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83例的护理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83例的护理

一、带锁髓内钉治疗83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马进连,漆成军,薛鹏翔[1](2021)在《杜仲续断汤对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患者骨痂生长、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杜仲续断汤对带锁髓内钉术后患者股骨干骨折骨痂生长、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方法:将股骨干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46例,常规组患者行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杜仲续断汤,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痂生长情况及血清碱性磷酸酶、骨密度等骨质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4.01±0.24)月,短于常规组的(5.13±1.15)月(P<0.05),且研究组优良率为91.30%,高于常规组的80.43%(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及3个月骨痂X线评分分别为(0.52±0.11)分、(1.92±0.37)分及(2.87±0.52)分,分别高于常规组的(0.31±0.12)分、(10.87±0.25)分、(1.57±0.49)分(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为(92.42±10.35)IU/L,低于常规组的(152.42±12.61)IU/L(P<0.05),骨密度、血钙及血磷水平分别为(0.86±0.21)g/cm2、(2.81±0.43)mmol/L及(1.89±0.32)mmol/L,分别高于常规组的(0.65±0.28)g/cm2、(2.33±0.35)mmol/L、(1.50±0.27)mmol/L(P<0.05)。结论: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术联合杜仲续断汤能够有效促进股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患者骨密度及血钙、血磷水平。

丁慧萍[2](2021)在《中医护理技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技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单县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5例予以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睡眠质量和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满意度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78%(35/45)(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44%(2/45),低于对照组的20.00%(9/45)(P <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着,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满意度较高。

余雷,王碧琳[3](2020)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并对有效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100例,按照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加压钢板固定组与带锁髓内钉治疗组,加压钢板固定组采取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的治疗方式,带锁髓内钉治疗组选择带锁髓内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加压钢板固定组与带锁髓内钉治疗组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加压钢板固定组与带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可知,带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优于加压钢板固定组的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带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加压钢板固定组的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显着,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谈俊[4](2019)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长骨骨折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研究对象,该研究纳入对象共计60例,应用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比照组(n=30)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探析组(n=30)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探析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67%,明显高于比照组患者的83.33%,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3 4,P<0.05)。探析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8.0±2.4)个月,比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2.3±2.3)个月,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4 2,P=0.001 2)。探析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4例,总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比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0.00%,比照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9例,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3 8,P=0.019 3)。结论下肢长骨骨折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能够促进其骨折愈并可加快其下肢功能恢复,可显着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并提高治疗安全性,有助于缓解病痛给其身心带来的不适感,可为其正常生活提供方便。

刘付国杰,严军,朱国华[5](2017)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化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下肢长干骨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45例,采取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综合评价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1.49%,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少、术后康复快,对于提高骨折愈合效果,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万绍勇,胡万亮,刘丹,王晓梅,张文宏,宋江浩[6](2016)在《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后的90例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康复措施的时间、方法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早期康复组于术后第1—7天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常规组患者于术后1个月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结果:早期康复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但两组差异不显着(P>0.05);早期康复组术后第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高于第3个月(P<0.05);末次随访时早期康复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11%,高于常规组的73.33%(P<0.05);早期康复组下肢肿胀率为6.67%、疼痛发生率为8.89%,分别低于常规组的24.44%、31.11%(P<0.05);早期康复组平均伸曲度数为108.5°±12.4°,高于常规组的99.1°±13.6°(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欧海山[7](2012)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多发开放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应用于下肢多发开放骨折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下肢多发开放骨折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对照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随访6~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的骨折愈合总优良率。结果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3.13%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骨折愈合总优良率研究组93.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在下肢多发开放骨折的治疗中,具有适应范围广、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钟亚春[8](2012)在《中西医结合护理带锁髓内钉102例四肢骨折的体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应用及康复护理。方法:对102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出院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护理,通过对102例患者的X线片提示手术创伤小,对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非常有利。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无医疗事故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02例患者均治愈,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手术创伤小、痛苦少。结论:术后肢体可早期活动,和应用以往的老式钢板相比,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护理提供了方便,术后无弯钉及断钉现象,总有效率达97.6%。

王永恒,徐彬,杜艳辉[9](2010)在《带锁髓内钉在下肢长骨骨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下肢长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高能量创伤病因居多,治疗措施不当可导致感染、内固定失败、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因其部位的重要性,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存质量,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该类患者治疗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内固定可使骨折复位并一定程度上维持断端稳定性,便于患者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利于恢复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而逐渐成为治疗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主要手段。带锁髓内钉是目前

吴东保,姬广林[10](2002)在《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在下肢骨折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本组股骨干骨折 17例 ,其中外伤新鲜骨折 14例 ,陈旧性骨折 2例 ,病理性骨折 1例。胫腓骨骨折 8例 ,新鲜骨折 7例 (其中 2例为开放性骨折 ) ,陈旧性骨折 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 ,陈旧性骨折病例植自体骨。结果 :经 6~ 18月随访 ,2 4例骨折全部愈合 ,下肢功能及关节活动良好。 1例病理骨折随访 6月 ,术后患肢功能良好。结论 :带锁髓内钉在治疗下肢骨折中 ,扩大了髓内钉的适用症 ,可用于下肢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陈旧性骨折不愈合及病理性骨折。具有适用症广 ,骨折愈合率高 ,手术感染率低 ,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二、带锁髓内钉治疗83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锁髓内钉治疗83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杜仲续断汤对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患者骨痂生长、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组
        1.4.2 研究组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标准
        1.5.2骨痂生长情况
        1.5.3 骨质相关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术后骨痂生长情况
    2.3 骨质相关指标
3 讨论

(2)中医护理技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睡眠质量和疼痛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
3 讨论

(3)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方法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加压钢板固定组与带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加压钢板固定组与带锁髓内钉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3 讨论

(4)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估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2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对比分析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分析
3 讨论

(5)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观察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3 讨论

(6)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取标准
    1.3 方法
        1.3.1康复训练方法
        1.3.2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评价方法
        1.3.3骨折愈合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2.2 术后不同时间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变化
    2.3 术后末次随访的膝关节HSS评价
    2.4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伸曲测量值比较
3 讨论

(7)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多发开放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2]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3 讨论

(8)中西医结合护理带锁髓内钉102例四肢骨折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结果
2 康复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2.1.2 术前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2.2.2 患肢护理
        2.2.3 疼痛的护理
        2.2.4 引流管的护理
        2.2.5 预防并发症
    2.3 功能锻炼
        2.3.1 早期
        2.3.2 中期
        2.3.3 后期
3 出院指导
4 讨论

四、带锁髓内钉治疗83例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杜仲续断汤对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术后患者骨痂生长、骨密度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影响[J]. 马进连,漆成军,薛鹏翔. 西部中医药, 2021(09)
  • [2]中医护理技术用于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丁慧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21(03)
  • [3]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J]. 余雷,王碧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06)
  • [4]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J]. 谈俊. 中外医疗, 2019(18)
  • [5]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疗效分析[J]. 刘付国杰,严军,朱国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8)
  • [6]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 万绍勇,胡万亮,刘丹,王晓梅,张文宏,宋江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6(01)
  • [7]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多发开放骨折的疗效分析[J]. 欧海山. 现代预防医学, 2012(10)
  • [8]中西医结合护理带锁髓内钉102例四肢骨折的体会[J]. 钟亚春.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2(01)
  • [9]带锁髓内钉在下肢长骨骨折中的应用[J]. 王永恒,徐彬,杜艳辉. 中国综合临床, 2010(08)
  • [10]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临床分析[J]. 吴东保,姬广林.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2(04)

标签:;  ;  ;  ;  ;  

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83例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