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鼻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一、鼻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吴雁,杨尾莲,沈芳华,邱彩霞[1](2021)在《醒鼻凝胶滴鼻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醒鼻凝胶滴鼻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儿科门诊确诊为AR患儿67例。按简单随机化方案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醒鼻凝胶滴鼻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4周为1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gE、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肥(EOS)计数水平,并以鼻症状总积分(TNSS)、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治疗总有效率等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评估醒鼻凝胶滴鼻剂治疗AR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SS、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NSS鼻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腔分泌物EOS计数、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OS计数、IgE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计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鼻凝胶滴鼻剂能减少AR患儿鼻分泌物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低IgE水平,改善患儿的鼻部、眼部等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潘婷[2](2021)在《“调神针刺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调神针刺法”对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的影响,评价“调神针刺法”治疗AR的临床疗效;通过对部分AR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研究,探讨“调神针刺法”对AR患者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共收治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AR患者36例,其中进行肠道菌群研究患者的11例。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调神针刺法”治疗,患者先取俯卧位,按照标准穴位选定穴位,针刺大椎、肺俞、脾俞、肝俞、肾俞,每个穴位针刺0.3-1寸,各施予捻转补法30s,留针20min;再取仰卧位,按照标准穴位选定穴位,针刺百会、印堂、迎香、太冲、合谷,每个穴位针刺0.3-1寸,百会、印堂1组,双侧迎香1组分别接电针,电针选用连续波,频率为2Hz,各穴得气后,施予平补平泻手法30s,留针20min。治疗频率为每周3次,持续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填写主要评价指标VAS评分及次要评价指标RQLQ量表,对进行肠道菌群研究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患者粪便进行宏基因检测,最后运用SPSS25.0、R软件、Qiime等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调神针刺法”治疗AR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研究共招募38例患者,脱落2例,共有36例进入统计分析,其中进行肠道菌群研究患者1 1例。1.治疗后患者VAS总分及总体症状评分、打喷嚏、流鼻涕、鼻不通气/鼻塞、鼻痒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后患者RQLQ总分及睡眠问题、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日常活动、眼部症状、不良情绪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中 Clostridiales,Erysipelotrichaceae-UCG-003、Lachnospira、Clostridium-sensu-stricto-1、Fusicatenibacter 丰度较治疗前增多,Deferribacteres,Clostridia-1、unidentified-Deferribacteres,Alistipes 丰度较治疗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Chao1、ACE、Shannon、Simpson多样性指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调神针刺法”能够改善AR患者打喷嚏、流鼻涕、鼻不通气/鼻塞、鼻痒临床症状;2.“调神针刺法”能够改善睡眠问题、非鼻眼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日常活动、眼部症状、不良情绪问题,提高AR患者生活质量;3.治疗前后 AR 患者肠道菌群中 Clostridiales,Erysipelotrichaceae-UCG-003、Lachnospira、Clostridium-sensu-stricto-1、Fusicatenibacter,Deferribacteres,Clostridia-1、unidentified-Deferribacteres,Alistipes的丰度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调神针刺法”的干预有关,但由于本次研究数量较少,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予以证实。4.“调神针刺法”治疗AR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倪鑫[3](2020)在《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背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指儿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完全上气道阻塞,干扰儿童的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OSA作为儿童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严重

中国儿童OSA诊断与治疗指南制订工作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4](2020)在《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文中研究指明

张晓玲,修长庆,王阳,梁春兰[5](2019)在《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解放军967医院兴工街院区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鼻腔冲洗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及小气道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小气道功能指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小气道功能。

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ChineseMedicalJournalsPublishingHouse;ChineseSocietyofGeneralPractice;AsthmaGroupofChineseThoracicSociety;EditorialBoardof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tionersof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ExpertGroupofGuidelinesforPrimaryCareofRespiratorySystemDisease[6](2019)在《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文中研究表明

刘承耀,王向东,郑铭,刘仲燕,张罗[7](2018)在《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呼吸道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评估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呼吸道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的影响。方法根据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扫描排除鼻息肉及鼻窦受累患者,以皮肤点刺试验了解患者的特应性状态,并行鼻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共选择收集23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7例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pilia,NARES)患者,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一般病史,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评估患者鼻部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填写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采用NIOX测量鼻呼出气。以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4μg/喷/鼻)喷鼻治疗,2次/天,持续治疗4周,并于2周和4周时复查,再次评估症状、生活质量及鼻腔NO水平。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鼻NO水平明显高于NARES患者[(1053±137)ppb vs(741±65)ppb,P<0.001)];对比正常对照组[(838±79)ppb)],两组患者鼻NO水平较之分别表现为升高和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经鼻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24周后,变应性鼻炎患者表现为鼻NO浓度降低,而NARES患者表现为鼻NO升高,且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治疗24周之后,变应性鼻炎及NARES患者鼻NO水平持续向对照组接近,同时,患者的鼻部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结论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别表现为NO浓度升高和降低;经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NO浓度向正常人水平回归。鼻腔NO水平改变可以作鼻炎患者炎症控制的指标。

刘志庆[8](2018)在《基于Zelen’s设计针刺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Rs-fMRI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Zelen’s设计,与枸地氯雷他定做对比,观察针刺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以下简写AR)患者印堂、迎香、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的临床疗效以及采用Rs‐fMRI技术观察针刺上述穴位治疗AR患者脑功能变化,为阐释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提供初步依据,以及为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针刺取穴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采用Zelen’s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治疗组)和药物组(对照组)。拟入药物组者直接进入药物组,拟入针刺组者经入组知情同意则进入针刺组,不同意则进入药物组。(1)干预方法针刺组:主穴选取印堂、迎香(双)、曲池(左)、合谷(左)、足三里(双);辨证配穴选取;肺俞、脾俞、肾俞、大椎,进针后留针30min,留针期间15min行针1次。针刺组隔天针刺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共针刺12次。药物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2)临床评价方法治疗开始前、治疗过程中第2周、4周(治疗结束)、治疗结束后第2周(随访1)、4周(随访2)5个节点,分别记录并评价鼻症状总分(TNSS)、鼻伴随症状总分(TNNSS),观察TNSS、TNNSS总积分和各项评分的变化。评定记录不良事件。(3)统计方法中文版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进行统计,分类变量采用率、比例进行分析。分类变量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组间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组内前后对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非参数检验。2.Rs‐fMRI研究根据随机分层原则选取临床研究中纳入针刺组的AR患者2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正常受试者17例。(1)针刺方案AR患者同1.1针刺方案;健康受试者不做针刺。(2)扫描设备及时间点利用GE7503.0T的磁共振扫描仪和与其配套的标准头线圈进行数据采集。功能性磁共振扫描时间点:针刺前,针刺治疗结束后48h内。3.数据分析处理(1)预处理:数据分析基于MATLAB平台,采用基于SPM、REST1.8的DPARSFA软件对Rs‐fMRI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前10个时间点、层间时间校正、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空间平滑、去线性漂移和滤波等7个步骤。然后使用REST1.8进行全脑低频振幅(ALFF)及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2)统计分析采用REST1.8软件对正常受试者与针刺前AR患者的标准ALFF值和ReHo值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AR患者针刺前后2个时间点的标准ALFF值和ReHo值则进行配对t检验。利用xjview8.0设定统计阔值概率为0.05,采用AlphaSim校正(P<0.05FDR,连续体素=228)最后获得上述针刺前后的脑区ReHo变化及ALFF变化,并将有统计意义脑区以图像形式呈现。结果:1.临床研究根据知情同意结果,拟入针刺组患者2例进入药物组,针刺组一共纳入AR患者28例,剔除2例,最终26例患者完成试验并纳入统计。药物组一共纳入32例,剔除2例,最终30例患者完成试验并纳入统计。1.1组内比较1)针刺组治疗前与治疗第2周、第4周、随访1和随访2的TNSS、TNNSS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第2周、第4周、随访1和随访2的TNSS、TNNS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药物组治疗前与治疗第2周、第4周、随访1和随访2的TNSS、TNNSS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第2周、第4周、随访1和随访2的TNSS、TNNSS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组间比较1)两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TNSS及TNNSS总分,治疗前TNSS及TNNSS的各项积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2周及4周后,TNSS、TNNS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周及4周后,TNSS各项评分中,鼻塞、鼻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涕、喷嚏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NNSS各项中,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1时TNSS、TNNSS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时TNSS、TNNSS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除鼻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Rs‐fMRI研究(1)针刺前AR患者与正常受试者比较AR患者右内侧前额叶、右侧眶额回ALFF值较正常受试者显着升高,右侧辅助运动区、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和左侧壳核ALFF值较正常受试者显着降低。右侧第一感觉区、左侧脑岛、右侧海马旁回、右侧壳核和左侧壳核ReHo值较正常受试者显着升高;而右侧丘脑、左侧眶额回较正常受试者显着降低。(2)AR患者针刺前后比较AR患者左侧第一感觉区、右侧第一感觉区、左侧脑岛、右侧颞上回、左侧前扣带、左侧枕叶、右侧枕叶、左侧丘脑、右侧丘脑ALFF值较正常受试者显着升高,而左侧眶额回、左侧小脑、右侧小脑ALFF值较正常受试者显着降低。左侧第一感觉区、右侧第一感觉区、右侧额极外侧、左侧脑岛、右侧颞中回、左侧前扣带、左侧中扣带、左侧丘脑、右侧丘脑、中央导水管附近的灰质ReHo值较正常受试者显着升高;而右侧旁海马回、右侧小脑较正常受试者显着降低。结论:1.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针刺中医特色治疗能够缓解其鼻部以及鼻部伴随症状;给予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亦能有效改善患者鼻部及鼻部伴随症状。2.针刺组与药物组相比较,在鼻部症状方面,治疗第2、4周,在流涕、喷嚏方面的改善,药物组疗效优于针刺组,说明枸地氯雷他定的短期疗效优于合谷、迎香、足三里等穴位的针刺诊疗;在改善鼻痒、鼻塞症状方面,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在鼻部伴随症状方面,治疗第2、4周后,针刺疗效与枸地氯雷他定相当。3.在治疗结束2周后进行随访,针刺治疗以及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均表现出对AR患者的鼻部局部以及全身症状的控制有较稳定的作用,但在治疗结束4周后针刺对AR患者的鼻部局部(除鼻痒外)以及全身症状的控制情况优于枸地氯雷他定,作用更持久。4.AR患者眶额回、壳核、右侧辅助运动区和丘脑较正常受试者有显着变化,针刺前后AR患者双侧第一感觉中枢、双侧丘脑、双侧枕叶、双侧小脑以及脑岛、右侧颞上回、左侧前扣带回有显着变化。这些脑区可能是AR发病的相关性脑区。5.针刺印堂、迎香、曲池、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靶向性作用于辅助运动区、脑岛、颞上回和扣带回等边缘系统的脑区,可能是针刺治疗AR的中枢作用机制。

何文霞,汪文银[9](2017)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水溶性全吸收多糖纤维素在鼻-鼻窦炎术后运用》文中研究说明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特别是伴发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率仍很高。如何减少复发是困扰很多临床医师的难题。我科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水溶性全吸收多糖纤维素应用于鼻-鼻窦炎术后填塞,局部用药,安全有效。1.1一般资料。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伴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男56例,女24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6.4岁,病程210年,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标准,术前均行鼻窦

纪晓青,张念凯[10](2017)在《探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后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用布地奈德治疗后嗜酸粒细胞(EOS)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标准选取50例中重度AR患者(AR组),50例正常者(对照组),对2组行肺功能及鼻分泌物EOS检查。AR组采用布地奈德+氯雷他定治疗3个月后再次行肺功能及EOS检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结果:AR组患者EOS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肺功能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与鼻分泌物EOS呈负相关(r=-0.945);治疗后AR患者EO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布地奈德治疗后,AR组患者EOS下降与肺功能上升的数值变化呈正相关(r=0.803)。结论:AR患者鼻分泌物EOS越高,其肺功能下降越明显,经治疗后,AR患者鼻分泌物EOS下降越多,其肺功能改善越大。

二、鼻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醒鼻凝胶滴鼻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鼻症状情况
        1.3.2 变应性鼻炎生活质量情况
        1.3.3 变应性鼻炎疗效评定
        1.3.4 鼻腔分泌物EOS计数与血清IgE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TNSS评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EOS计数、血清IgE水平比较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2)“调神针刺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一、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
        1 定义
        2 历史沿革
        3 病因病机
        4 经络辨证
        5 针灸治疗
        6 讨论
    二、针灸调节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研究
        1 肠道菌群与过敏性鼻炎
        2 针灸调节肠道菌群的理论基础
        3 讨论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调神针刺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分析
        2.5 不良反应情况处理
        2.6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针刺前后的VAS评分变化情况
        3.3 针刺前后RQLQ评分变化情况
    4 结论
    5 讨论
        5.1 “调神针刺法”的理论基础
        5.2 选穴依据
        5.3 研究结果分析
        5.4 对本次试验研究的思考总结
        5.5 不足与展望
研究二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中止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设计
        2.2 粪便样本采集
        2.3 分析流程
        2.4 信息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测序数据统计
        3.3 OTU分析
        3.4 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
        3.5 肠道菌群多样性
        3.6 肠道菌群Metastat分析
    4 结论
    5 讨论
        5.1 “调神针刺法”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5.2 “调神针刺法”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5.3 研究结果分析
        5.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小气道功能指标比较
3 讨论

(8)基于Zelen’s设计针刺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Rs-fMRI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缩略词表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变应性鼻炎的认识
        1.1.1 源流
        1.1.2 病因病机认识
        1.1.3 辨证分型
        1.1.4 中医治疗
    1.2 现代医学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1.2.1 概述
        1.2.2 流行病学研究
        1.2.3 病因和发病机制
        1.2.4 治疗
    1.3 西医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局限性
    1.4 针刺的Rs‐fMRI研究
        1.4.1 Rs‐fMRI简介
        1.4.2 针刺Rs‐fMRI研究的实验设计
        1.4.3 针刺治病的磁共振机理研究
        1.4.4 针刺治病机理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终止实验标准
        2.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2.1.7 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
        2.1.8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评价
        2.1.9 质量控制
    2.2 研究方案
        2.2.1 样本量及分组方法
        2.2.2 针具及药物
        2.2.3 治疗方案
        2.2.4 观察时间点
        2.2.5 观察指标
        2.2.6 研究技术路线图
    2.3 统计方法
    2.4 研究结果
        2.4.1 基线数据比较
        2.4.2 结果及分析
        2.4.3 不良反应
    2.5 讨论
        2.5.1 研究方法选择与设计
        2.5.2 针刺治疗AR的选穴的研究进展
        2.5.3 本次试验选穴依据
        2.5.4 对照药物的选择
        2.5.5 临床疗效评价的综合分析
第三章 基于Rs‐Rs‐fMRI的针刺治疗AR中枢机制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病例的来源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1.5 终止试验标准
        3.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3.1.7 剔除与脱落病例处理
        3.1.8 不良事件及安全性评价
    3.2 研究方案
        3.2.1 研究设备和实验材料
        3.2.2 样本量
        3.2.3 针刺方案
        3.2.4 Rs‐fRMI扫描方案
        3.2.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2.6 技术流程图
        3.2.7 研究结果
    3.3 讨论
        3.3.1 研究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3.3.2 采用Rs‐fMRI研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方案设计
        3.3.3 针刺治疗AR患者的Rs‐fRMI结果分析
第四章 小结
    4.1 全文总结
    4.2 创新点
    4.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附件4 致谢

(9)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水溶性全吸收多糖纤维素在鼻-鼻窦炎术后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2.1治疗组。
        1.2.2对照组。
    1.3疗效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探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后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与肺功能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EOS检测
        1.2.2 肺功能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鼻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醒鼻凝胶滴鼻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 刘文,吴雁,杨尾莲,沈芳华,邱彩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1)
  • [2]“调神针刺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D]. 潘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J]. 倪鑫.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20(08)
  • [4]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J]. 中国儿童OSA诊断与治疗指南制订工作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08)
  • [5]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及对小气道功能影响[J]. 张晓玲,修长庆,王阳,梁春兰. 临床军医杂志, 2019(09)
  • [6]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 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ChineseMedicalJournalsPublishingHouse;ChineseSocietyofGeneralPractice;AsthmaGroupofChineseThoracicSociety;EditorialBoardofChineseJournalofGeneralPractitionersofChineseMedicalAssociation;ExpertGroupofGuidelinesforPrimaryCareofRespiratorySystemDisease.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03)
  • [7]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呼吸道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J]. 刘承耀,王向东,郑铭,刘仲燕,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8(06)
  • [8]基于Zelen’s设计针刺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Rs-fMRI研究[D]. 刘志庆.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水溶性全吸收多糖纤维素在鼻-鼻窦炎术后运用[J]. 何文霞,汪文银.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12)
  • [10]探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后鼻分泌物嗜酸粒细胞与肺功能的相关性[J]. 纪晓青,张念凯.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07)

标签:;  ;  ;  ;  

鼻用布地奈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