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切比雪夫最优滤波器设计

广义切比雪夫最优滤波器设计

一、广义Chebyshev最优滤波器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倩[1](2021)在《新型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第五代和第六代移动通信的发展,高性能宽带微波滤波器的综合理论与设计具有十分广泛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针对带外具有传输零点的宽带滤波器结构及其设计理论进行研究,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宽带滤波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宽带滤波器设计理论,并成功设计出三种具有损耗低、矩形系数好、结构紧凑的高性能宽带滤波器。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提出了基于奇偶模分析的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设计理论,并应用该理论设计出带有环形开路枝节的宽带平行耦合线滤波器。首先,通过奇偶模分析获得滤波器的传输零点,构造理想广义切比雪夫函数;其次,通过分析理想系统函数与利用奇偶模分析得到的系统函数,得到以滤波器各部分特性阻抗为待定系数的非线性方程组;最后,编程计算非线性方程组,完成滤波器的理论设计。理论结果、仿真结果、实验结果的吻合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也说明该理论可以应用于对称结构的宽带滤波器的设计。第二,提出了基于转移矩阵分析的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设计理论,并应用该理论设计出带有阶梯阻抗开路枝节的宽带平行耦合线滤波器。首先,利用转移矩阵级联计算得到该滤波器系统函数;其次,根据预定的传输零点位置构造出理想广义切比雪夫系统函数;最后,利用最小平方误差原理编程计算出滤波器各部分特性阻抗值,完成滤波器的理论设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理论设计得到的带有阶梯阻抗开路枝节的宽带平行耦合线滤波器具有良好的通带和阻带特性。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模双环谐振器的新型宽带滤波器。利用奇偶模输入导纳分析了三模双环谐振器的传输极点和零点的产生机理。全波电磁场仿真与加工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可以在指定的低阻带和高阻带的位置产生传输零点,从而实现了在截止频率附近产生迅速的衰减。该滤波器结构紧凑,可应用于多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型化设计。

庞博[2](2021)在《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运行高频振荡抑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电在能源供给的地位日渐重要,其中基于双馈感应电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风电系统凭借其变流器容量小、运行控制灵活的优点成为了风电系统的重要机型。风电机组和电网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引发的宽频振荡问题,是当前影响风电并网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风电机组并网运行的高频振荡作为互联系统稳定性问题之一,其对应的抑制技术的是当前风电并网运行亟需的关键技术之一,高性能振荡抑制技术的提出将能显着提升风电机组安全并网、稳定运行能力,为风电机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本文针对风电机组并网运行的高频振荡问题,从抑制技术对电网状态适应性、抑制技术对机组参数适应性、风电柔直接入场景下的振荡抑制技术三个方面对DFIG机组并网运行高频振荡抑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针对现有振荡抑制技术在电网并补电容切换、电网存在背景谐波场景下出现的振荡抑制失效问题,通过分析并补电容切换、电网存在背景谐波时互联系统高频振荡变化特征,研究了同时实现高频振荡抑制及电网谐波抑制的DFIG机组阻抗特征要求,提出了具有应对频率偏移、兼顾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虚拟变频电阻(Virtual Frequency-Variable Resistance,VFR)技术,实现了谐波并补电网下的振荡抑制和谐波电流抑制性能的兼顾提升。针对现有技术未充分利用机侧变流器(Rotor Side Converter,RSC)和网侧变流器((Grid Side Converter,GSC)协同控制能力,以实现机组多目标灵活运行的问题,通过分析DFIG系统在机/网侧引入阻抗重塑对机组阻抗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实现振荡和谐波电流抑制的多目标分配原则,提出了DFIG系统双变流器“振荡-谐波”多目标协同抑制方案,实现了具有振荡抑制能力风电机组的电流和功率多目标灵活优化。2、针对现有振荡抑制技术及VFR技术在单台机组参数偏移时振荡抑制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基于H∞优化控制的DFIG系统阻抗重塑方法,研究了用于设计H∞控制器的DFIG系统广义被控对象建模方法,分析了广义被控对象模型的权重系数设计原则,提出了具有单机参数抗扰性的DFIG系统H∞振荡抑制方法,增强了高频振荡抑制器对单一机组参数偏移的适应性。针对H∞振荡抑制方法应用于具有较大参数差异的不同容量机组时,需要根据机组参数对控制器参数进行重新设计,否侧振荡抑制失效的问题,研究了基于电压前馈的DFIG机组阻抗重塑方法,该方法在无需机组参数获取的前提下可实现DFIG系统阻抗重塑,且阻抗重塑效果无关于机组参数。同时基于电压前馈控制对基频控制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兼顾振荡抑制性能和基频运行性能的振荡抑制器设计原则。该方法避免了振荡抑制器应用于不同机组时的控制器参数整定过程,提升了振荡抑制技术的工程实用性。3、针对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的高频振荡问题,建立了电压控制模式下柔直电站风场侧输出阻抗模型,分析了风电柔直互联系统的振荡机理及系统失稳关键因素,研究了WFSVC控制延时对提出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附加电压反馈的WFVSC延时消除控制器((Delay Eliminating based Damping Controller,DEDC),实现了风电柔直并网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进一步,研究了计及输电线作用下的风电柔直互联系统的高频振荡的发生机理,分析了WFVSC控制延时及输电线路的容性作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结合DEDC附加并联谐振无源阻尼的WFSVC混合阻抗重塑策略,改善了带考虑传输线路的风电柔直系统阻尼特征,实现了风电柔直并网的高频稳定性能提升。

陈亚彬[3](2021)在《加速度和位移双谱匹配地震动选取及合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地震动是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重要数据基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可以科学地揭示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评估其抗震水平。因此,科学合理的地震动选取理论和方法一直是地震工程和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新一代基于性态和韧性的抗震设计对设计地震动的确定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各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地震动选取规则,但由于地震动的强随机性且对结构的破坏形式复杂,对于如何选取既能体现目标抗震水平又能充分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的典型地震动尚存在争议。传统方法通常采用增加地震动数量的方式提高地震动选取方法的可靠性,但当结构模型规模较大或者结构进入高度非线性响应等问题时将显着增加计算量。为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震动选取方法,该方法同时以加速度和位移设计谱为目标谱,从实际地震动中选取可同时匹配两种设计谱的记录,并基于加速度小波方法对所选地震动进行修正以提高地震动反应谱与设计谱的匹配水平,最后,在以上两种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地震动强度向量,并设计新型的地震动抽样方法,研究地震动数量对结构抗震性态评估的影响。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地震动数据处理是地震动选取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高通滤波截止频率是地震动数据处理的重要参数,其值的选取对长周期位移谱的影响却非常显着,因此可能导致结构非线性响应估计偏差。为了得到更可靠地震动位移谱,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通滤波截止频率确定方法:采用地震动P波到达之前的瞬态位移平均值和结束时刻的位移作为标定参数,并通过地震动峰值位移(PGD)做规准化处理,采用基于曲率的角点检测方法得到滤波后位移时程和PGD不显着变化的临界值,确定地震动的高通滤波截止频率。最后与前人提出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了滤波截止频率对非弹性位移谱和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的影响。(2)长周期位移谱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地震动的低频能量,地震动选取时提高位移谱匹配可以降低地震动低频能量的离散性,降低结构响应估计离散性。尽管地震动选取时长周期加速度反应谱的变异系数较小,然而其长周期位移谱离散性却十分显着。为了选取与目标加速度和位移谱谱型匹配的地震动,本文提出了基于非支配序多目标优化算法选取地震动。该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平稳分布马尔科夫链的抽样方法得到匹配长周期位移谱的初始种群;其次,基于多元正态分布方法得到短周期加速度模拟谱,通过加速度谱匹配方法快速进化种群,得到匹配两个目标谱的地震动。最后,对比分析考虑长周期位移谱匹配与仅考虑加速度匹配地震动选取方法对框架结构(RCF)最大响应估计的影响。(3)结构抗倒塌估计是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仅考虑谱型匹配的传统地震动选取方法需要较多的地震动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因此计算量较大。考虑目标谱谱型匹配的地震动选取方法可以反映地震动的幅频特性,但并不能反应地震动持时特性,那么,匹配设计谱选取有限数量地震动得到的结构抗倒塌估计计算结果可能不可靠。本文采用匹配设计谱的合成地震动分析地震持时与结构抗倒塌估计的相关性,通过匹配设计谱的地震动研究与结构抗倒塌估计相关的地震动参数,提出一种新的地震动强度向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考虑持时和双谱匹配的地震动选取方法。分析地震动数量对6个RCF结构抗倒塌估计的影响,给出合理估计结构抗倒塌估计的地震动数量。(4)基于天然地震动的合成方法是时程分析过程中天然地震动数量不足或计算结果离散性较大时的有效方法,它既可以研究谱匹配水平对结构响应估计的影响,也可以研究地震动参数对结构响应估计的影响。但是当地震动长周期位移谱与位移设计谱偏差较大时,传统合成方法得到的地震动位移时程可能出现基线偏移。为此,本文采用多分辨率的小波包变换方法分析地震动各频率成分的反应谱特性,重新调整地震动成分,并采用遗传算法得到各频率成分的系数,线性叠加得到与目标设计谱匹配的合成地震动。最后,对比分析与设计谱匹配的天然地震动和合成地震动对RCF结构最大层间位移比、残余位移比和抗倒塌估计等计算结果的影响。

郭振津[4](2020)在《基于UFMC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调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新型的通信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更短的通信时延,更快的传输速度,更大的通信容量始终是现代通信技术追求的终极目标。新型的通信技术正是本研究课题的重点关注所在。作为一种新型多载波调制方案,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拥有更高的频谱利用效率,更强的抗干扰性能,更低的同步要求等的优势,但是也存在峰均功率比高,系统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通信系统性能,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针对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如下研究: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是降低系统的计算复杂度。针对通用滤波多载波发射机复杂度过高这一问题,提出将轻量化处理方法引入基于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的发射机结构设计,同时将经过轻量化处理后的插值处理过程和滤波器滤波处理相结合,形成插值滤波系统,从而进一步简化结构。插值滤波系统可以采用两种结构进行优化:一是基于FIR滤波器结构的优化;二是基于多相滤波器结构的优化。通过这两种结构,系统的计算复杂度可以得到有效降低。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二是降低系统的峰均功率比。针对通用滤波多载波系统峰均功率比过高这一问题,首先将目前研究的峰均功率比抑制技术应用于通用滤波多载波系统,并进行性能分析。然后结合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的结构特点分别与扩频技术和预编码技术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两种峰均功率比抑制技术方案的系统性能可以得到有效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为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的系统复杂度降低方法和峰均功率比抑制技术,同时简单介绍了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的滤波器结构和预失真技术的自适应算法。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相比于传统的多载波技术,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的系统性能更好,更适用于现代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

周立国[5](2020)在《平面微波滤波器耦合理论及传输零点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通信频段的使用越来越密集,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变得越来越高,但是,频段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滤波器作为频谱资源分配的硬件门禁,将有效解决频谱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与频段相互干扰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提高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减小滤波器的物理尺寸,一直都是微波电路与系统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研究交叉耦合、电磁混合耦合等耦合理论作为切入点,对平面微带结构超宽带、窄带、多通带滤波器传输零点的设计理论及带外抑制性能的提高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为提高超宽带滤波器边带抑制能力,给出了平面微波超宽带滤波器耦合理论分析及传输零点设计方法。首先,在超宽带带通滤波器中,采用奇偶模分析法和多枝节物理参数分析法,分析了通带内传输极点和通带外传输零点的产生原理和位置控制理论,并构造多个传输零点来实现优良带外抑制特性的超宽带带通滤波器。其次,在低通滤波器中,提出级联多个交叉耦合LC谐振单元来引入多个传输零点的新方法,再通过调整传输零点位置,使其分布在低通滤波器的带外远端特定频点,从而获得低通滤波器的超宽阻带特性。2.为降低交叉耦合结构滤波器传输零点设计及调试的复杂性,在传统CQ交叉耦合结构的基础上构造新型滤波器拓扑结构,实现多对传输零点的位置调整与控制。通过在CQ单元之间引入微扰单元来实现多对传输零点频率位置协同控制;该方法可以实现对称物理结构滤波器重叠传输零点的分离及调整,使得对称物理结构滤波器可以实现非对称结构的频率响应,从而降低设计难度、提高设计效率。最后,完成对称型和非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的实物设计、制作与测试,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3.为提高双模双通带滤波器边带抑制能力,提出将混合电磁耦合和交叉耦合联合应用于引入双模双通道滤波器传输零点的方法。首先,设计多曲折小型化多模谐振器,分析在电磁混合耦合或交叉耦合不同情况下谐振器间的耦合特性,将两种耦合分别应用于两个通带的多对传输零点引入。然后,分析混合电磁耦合型和交叉耦合型传输零点频率位置控制的原理方法。最终,完成具有优良带外抑制特性的多传输零点双模双通带滤波器设计。4.为降低多传输零点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复杂度,提出了一种新型无交叉耦合结构成对引入有限频率传输零点的滤波器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在滤波器输入输出端加载由两个互耦谐振器组成的二阶能量吸收单元(EPU),从而设计了一种无交叉耦合成对引入传输零点的拓扑结构。其次,在谐振器之间无任何交叉耦合的情况下,新型拓扑结构滤波器可以产生偶数个有限频率的传输零点;并且,通过调整EPU单元中谐振器的谐振频率或它们之间的耦合强度,可以实现虚轴上有限频率传输零点位置的任意分布。最后,完成一个无交叉耦合、具有两对传输零点的八阶准椭圆函数滤波器实物的设计、制作和测试。5.提出一种扩展型cul-de-sac结构成对引入有限频率传输零点的滤波器综合与设计方法。首先,提出单个闭环四角元件cul-de-sac结构的滤波器单元,在该闭环四角元件的不同对角上成对地级联谐振器,可以成对地引入传输零点和传输极点;采用该方法分别完成单对传输零点和两对传输零点的七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设计;进而,归纳总结出,在单个闭环四角元件cul-de-sac结构的不同支路上级联谐振器时,滤波器引入传输零点/极点的特性。最后,提出采用两个闭环四角元件设计cul-de-sac结构滤波器的方法:每个闭环四角元件可以单独引入一对传输零点、并且可以实现传输零点位置的单独控制,从而为多对传输零点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底晓宇[6](2019)在《广义滤波器件的优化综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无线通信设备对复杂度和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面临着小型化、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等各方面要求。滤波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射频/微波前端电路乃至整机的小型化发展,因此对滤波器综合的方法成为近期微波滤波器件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通过优化算法获取滤波器的耦合矩阵,使用全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GA)与局部优化算法(Solvopt算法)相结合的算法作为优化算法,并用具体数值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完成的内容主要如下:1.研究交叉耦合谐振器滤波器优化综合理论,阐述传统滤波器发展的局限性以及交叉耦合谐振器滤波器的优点。传统的交叉耦合谐振器滤波器的综合采用代数综合算法,而本文采用优化算法,优化算法无需经过矩阵的旋转消零且不局限于特定的拓扑结构。利用优化算法提取其耦合矩阵和加载电阻,用数值实例证明了优化算法的有效性。2.引入非相邻谐振器的交叉耦合可显着提高滤波器的带外选择性,但是高阶滤波器在仿真、加工中会出现误差,只有通过后期调谐才能得到满意的响应。为减小误差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提出用级联单元模块架构滤波器,谐振器通过NRN连接。利用该技术,一个N阶模块化设计的滤波器无需引入源至负载的耦合就可以产生N个传输零点。3.传统综合方法只考虑滤波器端口阻抗归一化的情况,考虑到其与射频前端器件(天线/放大器)相级联需要阻抗匹配结构会增大射频前端的体积,提出任意端口阻抗的频变耦合系数交叉耦合滤波器综合技术,该方法可使滤波器与其他器件级联时省去阻抗匹配结构。含有频变耦合系数的交叉耦合滤波器在阶数与传统交叉耦合滤波器相同的情况下能够产生更多的有限传输零点,从而有效减小射频前端的尺寸。4.传统产生有限传输零点的方法是:交叉耦合滤波器综合技术和极点提取技术,单一使用某种技术都有调谐困难或者产生虚构零点的缺点。结合交叉耦合滤波器综合技术和极点提取技术的优点,提出混合拓扑结构滤波器的综合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无需额外的辅助谐振器和大量的矩阵旋转变化,提高了滤波器的设计灵活性。

陈靖峰[7](2018)在《时间调制阵列理论与测向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和雷达等传统的无线系统都对各自的天线系统提出诸如多功能、高性能和低成本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使得传统的天线形式难以满足飞速变化的系统需求。时间调制阵列作为一种低成本、低复杂度的新型天线阵列,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时间调制阵列是一种在射频前端加入周期性调制射频开关的新型天线。通过调节不同射频通道脉冲占空比与传统天线阵列中幅度加权比例相一致来实现方向图综合。由于将时间因素作为一个独立的维度引入天线阵列的设计,相对应于传统天线阵列在空间的三个维度,其也被称为四维天线阵列。同时,由于周期性的调制,时间调制阵列会产生含有不同信息量谐波分量,这些谐波分量可以用来实现测向、波束扫描、空分多址等功能。虽然时间调制阵列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其缺点也不容忽视。传统时间调制阵列结构中存在能量利用率低和瞬时性能不稳定的问题,而在测向应用中存在测向精度不高和带宽受限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结构和方法增强了传统时间调制阵列的效率,提升了其测向方法的精度、并拓宽了其带宽适用范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传统时间调制阵列中部分能量被馈电网络吸收后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重构功分器的时间调制阵列结构。通过在馈电网络中使用可重构功分器,将闭合通道上被吸收的能量均匀转移到其他打开的通道上,从而提高了阵列的馈电效率。同时推导了方向图综合时相应的时序和边带辐射能量表达式。分别搭建了基于吸收式开关和基于可重构功分器的两套时间调制阵列实验系统,通过实验对比验证所提结构的有效性。2、针对传统时间调制阵列瞬时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文基于可重构功分器的时间调制阵列结构,提出一种以阵列瞬时增益平稳度为主要优化目标的优化策略。通过结合可重构功分网络馈电瞬时效率稳定的优势,该结构可以提高阵列整体增益的稳定性。同时,优化结果显示:由于可重构功分器的灵活性,相比于现有的方向图综合结果,该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边带电平。3、针对现有时间调制阵列测向技术中测向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上提出了提高测向精度的方法。在时域上,利用多脉冲累积,可以有效提高相位探测精度。通过将该方法应用在涡旋波模态编解码系统中可以实现高精度涡旋波相位梯度判定并降低系统误码率。在频域上,利用多谐波估计可以充分利用高次谐波所包含的信息,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最小二乘估计与最佳线性无偏估计的等价性,从而降低了测向计算量。最后,搭建了一套多谐波测向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结论的有效性。4、针对现有时间调制阵列测向技术对信号带宽的限制,本文分别提出了基于傅里叶变换和基于脉冲压缩技术两种宽带线性调频信号的测向方法。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测向方法中,通过分析信号时频域特征,推导出该系统的带宽限制条件和测向表达式。在基于脉冲压缩技术的测向方法中,推导出发射信号的限制条件和反射信号方向表达式。最后,构建了两套测向系统分别验证所提方法。

刘祥[8](2018)在《飞行器气动伺服弹性建模及阵风减缓控制律设计》文中提出飞机在大气中受到阵风干扰时,附加的气动力会同时引起飞机的刚体运动和弹性振动。其中刚体运动部分在干扰驾驶员正常操纵的同时会降低乘员的乘坐品质,而弹性振动部分则在增加结构载荷的同时缩短了部件的疲劳寿命。随着航空器结构精细化设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多种运输机和无人机的展弦比及结构柔性均出现不断增大的趋势,这使飞机低阶弹性模态频率和刚体运动频率越来越接近,此时弹性模态和刚体模态的耦合使飞机的阵风响应特性更趋复杂,阵风减缓方案的设计难度也随之增大。因此,建立满足工程精度的弹性飞机阵风响应模型,并开展阵风减缓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并有深远的技术发展意义。基于飞机阵风减缓的技术需求,本文研究工作摘要如下:1.在对弹性飞机建立耦合结构动力学特性和非定常气动力特性的开环气动弹性模型时,一个关键环节即构造时域的气动力模型。为便于飞机设计初期阵风减缓控制律的设计,工程上普遍使用面元法构造频域气动力模型,再对其进行拉氏域的有理延拓以转换到时域。然而,常用算法都难以妥善处理拟合精度和拟合效率之间的矛盾。鉴于此,本文对拟合阶次较低的最小状态拟合算法进行了改造,将算法中关键的交替迭代过程简化为一次代数求解过程,并结合非线性优化算法对初始参数进行了优化。数值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在保证整体拟合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和关键模态项的拟合精度。2.在设计阵风减缓控制律的过程中,以某一飞行状态为基础的设计结果往往不能保证在一定飞行参数范围内的性能。本文以开环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为基础,针对不同的精度需求,分别构造了可计及马赫数和动压变化的线性与非线性参数变化模型。为完成进一步的鲁棒控制律设计,将参数变化模型转换为线性分式变换模型并进行了频域加权函数的设计。通过分别针对小型和大型运输机的算例表明,上述设计方法在保证控制律鲁棒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阵风载荷减缓效果。3.为进一步提升阵风减缓控制律的设计效率,本文又从另一个角度试图解决控制律的鲁棒性能与设计算法复杂度之间的矛盾。基于经典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设计理论,通过建模策略的改进保证了设计结果鲁棒稳定性的改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流程以保证设计结果在各性能和稳定性之间的合理折中。此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设计阶段为控制律的输入端(即传感器输出端)添加虚拟的高频有色噪声干扰以重新设计Kalman滤波器。为在设计阶段能对控制律的鲁棒稳定性进行准确评估,本文发展了一种新的稳定裕度分析方法,即变结构μ分析方法,并证明了方法的单调收敛性。算例表明,改进的LQG设计方法在有效提升设计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设计结果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即设计出的控制律在结构参数和飞行参数发生变化时仍有较好的阵风减缓效果。4.为显式处理舵面偏转约束,并充分利用阵风测量信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QG理论的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技术。为保证经典MPC控制律的名义稳定性,将其预测步长延拓为无穷大以保证控制律稳定性。然后,对于每个采样时刻求解的二次规划模型,将改进的LQG控制律引入控制序列以将控制步长延拓为无穷大。通过对经典MPC控制律的改进,控制律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为进一步处理在线求解优化问题所产生的控制延迟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延迟策略,可在减小在线计算量的同时保持控制律的鲁棒性能。5.对于机翼存在几何大变形的大展弦比高柔性飞机,结合几何精确非线性本征梁理论和非定常片条气动力理论构造了完整的气动弹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大柔性飞机静气弹特性和动气弹特性研究。其中,静气弹特性关注于机翼几何大变形对发散速度和副翼反效速度的影响,而动气弹特性关注于阵风响应特性和阵风减缓控制律的设计。针对算例飞机,基于对其配平特性、配平状态下的模态特性和阵风响应特性的分析,分别设计了静态输出反馈(Static Output Feedback,SOF)控制律、LQG控制律和MPC控制律。通过仿真结果发现,在均匀分布阵风情况下,SOF控制律的控制效果整体上优于LQG控制律,但LQG控制律在非均匀阵风激励下有远优于SOF控制律的阵风减缓效果,MPC控制律无论对于均匀或非均匀阵风始终能保持最佳的控制效果。

何鱼行[9](2017)在《新型滤波综合理论及其相关拓扑滤波器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波滤波器的综合是指确定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和相关元件的理想参数,给出滤波原理电路的过程。先进的综合理论不仅为后续电路加工、组装、测试提供准确的理论指导,而且为不断增长的性能指标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因此是滤波器设计的基础。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急速发展,滤波器在结构特性和性能特性上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本文针对三类现代滤波器综合面临的挑战展开讨论,包括:以滤波响应为基础的多功能、一体化无源器件综合技术,实现滤波器传输零点灵活生成与控制的先进综合技术,高频率选择特性的直线型拓扑滤波器综合技术,并分别给出先进的直接综合理论。具体地,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首次提出一套广义滤波综合理论,定义一种广义滤波网络以实现传统滤波器、匹配网络、理想移相器的一体化设计。从广义滤波网络的S参数出发推导新的二端口导纳参数要求,通过合理地引入非谐振节点,提出一种新型的横向阵列。按照全新的耦合系数定义,最终得到全新的耦合矩阵。由于滤波、匹配和移相功能可以通过单一的耦合矩阵进行描述,本研究对减小射频前端的尺寸,降低射频前端设计复杂度和插入损耗有显着的作用。在广义滤波网络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混合型拓扑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综合理论。本文研究表明,滤波器横向阵列网络可在特定S参数相移情况下自动生成提取极点枝节。提出一套新颖的导纳参数和拓扑结构重构方案,分别给出包含单一或多个提取极点枝节情况下,混合型拓扑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直接综合方法。根据本文方法,混合型拓扑滤波器的所有相关耦合系数可以一次性全部求解得到,相比传统的元素提取方法可明显提高综合效率,并有效降低舍入误差;这说明本文方法是实现传输零点灵活生成与控制的最佳综合方案。首次将频率相关耦合引入直线型拓扑看滤波器的综合中,提出一套包含频率相关耦合的新型直线型拓扑滤波器综合理论。根据频率变量的缩放法则,介绍从横向阵列模型(仅包含常数耦合)通过矩阵变换得到新型直线型拓扑(包含频率相关耦合)的方法。根据本文方法,首次实现了高频率选择性直线型拓扑滤波器的综合,有效减少了生成传输零点所需的电路单元和耦合数量。

任思伟[10](2016)在《高性能公度线滤波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线通信的蓬勃发展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微波滤波器——不断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一方面,无线通信系统及业务的持续增长需要高选择性的滤波器,以便从日益拥挤的频段中高效地选出所需信号;另一方面,人们对大数据的大量需求也使得滤波器不断地向宽带及超宽带方向发展;同时人们对滤波器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则继续推动着各种平面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如何以尽可能少的元件实现高性能的设计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公度线滤波器以其简单的结构、成熟的设计理论很容易导致被人们忽略的局面,长期以来却始终无法被极其成功的耦合谐振器滤波器理论及设计所取代,关键一点在于公度线滤波器具有其它类型的滤波器所不具有的特性,即其频变特性可在全频带内被Richards变换准确描述。本文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性,针对交叉耦合的公度线滤波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提出了一系列结构各异的高性能设计的同时,又将它们统一于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下,初步建立了基于集总低通原型的准确设计方案,填补了长期以来交叉耦合的公度线滤波器在理论设计上空白。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1.研究了具有电耦合和磁耦合的三阶带阻单元,从集总等效电路的角度明确了其工作原理以及互为对偶的电路结构,使这两种三阶带阻单元和由它们构成的高阶滤波器可以直接由集总低通原型出发进行准确设计。2.提出了一组互为等价、对偶的桥T型集总低通单元,分析了其电路结构及工作机制,论证了它们与五阶梯形集总低通滤波器的等价关系。然后根据这些桥T型低通单元的电路特性设计出了一系列相互等价、交叉耦合或混合电磁耦合的公度线带阻滤波器,推导出了基于集总低通原型的解析的设计公式,使这些交叉耦合或混合电磁交叉耦合的滤波器可以直接通过查表的方法进行准确设计,在宽带至超宽带的范围内实现全极点、准椭圆或椭圆函数等各种类型的响应。3.在桥T型集总低通单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互为等价或对偶的桥T型集总高通单元,利用它们指导设计了一系列相互等价或对偶、混合电磁交叉耦合的公度线带通滤波器,推导出了基于集总低通原型的解析的设计公式,使这些混合电磁交叉耦合的滤波器同样可以直接通过查表的方法进行准确设计,在窄带至宽带的范围内实现准椭圆或椭圆函数型响应。

二、广义Chebyshev最优滤波器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义Chebyshev最优滤波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平行耦合结构
        1.2.2 三线平行耦合结构
        1.2.3 三模谐振结构
        1.2.4 阶梯阻抗谐振器结构
        1.2.5 环形谐振器结构
        1.2.6 带有传输零点结构
    1.3 滤波器的综合设计理论方法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奇偶模分析的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设计理论与应用
    2.1 带有环形开路枝节的宽带平行耦合线滤波器结构
    2.2 基于奇偶模分析的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设计理论
        2.2.1 理论的总体框架
        2.2.2 奇偶模分析S参数
        2.2.3 传输零点与滤波器函数分析
        2.2.4 构建理想系统函数
        2.2.5 建立系数相等方程组
    2.3 设计实例与实验验证
        2.3.1 滤波器的设计参数
        2.3.2 滤波器的理论验证
        2.3.3 滤波器的实验验证
        2.3.4 滤波器结果分析
    2.4 小结
3 基于转移矩阵分析的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设计理论与应用
    3.1 带有阶梯阻抗开路枝节的宽带平行耦合线滤波器结构
    3.2 基于转移矩阵分析的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设计理论
        3.2.1 设计理论的总体框架
        3.2.2 转移矩阵分析分析S参数
        3.2.3 传输零点与滤波器函数分析
        3.2.4 优化函数相等
    3.3 滤波器的设计与验证
        3.3.1 优化特性阻抗值
        3.3.2 理论验证
        3.3.3 设计实例
        3.3.4 结果分析
    3.4 小结
4 基于三模双环谐振器的新型紧凑宽带滤波器
    4.1 三模双环谐振器滤波器模型分析
        4.1.1 奇偶模输入导纳分析
        4.1.2 奇偶模谐振频率分析
        4.1.3 传输零点分析
    4.2 三模双环谐振器滤波器的设计
    4.3 滤波器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2)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运行高频振荡抑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风电现状及趋势
        1.1.2 风力发电系统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1.1.3 风电并网运行振荡事故案例
    1.2 双馈风电机组高频振荡抑制技术问题
    1.3 双馈风电机组振荡抑制技术研究综述
        1.3.1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稳定性分析
        1.3.2 双馈风电机组稳定运行方法
        1.3.3 双馈风电机组柔直并网运行
    1.4 研究内容及架构
第2章 具有电网状态适应性的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2.1 互联系统阻抗稳定性分析理论
        2.1.1 双馈风电系统及并联补偿电网阻抗建模
        2.1.2 DFIG机组接入并联补偿电网高频振荡机理分析
    2.2 基于虚拟变频电阻的高频振荡抑制技术
        2.2.1 不同电网状态下的高频振荡特征
        2.2.2 基于VFR的高频振荡抑制技术
        2.2.3 控制参数及运行性能分析
        2.2.4 仿真分析
        2.2.5 实验测试
    2.3 基于目标分配原则的DFIG系统机网协同控制策略
        2.3.1 DFIG振荡-电能质量协同控制
        2.3.2 机网协同控制的目标分配原则
        2.3.3 协同控制运行性能分析
        2.3.4 仿真分析
        2.3.5 实验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具有机组参数适应性的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3.1 现有振荡抑制的参数依赖性
    3.2 基于H_∞控制器的高频振荡抑制方法
        3.2.1 H_∞鲁棒控制理论
        3.2.2 H_∞广义被控对象建模方法
        3.2.3 H_∞鲁棒控制器性能分析
        3.2.4 实验测试
    3.3 基于阻抗自适应重塑的高频振荡抑制技术
        3.3.1 基于电压前馈的阻抗自适应重塑方法
        3.3.2 电压前馈控制器设计方法
        3.3.3 阻抗自适应重塑性能及分析
        3.3.4 仿真分析
        3.3.5 实验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双馈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高频振荡抑制技术
    4.1 双馈风场柔直并网互联系统
        4.1.1 双馈风场经柔直并网结构及控制描述
        4.1.2 VSC-HVDC阻抗建模
    4.2 双馈风电柔直互联系统高频振荡抑制
        4.2.1 双馈-柔直互联系统振荡机理
        4.2.2 基于控制延时效应消除的互联系统振荡抑制
        4.2.3 风电柔直系统运行性能分析
        4.2.4 仿真分析
        4.2.5 实验测试
    4.3 计及传输线的互联系统高频振荡抑制
        4.3.1 计及长传输线双馈柔直系统振荡机理
        4.3.2 基于混合虚拟阻抗的互联系统振荡抑制方法
        4.3.3 混合阻抗重塑设计及运行性能评估
        4.3.4 仿真分析
        4.3.5 实验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与研究贡献
    5.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加速度和位移双谱匹配地震动选取及合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震动选取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地震信息的地震动选取方法
        1.2.2 基于谱型匹配的地震动选取
        1.2.3 基于地震动强度指标的地震动选取
        1.2.4 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地震动选取及调幅方法
    1.3 地震动选取方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1.3.1 地震动数据处理
        1.3.2 地震动选取中的反应谱谱型匹配
        1.3.3 地震动选取对地震动合成的影响
        1.3.4 结构高度非线性响应分析中的地震动选取
        1.3.5 基于性态抗震设计地震动选取方法的关键问题总述
    1.4 课题来源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地震动高通滤波截止频率的定量确定
    2.1 引言
    2.2 本文采用的地震动数据
        2.2.1 地震动数据库来源
        2.2.2 地震动数据统计分析
    2.3 截止频率的重要性
        2.3.1 截止频率定量方法简介
        2.3.2 截止频率对地震动数据的影响
    2.4 截止频率的定量方法
        2.4.1 低频噪声模拟及定量参数
        2.4.2 截止频率自动算法
        2.4.3 地震动滤波基线校正前处理
        2.4.4 与传统定量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
    2.5 截止频率对非弹性反应谱的影响分析
        2.5.1 非弹性反应谱
        2.5.2 截止频率定量方法对非弹性位移谱的影响
        2.5.3 截止频率定量方法对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匹配加速度和位移双谱的地震动选取方法
    3.1 引言
    3.2 双谱匹配的必要性及步骤
        3.2.1 规范设计谱的有效周期
        3.2.2 加速度与位移设计谱的相容性
        3.2.3 匹配双目标谱的地震动选取步骤
    3.3 基于多元正态分布模拟谱的PMDS方法
        3.3.1 MCMC抽样选取初始种群
        3.3.2 被动匹配子目标谱
        3.3.3 多元正态分布模拟谱谱型匹配的种群进化
    3.4 PMDS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3.4.1 目标谱及初始地震动种群选取
        3.4.2 非支配排序选取父代种群
        3.4.3 多元正态分布模拟谱匹配进化种群
        3.4.4 与REXEL-DISP v 1.2选取结果对比
    3.5 PMDS方法在结构抗震性能估计中的应用
        3.5.1 基于PMDS方法选取地震动
        3.5.2 基于贪婪算法选取地震动
        3.5.3 地震动选取方法对抗震性能估计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地震持时的双谱匹配地震动选取方法
    4.1 引言
    4.2 场地危险性分析与地震动选取
    4.3 抗倒塌估计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选取与参数设计
        4.3.2 结构抗倒塌估计计算方法
        4.3.3 地震动参数与抗倒塌估计的相关性
    4.4 基于谱位移和地震持时的分层抽样方法
        4.4.1 新型地震动强度向量与样本筛选
        4.4.2 分层抽样方法
        4.4.3 分层抽样在结构响应估计中的应用
        4.4.4 分层抽样在结构抗倒塌估计中的应用
    4.5 地震动选取方法对分层抽样结果的影响
        4.5.1 地震动选取方法对有效样本的影响
        4.5.2 地震动选取方法对抗倒塌估计的影响
    4.6 基于双谱匹配的地震动选取数量研究
        4.6.1 每层抽样数量对结构抗倒塌估计的影响
        4.6.2 分层数量对结构抗倒塌估计的影响
    4.7 基于双谱匹配选取方法结构抗震性态评估中的应用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匹配加速度和位移谱的地震动合成方法
    5.1 引言
    5.2 加速度小波地震动合成方法的改进
        5.2.1 目标反应谱选取
        5.2.2 基于加速度小波合成地震动方法
        5.2.3 谱型匹配对地震动合成的影响及其改进
    5.3 小波包变换方法
        5.3.1 小波包变换理论
        5.3.2 小波包分解
        5.3.3 小波包重构
    5.4 基于小波包变换遗传算法的地震动合成方法
        5.4.1 地震动合成原理
        5.4.2 地震动合成步骤
        5.4.3 单目标谱匹配地震动合成
        5.4.4 双目标谱匹配地震动合成
    5.5 谱匹配水平对结构抗震性能估计的影响
        5.5.1 双谱匹配地震动选取及其合成
        5.5.2 结构抗震性能估计对比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匹配TDSI目标谱的地震动信息
附录B 匹配双目标谱的地震动信息
附录C 建筑结构配筋图
附录D 建筑结构信息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UFMC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调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基于UFMC技术的发射机研究现状
        1.2.2 基于UFMC技术的峰均功率比研究现状
        1.2.3 滤波器设计和预失真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基于UFMC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基本原理
    2.1 UFMC收发机系统结构
        2.1.1 UFMC发射机结构
        2.1.2 UFMC接收机结构
        2.1.3 UFMC系统性能仿真
    2.2 UFMC滤波器设计
        2.2.1 Dolph-Chebyshev滤波器
        2.2.2 Kaiser-Bessel滤波器
        2.2.3 不同滤波器对UFMC系统的影响
    2.3 UFMC预失真技术分析
        2.3.1 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
        2.3.2 预失真技术自适应算法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FMC发射机的低复杂度实现
    3.1 引言
    3.2 低复杂度UFMC发射机结构设计
        3.2.1 传统UFMC发射机系统模型
        3.2.2 低复杂度UFMC发射机系统模型
        3.2.3 进一步优化
    3.3 低复杂度UFMC发射机计算复杂度分析
        3.3.1 计算复杂度理论分析
        3.3.2 计算复杂度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UFMC系统峰均功率比抑制技术
    4.1 峰均功率比PAPR理论分析
    4.2 峰均功率比PAPR抑制技术
        4.2.1 降低PAPR的限幅技术
        4.2.2 降低PAPR的部分序列传输技术
        4.2.3 降低PAPR的预编码技术
        4.2.4 降低PAPR的 DFT扩频技术
    4.3 基于DFT预编码的次优部分序列传输技术
        4.3.1 基于DFT预编码的次优部分序列传输技术理论分析
        4.3.2 基于DFT预编码的次优部分序列传输技术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平面微波滤波器耦合理论及传输零点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1.2 微波滤波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研究现状
        1.2.2 超宽阻带低通滤波器研究现状
        1.2.3 窄带滤波器交叉耦合结构研究现状
        1.2.4 窄带滤波器传输零点设计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平面微波超宽带滤波器传输零点引入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平面微波超宽带多传输零点带通滤波器设计
        2.2.1 多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研究现状
        2.2.2 多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传输零极点设计与控制
        2.2.3 多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电路结构优化设计
        2.2.4 多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制作与测试
    2.3 平面微波超宽阻带多传输零点低通滤波器设计
        2.3.1 平面微波超宽阻带低通滤波器研究现状
        2.3.2 交指耦合结构超宽阻带低通滤波器电路设计
        2.3.3 交指耦合结构超宽阻带低通滤波器制作与测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面微波窄带滤波器传输零点引入与位置控制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CQ结构滤波器耦合矩阵综合理论
        3.2.1 滤波器频率响应函数传输和反射多项式获取
        3.2.2 滤波器耦合矩阵综合
        3.2.3 滤波器耦合矩阵化简
    3.3 非对称型八阶滤波器传输零点设计与控制
        3.3.1 非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矩阵综合与传输零点控制
        3.3.1.1 非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拓扑结构构建
        3.3.1.2 非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相位分析
        3.3.1.3 非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耦合矩阵综合
        3.3.1.4 非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传输零点控制
        3.3.2 非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内部电路设计
        3.3.2.1 滤波器的外耦合设计
        3.3.2.2 滤波器的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理论
        3.3.2.3 滤波器的谐振器设计和谐振器之间耦合分析
        3.3.3 非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电路设计
    3.4 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传输零点设计与控制
        3.4.1 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矩阵综合与传输零点控制
        3.4.2 对称型八阶CQ结构滤波器电路设计
    3.5 高阶CQ结构滤波器传输零点设计与控制
        3.5.1 高阶CQ结构滤波器拓扑结构构建
        3.5.2 高阶CQ结构滤波器传输零点控制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面微波双通带滤波器耦合理论与传输零点引入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多阶多模双通带滤波器理论分析
    4.3 平面微波双通带滤波器谐振器设计及特性分析
        4.3.1 多曲折多模谐振器结构设计及谐振频率控制分析
        4.3.2 多曲折多模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特性分析
        4.3.3 多曲折多模谐振器与外部激励端口的耦合特性分析
    4.4 平面微波双通带滤波器传输零点设计
        4.4.1 电磁混合耦合型传输零点理论分析
        4.4.1.1 K变换表示混合电磁耦合系数
        4.4.1.2 J变换表示混合电磁耦合系数
        4.4.1.3 基于多曲折多模谐振器的电磁混合耦合型传输零点设计
        4.4.2 交叉耦合型传输零点理论分析
        4.4.2.1 交叉耦合引入传输零点原理分析
        4.4.2.2 基于多曲折多模谐振器的交叉耦合型传输零点设计
    4.5 多个传输零点的双通带滤波器电路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对引入传输零点的无交叉耦合结构滤波器研究
    5.1 引言
    5.2 传统的无交叉耦合结构滤波器原型分析
    5.3 新型无交叉耦合滤波器拓扑模型分析
        5.3.1 新型无交叉耦合滤波器拓扑模型提出
        5.3.2 典型多阶新型无交叉耦合拓扑结构综合
    5.4 新型无交叉耦合结构滤波器传输零点/极点分析
        5.4.1 新型无交叉耦合结构滤波器有限传输零点控制
        5.4.2 新型无交叉耦合结构滤波器传输极点分析
    5.5 两对传输零点无交叉耦合结构八阶高温超导滤波器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成对引入传输零点的CUL-DE-SAC结构滤波器研究
    6.1 引言
    6.2 Cul-de-sac结构滤波器理论分析与矩阵综合
        6.2.1 Cul-de-sac结构滤波器拓扑模型及耦合相位分析
        6.2.2 Cul-de-sac结构滤波器耦合矩阵综合
    6.3 七阶单对传输零点cul-de-sac结构滤波器设计
        6.3.1 七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拓扑模型及耦合相位分析
        6.3.2 七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耦合矩阵综合
        6.3.3 七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电路设计
    6.4 七阶两对传输零点cul-de-sac结构滤波器设计
        6.4.1 七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拓扑模型及耦合相位分析
        6.4.2 七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耦合矩阵综合
        6.4.3 七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电路设计
    6.5 高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耦合理论与传输零点设计技术总结
        6.5.1 高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拓扑模型及耦合相位分析
        6.5.2 高阶cul-de-sac结构滤波器传输零点设计技术总结
    6.6 两个闭环四角元件的cul-de-sac结构滤波器设计
        6.6.1 两个闭环四角元件cul-de-sac滤波器拓扑模型及耦合矩阵综合
        6.6.2 两个闭环四角单元cul-de-sac结构滤波器电路设计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6)广义滤波器件的优化综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交叉耦合谐振器滤波器的优化综合
    2.1 引言
    2.2 交叉耦合谐振器滤波器的优化与分析
        2.2.1 滤波器的递推表达式
        2.2.2 滤波器的散射参数方程
        2.2.3 优化算法
        2.2.4 具体实例
    2.3 NRN型滤波器的优化综合
        2.3.1 三胞模块特性
        2.3.2 四胞模块特性
    2.4 小节
第三章 任意端口阻抗的频变耦合系数交叉耦合滤波器优化综合
    3.1 引言
    3.2 含有频变耦合系数交叉耦合滤波器的优化综合技术
        3.2.1 优化算法的分析
        3.2.2 优化滤波器的目标函数
    3.3 数值实例与分析验证
    3.4 小节
第四章 混合拓扑结构滤波器的优化综合
    4.1 引言
    4.2 具有任意混合拓扑结构滤波器的优化综合
        4.2.1 综合理论及分析
        4.2.2 实例验证及分析
    4.3 具有频率相关耦合的窄带混合拓扑结构滤波器的优化综合
        4.3.1 综合理论及分析
        4.3.2 实例验证及分析
    4.4 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时间调制阵列理论与测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创新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可重构功分器的时间调制阵列
    2.1 引言
    2.2 时间调制阵列基本结构
    2.3 基于可重构功分器的时间调制阵列
        2.3.1 效率及调制时序研究
        2.3.2 边带辐射及方向性系数研究
        2.3.3 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2.4 误差分析及边带电平抑制
        2.4.1 相位不一致性误差分析
        2.4.2 旁瓣及边带电平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时间调制阵列瞬时增益优化
    3.1 引言
    3.2 时间调制阵列方向性系数
    3.3 基于可重构功分器的时间调制阵列瞬时增益优化
        3.3.1 基于可重构功分器的时间调制阵列瞬时性能理论分析
        3.3.2 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
    3.4 可行性及误差分析
        3.4.1 可行性分析
        3.4.2 幅相不一致性误差分析
        3.4.3 基于不等分可重构功分器的时间调制阵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时间调制阵列的高精度测向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时间调制阵列测向技术
    4.3 基于谐波特性分析的高精度涡旋波相位梯度探测
        4.3.1 基于谐波特性分析的相位梯度探测理论
        4.3.2 数值仿真分析
    4.4 基于多谐波分析的高精度测向技术
        4.4.1 多谐波分析测向技术
        4.4.2 数值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时间调制阵列的宽带测向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宽带信号的时间调制测向技术
    5.3 线性调频信号的时间调制测向技术
        5.3.1 线性调频信号的时间调制测向理论
        5.3.2 数值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5.4 基于脉冲压缩的时间调制阵列测向技术
        5.4.1 基于脉冲压缩的时间调制阵列测向技术
        5.4.2 数值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8)飞行器气动伺服弹性建模及阵风减缓控制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弹性飞机气动弹性建模
        1.2.2 主动阵风减缓技术
    1.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二章 弹性飞机的开环ASE系统建模
    2.1 弹性结构动力学模型
        2.1.1 拉格朗日方程
        2.1.2 运动方程的有限元离散形式
        2.1.3 结构模态分析
    2.2 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及广义气动力计算
        2.2.1 亚音速偶极子格网法
        2.2.2 面元网格划分及空气动力影响系数
        2.2.3 广义气动力影响系数
    2.3 频域广义气动力的有理拟合
        2.3.1 最小状态(MS)法
        2.3.2 MS法的改进
        2.3.3 M6 机翼算例验证
    2.4 开环ASE系统的状态空间建模
        2.4.1 结构与气动力的状态空间模型
        2.4.2 传感器与舵机的状态空间模型
        2.4.3 阵风模态及状态空间模型
        2.4.4 开环ASE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2.5 阵风载荷求解方法
        2.5.1 模态位移法
        2.5.2 力叠加法
        2.5.3 M6 机翼算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参数变化模型的鲁棒控制方法
    3.1 鲁棒控制理论基础
        3.1.1 鲁棒控制基本思想
        3.1.2 不确定性模型
        3.1.3 鲁棒稳定性判据及鲁棒性能准则
    3.2 线性鲁棒控制系统设计
        3.2.1 H∞控制问题
        3.2.2 Riccati方程解法
        3.2.3 被控对象和加权函数构造原则
        3.2.4 μ 设计与鲁棒性能
    3.3 线性和非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3.3.1 随马赫数和动压变化的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3.3.2 随马赫数和动压变化的非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3.4 数值算例
        3.4.1 M6 机翼的阵风响应减缓
        3.4.2 大型运输机的阵风载荷减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进的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方法
    4.1 LQG控制理论
        4.1.1 状态向量的最优估计
        4.1.2 最优控制律设计
    4.2 阵风减缓LQG控制律的设计方法及改进
        4.2.1 阵风减缓LQG控制律的设计方法
        4.2.2 改进策略及算法框架
    4.3 控制律的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
        4.3.1 工程已有算法
        4.3.2 变结构μ分析方法
    4.4 数值算例
        4.4.1 变结构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检验
        4.4.2 小型运输机阵风减缓控制算例
        4.4.3 大型运输机阵风减缓控制算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LQG理论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
    5.1 MPC理论相关背景
    5.2 经典MPC理论
    5.3 基于LQG理论的MPC方法
        5.3.1 预测域的无限延拓
        5.3.2 通过LQG控制律对控制域的无限延拓
        5.3.3 控制延迟的解决方案
    5.4 数值算例
        5.4.1 模型特征及开环特性
        5.4.2 名义闭环控制性能
        5.4.3 仅采用副翼时的控制性能
        5.4.4 鲁棒性能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柔性飞机的ASE建模与阵风减缓
    6.1 坐标系统定义
    6.2 大柔性飞机的结构动力学建模
    6.3 二维气动力模型
    6.4 大柔性飞机的非线性及线化ASE模型
        6.4.1 全机非线性气动弹性模型
        6.4.2 时域积分算法及配平算法
        6.4.3 线性化模型的构造及降阶
    6.5 大柔性飞机的静气动弹性分析
        6.5.1 气动弹性模型验证
        6.5.2 大柔性机翼的发散速度分析
        6.5.3 大柔性机翼的副翼反效速度分析
    6.6 大柔性飞机的主动阵风减缓控制
        6.6.1 大展弦比无人机模型
        6.6.2 无人机开环气动弹性特性
        6.6.3 SOF控制律设计及验证
        6.6.4 LQG控制律和MPC控制律的设计与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与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9)新型滤波综合理论及其相关拓扑滤波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微波滤波器及滤波器综合简介
        1.1.2. 微波滤波器直接综合理论的发展
        1.1.3. 滤波器直接综合技术面临的挑战
    1.2. 现代滤波器直接综合理论的研究现状
        1.2.1. 多功能、一体化滤波网络综合的研究现状
        1.2.2. 实现传输零点灵活生成与控制的综合技术研究现状
        1.2.3. 高频率选择特性直线型拓扑滤波器综合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2章 传统滤波器直接综合理论
    2.1. 引言
    2.2. 无耗互易二端口网络的S参数
        2.2.1. S参数的特征多项式定义
        2.2.2. S参数的基本性质
    2.3. 广义Chebyshev滤波器的滤波函数及特征多项式
        2.3.1. 滤波函数定义
        2.3.2. 广义Chebyshev滤波函数
        2.3.3. 广义Chebyshev滤波器的特征多项式求解
    2.4. 交叉耦合滤波器的N+2阶导纳矩阵
        2.4.1. 低通滤波原型电路
        2.4.2. N+2阶导纳矩阵的电路分析
        2.4.3. 广义Chebyshev滤波器的网络分析
    2.5. 广义Chebyshev滤波器的N+2阶耦合矩阵综合
        2.5.1. 导纳参数的特征多项式综合
        2.5.2. 导纳参数的横向阵列模型网络综合
        2.5.3. N+2阶耦合矩阵的综合
        2.5.4. 耦合矩阵的化简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型广义滤波综合理论
    3.1. 引言
    3.2. 广义滤波综合理论的定义
    3.3. 广义滤波网络的S参数
        3.3.1. 广义滤波网络S参数的定义
        3.3.2. 附加相移-θ_a,-θ_b,-θ_0之关系
        3.3.3. 附加相移的新型特征多项式定义
    3.4. 广义滤波网络的全新N+2阶耦合矩阵综合
        3.4.1. 广义滤波网络的负载归一化
        3.4.2. 广义滤波网络导纳参数的特征多项式综合
        3.4.3. 广义滤波网络导纳参数的新型横向阵列模型综合
        3.4.4. 广义滤波网络的全新N+2阶耦合矩阵
    3.5. 广义滤波网络的网络分析
    3.6. 仿真验证
    3.7. 设计实例
        3.7.1. 耦合系数的反归一化
        3.7.2. 8阶同轴腔体广义滤波网络设计实例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合型拓扑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综合理论
    4.1. 引言
    4.2. 提取极点枝节结构的自动生成方法
        4.2.1. S参数附加相移对导纳参数多项式的影响
        4.2.2. 提取节点枝节结构的自动生成
    4.3. 包含单一提取极点枝节结构的混合型拓扑滤波器综合
        4.3.1. 端接负载Z_S=Z_L=1时的综合
        4.3.2. 端接负载Z_S,Z_L为复数时的综合
    4.4. 端接多个提取极点枝节结构的混合型拓扑滤波器综合
        4.4.1. N阶交叉耦合横向阵列模型的重构
        4.4.2. 包含多个提取极点枝节结构的N阶混合型滤波器综合步骤
        4.4.3. 相邻非谐振节点的符号选取
        4.4.4. 数值仿真验证
    4.5. 6阶同轴腔体混合型拓扑滤波器设计实例
    4.6. 平面小型化混合型拓扑滤波器研究
        4.6.1. 缩减型平行耦合线结构
        4.6.2. 平面小型化滤波电路设计实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引入频率相关耦合的直线型拓扑滤波器综合理论
    5.1. 引言
    5.2. N+2阶导纳矩阵的频率变量缩放法则
    5.3. 新型直线型拓扑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综合
        5.3.1. 直线型频率相关耦合系数的生成
        5.3.2. N阶直线型拓扑滤波器的耦合矩阵综合
        5.3.3. 数值仿真验证
    5.4. 全新拓扑滤波器综合
        5.4.1. 综合步骤
        5.4.2. 数值仿真验证
    5.5. 引入频率相关耦合的4阶新型直线型滤波器设计实例
        5.5.1. 低通滤波原型网络的综合
        5.5.2. 直线型拓扑滤波器的物理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10)高性能公度线滤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高选择性、高抑制滤波器的研究现状
        1.2.1 加载枝节线的滤波器
        1.2.2 横向滤波器
        1.2.3 交叉耦合、源-负载耦合滤波器
        1.2.4 频变耦合、混合耦合滤波器
    1.3 公度线滤波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公度线滤波器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Richards变换
    2.3 单位元件
    2.4 Kuroda变换
    2.5 平行耦合线滤波单元
    2.6 公度线滤波器的最优化综合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三阶带阻滤波器单元
    3.1 引言
    3.2 三阶带阻单元
        3.2.1 电耦合带阻单元
        3.2.2 磁耦合带阻单元
    3.3 三阶带阻单元的实现
        3.3.1 非对称平行耦合线的设计
        3.3.2 奇偶模电长度的补偿
    3.4 高阶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3.4.1 基于π型带阻单元的高阶滤波器
        3.4.2 基于T型带阻单元的高阶滤波器
    3.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五阶带阻滤波器单元
    4.1 引言
    4.2 桥T型集总低通单元
        4.2.1 二阶集总全通滤波器
        4.2.2 五阶桥T型集总低通单元
    4.3 桥T型公度线带阻单元
        4.3.1 桥T型带阻单元一
        4.3.2 桥T型带阻单元二
    4.4 设计实例
    4.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五阶带通滤波器单元
    5.1 引言
    5.2 五阶桥T型集总高通单元
    5.3 桥T型公度线带通单元
        5.3.1 桥T型带通单元一
        5.3.2 桥T型带通单元
    5.4 设计实例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撰写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附录二 :符号的定义
附录三 :插图索引
附录四 :表格索引

四、广义Chebyshev最优滤波器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广义切比雪夫宽带滤波器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李倩.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并网运行高频振荡抑制策略研究[D]. 庞博. 浙江大学, 2021(09)
  • [3]加速度和位移双谱匹配地震动选取及合成方法研究[D]. 陈亚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基于UFMC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调制技术研究[D]. 郭振津.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2)
  • [5]平面微波滤波器耦合理论及传输零点设计技术研究[D]. 周立国.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广义滤波器件的优化综合[D]. 底晓宇. 内蒙古大学, 2019(05)
  • [7]时间调制阵列理论与测向技术研究[D]. 陈靖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飞行器气动伺服弹性建模及阵风减缓控制律设计[D]. 刘祥.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新型滤波综合理论及其相关拓扑滤波器件研究[D]. 何鱼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10]高性能公度线滤波器的研究[D]. 任思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广义切比雪夫最优滤波器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