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创作的原理与应用

体育游戏创作的原理与应用

一、体育教学游戏创编的原则及其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鑫[1](2021)在《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前阶段是幼儿音乐启蒙和发展的关键期,而音乐游戏又是幼儿园的重要游戏种类之一。在当前深入学习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大背景下,广大幼儿教师逐渐知悉艺术领域教育理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尝试革新,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起色。但长期以来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观念始终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幼儿园音乐游戏价值的充分体现成为亟需破解的难题。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半静态、半肢体动作的单一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幼儿的音乐学习,因此有必要探寻一种适合幼儿音乐学习、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音乐教学法将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价值充分体现,那么以“体验先于认知”为核心理念的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两者可谓天作之合,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实现音乐游戏由抽象到具象的转变,由被动听到主动做的跨越以及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当前幼儿园音乐游戏实施现状并不理想,幼儿园音乐游戏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对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有现实需求。其次,通过探寻音乐与游戏的天然联系,剖析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契合点,凝练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现实价值,论证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适合幼儿学习音乐的有效方法且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可行性。再次,选取S市F幼儿园大班40名幼儿为实践探索研究对象,制定实践探索方案,通过行动研究法围绕听辨反应游戏、歌舞游戏、表演游戏的音乐游戏形式以“计划-实施-反思-调整”的螺旋循环上升行动模式开展两轮行动,逐步优化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最后得出实践探索的结论并进行反思,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与实践探索前非参与式观察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表现相较发现通过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的实施,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高,兴趣更加浓厚,情绪更加高昂,注意力更加持久,对音乐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逐渐变得更加坚韧、开朗,越发灵敏、越发自信,对音乐的认识和感受也变的丰富而深刻,更加乐于大胆地用个性的全身体动作去传情达意。第二,通过实践磨课呈现出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小中大班教学活动设计,以期为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提供新的视角和为一线幼儿园教师提供实例参考与启发,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为推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我国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中的推广与应用推波助澜。第三,总结出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建议,以期提供一定的启发参考。

牛启梦[2](2021)在《基于ARCS模型的游戏教学法对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提高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研究根据ARCS模型以及7-11岁少儿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乒乓球技术特点,创编少儿乒乓球游戏,探讨基于ARCS模型的游戏教学法对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影响,以期为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培养提供新的途径,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研究采用文献综述、访谈、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来自大连市某乒乓球俱乐部的32名7-11岁少儿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利用《小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评价问卷》对两组被试实验前后的乒乓球学习兴趣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在教师的引导下,少儿可以顺利完成基于ARCS模型创编的乒乓球游戏。(2)经过12周的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少儿在乒乓球参与程度、乒乓球学习积极兴趣、乒乓球学习消极兴趣和乒乓球学习兴趣总分上存在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在乒乓球关注程度这一维度上,两组少儿存在显着性差异(P<.05)。进一步将两组少儿的前后测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干预前后实验组少儿在乒乓球参与程度、乒乓球学习积极兴趣、乒乓球学习消极兴趣和乒乓球学习兴趣总分上存在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在乒乓球关注程度这一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5)。实验干预前后对照组少儿在乒乓球参与程度这一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P<.05),其它维度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5)。结论:(1)基于ARCS模型创编的少儿乒乓球游戏具有可行性。(2)启蒙教学中基于ARCS模型的游戏教学法对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具有促进作用。建议:(1)在少儿乒乓球启蒙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动作技能的讲授,更要抓住此关键时期,着重培养其乒乓球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2)基于ARCS模型的游戏教学法对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一结果应引起一线乒乓球教师和专家学者的注意,完善基于ARCS模型创编的少儿乒乓球游戏,并进行推广。

王存宽[3](2021)在《4-6岁幼儿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3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试点工作要开展普及性的足球游戏,培养幼儿浓厚的足球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020年8月份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校园足球普及重心下移到幼儿园,需开展以培养兴趣为主的足球启蒙教育,将幼儿足球的教育推向了大众的视野。为响应国家政策,各地幼儿园及培训机构针对幼儿足球启蒙教学展开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本文选取的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就是北京市新兴的幼儿足球教学模式之一,该教学模式被北京市多家幼儿园引入园内开展足球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科学性进行分析并开展实证研究。实验对象为山东省聊城市世纪金园幼儿园89名4-6岁幼儿,采用随机按班级分组的方式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进行测试,将实验前后4-6岁幼儿整体与不同年龄段的测试成绩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确定情景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同时结合情景式教学模式的各要素内容,发现该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策略,使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也为今后幼儿足球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本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体现出了以健康第一为主要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且符合国家纲领性文件,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对4-6岁幼儿适用性较高,说明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2.大肌肉动作方面组间的比较,在骑马跳、单脚跳、立定跳、侧滑步、击打固定球、原地运球、接球动作得分上呈现出显着性差异,其余几项无显着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实验组教学情景更有利于提高幼儿练习兴趣,多种移动步伐练习使幼儿下肢力量、灵敏性、身体协调性得到有效提升,说明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对4-6岁幼儿大肌肉动作影响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3.足球基本技术方面组间的比较,在双脚交替踩球、脚内侧拨球、踢准、运球往返测试成绩呈现显着性差异,10米折返跑无显着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实验组以运控球为主的练习提高了幼儿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说明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对4-6岁幼儿足球基本技术影响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4.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适用于4-6岁幼儿足球教学活动,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针对其局限性提出了设置多层次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丰富教学内容,重视幼儿“最近发展区”;优化教学环境,引入新教学方法、手段;注重多元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

吕姝霖[4](2021)在《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幼儿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诸多专家笔者开始对一线教师的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展开研究,提倡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变革。本文对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进行行动研究,初步尝试将绘本和幼儿园舞蹈教学有机融合起来。首先阐明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绘本在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还有许多有待开发的地方。将绘本和舞蹈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充分地发挥绘本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提出了探索绘本舞蹈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原则、可行性和有效性,以H幼儿园为例,开展行动研究,并对相关内容和步骤进行设计。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共包含三次行动研究,分别为初始方案、方案优化和最终方案进阶。本研究中的活动方案设计,在实现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绘本的教育作用。在绘本的选择上力求寻找与舞蹈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绘本,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本研究客观呈现出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的实施全过程,其中第一次行动研究为《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舞蹈教学活动,在对第一次行动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根据改进建议调整方案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行动研究的实施。本研究在推进过程中,始终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将绘本和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起来,充分地体现出绘本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并对如何有效开展幼儿舞蹈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苏晓亚[5](2021)在《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健美操课为例》文中指出近几年高职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但高职学生生源复杂,大多数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经历了长期的失败,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欠缺,情感上自卑敏感,意志力弱。因此,对高职学生的情感教育不容忽视。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责,不仅要注重学生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情感目标作为体育教学情感教育的主要载体,具有培养学生形成和完善具有个性特征的、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的功能。因此重视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提升体育教学的人文价值,促进体育学科的长久发展。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通过文献研究及特尔斐法构建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结构指标,为设计教师调查问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运用特尔斐法,构建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指标,最终确立体育教学情感目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2)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体育教学情感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语言表述不准确;设计宽泛、针对性不强;设计内容不全面。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情感目标设计落实效果不佳;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陈旧;缺少科学的情感目标评价方法。(3)根据体育教学情感目标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结构指标及健美操课程特点,以学生的情感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基本学情,做到难易结合,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评价的选择,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即时反馈。(4)运用实验法,通过16次课的教学实验得出:在情感目标的合理设计与科学有效的实施后,实验组学生的健美操专业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在健美操教学中重视情感目标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还有利于提升健美操乃至体育学科的教学价值。

顾子逸[6](2020)在《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及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游戏自产生以来,就随人类社会一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体育游戏由游戏延伸而来,以身体活动作为游戏的早期表现形式,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寓学习于游戏的特点。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小学体育游戏化观念的提出,体育游戏的课堂教学运用备受关注。正是基于这样的环境,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及运用为研究对象,以无锡市9所小学的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小学体育教师的体育游戏的认知及其课堂教学的运用两方面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程度较好,但中年教师相对偏低。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和老年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概念的认知为83.3%和88.9%。但随着问卷对体育游戏知识不断深入提问,中年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概念、特点、分类的了解程度百分比呈现逐步降低趋势,分别为:66.7%、58.4%、50.0%。2.不同年龄段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课堂教学价值的认知存在差异。青年体育教师倾向于妥善处理体育教学中的深层矛盾,频数百分比为83.3%;中年体育教师倾向于简化复杂技能和丰富教学内容,频数百分比均为83.3%;老年体育教师倾向于提高教师综合能力,频数百分比均为88.9%。3.小学体育教师获取体育游戏知识途径相对单一。小学体育教师获取体育游戏途径主要是传统路径下的相关书籍与教研活动获取相关知识,但获取知识的专业性不足,专业期刊比例仅为39.4%。4.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运用达成一定的共识,但各年龄段间存在着认知差异。在课的类型上,都倾向在公开课与新授课中运用游戏,频数百分比分别为:90.9%、81.8%。综合课的体育游戏运用频数百分比有较大差异,青年体育教师仅为33.3%,中年体育教师83.3%,老年体育教师88.9%。项目选择上,各年龄段体育教师选择相近。5.通过关联分析发现,小学体育教师学历与游戏储备,职称与游戏创编频率呈正相关,学历与游戏运用存在着较大的选择差异。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越高,体育游戏的储备量的数量越多;职称越高,创编体育游戏的频率越高;高级以上职称的体育教师“3次”运用频率占比达到33.3%,其他职称教师的0.0%、8.3%、8.3%。

刘伟[7](2020)在《体育游戏促进5-6岁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动作发展视角下,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理论和动作发展阶段特征,对幼儿体育教学进行游戏化设计,并进行实验干预研究,比较分析该体育游戏教学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效果差异,从而为幼儿体育教学,尤其是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方法:以体育游戏为载体,根据幼儿动作发展理论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动作发展特征,参考国、内外幼儿体育经验与模式,设计出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干预方案。主要采用实验法,本文选取了曲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班(5-6岁)中的两个班级共59名幼儿作为实验对象,将两个班级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名,对照组29名。实验组根据本研究设计出的体育游戏干预方案进行为期12周,每周五天,每天进行40分钟的教学;对照组幼儿保持原有的游戏教学活动(活动时间、频率和强度与实验组基本一致)。实验前、后分别对幼儿进行动作技能评分,包括技评和量评两部分,动作技能包括:位移技能,单脚前跨、接软式球、踢足球、抓握转移乒乓球,站位左右移球,同侧拍脚。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运动技能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间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实验前、后运动技能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内变化,P<0.05为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结果:1.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动作技能技评和量评得分皆没有显着性差异。2.在组内前、后比较上,实验组幼儿动作技能水平显着提高,表现在所有动作技能的技评和量评(抓握转移乒乓球除外)上;在技评上,对照组接软式球,踢足球,抓握转移乒乓球,站位左右移球,同侧拍脚五个项目上动作技能评价得分也有显着提高,但在位移技能和单脚前跨两个项目上无显着差异;在量评上,对照组位移技能,接软式球,踢足球,站位左右移球,同侧拍脚五个项目上能力有显着提高,但在单脚前跨项目和抓握转移乒乓球两个项目上无显着变化。3.实验后,除抓握转移乒乓球外,实验组其他所有动作技能技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量评上,除踢足球和抓握转移乒乓球外,实验组其它所有动作技能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1.相对幼儿园游戏教学,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教学更能全面、有效促进幼儿粗大动作技能和协调能力发展,体现在幼儿动作技能质量和动作技能量化表现两个方面。2.从具体动作技能来看,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教学能够促进除抓握转移乒乓球之外的其他动作技能,动作质量和动作量化表现同步发展,包括位移技能,单脚前跨、接软式球、踢足球、站位左右移球,同侧拍脚等,而幼儿园游戏教学仅能促进接球、踢球、站位左右移球和同侧拍脚的动作质量和动作量化表现同步发展。3.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相同,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教学皆不能显着促进幼儿抓握转移乒乓球能力的发展,这可能与缺乏精细动作的锻炼有关。建议:1.体育游戏教学应该实现粗大动作技能和精细动作技能的结合,促进幼儿动作技能全面发展。2.建议在动作发展视角下,基于幼儿动作发展理论和动作发展特征进行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现幼儿体育教学的游戏化和理论科学化。3.基于动作发展的体育游戏对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以及与动作技能发展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茹彩红[8](2020)在《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催生了大量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或方法,游戏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重要价值在不同的学科中得到验证。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的今天仍然有研究的价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注意游戏,研究这一丰富的源泉,组织游戏并使游戏成为最好的和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这是未来教育学的任务”[1]。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以接力跑为例,对体育游戏化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本文以小学体育教材“接力跑”的游戏化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提出小学体育游戏化设计的必要性,总结提炼出小学体育游戏化设计的原则,构建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的思路,并设计了6个接力跑游戏案例。同时,理论联系实际,随机从北京市门头沟育园小学各年级抽取1个班的学生作为实施对象,实施游戏案例;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游戏案例的实施效果和反馈,进一步探讨体育游戏化的可行性和应用准则。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儿童身心发展和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小学体育游戏化不可或缺。2.接力跑游戏化设计遵循针对性原则,力求实现每个学生最大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利用游戏的不确定性,提高学生运动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同时,将“平等、合作、公平竞争”等教育贯穿在游戏化设计中,实现育人目标。3.体育游戏由参与者、场地、器材和规则等基本要素构成。教师根据“接力跑”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改变游戏构成要素,可以创造多样化的不同难度的接力跑游戏。4.实践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化能激发学生对接力跑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员参与;主动学习并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和方法,实现学习主体化。游戏中学生全力以赴,不仅可以提高跑的能力,增进身体健康,还可以通过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实现体育对人的社会化。5.体育游戏化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地、有目的地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目标与学生具体的反馈均是游戏化设计的重要依据。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他们的认知和能力“最近发展区”决定了游戏的内容和难度,因此,在游戏设计中不只是单一的改变构成游戏的某一要素,而是综合地、合理地、全面地考虑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最佳游戏。

桂倩[9](2020)在《小学速度类体育游戏的创编与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形式之一,在体育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学生需求的变化,改进教学方法,创新创编更适合学生的体育游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小学速度类体育游戏进行研究,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创编速度类体育游戏,第二部分是将创编的游戏应用于实际教学,通过实验法检验速度类体育游戏的效果,探讨其对小学生速度素质、50米快速跑技术学习、身体素质、体育学习兴趣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丰富小学生快速跑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提高小学生的速度素质及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实证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移植法、转换法等方法共创编出具有较强使用性的21个速度类体育游戏,创编的游戏涵盖了起跑、途中跑、冲刺跑、负重跑、障碍跑等与快速跑相关的基本技术。探索出创编体育游戏的七个基本步骤是:整理素材、选择方向、厘清原则与方法、确定框架、初步制定游戏、检验与完善游戏、书写游戏。2、创编的速度类体育游戏整体上获得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教师问卷结果显示64%的人对本次创编的游戏整体表示非常合理,没有人认为不合理;同时,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本次游戏在游戏的趣味性、科学性、安全性、运动负荷等方面也较为合理。3、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位移速度和动作速度明显提高,并且高于对照组,呈现出显着性差异,在快速跑教学中采用速度类体育游戏进行教学,能明显的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及动作速度。4、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50米快速跑的测试成绩和技评成绩均有所提高,但对比分析不存在显着差异性,速度类体育游戏有助于学生50米快速跑的学习,但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效果不明显。5、速度类体育游戏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速度方面,对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仰卧起坐等三项指标的影响不明显。6、快速跑教学中应用速度类体育游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总体体育学习兴趣水平,主要体现在运动参与程度增加、体育学习积极兴趣提高、体育学习消极兴趣降低。

侯淳玮[10](2020)在《5-6岁幼儿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表明,人类整个动作技能发展顺序中幼儿动作技能发展作为整个阶段的起步期,对动作发展的影响起决定性因素,并为日后掌握动作技能夯实了牢固的基础。幼儿期指3-6岁学龄前期,该阶段的幼儿生长发育速度迅猛,是掌握基本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机。其中5-6岁阶段的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对操控性动作技能的运用及发展已经占有较大比重,如拍球、投掷、踢球、抛接动作技能,故该阶段应加强符合幼儿年龄段的操控性动作技能的掌握和锻炼,对他们未来提升运动能力、掌握复杂技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本论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5-6岁幼儿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验证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在5-6岁幼儿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效果。经实验检验可知,5-6岁幼儿在操控性动作技能和体质健康方面的指标测试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表明所设计的5-6岁幼儿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案的设计可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定的动作技能教学参考依据。通过研究,得出结果和结论如下:(1)5-6岁幼儿操控性技能游戏化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是: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身体机能发展规律;操控性动作技能游戏活动自身特点;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特点。(2)5-6岁幼儿操控性技能游戏化方案设计的原则:科学合理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安全可行性原则。(3)5-6岁幼儿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的内容:分别以“拍球、抛接球、击球、地滚球、投球“等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分别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内容、游戏方法和要求等方面进行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4)操控性动作技能评价中,通过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得知,实验组实验后的六项指标数据较实验前都出现显着增长,六项指标值均表现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自身前后对比,仅在原地拍球、脚踢球的两项上表现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其他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组间数据对比表现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幼儿操控性动作技能六项指标值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在操控性动作技能掌握上优于对照组。(5)幼儿体质健康测试中,通过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得知,实验组实验后六项指标数据比实验前都出现了明显提高,六项指标值对比都表现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仅在网球投掷和走平衡木项的两项上表现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其他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组间差异对比,在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双脚连续跳、走平衡木这些指标项上对比为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网球投掷为显着性差异P<0.05,坐位体前屈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6)研究结果证明,5-6岁幼儿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能够提升幼儿的操控性动作技能程度和一定的身体素质,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体育教学游戏创编的原则及其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教学游戏创编的原则及其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幼儿发展的现实意义
        2.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幼儿园音乐游戏融合的现状及不足
        3.基于个人的研究旨趣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目的
    (四)研究综述
        1.相关概念界定
        2.相关理论基础
        3.关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4.关于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研究综述
        5.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访谈法
        4.观察法
        5.行动研究法
        6.研究资料的编码
    (六)研究工具
    (七)研究思路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实施现状调查
    (一)幼儿教师对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理解不到位
        1.幼儿园音乐游戏目标制定偏移
        2.幼儿园音乐游戏组织形式不均衡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丰富的身体体验
    (三)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有待普及应用,幼儿教师缺乏相应认知
    (四)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较少且形式单一
    (五)对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开发幼儿园音乐游戏有现实需求
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音乐与游戏的天然联系
        1.音乐与游戏具有共通性
        2.音乐与游戏的审美活动对象都是人
    (二)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
    (三)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现实价值
        1.与《指南》、《纲要》精神相契合,有助于回应音乐游戏中的异化现象
        2.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相适切,有助于丰富音乐游戏的教学形式
        3.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呼应,有助于实现音乐游戏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
四、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探索的准备
        1.实践探索研究对象的选择
        2.音乐游戏目标的确立
        3.音乐游戏内容的设置
        4.音乐游戏实施的模式
        5.音乐游戏评价的形态
    (二)实践探索的过程
        1.第一轮行动——青涩的尝试
        2.第二轮行动——感知与创造
    (三)实践探索的结论与反思
        1.实践探索的结论
        2.实践探索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ARCS模型的游戏教学法对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游戏教学法的相关研究
        2.1.1 游戏教学法的理论内涵
        2.1.2 游戏教学法的实践意义
        2.1.3 游戏教学法与少儿身心发展特征契合点
    2.2 体育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
    2.3 游戏教学法对乒乓球学习兴趣影响的相关研究
    2.4 ARCS模型的相关研究
        2.4.1 ARCS模型概述
        2.4.2 ARCS模型的应用研究
3 操作性概念界定
    3.1 游戏教学法
    3.2 ARCS模型
    3.3 乒乓球学习兴趣
4 研究假设
5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 研究对象
    5.2 研究方法
        5.2.1 文献综述法
        5.2.2 访谈法
        5.2.3 问卷调查法
        5.2.4 实验法
        5.2.5 数理统计法
6 研究结果与分析
    6.1 研究结果
        6.1.1 基于ARCS模型的少儿乒乓球游戏创编结果
        6.1.2 实验干预对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影响结果
    6.2 分析与讨论
        6.2.1 基于ARCS模型创编的少儿乒乓球游戏的可行性分析
        6.2.2 基于ARCS模型的游戏教学法对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6.2.3 局限性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小学生乒乓球学习兴趣评价问卷
附录 C ARCS模型及其教学策略
附录 D 乒乓球游戏教学法教案(部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4-6岁幼儿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幼儿体育的相关研究
        1.4.3 幼儿足球的相关研究
        1.4.4 情景式教学模式相关研究
        1.4.5 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相关研究
        1.4.6 文献综述小结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科学性分析
        3.1.1 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分析
        3.1.2 教学内容分析
        3.1.3 教学过程分析
        3.1.4 教学评价分析
    3.2 幼儿大肌肉动作测试结果与分析
        3.2.1 实验组实验前后幼儿大肌肉动作测试结果比较
        3.2.2 对照组实验前后幼儿大肌肉动作测试结果比较
        3.2.3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幼儿大肌肉动作测试结果比较
        3.2.4 幼儿大肌肉动作测试结果的分析
    3.3 幼儿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与分析
        3.3.1 实验组实验前后幼儿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比较
        3.3.2 对照组实验前后幼儿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比较
        3.3.3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幼儿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比较
        3.3.4 幼儿足球基本技术测试结果的分析
    3.4 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
        3.4.1 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3.4.2 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优化策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专家调查问卷
附件2 调查问卷专家效度评价表
附件3 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量表第二版(TGMD-2)
附件4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5 教案示例
附件6 实验过程照片册
附件7 前期调研照片册

(4)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绘本在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有待开发
        (三)研究者对舞蹈的热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绘本阅读方面的相关研究
        (二)幼儿园舞蹈教学的相关研究
        (三)绘本舞蹈教学活动的相关研究
        (四)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四、概念界定
        (一)绘本
        (二)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
        (三)绘本舞蹈教学活动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
        (一)幼儿园选择
        (二)班级选择
        (三)参与教师
    三、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二)文献法
        (三)观察法
        (四)访谈法
    四、行动研究及其相关步骤设计
        (一)研究步骤
        (二)行动研究设计流程
第二章 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
    一、幼儿园大班舞蹈现状的诊断与分析
        (一)幼儿园大班舞蹈现状诊断
        (二)幼儿园大班舞蹈现状分析
    二、行动研究的方案设计
        (一)活动方案的初步构思
        (二)绘本选择的依据
        (三)绘本基本内容的解析
        (四)实施环节的设计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第一次行动研究——初始方案实施
        (一)第一环节:热身活动
        (二)第二环节:绘本讲解
        (三)第三环节:舞蹈动作分解
        (四)第四环节:舞蹈动作衔接
        (五)活动总结
    二、第二次行动研究——方案优化
        (一)第一环节:热身活动
        (二)第二环节:绘本讲解与动作分解
        (三)第三环节:舞蹈动作衔接
        (四)第四环节:自主创编
        (五)活动总结
    三、第三次行动研究——方案进阶
        (一)第一环节:热身活动
        (二)第二环节:绘本讲解与动作分解
        (三)第三环节:舞蹈动作衔接
        (四)第四环节:自主创编
        (五)第五环节:即兴表演
        (六)活动总结
    四、行动研究总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教师方面
        (三)幼儿方面
    二、建议
        (一)幼儿园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家长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健美操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情感目标
        1.1.2 体育教学情感目标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情感教育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情感目标的分类研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关于情感教育的研究
        1.3.2 关于情感目标的研究
        1.3.3 其他学科关于情感目标的相关研究
        1.3.4 体育学科关于情感目标的相关研究
    1.4 前人研究的不足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个案研究法
        2.2.4 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指标构建
        3.1.1 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指标构建原则
        3.1.2 体育教学情感目标指标构建的过程与方法
        3.1.3 体育教学情感目标指标体系内容的确定
        3.1.4 体育教学情感目标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3.2 体育教学情感目标设计与实施现状
        3.2.1 体育教师对情感目标设计的了解程度
        3.2.2 体育教师对情感目标设计的重视程度
        3.2.3 健美操教师对情感目标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3.3 健美操教学情感目标的设计
        3.3.1 健美操教学情感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3.3.2 健美操教学情感目标设计的原则
        3.3.3 健美操教学情感目标的设计内容
    3.4 健美操教学情感目标的实施
        3.4.1 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影响
        3.4.2 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3.4.3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3.4.4 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资料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专家访谈法
        1.6.4 案例研究法
        1.6.5 对比分析法
        1.6.6 数理统计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游戏
        2.1.2 体育游戏
        2.1.3 体育游戏认知
    2.2 体育游戏理论阐释
        2.2.1 体育游戏的起源
        2.2.2 体育游戏的特点
        2.2.3 体育游戏的分类
        2.2.4 体育游戏的功能
        2.2.5 体育游戏的原则
    2.3 国内文献综述
        2.3.1 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
        2.3.2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运用研究
    2.4 国外文献综述
        2.4.1 美国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2.4.2 日本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2.4.3 丹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2.5 简要评述
3 案例分析
    3.1 青年教师教案分析
        3.1.1 案例描述
        3.1.2 具体游戏分析
    3.2 中年教师教案分析
        3.2.1 案例描述
        3.2.2 具体游戏分析
    3.3 老年教师案例分析
        3.3.1 案例描述
        3.3.2 具体案例分析
    3.4 案例特点归纳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4.1.1 年龄分析
        4.1.2 学历分析
        4.1.3 专业分析
        4.1.4 职称分析
    4.2 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
        4.2.1 知识方面
        4.2.2 价值方面
        4.2.3 影响因素
    4.3 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3.1 运用频率
        4.3.2 教学目的
        4.3.3 课的类型
        4.3.4 项目选择
        4.3.5 组织形式
        4.3.6 时间次数
        4.3.7 运动负荷
        4.3.8 练习密度
        4.3.9 教学安全
        4.3.10 评价反思
    4.4 相关变量分析
        4.4.1 学历与游戏储备
        4.4.2 学历与游戏运用
        4.4.3 职称与游戏创编
        4.4.4 职称与运用频次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7)体育游戏促进5-6岁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幼儿
        2.1.2 体育游戏
        2.1.3 动作发展
        2.1.4 动作技能
    2.2 幼儿体育游戏
        2.2.1 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
        2.2.2 幼儿体育游戏的相关研究
    2.3 幼儿基本动作技能与运动干预
        2.3.1 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特征
        2.3.2 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运动干预
        2.3.3 幼儿动作技能测试方法
    2.4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实验法
        3.2.4.1 预实验
        3.2.4.2 正式试验
        3.2.5 数理统计法
    3.3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游戏对幼儿动作技能表现的影响研究(技评)
        4.1.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技评得分比较
        4.1.2 实验组实验前后技评得分比较
        4.1.3 对照组实验前后技评得分比较
        4.1.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技评得分比较
    4.2 体育游戏对幼儿动作量化表现的影响研究(量评)
        4.2.1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量评得分比较
        4.2.2 实验组实验前后量评得分比较
        4.2.3 对照组实验前后量评得分比较
        4.2.4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量评得分比较
5 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研究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青少年身心发展始终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教育问题
        1.1.2 小学《新课标》强调教师要注重体育游戏教学
        1.1.3 体育游戏化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1.1.4 体育教学游戏化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所需
        1.1.5 接力跑的特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任务
        1.3.1 查阅体育游戏化相关文献、书籍,分析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的必要性。
        1.3.2 探讨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1.3.3 依据理论基础和原则,构建接力跑游戏化设计思路。
        1.3.4 进行接力跑游戏案例的设计与实施。
        1.3.5 分析实施结果,总结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的研究结论,提出建议。
    1.4 文献综述
        1.4.1 游戏化基本理论研究
        1.4.2 游戏化设计与应用相关研究
        1.4.3 相关概念界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观察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
    3.1 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的必要性
        3.1.1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3.1.2 小学体育教学教材的特点
        3.1.3 “重体轻育”的体育教学现状
    3.2 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3.2.1 游戏化设计相关理论
        3.2.2 体育游戏的构成要素
    3.3 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的原则
        3.3.1 针对性原则
        3.3.2 锻炼性原则
        3.3.3 不确定性原则
        3.3.4 教育性原则
        3.3.5 安全性原则
    3.4 “接力跑”游戏化设计思路
    3.5 “接力跑”游戏化案例设计
        3.5.1 教材分析
        3.5.2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3.5.3 “接力跑”游戏化设计案例
    3.6 “接力跑”游戏化案例的实施
        3.6.1 实施目的
        3.6.2 实施对象的基本情况
        3.6.3 实施过程
        3.6.4 实施结果分析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关于接力跑游戏学生评价问卷
附录二 :关于“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研究”的访谈提纲

(9)小学速度类体育游戏的创编与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寓教于乐是促进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思路
        1.1.2 适宜的体育游戏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1.3 游戏是促进学生快速跑有效学习的法宝
    1.2 研究目的、意义、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价值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体育游戏
        1.4.2 游戏教学法
        1.4.3 速度类体育游戏
        1.4.4 体育学习兴趣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测试法
        2.2.6 数理统计法
        2.2.7 逻辑分析法
3 速度类体育游戏的创编
    3.1 游戏创编的基本思路
    3.2 游戏创编的步骤
        3.2.1 收集资料和整理素材
        3.2.2 明确游戏创编目的,选择创编方向
        3.2.3 厘清游戏创编的原则与方法
        3.2.4 确定游戏创编的结构与框架
        3.2.5 制定游戏,初步创编具体游戏
        3.2.6 游戏的检验与完善
    3.3 速度类体育游戏创编成果
        3.3.1 速度类体育游戏创编的内容呈现
        3.3.2 游戏应用于课时教学的案例分析
4 教学实验
    4.1 实验对象
    4.2 实验的唯一变量及变量控制
        4.2.1 时间控制
        4.2.2 地点控制
        4.2.3 实验人员控制
        4.2.4 运动负荷控制
        4.2.5 测试标准控制
    4.3 实验过程
        4.3.1 实验设计路线图
        4.3.2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4.4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的检验
        4.4.1 速度
        4.4.2 50米快速跑
        4.4.3 身体素质
        4.4.4 体育学习兴趣水平
5 结果与分析
    5.1 创编速度类体育游戏的效果分析
        5.1.1 教师对创编游戏的评价
        5.1.2 学生的主观体验与评价
        5.1.3 学生对创编游戏的态度
    5.2 速度类体育游戏对学生速度的影响分析
        5.2.1 实验前后实验组位移速度与动作速度对比分析
        5.2.2 实验前后对照组位移速度与动作速度对比分析
        5.2.3 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后位移速度与动作速度对比分析
    5.3 速度类体育游戏对学生50米快速跑成绩与技评成绩的影响分析
        5.3.1 实验前后实验组50米快速跑成绩与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5.3.2 实验前后对照组50米快速跑成绩与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5.3.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50米快速跑成绩与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5.4 速度类体育游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5.4.1 实验前后实验组身体素质成绩对比分析
        5.4.2 实验前后对照组身体素质成绩对比分析
        5.4.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成绩对比分析
    5.5 速度类体育游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分析
        5.5.1 实验组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对比分析
        5.5.2 对照组实验前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对比分析
        5.5.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对比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10)5-6岁幼儿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动作
        1.1.2 动作技能
        1.1.3 操控性动作
        1.1.4 体育游戏
    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幼儿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1.2.2 幼儿动作技能
        1.2.3 幼儿体育游戏
        1.2.4 幼儿身心发育的相关研究
    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1 幼儿体育活动的相关研究
        1.3.2 幼儿动作技能
        1.3.3 幼儿体育游戏
        1.3.4 幼儿身心发育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验法
        2.2.4 录像观察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3.1.1 5 -6 岁幼儿的身心和社会适应力特点
        3.1.2 幼儿体育课游戏活动的特点
        3.1.3 操控性动作技能游戏活动特点
    3.2 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的原则
        3.2.1 科学合理性原则
        3.2.2 趣味性原则
        3.2.3 安全可行性原则
    3.3 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的内容体系
        3.3.1 以“原地拍球”为主要游戏内容的方案设计
        3.3.2 以“脚踢球”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设计
        3.3.3 以“双手接球”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设计
        3.3.4 以“击打固定球”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设计
        3.3.5 以“上手投球”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设计
        3.3.6 以“地滚球”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设计
        3.3.7 以“操控性动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案设计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实验组实验前后自身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数据对比分析
        3.4.2 对照组实验前后自身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数据对比分析
        3.4.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体质健康测试指标数据对比分析
        3.4.4 方案设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体质测试数据的影响分析
        3.4.5 实验组实验前后自身操控性动作技能测试指标数据对比分析
        3.4.6 对照组实验前后操控性动作技能测试指标数据对比分析
        3.4.7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操控性动作技能测试指标数据对比分析
        3.4.8 方案设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操控性动作技能测试数据的影响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四、体育教学游戏创编的原则及其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发研究[D]. 赵亚鑫. 大理大学, 2021(08)
  • [2]基于ARCS模型的游戏教学法对少儿乒乓球学习兴趣的影响[D]. 牛启梦.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4-6岁幼儿足球“动物课程”的情景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D]. 王存宽.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4]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D]. 吕姝霖.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体育教学情感目标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健美操课为例[D]. 苏晓亚.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无锡市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游戏的认知及运用研究[D]. 顾子逸.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2)
  • [7]体育游戏促进5-6岁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实验研究[D]. 刘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小学“接力跑”游戏化设计研究[D]. 茹彩红.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9]小学速度类体育游戏的创编与应用效果研究[D]. 桂倩. 苏州大学, 2020(03)
  • [10]5-6岁幼儿操控性动作技能教学游戏化方案设计与实验研究[D]. 侯淳玮.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体育游戏创作的原理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