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学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加强教学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一、加强教学资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谢春涛[1](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李姣[2](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杨金铎[3](2021)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下,中国高等院校立德树人工作面临新境遇、新诉求、新挑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所在。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明确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各类课程提出的要求,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了新力量。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程”)是承载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双重维度的课程,其他课程不分担价值观教育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思政课程”的身上。但是,高等院校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同样具有丰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潜隐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出来,使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成为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剂良药,必须一以贯之地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厘清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阐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挖掘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分析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找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明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意义重大。因此,本文以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原则、方法、路径,“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为逻辑脉络展开论述,共为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从整体性的视角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进行把握,从研究背景中指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动态环境,定位研究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阐释、对比、分析、概括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瞄准关键问题,明晰论述脉络;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中提炼出逻辑结构和方法依据,确保本文行之有理,言之有据,逻辑缜密。第二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是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本章着重分析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特点、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概念是探究问题的起始基点,从课程的含义推进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含义,从普遍性到特殊性,为后续问题的探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保证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鉴于此,进一步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及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第三章为“中国高等院校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包括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等三个维度。“隐性课程”育人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勘探自身的育人元素、专业课教师筑牢政治信仰、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能有力地弥补“思政课程”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实践不足的缺憾。此外,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载体,“课程思政”必须在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因此,分析透彻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意义重大。第四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溯源”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的,因此,剖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对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能为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第五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什么”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总结、归纳之后,本文将其分为政治引导、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劳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研究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明确其建设什么,因此,主要内容是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分析透彻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第六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上看,本文主要从地域、学校层次、办学性质等几个因素出发,通过查阅官网通知、公众号、了解相关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等方式列举了部分学校带有“课程思政”性质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上看,本文主要从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大学生等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以此为依据归纳出相应的原因。第七章为“怎样推进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本文以困境及原因为依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鉴于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本文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方法和路径等三个方面切入,主张坚持党委领导、协同共建、贴近实际等原则,实施统筹与支撑相统一、自察与培训相统一、融合和联动相统一等方法,要求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第八章为“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未来展望”部分,即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本章主要从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等三个维度论述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从传统的“思政课程”到新时代下的“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化,将推动“全课程育人”局面的形成、促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周金华[4](2021)在《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变”改革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以盘州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农村“三变”改革让乡村巨变。2014年,盘州市(贵州省六盘水市下辖的县级市)积极探索并创造性提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经过实践总结,从2015年至2020年的几年间,起源于盘州市农村的“三变”改革被多次写入中央文件。农村“三变”改革是广大农村推进精准扶贫、促进产业革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主要抓手和“助推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动样本,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其生动实践和宝贵经验值得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较为全面地对农村“三变”改革进行研究。首先在查阅各类书籍、资料、报刊、网络资料后,选取六盘水市盘州市作为研究区域,进而对辖区内的部分乡镇进行调研。通过田野调查、走访农户,应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及学科专业知识,以“三变”改革的内涵和意义为切入点,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和统计资料分析法,对“三变”改革的实践、成效及困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不断丰富相关理论与实践,让人们深入了解“三变”改革的现状及政策,多角度分析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优化路径,以期能对其他地区实施“三变”改革提供借鉴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文章最后提出:推进“三变”改革,要进一步梳理好国家、市场和社会在改革中的关系。国家完善健全农村“三变”改革的法律法规,全面加强政府整体性治理;市场遵循规律,在政府强化监管的同时被鼓励与激活;职业农民也在国家转变方式增加路径的培养中应运而生;社会广泛参与,多方统筹协调,形成强大合力;积极推进“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对多条路径进行系统优化,从根本上突破“三变”改革的发展阻力,协同共治,稳步实现乡村振兴。

张思远[5](2021)在《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文中指出农村“三变”改革发端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主要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深入推进农村发展新模式,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该举措对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进一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村改革发展有显着成效。农村“三变”改革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创新,也是新时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锦州市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成为推动锦州市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动力。锦州市通过借鉴六盘水市农村“三变”改革成功经验,不断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打破农业农村发展桎梏,进而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分析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阐明农村“三变”改革不仅使破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客观需要,而且具有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论述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及其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总结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相关成效和典型经验,进一步论证农村“三变”改革对农业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五部分,分析锦州市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锦州市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建言献策。

尚明瑞[6](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刘思远[7](2020)在《《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于《资本论》文本,以《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为研究对象,阐释了《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的原旨属性,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原旨属性的异化。本文科学地、具体地论证了《资本论》中不同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及二者关系原旨属性的异化,这些条件包括价值增殖目的、价值增殖下降趋势和社会再生产,从而阐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超过需求的内在原因和必然性。本文在充分肯定《资本论》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产决定需求理论批判的基础上,证明了《资本论》中批判的不是生产决定需求本身,而是生产决定需求在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不了,即生产决定需求只有在人类未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够实现。本文的研究诠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需求矛盾的决定因素。本文研究的核心理论工具是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平均利润率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本文对《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研究共包括7章。第1章绪论,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研究背景分为历史背景、学科背景和时代背景,包括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和需求关系的错误认识,以往学者对《资本论》中相关观点的片面性理解,以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研究的密切联系。研究意义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包括具体的、历史的看待《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真实主张,以及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生产和需求关系的不同观点。国内研究现状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就生产决定需求和需求决定生产两种观点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评析;国外研究现状以经济学学派为划分依据,对古典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相关观点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评析。研究思路主要阐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脉路,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法、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法、规范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创新之处在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向的创新,不足之处在于对文献资料占有和理论结合实际的欠缺。第2章《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原旨属性,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生产的原旨属性、《资本论》中需求的原旨属性、以及《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本文认为,《资本论》中生产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类生产耗费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分别创造有用物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产实际只受生产要素总量和使用效率的限制。本文认为,《资本论》中需求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人类对有用物的需求始终是对有用物使用价值的需求,但人类对有用物使用价值的需求必须通过以有用物价值为中介的支付能力实现。本文认为,《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是生产决定需求,但是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动摇了生产决定需求,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无法实现生产决定需求。第3章《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需求,以及《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超过需求。本文认为,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是为价值生产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对价值增殖的追求必然导致使用价值的生产无限扩大,而资本主义生产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决定了资本家的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本文认为,社会生产创造的财富价值总量决定了社会的总体需求能力,财富价值的分配方式决定了社会成员的需求能力。因此,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力价值决定了雇佣工人的需求能力,增殖价值决定了资本家的需求能力。本文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全社会的总体需求能力由雇佣工人生产创造,而资本主义分配方式对增殖价值的剥削使雇佣工人需求能力受限,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必然导致生产和需求失衡,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第4章《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需求,以及《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加剧了生产超过需求的矛盾。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趋向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律,而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必然迫使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扩大和对增殖价值的剥削程度加大。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下降导致相对过剩人口增加和劳动力贬值并存,而二者共同作用必将使社会整体需求能力下降。本文认为,价值增殖程度趋向下降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生产过剩,从而促使资本主义扩大海外市场的同时,必然将生产和需求失衡的矛盾引向全球。第5章《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对生产和需求的规定,《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可能性,以及《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不可能性。本文认为,社会再生产要求生产既要实现价值补偿,又要实现物质补偿,即社会再生产要求社会总生产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平衡。本文认为,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的平衡条件是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内在的排斥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无法实现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的平衡。第6章《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时代价值,重点研究了《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和需求的研究对于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和需求平衡条件的阐释,有助于科学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性质,即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定位生产和以人民需要为核心定位需求。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和需求平衡批判,奠定了处理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的批判,要求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7章是结论,重点阐释了《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研究的核心要义。本文认为,生产决定需求并不是《资本论》的外化观点,而是蕴藏在马克思对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破坏生产决定需求的批判中。本文认为,《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始终立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原理,而生产决定需求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也必将通过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实现。因此,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张雪萍[8](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运用生活中的具体案例分析课本知识,实现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结;生活化教学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满足了新课标中提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生活,做负责任公民的要求,符合初中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发展规律,践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的丰富和发展。为深入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活化教学的现状,采用了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学校、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认同度较高,因此也多有生活化教学的尝试;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需求比较突出,生活化教学对他们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是,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生活化教学也存在学校缺乏稳定的制度化安排,教师选取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生活贴合度不高、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虚浮和学生对生活化教学信息难以准确回应的问题。为了提出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推广生活化教学,教师处理素材的能力短板影响了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教学设计的局限影响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以及师生生活环境的结构矛盾影响了学生参与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性。为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效果,教育管理部门应引导学校将内部、外部力量有机融合促使生活化教学管理模式规范化;教师要从实际需求出发有意识地培养自身开发课程资源和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组织的能力;此外,家长也要积极发挥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家庭中体悟生活经验,助力学生深度参与生活化教学。

宋哲琦[9](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吴康荣[10](2020)在《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完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专科联盟作为我国2017年提出并重点推行的四大主要医联体模式之一,是一种较新的尝试,主要遵循“群众需求、自愿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结合各地优势专科资源,以专科协作为纽带,以技术力量为支撑,通过“传帮带”开展多方位合作,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泸州市坚持以国家和四川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以及群众口腔健康需求为导向,为解决泸州市口腔医疗服务体系供需不足的矛盾,优化口腔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各级医疗机构口腔专科服务能力与医疗质量,更好地满足群众口腔健康需求,增进全民健康覆盖,开展了区域范围内口腔专科联盟建设。本文针对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服务体系效能不足,未能有效满足群众口腔健康需求的现实问题,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而提出了研究设计;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调查了解口腔专科联盟的发展概况,以及联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另外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了解医务人员在共建口腔专科联盟工作中的认知和意愿等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全民健康覆盖目标,运用整合式医疗理论和善治理论对造成联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借鉴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光华口腔专科联盟、美国凯撒医疗集团等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联盟发展的对策建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建设起步晚,发展时间不长,联盟的运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帮助了基层口腔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了口腔医疗质量管理、带动了学科发展和基层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然而,联盟目前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全市口腔医疗资源紧缺且分布失衡、基层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联盟组织松散及人员积极性不够、信息化参差不齐信息共享受限、看病难看病贵群众获得感不强等。而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人才培养不足及统筹规划不够、质控管理不够与基础设施落后、认知度不高及绩效机制待完善、信息化投入不足且标准不统一、医保无补偿及预防治疗未结合。因此,探索完善联盟建设发展的对策势在必行,建议:完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质控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业务能力建设;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加强联盟内部文化建设、完善利益保障激励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及标准;拓宽医院信息化经费来源、建设联盟统一信息化平台、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提高远程诊疗系统利用率;推行医保补偿,减轻群众疾病负担、推进防治结合,改善群众健康水平、发挥社区作用等,守护群众口腔健康。

二、加强教学资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教学资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0.3 研究创新之处
    0.4 研究方法
    0.5 概念界定
        0.5.1 文化建设
        0.5.2 文化发展道路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0.6 研究思路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1.4 小结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2.4 小结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3.3 小结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4 小结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3)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创新
        1.4.2 论文不足
第2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概述
    2.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概念
        2.1.1 “课程”
        2.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
    2.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特点
        2.2.1 隐蔽性
        2.2.2 依附性
        2.2.3 浸润性
    2.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要求
        2.3.1 政治导向
        2.3.2 寓德于课
        2.3.3 人文立课
        2.3.4 价值引领
    2.4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2.4.1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区别
        2.4.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契合
        2.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统一
第3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3.1 发挥“隐性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
        3.1.1 勘探专业课程育人元素的需要
        3.1.2 铸牢专业课教师政治信仰的需要
        3.1.3 将思政工作贯穿育人全过程的需要
    3.2 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效果的需要
        3.2.1 更新教育理念的需要
        3.2.2 完善教育方法的需要
        3.2.3 增强教育实践的需要
    3.3 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的需要
        3.3.1 落实高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3.3.2 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需要
        3.3.3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第4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4.1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4.1.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4.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4.2 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
        4.2.1 课程文化发展理论
        4.2.2 有效教学理论
        4.2.3 潜在课程理论
        4.2.4 建构主义理论
第5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5.1 政治引导
        5.1.1 政治理论教育
        5.1.2 政治认同教育
        5.1.3 家国情怀教育
    5.2 思想引领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5.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5.2.3 宪法法治意识教育
    5.3 道德熏陶
        5.3.1 社会公德教育
        5.3.2 职业道德教育
        5.3.3 个人品德教育
第6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
    6.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就
        6.1.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理论教学日渐丰富
        6.1.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实践活动日渐增多
    6.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困境
        6.2.1 部分高等院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
        6.2.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意识淡薄
        6.2.3 部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蕴含的思政元素“不买帐”
    6.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
        6.3.1 部分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6.3.2 部分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理论水平不足
        6.3.3 部分大学生对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认识模糊
第7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
    7.1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7.1.1 党委领导原则
        7.1.2 协同共建原则
        7.1.3 贴近实际原则
    7.2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
        7.2.1 统筹和支撑相统一
        7.2.2 自察和培训相统一
        7.2.3 融合和联动相统一
    7.3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7.3.1 党委、宣传部、教育处各司其职
        7.3.2 专业课教师树立“立德为先”的价值观
        7.3.3 专业课程凸显科学的价值取向
第8章 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
    8.1 实现“课程育人”向“全课程育人”的转化
        8.1.1 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科内容更有深度
        8.1.2 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8.1.3 提升教育效果,使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8.2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8.2.1 为高等院校夯实办学方向提供新理念
        8.2.2 为高等院校贯彻立德树人提供新队伍
        8.2.3 为高等院校形成育人合力提供新途径
    8.3 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8.3.1 贯通育人实践协同机制
        8.3.2 完善育人队伍协作机制
        8.3.3 激发育人价值认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变”改革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以盘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改革
        二、农村“三变”改革
        三、乡村振兴战略
        四、乡村社会治理
    第二节 基础理论
        一、贫困成因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
第二章 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关联分析
    第一节 全面认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农村“三变”改革与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二、深刻认识农村“三变”改革与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意义
        三、系统认识农村“三变”改革与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 准确把握“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联
        一、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方向目标一致
        二、农村“三变”改革契合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要求
        三、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主体依赖相同
    第三节 农村“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创新
        一、农村“三变”改革是产业兴旺发展的实践创新
        二、农村“三变”改革是乡风文明进步的实践创新
        三、农村“三变”改革是生态宜居建设的实践创新
        四、农村“三变”改革是乡村治理有效的实践创新
第三章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践
    第一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
        一、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开路先锋
        二、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先行试点
        三、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政策保障
    第二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几个阶段
        一、探索试点阶段(2014 年初——2015年2 月)
        二、整市推进阶段(2015 年 3 月——2015 年 11 月)
        三、全省推进阶段(2015 年 12 月——2017 年 8 月)
        四、国家试验阶段(2017年9 月至今)
    第三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基本做法
        一、强领导优格局
        二、抓顶层重设计
        三、广宣传强培训
        四、推改革夯基础
        五、推示范促带动
    第四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成效
        一、变了方式优了结构
        二、激活动力丰富业态
        三、促进增收助推脱贫
        四、党建引领拉动增长
        五、提升素质优化治理
        六、促进发展振兴乡村
    第五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模式创新
        一、伙伴合作共赢发展模式
        二、国有平台公司兜底发展模式
        三、区位优势促进发展模式
        四、资源催生带动发展模式
        五、金融扶持发展模式
    第六节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经验
        一、“一村一社”搭建改革平台
        二、“5+8”模式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三、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
        四、创新实施“三变+”
第四章 盘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新困境
    第一节 “资源变资产”面临的新困境
        一、农村分散的集体土地资源确权困难
        二、交织的土地资源政策给确权带来困难
        三、“资源变资产”的评估及法律界定模糊
        四、“资源变资产”后的资产管理主体不明
    第二节 “资金变股金”面临的新困境
        一、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不佳影响资金折股
        二、农民贷款入股效果不佳影响资金折股
        三、资金的股权和收益量化困难影响权益分配
        四、“资金变股金”无盈利的苦恼
        五、“资金变股金”盈利后的烦恼
    第三节 “农民变股东”面临的新困境
        一、“农民变股东”后股东履职及管理的忧愁
        二、“农民变股东”股东稳定性的无奈
    第四节 农村“三变”改革面临的其他新困境
        一、“三变”改革进入阵痛期,产业分割取舍难
        二、“三变”改革进入缓冲期,市场主体意识弱
        三、“三变”改革进入风险期,市场占有率低
        四、“三变”改革促进城乡进一步融合发展有困难
        五、“三变”改革助推发展山地高效农业不容易
        六、“三变”改革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不简单
第五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三变”改革的路径优化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健全农村“三变”改革的法律法规
        一、完善法定流转方式
        二、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三、严格依法明确农村土地权归属
        四、依据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全面加强政府整体性治理
    第三节 遵循规律激活市场强化企业监管
        一、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健全风险防范
        二、提高企业经营能力以强化管理
        三、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稳定市场
    第四节 转变方式增加路径培养职业农民
        一、组织培训提高当下农民整体素质
        二、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第五节 统筹协调鼓励社会广泛参与
        一、提供多元渠道提高社会群众的参与度
        二、积极动员社会资本参与“三变”改革
        三、整合政府与社会资源推进“三变”改革
    第六节 推进“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坚定不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三变”改革
        二、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深化和完善农村“三变”改革
        三、以“三变”改革为出突破口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四、重点规范提升乡村振兴示范点“三变”改革,为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实践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5)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和理论依据
    一、农村“三变”改革的现实背景
        (一)“三农”改革发展相对滞后
        (二)脱贫攻坚面临新挑战
        (三)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发展的相关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实质和意义
    一、农村“三变”改革的内涵
        (一)资源变资产
        (二)资金变股金
        (三)农民变股东
    二、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质
        (一)农村“三变”改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集体属性
        (二)农村“三变”改革没有改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
        (三)农村“三变”改革是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的创新
    三、农村“三变”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盘活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资源资产
        (二)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三)有利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四)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第三章 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三变”+金融+集体经济
        (二)“三变”+产业+扶贫
        (三)“三变”+招商+就业
    二、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取得的成效
        (一)有效盘活了闲置资源
        (二)合理聚集了分散资金
        (三)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四)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
        (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三、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典型经验
        (一)立足自身优势,探索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模式
        (二)抓住核心要义,激发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活力
        (三)发挥多重效应,打造农村“三变”改革发展新气象
第四章 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一、锦州市农村“三变”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改革特别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对缓慢
        (二)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经营主体缺乏且实力不强
        (四)农民职业素养普遍偏低
        (五)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六)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
    二、锦州市进一步深化农村“三变”改革的对策
        (一)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激发内生活力
        (二)增强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服务“三变”改革
        (三)大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四)切实提高农民职业素养,调动农民积极性
        (五)培养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科学经营管理集体资产
        (六)健全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目标及其作用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任务及其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组织及其结构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课程体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的原旨属性
    2.1 《资本论》中生产的原旨属性
        2.1.1 生产属于生产力的范畴
        2.1.2 生产耗费的具体劳动创造有用物的自然属性
        2.1.3 生产耗费的抽象劳动创造有用物的社会属性
        2.1.4 生产受生产要素总量及使用效率的限制
    2.2 《资本论》中需求的原旨属性
        2.2.1 需求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
        2.2.2 需求的对象是使用价值
        2.2.3 需求的中介是价值
    2.3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原旨属性
        2.3.1 生产决定需求是理想状态
        2.3.2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动摇生产决定需求
        2.3.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生产决定需求
第3章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和需求
    3.1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生产
        3.1.1 生产是为价值而生产使用价值
        3.1.2 对价值增殖的追求迫使使用价值的生产扩大
        3.1.3 生产的剥削程度决定资本家富的程度
    3.2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的需求
        3.2.1 新创造价值总量决定需求能力
        3.2.2 劳动力价值决定工人需求能力
        3.2.3 价值增殖决定资本家的需求能力
    3.3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目的下生产超过需求
        3.3.1 增殖价值的无偿占有使工人需求能力受限
        3.3.2 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第4章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和需求
    4.1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生产
        4.1.1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趋势
        4.1.2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迫使生产扩大
        4.1.3 价值增殖程度下降使生产的剥削程度加大
    4.2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下的需求
        4.2.1 大量失业人口导致需求能力下降
        4.2.2 劳动力价值降低导致需求能力下降
    4.3 《资本论》中价值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加剧了生产超过需求的矛盾
        4.3.1 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生产过剩
        4.3.2 加快扩大海外市场吸纳国内生产过剩
        4.3.3 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生产过剩危机
第5章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的生产和需求
    5.1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对生产和需求的规定
        5.1.1 社会再生产规定生产必须实现价值补偿
        5.1.2 社会再生产规定生产必须实现物质补偿
    5.2 《资本论》中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可能性
        5.2.1 可能性的前提条件是物物交换和社会计划
        5.2.2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可能性
        5.2.3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可能性
    5.3 《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条件下生产和需求平衡的不可能性
        5.3.1 前提条件的不可能性
        5.3.2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不可能性
        5.3.3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不可能性
第6章 《资本论》中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时代价值
    6.1 有助于科学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的性质
        6.1.1 有助于以使用价值为核心定位生产
        6.1.2 有助于以人民需要为核心定位需求
    6.2 奠定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6.2.1 奠定处理二者关系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基础
        6.2.2 奠定了解决二者关系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基础
    6.3 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需求关系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6.3.1 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3.2 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3.3 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博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创新及不足之处
        1. 创新之处
        2. 不足之处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核心概念及研究依据
    (一) 核心概念及基本内涵
        1. 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2.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 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切的要求
        2. 适应《道德与法治》课以逐步拓展的生活为现实基础的教学要求
        3. 顺应初中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发展需要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采用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1. 理论基础
        2. 思想资源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 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1. 样本调查介绍
        2. 调查问卷收发情况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已初有成效
        1. 学校已初步确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和目标
        2. 教师已有意识地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3. 学生参与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性较高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校进行生活化教学缺乏制度安排
        2. 生活化教学资源匮乏
        3. 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虚浮
        4. 学生对生活化教学信息难以准确回应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投入影响了学校推广生活化教学
        1. 过度追求学业成绩的应试教育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空间
        2. 政府和学校不同程度地对生活化教学投入不足
    (二) 教师处理素材的能力短板影响了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质量
        1. 教师选取生活化教学资源视野狭窄限制了资源开发的广度
        2. 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了解不充分导致资源开发针对性不足
    (三) 教师教学设计的局限影响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1. 缺乏将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与知识传授有效融合的技巧
        2. 传统教学方法限制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形象性
        3. 传统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学生参与生活化教学情境的积极性
    (四) 师生生活环境的结构矛盾影响了学生参与生活化教学效果
        1. 学生因实际生活经验缺乏参与生活化教学程度有限
        2. 教师与学生间生活经验的代际隔阂影响了教学意图转化
四、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 内外合力促使学校规范生活化教学管理模式
        1. 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氛围
        2. 管理部门和学校加大对生活化教学的投入
    (二) 多维度培养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1. 着力拓宽教师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广度
        2. 培养教师深度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的能力
    (三) 教师全方位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能力
        1. 以三维教学目标校准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思路
        2. 培养教师自觉形成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 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为生活化教学准备外部条件
    (四) 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深度参与生活化教学
        1. 家长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总结生活经验
        2. 创造多元化沟通路径协同生活化教学的家校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10)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2 研究现状述评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医疗联合体
        2.1.2 专科联盟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理论
        2.2.2 善治理论
3 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发展现状
    3.1 泸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健康服务事业概况
    3.2 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发展概况
        3.2.1 组织管理现状与初步成效
        3.2.2 口腔医疗卫生资源现状
        3.2.3 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现状
        3.2.4 基础设施与信息化现状
        3.2.5 疾病经济风险分担现状
        3.2.6 医务人员认知及意愿等情况调查
4 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口腔医疗资源紧缺且分布失衡
        4.1.2 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4.1.3 联盟组织松散人员积极性不够
        4.1.4 信息化参差不齐信息共享受限
        4.1.5 看病难看病贵群众获得感不强
    4.2 问题成因分析
        4.2.1 人才培养不足且统筹规划不够
        4.2.2 质控管理不够与基础设施落后
        4.2.3 认知度不高及绩效机制待完善
        4.2.4 信息化投入不足且标准不统一
        4.2.5 医保无补偿及预防治疗未结合
5 国内外专科联盟建设经验启示
    5.1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
    5.2 光华口腔专科联盟
    5.3 美国凯撒医疗集团
    5.4 三种模式带来的启示
6 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完善对策
    6.1 加强政府主导与统筹规划
        6.1.1 完善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6.1.2 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
    6.2 重视医疗质量与能力提升
        6.2.1 强化质控监督管理工作
        6.2.2 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6.2.3 加强基层业务能力建设
    6.3 健全管理制度与协作机制
        6.3.1 加大政策宣传培训力度
        6.3.2 加强联盟内部文化建设
        6.3.3 完善利益保障激励机制
        6.3.4 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6.3.5 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及标准
    6.4 加强信息化技术支撑作用
        6.4.1 拓宽医院信息化经费来源
        6.4.2 建设联盟统一信息化平台
        6.4.3 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应用
        6.4.4 提高远程诊疗系统利用率
    6.5 探索医保改革与防治结合
        6.5.1 推行医保补偿,减轻群众疾病负担
        6.5.2 推进防治结合,改善群众健康水平
        6.5.3 发挥社区作用,守护群众口腔健康
7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机构调查表)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四、加强教学资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2]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3]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杨金铎. 吉林大学, 2021(01)
  • [4]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三变”改革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研究 ——以盘州市为例[D]. 周金华.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农村“三变”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锦州市为例[D]. 张思远.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7]《资本论》中的生产和需求研究[D]. 刘思远. 吉林大学, 2020(03)
  • [8]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应用研究[D]. 张雪萍. 苏州大学, 2020(03)
  • [9]《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10]泸州市口腔专科联盟完善对策研究[D]. 吴康荣.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1)

标签:;  ;  ;  ;  ;  

加强教学资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