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选择题分析

操作系统选择题分析

一、解析操作系统多选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欣[1](2021)在《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靶场环境包括飞机、导弹、运载火箭、飞船等诸多试验靶场,对于靶场试验来说,靶场背景环境参数的监测必不可少,靶场环境参数决定了试验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然而面对复杂的靶场环境,如何进行多种环境参数集中采集、对于覆盖范围广的靶场环境如何进行大范围内的组网监测、对于数据如何进行远距离传输,都是靶场环境监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LoRa无线技术、ARM嵌入式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和北斗定位技术设计了一套符合复杂靶场背景下的环境数据集成监测系统。主要内容包括:1.比较分析现有环境监测系统,并结合靶场背景环境的实际需求,进行系统方案设计。根据方案设计进行处理器、传感器和操作系统的选型。结合ARM嵌入式技术、多传感器集成技术和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进行环境监测终端软硬件设计,实现对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大气压强、降雨量、太阳总辐射、PM10、PM2.5、风速、风向等十多种环境参数集成采集,解决了靶场背景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单一,集成度低等问题。2.对WiFi、ZigBee、LoRa等无线传输技术进行比较,利用LoRa技术的优势,将LoRa无线技术应用于靶场背景环境监测系统。进行LoRa无线模块节点硬件电路和软件通信设计,实现环境数据的远距离低功耗传输和大范围内靶场环境的星形组网监测设计。利用北斗定位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终端的位置信息定位功能。3.根据系统构架设计远程监测终端的上位机软件。远程监测终端通过LoRa无线模块接收各个环境监测终端采集到的环境数据和位置信息,进而对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人机交互设计,并且实现定位信息地图显示功能。系统方案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外观模型设计和系统组装,最后进行系统调试,调试包括环境终端采集测试、LoRa通信性能测试和上位机软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环境监测终端可以对环境中十多种环境参数进行集中采集,并且准确获取到终端位置信息。LoRa无线模块的传输距离、丢包率和节点组网性能都可以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远程监测终端上位机软件可以准确接收处理环境数据和位置信息。本文通过对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设计,实现了对靶场环境数据的集中准确测量、设备集成度高、数据传输距离远、组网方式灵活等目标,为靶场环境监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监测设备。

葛男男[2](2021)在《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针对现有的无人机图传系统难以在功能及性能上皆满足全自主的电力巡检方案需求,结合无人机巡检远距离飞行、负载不宜过重等特性,本文设计了一款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具备自主巡检所需功能,满足高清、实时、传输距离远和轻量化的要求。该系统提高了巡检效率,对输电线路巡检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为确保服务器在一键下发起飞指令后,图传系统能够配合无人机完成全自主的线路巡检工作,本文根据实际巡检任务来制定合理严格的巡检任务执行逻辑,并分析图传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要求,进而提出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并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及通信链路方案。(2)在系统硬件设计方面,考虑到系统的轻量化要求,针对图传系统功能要求选用以太网模块、4G模块、CAN模块、存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作为ARM核心板的外围必要电路,对这些模块的关键器件参数进行分析与选型,并完成各模块电路的优化设计。针对关键模块电路干扰问题,设计CAN隔离电路、网络隔离变压器电路,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从叠层设计、器件布局、多层电路板布线三个方面进行PCB电路板的优化设计,从而减小系统的体积、质量,达到轻量化效果。(3)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为了解决系统同一时间处理的任务量及数据量较大问题,在应用层程序设计上采用多线程开发技术,在数据结构上设计环形缓存区,实现了多任务并发执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针对视频流延时的问题,设计基于RTSP流媒体传输协议的视频流传输方案,提高了视频流传输的实时性。针对系统定点拍照时存在受外界干扰而出现图片模糊的问题,设计基于参考模型的滑模控制器,通过控制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来提高图片拍摄的清晰度。此外,本文进行了Linux操作系统裁剪与移植,Linux设备驱动设计以及应用软件开发,按照巡检任务执行逻辑实现巡检任务和控制指令下发、飞行数据传输、相机控制、定点拍照并上传以及实时视频传输的功能。最后与自主研发的巡检无人机进行现场实际巡检作业,从功能和性能方面验证了本系统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曹界宇[3](2021)在《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机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已被广泛运用于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RTK技术在无人机上的使用需求也日益增多。但常规RTK技术应用在无人机定位上,存在操作繁琐、携带不便、无人机作业范围小以及定位精度可靠性较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机定位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分析无人机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提出系统一体化、小型化总体设计方案。针对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完成基于ARM处理器的系统硬件平台方案选型及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平台方案选型。(2)针对系统硬件平台,在考虑噪音干扰、串扰等因素的基础上完成了电路原理图设计及PCB电路板设计。针对系统软件平台,完成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包括交叉编译环境搭建、u-boot移植、Linux内核裁剪与移植、根文件系统构建以及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实现了嵌入式ARM+Linux系统软硬件一体化设计。(3)在系统软硬件平台基础上,设计了无人机定位系统软件。基于串口通信方式,实现了流动站GNSS板卡数据的实时获取,并根据NMEA-0183电文格式对流动站GNSS数据实时解码;基于Ntrip通信方式,实现了网络参考站差分数据的实时获取,并根据RTCM报文格式对网络参考站差分数据实时解码;基于GNSS板卡,实现RTK差分数据解算;最后通过CAN总线通信方式,将RTK差分定位数据发送给无人机,实现无人机高精度定位。最后从系统硬件电路、系统功能以及系统非功能三个方面对本文设计的网络RTK无人机定位系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设计的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余旭玲[4](2021)在《基于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研究与工程实践》文中指出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信息的存储与高效利用是各个领域和各大行业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信息数据的汇集和业务数据的生产在高访问及高并发应用下呈指数式增长。这种情形下,目前仍然充当主力存储模式的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存储以及数据访问等方面逐渐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关系型数据库IO问题成为了诸多应用系统性能的瓶颈。近些年快速发展起来的内存式数据库越来越被重视和使用,成为满足高并发、低时延数据管理需求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但如何将数据从关系型数据中迁移到内存数据库中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同时对于不支持标准SQL语言的内存式数据库,如何实现标准SQL查询访问成为普遍的业内期待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此现状,通过对当前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和内存数据库进行调研与分析,结合当前国际形势,选取开源关系型数据库MySQL以及开源内存数据库Redis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存式数据库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以开源Spring Cloud为基础搭建微服务架构,实现Redis的关系型标准查询。首先,对关系型MySQL和内存型Redis数据库的存储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存储模型的转换器模式,实现关系型数据库存储模型到内存数据库(Redis)键值存储模型的转换,满足数据转换过程中的一致性要求。其次,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MD-RSQA(自定义),实现内存数据库Redis的标准SQL查询。并通过自定义MRSQL中间件(包含YM-SQL解析器、动态SQL模型中继器以及BZ-SQL适配器)来实现该算法。基于该算法,提出了关系型数据库内存化后的一体化标准访问模型,通过数据DB适配器,实现在包含关系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的混合数据存储体系结构下的数据一体化标准访问。最后,搭建了基于Redis和MySQL的混合存储应用平台。该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整合了负载均衡(Nginx)、网关及路由(Gateway)、限流与熔断(Hystrix)、分布式处理单元等相关组件,并对平台的各组件做了实际开发与扩展,构建可实际运行的微服务应用框架。基于对MD-RSQA算法的研究,为了佐证算法的正确性,对本文搭建的微服务平台进行一致性访问与并发测试。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提高数据库操作(新增、删除、查询、更新)效率约10倍,大幅提升应用系统对数据的访问效率。本文是基于某商业项目技术需求进行研究,研究的部分成果已集成在该项目中,且在项目平台中稳定运行。

李陈[5](2021)在《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文中提出信道编译码算法是数字通信系统中保证通信数据可靠传输的重要技术。在编译码算法研究过程中,使用仿真技术对编译码算法进行系统建模分析,是帮助研究人员衡量算法性能的重要手段。计算机仿真受计算机性能影响,难以应对大数据量、高精度的仿真;大多基于实物仿真技术的验证模型开发难度大,系统通用性及模型重构能力不强。半实物仿真技术通过硬件在环和软件在环的方式,灵活性强,在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当前适用于信道编译码验证的半实物系统多基于Simulink可编程FPGA的机理实现,难以通用化适配用户开发的硬件算法性能验证。本文针对信道编译码硬件算法快速验证系统开发难、通用性及模型重构能力不强的问题,采用半实物仿真思想,基于Xilinx推出的ZYNQ系列开发平台,设计了一种具备远程共享性的嵌入式WEB架构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解决方案,解决面向硬件算法的研究人员实现编译码算法性能的快速验证问题。本文采用单芯片ZYNQ异构处理器部署系统软硬件功能,解决了低成本,小型化问题。该方案以FPGA作为硬件平台设计了系统的通用化硬件架构,为用户提供通用化开放式IO,支持快速接入硬件算法,构建验证模型;以ARM架构处理器作为验证系统的管控中心设计了WEB架构的嵌入式控制软件,实现用户对系统的远程共享及控制,管理验证模型的配置及验证流程的在线定制。本文设计了软硬件通信协议,以解决验证系统软硬件协同工作问题。分析了关键技术,对系统实现的关键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本文给出了系统的通用化硬件架构的详细设计,针对系统的远程配置问题,设计了远程在线重配置功能;为适配不同编译码算法的数据率和接口,设计了一种通用化数据调度架构;本文设计了通用化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以解决硬件算法的快速接入问题;本文设计了信道模型,构建系统验证环境。给出了系统WEB架构的嵌入式软件的设计实现,为实现用户的远程共享访问,设计了嵌入式WEB服务器;为实现用户对系统的可视化控制,设计了可视化控制网页和程序。最后,对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选用项目要求的RS码,卷积码接入验证系统完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接入不同信道编译码算法,快速构建验证模型,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在线配置,实现远程验证编译码算法的性能,系统可靠性高,可支持1e-9量级的误码率统计精度,满足系统指标要求,完成了项目交付。

彭世刚[6](2021)在《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应用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未知环境中的自主定位导航是课题的难点也是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的意义,阐述了选题背景。然后,分析项目中移动机器人自主定位导航的需求,针对大跨度桥梁桥底病害检测应用环境,设计了定位导航方案,进而对机器人硬件架构和软件框架进行了设计与实现,以及机器人通信接口调试,为后续各种定位导航以及融合算法的研究验证与调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移动机器人开发测试平台。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总体设计为上层工控机实现数据融合、建图、定位、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算法,然后发送控制命令到下层的嵌入式控制板,控制电机运动实现路径跟踪,从而完成导航任务。在工控机上基于ROS进行导航控制系统设计,规划各个模块的功能,程序设计与实现后,完成了在仿真环境中的运行和算法的验证,该系统能在未知环境下构建地图并正确识别目标障碍物,自主避障到达目标点。之后把导航系统部署到基于两轮差速驱动的移动机器人中进行了实测,并针对桥底工作环境特征,对其特征识别以及工作方式做了改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工作环境中的定位导航能力。

姜长旺[7](2021)在《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智能设备与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家庭生活水平也稳步提升,如今很多的家庭设备也变得智能化。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以此为背景,而且基于家庭生活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如智能电视、电脑、音响等等,探寻一种智能手机与各种家庭设备相互协作的家庭娱乐体系。在该体系下各种智能设备能够各司其职,如智能电视视听效果好、智能手机轻便易操作,因此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解决了家庭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且使得每一个设备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发挥它的优势。另一种比较热门的技术则为人工智能技术,如今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人工智能技术,比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但目前在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该类技术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然而随着软硬件的提升,家庭智能设备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本文以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为背景,将人脸替换、人声消音、语音识别技术在该体系中进行应用。结合实际背景及场景,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由于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并不普及且目前标准不统一,本文将提出并设计一个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的原型系统,该原型系统基于家庭局域网络,包含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协作体系以及能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必备的媒体文件服务。2.基于以上内容的设计与实现,本文对三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对于在平台上无法直接实现的技术,本文将根据相关的技术原理实现对应的数据处理算法,且在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Android开发等多方面理论知识的应用。针对相关技术现状,本文所作工作有如下技术特色:1.目前多数移动端的AI应用基于网络服务器进行计算的Online模式,本文将基于Offline模式,即AI计算由家庭智能设备执行,以探究相关计算任务在家庭设备中计算的可行性。2.已有部分研究内容或产品与本文研究内容类似,但其多数在源码层面闭源,安全性等指标较难考证,本文相关技术将使用开源方案。经过对整个原型系统及相关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与测试,本文中各项功能需求与非功能需求达到预期,完成了几项人工智能技术在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应用。

周永康[8](2020)在《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控制系统》文中研究指明本次设计主要内容:通过充电桩整体需求分析,对充电市场的具体走访调查以及对功能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了充电桩控制系统的基础架构由充电控制和网络数据传输以及数据处理和服务端管理系统组成,具体工作如下。基于STM32进行系统硬件模块电路设计:继电器控制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电能检测模块,STM32主控电路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系统功能软件设计则主要是根据硬件电路中的充电测量采集模块,网络连接模块以及充电控制模块进行驱动编写,移植Free RTOS操作系统并运用Free RTOS进行规划管理充电任务,创建充电控制任务并对充电桩进行充电控制,同时根据充电功能需求设计了充电控制数据通讯协议。充电桩设备与服务端通讯以及运用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后台管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通过无线传输协议接入网络服务器,通过网络服务器托管来实现充电桩远程管理,并通过管理系统进行远程监控以及运维。针对充电桩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充电桩计量,查询,控制测试,测试结果证明本次设计的充电桩控制系统满足系统需求,并通过无线技术联网,实现了充电数据的上传与共享,并验证了网络管理系统控制充电桩的可行性。

程志平[9](2020)在《基于Vue.js的国家语委科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信息管理方式的变革。其中,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承载着国家的意志,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专家队伍建设推进缓慢,科研管理覆盖内容不断增加,传统的国家语言文字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着挑战。为进一步扩充国家语委科研工作专家库,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加强信息化管理能力,设计并实现能推进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科研系统是迫切需要的。本文围绕国家语委科研系统,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后,发现了我国现有科研管理系统的不足之处。介绍了系统开发所用的前后端分离模式的关键技术,例如前端开发采用基于MVVM模式的Vue.js框架,服务器端使用跨平台高性能的ASP.NET Core框架,采用了微服务架构的Docker技术与Web服务器的Nginx技术。2.结合国家语委的业务需求,国家语委科研系统分为专家采集和科研管理两大部分。本文对其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和科学的设计,提出了非功能性需求,并论述了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设计系统的技术架构,划分出国家语委科研系统的功能模块,对系统的主要功能以流程图的形式介绍。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完成后,在遵循数据库设计基本原则下,给出了数据库的具体设计。3.完成科研系统的开发,结合系统实现界面和关键代码详细介绍了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系统注册登录、专家推荐、专家管理、库管理、科研选题征集、项目申报和项目管理模块。完成具体功能开发后,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国家语委科研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实现,扩充了我国语言文字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了其在人才培养、科研支撑等方面的作用。本系统帮助管理人员减轻繁琐的科研管理工作负担,满足了科研工作者的基本需求,提高了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强了评审工作的公平性。为了进一步满足日益更新的科研要求,系统同时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从而推进我国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

李佰霖[10](2020)在《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检修在维持水电站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设备检修质量依赖于检修工程师对检修任务的处理能力。设备检修数字化是提高检修人员设备检修综合能力的基础,为检修人员的知识学习、检修操作训练和现场检修辅助的支持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水电站设备检修是三维空间中进行的拆解零部件和处理的一系列过程性活动,进行标准化的可视化表达难度大;同时,由于人检修操作的不确定性,导致在虚拟环境中构建物理设备和系统的可视化仿真模型困难;且水电站设备零部件多,增加了计算机自动计算设备检修拆解序列的复杂度,限制了对设备检修自动支持的能力。因此,研究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的关键技术、理论和方法,构建设备虚拟检修系统,对提升水电站设备维护水平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在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中,传统的二维动画或者三维过程模拟方法,缺乏人机互动,制约了用户的主动参与,为此本文深入研究了交互检修仿真环境的构建方法;同时,为了提高检修自动支持能力,进一步开展了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自动规划问题研究,探索更优的拆解序列求解方法;另外,为了全面掌握设备及其组成系统的运行过程,开展了设备系统的多工况运行过程的可视化仿真研究。最后,在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虚拟检修应用实践。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研究了设备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方法。首先,针对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要求,提出并建立了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三维数字化框架,为水电站设备检修学习、培训、支持中的三维数字化确定了基本技术路线。其次,提出了从几何结构、约束关系、检修知识、检修任务、检修过程、检修记录等方面构建水电站设备检修数字信息化的方法。然后,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人员的检修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从基础知识、操作熟练度和操作完成度三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研究了设备虚拟检修数据管理方法,为开展设备检修的自动规划、三维可视化仿真和数字化服务奠定了基础。(2)针对检修人员主动参与学习的需求,在设备检修数字化的基础上,开展了交互式检修训练仿真环境的构建方法研究。首先,建立了实际检修操作中人、工具、零部件之间的作用关系模型,制定了从零部件逐步组建设备环境的策略。其次,提出了交互式虚拟元件的概念和构建方法,较好解决了包含复杂作用关系和操作过程的设备检修交互仿真环境的构建。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的分析,提高了仿真零部件的重复利用率。应用实例可知,只需要通过对13类零部件仿真即可实现对水轮机导轴承设备全部197个零部件交互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3)为了实现水电站设备检修作业指导自动化,开展了水电站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规划问题研究。首先,根据设备的实际拆解过程,制定了分组规划的策略以降低规划计算复杂度。其次,明确目标拆解序列,在拆解序列评价的目标函数中引入空间移动代价。然后,提出了TBGA方法求解拆解序列,引入多团队竞争和更新机制到遗传算法中,提高全局寻优能力;采用优先保护交叉、多点启发变异和往返优化算子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局部寻优能力和速度,同时抑制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序列。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TBGA在拆解序列规划中,用了不到其它算法25%的时间得到了更优的拆解方案。(4)研究了典型设备系统的多运行工况的可视化仿真方法。提出了基于设备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和基于有限状态机模型驱动的水电站设备系统的多工况运行三维可视化仿真方法。研究了通用的动态仿真模型结构,实现了正常运行、任务执行、人为操作、设备故障等多种工况的综合。通过进水阀控制油系统的实例建模,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开关进水阀、人工启停设备、有泵效率下降和油路外漏等故障的可视化动态仿真,验证了提出的可视化仿真方法的有效性。(5)开展了服务于水电站的设备虚拟检修应用实践。对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系统结构、功能和数据组织进行了设计,并通过设备检修基础知识学习、检修技能交互训练、三维可视化的检修作业指导以及人员检修知识的考核,验证了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解析操作系统多选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析操作系统多选题(论文提纲范文)

(1)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靶场环境监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无线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2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整体设计
    2.1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框架
        2.1.1 系统需求分析
        2.1.2 系统方案设计
    2.2 环境术语及监测标准
    2.3 LoRa技术及卫星定位技术
        2.3.1 LoRa技术
        2.3.2 卫星定位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硬件设计
    3.1 环境监测终端硬件电路整体方案设计
    3.2 硬件选型方案
        3.2.1 系统硬/软件平台比较选型
        3.2.2 传感器选型
    3.3 ARM微处理器最小系统设计
    3.4 多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3.4.1 IIC采集电路设计
        3.4.2 RS-485采集电路
        3.4.3 UART采集电路设计
    3.5 LoRa无线传输电路设计
    3.6 北斗定位电路设计
    3.7 外围电路设计
        3.7.1 显示电路设计
        3.7.2 电源电路设计
    3.8 本章小结
4 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及LoRa组网系统软件设计
    4.1 环境监测终端软件开发语言和工具
    4.2 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
        4.2.1 μC/OS-Ⅱ系统移植
        4.2.2 μC/OS-Ⅱ系统软件设计
    4.3 传感器数据采集驱动程序设计
        4.3.1 IIC总线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4.3.2 RS-485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4.3.3 UART驱动电路程序设计
    4.4 LoRa无线传输
        4.4.1 LoRa通信协议
        4.4.2 LoRa无线传输软件设计
    4.5 北斗定位模块软件设计
    4.6 ISP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4.7 上位机软件设计
        4.7.1 Qt开发环境
        4.7.2 上位机软件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8 本章小结
5 系统组网调试与运行
    5.1 系统环境监测终端性能测试
    5.2 系统LoRa无线组网通信性能调试
        5.2.1 LoRa通信质量测试
        5.2.2 组网通信范围测试
    5.3 上位机软件功能调试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1.4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功能及非功能要求
        2.1.1 巡检任务执行逻辑
        2.1.2 功能和非功能性要求
    2.2 系统总体设计
        2.2.1 系统执行流程
        2.2.2 系统整体框架
    2.3 系统软硬件平台选择
        2.3.1 系统硬件平台选择
        2.3.2 系统软件平台选择
        2.3.3 系统通讯链路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结构
    3.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3.2.1 ARM核心板
        3.2.2 以太网模块
        3.2.3 CAN模块
        3.2.4 4G模块
        3.2.5 数据存储模块
        3.2.6 电源模块
    3.3 PCB设计
        3.3.1 PCB叠层设计
        3.3.2 器件布局
        3.3.3 多层电路板布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总体框架
    4.2 控制器设计
        4.2.1 无人机速度运动模型
        4.2.2 参考模型设计
        4.2.3 基于MRSMC的速度控制器设计
    4.3 系统应用层软件开发
        4.3.1 多线程开发设计
        4.3.2 数据读取子线程设计
        4.3.3 数据更新子线程设计
        4.3.4 数据发送子线程设计
        4.3.5 视频流传输子线程设计
        4.3.6 图片上传子线程设计
    4.4 Linux操作系统移植
        4.4.1 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4.4.2 u-boot移植
        4.4.3 Linux内核移植
        4.4.4 根文件系统构建
    4.5 Linux驱动设计
        4.5.1 以太网驱动设计
        4.5.2 CAN驱动设计
        4.5.3 4G驱动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系统硬件电路测试
        5.1.1 硬件电路测试平台
        5.1.2 硬件基础电路测试
        5.1.3 硬件模块接口测试
    5.2 系统整体测试
        5.2.1 系统测试平台及环境
        5.2.2 系统功能测试
        5.2.3 系统性能测试
        5.2.4 测试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机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需求分析
    2.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3 系统软硬件平台方案选择
    2.4 网络RTK理论基础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软硬件平台设计
    3.1 系统硬件设计
    3.2 系统软件平台搭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人机定位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4.1 系统软件总体框架
    4.2 流动站GNSS链路设计
    4.3 网络参考站差分链路设计
    4.4 RTK差分定位解算
    4.5 CAN通信程序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平台
    5.2 系统硬件电路测试
    5.3 系统功能测试
    5.4 系统非功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基于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研究与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本文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分析
    2.1 关系型数据库
    2.2 内存数据库
    2.3 Redis数据库
    2.4 微服务架构模型
    2.5 本章小结
3 算法研究与设计
    3.1 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框架总体设计
    3.2 关系型数据库内存化研究
    3.3 MR-SQL中间件设计
    3.4 MD-RSQA标准查询算法设计与实现
    3.5 数据库一体化标准访问
    3.6 内存数据库持久化备份
    3.7 本章小结
4 微服务云平台搭建
    4.1 云平台架构设计
    4.2 Nginx反向代理
    4.3 服务与注册发现
    4.4 网关组件
    4.5 MR-SQL中间件服务
    4.6 数据库层实现
    4.7 持久化备份
    4.8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平台配置
    5.2 系统测试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在校期间的工程开发与实践

(5)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本文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2 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分析
    2.1 系统总体方案
        2.1.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2.1.2 系统关键芯片选型
        2.1.3 系统软硬件功能解耦
    2.2 系统软硬件通信协议
        2.2.1 寄存器地址空间划分
        2.2.2 系统软硬件通信协议设计
    2.3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2.3.1 系统远程在线重配置技术分析
        2.3.2 系统硬件架构通用化数据调度分析
        2.3.3 通用化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验证系统通用化硬件架构设计
    3.1 验证系统通用化硬件架构分析
        3.1.1 系统数据流分析
        3.1.2 系统时钟域分析
    3.2 验证系统硬件远程在线重配置设计
    3.3 通用化硬件架构数据调度设计
        3.3.1 通用化数据调度架构实现结构
        3.3.2 基于Box_Muller算法的高斯白噪声发生器设计
        3.3.3 系统中控设计
        3.3.4 双通道DDR读写控制器设计
        3.3.5 基于DDR控制器的系统数据调度设计
    3.4 通用化硬件架构编译码性能验证模型设计
        3.4.1 编译码性能模型通用化数据链路设计
        3.4.2 编译码性能验证管理模块设计
    3.5 通用化硬件架构信道模型设计
        3.5.1 QPSK映射模块设计
        3.5.2 加噪信道分析设计
        3.5.3 量化器分析设计
    3.6 验证系统软硬件片内通信接口设计
        3.6.1 PS和PL的接口技术分析
        3.6.2 片内接口电路控制模块设计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WEB架构的嵌入式软件平台设计
    4.1 嵌入式软件平台架构分析
    4.2 系统软件运行环境构建
        4.2.1 嵌入式Linux系统平台的搭建
        4.2.2 嵌入式Linux设备驱动
        4.2.3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测试
    4.3 基于WEB架构的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4.3.1 嵌入式WEB服务器设计
        4.3.2 WEB交互网页设计
        4.3.3 嵌入式后端交互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5.1 系统测试方案
        5.1.1 测试系统结构
        5.1.2 系统测试流程
        5.1.3 测试结果验证方法
    5.2 系统功能测试
    5.3 系统测试结论
        5.3.1 测试结果分析
        5.3.2 测试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应用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和成果
    1.3 本文研究目标以及主要内容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需求及方案设计
    2.1 需求分析
    2.2 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硬件系统设计与选型
    3.2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3.2.1 工控机程序设计
        3.2.2 嵌入式控制板程序设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仿真与测试
    4.1 系统仿真平台
    4.2 系统仿真
    4.3 系统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智能家居及家庭娱乐系统研究现状
        1.2.2 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端设备上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工作概述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
    1.5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路线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课题主要相关技术介绍
    2.1 移动端AI平台及有关技术介绍
        2.1.1 Android所支持的AI计算平台
        2.1.2 数值与张量计算工具
    2.2 图像与音视频处理
        2.2.1 OpenCV计算机视觉处理库
        2.2.2 FFmpeg音视频处理程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分析
    3.1 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应用场景分析
    3.2 AI应用功能需求分析
        3.2.1 语音识别功能中各设备功能需求
        3.2.2 音频人声消音功能中各设备功能需求
        3.2.3 视频换脸功能中各设备功能需求
    3.3 AI应用非功能需求分析
    3.4 基于需求分析的系统总体结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AI应用技术原理
    4.1 音视频人声消音与合成技术原理
        4.1.1 音频时域与频域信息及相互变换
        4.1.2 音频数据的预处理及后处理
    4.2 人脸特征识别与替换技术原理
        4.2.1 Dlib人脸关键点检测
        4.2.2 图像人脸替换算法分析
        4.2.3 人脸图像数据的预处理
    4.3 命令词识别应用技术原理
        4.3.1 基于DeepSpeech的语音识别
        4.3.2 基于实际场景的识别结果匹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的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原型系统中协作体系设计与实现
        5.1.1 原型系统中设备发现机制详细设计与实现
        5.1.2 原型系统中连接与基础通信机制详细设计与实现
    5.2 媒体文件服务设计与实现
        5.2.1 文件系统服务详细设计与实现
        5.2.2 媒体提供服务详细设计与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原型系统中的AI功能实现与应用
    6.1 音视频人声消音与合成技术实现与应用
        6.1.1 数据预处理
        6.1.2 时频特征提取、推理与音频复原
        6.1.3 卡拉OK功能的实现
    6.2 人脸替换技术实现与应用
        6.2.1 人脸定位与特征点识别
        6.2.2 人脸替换
        6.2.3 换脸功能的实现
    6.3 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实现
        6.3.1 基于DeepSpeech的语音识别
        6.3.2 语音遥控功能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测试
    7.1 测试环境说明
    7.2 功能性测试
        7.2.1 协作体系测试
        7.2.2 媒体文件服务测试
        7.2.3 AI应用功能测试
    7.3 非功能性测试
        7.3.1 系统兼容性测试
        7.3.2 系统性能测试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不足与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以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电动车充电桩现状
        1.2.1 国内充电桩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充电桩研究现状
    1.3 选题主要内容
    1.4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充电桩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用户需求分析
    2.2 物联网概述
    2.3 充电桩相关技术准备
        2.3.1 Cortex-M3
        2.3.2 嵌入式实时操作
        2.3.3 GPRS 无线传输技术
    2.4 硬件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5 充电桩管理系统
    2.6 充电桩整体架构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动车充电桩硬件系统
    3.1 控制模块
    3.2 测量模块
        3.2.1 测量模块芯片选型
        3.2.2 测量模块电路设计
    3.3 信息处理控制模块
        3.3.1 处理器芯片选型
        3.3.2 信息处理模块电路设计
    3.4 无线网络模块
    3.5 人机交互模块
        3.5.1 人机交互模块的组成
        3.5.2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软件设计
    4.1 充电桩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4.1.1 充电桩控制系统开发环境
    4.2 Free RTOS操作系统
        4.2.1 移植Free RTOS操作系统
        4.2.2 基于Free RTOS的充电任务设计
        4.2.3 Free RTOS启动流程
    4.3 充电控制命令数据协议
        4.3.1 充电命令解析
        4.3.2 查询功能实现
        4.3.3 维护功能实现
    4.4 无线传输通讯模块功能实现
        4.4.1 网络连接
        4.4.2 数据解析与传输
    4.5 下位机系统测试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服务端充电桩管理系统
    5.1 技术架构
    5.2 MINA框架
    5.3 充电桩下位机管理系统
        5.3.1 功能需求分析
        5.3.2 服务端数据处理流程
        5.3.3 客户端管理系统设计
    5.4 系统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Vue.js的国家语委科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介绍
    2.1 Vue.js框架
    2.2 ASP.NET Core框架
    2.3 Docker技术
    2.4 Nginx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功能性需求
        3.2.1 专家采集系统
        3.2.2 科研管理系统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总体设计
        4.1.1 系统架构设计
        4.1.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2 专家采集系统的详细设计
        4.2.1 注册登录模块
        4.2.2 专家推荐模块
        4.2.3 专家管理模块
        4.2.4 库管理模块
        4.2.5 账号管理模块
    4.3 科研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4.3.1 注册登录模块
        4.3.2 科研选题征集模块
        4.3.3 项目申报模块
        4.3.4 项目管理模块
        4.3.5 选题管理模块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库结构设计
        4.4.2 数据表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专家采集系统实现
        5.2.1 注册登录模块的实现
        5.2.2 专家推荐模块的实现
        5.2.3 专家管理模块的实现
        5.2.4 库管理模块的实现
        5.2.5 消息发送模块的实现
    5.3 科研管理系统实现
        5.3.1 注册登录模块的实现
        5.3.2 科研选题征集模块的实现
        5.3.3 项目申报模块的实现
        5.3.4 项目管理模块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
        6.1.1 硬件测试环境
        6.1.2 软件测试环境
    6.2 系统功能测试
        6.2.1 注册登录模块测试
        6.2.2 专家管理模块测试
        6.2.3 科研选题征集模块测试
        6.2.4 项目申报模块测试
        6.2.5 项目管理模块测试
    6.3 系统性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现状
    1.3 设备虚拟检修研究现状
    1.4 设备拆解序列规划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2 面向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方法
    2.1 引言
    2.2 面向虚拟检修的数字化框架
    2.3 设备结构数字化
    2.4 设备检修数字化
    2.5 检修能力评价方法
    2.6 设备虚拟检修数据管理
    2.7 本章小结
3 水电站设备检修交互式训练仿真方法
    3.1 引言
    3.2 水电站设备检修交互操作仿真要求
    3.3 交互式元件建模与仿真方法
    3.4 交互式设备建模与仿真方法
    3.5 水电站设备交互训练环境构建实例
    3.6 本章小结
4 水电站设备检修拆解序列规划问题及群智能优化求解
    4.1 引言
    4.2 水电站设备拆解序列规划问题
    4.3 团队遗传算法
    4.4 基于TBGA的拆解序列求解
    4.5 实例应用与算法性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水电站典型系统多工况运行可视化仿真
    5.1 引言
    5.2 设备系统运行仿真建模方法
    5.3 进水阀控制油系统建模实例
    5.4 多工况虚拟运行联合仿真
    5.5 本章小结
6 水电站设备虚拟检修实践
    6.1 引言
    6.2 系统结构
    6.3 系统功能设计
    6.4 实例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附录3 论文附图
附录4 论文附表
附录5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

四、解析操作系统多选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靶场环境参数集成监测系统及LoRa组网的设计与实现[D]. 陈新欣.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面向输电线路巡检的无人机图传系统设计[D]. 葛男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网络RTK的无人机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曹界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基于内存式数据库的关系型标准查询算法研究与工程实践[D]. 余旭玲.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嵌入式WEB架构信道编译码性能实物验证系统设计[D]. 李陈.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6]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应用研究与实现[D]. 彭世刚.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分布式家庭娱乐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D]. 姜长旺.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控制系统[D]. 周永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9]基于Vue.js的国家语委科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程志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面向水电站设备检修的虚拟仿真及自动规划方法研究与实践[D]. 李佰霖.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操作系统选择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