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育训练指导对婴儿智力的影响

婴儿发育训练指导对婴儿智力的影响

一、小儿发育训练指导对婴儿智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贺[1](2021)在《针灸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婴幼儿发育水平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探讨针灸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单纯针灸治疗及单纯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发育商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35名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智力发育障碍患儿,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7~42月,平均21.97±11.41月。随机分配至针灸组、任务导向训练组、联合组三组,其中针灸组11人,任务导向性训练组、联合组各12人。任务导向训练的所有训练项目根据患儿不同情况进行训练,训练时间为一次40分钟左右;针灸时间为每次20分钟左右,联合组在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灸对患儿进行治疗,各组治疗频率均为1次/天,5次/周,三组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本研究采用Gesell儿童发育诊断量表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的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对患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的得分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并对照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研究结果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着性差异。结果治疗后各组组间比较:联合组与针灸组相比,在适应性能区和个人-社交能区的DQ得分显着高于针灸组(P<0.05)。联合组与任务导向性训练组相比,在适应性能区的DQ得分显着高于任务导向性训练组(P<0.05)。针灸组与任务导向性训练组相比,各能区的DQ得分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治疗后,针灸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区的DQ得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任务导向性训练组在语言能区的DQ得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在适应性、个人-社交能区的DQ得分极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的DQ得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得分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在精细动作能区的DQ得分极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各组治疗前后各能区与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相关性比较:联合组在治疗后,大运动能区与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得分相关性减小,适应性能区和个人-社交能区与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得分相关性增大,其他能区未见变化。结论1、针灸可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区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不能对适应性能区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取得显着疗效。2、任务导向性训练可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能区取得较好疗效;不能对大运动、精细动作能区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取得显着疗效。3、针灸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区均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在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上也能获得一定进步。综上所述,联合运用针灸和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智力发育障碍患儿比单独应用针灸或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够更全面地提高患儿各能区功能,效果更优。

张国英,叶娜,刘春红,王秋云,朱美,郑惠元,李娜[2](2021)在《早教干预联合抚触疗法在婴幼儿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早教干预联合抚触疗法对婴幼儿智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教干预联合抚触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后3、6个月的智能发育指数(MDI评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发育量表)。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的MDI评分、PDI评分、社交能力评分、语言评分、精细运动评分、大运动评分、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实施早教干预联合抚触疗法的效果显着,可促进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

郭翀,陈楚安,赵珊,陈春梅,葛品,刘桂华[3](2020)在《福州市妊娠期糖尿病子代婴儿期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并建立妊娠期糖尿病(GDM)母亲子代婴儿期健康管理模式,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并给予纠正,促进GDM母亲婴儿健康成长。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法,选取100例GDM子代及其主要监护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GDM母亲子代儿童期体重及认知管理模式,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门诊保健,利用实地测量、问卷调查方法和血液指标评测研究方案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儿童身长、体重、头围、体质指数和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儿童总发育商及各能区发育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母亲除困难儿童维度得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领域得分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CM母亲子代婴儿期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监测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并及时干预做出应对,降低GDM对子代的不良影响。

孙胜玉[4](2020)在《儿童家属就儿童保健进行综合保健指导对儿童早期发育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家属就儿童保健开展综合保健指导对促进儿童早期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该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该院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儿童保健服务,观察组开展综合保健指导,比较两组1年后早期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9%,明显低于对照组1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5,P<0.05);观察组6个月、12个月智力发育评分分别为(78.2±2.1)分、(85.6±2.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6±2.5)分与(81.4±1.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9、5.207,P<0.05);且对照组与观察组12个月智力发育评分均明显高于同组6个月智力发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7、7.119,P<0.05)。结论综合保健指导会促进儿童早期发育,减少营养不良情况,值得推广。

郑梦秋[5](2020)在《功能性便秘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和综合性干预治疗的随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便秘儿童的随访研究,深入了解不同年龄便秘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的状况和综合性干预治疗的效果,以便明确便秘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制定防治便秘的策略。[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70例便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随访并填写随访问卷表方式收集70例便秘患儿的一般信息与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包括生长发育的资料、生活质量的信息以及以喂养调整、服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使用乳果糖和聚乙二醇等泻剂的综合干预治疗的结果,对愿意参与智力测试患儿预约至我院预防保健科行智力测试,最后对随访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用百分位数法、均值离差法评价体格生长,用四等级法评价干预后的效果。采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对随访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1.70例便秘儿童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随访年龄从6月到7岁,婴儿32例,幼儿28例,学龄前儿童10例,其中有34例便秘儿童随访成功,随访年龄从8月到6岁,男性18例(52.9%),女性16例(47.1%),大部分儿童居住在城区约占91.2%,有挑食习惯的有13例(76.5%),未进行排便训练儿童约占55.9%,父母有便秘病史约占11.8%。34例小儿混合喂养17例(50.00%),纯母乳喂养16例(47.06%),人工喂养1例(2.94%)。便秘发生相关因素包括与添加配方奶相关6例(17.65%),添加辅食相关5例(14.71%),上幼儿园4例(11.76%),使用抗生素相关例1例(2.94%),无明显相关因素18例(52.94%)。2.用百分位数法评价体格生长,便秘儿童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儿童身高、体重相比没有差异,使用均值离差法和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评价时30例儿童中28例无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有2例,这2例中1例为体重低下,1例为生长迟缓。3.34例便秘儿童中自愿参与智力测试的12例儿童,其智力测试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4.生活质量状况随访显示34例便秘儿童中睡眠质量受影响的占65%,有烦躁表现占50%,食欲较差占21%,有腹痛腹胀表现有56%,肛门排气增多的占24%,有口臭的有30%。5.34例儿童干预结局为治愈17例(50.00%),显效7例(20.59%),有效8例(23.53%),无效 2 例(5.88%)。[结论]1、儿童便秘在男童和女童均会发生,婴儿期及幼儿期儿童易发生。2、大部分儿童便秘原因不明,其发生可能与不良的饮食、排便习惯及遗传因素等有关,城区儿童便秘的发生率高于郊区。3.短期便秘对儿童体格生长及智力均无明显的影响。4.便秘对儿童生活质量包括睡眠质量和情绪有明显影响。临床表现有食欲较差,腹痛、腹胀、肛门排气增多及口臭等。5.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综合干预对便秘患儿的预后有积极的效应。

张阳[6](2020)在《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综合干预模式与常规干预模式两种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影响,诣在找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高危儿的智力及生长发育水平,降低其致残率的早期干预方法,为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临床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唐山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早期干预门诊就诊的高危儿完整病例128例,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唐山妇幼医院儿童保健科高危儿综合干预中心就诊的高危儿完整病例132例。将高危儿综合干预中心和早期干预门诊就诊的高危儿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综合干预组高危儿采用儿童保健专业、营养专业、眼科专业、耳鼻喉专业等联合随访的系统管理模式,常规干预组高危儿采用常规儿童保健传统管理模式,比较随访42天、3月龄、6月龄两组高危儿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五大能区发育商及其分布情况、体格发育指标(头围、身高、体重)及其等级评价、0~1岁20项神经系统查体的神经发育异常检出率,同时比较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自身的体格发育等级评价、发育商分布情况、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和随访18月龄时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及视网膜病变的疾病发生率。结果1两组抽取的高危儿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高危因素等基本资料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访42天两组高危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头围、身高、体重)及其等级评价、五大能区发育商(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及其分布情况、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儿随访3月龄和随访6月龄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的比较中:综合干预组除随访3月龄的语言及社交行为的发育商及其分布情况与常规干预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3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发育商分布情况、体格发育等级、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组内的比较中,随访6月龄、随访3月龄与随访42天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两组高危儿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情况均有所改善,两组高危儿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均有所降低。4随访至患儿18月龄时常规干预组的精神发育迟滞、视网膜病、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综合干预组(P<0.05)。结论1儿童保健科、儿童营养、耳鼻喉科、眼科等多专业联合的高危儿综合干预模式无论是在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及生长发育水平方面还是在预防高危儿并发症方面均优于传统单一的常规儿童保健科查体模式,应在医院中根据高危儿的特点建立多学科联合的高危儿综合干预团队,从而提高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效果。2应多向家长宣教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好处,增加家长带患儿随访的依从性,以保证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干预的持续性。图6幅;表23个;参考文献97篇。

陈采玲[7](2020)在《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头控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头控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课题共收集确诊为精神发育迟滞并符合本课题研究方案的头控障碍患儿41例,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的治疗组21例和常规体位下针刺的对照组20例。两组在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以及头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的体针采用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治疗,对照组的体针采用常规体位针刺治疗。1次/2天,3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1疗程后判定疗效。采用盖塞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ale,GDS)中的大运动能区评分及总发育商评分、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中卧位与翻身(A区)、坐位(B区)评分及头夹肌表面肌电信号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后均有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Gesell发育量表评分:两组治疗后,Gesell发育量表中大运动能区评分及总发育商评分均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提高大运动能区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提高总发育商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88评分:两组治疗后,GMFM-88量表中A区、B区的评分均较前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头夹肌表面肌电信号MF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改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头控障碍有良好的临床疗效;(2)同时,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于翻身、坐等更高级运动能力的提高也显现出较好的作用;(3)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能够改善颈部肌肉抗疲劳能力。

廖阡岑[8](2020)在《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早期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目前我国的早期教育正处于发展壮大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早期教育模式走进人们的视野,为了了解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需求,本研究以0-3岁婴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从早期教育的内容、早期教育的作用、参与早期教育方式、以及获取早期教育知识的途径的认识及需求这几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式了解家长在这几个方面的需求。通过对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内容的认识和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家长对早期教育内容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认为早期教育的内容大多是为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而设计的,对于早期教育对提升幼儿身体素质的作用不大。但是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家长需要能够帮助其孩子提升认知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希望早期教育能够帮助其孩子提升身体素质这两方面的早期教育内容。在家长对自身知识需求这一方面,家长需要能提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养护知识的早期教育内容。通过对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作用的认识和需求的分析可以发现,其需求和认识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家长们认为早期教育最主要的作用是提升幼儿的认知方面的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有一部分家长的需求则理所应当的就是需要早期教育能够提高婴幼儿的认识能力,但是也有部分家长需要早期教育能够塑造婴幼儿良好的品质。通过调查发现,0-3岁婴幼儿家长对参与早期教育方式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需要参与专门的早期教育机构或者参与网络课程这两种方式来参与婴幼儿的早期教育。部分家长认为专门的早期教育机构有系统的培养计划,面对面的学习有助于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能让孩子在有计划、有规律的机构中进行学习;而另外一部分家长则认为网络学习的这种方式不仅便宜,而且时间和地点的安排相对于专门的早期教育机构会更加自由,参与的人员也相对丰富,且可以重复使用。在获取早期教育知识途径的需求方面主要体现在0-3岁婴幼儿家长对获取早期教育知识途径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能免费获得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能从多种途径获得相关知识以及能从权威认证下的途径获得相关知识。在了解了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需求之后,结合我国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几点建议:首先,结合家长需求,增加认知能力培养和家长育儿知识在早期教育内容中的比例;其次,加强社区、医院以及早期教育机构的合作,为家长们提供多渠道获取早期教育资源的途径;最后,希望相关教育部门成立专门的早期教育研究机构,针对家长的需求为家长在选择早期教育时提供可参考性的文件或者指标,让家长能够有方向的选择早期教育资源。

李菲[9](2020)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收集及分析早产儿体重、身长以及神经心理发育评价结果,探讨早期干预对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神经心理发育的相关因素。方法: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保健中心体检的10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进行早期干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交流、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分为干预组(n=54)与对照组(n=52)。两组早产儿分别在纠正月龄为3月、6月龄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在纠正月龄为2月、3月、4月龄时行神经运动20项检查。在纠正月龄为6月、12月龄时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在纠正月龄为6月龄时行神经心理发育相关因素分析。结果: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出生体重、胎龄、性别、围产期并发症、带养人学历、家庭月收入、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贫血、新生儿低血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纠正月龄3月和6月龄时,干预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值、体重Z评分值、身长Z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纠正月龄为2月、3月、4月龄时,干预组通过神经运动20项检查的人数构成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纠正月龄为6月、12月龄时,干预组儿童的Gesell五个能区发育商较对照组儿童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纠正月龄为6月龄时,粗动作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与GA呈正相关;精细动作DQ值与GA呈正相关;适应性行为DQ值与GA、带养人学历呈正相关,语言DQ值与带养人学历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胎龄越小,神经心理发育相对落后。2.早产儿给予营养、喂养指导,可以促进体格发育。3.早产儿给予强化训练和异常姿势干预,可以改善神经心理发育。4.带养人较高学历可以促进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

廖美霞,陈芳,林蔓蔓[10](2020)在《儿童保健中开展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儿童保健中开展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400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健,观察组接受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比较两组儿童的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1岁时,观察组儿童的头围、身高、体质量分别为(48.94±0.62)cm、(90.85±2.64)cm、(12.56±1.66)kg,均优于对照组的(45.80±0.43)cm、(76.63±1.75)cm、(9.25±1.07)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观察组儿童的语言、适应性、社交行为、大动作、精细动作评分分别为(95.08±4.54)、(95.34±3.72)、(98.62±4.18)、(97.76±5.45)、(97.59±5.2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8.64±3.30)、(89.25±2.71)、(93.15±4.02)、(91.07±2.88)、(92.71±3.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率11.00%(22/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40/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的开展有助于小儿体格和神经行为的发育,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二、小儿发育训练指导对婴儿智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发育训练指导对婴儿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婴幼儿发育水平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智力发育障碍(intellectual developmental disorder, IDD)
        1.4.2 智力发育障碍的评估
        1.4.3 智力发育障碍的干预方法
        1.4.4 康复干预对智力发育障碍的作用及意义
        1.4.5 任务导向性训练
        1.4.6 头针、靳三针治疗智力发育障碍
        1.4.7 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智力发育障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一般资料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分组及治疗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2.3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与结论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治疗后各组之间各能区发育商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评定结果
        3.2.2 各组治疗前后各能区发育商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评定结果
4 分析讨论
    4.1 针灸治疗对于发育商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结果分析
    4.2 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对于发育商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结果分析
    4.3 联合治疗对于发育商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Gesell儿童发育诊断量表
附件2 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表
附件3 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得分评定表

(3)福州市妊娠期糖尿病子代婴儿期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剔除标准:
        1.1.4 样本量:
    1.2 研究方法
        1.2.1 干预方法
        1.2.1. 1 对照组:
        1.2.1. 2 实验组:
        1.2.2 效果评价:
        1.2.3 研究工具
        1.2.3. 1 基本情况调查表:
        1.2.3. 2 体质量、身长、头围的测量、体质指数及Z值计算:
        1.2.3. 3 儿-心量表:
        1.2.3. 4 测定婴儿血清瘦素:
        1.2.3. 5 短式亲职压力量表(PSI-SF):
    1.3 质量控制
        1.3.1 问卷调查质量控制标准:
        1.3.2 资料录入控制标准:
    1.4 资料分析方法
    1.5 伦理原则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体格发育状况比较
    2.2 两组研究对象智能发育状况比较
    2.3 两组母亲PSI-SF得分比较
3 讨论
    3.1 喂养指导对GDM子代体格发育的影响
    3.2 神经心理发育保健指导对GDM子代智能发育的影响
    3.3 GDM子代健康管理对母亲PSI-SF的影响

(4)儿童家属就儿童保健进行综合保健指导对儿童早期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功能性便秘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和综合性干预治疗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评估工具和方法
        1.1.4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1.1.5 统计学处理
        1.1.6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两组高危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1.2.2 42天时两组高危儿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1.2.3 两组高危儿3个月时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1.2.4 两组高危儿6个月时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1.2.5 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自身比较
        1.2.6 两组高危儿远期并发症比较
    1.3 讨论
        1.3.1 高危儿综合干预模式优于常规干预模式
        1.3.2 高危儿采用综合管理模式的意义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高危儿的病因、评估方法及早期干预简述
    2.1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2.2 临床上常见的影响高危儿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行为的高危因素
        2.2.1 母亲孕期感染
        2.2.2 孕妇接触不良因素
        2.2.3 多胎妊娠
        2.2.4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2.2.5 过期产儿
        2.2.6 新生儿窒息
        2.2.7 缺血缺氧性脑病
        2.2.8 新生儿颅内出血
        2.2.9 病理性黄疸
        2.2.10 新生儿低血糖
    2.3 高危儿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方法
        2.3.1 神经运动发育测查
        2.3.2 心理行为发育测查
    2.4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2.4.1 适合高危儿的大运动促进方法
        2.4.2 手功能训练
        2.4.3 婴幼儿科学按摩和中医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2.4.4 个体化的营养喂养指导
        2.4.5 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高危儿药物治疗的探讨
    2.5 高危儿的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A 0-6岁小儿神经心理行为量表
附录 B 0-1岁20项神经系统查体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头控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样本量估算
        1.2 病例来源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2.5 质量控制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3 疗效评价
    4 观察指标结果
        4.1 两组治疗后Gesell量表大运动评分比较
        4.2 两组治疗后GMFM-88 量表A区、B区评分比较
        4.3 两组治疗后头夹肌MF值比较
        4.4 两组治疗后Gesell量表总发育商DQ评分比较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精神发育迟滞概述
        1.1 现代医学对精神发育迟滞的认识
        1.2 传统医学对精神发育迟滞的认识
    2 小儿头控障碍的治疗现状
        2.1 中医传统治疗方法
        2.2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3 选题依据
        3.1 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疗法的依据
        3.2 促进头控的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方法的设计
        3.3 选穴依据
        3.4 表面肌电信号选择依据
    4 临床结果分析
        4.1 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MR患儿头控障碍临床疗效的影响
        4.2 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Gesell量表大运动能区及总发育商的影响
        4.3 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対GMFM-88 量表A区、B区评分影响
        4.4 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头夹肌MF值影响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缘起
        1.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发现
        2.早期教育的适宜性存在问题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早期教育发展的现状
        3.早期教育对家庭的影响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2.早期教育的现状
三、概念界定
    (一)教育需求
    (二)早期教育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结果
    (一)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相关知识的需求
        1.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内容的认识及需求
        2.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作用的认识及需求
    (二)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相关机构服务的需求
        1.0-3岁婴幼儿家长对参与早期教育方式的认识及需求
        2.0-3岁婴幼儿家长获取早期教育知识的途径及需求
    (三)0-3岁婴幼儿家长的需求与市场调查的对比
六、满足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需求的建议
    (一)增加有关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和家长育儿知识的课程内容
    (二)加强早期教育机构与社区、医院的合作
    (三)更新课程资源获取渠道,推出课程新模式
    (四)政府加大对早期教育的投入,减轻家长参与早期教育的负担
    (五)政府加大对早期教育的研究力度,提出相关的指导性文件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早产儿的救治现状
        1.1.2 新生儿疾病与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预后
    1.2 早产儿早期干预的研究现状
        1.2.1 早产儿早期干预的国内现状
        1.2.2 早产儿早期干预的国外现状
    1.3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1.4 研究方法介绍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本研究的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本研究的方法
        2.2.2 体格测量方法
        2.2.3 营养与喂养
        2.2.4 早期干预和训练
    2.3 体格生长评价
    2.4 20项神经运动检查
    2.5 Gesell 发育量表
        2.5.1 Gesell 发育量表测试内容
        2.5.2 DQ 的计算及 Gesell 发育诊断量表的分级标准
    2.6 问卷调查
    2.7 新生儿疾病的诊断标准
    2.8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干预组和对照组基本资料及围产期资料比较
        3.1.2 干预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期间的主要并发症资料
        3.1.3 干预组和对照组家庭资料比较
    3.2 纠正月龄3月及6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体重、身长值比较
    3.3 纠正月龄3月及6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体重、身长Z评分比较
    3.4 20项神经运动评估结果
    3.5 纠正月龄6 月龄时的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3.6 纠正月龄12 月龄时的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
    3.7 纠正月龄6月龄时,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4.2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4.3 影响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中英文对照表

(10)儿童保健中开展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2.2. 1 建立档案
        1.2.2. 2 营养干预
        1.2.2. 3 早期智力干预
        1.2.2. 4 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体格发育情况
        1.3.2 神经行为发育情况
        1.3.3 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1岁时体格发育情况比较
    2.2 两组儿童1岁时的神经行为发育情况比较
    2.3 两组儿童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四、小儿发育训练指导对婴儿智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婴幼儿发育水平的临床效果分析[D]. 李贺.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0)
  • [2]早教干预联合抚触疗法在婴幼儿中的应用[J]. 张国英,叶娜,刘春红,王秋云,朱美,郑惠元,李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10)
  • [3]福州市妊娠期糖尿病子代婴儿期健康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 郭翀,陈楚安,赵珊,陈春梅,葛品,刘桂华.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0(04)
  • [4]儿童家属就儿童保健进行综合保健指导对儿童早期发育的影响[J]. 孙胜玉. 系统医学, 2020(13)
  • [5]功能性便秘儿童的生长发育、生活质量和综合性干预治疗的随访研究[D]. 郑梦秋.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6]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D]. 张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7)
  • [7]特定体位下运动针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头控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采玲.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D]. 廖阡岑. 西南大学, 2020(01)
  • [9]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对照研究[D]. 李菲. 兰州大学, 2020(01)
  • [10]儿童保健中开展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分析[J]. 廖美霞,陈芳,林蔓蔓. 中国实用医药, 2020(04)

标签:;  ;  ;  

婴儿发育训练指导对婴儿智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