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贡献

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贡献

一、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何晓清[1](2020)在《少数民族高级干部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的贡献研究 ——以包尔汉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工作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党初建之时就提出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相关纲领性政策,在红军长征时期探索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在抗日战争时期进一步强化,在解放战争时期系统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断充实和完善。历史事实证明,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工作中发挥了特殊的积极作用,其中,少数民族高级干部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治理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他们的研究是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尔汉(全名包尔汉·沙希迪)作为新疆维吾尔族人中最早投身于新疆解放事业的少数民族党员之一,作为我党在新疆最早培养和使用的少数民族高级干部之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建设性政治实践中最为经典和代表性阶段的民族工作,包括从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到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到在新疆建党建政、肃特剿匪、开展民主改革,再到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包尔汉作为首任新疆省人民政府主席,不仅是上述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同时也是重要领导者之一。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二、三届会长,包尔汉也为我国的宗教工作,为促进我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广泛团结和友好交往做出了积极贡献。包尔汉的工作实践,得到了新中国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与肯定,也得到了历届国家领导人和许多国家高级领导干部的高度肯定。研究包尔汉作为少数民族高级干部的实践和贡献,一方面进一步说明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和重要因素,包尔汉也因此成长为少数民族干部的杰出代表。另一方面,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下的新疆的社会变革、发展和进步与包尔汉的具体工作实践联系起来研究,进一步证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成功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本文结合民族学、民族政治学、政治心理学、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客观、系统研究包尔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少数民族高级干部的领导作用,在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对外友好交往工作中的实践,梳理他如何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党的执政理念相结合,同贯彻党的各项政策相结合,同新疆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相结合,并最终为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与发展,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出卓越贡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论是政治生活的大风大浪,还是个人遭遇的大起大落,包尔汉始终对党对人民忠贞不渝,表现出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必备的政治品格。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上,伊丽苏娅手捧父亲包尔汉的照片光荣牌与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共同出现在“致敬方阵”礼宾车上,这既是党和人民对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礼赞,也寄予了党对老一辈革命家和英雄模范后代的期望。包尔汉一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他把人生追求融入到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利益中,铸造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包尔汉留下的精神财富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继承和发扬。

马志强[2](2019)在《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有其固有的乡土本色,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社会又有其个性化的特点。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具有多元复杂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方社会秩序,“寺坊”这一民族民间生活组织形式在西北乡村社会的回族历史发展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对西北乡村社会一个回汉共居的民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回族寺坊场域内的民间权威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地方社会历史变迁的宏观背景下,从微观上洞察寺坊内各类权威人物的行为实践和行动策略是如何影响寺坊的运行秩序及村落的发展。从而描绘自吴村回族寺坊建立以来,尤其在近些年“村转居”的进程中寺坊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特征,并挖掘这一变迁轨迹背后的权威结构、乡土秩序及整合机制。笔者主要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吴村寺坊权威与秩序的变迁进行了民族志书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对吴村及其寺坊的时空坐落进行素描。了解吴村及其寺坊的基本历史与地理、居住格局与生计方式等内容;对吴村的村庄权力与文化的演变进行梳理;扼要介绍寺坊的历史与现状。第二,通过对寺坊坊民的口述史访谈,总结和梳理寺坊在第一阶段(1929—1959)中的传统权威结构与寺坊秩序。第三,继续通过口述史的访谈和实地调研,描述寺坊在第二阶段(1980—2010)的恢复重建及其在发展中的变革特点。围绕寺坊中的权威人物,寺坊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寺坊秩序发生了变化,寺坊传统权威发生了转换。第四,在第三阶段(2010—2015),城市化和“村转居”的到来,为村落和寺坊均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坊民出现了“分家”与“离坊”现象,而寺坊权威则在清真寺的拆迁重建过程中发生了权力博弈,“寺管会”发生了重组。第五,在寺坊发展的第四阶段(2015—2018),主要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描述了坊民在“上楼”以后,寺坊从短暂“聚合”到坊民“离散”的过程。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人们的“个体化倾向”正在逐渐加强,寺坊权威的权威性逐渐弱化。在“国家在场”的作用力下,人们更多地参与到了社区的社会生活之中,社区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仪式逐渐增强。笔者认为,通过对寺坊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权威的实践与秩序变迁的总结与讨论,社会变迁中地方社会与社区的发展,首先是以国家力量作为主导和制度支撑的,同时民间力量在乡土秩序的发展演变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民间权威呈现出了逐渐衰落的趋势,民间权威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渐减弱,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存续越来越依赖正式的制度权威,这种正式的官方力量,体现在“国家在场”或“国家隐形在场”之中。对多民族村落社区中的回族寺坊进行微观阐释,考察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民间权威的行为实践与基本样貌,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回族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权力结构及运行秩序,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及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现实材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民(Mustafoev Abrorjon)[3](2019)在《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文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穆斯林的葬礼》是着名的回族女作家霍达以独特方式表达少数民族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分别于1990年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北京市建国四十周年征文文学优秀奖;1991年获得了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部长篇小说是少数民族文学中第一部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形象再现的作品,小说通过几代回族穆斯林的故事,展示了传统儒家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进而展现精彩的回族伊斯兰文化。对这部作品独特的民族内蕴、独到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挖掘中国民族文学和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评鉴具有很大的价值。本文通过《穆斯林的葬礼》研究中国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原的历史、回族的形成过程,并探究其形成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回族的民族性特点、回汉两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语言方面的异同。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穆斯林的葬礼》更深入地了解小说中所说的回族宗教文化、回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并剖析该文本的文学价值。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小说文本解读入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外国穆斯林的角度来对中国伊斯兰文化进行探讨。此前研究者对这部作品中有关中国穆斯林的研究成果不少,但他们的研究不太深入,或从批判的角度来研究。因此,笔者通过《穆斯林的葬礼》对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回民形成的起源、“回回”名称的来源进行简单的介绍。同时讲述伊斯兰教在中原的起源历史、形成、传播,伊斯兰教的名称含义,伊斯兰教的经典,民族形成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在回族日常生活中的位置及主要元素。第二章是通过《穆斯林的葬礼》对回族的传统文化、回族民族性及宗教性特点、回族经名的特点、“清真”规范的内涵、回汉两族在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节日、服饰、居住、生活方式、饮食禁忌、回汉通婚禁忌等方面进行对比与研究。结合小说描述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第三章是关于霍达作家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特色,以及回族穆斯林语言中带着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外来词问题。笔者想更深入地研究《穆斯林的葬礼》作品里,回族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外来词的由来及内涵、现代回族语言的形成。对小说中使用过的阿拉伯语、波斯语外来词和一些地方方言词的进行解读,以便更好地阐释文本。

张志强[4](2019)在《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想认识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引导。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是一种人的社会意识、观念形态,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因而不同的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也就参差不齐。分布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历史上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原因,其内部多数人受到伊斯兰教或藏传佛教的影响,但从历史脉络及现实生活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既存在一定联系又具有显着区别。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生机勃勃、思维活跃,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由于成长环境所具有的特殊性,例如较易受到宗教文化因素等多元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引导培养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成功开辟,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也证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于中国实践的正确指导意义。按照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的宗教观,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过程,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正是这一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比以往任何一种宗教观都更为正确地把握了宗教,从而实现了宗教观历史上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反映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思想之中,也反映在同时代和之后赞同并用以研究宗教问题的人们的思想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这一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实践的赓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观,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飞跃,是教育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根本遵循。“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宗教观作为宗教工作重点之一,作为“主要矛盾”和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看待。通过科学理论引领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涉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关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和巩固,关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关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是必须要重视和落实的一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证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宗教观重在引导。那么,如何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宗教文化与传统习俗、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之间的关系呢?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必须予以密切关注和及时解答的重要时代命题。概而言之,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对宗教问题的总体看法与时代进步相契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但也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如何以科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与学术研究意义。除了导论,本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依据的系统阐释,通过探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进路,深切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宗教观的科学内涵;第二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导实践,总结了引导实践的辉煌成就与有益经验;第三章是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宗教观念现状的调查分析;第四章在整理归纳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论证了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上述实证调研与学理分析,本文第五章提出了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时代要求与对策建议。本研究全文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针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对宗教等问题的观念现状及特点,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组织座谈、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既有对实践引导成就与经验的总结凝炼,也有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思想认识现状及引导不足的调研分析,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引导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思想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不利因素和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不足之处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建议通过正确、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与完善,以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樊静[5](2018)在《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逐渐引起西方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大量来华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的书写,成为西学有关中国穆斯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同时期汉语文献中的相关历史写作遥相呼应。本研究以字味默为主编的《穆斯林世界》英文季刊中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20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及西方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认识及其影响。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国内外相关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与现实意义等。从中可以得知,以《穆斯林世界》为中心的研究,能够较为全面和丰富地呈现出20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及西方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认识和传教活动,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理论建构及现实观照等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穆斯林世界》主编字味默的生平、传教活动及神学思想特征,以及《穆斯林世界》创刊背景、缘由、宗旨及其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关注,旨在论述字味默对阿拉伯世界的传教热情,以及他本人在一战后神学思想的转变和二次的访华活动,有效地促使既具学术性又服务于基督教海外传教事业的《穆斯林世界》,成为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认识及传教活动的交流平台。《穆斯林世界》所收录的文章内容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史料论据。第二至第四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二章通过梳理长期活跃于回族穆斯林中的传教士对不同区域穆斯林人口数量、祖先来源、相貌特征、服饰特征、生计方式、教职人员、婚姻家庭、宗教实践、伊斯兰教育、宗教派别、宗教出版物、清真寺建筑、回汉关系,以及传教士与穆斯林之间的“文化冲突”等描述与讨论,分析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社会文化的认识。第三章涉及毕敬士、梅益盛、海瓦德和濮马克等对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译着、回族历史人物、伊斯兰教入华时间及回族新文化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与现状的认识。第四章透过传教士对宗教交流、直接布道、医疗事工、教育事工和文字事工五种主要传教方式的反思活动,评述了传教活动的失败经验对回回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研究的意义。最后一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反思部分。本研究认为,传教士在特殊历史境遇下以传教活动为目的,形成了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独特的研究旨趣,通过大量详实的田野考察资料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为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社会史、西北少数民族地方志、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研究,以及全球处境下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尤其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多元并存与和谐发展等,提供可资参考的历史研究借鉴与宗教交流经验;同时认为,传教士受其宗教信仰的价值取向、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东方主义”视域局限的影响,对中国伊斯兰教史和回族社会文化的理解产生一定的误读,导致有失公允的分析与诠释,需要研究者批判性地借鉴其研究内容。

王根明[6](2019)在《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静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伊斯兰教界的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在中国宗教史、中国民族史以及中华民国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他一生译着颇丰,着作等身,首次翻译《古兰经》和《伟嘎业》为中文,还翻译波斯文学名着《真境花园》,编译《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等,他还主编《伊光月报》,历时19年发行129期。“九一八”事变之后,王静斋以笔为旗,奔走呼号,为动员回民大众积极参加抗战做出了极大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王静斋全身心地投入到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发起成立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抗日爱国报刊,以伊斯兰教教胞喜闻乐见的方式,译释经典,阐明教义,宣讲抗日,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大爱国教长”之一。王静斋在民国十年(1921年)首次提出了爱国爱教的主张,这个主张很快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界的共识,也迅速成为中国宗教界的共识,影响深远。王静斋是中国伊斯兰教着名的教长、翻译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本论文研究了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及其实践活动。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缘由和意义,以及学界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第2章简述了王静斋的生平与学术活动;第3章为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论述了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宗教解读以及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用珍稀史料解析了王静斋对20世纪初叶中国国弱民贫的思考和对国家强盛的渴望,以历史事实证明王静斋深明大义,爱国爱教,守正不阿。第4章和第3章一脉相承,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人的认识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实践活动,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形成自然也是如此。第4章侧重社会实践活动,这两章的主旨是一以贯之——阐述了王静斋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创办会刊(《中国回民救国协会通告》《伊光月报》)及其历史贡献。第5章以民国史料为依据阐述了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伊斯兰教教义宣传爱国——首次为中国伊斯兰教同胞确立“爱国属于信仰”为教义;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楷模,鼓舞信仰伊斯兰教的民众奋勇抗战;以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阐释为依据,积极号召全体伊斯兰教教胞积极抗战。王静斋在抗战时期以身作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最后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第6章是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主要论述了王静斋对中国宗教界的影响、人格魅力以及王静斋着述的学术贡献;总结了王静斋爱国思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对当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启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启示和对构建爱国思想理论的启示。王静斋的爱国思想,发轫于国难当头,为抗日救国而唤醒民众;其实质是以教义号召教胞热爱祖国。近百年来对回族人民和伊斯兰教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大家园中,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民族和各宗教的永恒主题,引导民族宗教界人士热爱和报效祖国,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王静斋的爱国思想与实践堪称是时代的丰碑。

魏寒梅[7](2018)在《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凭经”、“遵经”来革除和纠正伊斯兰教中不符合《古兰经》和圣训的礼仪、习俗,使之回归到《古兰经》和圣训的正确教义中,以达到纯洁和净化伊斯兰教的一种宗教改革思潮。宗教改革和宗教复兴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主流,改革者倡导的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由关注穆斯林社会内部的宗教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的道路,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成功转型的缩影。以史为鉴,通过对近代该思潮的研究,为客观评估和引导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潮提供参考。另外,全面梳理和研究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对当前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华文明的影响下,融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伊斯兰教自唐宋移植到中国,也逐渐经历了中国化过程,走上了中国化道路。同时,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世界伊斯兰教思潮的影响。梳理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传播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伊斯兰教与世界伊斯兰教的互动关系和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脉络,对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本土化建设及其走向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当前学术界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研究薄弱,通过对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研究,为研究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史做些基础工作。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宗教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与分析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主要人物思想和思潮兴起、传播与发展。总结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对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进行定性分析与思考。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改革内容上主要围绕宗教礼俗而展开,重点体现在念经、礼拜、寻月、丧葬等方面。新老教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分歧,他们仍沿袭传统的逊尼派和遵循哈乃斐教法学派。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改革者通过着书立说和翻译经书典籍,表达其思想。他们注重对教义、教法的研究,解答现实问题。他们也重视经堂教育,对经堂教育实施改革,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培养了许多从事宗教活动的阿訇和研究伊斯兰教文化的人才。从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与发展轨迹看,改革者的思想并不拘泥于某种思潮的影响,而是在借鉴外来新思潮的同时,结合中国伊斯兰教的实际从事改革,在不同阶段和地区改革的侧重点和主张亦不同。在传播方式上以传统的讲学为主,通过报刊、举行辩经活动和张贴宣传单等方式传播思想。纵观伊赫瓦尼“遵经革俗”的改革者,他们的思想历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起初主要关心教务改革转变到“保国保教”、“以教救国”的思想。后期的宗教改革者,大多以全局视野关注本民族的信仰问题,他们把国家、民族命运与宗教联系起来,提出“有国而后有教”,“保国始能保教”的口号。呼吁穆斯林消除民族隔阂,积极投入到保家卫国中,使得他们倡导的“遵经革俗”主张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客观上改变了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风向标,也改变了普通穆斯林原有不关心国家政治事务,爱国与爱教相分离,唤醒了穆斯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凸显了改革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改革者的思想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根据不同地域提出具体主张,显示出改革的地域性特点。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是积极的,也体现在多方面。尽管它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出现教派纷争以及分裂,但在后期国家危亡时刻,对唤醒普通穆斯林的爱国意识和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使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形成新的教派格局。总之,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受伊斯兰世界思潮的影响,但它具有中国社会时代烙印,彰显出中国伊斯兰教的特征。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思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宗教教务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充分体现了“遵经革俗”思潮的时代进步性,表现出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苏慕瑜[8](2018)在《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促使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无可避免地冲击到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及其价值观。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乡二元体制壁垒的打破,资讯与交通网络的改善,这一系列变化激发了西部地区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善于经商的穆斯林群体频繁流动于城市与乡镇之间,成为全国流动人口中比率最高的少数民族群体。与此同时,西北地区农村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生活,为年轻一代穆斯林女性营造了体现自我和独立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点燃了她们对城市自主生活的向往。许多年轻穆斯林女性随着家人到城市谋生或定居,更有不少女性通过婚姻和接受高等教育等途径而留居城市。然而,穆斯林女性在城市追求现代化生活及独立发展时,受到民族习俗、价值观念、性别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常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化互动中所产生的取舍及调适。她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文化发生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变化,使她们反思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从而激发了她们对身份归属的重构。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第一,在西北穆斯林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穆斯林女性进入现代化城市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碰撞中,她们如何调整自己的社会定位,重新建构社会归属。新的归属与观念的重构过程,又对她们的性别与婚姻观念、社会与家庭角色带来怎样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西北穆斯林的整体文化,特别是家庭文化、性别等级关系等方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二,西北地区农村的社会转型如何塑造了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的调适能力及主体意识,如何理解个体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最终要探究始于上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给西北地区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发展空间的拓展及自我意识的提升带来了什么实质效果。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的调研方法,以都市人类学、女性人类学、文化适应研究为主要理论工具,通过结合女性个人与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外来穆斯林女性在城市中的适应行为与各种社会结构性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在充分整理国家发展政策、全球化、城市现代化、穆斯林民族传统等西北地区穆斯林社会转型的整体因素基础上,对外来穆斯林女性在适应历程中的各种选择、策略、主观愿望及自我表述等进行深描,对她们言行背后的意义与逻辑进行挖掘分析。其次,在田野资料的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调适”与“归属”两个概念频繁出现在报道人的叙述中,突出反映了穆斯林女性的意识变化。外来穆斯林女性需要根据城市的文化规则去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社会关系以及自身的行为模式,而调整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归属感,使她们在现代与传统、城市与农村之间找到平衡,并且与城市居民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外来穆斯林女性为融入城市生活的调适实践富有强烈的地域及民族色彩,她们的调适行为除了受到女性迁移者个人的文化资本及能力的影响外,更多来自于整体社会的变迁和城市社会文化的形塑。城市就业环境中的性别差异、城市社会对农村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穆斯林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权利差异等,使得穆斯林女性在城市寻求自主立足的过程显得异常艰辛。一些外来穆斯林女性,只能将城市作为享受青春自由的驿站,最终还是顺应传统返回家乡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本研究还发现,调适是一个持续的能动过程,女性个体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归属与秩序。本文显示婚姻策略是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最主要的调适手段,她们透过婚姻进入城市生活,改变传统的婚姻策略来经营理想的家庭生活,以此提升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地位。而教育的功用并不足以让外来穆斯林女性得到一份自给自足的工作,但可以增加和提高她们的个人文化资本与在城市生活的自信心,有助于她们建立新的社会网络和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可。城市里民族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有利于她们提高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及利用能力。在整个调适过程中,外来穆斯林女性展示了她们为融入城市社会的诸多努力,如乖巧顺从、灵活变通、协商等比较温和的能动策略,循序渐进地获取周围群体的信任以实现自己融入的目标。她们把握分寸,不会因为要达到自己的理想而破坏与家人的良好关系,她们知道安全感与归属的基础均源自于亲属纽带。研究结果显。示,个别女性确实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家庭地位,并最终实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生活。然而,这些个人的改善并没导致整体穆斯林社会里性别惯习及性别等级关系的重构。出于女性安全感及认同感的需求,她们大多自愿选择牺牲一部分个人自由,并在可能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成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者,从而在城市里得到家庭和社会整体的认可。再者,我通过考察发现,城市流动穆斯林女性对整体穆斯林的迁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贡献。首先,女性为家庭所提供的各种抚养功能满足了家庭所有成员的需要,有利于穆斯林群体在城市定居。同时,她们的迁移也改变了流动穆斯林的家庭文化:妻子开始有更多的决策权和社会活动自由、子女培养观念的转变等。此外,从女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有各种关注与照顾政策,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农村及城市外来女性生活也得以显着改善,因而她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追求现代化生活。但是,处于从属地位及缺乏经济独立能力的穆斯林女性,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来拓展她们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有利她们发展的环境。这些改变包括穆斯林社会对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认可与尊重,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的弱化。而且,政府对西北地区民间组织的引导与监督对外来女性融入城市社会也相当重要。通过倡导一种赋权自立的女性发展模式,提高穆斯林女性的发展与自主意识,从而使她们能够与各民族女性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推动西北城乡社会发展。最后,本研究综合利用了社会学、女性研究、社会变迁研究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研究结果,但整体而言,本研究的学术基础是民族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理论方法。利用民族志研究所提供的理论方法,我得以深入实践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研究所需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我的研究说明,民族志的理论方法在城市人群的研究中相当有效,它在帮助我们发现研究问题并进行深层次的解释的同时,还能引发研究者深刻的自我反思。民族志的理论方法使我能够较为精确具体地呈现外来穆斯林妇女的都市生活面貌及其调适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群体的民族特性和发展需要,同时还能为政府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对策层面的有效咨询。期盼本研究能为丰富国内有关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的研究,贡献一份有启发意义的个案,并且激励少数民族女性在发展的崎岖之路上砥砺前行。

MOHAMED ELSAYED IBRAHIM ABDOU[9](2017)在《伊斯兰沙里亚大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沙里亚大法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宗教法规汇集,是一种将法律、伦理和教规紧密结合的宗教法。它由伊斯兰教基本原则检验,接替了古代罗马法、巴比伦法、波斯法和犹太法的某些习惯和法律传统,从而具备了较广泛的适应性,被称为“宽容的法律”(al-Shari’ ah al-Samhah),其内容涵盖了宗教、法律、经济、政治、伦理道德、军事、生活习俗等各个领域。在沙里亚大法学中,最根本的法典是《古兰经》,其次是圣训,所以它被称为“启示法律”或“圣神法律”。沙里亚大法是基本对立并独立于当时法律实践的法律学说体系而产生,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十分重大。沙里亚大法很早就引起世界上,尤其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长期以来尚未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期正是在阿中双方学者的共同推动下,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中国,以沙里亚大法这个概念为主题的作品十分鲜见,从全国论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有关沙里亚法的论文尚不足几篇,仅有的几篇也只限于研究沙里亚法的着作中个别章节的简单介绍,真正的专题研究论文更是凤毛麟角,对于是否有稳定的沙里亚大法与弹性的“菲格海”教法学的关系和差异研究也无从查证;沙里亚大法与“菲格海”教法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往往交织在一起发展。但是信息传播手段中某些着作和网站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和误解。该文从较深地层面论述这些争议点。沙里亚大法在时代和环境的变迁发展中不断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对沙里亚大法在华延伸的状况进行学术研究,首先,要研究其从开始传入中国,历经唐、宋、元、明、清,随后进入民国并传播到今天的一个发展状态:其次,研究它为适应中国环境而演化出的,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沙里亚习惯法。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中,各民族习惯法同国家法功能关系的协调是各族人民融洽相处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调适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不违背国家法制定规范的大前提下,各民族遵守自己的习惯法。随着近代社会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出现了挑战沙里亚大法的法律问题,涉及到司法、教法创制之门关闭说、妇女权利和多妻制等等,而传统伊斯兰法学界尚无人以大不韪的胆识将其置于与时俱进的超常规注释。近代沙里亚大法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阿布杜,曾借助自己在当时埃及国家司法界中的最高地位来提出诸多独特的法题瓦,即“法律见解”,并对解决沙里亚大法中涉及的这些现实问题提出了诸多的改革性措施,使之适宜于现代科学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改革思想体系架构于埃及社会基层,也对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当下的阿拉伯世界正处于一个极度动荡不安的时期,阿布杜的改革思想就显得尤为必要与及时。沙里亚法律体系中最核心的部门法是刑事法律,传统观念认为沙里亚刑法完全与世俗刑法不同。这里会推理出沙里亚刑法与世俗刑法没有冲突,只在小范围内有差别;同时如果有防范人们犯罪并让他们远离刑罚的任何法律,沙里亚就默认并支持这种法律。或许这种观点会引起沙里亚法学术界和伊斯兰文化界的愤怒和猛烈抨击,但是本文中带着诸多意见的证据和理由。此外,透过本文可以了解到伊斯兰沙里亚刑法是残酷还是宽容以及对减低犯罪率的作用,同时揭示其预防犯罪的模式、当代徒刑与犯罪预防的冲突,用示意图的方式直观展现预防犯罪的观察类型和犯罪预防圈,并且能够论证沙里亚刑法的最终目标不是执行处罚本身,而是以预防犯罪的手段和仁慈宽容的方式来特别保护人类生命、意识、宗教、繁衍和金钱。

李华[10](2017)在《一个回民村镇的人生仪礼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山东地方镇回民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一体多元”的理论研究思路,探讨回民人生仪礼问题,对人生旅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即出生、出幼、婚姻、丧葬及相关民俗生活进行深描和解析,探索了回民在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教及西方文化的复杂多元生境之中,以适应生存和生活智慧持守着“和而不同、融而不化”的“教门”生活。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关于回族生育、出幼、婚姻、丧葬民俗学术史的研究回顾,对田野资料的使用以及地方镇回民教门话的阐释。第一章介绍“一体多元”背景下的地方镇回民,对地方镇的人文地理经济扫描,考察了当地回族的来源和姓氏,对当地回民社会生活从经济生活、村寺公共事务、教门生活予以描述分析。第二章通过对地方镇回民的生育观和礼俗实践的考察解析,呈现出回民不同汉民的经名符号,其深意在于穆斯林对今后两世吉庆生活的信仰追求,并开启了今世人生之旅。第三章通过对当地回民出幼成长中的教门功课情况的调研,指出人们对于“割礼仪式”的误解,肯定了“清真学堂”的优良传统,解析教门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性、内容和形式,基于此促进了回族儿童不忘教门的文化自觉和健康成长。第四章探讨了从“油香亲”到“回汉一家”的地方镇回民婚姻习俗,注重对个案婚姻生活的实录与分析,通过透视婚姻礼俗过程,论述了回民婚俗的功能和特点。回民婚姻是理想与现实合奏的结果。第五章对地方镇回民丧葬习俗加以考察、实录与解读。首先分析了双重文化中的回民丧葬观,解释并描述了一个葬礼仪式过程,探讨了回民丧俗的功能与特点。第六章从回民人生仪礼视角对回民的“一体多元”建构进行文化阐释,揭示回民人生通过今世耕耘追求两世吉庆的意义;对于共同区域生活中的回汉民族的边界和认同予以分析和比较,从回汉民族民俗互动审视回族生活方式的“一体多元”特征并作了探讨,回民在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文化实践的意义。论文通过对于回民人生仪礼习俗的考察与探讨,在时间纵轴上作历时性的研究,在地理空间的横向上作共时比较,在民族性方面展开“回-汉”和“回-回”双重比较。结语申述了回民“一体多元”特征,指出民俗生活是动态的连续性社会文化现象,在因地适宜的生存智慧中,回民因其信仰而保持着“和而不同、融而不化”的民族特色,同时在回民“文化自觉”中与汉民等民族同胞“美美与共”。

二、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少数民族高级干部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的贡献研究 ——以包尔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创新点和难点
    四、理论与方法
    五、本文基本概念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历史与社会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的地理与人文概况
        一、新疆地理及资源概况
        二、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并存的新疆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新疆社会概况
        一、民国时期的新疆治理概况
        二、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在新疆的渗透和蔓延
    第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新疆的传播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新疆的早期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的早期活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包尔汉的政治成长历程
    第一节 包尔汉思想中形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一、包尔汉生平概述
        二、包尔汉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三、包尔汉成为少数民族高级干部的个人素养
    第二节 在党的培养下走上主政新疆的重要岗位
        一、在新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高级干部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包尔汉的充分信任和培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包尔汉在新疆的工作实践
    第一节 包尔汉与新疆和平解放和人民政权在新疆的建立
        一、包尔汉与新疆和平解放
        二、新旧政权转换并主政新疆
    第二节 包尔汉与新疆社会变革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建立
        一、开辟新疆工作中的社会变革和民主改革
        二、包尔汉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新疆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尔汉在宗教工作和对外友好工作中的实践
    第一节 贯彻和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一、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二、提倡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
    第二节 包尔汉在对外友好工作中的实践
        一、中东地区的破冰之旅
        二、为我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贡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包尔汉对党和国家事业的贡献
    第一节 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一、始终如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对人民解放军的拥戴
        三、爱国主义家风的传承
    第二节 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一、旗帜鲜明的反对分裂主义
        二、民族教育必须以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为基础
    第三节 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学术研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回顾及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吴村及寺坊概况
    第一节 吴村的时空坐落
        一、历史与地理
        二、居住与生计
    第二节 村庄权力与文化的演变
        一、家族与村政
        二、从生产大队到村委会
        三、祠堂、村庙、清真寺
    第三节 村落中的寺坊:历史与现状
        一、清真寺简史
        二、寺坊现状及其与村落社区的关系
第二章 传统民间权威与寺坊秩序(1929—1959)
    第一节 家族:权威的成长空间
        一、“五大家族”
        二、家族权威与家族关系
    第二节 清真寺:寺坊权威的生成场域
        一、“选址盖寺”
        二、“搬请阿訇”
        三、学董乡老会
        四、“夏爷”办学
    第三节 寺坊结构与秩序的形成
        一、实体性结构
        二、文化—观念结构
        三、寺坊秩序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寺坊重建与民间权威的再生产(1980—2010)
    第一节 寺坊重建:传统权威与秩序的延续
        一、重建清真寺:寺坊权威的复出
        二、“老学董”聘请“老阿訇”
        三、“没有前途的经堂”
        四、“老学董”培养“接班人”
    第二节 传统秩序的变革:寺坊权威的转换
        一、“富学董”上任
        二、看脸色行事的“年轻阿訇”
        三、从“经堂”到“学校”
        四、“阿訇校长”与坊民的疏离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村转居”进程中的寺坊权威与秩序(2010—2015)
    第一节 坊民的遭遇:“征地拆迁风波”
        一、“土地丈量不公”引发的抗议
        二、“村支书下台”
    第二节 家庭权威的终结:“分家”与“离坊”
        一、“分家”
        二、“离坊”
    第三节 寺坊权威的更迭
        一、“学董”之争
        二、“听话”的寺管会成员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国家在场”下的寺坊重构(2015—2018)
    第一节 坊民“上楼”:“新”的社区生活
        一、邻里关系的重组
        二、新的生计
    第二节 “扩大的寺坊”:寺坊权威的衰落
        一、“三村一坊的大寺”
        二、两位学董的“夸富宴”
        三、“新”“老”之争
    第三节 坊民的“离散”:寺坊权威与秩序的分化
        一、起因:“不听学董的话”
        二、事件发展:跟着“老实人”离开
    第四节 “国家在场”:寺坊秩序的整合
        一、“四进”清真寺
        二、寺坊秩序的内外整合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结语与讨论
    一、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秩序:吴村寺坊的经验
    二、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的关系:回顾与思考
    三、当代社区与社会秩序构建中“国家在场”与“民间力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伊斯兰文化
    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的渗透
        一、伊斯兰教简介
        二、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形成
        三、“回回”名称的来源
        四、元明时代伊斯兰教在中原的发展
        五、中原与中亚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作家宗教观的表达
        一、小说中作家文学创作的倾向
        二、从民族角度看葬礼文化
        三、从宗教角度解读伊斯兰丧葬文化
    第一节 宗教视角下的回民生活
        一、宗教在回族日常生活中的位置
        二、回族穆斯林信仰的基本概念
        三、回族的服装
第二章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传统文化与习俗
    第一节 回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一、回族文化的民族性特点
        二、回族文化的宗教性特点
        三、回族经名的来源及特点
        四、“清真”一词的由来及内涵
    第二节 民族文化内涵
        一、小说中关于回族文化内涵的描写
        二、小说中关于回族的服饰及居住的描写
        三、对回族食物禁忌的描写
        四、对回族婚姻的描写
        五、对回族葬礼的描写
    第三节 回汉两族的传统文化异同
        一、宗教信仰及节日的异同
        二、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异同
        三、不同文化背景和信仰的冲突
第三章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语言特色
    第一节 特殊词语的由来及内涵
    第二节 方言词的使用
    第三节 外来词的引用
    第四节 回汉两族的语言异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宗教问题
        二、列宁对宗教问题的论述
        三、对树立科学宗教观的启示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
        一、主张“引而不发,跃如也。”
        二、正确看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三、倡导马克思主义者也要研究宗教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宗教观
        一、支持宗教信仰自由但反对搞宗教狂热
        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发挥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观
        一、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三、全面加强党的宗教统战工作
        四、特别强调了“导”的思维和功夫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依据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导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二节 重要的实践成就
        一、为革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凝聚了共识
        二、为民族区域自治成功实践统一了思想
        三、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了合力
    第三节 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不断推动引导的法治化
        三、注重合乎实际合乎规律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的宗教观念现状调研分析
    第一节 调研对象的总体概况
        一、藏传佛教文化特色的藏、蒙等族青年
        二、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回族等族青年
        三、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维吾尔等族青年
    第二节 宗教观念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信念与价值遵循方面
        二、文化习俗与传统观念方面
        三、法治意识与交往观念方面
    第三节 宗教观念的影响因素
        一、成长环境方面
        二、传统观念方面
        三、聚居条件方面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第一节 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对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理解不深
        二、个别人存在对宗教的非理性观念
        三、对党的政策不熟与法治意识不强
    第二节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现实生活中某些非宗教因素对宗教的利用
        二、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名义实施渗透破坏
        三、信息时代互联网建设监管方面的短板效应
    第三节 引导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党的全面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需深化
        三、引导过程不连贯不系统不协同
第五章 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时代要求与针对性举措
    第一节 引导的目标和方向
        一、夯实各族青年对党的领导的坚定拥护
        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深刻认识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然性
    第二节 全方位引导的实现路径
        一、思想引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当代新发展
        二、政治引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方位
        三、法治引导:发挥我国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的规范作用
        四、实践引导:着力西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民生改善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引导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多元一体文化认同,广培厚植各族青年共有精神家园
        二、强化理想信念引领,发挥少数民族青年干部积极引导作用
        三、完善科学法治教育,提升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思想政治素质
        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涉及宗教因素的舆情疏导和网络监管
        五、协同创新优化,增强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总体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关键词界定
第一章 塞缪尔·字味默与《穆斯林世界》
    第一节 塞缪尔.字味默:派往阿拉伯世界的使徒
        一、塞缪尔·字味默的生平及背景
        二、字味默的神学思想及转变
        三、字味默的两次访华之行及意义
    第二节 《穆斯林世界》:第一部“肩负双重使命”的英文季刊
        一、《穆斯林世界》创刊的时代背景
        二、《穆斯林世界》的创刊缘由与宗旨
        三、《穆斯林世界》对中国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社会的关注
第二章 来华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第一节 综合性考察与认识
        一、字味默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二、冯尚德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和认识
    第二节 区域性考察与认识
        一、海春深对青藏边界处穆斯林的考察与认识
        二、格里布诺对甘南藏区穆斯林的考察与认识
        三、汉纳等对云南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四、海瓦德等对甘肃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五、欧格菲对北京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第三章 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与现状的认识
    第一节 历史问题考证
        一、梅益盛及其认识
        二、毕敬士及其认识
    第二节 现状问题研究
        一、濮马克及其研究
        二、海瓦德及其认识
        三、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汉语文献的译介
第四章 来华传教士对其传教活动及结果的省思
    第一节 传教方式
        一、宗教交流
        二、巡回布道
        三、医疗事工
        四、教育事工
    第二节 回族穆斯林改教者的“声音”
        一、在教会医院中得“救赎”
        二、在教会学校中得“救赎”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一、特殊历史境遇下的产物
    二、“他者”视角下的实与虚
    三、不同视域互构下的回族社会史
    四、传教失败中的意外收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20世纪向中国穆斯林传教的来华传教士一览表
    附表二: 来华传教士在《穆斯林世界》发表文章分类辑录(1911-1947)
    附表三: 梅益盛有关中国伊斯兰教文献目录辑录
    附表四: 字味默在《穆斯林世界》发表文章辑录(1911-1947)
    附件一: 回族近代报刊回应有关基督教的文章列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1.5 相关术语的界定
2 王静斋生平与学术述略
    2.1 生平事略
    2.2 学术述略
    2.3 小结
3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发轫
    3.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萌芽
    3.2 王静斋对爱国主张的阐释
    3.3 国民党中央对王静斋爱国活动的肯定
    3.4 小结
4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实践活动——创办爱国组织与报刊
    4.1 创立爱国组织中国回民救国协会
    4.2 创办爱国会刊
    4.3 《伊光月报》的爱国报道
    4.4 小结
5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5.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内容
    5.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特点
6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6.1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影响
    6.2 王静斋爱国思想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7)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由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 主要内容
        (二) 基本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 重点难点
        (五) 基本观点
        (六) 创新之处
    五、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术语的阐释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 相关概念、术语阐释
第一章 清代伊斯兰教的改革思潮
    第一节 清代伊斯兰教发展特点
        一、经堂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二、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三、汉文译着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遵经革俗”思潮的开端
        一、常志美的教义思想
        二、常志美的宗教改革
        三、舍蕴善的宗教礼俗改革
    第三节 清代伊斯兰教宗教改革发展趋向
        一、山东其他寺坊宗教礼俗改革
        二、北京伊斯兰教礼俗改革
        三、河北新旧之争
        四、河南“连班”与“独班”以及礼俗之争
        五、云南风俗改革
        六、礼俗纷争在其他地区
第二章 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近代伊斯兰世界思潮运动
        二、社会变革与穆斯林内部衰落
    第二节 马万福改革思想的形成
        一、青年时代的教育
        二、开学讲授
        三、朝觐求学
        四、尝试改革
        五、马万福“遵经革俗”思想理论来源
    第三节 马万福“遵经革俗”主张
        一、教义思想
        二、教法思想
        三、“果园十条”主张
        四、其他礼仪习俗改革
第三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西北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的社会因素
        一、社会启蒙思想
        二、报刊业的普及
        三、朝觐、游学与留学
        四、《古兰经》和圣训的翻译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青海的传播与发展
        一、确立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海乙寺”地位
        二、改革经堂教育
        三、重视理论学习
        四、各地讲学
        五、其他人物改革主张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甘肃和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一、“遵经革俗”在河州
        二、“遵经革俗”在甘肃其他地区
        三、“遵经革俗”在新疆
    第四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宁夏的传播与发展
        一、初传阶段
        二、虎嵩山宗教改革
        三、力促传播与发展
    第五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陕西的传播与发展
        一、“遵经革俗”在安康的传播
        二、“遵经革俗”在西安初传阶段
        三、萧德珍的宗教改革
第四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及其它地区的发展
    第一节 王静斋宗教改革主张
        一、改革思想形成
        二、宗教改革主张
        三、阐扬回教文化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的传播与发展
        一、天津教改
        二、河北新行与古行之分
        三、北平新行改革
        四、新行改革在山东的发展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其他区域
        一、新行改革在华东地区
        二、华中地区的新行与古行之争
        三、西南、华南等地区的宗教改革
第五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特点
        一、宗教改革的继承性
        二、传播方式多样性
        三、注重教育
        四、重视研究
        五、宗教思想的多重层次性
        六、彰显时代性
        七、具有地域性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
        一、伊赫瓦尼派的分离
        二、唤醒爱国意识
        三、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
        四、奠定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及主要概念界定
    四、研究地点及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六、现实价值与学术价值
第一章 西北社会转型下的穆斯林女性迁移
    第一节 西北农村变迁与人口迁移
        一、城镇化进程
        二、户籍制度改革
        三、农业改革及劳务输出
    第二节 兰州:穆斯林女性寻找理想及归属之地
        一、多民族杂居交融的古都
        二、充满活力机遇的省会城市
        三、有限的选择与家长的顾虑
    第三节 多样的迁移途径
        一、随迁型:与家人共同奋斗
        二、自主发展型:在城市学习的单身女性
        三、上进奋斗型:在城市工作的母亲
    小结
第二章 进城后的调适策略与归属建构
    第一节 不自觉的疏离
        一、陌生城市里的熟悉家园
        二、不变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归属
        三、无形的界线与过客心态
    第二节 被边缘化的女性群体
        一、城市里的失学少女
        二、社会分层及群体内部差异
        三、公益机构及其对边缘群体的帮扶
    第三节 融入城市化生活
        一、品味的追求及对城市的归属
        二、女性权益的重视
        三、民族归属感的弱化
    第四节 传统与城市文化的整合
        一、民族传统与城市文化的交融
        二、新的生活秩序
        三、灵活互谅的人际交往
    小结
第三章 女性教育与社会调适能力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西北穆斯林地区的基础教育
        一、女童教育落后的综合因素
        二、家庭为主的传统女性规范
        三、荣誉观念与性别区隔
    第二节 21世纪初西北农村的女童教育改善
        一、作为地方发展指标的女性教育
        二、女童培养观念的转变
        三、民族文化教育的现代化
    第三节 女性教育与城市适应
        一、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
        二、语言、信息技术与适应能力
        三、能动性的增强
    小结
第四章 城市生活中婚姻策略的转变
    第一节 穆斯林的传统婚姻策略
        一、成人礼
        二、家族及群体的事务
        三、早婚习俗及其实践逻辑
        四、女性成功及价值的象征
    第二节 待嫁姑娘的婚姻策略
        一、为逃避早婚命运而学习
        二、自主与归属之间的张力
        三、跳出传统婚姻束缚的尝试
    第三节 已婚女性的家庭生活策略
        一、“嫁得好”也要“干的好”
        二、家庭分工的改革
        三、少生精养的育儿策略
    小结
第五章 文化传统变迁下的女性归属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穆斯林的宗教习俗及其文化特点
        一、和而不同的多元形态
        二、宗教文化的理性实践
        三、宗教对社会作用的再认识
    第二节 文化自觉与性别文化重构
        一、走出“厨房”的文化传承者
        二、现代“贤妻良母”的新典范
        三、全球化下的性别文化认同
    第三节 服饰象征与归属重构
        一、多重的象征意义
        二、西北地区的实践及含义
        三、传统与现代的糅合
    小结
结论
    一、个人调适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二、女性能动性的探讨
    三、女性发展与管理对策
    四、迁移穆斯林女性的影响与贡献
    五、都市迁移人口研究理论的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伊斯兰沙里亚大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二、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五、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第一章 沙里亚大法的起源与主要发展过程
    一、沙里亚大法的基础——《古兰经》
    二、正统哈里发时代的法律实践
    三、倭马亚王朝的法律实践
    四、沙里亚大法学派的兴起
    五、近现代沙里亚大法的演变及复苏
    六、“穆菲题”对沙里亚大法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 沙里亚大法与“菲格海”教法学的比较
    一、沙里亚大法、“菲格海”教法学的定义
        (一) 沙里亚大法的定义(宗教大法)
        (二) “菲格海”教法学的定义
    二、沙里亚大法、“菲格海”教法学的主要内容
        (一) 沙里亚大法的主要内容
        (二) “菲格海”教法学的主要内容
    三、稳定的沙里亚大法与弹性的“菲格海”教法学的关系
    四、“菲格海”教法学与沙里亚大法的的根本区别
    五、沙里亚与菲格海之间区分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章 伊斯兰沙里亚刑法—残酷还是宽容
    一、沙里亚刑法的内涵及对其进一步解析
        (一) 沙里亚刑法的概念及其历史背景
        (二) 沙里亚刑法的主要分类
        (三) 沙里亚刑法的目标和特征
        (四) 无酷刑的沙里亚刑法
        (五) 沙里亚刑法以宽宥体现道德——价值观
        小结
    二、揭示沙里亚法中的预防犯罪
        (一) 消除犯罪原因与宗教神圣性对犯罪预防的作用
        (二) 沙里亚法预防犯罪的观察类型
        (三) 沙里亚刑法的犯罪预防圈
        (四) 攻修、道德和教育对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五) 沙里亚“中正”原则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六) 当代徒刑与犯罪预防的冲突
        小结
第四章 阿布杜对解决沙里亚大法现实问题的改革作用
    一、阿布杜的生平与法律活动
    二、阿布杜的主要思想
    三、阿布杜对妇女法律权利的改革实验
    四、阿布杜对解决司法现实问题的改革作用
第五章 阿布杜的法律创制及其与现代主义关系
    一、阿富汗尼对阿布杜的重要影响
    二、伊斯兰教法的“创制”概念
    三、法律创制与其实践之间的阿布杜
    四、阿布杜进行法律创制的例子
    五、法律创制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第六章 沙里亚大法在中国的传播
    一、沙里亚大法在唐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二、沙里亚大法在宋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三、沙里亚大法在元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四、沙里亚大法在明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五、沙里亚大法在清朝时期的传播情况
    六、沙里亚大法在民国之后的传播情况
第七章 在中国的沙里亚习惯法
    一、沙里亚习惯法在中国的产生
    二、沙里亚习惯法在中国的内容
    三、沙里亚习惯法在中国的特点
    四、沙里亚习惯法在中国的功能
    五、沙里亚习惯法同中国国家法的功能调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及科研情况
    一、科研成果
    二、参加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情况
    三、作学术报告情况
致谢

(10)一个回民村镇的人生仪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方法与创新点
    四、田野选点情况与论文结构、内容
第一章 一体多元背景下的地方镇回民
    第一节 回民的形成:“一体多元”
    第二节 走进村落:“先有裴家村,后有沂阳(地方)镇”
    第三节 变迁中的发展:地方镇回民经济、村务、教门生活
第二章 出生:今世人生之始
    第一节 孕育生命:从生育观到礼俗实践
    第二节 回回名:跟随今后两世的符号
第三章 出幼:成长中的功课
    第一节 少男少女的出幼
    第二节 清真学堂:薪火相传的回民教育
第四章 地方镇回民婚俗:从“油香亲”到回汉一家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的合奏:地方镇回民婚姻观及其实践
    第二节 透视地方镇回民婚姻礼俗
    第三节 地方镇回民婚俗的功能和特点
第五章 地方镇回民丧葬:“回汉交融”
    第一节 双重文化的调适:地方镇回民丧葬观
    第二节 解析地方镇回民丧葬礼俗
    第三节 地方镇回民丧俗的功能和特点
第六章 一体多元:地方镇回民人生仪礼的文化阐释
    第一节 回民人生:从多元到一体的建构
    第二节 边界与认同:地方回民人生仪礼的文化实践意义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事业的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少数民族高级干部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治理的贡献研究 ——以包尔汉为例[D]. 何晓清.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2]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D]. 马志强. 兰州大学, 2019(02)
  • [3]论《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回族文化[D]. 王民(Mustafoev Abrorjon). 河南大学, 2019(01)
  • [4]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D]. 张志强. 兰州大学, 2019(08)
  • [5]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D]. 樊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6]王静斋爱国思想与实践之研究[D]. 王根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7]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D]. 魏寒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8]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D]. 苏慕瑜. 兰州大学, 2018(10)
  • [9]伊斯兰沙里亚大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 MOHAMED ELSAYED IBRAHIM ABDOU. 海南大学, 2017(05)
  • [10]一个回民村镇的人生仪礼研究[D]. 李华. 山东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回族穆斯林对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贡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