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一、浅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论文文献综述)

辛向阳[1](2021)在《论习近平的大局观》文中提出习近平的大局观是中国共产党大局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大局"致力于从全球发展和世纪伟业的高度来解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问题。把握这"两个大局"还必须与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新发展格局贯通起来,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整体中去考虑。

于畅[2](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所提出的区域合作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携手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构想。“一带一路”倡议并不是凭空产生,在历史渊源上它与“古丝绸之路”是分不开的。古代丝绸之路从兴起到兴盛再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所致使丝绸之路几乎中断,再到新中国成立,重拾外交,注重对外贸易,直至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强调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沉浮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渊源;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与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江泽民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胡锦涛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还是区域发展理论的演进,它们与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是一脉相承、层层递进的关系,是历史的演进、理论的演进,也是实践的演进,是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主张优先发展沿海地区,落实“第一个大局”的建设,使中国区域发展进入非均发展阶段;“两个大局”建设推进到新世纪,江泽民强调解决东西地区发展差距问题,适时开展“第二个大局”的相关工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不仅东部和西部要开放要发展,还注重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因此他提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国内和国际的现实状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在继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对国家区域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站在国际的舞台,为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理念所作出的中国式努力,真正体现了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情怀。

吕朝辉[3](2020)在《“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新时代意蕴、运用及展望——基于西部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分析视角》文中认为进入国家全面发展和治理现代化的新时代,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轨迹和治理逻辑提出的"两个大局"已迈向新阶段,且愈发凸显着眼国家大局、体现唯物辩证、立足时代机遇、注重因地制宜的政治地理空间布局思维。在拓展深化"两个大局"新时代意蕴的基础上,积极探寻体现差距递减、示范引领、外力助推、资源互补、合作共享、拱卫腹地、自强自立等多重效应的生动政策实践,必定可以为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发挥独特功能。今后体现"两个大局"的创新实践,应始终坚持边疆治理的国家视角,继续加快边疆跨越式发展,持续完善边疆治理体系,大力推动境内境外跨区域合作。

葛宁[4](2019)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的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东西差距日渐拉大,一直是我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始终是我们党历代领导集体孜孜以求的战略目标。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实现地区间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向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结合国内和国际形势,提出了“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三个方面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分析、概括和研究。首先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思想渊源的追溯和该构想从萌芽到成熟这一形成过程的梳理。其次是在充分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基本内涵和该思想所具有的理论特色的总结和分析。最后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当代价值的探讨,并以时间为轴,运用实例(经济特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等)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做出系统性的归纳研究,以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有所裨益。“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白石[5](2015)在《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尤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性。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社会公正思想进行了诸多精辟而深入的论述。故此,在当前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均衡、阶层间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等社会公正问题突出的背景下,重温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无疑具有特别重大而迫切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在论文论证过程中,首先进行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概念的理论界定,分析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来源,提出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社会公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时代背景。其次,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内容与原则进行了研究,论证了邓小平实现机会公正、分配公正、程序公正、结果公正的思想。以及分析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价值与功能,同时剖析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当然,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继邓小平之后,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进一步向前推进。最后,论文进一步指出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实现路径。论文共分为六章,从几个方面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第1章为绪论,从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文章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第2章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科学内涵。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正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公正思想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形势和新国情相结合,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诞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科学内涵,就需要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因此,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理解为社会各层面、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冲突及其一切可能威胁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从而使整个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最终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第3章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内容与原则。在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中,邓小平把反对特权与强调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机会公正的着力点;把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为分配公正的依托;把推动中国民主化、制度化与法制化作为程序公正的主要途径;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结果公正的根本保障。正是邓小平对实现机会公正、分配公正、程序公正、结果公正的重要论述,构成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是建立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之下,是与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相伴而生的,所以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原则正是这一思想的特色和特点的主要体现,也就是坚持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以及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第4章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价值与功能。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具有重要的实践功能。一方面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理论构成,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解决当前日趋突显的社会公正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实践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有助于解决贫富差距的扩大化、有助于铲除产生腐败的社会土壤、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同时,阐述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在当代中国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剖析了错误的言论以及现实中不公正的原因。第5章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拓展。继邓小平之后,江泽民成为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坚持和继承了邓小平理论,推动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发展,进而把我们对社会公正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自从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来抓,尤其是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直接当作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实践在不断发展,理论创新也不断与时俱进。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把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把公平正义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的高度。中共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八大报告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实现了进一步的拓展。这体现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的执政思路中再一次强调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地位,这就把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第6章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实现路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区域间、城乡间、阶层间社会公正问题日趋突显。当然,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正是在解决社会不公过程中逐步得以实现的。首先,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在我国真正实现,最根本就是要通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样才能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从理论变成现实奠定坚实的物质前提。其次,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从理论成为现实需要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再次,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实现,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善民生,真正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问题。最后,培育公民意识成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实现的最后落脚点。本论文在体系和观点上进行了创新。尽管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还是局限于某个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关键点进行论述,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因而,本论文在研究体系上进行了创新,主要从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科学内涵、内容与原则、价值与功能、深化拓展、实现路径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在观点上进行创新,例如,在通过深入研究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提炼出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内涵。在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中,邓小平把反对特权与强调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作为机会公正的着力点;把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为分配公正的依托;把推动中国民主化、制度化与法制化作为程序公正的主要途径;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结果公正的根本保障。正是邓小平对实现机会公正、分配公正、程序公正、结果公正的重要论述,构成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内涵。再如,论证了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实现途径。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了社会公正的物质前提、把制度建设作为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公正的重要环节、把培育公民意识作为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

胡小舰[6](2015)在《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建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经济文化极其落后,工业布局极不合理,尤其是东西部地区发展严重失衡,极大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根据西部地区的主要特点,不断丰富和发展关于西部建设的战略思想,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西部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启示,对振兴西部地区经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依据党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新中国成立后关于西部建设的重要思想和丰富实践加以系统概括,较为深入地分析了我国三次西部建设的主要特点与重大成就,总结了我国西部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力求对我国现阶段“一带一路”建设、共筑中国梦有所裨益。本文首先论述了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西部建设。这一时期以战争与革命为时代背景,我国在接受苏联援助的同时,坚持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优先发展重工业,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旨在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经济建设活动。其次,本文论述了以“三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西部战略后方建设,并与第一次西部建设进行对比分析。这次建设以备战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国家安全为主要目标,以均衡发展为战略指导,以资源导向型为发展模式,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全了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获得了显着的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再次,本文论述了以“西部大开发”为核心的西部可持续建设,并与前两次西部建设进行对比分析。这次建设深入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为目标,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为立足点,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要原则的可持续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后本文总结了三次西部建设的经验,得出启示。我国的西部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坚持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遵循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强调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开发。

古璇,古龙高[7](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创新》文中认为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中提出与中亚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本研究认为,这个战略构想既体现了习近平我们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的思想,也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梁建春,韦兴江[8](2008)在《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文中提出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作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启动中西部大开发伟大工程。这一决策的理论依据,就是邓小平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全面领会邓小平"两个大局"和共同富裕的思想对于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冬梅[9](2007)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及其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大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常常遇到的难点。“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就是邓小平把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观察的科学判断和战略设想。邓小平的“两个大局”构想就是为了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而提出的。它既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产物,又是对毛泽东区域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还是国际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两个大局”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有关“矛盾发展的平衡与不平衡理论”;邓小平有关“允许部分先富、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国际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两个大局”思想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允许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标志着第一个大局的萌芽;第二个阶段: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发展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协作,号召先富帮后富,明确了第二个大局;第三个阶段:把“东部沿海有条件地区先发展起来”与“适当时机加快内地发展”统一起来,正式提出“两个大局”。“两个大局”中第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率先发展;第二个大局是先富带动、帮助后富,适当时机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发展,这是加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的捷径。“两个大局”前后衔接,统一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目标。“两个大局”思想在全局观念、实践品格、辩证方法、时机意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两个大局”思想完善了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推动了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它还为党的新的领导集体制定和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指导,为我国东中西合作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开发西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论指导。因而,对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两个大局”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两个大局”思想:一是深刻阐述了“两个大局”构想的实质及其辩证关系;二是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精辟地概括了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三是提出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为“两个大局”思想增添了新内涵,而且是对“两个大局”思想的具体实践,使之更加成熟和完善。当前,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又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进一步升华了“两个大局”思想。

瞿建蓉[10](2004)在《论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文中指出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变革与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研究和认识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理论品质及其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政策、不断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思路均具重大现实意义。

二、浅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1)论习近平的大局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战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一)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发展的大局问题
    (二)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对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发展
    (三)习近平同志对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的发展
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大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中国发展的宏大战略
    (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变成了美好生活要求
        2.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1.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但大变局使时代主题发生新扩展
        2.中国仍然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两个大局”与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新发展格局等三个大局相互联系
    (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性问题、总体性问题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根本性问题、重点问题
    (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国际环境问题
    (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问题
    (五)新发展格局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阶段性路径问题

(2)“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分析归纳研究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五、论文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新
        (二)理论观点新
第一章 “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提出及兴衰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提出
        二、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第二节 古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一、古代丝绸之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古代丝绸之路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三、古代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第三节 从古代到现代:“一带一路”倡议传承超越古代丝绸之路
        一、陆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二、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二章 从“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演进
    第一节 “两个大局”战略构想提出及其现实引导
        一、“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现实引导
        三、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落实“第二个大局”战略构想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过程
        二、西部大开发落实“第二个大局”战略构想的重要任务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助推西部大开发
        一、西部大开发的初步成就
        二、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问题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继续落实西部大开发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全面升级区域发展战略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二、从东部到西部:“一带一路”倡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三、从国内到国际:“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升级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价值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价值
        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优势
        二、传承丝路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三、为解决国际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智慧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价值
        一、提高国家改革开放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二、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中国梦
        三、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全球治理
        四、引领世界一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新时代意蕴、运用及展望——基于西部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两个大局”所蕴含的政治地理空间战略布局思维
三、“两个大局”在助推边疆治理现代化中的多重效应
四、边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两个大局”的展开
五、新时代“两个大局”创新实践的未来展望

(4)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学术界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论文框架
    1.4 本论文创新点
第2章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过程
    2.1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
        2.1.2 毛泽东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思想
        2.1.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2.2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形成过程
        2.2.1 萌芽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
        2.2.2 形成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
        2.2.3 丰富成熟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
第3章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色
    3.1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基本内涵
        3.1.1 以“两个大局”为核心发展方针
        3.1.2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要机制
        3.1.3 以协调发展为基本理念
        3.1.4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2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理论特色
        3.2.1 创新性
        3.2.2 全局性
        3.2.3 实践性
        3.2.4 稳定性
        3.2.5 开放性
第4章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当代价值
    4.1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理论价值
        4.1.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1.2 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1.3 对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方法论意义
    4.2 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实践价值
        4.2.1 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创立和完善
        4.2.2 为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协调发展诸多战略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价值
        1.1.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实践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提出意义
        1.2.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基础
        1.2.3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
        1.2.4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实现路径
        1.2.5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现代启示
    1.3 研究思路
        1.3.1 科学内涵
        1.3.2 内容与原则
        1.3.3 价值与功能
        1.3.4 深化拓展
        1.3.5 实现路径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科学内涵
    2.1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界定
        2.1.1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定义
        2.1.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形成过程
    2.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公正思想
        2.2.2 列宁的社会公正思想
        2.2.3 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
    2.3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时代背景
        2.3.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3.2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发展
        2.3.3 社会均衡状态亟待冲破
第3章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内容与原则
    3.1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
        3.1.1 机会公正
        3.1.2 分配公正
        3.1.3 程序公正
        3.1.4 结果公正
    3.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原则
        3.2.1 坚持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
        3.2.2 反对两极分化
        3.2.3 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第4章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价值与功能
    4.1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主要价值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思想
        4.1.2 奠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
        4.1.3 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
    4.2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基本功能
        4.2.1 有助于解决贫富差距的扩大化
        4.2.2 有助于铲除产生腐败的社会土壤
        4.2.3 有助于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实现
    4.3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面临的挑战
        4.3.1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困惑
        4.3.2 当前社会不公正的内在原因
        4.3.3 社会公正思想实现的过程性
第5章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拓展
    5.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深化
        5.1.1 为实现社会公正提供理论指导
        5.1.2 在公平与效率有效结合中实现社会公正
        5.1.3 为社会公正的实现提供了法治保证
    5.2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深化
        5.2.1 通过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
        5.2.2 通过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
    5.3 十八大以来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深化
        5.3.1 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公正
        5.3.2 在协调城乡一体化中促进社会公正
        5.3.3 在创新社会治理中促进社会公正
第6章 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的实现路径
    6.1 发展生产力:社会公正的物质前提
        6.1.1 发展才是硬道理
        6.1.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1.3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6.1.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2 制度建设: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
        6.2.1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6.2.2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制度
        6.2.3 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6.3 改善民生:社会公正的重要环节
        6.3.1 就业是民生之本
        6.3.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6.3.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3.4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6.3.5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6.4 培育公民意识: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
        6.4.1 公民权利意识培育
        6.4.2 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培育
        6.4.3 拓宽公民意识教育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6)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建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一、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西部建设
    (一)“一五”计划的确立
        1.“一五”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2.“一五”计划与“156项工程”的决策过程
        3. 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西部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西部建设的主要特点
        1. 优先发展重工业
        2.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3. 强调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三)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西部建设的重大成就
        1. 加大西部地区投资比重
        2. 促进西部地区重工业发展
        3. 促进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
    (四)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西部建设的历史教训
二、以“三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西部战略后方建设
    (一) 三线建设的确立
        1. 三线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2. 三线建设的决策过程
        3. 三线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以“三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西部战略后方建设的主要特点
        1. 坚持以国家安全为目标
        2. 坚持均衡发展战略
        3. 坚持资源导向型战略
    (三)以“三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西部战略后方建设的重大成就
        1. 建全西部地区的工业体系
        2. 改善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状况
        3. 带动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4. 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5. 为西部地区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四)以“三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西部战略后方建设的历史教训
三、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核心的西部可持续建设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确立
        1. 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过程
        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内容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特点
        1. 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2.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
        4. 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成就
        1. 西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
        2.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明显加强
        4. 西部地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四)当前西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三次西部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三次西部建设的经验
        1. 坚持积极探索与科学决策
        2.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 坚持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
        4. 注重生产力要素的合理布局
    (二)三次西部建设的启示
        1. 坚持解放思想与更新观念
        2. 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 注重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培养
        4. 坚持可持续开发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历史回顾
    1.“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内涵
    2.“两个大局”思想的历史地位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两个大局思想”
    1.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理论内涵与特点
    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两个大局思想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创新
    1. 新的战略视野
    2. 新的战略内涵
    3. 新的战略基础
    4. 新的战略平台

(9)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及其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绪论
第1章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1.1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
    1.2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1.3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形成过程
第2章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其重要意义
    2.1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基本内涵
    2.2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主要特征
    2.3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重要意义
第3章 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发展
    3.1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两个大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2 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10)论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论品质
    (一)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主要内涵
        1.允许先富,打破平均主义。
        2.沿海地区较快地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大局。
        3.沿海帮助内地发展,这又是一个大局。
        4.共同富裕是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大原则和根本目的。
    (二)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理论品质
        1.时代性。
        2.实践性。
        3.创新性。
        4.全局观。
二、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的重大现实意义
    1.邓小平先富与共同富裕的思想打破了人们多年的思想禁锢,他所倡导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完成了我国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进入了新的境界,达到了新的高度。
    2.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揭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20世纪末令世人瞩目的中国经济增长奇迹。
    3.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为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奠定了重要基础。
    4.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继往开来,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

四、浅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习近平的大局观[J]. 辛向阳. 理论探讨, 2021(02)
  • [2]“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演进及时代价值[D]. 于畅. 青岛大学, 2020(02)
  • [3]“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新时代意蕴、运用及展望——基于西部边疆治理现代化的分析视角[J]. 吕朝辉. 社会主义研究, 2020(03)
  • [4]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葛宁.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5]邓小平社会公正思想研究[D]. 白石. 吉林大学, 2015(08)
  • [6]新中国成立后西部建设历史进程及其经验研究[D]. 胡小舰. 长安大学, 2015(01)
  • [7]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创新[J]. 古璇,古龙高. 大陆桥视野, 2015(03)
  • [8]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J]. 梁建春,韦兴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8(01)
  • [9]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 孙冬梅. 西南大学, 2007(06)
  • [10]论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J]. 瞿建蓉.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标签:;  ;  ;  ;  ;  

论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