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岗大型汉墓没有好办法保护

皇岗大型汉墓没有好办法保护

一、黄冈大型汉墓保护尚无良方(论文文献综述)

毛和荣[1](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杨小敏[2](2020)在《宋代药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药业,即医药行业,在中国古代溯源悠久。传统药业涵盖古人为了防治疾病、延续生命的一系列药物认知、利用以及经营活动。药业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及加工药物、经营管理机构、药市及药业文化等内容,其发展不仅与医学、农业、商业联系紧密,更具有独立发展路径。宋代以前,药物发展经历了从民间经验到官方认证的过程。宋代以后,药物利用更多体现在官方主导下的民间传播过程。厘清宋代用药、制药、售药等相关机构之间的联系,是理解古代药业经营管理以及官民用药发展水平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宋代药业的发展历程,既有利于展现传统药业的阶段性演变,也是阐释宋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关乎生命的重要行业,古代药业以战国秦汉以来的医药认知体系为基础,逐步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战国秦汉时期为第一阶段,出现了主要满足少数人补益需求的最早用药风潮。不过当时上层社会的用药习惯与百姓应疫需求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魏晋隋唐时期是第二阶段,不仅逐步掀起了古代“医药分家”的序幕,也促使隋唐以后城镇药肆、药市的初步兴起。宋代开启了古代药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构建了政府引导下的药业运行体系,在药物利用、经营管理、药业信仰等方面多有革新。宋代药业的兴盛,为下一阶段明清时期的药材商帮活动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在药物利用方面,宋代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大类别药物分别在专业栽培、利用观念、功效地位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植物药种植中,宋代人工栽培药物的种类、技术、规模范围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动物药利用中,宋代不断稳定并付诸于实践的“辰属”观念,引导人们深入开发利用已经熟知的动物药,而非恣意妄用其他野生品种。在包括动物药在内的药物代用品方面,宋代医药家不是无节制的增加代用品种类,而是采取相对稳定的用药标准,推动成药规范化发展。在矿物药的功效利用中,宋代矿物药被大量引入治疗普通疾病,但在实践中也遭到越来越多医家、士人的质疑。政府一度颁布旨在扼制滥用金石药的禁令,其他植物类药物(如黄耆)的补益地位逐步形成。这些药物资源的利用变化,是宋代药业兴盛的重要基础。在经营管理方面,宋政府重视革新医药机构,形成了内廷用药与外朝制售的有机结合。官方制售机构以翰林医官院、太医局的行政教育职能分化为基础,自上而下逐步影响至基层乡里,有效强化了官药业的市场优势地位。中央及地方官药局各有侧重,而非单一的直属关系。地方药局具有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与中央官药局运行模式不同、相对独立、临时性的地方医疗救助体系。在比较协调的政策环境下,宋代(特别是南宋)商业性市镇普遍兴起,南方民间药肆明显多于北方。许多民间药肆不再与医家直接相关,而是由商人直接经营。药材商品的独立化以及药业主体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宋代药业兴盛的突出表现。此外,药品流通过程中度量衡的规范与进步、剂型的商业性变化、药价的持续走高,一并彰显了宋代药业发展的新面貌。在药业信仰方面,宋代儒释道力量在医药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了以佛、道为名,由士人融合构建的行业崇拜雏形。宋代士人通过家宅种药和开辟药园等活动,在社会上形成了认识药物、利用药物的良好环境。他们以理性的批判精神,成为当时传验方药的重要主体。士人对道家祠观和佛家寺院的记载和传颂,既推动了道家先贤及医药人物逐步具备了行业神的崇拜形象,也进一步提高了佛家寺僧医药活动的社会影响。宋代以后各种“药王”的多样化记载,是明清时期医药行业民间崇拜的社会文化基础。就现实意义而言,宋代作为超越古代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关键时期,是我们恰当总结古代药业发展经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阶段。以药物利用为线索,注重探讨药材商品的经营活动及文化背景,是系统阐释宋代药业发展水平、拓展宋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合理途径和独特视角。传统药业至今关乎民众生活、政府治理、社会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综合规划药学史的研究路径、如何理解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仍是人们值得不断深思的重要课题。

黄毓芸[3](2019)在《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文中指出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我国旧志约8200种,占现存中国古籍的十分之一以上。但学界现有的研究重新志而轻旧志,重地理、历史研究而轻文献学研究,早期方志的研究则更为薄弱。魏晋隋唐方志是方志发展的早期阶段,从文献学角度研究这一时期的方志,对方志文献学的理论建设,中国方志的起源、发展及演变,方志史和方志学史的建立,第三(6方志的编纂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方志仅指地方性的综合志,广义的方志还包括全国性总志及记述某方面特定内容的专志。论文主要研究狭义方志,着重研究了以下问题。第一,界定魏晋隋唐方志具体范围。历代学者对方志名实、方志起源、方志内涵与外延的看法差别很大。一代有一代之方志。魏晋隋唐方志既具备历代方志共性,也有其时代特徵。论文基於文献用例归纳“方志”的语义发展、“方志”的内涵、特点及其核心要素;从代表性方志学着作、方志整理着作、着录方志的目录着作所举方志归纳方志外延。并据此从广、狭两方面提出能够整合前人观点的方志定义,为魏晋隋唐方志文献的目录、版本、校勘、1佚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归纳魏晋隋唐方志总特点。从方志地名沿革、地域分布、体例分类、撰人分布等方面分阶段考察魏晋隋唐方志各自特徵。第三,考察方志着录轨迹的历史演变。梳理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志在历代目录及其子目中的分布及沿革以求“考镜源流”;考证了官、私、史目录学着作着录魏晋隋唐方志的误录、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卷数异、撰人异等情况。第四,整理魏晋隋唐方志文本和考证魏晋隋唐方志1本。分析总结魏晋隋唐方志1佚成果现状,补充已有1本漏1方志佚文、新1方志佚书,校勘佚志佚文及现存方志文本;从版本学角度对这一时期的现存和1本方志进行考察,梳理已有的方志版本研究成果并做了专题研究。第五,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整理与考证。方言材料包括语音(音韵)、文字、词汇、训诂、语法等不同类别,论文主要研究其中的词汇材料,并从文献学角度考证了其中的异文、名物、风俗、地理及历时与共时的演变,旨在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方志中方言资料的整理、1录及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提供资料;又是一次从中国古典文献学角度对语言文字学文献进行整理、研究的有益尝试。

田梓榆[4](2018)在《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的用香历史悠久,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性格和情感精神的体现,作为传达中国香文化物质文明重要载体的香具,依香而生,香与器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行演进,是一笔亟待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扬的珍贵财富。它们历经了数千多年朝代更迭的演变,是中国千年物质文化的凝结,从中可以窥见不同时代使用香具背后的社会生活、经济情况、制作工艺、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历史变迁。早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焚烧芳香类植物,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用香目的以清洁、抑菌、驱虫等功能性为主。两汉时期,熏香风气由贵族阶层向普通平民逐渐衍生,出现了炉身较浅、熏燃草本植物的豆式炉。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启,中土与西域国家之间发生了贸易往来,外域的树脂类香料开始进入中国。相应地,香具的形制也在发生变化,能够在炉身内堆起香灰,放上树脂类的香料并以炭火熏燃的博山炉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现,佛教元素逐渐出现在的香具的制作上。隋唐时期,因外域文化的浸染融合和佛教的愈加兴盛,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的焚香,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供佛时使用异域风格的香具也随佛教在中国流行开来。因其开放、包容、富足的社会背景,香具的制作也极尽奢华、富丽,尤其流行富于异域风格的金属香具。宋代的崇文氛围使富有学问和教养的文人们成为政治与文化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审美引领风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尺,形成了符合文人美学趣味的宋代香具体系。北宋金石考古学兴起后,商周青铜器被文人们首先作为香具使用。由于宋代制瓷业的发达,南宋时,更是流行使用以瓷质仿青铜器造型的香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兴旺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用香的群体也由文人阶层扩大到寻常的巷陌百姓,市民情趣香具的大量出现是宋代香具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明清的香事活动继承了宋元以来市井香的繁盛,仍旧以世俗间情调为主,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模糊,焚香深入民间,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本文选取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并具有香文化演进变化重要历史节点的代表性香具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和其他相关图像,并通过实验考古学的方法模拟并制作所讨论的典型香具的模型,设计各类科学实验,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得到对选取的典型香具制作成因、使用方法、使用原理更加科学、直观和理性的判断。找到隐藏在这些香具下的文化内涵、时代气息以及中国香文化发展史的脉络,为了解和解释中国古代文明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和窗口。

李曌华[5](2017)在《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时期。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是隋唐五代时期两种重要的历史文献,其语言特点有同有异。通过对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的比较,旨在揭示两种不同性质材料医学词汇上的异同。其相同的部分,可以呈现隋唐五代断代医学词汇的部分面貌;其不同的部分,可以反映两种材料医学词汇上存在的具体差异,而这种共时的差异往往又可以折射出某些历时的变化。方法围绕比较两种材料医学词汇异同这一核心,本文在进行共时比较的同时也结合历时的比较;在定性分析的同时,也注重定量的统计说明;在立足材料本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关注其他材料的外证功能;在大量描写异同事实的基础上,也对一些变化的事实试图作出解释。由於医学词汇既涉及医学领域,又涉及语言学领域,既有汉语词汇的一般特点,又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此本文还注重综合运用语言学、文献学与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结果比较的结果是:从语言特点上看,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都反映了中古、近代汉语交替时期的语言面貌,其中所使用的词汇十分丰富,这些词汇都是在历时的继承、借用和共时的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既有承继前代文献的内容,又有新的发展。同时,佛教词汇、医学词汇和普通词汇之间还有一些相互渗透的情况。但是,佛经音义的口语化程度高於隋唐五代医书,佛经音义收载的词汇有些是对汉语固有词汇的借用和创新,有些则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其词汇系统的稳定性低於隋唐五代医书。从词汇的使用上看,隋唐五代医书中使用了不少佛教术语、佛教词汇,收载了大量外来方药和部分外来病证观念,而佛经音义中同样收载了许多医学词汇,并对这些词汇进行释义和说解,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词汇的历史面貌。从文字的使用上看,俗字通行是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中存在的共同现象,文字的社会性与隋唐五代开化的社会风气使得俗字在社会不同阶层中都能得到使用。但是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中俗字出现的具体情况仍有区别,前者较为单一,後者包容并蓄,前者受到正统的约束始终多於後者。受时代的影响和历史的局限,佛经音义编撰者有区分正俗的文化认同和强烈愿望,而隋唐五代医书的编撰者对俗字则普遍持接纳的态度。从字形的发展演变上看,佛经音义收载的多种字形和对字形的说解是字形演变研究重要的参考资料,而隋唐五代医书在一定程度上又为这种研究提供了文献例证。从词义的发展演变上看,佛经音义及其所释佛经加速了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发展,其对汉语固有词汇的仿造和改造、及对固有词素的重组造成大量新词新义的产生,且在新词新义的使用方面,汉译佛经及佛经音义往往比包括隋唐五代医书在内的同期中土文献要快。而佛经音义对讹误字和不同词形的收载有助於那些词形发生变化的医学词汇的溯源和考察,有助於解决隋唐五代医书中一些疑难字词。结论首先,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有同有异。其相同的部分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时期语言面貌的体现,可以充分展现隋唐五代时期词汇的部分特点和规律,有助於这一时期相关词汇的共时研究;其不同的部分与各自文献性质、文献来源、编撰者水平和原始文献时代的差异有关,可以反映其中某些词汇形、音、义等方面的变化,有助於这一时期相关词汇的历时研究。其次,隋唐五代医书受到佛教影响十分明显,既有直接套用的佛教术语、佛教词汇,又有通过佛教傅播而进入中土的外来方药、外来病证觐念的化用,此外还有受佛教医学影响导致的医学词汇内涵的变化,很可能还有佛经翻译和傅抄过程中产生的俗字。而佛教医学对我国傅统医药知识的吸收也在佛经音义中得到集中体现,其既有对我国傅统医学词汇的直接借用,又有对医学词汇进行仿造、改造和重组的内容。而这两者的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医学词汇词义的发展演变。再次,佛经音义中医学词汇的释义与隋唐五代医书中医学词汇的实际用例,有助於了解隋唐五代医学词汇的文字使用情况和俗字观念,有助於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和同形字现象的分析,有助於医学词汇名实和名义的考察,有助於医学词汇词义发展演变情况的描写。而辞书释义与文献用例的彼此结合,以及资料的丰富性与时代性相辅相成,既呈现了隋唐五代医学词汇的部分面貌,又能繋联古今,考察整个汉语医学词汇系统及其文字系统。此外,在对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还探讨了同形字、异体字、声符示源、汉字的表意功能、词义演变动因等问题,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文献语言材料和参考意见。

陈士松[6](2014)在《商周青铜方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历史上的商周时期,属于考古学上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造型各异。其中,青铜礼器是古人举行重大祭祀、宴飨等社会活动的必备之物,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青铜鼎,作为商周青铜礼器的代表,甚至成为社会等级和国家政权的象征。自汉代开始,铜鼎资料不断被发现。有宋以来,铜鼎更是受到金石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关注,成为金石学和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以往关于铜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圆鼎,对于方鼎涉及较少。方鼎通常被认为是只有高等级贵族才能使用的礼器,其地位和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圆鼎。至于为数不少的方鼎究竟在商周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和地位,又是以怎样的形态、造型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存在、发展、演变?本文共收录204件传世品、176件出土铜方鼎资料。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类型学、年代学等方法,全面系统而条理清晰地了解方鼎在形制、纹饰等方面的特点。进而,探讨方鼎在时代、区域等方面的差异和特征。从实用功能和象征功能两个方面,考察方鼎在商周时期的功能状况,尤其重点考察了墓葬、墓地内方鼎的使用情况,判明方鼎在使用等级、身份、性别、族属等方面不同的象征意义。最终,把握方鼎所代表的社会历史文化和价值内涵,了解方鼎的起源、发展演变、消亡的过程以及文化变迁的轨迹。

王广平[7](2009)在《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学体系不可或缺的诊疗技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提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中医药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知识体系,逐渐被世界各地人们所了解或接受。中医药行业由中医服务业和中药产业组成,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相应地拆分为中医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和中药产业发展模式。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从“中药现代化”的技术创新到中药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药产业现代化在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化发展方面成效显着;但是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推动的效果并不明显,因而需要用新的创新思维和技术经济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药产业国际化是指利用全球科技和医药学资源,推进中药产业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实现世界范围的资源配置,并进入国际医药保健主流市场。从狭义角度来看,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就是中成药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医药主流市场,实现中药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推进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是困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关键性问题。10多年的中药产业现代化理论发展与具体实践,对国际化进程贡献程度仍显不够,因而国内业界和学术界提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和“知识创新”的发展思路,成为近来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主流思想。基于国内外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和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具体实践,采用创建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借鉴霍尔(A.D.Hall)三维空间模型结构的思维方法,遵循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一体化进程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本研究提出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学科体系结构/专业维、中药产业发展进程/时间维和产业链/逻辑维,以深入分析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基于大量文献综合研究,对国内外传统医学发展背景和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采用里程碑事件分析法得出:明末清初(1582~1724)第一次“西学东渐”之前,中国传统中医药并不落后于其它世界医学体系,而且很先进。接着,利用调查问卷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反映出当前国内业界对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影响因素的认知程度。再者,基于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逻辑关系,将中药产业国际化定义为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对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分析与评价,显示了中药产业现代化水平在逐步提升;将国际化战略作为中药产业发展目标,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出口交货值为产出指标,结果显示了中药工业的技术有效性明显低于其它几个高技术产业;基于实证分析和现代化进程评价的基础之上,提出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评价应该兼顾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中药产业参与国际传统医学交流合作、传统中医药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等方面。随后,对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影响因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现象源自于中药产业学科体系结构中技术科学层次的缺失,建立和完善适合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体系,尤其是构建临床应用标准,是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重中之重。最后,基于文献研究(古为中用)、实证分析、现代化水平评价(近为今用)和学科体系结构(洋为中用)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基于“综合集成”系统思想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路与方法,即“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并探索了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几个重点问题,包括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与针灸协同发展和基于知识管理等。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的创新之处,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路与方法,借鉴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的方法,提出了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学科体系;将分析与研究过程纳入到中国现代管理学派的分析框架之中;进行了“中药产业经济系统三维空间发展模型”的探讨。本研究成果将促进21世纪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并使其获得对外贸易竞争优势,造福于世界各地居民。

雷祖康[8](2005)在《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研究 ——以漆木类文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如何运用简易、经济与节能的概念技术来发展适合文物保藏的环境策略方案,以解决我国当前因经济条件不佳的博物馆事业能永续经营,乃为本研究工作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研究中作者首先总结漆器材料的特性,以材料破坏观点分析漆器材料降解破坏的基本成因。并系统探索构成展柜微气候环境的波动机理与目前常见于柜内应用的装饰材料污染物释出特性,以作为推论理想展柜的分析基础。其次,作者针对国内的博物馆展示环境与漆工艺作坊进行大规模调查,总计调查城市数为 39 市、馆数为 43 馆。于调查后感知“各博物馆应针对地区不同的风土特性各自研拟合适的应用保存策略方案,同时顾及国内目前多数财力匮乏博物馆的特质,宜发展简易、经济、节能、高效的稳态环境维护措施,方能符合当前的国情需要。”从调查过程中发现,柜内照明灯具的释热为影响保存环境湿度变动的主要成因,研究中以大量模型实验观察柜内环境受到照明灯具照射后所产生的微环境温度场波动特性,与测试常见于柜内应用的调节策略效能。其结果理清一些目前实务应用的误区。此外,针对稳态环境的策略研究,作者从墓葬环境的构成获得启示,以系统控制论的角度推论柜内稳态环境构成的控制概念并尝试提出稳态环境建构的弹性化应用的设计构想,以供作展柜设计方案的应用建议。最后,本研究针对我国气候多样的特性而提出“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维护”之理念与原则。其中作者尝试核算适合于国内环境的漆木文物保存标准和提出建议弹性保存策略的概念,与发展简易应用方便判读的图形分析技术—适宜保存潜力分析图,以提供作为各馆自拟展示保存策略的思考基础。本研究的出发乃基于对文物保护、经济协助与生态发展的关注,研究所采用的是实验量化方法,其结论不仅具有实质的可利用意义,同时也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与展场设计规划的从业人员提供另一管理维护的永续经营思考方向。

韩晓玲,李桃元[9](2003)在《黄冈大型汉墓保护尚无良方》文中研究表明本报讯:记者韩晓玲、通讯员李桃元报道:黄冈市黄州城区中环路1号汉墓的发掘令考古人员既喜且忧:这座墓在我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研究

二、黄冈大型汉墓保护尚无良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冈大型汉墓保护尚无良方(论文提纲范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
        2.2 概念界定
        2.2.1 荆楚文化
        2.2.2 中医药文化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2.2.4 “一带一路”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内容
        4.2 基本框架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5.1 研究重点
        5.2 研究难点
        5.3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3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1.1 历史基础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1.2 现实因素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2.1 建设过程
        2.2 建设模式
        2.3 建设成效
        2.4 建设困境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3.1 传播主体分析
        3.2 传播内容分析
        3.3 传播媒介分析
        3.4 传播受众分析
        3.5 传播效果分析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5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致谢

(2)宋代药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宋代以前药业概述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药物利用与流通
        一、战国秦汉时期的药物认识及利用
        二、秦汉时期的药物流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医药分家
        一、医药分家的内涵及表现
        二、医药分家与药业兴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药物的栽培与利用
    第一节 宋代植物药栽培的新发展
        一、栽培品种成倍增多
        二、栽培方法改良更新
        三、专业栽培的规模化发展
    第二节 宋代动物药的选择及利用
        一、动物药与“辰属”观念
        二、常见动物药的利用
        三、药物代用品的新探索
    第三节 宋代矿物药补益功用的弱化
        一、矿物药利用观念的变化
        二、矿物药利用实践的积累
        三、矿物药补益功效的替代——兼论黄耆“补药”地位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药业的经营及管理
    第一节 官府机构
        一、皇室用药
        二、药物储藏
        三、官方制售
    第二节 民间药肆
        一、政府管理
        二、地域发展
    第三节 专门药市
        一、形成特点
        二、流通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药商与行业发展
    第一节 药商的社会形象
        一、药商的指代名称
        二、药商的行业形象
    第二节 药商的行业活动
        一、“药行”与“药市”
        二、药商的行业活动
    第三节 药商的地域环境
        一、北方药材的利用情况——以雄州一带为例
        二、南方药市的区域特点——以长江流域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士人与药业文化
    第一节 种药建园
        一、家宅种药
        二、开辟药园
    第二节 传方验方
        一、传方
        二、验方
    第三节 助力佛道
        一、道家祠观
        二、佛家寺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对外药物贸易
    第一节 宋与辽夏金的药物贸易
        一、与契丹辽国
        二、与党项夏国
        三、与女真金国
    第二节 宋与东南亚诸国的药物贸易
        一、进口药物的种类
        二、进口药物的地区交易
        三、进口药物与岭南瘴疾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特征
    二、宋代药业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宋代以后的药业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 魏晋隋唐方志概述
    第一节 “方志”界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与考证
    第一节 魏晋隋唐方志的着录、分布与沿革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着录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
    第一节 佚书与辑佚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辑佚述略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补辑与考证
    第四节 魏晋隋唐佚志佚文校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魏晋隋唐方志版本专题研究
    第一节 《华阳国志》的版本
    第二节 唐颜真卿《吴兴地记》(《石柱记》)版本
    第三节 唐樊绰《蛮书》的版本
    第四节 唐陆广微《吴地记》的版本
    第五节 唐莫休符《桂林风土记》的版本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魏晋隋唐方志校勘专题研究
    第一节 《华阳国志》校勘研究
    第二节 《吴兴地记》(《石柱记》)校勘
    第三节 《桂林风土记》校勘集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辑考
    第一节 方言文献及方志方言材料的价值
    第二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材料的搜集与判定
    第三节 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考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魏晋隋唐方志整理与研究成果汇总表
附录二:魏晋隋唐方志总目
附录三:魏晋隋唐方志同书异名、同名异书表
附录四:魏晋隋唐方志辑本简表
附录五:魏晋隋唐方志佚文整理总谱
附录六:魏晋隋唐方志方言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原因和意义
    四、资料选取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贵族生活的衍生——汉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博山炉——以满城汉墓出土器物为例
        一、博山炉基础模型的形成
        二、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
        三、博山炉定名考释
        四、博山炉的产生背景
        五、博山炉的使用
        六、博山炉的燃熏实验(图 1-15)
    第三节 豆式熏炉
        一、豆式熏炉的起源和用途
        二、博山炉形成前、后出土豆式熏炉形制的变化和原因
        三、从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彩绘豆式熏炉及燃烧残余物看豆式熏炉的燃熏方法
        四、模拟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陶质豆式熏炉(433)燃熏实验
        五、豆式熏炉的使用和功能
        六、熏笼与豆式熏炉的搭配组合
        七、前博山炉时期的铜质豆式熏炉
        八、后博山炉时期豆式熏炉的演变
    第四节 过渡期的四连体熏炉
        一、南越王墓出土四连体熏炉概况
        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带来域外树脂类香料
        三、树脂类香料促使本土香具发生变革
        四、博山炉在空间中使用的局限性
        五、四连体熏炉的出土情况
        六、以南越王墓出土铜质熏炉为参照划分过渡时期出土熏炉发展的两个方向
第二章 佛教西来的影响——唐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钓香炉”意象——贴佛像炉、鼎式炉、提环香炉
        一、贴佛像炉
        二、鼎式炉
        三、提环香炉
    第三节 柄香炉
        一、柄香炉释名
        二、早期的柄香炉
        三、域外的柄香炉
        四、佛教中的执香炉行香礼仪
        五、狮子镇柄香炉
        六、其他材质的柄香炉——不成功的发明
        七、柄香炉与香宝子
    第四节 束腰炉与高足炉
        一、束腰炉
        二、高足炉的图像和实物
    第五节 香囊
        一、香囊的定义
        二、香囊的构造原理
        三、香囊名实关系的确立
        四、存世的13件唐代香囊
        五、香囊的使用方式
        六、名物的转换与错位
        七、香囊焚香实验
第三章 诗意化的文人情调——宋代香具
    第一节 背景
        一、宋代文化和审美基调的制定——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
        二、浓厚的人文气息——市民阶层出现
        三、金石考古学引发复古情结
        四、禅宗思想和理学对宋代香具的影响
        五、中国香具发展的新高度
    第二节 卍字炉
        一、由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出土卍字石香炉引起
        二、卍字符号考释
        三、卍字炉——北宋文人的香炉形制
        四、卍字炉归类和使用方式——篆香炉和香篆
        五、卍字炉香篆熏燃实验
        附:关于卍字炉用途的思考
    第三节 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一、南宋仿古体系香炉产生背景综述
        二、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三、隔火熏香与仿古型香炉的使用
        四、宋式陶瓷香炉焚香适用性实验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隋唐五代医书语言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佛经音义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论
        1 研究背景
        2 选题缘由
        3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材料与方法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价值
        1 研究内容
        2 研究价值
        第四节 研究特点及创新点
    第二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
        第一节 隋唐五代医书的语言特点
        1 词汇特点
        2 其它语言特点
        第二节 佛经音义的语言特点
        1 词汇特点
        2 文字特点
        第三节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特点之异同比较
        1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的共同特点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的差异
        3 造成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语言差巽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之比较——共时研究
        第一节 隋唐五代医书中的佛教影响——以医学词汇为中心
        1 隋唐五代医书中的佛教用语
        2 隋唐五代医书对外来医药知识的吸收与发展
        第二节 佛经音义中的我国传统医药知识
        1 佛经音义对我国传统病证观念的收载
        2 佛经音义中涉及的我国医药书籍
        3 佛经音义对我国本土药物和药用觐念的收载
        第三节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时行俗字
        1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时行俗字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的俗字现象分析
        第四节 佛经音义与医学词汇释义
        1 佛经音义的引文及释文与医学词汇释义
        2 佛经音义所涉及的相关佛经原文与医学词汇释义
        3 佛经音义词目与医学词汇释义
        4 佛经音义非医学词汇与医学词汇释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的历时考察
        第一节 医学词汇中同形字的关系类型及理论探讨
        1 同形字概述
        2 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中同形字的关系类型
        3 关於同形字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与解释
        1 医学词汇字形演变轨迹的勾勒
        2 关於医学词汇字形演变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医学词汇溯源与名义分析
        1 医学词汇溯源与名义分析
        2 基於佛经医学词汇与医书医学词汇的几点思考
        第四节 医学词汇历时演变的描写与解释
        1 词义的历时演变与转移
        2 词义演变的动因
        本章小结
结语
徵引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6)商周青铜方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表索引
附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学术意义
    1.2 青铜方鼎的发现与研究概况
        1.2.1 发现情况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2章 青铜方鼎分类研究
    2.1 分类标准
    2.2 型式划分
第3章 青铜方鼎分期、断代研究
    3.1 分期
    3.2 年代
第4章 青铜方鼎分区研究
    4.1 分区概况
    4.2 区域特征
第5章 青铜方鼎的发展过程
    5.1 起源
    5.2 发展阶段
        5.2.1 形成期
        5.2.2 发展期
        5.2.3 鼎盛期
    5.3 衰亡
        5.3.1 初现衰落之势
        5.3.2 终至衰亡之时
第6章 青铜方鼎功能考察
    6.1 青铜方鼎的实用功能
    6.2 青铜方鼎的象征功能
        6.2.1 青铜方鼎使用者的等级、身份分析
        6.2.2 青铜方鼎使用者的性别分析
        6.2.3 青铜方鼎使用者的族属分析
        6.2.4 青铜方鼎使用者的等级、身份、性别、族属总结
第7章 青铜方鼎的文化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青铜方鼎统计总表
    附表二 方鼎墓信息统计表
致谢

(7)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国内中医药发展背景
        1.1.2 国际传统医学发展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数据来源和调研过程
        1.3.1 研究的数据来源
        1.3.2 研究的调研过程
    1.4 本项研究的来源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中药产业国际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中药概念的界定
        2.1.2 中药产业的定义
        2.1.3 中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的概念
    2.2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状况
        2.2.1 国外对中医药发展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对中医药发展的研究现状
        2.2.3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2.2.4 中药产业发展的研究趋势
    2.3 中药产业的发展历程
        2.3.1 古代医药业的发展回顾
        2.3.2 近代中药产业的发展回顾
    2.4 世界整体医学体系概述
        2.4.1 印度传统医学
        2.4.2 希腊医学与埃及医学
        2.4.3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交流史
    2.5 国外天然药物市场发展概况
    2.6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2.6.1 系统理论
        2.6.2 技术经济学的理论
        2.6.3 现代化发展理论
        2.6.4 创建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理论
        2.6.5 其他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模型的构建与假设基础
        3.1.1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足的文献分析
        3.1.2 国际化进程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构建
        3.1.3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假设
    3.2 调查问卷设计
        3.2.1 调查问卷设计前的专家访谈
        3.2.2 调查问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3.2.3 调查问卷变量的测量量表
    3.3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3.3.1 调查问卷的收集
        3.3.2 调查问卷样本的基本情况
        3.3.3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4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用药习惯和文化因素分析
        3.4.2 中医基础理论因素分析
        3.4.3 中医诊断技术因素分析
        3.4.4 中药基础理论因素分析
        3.4.5 中药制造和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3.4.6 中药产业化状况因素分析
        3.4.7 国家经济实力因素分析
        3.4.8 针灸业与其它策略的分析
    3.5 测量模型与验证性因子分析
        3.5.1 验证性因子分析概述
        3.5.2 用药习惯与文化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5.3 中医药基础理论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5.4 中药产业现状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5.5 国家经济和针灸业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3.5.6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整体验证性因子分析
    3.6 理论模型的假设支持
        3.6.1 模型研究的整体情况
        3.6.2 论模式的假设检验
    3.7 结果与讨论
        3.7.1 调查范围与设计的科学性
        3.7.2 调查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分析与评价
    4.1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政策理论与实践
        4.1.1 中药产业现代化与国际化
        4.1.2 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成果
        4.1.3 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政策和规划
        4.1.4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理论与评价方法概述
    4.2 中药产业经济现代化的时序分析
        4.2.1 中药产业现代化时序分析方法
        4.2.2 经济效率1995~2007时序分析
        4.2.3 经济结构1998~2008时序分析
    4.3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截面分析
        4.3.1 中药产业现代化截面分析方法
        4.3.2 2007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4.3.3 2001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4.3.4 1995年中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经济现代化截面
    4.4 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4.4.1 中药产业现代化评价的原理
        4.4.2 中药产业经典和综合现代化的评价方法
        4.4.3 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水平评价
        4.4.4 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其它评价方法
    4.5 中药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效果评价
        4.5.1 中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中药进出口状况
        4.5.2 基于国际化发展目标的中药产业进出口评价
    4.6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指标构建思路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与中药知识体系结构
    5.1 基于整体论的中药产业知识体系概述
        5.1.1 中医药知识与知识挖掘
        5.1.2 中药科技的学科体系结构
    5.2 中药产业发展的技术科学分析
        5.2.1 传统中医药学的哲学层次
        5.2.2 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5.2.3 中药产业的技术科学层次
        5.2.4 中药产业生产/工程技术方面
    5.3 基于基础科学层次的中药应用设计与建立
        5.3.1 中药应用机制的设计与建立
        5.3.2 中药临床应用机制的验证
    5.4 基于基础科学层次的中药临床标准化问题
        5.4.1 技术标准与国际化发展
        5.4.2 中药产品应用标准化战略的概述
        5.4.3 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标准化问题
        5.4.4 中药饮片临床使用的标准化问题
        5.4.5 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标准化问题
        5.4.6 中药制剂临床使用的其它问题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思路
    6.1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思想
        6.1.1 中药产业经济系统的结构
        6.1.2 中药产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问题
        6.1.3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的几种途径分析
    6.2 中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6.2.1 疗效第一的原则
        6.2.2 继承与创新的原则
        6.2.3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6.3 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与针灸业协同发展机制
        6.3.1 针灸在国际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状况
        6.3.2 中药产业与针灸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6.4 基于知识管理的国际化发展思路
        6.4.1 中药国际贸易活动的博弈分析
        6.4.2 中药国际贸易与中药产业经济增长
        6.4.3 基于信息管理的中药产业知识管理
        6.4.4 基于知识传播的中药产业国际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东亚传统医学史年表
    附表2 中国传统医药学与西方医药学史年表
    附表3 中外医药学交流史
    附录4 测验变量的协方差矩阵
    附表5 中药产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相关性矩阵
    附录6 "中药产业国际化"开放式问卷
    附录7 "中药产业国际化"访谈提纲
    附录8 "中药产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的调查问卷
    附表9 基于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值表
    附表10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中药产业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评价指标值表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致谢

(8)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研究 ——以漆木类文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博物馆展示概念转变塑造微环境特质多样性
        1.1.2 我国是漆木类文物的艺术宝库
        1.1.3 环境变迁所造成的保存危机
        1.1.4 抢救性处理会产生保存维护概念的转变
        1.1.5 预防性维护为未来文物保护的主流
        1.1.6 研究动机
    1.2 研究目的
    1.3 文物保护基本概念思考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内容与架构
第2章 漆器材料特性与降解破坏成因
    2.1 漆器构造与材料特性
        2.1.1 漆器构造分类
        2.1.2 漆器材料基本组成
    2.2 木胎材料性能与劣化问题
        2.2.1 木胎料类型分类
        2.2.2 胎体力学特性与工艺处理
        2.2.3 胎体饱水与脱水后材质改变
        2.2.4 木胎劣化问题
    2.3 髹饰工艺技术与漆膜材料降解
        2.3.1 髹饰技法种类
        2.3.2 髹饰材料应用与材料力学构成
        2.3.3 髹饰材料劣化原因
    2.4 打底材料界面接合与破坏成因
        2.4.1 我国传统漆器打底制作工艺与层间构造
        2.4.2 影响打底材料界面结合的因素与力学关系
        2.4.3 涂层材料界面结合的劣化问题思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展示微环境构成特性与材料污染物释出问题
    3.1 展示环境构成概念
        3.1.1 保存环境组织概念
        3.1.2 展示活动与环境构成
    3.2 展柜类型发展、分类命名与型态演变
        3.2.1 展柜发展概述
        3.2.2 展柜类型分类
        3.2.3 展柜名称命名法则
        3.2.4 展柜的类型演变
    3.3 展柜构造、材料的设备
        3.3.1 展柜构造解析
        3.3.2 柜体材料与设备
    3.4 展柜内微环境的构成与环境波动动态特性描述
        3.4.1 展柜内微环境基本构成与不适宜环境对保存文物的影响
        3.4.2 展柜内部微气候环境的动态特性描述
        3.4.3 理想陈列漆木类文物展柜的微环境塑造控制目标
    3.5 展柜构材基本特性与污染物释放问题
        3.5.1 展柜构材基本特性
        3.5.2 污染物释放对文物材料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漆木类文物出土地区博物馆展示环境现况
    4.1 博物馆展示环境调查计划
        4.1.1 调查样本择选方法说明
        4.1.2 调查环境与调查方法说明
        4.1.3 调查内容说明
    4.2 调查结果分析
        4.2.1 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4.2.2 深度专业访谈过程与结果分析
        4.2.3 环境量测结果分析
    4.3 文物陈列环境的现存重要问题探讨
        4.3.1 展柜内部的结露问题
        4.3.2 光照控制的模式处理
        4.3.3 接缝处理的加工精度
        4.3.4 环境污染的危机意识
        4.3.5 文物防震的防灾处理
        4.3.6 展品的安全管理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影响保存微环境波动因素的系统分析
    5.1 展柜内微环境变化影响因素
        5.1.1 影响博物馆展示环境微气候因素的多样性特质
        5.1.2 展柜内微环境影响因素
    5.2 影响展示环境湿度波动因素分析
        5.2.1 目前展示环境中环境过干危机成因
        5.2.2 构成目前展示环境中环境过潮的危机成因
        5.2.3 展示柜内结露形成原因解析
    5.3 展柜微环境灯热干扰波动实验设计
        5.3.1 实验动机与设计因素研究
        5.3.2 实验环境说明
        5.3.3 实验方案设计
    5.4 灯热干扰微环境实验综合讨论
        5.4.1 展柜微环境受灯热干扰波动特性分析
        5.4.2 关于环境微气候波动与控制策略的问题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适宜弹性应用的保存环境设计策略研究
    6.1 地下墓室环境与藏品保存机制启示
        6.1.1 墓葬环境与形制关系
        6.1.2 构造特性与封存维护
        6.1.3 葬品保存的基本原理
        6.1.4 恒定环境的构成条件
    6.2 展示环境保存稳态条件构成基本概念
        6.2.1 过渡过程数学预测模型建立与综合控制评价
        6.2.2 构成展示环境保存条件稳态因素与控制策略思考
        6.2.3 关于稳态保存环境系统构成与控制问题讨论
    6.3 简易、经济与高效稳态环境调节策略概念设计思考
        6.3.1 模块化展柜调控元件设计概念
        6.3.2 光照减量与热量控制遮光漫光板概念设计
        6.3.3 三效合一空气净化调节板概念设计
        6.3.4 简易型循环空气过滤系统概念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因应地域气候环境差异的漆器展示保存策略思考
    7.1 地域环境气候差异与展示环境气候变迁关系
        7.1.1 地域气候环境分区
        7.1.2 地域气候环境特征
        7.1.3 漆木类文物出土地区气候特性
        7.1.4 漆木类文物展示方式与环境气候变迁差异
    7.2 目前漆木类文物保存环境基准实务应用的不确定问题
        7.2.1 因应不同的地域气候条件的各国博物馆基准
        7.2.2 我国目前博物馆环境基准的设置现况
        7.2.3 国内学者对于因应我国博物馆环境标准的观点
        7.2.4 各馆应因环境特质研拟弹性应用基准
    7.3 浮动弹性的展示环境保存标准拟定概念
        7.3.1 从木材的基本保护概念推演浮动弹性保存标准的思考
        7.3.2 新旧材料与维护特性差异的湿度标准修正原则
        7.3.3 场所分类的分级标准概念
    7.4 因应环境的漆木类文物展示保存维护策略思考
        7.4.1 国内各地域环境漆木类文物保存调节需求现况分析
        7.4.2 利用图形分析技术协助策略决策思考
        7.4.3 各地区博物馆研拟展示环境保存策略的原则归纳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专家学者深度访谈记录与书信答疑内容摘要
附录 B 墓葬地域特征、型制特征与构造特征一览表
附录 C 单层灯具实验过程与结果说明
附录 D 高效节能 PV 调节风机与储能系统概念设计
附录 E 驱虫防霉剂的调制与丸剂制作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四、黄冈大型汉墓保护尚无良方(论文参考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宋代药业研究[D]. 杨小敏. 河北大学, 2020(03)
  • [3]魏晋隋唐方志文献学研究[D]. 黄毓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
  • [4]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D]. 田梓榆. 中国美术学院, 2018(12)
  • [5]隋唐五代医书与佛经音义医学词汇比较研究[D]. 李曌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商周青铜方鼎研究[D]. 陈士松. 湖南大学, 2014(04)
  • [7]中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发展研究[D]. 王广平. 暨南大学, 2009(09)
  • [8]气候适应性的博物馆展示微环境研究 ——以漆木类文物为例[D]. 雷祖康. 清华大学, 2005(08)
  • [9]黄冈大型汉墓保护尚无良方[N]. 韩晓玲,李桃元. 湖北日报, 2003

标签:;  ;  ;  ;  

皇岗大型汉墓没有好办法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