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类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我们的人类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一、我人文发展指数首超世界平均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郑有贵[1](2020)在《破解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难题实现历史性突破》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视"三农"发展受弱质性困扰与乡村人口数量庞大叠加、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难问题,着力破解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难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三农"实现历史性转型发展,提升了乡村人口大国的小康成色,为中国实现由低人文发展水平向高人文发展水平跃升作出重要贡献。这其中有诸多因素,而主导的、独特的缘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基于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的认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主动施策,着力破解"三农"发展受弱质性困扰的路径锁定。

辜丹晨[2](2020)在《基于MPI模型下的中国多维贫困时空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如何有效解决贫困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中国人口众多,各省份之间地理、人文环境差异明显,因此,在有效脱贫的问题上也更为复杂。针对于此,本文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次上对中国部分具有代表性省份的贫困人口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尝试提出关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些建议。文章的开篇简要介绍了我国历年来减贫政策的演进历程和贫困概念的演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变化,针对于不同时期的贫困状况,我国政府在不断调整扶贫方针和策略,而国内外学者对贫困的定义,也同样经历了从单维向多维逐步细化、深化的过程。其次,为了对不同时空中国贫困现状做出统一的测度标准,文章具体介绍了国际上运用广泛的一些多维贫困指数,如基于公理化标准构建的H-M多维贫困指数、Tsui多维贫困指数和基于非公理化标准构建的人文发展指数、人类贫困指数等。可以看出,世界常见的几种多维贫困指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没有适用于所有贫困状态度量的贫困指数。结合我国地区实际状况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文章基于MPI多维贫困指数的维度指标,在三个维度10项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人均收入指标,增添货币维度。在实证分析中,文章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998—2018年20年的数据,从建立的四个维度11项指标数据进行测算,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综合系数模型,推导出各项指标的贡献率。分析了不同时期下我国城乡之间、各个省份之间的收入贫困发生率,以及不同维度下的多维贫困变化情况。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农村贫困是造成我国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我国收入贫困的主题。但随着扶贫政策的不断出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已经不仅仅是货币层面的;十项指标的贫困发生率各有不同,且已经从上个世纪的四项指标,减少为当前的卫生设施和教育水平两大关键指标;不同省份之间的贫困程度也各有不同,中西部地区贫困状态严峻;东南部地区减贫效果相对乐观。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扶贫工作的要从多维视角展开,继续发挥精准扶贫政策的扶贫效果,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消除当前中国“多元化”福利贫困的关键;进一步关注城乡地区间贫困人口的福利差距,加快建立城乡统筹的贫困治理体系,重视缩小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适当的返贫风险防控机制,确保已脱贫人口在当前和未来始终拥有维持生存和生活的能力,真正解决贫困的持续性问题,实现“十三五”脱贫攻坚目标。

向洁[3](2018)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中俄两国领导人先后于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提出/成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组织,并于2015年5月8日签署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对接合作共识由此达成,其亦开创了欧亚区域多边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目前双方对接合作正处在稳步推进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模式选择、机制构建与平台运用等制度性深层对接方面仍缺乏实质性安排,阻力因素依然较多。此时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问题,探寻各国发展新思路,谋求多方合作新途径,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可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对接合作规划的制定以及具体务实行动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价值。本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区域一体化、区域合作等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阐释对接必然性与现实基础——总结对接成效与问题——识别对接机遇与挑战——剖析对接基本架构——优选对接模式——构建对接机制——探寻对接路径”为基本逻辑框架,结合文献分析与归纳演绎、历史与逻辑、统计与比较、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等分析方法,旨在探寻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机制及路径。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结论如下:1.从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两方面阐释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必要性主要源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欧亚经济联盟发展、区域一体化潮流以及区域各国国内自我发展等方面的客观需要,可行性则是基于双方地缘毗邻、政治互信、贸易互补、发展理念相近、民意支持等优势基础的存在。2.从“五通”视角梳理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早期收获,并指出了相关问题。目前双方对接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机制特性差异、深度对接能力和意愿有限、合作依赖关系非对称、技术服务标准迥异、务实合作经验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深度化发展。同时,双方还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内外部环境。3.从发展战略对接与务实领域合作的宏、中微两个层面剖析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指出:发展战略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推进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项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这两大跨国跨区域性战略对接。务实领域方面,要以设施对接为优先,贸易对接为首要,能源对接为基本,产能对接为重点,金融对接为突破,农业对接为补充。在贸易对接问题研究上引入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同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的贸易效率,揭示出双边贸易效率水平中等,贸易潜力较大,有必要创新合作模式(如建立自贸区)进一步拓展,同时指出上合组织在其中发挥正向作用,可作为双方对接平台。4.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方视角分别探寻了双方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模式方面:从主体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的“CN+1”(N≥5)、与联盟各国的“C1+1”、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以及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4种模式优难点,并指出具体推进中应综合使用,同步开展;从功能角度提出了自由贸易区、跨国经济走廊、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人文交流基地5种具体推进模式。其中,自贸区,尤以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模式为关键。对此,文章利用WITS-SMART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关税减让对双方贸易、福利效应及关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论证出该FTA建设在经济效应上可行的结论。机制方面:从主体角度提出了以多边领导人高位协商为主的“CN+1”(N≥5),以双边政府首脑、总理+部长、地方政府、高级别工作组等为主的“C1+1”以及以企业对接、银行对接与融资对接为主的“E+F”3种对接机制;从功能角度提出了智库对话、政府磋商、跨国管理、监督反馈、法律协调、信息交流等6种具体推进机制。5.从主体推力、实体抓手、制度保障和推进原则四方面确立了双方对接合作的具体路径。即以政、企、智、媒、民五方主体为推力,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贸易便利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等为抓手,以规则构建、自贸区建设、人文互动为关键,以次区域、多边单项对接为先行,多措并举,同步推进。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不同主体和具体功能两个维度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给予了分别设计。二是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系统性分析论证了上合组织作为双方对接合作平台的可行性及其具体功能作用。三是在WITS-SMART模型框架下,基于HS6分位贸易数据模拟分析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间不同阶段性(短期和长期)关税减让对双方经济效应的影响。

李钢,张建英[4](2018)在《中印两国人类发展指数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在已有人类发展指数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可以同时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的人类发展指数的评估体系,并对中印两国1950年以来的人类发展指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中印两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2014年印度的人类发展指数比1950年增长了2.59倍,而同期中国增长了4.41倍。在构成人类发展指数最重要的3个方面,1950年中国全面落后于印度,印度的人类发展指数比中国高27.17%;到1992年中国实现了全面超越,并且中印之间的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14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比印度高18.61%。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中国首先是在1951年教育指数超越印度,然后是1955年寿命指数,最后才是1992年收入指数超越印度。这一方面表明,中国是由于社会发展成功,使经济方面大幅领先于印度;另一方面表明,中国的成功与政府长期以来较好地平衡当期与长远利益,引导整个民族进行长远投资有关。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体性,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割断。

付瑶[5](2016)在《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又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中,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迅速增加。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对于缓解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压力是十分必要的。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节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从抽象的层面对经济学问题进行探讨时提出了劳动时间节约理论。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节约始终是被作为很高的道德维度加以提倡的传统伦理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节约思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运用。中国共产党汲取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精华,深入研究马克思节约理论相关论述,赋予"节约"以崭新的时代内容。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我国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许多有关节约的思想,既给当前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又为以后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保证。结合当代中国国情对中国共产党的节约思想进行挖掘,并从整体上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价值。从实践上讲,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个行为主体,受到政策、制度、体制及国际国内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节约型社会在其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例如,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虽然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以来,各地区和各部门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最终结果是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体现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和资源消耗仍然大大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另外,消费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浪费行为和现象,特别是在某些党员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奢侈享乐和挥霍浪费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鉴于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节约精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途径、机制和目标模式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关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几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引言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节约型社会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尝试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考察理论界关于节约型社会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以及节约型社会的特征等问题,并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背景和重大意义等方面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第二章从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的节约理论、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节约理论,并从这些理论中挖掘其当代价值。第三章借鉴国外的节约理论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并从这些理论和成功经验中寻找对于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益启示。第四章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实践进行考察。在分析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发展中遇到的障碍以及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第五章在前四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模式与进一步必须采取的有效途径和政策措施。结论部分,论述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建设进程。

邹圆[6](2016)在《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红利与旧的改革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瓶颈约束日益凸显,新的改革红利还处在孕育环节,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外部市场的持续低迷,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并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复杂形势。如何适应新常态,需要打破“数量优先”的传统惯性思维,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以质量提升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经济增长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经济增长质量一般指经济增长效率;广义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丰富的内涵,并随着语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需要通过一个多维度多指标的指标体系来综合反映。关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已有研究大多是从广义层面上界定经济增长质量内涵或进行实证评价。实证中一般采用相对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传统方法。由于改革开放才三十几年,宏观经济数据带有小样本特征,同时评价指标偏多且存在多重共线性。传统评价方法或基于大样本假设、或无法进行指标约简以消除多重共线性,这导致评价结果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因此,一是有必要进一步发展与小样本、多指标问题特征相匹配的评价方法,丰富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的方法工具箱选择;二是需要进一步剖析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主要成因,以便找准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切入点。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三期叠加”下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亟需提高,学术界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的背景下,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出发,引入适应小样本的软集合方法和支持向量机作为测度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状况及产业结构变迁对其影响的主要工具,并根据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关系,提出以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具体可行路径。首先,在对狭义经济增长质量概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本文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了狭义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状况。狭义经济增长质量即为经济增长效率。研究结果发现:增长质量指数近几年来出现逐渐改善势头,但其改善速度仍较为缓慢。将指数拆分为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后得出,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做出主要贡献的是技术进步,而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贡献不明显。其次,在对国际国内已有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新常态下的新语境,本文界定广义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即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耦合发展,并将之概括为经济增长的效率性、经济结构的趋优性、经济系统的稳定性、经济驱动的创新性、经济福利的共享性以及资源环境的包容性六个维度,同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软集合参数约简的集成评价方法对历年中国广义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价,并测算了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背离程度。研究结果发现:广义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速度大幅滞后于同期GDP增速,质量与数量的背离是常态,但近年来有所好转,出现了同步发展的迹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这种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的主要问题症状。再次,根据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本文以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五个方面来构建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体系,利用基于软集合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量化测算我国历年来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产业结构指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合理化。最后,本文提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在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以产业结构调整来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具体对策建议。

曹明德[7](2016)在《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在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过程中,应秉承气候正义的理念并坚持如下法律立场:确立公平合理的减排标准,实现分配正义;完善气候变化公约的履约机制;发达国家应当制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矫正正义。为落实以上立场,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与美国、欧盟一起引领国际气候治理,并切实履行至今已达成的包括《巴黎协定》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气候法律文件。与此同时,在国内应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法、碳排放交易法规和环境税法,运用碳排放交易和碳税等市场工具,从法律、市场、政策等方面确保气候正义的实现。

樊梅[8](2015)在《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文中指出市场社会中GDP被视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相应地追求经济价值成为政府部门的战略重心,从客观上导致其它同样重要的人类价值遭到不同程度的削弱甚至破坏,长期来看这不仅对社会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最终也可能危及到通过物质财富搭建起来的经济繁荣。众多颇具影响力的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共同表明,幸福和自由等目标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追求,而财富仅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过分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误把手段当目标,不断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因此频繁受到理论及实践界的质疑。人类社会发展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当下社会发展观念正在转型,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后,人们开始关注经济增长以外的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价值诉求。公共价值理论产生于市场价值盛行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理论认为,除了经济价值以外,社会中还存在其他价值,社会发展是各种公共价值的共同增进。与私营部门为股东创造价值一样,公共部门可以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公共管理者应摒弃遵章办事的传统官僚制思维,转而根据社会需要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灵活理解,确立公共价值目标、争取获得上级授权和社会支持、最终切实向社会提供各类符合价值期待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公共价值理论与传统公共行政中科层制所强调的官僚制原则明显不同,也与新公共管理中的政府改革具有本质区别,它关注社会发展中的一切公共利益,重视共识的达成在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具有的独特地位,要求公共管理者从公共政策的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新的探索者及创造者。公共价值理论正在从根本上重新塑造公共管理。本文首先从社会发展中存在多元公共价值的角度出发,从既有研究中认识到可分别从主、客观方面对公共价值进行衡量,发现公共价值的提供与政府绩效密切相关,进而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具体由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共5部分的20个价值类别构成。其次,本着全面衡量社会发展的研究目的,根据公共价值账户拟定的内容及范围,结合从各类权威统计年鉴获取到的数据资料,共搜集到与社会发展各类公共价值相关且数据完整的统计指标155项,在此基础上依次进行14次因子分析,从中遴选出最具代表性的39项指标参与评估。再次,通过熵值法对所有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分别得到指标权重、组内权重及大类权重,构建出各类公共价值指数模型。最后通过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水平进行实际测量,从客观方面分别测算出1981-2012年国家层面及1978-2008年省域层面的公共价值指数,并相应进行时间序列和聚类分析;主观方面对贵州省毕节地区普通民众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公众对当地政府公共价值目标的认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各类公共价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从国家层面而言,除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在前期出现一定起伏外,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综合性公共价值均表现出稳定上升态势,且在2000年后增长速度普遍大幅提升。从对全国28省市的考察结果来看,各类公共价值在总体上升的同时表现出以下特点:经济越发达的省份公共价值往往越高,但同时生态价值则越低;落后地区提升公共价值水平的当务之急,仍然是因地制宜地加大经济发展力度。

田常清[9](2014)在《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产业无疑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近年来,随着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出版产业发展迅速,国际化步伐日渐迈进,如今已俨然成为世界出版大国。然而与美国、英国等强国相比,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仍然非常有限,走出去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激烈的国际出版竞争,如何正确分析、评价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及其在世界市场所处地位,认识自身与他国存在的差距,进而有的放矢地找到竞争力提升路径是值得深思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出版产业因自身竞争力薄弱而面临巨大国际竞争压力为背景,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灰色统计、灰色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其构成要素、生成路径与理论框架;围绕中外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竞争力评价的现实背景与意义;在以上基础理论研究、现实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的技术路径即方法论基础,构建了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收集与导入,实现了对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横向国际对比与纵向历时性测评。实证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体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与提升机会:然而较之于美国、英国等出版强国,我国总体仍处于“较弱”梯度,竞争劣势明显,提高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任重道远。在此过程中,作为产业发展的宏观规划者,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于优化对产业发展的调控、监管、扶持以及驱动职能;作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中介,行业协会应扮演好监督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作为产业的微观主体,企业可通过培育要素资源、强化品牌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助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手段全面夯实自身实力。本文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意义,利用文献研究法综合梳理中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并介绍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基础理论研究。一是对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概念及内涵探讨,提出了其文化共享性、文化例外性、可持续性、广泛渗透性四大独有特征。二是探讨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前提,阐述了它与其他竞争力、产业、政府以及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的关联性。三是确定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即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宏观环境三大系统展开构成要素的细分,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竞争力生成路径,从内部、外部两大角度确定了竞争力分析框架。第三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现实背景与意义。基于基础理论研究确定的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生成路径与分析框架等,对国际出版产业总体发展概况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出版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我国出版产业状况以及自身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现状、走出去现状,为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及对策研究提供依据。此外,结合现实背景对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必要性及意义展开探讨。第四章是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首先确定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技术路径,包括评价目标与原则、评价思路与流程以及评价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展开评价指标的理论初选与专家筛选,构建尽可能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评价技术路径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具有灵活性、普适性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第五章是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一是从国际角度静态考察和比较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荷兰共12个国家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总结我国参与国际出版竞争的优势与劣势;二是从国内视角衡量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2012年的动态演变情况,对竞争力提升的动力与障碍因素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三是结合测评结果系统总结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内外部制约因素。第六章是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根据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分别围绕宏观层面的政府、中观层面的行业协会、微观层面的企业三大不同产业角色,有的放矢地提出提升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重点、方向以及策略。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简要总结研究结论、观点,指出研究中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对未来的努力方向进行展望。

高素英,郝晓华,刘建朝,丁梅[10](2013)在《滨海新区城市进化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进化是城市向着结构有序、功能完善的方向可持续性发展。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进化的表象,而经济发展的进程应沿城市进化的方向演进,城市发展的规律即是进化的规律。文章在剖析城市进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滨海新区2006—2009年城市进化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采用ESDA技术,对滨海新区城市空间结构进化做进一步剖析。结果表明,2006—2009年滨海新区处于城市进化中兴阶段,其进化性状表现为城市化稳定阶段和城市发展初级阶段。其原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相互独立,没有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因此,滨海新区应注重调整其经济空间结构的格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高度重视教育,着力推动并加快城市进化。

二、我人文发展指数首超世界平均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人文发展指数首超世界平均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破解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难题实现历史性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农村发展受弱质性困扰难题的破解
二、数量庞大的乡村人口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难题的破解
三、深度贫困地区累积因果效应下恶性循环难题的破解
四、破解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难题的突破是乡村人口大国跃升至高人文发展水平不可忽视的因素
五、结 语

(2)基于MPI模型下的中国多维贫困时空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多维贫困的研究进展
        1.3.2 空间格局的贫困研究进展
        1.3.3 文献简评
    1.4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6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
    2.1 新中国建立以来扶贫改革脉络
        2.1.1 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7 年)
        2.1.2 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 年)
        2.1.3 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1993 年)
        2.1.4 攻坚式扶贫阶段(1994—2000 年)
        2.1.5 综合扶贫开发阶段(2001—2012 年)
        2.1.6 精准扶贫新阶段(2013—2020 年)
    2.2 多维贫困理论
第3章 多维贫困的度量
    3.1 多维贫困度量的常用分析方法
    3.2 多维贫困指数对比
        3.2.1 H-M多维贫困指数
        3.2.2 Tsui多维贫困指数
        3.2.3 SST多维贫困指数
        3.2.4 Watts多维贫困指数
        3.2.5 HPI多维贫困指数——人类贫困指数
        3.2.6 HDI多维贫困指数——人文发展指数
    3.3 小结
第4章 MPI多维贫困指数
    4.1 MPI多维贫困指数的原理
    4.2 MPI多维贫困指数的计算方法
    4.3 MPI多维贫困指数的评价
    4.4 MPI多维贫困指数的应用
第5章 基于MPI模型的多维贫困测度
    5.1 指标和变量的选取
        5.1.1 指标和变量的选取原则
        5.1.2 多维贫困指标的选取
    5.2 各维度指标贫困发生率
    5.3 家户的多维贫困
    5.4 维度权重确定
    5.5 MPI多维贫困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中国城市和农村多维贫困度量
        6.1.2 中国各省份多维贫困度量
        6.1.3 不同维度贫困度量
    6.2 建议
        6.2.1 确立城乡统筹的贫困治理体系
        6.2.2 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6.2.3 建立返贫风险防控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阐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基础阐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
        二、区域一体化理论
        三、区域合作理论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特点
        二、欧亚经济联盟的内涵、特点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与现实基础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客观必然性
        一、“一带”共建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一盟”摆脱内部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
        三、区域一体化潮流推动的客观使然
        四、中俄等国实现自我发展的现实路径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对接合作前提:覆盖区域重叠交叉,地缘基础明显
        二、对接合作保障:双/多边机制丰富,政治互信良好
        三、对接合作关键:贸易联系紧密,互补优势显着
        四、对接合作动能:发展理念相近,战略规划高度契合
        五、对接合作基石:人文基础坚实,主流社会亦普遍支持
第四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现状、问题、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现状
        一、政策沟通已达初步共识
        二、设施联通成效显着
        三、贸易畅通稳步发展
        四、资金融通进展明显
        五、民心相通日益深化
        六、其他领域务实合作势头强劲
    第二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问题
        一、机制特性差异问题
        二、深度对接能力与意愿问题
        三、经济对接前景问题
        四、技术服务标准迥异问题
        五、务实合作经验不足问题
    第三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机遇
        一、中国加快“一带”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的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定期举办的平台机遇
        三、受西方经济集团挑战下俄罗斯“向东看”的发展机遇
        四、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推进下的区域合作机遇
    第四节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挑战
        一、“一盟”内部发展挑战
        二、“一盟”成员国对“一带”认知挑战
        三、“一带一盟”区域内部安全挑战
        四、来自西方世界外部挑战
        五、多边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第五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基本架构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发展战略对接
        一、与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及远东开发战略相对接
        二、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相对接
        三、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稳定发展战略相对接
        四、与白俄罗斯2030年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国家战略相对接
        五、与亚美尼亚2014~2025发展战略相对接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各国务实合作领域对接
        一、以设施对接为优先工程,构筑交通物流网
        二、以贸易对接为首要标志,扩大经贸联系
        三、以能源对接为基本内容,稳定供求关系
        四、以产能对接为重点方向,提升产业价值链
        五、以金融对接为关键突破,搭建跨国服务体系
        六、以农业对接为重要补充,强化物质基础
第六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模式选择与机制构建
    第一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模式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对接模式
        二、与“一盟”各国的“C1+1”对接模式
        三、以上合组织为平台的“C2+SCO”对接模式
        四、借力小多边机制的“C2+MN”(N≥1)对接模式
    第二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模式选择
        一、自由贸易区模式,深化贸易联系
        二、跨国经济走廊建模式,完善交通体系
        三、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丰富投资方式
        四、境外经贸合作区模式,创新企业合作
        五、人文交流基地模式,构筑人文平台
    第三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主体机制探讨
        一、与“一盟”整体的“CN+1”(N≥5)的对接机制
        二、与“一盟”各国政府的“C1+1”对接机制
        三、各国企业与金融机构的“E+F”对接机制
    第四节 “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具体机制构建
        一、多元化智库对话机制,凝聚各方智慧
        二、常态化政府磋商机制,引导高位决策
        三、长效化跨国管理机制,协调各国利益
        四、动态化监督反馈机制,防范各类风险
        五、多边化法律协调机制,强化制度优势
        六、通畅化信息交流机制,实现资源共享
第七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以多方主体为推力,增进各方对接共识
        一、坚持政府高位引导,对接规划编制先行
        二、强化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市场联动与融合发展
        三、联合各方智库学界研究探讨,适时启动数据库建设
        四、加强媒体互动交流,推进各方认知与理解
        五、深化民间人文合作,培育国家价值共识
    第二节 以实体项目为抓手,深化务实领域合作
        一、着力加快跨境基础设施建设
        二、有效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发展
        三、继续深化产能合作与园区建设
        四、积极打造多元融资平台
        五、进一步优化项目参与方式
    第三节 以规则对接与自贸区建设为关键,强化制度保障功能
        一、加快标准体系的互认与构建,力促规则对接
        二、坚持自贸区建设长期目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三、适时推动人员往来便利化制度发展
    第四节 以次区域合作为突破口,逐层拓展,逐步推广
        一、率先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二、以毗邻周边对接为着力点,逐层拓展
        三、以多边单项合作为示范蓝本,逐步推广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4)中印两国人类发展指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方法、数据与结果
    (一) 指标体系及测算
    (二)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相关指标的结果及变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经济基础薄弱。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社会发展先行, 教育和健康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3.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趋稳, 经济增长的优势逐渐凸显。
    (四) 印度人类发展指数相关指标的结果及变化
        1. 印度经济发展的起点高于中国。
        2. 印度独立以后, 教育和健康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3. 经济改革以来, 印度的经济、教育和居民的健康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 (1) 。
三、中印两国人类发展指数的变化
    (一) 中印人类发展指数的总体比较
    (二) 中印人类发展指数的分阶段比较
    (三) 对中印两国发展差距的初步分析
        1. 社会历史的差异。
        2. 社会文化的差异。
        3. 工业化道路的差异。
        4. 土地制度的差异。
四、结语

(5)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一)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二) 国外研究状况评析
        (三) 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 研究的创新尝试
        (二)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与重要意义
    一、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缘起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提出的背景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的过程
    二、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一)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
        (二) 节约型社会的特征
    三、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意义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内意义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国际意义
第二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和重要启示
        (一)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概述
        (二) 中国传统节约理论的重要启示
    二、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 马克思节约理论的现实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历史演进和当代价值
        (一)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系统梳理
        (二)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总体特点
        (三) 中国共产党节约理论的当代价值
第三章 国外的节约理论及其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经验
    一、国外的节约理论
        (一)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节约理论
    二、国外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一)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来规范
        (二) 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和政府示范来激励
        (三) 通过企业的认同和科学技术创新来推动
        (四) 通过公民的参与和节约意识培养来保障
第四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和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的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中国的资源现状
        (二) 中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三) 与节约相悖的各种浪费现象
    二、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 国家层面的成就
        (二) 地方层面的成就
        (三) 企业层面的成就
    三、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 资源短缺对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二) 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的挑战
        (三) 节约型法律保障缺乏和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的挑战
        (四) 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对资源和环境的挑战
        (五)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挑战
第五章 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与有效途径
    一、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目标模式
        (一) 节约型社会的经济模式
        (二) 节约型社会的政治模式
        (三) 节约型社会的文化模式
        (四) 节约型社会的生态模式
    二、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 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 节约型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三) 节约型社会建设需要有效的政策措施
        (四) 节约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图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1.4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综述
        2.1.1 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
        2.1.2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方法的述评
        2.1.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2.2 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渊源
        2.2.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
        2.2.3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
        2.2.4 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
        2.2.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理论
    2.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质量
        2.3.1 产业结构的概念
        2.3.2 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
        2.3.3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
        2.3.4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2.4 主要方法的理论基础
        2.4.1 软集合理论
        2.4.2 支持向量机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狭义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
    3.1 DEA模型
    3.2 Malmquist指数模型
        3.2.1 Malmquist指数
        3.2.2 Malmquist指数的计算及分解
    3.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测度
        3.3.1 指标设计
        3.3.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测算
    3.4 本章小结
4 广义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评价
    4.1 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界定
        4.1.1 经济增长效率性
        4.1.2 经济结构趋优性
        4.1.3 经济系统稳定性
        4.1.4 经济驱动创新性
        4.1.5 经济福利共享性
        4.1.6 资源环境包容性
    4.2 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效率性指标
        4.2.2 趋优性指标
        4.2.3 稳定性指标
        4.2.4 创新性指标
        4.2.5 共享性指标
        4.2.6 包容性指标
    4.3 基于软集合参数约简的综合评价模型
        4.3.1 参数约简
        4.3.2 基于参数约简的指标体系优化
        4.3.3 基于参数重要性的综合评价模型
    4.4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测度
        4.4.1 问题描述与数据来源
        4.4.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的测算
        4.4.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背离
    4.5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主要症状
        4.5.1 结构失衡与生产投入要素错配
        4.5.2 效率低下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4.5.3 产能过剩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4.5.4 分配不公与社会运行成本上升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测度
    5.1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历程
        5.1.1 中国产业结构状况概述
        5.1.2 中国工业化进程及内部结构
    5.2 方法、指标和数据
        5.2.1 基于软集合的LS-SVR方法
        5.2.2 指标和数据说明
    5.3 测算结果及分析
        5.3.1 产业结构指标体系优化结果
        5.3.2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测算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6.2.2 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工业结构体系
        6.2.3 加大政策扶持,大力助推现代服务业
        6.2.4 做好顶层设计,促进产业融合式发展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C. 指标数据
    D. MATLAB程序

(7)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气候正义概述
    ( 一) 气候正义的内涵
    ( 二) 气候正义的基本原则
        1. 对公平原则的解读
        2. 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的解读
    ( 三) 气候正义的主要实现路径
二、国际社会对气候正义的法律论争
    ( 一) 对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的不同理解
        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同理解
        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歧
    ( 二) 对温室气体减排路径的分歧
        1. 基于总量的“自上而下”的模式: 依据统一标准分配减排指标
        2. 基于承诺的“自下而上”的方法: 国家自主决定贡献( INDC)
三、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
    ( 一) 建立公平合理的减排标准,实现分配正义
    ( 二) 强化国际气候变化公约的履约机制
    ( 三) 发达国家应当制定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矫正正义
        1. 资金支持方面——绿色气候基金( GCF) 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
        2. 技术支持方面——技术机制和知识产权
        3. 能力建设方面——能力建设委员会
四、中国参与气候治理的国内策略
    ( 一) 正确认识《巴黎协定》对中国的影响
    ( 二) 气候正义的国内落实
        1. 法律规制
        2. 市场工具
        3. 政策激励

(8)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社会综合发展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2 公共价值理论基础
    2.1 公共价值理念的提出
    2.2 公共价值概念的界定
    2.3 公共价值的确立及实现
    2.4 公共价值的衡量与政府绩效评估
    2.5 公共价值范式及其研究总结
3 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
    3.1 政治价值
    3.2 经济价值
    3.3 文化价值
    3.4 社会价值
    3.5 生态价值
    3.6 社会综合发展的公共价值账户
4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的公共价值指数模型
    4.1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PVI指标的遴选
    4.3 PVI评价指标的赋权
    4.4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确立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公共价值的测度
    5.1 我国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指数测算
    5.2 我国省域社会发展水平的公共价值实测
    5.3 社会发展客观公共价值的增进路径
6 贵州省社会发展公共价值的主观评价
    6.1 贵州访谈实录
    6.2 对贵州社会发展的思考
    6.3 公共价值管理对新时期政府工作的要求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公共价值记分卡
附录3 我国28省市1978-2008年公共价值指数

(9)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框架研究
        1.2.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
        1.2.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基础理论研究
    2.1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内涵及特征
        2.1.1 出版产业内涵及属性
        2.1.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及内涵
        2.1.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特征
    2.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探源
        2.2.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前提
        2.2.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外部关联分析
    2.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
        2.3.1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构成要素
        2.3.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生成路径
        2.3.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现实背景与意义
    3.1 国际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3.1.1 国际出版产业总体发展概况
        3.1.2 世界主要国家出版产业发展状况
    3.2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现状
        3.2.1 出版产业基本发展概况
        3.2.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要素状况
        3.2.3 出版产业走出去状况
    3.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意义
        3.3.1 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
        3.3.2 助推产业发展
        3.3.3 指导企业发展
4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1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路径
        4.1.1 评价目标与原则
        4.1.2 评价思路与流程
        4.1.3 评价方法与技术
    4.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指标体系构建逻辑
        4.2.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2.3 指标初选与修正
        4.2.4 指标解释与说明
    4.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设计
        4.3.1 设计方法与基本思路
        4.3.2 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4.3.3 样本选择与数据采集
5 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
    5.1 基于国际比较的横向综合测评
        5.1.1 各国数据导入与测度
        5.1.2 横向综合测评结果的总体评价
        5.1.3 竞争力要素与指标的中外比较
    5.2 基于历时性演变的纵向综合测评
        5.2.1 我国历年数据导入与测度
        5.2.2 纵向综合测评结果的总体评价
        5.2.3 竞争力要素与指标的历时性比较
    5.3 基于实证研究的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5.3.1 实证研究基本结论
        5.3.2 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6 我国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
    6.1 政府层面的宏观策略
        6.1.1 调控:宏观引导策略
        6.1.2 监管:法制规范策略
        6.1.3 扶持:政策培育策略
        6.1.4 驱动:文化提升策略
    6.2 行业协会层面的中观策略
        6.2.1 监督:管理自律策略
        6.2.2 协调:多元沟通策略
        6.2.3 服务:资源整合策略
    6.3 企业层面的微观策略
        6.3.1 基础:要素优化策略
        6.3.2 关键:内容创新策略
        6.3.3 保障:管理转型策略
        6.3.4 动力:科技融合策略
        6.3.5 途径:国际合作策略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与观点
        7.1.1 研究总结
        7.1.2 主要观点
    7.2 研究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之处
        7.2.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初始评价指标集专家咨询表
附录2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定性指标专家打分表
附录3 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编号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滨海新区城市进化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提出
    (一) 城市化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1. 城市化的时代内涵
        2.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
    (二) 城市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 城市发展的时代内涵
        2. 城市发展与生态资源
        3. 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
        4. 城市发展与产业结构
    (三) 城市进化的提出
二、 滨海新区城市进化水平实证分析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评价指标的设定
        2. 目标值的确定
    (二) 滨海新区城市进化水平评价
        1. 指标标准化处理
        2. 权重的确定
    (三) 滨海新区城市空间结构进化研究
三、 结 语

四、我人文发展指数首超世界平均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破解全面小康社会“三农”短板难题实现历史性突破[J]. 郑有贵. 教学与研究, 2020(12)
  • [2]基于MPI模型下的中国多维贫困时空演变分析[D]. 辜丹晨.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3]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研究[D]. 向洁. 新疆大学, 2018(12)
  • [4]中印两国人类发展指数比较研究[J]. 李钢,张建英. 中国人口科学, 2018(02)
  • [5]当代中国节约型社会建设问题研究[D]. 付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6]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研究[D]. 邹圆. 重庆大学, 2016(03)
  • [7]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J]. 曹明德. 中国法学, 2016(01)
  • [8]基于公共价值账户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实测[D]. 樊梅.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9]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 田常清. 武汉大学, 2014(06)
  • [10]滨海新区城市进化评价研究[J]. 高素英,郝晓华,刘建朝,丁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  ;  ;  

我们的人类发展指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