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方志学会十周年纪念大会

省地方志学会十周年纪念大会

一、省地方志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喜赋(论文文献综述)

何沐阳[1](2021)在《江苏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52-1959)》文中研究说明

刘士贤[2](2021)在《辛亥革命时期东三省革命党人及其活动研究(1905-1912)》文中研究说明

王丽娜[3](2021)在《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时空为经线,以整体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变迁为纬线,考察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方式的流变过程,思考二者传播方式差异的原因,着力揭示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发展不同趋向的内在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早期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入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对比。从俄罗斯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入我国的背景来看,东正教传入中国无疑与沙俄帝国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扩张相关;而基督新教最初的传入实质上也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一部分。第二章从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和发展期对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背景差异、传播对象、主体、媒介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此时期的教堂兴建情况进行整理。哈尔滨的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强烈的政治动荡之中传入、因移民的到来而不断的传播、发展。东正教这个侨民宗教一直以维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而基督新教在不断的传播自己的福音,他们在传播媒介的选择运用、对象的选择上、主体的呈现差异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衰落后的恢复,及基督新教的逐渐发展。这一时期,哈尔滨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二者的传播影响重大,传播主体上,东正教因其政治依附性强,随着政治格局变动,教区归属不断更迭,传播主体原有的优势消失,基督新教主体开始脱离西方差会控制,走向自主、合一,同时外侨的大量外迁,东正教的传播对象流失,基督新教对象却日益增多,致使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传播媒介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出现了反差。文革后,政策开放,二者逐渐恢复,相比于人数较少的东正教团体,基督新教在哈尔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第四章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教义、经典、崇拜对象等内化因素和教阶、教仪、节日等外化因素来分析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趋向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的内在因素。东正教对教义、仪式、教阶制度所采取的保守性政策,严重影响了东正教的传播。而基督新教以世俗性、普世性着称,教义、仪式、教阶等简洁,神秘性较弱,易于接受理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度更强,有利于其发展。虽然东正教对哈尔滨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宗教留下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积淀下的多元性文化,仍对哈尔滨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影响。

许永杰,梁侨[4](2020)在《此心安处是吾乡——许永杰教授访谈录》文中认为许永杰,男,1957年生。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读书,先后在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供职。现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师从张忠培教授攻读中国汉代以前考古学,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考古科研和考古教学工作,有过在黑龙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主持考古调查与发掘的经历。着有《中国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十讲》等十部考古学专着,《距今五千年前后文化迁徙现象初探》等近百篇考古学论文。

刘玥[5](2020)在《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援建内蒙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苏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在苏联的援助下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内蒙古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在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后,得到了苏联的援建,直至1960年,中苏双方矛盾激化并公开论战,就此苏联单方面召回援建内蒙古的专家,并撤走提供的设备,至此苏联对内蒙古的援建宣告结束。本文以苏联援助新中国为历史背景,深入探讨了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援建内蒙古的总体概况,重点从援建背景、援建的主要内容与方式入手,客观分析了苏联的援建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了关于苏联援建内蒙古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着重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正文包括三章的内容:第一章分析了苏联援建内蒙古的国际国内背景。国际背景是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并不断发展,为此,苏联开始调整对外援助政策,并与中国建立同盟关系,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就国内而言,中国领导人公开宣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章论述了苏联援建内蒙古的主要内容和方式。这部分主要是从工业、农牧业、水利交通、城市规划四个方面考察苏联援建内蒙古的主要内容,从而总结出苏联在援建内蒙古时采取的方式,即提供技术、设备援助、派遣各类专家和培养各类人才。第三章总结了苏联援建内蒙古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影响是巩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工业化发展,促进了农牧业生产,完善了水利设施建设,奠定了交通事业基础,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是苏联发展模式不完全适合内蒙古实际,苏联专家的撤走也对内蒙古的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董巍[6](2020)在《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考察了中共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的历史。抗战胜利后,南京地下党重建机构和发展组织,展开迎接新政权建立的地下斗争。1949年4月,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为中共南下大军和地下党共同接管。双方既互相配合,也因对人事分配、接管政策的分歧以及工作、生活习惯和待遇等方面的差异,产生矛盾。原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陈修良在南下党和地下党的矛盾和冲突中首当其冲。中央高层实际上依靠南下大军管理新区城市,南下干部在新的党政机构居于主导地位。作为矛盾一方的南京地下党受到怀疑和责难。华东局及南下干部认定南京地下党在1948年末到1949年初的大发展,导致其“组织不纯”。在华东局的指示下,由外来干部主导的南京市委展开了一场针对地下党的整党运动。这是中共建政初期新区第一次地方性整党,也是专门针对地下党的一轮政治运动,反映出新区城市地下党与南下党之间关系的某些特点。

张亚倩[7](2020)在《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1928年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1949年由新中国接管,历经四十多年风雨,见证了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产生、发展、壮大、迁移与恢复。在此过程中,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图书馆学理论,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探索新的图书分类法,使该馆始终保持在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前列。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创办渊源、发展历程等两个方面入手,对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进行了概述,展现了不同时期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经费情况、管理模式。第二部分是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主要从藏书结构、藏书种类、藏书来源等多个方面入手,具体分为五个小节:中西文藏书相结合,中西文藏书朝着均衡方向发展;多样化的藏书来源,极大地丰富了馆藏;收藏各种自办出版物,有利于学术思想的传播;收藏繁多的期刊杂志,有助于师生洞察世事;拥有丰富的善本古籍,传承了珍贵文化遗存。第三部分是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文献组织技术。该馆引进杜威十进分类法,同时又对杜威十进分类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创造出自身的图书分类法。在馆藏目录方面,引进了西方的卡片目录法,对图书、期刊进行编目,极大地方便了读者的查阅。第四部分是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管理特点:通过对图书馆内部委员会、各部门职能、馆舍布置等情况的梳理,表明该馆具有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通过对各类规章制度的叙述,揭示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科学管理、服务至上的特点。通过对馆员构成的分析,发现图书馆馆员大多为高素质专业人才,如洪有丰、戴志骞、桂质柏、朱家治等,他们推动了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最后是结语。对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对近代其它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作用。其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的开放理念,崇高的馆员精神也对当代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何蓓蓓[8](2020)在《革命体制下萧军式“个人主义”的命运 ——“萧军思想批判”始末(1946-194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聚焦于1949年春发生在东北文化界的大事件——“萧军思想批判”,通过梳理和考察“萧军思想批判”的前因后果,思考新中国成立前夕,萧军作为党外革命作家的个人处境、遭遇及其抉择。抗战胜利后,萧军回到东北,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领导下从事文艺工作。在东北局的支持下萧军不仅提升了个人名望,也得以顺利发展个人文化事业,成立了鲁迅文化出版社并创办了《文化报》。但因东北局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以及东北局势的变动,以及他与东北文协、东北局宣传部日益僵化且不能调和的关系,先后卷入“秦友梅事件”、“王通事件”和“《文化报》事件”,最终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以打击革命队伍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为目标的“萧军思想批判”运动。文章即选取萧军这段大起大落的独特经历,借助日记、报纸等一手资料,考察他从革命作家沦落成所谓“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这一遭遇的历史细节,和情感、态度、思想上的转变过程。同时,从萧军式的所谓“个人主义”的悲剧性结局中,思考中共革命体制下个人与集体、情感与制度、自由与约束、个人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冲突与矛盾,更好地理解历史中的“人”及其所处的大变动时代。

陈曦[9](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指明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马琳琳[10](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二、省地方志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喜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地方志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喜赋(论文提纲范文)

(3)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概述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研究问题与展望
第一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第一节 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萌芽及俄罗斯北京传教士团的发展
        二、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展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鸦片战争前基督新教的微弱渗透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的大规模传入
        三、基督新教传入东北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活动
        一、传教者的护身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二、信徒的顺风车——中东铁路的修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发展
    第一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1898——1917)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传入背景之异同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初传时期传播方式之比较(1989-1917)
    第二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发展(1918——1930)
        一、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对比
        二、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三、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四、信仰发展导致的教堂林立
    第三节: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短暂发展(1931—1945)
        一、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二、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教对象的对比
        三、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衰落与恢复
    第一节 侨民外迁时期的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衰落(1946—1954)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变化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第二节: 教会自主合一化之后的曲折行进(1955——2000)
        一、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的自主与基督新教教会的合一(1955-1965)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的停滞(1966-1976)
        三、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信仰的恢复(1977-200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差异的内在原因
    第一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经典教义的内在差异与外在表象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经典的差异
        二、基督新教和东正教教义的差异及在哈尔滨传播中的呈现
        三、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崇拜对象差异及在哈尔滨实际传播中的体现
    第二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教阶制度的差异与外部呈现
        一、基督教教阶制度的产生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的差异
        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三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圣礼的差异与传播呈现
        一、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
        二、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四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节日差异与实际呈现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节日的差异
        二、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诞节的简要对比与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援建内蒙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三)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1.论文创新点
        2.难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相关概念界定
        1.苏联援外政策
        2.苏联对新中国的援助
    (六)相关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一、苏联援建内蒙古的国际国内背景
    (一)国际背景
        1.美苏冷战的形成及发展
        2.苏联对外援助政策的调整
        3.《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二)国内背景
        1.“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确立
        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内蒙古在“一五”时期的独特地位
二、苏联援建内蒙古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一)苏联援建内蒙古的主要内容
        1.工业项目建设
        2.农牧业生产
        3.水利交通设施
        4.城市建设规划
    (二)苏联援建内蒙古的主要方式
        1.提供技术和设备援助
        2.派遣各类专家
        3.培养各类人才
三、苏联援建内蒙古的影响
    (一)苏联援建内蒙古的积极影响
        1.巩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推动了工业化发展
        3.促进了农牧业生产
        4.完善了水利设施建设
        5.奠定了交通事业基础
        6.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二)苏联援建内蒙古的消极影响
        1.苏联发展模式不完全适合内蒙古实际
        2.苏联专家的撤走致使援建缺乏连续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6)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
    2.研究现状
    3.论文设计
一、南京地下党历史和新的党政机构
    1.南京地下党的由来和变迁
    2.解放南京的经过
    3.新党政机构的设立
二、南下党与地下党的合作和龃龉
    1.不应忽略的合作与信任
    2.人事安排的倾斜
    3.接管政策的分歧
    4.工作及生活习惯的冲突
    5.地下党大发展的争论
三、第一次整党运动的经过和结局
    1.运动发轫
    2.动员和学习
    3.党的公开
    4.审查鉴定和运动结束
    5.地下党的后续遭际及平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内容、价值与方法
    四、史料采集、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概述
    第一节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创办渊源
    第二节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
    第一节 中西文藏书相结合
    第二节 多样化的藏书来源
    第三节 收藏各种自办出版物
    第四节 收藏繁多的期刊杂志
    第五节 拥有丰富的善本古籍
第三章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文献组织技术
    第一节 引进杜威十进分类法
    第二节 自创图书分类法
    第三节 卡片目录的引进与编制
第四章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的管理特点
    第一节 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
    第二节 完善的规章制度
    第三节 多样的馆员构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革命体制下萧军式“个人主义”的命运 ——“萧军思想批判”始末(1946-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归乡初期萧军的成就与挫败
    第一节 党内党外:公私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第二节 恋爱风波:“秦友梅事件”的发生与经过
    第三节 难解心结:个人与组织的碰撞
第三章 《文化报》复刊与第一次论争
    第一节 发展事业:经营出版社与《文化报》复刊
    第二节 “王通事件”:《生活报》与《文化报》第一次论争的爆发
    第三节 “各退一步”:“休战”与入党
第四章 两报第二次论争与矛盾的激化
    第一节 “文字游戏”?:论“各色”、“来而不往非礼也”与“萁豆相煎”
    第二节 “斥”与“驳”:两报论争的经过
    第三节 “何以硝烟再起”:两报论争背后的历史细节
第五章 “萧军思想批判”与中共知识分子政策
    第一节 风暴前夕:对萧军思想进行再批判前后
    第二节 “萧军思想批判”:批判萧军的最高潮
    第三节 批判萧军:中共文艺政策的具体表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意义
        二、史料搜集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纸副刊
        二、政治文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主要方法
        二、框架安排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省地方志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喜赋(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52-1959)[D]. 何沐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辛亥革命时期东三省革命党人及其活动研究(1905-1912)[D]. 刘士贤. 辽宁大学, 2021
  • [3]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 王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此心安处是吾乡——许永杰教授访谈录[J]. 许永杰,梁侨. 南方文物, 2020(06)
  • [5]20世纪50-60年代苏联援建内蒙古研究[D]. 刘玥.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南京地下党与建政初期南京市第一次整党运动[D]. 董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7]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研究[D]. 张亚倩.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革命体制下萧军式“个人主义”的命运 ——“萧军思想批判”始末(1946-1949年)[D]. 何蓓蓓.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10]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省地方志学会十周年纪念大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