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

云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

一、云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燕[1](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张留飞[2](2020)在《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边境地区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南边境地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国家边防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边境地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在云南省边境地区乡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长期依靠政府的直接“输血”,其“内生发展”动力逐渐不足,凸显出一些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失衡、边民思想观念落后、边境管理困难、地方政府财政困难、农村土地经营不善、科教文卫发展滞后和人力资源面临窘境等问题。这些问题深刻地影响着云南边境地区乡村社会的发展,阻碍云南省边境地区整体社会的发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必然会阻碍云南边境地区社会的发展进步与繁荣稳定,给我国民族团结事业和边防安全带来不利的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使云南边境地区乡村社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获得长远发展动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研法,将理论研究与现实国情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一些主要的关于内生发展的理论进行梳理,并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与云南边境地区实际,试图系统深入研究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并提出提升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可行性路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本质特征,这就决定了云南边境地区的“内生发展”之路更加注重党和政府在其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通过从党和政府的系统全面的引导与帮助,使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克服生态环境束缚、打破落后的思想观念、完善边境管理办法、开拓经济收入渠道、激发农业经营潜力、强化科教文卫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从区域全局来解决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激发源自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部的发展动力,促进云南边境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与长远健康发展繁荣。

李瑶康[3](2020)在《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十八大将生态文明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我国开始迈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薄弱,产业发展单一,交通闭塞,自然灾害时常发生。脆弱的生态条件禀赋致使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为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也更为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述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如何结合其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找准绿色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将“低效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各种政策支持下,积极探索,引导社会各方践行生态行为规范,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从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五个子系统构建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动力学模型。结合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情况设计了按现状建设路径、提升民生投资路径、加快经济发展路径、加强节能环保路径以及协调发展路径等5种发展方案,通过调节控制变量模拟2018-2030年生态文明建设5条路径演变趋势,从中选取一条可行路径,运用耦合模型对路径进行“有效性”验证,最终找到有效路径。研究结论如下:(1)协调发展路径更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但该路径模拟结果显示2020年后资源供需平衡指数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检验得出该路径2018-2030年间人类与自然系统未达到真正协调,需进一步优化路径;(2)根据该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供需间的矛盾,设计了以加快资源开发为主的优化路径Ⅰ和在放缓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加大资源开发力度的优化路径Ⅱ,其中优化路径Ⅱ耦合度较高,能够更好地帮助该地区摆脱经济发展与内外部资源支撑不足的困境,故将其确定为有效路径。基于研究发现,该地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在完成脱贫任务的同时,需要适当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保证其与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因此,提出优化产业结构、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提高公众参与度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普戡倪[4](2020)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中国精神培育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精神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践行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凝练。中国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之源。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设范围广且程度深,贯穿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中国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提供了新途径。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培育中国精神,就是将中国精神的培育与弘扬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现实命题。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管理学、民俗学、教育学与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中国精神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进行论述,对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其中国精神培育路径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研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实现中国精神培育创新性发展的现实路径。本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首先,绪论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是从理论层面探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具体内容包括:绪论部分阐释研究背景与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路线,并提出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实现中国精神培育的理论渊源与基本原则,论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以及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并阐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创新精神、坚持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以及坚持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六项基本原则。第三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实现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基础,阐明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复兴历程以及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历史条件,并从文化传授、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与文化娱乐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中国精神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是从实践层面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现实路径与具体实践。具体内容包括:第四部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推进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分别从资源活化、方法创新与制度完善三个方面阐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推进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从教育事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文化志愿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大公共文化的投入力度;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推进地方特色文化的工程建设以及鼓励基层群众积极自办文化等来拓宽公共文化的传播渠道;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与监督职能、推进公共文化事业的体制改革以及加强专业化服务人才的队伍建设等手段加快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第五部分是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效,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实证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工程推进与文化资源整合四个方面概述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从公共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双百工程”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三个方面阐述云南省将中国精神培育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结合的实践情况;从文化传授、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与文化娱乐四个维度分析云南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具体成效。最后,研究结论部分是对本文基本研究结论的归纳总结和展望。具体而言,阐明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即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对中国精神的培育,是新时代下中国精神培育的实然形态与应然归途。同时,通过总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云南省实践成效,在厘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中国精神及其培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论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精神培育的融合路径,以期为实现中国精神培育路径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彭波[5](2020)在《景洪市勐宋阿卡人生态文化复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尼族作为山地农业民族,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生态知识,反映在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中,体现在传统的生态文化中。但由于社会变革和主流文化的冲击,从二十世纪中期,这些信仰体系、价值观念,以及生态文化逐渐消失。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村开始了民族文化复兴进程。本文以哈尼族阿卡人的生态物质文化和生态制度文化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勐宋村的田野调研,探讨其生态文化的复兴实践。生态物质文化的研究主要论述了“红梅花雀保护地”和“鸟塘”两种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这两种景点是当地人对传统资源管理和生态维护基础上的创新性实践,强调了人与景观、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生态制度文化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密桑洛”祭祀仪式的复兴尝试,在“森林——水源——农业——村寨”四素同构的哈尼族生态系统中,森林是物质基础;“密桑桑岴”即“地母圣林”是勐宋阿卡人森林分类中的一种神林禁地,而祭祀“地母圣林”即“密桑洛”仪式不仅是保护这类圣境的具体措施和生态文化制度,更是体现阿卡人尊敬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的核心精神。然而在大跃进和文革的运动中这个仪式已经在勐宋地区消失,现在对“密桑洛”仪式的复兴尝试意味着勐宋阿卡人对其传统生态文化制度复兴的兴趣。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文献综述、理论、方法、目的和意义等。第一章介绍了勐宋村的自然和社会情况,阿卡人的生态文化体系和信仰体系,以及民俗文化生态村建设的相关情况。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物质文化角度对“红梅花雀保护地”和“鸟塘”两种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作了概述,包括营造过程、问题和功能分析。第四章从制度文化角度对“密桑洛”祭祀仪式的复兴情况作了阐述,包括复兴的尝试、问题。第五章运用理论分析了勐宋村生态文化复兴的意义,最后对生态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丁宇[6](2021)在《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地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74.8%,山区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5%,山区GDP仅为全国的30%左右。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总体走向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全国区域发展基本格局的根本改善。自工业化以来,中国的区域发展始终面临着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方式与合理空间组织的挑战。但是,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效益的改善和提升极为迟缓,以致我国西部内陆山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发展理念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变成为山地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从美国“锈带(Rust Belt)”的治理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均反映出同样的现实需求:怎样依据“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的原则,突破地理开发条件的制约,从而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环境的根本改善。这一问题不仅是现代经济学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而且更是现代国家治理必须直面的一项重大挑战。本文以我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三者对山地城镇化发育的影响,评价山地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城镇空间发育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山地城镇化合理的发展路径、化解我国现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第一,山地城镇化是西部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我国山地现代城镇化起步较晚,与东部地区相比,一方面由于以传统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城镇化发育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发育;另一方面由于城镇自身产业结构演进失衡,社会生产创新能力不足,结果导致山地城镇化发育水平长期滞后。只有通过山地工业化和城镇化两者演进的有序和良性互动,建立适宜当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城镇集聚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体系,才是解决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多层次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西部山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第二,山地的特殊地理开发条件是实现当地资源环境大规模工业化开发效益最大化的一个关键制约因素。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广度和深度持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越来越突出。但因人口过快增长和开发方式粗放,山区的人地关系已进入相对紧张阶段,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在地理开发条件的限制作用下,居高不下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承受传统资源性产品社会生产及其空间集聚活动的增长压力,以致赶超式大一统开发模式难以为继。第三,低运价比和绿色环保的社会商品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和提升山地城镇经济运行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改善山区劣势的地理环境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是要实现山地资源开发价值最大化还需通过经济内外在发展要素的有效联动。换言之,西部山区转型发展亟需从山地工业化、运输化和城镇化三大系统的合理时空协调中寻求出路。坚持产业生态化,建立以特色终端产品制造为中心的社会生产体系,培育多功能支撑、多元化推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以此满足日益多样化的资源开发与市场发育需求,实现山地经济发展有效性和持续性的全面提升。第四,政府主导的长期“输血型”发展模式不能解决山区发展潜能激活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实证研究及案例分析表明,现代山地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从山地资源环境开发的实际条件出发寻求地域环境有别、发展方式多样化的发展战略。只有选对山地城镇化的合理路径,才有可能超越社会生产投入成本(运输和环境成本)的约束,改变生活方式进而改变生产方式,从而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式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效益与公平有机结合原则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从“被动输血”方式向“主动造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基于资源环境基础与地理开发条件综合评价,分析复杂地理环境下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经济运行的影响,进而揭示山地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演变规律,以此把握决定西部山区人地关系的内在协调机理,为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二是依据我国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其压力的测算,确定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及总体特征,以此判断未来区域资源环境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走向与生态文明发展的目标选择;三是改进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验证了地理环境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揭示出西部内陆山区社会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的成因,从而确定城镇化发展模式个性化选择的必然;四是基于我国山地工业化时期的人地关系特征,探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修改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山地城镇化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罗贤宇[7](2019)在《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为此,党的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提出要“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观层面指明了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方向,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通过研究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可以为解决现实的生态危机提供思想指南,以及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因此,培育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具有显着的现实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不仅拓展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而且丰富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内涵和话语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为此,论文首先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核心概念界定、研究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的组成要素进行阐述,清晰界定了研究的系统框架。接着在系统梳理建国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在梳理研究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提出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体系构建,包括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念、基本原则、具体目标、主要方法等,并针对当前培育的现实困境,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分别从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环境方面提出培育路径,包括明确职责定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领与规约;厘定公民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的内容;搭建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构建良好的培育制度环境等。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比较新颖,研究遵循着“问题提出——理论分析——现状梳理——问题剖析——体系构建——路径探讨”相结合的逻辑思路展开,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研究相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们观念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特别是论文的研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出发,将一般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从内容、原则、目标、方法、机制和路径等层面探讨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问题,最终使生态文明价值观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让广泛的“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从而为构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提供建议和参考。

张绍稳[8](2019)在《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也积累和沉淀不少的矛盾和诟病,比如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粗放型城镇发展路线、城镇产业规划不合理等。近年来,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二元体系,在此背景下,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显得尤为必要。作为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区域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职能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更加凸显,如何促进产业分工和资源优化利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构建,应以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起点,搭建人口规模与产业的桥梁,以人口、产业的城镇或城镇群的空间集聚推动城镇体系的优化调整。基于此,首先,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引用基于该理论框架下推导出来的产业、人口聚集的相关理论,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经济理论支撑。系统总结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与人口流动的空间集聚关系,形成以城镇群为主体,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和区域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同时,运输成本的降低能够直接刺激人口与产业的流动和集聚,而城镇体系中合理的空间布局首先应完善区域交通网络。然后,本文基于以上理论模型,以云南为例,重点从产业和人口两个方面来测算云南省的集聚现状和趋势,为云南省城镇体系构建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撑。接着运用齐普夫模型对云南省的城镇规模分布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云南省城市规模分布也呈现逐渐集聚的趋势,即人口逐渐向大城市流动。最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人口集聚是产业集聚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从定量角度探究云南产业与人口集聚的规律,从“因产兴城”的角度,为科学确定云南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等级,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指导。最后,根据云南城镇发展的本底条件,结合断裂点划分方法,将云南省进行区域划分,划分为滇中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滇东北城镇群、滇西城镇群、滇西南城镇群和滇西北城镇群六大城镇群。按照理论分析,培育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城镇产业一体化带动城镇化水平发展,以此促进城镇体系的发展。以这六大城镇群为载体,提出支撑城镇群发展的交通体系构建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促进产业、人口的空间集聚,带动周边城镇水平发展,优化云南省城镇空间布局,从而形成良好城镇化发展模式。

马建东[9](2019)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及测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从3678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但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始终存在,导致部分地区自然资源加速枯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进一步加剧。当前,在GDP增速普遍放缓、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投资效益加速递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举步维艰形势下,走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势在必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作为新时代对外开放前沿阵地,承载着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经济重心西移、产业转型示范、优化城市和人口布局的重任。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大、资源环境约束紧、脱贫攻坚任务重、经济转型困难多,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困难。查阅已有关于经济发展质量文献资料,发现很少有专家学者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多是围绕经济发展质量概念、内涵、意义、测度方法和提升路径开展研究,或是对某个省份(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基于此,本文将中国西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以2006-2016年为时间节点,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全面测度研究。从理论意义来看,本研究成果不仅构建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理论体系框架,填补了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方面的空白,还对现有经济发展质量理论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质量概念、指标体系设置、测度方法选择和时空差异分析技术等方面。从现实意义来看,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对策建议,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掌握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现状、变化趋势、时空差异特征和驱动因子情况,可为制定中国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分析各专家学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提出经济发展质量应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经济发展质量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优美和经济发展成果共享。狭义的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需要的程度。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正统经济增长理论、西方非正统经济增长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蕴含的经济发展质量思想,构建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理论框架,内容包括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七个方面。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测度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样本数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得性等原则,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特征,构建了由经济发展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有效性、安全性7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及32项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正向指标21项、逆向指标11项,并对7个维度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考虑到权重设置在测度结果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对客观赋权和主观赋权常用的4种方法优缺点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最后根据研究对象特征选择加入时间变量的熵值法计算得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一级和二级指标权重。共享性、创新性、绿色性权重分别为0.1924、0.1923、0.1855,三个维度权重之和超过总权重的一半以上,说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将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第一动力,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总体来看,2006-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增长了73.68%。重庆、陕西经济发展质量整体高于其它10个省份,广西、贵州、新疆、吉林、宁夏等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虽基础较差,但年均增速相对较高。青海、西藏经济发展质量位居中国西部地区末尾。依据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值,利用SPSS19.0软件对各省份进行了聚类,从聚类结果看,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可分为高质量、中质量、较低质量和低质量四类。从经济发展质量各维度指数值,以及经济发展质量与各维度之间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来看,2006-2016年,创新性维度稳步提升,尤其以重庆、陕西表现最为突出,与经济发展质量显着正相关。协调性维度虽起伏波动,但整体呈上升态势,综合指数从0.0043提高到0.0074,提高了72.1%,与经济发展质量正相关。绿色性维度指数除四川外,其余11省份均呈上升态势,但波动起伏大,说明部分省份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关系上仍然不够到位,但随着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绿色性维度与经济发展质量表现出明显正相关特征。开放性维度指数在起伏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扩大经济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二者呈正相关特征。共享性维度指数整体呈上升态势,指数值从0.0081提高到0.0263,提高了224.7%,对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作用最强,与经济发展质量表现出显着正相关。有效性维度指数起伏波动大,整体趋于下降,导致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相应降低,二者呈正相关。安全性维度指数在波动起伏中呈下降趋势,但在当前形势下,对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与经济发展质量呈正相关。利用锡尔系数、变异系数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差异虽不显着,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不同类型省份经济发展质量差异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因此,在减小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组间差异的同时,更要关注不同层次省份间经济发展质量差距的缩小。利用jenks自然断裂法对2006-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结果看,层次间差异大于层次内差异。从全域性和局域性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空间相关性,高高(HH)和低低(LL)特征显着。从冷热点分布情况看,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重庆、陕西等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冷点区省份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等经济实力较弱省份,表现出经济发展质量与经济实力正相关特征。从标准差椭圆分布看,经济发展质量重心在重庆和陕西之间移动,但向重庆方向移动趋势更加明显,说明2006-2016年重庆市经济发展质量在中国西部地区最高,提升速度也更快。通过利用要素贡献弹性和要素贡献率两个指数全面分析7个一级指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和制约性。总体来看,2006-2016年,创新性、共享性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主要推动力,绿色性、有效性、开放性、安全性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作用不够强,甚至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最后,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特征、时空差异规律和驱动因子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春秀[10](2019)在《抗战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农田水利建设历史悠久。民国以来,全国的水利建设经历了由各自为政到系统管理的发展过程。随着各级水利机构的设立及水利法规的颁布,水利建设事业逐渐步入正轨。至全面抗战爆发,在“抗战建国”的号召下,后方各省的水利建设迎来了高潮。云南省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抗战大后方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全面抗战以来人口、企业、机关的大量迁入,粮食需求大增,农田水利建设受到中央及本地政府的重视,全省范围内的农田水利建设由此进入重要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对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给予了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中国农民银行,为本省的农田水利事业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经济部委派来滇协助本省水利工作的测量队、技术专员,缓解了本省水利人才短缺的窘况;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针对西南大后方的水利建设计划,为云南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优惠。此外,为帮助切实推进本省水利事业,中央政府还积极与云南省政府合组云南省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在这种特殊的机遇下,云南自身也积极配合中央的各项政策:为适应本省水利事业需要,根据自身特色制定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建设的单行法规;在政府的主持下,积极兴办大型农田水利工程;还通过建立水利协会、水利合作社,提供农贷等方式,鼓励各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时间,云南省的农田水利事业在各方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这些水利工程,在消除自然灾害、改善农田灌溉、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产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抗战时期粮食紧缺的困难,有力支持了中国持久抗战事业。本文在充分吸收现有水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抗战时期云南的农田水利建设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各项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展现抗战时期云南省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概况,加深对“抗战建国”的理解。论文以抗战时期大后方在“抗战建国”号召下农田水利事业的兴起与发展,作为本文的历史背景与论述起点,从全面抗战爆发后大后方水利建设浪潮的兴起以及抗战时期大后方水利建设的需求等方面进行阐述,梳理抗战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况,探讨云南农田水利事业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通过对机构设置、规章制定、资金筹集、人才培养等与农田水利建设息息相关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分析,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施工情况、工程效能及管理机制做集中的论述。最后从农业生产与社会影响两个方面,总结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价值与不足。

二、云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次区域合作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合作特征
    2.2 府际治理
        2.2.1 理念演进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2.3 地域分工理论
        2.3.1 中心—外围理论
        2.3.2 地缘区位论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2.3.4 经典博弈理论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3.1.3 战略推力(Thrust)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3.2.1 有限理性概念
        3.2.2 群体策略选择
        3.2.3 演化稳定策略
        3.2.4 合作博弈机制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4.1.1 合作成效
        4.1.2 存在问题
    4.2 阶段特征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4.3 重点合作区域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4.3.5 境外合作区
    4.4 主要合作领域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4.5 问题与瓶颈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4.5.3 交通瓶颈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5.1.1 泰国利益诉求
        5.1.2 缅甸利益诉求
        5.1.3 越南利益诉求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5.1.5 老挝利益诉求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6.1.1 实施前稳态
        6.1.2 策略扰动者
        6.1.3 实现路径
        6.1.4 模型设计
        6.1.5 策略模拟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6.2.1 实施前稳态
        6.2.2 策略扰动者
        6.2.3 实现路径
        6.2.4 模型改进
        6.2.5 策略模拟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6.3.1 辐射中心策略
        6.3.2 策略模拟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6.4.2 府际合作领域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7.1 府际合作路径
        7.1.1 促进互联互通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7.1.5 促进贸易畅通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7.2.1 要素流动保障
        7.2.2 企业主导保障
        7.2.3 政府推动保障
        7.2.4 辐射功能保障
        7.2.5 改革赋权保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2)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难点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边境、云南边境地区
        二、内生发展、内生发展动力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内生发展理论
        二、区域管理学理论
        三、可持续发展管理理论
        四、反贫困理论
第二章 云南边境地区地理与发展概述
    第一节 云南边境地区地理概况
        一、区位地理与气候环境
        二、地形地势与自然资源
        三、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
    第二节 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区域历史发展概况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第三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与反思
    第一节 环境保护的困境与阻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失衡
        二、落后的环保意识与难以落实的环保执法
        三、人居环境问题与农业污染问题突出
    第二节 思想观念的禁锢与束缚
        一、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与保守性
        二、乡村权威观念错位导致民主自治形式化
        三、封建迷信削弱政府法治权威
    第三节 边境管理的困难与挑战
        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越轨与安全隐患
        二、人口流动引发社会矛盾
        三、地方政府服务能力不足
    第四节 资金要素的限制与约束
        一、基层财政困难贻误日常工作的开展
        二、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乡村社会发展
        三、乡村物流发展水平难以满足农业市场需求
        四、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
    第五节 土地要素的羁系与困局
        一、土地经营流转问题
        二、农业产业经营风险问题
        三、农业产业发展水平问题
    第六节 科教文卫要素的滞后与尴尬
        一、科技发展水平长期滞后
        二、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三、文化传承与保护不足
        四、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有限
    第七节 人力资源要素的窘境与难题
        一、乡村人口流失问题
        二、基层政府组织建设问题
        三、乡村干部文化素质水平问题
        四、乡村利益矛盾激化问题
第四章 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克服生态环境束缚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脆弱区
        二、合理规划农耕区域,科学制定适宜本地的环保规章
        三、完善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科学治理农业污染
    第二节 打破落后思想观念
        一、强化乡风民风建设,破除落后消极思想的禁锢
        二、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强化村民自我管理意识
        三、健全乡村治理法规,村规民约正式化
    第三节 完善边境管理办法
        一、健全边境管理法律法规,寻求边境治理跨国合作
        二、完善人口流动管理办法,“三非”人员管理程序化
        三、创新公共产品或服务模式,加强区域信息化服务建设
    第四节 开拓经济收入渠道
        一、加大本地区旅游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经济发展基石
        三、完善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四、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产业化经营
    第五节 激发农业经营潜力
        一、推动土地流转,强化土地集约利用
        二、筹划产业风险基金,补偿农民经营风险
        三、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可持续增收能力
    第六节 强化科教文卫建设
        一、争取高校指导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二、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三、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四、保证基本医疗保障,突出重点病症防疫
    第七节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一、优化政策吸引力,诱导乡村外流人员回流
        二、完善地方性规章制度,加强基层政府组织建设
        三、鼓励本地精英参与,有效发挥乡贤带头作用
        四、理顺群体利益矛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生态文明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1.2.2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现状
        1.2.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路径研究
        1.2.4 系统动力学相关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理论意义
        1.3.3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生态文明层次理论
    2.2 系统理论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2.3.1 系统动力学定义
        2.3.2 系统动力学基本元素
        2.3.3 系统动力学特点
    2.4 耦合协调度理论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模型构建
    3.1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概况
        3.1.1 自然资源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系统结构分析
        3.2.1 主要系统模块
        3.2.2 变量的确定
    3.3 系统边界界定及参数来源
        3.3.1 系统边界界定
        3.3.2 参数来源
    3.4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模型构建
        3.4.1 系统因果关系图
        3.4.2 模型构建
        3.4.3 模型检验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设计与选择
    4.1 路径设计
    4.2 路径模拟
    4.3 可行路径选择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确定
    5.1 路径有效性分析
        5.1.1 验证路径有效性方法选择
        5.1.2 人类—自然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3 协调发展路径下人类—自然系统协调程度分析
    5.2 路径优化及有效路径确立
        5.2.1 路径优化方案设计
        5.2.2 优化路径仿真模拟结果分析
        5.2.3 优化路径有效性验证
    5.3 加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5.3.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5.3.2 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
        5.3.3 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公众监管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中国精神培育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2.中国精神的内涵与特性
    (三)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问题
        1.研究内容
        2.拟解决的问题
    (五)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1.主要创新之处
        2.存在的不足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理论渊源和基本原则
    (一)理论渊源
        1.马克思精神交往理论
        2.“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
        3.西方优秀的文明成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辩证统一
        4.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创新精神
        5.坚持思想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6.坚持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精神培育的时代要求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绘就梦想蓝图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助推精神升华
    (二)中国精神培育的历史条件
        1.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形成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
        3.践行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国精神培育的重要路径
        1.文化传授是培育中国精神的基本手段
        2.文化传播是弘扬中国精神的有效渠道
        3.文化传承是内化中国精神的动力之源
        4.文化娱乐是外化中国精神的主要载体
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推进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活化中国精神培育资源
        1.重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2.注重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3.倡导公共文化志愿服务
    (二)拓宽公共文化传播渠道,创新中国精神培育方法
        1.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2.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工程建设
        3.鼓励基层群众积极自办文化
    (三)加快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构建中国精神培育机制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与监督职能
        2.推进公共文化事业体制改革
        3.加强专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五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效——以云南省为例
    (一)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述
        1.文化设施建设
        2.文化活动开展
        3.文化工程推进
        4.文化资源整合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中国精神培育的云南实践
        1.公共文化建设为培育中国精神提供载体
        2.民族文化“双百工程”为培育中国精神创造条件
        3.文化遗产保护为培育中国精神筑牢精神根基
    (三)“云南智慧”下中国精神的培育成效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中国精神整体认知清晰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中国精神培育有效融合
        3.构建起培育中国精神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六 研究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5)景洪市勐宋阿卡人生态文化复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
        (二)关于文化复兴的研究
    三、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难点和创新
        (一)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勐宋村概况与民俗文化生态村的建设
    一、勐宋村概况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与经济情况
        (三)传统生态文化
        (四)信仰体系与文化景观
        (五)保护动物的习俗
        (六)小结
    二、民俗文化生态村的建设
        (一)背景
        (二)资源优势
        (三)开发模式分析
        (四)建设内容规划
        (五)小结
第二章 “红梅花雀保护地”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
    一、红梅花雀的发现与保护过程
        (一)红梅花雀的发现与被重视
        (二)“红梅花雀保护地”的营造过程
    二、“红梅花雀保护地”生态文化景点的管理
        (一)管理人员
        (二)管理问题
    三、“红梅花雀保护地”生态文化景点的功能
        (一)保护鸟类
        (二)发展经济
        (三)维护生态
    四、小结
第三章 “鸟塘”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
    一、“鸟塘”生态文化景点的营造
        (一)选址
        (二)修建
        (三)喂鸟
    二、“鸟塘”生态文化景点的管理
        (一)管理内容
        (二)管理效果
    三、“鸟塘”生态文化景点的功能
        (一)保护鸟类
        (二)发展经济
        (三)维护生态
    四、小结
第四章 “密桑洛”的复兴尝试
    一、“密桑洛”文化解读
        (一)森林分类
        (二)“密桑洛”
    二、“密桑洛”的复兴尝试
        (一)“密桑洛”的消失
        (二)“密桑洛”的复兴尝试
        (三)“密桑洛”的复兴问题
    三、小结
第五章 生态文化复兴的当代意义
    一、生态文化复兴的意义
        (一)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价值
        (二)文化自觉下的民族文化价值
        (三)文化制衡下的环境保护价值
        (四)讨论
    二、生态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致性
        (二)勐宋生态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促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6)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3.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区位理论与集聚经济
        2.1.2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经济地理空间集聚理论
        2.1.4 比较优势理论
    2.2 相关研究
        2.2.1 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
        2.2.2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2.2.3 促进山区发展的对策研究
        2.2.4 研究述评
    2.3 本章小结
3 自然地形、交通运输与山地城镇化作用机制
    3.1 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1.1 区域经济发展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1.2 区域发展战略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2 自然地形与山地城镇化的关系
        3.2.1 山地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2.2 自然地形对山地城镇化的影响
    3.3 交通运输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制
        3.3.1 交通运输对城镇化的影响
        3.3.2 城镇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4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作用机制
        3.4.1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
        3.4.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变
    3.5 本章小结
4 西南地区经济基础与山地城镇化发育特征分析
    4.1 经济基础综合测度
        4.1.1 经济发展历程
        4.1.2 工业化发展阶段
        4.1.3 竞争能力测度
        4.1.4 影响因素分析
    4.2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
        4.2.1 人口城镇化
        4.2.2 经济城镇化
        4.2.3 整体城镇化
        4.2.4 城镇空间拓展
    4.3 城镇等级结构变化分析
        4.3.1 人口规模等级结构
        4.3.2 城市经济等级结构
        4.3.3 城市空间等级结构
        4.3.4 城市消费等级结构
        4.3.5 城市职能和类型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 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压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及特征
        5.1.1 资源环境要素构成
        5.1.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
    5.2 资源环境要素供需状态评价
        5.2.1 土地资源
        5.2.2 淡水资源
        5.2.3 矿产与能源
        5.2.4 森林与草地资源
        5.2.5 资源开发压力评价
    5.3 资源环境开发对城镇化影响评价
        5.3.1 “地—地”关系评价
        5.3.2 “人—地”关系评价
        5.3.3 资源开发的负面效应
    5.4 本章小结
6 交通运输对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检验
    6.1 交通运输主要特征
        6.1.1 运输网络发展
        6.1.2 专业化程度
        6.1.3 运输距离
        6.1.4 运输成本
        6.1.5 运输能耗
    6.2 工业化、运输化与城镇化关系的测度
        6.2.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6.2.2 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6.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6.2.4 VAR模型的估计及脉冲分析
    6.3 交通运输对山地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选择
        6.3.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6.3.3 实证过程及实证结果
        6.3.4 基于实证结果的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我国山地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7.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7.1.1 对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平衡问题的再认识
        7.1.2 对效率与公平抉择问题的再认识
    7.2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7.2.1 瑞士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2.2 贵州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7.3 山地城镇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7.3.1 总体发展思路
        7.3.2 发展路径选择
        7.3.3 主要措施及建议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1.2 价值观与生态文明价值观
    2.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2.2.3 西方绿色运动中的生态思想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分析框架的组成要素
        2.3.1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体
        2.3.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客体
        2.3.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内容
        2.3.4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2.3.5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环境
        2.3.6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3 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演进
    3.1 萌芽阶段: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育
        3.1.1 提倡“绿化祖国”的环保工作
        3.1.2 确立环境保护为一项基本国策
        3.1.3 初步构建环境保护的法律框架
    3.2 奠基阶段: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育
        3.2.1 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3.2.2 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3.2.3 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3.3 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培育
        3.3.1 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
        3.3.2 实施建设“两型社会”的任务
        3.3.3 健全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建设
    3.4 成熟阶段: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育
        3.4.1 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
        3.4.2 提倡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
        3.4.3 逐步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4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4.1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
        4.1.1 国家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
        4.1.2 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已取得一定成效
    4.2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4.2.1 培育主体生态责任的缺位
        4.2.2 培育客体的认识不够到位
        4.2.3 培育的内容尚不清晰统一
        4.2.4 培育的实践载体相对单一
        4.2.5 培育的环境亟待优化改善
    4.3 当代中国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现实困境的原因剖析
        4.3.1 尚未明确各主体责任的划分
        4.3.2 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性
        4.3.3 传统生态价值观的冲击
        4.3.4 重理论、轻实践的培育方式
        4.3.5 培育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5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体系构建
    5.1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要理念
        5.1.1 和谐: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核心理念
        5.1.2 公正: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本理念
        5.1.3 绿色: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本质理念
        5.1.4 可持续性: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实践理念
    5.2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5.2.1 坚持以人为本
        5.2.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5.2.3 坚持知行合一
    5.3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具体目标
        5.3.1 培育思维方式的绿色化
        5.3.2 培育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5.3.3 培育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5.4 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法
        5.4.1 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
        5.4.2 榜样示范与自我塑造相结合
6 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6.1 明确职责定位,落实主体责任
        6.1.1 政府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保障
        6.1.2 学校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关键
        6.1.3 社会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补充
        6.1.4 家庭是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基础
    6.2 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领与规约
        6.2.1 提高公民对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重视程度
        6.2.2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引领
        6.2.3 规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
    6.3 厘定公民生态文明价值培育的内容
        6.3.1 建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
        6.3.2 树立公平正义的生态法治观
        6.3.3 践行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
        6.3.4 构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下的生产观
    6.4 搭建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的载体
        6.4.1 管理载体:发挥党团组织的优势
        6.4.2 活动载体: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6.4.3 文化载体:大力弘扬生态文化
        6.4.4 传媒载体:正确利用新媒体平台
    6.5 构建良好的培育制度环境
        6.5.1 优化培育的经济环境
        6.5.2 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6.5.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6.5.4 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国内外城镇体系规划的相关研究
        1.2.3 中心地理论国内外研究
        1.2.4 城镇群相关研究
    1.3 论文研究的结构、方法和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的结构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
        1.3.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镇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背景
    2.2 中心地的新经济地理模型
        2.2.1 模型
        2.2.2 城镇体系层级原理
        2.2.3 结论
    2.3 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
        2.3.1 产业发展对城镇体系的促进作用
        2.3.2 人口发展对城镇体系的促进作用
        2.3.3 运输成本引起的产业与人口的空间变动机理
        2.3.4 新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2.3.5 点、轴、面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城镇体系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3.1 产业集聚分析
        3.1.1 产业绝对地理集中指数和相对地理集中指数
        3.1.2 云南省产业集聚测量
    3.2 人口集聚分析
        3.2.1 云南省人口的总体集中指数
        3.2.2 人口集聚评价
        3.2.3 各区县人口集聚测量方法
        3.2.4 云南省人口集聚空间格局
    3.3 云南省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实证分析
        3.3.1 基于齐普夫回归的城市人口规模分析
        3.3.2 回归结果分析与结论
    3.4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实证研究
        3.4.1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理论梳理
        3.4.2 计量模型和数据说明
        3.4.3 产业集聚引起人口集聚的计量检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城镇空间布局和发展现状分析
    4.1 云南城镇空间分布特征
        4.1.1 大多集中在坝区,山区分布较少
        4.1.2 用地紧张多数山地平坝较少、城镇规模较小
        4.1.3 沿江、沿河城镇联系不强,分布不均
        4.1.4 城镇密度东高西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4.2 云南各州市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4.2.1 竞争力计算方法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2.3 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城镇体系重新构建
    5.1 断裂点划分方法
    5.2 云南省城镇群划分
    5.3 云南省城镇群空间结构解析
    5.4 云南省城镇群动态发展的阶段分析
    5.5 云南省城镇群发展现状评价分析
    5.6 云南城镇群空间发展机遇与制约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优化云南城镇体系发展引导各城镇群定位与产业选择
    6.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6.1.1 加强云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1.2 以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的视角,编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6.2 充分培育城镇群的产业功能
        6.2.1 进一步强化城镇群的人口集聚,发挥规模经济、聚集经济效益
        6.2.2 以滇中城市群区为引领,推进云南省产业转型,推动城镇体系的发展
    6.3 促进滇中城镇群集聚发展
        6.3.1 发展定位
        6.3.2 交通体系构建
        6.3.3 产业发展方向选择
    6.4 引导其他地区均衡发展
        6.4.1 滇东南城镇群
        6.4.2 滇东北城镇群
        6.4.3 滇西城镇群
        6.4.4 滇西南城镇群
        6.4.5 滇西北城镇群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9)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及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西方正统经济增长理论
        三、西方非正统经济增长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五、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理论框架构建
第二章 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方法选择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原则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指标体系说明
    第二节 测度方法选择
        一、指数测度方法
        二、聚类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测度
    第一节 数据处理和相关内容界定
        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二、相关内容界定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测度
        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分析
        二、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省际分析
        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类型划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分维度测度
    第一节 经济发展创新性
        一、经济发展创新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创新性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经济发展协调性
        一、经济发展协调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绿色性
        一、经济发展绿色性维度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绿色性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经济发展开放性
        一、经济发展开放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开放性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经济发展共享性
        一、经济发展共享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共享性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六节 经济发展有效性
        一、经济发展有效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有效性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七节 经济发展安全性
        一、经济发展安全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安全性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差异分析
    第一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间差异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总体差异分析
        三、聚类差异分析
        四、分层次差异分析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二、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二、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子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计算方法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子分析
        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子综合分析
        二、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子分省份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抗战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史料来源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抗战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背景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一、抗战前全国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二、抗战前云南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三、抗战期间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第二章 抗战时期云南水利建设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 建设经费来源
        一、水利贷款
        二、水利贷款章程的制定
        三、经费困难
    第二节 水利部门的成立与水利法规的制定
        一、水利部门的成立
        二、水利法规的制定
    第三节 调查及测量
        一、实地勘测
        二、技术支持
    第四节 水利征工
    第五节 水利征地
第三章 抗战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
    第一节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一、水利合作社的建立
        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节 大型灌溉工程
        一、四渠工程
        二、草坝水利工程
        三、盘龙江蓄水工程
    第三节 防洪与排水
        一、南盘江上游之疏浚
        二、嘉丽泽排水工程
第四章 抗战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第一节 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 土地管理
        一、荒地招垦
        二、征收工程补助费
    第三节 灌溉制度
    第四节 水利纠纷处理
    第五节 堤树保护与补种
        一、作用
        二、军人砍伐堤树
        三、堤树保护
        四、堤树补种
        五、问题
第五章 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价值及检讨
    第一节 农田水利建设下的农业发展
        一、耕地面积增加
        二、农业增产
    第二节 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影响
        一、水旱灾害的规避
        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不足
        一、工程建设的检讨
        二、农田水利建设引发的社会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云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云南边境地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提升研究[D]. 张留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研究[D]. 李瑶康.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中国精神培育研究 ——以云南省为例[D]. 普戡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景洪市勐宋阿卡人生态文化复兴研究[D]. 彭波. 云南民族大学, 2020(06)
  • [6]中国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研究 ——以西南地区为例[D]. 丁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6)
  • [7]当代中国公民生态文明价值观培育研究[D]. 罗贤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8]云南城镇体系发展中产业与人口的空间集聚研究[D]. 张绍稳. 云南大学, 2019(09)
  • [9]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及测度研究[D]. 马建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10]抗战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研究[D]. 刘春秀.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云南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