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的有关问题(老社部发[1999]28号)

关于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的有关问题(老社部发[1999]28号)

一、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有关问题(劳社部发[1999]28号)(论文文献综述)

孙守纪,费平,杨一[1](2020)在《外部不利冲击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在外部不利冲击下,发挥失业保险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对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作用重视程度不够、对其功能认识不深入,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机制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导致中国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效果不佳。逆周期调节是失业保险的核心功能和本质特征,包括供给侧调节机制和需求侧调节机制两个方面。中国失业保险供给侧逆周期调节机制较为完善,调节效果突出;但是需求侧调节机制不完善,调节效果不明显。为此,中国失业保险需要明确把逆周期调节作为制度目标,进一步完善需求侧调节机制、继续巩固供给侧调节机制,构建中国特色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机制。

李春晖[2](2020)在《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被征地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农民群体的生存,而且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等息息相关。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需征收大量农地用于城镇化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公平正义。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得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解决,且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因为从事某项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和荣誉感,可以因为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征地农民都适合就业,都能就业,也不是就业之后就不再失业,因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是最后一道保障,起着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联起来研究,就业作为优选项,社会保障作为基础项。围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地区、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客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博弈理论对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及其与政府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当涂县和凤台县、四川省郫都区和彭山区作为调研区域,分别抽样了480、400、210个被征地农民样本,基于调查数据,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调查显示:不论东、中、西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均大量存在被征地农民群体,东部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好于中西部,但社会保障状况却低于中西部。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期望较高,但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业意识和能力低下、对政府安置存在依赖、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相对欠缺、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的可及性较差等原因,致使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由于社会保障政策、体制、机制及农民自身问题等原因,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参保率参差不齐、保障水平偏低。归纳起来,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中央与地方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等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是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层面的原因外,被征地农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影响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既定政策背景下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年龄的影响;居住在主城区的被征地农民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显着高于其他变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最高,起到基本“安全网”的作用;公共安置途径有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在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在中部地区有显着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就业培训,但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研究发现:当被征地农民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子女数量相对较多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加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相对较高、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相对较深时,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认为参保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性别也对被征地农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方面,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状况、新农合的规定报销水平和缴费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农民的参合行为显着相关,收入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除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因素外,本文还通过扎根理论深入讨论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观因素。结合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发现: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来自于利益状况的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群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依赖被放大,但是无论是其群体自身的心态转换困局还是外部政策设计都制约了其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土崩瓦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都使得其对社会支撑体系的诉求异常强烈。因此,本研究构造出“利益重塑-心态转换-政策优化-社会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型。另外,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被征地农民本身,双方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基于博弈论,本文对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就业博弈中,当“政府进行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找工作”时实现长期均衡;在社会保障博弈中,当“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不进行抵抗”时实现长期均衡。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关键;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应根据实际采取多种补偿形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构建项目齐全公平合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被征地农民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住所位置、就业环境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管理服务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挥公众安置途径;通过提高被征地农民工资水平和政府的社会保障金,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能力,减少被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比例等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和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徐畅[3](2020)在《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多年来,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在缓解失业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山西省仍然存在着失业问题。在经济新常态和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失业保险基金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失业保险基金是重要的物质基础,研究失业保险基金问题对缓解失业问题、稳定宏观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文通过实地访谈、收集和整理数据,总结了目前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的现状,具体包括:失业保险基金不断更新发展,目前已发展到完善阶段;参保率和制度受益比呈下降趋势;基金收入总体增长,近年来增速放缓甚至降低;基金支出近年来明显提高,预防失业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大;基金结余逐年提高,以银行存款方式进行投资。之后建立模型运用现行制度内容对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收支进行了预测,基金结余将可能继续提高。通过上述现状分析和预测,根据访谈和调研的实际内容,本文总结出了目前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企业存在欠缴、少缴的行为,缴费遵从度较低;基金支出效用低且结构不合理,保障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三个功能的发挥效果不强,各项支出比例没有形成动态的调整机制;基金结余过高,平滑经济波动功能不明显;投资渠道过窄,银行存款利率较低,基金保值增值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因:征缴管理力度不足、支出项目尚未落实、高风险人群参保率低和基金投资管理理念落后。失业保险基金的有效运行是缓解失业问题,促进制度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对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进行完善。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推动失业保险征收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缴费遵从度;落实基金支出项目,优化基金支出结构;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增强基金平滑经济波动功能;创新投资管理理念,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只有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尽量保障失业人员的权益不受损失,顺利解决失业问题,实现充分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促进山西省经济的发展。

叶姗[4](2019)在《论后工业时代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文中研究说明强制性的失业保险滥觞于20世纪初的英国,是社会保险各大险种中最具争议性的。我国《失业保险条例》现正修订中。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拟由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调整为保障基本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基础功能,在此基础上自然拓展而得的促进失业者就业功能,可以使已履行缴费义务且符合待遇给付条件的失业者直接受益。由失业保险费和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所构成的收支结构,决定了失业保险基金可否实现收支平衡。新增的预防失业功能,主要通过使特定雇主和在岗者受益的措施来实现,应当作为补充功能。

韩艳林[5](2019)在《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问题及缓解对策》文中提出我国现阶段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相对于失业保险收支差额而言金额较多,为引导失业保险金的合理筹集和高效使用,使得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问题得到缓解,要将失业风险较大群体纳入到失业保险体系中,同时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平稳运营,注重公平和效率原则,完善失业保险功能拓展项目,适当提升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制度,逐步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等,进而促进我国失业保险的发展。

韩民敏[6](2019)在《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民工大规模流动使得国家对农民工政策越来越重视,对农民工政策的制定也越来越全面,对农民工自身权益越来越关注。在这种发展现状也使得对于农民工政策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多种学科相结合的新态势,这也就对其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农民工政策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索显得十分重要。共词分析是一种社会科学计量方法,它以各种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以便能够弄清楚政策文本内容本质上的事实和潜在的变化趋势。本文将共词分析法与农民工政策内容现结合,能够合理有效的对农民工政策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找出40年来国家制定的农民工政策是否解决了农民工的问题。本文选取了1978年—2018年这40年间国家制定的所有农民工政策作为主要研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这40年来农民工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把农民工政策分为经济服务政策、公共服务政策及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政策三大类。在经济服务政策中,国家对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的关注度是最高的,其次是培训政策,最后是金融服务政策;在公共服务政策中,社会管理政策是国家聚集的焦点,其次是健康服务政策,最后是社会保障政策;在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中,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其次是户籍政策,最后是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第二部分是利用农民工政策文本进行共词分析得出结论。“就业”“公共服务”“创业”“培训”“创新”“改革”等关键词是农民工经济服务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关注的焦点;“公共服务”“社会保险”“管理”“计划生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关键词是农民工公共服务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公共服务政策的要点;“教育”“公共服务”“文化”“支持”“成人教育”“子女教育”等关键词是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关注点;从总体来看,“公共服务”“就业”“培训”“管理”“教育”“社会保障”“改革”“创业”“支持”等关键词是农民工政策的核心,是国家制定农民工政策的最核心关注点。因此从词频、词云分析得到40多年来国家农民工政策制定的最主要的方向和发展情况。第三部分是利用共词网络分析方法对农民工政策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经济服务政策中的就业创业政策方面,国家政策是最全的,也是执行的最好的;在培训政策方面,也是比较全面而广泛的,但是对培训的执行是否到位、农民工的培训是否有效,目前政策还很少涉及;而金融服务政策方面,除了对农民工支付方面的政策很全面外,其他对农民工的金融服务就很少。在公共服务政策中的社会管理政策方面,国家对农民工的管理是全方位的,各职能部门对政策的执行是很严格的;在健康服务政策方面,由于执行起来比较复杂,因此是否有效果,目前还有待对效果进行评估;而社会保障政策方面,从政策本身来看是很全面也很广,但是各个企事业单位是否执行了政策,目前来看效果不是很明显。从国家对农民工政策的出台时间来看,国家对农民工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从最近几年才开始关注的,所以许多政策只是从理论角度进行规范,关于执行的效果,还在初步阶段,没有很大的进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直观地反应出我国农民工政策的连续性及贯彻执行性是否良好,在某些政策方面制定的是否全面,以及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农民工政策发展的趋势情况。这将为对农民工政策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快速全面的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情况提供帮助,也会对从事农民工政策相关研究的专家和学者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桂桢[7](2019)在《兜牢民生底线、维护就业稳定――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文中指出失业保险制度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具有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功能作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自从建立以来,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中主动应对时代的挑战,通过持续稳定变革来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逐步完善并建立起有鲜明中国特色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兜牢民生底线和维护就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田大洲,梁敏[8](2018)在《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研究:理念与实践探索》文中提出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三位一体功能,是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所秉承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植根于失业保险制度本身特有的二重性,逐渐形成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不断发展和演变中的积极探索。本文以失业保险的二重性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功能的演化路径和积极探索,论述三位一体功能的主要内容和内在关系,为完善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提出建议。

杨梓程[9](2018)在《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科学技术发明层出不穷,社会逐渐进入工业化时代,部分以人力手工完成的工作内容逐渐由机器替代,社会中首次出现了失业人群,以及失业人群与原雇主之间由于工人失业而导致的雇佣矛盾。为了缓解劳资双方的矛盾,防止失业人群走向反抗之路,失业保险制度随之诞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世界已有近七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然而,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近年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滚存结余过多,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一线城市,社会保障发展相对完善,是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试点之一。其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现状如何,有哪些因素影响着基金支出规模,未来失业保险制度和政策倾向应有哪些转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此,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关于失业保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为切入点,通过总结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制度发展历程,根据社会保障及失业保险相关理论,结合北京的失业保险制度和各项政策,重点分析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的研究,整理并总结了北京市失业保险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并对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基金收支现状以及影响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应用Stata12,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具有正向作用,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末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则对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产生一定的负向作用的结论,并对每个影响因素对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的作用展开详细论述,提出合理提升失业保险待遇,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扩大支出范围,加强失业保险基金在防失业功能上的支出,建立失业保险相关配套机制等建议。

齐艳华[10](2013)在《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文中指出制度变迁是一个适应性的调整过程,在动态的时间维度内,人类的认知过程形成了制度的变迁轨迹。基于诺思的共享心智模型,以主体的认知为视角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进行了研究,遵循了“现实→信念→制度→改变了的现实→改变了的信念→制度变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从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存在所有制、身份、城乡的界限到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突破了所有制界限再到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突破了城乡的界限,是一个主体认知不断调整、试错的、渐进的过程,相应地,失业保险制度变迁也是一个不断地调整、试错的、渐进的过程。失业保险制度从1986年建立到2012年,仅仅二十四年的时间,却颁布了4个法律性的文件。这说明了,认知与制度变迁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认知的变化会推动制度变迁的发生,而制度变迁又会使个体的认知与偏好发生改变。文中运用了实证的分析方法,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模型通过历史的史实对失业保险制度进行分析。运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制度绩效。历史分析的方法把失业保险制度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立期、发展期和进一步发展期,还运用了法学的方法对失业保险的法律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制度变迁过程根源于现实中不断的变化,这现实上的变化又导致认知发生改变,反过来导致个体修改心智结构,再反过来修改现实,一直不断的持续进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是一个主体的认知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二者共同推进了制度变迁,而变迁的基础却是主体的认知,主体认知是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动力。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失业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创新与不足的内容。第二部分是认知、信念与制度变迁的理论,先介绍了认知和信念,然后讲述了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理论,其中包括了哈耶克、诺思、青木昌彦、斯密德和鲍尔斯的认知理论,最后阐述了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首先对失业保险制度产生的制度背景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产生失业保险制度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制度的创新的体制基础和深层原因进行了论述,最后讲述了制度的形成,即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1986年《国营企业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四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先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背景进行了讲述,接着对主体的认知调整进行了分析,然后讲述了制度调整期的制度绩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制度进行了调整—1993年《国营企业待业保险规定》。再接着又讲述了制度发展的背景,对制度发展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这包括对过渡性制度安排的认知分析和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认知分析,然后阐述了制度的发展期,包括了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内容和产生的原因分析,失业保险制度的绩效分析和存在的问题,制度的发展—1999年《失业保险条例》。第五部分是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先分析了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背景,接着对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体认知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先讲述了制度的并轨、制度的功能转化趋势,随后阐述了制度的绩效、存在的问题,最后是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社会保险法》。第六部分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从继续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创新失业保险的基金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待遇制度、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叙述。最后一部分是结论。

二、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有关问题(劳社部发[1999]28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有关问题(劳社部发[1999]28号)(论文提纲范文)

(1)外部不利冲击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失灵的表现及其原因
二、理论分析:逆周期调节是失业保险制度的核心功能和本质特征
    (一)失业保险的核心功能和本质特征
    (二)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的具体机制
        1.需求侧的逆周期调节机制。
        2.供给侧的逆周期调节机制。
三、国际比较:美国和加拿大失业保险需求侧逆周期调节机制
    (一)美国失业保险需求侧逆周期调节机制
    (二)加拿大就业保险需求侧逆周期调节机制
四、中国实践:中国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机制的实践经验
    (一)重视供给侧逆周期调节机制
        1.阶段性降费。
        2.稳岗补贴。
        3.培训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
        4.效果评价。
    (二)忽视需求侧逆周期调节机制
        1.通过发放失业补助金延长失业保险津贴发放期限。
        2.通过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提高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
        3.效果评价。
    (三)重供给侧调节、轻需求侧调节背后的原因分析
五、改革展望:构建中国特色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机制
    (一)明确把逆周期调节作为失业保险的制度目标
    (二)进一步完善需求侧逆周期调节机制
        1.建立与失业率相关的弹性待遇标准和弹性领取期限。
        2.建立与失业率相关的弹性缴费期限要求。
        3.建立失业救助制度。
    (三)继续巩固供给侧逆周期调节机制
        1.动态优化失业保险缴费率。
        2.改革稳岗补贴制度。
        3.逐步替代经济补偿制度。

(2)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逻辑结构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被征地农民
        2.1.2 就业与被征地农民就业
        2.1.3 社会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2.2 相关理论
        2.2.1 就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
        2.2.2 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
        2.2.3 扎根理论和博弈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政策
        2.3.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2.3.3 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博弈研究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与农民被征地情况
        3.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3.1.2 样本地区农民被征地情况
    3.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
        3.2.1 东部地区
        3.2.2 中部地区
        3.2.3 西部地区
    3.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归纳
        3.3.1 政策因素
        3.3.2 市场因素
        3.3.3 农民自身因素
    3.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3.4.1 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3.4.2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3.4.3 其他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3.5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3.5.1 征地补偿方面
        3.5.2 保障体系方面
        3.5.3 被征地农民自身问题
        3.5.4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缺失
    3.6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3.6.1 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偏差
        3.6.2 中央与地方在认识和考虑方面的偏差
        3.6.3 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偏差
    3.7 本章小结
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4.1 样本基本情况
    4.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数据来源、变量和模型选择
        4.2.2 单变量Logit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4.2.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与结果分析
    4.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3.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变量
        4.3.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4.3.3 实证研究结论
    4.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4.4.1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分析
        4.4.2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5.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5.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5.3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4.6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6.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4.6.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6.3 实证研究结论
    4.7 实证分析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4.8 本章小结
5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博弈分析
    5.1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5.1.2 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
        5.1.3 模型的政策意蕴
    5.2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中的博弈分析
        5.2.1 模型假设
        5.2.2 支付矩阵
        5.2.3 纳什均衡分析
    5.3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博弈分析
        5.3.1 模型假设
        5.3.2 支付矩阵
        5.3.3 纳什均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6.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6.1.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6.1.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6.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与启示
        6.2.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6.2.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7.2.1 针对性克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7.2.2 依据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7.2.3 采取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的主观需求和与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3)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失业保险制度
        2.1.2 失业保险基金
    2.2 相关理论
        2.2.1 凯恩斯失业理论
        2.2.2 公平理论
        2.2.3 投资组合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现状分析
    3.1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发展历程
        3.1.1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初创时期(1986-1992)
        3.1.2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调整时期(1993-1998)
        3.1.3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规范时期(1999-2007)
        3.1.4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完善时期(2008 年至今)
    3.2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3.2.1 失业保险参保与受益情况
        3.2.2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运营情况
        3.2.3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效用情况
    3.3 小结
第4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收支预测
    4.1 建立模型
        4.1.1 基金收入模型
        4.1.2 基金支出模型
        4.1.3 基金结余模型
    4.2 设置参数
        4.2.1 基金收入模型的参数
        4.2.2 基金支出模型的参数
    4.3 预测结果
    4.4 小结
第5章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
        5.1.1 企业缴费遵从度低
        5.1.2 基金支出效用低且结构不合理
        5.1.3 基金平滑经济波动功能不明显
        5.1.4 基金保值增值困难
    5.2 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基金征缴管理力度不足
        5.2.2 基金支出项目尚未落实
        5.2.3 高风险人群参保率低
        5.2.4 基金投资管理理念落后
    5.3 小结
第6章 完善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的建议
    6.1 推动失业保险征收管理体制改革
    6.2 落实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
    6.3 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6.4 创新失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理念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附录
    附录1 太原市人社局失业保险科和社保基金监管科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论后工业时代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失业保险存废之辩
    (一)失业保险制度的滥觞及演进
    (二)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失衡引发争议
二、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基础功能之局限
    (一)使失业者直接受益的基础功能
    (二)引起基金收支失衡的制度根源
三、促进失业者就业的次生功能何以拓展
    (一)促进失业者就业功能的自然拓展
    (二)促进就业功能宜作为核心功能
四、预防在岗者失业的再生功能及其限度
    (一)使特定雇主和在岗者受益的措施
    (二)预防失业功能应作为补充功能
五、结论

(5)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问题及缓解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二、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和使用现状
    (一)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但发放人数却在减少
    (二)失业保险政策制定不断完善促使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和使用趋于合理
        1.失业保险条例的出台
        2.失业保险功能拓展政策的发展
        3.失业保险费率的降低
        4.失业保险待遇的提升
    (三)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增长速度远低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额的增长
三、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人群具有复杂性,失业保险覆盖面较窄,支出少,造成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较多
    (二)失业保险供求不匹配,导致失业保险支出有限
    (三)失业保险金工资替代率低,形成失业保险金基金沉淀
    (四)失业保险统筹层次较低,引起失保险基金被动结余
四、完善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和有效使用的建议
    (一)将失业风险较大群体纳入到失业保险体系中,同时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平稳运营
    (二)促进企事业单位失业保险缴纳费率灵活化,注重公平和效率原则
    (三)完善失业保险功能拓展项目,适当提升失业保险待遇水平
    (四)建立失业保险调剂金制度,逐步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
五、结语

(6)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概念界定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章节安排
    1.6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公共政策理论
        2.1.2 共词网络理论
    2.2 一般群体政策的研究动态
        2.2.1 一般群体政策研究现状
        2.2.2 一般群体政策的共词网络研究
    2.3 农民工政策的研究动态
        2.3.1 农民工政策研究现状
        2.3.2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网络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农民工政策文本分析
    3.1 经济服务政策
        3.1.1 就业创业政策
        3.1.2 金融服务政策
        3.1.3 培训政策
    3.2 公共服务政策
        3.2.1 社会管理政策
        3.2.2 健康服务政策
        3.2.3 社会保障政策
    3.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
        3.3.1 户籍政策
        3.3.2 教育政策
        3.3.3 农民工市民化政策
    3.4 本章小结
4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分析
    4.1 数据收集与处理
        4.1.1 关键词提取与规范化
        4.1.2 高频关键词的选取
    4.2 经济服务政策的共词分析
        4.2.1 经济服务政策词频分析
        4.2.2 经济服务政策词云分析
    4.3 公共服务政策的共词分析
        4.3.1 公共服务政策词频分析
        4.3.2 公共服务政策词云分析
    4.4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共词分析
        4.4.1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词频分析
        4.4.2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词云分析
    4.5 农民工总政策内容的共词分析
        4.5.1 农民工总政策词频分析
        4.5.2 农民工总政策词云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农民工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5.1 经济服务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5.1.1 构建经济服务政策共词矩阵
        5.1.2 经济服务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5.1.3 经济服务政策的密度及中心性分析
        5.1.4 经济服务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5.2 公共服务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5.2.1 构建公共服务政策共词矩阵
        5.2.2 公共服务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5.2.3 公共服务政策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5.2.4 公共服务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5.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5.3.1 构建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共词矩阵
        5.3.2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可视化分析
        5.3.3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5.3.4 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政策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5.4 农民工总政策的共词网络分析
        5.4.1 构建农民工总政策共词矩阵
        5.4.2 农民工总政策的可视化分析
        5.4.3 农民工政策内容的密度及中心度分析
        5.4.4 农民工政策内容的聚类系数及平均距离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兜牢民生底线、维护就业稳定――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制变革:在突破中助力改革开放发展
    1. 制度初建 (1986年至1992年)
    2. 制度完善 (1993年至1998年)
    3. 制度突破 (1999年至今)
二、机制创新:在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中实现与时俱进
    1. 通过试点强化促就业功能
    2. 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医疗待遇
    3. 实施稳岗补贴稳定就业岗位
    4. 针对参保职工实行技能提升补贴
    5. 降低费率为企业减负解困
    6. 创新实施失业保险支持脱贫攻坚政策
    7. 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
三、立足实践: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积极功能
    1. 民生减震阀:坚持基础定位保生活
    2. 社会稳定器:拓展重点功能防失业
    3. 就业助推剂:明确目标导向促就业
四、时代考验: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现实挑战
    1. 现存问题
    2. 时代挑战
五、持续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

(8)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研究:理念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失业保险的二重性决定了三位一体制度功能
    1. 社会保险属性决定了失业保险必须具备“保生活”功能
    2. 就业政策属性决定了失业保险要发挥“防失业, 促就业”功能
    3. 失业保险的“二重性”决定了“三位一体”功能
二、失业保险三位一体制度功能的主要内容
    1. 保生活是基础
    2. 防失业是重点
    3. 促就业是目标
    4. 三位一体功能的内在关系
三、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的实践探索
    1. 失业救济制度中的促就业理念
    2.1999年的失业保险制度以保生活为主, 兼顾促就业功能
    3.2008年之后的失业保险制度具有预防失业功能
    4. 各地失业保险政策的积极探索
四、政策建议

(9)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
        1.3.1 失业和失业人员类型
        1.3.2 失业保险制度及特点
        1.3.3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失业保险制度整体研究
        2.1.2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研究
        2.1.3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实证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第3章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现状
    3.1 北京市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3.1.1 制度初步形成及运行时期
        3.1.2 制度发展时期
        3.1.3 制度逐步完善时期
        3.1.4 制度应对金融危机时期
        3.1.5 制度应对经济新常态时期
    3.2 北京市失业保险参保情况及基金运行现状
        3.2.1 城镇失业及就业情况
        3.2.2 失业保险参保情况
    3.3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3.3.1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与结余
        3.3.2 失业保险基金结构
        3.3.3 失业保险基金统筹管理
    3.4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存在的问题
        3.4.1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
        3.4.2 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水平较低
第4章 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4.1.1 变量选取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4.2 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
        4.2.1 变量平稳性检验
        4.2.2 模型参数估计
    4.3 回归模型检验
        4.3.1 经济意义检验
        4.3.2 统计意义检验
        4.3.3 计量意义检验
    4.4 回归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适当调整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
    5.2 重点提升北京市失业保险“防失业”的基金支出
    5.3 北京市失业保险待遇过低,应合理调整失业保险待遇标准
    5.4 北京市应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5.5 建立失业保险长期配套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
        1.2.2 历史分析的方法
        1.2.3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方法
        1.2.4 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
    1.3 失业保险的理论基础
        1.3.1 经济学理论基础
        1.3.2 政治学理论基础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文献综述
        1.4.2 国外文献综述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
        1.5.2 不足
第2章 认知、信念与制度变迁
    2.1 认知
        2.1.1 认知的概念
        2.1.2 认知与行为
        2.1.3 认知与意识形态
        2.1.4 认知图式
        2.1.5 认知模式
    2.2 信念
        2.2.1 信念的概念
        2.2.2 信念与制度
    2.3 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理论
        2.3.1 哈耶克基于心智和文化演化的自生自发社会秩序
        2.3.2 诺思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制度变迁理论
        2.3.3 青木昌彦基于主观博弈模型的制度变迁理论
        2.3.4 斯密德基于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的制度变迁理论
        2.3.5 鲍尔斯基于行为与制度的共同演化理论
        2.3.6 评述
    2.4 认知引入制度变迁的作用
第3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期:所有制、身份、城乡界限(1950-1986 年)
    3.1 制度产生的背景分析
        3.1.1 “大跃进”运动
        3.1.2 “上山下乡”运动
        3.1.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3.2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认知分析
        3.2.1 失业保险的认知缺失
        3.2.2 失业保险的认知转变
    3.3 制度的建立(1986 年)
        3.3.1 制度建立的体制基础:经济体制改革
        3.3.2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的深层原因分析
        3.3.3 制度的形成:1986 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3.4 小结
第4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期:突破所有制界限(1987-1999 年)
    4.1 制度调整的背景分析:企业经营机制转换(1987-1993 年)
    4.2 制度调整的认知分析
        4.2.1 个人信念
        4.2.2 集体共有信念
    4.3 制度的调整期:1987-1993 年
        4.3.1 制度绩效分析
        4.3.2 制度存在的问题
        4.3.3 制度的调整:1993 年《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4.4 制度发展的背景分析:现代企业制度(1993-1999 年)
    4.5 制度发展的认知分析
        4.5.1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制度产生的认知分析
        4.5.2 失业保险发展的认知分析
    4.6 制度的发展期:双轨制(1993-1999 年)
        4.6.1 过渡性制度安排: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工程(1993-1999年)
        4.6.2 制度绩效分析
        4.6.3 制度存在的问题
        4.6.4 制度的发展:1999 年《失业保险条例》
    4.7 小结
第5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突破城乡界限(2000 年后)
    5.1 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背景分析
        5.1.1 2000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1.2 2007 年的金融危机
    5.2 制度进一步发展的认知分析
        5.2.1 并轨的认知分析
        5.2.2 失业保险进一步发展的认知分析
    5.3 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期:2000-2009 年
        5.3.1 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再就业制度的并轨:2000-2005 年
        5.3.2 制度的功能转化趋势:从注重生活保障转变为促进就业
        5.3.3 制度绩效分析:2000-2009 年
        5.3.4 制度存在的问题
        5.3.5 制度的进一步发展:2010 年《社会保险法》
    5.4 小结
第6章 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构想
    6.1 继续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6.2 创新失业保险的基金制度
        6.2.1 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并建立中央调剂金制度
        6.2.2 创新失业保险的费率机制
        6.2.3 创新失业保险的征收方式
        6.2.4 合理分配基金支出的比例
    6.3 强化失业保险的待遇制度
        6.3.1 明确受益人的资格条件
        6.3.2 优化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和缩短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
        6.3.3 重新确立失业保险金待遇的计算标准
    6.4 完善失业保险的管理制度
        6.4.1 完善失业保险统计指标体系并建立隐性就业者的信息鉴别机制
        6.4.2 加强失业保险的外部监管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四、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有关问题(劳社部发[1999]28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外部不利冲击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机制[J]. 孙守纪,费平,杨一.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春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山西省失业保险基金问题研究[D]. 徐畅.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4)
  • [4]论后工业时代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J]. 叶姗. 江淮论坛, 2019(05)
  • [5]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问题及缓解对策[J]. 韩艳林. 金融理论探索, 2019(04)
  • [6]基于共词网络的农民工政策研究[D]. 韩民敏.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兜牢民生底线、维护就业稳定――中国特色失业保险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 桂桢. 中国劳动, 2019(02)
  • [8]积极的失业保险政策研究:理念与实践探索[J]. 田大洲,梁敏. 中国劳动, 2018(07)
  • [9]北京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杨梓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12)
  • [10]中国失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1950-2012年) ——基于主体认知的视角[D]. 齐艳华. 辽宁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关于调整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的有关问题(老社部发[1999]28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