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留日学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论晚清留日学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一、试论清末留日学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先导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贤[1](2020)在《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清末新式学生群体是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第一批学生群体,也是五四新学生乃至当代学生的雏形。近代对中国影响较深的人才,究其源头,大都是由清末新式学生成长起来的。本文以湖南新式学生为切入点,从近代区域学生史、教育史的角度,对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产生背景、发展概况、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是在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诞生的,他们主要是一批接受了新式教育的省内学堂学生与留日学生。与沿海省份相比,湖南新式学生群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是相对较快的,在民国建立前已形成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才群体。此外,该群体在湖南省内的分布是广泛而不均匀的,他们更注重军事、实业、师范等实用性专业的学习。面对中国内忧外患的形势,他们逐渐凝聚成一个整体,在民国建立前后走向社会,推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在政治方面,他们通过参与反帝爱国运动以及辛亥革命来维护国家主权、推动晚清政治变迁;在经济方面,他们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维护民族经济利权,提出了一系列近代化的经济思想,并在学成后为中国创办了大量工商企业;在教育方面,他们揭露新式学堂存在的陈规陋习,通过学习成长为一代教育家群体,提出了近代化的教育思想,并身体力行地创办了许多新式学校。总的来说,该群体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并在强烈的爱国思想指引下,将自己先进的思想转化为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群体在吸收文明进而服务社会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晓芳[2](2020)在《“秋瑾文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秋瑾是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1907年就义于绍兴轩亭口。牺牲不久,文艺界便出现了以秋瑾为题材的时评杂感、诗、词、散文、传记文学、小说、戏剧、曲艺、话剧,二十世纪下半叶,又出现了影视剧等,一百多年来不曾消歇,成为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一种文艺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便是这些以秋瑾为题材的文艺创作。本文的核心议题在于:“秋瑾文艺”创作何以经久不衰?“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以何种艺术手法来塑造秋瑾形象?秋瑾艺术形象的发展演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文艺类型为纲,以时间为轴,对秋瑾题材的文艺作品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文艺作品的艺术手法及社会价值,“秋瑾文艺”的书写者们对秋瑾的“改编策略”及背后的书写逻辑。贯穿全文的是社会思潮与文化演进影响下的秋瑾形象的演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秋瑾文艺”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便是“秋瑾文艺”的内在书写逻辑,也因此,每个时代呈现出的秋瑾的艺术形象各不相同。晚清民国时期,“秋瑾文艺”推动着社会变革,秋瑾的艺术形象也初次偏离了历史真实,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一面是女学和新学的倡导者,一面是“男女革命”的受害者形象。民国初年,在表彰革命先烈的纪念活动中及辛亥革命的旗帜下,秋瑾的革命功绩得到了承认,其形象也实现了由弱女子向革命先烈的跨越,并成为妇运的一面旗帜和党派斗争的缓和剂。抗战时期,为了动员全民抗战,在民族大义的书写立场下,秋瑾“女革命家”的事迹被广为颂扬,“秋瑾文艺”成为启蒙与救亡的革命范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秋瑾女革命家的身份在人性解放的思潮下得以重置,增添了“女性”“母性”等内涵,为其大义之举增添了悲壮的色彩,但却偏离了基本史实。秋瑾的形象在历史的因缘际会中经多重合力而形成,可以说,时代的需要造就了秋瑾的艺术形象,在动态演变中,秋瑾的形象不断转换新生,文艺作品中的秋瑾形象正代表了秋瑾在国人心中的形象。“秋瑾文艺”创作反映出了文艺的社会属性,这也是“秋瑾文艺”的使命与担当。

张杰[3](2019)在《1896-1911年官派留日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唐柏玲[4](2019)在《20世纪初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日渐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既有宽视角多领域的宏观研究,也不乏个案探微式研究。20世纪初留日学生在日本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对中国的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在分析20世纪初留日热潮兴起动因的基础上,通过梳理留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接触、学习、传播、践行这一过程,概括提炼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播规律。通过界定有留日经历的早期共产党员群体,明晰留日学生对创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贡献。通过归纳总结留日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和规律,分析青年学生群体在不同时代的主体性作用,有助于充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发现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同时为我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提供可供借鉴的内容。

王国梁[5](2019)在《贵州士绅的形成、发展和转型研究(1413-1911年)》文中认为本文以1413-1911年的贵州士绅为研究对象。用长时段的宏观视野梳理贵州士绅的形成和发展脉络,同时以微观叙事的方法重点讨论清末政治变局中贵州士绅的转型。明代建省以后,贵州逐渐从“异域”转变为“旧疆”,在“内地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儒学教育的发展和科举制的推行,贵州的士绅群体得以初步形成。清代前期,贵州士绅进一步发展,他们兴办学校,参与地方文化事业,关注地方慈善,虽然清廷限制士绅的权力,但在参与地方事务的过程中,贵州的士绅群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咸同起义之后,伴随着地方秩序的失控,士绅逐渐将权力渗入军事领域。但整体而言,清末之前贵州的士绅群体始终与皇权保持一致,并利用其居于官民之间的特殊地位,兴学育才,促使儒家文化逐渐成为贵州的主流文化,在这一进程中,贵州士绅的权力也逐渐扩大。清末科举制废除之后,贵州士绅失去了向上流动的桥梁,沉积于地域社会,开始近代转型,成为地方精英。士绅在转型的同时开始分化,部分士绅在留学日本后加入同盟会,成为贵州革命的先驱,但更多的士绅则选择推动地方自治运动,以谘议局为主战场,同贵州地方官相抗衡,最终在辛亥革命中实现贵州地方自治。革命之前,贵州谘议局、自治学社、宪政预备会等各种政治力量已经达成妥协,形成合力。这些政治势力都以士绅群体为依托,由传统士绅转变而来。因此,贵州辛亥革命是士绅权力发展到极致后水到渠成的结果。相较于江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域士绅研究的成就斐然,很少有学者关注贵州高原上的士绅。同时,以长时段的宏观视野和微观叙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贵州士绅,能进一步拓展士绅研究的宽度和广度。不同于立足“宪政派”和“革命派”对立模式的贵州近代史研究,本文以长时段的宏观研究为基础,将视野聚焦于清末贵州的政局,从士绅转型的角度分析清末贵州政局的变化和贵州辛亥革命,为贵州近代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王璐[6](2017)在《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妇女问题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是历朝历代政权统治阶级都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门洞开,随着西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妇女,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妇女的地位以及权利的保障,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女学在中国的创立首先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模式。甲午战后,随着清末新政的实施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全社会掀起了兴办女学的热潮,与此同时,女子留学也同步兴起,使近代中国出现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女留学生。为争取妇女参政、实现男女平权,她们与国内知识女性以及众多有识之士,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妇女参政运动,从领导者到组织者再到宣传者,女留学生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妇女参政进行坚持不懈的抗争和努力,对整个中国社会变革起到巨大的影响。在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时期,女留学生为争取妇女参政、实现男女平等展开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得各届民国政府只得顺应时代形势及呼声,不断修改宪法及法律,中国女性的参政权逐渐得到民国法律在形式上的认可。民国时期的女性参政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实践过程,女留学生在参政运动的组织和参与过程中,由自发性向组织性不断演进,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始终高扬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旗帜。女留学生是近代中国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新生力量,她们是近代女性教育的精英阶层,具有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知识结构和思考模式;她们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军人物,是参政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她们是近代救亡运动的女界先驱,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以实际行动证明男女平等的正义。但我们也应看到,女留学生在推动女性参政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及制约因素。女留学生代表的是女性群体中的知识女性阶层,相对于占据中国大多数的普通农工妇女来说,知识女性依然凤毛麟角,其参政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男性特色;整个民国时期,女性参政比例依然较低,这与民国法律的局限、封建传统文化的压制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不平衡性密切相关,导致民国女性的法律地位和参政水平远没有达到法律条文中所赋予的程度。从女性现代化角度来看,以女留学生为代表的知识女性走向社会政治舞台,标志着女性这一名词从家庭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法律地位的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女性的人格独立和自由发展;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来看,女留学生亦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不断促进民主政治进程的深化和发展。然而,女性参政权的保障及实施依然存在缺陷和不足,女性参政之路依然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因此,只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和社会文明不断提升,女性参政才能获得更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邹俊娟[7](2017)在《《民报》中的哲学世界》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对于中国哲学的传播媒体来说,是一次划时代的变化。现代报刊与20世纪中国哲学家、中国哲学发展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和传统更新。因此,现代报刊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文本。《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20世纪第一个十年最有影响力的时政—思想性报刊之一,它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开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民报》的撰稿人当中,集中了一大批革命派的思想家和宣传家,如孙中山、朱执信、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等;也集中了一批投身革命的有学问的经学家,如章太炎、刘师培等。这一思想群体在《民报》上阐发“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时,不仅直接涉及到政治哲学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历史观与文化观问题,甚至上升到认识论与本体论的高度,章太炎就是在《民报》上建立了自己的本体论哲学体系。因此,本文以《民报》作为哲学研究对象,提炼并探析《民报》中的哲学世界,力图通过这一研究,从一个独特的视域深入理解和把握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哲学的开展,展现《民报》与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密切关系。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考察《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20世纪第一个十年,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民族国家构建问题,引起了中国人的极大关注和探讨。《民报》对于现代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广泛而深入。孙中山形成了以“三民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国家理论;陈天华形成了反帝、反专制的民主革命主张;章太炎在批判代议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特的建国理论。汪精卫提出了鲜明的排满建国主张。《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引起了《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的驳斥,双方进而围绕“排满建国”还是“合满建国”、民主共和在中国是否可行,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一论战,不仅使革命派的民族国家理论得以修正,而且更加深入人心。《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推动了 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理论的形成,启迪了后来的思想家、革命家对民族国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二章主要考察《民报》对革命问题的探讨。“革命”是20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时代主旋律。革命派思想家在宣传革命时,激活了古代革命观念的合理内涵,又融入西方现代革命理论,形成了现代革命观念,孙中山在《民报》上,形成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使中国现代革命观念层层深化、逐渐丰富充实起来。陈天华对“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进行了区分,体现出对现代革命的性质、目标、前途比较清楚、深刻的理解;朱执信对“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进行了辨析,体现出现代革命对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的追求;章太炎对“革命”与“道德”关系的阐释,体现出现代革命异于古代革命的价值追求。《民报》对革命的宣传和思考,标志着中国人在革命观念上的转变和飞跃,实现了中国革命观念由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第三章主要考察《民报》对民生主义的探讨。孙中山在《民报》上第一次把民生主义鲜明的表达出来。它是孙中山对于中国现代化道路问题的独特思考,它以平均地权为内涵,体现了革命派对平等的追求。孙中山主张,中国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进行社会革命,将资本主义社会问题防患于未然。这引发了《新民丛报》主笔梁启超与《民报》撰稿人,围绕民生主义展开激烈的论战。通过论战,革命派进一步阐明了社会革命必行、可行、能行。由于孙中山将民生主义视为社会主义,他在宣传社会主义时,尤其推崇马克思主义,由此形成了《民报》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的译介和传播。这一传播,较之前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前进了一大步。《民报》对民生问题探讨,是革命派对中国现代化道路建设的初步思考。这一思考为后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继承和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考察《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在看待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出现了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的并存、互立的新特点。《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就显示了这一新特点。孙中山在《民报》上提出了“取法乎上”的,主张引入西方的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民报》撰稿人积极宣扬西方政治学说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理性地面对西学的冲击,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提出了“保存国粹”的主张。由此,《民报》也成为“保存国粹”主张的宣传阵地。《民报》上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主张的并存,共同推动了 20世纪初年中西文化观的演进,共同影响了“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共同实现了中西文化观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第五章主要考察《民报》对历史观问题的探讨。辛亥革命前十年间,形成了改良派的渐进进化观、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进化观。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在《民报》中得到了集中的阐扬。《民报》撰稿人将进化视作“公理”,以进化言说革命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强调“人力”在革命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发挥众人的革命意志,加速进化的进程。在革命派宣扬激进进化的同时,章太炎开始对直线向上的进化产生质疑,提出了独树一帜的“俱分进化论”。他以“俱分进化论”为理论根据,批判西方的政治制度,主张重建革命道德,认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适合救亡危机的时代要求,但也存在弊端。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不仅对这一弊端进行了反思和修正,而且在中国科学主义思潮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开启了 20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潮。《民报》对进化问题的探讨,将20世纪第一个十年间的进化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第六章主要考察《民报》与章太炎的“真如”本体论。《民报》对“中国向何处去”问题的思考与探讨,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这一标志就是,章太炎在《民报》上建立起了“真如”本体论。“真如”本体论是章太炎以唯识宗的“八识”、“三性”、“四分”作为理论基础构建起来的。这一本体论将宇宙视为非有,提出世界皆是意志的表彰,主张“真如”变现世界万物。“真如”本体论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倡“依自不依他”的革命道德原则。章太炎力图以此重塑国民道德,重建近代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但是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时代效果。探求其中的原因,与他构建的“真如”本体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有着密切的关系。“真如”本体论,启发着后来的思想家,沿着这一思路继续探索,它是20世纪中国哲学本体论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民报》哲学问题的研究,可见《民报》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报》中的哲学探讨推动了 20世纪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显现了现代报刊与20世纪哲学开展的密切联系,展现了学术视域与政治视域之间的内在张力。这对深化20世纪中国哲学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周盈辛[8](2015)在《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之“辛亥革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辛亥革命已逾百年,斯塔夫里阿诺斯称其为中国数千年来的三大革命之一,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在历史教科书中,历来是重要章节。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为了分析和理解教科书内容,探究现行历史教科书的优点与不足,本文选取台湾南一书局、翰林出版、康熹文化及国立编译馆及大陆人民教育出版社、岳麓书社、人民出版社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为蓝本,以辛亥革命为切入点,通过两岸教科书在课文内容及课文辅助系统方面的对比,彼此借鉴。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的思路以及研究现状作描述。第二章,从正文内容对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内容进行比较。首先对两岸的历史课程标准、“辛亥革命”的背景、评价进行比较。其次,通过教材中罗列的历史人物比较,尤其是孙中山的描述的异同进行对比。第三章,对两岸教材中辅文系统进行分析。主要通过栏目设置及图片运用两个方面进行。第四章,研究两岸教科书的异同,并结合研究成果,对教科书的编写及教学应用提出改进建议。

李波[9](2015)在《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近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区域留学史的一部分,通过梳理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群体的发展历程,来探讨苏籍留日学生与江苏的近代化。本文主要通过对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近代化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探讨江苏留日学生在江苏近代化进程中的独特贡献,体现其独特之价值。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研究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近代化的意义,简要阐述了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近代化的研究概况和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近代化研究综述,并总结了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为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的历史考察。这一章主要分四节进行阐述。主要从江苏留日条件、留日概况和人数、留日的特点、留日原因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这一章的研究,可以对清末民初江苏的留日学生在整体上有一个了解。第二章为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政治的近代化。这一章主要从苏籍留日学生与江苏的政治立宪以及苏籍留日学生与江苏辛亥革命这两部分来阐述江苏的政治近代化。立宪和革命者两种手段都能够实现江苏政治上的破旧立新。苏籍留日学生在江苏的两种政治实践体现了江苏政治近代化方面的稳健和激进并存的画面。第三章为清末民初苏籍留日学生与江苏经济的近代化。主要从江苏纺织工业、农业与经济管理三方面加以论述。进一步阐述苏籍留日学生是如何推动江苏经济的近代化的。第四章为清末民初苏籍留日学生与江苏科教文卫的近代化。这一章主要分两部分:首先,是清末民初苏籍留日学生与江苏教育的近代化;其次,是清末民初苏籍留日学生与江苏医学近代化。第一部分主要讲述苏籍留日学生主要通过学习日本的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校以及推进新式教育内容等手段来推动江苏教育的近代化。第二部分苏籍留日医学生主要通过创办医学杂志、编着医书;组织学术团体,等手段来推动江苏医药卫生事业的近代化。

王鹏辉[10](2014)在《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文中认为19世纪上半叶,西学东渐和西力东侵交汇而来,中国进入数千年尺度的历史变局,西北陆地边疆和东南海疆首当其冲。龚自珍和魏源从今文经学视野出发,共通发明西北一东南边疆轴向历史空间互动结构的边疆建设方略。康有为和梁启超从今文经学会通中西的君主立宪维新变法,以"五族合一"和"中华民族的大民族主义"进行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吸收了 "龚魏"的边疆建设方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的"排满革命"登上历史舞台,发动武装革命来推翻清王朝,创建共和国的中国,具体方略则为东南沿海的边疆革命方略,忽视了非汉族群聚居的西北陆地边疆。吴禄贞正在此时,从长江中游的武汉穿越东南海疆,东渡日本留学陆军士官学校,并与孙中山、唐才常、梁启超交游,投身自立军起义。吴禄贞毕业回国后又与黄兴交游,在武汉和长沙进行革命聚义。革命党人吴禄贞北上入职清廷中央练兵处,结束了他的东南革命。东三省爆发的日俄战争刺激清王朝进入预备立宪的新政阶段,边疆危机为前奏的国家和民族危机引发了清末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双重变奏。1906年上半年,吴禄贞跟随理藩院尚书肃亲王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亲历亲见了已经变为蒙汉杂居的传统塞北边疆,对内蒙东四盟进行了现代性的社会调查《东四蒙古实记》,并制定了一套经营蒙古的战略改革方略《经营蒙古条议》。吴禄贞以西方民族国家的观念来思考清王朝的边疆危机,依据近代国家主权、领土、人民的要素制定蒙古地区的改革方略。1906年下半年,吴禄贞得到练兵处的派遣穿越中原前往西北新疆的伊犁调查军政,而日本陆军少佐日野强和俄国陆军上校马达汉分别接受各自国家参谋部的派遣,与吴禄贞同时出现在中国西北边疆。吴禄贞的《沿途日记》与日野强的《伊犁纪行》及马达汉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互相参证,反映了民族国家国际体系和清王朝视野交互下的西北边疆历史面貌。1907年,东三省继新疆建省、台湾建省后从军府制变革为行省建制。吴禄贞以军事参议的官职跟随首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来到奉天任职,随后奉派前往吉林省延吉厅调查吉林与韩国界务。朝鲜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在日本控制朝鲜主权后逐渐解体,两国的边界图们江经过重新确认而遗留江源边界的争议。日本随即寻找各种伪证制造"间岛问题",图谋侵占中国延吉厅领土。吴禄贞针对日本制造的"间岛问题",运用测绘等各种近代地理科学技术和近代社会调查手段勘查了延吉的历史、政权建设、地理、韩民越垦和入籍中国的历程以及吉韩界务的交涉历史,把日本提出的伪证一一推翻,证成延吉为中国领土,为清王朝提供了维护国家主权的依据。1907至1909年,吴禄贞先后任职吉林边务帮办和吉林边务督办,驻扎延吉厅,与日本在延吉非法建立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抵制日本对延吉中国主权的侵犯,同时展开各项内政建设,以民生为本确立越垦韩民的中国国民的法律地位,并参与清王朝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谈判,终于使日本在《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承认图们江国界,延吉厅为中国领土。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近代主权国家的原理依靠国民推进了边疆中国的近代国家建设。纵观革命党人吴禄贞的一生,身处清末改革与革命争锋的时代,在日本接受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洗礼,既有参加东南革命又有参加西北边疆建设的历史际遇。吴禄贞从最初的"排满革命"到经历内蒙东四盟、西北陕甘、东北延吉的边疆调查和国家建设,其国家疆域空间的观念比较孙中山、黄兴、章太炎更接近历史和现实,接上了龚自珍、魏源、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脉络。吴禄贞以革命党人和清王朝的官员双重身份,通过边疆建设追求中国现代国家的国家建设。吴禄贞深度介入了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体现了民族主义潮流中中国由王朝国家向主权国家转型历史进程中的历史连续性。

二、试论清末留日学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先导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清末留日学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先导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关于新式学生群体
        1.2.2 关于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两大类型
    1.3 研究现状
        1.3.1 对清末新式学生群体的整体研究
        1.3.2 对清末新式学生群体的区域研究
        1.3.3 对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的个案研究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形成背景及发展概况
    2.1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形成背景
        2.1.1 民族危机加深与湖南士风民气的转变
        2.1.2 清末湖南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1.3 清末湖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2.2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的发展概况
        2.2.1 学堂学生起步晚、逐年增长
        2.2.2 留日学生走在全国前列
        2.2.3 地域分布广泛而不均衡
        2.2.4 学生所学专业有所偏重
第三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政治变迁
    3.1 参与反帝爱国运动
    3.2 辛亥革命的生力军
第四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经济发展
    4.1 争取经济利权
    4.2 推动经济思想的近代化
    4.3 践行实业救国
第五章 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与新式教育
    5.1 传播新式教育思想
    5.2 抵制新式学堂的腐败陋习
    5.3 担任新式学堂教师、创办新式学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秋瑾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秋瑾文艺”概念界定及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秋瑾生平、思想与创作研究
    第一节 秋瑾生平概述
    第二节 秋瑾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三节 秋瑾的革命思想及实践活动
    第四节 秋瑾的文学创作研究
第二章 秋瑾题材的散文研究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晚清的报刊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散文创作概述
    第三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叙事特色
    第四节 秋瑾题材时评杂感的社会价值
    第五节 纪念与教育:民国后期与建国后的秋瑾题材散文创作
第三章 秋瑾题材的诗词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概述
    第二节 激愤与哀思:晚清民国秋瑾题材诗词创作
    第三节 秋瑾题材诗词创作的价值
第四章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戏曲及曲艺创作概述
    第二节 晚清民国秋瑾题材戏曲的编创特色
    第三节 启蒙与救亡的延续——蛰伏期的秋瑾题材的戏曲编创
    第四节 解读与重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秋瑾题材的戏曲创作
    第五节 个案研究:独具时代风貌的《轩亭冤传奇》
    第六节 秋瑾题材曲艺作品的编创特色
    小结
第五章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小说、传记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的传记文学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 秋瑾题材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研究
    第一节 秋瑾题材的舞台剧与影视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秋瑾题材话剧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记忆与重构:秋瑾题材影视剧研究
第七章 “秋瑾文艺”的接受和在今日之价值
    第一节 常与非常——秋瑾文艺形象的塑造之路
    第二节 多重合力——秋瑾女革命家形象的成因
    第三节 “秋瑾文艺”在今日之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秋瑾文艺”作品及研究资料汇编(1907—2019)
    上编·作品卷
    下编·研究资料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谢辞

(4)20世纪初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对象
    1.5 创新点与难点
        1.5.1 创新点
        1.5.2 难点
第2章 20世纪初留日浪潮
    2.1 20世纪初留日浪潮的掀起
        2.1.1 清政府颁布留学政策
        2.1.2 日本朝野的欢迎态度
        2.1.3 选择日本的具体考察因素
    2.2 近代留日学生总体情况
        2.2.1 留日学生人数小计
        2.2.2 近代早期赴日留学生群体概况
第3章 留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3.1 马克思主义在日本
        3.1.1 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出现
        3.1.2 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
        3.1.3 早期日本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3.2 留日学生初识马克思主义
        3.2.1 “实业救国”梦的破灭与“马克思主义的洗礼”
        3.2.2 封建知识分子向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转变
    3.3 留日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
        3.3.1 留日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途径
        3.3.2 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4章 留日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
    4.1 留日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
        4.1.1 译介经典着作及文章
        4.1.2 创办刊物
        4.1.3 发表演讲、兴办学校等其他途径
    4.2 留日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4.2.1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2.2 留日学生小组建立中国共产党
    4.3 留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
第5章 留日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5.1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留日学生特点
        5.1.1 接受良好传统教育,成长于民族危难之际
        5.1.2 怀揣伟大救国抱负,思想发生巨大转变
        5.1.3 敏锐感知社会思潮,密切关怀国家命运
    5.2 留日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5.2.1 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2.2 注重马克思主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
        5.2.3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5.3 留日学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启示
        5.3.1 重视青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主体能动作用
        5.3.2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发青年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5.3.3 激发青年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贵州士绅的形成、发展和转型研究(1413-1911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回顾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明代贵州士绅群体的形成
    第一节 贵州士绅的数量统计
    第二节 贵州士绅群体形成的政治背景
    第三节 贵州士绅群体形成的文化动因
    第四节 贵州士绅群体形成的经济基础
第二章 清代前期贵州士绅的发展
    第一节 清代前期贵州地方社会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前期的贵州士绅与地方教育
    第三节 清代前期的贵州士绅和地方公益
第三章 清末贵州士绅转型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咸同时期贵州士绅权力的扩张
    第二节 清末贵州社会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 科举制的废除
第四章 士绅与清末贵州的新式教育
    第一节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贵州新式教育的萌芽
    第三节 清末贵州新式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科举废除后士绅与贵州的新式教育
第五章 清末贵州士绅的转型
    第一节 清末贵州士绅的观念转变与数量统计
    第二节 “留日之风,进化之机”——士绅问学路径的转变
    第三节 “倡学收材杰”——由士绅到学绅
    第四节 “圣门货殖亦称贤”——由士绅到绅商
    第五节 “英雄时事岂相违”——由士绅到地方政治精英
第六章 从“议绅”到“议员”——清末贵州士绅和地方自治
    第一节 清末立宪和地方自治的背景
    第二节 士绅与贵州谘议局
    第三节 议事会——地方自治的探索
第七章 “公党之个人”——清末贵州政党中的士绅
    第一节 清末立宪和自治背景下的贵州政党
    第二节 贵州士绅和自治学社
    第三节 贵州士绅和宪政预备会
结论
    一、士绅研究视野下的贵州辛亥革命
    二、贵州士绅和云南、湖南士绅的比较
    三、贵州士绅的特点
参考文献
致谢

(6)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时期女子留学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女子留学出现的历史背景
        一、西学东渐和教会女学的出现
        二、中国人自办女子学堂
        三、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
        四、中央苏区和革命根据地的女子教育
    第二节 民国时期女子留学政策的演变
        一、教育宗旨的渐进和教育地位的确立
        二、民国时期女子留学政策的演变
    第三节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派遣情况
        一、自费留学
        二、官派留学
    第四节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专业选择和职业定位
        一、民国时期女留学生专业选择
        二、民国时期女留学生职业定位
第二章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活动
    第一节 民国初年女留学生参政
        一、女留学生与妇女参政团体
        二、女留学生与民初宪法制定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女留学生参政
        一、新旧冲突:尊孔复古与新文化运动
        二、女留学生与联省自治运动
        三、女留学生与国民会议运动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女留学生参政
        一、1930 年代女留学生参政
        二、抗日战争时期女留学生参政
        三、战后女留学生参政运动的再度兴起
        四、共产党区域的女留学生参政
第三章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的特点和局限
    第一节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特点及群体特征分析
        一、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特点分析
        二、民国时期女留学生的群体特征分析
    第二节 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的局限
        一、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的不足之处
        二、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的制约因素
第四章 现代化视域下的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
    第一节 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女留学生参政
        一、社会转型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女留学生参政彰显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诉求
    第二节 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女留学生参政
        一、女留学生参政对民主政治发展的推动
        二、民主政治对妇女参政的保障
    第三节 女留学生参政对中国女性现代化的影响
        一、带动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
        二、推进女性法律地位的平等
        三、实现女性人格独立和自由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民报》中的哲学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走进《民报》的哲学世界
    一、《民报》何以成为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
    二、从思想史到哲学史:《民报》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五、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民报》对民族国家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基本理论
        一、民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
        二、现代性:民族国家起源的动力
        三、西方早期民族国家理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演变
        一、“中国中心”论的舍弃
        二、主权意识的萌发
        三、现代国家观念的初步形成
        四、变更国体的初步尝试
    第三节 《民报》对民族国家的理论构建
        一、孙中山的民族国家理论
        二、陈天华的民族国家思想
        三、章太炎的民族国家理论
        四、汪精卫的民族国家理论
    第四节 围绕民族国家构建展开的论争
        一、“排满建国”还是“合满建国”
        二、“民主共和”是否可行
    小结
    表1: 《民报》介绍和探讨民族国家问题的主要篇目
第二章 《民报》对革命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中国古今革命观念的流变
        一、激活古代革命观念
        二、超越古代革命观念
    第二节 《民报》与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完整提出
        一、《民报》中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基本内容
        二、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提出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民报》对革命观念的深入阐释
        一、民族革命的宣传与古代革命观念的继承
        二、区分“国民革命”与“英雄革命”
        三、辨析“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
        四、对“革命”与“道德”关系的阐释
    小结
    表2-1:《民报》介绍和探讨革命问题的主要文章
    表2-2:《民报》介绍中外革命人物和革命场景的图画
第三章 《民报》对民生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民生主义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一、民生主义的提出
        二、民生主义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民报》对民生主义的阐扬
        一、对民生主义内涵的阐发
        二、革命派与立宪派围绕民生主义展开的论争
    第三节 《民报》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评介
        二、关于《共产党宣言》的评介
        三、关于《资本论》的评介
        四、关于阶级斗争的评介
        五、关于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评介
        六、关于社会主义学说的评介
    小结
    表3-1:《民报》介绍和探讨民生主义的主要文章
    表3-2:《民报》宣传和译介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
第四章 《民报》对中西文化关系的探讨
    第一节 中国近代中西文化观的流变
        一、从“西学中源”说到“师夷长技”说
        二、从“中体西用”到“中西会通”
        三、取法西学与“保存国粹”的并存与互立
    第二节 《民报》取法西学的主张
        一、《民报》对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推崇
        二、《民报》对卢梭民权思想的译介
    第三节 《民报》保存国粹的主张及其论争
        一、国粹派的形成及其主张
        二、《民报》对“保存国粹”的阐扬
    小结
    表4-1:《民报》译介西学的主要文章
    表4-2:《民报》宣扬保存国粹的主要文章
第五章 《民报》对历史观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进化观念的多元演进
        一、改良派的渐进进化观
        二、无政府主义的互助进化观
    第二节 《民报》中革命派的激进进化观
        一、以进化言说革命
        二、以“人力”推动进化的进程
    第三节 章太炎的“俱分进化论”
        一、由接受“物竞天择”向“俱分进化”的转折
        二、俱分进化: 对进化的省思与批判
        三、基于俱分进化论的思想求索及归宿
    小结
    表5: 章太炎在《民报》上阐释俱分进化论的主要文章
第六章 《民报》与章太炎的“真如”本体论
    第一节 章太炎《民报》时期的哲学思想转向
        一、早期的唯物主义宇宙观
        二、向无神论新宗教的转向
    第二节 “真如”本体论的构建
        一、“真如”本体论的构建
        二、立足于“真如”本体的哲学批判
    第三节 “真如”哲学本体论的特征与内在矛盾
        一、高扬主体性原则
        二、“真如”本体论的内在矛盾和缺陷
    小结
    表6: 章太炎在《民报》上阐释“真如”本体论的主要文章
结语 从《民报》看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
    一、《民报》的哲学探讨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二、近现代报刊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密切联系
    三、政治视域与20世纪中国哲学的内在张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8)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之“辛亥革命”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辛亥革命”正文内容比较
第一节 两岸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中“辛亥革命”内容分析
    一、课程标准中“辛亥革命”的解读
    二、“辛亥革命”背景分析
    三、“辛亥革命”评价与性质
第二节“辛亥革命”中的历史人物比较
    一、“辛亥革命”历史人物统计
    二、“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 第三章“辛亥革命”课文辅助系统分析
第一节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栏目设置
    一、南一版
    二、翰林版
    三、康熹版
    四、国立编译馆
    五、人教版
    六、岳麓版
    七、人民版
第二节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片运用
    一、“南一版”的图片运用
    二、“翰林版”的图片运用
    三、“康熹版”的图片运用
    四、国立编译馆版本的图片运用
    五、人教版的图片运用
    六、岳麓版的图片运用
    七、人民版的图片运用
    八、小结 第四章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内容总结及建议
第一节 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辛亥革命”内容的异同
    一、“辛亥革命”内容正文描述异同
    二、“辛亥革命”内容辅文系统异同
第二节“辛亥革命”教材修订及教学建议
    一、对大陆教科书“辛亥革命”内容的修订建议
    二、对“辛亥革命”教学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近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江苏留日活动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留日活动酝酿与准备
    第二节 留日活动的数量统计
    第三节 留日活动的特点
    第四节 留日运动的动因
第二章 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政治近代化
    第一节 留日学生与政治立宪
    第二节 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
第三章 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经济近代化
    第一节 留日学生与纺织工业近代化
    第二节 留日学生与农业近代化
    第三节 留日学生参与企业管理近代化
第四章 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教育卫生近代化
    第一节 留日学生与教育近代化
    第二节 留日学生与医疗卫生近代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致谢

(10)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背景说明和问题意识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史料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中国近代边疆危机的时代回应
    第一节 重整陆海边疆—以龚自珍和魏源的舆地学为中心的考察
        一、龚自珍的"天地东南西北"舆地学
        二、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舆地学
        三、西北陆疆与东南海疆互动的边疆建设方略
    第二节 康有为的边疆建设方略研究
        一、国际视野下的东北边疆
        二、世界格局中的中国历史空间结构
        三、维新变法新政中的边疆因素
        四、边疆为重心的"五族合一"国家建设方略
        五、清末民初之际边疆民族分裂危机的回应
        六、未来大同世界中的中国边疆
    第三节 边疆、民族与梁启超"新中国"的建构
        一、东南诸省与西北腹地:中国疆域历史空间的结构
        二、西域与南海:古今中国与旧新域外交流的边疆枢纽
        三、边疆危机与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建国方略
        四、东三省、蒙古与西藏、新疆:西北陆地边疆轴向的危局
        五、边疆残局与共和国:从帝国遗产到现代国家政略
第二章 吴禄贞的东南革命
    第一节 晚清革命党人的边疆与革命方略—以孙中山、黄兴、章太炎为中心
        一、孙中山的边疆革命方略
        二、黄兴的边疆革命实践
        三、章太炎的边疆舆地知识与排满革命
    第二节 吴禄贞东游日本与东南的革命聚义
        一、吴禄贞投入张之洞的湖北新军
        二、吴禄贞在日本东京的武备留学生生涯
        三、吴禄贞投身孙中山和康有为、梁启超共谋的自立军起义
        四、吴禄贞受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五、吴禄贞在两湖的革命聚义
第三章 吴禄贞的内蒙古东四盟边疆调查
    第一节 吴禄贞入职中央练兵处
        一、吴禄贞在练兵处的职事活动
        二、吴禄贞随理藩院尚书善耆考察内蒙东四盟
    第二节 吴禄贞的内蒙东四盟调查
        一、清王朝治下的内蒙东四盟社会政治制度
        二、内蒙东四盟社会的生计与资源配置
        三、内蒙东四盟社会的风俗民情
        四、内蒙东四盟的社会危机
    第三节 吴禄贞的蒙古经营方略
        一、内蒙东四盟的边疆危机
        二、内蒙古政治和军事的改革方案
        三、内蒙古宗教与教育改革方案
        四、内蒙古经济与民生改革方案
        五、塞北边疆的近代国家建设
第四章 吴禄贞的西北边疆调查
    第一节 穿越古中原的边疆感怀
        一、吴禄贞有志于边疆
        二、吴禄贞在中原的边疆怀古与考察
    第二节 西北甘肃境内的沿途调查
        一、吴禄贞所见兰州以东的社会经济风貌
        二、吴禄贞在兰州遭遇的政治陷害
    第三节 俄日军官视野中的中国新疆
        一、马达汉、日野强呈现的新疆内外危机
        二、马达汉与日野强对新疆省府乌鲁木齐的调查
        三、马达汉考察所见西北边疆的多元族群
第五章 吴禄贞的东北边疆建设
    第一节 日本在东北边疆制造的"间岛问题"
        一、吴禄贞任职东北边疆
        二、吉林延吉厅与"间岛问题"
        三、日本对延吉厅的特殊调查
        四、日本侵占延吉厅政策的酝酿
    第二节 吴禄贞对延吉中国主权和领土的证成—以延吉边务调查为中心
        一、中国历史体系中的延吉历史空间
        二、清王朝对延吉厅的政权建设
        三、延吉厅的地理空间
        四、韩民在延吉厅的越垦历程和"垦民"的入籍中国
        五、中国和朝鲜关于吉韩界务交涉的历史分期
        六、吴禄贞对日本"间岛问题"的纠谬
        七、日本侵占中国延吉主权和领土的政策
    第三节 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
        一、吴禄贞与吉林边务公署的设置
        二、吴禄贞面对日本越境延吉的筹谋
        三、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外交为重心
        四、吴禄贞在延吉的边疆建设—以内政为重心
        五、吴禄贞参与中央外务部与日本的延吉交涉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论清末留日学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先导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湖南新式学生群体研究[D]. 周志贤.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2]“秋瑾文艺”研究[D]. 张晓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1896-1911年官派留日运动研究[D]. 张杰. 江苏师范大学, 2019
  • [4]20世纪初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唐柏玲.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贵州士绅的形成、发展和转型研究(1413-1911年)[D]. 王国梁. 云南大学, 2019(09)
  • [6]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研究[D]. 王璐. 江苏师范大学, 2017(09)
  • [7]《民报》中的哲学世界[D]. 邹俊娟. 武汉大学, 2017(06)
  • [8]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之“辛亥革命”比较研究[D]. 周盈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7)
  • [9]清末民初江苏留日学生与江苏近代化研究[D]. 李波. 扬州大学, 2015(07)
  • [10]中国近代边疆的转型时代 ——以九边处处蹄痕的吴禄贞为中心[D]. 王鹏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论晚清留日学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