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草原资源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

湟源县草原资源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

一、湟源县草地资源基本特点及开发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谭亮,李军乔,李玉林,王环,杲秀珍,赵静,马家麟,冀恬,王虹蕾[1](2022)在《青海不同产地蕨麻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文中指出以青海7个不同产地的蕨麻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差异比较、主成分分析和品质综合评价,为以青海蕨麻为食品原料或辅料的产品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采用SPSS 19.0分别对青海7个不同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并对蕨麻品质贡献大的指标性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此外,还对青海蕨麻与其他食品的关键营养成分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样品间指标性营养成分存在差异,但具有高蛋白质、高膳食纤维、低脂肪、极低钠、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种类、多种矿物质的特点。与其他食品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发现青海蕨麻中膳食纤维、维生素B2、维生素C、Ca、K、Na质量分数高,脂肪、淀粉质量分数低,能量低。综合评价总排名前三位的蕨麻分别来自玉树州囊谦县、海南州贵南县和西宁市湟源县。研究发现不同青海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的差异与当地海拔高度有一定相关性,并与不同海拔对应的气候因素密切相关,同时还可能与蕨麻品种、培育和遗传改良、生态适应性有关。本研究表明青海蕨麻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刘贵玺[2](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兰措卓玛[3](2021)在《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欧亚大陆史前跨大陆的物质传播和文化交流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尤其“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后,对沿线区域间交流路线的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青藏高原是欧亚文明交汇的重要区域,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同时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又是人类对高原环境适应的典型区域,研究这一区域早期交流路线的形成与演变对了解青藏高原的早期交流历史,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和模式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研究均为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持下的概念化路线,尚缺少精细化和具体化研究,导致对高原早期人类互动交流的详细演进过程认识十分有限。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自然因子包括海拔、坡度、植被、河流作为成本数据,与新石器-历史时期遗址点数据共同构成研究的数据源,以图作为理论基础,使用GIS工具,将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的重建抽象成带权图(网络)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并基于成本最小原则,使用最优路径重建旧石器-历史时期的交流路线。具体操作是使用Arc GIS(ESRI)软件中的本地Python地理处理工具执行脚本计算,使用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模型,重建旧石器时期路线;使用考古遗址点、聚落点构成的节点集,使用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重建新石器-青铜-历史时期路线;最后,结合古气候、考古证据、文献记载等多项证据从人类适应性角度分析其发展演变及驱动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旧石器时期重建路线约10万km,路线整体上从边缘向腹地扩张,从低海拔逐步向高海拔行进,经过延续的长线进入高原高海拔区间,而且通过短线在高海拔区间活动,活动范围遍布整个高原;新石器时期路线总路线长度约为16900km,共提取出15条主干路线,路线主要沿河湟谷地-澜沧江、长江流域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带分布;青铜时期的总路线长度约为16300km,共提取出18条主干路线,在新石器时期路线的基础上,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西南部的路线整体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的总路线总长度约为39700km,共提取出28条主干路线,东北区、东部区均出现了深入腹地的网络,尤其是腹地路线的出现和向西部延伸的路线以及东南部路线的复杂化,使得路线呈现复杂路网。该重建结果与考古证据印证的“彩陶之路”、粟黍农业传播路线、“玉石之路”、麦作-驯化羊、马-青铜冶金技术的传播路线,以及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与“丝绸之路”的联系、“羌中道”、“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高度重合,说明重建结果的可靠性。(2)旧石器时期-历史时期的路线总体呈现随机-分散型、边缘-廊道型、边缘-腹地型、复杂-路网型的发展演变。末次冰盛期高原极端气候促进了技术革新,细石器技术的盛行使高原出现狩猎采集人群,路线呈现随机-分散是人类为适应高原狩猎活动的行为表现。新石器时期适宜的环境背景下,仰韶文化的粟黍农业种植技术在适宜该农业发展的区域传播扩散,这些分散的小型农业基地成为串联新石器路线的基础。青铜时期受制于恶劣的气候条件,粟作农业的种植受到挑战,但跨大陆麦类作物、驯化羊、马的传入,拓展了人类向高海拔种植农业和发展牧业的空间,导致重建路线向高海拔地区延伸。历史时期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和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数量增加,形成稳定的聚落,功能齐全且稳定的聚落为复杂路网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伴随着聚落间复杂的政治、贸易、文化互动,重建路线呈现复杂网络型。(3)重建路线完整呈现了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人类复杂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是路线形成的最终结果,同时反映出的是人类自身、生产方式以及互动交流强度对高原的逐步适应过程。为了适应逐步升高的海拔从而控制走路的成本,早期人类会选择高原河谷作为通道,河谷内坡度较缓、海拔相对较低,植被相对较好,河流的补给充足,相对含氧量较高,这是人类为适应高原自然环境做出的生物适应性行为。从生业模式的角度来看,高原的生业模式经历了旧石器时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新石器时期农业+狩猎采集经济并存-青铜时期农业+游牧经济全面发展-历史时期农牧业经济+商贸、政治、文化等互动交流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这与旧石器时期人类表现出对高原资源的简单索取-发展至新石器时期对高原宜农区域的主动占据-青铜时期对高海拔区域的开拓-历史时期对高原全面开发利用的交流行为模式相对应;而生业和交流行为模式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路线形成的模式,这一模式表现出新石器时期分散的小型粟作农业区域首先串联起稳定的路线-青铜时期农、牧业混合交界带形成稳定路线-历史时期稳定的路线在聚落间形成的发展模式。从交流强度来看,新石器时期的交流互动是仰韶文化通过高原南部边缘对川西、云南等地的影响,并沿雅鲁藏布江与南亚的互动交流,发展至青铜时期由中亚-沿新疆-河西走廊至高原北缘的互动交流加强,历史时期则是南、北边缘的交流不断强化,伴随着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复杂的政治、文化互动,以及商业贸易的强有力刺激,内外部交流全面加强的结果。

刘静[4](2021)在《资源、生计与族群: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湖湟鱼的捕捞与运销》文中指出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湖裸鲤鱼陆续有"无鳞鱼""黄鱼""湟鱼"三种名称。蒙古族是清代捕捞湟鱼的主要人群,民国中后期湟源县的汉人成为后来居上的捕鱼群体,湖周部分藏族民众则是特殊的捕捞者。共同捕捞湟鱼、谋求生计是推动蒙、藏、汉族群之间产生"同化"现象的重要原因。"同化"既有"蒙番(藏)汉化",也有"汉人蒙化""汉人番化"。多民族的共同参与,促进了青海湖湟鱼资源的开发利用。

李再艳[5](2020)在《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上升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兰西城市群地处黄河上游,作为国家引导培育的6个地区性城市群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引导和培育的跨省区城市群之一,对支撑国土安全、生态安全和维护西北地区繁荣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兰西城市群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正面临着诸多区域性问题,如城市功能和承载力不强,城镇发展差距较大,城市发展空间受限等。因此,研究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空间格局特征、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对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及土地管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梳理了土地开发强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方法,以1995、2005、2015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借助ArcGIS、SPSS、GeoDa等软件对兰西城市群39个县域的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研究。首先构建了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测度模型并计算大小,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然后结合兰西城市群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等特点,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了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1995-2018年兰西城市群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和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最少;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呈现出“4增2减”的现象,即建设用地、草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现出不断扩张的态势,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由1995年的228.50km2增长至2018年的557.41km2。(2)1995-2018年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从总体来看较低,从20年间的变化来看,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均值总体呈现出增长态势,由1995年的2.74%增长到2018年4.45%,在空间上呈现出兰州-西宁两个中心高,其他外围地区依次降低的“核心-外围”空间分布格局。(3)从1995年-2018年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差异呈缩小趋势,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4)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在空间上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集聚特征,主要以高-高聚集与低-低聚集为主。热点区和次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以兰州和西宁为双核心的“一主一副”两个热点片区,形成明显的高值簇区;次冷点和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群的中南部和西部的大片边缘县区,冷热点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相对稳定性。(5)1995-2018年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受到人口集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和海拔等要素综合影响,不同因素影响力大小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任意两个因子交互探测要强于单个因子的作用,影响因子两两之间作用的强化方式均为互相增强。

乔木[6](2020)在《园区产业用地政策比较与完善研究 ——以湟源县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政策的制定,“兰西城市群”规划的编制落地,国家对大旅游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青海省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给“一带一路”沿线的湟源县也带来了产业升级机会。产业园区升级需要土地政策来保障,湟源县应主动调整用地政策,提升园区土地管理水平,保障园区土地持续利用。本文通过对国内类似县(区)土地政策研究分析,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博弈论、资源配置等理论,对土地政策的应用及反馈进行模拟及分析,并参考湟源县本身情况论证,得出对湟源县及同样欠发达地区的土地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同类园区用地政策比较,结合产业园区土地管理要求,提出园区用地政策的制定准则。通过三北、西部等欠发达区域特定县(区)的园区用地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分析,发现结合园区自身资源禀赋制定的地租、地价、供地条件等用地政策最适合本园区的土地持续利用需求。通过考察湟源县园区内的企业发展状况,发现现有用地政策在退出机制、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需要进一步结合园区自身资源禀赋进行调整,满足土地持续管理。(2)通过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用地政策供求关系分析,得出政府制定用地政策的逻辑方法。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运营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用地政策需求;传导需求至政府层面,并结合政府制定用地政策的逻辑依据及路线,发现政府政策制定偏好与企业政策需求偏好刚好相反,为更好的扶持企业发展,政府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对应用地政策。(3)根据对湟源本身经济情况及现有土地政策的研究,提出园区用地政策完善建议。根据自身经济发展及自然资源条件,细化自己的园区用地政策:放弃直接经济补贴,加大对规划统筹的投入;进行系统的产业梳理,编制产业规划,以实现产业需求、发展路径清晰,招商目标、企业考核指标明确;同时投资搭建企业运营数据监管平台,实时监督企业运营,对运营能力下滑的企业及时进行督导和扶持,对无法继续投资建设或无法继续经营的企业依法清退。

袁亚丽[7](2019)在《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学界对近代以来青海历史,多数仍侧重于政治制度、民族关系、文化变迁、民族贸易等历史问题的宏观研究,对于农村经济中的许多问题研究相对薄弱,缺乏微观的实证分析。青海所处区位的特殊性,自然地理生态的多样性,人文环境的复杂性,但是已有成果基本没有注意到历史时期青海经济发展的地理、人文、空间等特殊因素,忽视了近代制度变迁及国家经济政策对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此外,研究成果多附带于其他区域或领域研究之中,对于民国青海经济研究来说显得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也正是这些不足,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空间。青海农牧兼营的经济特点,使得农村经济、农业耕作技术、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农村市场等许多问题与当时全国其他省份有相一致的地方,但也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论文以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从农业经济、畜牧业经济、寺院经济及农村市场等问题入手,对青海农村经济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和研究。近代以来青海在行政区划上变动较大。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南京国民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实施的背景下,为青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和一定程度的发展,并进入缓慢的现代化转型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20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民国政府西北开发和抗战大后方建设政策出台,随着青海行政建制的不断完善,广大牧业区开始了有效的县治建设,为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第二,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口进入近代以来最快增长时期,这是人口增长有别于同期其他省份的一个显着特征。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迅速扩大,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同期全国其他省份。并且人口和耕地增长的速度呈正态分布,人地关系呈缓和之势,学术界流行的“近代以来人地关系紧张”的观点并不适合当时的青海地区;第三,农业经济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的迅速增加,为农业经济的恢复提供了基本的条件。20世纪四十年代新式农贷的出现,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农家经济和农民生活在畜牧经济的补充下也得到相应提高。与学术界观点“近代以来农业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极端贫困”的观点不相一致,表现出其独特性和复杂性;第四,畜牧业经济也由传统的粗放式经营开始了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在国民政府主导下开始了畜牧管理、繁殖、兽疫防疫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逐步开启了畜牧事业现代化的步伐。特别是畜牧贷款的发放,对于逐渐衰落的青海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振兴作用;第五,藏传佛教寺院经济是青海农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牧业区以寺院为中心建立起了农牧交易的中心点,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固定市集和城镇,对广大牧业区经济的交换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当时整个社会经济欠发达的状况下,以寺院为中心形成的市集成为牧业区商品交易和民间贸易的主要场所,这也是青海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又一个显着特征;第六,以畜牧产品为主的手工业和市场交易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要特色。农牧经济的互补性特点,畜牧业对农业经济的超强依赖性和强劲的需求,成为手工业产品和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20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官营商号,对传统的物物交换的交易方式有所冲击,使得货币化程度有所提高,市场的多元化成为向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标志。

徐贞[8](2019)在《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扩张,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2008年,国务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的提出,虽然对我国土地压力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就偏远地区及地形复杂的山地区域的乡村聚落而言,迫于人口增长压力、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原因,加上当地相关部门土地监管力度不够、规划设计僵化、人们节约意识薄弱等种种因素,土地浪费现象依然特别严重。青海河湟地区位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分与黄土高原相接,人口众多、工业化、城镇化及不合理的耕地制度等因素使当地生态环境变得极其脆弱,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可利用土地资源急剧减少。同时,城镇空间的扩张,引导人口向城市迁移,导致大量乡村聚落空间荒废、耕地闲置,造成极大的土地浪费现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国家土地节约集约政策的导向下,对青海河湟山地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以期为青海河湟地区的传统山地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山地作为青海河湟地区最为常见的地形类型,数量众多且人地矛盾较为突出,是笔者选择该地区传统山地聚落作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历史学等相关学科,对土地节约视角下的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提出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的优化策略,有利于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论文对青海河湟地区自然环境进行概述,梳理出该地区传统聚落的历史发展沿革,继而对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该地区的山地聚落类型特点。其次,基于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分布特征,对聚落进行分类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各类型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详尽分析,结合其土地利用特征总结得出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的普遍特性。最后,结合地形坡度等因素对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进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从土地利用为切入点梳理出该地区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现存问题,最终引出在土地节约视角下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的两种发展方向——原址更新型发展模式和迁并集聚型发展模式——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为日后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汪建航[9](2019)在《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执法监察是强化土地执法职能、解决土地执法难题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青海省为例,根据土地管理与执法监察工作的任务和特点,以及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选取相应指标来构建土地分区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并对各主成分结果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进行因子分析;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二级指标作为变量数据,以青海省各县(区、市、行委)为个案,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各县(区、市、行委)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青海省进行土地分区,并分析各监察区分区结果与未来土地利用的监察重点。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分区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7项二级指标进行降维处理,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特征值都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5.92%,17项土地分区二级指标可以降维成四个主成分。各主成分的公因子分别为城镇建设因子、矿产资源因子、耕地保护因子和土地生态因子。对各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各县(区、市、行委)综合成分的排序和第一主成分的排序相似程度最大,与第二、三和四主成分差别较大,各主成分之间排序互不相关。(2)土地分区聚类分析。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将青海省各县(市、区、行委)划分四大聚类类别。比较各类别均值聚类中心发现,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当中各主成分因子载荷情况基本一致。(3)划分土地分区并提出个各分区监察重点。根据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结合青海省土地管理与执法监察特点,分别将各聚类类别依次划定为城镇建设区、耕地保护区、矿产开采区和土地生态区四个土地执法监察区。结合各分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特点,分别提出未来土地执法过程中的监察重点,为加强青海省土地管理和执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陈长成[10](2018)在《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寒草地极容易发生退化,其生态极其脆弱,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高寒草地退化会直接威胁区域的生态安全及经济发展。对高寒草地退化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可以有效地把握高寒草地退化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信息。这有助于针对具体的高寒草地退化情况,设计更加高效合理的的高寒草地保护措施,对维持该地区草地生态安全、协调区域人地关系、保证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青海省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地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以青海省作为研究区,通过收集2005-2014年青海省基础地理、社会经济和科学考察等各方面的数据,根据高寒草地退化的基本特征,采用地统计方法和地理信息技术,通过评价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的退化情况来综合评价2005-2014年青海省高寒草地的退化情况。其中,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又包括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和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高寒草地土壤退化评价主要包括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模型时,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考虑气候因素和鼠害危害的影响;气候因素主要包括降水量、气温、太阳辐射量和风速。考虑到不同的草地类型对气候因素具备不同的敏感度,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模型时,创新提出适用于区域变动的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方法。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模型时,主要考虑毒杂草对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影响。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是通过构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模型,对计算出的2005-2014年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用斜率来表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变化趋势。在构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模型时,基于通用土壤侵蚀修订模型,主要考虑降水侵蚀力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坡长坡度因子、植被覆盖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因子对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的影响。根据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的综合评价结果,可知青海省大部分区域2005-2014年高寒草地呈现恢复变好的趋势,这一定程度的反映了这些年来青海省有关部门在草地保护方面所做工作的成效。但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青海省的中东部地区,高寒草地退化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根据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和土壤退化的评价结果,可以了解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情况。其中,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北部和东部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南部发生高寒草地退化主要是由于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引起的;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东部、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以及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东北部发生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寒草地的土壤发生了退化。除此之外,根据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因素评价结果,可知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不同的高寒草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中气温对各种高寒草地类型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差异较小,而降水、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影响差异较大;另外,高寒荒漠草地和高寒荒漠草原草地与其他三类高寒草地所构建的气候因子评价模型也存在明显差异。评价结果的验证基于青海省草原总站提供的43个草地监测样点的实测数据。用这43个草地监测样点2005-2014年盖度、牧草可食率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综合指数与2005-2014年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相关分析,来验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这两个指数的P值小于0.01,通过了显着性检验,R值为0.504,说明综合评价指数与实测数据的变化趋势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证明评价结果是可行有效的。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套有效的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2004-2015年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的具体情况,为青海省高寒草地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二、湟源县草地资源基本特点及开发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湟源县草地资源基本特点及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不同产地蕨麻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方法
        1.1.1 蕨麻样品前处理
        1.1.2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
        1.1.3 生物活性成分的测定方法
        1.1.4 氨基酸及其组分的测定方法
        1.1.5 脂肪酸及其组分的测定方法
        1.1.6 矿物质元素的测定方法
    1.2 实验材料
        1.2.1 实验仪器
        1.2.2 实验标准品
        1.2.3 实验质控样品
        1.2.4 实验试剂
    1.3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2.2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生物活性成分分析
    2.3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氨基酸组分分析
    2.4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主要脂肪酸组分分析
    2.5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中矿物质元素分析
    2.6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品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
    2.7 青海蕨麻与其他食品之间营养成分差异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青海不同产地蕨麻的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原因分析
    3.2 青海蕨麻相较于其他食品的优势与特色
4 结语

(2)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3)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旧石器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1.2.2 新石器-青铜时期人类在青藏高原的交流
        1.2.3 历史时期青藏高原的交流
        1.2.4 人类与文化交流路线的研究方法综述
        1.2.5 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历史文化概况及阶段划分
        2.1.3 现代交通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模型构建
        2.3.1 构建最低成本(W)
        2.3.2 随机点间加权流量累积联通模型(E)
        2.3.3 节点间加权联通模型(E)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青藏高原交流路线的重建结果
    3.1 旧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1.1 基于NDVI权重的重建结果
        3.1.2 基于NPP权重的重建结果
        3.1.3 基于坡度权重的重建结果
    3.2 新石器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2.1 东北路线区
        3.2.2 东部路线区
        3.2.3 东南路线区
        3.2.4 西南路线区
    3.3 青铜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3.1 东北路线区
        3.3.2 东部路线区
        3.3.3 东南路线区
        3.3.4 西南路线区
    3.4 历史时期高原交流路线重建结果
        3.4.1 东北路线区
        3.4.2 东部路线区
        3.4.3 东南路线区
        3.4.4 西南路线区
        3.4.5 腹地路线区
第四章 重建路线的演变过程
    4.1 旧石器时期-随机分散型
    4.2 新石器时期-边缘廊道型
    4.3 青铜时期-边缘腹地型
    4.4 历史时期-复杂网络型
    4.5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早期交流路线演化与人类适应关系
    5.1 地理环境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1.1 地形地貌
        5.1.2 坡度
        5.1.3 植被
        5.1.4 河流
    5.2 环境演变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3 生业模式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3.1 狩猎采集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3.2 农业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3.3 农牧业并重生业模式下的路线形成
    5.4 交流强化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5 聚落-战争因素与路线形成的关系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存在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5)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概念界定
        1.2.2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及开发强度研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位置
        1.4.2 自然地理概况
        1.4.3 社会经济条件
        1.4.4 数据来源
2 兰西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趋势分析
    2.1 兰西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征分析
    2.2 兰西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2.3 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分析
3 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3.1 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空间格局变化
    3.2 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区域差异变化
    3.3 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3.4 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冷、热点特征分析
4 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变化的影响因子选择
    4.2 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不同因素对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变化影响力交互作用
    4.4 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高质量发展及优化策略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园区产业用地政策比较与完善研究 ——以湟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同类产业园区用地政策比较
    2.1 同类县(区)样本选择及验证
    2.2 园区现行用地政策比较
        2.2.1 各县(区)实施的典型土地政策
        2.2.2 地价中的补贴政策
        2.2.3 入园企业土地利用考核与退出政策
    2.3 园区用地存在问题
        2.3.1 土地集约度低
        2.3.2 土地资源闲置
        2.3.3 土地退出困难
    2.4 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与用地政策的供求分析
    3.1 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
    3.2 用地主体角度的政策需求
        3.2.1 投资建设及回收期
        3.2.2 稳定期
        3.2.3 衰退期
    3.3 政策供求平衡分析
    3.4 政府政策应对方式
        3.4.1 逻辑基础
        3.4.2 财政补贴经济性
        3.4.3 规划基础
        3.4.4 数据基础
    3.5 小结
第4章 园区产业用地政策及用地现状研究
    4.1 园区用地政策沿革
        4.1.1 用地补贴阶段
        4.1.2 用地绩效阶段
    4.2 产业用地现状
        4.2.1 产业园区定位及规划
        4.2.2 产业发展及用地现状
    4.3 小结
第5章 园区产业定位与用地策略完善
    5.1 产业发展定位
    5.2 用地策略完善
        5.2.1 投资强度管理
        5.2.2 土地供应管理
        5.2.3 用地监管
        5.2.4 退出管理
    5.3 其他管理建议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及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手段
    四、资料的运用
第一章 青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复杂的人文环境
    三、政区与基层社会组织的演变
    四、道路交通的新变化
第二章 耕地及农业技术
    一、农业经济的地理基础
    二、耕地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三、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四、农作物种植及单位产量的变化
    五、农田水利建设新成就
第三章 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
    一、地权分配与租佃关系
    二、赋税的种类及特点
    三、人口的基本情况及变动趋势
    四、河湟地区人地关系问题
    五、农家经济与农民生活
    六、农村借贷关系的新变化
第四章 畜牧业经济与牧民生活
    一、畜牧地的优势条件
    二、驻牧地及牧民分布
    三、牲畜种类及数量
    四、草场占有权及租佃关系
    五、牧业经营方式及改良技术
    六、畜产品加工及交易
    七、牧民收支与生活
第五章 藏传佛教寺院经济
    一、藏传佛教寺院概况
    二、寺院经济及基本类型
    三、寺院经济的经营方式
    四、寺院的收入与支出
    五、寺院经济的特点
第六章 农村市场
    一、寺院与市集的形成
    二、民间贸易与市场
    二、皮毛贸易与市场
    三、庙会、花儿会与市场
    五、市场盛衰及其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1.3.1 基本概念界定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框架
        1.5.2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概述
    2.1 河湟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条件
        2.1.3 资源基础
    2.2 河湟地区传统聚落历史发展概况
        2.2.1 史前聚落发展演变
        2.2.2 古代聚落发展演变
        2.2.3 近现代聚落发展演变
    2.3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现状分析
        2.3.1 山地聚落分布
        2.3.2 山地聚落选址特征
        2.3.3 山地聚落空间分类
    2.4 本章小结
3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解析
    3.1 聚落外部环境空间形态特征
        3.1.1 山地聚落选址空间
        3.1.2 聚落周边环境空间
    3.2 村落内部环境空间形态特征
        3.2.1 建筑空间
        3.2.2 宗教空间
        3.2.3 道路空间
        3.2.4 绿化空间
    3.3 空间形态与土地利用关系
    3.4 本章小结
4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土地利用分析
    4.1 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自然因素
        4.1.2 社会因素
    4.2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改变的聚落空间形态现状
        4.2.1 居住人口流失,聚落空间空废化
        4.2.2 空间形态分散,土地利用低效
        4.2.3 规划不合理,功能空间滞后化
    4.3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4.3.1 河湟地区土地利用现状
        4.3.2 河湟地区山地聚落建设用地分类
        4.3.3 河湟地区山地聚落建设用地现状
    4.4 本章小结
5 土地节约视角下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5.1 研究对象及目的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目的
    5.2 目标及原则
        5.2.1 空间形态优化目标
        5.2.2 空间形态优化原则
    5.3 空间形态优化制约因素
        5.3.1 相关政策及制度因素
        5.3.2 人口因素
        5.3.3 经济因素
        5.3.4 规划因素
        5.3.5 管理因素
    5.4 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5.4.1 原址更新优化策略
        5.4.2 迁并集聚优化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贡献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9)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及方法基础
    2.1 土地执法监察内涵
        2.1.1 土地执法监察概念
        2.1.2 土地执法监察制度建设
    2.2 土地分区内涵
    2.3 政府职能理论
    2.4 公共管理理论
    2.5 研究方法
        2.5.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2.5.2 主成分分析法
        2.5.3 聚类分析法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青海省地理环境状况
    3.2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3.2.1 土地利用现状
        3.2.2 耕地利用与保护
        3.2.3 草地利用与保护
        3.2.4 建设用地利用与规划执行情况
    3.3 青海省土地执法检查概况
第4章 土地分区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
    4.2 指标数据处理
        4.2.1 指标值计算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4.2.3 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4.3 主成分分析
        4.3.1 提取主成分
        4.3.2 因子分析
        4.3.3 主成分得分
第5章 土地分区及执法监察与利用管理重点
    5.1 聚类分析
    5.2 土地分区
        5.2.1 城镇建设区
        5.2.2 耕地保护区
        5.2.3 矿产开采区
        5.2.4 土地生态区
    5.3 各分区土地执法监察重点
        5.3.1 城镇建设区
        5.3.2 耕地保护区
        5.3.3 矿产开采区
        5.3.4 土地生态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现状
        1.2.2 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与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草地资源
        2.1.2 高寒草地
        2.1.3 高寒草地类型
        2.1.4 高寒草地代表植物及其生长特性
        2.1.5 高寒草地退化特征及原因
        2.1.6 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2 基本方法
        2.2.1 气象数据空间插值方法
        2.2.2 植被信息提取方法
        2.2.3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2.2.4 隶属函数
        2.2.5 土壤侵蚀模型
        2.2.6 草地载畜平衡指数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源
第4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分类
    4.1 植被信息提取
    4.2 气象数据插值
    4.3 高寒草地分类指标体系
    4.4 高寒草地分类结果
第5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
    5.1 青海省高寒草地类型及代表植物
    5.2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指标体系
        5.2.1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评价指标
        5.2.2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指标
    5.3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
        5.3.1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自然因素评价
        5.3.2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人为因素评价
        5.3.3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综合评价
        5.3.4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
        5.3.5 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5.4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
        5.4.1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评价
        5.4.2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
        5.4.3 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5.5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结果
    5.6 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退化评价验证
第6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退化评价
    6.1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指标体系
    6.2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
        6.2.1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综合评价基本原理
        6.2.2 高寒草地土壤水力侵蚀评价
        6.2.3 高寒草地土壤可蚀性评价
        6.2.4 高寒草地土壤重力侵蚀评价
        6.2.5 高寒草地土壤风力侵蚀评价
        6.2.6 高寒草地土壤人为干扰侵蚀评价
        6.2.7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综合评价
        6.2.8 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指数
    6.3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结果
    6.4 青海省高寒草地土壤侵蚀变化趋势评价验证
第7章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
    7.1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结果
    7.2 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验证
第8章 结论
第9章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湟源县草地资源基本特点及开发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不同产地蕨麻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J]. 谭亮,李军乔,李玉林,王环,杲秀珍,赵静,马家麟,冀恬,王虹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2
  • [2]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青藏高原旧石器-历史时期交流路线的重建及演变研究[D]. 兰措卓玛.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4]资源、生计与族群:清至民国时期青海湖湟鱼的捕捞与运销[J]. 刘静.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21(02)
  • [5]兰西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再艳.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园区产业用地政策比较与完善研究 ——以湟源县为例[D]. 乔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7]民国时期青海农村经济研究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中心[D]. 袁亚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8]土地节约视角下青海河湟地区传统山地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徐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9]青海省土地分区与土地执法监察研究[D]. 汪建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青海省高寒草地退化综合评价研究[D]. 陈长成.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湟源县草原资源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