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希望通过提高多媒体性能来扩展移动计算和通信

微软希望通过提高多媒体性能来扩展移动计算和通信

一、微软欲借提升多媒体性能拓展移动计算和通讯领域(论文文献综述)

张帅[1](2020)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文中认为增强现实技术被广泛誉为下一代人机交互通用平台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学界与产业界的重点关注,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智能手机i OS与Android平台纷纷推出各自底层增强现实API,ARKit与ARCore,使得全球万亿智能手机都成了增强现实设备。2016年AR游戏Pokemon Go刚上线就火爆全球,一个月内获得了13000万次下载,迅速得到全球70多个国家民众的热捧。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呈现炫酷引人入胜的3D模型动画,但当前领域内对简单社交多媒体数据,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增强现实可视化体验关注不够,而社交媒体数据却是普通用户最容易生产的数字内容,必然伴随着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的普及而大规模产生。因此,研究社交媒体数据在增强现实环境中可视化问题,对增强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平民化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当社交媒体数据规模日渐庞大时,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研究大规模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可视化效率问题严重影响着增强现实前端的用户体验,而优良的数据组织机制、高性能的数据处理架构是增强现实前端快速可视化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去支撑增强现实前端快速可视化。另一方面,与传统社交媒体应用不同,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真三维环境中呈现的,具有鲜明的地理空间属性,属于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因此,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能否快速响应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有效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增强现实可视化数据特征,研究适合网络大规模数据传输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规范,提出了Geo ARMedia数据模型规范。Geo ARMedia数据规范参考了现行gl TF与Geo JSON数据标准,定义了常见空间社交媒体的数据模型规范,明确了常见多媒体数据类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的存储表达规范。(2)面向分布式集群环境下的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取技术需求,构建了利于数据库跨尺度平滑读写稳态Z曲线算法,研究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基于稳态Z曲线的常见空间查询算法,提出了基于稳态Z曲线的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划分策略,优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结构,提高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分布式存取效率。(3)研究基于智能手机设备的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的构建,定义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在移动增强现实前端的可视域以及三层空间交互架构,提出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的球面模型,同时研发了借助地理信息能够大幅提高增强现实识别图命中效率的大规模社交图片检索的时空耦合算法,有效提升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在移动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效率。(4)为了在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快速响应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加载请求,保障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的效率与稳定性,本文提出了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可视化多级缓存机制,利用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空间邻近性,提出了增强现实可视化前端缓存预调度机制,以及基于地理位置的热点数据云端探测与分布式缓存调度机制,有效保障了增强现实快速可视化的速度与高并发响应要求。(5)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可视化伴随着海量的计算任务,本文研究了大数据技术以及高性能计算技术,研发了面向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并行处理计算框架,提出了一种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的代数方法,能够简洁有效的描述并行处理任务,组织调度多个并行计算算子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相关任务,支撑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处理。(6)结合当前流行分布式数据库、大数据技术、可拓展网络服务架构、移动前端3D引擎技术,依托前文的研究成果,本文设计并开发了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原型系统——视网么,详细讨论了常见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增强现实交互与视觉设计,实现了前后端增强现实服务,同时研发了移动端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编辑器,大范围降低了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内容生产门槛,最后本文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周边为例展开应用实验,测试表明视网么在应对TB级数据规模千万级并发访问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前端增强现实可视化任务可以在1秒内完成前端响应,达到了理想的研究实验效果。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郭峥[3](2019)在《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文中提出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正在经历网络化、日常化转向,以阅读场景的改变为核心机制,以社交、多元、碎片、日常、互动、去中心为基本特征。“后阅读”是与新媒体、新需求相适应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后”意味着对传统阅读的批判与反思。与传统阅读方式相对应,“后阅读”强调阅读方式的全方位转向,不只是阅读形式的转变,更是阅读功能和阅读内涵的转变。在“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用户接受习惯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发生改变,诸多现有的既定规则需要重新梳理和构建以适应这种新型阅读引发的变革。本文围绕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后阅读”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后阅读”是新媒体驱动下的新型阅读方式。传播新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共同引发了阅读方式的“创造性破坏”,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阅读方式的影响更为彻底。“后阅读”的产生以第三次阅读革命为背景,以全新媒介景观为参照,以后现代主义为文化依托。“后阅读”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纳为“机械论”和“最终因”。从机械论的视角看,传播新科技的确直接导致了“后阅读”现象的出现,但这并非技术决定论的视角,技术并未决定社会,而是技术具体化了社会。从最终因的角度来看,“后阅读”行为的出现契合了社会与人的需求,尤其是娱乐、消遣、释压、实用性需求。新技术促使“后阅读”形成新的特征,阅读载体、阅读文本、阅读行为、阅读关系、阅读体验、阅读需求、阅读场景等都发生重大变化。从辩证角度来看,“后阅读”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程,交织着自由与非自由,民主与控制,最终通过双重自我修改、自我完善,能够促使“后阅读”朝着正确进路不断发展。2)“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在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文本的生成渠道逐渐多样化。随着受众的传播权力与能力的提升,出现了用户生成内容;在传播新科技尤其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出现了机器生成内容。这一变化具革命意义,用户生成内容打破了主流传播者的权威,稀释了其主导地位;机器生成内容则改变了一直以来的人工生成内容的方式。机器生成内容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驱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内容生成方式,它超越了人工生成方式,以其高效性、交互性、客观、全面等优势在内容生成领域引起广泛关注。与文本生成革新相对的是文本叙事的革新,随着可消费信息量的增加、媒介渠道的增多、受众能动性的提升,受众对于内容接收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希望在接收的同时能够调动更强更多元的感官感知,以产生游戏体验。游戏化叙事是在传播新科技的基础上,利用游戏机制生成、组织、传播内容,要求既借鉴游戏思维,又符合叙事框架,避免沦为单纯的游戏。3)“后阅读”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实现——以传统文化传播为例。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讲,传统阅读的整体性、系统化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然而,“后阅读”已经逐渐取代传统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它的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社交性阅读的特点已经对传统文化的信息传播形成冲击性影响。实际上,“后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传统文化是精神财富。“后阅读”与传统文化并非并列关系,也不相互排斥。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与根基,当今社会我国的传统文化亟须完成数字化、现代化与通俗化转型。利用“后阅读”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新媒体已经逐渐发展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利器,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必须适应“后阅读”这一新型阅读方式,双方之间有共通处,亦有矛盾处,希望能够实现二者的有效对接。借助于传播新科技的优势,传统文化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传统文化已经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传播新科技的包装下,以一种新型的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4)辨证的视角:“后阅读”的双向审视。“后阅读”引发了新的文化转向与权力重组。阅读的场域是语意斗争、意识形态斗争的场域,也是实现“符号民主”、“文化民主”的场域。在这个意义上,“后阅读”是把双刃剑。在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双重视域下审视“后阅读”,新的传播生态中文化产品既具备民主基因又隐藏控制力量。从读者被赋权的解放趋向来看:在对文本的解读与意义阐释上,由读者主导“结合”、“偏好式解码”失灵;读者成为跟“占领军”地位相同的“正规军”,抵抗也从私下变为公开;“后阅读”是场景化的阅读,灵活的场景决定了读者对“话语位置”的感知,带来文本意义的多元解读。从读者被异化的控制趋向来看:阅读文本有工业化与控制力量的痕迹,文本的工业化出现了跨媒体整合与大规模定制的特点;技术隐藏了资本与权力对受众的控制,隐匿路径包括培养“个性化”虚假需求、实施参与式控制、用代偿性满足替换真正的满足。有着二律背反特点的“后阅读”是一种正在被广泛实践的、随着技术不断变化的新型阅读方式,因而是一种充满可能性的阅读方式。要趋利避害,以批判为武器,将批判精神内化,让批判眼光指导阅读实践,以发挥“后阅读”的进步作用。

王雪野[4](2020)在《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俞灵灵[5](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贾军[6](2017)在《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机交互方式智能化、人工智能算法等共同推动着当前的媒介平台、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媒体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信息传播系统转向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媒体智能化发展从新闻内容形态、新闻生产者、新闻制作、编辑、分发等环节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带来变化和创新。而与此同时,我国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在媒体智能化发展背景下面临着更深层次的危机。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于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以新闻生产理论、技术取向的媒介环境学作为理论资源,在媒介形态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宏观背景下,以案例法、溯因推理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国内新闻生产进行考察,分析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对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影响,尝试构建智能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及其模式,以弥补现有模式解释力的不足。在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构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传统媒体在智能化过程新闻生产转型的对策和建议。媒体智能化发展改变媒介形态是本文研究问题的起点,智能媒体的媒介形态回归口语传播时代的特征,实现对人各项感官的全面调动和再平衡。媒介形态的改变推动了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创新。本文在新闻生产实践活动的构成要素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形成了新闻内容、新闻生产者及工作方式、新闻编辑、新闻分发和受众的分析框架。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内容的总体特征是再现式新闻报道,突出沉浸感和临场感,优化传播效果。新闻传播主体维度上表现为新闻机构、普通用户、自媒体和人工智能计算程序共存的新闻生产图景。新闻编辑部的功能退守到内容编辑领域内,编辑部职能向平台层面转型,呈现出更多自组织、自动化的特征。智能媒体的受众实现了从“不定量的多数”向具有清晰存在感的“节点”转向。算法的本质在于,基于新闻内容的标记和用户画像,主动向用户提供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信息。智能媒体依靠人工编辑和算法协同实现新闻分发,有利于解决受众信息阅读碎片化、资讯信息大规模产出这两大趋势之间存在的注意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根本性矛盾。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智能媒体、智能媒体新闻生产循环系统、智能媒体树形模型、智能媒体生产主体的煎蛋模型等,试图再现智能媒体多主体共存、传统新闻生产主体去中心化以及普通用户以社会化方式参与新闻生产的特征,是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协同的信息传播流动联盟。本文最后提出媒体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对策。坚持内容价值,编辑部职能转向UGC内容的公司化接管、对新闻资讯内容的知识化管理和新闻资讯的核查与求证。在智能化媒体的内容形态方面,要遵循媒介发展规律创新进行内容创新,智能化媒体要注重数据价值的挖掘、表达方式向视觉转换,同时增加新闻内容的场景因素。以组织及其成员的观念和技能为切入点,推动新闻组织机构内组织规范、新闻常规与新媒介配套发展,以智能媒体算法驱动实现人工编辑自我定位,实现人机协同。媒介组织创新是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组织机构保证,本文认为要以互联网为主体、以吸引和汇聚用户为目的、以三个平台建设为核心、同时争取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

王少南[7](2016)在《双边市场条件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文中提出20世纪末以来,基于信息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层出不穷的新商业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为全球经济发展和创新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这其中突出地表现在一些平台型的企业以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引领着现代化经济发展潮流。比如,易贝、易趣、淘宝这类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时服务商品的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谷歌、百度、搜狗这类网络搜索平台,同时服务网络广告市场和网络搜索市场;万事达、维萨、中国银联这类银行卡平台,同时服务由发卡银行、消费者组成的发卡市场和由商户、收单银行组成的收单市场、商户和持卡消费者;智联招聘、前程无忧这类的工作招聘平台,同时服务人才需求市场和求职者市场。上述这些由平台企业连接两边市场并同时提供服务的市场形态,就是21世纪以来被经济学界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在双边市场中,平台两边的市场之间呈现互补关系并存在着交叉网络效应,平台企业对两边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竞争策略。建立在传统单边市场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反垄断法并未考虑到双边市场的因素,市场竞争行为在双边市场的条件下表现出新的内涵与外延。因此,深入研究双边市场的发展和运行规律,探讨双边市场中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理论,针对双边市场进一步完善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法律制度体系,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的反垄断法律建议,是当前反垄断法学研究与实践中应当直面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理论为主线,论述其在双边市场条件下具体适用的有关法律问题。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部分,第二章至第六章为正文部分,最后为结论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本文写作的缘起是奇虎诉腾讯案引发的对于双边市场条件下如何规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思考。在双边市场模式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阻碍了双边市场模式的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完善双边市场条件下的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规制理论,进而为双边市场条件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司法及执法实践提供支持。经过中外文献检索发现,现有的理论研究对双边市场条件下适用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制度的体系化研究不足。本文通过经济分析法学、比较研究、具体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双边市场条件下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二章对双边市场理论作了简要阐述。双边市场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本经济学理论基础。在展开法学研究之前,必须对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本章对其中的交叉网络效应、倾斜性价格结构等基本概念作出清晰的界定,对双边市场特征在具体产业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平台企业在竞争中常用的策略。第三章对传统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理论在双边市场条件下的运用所涉及到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论述。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理论作为反垄断理论的组成部分,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变革密不可分。双边市场理论作为产业经济学的新领域,对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理论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的准确适用提出了发展的要求。基本的态度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理论从总体上仍然适用于双边市场,但是在具体进行结构分析和行为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双边市场的特殊性,不能将双边市场中平台企业正常的经营行为误认为垄断行为,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滥用双边市场概念,造成概念的混乱,不当地放纵了本应该予以规制的垄断行为。第四章对双边市场条件下如何认定市场支配地位作了论述。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实质是从结构上分析垄断行为的归责基础,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理论在具体实践中运用的起点。本章分析了双边市场特征对界定相关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对目前经济学界、法学界对双边市场条件下界定相关市场主要方法作了简要评述,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并就绕开相关市场界定、直接使用相关证据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观点作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在双边市场条件下认定平台企业的市场支配地位所应考量的市场份额、市场壁垒、交叉网络效应、考察时间等各种因素。第五章对规制双边市场条件下的价格滥用行为作了论述。在双边市场条件下,平台企业由于采取倾斜性价格结构策略,会在一边实施高价,而在另一边实施低价甚至免费。这种在价格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会对反垄断法规制价格垄断行为尤其是超高定价行为和掠夺性定价行为产生误导,从而容易使反垄断执法产生误差。本章分析了在双边市场条件下认定价格滥用行为的各种参考因素,比较了其在双边市场和传统单边市场条件下的异同,理清了相关行为的分析要点。第六章对规制双边市场条件下的非价格垄断行为作了论述。在双边市场条件下,交叉网络效应使平台企业或得到了强大的市场力量。在具有了市场支配地位之后,平台企业可能会实施各种非价格垄断行为,例如搭售、独家交易、拒绝交易等等。这些行为在传统单边市场中是否要受到反垄断法规制尚需要进行竞争分析,在双边市场中更是如此。相关考量因素需要作出一定的调整,才能作为合法与非法分析的依据。最后是结论部分。本章总结全文观点,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并立足中国实际提出若干建议。这部分既是对第一章提出的若干问题的回应,亦是本文写作的落脚点。

刘璞[8](2014)在《基于符号学的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慧城市开始把目光放在智能移动设备上,把它用于应用层与感知层中,作为这个庞大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的工具与神经末梢。智慧城市移动终端应用开始萌芽。如何运作决定整个系统运行机制能否在其移动终端充分有效发挥作用,也就关系着智慧城市能否成功应用。而移动设备在这个充满智慧与智能的时代,其设计开发也面临着与传统技术和环境完全不同的挑战。新范式带来的是创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难题。沿用或者借鉴旧的模式和方法并不能解决逐渐出现的问题。新的方式正在探索,尚未建立。这不仅需要从自身学科中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也需要从其它学科中获得灵感和思路。本文旨在弥补这一鸿沟,提出以符号学理论研究智慧城市移动终端,创建一整套专门用于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面设计开发和研究的方法,同时也试图把它作为一个切入点,探索在智慧时代背景下,适用于特定情况的移动交互界面的设计开发模式,这是未来几十年计算机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关系着我们如何感知和使用未来的计算机。本文整合符号学各理论流派的观点,并从语构、语义、语用三个层面对移动界面进行分析,深入探讨组织形式、符号要素、涵义及传达过程以及用户认知,吸收其它相关众多学科的营养,总结设计开发模式和一般原则,提出城市符号抽出方法和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面的设计实现的开发流程,最后以智慧城市移动终端的典型案例作分析来阐释理论研究,并对移动终端交互界面在这一智慧时代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符号学作为二十世纪的新兴学科,在跨学科理论研究中发挥着它独特的方法论意义,成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源泉和认识物理世界存在规律的理论工具。本文把符号学引入智慧城市终端系统,解决冗繁技术产生的难懂,虚拟操作带来的缺失,在不同维度间找到平衡点,使其交互界面不仅仅更有效的发挥功能作用,同时也带来城市文化的情感关怀。

罗剑锋[9](2013)在《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全业务运营的开展、三网融合的推进、移动互联网的普及、OTT业务的崛起、民营资本即将进入等重大事件的发生,通信行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通信行业产业链亦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通信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受到了来自多方主体的挑战。在行业变革导致产业链变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的多样化和持续加剧对通信运营商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考验的则是通信运营商与产业链主体之间展开合作共赢的能力。基于电信产业剧烈变革背景下通信行业产业链的变化状况,立足通信运营商,研究了产业链动态变革背景下通信运营商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与合作伙伴展开深入合作等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包括:(1)通信产业变革的深层次解读及合作主体企业分类研究。通信产业深层次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全业务运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智能终端的更新和融合、通信技术的革新、OTT业务及OTT公司的崛起、物联网和云计算广泛应用等。分析了通信行业变革对电信产业链和通信运营商的影响,认为在纵向产业链的基础上,电信行业的变革将深化和扩展横向产业链,电信商业模式创新将形成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纵向、横向和侧向三个维度的产业链相互交织将形成网状化产业链形态;并依据企业在产业链中与通信运营商的地位关系,将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划分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其中,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包括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和终端制造商等;对称企业合作主体主要是指广电运营商和其他通信运营商。(2)产业链变革动态视角下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研究。对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分别构建了通信运营商选择合作伙伴的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采用组合权重计算方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合作伙伴选择的静态模糊评价体系。考虑到长期合作应重点考虑合作伙伴未来的发展能力变化,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其动态模糊评价模型。以湖南移动在推进全业务运营时选择光交换机的设备提供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静态评价中,湖南移动将选择中兴通讯或华为作为合作伙伴;而在考虑到企业的动态发展时,湖南移动应更多地考虑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3)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设计研究。构建了由信任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和合作监督机制所组成的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与合作伙伴展开业务往来和合作过程提供重要保障。并提出了利益分成、全资、参股、控股、定制与合作开发以及构建联盟共6种可能的合作模式。其中,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采用的是改进Shapley值法,合作监督机制的设计则是依托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仿真结果。(4)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合作问题研究。首先,就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在物理建设和业务融合方面的合作模式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构建业务合作模型和结盟模型,提出了成立合资公司、宽带接入合作、在增值业务节目内容等方面深度合作等广电运营商与通信运营商之间可能的合作模式;然后,研究了不同运营商之间如何合作、共享共建基础网络设施问题,具体而言:首先构建了非规制条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的博弈模型,然后提出了共享共建模式的解决方案。研究发现政府的管制(尤其是接入费用的管制)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基础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实施建议。最后,就如何应对行业剧变,提出了通信运营商的对策措施;就政府如何推动通信业变革、正视通信运营商地位,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深入分析电信产业变革的基础上,综合原有的纵向产业链、深化扩展出的横向产业链、基于双边市场的侧向产业链,提出了电信产业的网状产业链形态。②立足通信运营商,依据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关系,将合作主体分类为非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和对称企业合作主体,并提出了共性指标体系和特性指标体系。③从产业链变革和合作伙伴发展的动态视角,构建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动态选择模型,丰富了合作选择理论和方法。

鄢显俊[10](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二、微软欲借提升多媒体性能拓展移动计算和通讯领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软欲借提升多媒体性能拓展移动计算和通讯领域(论文提纲范文)

(1)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增强现实技术
        1.1.2 大数据特征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户外增强现实技术
        1.2.2 增强现实地图研究
        1.2.3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规范
    2.1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方案
        2.1.1 关系型空间数据存储方案
        2.1.2 分布式NoSQL数据存储
    2.2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NoSQL表达
        2.2.1 空间数据的JSON表达
        2.2.2 社交媒体数据的空间描述
    2.3 典型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存储规范
        2.3.1 文本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2.3.2 图像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2.3.3 音频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2.3.4 视频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2.3.5 三维模型数据类型存储规范
第3章 基于稳态Z曲线的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分布式存储
    3.1 稳态Z曲线的编码构建
        3.1.1 分布式数据库分片键值选择
        3.1.2 空间数据划分的稳态Z曲线构建
    3.2 基于稳态Z曲线的常见空间查询
        3.2.1 K最近邻查询
        3.2.2 点线面空间查询
    3.3 基于稳态Z曲线的负载均衡划分方法
        3.3.1 负载均衡数据划分方法
        3.3.2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第4章 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构建
    4.1 空间社交媒体可视化空间
        4.1.1 移动增强现实坐标系统
        4.1.2 移动增强现实前端可视化空间构建
        4.1.3 移动增强现实三层可视化空间
    4.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球面三维注册
        4.2.1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的球面投影
        4.2.2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相机姿态修正
    4.3 大规模社交图片检索时空耦合算法
        4.3.1 基于图像自然特征的增强现实可视化空间
        4.3.2 社交图片搜索的时空耦合算法原理描述
        4.3.3 图像检索算法测试案例
第5章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机制
    5.1 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架构
        5.1.1 分布式高速读写与高并发访问问题
        5.1.2 增强现实多级缓存架构体系
    5.2 基于空间邻近性的增强现实缓存管理
        5.2.1 常见缓存管理策略问题分析
        5.2.2 基于空间邻近性的缓存预调度策略
        5.2.3 增强现实缓存策略试验与分析
    5.3 增强现实云端热点探测与缓存调度
        5.3.1 局部热点数据探测与缓存调度
        5.3.2 云端缓存命中率测试与分析
第6章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框架
    6.1 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特征
        6.1.1 大数据技术
        6.1.2 云计算技术
        6.1.3 高性能计算
    6.2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方法
        6.2.1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假设
        6.2.2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定义
        6.2.3 并行计算算法代数运算谓词
    6.3 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架构
        6.3.1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计算框架
        6.3.2 计算任务主从并行调度模式
        6.3.3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并行处理实例
第7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7.1 移动增强现实原型系统
        7.1.1 原型系统概述
        7.1.2 前后端架构设计
    7.2 原型系统空间界面交互设计
        7.2.1 增强现实人机交互设计
        7.2.2 空间社交媒体数据界面设计
    7.3 原型系统增强现实可视化测试
        7.3.1 增强现实可视化效果演示
        7.3.2 原型系统性能测试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已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3)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分析
        1.2.1 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方式变革
        1.2.2 新媒介生态下文本生成与叙事创新
        1.2.3 传播新科技与传统文化传播
        1.2.4 互联网阅读与信息秩序批判
    1.3 主要研究成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组织结构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后阅读”:新媒体技术驱动下的新型阅读方式
    2.1 阅读的基本概念
    2.2 阅读的发展历程
        2.2.1 阅读方式的变迁
        2.2.2 阅读史上的三次阅读革命
    2.3 新媒体技术催生新型阅读方式
    2.4 “后阅读”概念阐释及缘起
        2.4.1 “后阅读”概念阐释
        2.4.2 “后阅读”的提出背景
    2.5 “后阅读”的产生原因:机械论与最终因
    2.6 新媒体技术促使“后阅读”形成新特征
        2.6.1 依赖于新媒体技术的阅读需求
        2.6.2 多元化的内容生成
        2.6.3 多形态的内容传播
    2.7 “后阅读”:辩证否定的发展状态
        2.7.1 狂欢节的幻象
        2.7.2 对用户的控制、利用与麻醉
        2.7.3 双管齐下发挥正向作用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后阅读”影响下阅读文本的生成与叙事
    3.1 从用户中发掘富矿:阅读文本生成的新起点
        3.1.1 用户生成内容:信息盈余下的阅读文本生成
        3.1.2 用户生成内容提升用户创作积极性
        3.1.3 用户生成内容为行业“造血”
        3.1.4 用户生成内容的不足
    3.2 机器生成内容:新技术驱动下的阅读文本生成方式
        3.2.1 机器生成内容的分类
        3.2.2 机器生成内容的构成
        3.2.3 机器生成内容的优势分析
        3.2.4 机器生成内容的局限性
        3.2.5 完善技术手段,控制数据质量,提升机器生成内容的“情感”内涵
        3.2.6 机器生成内容引起的思考:“娱乐式”的包容
    3.3 游戏化叙事:“后阅读”影响下的阅读文本新叙述
        3.3.1 游戏与游戏化
        3.3.2 游戏者受众与叙事游戏化
        3.3.3 阅读文本与游戏的适配
        3.3.4 游戏化叙事的案例分析
        3.3.5 游戏化叙事的关键点
        3.3.6 游戏化叙事下的社交转向
    3.4 场景化、碎片化的内容分发:阅读文本生成与叙事的最终归宿
        3.4.1 与接收场景适配的内容分发
        3.4.2 碎片化趋势的辩证对待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阅读”环境下的传播效果实现——以传统文化传播为例
    4.1 传统文化的内涵
    4.2 “后阅读”影响下的传统文化传播状态
        4.2.1 传统文化整体性正在受到冲击
        4.2.2 文化内涵的传播方式正在改变
        4.2.3 “后阅读”与传统文化关系的辩证对待
    4.3 新媒体发育的“后阅读”方式,传统经典的传播利器
    4.4 传统经典与新媒体“后阅读”的有效对接
    4.5 传统文化传播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4.5.1 “交互式”传播塑造文化新体验
        4.5.2 “碎片化”内容形态提升文化传播广度
        4.5.3 “浅阅读”方式渗透文化传播深度
    4.6 “后阅读”的解构与逆反,传统经典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障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辨证的视角:“后阅读”的双向审视
    5.1 辨析的双重理论视域
    5.2 “后阅读”的读者解放与“符号民主”——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呼声
        5.2.1 读者主导的“接合”
        5.2.2 “游击队员”到“正规军”的角色转换
        5.2.3 灵活的阅读场景催生多元意义
    5.3 “后阅读”的隐性异化与魔力控制——法兰克福学派的警惕
        5.3.1 “后阅读”中工业化的新表征
        5.3.2 新技术引发的控制升级
    5.4 以批判为武器,让抵抗成为常态
        5.4.1 批判的日常生活转向
        5.4.2 延展为“外向性批判知识”
        5.4.3 批判型受众的培养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的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工作展望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4)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关于媒介和传媒的界定
        1.3.2 关于传媒产业、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2.1.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论述
        2.1.2 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2.2.1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2003年
        2.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2003 年至今
        2.2.3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类别
    2.3 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2.3.1 生产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2.3.2 创新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2.4 传媒要素与传媒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 传媒变革:从介质到要素
    3.1 传媒从介质到要素的属性变革分析
        3.1.1 传媒变革的生态分析
        3.1.2 传统媒体的转变
        3.1.3 传媒属性变化分析
    3.2 传媒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机理分析
        3.2.1 传媒生产要素
        3.2.2 传媒创新要素
第四章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
    4.1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的配置效应
    4.2 传媒要素配置模型分析
        4.2.1 基本工具——新古典多部门模型
        4.2.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4.3 传媒要素配置案例分析
第五章 从媒介经济到传媒经济
    5.1 媒介产品的经济分析
        5.1.1 媒介产品生产的终止分析
        5.1.2 媒介产品生产的分离和临界分析
    5.2 媒介市场现状分析
        5.2.1 产业边界在媒介融合中趋于淡化
        5.2.2 利益共同体在传媒共融中逐渐形成
        5.2.3 视频化与泛内容化传播逐渐升级
        5.2.4 传播垂直化推进大众传媒小众传播
        5.2.5 媒介产业化推动实体化功能发展
        5.2.6 特殊情形下的主流媒体融合
    5.3 从媒介经济至传媒经济
        5.3.1 传媒经济新环境与传媒经济新发展
        5.3.2 传媒要素作用与传媒经济发展
第六章 传媒经济实现
    6.1 大数据技术与传媒要素作用
        6.1.1 传媒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分析
        6.1.2 大数据构架与传媒要素作用体现
        6.1.3 数据云技术的传媒效能实现
        6.1.4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传媒要素作用
    6.2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传媒经济实现
        6.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6.2.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媒要素效能
        6.2.3 智能产业发展与传媒经济实现
    6.3 智慧金融发展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6.3.1 智慧金融发展与传媒效能实现
        6.3.2 传媒效能与金融发展
        6.3.3 智慧金融的传媒经济实现
    6.4 5G技术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6.4.1 5G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6.4.2 5G的传媒融合与效用
        6.4.3 5G技术应用的传媒经济实现
    6.5 传媒要素作用于区块链技术的传媒经济实现
        6.5.1 区块链运作机理及传媒作用
        6.5.2 区块链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6.6 传媒要素作用于传统产业的传媒经济实现
第七章 结论
    一、对媒介和传媒的再认识
    二、对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再定位
    三、经济与传播新生态和传媒经济发展新机遇
    四、传媒要素驱动传媒经济发展研究的缺憾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5)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缘起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2.1.1 不再囿于时空
        2.1.2 集个性化数据
        2.1.3 具有聚合效应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2.2.1 表现形式迥异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3.1.2 以案由为参数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4.2.1 是否为前提
        4.2.2 标准之厘定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5.1.1 填补一般条款
        5.1.2 明晰认定标准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5.2.1 严格适用程序
        5.2.2 加强说理论证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5.3.1 提升审判级别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5.3.3 建立案例族谱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目次
作者简介

(6)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创新和研究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变革语境下的新闻生产研究
        1.2.2 智能媒体与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研究
    1.3 理论基础
        1.3.1 新闻生产理论
        1.3.2 媒介环境学理论
    1.4 概念界定
        1.4.1 媒体智能化
        1.4.2 新闻生产
        1.4.3 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2 研究方法
2 媒体智能化发展对新闻生产的影响
    2.1 新技术与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
        2.1.1 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领域发展迅速
        2.1.2 信息领域相关的人工智能加快迅速
        2.1.3 国家利益需求、国家政策推动媒体智能化发展
    2.2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媒介形态变迁
        2.2.1 媒体智能化发展驱动媒介形态变迁
        2.2.2 媒体智能化趋势下的媒介形态
    2.3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新闻生产发生变化
        2.3.1 虚拟现实新闻:新闻内容形态发生变化
        2.3.2 机器人写作:新闻生产主体的变化
        2.3.3 受众、用户的智能化迁移
        2.3.4 媒体智能化发展推动新闻编辑部发生变化
        2.3.5 算法主导新闻内容分发
3 媒体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媒体新闻生产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传媒当前新闻生产的现状
    3.2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存在的问题
        3.2.1 传统媒体新闻生产SWOT分析及存在问题
        3.2.2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生产面临的问题
    3.3 媒体智能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新闻生产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新闻生产传播模式发生革新
        3.3.2 媒介技术及媒介形态持续创新
        3.3.3 用户及用户关系发生变革
        3.3.4 传统媒体面临政治、商业和技术的多重诉求
        3.3.5 传统媒体组织及其人员认知、观念的局限
4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构建思路
    4.1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构成要素
        4.1.1 智能媒体新闻内容的再现式特征
        4.1.2 智能媒体新闻内容与数据流密切相关
        4.1.3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主体系统模式构成
        4.1.4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的用户
        4.1.5 智能媒体系统的新闻编辑部
        4.1.6 智能媒体新闻分发
    4.2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过程模式:与信息技术等全方位对接
    4.3 智能媒体新闻生产系统构成模式
        4.3.1 智能媒体
        4.3.2 智能媒体系统模式
    4.4 当前阶段智能媒体新闻分发的案例分析
        4.4.1 推荐算法主导新闻生产传播——以《今日头条》为例
        4.4.2 推荐算法主导新闻生产传播模式的结构性制约
5 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对策
    5.1 走向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实践活动
        5.1.1 智能化媒体新闻生产仍需坚持内容价值
        5.1.2 新闻机构对UGC内容的机构化接管
        5.1.3 新闻机构对新闻资讯的知识化管理
        5.1.4 新闻机构对新闻资讯的核查与求证
    5.2 智能化媒体遵循媒介发展规律进行新闻内容创新
        5.2.1 智能化媒体的新闻生产:从数据、信息到价值
        5.2.2 新闻内容的形态向视觉化转向
    5.3 走向人机协同的新闻生产者
        5.3.1 提升媒体智能化形态下的新闻生产实践技能
        5.3.2 算法技术驱动人工编辑升级自我定位,实现人机协同
        5.3.3 改革新闻机构内组织结构和常规,克服路径依赖
    5.4 智能化媒体的媒介组织创新
        5.4.1 新闻生产智能化重构与组织变革
        5.4.2 组织变革应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
        5.4.3 组织变革应以汇聚用户为主
        5.4.4 新闻编辑部要建设三大基础平台
        5.4.5 传媒规制、版权管理等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双边市场条件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奇虎诉腾讯案引发的思考
        一、双边市场特征对该案的影响
        二、对该案的反思
        三、问题归纳
    第二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双边市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双边市场的基本概念
        一、双边市场的概念
        二、交叉网络效应:双边市场的根本特征
        三、非对称的价格结构:双边市场的基本策略
        四、双边互补性和相互依赖性:双边市场的存在价值
    第二节 双边市场的现实形态及其理论分类
        一、双边市场的现实形态
        二、双边市场的理论分类
    第三节 平台企业的基本竞争策略
        一、定价策略
        二、产品差异化策略
        三、转换成本策略
        四、排他性策略
第三章 双边市场条件下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竞争理论的发展及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制度分析框架
        一、竞争理论发展的回顾
        二、基于竞争理论的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制度分析框架
    第二节 双边市场理论对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分析框架的影响
        一、用户注意力对双边市场条件下竞争关系的影响
        二、寡头垄断特征对市场结构标准适用的影响
        三、非对称价格结构对滥用行为违法性认定的影响
    第三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适用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制度的总体原则
        一、反垄断法应该规制双边市场条件下的竞争行为
        二、反垄断法适用应秉持审慎的态度
        三、双边市场条件下适用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制度的价值目标
        四、双边市场条件下适用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法律制度的程序建议
        五、防止“双边市场”概念的滥用
第四章 双边市场条件下的市场支配地位认定
    第一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的相关市场界定
        一、双边市场条件下适用《相关市场界定指南》的困境
        二、双边市场条件下相关市场的界定方法述评
        三、完善双边市场条件下相关市场界定的立法建议
    第二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考量因素
        一、市场份额因素
        二、市场进入壁垒因素
        三、交叉网络效应因素
第五章 双边市场条件下价格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第一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不公平价格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双边市场条件下不公平价格行为的特殊性分析
        二、双边市场条件下平台定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双边市场条件下价格比较方法的运用
        四、双边市场条件下不公平价格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建议
    第二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价格歧视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双边市场条件下价格歧视行为的特殊性分析
        二、双边市场条件下价格歧视行为的合理性分析
        三、双边市场条件下价格歧视行为的竞争效果分析
        四、双边市场条件下价格歧视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建议
    第三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掠夺性定价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双边市场条件下掠夺性定价行为的价格成本认定
        二、双边市场条件下掠夺性定价行为的掠夺阶段分析
        三、双边市场条件下掠夺性定价行为的补偿阶段分析
        四、双边市场条件下掠夺性定价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建议
第六章 双边市场条件下非价格滥用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第一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双边市场的免费模式对搭售行为违法性认定的影响
        二、双边市场条件下搭售行为的强制性分析
        三、双边市场条件下搭卖品与结卖品之间的独立性分析
        四、双边市场条件下搭售行为的竞争效果分析
        五、双边市场条件下搭售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建议
    第二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独家交易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双边市场条件下独家交易行为的特殊性分析
        二、双边市场条件下独家交易行为的合理性分析
        三、双边市场条件下独家交易行为的竞争效果分析
        四、双边市场条件下独家交易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建议
    第三节 双边市场条件下拒绝交易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一、双边市场条件下拒绝交易行为的竞争效果分析
        二、双边市场条件下关键设施原则的适用
        三、双边市场条件下知识产权拒绝许可的处理
        四、双边市场条件下拒绝交易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基于符号学的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流程与框架
2 理论基础及术语界定
    2.1 智慧城市
        2.1.1 智慧城市的概念
        2.1.2 智慧城市的来源
        2.1.3 各地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2.1.4 智慧城市的目标与价值
        2.1.5 智慧城市的关键技术
    2.2 移动终端及应用
        2.2.1 手持移动终端的类型与历史
        2.2.2 移动通信及移动云
        2.2.3 智能手机的发展
        2.2.4 智能手机的硬件
        2.2.5 智能手机的软件
    2.3 人机交互界面
        2.3.1 人机交互及界面
        2.3.2 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
        2.3.3 人机交互界面的分类
        2.3.4 界面设计
        2.3.5 理论研究与实践
    2.4 符号学
        2.4.1 符号与符号学
        2.4.2 符号思想的起源
        2.4.3 现代符号学的理论流派
        2.4.4 符号学的研究现状
        2.4.5 符号学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移动界面的符号学分析
    3.1 移动界面符号系统
        3.1.1 移动界面符号原理
        3.1.2 移动界面符号特性
        3.1.3 移动界面符号功能
        3.1.4 移动界面符号类型
    3.2 移动界面的符号组成要素
        3.2.1 视觉符号要素
        3.2.2 听觉符号要素
        3.2.3 触觉符号要素
        3.2.4 动作符号要素
        3.2.5 综合符号要素
    3.3 移动界面语义学
        3.3.1 移动界面语义来源
        3.3.2 移动界面语义层次
        3.3.3 移动界面语义变化
        3.3.4 移动界面符号要素的含义
        3.3.5 移动界面语义表现方式
    3.4 移动界面语构学
        3.4.1 移动界面语构规则
        3.4.2 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
        3.4.3 移动界面信息的组织
        3.4.4 移动界面形式的组织
        3.4.5 移动界面语构创作手法
    3.5 移动界面语用学
        3.5.1 移动界面符号的信息传递
        3.5.2 用户的认知与行为
        3.5.3 用户的类别与需求
        3.5.4 影响用户的因素
        3.5.5 移动界面符号的语境
        3.5.6 移动界而的语用目标
    3.6 本章小结
4 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而的设计实现方法研究
    4.1 平台的选择及界面特点
        4.1.1 平台的选择与介绍
        4.1.2 影响交互界面的硬件特点
        4.1.3 用户使用特点
        4.1.4 交互界面特点
    4.2 基于语义学的城市符号提取
        4.2.1 城市符号的相关理论
        4.2.2 城市符号的提取类别
        4.2.3 城市符号的提取与建构方法
        4.2.4 城市符号的特性
        4.2.5 城市符号的作用
    4.3 基于语构学的智慧城市移动终端架构确立
        4.3.1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
        4.3.2 智慧城市功能框架
        4.3.3 智慧城市技术架构
        4.3.4 智慧城市移动终端架构
    4.4 基于语用学的移动终端交互界而设计原则
        4.4.1 对应原则
        4.4.2 整体原则
        4.4.3 简化原则
        4.4.4 清晰原则
        4.4.5 易学原则
        4.4.6 反馈原则
    4.5 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面的设计流程探析
        4.5.1 ZMET隐喻抽出技术
        4.5.2 以使用为中心
        4.5.3 调研与分析阶段
        4.5.4 设计与实现阶段
        4.5.5 测试与评估阶段
    4.6 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面的实现方法
        4.6.1 平台的架构与组件
        4.6.2 配置Java运行环境
        4.6.3 程序开发流程
        4.6.4 视觉界面的实现
        4.6.5 听觉交互的实现
        4.6.6 触觉交互的实现
        4.6.7 运动交互的实现
        4.6.8 位置服务的实现
    4.7 本章小结
5 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面案例解析
    5.1 智慧城市移动终端应用概况
    5.2 图标符号
    5.3 图像符号
    5.4 色彩符号
    5.5 整体与多样
    5.6 扁平化与Metro风格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完成的工作
    6.2 不足与后续研究
    6.3 未来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图录
附录2:表录
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合作伙伴选择及关系维持问题
        1.2.2 合作风险及共担问题
        1.2.3 合作收益及分配问题
        1.2.4 通信产业链及通信业竞合问题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资源基础理论
    2.2 交易成本理论
    2.3 社会交换理论
    2.4 合作竞争理论
    2.5 价值链理论
3 通信行业剧变下的通信产业链变革
    3.1 通信行业剧变
        3.1.1 三网融合的试点与推进
        3.1.2 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
        3.1.3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
        3.1.4 智能终端不断更新和融合
        3.1.5 通信技术的革新
        3.1.6 OTT业务和OTT公司的崛起
    3.2 行业剧变下的电信产业链变革
        3.2.1 传统链式产业链形态
        3.2.2 变革后的网状产业链形态
    3.3 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主体变革
4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指标与方法
    4.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的特性分析
    4.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4.2.1 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分类
        4.2.2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4.2.3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考虑的要素
    4.3 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4.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1 通信运营商生产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4.4.2 通信运营商服务型合作伙伴选择指标体系
    4.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4.5.1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特性分析
        4.5.2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模型的基本思路
    4.6 基于组合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4.6.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4.6.3 组合权重的确定
    4.7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4.7.1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隶属度的确定
        4.7.2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现状等级模糊综合评价
    4.8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其模糊评价
        4.8.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定量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4.8.2 评价指标改善状况隶属度的确定
        4.8.3 非对称企业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4.9 本章小结
5 通信运营商非对称合作伙伴动态选择:实证分析
    5.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背景及样本收集
        5.1.1 湖南移动全业务运营的背景及意义
        5.1.2 样本及数据搜集
    5.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确定
        5.2.2 基于熵值法的客观权重确定
        5.2.3 组合权重的确定
    5.3 合作伙伴现状等级的模糊评价
    5.4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5.4.1 指标变化量的预测
        5.4.2 合作伙伴未来发展趋势的模糊综合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通信运营商与非对称合作企业伙伴的合作机制
    6.1 信任机制
    6.2 信息共享机制
    6.3 利益与风险协调机制
        6.3.1 基于Shapley值法的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利益分配
        6.3.2 基于风险的改进Shapley值算法
    6.4 合作监督机制
        6.4.1 违约惩罚机制模型
        6.4.2 数值仿真
        6.4.3 运营商与合作伙伴间的合作建议
    6.5 可能的合作模式
    6.6 本章小结
7 通信运营商与对称企业合作伙伴间的合作
    7.1 通信运营商与广电运营商的合作
        7.1.1 电信与广电的业务合作模型
        7.1.2 电信与广电结盟的合作模型
        7.1.3 电信与广电的合作模式
    7.2 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合作
        7.2.1 非管制下网络共建与接入博弈分析
        7.2.2 共享共建的理论解决方案
        7.2.3 共享共建的实施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实施建议
        8.2.1 面向通信运营商的建议
        8.2.2 面向政府的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目录

(10)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研究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的难点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一、何谓Wintel联盟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二、OEM策略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四、"标准战争"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结束语
    一、全文总结
    二、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微软欲借提升多媒体性能拓展移动计算和通讯领域(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布式移动网络环境下大规模空间社交媒体数据快速增强现实可视化研究[D]. 张帅. 南京大学, 2020(10)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新媒体“后阅读”:内容、传播与文化意义[D]. 郭峥. 上海大学, 2019(02)
  • [4]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雪野. 西北大学, 2020(07)
  • [5]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6]媒体智能化背景下的新闻生产研究[D]. 贾军. 武汉大学, 2017(06)
  • [7]双边市场条件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D]. 王少南. 武汉大学, 2016(01)
  • [8]基于符号学的智慧城市移动终端交互界面研究[D]. 刘璞. 武汉大学, 2014(07)
  • [9]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D]. 罗剑锋. 中南大学, 2013(01)
  • [10]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微软希望通过提高多媒体性能来扩展移动计算和通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