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特点和要素

学术论文的特点和要素

一、学术论文的特征及其构成要素(论文文献综述)

于国琦[1](2021)在《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肥料种类、用量及运筹方式是作物生产中主要的栽培技术,是调控作物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手段。大麦是世界上第四大禾谷类作物,根据用途不同,大麦分为啤用大麦、食用大麦和饲用大麦,不同用途大麦籽粒的品质要求不同。为进一步提高大麦原料的专用品质,本文以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和饲食兼用大麦品种扬饲麦3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钾肥配施对啤酒大麦扬农啤7号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施肥方式对扬农啤7号和扬饲麦3号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麦芽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扬农啤7号增施氮肥比增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显着。相同氮肥水平,扬农啤7号产量基本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产幅度差异不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氮钾配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的增产主要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实现;增施氮、钾肥均可提高籽粒蛋白含量,氮钾肥配施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程度因试验年份不同而异。2、氮肥对麦芽品质的调控作用显着大于钾肥的调控作用,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麦芽α-氨基氮、糖化力呈逐渐上升趋势,麦芽脆度、浸出率、库尔巴哈值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同氮肥水平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麦芽α-氨基氮与糖化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余麦芽品质性状对钾肥处理不敏感。综合扬农啤7号产量性状、籽粒品质性状及麦芽品质性状表现,扬农啤7号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原料的氮肥用量以150 kg/hm2纯氮为宜,钾肥用量以75 kg/hm2~150 kg/hm2 K2O为宜。3、综合扬农啤7号和扬饲麦3号籽粒产量、籽粒品质性状及麦芽品质在四种施肥方式下的表现,表明氮肥前移,可促进大麦有效分蘖数增加,提高穗数从而提高产量。在大麦的育种工作中,既要选择千粒重较高的品种,同时也要选择不同年份及不同施肥方式下千粒重比较稳定的品种;增施拔节肥氮含量可提高籽粒蛋白含量,适当减少拔节后氮肥用量,可有效防止籽粒蛋白质含量偏高,确保籽粒蛋白质含量不超过优质啤酒大麦籽粒蛋白含量标准。4、同一施肥方式,扬农啤7号的麦芽品质指标均优于于扬饲麦3号麦芽品质指标。扬农啤7号在施纯氮228 kg/hm2,基施尿素150 kg/hm2+复合肥375 kg/hm2,苗肥施75 kg/hm2,拔节肥施尿素75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的施肥方式下,可达7285.12~7820.58 kg/hm2的高产水平,籽粒蛋白含量较低,品质性状较优;扬饲麦3号在施纯氮211.5 kg/hm2,基施尿素75 kg/hm+复合肥750 kg/hm2,拔节肥施尿素112.5 kg/hm2+复合肥375 kg/hm2的施肥方式下,产量和籽粒蛋白含量较高。扬饲麦3号只能作为饲料或食用大麦原料生产,不宜用于优质啤酒大麦原料生产。

李昶郴[2](2021)在《商标法“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法律适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良影响”条款表述过于简单,配套的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等对该条款的解释不尽一致,导致其内涵和外延均不明确,同时因其作为“兜底”条款的性质,使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不能正确适用甚至滥用的结果。显然,该条款在实践中如何适用成为一个难题。要解决适用问题,就要从外延和内涵两个角度出发进行探究。外延是明确“不良影响”条款的适用边界和与其他法条的关联性。通过明确法条适用的边界,使真正具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案例进入该条款的规制范围。因对该条款的内涵理解不同,所以有必要对该条款的内涵,即调整对象、判断时间、判断主体、不予以考察的因素形成统一的适用标准,使“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适用更加成熟。

章宇阳[3](2021)在《灌溉和咖皮还田对食用玫瑰土壤肥力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食用玫瑰药食兼优,富含营养和微量元素。针对食用玫瑰水肥管理粗放,土壤环境恶化,产量及品质低下等突出问题,探求适宜食用玫瑰绿色生态和优质高效的水肥管理模式。以1年生墨红食用玫瑰为供试材料,设置3种灌溉方式(喷灌S;滴灌D;微润灌M)和4个咖皮还田量(无施用量CK:0 kg·m-2;低施用量T1:0.5 kg·m-2;中施用量T2:1.0 kg·m-2;高施用量T3:1.5 kg·m-2)开展小区12个完全组合试验。主要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与咖皮还田量耦合对土壤综合肥力、食用玫瑰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取得了以下重要结论:(1)与CK处理相比,增加咖皮还田量可使土壤呼吸速率、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土壤p H值有轻微下降趋势,土壤含水率则随咖皮还田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S处理相比,D处理和M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呼吸速率、有机质含量、p H值及微生物数量,而减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率大致表现为:M>D≈S。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随咖皮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随还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滴灌和微润灌相比于喷灌降低食用玫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不明显。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前三名依次为:ST3、DT3、MT3处理。(2)食用玫瑰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c)含量随咖皮还田量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趋势,而叶绿素a/b比值呈先减后增趋势。D处理和M处理均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减小叶绿素a/b比值。与SCK处理相比,MT2处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c)含量均为最高。(3)与CK处理相比,施加咖皮还田可使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与S处理相比,D处理下气孔导度增加14.29%,胞间CO2浓度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有所减小,M处理的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分别增加13.64%、16.53%、22.37%和18.99%,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减小8.12%。除SCK处理的胞间CO2浓度和MCK处理的蒸腾速率最高,其余光合作用指标均在MT2处理最高。(4)与CK处理相比,随咖皮还田量的增加,食用玫瑰鲜重、平均单花重量以及平均花径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T2处理达到最大值,而干重、干鲜比呈减小趋势。M处理能够提高食用玫瑰鲜重产量,增加平均单花重量和平均花径。与SCK处理相比,其余处理的鲜重增加8.33%~100.00%,平均单花重量增加12.10%~86.36%。其中鲜重和平均单花重量增加最大的处理均为MT2处理。(5)食用玫瑰品质随咖皮还田量的增加而先增后减,其中T2处理下营养品质含量最高。还田量相同,与S处理相比,D处理的食用玫瑰总糖、黄酮、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8.25%、5.22%、90.17%,M处理的总糖、黄酮、维生素C、总氨基酸含量分别增加6.19%、12.16%、127.86%、6.21%。与SCK处理相比,食用玫瑰维生素C含量增加最大的处理为MT2处理。基于隶属函数法可知,MT2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优。综上所述,微润灌溉(M)结合中度咖皮还田量(T2)最有利于食用玫瑰的提质增产。因此,从食用玫瑰的综合效益考虑,建议食用玫瑰的最佳灌溉方式和咖皮还田量为微润灌溉结合中度咖皮还田量(MT2)。

凌镜[4](2021)在《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话题。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简称CT)是一种普适的、独特的、应用计算机领域核心概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的产生与发展紧密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并获得了愈发广泛的关注。任何一项思维技能的培养都具有较长的周期性,应该渗透于学习生涯的始终。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思维的研究也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不断发展,其研究层次也由高等教育阶段向基础教育阶段不断延伸,甚至是学前教育阶段。在国内基础教育阶段,计算思维的培养途径以编程教学为主,融合载体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主,鲜有研究聚焦于如何以不插电(Unplugged)的方式开展计算思维跨学科教学。反观国外K-12教育阶段,有关计算思维的教育教学研究已经广泛涉猎各学科领域,不再局限于计算机科学这一单一学科。鉴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不插电的方式将计算思维引入到小学高年级常规数学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首先通过查阅并整理相关文献,详细阐述了计算思维及其构成要素的概念、思想起源、研究现状等,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正确把握计算思维的相关内容,为后期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做准备。其次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当前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对计算思维的认识,探究计算思维与现有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挖掘计算思维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内容的内在一致性,以及教师对于将计算思维引入数学教学的态度,为后续论述将计算思维融合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接着基于Google ECT课程设计案例的分析,构建出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框架,并结合前期文献阅读积累,提炼出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原则与策略。最后以人教版六下课程内容《圆柱的体积》为例,运用构建出来的框架、原则与策略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活动案例。本文结合常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一研究背景,从计算思维核心概念中选取抽象、分解、模式识别、数据实践、算法思维、概括这六项技能要素作为研究对象。经研究,本文构建出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框架,将教学活动按照实施阶段分为热身活动阶段、模式识别阶段、方案构思阶段、算法设计阶段和活动总结阶段。在教学设计原则方面,教学目标设计应注重应用性,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设计应具有选择性,充分挖掘计算思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点;教学设计成果应体现完整性,避免因计算思维构成要素的嵌入而割裂了原有教学内容的逻辑连贯性。教学设计策略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制定策略、教学方法选择策略、教学过程实施策略、学习评价设计策略。最后,本文应用上述活动框架、设计原则和策略,以人教版六下《圆柱的体积》为例,从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过程设计和学习评价设计三方面呈现如何将计算思维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刘闯[5](2020)在《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文中提出稻田两熟制是长江流域主要轮作模式,主要包括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和早稻-晚稻等三种轮作方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体系之一。而这些轮作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复种指数高、土壤养分消耗严重、水-旱季节轮换氮素损失大、利用率低等,使得优化氮素运筹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改善子粒品质、维持土壤肥力等方面的科学和实践意义日益凸显。本论文通过大田试验(2015~2018年在湖北荆门进行麦稻、油稻两熟制氮素运筹定位比较试验,2016~2018年在湖南长沙开展稻稻两熟制氮素运筹田间定位试验)和模型模拟,基于SPACSYS模型评估了气候变化和农艺措施对产量和氮素循环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生产适应性策略。从氮水平(N1:尿素120 kg N ha-1、N2:尿素150 kg N ha-1(当地习惯施肥)和N3:尿素180 kg N ha-1)、缓控释肥(CR1:缓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150 kg N ha-1和CR2:缓控释尿素120 kg N ha-1配施尿素30 kg N ha-1)、秸秆还田(N2+SR:N2+前季秸秆还田、CR2+SR:CR2+前季秸秆还田,中稻季均额外增施30 kg N ha-1)和养分专家推荐施肥(NE)对两熟制作物进行氮素优化运筹,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区三种两熟制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冠层生理形态和土壤肥力等响应机制,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筛选了长江中下游两熟制作物最佳氮素运筹策略。研究结果对指导长江流域稻田两熟区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养分运筹综合策略的建立具有一定的科学及实用意义。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麦-稻轮作下缓控释尿素和秸秆还田氮素运筹模式显着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动态、产量与土壤养分状况。施用缓控释尿素处理较其他氮素运筹增产效果显着,其中CR2在小麦和水稻上表现最佳,且2017年达显着差异,较当地农户习惯施肥处理(N2)分别增产1497 kg ha-1、1140 kg ha-1。氮素运筹对子粒粗蛋白含量的趋势与产量基本一致,CR2和CR2+SR下小麦和水稻子粒粗蛋白含量较N2处理分别显着提高14.9%、18.3%。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季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子粒粗蛋白含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均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氮盈余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小麦季氮素利用效率在不同氮素运筹间呈现显着差异,且CR1和CR2处理下氮素利用效率较N2处理分别高13.2和18.2个百分点。这与小麦、水稻孕穗期叶片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有关,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处理,较N2处理分别显着增加31.8%、22.2%。缓控释尿素在减少作物氮素盈余方面效果显着,CR2均明显减少小麦和水稻收获期氮素盈余,分别为48.2 kg N ha-1、52.1 kg N ha-1。秸秆还田和缓控释尿素在维持土壤肥力可持续性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与N2相比,施用缓控释尿素对麦-稻收获期土壤有机质(4.4%)、全氮(0.3%)、速效氮(0.6%)、速效磷(10.9%)、速效钾(9.2%)均具有降低影响,而土壤pH增加了0.11个单位。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上分别增加了0.9%、1.8%、2.2%、4.1%,而pH、速效磷分别降低了0.07个单位和5.3%。总之,CR2和CR2+SR的氮素运筹模式对提高麦-稻轮作产量、氮利用效率、减少氮盈余、改善叶片光合作用和维持土壤肥力上具有显着影响。2.油-稻轮作下缓控释尿素处理下收获期油菜、水稻增产效果显着,对子粒品质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施用CR2+SR(油菜季)和CR2(水稻季)组合处理下油菜、水稻产量相比当地习惯施肥N2处理分别增产291 kg ha-1、708 kg ha-1,子粒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9.9%、4.5%。这可能与油菜开花期、水稻分蘖期冠层叶片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关,因为施用缓控释尿素能够提高花前叶片光合碳代谢能力(净光合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有利于增强后期光合同化物和氮素吸收,促进干物质累积。氮素利用效率与收获期油菜、水稻子粒粗蛋白含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还有效减少了作物氮素盈余,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氮素盈余分别平均减少6.4、7.5个百分点。3.氮素运筹在早、晚稻上增产效果上与麦-稻、油-稻类似,均能显着增加轮作内作物产量及其经济效益。其中CR2+SR、N2+SR效果最佳,且2018年显着增产194 kg ha-1、863 kg ha-1。CR2+SR氮素运筹处理在提高早、晚稻子粒粗蛋白含量上表现均较佳,尤其在2017年达到显着差异,较N2处理分别增加0.2、2.9 g kg-1。施用缓控释尿素能明显提高早、晚稻氮素利用效率,且CR2与CR1最佳,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增加0.5、15.8个百分点。水稻上作物产量增加原因可能是缓控释肥与秸秆中养分在其孕穗、灌浆期仍可释放适量氮素及时补充作物生长所需养分。CR2+SR处理下早、晚稻叶片中相对叶绿素含量在其孕穗、灌浆期仍保持较高含量,较当地习惯施肥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4.9%、25.6%。肥料与秸秆混合处理(如N2+SR)对早稻季土壤有机质提高具有一定作用,相比当地习惯施肥处理平均增加17.5%。该结果揭示了秸秆还田通过其分解或矿化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养分,进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对维持稻-稻系统生产力可持续性发展起着重要意义。4.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和土壤肥力三个方面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数(EI),其数值的高低可直接表示该运筹处理在三者之间的优劣。优先考虑作物产量时,CR2(小麦季)与N3(水稻季)、CR1(油菜季)与N3(水稻季)和CR2+SR(早稻季)与CR1(晚稻季)等氮素组合处理分别在麦-稻、油-稻和稻-稻轮作下作物子粒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优势,且最佳轮作制度下净总利润顺序为:稻-稻(23676元ha-1)<麦-稻(27226元ha-1)<油-稻(27792元ha-1)。考虑子粒品质时,NE(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3和CR2-CR1运筹模式分别在麦-稻和油-稻最佳,较稻-稻轮作下最佳运筹模式(CR2+SR)下总利润分别增加727、3659元ha-1。考虑土壤肥力时,N2+SR(小麦季)与CK(水稻季不施氮)、CR1(油菜季)与CR2(水稻季)和N3(早稻季)与N2+SR(晚稻季)等氮素组合处理分别在麦-稻、油-稻和稻-稻轮作土壤肥力水平上相对较高,对维持土壤肥力水平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最佳轮作制度为油-稻(EI为4.98),总利润达22985元ha-1。综合评价指数EI能够对作物产量、子粒品质及土壤肥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可有效优化不同轮作制度下作物氮素运筹,对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子粒品质及维持土壤肥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还揭示了缓控释尿素配施尿素与秸秆是改善作物子粒品质与增加作物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5.SPACSYS(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ystem Model,Ver 6.0)农业系统模型能够充分模拟麦-稻轮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动态。该模型对冬小麦和水稻作物不同器官部分的产量、地上干物质和氮含量等进行了有效模拟与验证,且其校准与验证两部分结果均具有良好的精准性。进而应用该模型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麦-稻轮作生产力及综合适应策略的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氮肥管理和播种或移栽日期的改变可大大减轻麦-稻轮作系统的产量损失和减少花前氮素对子粒贡献率。延迟冬小麦的播种日期和提前水稻移栽日期,可有效地减少因淋溶和地表径流引起的氮损失。较高的施氮量(小麦为180 kg N ha-1,水稻为210 kg N ha-1)和气候变化情景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显着增加了氮素损失。合理的氮素管理措施(小麦150 kg N ha-1和水稻180 kg N ha-1)可有效减少氮损失,并保持较高的农作物产量。调整作物播期与合理的氮素运筹策略对未来气候变化下长江流域两熟制稻田综合养分管理的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尿素配合普通尿素的优化氮素运筹模式可以显着影响三种水田两熟轮作制中供试作物的生长发育,保证了整个生育期特别是作物生长后期氮素营养的均衡供应,在省工省肥的同时还提高了作物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与养分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如再结合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有效养分含量,更有效地利用缓控释尿素释放的氮素养分,维持土壤肥力。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的综合评价得分系数(EI)可以用于直接评价不同氮肥运筹处理的优劣,有较好的指导性和的实用价值。经校准与验证,作物生长模型SPACSYS可较好模拟轮作系统中作物生长动态且具有良好的精准性,可以应用该模型进行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力及综合适应策略的影响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将上述优化的氮素运筹模式结合秸秆还田措施,再从理论上利用综合评价得分系数和作物生长模型进行评价和指导,将会为长江流域稻田两熟制下作物的氮肥施用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徐慧卿[6](2020)在《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古以来频繁地出现移民活动和军事战争,移民迁徙贯穿了福建历史的始终,对福建社会经济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福建地区道路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福温古道便是沟通闽浙地区的重要通道。同时,军事战争和商品贸易也带动了福温古道及沿线传统聚落的发展。随着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引起了中外学者的研究热潮,我国对线性文化遗产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已从线性文化景观的视角对部分线性文化遗产展开研究。福温古道作为一种历史道路线性文化景观,蕴含着历史人文、景观生态、营造技艺等多方面的突出价值,值得进行深入地研究。本研究以福温古道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类型、构成要素及特征进行解读,并构建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框架,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随后,对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自然景观要素、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和文化系统要素展开论述。再次,总结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功能的多样性、景观的地域性和价值的多元性四个特征,视角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进一步丰富了古道型线性文化景观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

王海东[7](2020)在《滴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铃薯同玉米、小麦、水稻并列为全球的四大粮食作物,其营养价值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滴灌与施肥相结合能够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直接运送到其根区,有利于提高其水肥利用效率,同时兼具节省水肥、管理方便等优点。本研究以马铃薯(紫花白)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9年5-9月在陕北榆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铃薯试验站进行。2016-2017年,试验设滴灌频率、滴灌水量和施肥量3个因素。滴灌频率分别设置为4天一灌(D4)、8天一灌(D8)和10天一灌(D10);滴灌水量根据作物蒸发蒸腾量(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C)分别设置为60%ETC(W1)、80%ETC(W2)和100%ETC(W3);施肥量(N-P2O5-K2O)分别设置为100-40-150 kg/ha(F1)、150-60-225 kg/ha(F2)和200-80-300 kg/ha(F3),共27个处理,N、P2O5以及K2O的比例为1:0.4:1.5。2018-2019年于2016-2017试验基础上,在滴灌频率D8条件下,进行了滴灌水量和施肥量2因素试验,滴灌水量仍设三个水平;施肥量增设0 kg/ha(F0)和250-100-375 kg/ha(F4),共1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供水供肥模式对滴灌马铃薯生长、生理、产量、品质、水肥吸收利用以及根区土壤水分养分迁移分布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揭示了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水频率、灌水量和施肥量三者互作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以及水肥生产效率的影响规律。当施肥水平相同时,马铃薯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块茎产量、单株产量、商品薯、淀粉含量、维C含量、灌溉水利用效率以及肥料偏生产力均在亏缺灌溉W1和W2条件下随着灌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充分灌水水平W3下,随灌水频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灌水频率和施肥量相同时,除灌溉水利用效率以外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灌水频率和灌水量相同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大,产量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变大,但肥料偏生产力变小;在充分灌溉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先增大后减小,还原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与淀粉和维生素的变化相左。利用理想点法(TOPSIS)发现陕北马铃薯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为灌水频率8天(D8),灌水水平为充分灌溉(W3),施肥水平为F3;灌水频率D10不利于综合效益的获得。(2)探明了不同滴灌施肥条件下,灌水量和施肥量互作对马铃薯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变化规律的影响。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马铃薯的叶面积指数先增大后减小,呈单峰曲线变化,净同化率(NAR)呈指数降低变化,干物质量呈S型曲线变化,干物质最大生长速率在2018年介于播种后64.85-73.75 d,在2019年介于播种后64.45-70.54d;当施肥量相同时,马铃薯的叶面积持续时间(LAD)、SPAD值和净收益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灌水量相同时,净收益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在2018和2019年,处理W3F2的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还原性糖含量最低;产量最高处理为W3F4,分别为51740 kg/ha和51335 kg/ha,但在充分灌水水平W3条件下,施肥水平F3和F4之间的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净收益和SPAD值均无显着性差异。主成分分析发现低灌溉水平W1的品质最差,当灌溉水平相同时,施肥F3处理的品质最优,不施肥F0处理的最差。(3)明确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各器官氮、磷、钾吸收、转运及利用规律。马铃薯生育前期,叶片中的氮、磷、钾含量最高,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呈现慢-快-慢“S”型曲线生长变化规律,在播种后大约60-70 d增长速率最大;在收获期,氮、磷、钾主要集中在块茎中,块茎中氮素含量占比超过60%,磷素超过70%,钾素大于50%。马铃薯各器官的氮磷钾累积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各处理之间的肥料农学效率无显着性差异;磷素利用效率显着高于氮素和钾素;在同一灌水水平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肥料偏生产力呈指数递减,而肥料利用效率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趋势,与施肥量呈二次抛物线性关系,当施肥水平为F3时最大。(4)阐明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根区土壤养分运移特征。在0-100 cm土层内,当施肥水平相同时,由于流失和植物吸收,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垂直深度上,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向下运移;当灌水水平相同时,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累积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大而增大;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水平的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布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滴头下0 cm处的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最高。高肥处理获得高产的同时增大了养分残留与流失的风险,对环境效益不利。(5)揭示了不同滴灌施肥水平下,马铃薯根区水分运移特征以及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土壤含水量在40 cm以下普遍低于上层。在马铃薯全生育期,低灌水水平W1的底层50 cm和70 cm处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小,灌水水平W3的底层50 cm和70 cm处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各土层含水量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水分消耗最快,并且土壤含水量大体上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小。当施肥量一样时,灌水量变大,马铃薯耗水量变大,但灌溉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灌水水平相同时,马铃薯的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充分灌水水平W3条件下,施肥水平F3和F4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无显着性差异;马铃薯的水分-产量响应系数ky为1.726。(6)提出了陕北风沙区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和环保等综合效益最佳的灌溉施肥策略。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对陕北榆林风沙区马铃薯的经济效益、品质、水肥利用效率以及土壤环境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在陕北风沙区处理中水高肥W2F4,高水中肥W3F2和W3F3以及高水高肥W3F4均表现优异,进一步评分排名发现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和环保等综合效益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为充分灌水W3(100%ETC),施肥量(N-P2O5-K2O)F3(200-80-300 kg/ha)。

吴晓晨[8](2020)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文脉记录着城市空间发展的脉络,反映城市功能、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的变迁,是研究城市历史建设发展、特征、价值内涵的重要方法。通过解析城市文脉,在城市文脉中去赋予城市遗产“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意义,梳理城市遗产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全面解读城市历史信息,把握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途径。历史文化名城内保有众多历史遗产,并能反映出特定的风貌,具有独特的城市特色。作为历史上城市建设的典型代表,它是自然生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要素在空间中的高度凝练,记录着某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转折点或反映出该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个发展历程,是追溯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进入制度化的建设阶段。形成主管单位由国家逐级至各地方政府;从法律规范到理论研究再到规划实践等的完善保护制度体系。然而,在当今完备的保护体系中下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依然出现城市历史记忆模糊与特色消解、城市历史空间不断蚕食、城市文化传承异化等现象;名城内城市遗产面临碎片化、孤岛化、乃至破坏消失等危机。其原因本文总结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对城市遗产及其内涵价值的认知不足。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国家与省市评级的遗产本体保护完善其周边环境得到保护与协调,但是对未评级的遗产本体、以及具有历史信息的非遗产本体的认知与保护出现缺失,导致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信息的流失。其二,虽然遗产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得到保护与协调,但是遗产本体之间的关联关系、遗产本体与城市整体背景之间的关联关系的保护与协调被忽视;即遗产之间的“共时性”特征的认知与保护较为模糊,导致遗产之间信息链被碎片化而不能完全表达。其三,在保护过程中城市遗产统一以历史的范畴进行保护,而非将城市遗产与对应特定的时空范畴相联系起来;即遗产之间的“历时性”特征的认知与保护被忽视,城市遗产之间的“前因后果、先后关系”的历史信息出现信息混乱。本文从城市文脉内涵特征出发,结合城市空间形态的分析方法,提出文脉空间单元的概念,梳理城市遗产的关联关系,构建城市文脉解读方法。并以第一批公布的名单中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为例,运用文脉空间单元对西安城市文脉进行解析,梳理城市遗产以及背景环境之间“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关系,探究城市发展脉络、历史特征与内涵。以此为基础,提出历史文化传承策略、城市特色保护方案与历史记忆延续路径。通过对文脉空间单元的运用,为城市文脉纳入历史文脉名城保护工作提供方法论的支撑,弥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对城市遗产及其内涵缺少认知路径的不足,避免在保护过程中城市遗产保护及其背景联系碎片化、孤岛化,城市历史信息流失、混迹与异化。本文的创新点有三:第一,立足于城市空间文脉与城市空间形态分析方法,提出文脉空间单元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界定方法界定方法,为本文对西安城市文脉的解析提供方法论支撑。第二,立足于城市空间系统层次划分,在对西安文脉空间构成要素调研统计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即城市地域文脉空间、城市城区文脉空间、城市街区文脉空间,梳理文脉空间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完整解析西安的城市空间文脉,获得城市空间所蕴含的历史信息。第三,立足于城市文脉解析成果,提出基于城市文脉空间单元的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保护策略。

石国新[9](2020)在《黑土区坡耕地生物炭施用模式效应以及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生物炭作为秸秆碳化还田的新产物,目前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生物炭稳定性极强,在土壤中能够长期存在,虽然目前已有较多生物炭节水增产效应等的研究,但多是以短期施加生物炭为条件研究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水土保持效应、节水增产效应等指标的影响,而在探索中长期施加生物炭对各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施炭量与施炭年限的合理配置方面缺乏精确的指导与评价。为此,本研究以大豆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4年的观测。2015年按照生物炭的施加量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5个处理,2016、2017、2018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明晰施加生物炭后土壤理化性质、水土保持效应、节水增产效应等的变化规律。建立改进的TOPSIS评价模型对土地生产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提出最佳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黑土区最优生物炭施加剂量和年际分配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为黑土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探究结果表明(1)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土壤容重逐渐降低,孔隙度逐渐升高,且施用年限越久,作用越明显;施用1年时田间持水量与施炭量呈线性递增趋势,C100处理田间持水率最大,连续施用2、3年时田间持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均在C50处理达到最大,连续施加4年时,田间持水量随施炭量的变化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在C25处理达到最大;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和凋萎系数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连续4年广义土壤结构系数(GSSI)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土壤三相结构距离指数(STPSD)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均在第2年C50处理取得最大(小)值(98.31、8.87),同时土壤三相比最接近理想状态;连续4年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各年份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提高最多的分别为C75、C50、C50、C25。(2)4年的年产流量和年产沙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均呈先减后增变化,以连续施加2年50t/hm2的生物炭减流效果和抗土壤侵蚀效果最优;通过产流和产沙过程分析,施加生物炭可以延缓产流和产沙时间,且可以减小产流和产沙量,但当施炭量过高时,产流和产沙量反而增加。(3)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可以增加典型次降雨后的120 h内雨水蓄积量,4年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可以增加各生育期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不大,4年各生育期的土壤储水量提高最多的处理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对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布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影响不大。(4)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均提高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径粗、叶面积指数和冠层覆盖度,4年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径粗、叶面积指数和冠层覆盖度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各年同期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和C25,但施加的第4年的C100处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径粗和叶面积均小于对照处理。(5)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均可提高大豆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连续4年大豆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第2年C50处理增产最大。连续4年水分利用效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4年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以第2年C50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最大,为27.67%,而第4年的C100处理低于对照处理5.12%。(6)改进的TOPSIS模型能客观、清晰地描述土地生产力变化过程,并提出最佳的生物炭施用模式,即连续施加2年50 t/hm2的生物炭对土地生产能力的提升最优,其次是施加1年75 t/hm2的生物炭。

朱星宇[10](2020)在《系统论下的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是酒店空间系统重要的子系统之一,也是一个多元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整体。本文将系统论运用于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的研究中,可以有效地指导酒店公共空间系统的优化过程,推动整体最大利益的实现,可以提高商务酒店的空间品质。文章从系统论角度出发,提出商务酒店公共空间是具有一定层次结构的、动态开放的系统。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酒店公共空间子系统的构成要素、层次、类型、结构和功能。在得出初步结论后,我们将该子系统整合,构建一个完整的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之后对系统优化的思路和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总结出基于现状,确定规划目标—依据规划目标,选择构成要素—布局构成要,搭建系统结构—子系统叠加优化,构建系统四个部分。在一般情况下,优化目标不仅由单个目标确定,而且要结合项目的现状、业主的需求、客户的需求和时代趋势来确定。在不同构建目标的指导下,系统所涉及到的构成要素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构成要素又对系统的结构布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依照酒店空间不同的组合方式,使酒店各个功能空间能够组成具有一定特征的空间子系统,再在各子系统优化叠加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最终得到具备综合功能的商务酒店各公共空间的完整系统。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探讨如何将系统理论与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构建相结合,为酒店空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为其他相关的酒店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二、学术论文的特征及其构成要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术论文的特征及其构成要素(论文提纲范文)

(1)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 国内外大麦生产概况
        1.1 世界大麦生产概况
        1.2 我国大麦生产概况
    2 我国啤酒大麦品质现状
    3 我国肥料利用现状
    4 氮磷钾肥料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1 氮肥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2 钾肥对大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不同种类肥料配合施用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5 大麦品质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氮钾配施对啤酒大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引言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田间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籽粒品质的影响
        2.3 氮钾肥配施对杨农啤7号麦芽品质的影响
        2.4 产量性状与籽粒品质及麦芽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2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
        3.3 氮钾肥配施对扬农啤7号麦芽品质的影响
        3.4 大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第三章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2.2 施肥方式对大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2.3 施肥方式对大麦麦芽品质的影响
        2.4 产量性状与籽粒品质及麦芽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3.1 施肥方式对大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3.2 施肥方式对大麦籽粒蛋白含量的影响
        3.3 施肥方式对大麦麦芽品质的影响
        3.4 不同用途大麦品种优质原料的最适施肥方式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商标法“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法律适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其他不良影响”条款法律适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其他不良影响”条款在所有案件中适用的普适性问题
        一、“其他不良影响”条款调整对象不明确
        二、“其他不良影响”条款主体视角不统一
        三、“其他不良影响”条款判断节点不一致
        四、“其他不良影响”条款主观标准不清晰
        五、“其他不良影响”条款与诚实信用条款混淆适用问题
    第二节 “其他不良影响”条款在类型案件中适用的特殊性问题
        一、涉及宗教因素
        二、涉及政治因素
        三、涉及道德风尚因素
        四、涉及文化因素
        五、涉及人物姓名
        六、涉及商品化权益
第三章 “其他不良影响”条款适用混乱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对“其他不良影响”条款兜底范围的错误认知
    第二节 对“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判定标准不统一
        一、认定标识自身含义或构成要素差异的原因
        二、“其他不良影响”条款主体视角存在争议的原因
        三、“其他不良影响”条款判断节点存在争议的原因
        四、“其他不良影响”条款主观标准存在争议的原因
第四章 “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适用建议
    第一节 “其他不良影响”条款适用时的普适性问题解决
        一、以标志及其构成要素本身作为判断客体
        二、以“社会一般公众”作为判断主体
        三、以商标核准注册日作为判断时点并规定追诉时效制度
        四、对商标申请人的主观意图不予考虑
        五、区分适用“其他不良影响”条款与诚实信用条款
    第二节 “其他不良影响”条款适用时的特殊性问题解决
        一、涉及政治、宗教类因素
        二、涉及道德风尚因素
        三、涉及文化因素
        四、准确厘定损害在先权利与不良影响条款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灌溉和咖皮还田对食用玫瑰土壤肥力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灌溉方式对作物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和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
        1.2.2 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理特性、产量品质和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
        1.2.3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肥水平对食用玫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2.2 试验设计方案
    2.3 技术路线
    2.4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灌水量
        2.4.2 食用玫瑰生理指标的测定
        2.4.3 根区附近土壤肥力指标的测定
        2.4.4 食用玫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测定
        2.4.5 食用玫瑰品质指标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
    3.1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3.2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3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土壤p H值的影响
    3.4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5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土壤养分的影响
        3.5.1 土壤硝态氮含量
        3.5.2 土壤速效磷含量
        3.5.3 土壤速效钾含量
    3.6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6.1 土壤细菌数量
        3.6.2 土壤真菌数量
        3.6.3 土壤放线菌数量
    3.7 食用玫瑰土壤综合肥力的综合评价
        3.7.1 评价方法
        3.7.2 食用玫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3.8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生理生态的影响
    4.1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4.2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4.2.1 净光合速率
        4.2.2 蒸腾速率
        4.2.3 气孔导度
        4.2.4 胞间CO2 浓度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5.1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5.2 食用玫瑰产量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品质的影响
    6.1 咖皮还田下不同灌溉方式对食用玫瑰品质的影响
    6.2 基于隶属函数法的食用玫瑰品质综合评价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本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附录B 试验附图

(4)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期刊论文检索情况
        1.2.2 计算思维的思想起源
        1.2.3 计算思维的研究现状及其趋势
        1.2.4 综合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1.3.5 研究过程
第2 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计算思维的内涵
        2.1.2 计算思维的构成要素
    2.2 面向计算思维的教学活动设计理论基础
        2.2.1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3 多元智力理论
第3 章 计算思维融合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研究
    3.1 教师访谈设计
    3.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2.1 教师普遍将计算思维等同于数学计算
        3.2.2 教师认为计算思维要素与《课程标准》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
        3.2.3 教师认为计算思维技能要素在以往教学实践中已有渗透
        3.2.4 教师认为正确把握计算思维相关概念以及采取学生可接受的引入方式很关键
    3.3 计算思维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3.3.1 计算思维与《课程标准》内容具有内在一致性
        3.3.2 高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水平符合计算思维的培养要求
        3.3.3 跨学科融合教学契合当前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
第4 章 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4.1 谷歌ECT课程设计案例分析
        4.1.1 案例一:《圆的面积》(图形与几何)
        4.1.2 案例二:《分数加法与公分母》(数与代数)
        4.1.3 案例设计特点的综合分析
    4.2 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4.2.1 设计目标以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
        4.2.2 设计过程充分挖掘计算思维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4.2.3 设计结果应体现教学内容原有的逻辑连贯性
    4.3 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框架
        4.3.1 热身活动阶段: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4.3.2 模式识别阶段:组织数据,探究规律
        4.3.3 方案构思阶段:头脑风暴,确定方案
        4.3.4 算法设计阶段:设计算法,迁移运用
        4.3.5 活动总结阶段:交流汇报,评价反思
    4.4 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4.4.1 教学目标制定策略
        4.4.2 学习方法选择策略
        4.4.3 教学过程实施策略
        4.4.4 学习评价设计策略
第5 章 面向计算思维的《圆柱的体积》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5.1 《圆柱的体积》教学活动设计的前期分析
        5.1.1 案例设计背景
        5.1.2 学习对象分析
        5.1.3 学习内容分析
    5.2 面向计算思维的《圆柱的体积》教学活动设计
        5.2.1 教学目标设计
        5.2.2 教学过程设计
第6 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访谈提纲
附录 B:计算思维讲义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氮素运筹对作物的生理生态效应
        1.2.2 长江流域轮作制
        1.2.3 气候变化潜在影响
        1.2.4 模型发展与应用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区域概况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生理生态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案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相关概念
        2.1.5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2.2.2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2.2.3 氮素运筹对小麦-水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2.2.4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2.2.5 氮素运筹下小麦-水稻土壤肥力变异
    2.3 讨论
第3章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轮作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案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相关概念
        3.1.5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3.2.2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3.2.3 氮素运筹对油菜-水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3.2.4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3.2.5 氮素运筹下油菜-水稻土壤肥力变异
    3.3 讨论
第4章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案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相关概念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4.2.2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品质的影响
        4.2.3 氮素运筹对早稻-晚稻轮作作物氮盈余与利用效率的影响
        4.2.4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轮作制作物生理形态特征
        4.2.5 氮素运筹下早稻-晚稻土壤肥力变异
    4.3 讨论
第5章 3种两熟制作物氮素运筹模式综合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方案
        5.1.2 评价体系建立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数据标准化
        5.2.2 3种两熟制下氮素运筹比较分析
        5.2.3 3种两熟制下各氮素运筹下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5.3 小结
第6章 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小麦-水稻轮作生产的影响及适应策略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研究区域概况
        6.1.2 模型概述
        6.1.3 模型数据库组建
        6.1.4 模型校正、验证与预测
        6.1.5 统计分析
        6.1.6 相关概念
    6.2 结果
        6.2.1 小麦-水稻两熟制作物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及模拟精度
        6.2.2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产量变化
        6.2.3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作物ANCE变化
        6.2.4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中水溶性氮损失变化
        6.2.5 未来气候情景下小麦-水稻轮作N_2O排放变化
    6.3 讨论
        6.3.1 模型性能
        6.3.2 氮损失
        6.3.3 气候变化与综合适应策略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线性文化景观的研究综述
        1.3.2 古道的研究综述
        1.3.3 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研究综述
        1.3.4 综合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福温古道与线性文化景观理论研究
    2.1 福温古道的历史溯源
        2.1.1 福温古道的定义
        2.1.2 福温古道的发展历程
    2.2 线性文化景观概念诠释
        2.2.1 景观
        2.2.2 文化景观
        2.2.3 线性文化景观
    2.3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分析
        2.3.1 文化景观的类型
        2.3.2 线性文化景观的类型
    2.4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2.4.1 景观的构成要素
        2.4.2 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3 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2.4.4 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
    2.5 启发: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景观要素的构建
        2.5.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构成
        2.5.2 福温古道的段落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分析
    3.1 古道南段
        3.1.1 多山地丘陵的地貌格局
        3.1.2 网格状水系
        3.1.3 暖热的亚热带气候
        3.1.4 土壤植被
        3.1.5 景观特色归纳——农田型景观
    3.2 古道中段
        3.2.1 滨海低丘平原的地貌格局
        3.2.2 扇形水系
        3.2.3 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
        3.2.4 土壤植被
        3.2.5 景观特色归纳——滨水型景观
    3.3 古道东北段
        3.3.1 多丘陵河谷的地貌格局
        3.3.2 多树枝状水系
        3.3.3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3.3.4 土壤植被
        3.3.5 景观特色归纳——茶场型景观
    3.4 古道西北段
        3.4.1 多中山低山的地貌格局
        3.4.2 狭长带状水系
        3.4.3 湿润的山地性气候
        3.4.4 土壤植被
        3.4.5 景观特征归纳——梯田型景观
    3.5 福温古道自然景观要素构成归纳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温古道人为构造景观要素分析
    4.1 福温古道本体研究
        4.1.1 福温古道线路走向及其变迁
        4.1.2 古道高程分析
        4.1.2.1 古道南段
        4.1.2.2 古道中段
        4.1.2.3 古道东北段
        4.1.2.4 古道西北段
        4.1.3 福温古道本体要素构成归纳
    4.2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研究
        4.2.1 古道南段
        4.2.1.1 南段山门
        4.2.1.2 南段关隘
        4.2.1.3 南段桥梁
        4.2.1.4 南段渡口
        4.2.1.5 南段路亭
        4.2.1.6 南段摩崖石刻和碑刻
        4.2.2 古道中段
        4.2.2.1 中段桥梁
        4.2.2.2 中段渡口
        4.2.2.3 中段路亭
        4.2.2.4 中段关隘
        4.2.3 古道东北段
        4.2.3.1 东北段关隘
        4.2.3.2 东北段桥梁
        4.2.3.3 东北段路亭与茶亭
        4.2.3.4 东北段摩崖石刻
        4.2.4 古道西北段
        4.2.4.1 西北段桥梁
        4.2.4.2 西北段路亭
        4.2.5 福温古道附属设施要素构成归纳
    4.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研究
        4.3.1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历史概况
        4.3.2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选址及平面形态
        4.3.2.1 古道南段聚落
        4.3.2.2 古道中段聚落
        4.3.2.3 古道东北段聚落
        4.3.2.4 古道西北段聚落
        4.3.3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街巷格局
        4.3.3.1 古道南段聚落
        4.3.3.2 古道中段聚落
        4.3.3.3 古道东北段聚落
        4.3.3.4 古道西北段聚落
        4.3.4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民居建筑特色
        4.3.4.1 古道南段民居建筑
        4.3.4.2 古道中段民居建筑
        4.3.4.3 古道东北段民居建筑
        4.3.4.4 古道西北段民居建筑
        4.3.5 福温古道沿线聚落要素构成归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要素分析
    5.1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历史文化
        5.1.1 移民文化
        5.1.2 军事文化
        5.1.3 商贸文化
        5.1.4 海洋文化
    5.2 福温古道文化系统中的生产生活
        5.2.1 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
        5.2.2 积淀深厚的宗族文化
        5.2.3 古朴丰富的民风民俗
        5.2.4 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5.2.5 独特实用的传统工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特征研究
    6.1 悠久的历史性
        6.1.1 历史孕育下的福温古道
        6.1.2 移民视野下的福温古道
    6.2 功能的多样性
        6.2.1 军事功能
        6.2.2 交通功能
        6.2.3 商贸功能
        6.2.4 文化传播功能
    6.3 景观的地域性
        6.3.1 耕读文化下的南段田园型景观
        6.3.2 海洋文化下的中段滨水型景观
        6.3.3 茶乡文化下的东北段茶场型景观
        6.3.4 山林文化下的西北段梯田型景观
    6.4 价值的多元性
        6.4.1 历史文化价值
        6.4.2 艺术审美价值
        6.4.3 科学研究价值
        6.4.4 社会发展价值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初探
    7.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7.1.1 构建意义
        7.1.2 构建原则
        7.1.3 价值评估框架的构建
    7.2 国内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案例及借鉴
        7.2.1 保护现状
        7.2.2 国外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7.2.3 国内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
    7.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初探
        7.3.1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保护的主要问题
        7.3.2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原则
        7.3.3 福温古道线性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7)滴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2.2 水肥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1.2.3 水肥对马铃薯生理的影响
        1.2.4 水肥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1.2.5 不同水肥条件下水分和养分在土壤中运移、转化分布规律
    1.3 存在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水肥供应对马铃薯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1.2 水肥供应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2.1.3 研究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对马铃薯根区水分、养分分布规律的影响
        2.1.4 滴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综合评价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马铃薯生长指标测定
        2.3.2 马铃薯SPAD值测定
        2.3.3 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测定
        2.3.4 马铃薯品质测定
        2.3.5 马铃薯叶面积持续时间(leaf area duration,LAD hm~2 d hm~(-2))
        2.3.6 马铃薯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NAR)
        2.3.7 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测定
        2.3.8 植株养分的测定
        2.3.9 马铃薯耗水量
        2.3.10 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2.3.11 马铃薯氮素、磷素、钾素利用效率
        2.3.12 肥料偏生产力
        2.3.13 肥料农学利用效率
        2.3.14 肥料利用收率
        2.3.15 水分-产量响应系数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灌水频率、灌水量和施肥量互作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的影响
    3.1 马铃薯叶面积指数、株高和干物质量
    3.2 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3.3 马铃薯品质
    3.4 马铃薯灌溉水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
    3.5 相关性分析
    3.6 基于理想点法(TOPSIS)的水肥管理优化
    3.7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4.1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4.1.1 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
        4.1.2 马铃薯叶面积持续时间
        4.1.3 收获期干物质量
        4.1.4 各生育期总干物质量动态变化及Logistic拟合
    4.2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群体净同化率和SPAD值的影响
        4.2.1 群体净同化率(NAR)
        4.2.2 马铃薯SPAD值
    4.3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4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
    4.5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4.6 马铃薯产量构成要素与品质主成分分析
    4.7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滴灌施肥水肥供应对马铃薯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5.1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下马铃薯氮素吸收
        5.1.1 各生长阶段马铃薯各器官氮累积量
        5.1.2 各生育期氮累积量动态变化及Logistic拟合
    5.2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磷吸收的影响
        5.2.1 各生长阶段马铃薯各器官磷累积量
        5.2.2 各生育期磷累积量动态变化及Logistic拟合
    5.3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钾吸收的影响
        5.3.1 各生长阶段马铃薯各器官钾累积量
        5.3.2 各生育期钾累积量动态变化及Logistic拟合
    5.4 氮素、磷素和钾素利用效率
    5.5 马铃薯肥料利用效率
    5.6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不同水肥供应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养分变化的影响
    6.1 土壤硝态氮
        6.1.1 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分布
        6.1.2 土壤硝态氮累积量
    6.2 土壤速效磷
        6.2.1 土壤速效磷的空间分布
        6.2.2 土壤速效磷累积量
    6.3 土壤速效钾
        6.3.1 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
        6.3.2 土壤速效钾累积量
    6.4 土壤水分
        6.4.1 2018年马铃薯土壤水分变化
        6.4.2 2019年马铃薯土壤水分变化
        6.4.3 马铃薯灌水前后土壤水分变化
    6.5 马铃薯耗水量
    6.6 不同滴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7 水分-产量响应系数
    6.8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马铃薯水肥耦合效应评价
    7.1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7.2 模糊综合评价
    7.3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
        1.3.1 国内外城市文脉研究动态
        1.3.2 国内外城市遗产保护动态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时间界定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脉空间单元概念、要素、界定方法
    2.1 文脉空间单元及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文脉
        2.1.2 城市空间形态
        2.1.3 城市文脉空间
        2.1.4 文脉空间单元
    2.2 西安城市空间层级及文脉内涵
        2.2.1 城市地域空间层
        2.2.2 城市城区空间层
        2.2.3 城市街区空间层
    2.3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及构成要素
        2.3.1 城市文脉空间及其特性
        2.3.2 城市文脉空间构成要素
        2.3.3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层级与要素构成
    2.4 文脉空间单元及界定方法
        2.4.1 文脉空间单元类型界定
        2.4.2 文脉空间单元界定方法
第三章 西安城市地域文脉空间
    3.1 边界要素分析
        3.1.1 自然要素边界界定
        3.1.2 关隘要素边界界定
    3.2 中心要素分析
    3.3 形态特征要素分析
        3.3.1 位于自然格局中心特征
        3.3.2 位于城镇格局中心特征
        3.3.3 位于交通格局中心特征
        3.3.4 位于城陵格局中心特征
    3.4 城市地域文脉空间特征
第四章 西安城市城区文脉空间
    4.1 汉代建设时期
        4.1.1 汉长安发展特征
        4.1.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1.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2 隋唐建设时期
        4.2.1 隋唐长安发展特征
        4.2.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2.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3 五代-元建设时期
        4.3.1 五代——元西安发展特征
        4.3.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3.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4 明清建设时期
        4.4.1 明清西安发展特征
        4.4.2 结构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4.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5 近代建设时期
        4.5.1 近代西安发展特征
        4.5.2 形态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5.3 功能特征与遗存要素分析
    4.6 城市城区文脉空间特征
第五章 西安城市街区文脉空间
    5.1 回坊发展历程
    5.2 回坊结构特征与结构性单元划分
        5.2.1 中心要素
        5.2.2 边界要素
        5.2.3 路径要素
        5.2.4 节点要素
    5.3 回坊形态特征与形态性文脉空间单元划分
        5.3.1 “寺坊制”基本组织格局的形态特征与混合形态特征
        5.3.2 传统民居及街区肌理的形态特征
        5.3.3 棋盘状及鱼骨状尽端路网与街巷尺度特征
    5.4 回坊功能特征与功能性单元划分
    5.5 回坊文脉空间特征
第六章 西安文脉空间单元保护策略
    6.1 保护所面临的现状概述
        6.1.1 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解读
        6.1.2 保护过程中的问题
    6.2 保护原则
        6.2.1 原真性与完整性原则
        6.2.2 延续性与特色性原则
        6.2.3 均衡性与动态性原则
    6.3 保护与传承策略
        6.3.1 保护城市形态结构,重现历史格局
        6.3.2 保护城市历史功能,延续文脉空间
        6.3.3 保护发展适配平衡,满足经济生活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西安城市文脉空间要素统计
致谢

(9)黑土区坡耕地生物炭施用模式效应以及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2 施加生物炭对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
        1.2.3 施加生物炭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材料及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观测指标与方法
        2.4.1 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指标
        2.4.2 水土保持效应指标
        2.4.3 节水增产效应指标
    2.5 数据处理方法
    2.6 生物炭施用模式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孔隙度的影响
        3.1.2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水分常数的影响
        3.1.3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
        3.1.4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1.5 小结
    3.2 施加生物炭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3.2.1 施加生物炭对年产流量的影响
        3.2.2 施加生物炭对次降雨径流过程的影响
        3.2.3 施加生物炭对年产沙量的影响
        3.2.4 施加生物炭对次降雨产沙过程的影响
        3.2.5 小结
    3.3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3.1 施加生物炭对次降雨雨水蓄积量的影响
        3.3.2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储水量的影响
        3.3.3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3.3.4 小结
    3.4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生长动态的影响
        3.4.1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4.2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径粗的影响
        3.4.3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4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冠层覆盖度的影响
        3.4.5 小结
    3.5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5.1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产量以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3.5.2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5.3 小结
    3.6 不同生物炭施用模式的土地生产力综合评价
        3.6.1 TOPSIS评价模型
        3.6.2 改进的TOPSIS模型
        3.6.3 土地生产力综合评价
        3.6.4 评价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2 施加生物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4.1.3 施加生物炭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1.4 施加生物炭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系统论下的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酒店的发展概述
        1.3.2 国外酒店研究成果
        1.3.3 国内酒店研究成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2.1 系统论
        2.1.1 系统定义
        2.1.2 系统论
        2.1.3 系统论的研究对象
        2.1.4 系统论的研究目的
    2.2 商务酒店的公共空间
        2.2.1 商务酒店的概念
        2.2.2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的概念
        2.2.3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的构成
    2.3 系统论与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的系统认知
    3.1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3.1.1 酒店大堂空间要素
        3.1.2 交通空间要素
        3.1.3 使用空间要素
    3.2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层次分析
        3.2.1 一级层次
        3.2.2 二级层次
        3.2.3 三级层次
    3.3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结构分析
        3.3.1 空间结构的形式
        3.3.2 系统结构类型
    3.4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功能分析
    3.5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性分析
        3.5.1 子系统分析
        3.5.2 商务酒店公共空间整体(系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系统论的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建构与优化
    4.1 基于系统论的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构建
        4.1.1 从整体出发
        4.1.2 以目的为方向
        4.1.3 从要素着手
        4.1.4 分层次控制
        4.1.5 以结构促功能
        4.1.6 信息反馈
    4.2 基于系统论的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系统的优化指导
        4.2.1 系统的优化原则
        4.2.2 系统要素的优化
        4.2.3 系统结构的整合
        4.2.4 系统功能的整合
        4.2.5 子系统叠加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系统论的霍邱县优莱国际大酒店公共空间系统优化
    5.1 分析项目概况,确定优化目标
        5.1.1 霍邱县优莱国际大酒店项目背景
        5.1.2 优莱国际大酒店公共空间系统概况
        5.1.3 优莱大酒店现状的不足
        5.1.4 优莱国际大酒店公共空间系统优化目标
    5.2 结合优化目标,选择构成要素
    5.3 布局各要素,优化子系统结构
        5.3.1 增补子系统要素
        5.3.2 优化系统要素
        5.3.3 优化系统结构
    5.4 子系统叠加优化,整合优莱国际大酒店公共空间系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霍邱县优莱国际大酒店项目设计方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学术论文的特征及其构成要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肥料运筹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于国琦. 扬州大学, 2021
  • [2]商标法“其他不良影响”条款的法律适用研究[D]. 李昶郴. 烟台大学, 2021(12)
  • [3]灌溉和咖皮还田对食用玫瑰土壤肥力和产量品质的影响[D]. 章宇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D]. 凌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长江中下游区稻田两熟制作物氮素养分优化运筹研究[D]. 刘闯.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01)
  • [6]移民视野下福温古道(闽地段)线性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及特征研究[D]. 徐慧卿.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滴灌施肥条件下马铃薯水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D]. 王海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西安历史文化名城文脉空间单元及其保护研究[D]. 吴晓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黑土区坡耕地生物炭施用模式效应以及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D]. 石国新.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10]系统论下的商务酒店公共空间研究[D]. 朱星宇.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学术论文的特点和要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