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的正交设计与试验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的正交设计与试验研究

一、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的正交设计和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尹乐斌,杨爱莲,刘丹,廖聪,李乐乐,何平,刘桠丽[1](2021)在《豆制品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及产物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采用常规的平板划线分离法,摇床发酵活性污泥及附近土壤中筛选高效产絮凝剂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对其进行鉴定。以豆制品废水为培养基,优化菌株发酵产絮凝剂培养条件,并对絮凝活性成分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从豆制品废水活性污泥及附近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高效的产絮菌,编号为J-7,经形态学及16S rDNA基因测序,菌株J-7被鉴定为Talaromyces pinophilus。最佳培养条件为废水添加量为60%、接种量4%、培养温度为25℃、废水初始pH值为5、摇床转速为150 r/min、发酵时间48 h。在该优化条件下,絮凝率可达93.42%。絮凝活性成分进行定性测定、紫外光谱扫描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初步判断其主要成分为多糖,主要基团包括羰基、羟基、氨基、碳骨架基团等。

郝好[2](2021)在《聚合硫酸铝钛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在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作为混凝阶段中的主要因素,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钛盐絮凝剂因其优良的混凝效果及污泥可回用的特性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基础之上,制备出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铝钛(PATS),并系统研究其混凝效果及混凝行为,结合Zeta电位、粒径、絮体分形维数等的变化,研究其混凝作用机理。分别以磷、浊度和腐殖酸为目标污染物,在实验室配制模拟废水,深入的研究新型钛盐絮凝剂的混凝效果,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响应面试验探究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快搅时间、慢搅时间、静置时间等因素对絮凝剂除磷除浊效果影响及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最佳絮凝工艺条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慢速滴碱法制备出了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铝钛,综合调控钛铝摩尔比、碱化度、反应温度及加热时间,促使形成羟基化、具有更高聚合度的PATS。最终确定PATS最佳合成配比为n(Ti)/n(Al)=0.3:1,n(OH)/n(Ti+Al)=0.3:1,反应温度50℃,加热时间5 min。(2)PATS与传统絮凝剂PAS相比,ζ电位由原来的-2.73 m V提高到-2.035 m V,粒径由原来的1764 nm提高到2284 nm,使PATS具有更高的电中和与网捕卷扫能力。(3)红外光谱结果显示,硫酸铝与硫酸钛之间发生共聚反应生成了高分子聚合物,充分进行吸附电中和作用,极大增强了PATS的絮凝性能。(4)将PATS用于处理含磷废水时,最佳去除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8.30mmol/L,pH为7.36,快搅时间4 min,快搅速度210 r/min,慢搅时间为10 min,慢搅速度为40 r/min,静置时间为107 min。此条件下,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9.04%。(5)将PATS用于处理含浊废水时,最佳去除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0.32mmol/L、pH为9,快搅时间为1 min,快搅速度为190 r/min、慢搅时间为12.4 min,慢搅速度为40 r/min,静置时间为100 min。此条件下,浊度去除率可达到99.30%。(6)将PATS用于处理腐殖酸废水时,最佳去除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1.17mmol/L、pH为8,快搅时间为4 min,快搅速度为192 r/min、慢搅时间为20 min,慢搅速度为50 r/min,静置时间为80 min。此条件下,腐殖酸去除率可达到95.07%。(7)将PATS用于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发现其絮凝效果良好,测定的各项指标均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宁海军[3](2021)在《玫瑰精油提取后废渣液的生物处置及资源回收》文中指出兰州市永登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玫瑰精油生产基地,以当地种植的红色玫瑰和白色玫瑰为原料提取玫瑰精油,在提取过程中每年产生近8000吨的玫瑰废渣液。此类富含黄酮和色素的废渣液,当前现状是基本未做任何处置就直接排放,这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基于此现状,本文以玫瑰精油提取后废渣液为原料,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固体花渣部分用于提取玫瑰黄酮和玫瑰色素,玫瑰废液经絮凝剂絮凝后以菌-藻球和灭活菌丝球载体固定化衣藻对其降解,得出以下结论。(1)乙酸乙酯提取玫瑰花渣黄酮最佳参数为:料液比1:30(g/m L)、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1.5 h;红色和白色玫瑰花渣黄酮提取率分别为3.87%和3.29%;红色和白色玫瑰花渣黄酮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237.21 FRAP/mg和201.97 FRAP/mg;红色和白色玫瑰花渣黄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DPPH)IC50值分别为2.806μg/m L和10.36μg/m L。(2)酸性乙醇对黄酮提取后红色花渣的色素最佳提取参数为:料液比1:35、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5%、浸提剂p H 0.5;通过正交实验正交分析得出玫瑰花渣色素最高提取率为23.52%;色素提取物总花色苷含量为31.45 mg/g,色价值为140.456。(3)废液主要采用两种手段联合进行处置,主要技术路线为:先采用絮凝法将黑色有机废水进行絮凝沉淀,然后再采用菌藻联合处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聚合Al Cl3絮凝剂处理处理废液最佳条件为:废水p H为12、絮凝剂浓度为1%、絮凝剂添加量为15%;玫瑰废水絮凝前后COD降解率为67.7%。采用黑曲霉菌丝球与德巴衣藻构建菌-藻球和灭活菌丝球载体固定化衣藻,对絮凝后废水进行生物处置。黑曲霉菌丝球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0颗/50 m L、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酒石酸铵、转速为160 r/min;衣藻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10 d、温度20℃、p H 6.5、光照强度8000 lx;菌丝球对德巴衣藻的固定率为93.94%;菌-藻球对废水COD、总磷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42.01%和55.88%;灭活菌丝球载体固定化衣藻对废水COD、氨氮和总磷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56.3%、93.5%、83.8%。

杨佩斯[4](2020)在《ARTP诱变黑曲霉絮凝菌株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絮凝剂因具有无毒、高絮凝性、绿色环保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但生产过程中菌株性能差、易退化、筛选困难、培养基成本过高而使其商业化受到限制。常温室压等离子(ARTP)诱变菌株具有诱变快、操作简易、遗传稳定等优势,可用于诱变微生物筛选高产絮凝菌株。目前我国马铃薯淀粉生产废弃物排放随意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淀粉废水属于无毒害的有机营养废水,将其优化作为絮凝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具有可行性,同时制备絮凝剂处理马铃薯废水,从而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本文以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技术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xj菌株进行诱变处理,主要通过液体培养基摇瓶初筛、复筛和遗传稳定性来筛选絮凝正突变菌株,通过对比研究出发菌株与突变株的絮凝活性能力、生长状态、遗传稳定性、生长环境耐受性,从而筛选出优质突变菌株。以实验室模拟制备的马铃薯淀粉废水为基础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培养优质突变菌株,制备絮凝剂絮凝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结果如下所示:1、通过ARTP技术诱变黑曲霉xj的最佳诱变照射时间为90s,摇瓶培养初筛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4 16株诱变株,复筛后获得2株絮凝活性较高、生长状态良好、遗传稳定的突变菌株A90-34与A90-37,其对高岭土悬液的絮凝率分别为94.12%和94.96%,与原始菌株相比,分别提高26.19%、27.03%,连续传代7次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絮凝率维持在92%~95%。2、菌株对于环境耐受性结果表明絮凝菌株的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尿素,对高浓度葡萄糖阶段性耐受,尿素浓度超过或低于1.5gL时絮凝活性变化极为敏感,NaCl的浓度超过1%,环境温度高于32℃,pH值低于5时菌株絮凝活性能力开始下降,在不同培养环境中正突变菌株均表现出比出发菌株较好的絮凝活性和环境耐受能力。3、以模拟制备的马铃薯淀粉废水为基础培养基,采用不灭菌方式发酵,通过响应面优化废水培养基条件,生产絮凝剂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实验验证搅拌转速为130rmin、温度30℃、接菌量4mL、pH值7、葡萄糖浓度为25 gL,尿素浓度投加量为1.5 gL时最佳,絮凝处理淀粉废水的絮凝率为91.48%,与理论的值92.19%基本符合,比未优化前提高了32.45%。每制备一升絮凝剂,废水培养基比PDA培养基可节约67.99%的成本,实验证明以马铃薯废水培育黑曲霉产絮凝剂絮凝处理淀粉废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董文博[5](2020)在《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印染废水是我国水量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色度大、盐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水中含有的一些苯胺、偶氮类染料具有强致癌性,严重危害水体环境及人类健康。《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78—2012)对印染废水的氨氮、悬浮物、色度以及COD等指标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印染废水净化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其中脱氮、絮凝和脱色是净化过程中三个关键技术环节。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导致废水处理难度急剧增大,生物法虽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但在高盐环境下,耐盐性差的微生物代谢活动易受抑制,降低废水处理效率,为了提高印染废水综合净化处理效率,本文拟从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絮凝剂选择及条件优化、筛选高效脱色菌株进行研究,实现印染废水的综合净化处理。利用适合高浓度氨氮、SND脱氮效果良好的盐单胞菌Halomonas sp.B01、Halomonas sp.H02强化混合菌群脱氮能力,用于模拟印染废水脱氮处理并对脱氮条件进行优化。最佳脱氮条件为:乙酸钠为碳源、C/N为7.5、DO为摇床转速90 rpm,SND脱氮96 h,初始氨氮含量为2000 mg/L,脱氮率可达99.3%。絮凝剂的选择及絮凝条件研究是达到良好絮凝效果的关键,本文比较了化学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生物絮凝剂γ-PGA在优化的絮凝条件下对模拟印染废水的絮凝效果。综合经济成本和絮凝效果,选用生物絮凝剂γ-PGA,投加量为4%(w/v),絮凝6 min,絮凝温度为30℃时絮凝效果最佳,絮凝率为96.2%。通过筛选Halomonas中对甲基橙偶氮染料的高效脱色菌,筛选得到Halomonas sp.B01。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脱色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结果为:pH 7.04、NaCl 25 g/L、(NH4)2SO4 12g/L,30℃条件下脱色培养48 h,甲基橙浓度为55 mg/L的废水脱色率为94.66%,然后通过基因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验证,从分子水平解释了Halomonas sp.B01使甲基橙偶氮染料脱色的原因是该菌含有偶氮还原酶基因。按照上述确定的脱氮、絮凝和脱色优化条件,结合中空纤维超滤技术,对取自大连某印染厂的印染废水综合处理,处理后的废水氨氮浓度为18 mg/L,悬浮物浓度为32 mg/L,色度为70度,COD为54 mg/L。为印染废水的综合净化处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冯可[6](2020)在《基于壳聚糖絮凝预处理条件下红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工程化应用》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淮河水专项中沙颍河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集成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为依托(课题编号015ZX07204-007),以红薯淀粉废水为研究对象,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传统化学絮凝剂和生物絮凝剂壳聚糖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壳聚糖作为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剂,并进行中试试验研究,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在基于壳聚糖絮凝预处理条件下选择厌氧-好氧-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处理红薯淀粉废水,并且从壳聚糖絮凝沉淀物回收蛋白质三个方面探讨壳聚糖处理红薯淀粉废水及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1)针对红薯淀粉废水水质特点,筛选出PAC和壳聚糖进行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传统高分子絮凝剂PAC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而生物絮凝剂壳聚糖总磷去除效果较好的同时,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也较明显。之后进行了壳聚糖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废水p H值为10,絮凝投加量为48mg/L(即每1L废水的壳聚糖投加量为48mg),沉降时间为45min,壳聚糖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三个影响因素从主到次的顺序为沉降时间>p H>投加量。废水的出水COD去除率为42.8%,TP去除率为69.2%,TN去除率为39.2%。(2)红薯淀粉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壳聚糖絮凝沉淀而达到回收的目的,通过实验确定蛋白质回收的最佳絮凝参数,并分析了沉淀物中的氨基酸组分,壳聚糖在p H值范围为9~10、投加量为48mg/L、沉淀静止时间为40min,可回收46.8%废水中游离蛋白质,蛋白质回收率曲线基本与浊度去除曲线一致,浊度去除率可达84%,剩余蛋白质在废水中可通过工艺去除,并且回收各类氨基酸中主要有必需氨基酸,且赖氨酸含量较高。(3)基于壳聚糖作为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剂,前期初选出混凝沉淀与混凝气浮工艺,并进行实验探究,发现混凝气浮工艺处理效果较差,选择混凝沉淀工艺作为壳聚糖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中试试验的预处理工艺,并进行壳聚糖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中试试验研究及工程化应用,通过试验确定了中试工程的运行参数:絮凝池p H为9-10,处理淀粉废水的流量为10m3/h,0.6%壳聚糖溶液加药流量为80L/h,一级二级三级絮凝池搅拌机速度分别为120 r/min、120 r/min、40r/min,初沉池停留时间为2h时,可以取得良好效果,预处理出水水质稳定,COD、总磷、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45%、60.01%、31.66%。(4)由于“十二五”水专项对红薯淀粉废水水质的排放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确定了壳聚糖絮凝预处理作用良好的前提下,选择改良IC反应器-改良型氧化沟-两级生态塘组合工艺处理红薯淀粉废水并进行现场调试,探究组合工艺对处理农村生产红薯淀粉废水的效果及适用性。通过最后14天对组合工艺进出水水质的监测表明:组合工艺对COD、氨氮、总磷、总氮的综合去除率为99.7%、95.1%、93.1%、93.5%,效果良好。

刘雪艳[7](2020)在《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含油废水的排放量和泄漏量急剧增加。含油废水具有挥发性,处理不当会破坏生态环境,对土壤、水资源及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含油废水的无害化处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含油废水的成分复杂,含有高浓度的分散油、油脂和悬浮颗粒物等。针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化学法等。化学絮凝法具有经济适用、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含油废水处理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具有疏水缔合行为以及架桥能力,在絮凝过程中具有优异的处理效果。本论文以丙烯酰胺(AM)分子为主单体,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式引入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疏水单体N-(2,2,2-三氟乙酰基)-2-丙烯(NFP),合成P(AM-DAC-NFP),研究了其絮凝性能。(1)NDAET-12的合成:以三氟乙酸乙酯(TFAE)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合成了含氟酰胺中间体NDAET;以NDAET与溴代十二烷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氟化季铵盐NDAET-12,可作为表面活性剂增溶疏水单体。采用FTIR、13CNMR、1HNMR对NDAET和NDAET-1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 n(NDAET):n(溴代十二烷)、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对NDAET-12产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实验对NDAET-12的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NDAET-12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8 g/L,γCMC=25.15 mN/m。(2)NFP的合成:以三氟乙酸酐(TFAA)和AM为原料经酰化反应合成了含氟单体NFP,作为合成阳离子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疏水单体。采用FTIR、13CNMR、1HNMR对NFP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 n(AM):n(TFAA)、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三乙胺用量对NFP产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对NFP的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3)P(AM-DAC-NFP)的合成:以 AM、DAC、NFP 为聚合单体,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SBS)、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AAPH)组成的复合引发剂,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 P(AM-D AC-NFP),作为净化含油废水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采用FTIR、XRD、E DS元素分析对P(AM-DAC-NFP)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SEM对P(A M-DAC-NFP)形貌进行分析。测试了不同浓度的P(AM-DAC)、P(AM-DAC-NFP)和P(AM-DMDAAAC-NFP)溶液的表观粘度。考察了阳离子单体、引发剂种类、单体总浓度、n(AM):n(DAC)、反应温度、APS-SBS引发剂用量、AAPH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对P(AM-DAC-NFP)特性黏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对P(AM-DAC-NFP)的合成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4)针对陕西延长靖边油田采出水,以上清液透过率和含油量为指标,分别将P(AM-DAC-NFP)、P(AM-DAC)、市售PAM与聚合氯化铝(P AC)复合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研究了 PAC投加量、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pH对上清液透过率和含油量的影响,对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性能进行评价。

董敬申[8](2019)在《煤炭生物絮凝助凝剂的研究》文中指出絮凝沉降法是煤泥水处理过程中使用成本较低且应用较广泛方法之一,无机絮凝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均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微生物絮凝剂由于其高效安全的特点成为煤泥水絮凝研究的新方向,适用于大规模生物工程产业化。助凝剂的作用比较广泛,主要作用是用于调节或改善絮粒的结构,增大絮粒的粒度及比重,以此来促进絮体的沉降,还能有效减少絮凝剂的投加量、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去除重金属离子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等。目前微生物絮凝煤泥水方面常用的助凝剂为CaC12,由于有Ca2+的存在,能有效的降低胶体的表面电荷同时还能增强微生物絮凝剂与胶粒之间的吸附架桥作用。本论文是在先前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的基础上,对絮凝过程中所需要的助凝剂进行改变,研究了煤泥水的温度、加入的絮凝剂的量、加入的助凝剂的量和煤泥水的pH值对试验的影响。选择具有良好絮凝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试验研究絮凝剂产生菌,用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和DEAE纤维素作为助凝剂进行絮凝试验。试验研究表明,当硅藻土中壳聚糖的含量为1OOmg/g时进行絮凝试验所得到的透光率值达到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得知改性硅藻土和枯草芽孢杆菌配合使用对第一种煤炭配制的煤泥水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煤泥水温度为39℃℃,煤泥水pH值为5,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0.2g,枯草芽孢杆菌絮凝剂为1.5ml,在此条件下絮凝煤泥水30min可使透光率达到84.3%。将改性硅藻土更换为微生物絮凝中常用的助凝剂CaC12,其他试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煤泥水絮凝试验得到上清液透光率值为71.1%。通过单因素试验得知DEAE纤维素和枯草芽孢杆菌配合使用对第二种煤炭配制的煤泥水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煤泥水温度为25℃℃,煤泥水pH值为7,DEAE纤维素的量为0.25g,加入的枯草芽孢杆菌絮凝剂的量为1.5ml,在此条件下絮凝煤泥水30min可使透光率达到87.3%。用CaC12作为助凝剂,其他试验条件相同,进行煤泥水絮凝试验,得到上清液透光率值为67.9%。在纤维素的作用下,絮凝速度非常快,沉降15min后上清液透光率可达80.6%,以氯化钙作助凝剂其沉降速度较均匀但整个过程较漫长。测定改性前后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值和Zeta电位值,由于壳聚糖上的氨基的质子化,改性的硅藻土具有正电荷并且易于与粘液中的阴离子基团的静电吸引相结合。而纤维素的作用是先将微小颗粒凝聚在一起成为较大一点的絮团颗粒,使其比较容易参与微生物絮凝剂的架桥作用。图28 表23 参60

刘雨[9](2019)在《红薯淀粉废水微生物絮凝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淮河水专项中沙颍河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集成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为依托(课题编号015ZX07204-007),以红薯淀粉废水为研究对象,比较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传统化学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进行比较研究,筛选当地土着菌株开展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发,并且从回收蛋白质用于养殖饲料的制作和废水回田灌溉两个方面探讨微生物絮凝法处理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1)选用PAC和PAM进行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实验。同时也使用生物絮凝剂-壳聚糖进行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实验,作为横向对比。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传统高分子絮凝剂PAC对SS和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好,而生物絮凝剂壳聚糖保持SS和总磷去除效果较好的同时,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也较为明显。(2)选取六种微生物即热带假丝酵母、黏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放射性根瘤菌、酿酒酵母菌以及颍上县当地土种酵母小麯子酵母,开展红薯淀粉废水絮凝实验,初步考察其各自对红薯淀粉废水COD去除效果。对小麯子酵母的结构性质进行分析,包括菌群菌种形状、菌群多样性组成分析、OTU划分和分类地位鉴定、菌群比较分析和关键物种筛选。最终从筛选出来两个絮凝效果较好的菌株,分别是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洋葱伯克霍尔德菌GL13,Burkholderia cepacia strain GL13。(3)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以絮凝率、TP和COD为考察指标,得到微生物絮凝剂的较优水平和组合的搭配,即pH值为8,摇瓶培养时间为36h,离心条件为10000r/min,10min;三个影响因素从主到次的顺序为摇瓶培养时间>pH>离心条件。废水的出水COD去除率为58.7%,TP去除率为85.5%,絮凝率86.5%,比单因素实验较佳条件下的絮凝效果好。实验结果发现微生物絮凝剂对废水有机组分絮凝率达85.5%。将絮凝沉淀物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经试验研究分析,沉淀物中蛋白质含量为24.1%,可制备成蛋白饲料或蛋白饲料添加剂,同时将絮凝出水作为液体肥料灌溉回田。该研究已用于示范工程,依托颍上县美好乡村建设项目,采用“微生物复合絮凝剂+气浮”处理技术,开展淀粉废水中蛋白等有用组分的资源化利用研究;采用“水解酸化池-厌氧强化处理-氧化塘生态净化”组合工艺对淀粉废水进行末端生物处理。

刁欢[10](2018)在《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文中指出微生物絮凝剂(Microbial flocculants,MBF)是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生长代谢至一定阶段产生的具有絮凝活性的物质,具有高效、安全、无残留的优点。作为水处理剂,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活、印染、乳品等多种污水处理的研究与生产应用中,但对于高酸度、高浓度、高粘度、高温度的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絮凝剂处理还未见报道。目前此类废水多采用化学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处理,虽然处理成本不高,处理效果较好,但容易出现丙烯酰胺单体的残留,其为人体的神经毒剂,可引起神经毒性和癌症的效应,中毒后表现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因此,开发出适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絮凝剂至关重要,可有效减少絮凝剂的二次污染。本文从筛选高效絮凝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悬浮物的絮凝剂着手,经初筛、复筛、鉴定,系统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发酵特性、絮凝条件、提取条件,以及絮凝剂的结构特征与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效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悬浮物中絮凝菌的筛选与鉴定。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的小麦淀粉制酒精污水沉淀池污泥中,共分离出来22株菌,并根据初筛和复筛结果,确定菌株M1对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的悬浮物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初始絮凝活性为72.09%。此菌株对营养要求不高,菌落为透明、粘稠、菌苔状。根据菌株M1形态学、生理生化、16Sr DNA分子特性等鉴定,鉴定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命名为M1。该菌株现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存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8098,并在GenBank进行了注册,其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MG987011。(2)絮凝剂产生菌株M1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优化。分别对菌株M1的培养条件和最佳培养基组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培养基经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正交优化后,选择菌株M1的较为经济高效的培养基组成为:以葡萄糖为碳源(15 g/L),蛋白胨为唯一氮源(2 g/L),磷酸盐投加量为KH2PO4 1 g/L,K2HPO4 2.5 g/L;根据单因素试验确定较适絮凝条件为:静置时间30 min,培养液添加量8%、助凝剂CaCl2添加量3%;菌株M1培养条件经正交优化后,获得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时间48 h,培养温度30℃、发酵pH为4.5,转速150 r/min,优化后絮凝率最高达82.03%。因此,菌株M1可作为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微生物絮凝的优选菌种。(3)菌株M1所产絮凝剂的条件及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Klebsiella pneumoniae.M1所产絮凝剂的最佳条件和提取工艺,可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絮凝剂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后絮凝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选择无水乙醇,提取剂与提取液之比为1.54:1,提取pH 9.06,提取时间12 h,此时提取物得率可达3.914 g/L。在该条件下进行絮凝剂提取验证试验,重复3次,絮凝剂平均得率为3.998 g/L,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约为2.1%,说明构建的模型可以很好预测絮凝剂的响应面值。(4)菌株M1产絮凝剂的理化性质研究、纯化和结构解析。分别采用苯酚一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清除自由基等方法测多糖、蛋白质含量等,以及抗氧化性研究。采用Sevag去蛋白和凝胶色谱法进行纯化,再采用用紫外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凝胶色谱、核磁共振波谱和扫描电镜对纯化的絮凝剂分子结构进行解析。该絮凝剂主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含量分别为65.9%和19.74%。抗氧化性试验研究表明,此类微生物絮凝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尤其具有较强的超氧阴离子去除率,以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经Sevag和葡萄糖凝胶Sephadex G-200层析柱纯化后,得到单一纯化组分,再根据凝胶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联合测得结果其分子量为4.784×106D,且主要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L-岩藻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等单糖组成,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为0.290:0.360:1:0.314:0.466:0.566:1.01;多糖中除含有羟基、碳氧键、饱和碳氢键等特征基团外,还有含氧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3.5~4.5 ppm)和芳香基团(核磁共振波谱位置7.0ppm)。(5)部分絮凝机理研究。分别采用强极性和非极性物质检验絮凝剂与溶液中颗粒之间的结合键、絮凝剂的成膜特性试验、以及利用先进的二代(Illumina)与三代(PacBio)测序技术相结合,测定筛选菌株M1的全基因组序列,并结合上一章中絮凝剂的结构特征分析,解析菌株M1所产絮凝剂絮凝时可能的絮凝机理。结合键检测结果表明,EDTA和HCl使絮体较为迅速的解絮,说明菌株M1所产絮凝剂与废水中悬浮物结合主要通过离子键的结合,可能为离子键形成的“吸附架桥”作用;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菌株M1基因组全长5,511,794 bp,GC含量58.39%,含量分布正常,呈现出近似于泊松分布的形状;基因组约包含基因总数5383个。通过功能基因数据库碳水化合物酶相关的专业数据库比对,发现基因组中具备了 5类碳水化合物相关的酶系的编码基因,说明菌株M1基因组中有与多糖产生息息相关的相关的功能基因。

二、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的正交设计和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的正交设计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豆制品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及产物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菌种及废水
        1.1.2 化学试剂
        1.1.3 培养基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筛选[13]
        1.3.2 菌株鉴定
        1.3.3 絮凝活性分布[14]
        1.3.4 絮凝率的测定方法
        1.3.5 菌株培养条件优化
        1.3.6 菌株J-7产物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的分离与筛选结果
    2.2 菌株的鉴定
    2.3 絮凝活性分布结果
    2.4 培养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
        2.4.1 不同废水添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2 不同接种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3 不同培养基p 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4 不同培养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5 不同转速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6 不同培养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5 培养条件优化正交试验
    2.6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分析及结构表征
3 结论

(2)聚合硫酸铝钛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混凝技术
        1.1.1 混凝技术及研究进展
        1.1.2 混凝机理
    1.2 絮凝剂的分类及发展概述
        1.2.1 无机絮凝剂
        1.2.2 有机絮凝剂
        1.2.3 微生物絮凝剂
        1.2.4 复合絮凝剂
    1.3 钛盐絮凝剂及其发展概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
    2.2 PATS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2.3 实验方法及实验水样
        2.3.1 混凝实验
        2.3.2 实验水样
        2.3.3 实验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2.4 实验表征方法
        2.4.1 Zeta电位
        2.4.2 粒径
        2.4.3 红外光谱
        2.4.4 絮体分型维数
3 絮凝剂制备条件优化及表征
    3.1 聚合硫酸铝钛絮凝剂制备条件优化
        3.1.1 絮凝剂的制备
    3.2 制备条件对PATS絮凝除磷性能的影响
        3.2.1 加热时间对PATS絮凝除磷性能的影响
        3.2.2 反应温度对PATS絮凝除磷性能的影响
        3.2.3 n(Ti):n(Al)对PATS絮凝除磷性能的影响
        3.2.4 n(OH):n(Ti+Al)对PATS絮凝除磷性能的影响
    3.3 制备条件对PATS絮凝除浊性能的影响
        3.3.1 n(Ti):n(Al)对PATS絮凝除浊性能的影响
        3.3.2 n(OH):n(Ti+Al)对PATS絮凝除浊性能的影响
        3.3.3 加热时间对PATS絮凝除浊性能的影响
        3.3.4 反应温度对PATS絮凝除浊性能的影响
        3.3.5 正交试验优化PATS絮凝剂制备条件
        3.3.6 响应面实验优化PATS絮凝剂制备条件
    3.4 絮凝剂表征
        3.4.1 红外光谱分析
        3.4.2 Zeta电位及粒径分析
    3.5 小结
4 聚合硫酸铝钛除磷性能研究
    4.1 单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1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2 快搅时间及快搅速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3 慢搅时间及慢搅速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4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1.5 静置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4.2 正交实验
        4.2.1 正交试验优化PATS除磷性能
        4.2.2 正交试验验证
    4.3 响应面实验
        4.3.1 响应面试验优化PATS除磷性能
        4.3.2 模型方差分析
        4.3.3 响应曲面分析
        4.3.4 最优试验条件的验证
    4.4 絮体分形维数和水样Zeta电位
        4.4.1 絮体分形维数
        4.4.2 水样Zeta电位
    4.5 小结
5 聚合硫酸铝钛除浊性能研究
    5.1 单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1.1 初始浊度对絮凝除浊的影响
        5.1.2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1.3 快搅时间及快搅速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1.4 慢搅时间及慢搅速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1.5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1.6 静置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2 正交试验
        5.2.1 正交试验优化PATS除浊性能
        5.2.2 正交试验验证
    5.3 响应面分析
        5.3.1 响应面试验优化PATS除浊性能
        5.3.2 模型方差分析
        5.3.3 响应曲面分析
        5.3.4 最优试验条件的验证
    5.4 絮体分形维数和水样Zeta电位
        5.4.1 絮体分形维数
        5.4.2 水样Zeta电位
    5.5 小结
6 聚合硫酸铝钛除腐殖酸性能研究
    6.1 单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6.1.1 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6.1.2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6.1.3 快搅时间及快搅速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6.1.4 慢搅时间及慢搅速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6.1.5 静置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6.2 正交试验
        6.2.1 正交试验优化PATS去除腐殖酸性能
        6.2.2 正交试验验证
    6.3 响应面分析
        6.3.1 响应面试验优化PATS除腐殖酸性能
        6.3.2 模型方差分析
        6.3.3 响应曲面分析
        6.3.4 最优实验条件的验证
    6.4 絮体分形维数和水样Zeta电位
        6.4.1 絮体分形维数
        6.4.2 水样Zeta电位
    6.5 小结
7 PATS对实际废水的去除性能研究
    7.1 实验水样
    7.2 PATS处理实际废水的效果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玫瑰精油提取后废渣液的生物处置及资源回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玫瑰废水
        1.1.1 玫瑰废水来源
        1.1.2 玫瑰废水特点
        1.1.3 玫瑰废水污染危害
        1.1.4 常用污水处理方法
    1.2 黄酮
        1.2.1 黄酮的结构与性质
        1.2.2 黄酮的用途
    1.3 花色素
        1.3.1 色素的结构与性质
        1.3.2 色素的用途
    1.4 菌丝球
        1.4.1 菌丝球概念
        1.4.2 菌丝球理化性质
        1.4.3 菌丝球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5 微藻
        1.5.1 微藻的概念
        1.5.2 微藻的生物特性
        1.5.3 微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玫瑰废渣液处理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1.7.1 目的与意义
        1.7.2 技术路线
2 不同花色玫瑰花渣黄酮提取及抗氧化性能比较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玫瑰花渣制备
        2.2.2 黄酮提取单因素实验
        2.2.3 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2.2.4 芦丁标准曲线绘制
        2.2.5 黄酮总含量测定
        2.2.6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值测定)
        2.2.7 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DPPH值测定)
    2.3 实验结果
        2.3.1 芦丁标准曲线绘制
        2.3.2 料液比对黄酮提取的影响
        2.3.3 提取时间对黄酮提取的影响
        2.3.4 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的影响
        2.3.5 正交分析
        2.3.6 粗黄酮提取率与黄酮含量
        2.3.7 总抗氧化能力(FRAP值)测定
        2.3.8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值测定)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3 玫瑰花渣色素提取条件优化和性能检测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花渣制备
        3.2.2 色素提取条件优化
        3.2.3 正交实验
        3.2.4 花色苷含量测定
        3.2.5 色价测定
    3.3 实验结果
        3.3.1 料液比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3.3.2 提取时间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3.3.3 乙醇浓度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3.3.4 温度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3.3.5 初始p H值对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3.3.6 正交实验分析
        3.3.7 色素提取率测定
        3.3.8 色素花色苷含量测定
        3.3.9 色素色价测定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玫瑰废水的处置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玫瑰废水絮凝处理
        4.2.2 废水降解菌的筛选鉴定
        4.2.3 衣藻培养与条件优化
        4.2.4 菌-藻球的构建
        4.2.5 菌-藻球对絮凝后玫瑰废水的处理
    4.3 实验结果
        4.3.1 玫瑰废水的絮凝处理
        4.3.2 废水降解菌株的筛选
        4.3.3 衣藻培养条件的优化
        4.3.4 菌-藻球构建
        4.3.5 菌-藻球对絮凝后玫瑰废水的降解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ARTP诱变黑曲霉絮凝菌株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治理马铃薯废水的方法
    1.3 絮凝处理研究进展
        1.3.1 化学絮凝法
        1.3.2 生物絮凝法
        1.3.3 絮凝微生物
        1.3.4 微生物絮凝剂成分
        1.3.5 絮凝机理
    1.4 淀粉废水资源化应用研究进展
        1.4.1 产单细胞蛋白
        1.4.2 产其他产物
        1.4.3 产新能源
        1.4.4 产微生物絮凝剂
    1.5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生物育种研究进展
        1.5.1 ARTP技术简介
        1.5.2 ARTP技术在细菌中的应用
        1.5.3 ARTP技术在酵母中的应用
        1.5.4 ARTP技术在放线菌中的应用
        1.5.5 ARTP技术在毒菌中的应用
        1.5.6 ARTP技术在微藻中的应用
        1.5.7 ARTP技术在大型真菌和高等植物中的应用
        1.5.8 ARTP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1.6 立题依据
    1.7 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1.4 实验试剂及药品
    2.2 ARTP诱变黑曲毒选育高絮凝菌株
        2.2.1 菌株孢子悬液的制备
        2.2.2 ARTP诱变育种
        2.2.3 诱变高絮凝菌株的筛选
        2.2.4 絮凝活性的测定方法
        2.2.5 高絮凝菌株生长量测定
        2.2.6 高絮凝菌株遗传稳定性
    2.3 菌株的环境耐受性比较研究
        2.3.1 碳原及浓度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2.3.2 氮源及浓度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2.3.3 盐浓度对菌株絮凝能力响
        2.3.4 pH值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2.3.5 温度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2.4 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菌株絮凝处理马铃薯废水研究
        2.4.1 马铃薯废水的制备
        2.4.2 废水发酵菌株的选择
        2.4.3 马铃薯废水发酵培养条件
        2.4.4 马铃薯废水絮凝率的测定
        2.4.5 废水灭菌与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2.4.6 单因素实验
        2.4.7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2.4.8 响应面优化发酵絮凝条件
        2.4.9 最优化发酵条件验证
        2.4.10 马铃薯淀粉废水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本和效果分析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ARTP诱变黑曲莓选育高絮凝菌株
        3.1.1 ARTP诱变育种
        3.1.2 诱变高絮凝菌株的筛选
        3.1.3 高絮凝菌株生长呈测定
        3.1.4 高絮凝菌株遗传稳定性
    3.2 菌株环境耐受性比较研究
        3.2.1 碳源及浓度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3.2.2 氮源及浓度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3.2.3 盐浓度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3.2.4 pH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3.2.5 温度对菌株絮凝能力影响
    3.3 马铃薯淀废水培养菌株絮凝处理马铃薯废水研究
        3.3.1 废水灭菌与否对发酵絮凝效果影响
        3.3.2 单因素实验分析
        3.3.3 BP实验设计分析
        3.3.4 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分析
        3.3.5 最佳优化条件的验证分析
        3.3.6 马铃薯演粉废水产微生物絮凝剂的成本和效果分析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高效絮凝菌株的选育
        4.1.2 菌株的环境耐受性研究
        4.1.3 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菌株絮凝处理马铃薯废水研究
    4.2 结论
第五章 创新与展望
    5.1 主要创新点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情况
    2、硕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3、硕士期间参加科研情况

(5)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印染废水成分、危害、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
        1.1.1 印染废水的成分
        1.1.2 印染废水的危害
        1.1.3 印染废水的污染现状
        1.1.4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1.2 印染废水脱氮净化
        1.2.1 氮的来源及危害
        1.2.2 物理化学脱氮方法
        1.2.3 微生物脱氮方法
    1.3 印染废水絮凝净化
        1.3.1 絮凝剂种类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1.3.3 微生物絮凝剂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印染废水脱色净化
        1.4.1 印染废水脱色方法
        1.4.2 印染废水脱色微生物种类
        1.4.3 染料微生物降解途径
        1.4.4 印染废水脱色微生物的降解酶系
    1.5 印染废水生物净化
        1.5.1 中度嗜盐菌
        1.5.2 中度嗜盐菌的抗逆性机理及渗透压补偿溶质
        1.5.3 中度嗜盐菌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处理印染废水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1 菌株
        2.1.2 培养基
        2.1.3 样品
        2.1.4 试剂
        2.1.5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盐单胞菌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方法
        2.2.2 无机氮浓度测定方法
        2.2.3 不同脱氮方式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2.4 发酵型碳源与非发酵型碳源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2.5 C/N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2.6 DO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脱氮方式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3.2 发酵性碳源与非发酵性碳源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3.3 C/N比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3.4 DO对强化混合菌群脱氮效果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印染废水絮凝剂选择及条件优化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
        3.1.2 试剂
        3.1.3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絮凝剂絮凝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化学絮凝剂絮凝条件优化
        3.3.2 生物絮凝剂γ-PGA絮凝条件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Halomonas sp. B01脱色及其偶氮还原酶基因重组研究
    4.1 实验材料和试剂
        4.1.1 菌株和质粒
        4.1.2 培养基
        4.1.3 试剂
        4.1.4 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微生物脱色率测定
        4.2.2 化学法脱色率测定
        4.2.3 响应面优化脱色条件
        4.2.4 基因克隆方法
        4.2.5 azo R基因表达载体重组
        4.2.6 azo R重组载体转化E.coli BL21
        4.2.7 azoR基因重组子筛选鉴定
        4.2.8 azoR基因重组子功能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alomonas菌属高效脱色菌筛选及其脱色条件优化
        4.3.2 Halomonas sp. B01 azo R重组表达
    4.4 本章小结
5 印染废水综合净化处理
    5.1 实验材料
        5.1.1 样品
        5.1.2 试剂
        5.1.3 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色度测定方法
        5.2.2 COD测定方法
        5.2.3 悬浮物测定方法
        5.2.4 氨氮浓度测定方法
    5.3 印染废水成分综合处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基于壳聚糖絮凝预处理条件下红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工程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红薯淀粉废水来源及水质分析
    1.3 国内外淀粉废水研究现状
        1.3.1 物理化学法
        1.3.2 生物法
        1.3.3 物化-生物组合工艺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内容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水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内容
        2.2.1 壳聚糖与聚合氯化铝PAC絮凝红薯淀粉废水小试实验
        2.2.2 壳聚糖多指标正交实验
        2.2.3 壳聚糖絮凝沉淀物资源化利用分析
        2.2.4 壳聚糖中试实验研究
        2.2.5 预处理-IC反应器-改良氧化沟-两级生态塘组合工艺处理红薯淀粉废水
第三章 红薯淀粉废水絮凝剂研究
    3.1 絮凝剂初选
        3.1.1 生物絮凝剂初选
        3.1.2 传统无机絮凝剂初选
    3.2 壳聚糖、PAC絮凝实验研究
        3.2.1 实验原水
        3.2.2 壳聚糖溶液的制备
        3.2.3 实验过程
        3.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5 小结
    3.3 壳聚糖絮凝的多指标正交实验
        3.3.1 多指标正交实验原理
        3.3.2 壳聚糖生物絮凝L9(33)多指标正交实验方法与设计
        3.3.3 实验原水
        3.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5 小结
    3.4 资源化利用研究-壳聚糖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絮凝物有效组分资源化
        3.4.1 实验原水
        3.4.2 实验过程
        3.4.3 壳聚糖沉淀物有效组分分析
        3.4.4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壳聚糖絮凝剂中试试验研究
    4.1 中试试验工程背景
    4.2 壳聚糖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扩大工艺的比选
    4.3 中试实验场所及过程
        4.3.1 实验场所
        4.3.2 壳聚糖溶液的制备
        4.3.3 实验过程
    4.4 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处理-IC反应器-氧化沟-两级生态塘组合工艺
    5.1 实验项目区概况
    5.2 IC反应器-改良型氧化沟二级工艺的确定
        5.2.1 淀粉类废水处理工艺应用与发展
        5.2.2 改良IC反应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
    5.3 新型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生态塘处理系统
        5.3.1 生态塘MEC装置
    5.4 工艺参数设计
        5.4.1 絮凝预处理工艺参数
        5.4.2 厌氧-好氧-深度处理段参数设计
        5.4.3 主要构筑物参数
    5.5 工艺特点
    5.6 IC反应器处理红薯淀粉废水调试及运行
        5.6.1 污泥培养驯化阶段与调试
        5.6.2 IC反应器工艺运行
    5.7 改良型氧化沟处理红薯淀粉废水调试及运行
        5.7.1 污泥培养驯化阶段
        5.7.2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参数调试
    5.8 新型生物电化学系统强化生态塘处理系统
    5.9 预处理-改良IC反应器-改良氧化沟-两级生态塘组合工艺处理红薯淀粉废水
    5.10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7)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含油废水的来源
        1.2.1 油田采出水
        1.2.2 钻井废液
        1.2.3 炼油厂废水
    1.3 含油废水的处理技术
        1.3.1 物理法
        1.3.2 物理化学法
        1.3.3 生物法
        1.3.4 化学法
    1.4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4.1 无机絮凝剂
        1.4.2 有机絮凝剂
        1.4.3 复合絮凝剂
    1.5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5.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1.5.2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1.5.3 疏水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1.5.4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1.6 絮凝机理
        1.6.1 电性中和
        1.6.2 吸附架桥
        1.6.3 静电作用
        1.6.4 网捕卷扫
    1.7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8 课题的技术路线和预期结果
        1.8.1 技术路线
        1.8.2 预期结果
2 NDAET-12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2.1 试剂及仪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NDAET和NDAET-12的合成
        2.2.1 NDAET和NDAET-12的合成原理
        2.2.2 NDAET和NDAET-12的合成方法
        2.2.3 NDAET-12产率的测定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n(NDAET):n(溴代十二烷)对NDAET-12产率的影响
        2.3.2 反应时间对NDAET-12产率的影响
        2.3.3 反应温度对NDAET-12产率的影响
        2.3.4 溶剂用量对NDAET-12产率的影响
    2.4 NDAET-12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
        2.4.1 正交设计
        2.4.2 结果及分析
    2.5 结构分析
        2.5.1 红外光谱分析
        2.5.2 ~1HNMR分析
        2.5.3 ~(13)CNMR分析
    2.6 热重分析
    2.7 CMC测定
    2.8 NDAET-12表面张力测试
    2.9 乳化性能测试
    2.10 缓蚀性能测试
    2.11 小结
3 NFP的合成
    3.1 试剂及仪器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2 NFP的合成
        3.2.1 NFP的合成原理
        3.2.2 NFP的合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体系环境对NFP产率的影响
        3.3.2 缚酸剂种类对NFP产率的影响
        3.3.3 n(TFAA) :n(AM)对NFP产率的影响
        3.3.4 三乙胺用量对NFP产率影响
        3.3.5 反应温度对NFP产率的影响
        3.3.6 反应时间对NFP产率的影响
    3.4 NFP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
        3.4.1 响应面设计
        3.4.2 结果与分析
    3.5 结构分析
        3.5.1 红外光谱分析
        3.5.2 13CNMR分析
    3.6 小结
4 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4.1 试剂及仪器
        4.1.1 主要试剂
        4.1.2 主要仪器
    4.2 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4.2.1 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原理
        4.2.2 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4.2.3 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阳离子单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3.2 表面活性剂种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3.3 引发剂种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3.4 单体总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3.5 n(AM) :n(DAC)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3.6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3.7 KPS-SBS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3.8 AAPH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3.9 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4.4 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合成工艺参数的优化
        4.4.1 响应面设计
        4.4.2 结果与分析
    4.5 结构分析
    4.6 小结
5 应用性能研究
    5.1 试剂及仪器
        5.1.1 主要试剂
        5.1.2 主要仪器
    5.2 絮凝性能测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AC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3.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3.3 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
    5.4 小结
6 全文总结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煤炭生物絮凝助凝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
    1.2 微生物絮凝剂
        1.2.1 微生物絮凝剂
        1.2.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
    1.3 助凝剂
        1.3.1 助凝剂定义
        1.3.2 助凝剂的应用
        1.3.3 助凝剂在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影响煤泥水沉降的主要因素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关键
        1.5.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3 课题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1.6 研究过程存在的问题
2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主要试剂和设备
        2.1.1 试验所用微生物菌种
        2.1.2 微生物培养所用试剂
        2.1.3 主要试验设备
    2.2 试验所用助凝剂
    2.3 试验所用菌种
        2.3.1 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化和培养
    2.4 试验研究方法
        2.4.1 微生物形态学研究
        2.4.2 枯草芽孢杆菌的菌落特征
        2.4.3 微生物生长量测定
        2.4.4 微生物絮凝剂检测物的制备方法
        2.4.5 煤泥水絮凝试验操作方法
        2.4.6 试验设计研究方法
3 改性硅藻土的制备及在煤炭生物絮凝中的效果探究
    3.1 试验材料及其性质
        3.1.1 制备改性硅藻土所需试剂
        3.1.2 硅藻土的性质
        3.1.3 壳聚糖的性质
        3.1.4 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利用的性质
    3.2 改性硅藻土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目的
        3.2.1 制备方法
        3.2.2 絮凝工艺参数条件优化
        3.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3 煤泥水的配制及其相关特性
        3.3.1 试验煤样
        3.3.2 煤泥水的相关性质测定
    3.4 改性硅藻土助凝效果探究
        3.4.1 改性硅藻土浓度探究
        3.4.2 改性硅藻土添加量对煤泥水透光率的影响
        3.4.3 煤泥水pH值对煤泥水透光率的影响
        3.4.4 絮凝剂添加量对煤泥水透光率的影响
        3.4.5 煤泥水的温度对煤泥水透光率的影响
    3.5 正交试验
        3.5.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3.5.2 正交试验步骤及结果
    3.6 本章小结
4 DEAE纤维素在煤炭生物絮凝中的助凝效果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所用助凝剂
        4.1.2 试验所用絮凝剂
    4.2 试验煤泥水的配制及其相关特性
        4.2.1 试验煤样及相关性质测定
        4.2.2 絮凝工艺参数条件优化
        4.2.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3 DEAE纤维素助凝效果探究
        4.3.1 纤维素投加量对煤泥水透光率的影响
        4.3.2 煤泥水pH值对煤泥水透光率的影响
        4.3.3 絮凝剂添加量对煤泥水透光率的影响
        4.3.4 煤泥水的温度对煤泥水透光率的影响
    4.4 均匀试验设计
    4.5 DEAE纤维素与常规助凝剂助凝速率比较
5 煤泥水生物絮凝及助凝机理探讨
    5.1 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分析
        5.1.1 糖类成分的鉴定
        5.1.2 蛋白质组分测定
    5.2 煤泥的扫描电镜观察
    5.3 自然沉降机理
    5.4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
    5.5 改性硅藻土助凝机理研究
    5.6 纤维素助凝作用机理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红薯淀粉废水微生物絮凝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红薯淀粉废水的来源及其水质分析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国内外处理方法及研究现状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絮凝剂的种类及其特性
    2.1 絮凝剂种类
    2.2 絮凝作用的机理
    2.3 微生物絮凝剂机理的研究
        2.3.1 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
        2.3.2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假说
        2.3.3 与絮凝机理有关因子的探讨
第三章 传统絮凝剂与微生物絮凝剂的对比
    3.1 传统絮凝剂与微生物絮凝剂对红薯淀粉废水的絮凝效果对比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活化
        3.2.2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
        3.2.3 实验过程
    3.3 实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小麯子酵母的多样性检测
    4.1 小麯子酵母来源
    4.2 菌群菌种形状
    4.3 菌群多样性组成
        4.3.1 分析步骤
        4.3.2 分析流程
    4.4 原始数据整理和分析
        4.4.1 原始双端测序数据的处理
        4.4.2 OTU划分和分类地位鉴定
        4.4.3 Alpha多样性分析
        4.4.4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
        4.4.5 各分类水平的微生物类群数统计
        4.4.6 样本(组)间分类学构成的差异分析
        4.4.7 菌群比较分析和关键物种筛选
        4.4.8 关联网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麯子酵母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5.1 小麯子酵母分离纯化
    5.2 利用小麯子酵母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5.2.1 实验药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利用小麯子酵母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第六章 微生物絮凝剂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试剂
        6.1.2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摇瓶培养时间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
        6.2.2 红薯淀粉废水pH值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
        6.2.3 离心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效果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多指标正交实验设计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2.1 实验试剂
        7.2.2 实验仪器
    7.3 微生物絮凝L9(33)多指标正交实验方法与设计
        7.3.1 实验过程
        7.3.2 正交实验设计表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微生物絮凝法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资源化探究
    8.1 引言
    8.2 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探讨
    8.3 微生物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探讨
        8.3.1 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可行性
        8.3.2 红薯淀粉废水营养物归田的可行性
        8.3.3 微生物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利用
        8.3.4 实验原理
        8.3.5 操作方法
        8.3.6 实验结果
    8.4 淀粉废水回收蛋白等组分资源化研究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微生物絮凝法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示范工程应用
    9.1 工程应用背景
    9.2 工艺流程
        9.2.1 微生物絮凝处理技术的应用
    9.3 红薯淀粉废水末端生物处理与生态净化组合技术研究
        9.3.1 水解酸化池厌氧预处理技术研究
        9.3.2 高浓度淀粉废水厌氧强化处理与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9.3.3 淀粉尾水氧化塘生态净化技术研究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10)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酒精废水污染处理现状
    2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现状
        2.1 微生物絮凝剂来源
        2.2 微生物絮凝剂特性
        2.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的影响因素
        2.4 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鉴定
        2.5 微生物絮凝剂的理化性质
    3 絮凝机理
        3.1 吸附架桥
        3.2 电性中和作用
        3.3 化学反应
        3.4 卷扫(网捕)作用
    4 微生物絮凝剂在净化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中应用
        4.1 啤酒废水中的应用
        4.2 白酒废水中的应用
        4.3 絮凝淀粉制酒精废水的微生物种类
    5 絮凝菌全基因组学研究
    6 研究意义和内容
        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6.2 研究内容
        6.3 学术思路
第二章 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高效絮凝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试验试剂
        1.3 样品采集
        1.4 培养基
        1.5 絮凝菌筛选
        1.6 絮凝菌鉴定
        1.7 菌种保藏
        1.8 菌株生长曲线
        1.9 絮凝率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菌株筛选
        2.2 菌种鉴定
        2.3 菌株生长曲线
    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及絮凝活性物质分布测定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试验材料
        1.3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1.4 菌株絮凝活性物质分布
        1.5 絮凝菌培养条件优化
        1.6 发酵培养基优化
        1.7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絮凝条件单因素试验
        2.2 絮凝活性成分的分布
        2.3 培养条件优化
        2.4 培养基优化
        2.5 微生物絮凝剂应用试验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絮凝剂提取条件的响应面优化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提取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1.3 絮凝剂提取工艺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优化
        2.2 响应面优化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絮凝剂理化性质、提纯及组分结构分析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
        1.2 菌株M1发酵液制备与絮凝剂粗提
        1.3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1.4 絮凝剂的纯化
        1.5 絮凝剂多糖组分的结构解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絮凝剂理化性质鉴定
        2.2 微生物絮凝剂的纯化
        2.3 絮凝剂结构解析
    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絮凝机理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絮凝剂与颗粒物结合机理
        2.2 絮凝剂多糖链型检测
        2.3 絮凝剂构型测定
        2.4 菌株M1全基因组测序
    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论文的总结和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序列在NCBI上BLAST比对结果
附录B 分子量测定结果分析报告
作者简介

四、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的正交设计和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豆制品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及产物成分分析[J]. 尹乐斌,杨爱莲,刘丹,廖聪,李乐乐,何平,刘桠丽. 中国酿造, 2021(06)
  • [2]聚合硫酸铝钛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的研究[D]. 郝好.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玫瑰精油提取后废渣液的生物处置及资源回收[D]. 宁海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ARTP诱变黑曲霉絮凝菌株及应用研究[D]. 杨佩斯. 贵州大学, 2020(01)
  • [5]印染废水综合净化技术研究[D]. 董文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6]基于壳聚糖絮凝预处理条件下红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及工程化应用[D]. 冯可.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7]NFP改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性能研究[D]. 刘雪艳.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煤炭生物絮凝助凝剂的研究[D]. 董敬申.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9]红薯淀粉废水微生物絮凝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D]. 刘雨.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10]小麦淀粉制酒精废水净化高效絮凝菌筛选及絮凝剂研究[D]. 刁欢. 安徽农业大学, 2018(04)

标签:;  ;  ;  ;  ;  

微生物絮凝剂培养条件优化的正交设计与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