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振伟:挑战危机

倪振伟:挑战危机

一、倪振伟:挑战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廖莎[1](2016)在《近30年来文学作品中的大学生群体研究 ——80年代大学生与21世纪大学生对比》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的高校文学作品的大学生和大学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艺社会学等相关理论,通过对比两个时代大学生形象、大学生活,分析其与社会发展变迁等内在关系及表现特征,准确判断两个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文化健康发展。论文主体共有三章组成。第一章对近三十年中国大学的发展做了简要的梳理,从社会发展角度对八十年代和新世纪以来的大学校园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社会与高校、高校与高校文学之间彼此影响、发展的关系。第二章对文学作品中两个时代的大学生形象进行了归纳和对比。八十年代初期“文革”后的伤痕大学生形象、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形象、迈向商品经济社会的大学生形象以及迷茫的“反叛派”形象,此时的大学生痴迷于知识、敢于奋斗、崇尚爱情、充满诗意。而21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的大学生则呈现出“活不明白”迷惘的形象、消费主义下价值观扭曲的形象、奋斗的“蚁族”形象以及青春叛逆的形象,大学生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大学爱情更看重物质、大学活动场所不再只是校园。第三章分析了大学生形象变化与时代发展内在关系及表现特征。不同的社会环境塑造不同的价值观,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与每个时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与所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80年代作家的“选择性叙事”、21世纪作家的“选择性回忆”以及受消费文化的影响,文学作品塑造的大学生形象不尽相同,也与客观事实出现一定偏差。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新世纪以来的大学生在文艺接受过程中的认同心理以及“虚假”需要,塑造了其“迷茫”、“焦虑”、“重物质”的特性。

蔡晓磊[2](2015)在《污水热利用的相变换热器强化换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污水是一种优良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提高污水热能利用水平、深入发掘污水的能源利用潜力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污水源热泵技术是实现污水热能回收利用的关键途径之一,热泵系统的整体性能又要受换热器的制约。现有的换热器在应对由水质造成的堵塞、腐蚀、污水侧换热效率低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热管是一种高效的换热元件,推动热管在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对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本文从研发高效污水换热器的角度出发,探索了折流板结构对换热器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明确了折流板结构对强化相变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可行性。本文由污水换热器的设计着手,分析了热管换热器在污水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及可能的途径,根据减少控制热阻的可能途径,结合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比较成熟的壳管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在光管换热器中引入折流板结构以强化传热效果的可能性。理论部分主要包含:①热管传热机理分析及热管在污水热能利用中的构想;②热管传热过程分析及各部分传热热阻比较,提出可行的强化传热途径;③优化实验组、对照组换热器的设计,确定各部分结构参数;④分析换热器流动-传热性能,明确流动-传热路径,为后续实验开展及数据分析奠定理论基础。实验阶段,考虑了流体的进口方式以及换热器的结构不同(有无折流板),可能会对换热器的性能产生的影响,设计了无折流板流动-换热实验(对照组)、有折流板流动-换热实验(实验组)。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数据,找到换热器性能最优的工况。考虑到换热器实际运行过程中,蒸发段、冷凝段流量都是变化的,还测试了蒸发段、冷凝段同时变流量下换热器的流动-传热性能。实验结束后,将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误差分析。结合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对比,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流体进口方式对对照组换热器的性能是有影响的,上-上工况下的对照组换热器性能最优。2)冷凝流速对实验组换热器的性能是有影响的,传热量和传热系数随污水流速增大而增大;蒸发段与冷凝段长度的比值对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1 2l/l由480/220改变为1和220/480,整体传热系数分别提升了35%和56%。3)引入折流板后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有明显的改善。4)蒸发段变流量运行,清水流量最小时,换热器的流动-传热性能最优。最优工况下污水流速为0.44m/s,传递单位热量的功耗为2.19Pa/W,Eh的值为415.39。

马涛[3](2014)在《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的蓄热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阳能热利用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中的一种,但是其开发利用受到昼夜更迭、四季轮回、天气变化的影响,能量供给不稳定。因此,开发经济、实用、可模块化生产的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将单元标准化,进而将标准化的产品进行组装,实现能量叠加,从而能够与用户更好的实现对接,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实现以上事实,首先需了解每一单元的蓄热性能,因此对储热单元的蓄热性能展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择目前应用广泛的中温相变材料熔盐和设计一种可单元组装的太阳能储热装置结构,对其蓄热过程进行了实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首先,根据能量供求关系,设计一种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搭建光热转换系统实验台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取热实验,初步估算了储热装置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自然对流对相变材料起到加速其熔化,延缓其凝固的作用,并且储热装置内上层温度变化速率大于下层温度变化速率,传热温差越大,蓄热时间越短。其次,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软件中的熔化/凝固模型对相变材料的蓄热过程进行数值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数学模型的可靠性,获得了不同初始条件下,相变材料的熔化过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得到了相变时间、蓄热时间与传热介质流速、温差的关系表达式。对光热系统以及储热装置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采用强化传热-螺纹管换热器结构和双循环螺旋管换热器结构,通过强化传热前后的温度场对比,结果表明:(1)采用螺纹管换热器强化传热后,相变材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蓄热速度,相变时间提高了约35%,蓄热时间提高了约20%,得到了传热介质流量、温差与相变时间、蓄热时间的关系;但储热装置仍然有传热死区现象。(2)采用双循环螺旋管换热器结构,由于其在储热装置内分布均衡,致使每一平面上温差较小,蓄热速度明显加快,相变时间提高了约50%,蓄热时间提高了约40%,得出采用双循环螺旋管换热器结构解决了相变材料熔化过程中存在传热死区的问题;对强化传热方法的研究及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温宝辉[4](2013)在《4t/h生物质成型燃料机烧炉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目前,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危机,世界各国开始寻找更加清洁的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生物质能由于其可再生性、丰富性和清洁性的特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我国的能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而工业锅炉是煤炭消耗的主要因素,煤的燃烧也是CO2、SOx、NOx等污染物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生物质燃料对缓解我国能源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生物质成型燃烧技术以其简便、可行性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一种有效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之一,比较适合在我国应用。本文针对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尚不成熟,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了4t/h生物质成型燃料机烧炉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这一课题。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及相关手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复杂的结构计算及传热计算,设计出4t/h生物质成型燃料机烧炉的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在额定工况下对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进行了性能试验,并对受热面进行火用经济分析,最后在额定工况下对4t/h生物质成型燃料机烧炉进行正反平衡试验,从整体运行指标来对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进行评价,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4t/h生物质成型燃料机烧炉的辐射受热面布置在炉膛及燃烬室中,对流受热面包括对流管束及省煤器,辐射受热面积为17.21m2,对流受热面积为145.6m2;(2)经过通风计算,确定出烟道的全压降为1253Pa,风道的全压降为1124.76Pa,并据此选择出合适的送风机和引风机,送风机型号为G4-726C,引风机型号为Y6-417.1C;(3)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辐射受热面、对流受热面、尾部受热面的热效率分别为97.7%、98.1%、98.6%,火用效率分别为55.43%、60.43%、69.51%;送风机及引风机的效率为72.3%,61.1%。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的实际运行参数能够达到设计值要求,并具有较好的性能;(4)通过受热面火用经济分析,发现随着受热面烟气流速的增加,单位传热量的总费用先是逐渐减小,之后逐渐增大,当受热面烟气流速为11m/s时,单位传热量的总费用最小;(5)在额定工况下,锅炉的热效率达78.36%,锅炉排烟中SO2、CO、烟尘含量符合环保要求,说明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的设计能够满足锅炉整体运行的要求,锅炉的实际运行水平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李建光[5](2012)在《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节能是当今建筑界共同面对的重要技术领域,改进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结构性能、耐久性能是外墙外保温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针对当前外墙外保温系统存在的质量通病,以满足建筑节能标准,提高使用寿命并降低后期更换和维修成本、以及提高系统的结构性能、耐久性能为目的,研发了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在试点工程中长时间的跟踪观测,完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初步提出以国家规范推荐的技术做法为依据,将封闭空气夹层与保温材料优化组合,通过合理利用封闭空气夹层的热惰性来提升外墙外保温的整体保温隔热性能,既降低了对保温材料的需求量,减轻了系统的自重,降低了保温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又减少了保温系统寿命到期后的垃圾处理;通过设计抗剪键削弱外饰面层的温度应力峰值并降低开裂机率,通过结构受力体系的设置使得保温隔热系统与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周期相匹配。从保温隔热分体系、结构分体系、连接构造分体系三个层面研发出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基于以上成果已经获得国家专利2项。(2)推导了封闭空气层基于几何尺寸变化的当量导热系数计算方程根据空气层热迁移理论,引入当量导热系数,用傅立叶热传导公式的形式计算自然对流的传热量,本文研究了封闭空气层随厚度、高度、温度差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其当量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并获得了满足工程设计精度的封闭空气层随厚度、高度改变时的当量导热系数曲线方程,为小框体系统的设计应用提供了简便的导热系数计算方法。(3)获得了保温隔热分体系中封闭空气层的最优尺寸区间在固体保温材料与空气层这种特殊材料进行组合时,其保温隔热性能随空气层的尺寸、比例以及固体保温材料自身性能的不同而变化。通过计算分析,本文获得了空气层与不同保温材料组合时空气层的最优尺寸区间,变化敏感区域以及满足规范对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要求时的最佳比例组合。为小框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4)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系统的结构性能分析本文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住宅建筑中常见的带窗洞外墙的尺寸模型,以弹性力学为基础,主要模拟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在夏季极端高温、低温温度场作用下的应力变形规律,并与传统的外保温做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窗洞四周的变形和应力值较大,温度应力δx、δy和txy是外饰面层开裂的主要原因。本文提出通过在外饰面层增设抗剪键的做法来降低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应力峰值,进而减少或推迟裂缝的产生,从而降低保温系统发生渗漏、开裂的机率,提高了结构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5)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系统的热工性能分析依据围护结构评价指标,基于墙体非稳态传热的物理模型,以热力学能量理论建立了非稳态传热的导热微分方程,并根据房屋内外壁实测的温度拟合成简谐温度波作为外部扰量,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计算出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分体系的围护结构能耗评价指标:内壁面温度、热流密度、衰减倍数及延迟时间,通过与国家规范推荐做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小框体自身保温隔热性能同比的优越性。(6)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系统的模拟应用及实测验证为了更好的检验该系统的性能,本文在研发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优化,并将其运用到郑州市的某试点工程。通过其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基于不同朝向、保温层厚度、室内舒适度指标、区分时段采暖指标等进行能耗模拟,得出适合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系统的工程应用方式。通过对试点工程两个对比房间的外墙热阻、表面温度、墙体热流、房间能耗指标进行240h的跟踪测试并与前文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理论分析、能耗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及小框体的适用性、优越性。(7)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应用方法从五个方面给出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应用方法:1研发系统的基本做法;2研发系统的适用范围;3研发系统的主要材料及技术要求;4研发系统的技术设计要点;5研发系统的施工方法。(8)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构造图集为了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推广及应用,作者主编了《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构造图集》并收录了本文的部分研究成果,是河南省重大公益科研计划项目(081100910400)的科研成果之一(9)获得了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18种组合的热工指标根据拟合得到的小框体系统封闭空气层当量导热系数曲线方程,对小框体系统的保温隔热分体系进行优化,将封闭空气层与三种不同保温材料组合,并与目前常用的墙体外围护材料复合而成18种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分别计算出上述各种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热工计算指标,为该系统的后续推广及节能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卢晓啸[6](2012)在《管壳式换热器智能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冶金及石油加工,污水处理等过程中,在工业生产部门内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由于换热设计过程中涉及到过多的变量,选择最优型式与结构尺寸的换热器十分具有挑战性。通过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摆脱繁杂计算、经验设计以及经济效益问题的单纯设计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主要研究了管壳式换热器智能化设计软件并进行系统开发工作。对管壳式换热器的运行原理进行研究,分析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流动设计、机械设计过程。在增量喷泉式软件开发模型的基础上,选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对管壳式换热器CAD系统进行建模,同时建立起系统间的通信机制。分析了智能化算法对管壳式换热器优化过程的意义,选取换热器主要设计结构参数作为遗传算法个体,对换热器设计计算及结构选型进行优化。同时,对换热器CAD系统中的参数化绘图及图形输出功能进行了研究。基于二次开发理论,实现系统与SolidWorks API的链接与嵌入,在SolidWorks平台上实现换热器标准件引用、零部件三维参数化绘制并集成为装配体,工程图及表单自动绘制等功能。本文最后对管壳式换热器智能化设计软件进行面向对象方法的测试,并运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实例设计程序进行系统测试。相比单纯依赖设计人员经验调整的初始计算,通过优化计算改变换热器管径、管间距、管分布角、管程、折流板间距及折流板缺口大小值,得到的换热器优化换热量提升43.53%,压降余量从65.01%降至10.13%,满足设计余量10%的设计要求的同时换热器最大允许压降得到了充分利用,较好地利用了换热器系统中泵的功率。并行设计的绘图方式使系统在更改零件图后可以自动更新装配体及工程图中的结构与数据,实现设计过程中参数的即时更改与修正。采用CAD及智能化算法的管壳式换热器智能化设计软件对以方案与整体为代表的设计周期进行优化,提升了设计效率,缩短换热器产品的开发周期。

李素玲[7](2009)在《新型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及其在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固体吸附式制冷作为一种可以有效地利用低品位热能,且没有环境破坏性的制冷技术,受到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吸附式制冷技术发展到现在,对吸附工质对和吸附制冷系统的研究已经非常的成熟,目前,0℃以下的制冷系统主要使用的是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氨为工质对。但是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氨工质对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较低(导热系数仅为0.1-0.2W·m-1·K-1),无法快速的将吸附/解吸热传递出去,导致循环周期延长,降低了吸附制冷系统的制冷功率;二是吸附剂在多次的吸附和解吸后会出现性能衰减现象,这大大降低了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三是在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氨吸附系统的设计方面,传统的通过四通阀切换烟气和冷水进入传热管道的系统,虽然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是却无法克服传热管道在冷、热交变工况下的烟气腐蚀问题;四是热管加热和冷却系统虽然可以克服传热管道的腐蚀问题,但是由于热管介质的工作压力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出现正负压交替现象,导致吸附床的加热和冷却切换阀门随着吸附床的加热和冷却过程的切换,而处在正负压频繁交替的工作状态,这将使吸附床加热/冷却切换阀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五是,吸附制冷系统目前的应用领域比较狭小,对于石油行业,化工厂和电厂即有大量低压蒸汽余热,又有低温冷冻需求的领域,几乎还没有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制了新型的氯化钙/膨胀石墨混合吸附剂,并应用在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冷冻机组中。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用化和商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1)采用溶液处理法研制了一种新型混合吸附剂,并进行压块处理。测试了混合吸附剂的传热和传质特性,分析了膨胀石墨增强氯化钙导热系数的原因。新型混合吸附剂的混合均匀性显着提高,从而使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显着提高。混合吸附剂的密度不同,其导热系数也不相同,其值在0.22~4.0 W·m-1·K-1之间,比粉末状吸附剂的导热系数0.1~0.2 W·m-1·K-1增加了2~10倍。块状混合吸附剂的孔隙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其值为0.36~0.82,比纯氯化钙的孔隙率0.352提高了1~2.5倍。从而使吸附剂的传质性能得到显着提高。2)建立混合吸附剂定容物性测试实验台,对混合吸附剂的不同吸附温度、不同解吸温度下的吸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混合吸附剂的混合均匀性会影响吸附剂的传质过程,混合吸附剂的均匀性越好,吸附剂的传质性能也就越好。本文研制的混合吸附剂比文献中的混合吸附剂的均匀性好,因而具有较好的传质性能。同时通过对CaCl2·8NH3<=>CaCl2·4NH3, CaCl2·4NH3<=>CaCl2·2NH3以及两者同时解吸时解吸速度的实验研究和数值预测发现,在相同解吸温度下, CaCl2·8NH3<=>CaCl2·4NH3的平均解吸速度是CaCl2·4NH3<=>CaCl2·2NH3的解吸速度的2.0~3.7倍,两者同时解吸时的解吸速度小于两者单独解吸时的解吸速度之和。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混合吸附剂吸附动力学模型。3)研制一台新型的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样机。该样机采用新型混合吸附剂-氨为吸附工质对,利用热管系统加热吸附床,闭式单相流体冷却吸附床。该样机的循环方式为基础循环和回质循环结合。回质管打破了传统的安装在两个吸附床之间循环方式,采用了安装在两个蒸发器之间的循环方式,从而保护蒸发器中的冷量,实现吸附式制冷系统的连续制冷。4)建立了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性能测试实验台,获得所研制的冷冻机组的整机性能参数和部件性能参数。研究了不同热源温度,冷冻液温度,冷却水温度和蒸发温度条件下,机组的运行特性。在蒸发温度为-17oC,冷却水温度为25 oC,最高热源温度为140.3oC。吸附式冷冻机组在加热/冷却时间25min的平均制冷量为11.4 kW,平均吸附速度为3.5×10-4 kg.kg-1.s-1。比文献中提到的相同工作工况下,平均吸附速度2.7×10-4 kg.kg-1.s-1,提高了30%。吸附床在加热过程中的平均换热系数为745.4 W.m-2. oC-1,冷却过程中的平均换热系数为832.6 W.m-2. oC-1。比文献中吸附床在加热过程和冷却过程中的传热系数分别提高了265%和300%。在加热过程中,吸附剂的导热系数为0.72 W.m-1. oC-1。在冷却过程中,吸附剂的导热系数为0.56 W.m-1. oC-1,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差不大。5)重点研究了回质阀安装位置的改变对冷冻机组制冷性能的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回质阀的安装方式,有效的保护了蒸发器中的冷量,实现了吸附式冷冻机组的连续制冷性能。为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后续改进工作和理论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综合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结果,对所研制的化学吸附冷冻机组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进行总结,并指出该吸附冷冻机组研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为后续的改进工作提供指导。

王小兰[8](2007)在《光荣的使命 创新的20年 在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文中指出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聚集着中关村四代企业家共同奋斗的大家庭20岁的生日。20年前,1987年2月13日,在"全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座谈会"期间,北京与会代表13人倡议建立"北京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

田向宁[9](2007)在《板式换热器热工性能测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板式换热器具有传热系数高、投资成本低、配置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建筑、暖通等诸多行业。板式换热器是能量传递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设备,它的热工性能决定设备容量的选择;它的阻力特性决定其传输设备(主要是循环泵)容量的选择,而且两者都关系到整体设备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因此这两个参数在设计板式换热器时是设计者必须准确掌握的重要参数,所以准确测量其特性参数是非常重要的。板式换热器的产品很多,但是其热工性能指标却不是十分准确,而且有的计算结果存在明显的误差。因此本文针对板式换热器的热工性能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板式换热器的热工性能测试方法主要有稳态法和瞬态法。目前稳态法应用比较广泛,主要有牛顿换热公式直接求得法、等雷诺数法、威尔逊法、等换热系数法、等流速法、修正威尔逊法和多参数优化拟合法等常用方法。而瞬态测试法应用较少,本文主要从测试条件和数据处理两个方面分析了稳态法的特点。本文利用应用软件C++Builder开发出板式换热器的计算软件,实现了板式换热器从测试到公式拟合的全部自动化。该计算软件不仅计算界面友好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可以用作板式换热器测试的数据处理软件。通过对板式换热器能效比及其Q/N曲线的研究,对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及其换热的经济性作出了客观评价,对板式换热器的选型和实际运行的经济性提出了建议。

罗旭[10](2006)在《新时期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转变》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引发了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职业规划以及社会角色都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进入21世纪以后,知识经济和创新社会的时代主题越发明显,围绕着“知识资本”而展开的人力资源争夺日渐明晰。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高校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知识层次和创新能力最为突出的社会群体,其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出现了诸多新的内容,一部分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开始向社会公共领域扩散,原本单纯的教师身份和教学科研职能发生了分解、转变。 对于新时期高校知识分子所出现的社会角色变化,有必要站在高校、高校知识分子以及社会三方共赢的立场上,提出应对这一趋势的相应策略,从而使高校知识分子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社会的中坚力量。 基于以上思路,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章从宏观视角概括了高校知识分子社会角色发生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了这一趋势是符合知识时代发展规律的良性变化;第二章从高校内部、高校外围以及知识分子自身三个角度,论述了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为什么会转变的微观原因,进而从知识经济的时代主题出发,指出了促成这一转变的时代策动力;第三章以高校知识分子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的主要方式,说明了其社会角色转变的关键路径;第四章则以建立高校与社会之间顺畅的知识流通机制为核心观念,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建议。

二、倪振伟:挑战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倪振伟:挑战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1)近30年来文学作品中的大学生群体研究 ——80年代大学生与21世纪大学生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学与文学中的大学
    第一节 近三十年的大学发展演变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与21世纪大学校园
        一、20世纪80年代:“诗意与奋进”的大学校园
        二、21世纪: 竞争与张扬个性的人生驿站
    第三节 高校与文学高校
第二章 文学作品中的大学生
    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及大学校园
        一、文学作品中80年代的大学生形象
        二、“诗意”的大学校园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21世纪的大学生及大学校园
        一、文学作品中21世纪以来的大学生形象
        二、21世纪的大学校园
第三章 大学生与时代发展内在关系及表现特征
    第一节 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
        一、80年代大学生理想主义的形成
        二、新世纪以来大学生现实主义的形成
    第二节 文学作品塑造的大学生形象与客观事实
        一、文学建构“80年代乌托邦”
        二、“消费主义”叙事下的21世纪大学生
    第三节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21世纪大学生的特性
        一、“迷茫”与“焦虑”:文艺接受活动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心理
        二、“欲望”与21世纪大学生的“虚假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致谢

(2)污水热利用的相变换热器强化换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污水热利用现状
        1.2.1 城市污水热利用概述
        1.2.2 城市污水源热泵换热器
    1.3 相变换热器在污水源热泵技术中的应用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应用于污水热利用的热管换热器理论分析
    2.1 重力热管的传热机理
    2.2 重力热管的传热特性
        2.2.1 重力热管的传热过程分析
        2.2.2 重力热管的传热热阻分析
        2.2.3 热管传热极限理论
    2.3 应用于污水热利用的相变换热器构想
        2.3.1 常规壳管式换热器存在的问题
        2.3.2 基于壳管式换热器的相变换热器构想
        2.3.3 相变换热器在污水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构想
    2.4 相变换热器换热性能评价
        2.4.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对换热器性能的评价
        2.4.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换热器性能的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相变换热器强化换热实验设计
    3.1 实验原理
    3.2 相变换热器设计
        3.2.1 换热器设计工作温度范围
        3.2.2 热管选择
        3.2.3 污水及清水流速范围
        3.2.4 换热管的排列方式和管间距的确定
        3.2.5 实验组折流板的参数设计
        3.2.6 换热器设计成果
    3.3 换热器的热力计算
        3.3.1 换热器传热过程计算
        3.3.2 换热器阻力损失计算
    3.4 实验台搭建
        3.4.1 换热器内温度测点布置
        3.4.2 实验设备及实验工况设计
        3.4.3 换热器制作及实验台搭建
    3.5 本章小结
4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4.1 无折流板换热器流动-换热实验
        4.1.1 冷凝段流速对于换热的影响
        4.1.2 冷凝段流速对于换热器阻力的影响
        4.1.3 不同工况下换热器性能评价
    4.2 有折流板换热器流动-换热实验
        4.2.1 冷凝段流速对于换热的影响
        4.2.2 冷凝段流速对于换热器阻力的影响
        4.2.3 不同工况下换热器性能评价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换热器性能对比
        4.3.1 以冷凝流量为评价基础的性能比较
        4.3.2 以泵功为评价基础的性能比较
        4.3.3 实验组、对照组相同测点位置的温度比较
    4.4 变流量下上-上换热器的性能
    4.5 实验误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结果及展望
    5.1 实验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的蓄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插图清单
插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的能源现状
        1.1.1 中国能源资源的特点
        1.1.2 能源使用引发的环境问题
    1.2 太阳能开发利用
    1.3 太阳能储能技术
        1.3.1 太阳能热储存方式
    1.4 相变储能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概况
        1.4.1 相变材料(PCM)的研究现状
        1.4.2 相变储能装置的研究现状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系统与熔化实验
    2.1 相变材料的选择
    2.2 实验系统
        2.2.1 实验工作原理
        2.2.2 太阳能蝶式集热器
        2.2.3 真空锥形盘管吸热器
        2.2.4 传热介质 HTF(Heat transfer fluid)的选择
        2.2.5 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
        2.2.6 各温度监测点的位置分布
    2.3 熔化实验研究
        2.3.1 熔化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
        2.3.2 传热温差对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2.3.3 传热温差对蓄热时间的影响
        2.3.4 单元储热装置的经济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液相变储热装置数值分析方法
    3.1 相变传热的特点
    3.2 相变传热问题的求解方法概述
        3.2.1 相变传热的数学模型
    3.3 CFD 软件在相变传热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3.3.1 CFD 软件中离散方式的分类
        3.3.2 有限体积法概述
        3.3.3 Fluent 凝固与熔化模型
    3.4 物理模型的建立
    3.5 数学模型
    3.6 Fluent 参数的设置
    3.7 图形后处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的数值模拟分析
    4.1 熔化过程的模拟分析
        4.1.1 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验证
        4.1.2 熔化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
        4.1.3 传热介质流量对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4.1.4 传热温差对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元储热装置的强化传热方法分析
    5.1 螺纹管换热器在相变蓄热中强化传热作用的数值模拟
        5.1.1 物理模型及参数
    5.2 熔化过程的模拟分析
        5.2.1 强化传热前后,储热单元内的温度场对比分析
        5.2.2 强化传热后,传热介质流量对温度场的影响对比分析
        5.2.3 强化传热后,传热温差对温度场的影响对比分析
    5.3 双循环螺旋管在相变蓄热中强化传热作用的数值模拟
        5.3.1 强化传热前后温度场的对比分析
        5.3.2 强化传热前后监测点 T1 的温度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4)4t/h生物质成型燃料机烧炉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概述
    1.1 能源现状
    1.2 生物质燃烧技术
    1.3 研究背景
    1.4 生物质成型技术及燃烧设备的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锅炉结构形式及辅助计算
    2.1 锅炉结构形式
    2.2 锅炉设计参数
    2.3 辅助计算
        2.3.1 燃料燃烧计算
        2.3.2 锅炉的热平衡计算
    2.4 本章小结
3 受热面的设计
    3.1 辐射受热面的设计
        3.1.1 辐射受热面的计算方法
        3.1.2 炉膛辐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1.3 炉膛辐射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3.1.4 燃烬室辐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1.5 燃烬室辐射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3.2 对流受热面的设计
        3.2.1 对流受热面的计算方法
        3.2.2 对流管束的结构计算
        3.2.3 对流管束的传热计算
        3.2.4 锅炉省煤器的结构计算
        3.2.5 锅炉省煤器的传热计算
    3.3 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汇总
    3.4 本章小结
4 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4.1 送引风系统设计概述
    4.2 烟道的阻力计算
        4.2.1 烟道全部流动阻力计算
        4.2.2 烟道自生通风力计算
        4.2.3 烟道全压降的计算
    4.3 风道的阻力计算
        4.3.1 风道总阻力的计算
        4.3.2 锅炉风道全压降的计算
    4.4 风机的计算和选择
        4.4.1 引风机计算和选择
        4.4.2 送风机计算和选择
    4.5 本章小结
5 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性能试验与分析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方法
    5.3 试验仪器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4.1 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性能试验
        5.4.2 受热面的火用经济分析
        5.4.3 锅炉正反平衡试验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ABSTRACT

(5)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建筑节能的背景
        1.1.1 国外的发展概况
        1.1.2 国内的发展概况
        1.1.3 国内外技术状况对比
    1.2 外墙外保温系统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2.1 保温隔热性能
        1.2.2 结构性能
        1.2.3 耐久性能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创新点
2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研究与初步设计
    2.1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耗能机制
        2.1.1 围护结构能耗评价指标
    2.2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初步设计
        2.2.1 系统的设计思路
        2.2.2 系统的基本构成
    2.3 保温隔热分体系空气层当量导热系数的方程拟合
        2.3.1 基于厚度变化的曲线拟合
        2.3.2 基于高度变化的曲线拟合
        2.3.3 基于温差变化的曲线拟合
    2.4 保温隔热分体系的基本组合
        2.4.1 组合方式一:Air—EPS
        2.4.2 组合方式二:Air—XPS
        2.4.3 组合方式三:Air—PU
    2.5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能耗计算指标
    2.6 本章小结
3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热结构性能研究
    3.1 基础条件与建立模型
        3.1.1 基本理论
        3.1.2 基本假定
        3.1.3 边界条件
        3.1.4 模型的建立
    3.2 荷载的确定
        3.2.1 极端温度场工况1
        3.2.2 极端温度场工况2
    3.3 极端温度场工况1作用下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3.1 温度场计算
        3.3.2 复合墙体内外变形分析
        3.3.3 最不利位置的模型1、模型2应力分析
        3.3.4 最不利位置的模型1、模型2变形分析
    3.4 极端温度场工况2作用下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4.1 温度场计算
        3.4.2 复合墙体内外变形分析
        3.4.3 最不利位置的模型1、模型2应力分析
        3.4.4 最不利位置的模型1、模型2变形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保温隔热性能研究
    4.1 围护结构传热简述
    4.2 确定研究对象及计算模型
        4.2.1 研究对象构成形式
        4.2.2 各材料几何尺寸及物理特性
        4.2.3 模型建立及基本假定
        4.2.4 计算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4.2.5 确定边界条件
    4.3 室外温度荷载的确定
    4.4 计算结果及分析
        4.4.1 组合一:W1-XKT_E;W1-XKT_X;W1-XKT_P
        4.4.2 组合二:W2-XKT_E;W2-XKT_X;W2-XKT_P
        4.4.3 组合三:W3-XKT_E;W3-XKT_X;W3-XKT_P
        4.4.4 组合四:W4-XKT_E;W4-XKT_X;W4-XKT_P
        4.4.5 组合五:W5-XKT_E:W5-XKT_X;W5-XKT_P
        4.4.6 组合六:W6-XKT_E;W6-XKT_X;W6-XKT_P
    4.5 本章小结
5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模拟应用与实测验证
    5.1 能耗模拟方法
    5.2 研究模型建立
        5.2.1 工程概况
        5.2.2 组合形式
        5.2.3 外围护构造
        5.2.4 气象参数
        5.2.5 室内热扰量
    5.3 冬季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5.3.1 基于不同朝向的能耗模拟分析
        5.3.2 基于保温层厚度变化热负荷的影响分析
        5.3.3 基于室内舒适度指标的能耗分析
        5.3.4 基于朝向的差别设计的能耗分析
        5.3.5 基于区分时段采暖指标的能耗影响分析
    5.4 夏季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5.4.1 基于不同朝向的能耗模拟分析
        5.4.2 基于保温层厚度变化热负荷的影响分析
        5.4.3 基于室内舒适度指标的能耗分析
        5.4.4 基于区分时段采暖指标的能耗影响分析
    5.5 小框体系统在试点工程中的实测验证
        5.5.1 测试目的
        5.5.2 测试方法及原理
        5.5.3 测试结果及数据处理
        5.5.4 热阻理论计算值
        5.5.5 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对误差
    5.6 试点工程冬季热负荷实测验证
        5.6.1 测试目的
        5.6.2 测试方法及设备
        5.6.3 测试参数
        5.6.4 采暖空调运行模式
        5.6.5 测试结果及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系统的应用方法
    6.1 小框体系统外墙外保温使用范围
    6.2 小框体系统外墙外保温基本做法
        6.2.1 保温隔热分体系
        6.2.2 结构分体系
        6.2.3 连接构造分体系
    6.3 小框体系统各体系技术指标
        6.3.1 保温材料技术要求
        6.3.2 支撑体系材料技术要求
        6.3.3 连接件技术要求
    6.4 施工技术
        6.4.1 施工工艺流程
        6.4.2 施工工具及准备
        6.4.3 施工环境
        6.4.4 施工程序
    6.5 施工质量控制
    6.6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构造图集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能耗设计指标
    A1 XKT—KPI多孔砖复合墙体保温隔热能耗设计指标
    A2 XKT—混凝土多孔砖复合墙体保温隔热能耗设计指标
    A3 XKT—黄河淤泥多孔砖复合墙体保温隔热能耗设计指标
    A4 XKT—粘土砖复合墙体保温隔热能耗设计指标
    A5 XKT—加气混凝土砌块复合墙体保温隔热能耗设计指标
    A6 XKT—钢筋混凝土复合墙体保温隔热能耗设计指标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管壳式换热器智能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换热器概述
        1.1.2 换热器设计选型简介
        1.1.3 CAD技术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工业设计中CAD技术发展的现状
        1.2.2 CAD技术与换热器设计
    1.3 论文研究工作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主要内容
2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方法
    2.1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原理
        2.1.1 管壳式换热器概述
        2.1.2 管壳式换热器分类
    2.2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过程
        2.2.1 设计初始数据
        2.2.2 传热流动设计
        2.2.3 零部件选取与机械设计
    2.3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优化
        2.3.1 管壳式换热器性能评价
        2.3.2 建立优化方案
        2.3.3 主要优化参数
    2.4 本章小结
3 智能化CAD系统
    3.1 CAD系统模型及建模
        3.1.1 CAD系统开发模型
        3.1.2 CAD系统建模方法
        3.1.3 面向对象建模概述
        3.1.4 UML统一建模语言
        3.1.5 UML建模内容
    3.2 智能化算法
        3.2.1 智能化算法简介
        3.2.2 遗传算法的原理
        3.2.3 遗传算法的应用
    3.3 SolidWorks及其二次开发
        3.3.1 二次开发理论
        3.3.2 参数化设计技术
        3.3.3 SolidWorks二次开发
        3.3.4 参数化模块的设计与整合
    3.4 本章小结
4 设计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4.1 管壳式换热器CAD软件开发
    4.2 软件系统模型建立
        4.2.1 系统功能模型
        4.2.2 系统静态模型
        4.2.3 系统动态模型
        4.2.4 子系统间的通信机制
    4.3 用户界面子系统
        4.3.1 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4.3.2 向导对话框设计
        4.3.3 对话框切换机制
    4.4 数据库子系统
        4.4.1 数据库设计要求
        4.4.2 流体物性数据库
        4.4.3 工程材料性能数据库
    4.5 设计计算子系统
        4.5.1 换热器传热流动设计
        4.5.2 设计计算优化
        4.5.3 换热器机械设计
    4.6 图形绘制子系统
        4.6.1 零件图的参数化绘制
        4.6.2 标准件的引用
        4.6.3 换热器零件装配
        4.6.4 工程图绘制
    4.7 文档管理子系统
    4.8 智能化设计软件测试
        4.8.1 软件测试层次
        4.8.2 软件测试过程
    4.9 本章小结
5 智能化设计软件运行实例
    5.1 智能化系统设计任务
        5.1.1 设计基本设定
        5.1.2 输入数据汇总
        5.1.3 设计要求
    5.2 设计过程与内容
        5.2.1 初步传热流动计算
        5.2.2 初步设计结果分析
        5.2.3 优化设计计算
        5.2.4 优化结果分析
        5.2.5 机械设计
    5.3 设计图形绘制
        5.3.1 零件图绘制
        5.3.2 装配图绘制
        5.3.3 工程图绘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新型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及其在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混合吸附工质对的研究
    1.3 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的应用研究
    1.4 目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不足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新型混合吸附剂的研制及其吸附特性研究
    2.1 混合吸附剂(氯化钙/膨胀石墨)的研制
        2.1.1 膨胀石墨在混合吸附剂中适用性分析
        2.1.2 混合吸附剂研制
    2.2 混合吸附剂的传热特性研究
        2.2.1 混合吸附剂的传热性能测试系统
        2.2.2 混合吸附剂传热性能实验结果与分析
    2.3 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研究
        2.3.1 混合吸附剂吸附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2.3.2 吸附量和解吸量计算方程
        2.3.3 混合吸附剂吸附特性测试结果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合吸附剂的传质特性与吸附动力学
    3.1 混合吸附剂的传质特性实验系统
    3.2 混合吸附剂-氨吸附工质对的吸附机理分析
    3.3 混合吸附剂传质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混合吸附剂的吸附速率方程
        3.4.1 混合吸附剂-氨吸附工质对的吸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4.2 吸附速率方程的动力学参数估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的研制
    4.1 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研制目标
    4.2 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的研制理论基础
    4.3 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的循环原理与循环方式
    4.4 系统部件设计
        4.4.1 吸附床和吸附单元管
        4.4.2 管壳式冷却器,蒸汽发生器,冷凝器和蒸发器
    4.5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4.6 机组的控制流程设计
    4.7 实验样机的建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的基本特性实验研究
    5.1 机组测试系统
        5.1.1 机组实验系统的建立
        5.1.2 机组测试性能计算
    5.2 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实验结果及分析
        5.2.1 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分析
        5.2.2 吸附床的传质性能分析
        5.2.3 机组各部件的性能分析
        5.2.4 设计工况下机组性能
    5.3 运行参数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5.3.1 加热/冷却时间的影响
        5.3.2 回质时间的影响
        5.3.3 冷却水温度的影响
        5.3.4 蒸发温度的影响
    5.4 实验误差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的连续制冷循环特性分析和运行优化
    6.1 连续制冷的循环特性分析
        6.1.1 混合吸附剂-氨吸附制冷基本循环特性
        6.1.2 混合吸附剂-氨的连续制冷循环特性分析
    6.2 机组连续制冷性能的实现
        6.2.1 有无回质过程对机组连续制冷性能的影响
        6.2.2 机组的连续制冷性能与文献中机组的制冷性能比较
    6.3 吸附式冷冻机组的连续制冷性能
        6.3.1 连续制冷条件下的制冷量,COP 变化特性
        6.3.2 冷冻机组热力循环特性分析
    6.4 吸附式冷冻机组运行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7.2 本文的创新点
    7.3 本文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9)板式换热器热工性能测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目的和来源
        1.1.1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1.1.2 板式换热器的重要应用
        1.1.3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1.2 国内外综述
        1.2.1 板式换热器的测试与数据处理
        1.2.2 板式换热器的发展方向
    1.3 本课题的任务
第2章 换热性能计算方法
    2.1 稳态法
        2.1.1 牛顿换热公式直接求得法
        2.1.2 等雷诺数法
        2.1.3 等流速法及定性雷诺数法
        2.1.4 威尔逊法和修正威尔逊法
        2.1.5 等换热系数法
        2.1.6 壁温试算法
    2.2 瞬态法
    2.3 热质类比法
    2.4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方法
        2.4.1 最小二乘法原理
        2.4.2 相关系数及标准差
    2.5 板式换热器评价理论
        2.5.1 换热器的效能
        2.5.2 换热器传热量与功率消耗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板式换热器实验台及计算软件的介绍
    3.1 应用软件简介
    3.2 板式换热器计算软件简介
        3.2.1 软件的基本功能
        3.2.2 软件的设计思想
        3.2.3 操作步骤
    3.3 板式换热器实验台及测试过程简介
        3.3.1 测试平台的概况
        3.3.2 测试中所要测试的项目
        3.3.3 测量步骤、数据处理
        3.3.4 硬件介绍
        3.3.5 测试过程介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计算结果的分析
    4.1 四种方法的计算结果
        4.1.1 定性雷诺数法的计算结果
        4.1.2 等流速法的计算结果
        4.1.3 修正威尔逊法的计算结果
        4.1.4 等换热系数的计算结果
    4.2 计算结果对比
        4.2.1 测试条件对比
        4.2.2 拟合结果的对比
    4.3 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评价
        4.3.1 能效比
        4.3.2 Q/N 曲线
    4.4 拟合点的分散程度对最小二乘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新时期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高校知识分子社会角色选择的新形势
    第一节 “部分出走”——高校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早期选择
    第二节 “骑墙状态”——高校知识分子社会角色选择的后期变化
    第三节 高校知识分子转变社会角色的良胜效应
第二章 影响高校知识分子转变社会角色的四个因素
    第一节 高校内部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校外部对于“知识资本”的需求
    第三节 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选择
    第四节 高校知识分子社会角色转变的时代策动力
第三章 高校知识分子社会角色转变的三个路径
    第一节 “学者从政”——高校知识分子向行政领域的渗透
    第二节 “下海从商”——高校知识分子向经济领域的渗透
    第三节 “知道分子”——高校知识分子向文化领域的渗透
第四章 高校知识分子社会角色转变过程中的障碍及其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倪振伟:挑战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 [1]近30年来文学作品中的大学生群体研究 ——80年代大学生与21世纪大学生对比[D]. 廖莎. 陕西理工学院, 2016(10)
  • [2]污水热利用的相变换热器强化换热研究[D]. 蔡晓磊. 重庆大学, 2015(06)
  • [3]单元组装式太阳能储热装置的蓄热性能研究[D]. 马涛.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6)
  • [4]4t/h生物质成型燃料机烧炉受热面及送引风系统设计与研究[D]. 温宝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4)
  • [5]小框体复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李建光. 郑州大学, 2012(08)
  • [6]管壳式换热器智能化设计软件的开发与研究[D]. 卢晓啸. 浙江大学, 2012(03)
  • [7]新型混合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及其在低压蒸汽驱动的吸附式冷冻机组中的应用[D]. 李素玲. 上海交通大学, 2009(03)
  • [8]光荣的使命 创新的20年 在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J]. 王小兰.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7(07)
  • [9]板式换热器热工性能测试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D]. 田向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02)
  • [10]新时期高校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转变[D]. 罗旭. 郑州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倪振伟:挑战危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