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第 14 卷的作者索引

2004 年第 14 卷的作者索引

一、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4,2004(论文文献综述)

王安琪[1](2021)在《敦煌写本P.3771、S.2717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苏叶[2](2021)在《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增殖属于传播学的范畴,文化传播中的增殖既有对原文化的拓殖,也有对原文化的升华。本文聚焦苏轼赤壁二赋,讨论二赋传播过程中文本、书法、绘画的互释关系,以二赋书画作品的接受与增殖为主,重点讨论二赋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文化意义价值,进而探究文学艺术作品经典化的过程与规律。东坡九次游览黄州赤壁,留下了经典的赤壁二赋文。其一生亲书赤壁二赋近二十次,并多持赠友人。作品保存形式多样,墨迹、刻帖、碑刻均有流传。史上多载有东坡为同一友人数次书写二赋存世,《晚香堂苏帖》与《景苏园帖》收录的苏轼书《前后赤壁赋并跋》即为例证。因崇宁年间苏轼书迹大都被毁,二赋墨迹只有一件行书《赤壁赋》得以保存,小楷《赤壁赋》以及《后赤壁赋》均已失佚。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书《赤壁赋》墨迹应是进入内府之前为梁清标重裱本,且墨迹卷前补书者为文彭并非文徵明。《馀清斋法帖》收录的苏轼书《赤壁赋》摹勒底本为未损本苏轼行书《赤壁赋》,后被黄履常所藏。从帝王到文人多有临摹或重书赤壁二赋,南宋二帝曾亲书《后赤壁赋》,他们对二赋的推崇促使影响甚剧的二赋经典化。与南宋同期的金朝以及之后的元代,文人崇尚苏轼,多有学苏轼诗文书画之人。明代初期,因帝王推崇程朱理学,从统治者到文人都淡忘了苏轼,然中后期却多有书赤壁二赋者。清帝王也多有重书苏轼二赋以及临摹他人书二赋作品。究其原因,除了政治导向外,或出于对苏轼的欣赏,或者对他人所书《赤壁赋》的喜好。清代由于帝王崇董、崇赵风尚的引导,苏轼书风并未引领时代潮流,但苏书的影响却一直存在,文人也多书二赋。《赤壁赋图》为赤壁赋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将《赤壁赋图》分为全景分段式《赤壁赋图》和单景主题式《赤壁赋图》。因赤壁二赋自身的文学性不同,《前后赤壁赋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后世《赤壁赋图》是在对二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前赋文中描写的场景比较单一,大都是对苏子与客泛舟江上的描绘,因而《前赤壁赋图》大都围绕着“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展开。《后赤壁赋》文蕴含的故事性强于前赋,突出人物活动与故事情节,因而《后赤壁赋图》多有长卷传世。文人们热衷以赤壁二赋为母题创作《赤壁赋图》,不管是逐渐趋于程式化构图的明代,还是将创作《赤壁赋图》作为文人趣味的清代以及宋元时期文人的不同目的,二赋以图文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历代文人笔下,这促进了二赋的经典化。在《赤壁赋图》中存在着较多的题跋,画家以赤壁二赋为题材创作《赤壁赋图》,接受者又将观赏《赤壁赋图》的感悟创作成文学作品,并以书法的方式题写于画面上,形成了书画文的交互。在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中,题跋文字基于图像产生,并通过书法得以呈现,三者之间的互动为作品的经典化打下了基础。从文学上看,文人们借题跋这一特殊的文体创作了题《赤壁赋图》诗文,试图围绕《赤壁赋图》与苏轼进行情感交流和精神对话。从艺术上看,图画与文字相融、互相映衬,是对画面的延伸,最终共同重创出一幅完整的作品,是对二赋文多重意蕴的呈现,并在图像意义上诠释着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过程。对东坡形象的描绘是对东坡精神的追寻,呈现的是文人心中的东坡样貌。在《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已经升格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寥寥几笔却可见东坡风神。东坡的真实形像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绘画中的东坡形象却逐渐符号化,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明清文人篆刻的兴起与兴盛使得篆刻创作主体身份发生转变,文人们用篆刻的方式来遣兴。明代文人多有取赤壁二赋中语入印,这为印章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得篆刻的独立性得以凸显。而清代不仅印文内容选取二赋语,还多有通体印石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文房中的摆件等也多镌刻以东坡与友人泛舟的主题,且材质选择趋向多样。不仅限于石头,在玉、石、木、竹等材质上刻二赋,镌刻《赤壁赋图》的现象多有存在。这充分显示文人篆刻家浓厚的东坡情结与赤壁偏好。对苏轼的追慕不仅仅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日本、韩国文人同样钦慕苏轼。日本文人对二赋的接受主要表现在题《赤壁赋图》诗文、举行赤壁会与寿苏会上以及画《赤壁赋图》上。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或是因二赋中的禅意。且他们对苏轼的理解又不仅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在举行“寿苏会”时往往会陈列一些以二赋为题材的中、日文人的书画作品。日本在继承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与本国文化相融,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画面。他们绘制《赤壁赋图》不仅仅表达对苏轼的崇尚,对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而且更注重描写历史战争场景。韩国对二赋的接受则表现在基于赤壁二赋创作诗文。他们对赤壁二赋的接受影响着朝鲜王朝的文学发展,催生了“赤壁文学”。文人们在诗文中或化用二赋中词句,或引用原句,或仿作二赋。李朝文人对二赋既有承袭也有发展,在本国文化生态下赋予了二赋新的内涵,并在接受二赋思想的基础上,衍化出更多的文学作品。韩国文人效仿苏轼进行赤壁游,也是他们接受二赋的方式。“拟把汉江当赤壁”,七月既望、十月既望的赤壁游使得朝鲜文人更关注东坡的《赤壁赋》,大众也形成了赤壁游的习俗。二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文化价值,影响着海内外文学与艺术的发展。文人们用书、画、文等方式为二赋本身增加新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从文学到书法、绘画、题跋的二度创作,时间的沉淀与层累堆积成就了赤壁二赋的经典化。这一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二赋文的文化增殖。

顾王乐[3](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陈龙[4](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研究表明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王瑞[5](2020)在《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共90篇,其中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文有57篇,与《晋书》五家《补志》相关的论文有7篇,与南北朝诸史《补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的论文有9篇,与《清史稿·艺文志》相关的论文有9篇,它们是民国期刊中史志目录论文的主体,占到总数的91.11%。根据着作类型的不同,可将这些论文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考证补撰类,二是论说类。二者数量之比约为3:7,即考证补撰类文章的数量较少,论说类文章的数量较多,这是由于论说文章更适宜在期刊上发表,而考证补撰成果更适宜以专着形式呈现。放眼民国时期史志目录研究成果的整体情况,期刊上的史志目录文章只占少数,史志目录研究成果仍多以专着形式呈现。不论是考证补撰类还是论说类,这些论文蕴含着新的学术萌芽,尤其是《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说文章,表现出了富有民国学术特点的中西创新融合的方法和内容。民国期刊中,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考补类文章有14篇,它们继承了传统的考据学遗风,考据的重点内容在《汉书·艺文志》总序部分,重点关注总序中所涉及的学术史问题;与《汉书·艺文志》相关的论说文章有43篇,它们形式各异,内容上特别关注小说家、诸子略、诗赋略的相关问题,以及《汉书·艺文志》的成书、体例、分类与归类等目录学原则和方法上的问题。当然,考补类文章与论说类文章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存在部分文章兼涉二者。民国期刊所载《补晋书·艺文志》相关论文中,4篇为文廷式遗着《补晋书·艺文志》之节选,其余3篇为讨论《晋书》五家《补志》优劣问题的文章,其中王重民之作涉及到了一些目录学理论的重要基本问题。民国期刊所载南北朝补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论文全为补撰之作及其序言,推动了清代以来的补志工作向更加严谨、完备的方向发展,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民国期刊所载《清史稿·艺文志》相关论文,包括纂修《清史》前后的讨论、补正、评价之作以及关于“清代着述志”的讨论。另外,王蘧常《商代艺文志初稿》为总结商代典籍之作,虽非严格意义上的补史艺文志,但自有特点和价值。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突出成就在于南北朝补志编纂成果丰硕、进一步总结了目录学理论两个方面,表现出在研究领域和目录学理论与方法上对清人的超越。

李秀华[6](2020)在《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国际法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海洋是孕育生命的启点,也是承载地球一切物质往复的最终载体。陆地源生于海洋,看似陆地相对独立的物质循环体系最终依然无法摆脱对海洋的依赖。人类从诞生至今,对整个生态的影响非常之大,其对陆地的物质开发及使用也极大的影响着海洋的生态及环境。尽管海洋环境生态系统作为最大的生态系统有其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但频繁的陆上及海上人类活动、废弃物排放、海洋及陆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等多种因素打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了海洋污染。而海洋污染物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乃至人类生命健康直接或间接的产生严重的危害。陆地因为国家的存在而具有显着的边界性,对陆地环境的处理往往以各国家和地区独立处理的内部方式为主,而海洋具有无明显边界的区域性,因此海洋环境问题具有环境区域性特征,其往往不能通过单一封闭性的思维去进行处理。海洋环境区域治理的核心要义在于海洋区域环境的整体治理,强调基于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开展区域内各个层次的通力合作。人类针对当前的海洋污染现状探索了 多种海洋污染区域治理国际机制,不同区域治理机制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中国作为海洋大国,目前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海洋污染问题,这些海洋污染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中国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有赖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借鉴已有的国际合作经验,克服区域治理中的缺陷,形成良好的区域合作治理机制。本论文也基于此研究目的而成,具体内容如下:本论文第一章首先介绍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海洋污染物的类型及其对应的后果,随后介绍了目前海洋污染区域性特征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开展区域性环境治理的积极作用,还介绍了海洋污染法律治理机制的实施效果;最后,结合中国当前的海洋污染问题及区域治理中的缺陷,提出治理模式的改进设想。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并且已经超过一国管辖范围,依靠单个国家已经无法实现海洋污染的有效治理。海洋污染的本质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例如海洋污染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是沿海地区,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区域治理的方式治理海洋污染。国际社会已有的区域治理操作实践已经卓有成效,但仍然存在缺陷和问题。本论文第二章主要从理论视角阐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适用的基本原则,以及传统国际法律制度下“海域权益”的排他及专有性对海洋污染治理的推动和限制,进一步分析现有海洋污染区域治理合作下的国际合作主体、治理主体和法律途径的优势与不足,进而运用治理理论分析海洋环境区域治理符合治理理论的特征,最终从理论上论证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相对于仅依靠单独的国家或传统国际法治理的理论优势,为构建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提供法理上的基础和支持。受制于洋流、季风等自然因素影响海洋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该区域内的一点受到污染,则有可能扩散到整个区域,并进而影响到另外的区域。因此不同海域的污染可能面临不同的区域治理的需要。受到沿岸国家不同经济制度的影响,海洋的国际属性也催生了不同的区域的治理机制。本论文第三章在内容上主要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进行考察,就各机制之间的共性及问题进行评析,此外本章也将结合国际法律规范对所考察的区域治理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国际法律规范对区域治理问题的影响及效用。长期以来,在海洋区域污染预防和治理问题上,作为利益相关方的该区域沿海国家为防范海洋污染作出贡献的意愿,往往被主权国家海域权益的争执所阻碍。自1974年以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区域海洋项目为世界上140多个沿海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极好的区域内合作契机,并为区域治理构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治理机制。这些机制虽然体现在不同的区域治理模式中,但具有机制共性,是海洋区域污染治理中的重要制度。在第三章对代表性区域治理机制考察的基础上,本论文第四章着重从具体机制出发,分析相关机制的特点及内容,并结合国家、国际组织在国际法上的既有探索,从信息共享、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污染评价及赔偿、资金保障、纠纷解决五个方面入手,研究跨国界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模式中的主要机制构建。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的全面构建应包括基于风险预防原则的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以多方共治原则为基础的合作机制构建,海洋污染的区域治理的评价、评估及赔偿机制构建,海洋污染区域治理资金保障措施的采取和区域内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以及区域海洋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承担海洋大国责任、为全球海洋善治贡献中国力量的意愿不断增强,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不断深化。当前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和海洋区域治理并已有所作为,但在国际规则制定、国际合作的促进实施和国际协调方面仍存在欠缺,合作的进一步推进也面临着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生态的需求不一致、相互依存度较低、争端复杂化、域外势力介入等挑战。基于中国所参与区域合作的现实并借鉴其他区域合作机制的施行经验,中国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应首先与区域内各国在治理理念与目标层面达成共识,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蓝色伙伴关系”等不同层次的共同理念并形成统一的层次化的治理目标体系,继而在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资金保障、国内法与国际法在立法和执法层面的协调、国内海洋治理完善、区域内履约监督和争端解决等多方面开展合作,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合作制度保障。本论文第五章将对于中国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动因与现状、理念与目标和制度保障进行探讨。

张孟晋[7](2019)在《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文中指出汉字系统有诸多异於西方字母文字系统之处,异体字就是其中较为棘手的一个。汉字异体字的一个重要来源是源於人们任意书写而出现的错)滥用字体,不过随着文化发展、汉字使用愈发频繁,这些字体反而逐步被社会广泛接受,进而成为特定时期的书写俗体,有些更演进为异体。史上汉字书写最为)乱的时期当属南北朝至隋唐。唐初太宗时,曾命颜师古等人刊校字样,以求刊谬正俗,下笔有据。此後更掀起举国正字之风,史称“正字运动”。自唐之正字运动为世人关注,至以《干禄字书》爲代表之一众字书成为字样学的研究对象,多渠道还原唐代正字运动的实际情况,对各时期文献中的俗体异体字作分析和校勘,已为字样学之相关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然而受字书佚失,系统研究缺乏,证据短缺,价值不显等诸多问题困扰,字样学中的诸多问题仍令当今学者或不能做,或不愿做,研究成果甚微。基於此,本文拟对唐代的字样发展史及是时具有代表性的字样书作以清晰梳理,以求寻根究底,察衆人之忽略,现字样之价值。一则在对唐代“正字运动”重新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为世人在“正字运动”方面已经固化的认知当中提出些许新的认识;二则对异体字之产生、形成和发展作深入分析及研究,对《颜氏字样》(後文简称《颜氏》)、《正名要录》(後文简称《正名》)、《时要字样》、《干禄字书》、《分毫字样》等多本字样书作详细的校理分析,为俗体、异体的产生建立详细完整的证据资料库;三则在已有校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俗字字形产生的原因、发展途径、变化规律等,以期为当下汉字中一部分笔划、部件、部首等书写问题的出现找到根源和提供参考。本研究之主体部分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第二章对字样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对《颜氏》、《正名》、《时要字样》、《分毫字样》、《干禄字书》五部字样学文献进行了详细的校理分析和整理研究。第八章为结论。绪论,首先就研究方向的选择问题从两个方面作以解释;又从字样学的定义、应用范畴、广义与狭义之分、字样书与字书之关系、隋唐字形混乱原因等方面对字样学的字理问题进行讨论;最後,再对研究基础与方法、论文结构、以及本文所研究的范畴及特殊情况等进行了说明。第一章,文献综述。首先从字样学研究史入手,自宏观角度对国内外字样学领域内相关研究进行论述;之後,再从微观角度对《颜氏》等五部字样书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对唐代後期所出现之《五经》、《九经》等字书详细分析,以求探究字样书与字书之联系。最後更对学界内所涉及之正字运动的相关遗留问题进行讨论。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对唐代具有代表性之《颜氏》、《正名》、《时要》、《分毫》、《干禄》五部字样书进行包括作者、背景、内容等多方面的整理研究,并对全部字样书中的每一条内容作文字与正字功能的分析,以探讨字样书产生及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第七章,在前六章对字样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唐代正字运动史的新认识。本研究之学术价值主要有二点:一、对隋唐时期正字运动及字样学史之再梳理。俗字,长久以来一直被很多人笼统认为是错字,於是便常常以错字处之,忽略了其自身特点及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人们渐渐淡忘了隋唐时期曾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正字运动”,更不知很多人都曾为这一运动呕心沥血,为中国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做出贡献。时至今日有些人甚至连姓名都不曾出现於“正字运动”当中,实是憾事。本研究就是为了通过各种语料及史料的记载,努力将这一时期最真实的情况还原出来,让尘封的历史再次展现出来。二、为了能够探究由正体至俗体的演化过程,本研究将对《颜氏》、《正名》、《时要字样》、《分毫字样》、《干禄字书》五部字样书进行细致的分析及校理,结合共时与历时的发展特征,尽力将有关的汉字字形发展之途径与规律梳理清楚。本研究的成果将可用於多个方面,如1)隋唐时期汉字发展史的整理工作。重新对这一时期“正字运动”中的人、书、事进行梳理,更加关注细节及学界已固化认定的内容,这将有助於我们弄清楚更多隋唐正字运动时期的真实情况。2)对汉字字形演变的中古阶段作更为细致的探讨。对五部字样书的分析与校理,有助於从每一个字的变化中发现汉字发展的大体规律,上承上古时期的古代字体,下接近现代汉字的字体结构。这一系列完整的校理对於补充汉字在字体演变历史上的发展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3)为现代汉字书写者提供汉字结构书写)误的理据分析及解决方案。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在初识汉字时,书写常有偏误发生。对隋唐时期俗字演变规律的分析与整理,有利於我们找到人类书写汉字发生偏误的大体倾向,通过总结规律并制定相应对策,以解决现代人们书写汉字时所产生的各类字体结构问题。

刘甜甜[8](2019)在《单士厘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士厘是晚清才女的杰出代表,她身上既有传统闺秀的印记,又有新女性的特征,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相矛盾的一面。单士厘一生受三个文化世家(母系海宁许家、父系萧山单家、夫系吴兴钱家)的熏陶与濡养,同时又对家族起着延续与传承的作用。受丈夫钱恂社会地位与人际关系的影响,单士厘交往的友人大多是名流之妻与外国女性,她们和单士厘家族之人共同形成了单士厘的交游网络。《受兹室诗稿》是单士厘的诗歌创作,现如今有四个版本存世,考查这些版本的成书先后、内容差异及价值意义,继而全面分析其诗作内容与艺术成就,可以更完整地探讨其诗歌风貌。《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是单士厘的散文创作,是她中年跟随丈夫钱恂出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是她作为“新女性”特征的主要展现,她的新思想主要受钱恂、钱稻孙、下田歌子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写作艺术与写作价值。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单士厘晚年回归传统女性文学作品的整理,以《懿范闻见录》、《清闺秀正始再续集》、《清闺秀艺文略》为代表,其中《清闺秀正始再续集》与《清闺秀艺文略》均有多个善本存世,且内容丰富,是研究清代女性文学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李爽[9](2019)在《抄有《李峤杂咏诗》的敦煌写本研究》文中认为敦煌莫高窟保存下来的唐代古写本是珍贵的,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具有校勘、1佚的文献价值,以及反映唐代社会历史文化的文史价值。这些又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写本的物理形态所反映出来的唐AI写作本信息,如抄写体例、抄写规范、俗字俗语等。第二,写本所存文字内容的1佚价值和对今本的校勘价值。如抄有《李峤杂咏诗》的写本中所存《李峤杂咏诗》《唐人选唐诗》的内容与传世本间的差异较多,具有较大的校勘价值。第三,结合唐代的社会历史文化,综合研究写本的物理形态和文字内容,能呈现写本的抄写动态和写本的生存情景,从而展现写本鲜活的生命力。现所见抄有《李峤杂咏诗》的八件敦煌写本,写本号爲BD3196、P.3738、S.555、Дх.11210、Дх.3058、Дх.2999、Дх.10298、Дх.5898。它们分别被收藏在中国、法国、英国和俄国,是敦煌文学写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写本抄写的内容有:《李峤杂咏诗》19首、中国失传的张庭芳注《李峤杂咏诗》的部分诗注、《唐人选唐诗》37首、《治上气咳嗽等病医方》、《维摩诘所说经卷下》等。这些唐AI写作本作爲较早的版本,保存的诗歌内容与《文苑英华》《唐五十家诗集》《全唐诗》《佚存丛书》等传世文献有较多差异,具有较高的文献校勘价值和1佚价值。此外,作爲中晚唐时期流传於敦煌的民间写本,它对於当时敦煌地区的历史、教育、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对写本的叙录、考证、录文、校勘、文化背景等方面所做的研究,用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的视角,能全面呈现抄有《李峤杂咏诗》的八件敦煌写本的物理形态、抄写体例、文字内容、生存环境、文史价值、校勘1佚价值、所存唐代古注的价值,及其所反映的唐代敦煌教育的部分内容。第一、二章爲写本的叙录和考证,得出的主要结论有:BD3196是吐蕃统治时期敦煌寺学里面的僧人所抄写的写本。P.3738、S.555写本是归义军时期敦煌学郎抄写的律诗教材,正面的《杂咏诗》於895年抄写完毕,写本背面的《唐人选唐诗》抄写於985-903年之间,题记中“癸亥年”爲903年,爲读者得到这件写本的时间。俄藏五件写本是中晚唐时期学郎抄写的敦煌医学校的教材。第三章以写本爲底本,今本爲参校本,采用文献考证与辞章辨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李峤杂咏诗》《唐人选唐诗》进行录文和校勘。以写本对校今本,其胜意甚多。或能发古义之沉潜,或能证今本之)脱,片玉零珠,弥足珍贵。得出的结论有:版本间形成差异之处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後人篡改,二是後人抄写时出现了)误的情况,三是写本抄写者抄写时出现了脱衍)误的情况。第四章是对写本所存《李峤杂咏诗》张庭芳注的研究。探析了张庭芳诗注中名物注释和征引式注释的体例,分析了张注的引书内容,呈现了张注的价值。得出的结论有:张注引书甚丰,仅13首《杂咏诗》诗注中就达到了40余种。另外,张注的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杂咏诗》具有校勘价值。二是在诗歌注释学史上的价值表现爲扩大了注释对象、发展了征引式注释、呈现了唐注少品评之词的特点。三是诗注中至少保存了六条散佚的古典文献。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篇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认爲抄有《李峤杂咏诗》的八件写本呈现了所存内容在唐代敦煌的流行情况、写本具有较高的文献校勘1佚价值和文史价值、写本所存的唐代古注反映了唐代诗歌注释还处於一个发展起步的阶段等。

楚小庆[10](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二、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4,200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4,2004(论文提纲范文)

(2)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设想和预期结果
    六、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文到书:苏轼黄州经历与赤壁二赋的书文一体
    第一节 扁舟草履,放浪山水:二赋文本的创作过程与自我调适
        一、文本的创作环境:黄州赤壁位置再讨论
        二、文本的灵感来源:东坡赤壁游考
        三、文本的情感基础:东坡的山水情
        四、文哲之思:从矛盾苦闷到融通万物
    第二节 超绝古今,慨然怀古:二赋意脉分析
        一、同中有异:二赋文本再读
        二、古今之思:二赋文背景重探
        三、羽化登仙:理想与超越
    第三节 二赋文的图像化述说:东坡亲书赤壁二赋考
        一、版本概述与对比
        二、现存墨迹考证
    小结
第二章 以书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书法艺术增殖
    第一节 宋金时期帝王对苏书的喜好与文人书二赋
        一、二赋经典化的里程碑:南宋二帝书《后赤壁赋》
        二、基于二赋的书法创作
    第二节 元代以赵孟頫为中心的二赋再书写
        一、赵孟頫笔下的二赋
        二、俞和与鲜于枢的二赋书法
    第三节 文董的东坡情结与明代二赋的书法
        一、文徵明家族的二赋收藏与再创作
        二、文氏子弟与祝枝山等“吴门书家”的二赋创作
        三、董其昌的二赋情结与晚明书家再创作
    第四节 清王室好苏之风与二赋书写
        一、清代对苏书的刊刻与崇苏风气
        二、康乾的二赋临摹
        三、清代文人基于二赋的五体创作
    小结
第三章 以画释文:赤壁二赋传播中的绘画艺术增殖
    第一节 《赤壁赋》的叙事化:《赤壁图》画面分段研究
        一、多段式全景《赤壁赋图》
        二、主题式单景《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赋图》题跋研究
        一、基于《赤壁赋图》的文学创作
        二、基于《赤壁赋图》书法创作
    第三节 东坡写真与《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
        一、颧高少髯黑痣:东坡写真像
        二、《赤壁赋图》中东坡形象的符号化:东坡写意
    第四节 文玩中的《赤壁赋图》:东坡形象的延伸
        一、印章中的《赤壁赋图》
        二、文玩雅器上的《赤壁赋图》
    小结
第四章 文图互释:赤壁二赋在东亚传播中的文图增殖
    第一节 赤壁二赋在日本的接受与二度创作
        一、东坡着述的传入与东坡文化的兴起
        二、“赤壁会”与“寿苏会”
        三、日本的《赤壁赋图》
    第二节 赤壁二赋在韩国的接受与“赤壁文学”
        一、二赋的传播与“赤壁文学”的产生
        二、对二赋的解构与重构
        三、七月既望的泛舟游与《赤壁赋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3)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一、误析字形结构
        二、误认文字初形
        三、误说字本义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结语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单字索引
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4)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一、民族诗坛考述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5)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方法
    (三) 论文创新之处
一、从数量上看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概貌
    (一) 各代史志目录研究论文的数量
    (二) 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数量与民国史志目录专着数量的对比
    (三) 不同类型史志目录研究论文的数量
        1. 考证补撰类论文的数量
        2. 研究性议论文的数量
        3. 研究性议论文数量较多的原因
    (四) 小结
二、民国期刊所载《汉书·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一) 考证补撰类
        1. 考补类论文的基本特点
        2. 考补类论文的重要内容
        3. 考补类论文的不足
    (二) 论说类
        1. 论说类文章的热点内容
        2. 论说类文章的热点问题
    (三) 考证补撰类与议论类的相似之处
        1. 学术渊源相似
        2. 研究对象相似
    (四) 小结
三、民国期刊所载《补晋书·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一) 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遗稿)(节选)研究
    (二) 五家补志优劣问题
    (三) 王重民所论“梁有”问题
    (四) 王重民所论“从书目到书目”问题
    (五) 小结
四、民国期刊所载南北朝史志及《隋书·经籍志》相关论文研究
    (一) 陈述及其《补南齐书艺文志(卷一)》、《序》
    (二) 徐仁甫及其四《补志》
        1. 徐仁甫生平
        2. 徐仁甫四《补志》研究
        3. 徐仁甫的目录学思想
    (三) 小结
五、民国期刊所载《清史稿·艺文志》相关论文研究
    (一) 对《艺文志》修纂的讨论
    (二) 对《清史稿·艺文志》的纠补、评价
    (三) 关于“清代着述志”的讨论
    (四) 小结
六、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的成就
    (一) 承载了部分南北朝补志编纂的成果
        1. 填补空白
        2. 学术史贡献
        3. 文献学贡献
    (二) 反映了当时的目录学思想和理论
        1. 史志目录的旨趣
        2. 史志目录的着录思想
        3. 史志目录分类思想
    (三) 小结
结语
附录: 王蘧常《商代艺文志初稿》研究
    (一) 王蘧常生平及目录学着作
    (二) “艺文志”的成书与体例
        1. 《商代艺文志初稿》运用材料的原则
        2. 《商代艺文志初稿》的体例与内容
    (三) 小结
附目: 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国际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问题意识
    四、研究方法
    五、文献综述
    五、学位论文预期创新点
第一章 海洋污染治理机制的现状问题
    第一节 海洋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后果
        一、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海洋污染物的自然类型及其后果
        三、海洋污染区域性恶化的现状
    第二节 海洋污染法律治理机制的类型及效果
        一、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的全球海洋污染治理机制
        二、海洋污染全球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三、海洋污染区域性治理机制
    第三节 中国海洋污染问题及区域治理的现状
        一、中国海洋生态环境污染现状
        二、中国海洋污染区域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主要理论分析
    第一节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基本原则
        一、国际合作原则
        二、风险预防原则
        三、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第二节 海洋污染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全球治理理论对海洋污染治理的影响
        二、全球海洋治理的内容及问题
    第三节 海域权益对海洋污染治理的影响
        一、海域权益的基本类型
        二、海域权益的生态性
        三、海域权益的排他及专有性
    第四节 区域治理理论的适用性
        一、区域治理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基本内容
        三、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主体适用性
        四、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法理优势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的考察与分析
    第一节 国际法对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的硬实施及软影响
        一、硬法对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的影响和作用
        二、软法的实施及对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的影响
    第二节 各国际法主体对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的影响
        一、国家行为在海洋污染治理中的善治
        二、国际组织对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机制的引领和推动
        三、海洋非政府组织对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参与及促进
    第三节 对部分代表性区域治理机制的概述
        一、地中海模式
        二、波罗的海模式
        三、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
        四、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统项目
        五、对代表性区域治理机制的分析
    第四节 区域性法律规制对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影响
        一、区域规制对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影响力
        二、区域性规制在海洋污染治理中的局限性问题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机制构建
    第一节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信息共享机制
        一、基于风险预防原则的信息共享机制
        二、信息共享的内容及范围界定
    第二节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合作机制
        一、以多方共治原则为基础的合作机制
        二、区域内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措施
    第三节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评价、评估及赔偿机制
        一、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评价及评估机制
        二、海洋污染区域治理损害赔偿机制
    第四节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资金保障措施
        一、既有资金保障措施
        二、其他资金保障措施探讨
    第五节 海洋污染区域治理中的争端解决机制
        一、海洋污染区域治理中争端的自愿调解程序
        二、海洋污染区域治理中争端的强制程序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中国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动因与契机
        一、中国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动因
        二、中国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契机
    第二节 中国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理念与目标
        一、区域合作的深化——树立共同理念
        二、区域合作的深化——确立统一目标
    第三节 中国参与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机制保障
        一、信息公开和信息共享机制
        二、资金保障机制
        三、协调区域内多个层面的立法和执法机制
        四、完善国内海洋治理机制
        五、履约监督和争端解决机制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论文引用文献简称表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1.1
        0.1.2
    0.2 字样学定义
        0.2.1 字样之定义
        0.2.2 广义字样学与狭义字样学
        0.2.3 字样学之特征
    0.3 研究材料
    0.4 研究方法
    0.5 论文结构
第一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1 字样学研究概述
        1.1.1 大陆地区之字样学研究
        1.1.2 台湾学者之字样学研究
        1.1.3 国外字样学研究
    1.2 字样书研究
        1.2.1 《干禄字书》研究
        1.2.2 《正名要录》研究
        1.2.3 《时要字样》研究
        1.2.4 《分毫字样》研究
        1.2.5 《五经文字》研究
        1.2.6 《九经字样》研究
    1.3 唐代正字运动研究
    1.4 小结
第二章 唐代字样学之发起——《颜氏字样》
    2.1 《颜氏字样》的作者
    2.2 《颜氏字样》的成书背景
    2.3 《颜氏字样》的再发现
    2.4 对《颜氏字样》的新认识
    2.5 《颜氏字样》校理
    2.6 小结
第三章 正字初期的重要文献——《正名要录》
    3.1 《正名要录》简介
    3.2 《正名要录》的作者
    3.3 《正名要录》的体例及内容
        3.3.1 《正名要录》第一部分
        3.3.2 《正名要录》第二部分
        3.3.3 《正名要录》第三部分
        3.3.4 《正名要录》第四部分
        3.3.5 《正名要录》第五部分
        3.3.6 《正名要录》第六部分
    3.4 《正名要录》对《颜氏字样》的继承
    3.5 《正名要录》字例考订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借鉴韵书体例的字样书——《时要字样》
    4.1 《时要字样》简介
    4.2 《时要字样》解题
    4.3 《时要字样》的撰写时代
    4.4 《时要字样》的创新与问题
    4.5 《时要字样》抄写情况考察
    4.6 关於《时要字样》的体例研究
    4.7 《时要字样》体例中的区别提示
        4.7.1 组词提示
        4.7.2 连用提示
        4.7.3 同类提示
        4.7.4 反义提示
        4.7.5 属类提示
    4.8 《时要字样》校理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被误读和忽视的字样书——《分毫字样》
    5.1 关於《分毫字样》
    5.2 《分毫字样》的成书时代
    5.3 《分毫字样》的内容和体例
        5.3.1 区别字义的草率
        5.3.2 分化字用的个人主张
    5.4 《分毫字样》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性字样书——《干禄字书》
    6.1 《干禄字书》简介
    6.2 《干禄字书》的作者
    6.3 《干禄字书》对字样书的继承和发展
        6.3.1 熔经典正字与社会正字於一炉
        6.3.2 以四声为次
        6.3.3 内容上的继承
        6.3.4 体例上的继承
        6.3.5 偏旁类推
    6.4 《干禄字书》刻石
    6.5 《干禄字书》校理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唐代正字运动之新认识
    7.1 唐代正字运动的历史背景
    7.2 正字运动的发起
    7.3 分类正字警示
    7.4 字样书的工具化
    7.5 形近字辨析的单独提出
    7.6 总结性字样书的出现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字形表
附录二
    《颜氏字样》
    《正名》
    《时要字样·S5731》
    《时要字样·S6117》
    《时要字样·S6208》
    《时要字样·Дx02391A》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单士厘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大陆地区对单士厘的研究
        (二)港台及海外对单士厘的研究
    三、小结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世家的濡养
    第一节 海宁许氏家族
    第二节 萧山单氏家族
    第三节 吴兴钱氏家族
    第四节 家族文化的传承者
        一、文化世家对单士厘的影响
        二、单士厘对文化世家的传承
第二章 单士厘的文化交游
    第一节 单士厘和家族亲属的交游
        一、单士厘与家族男性
        二、单士厘与家族女性
        三、单士厘与家族亲属交游的意义
    第二节 单士厘与国内女性友人的交游
        一、单士厘与许德蕴
        二、单士厘与上虞罗氏
        三、单士厘与刘韵松
        四、单士厘与江冬秀
    第三节 单士厘与外国友人的交游
        一、单士厘与下田歌子
        二、单士厘与其他外国友人
        三、单士厘与外国友人交游的意义
第三章 单士厘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受兹室诗稿》版本考辨
        一、版本简述
        二、版本比较
        三、版本价值
    第二节 《受兹室诗稿》思想内容
        一、写景咏物,笔下生花
        二、纪游见闻,游踪广泛
        三、唱和应酬,情理兼备
    第三节 《受兹室诗稿》艺术成就
        一、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晓畅
        二、手法:善用修辞,博采众长
        三、风格:复杂多样,平和隽永
第四章 单士厘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癸卯旅行记·归潜记》的思想来源
        一、钱恂的影响
        二、钱稻孙的影响
        三、下田歌子的影响
    第二节 《癸卯旅行记·归潜记》的写作艺术
        一、时空叙事,结构严谨
        二、对比贯穿,寓于褒贬
        三、旁征博引,直抒己见
    第三节 《癸卯旅行记·归潜记》的价值阐释
        一、史料价值
        二、文学价值
        三、思想价值
第五章 单士厘的女性文学作品编辑
    第一节 《懿范闻见录》研究
        一、俾为世范的写作目的
        二、人物小传的写作模式
        三、纷繁复杂的思想内涵
    第二节 《清闺秀正始再续集》研究
        一、《清闺秀正始再续集》版本考述
        二、《清闺秀正始再续集初集二卷》的传抄历程
        三、《清闺秀正始再续集初编》诗选特点
        四、《清闺秀正始再续集》诗选意义
    第三节 《清闺秀艺文略》研究
        一、版本考述与收录来源
        二、“士厘曰”之阐释
        三、从诗集名“余”字探析清代女性生活与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单士厘着述及馆藏地
附录二 :单士厘作品书影
附录三 :陈鸿祥校点《受兹室诗稿》未收诗作
附录四 :单士厘年谱简编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9)抄有《李峤杂咏诗》的敦煌写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抄有《杂咏诗》写本的叙录
    第一节 BD3196写本叙录
        一、写本基本信息
        二、写本所抄内容
    第二节 P.3738写本叙录
        一、写本基本信息
        二、写本所抄内容
    第三节 S.555写本叙录
        一、写本基本信息
        二、写本所抄内容
        三、写本诗歌特点
    第四节 俄藏五件写本叙录
        一、写本基本信息
        二、写本所抄内容
        三、写本缀合情况
第二章 抄有《杂咏诗》写本的考证
    第一节 BD3196写本考证
        一、抄写的时间考
        二、抄者和用途考
        三、正背面关系考
        四、生存的环境考
    第二节 P.3738、S.555写本考证
        一、抄写的时间考
        二、抄者和用途考
        三、正背面关系考
        四、生存的环境考
    第三节 俄藏五件写本考证
        一、抄写的时间考
        二、抄者和用途考
        三、正背面关系考
        四、生存的环境考
    小结 八件写本整体关系考
第三章 《杂咏诗》《唐诗选》校录
    第一节 《杂咏诗》校录
        一、校本和凡例
        二、录文和校勘
    第二节 《唐诗选》校录
        一、所选的校本
        二、录文和校勘
第四章 写本存《杂咏诗》诗注研究
    第一节 《杂咏诗》诗注简介
    第二节 写本所存诗注的体例
        一、名物的注释
        二、征引式注释
    第三节 写本所存诗注的价值
        一、对《杂咏诗》的校勘价值
        二、在诗歌注释学史上的价值
        三、对於古典文献的1佚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10)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四、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4,2004(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写本P.3771、S.2717整理与研究[D]. 王安琪.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从文学到图像 ——苏轼赤壁二赋的文化增殖[D]. 苏叶. 西南大学, 2021(01)
  • [3]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4]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5]民国期刊所载史志目录论文研究[D]. 王瑞. 山东大学, 2020(09)
  • [6]海洋污染区域治理的国际法机制研究[D]. 李秀华. 山东大学, 2020(01)
  • [7]唐代字样学文献数种综合研究[D]. 张孟晋. 吉林大学, 2019(02)
  • [8]单士厘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活动[D]. 刘甜甜. 暨南大学, 2019(02)
  • [9]抄有《李峤杂咏诗》的敦煌写本研究[D]. 李爽.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2004 年第 14 卷的作者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