败的关系分析
        2.2.1 函证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2.2.2 函证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2.3 审计失败的相关理论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审计冲突理论
3 基于行政处罚的函证失败现状分析
    3.1 审计失败数量及原因分析
        3.1.1 审计失败数量分布情况
        3.1.2 函证失败的原因
        3.1.3 审计失败的处罚情况
    3.2 函证不当具体原因的比例分析
4 利安达审计九好集团函证不当案例解析
    4.1 案例简介
        4.1.1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简介
        4.1.2 九好集团简介
    4.2 函证不当的具体情况
        4.2.1 银行存款函证
        4.2.2 应收账款函证
5 九好集团审计失败中函证不当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原因
        5.1.1 工作量与人员不匹配
        5.1.2 未对底稿进行充分复核
        5.1.3 内部考评机制不完善
    5.2 注册会计师层面的原因
        5.2.1 未严格遵守审计准则
        5.2.2 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5.2.3 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
    5.3 被审计单位层面的原因
        5.3.1 对函证工作缺乏了解
        5.3.2 提供虚假财务数据
    5.4 被询证者层面的原因
        5.4.1 过于配合被审计单位
        5.4.2 对函证的重视程度弱
6 防范会计师事务所函证不当的措施
    6.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措施
        6.1.1 合理承接审计业务
        6.1.2 制定规范化函证审计程序控制制度
        6.1.3 建立合理的内部考评机制
    6.2 注册会计师层面的防范措施
        6.2.1 严格遵守审计准则
        6.2.2 加强专业胜任能力
        6.2.3 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态度
    6.3 被审计单位层面的防范措施
        6.3.1 充分了解函证工作
        6.3.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6.4 被询证者层面的防范措施
        6.4.1 规范回函行为
        6.4.2 加强教育转变回函思想
    6.5 推进函证程序信息化发展
        6.5.1 “互联网+函证”平台构建
        6.5.2 函证流程的再造与优化
7.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后续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5)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因素及防范研究 ——以众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原因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1.2.2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防范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3 概括性评论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2 审计失败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审计失败概念界定
    2.2 导致审计失败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假说理论
3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现状
    3.1 连续审计失败频发
    3.2 被处罚的事务所相对集中
    3.3 被触犯的审计准则相对集中
    3.4 被集中处罚的事务所特点相似
4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案例描述
    4.1 众华事务所的审计及失败描述
        4.1.1 众华事务所概况
        4.1.2 主办注册会计师特征描述
        4.1.3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具体表现
    4.2 公司的财务舞弊特征描述
        4.2.1 雅百特上市公司概况
        4.2.2 雅百特财务舞弊特征描述
5 审计失败案件原因分析
    5.1 注册会计师视角
        5.1.1 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缺失
        5.1.2 注册会计师职业价值观扭曲
        5.1.3 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流于形式
    5.2 会计师事务所视角原因分析
        5.2.1 特殊普通合伙的事务所组织形式未贯彻落实
        5.2.2 事务所规模扩张外强中干
6 审计失败防范措施建议
    6.1 注册会计师层面
        6.1.1 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审计证据的关注
        6.1.2 注册会计师应保持必要职业谨慎准则
        6.1.3 注册会计师应重视使用风险导向审计
    6.2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6.2.1 健全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6.2.2 制定审计业务筛选机制,提高审计业务承接门槛
    6.3 监管层面防范措施
        6.3.1 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6.3.2 强化审计机构的监管力度
        6.3.3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培训,提高风险意识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际比较研究
        一、政府绩效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二、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三、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内容
        四、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五、政府绩效审计制度的模式
    第三节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各级政府方面的应用研究
        二、在各级政府审计机关方面的应用研究
        三、在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两方面的应用研究
第二章 政府绩效审计发展过程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一、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与发展
        二、国内政府绩效审计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一、受托责任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五、绩效管理理论
第三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一般要素研究
    第一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定义
        一、财务审计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三、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第二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与客体
        一、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客体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主体与客体
        三、我国各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区别
    第三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与目标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三、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第四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一、层次分析法
        二、平衡计分卡分析法
第四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
    第一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内部控制因素
        一、县级政府内部控制有效的表现
        二、县级政府内部控制无效的表现
    第二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民生因素
        一、教育领域的服务活动
        二、社保领域的服务活动
        三、就业领域的服务活动
        四、医疗领域的服务活动
        五、住房领域的服务活动
        六、交通领域的服务活动
        七、婚育收养领域的服务活动
        八、公共事业领域的服务活动
        九、证件办理领域的服务活动
        十、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十一、县级政府办事的透明性
    第三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因素
        一、政府绩效审计经济因素的相关研究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经济因素
    第四节 构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
        一、反映内部控制的绩效审计指标
        二、反映公众满意度的绩效审计指标
        三、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绩效审计指标
        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第五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程序与准则研究
    第一节 获取政府绩效报告
        一、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必要性
        二、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内容与编制要求
        三、获取县级政府绩效报告的可行性
    第二节 绩效审计计划及审计前的准备
        一、了解三个重要概念
        二、关注的一些主要事项
        三、编制审计计划
        四、绩效审计前的准备
    第三节 绩效审计证据及收集方法
        一、证据的充分性
        二、证据的适当性
        三、证据的综合评估
        四、证据收集方法
    第四节 绩效审计报告及后续跟踪审计
        一、绩效审计报告的形式
        二、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
        三、审计报告的发布
        四、后续跟踪审计
    第五节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的准则
        一、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二、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第六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方法应用研究
    第一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
        一、文献回顾
        二、样本选择、数据来源
        三、变量选择
        四、层次分析法的运用与结果分析
    第二节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县级政府绩效审计
        一、“平衡计分卡”在多个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运用
        二、“平衡计分卡”在单个县级政府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研究结论、思考、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思考
    三、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概念界定
        一、政府决算和决算草案
        二、政府决算草案审计
        三、政府决算审计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
        一、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要素
        二、风险基础审计含义及程序特征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基础
        一、契约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四、国家治理理论
        五、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
第二章 政府决算审计的历史变迁和当前需求特征
    第一节 审计监督缺位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专职审计监督职能机构被撤并取代
    第二节 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审计功能定位
        三、未明确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三节 不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行政属性主导的审计功能定位
        三、不完整的同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四节 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阶段
        一、制度环境
        二、政治属性审计功能定位凸显
        三、完整的政府决算审计授权
        四、业务开展
    第五节 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和现实需求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授权变迁规律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下的政府决算审计需求特征
第三章 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研究的思路、目标和数据获取
        一、案例研究的思路方法
        二、案例研究的目标
        三、案例选择的原则
        四、数据获取与分析
    第二节 样本单位政府决算审计供给现状
        一、A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情况
        二、B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三、C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四、D省级审计机关决算审计供给状况
    第三节 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偏差分析
        一、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给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二、我国政府决算审计供求存在较大偏差
第四章 我国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供求偏差成因分析
    第一节 审计体制与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悖论
        一、影响我国政府审计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环境
        二、政府审计中的多层级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
        三、决算审计类型与审计体制独立性保障的差异
        四、本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律授权的悖论
        五、访谈结果基本印证本级政府决算审计授权问题
    第二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研究支撑单薄
        一、理论研究缺位,难以发挥实践指导作用
        二、基本概念认知不统一,理论支撑单薄
        三、访谈结果印证决算审计理论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一、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协同建设不足
        二、专门性审计法规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实践发展
        三、访谈结果充分印证决算审计法规体系建设滞后问题
第五章 OECD国家政府决算(财务报告)审计实践
    第一节 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审计制度的发展
        一、各国政府预算、会计与财务报告系统
        二、各国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及审计改革背景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及其审计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审计体制及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模式
        一、各国国家审计体制设置变迁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授权分工模式
    第三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二、美国政府财务审计法规准则建设
    第四节 政府财务报告审计资源、技术整合与质量控制
        一、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资源整合
        二、各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中的技术整合
        三、各国政府财务报表审计质量控制做法
第六章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政府决算审计体制保障重构
        一、审计体制改革时机日趋成熟
        二、审计体制重构的定位、原则
        三、审计体制重构的路径选择
        四、审计体制重构的模式选择
    第二节 构架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理论概念框架
        一、构建政府决算审计目标层次
        二、明确重要性等概念框架及其运用
        三、构建政府决算审计报告模式
    第三节 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法规体系构建
        一、协同建设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授权、标准性法规制度
        二、构建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专门性法规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结构
        1.3.2 逻辑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能的创新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国家审计准则的内涵及作用
        2.1.1.1 国家审计准则的定义
        2.1.1.2 国家审计准则的特点
        2.1.1.3 国家审计准则的地位
        2.1.1.4 国家审计准则的作用
        2.1.2 制度变迁的内涵及形式
        2.1.2.1 国家审计准则是一种制度安排
        2.1.2.2 制度变迁的概念
        2.1.2.3 制度变迁的方式
    2.2 制度变迁理论
        2.2.1 诺斯的学术思想
        2.2.2 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框架
        2.2.3 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
        2.2.4 其他制度变迁理论
        2.2.5 制度变迁理论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
    2.3 国家治理理论
        2.3.1 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3.3 国家治理理论在国家审计中的运用
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和特征分析
    3.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动因
        3.1.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供给分析
        3.1.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分析
        3.1.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均衡分析
    3.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变迁历程及特点
        3.2.1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演进历程和各阶段特点
        3.2.1.1 萌芽阶段(1983年至1995年)
        3.2.1.2 探索阶段(1996年至1999年)
        3.2.1.3 发展阶段(2000年至2010年)
        3.2.1.4 完善阶段(2011年之后)
        3.2.2 国家审计准则主要内容的变化情况和特点分析
        3.2.2.1 一般准则
        3.2.2.2 审计证据准则
        3.2.2.3 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准则
        3.2.2.4 审计方案准则
        3.2.2.5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3.2.2.6 审计报告准则
    3.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特征
        3.3.1 以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
        3.3.2 采用渐进式变迁方式
        3.3.3 路径依赖性强
        3.3.4 注重与国际接轨和趋同
4 世界审计组织和美国审计准则变迁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世界审计组织国际准则变迁及特点
        4.1.1 现行准则基本概况
        4.1.2 准则变迁过程及原因
        4.1.3 准则变迁的特点分析
    4.2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的变迁及特点
        4.2.1 现行准则基本概况
        4.2.2 准则变迁过程及原因
        4.2.3 准则变迁的特点分析
    4.3 对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启示
5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内部动力
        5.1.1 变迁主体在国家审计准则变迁中的作用
        5.1.1.1 审计准则认识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1.1.2 审计实践认识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1.2 审计目标的变化决定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方向
        5.1.2.1 国家审计目标的不断演进
        5.1.2.2 审计目标演进对审计准则的引领作用
    5.2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外部动力
        5.2.1 审计实践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1.1 国家审计准则萌芽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1.2 国家审计准则探索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1.3 国家审计准则发展阶段的审计实践对审计准则的影响
        5.2.2 技术方法进步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2.1 相关技术方法的进步
        5.2.2.2 对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3 财政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3.1 国家审计准则在财政体制和国家审计发展中的互动作用
        5.2.3.2 财政体制改革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5.2.4 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规范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5.2.4.1 会计准则的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5.2.4.2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变化对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影响
6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效果分析
    6.1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总体效果评价
    6.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研究
        6.2.1 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项目质量的关系
        6.2.1.1 审计项目质量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6.2.1.2 国家审计准则中的审计项目质量
        6.2.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研究——以1996年至2011年审计署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为例
        6.2.2.1 样本选择
        6.2.2.2 审计项目质量检查情况的描述性分析
        6.2.2.3 准则变迁对审计项目质量的影响分析
    6.3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研究
        6.3.1 国家审计准则与审计结果的关系
        6.3.1.1 审计结果的涵义
        6.3.1.2 国家审计准则中审计结果披露的变化
        6.3.1.3 准则中披露方式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
        6.3.2 国家审计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分析——以1993年至2013年审计署审计结果统计数据为例
        6.3.2.1 准则变化对审计结果影响的理论分析
        6.3.2.2 准则变迁对审计结果影响的实证检验
7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分析和改进策略
    7.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7.1.1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状分析
        7.1.1.1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的特点
        7.1.1.2 新准则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路径选择
        7.1.2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存在的主要问题
        7.1.2.1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
        7.1.2.2 现行国家审计准则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7.2 新常态下影响我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的现实因素
        7.2.1 国家治理对国家审计准则提出的新要求
        7.2.2 审计目标调整对国家审计准则的挑战
        7.2.3 审计实践探索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
        7.2.4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对国家审计准则的需求
        7.2.5 计算机技术新发展对国家审计准则的要求
        7.2.6 其他因素对国家审计准则的影响
    7.3 我国国家审计准则的未来改进策略
        7.3.1 以国家治理引领国家审计准则变迁
        7.3.2 凸显中国特色并合理借鉴先进经验
        7.3.3 探索建立国家审计准则运行情况跟踪评价机制
        7.3.4 选择最优的国家审计准则变迁方式
8 结论与局限性
    8.1 研究结论
        8.1.1 最高审计机关在准则变迁中发挥主导作用
        8.1.2 准则变迁过程体现了对绩效和责任的追求不断提高
        8.1.3 准则变迁结果推动了国家治理发展
    8.2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政府绩效审计:沿革、框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框架结构
        1.2.1 研究目标
        1.2.2 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
        2.1.2 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
        2.1.3 政府绩效审计的规范
        2.1.4 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2.1.5 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
        2.2.2 政府绩效审计的职能
        2.2.3 政府绩效审计的规范
        2.2.4 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
        2.2.5 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3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3.1 委托代理理论
        3.1.1 委托代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3.1.2 政府治理下的委托代理关系
        3.1.3 委托代理对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发展的影响
    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3.2.1 新公共管理运动产生的背景
        3.2.2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特征
        3.2.3 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
    3.3 国家治理理论
        3.3.1 国家治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3.3.2 国家治理理论的主要特征
        3.3.3 国家治理和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在联系
    3.4 绩效管理理论
        3.4.1 绩效管理产生的背景
        3.4.2 绩效管理对政府绩效发展的影响
        3.4.3 绩效管理对政府绩效审计的影响
4 政府绩效审计的历史沿革与动因分析
    4.1 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4.1.1 政府绩效审计的起源与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
        4.1.2 政府绩效审计体系的创立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4.1.3 新公共管理运动下的蓬勃发展——20世纪90年代
    4.2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4.2.1 理论萌芽阶段——1982年至1989年
        4.2.2 探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4.2.3 高度重视阶段——21世纪
    4.3 政府绩效审计的动因分析
        4.3.1 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动因——受托责任
        4.3.2 政府绩效审计的一般动因——公共受托责任
        4.3.3 政府绩效审计的具体动因——政府绩效责任关系
5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5.1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原则
    5.2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研究
        5.2.1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构成要素
        5.2.2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
    5.3 政府绩效审计假设的构建
        5.3.1 政府绩效审计假设的特征
        5.3.2 政府绩效审计假设的构建
    5.4 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界定
        5.4.1 政府绩效审计总目标——3E分析
        5.4.2 政府绩效审计具体目标
    5.5 政府绩效审计的功能设定
        5.5.1 政府绩效审计的固有功能
        5.5.2 政府绩效审计的衍生功能
    5.6 政府绩效审计要素的设计
        5.6.1 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
        5.6.2 政府绩效审计的客体
        5.6.3 政府绩效审计内容
        5.6.4 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5.6.5 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5.6.6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6 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设计
    6.1 国外绩效审计准则的借鉴分析
        6.1.1 INTOSAI审计准则
        6.1.2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6.2 我国现行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的情况及其与国外准则体系的比较
        6.2.1 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
        6.2.2 中外政府审计准则的比较
        6.2.3 我国现行的国家审计准则体系的不足
    6.3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原则
    6.4 政府绩效审计准则的内容设计
        6.4.1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准则
        6.4.2 审计计划准则
        6.4.3 审计实施准则
        6.4.4 政府绩效审计报告准则
7 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设计
    7.1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含义与质量特征
        7.1.1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含义
        7.1.2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质量特征
    7.2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评析
        7.2.1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分析
        7.2.2 发达国家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7.3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现状及分析
        7.3.1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现状
        7.3.2 中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7.4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类型和选择原则
        7.4.1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类型
        7.4.2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原则
    7.5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
        7.5.1 政府总体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
        7.5.2 政府公共部门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
        7.5.3 项目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
8 政府绩效审计程序与方法的研究
    8.1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
        8.1.1 选择和确定审计项目
        8.1.2 审计准备阶段
        8.1.3 审计实施阶段
        8.1.4 审计报告阶段
        8.1.5 审计后续阶段
    8.2 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8.2.1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8.2.2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选择
        8.2.3 影响政府绩效审计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9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分析与展望
    9.1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
        9.1.1 审计体制滞后
        9.1.2 法律法规欠缺
        9.1.3 评价指标体系模糊
        9.1.4 技术方法落后
        9.1.5 审计信息闭塞
    9.2 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的挑战
        9.2.1 政治环境的挑战
        9.2.2 经济环境的挑战
        9.2.3 技术环境的挑战
        9.2.4 社会环境的挑战
    9.3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展望
        9.3.1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的逐步好转
        9.3.2 政府绩效审计的自我完善
        9.3.3 政府绩效审计监督制度的逐步完善
        9.3.4 政府绩效审计结果的公开及对其价值发掘与应用的重视
10 研究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本文的创新点
    10.3 本文的不足
    10.4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B会计师事务所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研究[D]. 邹卓凡.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证券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研究[D]. 王小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投资者视角的关键审计事项增量信息与决策有用性研究[D]. 刘丁睿. 吉林大学, 2020(01)
  • [4]基于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审计失败中函证不当问题研究 ——以九好集团为例[D]. 朱彦琼. 贵州财经大学, 2020(12)
  • [5]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因素及防范研究 ——以众华会计师事务所为例[D]. 李耿瑶.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审计随想:审计准则国际趋同、互动及其他[J]. 季丰.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20(06)
  • [7]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 熊方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研究[D]. 贾云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9]中国国家审计准则变迁研究[D]. 王彪华.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6(03)
  • [10]政府绩效审计:沿革、框架与展望[D]. 曲明.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对独立审计准则体系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