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滨海区功能区划初探

连云港市滨海区功能区划初探

一、连云港市海岸带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张继伟,陈凤桂,温瑞,高宇[1](2021)在《基于GIS的海口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岸带空间资源的利用将呈现多样化的特征。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可以优化海岸带空间资源配置,统筹协调海岸带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是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文章针对海岸带空间的特殊性,构建指标体系,对海口海岸带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探讨海口海岸带空间适宜功能类型,并基于GIS技术进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海口海岸带主要功能空间类型为旅游娱乐空间、城镇建设空间、农林渔牧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其面积占比分别为16.84%、21.18%、22.54%、35.77%。其中生态保护空间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海口市东部片区的东寨港。

应紫敏[2](2020)在《宁德市海岸带水产养殖区的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海岸带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独特生态过渡带,是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例如海鲜、海岸带防护和减少海洋灾害、提供生态旅游和休闲服务等,是典型的具有高生产力和高价值、动态变化的区域。随着世界人口2050年预计达到97亿及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海岸带水产养殖有望缓解人类未来巨大的食物和优质蛋白需求。在此背景下,海岸带水产养殖近年来发展迅猛。然而,剧烈而无序的海岸带水产养殖活动增加使海岸带生态系统处于严重污染和退化的风险中,例如侵占海岸带湿地、污染海岸带水质等。这些潜在风险都将对海岸带可持续渔业经济的发展形成巨大挑战。因此,阐明海岸带水产养殖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有助于形成有序规范的海岸带水产养殖管控方案,对最终促进海岸带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以拥有良好水产养殖基础的福建省宁德市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基于2003、2010和2016年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分别研究了不同时期的宁德市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和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宁德市海岸带总体景观格局和海岸带水产养殖景观格局。此外,本文还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定量分析了影响宁德市海岸带水产养殖面积增长和衰减的主要驱动因素。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在2003-2016年期间,宁德市海岸带的建设用地和林地的面积在持续高速增加,而裸地和耕地的面积在持续减少,且这四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强度都在趋缓。就整体而言,2003-2010年期间的海岸带整体景观变化强度大于2010-2016年。这主要是由2003-2010年期间的建设用地、裸地和农田相对更剧烈的变化引起的。在2010-2016年期间,区域内的建设用地和海岸带水产养殖向海洋发展的趋势显着增强。海岸带水产养殖逐步从陆地内扩张转为向海洋大面积扩张。在此期间,海岸带水产养殖增长的主要来源分别是水体、农田和建设用地,衰减的面积则主要用于建设用地、水体和农田。(2)在2003-2016年期间,宁德市海岸带水产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人工虾塘增速最快,蛏式养殖塘次之,农田式养殖塘则进入衰减状态。其中,人工虾塘的面积增加了496.2%,养殖面积从2003年的0.5km2增长到2016年的3.1km2,蛏式养殖塘的面积增加12.2%,养殖面积从2003年的68.8km2增长到77.1km2,而农田式养殖塘的面积减少25.8%,养殖面积从21.9km2减少到15.8km2。(3)在2003-2016年期间,宁德市海岸带总体景观格局向着异质性和分散性增强的方向发展。其中,海岸带水产养殖的景观格局中在整个区域中占用空间变得更突出,同时形状变得更复杂和不规则,这反映出宁德市海岸带水产养殖强度在此期间不断加强,同时也在变得更分散,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进行水产养殖活动的渔户在增长。(4)在2003-2016年期间,人类活动是改变海岸带水产养殖土地利用方式的主要驱动因素。本研究中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初始海岸带养殖斑块面积是影响海岸带养殖面积增长和衰减的最大驱动因素。其中,海岸带养殖增长模型显示初始海岸带养殖斑块面积越大的地方,新增加的海岸带水产养殖面积越大。此外,离最近初始海岸带养殖斑块距离、离最近初始海岸线距离、离最近新建港口距离和离最近初始道路距离越远,海岸带水产养殖的面积增长就越大。海岸带养殖衰减模型显示初始海岸带养殖斑块面积越大的区域,其衰减的面积会越大。此外,离最近初始道路离越远,海岸带养殖的面积衰减就越大。离最近新建工厂距离和离最近新建道路距离越近,海岸带养殖的面积衰减就越大。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制定合理的海岸带土地利用规划,减少海岸带水产养殖对农田和水体的破坏性侵占,并最终促进海岸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

王曼曼,张宏艳,张有广,林明森,宫鹏[3](2020)在《近39年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分析》文中认为长三角海岸带是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剧烈相互作用的典型区域,在沿海开发逐渐深化与政策助推背景下,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加剧,已成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热点区,分析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过程对推动长三角沿海发展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80-2018年5期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采用桑基图、年变化率、动态度及核密度分析方法,揭示了近39年来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在数量结构、空间形态、重点地类集聚及海陆梯度变化规律等方面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 2018年长三角海岸带基底景观由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构成,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86%,呈现出北耕南林、建设用地呈散团式镶嵌其中的空间格局。(2)近39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系统在数量结构和空间形态上变化各异,其中,在数量结构上整体呈现耕地持续平稳减少、建设用地持续快速增加、林地波动式微弱减少、草地和水域波动式微弱增加的发展趋势,且历经围填海开发面积累计达2 161.01 km2;在空间形态上主要呈现出建设用地斑块遍地开花并伴随局部爆炸式扩张、耕地斑块逐渐缩减且趋于破碎化、江苏和上海东部以及杭州湾沿岸围填海开发形成明显湿地景观的演变态势。(3)重点针对建设用地和湿地开展空间集聚演变特征分析,其中,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呈小而散且扩张集聚度呈持续增强趋势,形成由"单中心"趋向"多中心"空间集聚格局;滩涂资源呈现数量少、斑块小且分布散的特征,总体呈减少趋势,各时期扩展热点区及缩减热点区地处县市各异。(4)在距离海岸线20 km范围内,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现明显的建设用地趋海及海洋用地趋陆的变化规律,且江苏、上海及浙江沿海地带的各地类动态度海陆梯度变化规律各异。

张旭[4](2020)在《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分区研究 ——以海口海岸带为例》文中指出海岸带是陆海交接的过渡地带,拥有最为优越的资源种类与环境条件。然而,随着海岸带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增多,导致海岸带开发出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统筹平衡海岸带空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本世纪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海岸带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是实现陆海统筹的重要举措,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海岸带地区陆海统筹的空间范围尚缺少系统的划分,相关分区更着重于陆域开发空间需求的配置,较为忽视海域空间的影响。其次,陆海统筹作为本世纪沿海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对于海岸带地区陆海统筹的基本理论的应用探索仍然较少,所以理解陆海统筹的内涵,探讨海岸带空间分区基本理论及方法也极为必要。因此,本文以海岸带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为背景,基于陆海统筹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方法。研究选择海口海岸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探讨了陆海统筹理论在海口海岸带空间分区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海口海岸带空间适宜功能为旅游娱乐、港口码头、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农林渔牧、其他空间6种类型,其中旅游娱乐空间主要分布在西部片区,城镇建设空间分布在中心城区,东部片区主要为农林渔牧空间与生态保护空间。另外海口海岸带虽然目前生态空间面积较大,但总体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东部片区的东寨港,建议未来在维持现有生态空间的基础上,加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沿南渡江两岸和沿海岸线的带状生态公园建设,保护河流入海口、沙滩、基岩海岸、自然岬湾、泻湖、红树林等海岸带资源;另外海口海岸带东部片区沿岸生态环境质量优越,生产条件较好,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以农林渔牧功能为主,建议逐渐转变现有开发功能类型,逐步退耕还塘,提高陆海空间资源利用配置效率,增强陆海空间生产和服务功能,实现海岸带资源的高效利用。

谢颖[5](2020)在《陆海统筹战略下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陆海统筹的深入推进已成为我国沿海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十九大后,陆海统筹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沿海城市在统筹陆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内容时,受到区划壁垒的严重约束。对于许多沿海城市来说,如何有效地破除城市转型发展所面临的行政壁垒,成为推动陆海统筹战略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关于陆海统筹中行政区划的研究成果皆比较少,且局限于对单个沿海城市区划调整的案例研究,缺乏从陆海统筹战略全局角度对沿海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进行系统性思考。基于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理论基础上,通过陆海统筹战略实施以来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案例的系统梳理和规律总结,明晰区划调整与陆海统筹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机理,并试图对我国下一步陆海统筹战略推进中的区划调整对策给出科学建议。研究首先从陆海统筹战略的六个重点领域——沿海城市功能升级、统筹陆海空间布局、统筹推进陆海资源管控、统筹陆海产业的发展、统筹完善陆海管理体制、统筹推进陆海对外开放,分别探讨了陆海统筹与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的互动机理;紧接着,选取陆海统筹战略驱动下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最后,分析了我国陆海统筹战略下沿海城市政区优化的需求,提出相对应的建议。研究得出的核心结论:一是陆海统筹战略对沿海城市政区调整影响机制研究尚存不足;二是我国陆海统筹战略与沿海城市的区划调整互动体现出鲜明规律性;三是我国沿海城市围绕陆海统筹战略的区划调整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四是陆海统筹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离不开沿海城市区划调整的密切配合。下一步应该明确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处理好部分城市在海洋经济发展、海岸带生态修复、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海岸带管理改革、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面临的区划阻碍。这些研究对于我国陆海统筹战略的顺利实施、沿海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孙磊[6](2020)在《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生存的必要资源。其中沿海滩涂资源尤为重要,在滩涂和近岸海域开展围填海工程建设一直是沿海地区缓解用地紧张、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式。人类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围填海常对原有岸线进行截弯取直,使海岸线长度变短,改变了沿岸的部分地形,改变了区域的潮流运动特性,引起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变化,围填海工程占用了大面的水体,减少了纳潮量,降低了海水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围填海、养殖活动、港口建设、交通运输等高强度的开发活动,给近岸海域带来了环境压力,同时近海是受陆域排放污染物最大的区域,各种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体,使近海区域的水体环境质量呈现恶化的趋势。海洋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能够容纳大量污染物,在不会造成海洋环境不可承受的影响的前提下,海洋能够容纳的污染物量即为海洋环境容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当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超出了海洋环境容量能够承受的上限值,海洋环境与海洋功能将遭到破坏,甚至难以恢复。科学合理地确定海洋环境容量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开敞型海湾的特点,立足于实际,通过搜集实测的地形和水文数据,污染调查,分析官方发布的水质数据以及海水养殖数据。结合Delft 3D软件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海州湾的潮流动力特征、海域水环境现状及分布特征、河口水质环境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条件。建立潮流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扩散模型,根据实测水文资料进行模型验证,并确定了响应系数与分担率。运用箱式模型法与分担率法来分别计算出了大范围的海州湾海域的海洋环境容量和小范围的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变化机理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海州湾海域2016年比2006年平均水深增加4.6cm;研究区2016年比2006年海域面积减少34.93 km2;研究区的海水体积2016年比2006年减少0.31725 km2。海州湾水体交换量由2006年的59.1825亿m3/天减少为2016年的55.575亿m/天,减少了 3.6075亿m3/天。海州湾湾内COD浓度2006年为1.39 mg/l,2016 年增加为 1.63 mg/l;湾外 COD 浓度 2006 年为 1.205 mg/l,2016年为 1.4 mg/l。(2)2016年海州湾海域COD环境容量比2006年总计减少2765.0吨。其中静态剩余环境容量大幅减少,减少2948.44吨,占减少总量的106.63%;动态环境容量略有增加,增加值为183.35吨,占减少总量的-6.63%。(3)2006-2016年围填海引起的地形变化和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使海州湾海域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198:0.802。其中,地形和水环境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16:0.84;对动态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408:1.408。湾内水环境质量下降对环境容量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大,对海域环境总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影响的4.05倍,其中湾内水质恶化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的5.25倍,湾内外水质差值增加将造成动态环境容量的增加,而围填海造成的净纳潮量减少导致动态环境容量减少,两者影响率绝对值为3.45倍。(4)海州湾近岸河口区5个入海河口 2006年实际排放总量为102.353吨/天,2016年为76.590吨/天;2006年理论环境容量为114.571吨/天,2016年为81.410吨/天;2006年剩余环境容量为12.218吨/天,2016年下降为4.82吨/天。(5)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年地形和入海排污量变化使近岸河口区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363:0.637。入海排污量对环境容量变化的作用相对较大,平均为围填海影响的1.75倍。围填海对近岸河口区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主要通过近岸围填海工程叠加影响潮流动力场结构,进而影响水动力扩散输移能力,改变环境容量的大小。入海排污量对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影响表现为正相关。(6)海州湾2006-2016年近岸河口区COD实际排放量、理论环境容量与剩余环境容量的变化与对应关系错综复杂。实际排放量大的河口对近岸河口区理论环境容量大小起决定作用,是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的重点,也是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点区域。入海排污量减少将导致理论环境容量降低,但实际排放量与环境容量变化没有明确的正向或负向相关性。(7)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平均值为98吨/天,平均为3.88吨/(天*km2);海域ECD平均值为1186.56吨/天,平均为1.17吨/(天*km2)。河口区的单位面积环境容量大于海域环境容量。水文动力条件是海域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基本驱动力,但海域环境容量大小主要受湾内外水质差值控制,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大小受入海排污量的值、入海排污量变化的幅度和围填海工程的影响这三者叠加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是拓展了海洋环境容量研究的空间和时间边界。(1)构建了开敞型近岸海域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体系,并据此完成了海州湾2006-2016年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容量及其变化研究。分别利用箱式模型和分担率法计算了海州湾2006年与2016年海域环境容量与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并分析揭示了环境容量变化特征。(2)揭示了海域和近岸河口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与机理,计算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对比研究了海州湾2006年和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十年间环境容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和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叠加累积作用,最终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亓军红[7](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龙鑫玲[8](2019)在《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海岸带自然资源丰富,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反映海岸带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压力下的可承受能力和支持水平。开展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能够为海岸带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对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深圳市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大量人口和企业进入深圳市大鹏新区,使得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目前已有学者对大鹏半岛海岸地貌、植被、近岸渔业资源状况、湿地修复、水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大鹏湾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有关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探明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大鹏半岛海岸带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开发提供依据。本研究参考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技术方法(试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现状和承载力研究的需要,选取海洋空间资源、沙滩资源、沿岸海域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内容,对其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如下:(1)大鹏半岛海洋空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岸线开发强度较为适宜,海域开发强度处于超载状态,围填海强度较小。非自然状态的岸线长度占46.33%,岸线开发强度(S1)为0.767,岸线开发强度较为适宜。海域内交通运输用海和渔业用海面积较大,海域开发强度(S2)为0.505,海域开发强度处于超载状态。截至2015年,坝光围填海强度指数为0.081、大鹏澳围填海强度指数为0.291,大鹏半岛综合围填海强度指数(Q)为0.193,围填海强度较小。(2)大鹏半岛沙滩承载力处于可载状态。评价的53个沙滩中自然资源质量得分平均值为57.98,因多数沙滩规模较小,自然资源条件较差;环境质量得分平均值为80.59,沙滩环境质量良好;配套服务质量得分平均值为51.22,交通质量平均百分比得分为46.88,旅游服务质量总体较差。综合自然资源条件、环境质量、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结果,大鹏半岛沙滩多数为原始沙滩,沙滩总体开发程度低,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沙滩承载力总体处于可载状态。(3)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已临界超载。本文采用2016年数据与近3年(20132015年)数据比较、2016年数据与近4年(20122015年)数据比较两种方法,对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均为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游泳动物指数呈下降趋势、鱼卵仔稚鱼指数显着下降,渔业资源承载力临界超载。(4)大鹏半岛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为海洋环境承载力呈现超载状态,海洋生态承载力为临界超载。2015年近岸海域水质达标面积为211.452 km2,其海洋环境承载指数(E1)为74.35%,海洋环境承载力呈现超载状态。研究海域浮游动物变化指数为41.56%,大型底栖动物变化指数为30.79%,海洋生态综合承载指数(E2)为2,海洋生态承载力为临界超载。(5)大鹏半岛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典型生境植被(红树林)面积变化率(Ev)为-0.068,红树林生境生态质量状况得到改善。海洋生态保护对象(珊瑚礁)覆盖度变化率为8.26%,珊瑚礁生态质量状况呈退化趋势。利用“短板效应”法,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临界超载。(6)综合海洋空间资源承载力、沙滩承载力、渔业资源承载力、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和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承载力评价结果对其进行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部分权重,海岸带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指数为2.01,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

牟青[9](2019)在《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连云港为例》文中指出面对当前海洋开发引起的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在充分吸取现有陆地及海洋空间规划与开发的经验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编制海洋空间规划,引导海洋空间的保护与有序利用,实现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的国内外空间规划与海洋空间规划的概念、方法、发展历程、主要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概括主要的海洋空间规划步骤为确定研究区域,划分基本调查单元,调查研究区内用海活动、海洋生态系统特征等并将各类信息叠加处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运用情景分析法,并广泛调查公众意见确定方案。选定空间叠置分析法与指标体系法为主要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跨学科研究来规划海洋空间。基于自然地域分异理论、地域功能及规划理论、协作规划理论、空间数据及相关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构建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理论体系,规定省级以下海区为小尺度海洋空间,一般以市县级为单位。确定主要的规划方法与流程为以自然条件为基础,以环境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为核心,通过对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及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选划开发利用区与保留区,自上而下进行分区判断,再结合开发利用现状,自下而上判断分区合理性并进行调整,最终按照具体功能将相同区域集合统一,完成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具体划分从关键生态区域识别、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与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三个层级进行。首先,通过识别国家管控区域、自然岸线及潮间带、河口湿地等关键生态区域确定生态保护区;其次,建立环境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赋权法,从水环境质量、沉积物环境质量、生态状况、渔业资源四方面评价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同时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从交通条件、区位优势、开发聚集度、与保护区关系、与自然岸线关系五方面评价海洋开发适宜性;最后,综合两种评价结果区分生态保护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并重点对渔业资源、港口资源、旅游资源进行资源开发评价与分区。选取连云港海域作为海洋空间规划方法的应用实例。首先,通过关键生态区域识别确定两处保护区核心区、三处保护点、领海基点海岛、五处自然岸线潮间带、河口湿地等共11处生态保护区。其次,基于连云港海区共40个监测站位的生态数据,通过指标计算与评价得到连云港海区的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当地海域总体呈中等至良好水平,仅区域内埒子河口至灌河口区域的近岸海域表现最差。再者,通过构建连云港海区的共1121个千米网格,按照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与评价连云港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结果显示,连云港海域的开发利用适宜性整体较高,呈现出大致平行于海岸线的走势,向海逐渐变差,其中开发利用适宜性最好的区域集中在徐圩港区周边。综合考虑承载力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结果,本文将连云港分为开发利用区、弱开发利用区、限制开发利用区、保留区与生态保护区。在整个区域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连云港两季各54个渔业资源调查站位的实测数据插值,分析连云港渔业资源分布状况,并将资源密集的地区划为开放式农渔业生产区;利用港口资源、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选定港口岸段、旅游区域进行单种资源开发评价。结合连云港的开发利用现状,本文将海域细分为海洋保护区、重要生态区、整治修复区、开放式养殖区、高涂养殖区、农渔业生产区、港口航运区、旅游休闲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共十种空间。从结果的面积占比来看,本文提出的海洋空间规划方法所得的连云港分区具有科学性和均衡性,有利于当地全方位多层次的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以市县为单位的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是协调沿海地区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工具和决策依据。现有的海洋类空间规划主要以省辖海域为规划范围,对海洋环境生态及资源的评价和划分难以细化,指导性相对较差。本文在理论可行、数据可得、方法得当的前提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理论体系,并具有广泛适用性与可行性。能够引导空间资源合理配置,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种思路,并在市级海域应用实践,有利于实现空间的有序开发与保护,统筹协调各方面的海洋空间需要和优化海洋资源开发保护的空间布局。对于规范海洋开发、整治修复生态敏感地区、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小尺度视角见微知着,对我国大范围自上而下的海洋空间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对海洋区域的精确分区提供一定的方法依据,对完善我国海洋空间规划研究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刘彬[10](2018)在《江苏海洋文化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各国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激烈竞争的背后是海洋文化的竞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沿海省市区都加紧了对海洋文化的研究。本文以江苏海洋文化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为题,选取江苏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文献,界定文化、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等相关概念。再基于文化区、地方性、文化景观、人地关系等地理学基本理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走访调查搜集数据资料,运用比较分析和多学科综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江苏海洋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经济性、独特性、传承性、政治性和半开放性等特点。江苏海洋文化的空间分布较广,大体上以所在地级市的市区为中心,呈现沿海沿江分布的特点。由于各地自然环境、产业经济、历史演变和战略政策的差异,文化资源的特征和分布也各有不同。历史悠久的县市文化资源的数量多于形成时间晚的地区;经济发达的县市文化资源的开发程度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最后再结合江苏海洋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意义、背景、现实情况,就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战略、品牌战略和人才战略三条发展建议。希望能为江苏海洋文化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帮助。

二、连云港市海岸带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云港市海岸带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海口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技术路线
    1.2 模糊综合评价
        1.2.1 指标体系
        1.2.2 指标分析
        1.2.3 指标权重
        1.2.4 评价模型
    1.3 三维魔方分类
2 案例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海口海岸带指标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海岸带模糊综合评价
        2.4.2 海岸带空间功能类型
        2.4.3 海岸带功能空间分区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2)宁德市海岸带水产养殖区的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2.1 海岸线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2.2 海岸带遥感解译方法研究进展
        1.2.3 海岸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1.2.4 海岸带土地利用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3 海岸带水产养殖研究进展
        1.3.1 海岸带水产养殖及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1.3.2 海岸带水产养殖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数据准备
    2.1 海岸带范围的划定
    2.2 研究区域
    2.3 区域概况
        2.3.1 自然环境概况
        2.3.2 社会经济概况
        2.3.3 水产养殖概况
    2.4 数据获取
        2.4.1 遥感影像数据
        2.4.2 辅助数据
    2.5 数据预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海岸带遥感解译
        3.1.1 遥感分类方法
        3.1.2 面向对象的海岸带土地分类方法
        3.1.3 分类体系与解译标志
        3.1.4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3.2 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3.2.1 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
        3.2.2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模型
    3.3 驱动因素分析方法
4 宁德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分析
    4.1 宁德市海岸带土地利用特点
        4.1.1 宁德市海岸带土地利用时空特征
        4.1.2 宁德市海岸带海岸带养殖时空特征
    4.2 宁德市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1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
        4.2.2 土地利用转换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宁德市海岸带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5.1 景观格局指数选择
    5.2 宁德市海岸带总体景观格局分析
    5.3 宁德市海岸带海岸带养殖景观格局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宁德市海岸带水产养殖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6.1 驱动因素选择
    6.2 海岸带水产养殖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6.3 海岸带水产养殖衰减的驱动因素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4)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分区研究 ——以海口海岸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陆海统筹
        1.2.2 分区方法
        1.2.3 海岸带范围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岸带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1 研究思路
    2.2 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选取原则
        2.2.2 海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2.3 陆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2.3 数据来源
        2.3.1 数据来源
        2.3.2 数据预处理
    2.4 指标分析与处理
        2.4.1 海域空间评价指标
        2.4.2 陆域空间评价指标
    2.5 指标权重
        2.5.1 权重计算方法
        2.5.2 确定指标权重
    2.6 评价模型
        2.6.1 叠加分析法
        2.6.2 模糊评价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岸带三生空间分类体系探索
    3.1 研究概述
    3.2 研究思路
    3.3 分类体系
        3.3.1 分类原则
        3.3.2 兼容矩阵
        3.3.3 海岸带空间分类体系
    3.4 分类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研究
    4.1 海口市概况
        4.1.1 自然生态
        4.1.2 社会经济
        4.1.3 资源环境
    4.2 海岸带范围与开发现状
        4.2.1 海口海岸线位置
        4.2.2 海口海岸带范围
        4.2.3 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
    4.3 海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3.1 指标分析与处理
        4.3.2 赋分标准
        4.3.3 适宜性评价
        4.3.4 确定海域空间功能类型
        4.3.5 海域分区结果
    4.4 陆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4.4.1 基本评价单元
        4.4.2 指标分析与处理
        4.4.3 单因素模糊评判
        4.4.4 适宜性评价
        4.4.5 确定陆域空间功能类型
        4.4.6 陆域分区结果
    4.5 海岸带空间综合分区
        4.5.1 分区结果
        4.5.2 分区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口海岸带空间管制
    5.1 海岸带空间布局
        5.1.1 海岸线分类分段
        5.1.2 海岸带功能区块布局
    5.2 海岸带空间管制重点
        5.2.1 海岸线分段分类管制
        5.2.2 海岸带功能空间管制
    5.3 海岸带空间管理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主要工作与成果
致谢

(5)陆海统筹战略下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我国陆海统筹战略加快推进
        1.1.2 陆海统筹战略提出以来,沿海城市进行了较频繁的区划调整
    1.2 研究意义与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说明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研究概念界定
        2.1.1 陆海统筹
        2.1.2 沿海城市
        2.1.3 区县级政区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2.1 陆海统筹
        2.2.2 行政区划
        2.2.3 沿海城市发展与行政区划
第三章 陆海统筹与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的互动机理
    3.1 陆海统筹战略概述
        3.1.1 陆海统筹的提出与发展进程
        3.1.2 陆海统筹的主要特征
        3.1.3 陆海统筹战略下沿海城市战略应对
    3.2 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概述
    3.3 陆海统筹战略与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的互动关系
        3.3.1 功能升级驱动撤县(市)设区
        3.3.2 统筹陆海空间布局驱动撤县(市)设区
        3.3.3 统筹陆海资源管控驱动撤镇设区、撤县设市
        3.3.4 统筹陆海产业发展驱动撤县(市)设区
        3.3.5 统筹陆海管理体制驱动区县重组
        3.3.6 统筹陆海对外开放驱动撤县(市)设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海统筹战略下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的典型案例剖析
    4.1 功能升级驱动下的案例分析-宁波市奉化撤市设区
        4.1.1 化解分权造成的资源整合难题
        4.1.2 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
        4.1.3 推动中心城区转型发展
    4.2 统筹陆海空间驱动下的案例分析-温州市洞头撤县设区
        4.2.1 消除沿海空间行政分割
        4.2.2 完善海岛内部各项设施
        4.2.3 优化海岛外部空间布局
    4.3 统筹陆海资源管控驱动下的案例分析-海南省三沙设市
        4.3.1 提升行政等级促进资源整合
        4.3.2 实现统筹开发岛屿资源
        4.3.3 完善了西、南、中沙的行政管理体制
    4.4 统筹陆海产业驱动下的案例分析-连云港市赣榆撤县设区
        4.4.1 化解县制对临港产业的制约
        4.4.2 完善临港产业发展布局
        4.4.3 促进“港、产、城”联动发展
    4.5 统筹陆海管理体制驱动下的案例分析-天津滨海新区设立
        4.5.1 消除沿海新区行政等级交叉
        4.5.2 优化管理体制,促进资源配置
        4.5.3 加快新区开发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6 统筹陆海对外开放驱动下的案例分析-烟台市蓬莱撤市设区
        4.6.1 扩大沿海对外开放发展空间
        4.6.2 推进中心城市趋海发展
        4.6.3 提升自贸区对外开放水平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陆海统筹战略下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优化建议
    5.1 陆海统筹战略下一步走向
    5.2 陆海统筹战略视阈下沿海城市政区格局依然有待优化
        5.2.1 部分城市海洋经济发展依然受到区划约束
        5.2.2 部分城市区划限制了海岸带生态修复
        5.2.3 部分城市区划限制了海域海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5.2.4 部分城市地方政府管理体制仍不够完善
        5.2.5 维护海洋权益的行政阻力依然存在
    5.3 陆海统筹战略下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优化建议及规划启示
        5.3.1 沿海城市区划调整需立足陆海统筹国家战略
        5.3.2 沿海城市空间规划必须重视对区划的研究
        5.3.3 沿海城市区划应与管理体制优化相协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2.1 创新点
        6.2.2 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
        1.2.2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1.2.3 环境容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4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象气候
        2.2.2 入海河流
        2.2.3 海洋水文
        2.2.4 地形地貌
        2.2.5 岸滩演变
第3章 海州湾2006-2016年海洋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与变化
    3.1 海岸经
    3.2 海底地形
    3.3 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情况
        3.3.1 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
        3.3.2 河流水质
    3.4 海州湾海域水环境质量
        3.4.1 2006年水环境质量
        3.4.2 2016年水环境质量
        3.4.3 水环境质量变化
    3.5 海域开发利用
        3.5.1 海城开发利用状况
        3.5.2 海城开发利用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1 常用方法及其适用性
    4.2 海州湾海域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2.1 箱式模型法
        4.2.2 海域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4.3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3.1 分担率法
        4.3.2 计算步骤
    4.4 数值模拟方法
        4.4.1 Delft 3D模型
        4.4.2 模型网格与参数设置
        4.4.3 模型验证
第5章 海州湾海域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5.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5.2 200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5.2.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5.2.2 计算参数取值
        5.2.3 计算结果
    5.3 201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5.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5.3.2 计算参数取值
        5.3.3 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6.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6.2 200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6.2.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6.2.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6.3 201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6.3.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6.3.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2006-2016年海洋环境容量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7.1 海域环境容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7.1.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7.1.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7.1.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7.1.4 计算结果分析
        7.1.5 小结
    7.2 近岸河口区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7.2.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7.2.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7.2.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7.2.4 计算结果分析
        7.2.5 小结
    7.3 海州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与对策措施建议
        7.3.1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
        7.3.2 海州湾海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8)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
        1.2.1 承载力概念起源与发展
        1.2.2 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海岸带陆域承载力评价研究现状
        1.3.1.1 近岸土地利用适宜性研究
        1.3.1.2 沙滩承载力评价
        1.3.1.3 红树林资源承载力评价
        1.3.1.4 港口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1.3.2 近岸海域承载力评价研究现状
        1.3.3 海岸带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目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深圳大鹏半岛海洋空间资源承载力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1.2.1 岸线开发强度
        2.1.2.2 海域开发强度
        2.1.2.3 围填海强度指数
    2.2 结果
        2.2.1 岸线开发强度评价
        2.2.2 海域开发强度评价
        2.2.3 围填海强度评价
    2.3 讨论
        2.3.1 岸线开发强度评价分析
        2.3.2 海域开发强度评价分析
        2.3.3 围填海强度评价分析
第三章 深圳大鹏半岛沙滩承载力评价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评价因子选择
        3.1.3 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3.1.3.1 因子分级
        3.1.3.2 评价因子评分标准
        3.1.3.3 权重计算
        3.1.4 沙滩质量等级判定
    3.2 结果
        3.2.1 深圳大鹏半岛沙滩质量评价体系
        3.2.2 深圳大鹏半岛沙滩承载力评价结果
        3.2.2.1 沙滩自然资源环境质量
        3.2.2.2 沙滩旅游服务质量
        3.2.2.3 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
    3.3 .讨论
        3.3.1 沙滩质量评价体系分析
        3.3.2 沙滩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深圳大鹏半岛沿岸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4.1.2.2 评价指标计算
        4.1.2.3 评价体系构建
    4.2 结果
        4.2.1 渔业资源指数变化
        4.2.2 2016年数据与近3 年数据比较评价
        4.2.2.1 游泳动物指数
        4.2.2.2 鱼卵仔稚鱼指数
        4.2.2.3 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
        4.2.3 2016年数据与近4 年数据比较评价
        4.2.3.1 游泳动物指数
        4.2.3.2 鱼卵仔稚鱼指数
        4.2.3.3 渔业资源综合承载指数
    4.3 讨论
        4.3.1 渔业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分析
        4.3.2 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分析
        4.3.3 渔业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深圳大鹏半岛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1.2.1 海洋环境承载力
        5.1.2.2 海洋生态承载力
    5.2 结果
        5.2.1 海洋环境承载力评价
        5.2.2 海洋生态承载力评价
    5.3 讨论
        5.3.1 海洋环境状况承载结果分析
        5.3.2 海洋生态状况承载结果分析
第六章 深圳大鹏半岛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承载力评价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
        6.2.1 红树林植被面积变化率评价
        6.2.2 珊瑚礁变化率评价
        6.2.3 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承载力评价
    6.3 讨论
第七章 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7.1 材料方法
        7.1.1 数据来源
        7.1.2 研究方法
        7.1.2.1 指标赋值
        7.1.2.2 权重计算
        7.1.2.3 承载力分级评定
    7.2 结果
    7.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对策与建议
    8.3 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致谢

(9)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连云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空间规划
        1.2.2 海洋空间规划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理论
    2.1 基础理论
    2.2 海洋空间规划理论
        2.2.1 规划思路
        2.2.2 空间规划分区
        2.2.3 空间规划分类
第3章 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方法
    3.1 研究边界确定
    3.2 识别关键生态区域
    3.3 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
        3.3.1 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3.3.2 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3.3.3 指标标准值
        3.3.4 评价方法
    3.4 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3.4.1 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3.4.2 评价方法
    3.5 海洋空间分区
    3.6 单种海洋资源开发评价
        3.6.1 渔业资源开发评价
        3.6.2 港口资源开发评价
        3.6.3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3.6.4 评价方法
第4章 连云港市海洋空间规划
    4.1 研究区概况
        4.1.1 研究区选取
        4.1.2 研究区概况
    4.2 识别关键生态区域
        4.2.1 管控区域
        4.2.2 自然岸线及潮间带
        4.2.3 河口湿地
        4.2.4 重要性评价
    4.3 海洋环境生态承载力评价
        4.3.1 计算过程
        4.3.2 结果分析
    4.4 海洋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4.4.1 数据获取
        4.4.2 计算过程
        4.4.3 结果分析
    4.5 海洋空间分区
    4.6 海洋空间分类
        4.6.1 渔业资源开发评价
        4.6.2 港口资源开发评价
        4.6.3 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4.7 综合划定
    4.8 与海洋功能区划对比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江苏海洋文化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海洋时代的来临
        1.1.2 国家及各省海洋战略的提出
        1.1.3 江苏对接发展战略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海洋文化
    2.2 理论基础
        2.2.1 文化区理论
        2.2.2 地方性理论
        2.2.3 文化景观理论
        2.2.4 人地关系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基本情况
        3.1.1 研究区范围
        3.1.2 沿海主要城市
    3.2 江苏海岸带形成过程及其特征
        3.2.1 江苏海岸带形成过程
        3.2.2 江苏海岸带主要特征
    3.3 江苏海洋开发过程及其主要战略
        3.3.1 研究区重要作用
        3.3.2 江苏海洋开发主要阶段
    3.4 江苏海洋文化概况
        3.4.1 江苏海洋文化研究现状
        3.4.2 江苏海洋文化总体情况
4 江苏海洋文化空间格局特征
    4.1 江苏海洋物质文化的分布格局
        4.1.1 以别具一格的山海文化而闻名的港口城市
        4.1.2 以独树一帜的白色文化而闻名的海滨城市
        4.1.3 以丰富多彩的江海文化而闻名的文化古城
    4.2 江苏海洋非物质文化分布格局
        4.2.1 民间文学、美术类中心集聚度高,并伴有散点分布
        4.2.2 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类多核集聚,多点发展
        4.2.3 传统技艺、医药和民俗类面状与散点分布结合
    4.3 海洋非物质文化资源特征
        4.4.1 海洋性
        4.4.2 “哑铃型”
        4.4.3 二元性
        4.4.4 半开放性
5 江苏海洋文化的形成机理
    5.1 自然环境因素是江苏海洋文化形成的本底特征
        5.1.1 气候因素
        5.1.2 海岸特质及海岸线变迁
        5.1.3 水文因素影响
    5.2 产业经济因素是江苏海洋文化形成的直接动力
        5.2.1 制盐业
        5.2.2 交通运输业
        5.2.3 海洋渔业
    5.3 历史演变因素是江苏海洋文化形成的外在助力
        5.3.1 人口流动
        5.3.2 行政变动
        5.3.3 经济重心转移
    5.4 战略政策
6 江苏海洋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6.1 江苏海洋文化的保护
        6.1.1 江苏海洋文化保护的意义
        6.1.2 江苏海洋文化保护的问题
    6.2 江苏海洋文化的开发利用
        6.2.1 开发利用的背景
        6.2.2 开发利用的现状
        6.2.3 开发存在的问题
    6.3 江苏海洋文化发展思路
        6.3.1 创新战略
        6.3.2 品牌战略
        6.3.3 人才战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连云港市海岸带功能区划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海口海岸带空间功能分区研究[J]. 张旭,张继伟,陈凤桂,温瑞,高宇.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05)
  • [2]宁德市海岸带水产养殖区的时空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D]. 应紫敏. 浙江大学, 2020
  • [3]近39年长三角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格局演变分析[J]. 王曼曼,张宏艳,张有广,林明森,宫鹏. 海洋学报, 2020(11)
  • [4]基于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空间分区研究 ——以海口海岸带为例[D]. 张旭.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0(01)
  • [5]陆海统筹战略下沿海城市区县级政区调整研究[D]. 谢颖.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6]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D]. 孙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1)
  • [7]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深圳大鹏半岛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 龙鑫玲.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9]小尺度海洋空间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 ——以连云港为例[D]. 牟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江苏海洋文化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D]. 刘彬. 江苏师范大学, 2018(03)

标签:;  ;  ;  ;  

连云港市滨海区功能区划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