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实时控制系统软件的分析与开发

织机实时控制系统软件的分析与开发

一、织机实时控制系统软件的分析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沈小其,何勇[1](2021)在《基于ARM和FreeRTOS的剑杆织机主控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针对目前国内高端剑杆织机纱线适应性不足、可靠性差、研发周期长的问题,设计以STM32F439为核心的剑杆织机主控系统。利用有限状态机原理对剑杆织机控制系统建模,实现控制系统软件的模块化设计,缩短软件开发周期。移植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对剑杆织机控制系统软硬件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利用FreeRTOS操作系统的任务调度和任务通信机制提高系统的实时性。通过阻塞延时机制对剑杆织机控制系统织造过程中的主轴角度捕获进行自我检测,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运行和调试表明该主控系统实时响应性良好,系统运行平稳可靠,能够满足高速剑杆织机的织造控制需求。

方凯[2](2021)在《立体编织物实时检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编织物编织成型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所以在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有非常多的应用。同时编织物力学性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编织角和跳纱都是影响编织物力学性能的关键。而在实际编织机工作过程中,对于编织物上的编织角、跳纱的检测依然停留在人工检测阶段,容易出现错检、漏检的现象,效率极低。本课题针对立体编织物加在加工生产时对编织物检测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机器视觉的立体编织物实时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由图像采集、实时检测软件、PLC控制三个部分组成,集成硬件与软件为一体。首先,根据企业的要求,对立体编织物实时检测系统进行一个总体的设计,并根据需求对硬件选型和软件功能模块进行设计。硬件选型包括工业相机、镜头、光源、图像采集卡、PLC、电机、驱动器等硬件的选型;软件功能模块包含硬件控制、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编织角检测、跳纱检测、数据存储与传输、PLC控制与结果显示一共7个模块。其中图像预处理、编织角检测和跳纱检测模块为本检测系统最重要的三个软件功能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主要是对编织物图像进行了增强、降噪、二值化、形态学处理与边缘检测等操作。在编织角检测模块中,对编织角的检测算法中的直线提取部分进行了优化并且验证了编织角检测的精确性和实时性;在跳纱检测模块中,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案: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霍夫变换。并对两种方案检测跳纱的精确性和实时性进行了测试和对比,总结了两种方案的适用场景和优劣势,最终确定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跳纱检测方案。然后,建立软件与PLC运动控制部分的数据传输,并设计了组态界面供人机操作和检测结果的实时显示。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多组实验测试。测试内容主要是对不同编织角下的编织物进行长时间的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对于编织物的编织角和跳纱的检测具有符合要求的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且能与PLC建立连接,做到可以在检测到故障时,实时地控制编织机电机的启停。检测精度和实时性已经基本符合企业应用的要求。

张浩鹏[3](2019)在《多臂机运行过程状态监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纺织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工业装备的结构不断趋于复杂化、精密化,各部件之间的耦合性增高,特别是当设备高速运行时,某些连接或组件故障会破坏整个生产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到人员的人身安全。电子多臂机作为无梭织机的提综装置,其性能的好坏会影响织机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组成多臂机的零件种类繁杂、数量繁多,人工装配导致多臂机的整体性能差异较大,造成多臂机实际工作时工作状态差异性较大。因此在日益复杂的纺织品生产要求下,电子多臂机运行过程状态参数的获取已成为市场及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江苏××科技组织开展《多臂机综合性能测试分析系统研制》的研究项目为背景,以该公司生产的LX405、LX407两种型号的电子多臂机为研究对象,开发多臂机运行过程状态监测系统;本文通过对多臂机运动过程分析,建立多臂机运动过程数学模型,并通过测绘多臂机零件建立多臂机运动过程三维模型,得出角速度、角加速度、角位移等运动规律曲线;提出多臂机按花样运动控制方法;通过传感器采集多臂机运行点位的状态参数,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得到多臂机运动过程中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来判定多臂机是否符合出厂要求;同时运动过程产生的大量数据,基于MRO故障维修系统,实现故障预警,定位故障位置,给出维修建议,得出维修评价,提高维修效率。系统建立后,能够通过友好的人机交互实现灵活的搭配花样顺序、时间有针对的控制多臂机运动,通过一次设置花样,就可以完成测试,不需要反复操作,大大节省了劳动力;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对多臂机运行参数的获取,实现多臂机数字化测试,用数据来评价多臂机的性能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通过MRO故障维修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故障发生位置,提早解决,避免引发更大故障;通过知识云提取相应的维修策略,提出维修指导意见,辅助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

许云鑫[4](2019)在《基于嵌入式软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综合全球纺织加工领域,我国一直处于纺织产品生产大国的地位,尤其是无梭织机飞速发展的今天,剑杆织机以其速度高、可靠性强等因素一直在织造行业处于龙头位置。剑杆织机控制系统是决定其综合性能的重要环节,而用户更加青睐于运行可靠、后期维护成本低的控制系统。为使剑杆织机实现自动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剑杆织机的生产效率、提高系统的可编程性、降低故障发生频率,论文研制了基于嵌入式软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并在现场进行试验和应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阐述了剑杆织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现场需求,研究总结了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2.根据剑杆织机的工艺需求以及嵌入式软PLC的实现要求,设计了以STM32F407ZGT6为核心的嵌入式软PLC硬件系统总体方案。以硬件系统为基础,提出了由底层驱动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的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的软件结构。3.根据嵌入式软PLC硬件系统总体方案,对嵌入式软PLC系统的电源模块、核心电路模块、I/O模块、通讯模块以及拓展模块进行了结构化设计。通过模块化硬件设计,增强了系统的通用性和可拓展性,缩短了开发周期与成本。4.以嵌入式软PLC硬件平台为基础,根据IEC1131-3工业控制编程国际标准,以实现软PLC功能为主要目的,编写嵌入式软PLC底层驱动软件,对PLC的输入刷新、扫描周期、输出刷新等重要环节通过底层驱动软件进行配置说明;分析总结剑杆织机工艺需求的关键,设计实现剑杆织机工艺的应用程序。5.分析总结出剑杆织机织造过程中经纱张力调控的重要地位,对剑杆织机运行过程中影响经纱张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整定传统PID算法的经纱张力调控方式。并运用MATLAB对遗传PID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通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有效的提高了对剑杆织机经纱张力的调控精度。6.对整套剑杆织机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验证试验及现场应用调试,通过验证系统的功能性,证实本系统达到实际的工业应用需求;在现场实际调试的过程中,证实本套系统可以稳定可靠的长时间运转在现场环境中。

周正驰[5](2019)在《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针织行业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成的产业链。其中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作为编织机的一种,其效率高、成本低、定制性强,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稳固住国内市场,并且扩展国外市场,本课题设计改良了现阶段国内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控系统,能够适应七针、十针、十三针等针板,可以编织各种特殊形状的手套,以及更多、更复杂的提花花型,满足了现今人们对手套品质、美观程度日渐提高的要求。同时,提高控制系统稳定性,增加更多的功能模块,提升了机器生产效率,可以一人管理数十台机器,并且机头编织速度达到1.5m/s,平均每6分钟完成一双复杂的提花成人手套,比传统机器效率提高了 2~3分钟左右,大大减少了如今日益提高的人力成本。因此本课题开发的新型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价值。本文首先叙述了针织行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研究背景,并着重介绍了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技术分析。接着说明了本课题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机械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之后根据功能需要和技术指标制定了硬件系统方案和软件系统流程,并提出了以两路独立CAN总线为通讯方式,多硬件单板的电控系统方案以及使用ARM+CPLD的多处理器结构提高产品性能。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以及设计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了对伺服电机,8台步进电机,16个电磁铁以及12个选针片的协调动作控制,4台三相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以及人机交互功能模块的设计。同时,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思路,包括了花型解析流程,编织控制逻辑,步进电机控制流程,CPLD逻辑控制步骤以及各通讯协议。最后,所设计的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经过模块测试以及多次的现场联调,完成了目标要求。并在之后近一年的国内外市场检验下,不断的更新升级,使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不断提高,辅助功能越来越多,人机交互系统更为人性化。相比较国内其他的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有着高性价比的市场优势。

刘望[6](2017)在《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系统研发》文中认为目前,国内外研发的织机现场生产过程监测系统实现了织机现场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测、存储、统计和报警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纺织企业的生产监测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但是,为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现场感知和积累的大数据,更好地展示隐性知识,面向织机现场生产过程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成为新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选题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并得到了国家纵向项目《制造物联现场数据融合与集成技术研究与开发》(NO.2014BAF07B01)的资助。在深入企业调研和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对其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并设计实现了原型系统,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企业现场生产需求的调研,详细分析了系统的信息需求、技术需求和功能需求,针对织机现场生产的环境特点,提出了一种二分四层的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系统架构,并提出了可行的系统设计方案,为实现织机生产状态规则知识提取和织机生产状态预测打下坚实的基础;(2)为了更好地展示生产能力,结合织机现场生产过程不同维度的统计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设计了数据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挖掘了织机现场生产能力,为织机调度和排产提供了重要依据;(3)通过分析影响织机生产状态预测的各类指标,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织机生产状态规则提取模型,采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规则提取方法对海量的织机生产状态数据进行规则生成,并在构建织机生产状态规则知识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相似度的正向推理方法,从而实现织机生产状态预测;(4)以某纺织厂的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需求为背景,采用MFC语言以及SQL SERVER数据库等技术,开发了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系统,经实际应用,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图34幅,表16个,参考文献94篇。

常波[7](2017)在《基于STM32的织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大部分纺织企业现有的生产管理模式中,对生产过程中各类数据信息的统计依然采用人工抄写计算的方式,因这种方式易于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不仅人工成本高、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STM32的织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时准确地感知织机运行状态数据以及影响织机生产能力的现场环境数据。本课题得到了国家纵向项目《制造物联应用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NO.2014BAF07B00)的资助。在阅读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织造生产管理的调研和需求分析,研究了基于STM32的织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系统的各个关键技术,并开发实现了原型系统,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数据采集系统研究和应用现状;(2)深入调研了目前我国纺织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现状、业务需求、织机设备和生产工艺,以及影响纺织品生产的其他要素;(3)设计并开发了以STM32F407VGT6为核心处理器的终端采集系统,实现了织机生产过程中运行状态数据和生产车间温度、湿度数据的实时采集与预处理;(4)针对采集的多源异构数据特点,研究和构建了基于异构数据源的数据融合中间件,以满足上层应用所需的数据。(5)在此基础上,与某企业的毛纺厂合作,开发了织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对系统核心功能及关键部分进行了现场测试,实现了对采集数据的实时监测、融合处理、存储与统计。经实际测试应用,得到了企业的认可,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图48幅,表12个,参考文献79篇。

俞齐鑫[8](2016)在《基于电液技术的织物组织自动调节机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对高品质、多样性纺织品的需求,研制高速度、高精度以及能够自动调节织物组织花色的喷气织机已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主导,而喷气织机最主要的运动机构就是开口机构,它的性能决定着织机的运转速度、生产效率、织物品质以及织物花色品种。国内大多数喷气织机采用的是传统共轭凸轮开口机构,这种织机存在速度低、精度差、改变织物组织花色需要更换凸轮等缺点。虽然国内发展对电子开口技术的研究,但是目前还处于基础阶段,电子开口机构还得需要从国外引进,因此研制国内自己的电子开口机构将成为发展趋势。本课题针对传统开口机构的不足,提出采用液压伺服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来控制综框运动,取代了传统凸轮机构驱动综框运动。采用电液伺服控制的方法,提高开口运动的响应速度及控制精度,并且实现了开口运动参数通过计算机软件来设置的全自动化控制。本文以对伺服油缸的运动控制为核心,对电液开口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包括机械结构、液压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系统软件设计。首先,根据传统开口结构,设计了与液压系统合理连接的机械结构,且其具有对运动位移起到放大的作用;其次,根据设计出的液压系统原理图对主要液压元器件进行选型,并建立了其数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其稳定性;然后,对控制系统的主要电气元器件进行选型,绘制硬件电路图,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优化;最后,根据控制系统的实现功能,对下位机控制器PAC用Twin CAT编程和对上位机监控界面用Lab VIEW编程,并采用TCP/IP的ADS通讯协议进行上、下位机通讯。通过样机试验,表明该套电液开口机构频率达到10Hz时,系统能够平稳运行,并所有的开口运动参数都可以通过监控界面设置完成,实现了全自动化控制。图50幅,表10个,参考文献56篇。

崔定国[9](2015)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缝针织企业MES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国际市场竞争压力,传统制造型企业急需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改造升级,提升日常的生产管理水平。工业物联网作为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机器换人”重大发展战略的主要切入点,对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位于企业上层计划管理和底层工业生产之间,起到弥补它们之间“鸿沟”的作用。解决企业计划层与车间控制之间“信息断层”的关键是要有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及时交互。而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等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获取物体的相应数据,然后与通信网络互通互联,实现对任何物体的智能识别、跟踪、监控和管理。本课题以浙江芬雪琳针织服饰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信息化、智能化生产管理水平,满足企业对生产过程的全方位实时在线监控的需求,集成物联网技术作为可靠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手段,通过深入企业生产现场的实际调研,建立了一个集前道车间织机集群管理系统、智能工序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后道工序生产管理系统等功能于一体的无缝针织企业MES系统。通过数据融合与企业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对整个生产作业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控、全面调度与管理,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和执行力,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随着本系统在企业的实地应用,企业的生产周期在不断缩短,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增长,表明本系统对提升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人工成本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继续探究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向更深层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得到芬雪琳公司的认可和授权之后,本人在开发完成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缝针织企业MES系统的基础上,向国家版权局申请计算机软件着作权,并且已经获得两份证书。

罗东升[10](2014)在《织机实时织造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文中提出织机实时织造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实时地对织机织造数据进行获取和管理,能为管理者提供实时的织机织造情况,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对生产和设备进行管理,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针对目前织造企业普遍存在织机类型多、设备繁杂等非常不利于实现织造企业的实时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对织机与提花机之间接口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接口植入的织机织造实时数据获取方式。基于此,首先设计了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织机实时生产数据采集的采集卡,实现织机生产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并通过TCP/IP协议网络将信息传输到服务器上。其次,在服务器端研发了一个数据接收存储程序,用于缓冲来自于各个采集卡的网络数据和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储。还设计实现了一个前台管理服务程序,用于展示当前织机的生产状态,并能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和查询。主要的成果和工作如下:1.根据不同类型织机都需要有提花机才能工作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在织机提花机接口中进行系统植入的方式,从而解决了由于各种不同织机在硬件上的差异导致的系统不兼容问题;2.基于ARM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可以实时收集织造数据的采集电路。该采集电路选择ARM CortexM3作为主芯片,设计的采集卡电路较好地完成异构织机实时织造数据的采集与传输;3.在服务器端,研发了缓冲接收程序,用于实时织造数据包的接收与数据的定时录入,减轻了服务器的数据读写压力确保了数据的安全,设计了客户端应用软件,用于展示当前织机的实时状态,织造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该系统研发完成以后,在弘生集团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织造企业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二、织机实时控制系统软件的分析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织机实时控制系统软件的分析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2)立体编织物实时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机器视觉概述
    1.3 机器视觉在织物检测上的应用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立体编织物实时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 需求分析
        2.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2.2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2.3 硬件设计
        2.3.1 工业相机选型
        2.3.2 镜头选型
        2.3.3 光源选型
        2.3.4 图像采集卡选型
        2.3.5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选型
        2.3.6 电机及其对应驱动器的选型
    2.4 软件设计
        2.4.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2.4.2 软件开发环境
        2.4.3 相机SDK功能类介绍
        2.4.4 数据存储
        2.4.5 数据传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像预处理与编织角检测
    3.1 检测对象选取
    3.2 图像预处理
        3.2.1 图像增强
        3.2.2 图像降噪
        3.2.3 图像二值化
        3.2.4 形态学处理
        3.2.5 边缘检测
    3.3 编织角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跳纱检测
    4.1 跳纱概述
    4.2 基于机器学习的跳纱检测
        4.2.1 特征提取
        4.2.2 特征匹配
    4.3 基于霍夫变换的跳纱检测
    4.4 两种跳纱检测方法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体编织物实时检测系统实验与分析
    5.1 控制系统整体方案
    5.2 人机界面设计
    5.3 PLC主要功能
    5.4 控制功能
        5.4.1 启停控制
        5.4.2 主机转速
        5.4.3 滑台控制
    5.5 实物搭建准备
    5.6 不同编织角情况下的实验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多臂机运行过程状态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臂机发展过程
        1.2.2 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2.3 国外多臂机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多臂机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臂机运动过程及监测点分析
    2.1 多臂机运动过程分析及监测项目理论仿真分析
        2.1.1 多臂机运动过程分析
        2.1.2 多臂机旋转变速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2.1.3 多臂机旋转变速机构数学模型的建立
        2.1.4 理论仿真结果分析
    2.2 数据采集监测点的确定
    2.3 参数获取方式分析
        2.3.1 传感器选型
        2.3.2 传感器安装方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臂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3.1 多臂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的组成
    3.2 硬件核心电路组成
        3.2.1 MCU控制单元
        3.2.2 晶振选择
        3.2.3 滤波电路模块设计
        3.2.4 电磁铁电流测量电路设计
    3.3 基于多种通讯方式的复杂通信网络的搭建
    3.4 电磁铁控制方法设计
    3.5 系统硬件实现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臂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单片机程序设计
    4.2 运动控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2.1 分级管理功能的实现
        4.2.2 花样编辑界面设计
        4.2.3 运动参数设置界面
        4.2.4 测试过程显示界面
    4.3 分布式多臂机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3.1 基于FourInOne(四不像)的分布式采集系统总体架构
        4.3.2 分布FourInOne式采集系统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4.4 基于知识云的多臂机MRO设备维护系统
        4.4.1 MRO系统概述
        4.4.2 多臂机MRO闭环集成系统
        4.4.3 多臂机的闭环MRO智能设备维护
        4.4.4 MRO故障维修系统界面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监测系统整合及实验验证
    5.1 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及测试
    5.2 测试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基于嵌入式软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嵌入式软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剑杆织机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剑杆织机及其控制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剑杆织机及其控制系统国外发展现状
        1.2.2 剑杆织机及其控制系统国内发展现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3.1 嵌入式软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目标
        1.3.2 嵌入式软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内容
        1.3.3 嵌入式软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剑杆织机系统功能分析与控制系统结构
    2.1 剑杆织机系统功能与工艺分析
    2.2 剑杆织机系统集成方案
        2.2.1 主电机模块
        2.2.2 慢电机模块
        2.2.3 刹车、离合模块
        2.2.4 平综和开口模块
        2.2.5 选纬模块
        2.2.6 送经和卷取模块
        2.2.7 传感器模块
    2.3 剑杆织机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结构
        2.3.1 剑杆织机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硬件平台结构
        2.3.2 剑杆织机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软件整体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剑杆织机嵌入式软PLC硬件平台结构设计
    3.1 多电源转换单元设计
    3.2 MCU电路
        3.2.1 MCU供电电路
        3.2.2 时钟电路
        3.2.3 复位电路
        3.2.4 启动模式配置电路
    3.3 存储电路
    3.4 输入电路
        3.4.1 通用数字量输入电路
        3.4.2 高速脉冲输入电路
        3.4.3 模拟输入电路
    3.5 输出电路
        3.5.1 通用数字量输出电路
        3.5.2 高速脉冲输出电路
        3.5.3 模拟输出电路
    3.6 通信电路
        3.6.1 RS485 电路
        3.6.2 RS232 电路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4.1 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底层软件结构设计
        4.1.1 传统PLC的工作原理
        4.1.2 嵌入式软PLC系统的工作原理
        4.1.3 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底层软件驱动设计
    4.2 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结构设计
        4.2.1 系统应用主程序设计
        4.2.2 慢车系统软件设计
        4.2.3 停车软件设计
        4.2.4 张力调节系统软件设计
    4.3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控制系统在剑杆织机张力控制的应用分析
    5.1 影响经纱张力的因素
        5.1.1 送经对张力的影响
        5.1.2 开口对张力的影响
        5.1.3 打纬对张力的影响
    5.2 PID控制算法在张力控制的应用
    5.3 基于遗传算法的PID参数整定优化
        5.3.1 遗传算法的概念
        5.3.2 遗传算法对PID的优化
        5.3.3 遗传算法PID控制的仿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剑杆织机嵌入式软PLC系统测试与实验
    6.1 嵌入式软PLC硬件平台模块测试
        6.1.1 电源测试
        6.1.2 最小系统测试
        6.1.3 通信测试
        6.1.4 I/O模块测试
    6.2 嵌入式软PLC系统测试
        6.2.1 梯形图程序下载
        6.2.2 梯形图程序在嵌入式软PLC平台的验证
    6.3 嵌入式软PLC控制系统对剑杆织机张力控制的测试
    6.4 现场系统实验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5)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发展趋势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内容
    1.6 论文内容结构安排
第2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系统方案设计
    2.1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机械结构
    2.2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子控制系统
    2.3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工作原理
    2.4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电子控制硬件系统结构
        2.4.1 机身主控板框架构成
        2.4.2 机头部分硬件框架构成
        2.4.3 多路异步电机控制板框架构成
        2.4.4 人机交互系统板框架构成
    2.5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的整体软件设计概述
    2.6 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电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电控系统框架
    3.2 机身主控板硬件设计
        3.2.1 三核处理器的选择及其最小系统
        3.2.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3.2.3 伺服电机控制电路
        3.2.4 撞针报警电路设计
        3.2.5 输入输出控制电路
        3.2.6 掉电存储电路
        3.2.7 PCB设计
    3.3 机头控制驱动板硬件设计
        3.3.1 控制芯片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3.3.2 度目电机控制电路
        3.3.3 电磁铁与选针器的应用电路设计
        3.3.4 PCB设计
    3.4 多路异步电机控制板硬件设计
        3.4.1 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设计
        3.4.2 相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3.4.3 PCB设计
    3.5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3.5.1 CAN通讯
        3.5.2 无线模块
    3.6 电源模块整体设计
        3.6.1 整体供电方案设计
        3.6.2 数字电源设计
    3.7 整体设计注意事项以及防干扰措施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交互系统硬件设计
    4.1 人机交互显示屏板整体结构设计
    4.2 主控芯片的选择及其外围电路
    4.3 显示屏的选择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4.4 人机交互模块电路设计
        4.4.1 薄膜键盘输输入模块
        4.4.2 SD卡及USB模块的应用
        4.4.3 实时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4.5 整体设计注意事项以及防干扰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控制软件的整体框架
    5.2 通讯单元软件设计
        5.2.1 CAN总线通讯
        5.2.2 板级通讯程序的实现
    5.3 人机交互系统软件设计
    5.4 机身控制单元软件设计
        5.4.1 机身主控单元程序设计
        5.4.2 步进电机模块驱动软件实现
    5.5 CPLD逻辑程序设计
        5.5.1 机身控制逻辑程序的实现
        5.5.2 机头控制逻辑程序的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实现与结果分析
    6.1 开发平台与调试工具
    6.2 硬件模块调试
        6.2.1 电源测试
        6.2.2 机头驱动模块调试
        6.2.3 各类电机模块调试
        6.2.4 人机交互系统调试
    6.3 通讯系统调试
        6.3.1 CAN总线通讯调试
        6.3.2 无线模块通讯调试
    6.4 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整机联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6)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织机现场生产过程监测系统研究现状
        1.2.2 智能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文组织结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粗糙集理论的基本概念
        2.1.1 信息系统与知识表达
        2.1.2 不可分辨关系
        2.1.3 可辨识矩阵与可辨识函数
        2.1.4 约简与核
        2.1.5 属性权重
    2.2 产生式规则理论
        2.2.1 规则的表示形式
        2.2.2 规则可信度及相似度计算
        2.2.3 规则推理方式
        2.2.4 搜索和冲突消除策略
    2.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规则提取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1.1 信息需求分析
        3.1.2 技术需求分析
        3.1.3 功能需求分析
    3.2 系统设计
        3.2.1 系统体系结构
        3.2.2 系统功能模块
        3.2.3 数据库设计
    3.3 本章小结
4 织机生产状态预测方法的研究
    4.1 影响织机生产状态预测的指标分析
    4.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织机生产状态规则提取模型
    4.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织机生产状态规则提取方法
        4.3.1 织机生产状态数据收集
        4.3.2 数据预处理
        4.3.3 属性约简
        4.3.4 规则生成
        4.3.5 规则过滤
    4.4 织机生产状态规则生成验证
        4.4.1 导入数据
        4.4.2 属性约简
        4.4.3 规则生成
    4.5 织机生产状态规则推理实现
        4.5.1 规则匹配
        4.5.2 规则推理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平台与开发工具
    5.2 系统功能实现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STM32的织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相关技术基础
    2.1 嵌入式技术
        2.1.1 嵌入式技术及嵌入式系统简介
        2.1.2 嵌入式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2.2 WIFI技术
        2.2.1 WIFI技术概述
        2.2.2 WIFI技术特点
        2.2.3 WIFI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3 基于STM32的织机运行状态数据终端采集系统设计
    3.1 业务需求分析
    3.2 终端采集系统整体结构
    3.3 终端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3.3.1 主控芯片及传感器的选择
        3.3.2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3.3.3 数据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3.3.4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3.3.5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3.3.6 JTAG接口电路设计
    3.4 终端采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3.4.1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3.4.2 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4 织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开发工具选择及设备选型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 外部接口设计与实现
    4.4 数据融合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4.4.1 数据融合的关键问题
        4.4.2 数据融合中间件的设计目标
        4.4.3 数据融合模型
        4.4.4 数据融合的具体实现机制
        4.4.5 数据融合规则
    4.5 数据库的设计
    4.6 系统部分运行实例
5 织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5.1 通信测试
    5.2 数据采集监测测试
    5.3 测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电液技术的织物组织自动调节机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开口机构的发展现状
        1.2.1 国外开口机构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开口机构的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及关键技术问题
        1.3.1 课题来源
        1.3.2 关键技术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开口机构介绍
    2.1 开口机构工艺参数
        2.1.1 梭口
        2.1.2 开口运动周期
    2.2 开口机构的类型
        2.2.1 曲柄连杆开口机构
        2.2.2 凸轮开口机构
        2.2.3 多臂开口机构
        2.2.4 提花开口机构
        2.2.5 电子开口机构
    2.3 开口机构综框运动规律
    2.4 电液开口机构
        2.4.1 设计要求及技术参数
        2.4.2 电液开口机构总体方案设计
        2.4.3 电液开口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2.4.4 电液开口机构运动规律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电液开口机构的机械结构设计与液压系统设计
    3.1 机械结构设计
        3.1.1 机械结构组成
        3.1.2 开口放大研究
    3.2 液压系统设计
        3.2.1 液压系统组成
        3.2.2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3.3 液压系统主要元器件选型
    3.4 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与仿真分析
        3.4.1 液压泵数学模型
        3.4.2 阀控缸动力执行元件的数学模型
        3.4.3 液压系统传递函数方块图
        3.4.4 液压系统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控制系统硬件与控制算法设计
    4.1 控制系统的组成
    4.2 控制系统的功能
    4.3 控制器PAC的模块配置
    4.4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4.4.1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4.4.2 控制系统主要元器件参数
    4.5 控制系统主要硬件连接电路
    4.6 控制原理与控制算法
        4.6.1 控制原理
        4.6.2 控制算法
    4.7 小结
5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5.1 下位机软件设计
        5.1.1 软件程序功能模块
        5.1.2 主要功能模块编程
        5.1.3 运动规律设计
    5.2 上位机软件设计
        5.2.1 上位机软件功能
        5.2.2 上位机程序编程
        5.2.3 ADS通讯协议
    5.3 小结
6 系统试验
    6.1 开口运动试验
    6.2 放大比试验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申请专利
致谢

(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缝针织企业MES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及项目来源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1.3 项目来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缝针织企业MES系统相关理论
    2.1 物联网相关理论
        2.1.1 物联网的定义
        2.1.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2.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2.2 MES相关理论
        2.2.1 MES的定义
        2.2.2 MES功能模型
        2.2.3 MES典型体系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与架构
    3.1 企业需求分析
    3.2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3.3 系统整体架构与设计思想
        3.3.1 系统整体架构
        3.3.2 系统设计思想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开发与实现
    4.1 织机集群管理系统
        4.1.1 系统架构
        4.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3 数据库实现
        4.1.4 系统开发与实现
    4.2 智能工序数据实时采集系统
        4.2.1 后道工序数据采集流程分析
        4.2.2 系统架构
        4.2.3 设计与实现
    4.3 后道工序生产管理系统
        4.3.1 系统架构
        4.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3.3 数据库实现
        4.3.4 系统开发与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施与应用
    5.1 系统实施与测试
    5.2 系统应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织机实时织造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课题相关工作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织机织造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2.1 实时织造数据信号采集
    2.2 几种数据传输方式
        2.2.1 机械方式
        2.2.2 电信号方式
        2.2.3 工业现场总线
        2.2.4 通讯协议
    2.3 接口植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织机实时织造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整体需求分析
    3.3 系统设计
        3.3.1 系统架构设计
        3.3.2 软硬件选型与设计
        3.3.3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与实现
        3.3.4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织机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采集卡硬件设计与实现
        4.2.1 Cortex-M3性能分析
        4.2.2 微控制单元的选型
        4.2.3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4.3 嵌入软件设计与实现
        4.3.1 开发环境
        4.3.2 电信号方式处理
        4.3.3 通讯协议处理
        4.3.4 UDP协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织机实时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织机实时织造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5.3 织机实时织造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
    5.4 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5.5 缓冲程序设计
    5.6 客户端应用软件实现
    5.7 实际使用情况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织机实时控制系统软件的分析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RM和FreeRTOS的剑杆织机主控系统设计[J]. 沈小其,何勇. 制造业自动化, 2021(12)
  • [2]立体编织物实时检测系统设计[D]. 方凯. 东华大学, 2021(01)
  • [3]多臂机运行过程状态监测系统设计[D]. 张浩鹏.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2)
  • [4]基于嵌入式软PLC的剑杆织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 许云鑫.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5]全自动提花手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 周正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织机现场生产过程智能监测系统研发[D]. 刘望.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1)
  • [7]基于STM32的织机运行状态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常波.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1)
  • [8]基于电液技术的织物组织自动调节机能研究[D]. 俞齐鑫. 西安工程大学, 2016(06)
  • [9]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无缝针织企业MES系统[D]. 崔定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05)
  • [10]织机实时织造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D]. 罗东升.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织机实时控制系统软件的分析与开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