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制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

木制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

一、木材制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1](2021)在《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现阶段中国不仅处于打好污染防治战的攻坚期,还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从国家、省到市、区各级党政都号召严格控制碳排放碳强度,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工业作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国民经济部门,为如期实现碳减排目标,对工业行业实行碳减排、发展低碳工业已然势在必行。如何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之间的均衡,以达成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共赢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首先,本文分析深圳及其辖区工业发展、行业结构、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现状。碳排放测算方法方面,介绍了实测法、物料衡算法、模型法和IPCC测算法等几种方法,选取IPCC测算法测算工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还对碳排放结构分解主要方法STIRPAT模型、LMDI模型、SDA模型等进行比较。其次,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模型)分析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与碳排放动态演进关系。运用stata14.0软件对模型数据先后进行描述性分析、平稳性检验,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广义矩估计、稳定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相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析。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先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10—2019年深圳市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再以深圳市各辖区为研究对象,分析深圳市各辖区门槛效应的异质性。基于对工业行业经济发展、碳排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先构建碳排放驱动因素时间结构分解模型分析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再选取M-R模型构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模型,分析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空间结构的驱动因素。鉴于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与工业碳排放之间具有明显的动态关系,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具有门槛效应,在对工业部门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时空分解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行业碳排放碳减排潜力。最后结合工业行业碳排放潜力和碳排放时空差异驱动因素分解结果,分析深圳市及不同辖区的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近十年来,深圳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发展道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154.92万吨下降至2019年的81.81万吨,下降幅度高达73.12万吨,下降比例为47.20%。深圳市各辖区的工业碳排放总量在时间维度上也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但在空间维度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南山区的工业碳排放高于其他9个区,宝安区、龙华区、福田区和龙岗区的工业碳排放次之,罗湖区、盐田区、光明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的工业碳排放较低。从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看,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由2010年的0.03吨/万元下降至2019年的0.01吨/万元,下降幅度高达70.19%。深圳的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了碳排放减排,同时城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强的环境管制形成了“倒逼”机制,反作用于城市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从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驱动因素的结构分解结果看,能源强度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对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均具有较大程度的负向作用,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较为重要的抑制因素;能源结构效应在大多数年份也具有负向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的抑制因素;经济产出效应则在大多数年份对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具有较大程度的正向作用,所以是拉动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从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潜力看,2010—2019年深圳市工业碳减排潜力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为工业碳减排潜力前三大区。从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看,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依次为: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减少工业经济产出、改善工业行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结合本文主要结论,围绕深圳工业行业低碳发展提出调整工业行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降低碳排放强度、抓紧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以及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等相关建议,各辖区需根据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特征和发展趋势制定针对性的协同减排策略和实施路径。

马雪松[2](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黄智[3](2021)在《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出口占商品出口比重长期高于90%,为中国对外经济的持续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近几年的现实观察中,一些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制造业出口增长呈放缓趋势,制造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作为中国经济结构中的核心内容,其出口竞争力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出口竞争力,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因此,本文主要聚焦以下问题:当前中国的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是否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哪些因素驱动了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贸环境中,如何科学地指导制造业提升出口竞争力,最终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解答这些问题,本文将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详细讨论,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和主要方法,并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界定。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本章围绕国际分工理论凝练本文理论脉络,梳理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总结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方法,对近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夯实本文研究基础并拓展研究视角。第三章对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的现状展开研究。本章从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概况入手,接着分析制造业出口的现状特征和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面临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国际竞争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第四章为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测算和分析。本章分别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中国制造业整体和细分行业两个层面的出口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整体规模竞争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近年整体质量竞争力处于停滞状态,且传统统计模式下放大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增加值贸易统计更适合当前国际分工的实际情况;细分制造业行业的出口竞争力演化趋势具有较大差异,但鲜有兼具规模和质量竞争力的行业,进一步证实了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综上,中国制造业出口距离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第五章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之一。通过构建经济复杂度和技术创新影响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并基于制造业行业数据通过面板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经济复杂度和两者的协同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竞争力和质量竞争力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六章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之一。本章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构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影响出口竞争力的理论模型,通过面板数据模型验证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阻碍作用,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出口竞争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共同影响下仍然能够促进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即加深垂直专业化水平可以抵消政策不确定性的负向冲击作用。第七章为结论和建议。在总结本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加快技术创新、深化国际分工和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三个方面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整体而言,本文可能在以下两方面形成创新点。第一,理论层面的创新。本文在统一的研究范式下,对影响出口竞争力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首先,本文着重突出了技术创新和经济复杂度的影响,并构建理论机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拓展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其次,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统筹于一个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分工深化和经贸环境变化之间的两难问题。第二,实践层面的创新。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从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综合运用多种指标测度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变化趋势,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在拓展研究边际的同时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基于全文多个结论,结合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等中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脉络,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吴义强[4](2021)在《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材作为世界四大基础材料中(钢铁、水泥、塑料、木材)唯一的可再生资源,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从木材微观分子生物学到宏观木结构,再到新型木质纳米材料进行全面阐释,对于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核心技术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木材科学与技术已发展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笔者从微观的细胞分子层面到宏观的木结构和木建筑,从木材构造与材性、木材水分及干燥、木材保护与改良、木材重组与复合、木制品与木结构、木材解离与组装、木材解构及转化等方面,概述了木材科学与技术的经典理论,重点总结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取得的系列新进展,概括木材及其衍生材料在新型先进纳米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林产工业,特别是木材加工产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吴天博[5](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文中提出步入21世纪后,中国林业产业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自由化浪潮以及世界木质林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不断提升自身生产加工水平、扩大产品生产种类及规模,促使我国林业产业生产及供给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木质林产品外贸规模显着扩大、贸易流量逐年攀升,产品与市场结构也日趋完善。时至今日,中国林业产业已在国际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林产品生产国、加工国及贸易国,被誉为“世界木材工厂”。尽管如此,林业作为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三期叠加”时期,中国林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也在与日俱增。一方面,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持续推进及“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贯彻实施,中国林业经济结构随着国家森林资源禀赋水平及比较优势发生了深刻调整,在这种背景下,有效利用国内外森林资源与市场是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维护我国木材安全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时至今日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市场仍长期高度集中于北美、东南亚、东亚及少数欧盟国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木质林产品全球供应链及稳定出口渠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以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为具体途径,秉承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推动世界经济更加包容和平衡发展,通过提高区域间开放水平,开展跨国互通互联,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以此实现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再平衡。“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打造稳定的、高质量、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林业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视角研究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以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从贸易规模、贸易产品质量及贸易竞争力等三个层面入手,对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及提升潜力进行了分析,对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并对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发展对策,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长足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本文具体结论如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21世纪后,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我国常年处于贸易顺差。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产品结构及市场稳定且集中,进口产品以原木、锯材、木浆等木材原料为主,出口产品以人造板、纸制品、木制品、木家具等木材制成品为主,进口对象主要集中于东欧及北欧国家,出口对象主要集中于西亚及西欧地区国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贸易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但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合作空间仍未得到充分开拓,仍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研究表明:双边人均经济水平的增长对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提升作用最为显着,双边人口规模的扩大同样有利于提升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空间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仍然存在;“五通”建设整体水平及各分项指标水平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现阶段看来,“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提升的贡献更大,但从发展角度而言,“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贸易效率提升潜力层面,双边贸易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除“资金融通”外,其他“五通”建设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的升级。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研究表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中国从大部分沿线国家进口木质林产品质量呈显着上升趋势,除原木进口质量小幅下滑外,其余各类产品进口质量均稳步提升。“五通”建设总水平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均有助于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升级,但由于现阶段我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建设水平的相对滞后,“民心相通”指标回归结果显着为负;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质量升级潜力有着巨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表明贸易便利化和民意基础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贸易畅通”和“民心相同”应是未来的重点关注领域。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于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但限于我国森林资源禀赋水平、林产工业发展水平及投入资本等诸多因素,我国木质林产品在出口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木质林产品综合竞争力在研究国家中处于下游,“大而不强”仍是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在木材原料产品的竞争劣势表现明显,且在短时间内无法逆转。但木材加工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明显,人造板、木制品及木家具等3类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印证了近年来中国林产工业发展水平的突飞猛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竞争优势与中国相似,多集中于木材加工产品,表明未来沿线木质林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的进步对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起关键作用。最后,依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从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元化木质林产品市场等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启示,以期为推进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长远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

陈圣鋆[6](2020)在《设计学语境下的《诗经》解读》文中研究表明先秦时期,手工业生产在材料、工艺方面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诗经》的内容反映出生产水平的提升,官作的各种技艺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且官作坊的经营、管理制度愈加细化。《诗经》时代的造物特点比较鲜明,其主要特征是传统中国手工业架构开始出现,细化下来则是各个门类齐头并进,各有突破;人造物系统中,受宗法礼制影响的“官作设计”与崇尚功能、注重人文关怀的“民物设计”的“二元分化”局势初露端倪。从设计学的角度解读《诗经》只是中国古代设计史研究的一部分,甚至只是先秦设计史研究的一个部分。出于《诗经》在记录先秦社会现实的价值,这一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与其他设计经典文献和考古工作成果相互印证,以得出最符合先秦社会实际的设计面貌。本文以典籍《诗经》作为研究先秦设计的立脚点,因而在研究分析的时候,文献综合研究与田野考察并重,文字与实物需要对照论证。通过多样的文献检索,搜集与先秦时期手工艺相关的各种资料,对《诗经》与同时代的其他典籍中的设计现象、设计思想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先秦时期起主导作用的设计思想。同时分析《诗经》中出现的众多器物中的典型器物、典型的装饰方式等单列出来,逐个分析研究,分析先秦时期的审美取向,研究这些案例的变化特征。

姚微超[7](2020)在《人工林小径级珍贵材家具产品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珍贵树种木材因其优良的品质和美学价值受到人们喜爱,广泛应用于家具、室内装饰装修及工艺品生产等领域。但天然大径级珍贵木材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家具产品的生产需求。因此,利用人工林小径级珍贵材进行家具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高其利用率和附加值,对于缓解天然珍贵材资源紧张的现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以人工林小径级珍贵材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研究小径级珍贵材物性与家具设计关联性基础上,提出小径级珍贵材家具产品设计策略,并开展了三种不同风格的家具产品设计实践以及小径级水曲柳新中式风格家具产品的应用研究,进而综合视觉美感、功能需求、生产工艺多维度实现家具产品的增值,以此验证设计策略的可行性。主要的结论如下:(1)从人工林珍贵材的径级大小与家具零部件形态设计、旋曲性能与家具整体形态设计、肌理特征与家具材质搭配设计,提出了小径级珍贵材物性与家具造型设计的关联性;从大幅面拼板形式与结构、曲直线型的榫卯结构、各种连接件的接合,提出了小径级珍贵材物性与家具结构设计的关联性;从较小径级与花格装饰、弯曲性能与线型装饰、边角原料与寄木细工,提出了小径级珍贵材物性与家具装饰设计的关联性。(2)小径级珍贵材家具产品设计应满足“增值”与“绿色”设计理念,遵循“凸显材质、协调统一、经济实用”的设计原则;以“部件表现、系列组合”的美感塑造、“功能提出、实现方式”的功能开发以及“时代性、民族性、品牌性”的文化融合为设计方法;以“调研—定义—研发报告—评审反馈—生产加工”为设计流程。(3)从“风格特征、人群定位、材料选择、设计方案、设计做法及效果”五个方面,开展了新中式、美式和简约三种风格的小径级珍贵材家具产品设计实践。(4)以小径级水曲柳新中式风格家具设计方案为例,从“材料、造型、结构、构件”四个维度进行家具产品的设计优化,并制定了加工生产中“备料”、“机加工”及“涂装”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规程,对比说明使用大、小径级材前后的效果。经企业成本核算可知,利用小径级珍贵材制造家具产品,原材料成本减少14%左右,人工和生产成本有所增加,但家具产品总成本减少了4.9%~6.9%。

崔兴华[8](2020)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生产分工不断碎片化,经历了由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历程,这将引起全球产业体系的重构和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然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不断加深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问题不断凸显,出口贸易和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以及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是转变增长模式的关键所在。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如何?围绕该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随后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和实证方法分别从地区、行业、企业三个层面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最后,为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与绿色发展的“双赢”,探讨了两阶段绿色创新价值链的构建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来看,大部分工业行业处于初级协调和中度协调阶段,其中“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协调度最高;少数工业行业协调度较低,其中“医药制造业”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印刷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另外,从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来看,购买者驱动型行业的协调程度相对集中,主要处于初级协调和中度协调阶段,而生产者驱动型行业的协调度相对分散。(2)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来看,不同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差异较大,东部沿海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全球价值链参与度能够促进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即存在显着的地区内溢出效应,并且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提高亦会对其他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即存在显着的地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具有显着的正向地区内溢出效应和地区间溢出效应,但中、西部地区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仅显着促进了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未对其他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3)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工业行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来看,工业行业整体呈贸易隐含碳赤字,即出口贸易隐含碳大于进口贸易隐含碳,但单位出口隐含碳排放的下降幅度大于单位进口贸易隐含碳的下降幅度,污染贸易条件正在逐渐改善。实证结果显示:基于前向关联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基于后向关联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但在不同的转换变量水平下,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不同。进一步,从不同层次的嵌入水平来看,浅层次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工业行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未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深层次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4)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工业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来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主要途径之一,实证结果显示,外资流入对内资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并且正向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程度的持续性和滞后性。进一步,对于不同区域的企业,外资流入的影响效果不同,东部地区的外资流入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着,中、西部地区的外资流入对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未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另外,对于不同类型行业的企业,外资流入的影响效果也存在差异,与资源类和高耗能类行业相比,机械制造类和轻纺类企业的外资流入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更为显着。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1)基于出口增加值分解框架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拓展到空间维度,以避免低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真实影响;同时,随着网络技术信息的发展,空间相邻和地理距离的限制逐渐弱化,因此,本文同时考虑了劳动力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流动所产生的空间溢出,并构建了综合静态空间因素和动态要素流动因素的嵌套空间权重矩阵,以全方位的捕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2)采用前沿的全球多区域非竞争型投入产出(GMRIO)模型以及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工业行业绿色发展的影响。与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不同,本文在测算出口隐含碳排放时充分考虑进口中间品和国产中间品的异质性,在测算进口隐含碳排放时充分考虑进口品的中间投入结构和污染排放两种系数的异质性,使测算结果更为准确;同时根据中间品在国家之间的流转次数,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分为浅层次简单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和深层次复杂的全球价值链生产活动,更加清晰的揭示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3)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拓展到微观企业层面。本文在测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时考虑非期望产出,基于尽可能细分的四位行业代码划分生产前沿面,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L指数测算了企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基于“拟自然实验”的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与双重差分法(DID)相结合,有效识别了外资流入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净效应。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结论是对前文地区层面、行业层面研究的有效补充,丰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研究。

徐佩[9](2020)在《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现今社会,由于对家具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和木材资源的日益短缺之间的矛盾,导致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不断加强与深化,用绿色环保可循环的竹材对家具进行设计与制作将成为今后家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让人们的眼界不断拓宽,欣赏水平也不断地提高,新旧事物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让以往的家具设计慢慢跟不上人们追求美的脚步,并且国内原竹家具的市场销售量也呈显下降趋势。本文研究目的是在于通过竹材材质的外观特征、物理属性及加工工艺等的研究与分析,单单只让原竹作为一种材料要素,找到原竹家具造型的切入点,再在此基础上探讨原竹家具的现代化设计思路与手法,进而去论证其所形成的创新意义与美学价值,最后总结原竹家具现代化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与设计思路用来指导我的设计实践,为现代风格原竹家具的设计寻找新的出路。本文通过对以原竹为主力材料的现代风格家具的设计进行应用研究,为原竹家具的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向,并且对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设计手法进行归纳,运用一定的方法去探索原竹家具的现代化设计的美学价值与参考意义,整个研究的不同阶段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归纳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类比分析法、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原竹在设计中可以展现出的肌理、质感进行研究以论证原竹具有的肌理、质感表现力,并且原竹具有良好的韧性,使得其产品可以从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处理,展示了原竹作为一种材料可处理的多样性;(2)原竹在设计中具有的构成形态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原竹材料具有气象万千的构成形态表现力;(3)基于原竹材料的材性及构成形态的表现力,分别探讨了可以在材料组合设计手法的基础上使原竹材料材性的优点可以得以凸显,而其局限性可以得到补充,充分发掘各材料的特性,使得多种材料的美感可以互相烘托、互相映衬,组合成具有现代风格的原竹家具;(4)结合其典型的家具设计作品对其材料组合做具体解读,从而得出现代风格家具种材料组合的方法,归纳为三个大块:材料组合中材质的对比、材料组合产生出的新材料和材料组合的几何形态构成,为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应用设计提供借鉴和宝贵的思路,整理归纳出一套现代风格家具设计的美学方法。

杨子纬[10](2020)在《绿色设计理念下的竹集成材办公家具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竹集成材是一种生态环保的绿色材料,其外观形态、物理性能和制造方式决定了它更加符合办公家具的设计与制造。针对当下竹集成材办公家具的设计过度依赖于传统木家具的设计方法,导致其自重过大、生产效率低下、回收利用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从竹集成材基材,家具产品的生产制造、流通使用及回收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了符合绿色属性的竹集成材办公家具所应该满足的要求。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指导,从产品的造型、生产、结构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三种绿色设计方法:1.对竹集成材采用空芯结构板件设计减轻基材自重,对家具产品通过实物减量化和视觉减量化来进行型体减量设计,并通过精确设计得出构件最小尺寸,以此来解决竹集成材办公家具过重问题;2.为实现制造过程的绿色化,以标准化设计来提高生产效率,以模块化设计来满足个性化生产,最终实批量化、个性化生产制造;3.分析了可拆装设计与产品绿色属性的关联性,总结了可拆装结构的三种形式,对竹集成材办公家具进行可拆装结构设计以提高回收利用率。4.使用SimaPro软件对现有竹集成材办公桌和使用本设计研究成果后设计的竹集成材办公桌进行生命周期评价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设计研究成果后产品的绿色属性有明显提高,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切实可行性。

二、木材制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木材制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3.4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5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2.1 相关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库兹涅茨理论
        2.1.3 低碳经济理论
        2.1.4 路径依赖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碳排放测算方法
        2.2.2 碳排放结构分解分析方法
第3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发展和碳排放现状
    3.1 深圳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深圳市工业主要指标分析
        3.1.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增加值总量分析
        3.1.3 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分析
        3.1.4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行业结构分析
    3.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3.2.1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分析
        3.2.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强度分析
        3.2.3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能源结构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结构与碳排放动态演进关系分析
    4.1 PVAR模型的构建
    4.2 实证结果分析
        4.2.1 描述性分析
        4.2.2 平稳性检验
        4.2.3 最优滞后阶数的确定
        4.2.4 广义矩估计(GMM)结果
        4.2.5 稳定性检验
        4.2.6 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
        4.2.7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4.2.8 方差分解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圳市工业行业变化对碳排放的门槛效应分析
    5.1 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
    5.2 工业碳排放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5.2.1 模型变量描述性分析
        5.2.2 平稳性检验
        5.2.3 门槛效应检验
        5.2.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3 深圳市各辖区门槛效应的异质性分析
        5.3.1 门槛效应检验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结构分解
    6.1 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理论分析
    6.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析
        6.2.1 碳排放时间结构驱动因素分解模型构建
        6.2.2 深圳市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解
        6.2.3 深圳市各工业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时序结构分解
    6.3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
        6.3.1 空间结构分解模型的比较与构建
        6.3.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空间结构分解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深圳市工业部门碳减排潜力及路径分析
    7.1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7.1.1 超效率SBM模型的构建
        7.1.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选取
        7.1.3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潜力分析
    7.2 深圳市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7.2.1 深圳市工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7.2.2 深圳市各辖区工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7.2.3 深圳市各工业行业碳减排路径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8.2 相关对策建议
        8.2.1 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8.2.2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
        8.2.3 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
        8.2.4 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
        8.2.5 抓紧落实相关配套政策
        8.2.6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体系
附录
附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2)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范式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概念界定
        1.3.1 高质量发展
        1.3.2 制造业及制造业出口
        1.3.3 出口竞争力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2.1 出口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2.1.1 古典贸易理论
        2.1.2 新古典理论
        2.1.3 新贸易理论
        2.1.4 竞争优势理论
    2.2 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2.1 直接影响因素
        2.2.2 间接影响因素
    2.3 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方式及相关应用研究
        2.3.1 规模竞争力测度指标
        2.3.2 质量竞争力测度指标
    2.4 中国制造业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2.4.1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研究
        2.4.2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的研究
        2.4.3 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和制造业出口的现状研究
    3.1 中国制造业发展概况
        3.1.1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3.1.2 中国制造业现实特征
    3.2 中国制造业出口现状
        3.2.1 中国制造业出口总体情况
        3.2.2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
        3.2.3 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
    3.3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
        3.3.1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冲击
        3.3.2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贸易摩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测度和评价
    4.1 出口规模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4.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4.1.2 贸易竞争力指数
    4.2 出口质量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价
        4.2.1 出口技术复杂度
        4.2.2 垂直专业化指数和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复杂度、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5.1 经济复杂度的测算与评价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技术创新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5.2.2 经济复杂度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5.2.3 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5.3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5.3.1 实证模型构建
        5.3.2 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5.4 实证分析
        5.4.1 实证回归结果及分析
        5.4.2 中介效应的检验
        5.4.3 考虑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垂直专业化水平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1.2 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1.3 两者的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6.2 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6.2.1 实证模型构建
        6.2.2 变量设定及数据处理
    6.3 实证分析
        6.3.1 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6.3.2 面板模型的选择和回归
        6.3.3 结果分析和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以加快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制造业提质升级
        7.2.2 高质量深化国际分工以形成制造业国内国际“良性循环”
        7.2.3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制造业创造高质量的国际发展环境
    7.3 研究创新和未来展望
        7.3.1 研究创新
        7.3.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本文行业分类、中国工业行业分类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对照表
附件2 2019 年中国、美国、日本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按HS1992 分类)
附件3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附件4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贸易竞争力指数(TC)
附件5 1992-2018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PRODY)
附件6 1995-2014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垂直专业化指数(VSS)
附件7 1995-2014年13 个制造业行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木材构造与材性
    1.1 木材形成及分子调控
    1.2 木材细胞壁结构解译
    1.3 细胞壁结构与木材性能的构效关系
2 木材水分及干燥
    2.1 木材水分
    2.2 木材干燥理论
    2.3 木材干燥技术
3 木材保护与改良
    3.1 木材保护与改良基础理论
    3.2 木材保护与改良技术
    3.3 改性材性能与评价
4 木材重组与复合
    4.1 木材重组与复合理论基础
    4.2 木材重组与复合技术
    4.3 木材重组与复合装备
5 木制品与木结构
    5.1 木制品
    5.2 木结构
    5.3 安全与评价
6 木材解离与组装
    6.1 木材纳米解离
    6.2 木材纳米组装与复合
    6.3 先进木质纳米功能材料
7 木材解构及转化
    7.1 木材解构基础
    7.2 木材转化技术
    7.3 木材高值产物与应用
8 结束语

(5)“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研究综述
        1.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的研究综述
        1.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国际贸易的研究综述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2.1 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2.1.1 国际贸易规模相关理论
        2.1.2 国际贸易质量相关理论
        2.1.3 国际贸易竞争力相关理论
    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站位
        2.2.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内涵与意义
        2.2.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规模
        2.2.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质量
        2.2.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竞争力
    2.3 理论框架的构建
        2.3.1 国际贸易规模、国际贸易质量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逻辑关系
        2.3.2 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支撑与经验支撑
    2.4 本章小结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3.1.1 中国木质林产品整体贸易现状
        3.1.2 中国木质林产品分类产品贸易现状
        3.1.3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特点
    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范围界定
        3.2.2 双边贸易流量分析
        3.2.3 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3.2.4 双边贸易互补性关系分析
        3.2.5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存在问题分析
    3.3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五通”建设水平分析
        3.3.1 “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指标体系构建
        3.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五通水平测算
    3.4 本章小结
4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及潜力评估
    4.1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
        4.1.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4.1.2 研究国家选取及数据来源
        4.1.3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4.2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4.2.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构建
        4.2.2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4.2.3 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
    4.3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提升潜力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分析
    5.1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测度
        5.1.1 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测算方法选取
        5.1.2 研究国家选取及数据来源
        5.1.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测算结果及相关分析
    5.2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定
        5.2.2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5.2.3 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
        5.2.4 影响机制讨论
    5.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提升潜力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6.1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6.1.1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经验及理论综述
        6.1.2 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6.1.3 研究国家选取
        6.1.4 木质林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评价
        6.1.5 木质林产品分类国际竞争力评价
    6.2 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
        6.2.3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政策启示
    7.1 完善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
    7.2 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7.3 打造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多元化木质林产品市场结构
    7.4 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设计学语境下的《诗经》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诗经》的版本及时间、地域判定
        一、《诗经》成书的断代问题与存疑
        二、《诗经》版本及历代校注
        三、《诗经》所涉主要地域划分
        (一)十五“国风”
        (二)二“雅”
        (三)三“颂”
第一章 《诗经》与两周设计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诗经》时代其他古籍与文字中的早期设计思想
        一、两周与诸子手工艺思想
        (一)《洪范》
        (二)《尚书》
        (三)《周易》
        (四)《道德经》
        (五)《论语》
        二、两周民间手工艺思想
        (一)《山海经》
        (二)《周礼》
        三、先秦手工艺书籍
        四、先秦文字中的造物现象
    第二节 《诗经》时代的造物环境
        一、较为发达的先秦大农业体系
        (一)生产组织方式
        (二)两周主要农具
        (三)百姓生活资料的多样来源
        (四)田亩管理与国家道路建设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构架初现
        (一)《诗经》时代形成的手工业构架
        (二)《诗经》时代的“三造四作”
        (三)两周手工业构架的发展特征
        三、“官作设计”与“民物设计”的文化分野
        (一)“官作”与“民物”
        (二)《诗经》时代的“官作设计”与“民具设计”
        (三)“官作设计”与“民具设计”的关系
    第三节 《诗经》中的社会生活与民俗民情
        一、《诗经》中的衣食住行
        二、《诗经》中的典礼、祭祀与祝告活动
        三、《诗经》中的恋爱与婚姻活动
第二章 《诗经》中的器物分类
    第一节 服饰
        一、《诗经》中的纺织作物
        二、《诗经》中的纺织工具与工艺
        三、《诗经》中的各种衣裳
        四、服饰的构件及其功能
    第二节 生活器具
        一、食器、饮器与炊具
        (一)餐饮器具之制材
        (二)餐饮器具的制造工艺
        (三)《诗经》中的餐饮器具
        (四)《诗经》餐饮具中的奢侈现象
        二、营造与室内陈设
        (一)《诗经》中的建材
        (二)《诗经》中的城市规划
        (三)《诗经》中的房屋营造与室内陈设
        (四)《诗经》中的建筑结构
        三、首饰与随配饰物
        (一)首饰、随配饰物之材料
        (二)玉器加工工艺
        (三)《诗经》中的首饰与随配
        (四)首饰、随配之样式
        四、乐器与文玩
        (一)乐器、文玩之材料
        (二)《诗经》中的乐器与文玩
        (三)装饰造型精美的乐器
        (四)两周乐舞
    第三节 生产工具
        一、各类工具之材料
        二、农具
        三、狩猎工具
        四、两周工具发展水平
    第四节 兵器
        一、兵器之材料
        二、《诗经》中的攻击兵器
        三、《诗经》中的防御兵甲
        四、《诗经》中的兵器配件与配饰
    第五节 舟舆
        一、先秦造船材
        二、舟舆结构与工艺
        三、《诗经》中的舟舆
        四、《诗经》中的车马装饰
第三章 《诗经》中的造物审美
    第一节 《诗经》反映的时代造型特征
        一、西周中后期出土墓葬中的列鼎制度
        二、《诗经》中青铜器的造型与工艺
        三、《诗经》时代器具造型特征
    第二节 《诗经》反映的时代纹案特征
        一、十二章纹与早期神兽纹
        二、《诗经》中的画缋与刺绣
        三、《诗经》时代装饰纹案特征
    第三节 《诗经》反映的时代用色特征
        一、“三统”与“五德”—中国古代王室用色准则
        二、《诗经》中的多重色彩
        三、《诗经》时代用色特征
第四章 “《诗经》时代”的手工业特征
    第一节 礼制化的官作设计规范
        一、程式化的简化纹案
        二、标准化的礼器造型
        三、庄严肃穆的使用规则
    第二节 造物为人的民物设计思想
    第三节 厚积“待发”的造物变革成就
结论
附录一 :《诗经》文本中服饰相关内容
附录二 :《诗经》文本中餐具、饮具、厨具等相关内容
附录三 :《诗经》文本中营造与装修、家具等相关内容
附录四 :《诗经》文本中首饰与随配等相关内容
附录五 :《诗经》文本中乐器文玩等相关内容
附录六 :《诗经》文本中使用兵器相关内容
附录七 :《诗经》文本中舟舆相关内容
附录八 :《诗经》文本中祭祀仪式相关内容
附录九 :《诗经》文本中大农业相关内容
附录十 :《诗经》文本中农业为手工业提供材料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人工林小径级珍贵材家具产品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小径材的材性研究现状
        1.3.2 小径材的应用研究现状
        1.3.3 小径材利用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小径级珍贵材物性与家具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2.1 人工林小径级珍贵材的物性分析
        2.1.1 小径材的定义、特征及加工性能
        2.1.2 常见人工林小径级珍贵材的特性
    2.2 小径级珍贵材物性与家具造型设计
        2.2.1 径级大小与家具零部件形态设计
        2.2.2 旋曲性能与家具整体形态设计
        2.2.3 肌理特征与家具材质搭配设计
    2.3 小径级珍贵材物性与家具结构设计
        2.3.1 大幅面拼板形式与结构
        2.3.2 曲直线型的榫卯结构
        2.3.3 各种连接件的接合
    2.4 小径级珍贵材物性与家具装饰设计
        2.4.1 较小径级与花格装饰
        2.4.2 弯曲性能与线型装饰
        2.4.3 边角原料与寄木细工
    2.5 小结
3 小径级珍贵材家具产品设计策略与设计实践
    3.1 小径级珍贵材家具产品设计策略
        3.1.1 小径级珍贵材家具设计理念
        3.1.2 小径级珍贵材家具设计原则
        3.1.3 小径级珍贵材家具设计方法
        3.1.4 小径级珍贵材家具设计流程
    3.2 小径级珍贵材新中式风格家具产品设计实践
        3.2.1 新中式家具的内涵和风格特征
        3.2.2 新中式风格卧室家具设计背景
        3.2.3 小径级珍贵材新中式风格家具设计思路
        3.2.4 小径级水曲柳新中式风格家具设计方案
        3.2.5 小结
    3.3 小径级珍贵材其他风格家具产品设计实践
        3.3.1 小径级柚木美式风格家具设计方案
        3.3.2 小径级榉木简约风格家具设计方案
    3.4 小结
4 小径级水曲柳新中式风格家具产品的应用研究
    4.1 小径级水曲柳新中式家具产品设计优化
        4.1.1 评审反馈
        4.1.2 优化方案
    4.2 小径级水曲柳新中式家具产品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
        4.2.1 企业现有生产工艺技术现状分析及改进
        4.2.2 备料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4.2.3 机加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4.2.4 涂装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4.3 小径级水曲柳新中式家具产品生产成本核算
        4.3.1 主材用量核算
        4.3.2 完全成本核算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建议
        5.3.1 研究局限
        5.3.2 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双人床三视图
附录B 床头柜三视图
附录C 衣柜三视图
附录D 六屉柜三视图
附录E 衣帽架三视图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进入新阶段
        1.1.2 经济新常态下绿色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
        1.1.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日益成为焦点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研究
        2.1.1 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和治理模式
        2.1.2 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
    2.2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
        2.2.1 绿色发展的内涵
        2.2.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
    2.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2.3.1 国际贸易的生态环境效应分解
        2.3.2 贸易隐含污染研究
        2.3.3 国际产业转移的生态环境效应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中国绿色发展的协调关系分析
    3.1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1 中国整体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2 中国各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的协调度模型
        3.2.1 模型的构建
        3.2.2 综合指标体系构建
    3.3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协调关系分析
        3.3.1 全球价值链嵌入与绿色发展综合指数分析
        3.3.2 整体协调度时间序列分析
        3.3.3 协调程度的行业异质性分析
        3.3.4 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下的协调度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级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
    4.1 省级地区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
    4.2 省级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4.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省级地区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3.1 影响机理分析
        4.3.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以及数据说明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工业行业绿色发展的影响
    5.1 工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
    5.2 工业行业贸易隐含碳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5.2.1 工业行业贸易隐含碳的测算
        5.2.2 工业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5.3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工业行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5.3.1 理论机理分析
        5.3.2 模型构建
        5.3.3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5.3.4 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FDI视角
    6.1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产业转移
    6.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FDI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6.3 全球价值链下FDI对企业绿色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模型的构建
        6.3.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6.3.3 测算结果分析
        6.3.4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球价值链下两阶段绿色创新价值链的建构
    7.1 绿色创新价值链的理论基础
        7.1.1 创新价值链理论
        7.1.2 绿色创新理论
    7.2 全球价值链下的绿色创新价值链构建
    7.3 全球绿色创新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
        7.3.1 创新补偿效应
        7.3.2 节能减排效应
        7.3.3 价值链升级效应
    7.4 全球绿色创新价值链攀升战略
        7.4.1 由被动嵌入向主动构建转变
        7.4.2 构建差异化的地区嵌入模式
        7.4.3 不同价值链驱动类型下的攀升路径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竹制家具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原竹制品研究现状及分析
        1.2.3 材料选择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研究目的以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 原竹材性研究
    2.1 原竹的外观表现特征
        2.1.1 原竹的色彩及其表现
        2.1.2 原竹的肌理、质感及其表现
    2.2 原竹的物理特性
    2.3 原竹的处理工艺
        2.3.1 原竹的加工工艺
        2.3.2 原竹的结构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竹在设计中的使用形态及构成表现
    3.1 原竹的使用形态
    3.2 原竹作为“直线”的表现及其构成
        3.2.1 原竹直线元素的表现
        3.2.2 原竹直线元素的构成
    3.3 原竹作为“曲线”的表现及其构成
        3.3.1 原竹曲线元素的表现
        3.3.2 原竹曲线元素的构成
    3.4 原竹曲直结合的表现及其构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风格家具设计中的原竹材料的应用
    4.1 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应用现状
    4.2 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应用优化
        4.2.1 材料组合对原竹家具色彩及纹理表现的优化
        4.2.2 材料组合对原竹家具结构表现的优化
        4.2.3 材料组合对原竹形态表现的优化
        4.2.4 材料组合对原竹家具功能表现的优化
        4.2.5 材料组合对原竹缺陷的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风格家具中材料组合研究
    5.1 现代风格家具的材料组合
        5.1.1 材料组合中材质的对比
        5.1.2 材料组合产生出的新材料
        5.1.3 材料组合的几何形态构成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实践应用
    6.1 设计实践案例一:“绿野仙踪”氛围灯具设计
        6.1.1 创意来源
        6.1.2 概念设计
        6.1.3 效果图展示及设计说明
    6.2 设计实践案例二:“竹·迷藏”系列家具设计
        6.2.1 创意来源
        6.2.2 概念设计
        6.2.3 效果图展示及设计说明
    6.3 设计实践案例三:“追竹时间”挂钟设计
        6.3.1 创意来源
        6.3.2 概念设计
        6.3.3 效果图展示及设计说明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专利成果
致谢

(10)绿色设计理念下的竹集成材办公家具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2 竹集成材办公家具产品绿色属性分析
    2.1 绿色设计理念与绿色产品
    2.2 竹集成材基材是满足产品绿色属性的基础
        2.2.1 竹集成材的资源属性
        2.2.2 竹集成材的环境属性
        2.2.3 竹集成材的物理属性
        2.2.4 竹集成材的品质属性
    2.3 实现绿色生产是满足产品绿色属性的关键
        2.3.1 环境污染最小化
        2.3.2 制造环境健康化
        2.3.3 制造技术绿色化
        2.3.4 工艺系统生态化
    2.4 流通、使用、回收环节中的绿色属性分析
        2.4.1 实施绿色运输方案
        2.4.2 使用环节的绿色设计
        2.4.3 实现产品绿色回收
    2.5 竹集成材办公家具产品现状分析
        2.5.1 模仿实木家具设计导致产品自重过大和资源浪费
        2.5.2 生产制造技术落后导致的效率低下和污染
        2.5.3 可拆装回收利用率低导致的生命周期缩短
    本章小结
3 针对基材属性的产品减量化精确设计
    3.1 覆面空心结构板件设计
        3.1.1 框架的尺寸结构
        3.1.2 覆面材料的选用
        3.1.3 板件结构设计
    3.2 产品减量化设计
        3.2.1 实物减量化
        3.2.2 视觉减量化
    3.3 精确设计下的构件强度核校
    3.4 减量化设计方案
        3.4.1 方案构思
        3.4.2 设计图
        3.4.3 效果图
        3.4.4 减量化设计方法的应用
    本章小结
4 实现绿色制造的关键设计技术
    4.1 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标准化设计
        4.1.1 材料规格标准化
        4.1.2 零部件标准化
        4.1.3 产品结构标准化
        4.1.4 工艺设备标准化
    4.2 为满足个性需求的模块化设计
        4.2.1 模块化对生产制造的影响
        4.2.2 办公家具模块设计
        4.2.3 办公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详解
    4.3 适合绿色制造的产品设计案例
        4.3.1 方案构思
        4.3.2 设计图
        4.3.3 效果图
    本章小结
5 便于维护和回收的可拆装结构设计
    5.1 可拆装设计与产品绿色属性的关联性
        5.1.1 使制造更加便捷
        5.1.2 降低运输成本
        5.1.3 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5.1.4 适度报废
    5.2 可拆装结构分析
        5.2.1 部件与零件的可拆装
        5.2.2 部件与部件的可拆装
        5.2.3 部件与整体的可拆装
    5.3 可拆装设计案例
        5.3.1 可拆装办公桌
        5.3.2 可拆装办公椅
    本章小结
6 家具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对比分析
    6.1 研究对象
    6.2 研究目标
    6.3 数据收集
        6.3.1 生产阶段
        6.3.2 使用阶段
        6.3.3 废弃阶段
    6.4 影响评价
        6.4.1 二者的生命周期评价
        6.4.2 二者生命周期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方案设计图
附录B 整体效果图
附录C 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木材制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工业部门碳排放及减排路径研究[D]. 周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 黄智. 广西大学, 2021(12)
  • [4]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新进展全文替换[J]. 吴义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01)
  • [5]“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D]. 吴天博.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6]设计学语境下的《诗经》解读[D]. 陈圣鋆.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7]人工林小径级珍贵材家具产品设计与应用研究[D]. 姚微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8]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D]. 崔兴华. 华侨大学, 2020(12)
  • [9]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应用研究[D]. 徐佩.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绿色设计理念下的竹集成材办公家具设计研究[D]. 杨子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木制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