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语言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论英汉语言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一、试论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1](2021)在《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与“人”的问题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人既是认知世界与使用语言的主体,也可作为被研究的客体。“人”这一对象是复杂的、多维的,故有必要从不同学科对其进行更全面的研究与阐释,本文则是从语言学视角对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进行的对比研究。本文以“观念分析法”为基础,从多个维度对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进行对比研究,其中包括对“человек/人”的词源追溯与历时释义,共时维度下对其进行的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分析,认知维度下对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原始域解读等。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力求以俄汉“语言中的人”为语料基础,充分展现俄汉“人的语言形象”,并以该两语言形象为对比分析的依据,深入探究俄汉民族“文化中的人”与“自我认知中人”的异同,并进一步诠释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所涉及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世界等问题。

丁艳[2](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袁耀辉[3](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乔丽婷[4](2020)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文中认为作为学习型词典的重要分支之一,双语学习型词典区别于单语学习型词典的最大特征在于针对目标人群的国别差异化编纂理念。尽管《牛津高阶》、《朗文当代》等单语学习型词典多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青睐,但其面向全球非母语学习者的普适性设计理念使其对中国用户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在设计特征上更具针对性,具有国别化设计特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有需求,双语词典学研究理应对此展开积极的理论创新探索。具体到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方面,编纂者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词条由于受到语言文化认知差异影响而表现出的不同习得规律和结果,对不同词汇采用不同的描写方式,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词条进行差异化描写。此外,现阶段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已经从最初以解码为主逐步走向解码和编码并重,而且编码需求日益凸显,学习者需要更为充分有效的词汇编码知识。因此,英汉学习型词典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适用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其编码能力的提升给予积极的帮助。本论文基于以上时代背景,以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为目标用户,探讨名物词条目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深度描写模式。本研究选择名词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即名物词展开针对性探讨。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三大词类中,针对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而对于名词的研究尚不充分;现有研究中更多是对抽象名词的关注,对名物词的研究数量偏少。事实上,尽管名物词的概念意义较为简单直白,但其延伸出的抽象语义往往极其丰富和复杂;此外,名物词语义中往往涉及很多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这对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如果对这类名词缺乏深度认知,势必会造成学习者在名物词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编码困难,进而影响名物词及相关词类编码的有效性,甚至还可能引发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或失误。鉴于此,如何面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编码需求对名物词条目进行必要的深度描写,这是英汉学习型词典研编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始于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三大理据探讨,即深度习得、编码差异和词典文本表征。首先,由于名物词本身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对其进行深度习得是全面准确强化名词学习的重要方面。此外,对名物词的深度习得还会影响英语语言的全面习得。名物词作为基础名词,它们不仅是动词和形容词的认知基础,动词语义的表达也常常需要借助名物词来实现,形容词语义内容的具体化也有赖于名物词。因此,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具有编码相关的特殊重要性,词典编者需要在学习词典中对其进行深度描写来提供更为丰富的编码知识,以促进对于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其次,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差异、结构差异和语境差异三方面。这些差异在很多情况下会对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造成一些障碍,成为语言习得中的难点,学习型词典同样需要通过深度描写来凸显这些具体的差异信息,促进学习者语言编码的得体性与有效性。再次,从双语词典的文本特殊性来看,传统词义描写大多只关注对应词的选择,只限于表现词的概念意义,这种浅层描写模式显然无法实现对名物词丰富语义的深度描写,难以满足学习者编码所需的词汇深度知识。为此,词典编纂者需要借助词典文本的多层次结构,比如微观结构的细化处理,再借助中观结构,将单个词目的译义描写与多个词目关联起来,使静态的词典文本形成动态的语义网络,从而更有利于复制学习者头脑中对名物词条目的认知模式,也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现学习者编码所需的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综上,就辅助中国学习者语言编码的需求而言,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对名物词进行深度描写非常必要,也很重要。本论文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所提出的名词描写体系不仅关注名词词义之间的纵聚合关系,也关注名词和其他词类之间的横组合关系;同时,生成词库理论更关注名词的语义信息对于句中其他成分、乃至整个句子的语义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可以有效地说明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意合方式和运作机制,有利于充分挖掘名物词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句法语义互动关系;此外,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共组运作系统能够充分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总体来看,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结构描写体系和语义生成机制为英汉学习型词典文本中名物词深度描写的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与较为适用的分析框架,同时该理论也为名词本体知识结构的展现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描述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根据生成词库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名物词深度描写应坚持的普遍原则,即:多维度与多层次相结合、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总体原则。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名物词的不同语义特征,本文结合语料分析又分别提出了不同类型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具体原则: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形式凸显原则”,即:凸显形式角色,强调文化差异,显示多种用法;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功用凸显原则”,即:突出功用角色,强调文化背景,展示句法搭配;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全角色描写原则”,即:兼顾四类物性角色,全面描写用法,特别注意例证翻译。最后,本论文提出了面向编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词典文本中通过词典的外部材料、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分别采取知识性引导、非常规收录、类型化处理和多维整合等不同的表征方式,借助词典文本,全面呈现名物词条目的语法、语义、语用、搭配和文化编码信息,最终形成综合体现名物词相关信息的语言文化知识网络。本研究还对该模式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测试,结果显示,按照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完成的自编条目确实能够有效帮助受试习得更多相关名物词的语义、搭配和文化信息等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的获取对其编码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本论文为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编写探索出一整套可资借鉴的描写原则和实践方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名词条目的创新研编思路及编纂实践将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二语词汇习得相关理论与词典学研究相结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进行深度描写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深化了学习型词典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创新探索意义。从实践价值来看,本研究借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从词典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到微观结构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的整合,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并尝试构建了实践模型,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有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对于词汇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度习得”给出了工作定义,最终提出的深度描写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词汇深度习得,进而对词汇编码起到辅助作用,这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及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实践都提供了有益参考。

刘佳[5](2018)在《褒贬义词的逆向性搭配研究》文中认为词语的搭配结构及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受到理论语言学界的关注。针对词语与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以及词语与整体句式的互动关系,许多语言学理论都曾积极尝试做出充分的描述和有力解释,尤其是以Goldberg为代表的构式语法理论成为近些年来理论语言学中的研究热点。Goldberg认为,形式和意义密不可分,它们紧密结合为一个“象征单位”,她以丰富的语料论证了“构式本身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且该意义无法从构式的组成部分或已知的其他构式所推知”。这种“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语言哲学观不仅突破了传统的句法观,为句法研究拓宽了思路,而且构式语法对语言的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褒贬义词的逆向性搭配”,指的是一个褒义词和一个贬义词同时出现在一个相邻的修饰限定结构中,形成一种看似矛盾的语义搭配关系,但最终所要表达的却是单一的褒义(Wang Jun 2015:80-81),如“帅呆了”“酷毙了”“美得要死”“好得要命”等。虽然逆向性搭配并非仅仅存在于形容词和程度补语的搭配中,在动词短语中也存在,如“喜欢死了”“爱得要命”等,但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较为深入细致地把问题弄清楚,本研究仅关注汉语中形容词与程度补语之间的逆向性搭配关系。随着对“特殊构式”和“边缘构式”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单纯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特殊构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单独从构式语法的视角无法全面深入分析一个新结构的生成机制。例如汉语逆向性构式的演变过程需要采取将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视角来进行研究,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历时语法化的相关知识来对其进行探讨。第二,汉语逆向性搭配中的语法化项,即程度补语的词类,比较复杂,有些成分本身并没有“程度义”,因此单纯运用构式语法无法解释这些词“极性程度义”的获得机制。第三,不同语法结构的能产性差别悬殊,有些是高度能产的,有些则只限于个别词语的搭配,针对这种现象构式语法理论也无法全面解释构式部分能产性的深层原因。第四,构式语法理论无法全面解释一个特殊构式跨语言的普遍性。我们认为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在人类语言中具有普遍性,即不同种族的语言中会存在相似的特殊用语,其生成机制也存在相似之处。鉴于此,本文在构式语法理论与语法化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下,对褒贬义词的逆向性构式的基本特征、生成机制、部分能产性和普遍性这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理论研究和语料分析相结合,在构式语法理论与语法化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下,将符合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贬义词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即34个,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描写与阐释。其次,本文从历时考察与共时考察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了汉语逆向性构式的生成机制。最后,通过汉英对比分析来揭示逆向性搭配所具有的普遍性。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库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英汉语大型语料库,包括北京语言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BCC)、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网络版(CCL)和英语国家语料库(BNC)。二是从网络以及从前人的研究文献中提取的语料。三是作者根据一般使用规范自造的例句。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研究中之所以使用后两种语料,主要是考虑到所研究的逆向性搭配的性质比较特殊,因为这类搭配属于非常规的表达方式,主要出现在非正式的场合,时效性比较强,一般的语料库往往不能及时收录或得到充分的反映,必须通过其他方式给予必要的补充。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基于前人对汉语程度补语的划分与总结,限定了汉语逆向性搭配中贬义程度补语的范围,并分别对汉语逆向性搭配中的贬义程度补语和褒义形容词的词汇语义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类。在构式语法理论的视角下,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汉语逆向性构式的构式特征进行了阐释。在句法特征上,对汉语逆向性构式的四种图式构式“A+补语+了”“A+得+补语”“A+补语”和“副词+A”的句法特征进行描述,并对粘合形逆向性构式和组合形逆向性构式的句法特征进行了区分;在语义特征上,我们提出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义成立离不开构式压制与词汇压制的双向互动;在语用特征上,我们认为汉语逆向性构式既不完全等同于“矛盾修饰法”,也不属于“悖论”,而是属于一种特殊的“异常搭配”。其次,本文从构式语法理论与语法化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了汉语逆向性构式的生成机制。首先从历时语法化的视角探讨了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法化过程。在分析构式语法化的过程中揭示了该结构的语法化机制。研究发现,在句法演变机制中包括重新分析和类推;在语义虚化机制中,汉语逆向性构式中的语法化项(即程度补语)不会孤立地发生语法化,程度补语的语法化离不开整体构式的语言环境,主要包括语义泛化、隐喻和转喻以及主观化三个方面。第三,本文分析了汉语逆向性构式的部分能产性。汉语逆向性构式的数量有限,主要与它的构式义—“极性程度义”有关,并且构式对其补语和述语成分具有规约性。因此,我们认为这种构式具有部分能产性。这种部分能产的功能使其能够接纳一些非常规成分进入该构式。与此同时,语法化项的语法化程度与构式的能产性成正比,即语法化程度越低,与其搭配的词类范围越窄,构式的能产性则越低。反之,构式的能产性则较高。最后,本文从汉英对比视角揭示了逆向性构式的普遍性。逆向性构式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汉语语言中,至少在英语语言中也存在,如damn good,terribly glad等等。为此,本文以英语逆向性构式为辅助语料,对汉英逆向性构式的基本构成成分以及两种构式的生成机制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本文不仅揭示了逆向性构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普遍性,而且也说明了普遍性的存在并不否定每一个具体的构式拥有自己的特点,有特定的、不同于其他搭配的独特之处。相似性更多地存在于较为抽象的层面上,但在具体细节上,尤其是在英语逆向性构式中使用禁忌词语时,一些特殊的特征体现得比较显着。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研究内容上。与以往研究中基于形式与语义相互冲突,或者形式上单方面冲突的“特殊构式”或“边缘构式”不同,本文所研究的汉语逆向性搭配的特点在于形式上符合普通语法的规范,但语义上却存在显着的冲突。基于构式语法理论,本文发现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义成立离不开构式压制和词汇压制。此外,研究发现,汉语逆向性构式具有丰富的语用修辞效果,它不完全等同于“矛盾修饰法”,也不属于“悖论”,而是属于一种“异常搭配”。其次,在理论构建上。本文采用构式语法理论与语法化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从宏观上看,较为深入地阐释了汉语逆向性构式的生成机制,描述了汉语逆向性构式在句法特征方面上的灵活多变,以及构式义和词汇义上的双向互动的语义特征。从微观上阐释了汉语逆向性构式中贬义词的实词虚化以及构式义由具体演变为抽象的语法化过程。通过将这两种理论进行结合,弥补了构式语法理论单方面解释的不足,充分利用了两种理论的互补性,从整体到局部两个方面对逆向性构式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机制以及构式的部分能产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最后,从汉英对比的视角揭示了逆向性搭配所具有的普遍性。研究发现,在形式上汉英两种逆向性构式都存在“副词+A”的句法结构,如“狂美丽”、damn good。在生成机制方面,汉英逆向性构式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其句法演变机制都有重新分析和类推的特征,语义虚化机制都包含语义泛化、隐喻和转喻以及主观化这些过程。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共性语言特征的传承,而语言的创新则需要创造性地产出不同于常规范式的语言结构。然而,若要保证创新结构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甚至持久的生命力,必须要在创新的过程中顾及规约的力量,平衡好新旧信息的结合方式以及与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6](2018)在《〈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域水道记》是清代着名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民俗的着作,是徐松(1781—1848)在嘉庆十六年(1811)遣戎新疆后,亲历新疆南北路,依据实地考察,并参考方略、正史、游记、地方志和地图等有关记载而写成的西域系列着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西域水道记》共五卷,其中第一、第二卷“罗布卓尔所受水”上、下涉及地区非常广阔,东起我国青海--甘肃西部,西抵阿富汗东北和塔吉克斯坦西南的巴达赫尚,南达我国西藏北部、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一带,北至中亚霍罕、费尔干纳,为研究清代天山南路以及清朝版图的中亚历史地理、历史交通路线、地名的珍贵历史文献。《西域水道记》在注文中对回语(察合台语)、蒙古语(准噶尔语)、波斯语(即帕尔西语)地名原义、词源、语属作了词源学释义。虽然《西域水道记》自成书以后既有众多利用和研究,最新的成果是朱玉麒老师的整理本,但大多数研究者和利用者,并不熟悉其中涉及所谓“回语”的内容,并且这类内容分量不小。在明清时期的历史记载、官方文献和个人游记中,有关西域河流、山岭等地名,常常被划为回语或波斯语,这种语言归属说法,不仅过于笼统,而且说法众多。对所谓回语、蒙古语、波斯语地名进行原语复原、拉丁语转写、方位考证、词源释义,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此外,所谓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的词源的解释存在着大量的错误的释义,文中同名异译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地名地理位置颠倒,时间错位。笔者对该问题关注多年,亦对不少地名有不同的认识,希望通过本研究,给今后的利用者提供帮助,从而使该书对了解清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后的新疆版图及该地民情、风俗、历史、地理等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将《西域水道记》第一卷、第二卷所见天山南路回语、蒙古语地名、人名、天山南路部落分布以及清代回部官号作为考察对象,以历史比较语言学、历史地理学、实地考察法、历史文献学的方法对这些地名的地望、起源、地名、人名的语义进行探讨,希望这样的探讨有助于今后的利用和对南疆历史、地理、民族、职官等的理解。本文除前言外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罗布淖尔所受水即源自帕米尔高原的喀什噶尔河、乌兰乌苏河以及所经地区的村庄、山岭、城邑的历史地理学考证。第二章,是雅雅尔河及其两岸的村庄、水道、山岭的记载。第三章,是对叶尔羌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本章主要考察的对象是泽喇普善河、听杂阿布河、于阗河流域的各个城邑、商道、卡伦、村庄。第四章,是有关塔里木河三大源流之一的和田河及其支流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沿岸区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五章,是对罗布淖尔所受水系的阿克苏河流域、克勒底雅河、额尔勾河流域的历史地理考证。第六章,是塔里木河流域的渭干河和罗布淖尔以南的主要的河流及山岭。第七章主要探讨的内容是塔里木河主要支流之一渭干河流经的库车和沙雅的各个地名考证,同时对清代库车的相关历史事件有关的回人伯克、历史地名的考察。第八章,是以海都河(今开都河)流域为主线对天山以南的主要河流之一海都河的各个支流大裕勒都斯河、小裕勒都斯河以及该河流所出山岭的的地理考证。

张丽彩[7](2016)在《英汉颜色词语文化意义对比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文中指出英汉颜色词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非常丰富,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在对比分析英汉颜色词语文化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词语文化教学的观念。

郑兴茂[8](2015)在《英汉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及翻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颜色的词都很丰富,很多表示颜色基本意义的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可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影响语言形成的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等的不同,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语言里对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又不尽相同。本文从文化诠释的角度探讨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联想的异同,以及在翻译中再现颜色词的原语文化特色。

王柠[9](2015)在《英汉语言中色彩词文化涵义差异分析》文中认为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色彩词在不同文化中的涵义千差万别,容易在理解和表达上产生错误。研究不同语言文化色彩词语的文化涵义,对词语的背景意义进行分析对比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陈顺黎[10](2014)在《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英汉语言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英汉语言中基本意义相同的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不同程度的附加意义差异,具体表现在词汇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对应的文化伴随意义方面。

二、试论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俄汉观念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节 语言“比较”研究思想的历时考量
    第二节 语言学研究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第三节 俄汉观念对比研究中的二元对立思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词源追溯与历时释义
    第一节 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的词源分析与释义
    第二节 汉语观念词“人”的字源分析与释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聚合关系对比研究
    第一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同义聚合体对比研究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同义聚合体研究
        二、汉语观念“人”的同义聚合体研究
    第二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构词聚合体对比研究
        一、词根человек-与люд-的构词聚合体研究
        二、“人部字”构字聚合体研究
        三、俄语“表人”后缀构词聚合体研究
        四、汉语“表人”后缀、类后缀构词聚合体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组合关系对比研究
    第一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二、汉语观念词“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代词化”特征分析
    第二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语言形象分析
        一、俄语观念词человек在组合关系中的形象分析
        二、汉语观念词“人”在组合关系中的隐喻形象分析
    第三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认知范畴特征
        一、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空间认知范畴
        二、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数量”认知范畴
        三、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与颜色认知范畴
    第四节 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在组合关系中的修辞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以“человек/人”为目标域的俄汉观念对比研究
    第一节 俄汉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对比分析
        一、俄语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分析
        二、汉语人体词指“人”的观念分析
    第二节 俄汉“动植物词”指“人”的观念对比分析
        一、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能力或行为特征的人”的对比分析
        二、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品格特征的人”的对比分析
        三、俄汉动植物词指“具有某种社会属性的人”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一、选题缘由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三、语料来源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学习现状
        1.1.2 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编发展趋势
        1.1.3 英汉学习型词典功能研究现状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术语界定
        2.1.1 名物词
        2.1.2 词汇深度习得
        2.1.3 深度描写
    2.2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学理论研究述评
    2.3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文本实践研究述评
    2.4 中国英语学习者名物词习得相关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据探讨
    3.1 名物词深度习得的重要性
        3.1.1 名物词与动词、形容词的认知关联
        3.1.2 名物词与隐喻、转喻的生成机制
    3.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
        3.2.1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概念差异
        3.2.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结构差异
        3.2.3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语境差异
    3.3 双语词典条目描写的文本特殊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论框架
    4.1 生成词库理论概述
        4.1.1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描写系统
        4.1.2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生成机制
    4.2 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名物词语义深度分析
        4.2.1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结构系统描写
        4.2.2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共组运作描写
    4.3 面向编码的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4.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总体原则
        4.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分类原则
        4.3.2.1 自然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4.3.2.2 人造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4.3.2.3 合成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模式及实践策略
    5.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信息选择
    5.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表征
        5.2.1 总观层面的编码性知识引导
        5.2.2 宏观层面的非常规收录
        5.2.3 微观层面的多维度整合
        5.2.4 中观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5.3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类型差异
        5.3.1 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5.3.2 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5.3.3 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5.4 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模式及样条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文本表征效用
    6.1 研究设计
        6.1.1 研究问题
        6.1.2 研究方法
        6.1.3 研究对象
        6.1.4 研究工具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性
        6.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用户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发现
        7.1.1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理据
        7.1.2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原则及模式
        7.1.3 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的效用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不足
    7.4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207 基本词表
附录2 前测(Pre-test)
附录3 后测1(Test 1)
附录4 后测2(Test2)
附录5 Test1 参考词条(《新英汉词典》)
附录6 Test2 参考词条(自编词条)
致谢

(5)褒贬义词的逆向性搭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构式语法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基于构式语法的词语搭配研究
        2.1.2 国内基于构式语法的词语搭配研究
    2.2 语法化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语法化研究概况
        2.2.2 实词虚化与语义泛化
    2.3 述补结构的相关研究
        2.3.1 关于述补结构的整体性研究
        2.3.2 述补结构的个体性研究
        2.3.3 述补结构的研究重点与不足
    2.4 小结
第三章 逆向性构式分析框架的构建
    3.1 构式语法理论
        3.1.1 构式语法的基本思想
        3.1.2 构式语法与搭配结构
        3.1.3 构式语法的局限性
    3.2 语法化理论
        3.2.1 语法化的动因
        3.2.2 语法化的机制
    3.3 构式语法与语法化理论的整合
        3.3.1 语法化项与构式的语法化
        3.3.2 语法化与构式的能产性
    3.4 小结
第四章 汉语逆向性搭配的基本语义特征
    4.1 汉语逆向性搭配中的贬义词—贬义程度补语
        4.1.1 贬义程度补语的范围
        4.1.2 贬义程度补语的分类
        4.1.3 贬义程度补语的总体特征
    4.2 汉语逆向性搭配中的褒义词—形容词
        4.2.1 褒义形容词的语义特征
        4.2.2 褒义形容词的分类
    4.3 汉语逆向性搭配的整体语义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基本特征
    5.1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句法特征
        5.1.1 “A+补语+了”的句法特征
        5.1.2 “A+补语”的句法特征
        5.1.3 逆向性构式“副词+A”的句法特征
        5.1.4 “A+得+补语”的句法特征
        5.1.5 粘合形逆向性构式与组合形逆向性构式的句法区别
    5.2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义特征
        5.2.1 汉语逆向性结构的构式义特征
        5.2.2 构式义与词汇义的互动
    5.3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用特点
        5.3.1 特殊的语用修辞
        5.3.2 表述的主观性
        5.3.3 使用人群和语境
        5.3.4 语用压制
    5.4 小结
第六章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生成机制
    6.1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法化过程
        6.1.1 逆向性构式“A+补语+了”的语法化过程
        6.1.2 汉语逆向性构式“A+(得)+补语”的语法化过程
        6.1.3 汉语逆向性构式“副词+A”的语法化过程
    6.2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法化机制
        6.2.1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句法演变机制
        6.2.2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义虚化机制
    6.3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语法化动因
        6.3.1 语用因素
        6.3.2 使用频率
        6.3.3 网络媒体环境下语言的发展
    6.4 小结
第七章 汉语逆向性构式的部分能产性
    7.1 逆向性构式部分能产性的理论依据
        7.1.1 汉语逆向性构式对构成成分准入条件的限制
        7.1.2 构式赋义下的选显压制
    7.2 汉语逆向性图式构式的部分能产性考察
        7.2.1 逆向性构式“A+补语+了”的部分能产性
        7.2.2 逆向性构式“A+补语”的部分能产性
        7.2.3 逆向性构式“副词+A”的部分能产性
        7.2.4 逆向性构式“A+得+补语”的部分能产性
    7.3 逆向性构式部分能产性的特例分析
        7.3.1 逆向性构式“A+哭+了”的形成和发展
        7.3.2 逆向性构式“A+到/得+没朋友”的形成和发展
    7.4 小结
第八章 逆向性构式的普遍性
    8.1 汉英逆向性构式基本特征比较
        8.1.1 英语逆向性构式的基本组成特征
        8.1.2 汉英基本特征比较
    8.2 汉英逆向性构式生成机制的比较
        8.2.1 英语逆向性构式的生成机制
        8.2.2 汉英生成机制的普遍性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9.1 研究的主要发现
    9.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主持项目
致谢

(6)〈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出发点及研究意义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三、相关前期研究成果评书
    四、史料依据
    五、篇章内容简介
    六、本文所用字体及拉丁字母转写说明
第一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上)
    第一节 新疆、西藏界
    第二节 喀什噶尔河流域
    第三节 乌兰乌苏河流域
第二章 雅雅尔河流域
    第一节 雅雅尔河
    第二节 葱岭北河
    第三节 葱岭南河
第三章 叶尔羌河流域
    第一节 叶尔羌河
    第二节 泽普勒善河
    第三节 听杂阿布河
第四章 和田河流域
    第一节 和田河
    第二节 哈喇哈什河
    第三节 玉陇哈什河
    第四节 于阗河
第五章 罗布淖尔所受水(下)
    第一节 阿克苏河流域
    第二节 克勒底雅河
    第三节 额尔勾河
第六章 塔里木河流域(一)
    第一节 沙雅尔城南
    第二节 罗布淖尔以南诸河流
第七章 塔里木河流域(二)
    第一节 塔里木河
    第二节 渭干河
第八章 海都河流域
    第一节 库尔勒庄南
    第二节 海都河
    第三节 注罗淖尔水域
附录(一): “我的麻札”还是“神圣的麻札”?—论以-m、-ata (m)结尾的新疆麻札、佛教圣地名称
附录(二): 乌鲁木齐((?)r(?)mqi) 一名语义、语源考
附录(三): “喀喇沙尔”(Qarashahr) 一名语义考
参考文献

(7)英汉颜色词语文化意义对比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英汉颜色词语文化象征意义产生的背景
2 黑、白、红、绿四种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比较
    2.1 black (黑色)
        2.1.1 在英汉语言中相同的文化内涵
        2.1.2 在英汉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2.2 white (白色)
        2.2.1 在英汉语言中相同的文化内涵
        2.2.2 在英汉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2.3 red (红色)
        2.3.1 在英汉语言中相同的文化内涵
        2.3.2 在英汉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2.4 green (绿色)
        2.4.1 在英汉语言中相同的文化内涵
        2.4.2 在英汉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
3 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3.1 课堂教学
        3.1.1 拓展英美文化背景知识
        3.1.2 结合课本, 精选词语, 精讲其中的文化意义
    3.2 课外活动
        3.2.1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3.2.2 开展英汉词语文化讲座
        3.2.3 举办主题课外活动
4 结语

(8)英汉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及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文化与联想意义的相互关系
二、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在英汉语言中的共性与个性
三、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互译

(9)英汉语言中色彩词文化涵义差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字面意义不同, 联想意义相同
二、字面意义相同, 联想意义一致
三、字面意义相同, 联想意义不同
四、字面意义对应, 联想意义空缺

(10)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英汉语言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含义
二、从语义特征角度对比分析英汉词汇文化伴随意义
    (一)动物词汇
    (二)植物词汇
    (三)颜色词汇
    (四)数字词汇
    (五)人名地名
    (六)习语、典故
三、从语义对应角度对比分析英汉词汇文化伴随意义
    (一)在英汉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同,文化伴随意义相同或大致相同
    (二)在英汉语言中概念意义相同,文化伴随意义不同
    (三)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有内涵意义,而相对应的另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却没有与其类似的内涵意义
四、结语

四、试论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 [1]俄汉观念词“человек/人”的多维对比研究[D]. 李佳.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3]《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4]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D]. 乔丽婷. 南京大学, 2020(10)
  • [5]褒贬义词的逆向性搭配研究[D]. 刘佳. 苏州大学, 2018(12)
  • [6]〈西域水道记〉天山南路回语地名考注与研究[D]. 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 南京大学, 2018(09)
  • [7]英汉颜色词语文化意义对比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张丽彩. 电大理工, 2016(04)
  • [8]英汉颜色词的联想意义及翻译[J]. 郑兴茂.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7)
  • [9]英汉语言中色彩词文化涵义差异分析[J]. 王柠.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1)
  • [10]词汇文化伴随意义的英汉语言对比分析[J]. 陈顺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标签:;  ;  ;  

论英汉语言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