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讲座(一)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讲座(一)

一、现代通信网技术讲座(1)(论文文献综述)

罗国明,朱磊,乔庐峰,陈庆华[1](2019)在《“五位一体”的《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我校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需要,根据《现代交换技术》课程的定位与特点,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构建了一套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开发了一部历史积淀深厚、教学功能突出、军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教材;提出了一种基于问题驱动的立体化教学方法;通过实施"新老组队、示范带动、跟踪评价"机制,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制度。在此基础上使教学活动始终体现精英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张一杨[2](2014)在《《通信网》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优化改革》文中提出本文对《通信网》课程在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了优化改革,结合当前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趋势,调整了教学内容并配以有效的教学手段,旨在通过对《通信网》课程的教学改革,加深学生对通信网相关技的理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彭洋[3](2012)在《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信息化时代内的主要特征是突出信息的利用、应用价值及其信息所具有的社会与经济作用。本研究在分析和评价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综合教育心理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揭示出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对后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案提出了思路,并进行了行性论证和分析。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目的和意义,界定了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对“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后信息化时代与物联网”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描述,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后信息化、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此外,还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可能创新。第二章对全球信息化浪潮及其在中国的演进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个方而是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第二个方面是新中国的信息化发展回顾。第三个方面是后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与诉求。第三章主要阐述我国邮电高校发展轨迹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课题。描述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历史发展沿革、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面临的机遇和选择;通过国内本科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评述,在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社会评价访谈的基础上,对我国邮电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梳理出了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第四章主要内容是国内外高校信息学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通过以知识基比较研究方法和指导原理比较研究法为主的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方法,对我国邮电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和美国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对比,得出比较分析与结论。第五章是后信息化时代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了不同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差异性要求,阐述了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要求,明确了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因子。从课程体系入手,描述了交往行动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与方法。第六章是后信息化时代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阐述并分析了面向人才潜在能力创新的原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潜在能力培养方法创新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面向教育环境创新的创业发展能力培养模式,提出原始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描述了冰川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法。第七章是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分析了客观社会合理化过程对信息技术个性化交往行动能力的需求,提出个性化能力培养的基本属性是尊重自我。描述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体系与方法。

江沩[4](2002)在《数字通信技术讲座》文中提出编者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通信已经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对通信系统以及现代通信网加以了解。本系列讲座共有十二讲,分三大部分,即现代通信网络的组成、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网络中的信息传输技术,系统地介绍现代通信网技术。

李惠敏,吴德本[5](2001)在《现代电信交换技术(1)》文中研究说明 本系列讲座系统介绍现代电信中主要交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对逐项交换技术展开分析,并着重于不同交换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本讲座将包括: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ATM交换、IP交换、标记交换、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光交换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对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等较成熟的技术只做概括性讲述,而对于ATM、IP交换、标记交换、MPLS、光交换等交换技术将给以较充分的讨论。

刘强[6](2012)在《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传播的历史证明,每一次传播媒介技术的改进和革新,尤其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既会对现有的某些思想观念造成强大冲击,同时也会对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基于中国实际不断调整优化的传播、实践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顺应时代的潮流、把握时代的特征,总结了中国独特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与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随着新媒体传播模式的不断更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开始进入"E-science"时代。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继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手机媒体也被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新媒体所具有的数字化、互动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使其更适应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如今包括手机报、手机电视、移动博客、微博、轻博、网络流媒体(网络电视、视频直播)、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网摘、社会化书签等内容聚合方式(RSS)、社会网络(SN)等新媒体的兴起和信息空间的拓展,新媒体的传播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模式、政治格局、意识形态、乃至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也给作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主体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论文首先通过对新媒体技术下媒介形态的具体分析,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其传播模式为前提,解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模式及其模式下的受众细分,并以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功经验为借鉴,重点探讨了手机新媒体和政务微博新媒体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群众路线”,日益彰显出新媒体实践的民族品格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普及中有序渐显其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使理论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并深刻理解,充分利用新媒体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服务,为大众化服务。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现实需要,又是历史使命,同时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直接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某些基本内容,还强烈地冲击着意识形态传统的传播观念、传播体制和传播手段。论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传播学、新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视角,在论述新媒体技术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着重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冲击、挑战下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危机,借鉴和利用当代先进的新媒体传播理念、技术手段和各种社会资源等条件,探索了新媒体技术下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路径以及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求,与大众千差万别的多样化需求相衔接,从而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继续成为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指南、精神力量和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保证,期望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和改进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侯群[7](2011)在《网络环境下信息通信类课程体系优化及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从全程全网的角度讲述各类通信技术,对所涉及的通信技术进行详细的讨论,构建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建立基于多种通信技术的实验平台(包括数据网、电话网、移动网、智能网、接入网、信令网、同步网、网管网、传输网等),以实用设备构建真实的通信实验环境,突出通信全程全网的整体性,实现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通信技术基本素质、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的教学实验平台。

赵泓扬[8](2011)在《《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网络建设与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分析了《现代通信网》课程的特点,总结了多来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方法,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的同时,建立了"现代通信网"教学网站,阐述了网站建设原则和方法,并研究了"现代通信网"教学网站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金文龙[9](2009)在《智能配电网讲座 第四讲 互动功能与高级量测体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除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外,智能配电网(SDG)不同于传统配电网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使用户由被动的电力消费者变为电网运行管理的积极参与者,而高级量测体系(AMI)是支持SDG互动功能的关键技术。本讲首先讨论SDG的互动功能及其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AMI的基本功能、系统构成、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李伟章[10](2001)在《现代通信网技术讲座(12)》文中认为

二、现代通信网技术讲座(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通信网技术讲座(1)(论文提纲范文)

(1)“五位一体”的《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过教学内容的重组优化和教材建设,构建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二探索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员的创新能力
三建立教学团队能力培养机制,促进科研能力向教学能力的转化
四建立并实施考核综合评价体系,增强学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五课程建设成果与经验总结
    (一)建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军队级精品教材,完善了教学资源体系
    (二)“五位一体”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锻炼和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
    (三)“五位一体”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提升了学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通信网》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优化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存在的问题
2.教学内容调整
3.教学手段改革
4.结论

(3)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二、后信息化时代带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新变革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有关概念诠释
        一、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后信息化时代与物联网
    第三节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相关文献评述
        一、关于后信息化的研究
        二、关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全球信息化浪潮及其在中国的演进
    第一节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第二节 新中国的信息化发展回顾
    第三节 后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与诉求
        一、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战略转向
        二、信息技术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三、后信息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后信息化与制度转型
        五、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诉求
第三章 我国邮电高校发展轨迹和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课题
    第一节 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历史发展沿革
    第二节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邮电高校面临的机遇和选择
        一、邮电高校人才培养进入大众化阶段
        二、邮电高校积极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
    第三节 我国邮电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国内本科高校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现状
        二、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
        三、后信息化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第四章 国内外高校信息学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第一节 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概述
    第二节 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方法
        一、知识基比较研究方法
        二、指导原理比较研究法
    第三节 我国邮电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第四节 美国高校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第五节 比较分析与结论
        一、知识基比较
        二、指导原理比较
        三、比较结论
第五章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综合素质提升
    第一节 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
        一、不同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差异性要求
        二、新时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
        三、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全而发展的教育理念
    第二节 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的理论依据与核心因子
        一、综合素质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二、综合素质培养与交往行动理论
        三、人文素质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核心因子
    第三节 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方法
        一、丰富教学内容长见识
        二、改进教学手段开眼界
        三、提高人文素质重交流
        四、调整师生关系促提升
    第四节 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
        一、能力与素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二、目标与需求相结合,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三、抓好课外实践教育,培养通信特色人才
        四、依托信息行业优势,构建交往行动培养环境
        五、对社会交往行动创新实践教育的认识与总结
第六章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第一节 培养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第二节 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依据与关键要素
        一、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与冰川理论
        二、人才的潜在能力与原始创新能力
        三、原始创新是人才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
    第三节 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面向潜在创新能力的创新实践培养方法
        二、面向创业创新发展能力的教育环境建设方法
    第四节 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一、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完善实践教育教学环境
        二、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丰富科技学术活动内涵
        三、打造科研创新团队苗圃,培育科技创新领头人才
第七章 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的个性化发展
    第一节 发展面向社会服务需求的个性化特征
    第二节 人才的个性化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基本属性
        一、个性化能力培养与建构主义
        二、个性化发展的基本属性是尊重自我
    第三节 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方法
        一、“意义建构”要素下信息学科的专业教学目标与特点
        二、“会话”要素下的多层次、自适应动态管理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三、“情境”要素下的创新教学平台设计与实施方案
        四、“协作”要素下的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方案优化
    第四节 人才的个性化能力培养实践
        一、依托邮电传统优势,突出行业特色办学
        二、坚持专业实践教学,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三、完善创新实践基地,优化专业体系建设
        四、建立创新实践综合平台,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五、个性化培养的成功案例——爱科工作室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国外文献
    二、国内文献
致谢
附录一: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附件1-1:邮电高校本科通信人才对人才培养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件1-2:用人单位对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件1-3:访谈提纲
附录二、MIT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附录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课程优化改革方案
附录四、南京邮电大学创新实践教改部分项目一览表
附录五、爱科工作室的创新理念及其培育的部分成员
附录六、爱科工作室本科成员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清单
附录七、爱科工作室成员课外科技活动获奖目录
附录八、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2010年创新项目立项一览表
附录九、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创新项目立项汇总表

(6)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的难点
        (二)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媒体基础概述
    一、新媒体的涵义及特征
        (一) 新媒体的涵义
        (二) 新媒体的特征
    二、新媒体的发展与趋势
        (一) 新媒体发展的主要类型
        (二) 新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
        (三) 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新媒体技术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
    一、新媒体技术的传播模式
        (一) 新媒体技术传播的本质内涵
        (二) 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基本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模式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本质内涵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模式
    三、传播模式中的受众分析
        (一) 新媒体技术传播的受众分析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三章 传统媒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实践应用
    一、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概况
        (一) 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
        (二) 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用
    二、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成果
        (一) 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成果
        (二) 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成果
    三、传统媒体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验
        (一) 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实际革命相结合
        (二) 民族特色: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三) 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多种传播手段相结合
第四章 手机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实践应用
    一、手机新媒体概述
        (一) 手机新媒体的概念内涵
        (二) 手机新媒体的传播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现状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形式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成绩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挑战
    三、马克思主义传播运用手机媒体的发展
        (一)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手机媒体新队伍
        (二) 构筑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手机媒体新阵地
第五章 政务微博新媒体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实践应用
    一、微博新媒体概述
        (一) 微博的产生背景和功能
        (二) 微博的传播特征和意义
    二、政务微博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特点与趋势
        (一) 政务微博在党委政府部门应用的特点
        (二) 政务微博在党委政府部门应用的趋势
    三、政务微博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问题与途径
        (一) 政务微博在党委政府部门发展的问题
        (二) 政务微博在党委政府部门发展的途径
第六章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分析
    一、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概况
        (一)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发展
        (二) 网络文化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二、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机遇和挑战
        (一)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机遇
        (二)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挑战
    三、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中存在的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传播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三) 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新媒体技术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路径探索
    一、优化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形象
        (一) 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二) 理论工作者应密切贴近群众生活
        (三) 传媒工作者应提升传播理论素养
    二、推进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内容
        (一) 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传播
        (二) 重点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传播
        (三) 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的传播
    三、更新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理念
        (一) 实现传统大众传播的人本化
        (二) 坚持网络舆论传播的导向化
        (三) 加强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化
        (四) 推进学术研究发展的纵深化
    四、整合新媒体环境中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结构
        (一) 以政治文明为导向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目标指向
        (二)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物质平台
        (三) 以文化繁荣为核心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实内容
        (四) 以社会稳定为保障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和谐环境
        (五) 以生态文明为目标构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公民意识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网络环境下信息通信类课程体系优化及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完整的“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体系, 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通信工程专门人才
    1. 指导原则
    2. 培养规格多样化
    3. 培养模式
    4. 特色定位
    5. 课程体系优化
二、理论联系实际, 构建通信技术全程全网实验平台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四、研究的特色和应用情况
    1. 研究的特色
    2. 项目的创新点
    3. 应用情况

(8)《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网络建设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现代通信网理论教学的改革
    2.1 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2.2 理论教学手段的改革
3 实验改革
    3.1 实验改革的目标
    3.2 实验改革的方法
4 网络建设与教学应用

(9)智能配电网讲座 第四讲 互动功能与高级量测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配电网的互动功能
    1.1 用电信息的互动
    1.2 需求侧响应
        1.2.1 需求侧响应的基本概念
        1.2.2 需求侧响应与智能电网
2 高级量测体系基本概念
3 高级量测体系的构成
    3.1 系统结构
    3.2 智能电表
    3.3 通信网络
    3.4 主站
4 国外高级量测体系应用案例
5 结语

(10)现代通信网技术讲座(12)(论文提纲范文)

2同步网
    2.1概述
    2.2数字同步网的同步方式
    2.3我国数字同步网的网络结构
    2.4各级时钟的设置
    2.5同步数字链路的组成
3电信管理网
    3.1概述
    3.2 TMN的物理体系结构
    3.3 TMN管理功能
        (1) 性能管理
        (2) 故障管理
        (3) 配置管理
        (4) 账单管理:
        (5) 安全管理:

四、现代通信网技术讲座(1)(论文参考文献)

  • [1]“五位一体”的《现代交换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 罗国明,朱磊,乔庐峰,陈庆华. 教育现代化, 2019(68)
  • [2]《通信网》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优化改革[J]. 张一杨. 电子世界, 2014(13)
  • [3]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邮电高校本科通信类人才培养为例[D]. 彭洋. 南京大学, 2012(06)
  • [4]数字通信技术讲座[J]. 江沩. 现代通信, 2002(01)
  • [5]现代电信交换技术(1)[J]. 李惠敏,吴德本. 有线电视技术, 2001(10)
  • [6]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D]. 刘强. 兰州大学, 2012(05)
  • [7]网络环境下信息通信类课程体系优化及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J]. 侯群. 中国电力教育, 2011(22)
  • [8]《现代通信网》课程教学网络建设与教学研究[J]. 赵泓扬.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1(06)
  • [9]智能配电网讲座 第四讲 互动功能与高级量测体系[J]. 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金文龙. 供用电, 2009(06)
  • [10]现代通信网技术讲座(12)[J]. 李伟章. 电信技术, 2001(12)

标签:;  ;  ;  ;  ;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讲座(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