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修复研究——以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馆建设为例

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修复研究——以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馆建设为例

一、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的复原研究——为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展馆建设而作(论文文献综述)

左小涵[1](2021)在《大运河(安徽段)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研究》文中认为

陈习刚[2](2020)在《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期京杭大运河是隋唐大运河的发展演变结果。隋唐大运河的研究大致可分大运河申遗前时期、大运河申遗时期、大运河"后申遗时代"三个时期。隋唐大运河研究在隋唐大运河历史、隋唐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隋唐大运河区域文化、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方面成果丰硕,但也在基础性、综合性、全面性研究,田野考察成果发布的及时性,隋唐大运河的组成及与黄河关系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不足。

杨洋[3](2020)在《文旅合并背景下:大运河沿线博物馆发展建议全文替换》文中提出随着文旅合并政策出台与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博物馆在文化保护传播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近年来,为加强对大运河文化的发掘保护,运河沿岸城市新建多种主题博物馆,但此类博物馆容易存在展览内容单一,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亟待思考解决。本文将从运河文化与博物馆发展等方面展开,提出大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发展建议,促进运河类博物馆发展完善。

陈超[4](2019)在《安徽隋、唐、宋古运河遗址考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徽境内隋、唐、宋时期的古运河主要是指通济渠。历年来针对与其相关的诸多遗址考古工作的开展,不仅发现了河道、河堤、沿岸河工设施、桥梁、码头等重要遗迹,同时也出土了数量不菲的沉船和以瓷器为主的丰富遗物。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为研究隋、唐、宋时期安徽段古运河的兴废变迁、管理维护、运河沿线的附属设施、聚落形态及南北物资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陈超[5](2017)在《通济渠安徽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文中研究指明自柳孜运河遗址1999年发掘及考古报告2002年出版之后,关于通济渠安徽段运河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近几年安徽省致力于境内运河考古调查发掘及研究,成果颇丰。运河沿线的濉溪、宿州、泗县和灵璧等地均有重要的考古发现。研究内容涉及运河史、瓷器、船舶及桥梁等。

霍艳虹[6](2017)在《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和贯通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先人在工业化到来之前通过与自然不断斗争最终与其和谐相处的产物,是我国乃至世界重要且珍贵的物质与文化遗产汇集廊道。她一方面历经着2500多年的朝代更迭依然保持生命力,另一方面她贯穿我国南北五大水系、三大平原、四省两市,哺育了沿线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她是名副其实的“活着的”、与众不同的超大型线性文化景观遗产,她同时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标志着世界对这个独有的大型线性水利遗产、运河流域文化和巨型活态文化景观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我国古今水利成就以及中华文化的体悟与尊重。本研究正是在大运河后申遗时代的背景下,以及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试图以“文化基因”的视角深入挖掘京杭大运河自身存在的文化价值以及文化演进、传承的特点,通过对她的整体性研究,寻找不同地域文化下京杭大运河水文化传承的共性,以期更好地对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做出整体性、完整性、连续性的保护措施。研究借鉴了现代分子生物学中关于基因、基因表达、系统发生学等相关概念,从系统进化理论入手,探讨“文化基因”的传承方式和进化路径,结合生物学系统发生分析的方法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直观描述水文化之间的演进关系。在风景园林学科研究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文化基因”的淮安传统民居和扬州园林作为个案展开研究,挖掘共性中的个性,突出表现水文化遗产保护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同时也彰显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特色魅力。希望通过从整体到个案再到整体的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拓新思路、提供新方法,为城市文化基因的挖掘、历史演进规律再现、历史记忆恢复以及地方情感的建立提供素材,为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在风景园林学领域引入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相关概念、方法和理论,其目的在于厘清庞大且繁杂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构建完整科学的系统发生树模型,以一种动态进步的眼光去审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快速抓住自己领域的研究内容和重点,找到与其他领域之间内在的关系进行交叉研究。这是一个全新且不成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采用开放的结构形态,所研究的内容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又各成体系,需要大量的实例和实践进行验证。因此,论文结尾处并没有急于归纳最终论断,以期为今后研究留下扩充和调整的余地。

彭飞[7](2017)在《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当前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促进了城市内部的更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见证了城市工业发展的大量工业遗产存在着不同的命运,或被拆除,或是功能更新,改为他用。经过二十余年的实践积累,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改造所涉及的工业行业涵盖广泛,再利用的手段也丰富多样,城市层面或微观层面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的成果丰富,但全国情况的掌握却少有涉及。因此,本文在回顾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收集,实地调研与工程实践,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现状与发展,结合时间和空间维度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运用GIS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在时间上对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在空间上,借鉴我国当前成熟的区域划分理论,结合地域差异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分布密度、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分析了区域发展的进步与变化,发展过程中的异质与失衡。在此基础上,研究既有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模式划分,在探讨影响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的主导因素过程中溯本清源,揭示了城市土地再开发行为的重要主导作用,从土地再开发角度将工业遗产再利用分为城市旧区改造、历史街区更新、产业用地置换与更新三类主要的再利用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对三类再利用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了工业遗产再利用过程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在该过程中的行为、影响、参与机制及如何对其行为进行制衡的策略。最后,本文对目前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从策划、设计到审批、实施的整个操作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业遗产的文物与非文物身份划分,主要针对非文物类工业遗产的运作流程、编制策略、技术手段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剖析。研究了目前运作流程中审批、操作、产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再利用编制策略的价值评估关键环节、不同技术手段使用的作用与影响。结合我国当前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对未来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如何结合新常态、存量规划、体验经济等新的社会、经济、文化语境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赵鹏飞[8](2013)在《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文中指出元初,大运河经过截弯取直后开始流经山东,历史上将这部分河段称为山东运河,其临清至济宁一段,亦称会通河。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会通河全线开通,标志着京杭大运河基本形成。山东运河的贯通,极大促进了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催生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与运河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建筑,这些传统建筑具有明显的地理区域性和文化区域性的特征,是典型的地域性建筑。本文以传统建筑作为运河研究的切入点,从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聚居学等多角度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地域特征和表现模式探求其深层次内涵。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方法和内容,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分析了大运河与沿岸传统聚落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发展关系。根据属性和规模不同,把山东运河沿线聚落的划分为城市、市镇和村落,并对它们发展的整体环境和表现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三章对山东运河传统居住建筑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生土民居、商业街巷、庭院民居和宅邸园林四种类型都直接受到运河文化的影响,具有运河区域的独特风貌和明显的地域特征。第四章结合具体的传统公共建筑实例,探讨了山东运河对衙署建筑、会馆建筑、寺庙建筑、书院建筑这四种建筑类型的深远影响,反映出运河文化和传统公共建筑的长期互动。第五章通过对山东运河的河闸、桥梁、码头、堤坝等水工建筑及其遗迹的考察和研究,总结出山东运河的治河方略和河工技术,探讨了传统水工建筑这一特殊建筑形式的发展历程及其价值延伸。第六章分析了山东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特质,指出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衰败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原则和策略。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综合论述了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实践。

白瑞[9](2011)在《河南省大运河遗产卫河段保护初探 ——以滑县至浚县段为例》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为例,从遗产特点、属性、价值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客观分析遗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相关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对策,进而探讨了主要的保护措施。首先对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的特点进行研究,认为此段运河遗产具有复合性、区域尺度线性、在用性三个特点;并且兼有遗产运河、文化线路以及文化景观三个属性;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原生态性、遗产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显着的生态价值及潜在的休闲价值。其次,本论文对沿线各个遗产点的保存现状与存在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指出该段运河遗产共同存在的主要问题:保护体系尚未建立、城乡建设对遗产原生态性影响较大、卫河逐渐丧失生命力、展示利用不足、缺乏区域协调。最后,在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此段运河遗产保护应该遵循整体保护、恢复卫河生命力、保持多样性和与现代生活和谐共存四个原则;保护的基本对策主要涉及立法保护、依法管理,整体划定保护区划、严格建设控制,加强保护整治与构建运河遗产廊道四个方面。在上述原则及对策的指导下,本论文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此段运河遗产保护的主要措施,涉及到四部分:保护区划、保护与整治措施、构建运河遗产廊道、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栖息地。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特点、属性、价值出发,提出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对策,并提出通过遗产廊道的模式来展示利用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实现其整体保护与利用的设想与策略。相关理论及方法对河南省大运河遗产保护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龚昌奇,席龙飞[10](2004)在《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的复原研究——为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展馆建设而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9年5月至11月,在安徽淮北柳孜,我国首次发掘到隋唐大运河遗址。出土有石筑码头,一批唐船和全国20余座窑口的一大批瓷器等文物。淮北市博物馆新建有大运河展馆,专题展出大运河遗迹和隋、唐、宋三代的古船。隋代以龙舟最为着称,其建筑精致豪华,根据出土的四号唐船和《清明上河图》,经研究复原的隋、唐、宋共五艘船模,今均展出在淮北市博物馆的大运河展馆。

二、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的复原研究——为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展馆建设而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的复原研究——为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展馆建设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2)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隋唐大运河研究分期
二、隋唐大运河本体研究
    (一)隋唐大运河概念、特征
        1.隋唐大运河名实
        2.隋唐大运河的特征
    (二)隋唐大运河河道变迁
    (三)隋唐大运河运河工程、设施
    (四)隋唐大运河交通与漕运
    (五)隋唐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三、隋唐大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研究
四、隋唐大运河区域文化研究
五、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一)隋唐大运河遗产内涵、性质特征与价值
    (二)隋唐大运河遗产的调查、保护
        1.隋唐大运河遗产的调查
        2.隋唐大运河遗产的保护
    (三)隋唐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
六、隋唐大运河研究不足与思考

(3)文旅合并背景下:大运河沿线博物馆发展建议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运河文化与博物馆发展情况
二、运河类博物馆分类
    (一)系统介绍运河整体文化或当地运河文化的博物馆。
    (二)将运河文化相关内容展览在部分展厅的博物馆。
    (三)系统介绍与运河有关的特色物产、民俗,及相关文化遗产的博物馆。
    (四)对比分析
三、大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发展建议
    (一)挖掘保护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资源
    (二)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库
    (三)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中枢功能
四、小结

(4)安徽隋、唐、宋古运河遗址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道
二、河堤
三、桥梁和码头
四、沉船
五、出土遗物
六、结语

(5)通济渠安徽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年调查与考古发现
二相关研究
三结语

(6)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与述评
    1.1 研究缘起
        1.1.1 大运河后申遗时代对中华文化危机的再思考
        1.1.2 运河沿线城市形象趋同化
        1.1.3 遗产运河:为发掘中华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1.1.4 南水北调带来机遇与挑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模因(Meme)与文化基因
        1.2.2 线性文化遗产
        1.2.3 运河文化
        1.2.4 水文化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文化基因”(Cene)的研究
        1.3.2 线性遗产的研究
        1.3.3 水文化遗产的研究
        1.3.4 京杭大运河研究内容及趋势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价值
    2.1 研究内容与理论支撑
        2.1.1 研究主要内容
        2.1.2 理论支撑
    2.2 研究框架
    2.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法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目标和意义
        2.4.1 研究目标
        2.4.2 研究意义
    2.5 特色和创新价值
        2.5.1 选题特色
        2.5.2 主要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与价值
    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构成
        3.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定义
        3.1.2 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方法
        3.1.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分类
    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
        3.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等级构成
        3.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结构组成
        3.2.3 构建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3.2.4 京杭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资源
    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价值
        3.3.1 文化遗产六条价值标准的解读
        3.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价值综述
        3.3.3 京杭大运河自身价值评析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地域性流变及地域划分
    4.1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交流形成的大背景
        4.1.1 自然背景
        4.1.2 人文背景
        4.1.3 京杭大运河作为地域性文化交流载体的独特性
    4.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
        4.2.1 地域文化介质与地域文化流变性
        4.2.2 京杭大运河“文化基因”的地域性流变特点
    4.3 “元——链——域——层”地域文化划分法
    4.4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与地域性划分
        4.4.1 京杭大运河多元文化格局的产生
        4.4.2 京杭大运河地域性文化圈层的划分
        4.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地域性划分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5章“文化基因”的进化理论与传承路径研究
    5.1 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借鉴
        5.1.1 生物学进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
        5.1.2 文化进化论假说
    5.2 分子生物学相关概念解析
        5.2.1 基因(Gene)
        5.2.2 基因家族(Gene Family)
        5.2.3 基因表达与调控(Gene Expression & Regulation)
    5.3 分子系统发生与系统发生树
        5.3.1 系统发生学(Phylogenetics)
        5.3.2 系统发生树(Phylogenetic Tree)
    5.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分析
        5.4.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
        5.4.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系统发生树模型
        5.4.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家族解析
        5.4.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5.5 “文化基因”的类型与传承路径
        5.5.1 主体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2 附着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3 混合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5.5.4 变异基因及其传承路径
    本章小结
第6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嬗变
    6.1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资源概述
        6.1.1 淮安段运河系统发生分析
        6.1.2 淮安段运河水文化遗产类型及构成
    6.2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2.1 京杭大运河流域建筑“文化基因”的地域性
        6.2.2 影响淮安传统民居系统发生的重要因素
        6.2.3 时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从明到清
        6.2.4 空间维度上的系统发生分析——与徽州、扬州传统民居之比较
        6.2.5 淮安传统民居“文化基因”价值的传承
    6.3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
        6.3.1 京杭大运河与扬州的发展
        6.3.2 扬州园林的系统发生过程
        6.3.3 扬州园林的地域文化特征
        6.3.4 影响扬州园林风格的其他“文化基因”
    6.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表达分析
        6.4.1 园林建筑基因表达
        6.4.2 园林理水基因表达
        6.4.3 园林叠石基因表达
        6.4.4 园林植物基因表达
        6.4.5 园林建筑装饰基因表达
    6.5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6.5.1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保护的必要性
        6.5.2 卷石洞天景点现状及保护分析
        6.5.3 个园现状及保护分析
        6.5.4 扬州园林“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7章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7.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与现存问题
        7.1.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特点
        7.1.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
        7.1.3 国外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案例分析及启示
    7.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及措施
        7.2.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保护原则
        7.2.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文化基因”的传承模式
        7.2.3 构建“线性运河博物馆”
    7.3 “后申遗时代”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的利用
        7.3.1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利用现存问题
        7.3.2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
        7.3.3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生态化利用
        7.3.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科技再利用
        7.3.5 京杭大运河“线性旅游廊道”构想
    7.4 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保障措施
        7.4.1 摸清水文化遗产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家底
        7.4.2 准确定位水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7.4.3 充分挖掘水文化遗产价值的可展示性“文化基因”
        7.4.4 科学评估水文化遗产既有“文化基因”的完整性
        7.4.5 构建完整的“文化基因”体系
        7.4.6 加强配套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7)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转型期工业遗产再利用与城市发展建设矛盾突出
        1.1.2 全国性工业遗产案例分析研究相对匮乏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比较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历程
    2.1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基本脉络与总体特点
        2.1.1 关于发展历程的视野与划分观点
        2.1.2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总体发展历程
    2.2 无心插柳——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探索阶段
        2.2.1 探索阶段社会背景与效应
        2.2.2 探索阶段再利用类型及总体分布特征
        2.2.3 探索阶段的总结
    2.3 从被动到主动——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发展阶段
        2.3.1 发展阶段的社会背景
        2.3.2 发展阶段类型及分布特征
        2.3.3 发展阶段的总结
    2.4 从增量到存量——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全面深入阶段
        2.4.1 全面深入阶段社会背景与效应
        2.4.2 全面深入阶段类型及分布特征
        2.4.3 全面深入阶段的总结
    2.5 发展历程中引导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政策与理念变迁
        2.5.1 早期工业遗产再利用适用政策
        2.5.2 引导工业遗产再利用政策的发展
        2.5.3 地方层面工业遗产再利用适用政策
        2.5.4 我国涉及工业遗产再利用理念的文件
第三章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空间分布
    3.1 我国工业遗产保存基本情况
        3.1.1 我国列入文保系统的工业遗产的现状
        3.1.2 未纳入文保体系的工业遗产现状
        3.1.3 我国工业遗产分布现状
    3.2 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的空间分布
        3.2.1 数据来源及工具选择
        3.2.2 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微观分布
        3.2.3 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中观分布
        3.2.4 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宏观分布
        3.2.5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时空演变分析
    3.3 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所占比例分析
        3.3.1 小基数之下的“高比例”再利用
        3.3.2 大基数之下的“小比例”再利用
    3.4 工业遗产再利用分布格局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城市地理因素
        3.4.2 城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3.4.3 社会文化及历史因素
第四章 基于区域划分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现状研究
    4.1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区域划分
        4.1.1 区域的概念
        4.1.2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区域划分研究
    4.2 基于区域划分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密度分布及功能特征
        4.2.1 工业遗产再利用对象区域分布特征
        4.2.2 基于区域划分的工业遗产再利用使用功能现状
    4.3 工业遗产再利用区域发展的进步与变化
        4.3.1 众多产业类型的工业遗产得以再利用
        4.3.2 政府引导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4.3.3 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工业遗产再利用
        4.3.4 工业遗产多方面价值的实现
    4.4 工业遗产再利用区域发展的异质与失衡
        4.4.1 工业遗产再利用区域发展差异大
        4.4.2 工业遗产更新和再利用模式单一
        4.4.3 保护与再利用滞后于城市开发速度
        4.4.4 保护再利用观念淡薄和制度的不完善
        4.4.5 过度开发现象严重
第五章 基于案例分析的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典型模式研究
    5.1 既有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划分研究
        5.1.1 基于使用功能的划分
        5.1.2 基于开发主导方的模式划分
        5.1.3 基于不同保护级别的再利用模式划分
        5.1.4 基于再利用对象的划分
    5.2 多维因素影响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模式
        5.2.1 土地集约利用因素的影响
        5.2.2 资源型城市转型因素的影响
        5.2.3 经济及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
        5.2.4 城市主题事件因素的影响
        5.2.5 深层次影响因素的探寻
    5.3 不同城市土地再开发类型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研究
        5.3.1 城市旧区改造模式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5.3.2 历史街区更新模式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5.3.3 产业用地置换与更新模式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5.4 分析与总结
        5.4.1 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相关利益主体
        5.4.2 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
        5.4.3 工业遗产再利用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制衡
第六章 我国当前工业遗产再利用全过程技术环节研究
    6.1 工业遗产再利用运作流程研究
        6.1.1 前期数据准备工作
        6.1.2 运作流程分类研究
        6.1.3 不同运作流程的具体解读
        6.1.4 工业遗产再利用运作流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6.2 工业遗产再利用编制策略研究
        6.2.1 不同编制模式的工业遗产编制策略比较
        6.2.2 再利用编制策略与工业遗产真实性的确保
        6.2.3 再利用编制策略与工业遗产完整性的确保
        6.2.4 再利用编制策略对工业遗产的地域性的重视
        6.2.5 再利用编制策略关键环节的探讨
    6.3 工业遗产再利用设计与技术手法研究
        6.3.1 基于功能更新的再利用设计手法研究
        6.3.2 基于功能更新的技术手段运用
        6.3.3 提升原有性能适应性的技术运用研究
第七章 结合新形势的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发展
    7.1 新常态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7.1.1 新常态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发展
        7.1.2 存量规划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7.1.3 多规融合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7.1.4 体验经济带动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7.2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的的低技术干预手段
        7.2.1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的技术干预思想
        7.2.2 极少主义的技术干预思想
        7.2.3 工业遗产再利用中的低技术干预手段
    7.3 工业遗产再利用与都市乡愁
        7.3.1 都市乡愁语境的理解
        7.3.2 乡愁引领下的工业遗产再利用
附录: 济南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技术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相关概念
        1.1.1 研究背景
        1.1.2 相关概念
    1.2 研究现状
        1.2.1 传统地域性建筑的研究状况
        1.2.2 相关学科对山东运河的研究成果
        1.2.3 建筑学领域对山东运河的研究动态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研究
    2.1 大运河与沿岸传统聚落的互动发展
        2.1.1 春秋至隋前
        2.1.2 隋唐至北宋
        2.1.3 元明清时期
        2.1.4 清末民初时期
    2.2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发展的整体环境
        2.2.1 自然环境
        2.2.2 社会环境
    2.3 山东运河传统聚落的表现模式分析
        2.3.1 城市——从军事重镇到商业中心
        2.3.2 市镇——县级城市与运河连接的纽带
        2.3.3 村落——运河聚落的基层单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运河传统居住建筑研究
    3.1 生土民居
        3.1.1 茅草土屋
        3.1.2 囤顶土屋
        3.1.3 山东运河生土民居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3.2 商业街巷
        3.2.1 运河商业街巷的历史沿革
        3.2.2 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形态特征
        3.2.3 山东运河商业街巷的特色与内涵分析
    3.3 庭院民居
        3.3.1 店铺民居
        3.3.2 宅院民居
        3.3.3 山东运河庭院民居的建筑特色分析
    3.4 宅邸园林
        3.4.1 历史沿革
        3.4.2 荩园考略
        3.4.3 山东运河宅邸园林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运河传统公共建筑研究
    4.1 衙署建筑
        4.1.1 运河管理的制度文化
        4.1.2 山东运河衙署建筑的特点分析
        4.1.3 山东运河衙署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2 会馆建筑
        4.2.1 山东运河商业会馆概述
        4.2.2 山运河商业会馆的建筑形制和艺术特色——以聊城山陕会馆为例
        4.2.3 山东运河商业会馆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3 书院建筑
        4.3.1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的发展与分布
        4.3.2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建筑的形制分析
        4.3.3 山东运河区域书院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4 寺庙建筑
        4.4.1 外来宗教建筑——清真寺
        4.4.2 本土寺庙建筑——河(海)神庙
        4.4.3 山东运河区域寺庙建筑的价值与内涵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研究
    5.1 山东运河的水工建设
        5.1.1 山东运河的河道治理
        5.1.2 山东运河的水源治理
    5.2 山东运河水工建筑及其价值分析
        5.2.1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的类型
        5.2.2 山东运河传统水工建筑的价值延伸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6.1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分析
        6.1.1 山东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特性分析
        6.1.2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衰败现状分析
        6.1.3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原则和方法
    6.2 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实践研究
        6.2.1 开放式博物馆——临清中洲运河老城区保护
        6.2.2 考古遗址公园——运河南旺枢纽考古遗址保护
        6.2.3 文化遗产保护的现代解读——台儿庄运河古城复建
    6.3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河南省大运河遗产卫河段保护初探 ——以滑县至浚县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国际上“遗产运河”的保护趋势
        1.1.2 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1.1.3 河南省大运河保护现状不容乐观
    1.2 研究对象——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
        1.2.1 范围界定
        1.2.2 区位
        1.2.3 历史沿革
        1.2.4 遗产构成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对相关或类似遗产的研究
        1.4.2 国内对相关运河遗产的研究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的特点、属性与价值
    2.1 遗产特点
        2.1.1 复合性遗产
        2.1.2 区域尺度的线性遗产
        2.1.3 在用遗产
    2.2 遗产属性
        2.2.1 相关概念
        2.2.2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属性
    2.3 价值特性
        2.3.1 原生态性
        2.3.2 卫河段运河遗产内容丰富性、多样性的集中体现
        2.3.3 生态价值
        2.3.4 潜在的休闲价值
    2.4 小结
3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分布
    3.2 滑县至浚县段卫河遗产现状
        3.2.1 运河水工遗存
        3.2.2 运河附属遗存
        3.2.3 运河相关遗产
    3.3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主要存在的问题
        3.3.1 保护体系尚未建立
        3.3.2 城乡建设对遗产原生态性影响较大
        3.3.3 卫河逐渐丧失生命力
        3.3.4 展示利用不足,缺乏区域协调
    3.4 小结
4 国内外相关保护经验借鉴
    4.1 在用水工遗产保护
        4.1.1 比利时安特卫普运河体系
        4.1.2 伦敦码头区
        4.1.3 日本小樽运河
    4.2 区域尺度线性遗产保护
        4.2.1 遗产廊道
        4.2.2 遗产区域
        4.2.3 绿道
    4.3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经验
        4.3.1 江南段运河工业遗产廊道
        4.3.2 遗产小道
    4.4 小结
5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及对策
    5.1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5.1.1 整体保护
        5.1.2 恢复运河生命力
        5.1.3 保持多样性
        5.1.4 与现代生活和谐共存
    5.2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保护的基本对策
        5.2.1 立法保护,依法管理
        5.2.2 整体划定保护区划,严格建设控制
        5.2.3 加强本体保护与环境整治
        5.2.4 构建运河遗产廊道
    5.3 小结
6 滑县至浚县卫河段运河遗产保护措施
    6.1 保护区划
        6.1.1 保护区划划定的原则
        6.1.2 保护区划需解决的问题
        6.1.3 保护区划类别及范围
    6.2 保护与整治措施
        6.2.1 保护整治目标
        6.2.2 本体保护措施
        6.2.3 环境整治措施
    6.3 构建运河遗产廊道
        6.3.1 绿色廊道
        6.3.2 解说系统
        6.3.3 交通组织
        6.3.4 重要节点
    6.4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栖息地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附录
    图片部分
    表格部分

四、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的复原研究——为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展馆建设而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运河(安徽段)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研究[D]. 左小涵.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隋唐大运河研究述评[J]. 陈习刚.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3]文旅合并背景下:大运河沿线博物馆发展建议全文替换[J]. 杨洋. 南方论刊, 2020(02)
  • [4]安徽隋、唐、宋古运河遗址考古研究[J]. 陈超. 中国港口, 2019(S1)
  • [5]通济渠安徽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述论[J]. 陈超. 苏州文博论丛, 2017(00)
  • [6]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 霍艳虹. 天津大学, 2017(08)
  • [7]我国工业遗产再利用现状及发展研究[D]. 彭飞. 天津大学, 2017(06)
  • [8]山东运河传统建筑综合研究[D]. 赵鹏飞. 天津大学, 2013(12)
  • [9]河南省大运河遗产卫河段保护初探 ——以滑县至浚县段为例[D]. 白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8)
  • [10]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的复原研究——为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展馆建设而作[J]. 龚昌奇,席龙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标签:;  ;  ;  ;  ;  

隋唐大运河及其船舶修复研究——以淮北市博物馆大运河馆建设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