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大学生就业前景

21世纪大学生就业前景

一、21世纪大学生就业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任波[2](2021)在《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育产业是“五大幸福产业”的组成部分,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影响下,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愈加强烈。探究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挖掘体育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有助于厘清体育产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搭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实践层面,有利于促进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更好融入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基于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基础、域外经验、耦合机理、耦合效应、效应测度、实证分析等维度,搭建一个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及其效应分析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是通过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影响因素、互动内涵、联结方式等因素串联起来。其中,现实条件是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贡献不断提升、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体育市场主体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不断演进。影响因素是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环境向好。互动内涵是以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为要求,以增进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以呈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为特征,以实现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联结方式是体育产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等,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等,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二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通过互动方式、呈现形式以及评价方式3个层面体现出来。其中,互动方式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的积极推动作用;城市化进程加快驱动产业规模扩大、产业贡献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基础夯实、市场主体扩大。呈现形式是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方式是关联耦合效应评价和耦合协调效应评价。三是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由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以及体育市场主体等5个一级指标,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体育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体育服务业占比、人均体育消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体育企业数等8个二级指标构成。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4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总从业人口比重、人均拥有建成区面积、人均城市拥有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等13个二级指标构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测度的2种形式,即关联耦合效应测度和耦合协调效应测度。四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发展态势,体现在2014—2017年为较强关联耦合阶段、2018年为中等关联耦合阶段。体育产业各子系统与城市化各子系统也存在着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2014—2016年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与体育产业的关联耦合程度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2014—2016年体育产业规模、体育产业贡献、体育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基础、体育市场主体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呈现增长态势,2017—2018年呈现下降态势。五是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状况和协调状况都呈现相对较平稳变化态势,并存在2014—2018年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程度高于协调程度。2014—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由失调发展至协调,且存在2014—2017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体育产业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2018年中国以及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类型是城市化发展滞后型耦合协调。

许威[3](2021)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求职结果的影响 ——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的链式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现代青年人从学生时代走向职场的桥梁。大学生的求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一直是有关大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研究议题。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就业状况更加严峻的背景下,探讨大学生应届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求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外,研究求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求职状况,还能从影响因素方面增加或启发大学生有效的求职行为和认知,对于促进其生涯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再者,在国内外有关求职结果的研究中,研究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速度和其是否就业,缺乏对于大学生就业的质量的探讨。正因如此,本研究从大学生求职时客观得到的面试和录取通知书数量和主观的就业满意度去评判大学生的求职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研究立足于生涯建构理论的基础,研究大学应届毕业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对求职结果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使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高校800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问卷765份,使用SPSS22.0、AMOS24.0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二采用访谈法,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抽取10名被试进行访谈,采用NVivo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以对研究一未揭示的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和说明。研究结果表明:(1)在总体层面上,除求职结果外,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在人口学变量上,对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进行差异分析,结果发现重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通知书数量的水平均显着高于普通本科及以下院校的大学生。(3)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四者相关显着。其中,未来时间洞察力正向预测求职结果,职业探索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求职结果中均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求职结果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就业结果受到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以及职业探索等的综合作用。研究对理解我国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提供了实证研究证据,对促进大学生的生涯发展与职业规划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针对研究结果,本文还分别从学校和个人层面等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王光[4](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唐婷[5](2021)在《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就业形态等新形势对高职学生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提出必然要求,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直接影响了其未来就业和能力发展乃至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步伐。本研究旨在通过构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调研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状况,为高职院校开展数字教育和高职学生自身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对数字素养以及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胜任特征模型理论和复杂性理论为依托,探索和剖析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和内在逻辑,本文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界定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是面向未来职业发展的通用型技能与专用型技能的有效融合,能够促进其高效地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且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复杂的能力特质群。此外,为了确定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本研究还结合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结果和国内外数字素养参考框架,通过20名专家开展的问卷咨询,最终确定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6个一级构成要素和27个二级构成要素,初步构建了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之后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构成要素的权重值,形成具有重要程度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本研究依据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及其描述编制了调查问卷,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珠三角543名高职学生,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整体来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不高,需进一步提升。其次,随着高职学生学习年级的增加,其数字素养得到不断地提升,发展数字素养需从大一新生开始;再次,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与其专业类别有关,财经商贸类和电子信息类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高于土木建筑类、装备制造类和医药卫生类的高职学生;最后,家庭常住地在地级市或省会/直辖市、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和父亲计算机能力较好的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字化发展基础,其数字素养水平相对较高。综上,根据专家调查与问卷分析,本文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环境;第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第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第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郝苗苗[6](2021)在《大学生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职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文中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近些年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同时,近几年出现了大学生辞职率较高的问题,这与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紧密相关,而就业满意度与就业绩效紧密相关,就业绩效的高低与就业环境和就业者个人努力息息相关。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绩效,就需要就业环境和就业者本身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为个体职业探索如何影响就业绩效。本研究在对职业探索、职业自我效能感、就业绩效和主动性人格的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和梳理后,在历史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职业探索、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基于历史研究结果和研究理论提出变量之间的研究假设,为后文的研究指出方向。本文以已就业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问卷形式,共收集到474份有效问卷,本研究首先分析特征变量对主要变量的影响,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和AMOS21.0分析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其次对主要变量做回归分析,验证了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职业探索对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就业绩效的正向影响,验证了职业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探索和就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了主动性人格在职业探索和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和理论模型,分别从职业探索角度、自我效能感角度、主动性人格角度分别针对国家、高校、学生个人三个主体提出建议。一要加大职业探索强度,增强职业自我效能感;二要增强职业主动性,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三要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就业绩效。

沈竹轩[7](2021)在《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文中研究表明2000至20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极为特殊历史时期,这期间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变。在规模超常规发展的同时,国家也从战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逐步构建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系统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随着质量意识升温,学术界也同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质量及其公共政策的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制订、调整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政策文件内容分析、纵向比较分析、历史演进的社会学分析等视角和方法对新世纪20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研究的逻辑与特征进行探讨,目的在于全面总结高等教育质量建设的中国经验,系统分析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实施效能,助力新时代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基于政策内容、宏观社会背景、中观政策目标、政策实施效能等维度,本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了梳理,发现政策的演进轨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创新—扩张化阶段(2000-2006年)、积淀—协同化阶段(2007-2014年)、赋能—卓越化阶段(2015年至今)。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是遵循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四重逻辑演进的。从政治逻辑看,国家战略变化制约着质量政策的方向;从经济逻辑看,经济发展需要影响着质量政策的选择;从文化逻辑看,社会价值取向变化左右着质量的标准;从教育逻辑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和规律引导着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变化。20年来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呈现出如下总体体征:一是在政策目标上,质量标准的维度从单一走向多元;二是在政策样态上,在扩张与沉淀中不断完善;三是在政策导向上,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过程进行反思发现如下了四个问题:一是质量政策缺乏对真实质量的关注;二是政策制定的大众能见度低;三是政策性资源向重点高校过度倾斜;四是现行政策的质量标准没有及时回应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如下四点建议:一是关注真实质量,提升整体水平;二是完善制定流程,推动立法保障;三是优化资源分配,实现真正协同;四是针对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的特征,重构质量标准。

黄馨平[8](2021)在《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起已逐步实现由“精英”向“大众”过度的教育模式。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激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874万人,较去年超出52万人,再次突破历史最高点。日渐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加上愈发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促使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加速走进政府决策者的视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刻不容缓。在2015年3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总理李克强着重强调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创新创业’”的工作方向。创新创业的完善与发展成为当下我国既能有效缓解社会就业问题又能快速拉动市场经济的关键途径。大学生作为我国“双创”政策中的特殊人群主体,与其相关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及典型性。随着“经济新常态”趋势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开始尝试对“双创”政策内容及执行效果提出新的要求。笔者运用多源流理论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代表性政策出台过程,探索政策路径完善的启示。从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入手,分析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致力于探究政策从引发关注到政策出台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政策框架和政治背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政策企业家、政策共同体以及公众的主要作用,并进一步探索得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面临问题流信息转换困难、政策共同体协调配合度不够、政治流系统环境有待改善以及政策窗口开启驱动力不足的议程创设困境。在探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未来的完善路径中,笔者将结合2019年末“新冠”疫情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动,以多源流政策分析结论为依据,以三大源流角度为研究基础,探究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发展的原生动力与次生动力,从构建和拓宽社会问题的获取途径、加强政策共同体之间的资源调配、注重政治系统的开放性等方面出发,提出创新创业政策完善路径,将“防疫常态化”形势与我国现阶段国情进行耦合,帮助政府决策者及政策受益者明晰政策发展脉络,以期为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提供启示与借鉴,激发创新创业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活力与持久力。

刘凯丽[9](2021)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业不仅仅被认为是对社会经济及发展的一种推动力,同时还可以提升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自然接受过创业教育的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备受关注。此外,由于近年来高校招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随之毕业生的数量也在激增,所以通过提倡大学生进行创业来缓解当前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难的这一现实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提升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意向。为了响应国家提出创新创业的这一发展战略,想要推动将我国建设为创新型国家,各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在逐渐稳步地推进中。相较于国外来说,我国各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的时间较晚,在高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创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师资力量不足及创业平台的建设不完善,因此,对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进一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可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创业者在面对创业时存在的高风险和不稳定会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这一心理因素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将创业自我效能感引入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影响研究。此外阅读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对创业意向的研究中,引入调节变量的较少,本文将创业政策这一外部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两者间关系的研究。基于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以此来构建其理论模型,同时对完善创业相关理论起到了丰富的作用。本文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22.0和AMOS22.0进行分析收集得到的340份问卷,对本文四个主要变量进行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两者间存在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和创业意愿两者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创业政策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两者间起着调节作用。最后,笔者从完善高校开设的创业教育层面、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个人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层面以及加大政府的创业政策的扶持层面来提出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建议对策。

暴占杰[10](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二、21世纪大学生就业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大学生就业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4.4 多元数据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5.4 论文章节安排
        1.5.5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1)机制路径研究
        (2)影响因素研究
        (3)评价指标建立
        (4)空间规划布局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1)产城融合
        (2)职住关系
        (3)产学合作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框架构建
        2.6.1 研究假设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2.6.3 研究思路
        2.6.4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采集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1)LBS数据采集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1)指标选择依据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体育与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1.2.2 体育及相关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相关研究
        1.2.3 体育产业、城市化与相关系统耦合发展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耦合、机理、关联耦合与耦合协调
        2.1.2 体育产业与体育产业系统
        2.1.3 城市化与城市化系统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聚理论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2.2.3 二元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域外经验: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分析
    3.1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演进特征
        3.1.1 英美日体育产业演进特征
        3.1.2 英美日城市化演进特征
    3.2 英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2.1 英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2.2 英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3 美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3.1 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3.2 美国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4 日本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脉络
        3.4.1 日本城市化进程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理路
        3.4.2 日本体育产业演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5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特征及启示
        3.5.1 培育体育消费: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基础
        3.5.2 提升经济贡献: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外核
        3.5.3 发展主导产业: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内核
        3.5.4 强化市场主体: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保障
    3.6 英美日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本土借鉴
        3.6.1 耦合内在前提:体育产业发展伴随着城市化的演进
        3.6.2 耦合外在前提:城市化演进影响着体育产业的发展
        3.6.3 耦合内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内部要素的影响
        3.6.4 耦合外在影响: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耦合机理: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分析
    4.1 体育产业和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1.1 体育产业的演进历程
        4.1.2 城市化的演进历程
    4.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4.2.1 体育产业发展现实状况
        4.2.2 城市化发展现实状况
    4.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基础
        4.3.1 联结的理论支撑
        4.3.2 体育产业:规模经济效应与外部经济效应
        4.3.3 城市化:服务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升级
    4.4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4.4.1 政治因素:政策和管理体制等不断完善
        4.4.2 经济因素: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等不断优化
        4.4.3 社会因素:消费结构和人口结构等不断向好
        4.4.4 科技因素: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不断渗透
    4.5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互动内涵
        4.5.1 耦合要求: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4.5.2 耦合重点:体育产业有效融入城市化发展
        4.5.3 耦合特征: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时序与空间阶段性变化
        4.5.4 耦合目的: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高质量发展
    4.6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联结方式
        4.6.1 体育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4.6.2 城市化:要素流动和集聚增长
    4.7 本章小结
5 耦合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效应分析
    5.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互动方式
        5.1.1 体育产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5.1.2 城市化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呈现形式
        5.2.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经济效益
        5.2.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社会效益
        5.2.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的生态效益
    5.3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效应的评价方式
        5.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关联耦合效应评价
        5.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效应测度: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评价指标构建及其耦合效应测度
    6.1 体育产业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1.1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1.3 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1.4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1.5 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1.6 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2 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6.2.1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2.3 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流程
        6.2.4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最终结果
        6.2.5 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
        6.2.6 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的评价
    6.3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与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3.1 关联耦合效应测度
        6.3.2 耦合协调效应测度
    6.4 本章小结
7 关联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分析
    7.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选取
        7.1.2 数据来源
        7.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7.2 实证分析
        7.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的实证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具有中等或较强关联耦合关系
        7.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关联耦合关系
    7.4 讨论与启示
        7.4.1 以增强体育产业融入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两系统关联耦合发展
        7.4.2 以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4.3 以推进经济城市化发展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关联耦合发展
    7.5 本章小结
8 协调效应: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分析
    8.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8.1.1 指标选取
        8.1.2 数据来源
        8.1.3 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性
    8.2 实证分析
        8.2.1 国家层面:中国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2.2 省域层面:上海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的实证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协调程度呈现上升态势
        8.3.2 体育产业与城市化有从失调向协调发展态势
    8.4 讨论与启示
        8.4.1 促进体育产业与城市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8.4.2 促进体育产业融入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等发展之中
        8.4.3 促进城市化进程中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贡献、基础等发展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建议
    9.3 研究不足
    9.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求职结果的影响 ——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的链式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求职结果研究概述
        2.1.1 求职结果的概念和测量
        2.1.2 求职结果的相关研究
    2.2 未来时间洞察力研究概述
        2.2.1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概念
        2.2.2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未来取向的概念区分
        2.2.3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结构和测量方式
        2.2.4 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
    2.3 生涯适应力研究概述
        2.3.1 生涯适应力的概念
        2.3.2 生涯适应力的测量方式
        2.3.3 生涯适应力的相关研究
    2.4 职业探索研究概述
        2.4.1 职业探索的概念和测量方式
        2.4.2 职业探索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问题的提出
    3.1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求职结果的关系
    3.2 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
    3.3 职业探索的中介作用
    3.4 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的链式中介作用
第四章 对大学生求职结果的量化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测量工具
        4.3.1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
        4.3.2 职业探索问卷
        4.3.3 生涯适应力量表
        4.3.4 求职结果问卷
    4.4 研究结果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4.2 描述统计
        4.4.3 各变量在性别、学历和院校类型的差异
        4.4.4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
        4.4.5 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的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4.4.6 链式中介效应的院校类型差异检验
    4.5 讨论
        4.5.1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的总体情况分析
        4.5.2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在不同院校上的差异分析
        4.5.3 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生涯适应力、职业探索和求职结果的关系探讨
第五章 对大学生求职结果的访谈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访谈对象
    5.3 研究工具
    5.4 研究步骤
    5.5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1 高求职结果组的特点
        5.5.2 低求职结果组的特点
        5.5.3 生涯适应力对求职结果的影响
        5.5.4 院校类型对于求职结果的影响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总讨论
    6.2 总结论
    6.3 实践应用与建议
    6.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量化研究工具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C 访谈知情同意书
致谢

(4)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一、相关概念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5)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数字素养内涵研究
        二、关于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关系研究
        三、关于数字素养教育与实践研究
        四、关于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研究
        五、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内涵及界定
        一、数字素养概念的梳理
        二、数字素养与相关素养的本质差异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内涵的界定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多维审视
        一、技术哲学:“人-技”共生融合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二、人格心理学:人格特质视角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三、人才培养观:面向就业与未来发展的高职学生数字素养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理论基础
        一、胜任特征模型理论
        二、复杂性理论
第三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构成要素及评价模型构建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需求分析和框架参考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需求分析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参考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初步凝练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凝练原则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三、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提取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专家验证
        一、咨询专家与专家问卷的确定
        二、第一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三、第二轮专家调查过程与分析
        四、专家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与模型构成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阐释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构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权重确定与分析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确定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ANP建模过程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计算
    第二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一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二级构成要素的权重分析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完善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修订完善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优点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的实证应用
    第一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调研设计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对象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质量检验
        一、调查问卷的项目分析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第三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特征分析
        一、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整体特征
        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具体特征
    第四节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一、不同年级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二、不同专业类别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三、不同家庭背景高职学生数字素养水平差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政府需创设人-技融合发展的数字生态
        二、企业参与研制就业导向的数字人才培养方案
        三、高职院校从多维度创新发展数字素养教育
        四、高职学生需增强自身数字竞争力与职业能力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6)大学生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职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职业探索研究综述
        1.2.2 职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1.2.3 就业绩效研究综述
        1.2.4 主动性人格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职业探索
        2.1.2 职业自我效能感
        2.1.3 就业绩效
        2.1.4 主动性人格
    2.2 理论基础
        2.2.1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2.2.2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2.2.3 自我效能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型设计与研究假设
    3.1 研究假设
        3.1.1 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作用
        3.1.2 职业探索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3.1.3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就业绩效的作用
        3.1.4 职业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探索与就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3.1.5 主动性人格对职业探索和职业自我效能感间的部分调节作用
    3.2 理论模型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4.1 变量测量
        4.1.1 职业探索的测量
        4.1.2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4.1.3 就业绩效的测量
        4.1.4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
    4.2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4.2.1 调查问卷设计
        4.2.2 调查问卷的测试与修改
        4.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4 样本特征分布
    4.3 量表信度分析
    4.4 量表效度分析
        4.4.1 职业探索量表分析
        4.4.2 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分析
        4.4.3 就业绩效量表分析
        4.4.4 主动性人格量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样本的差异性分析
        5.2.1 性别差异性分析
        5.2.2 专业类型差异性分析
        5.2.3 生源地差异性分析
        5.2.4 工作年限差异性分析
        5.2.5 学历差异性分析
        5.2.6 相对成绩差异性分析
    5.3 相关分析
    5.4 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
        5.4.1 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5.4.2 职业探索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5.4.3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就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5.4.4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探索与就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5.4.5 主动性人格对职业探索与职业自我效能感间调节作用检验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5.1 问卷调查总体状况结果讨论
        5.5.2 职业探索、职业自我效能感、就业绩效和主动性人格关系的讨论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加大职业探索强度,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
        6.2.2 增强职业主动性,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
        6.2.3 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就业绩效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7)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拟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轨迹
    一、创新—扩张化阶段(2000-2006 年)
        (一)响应国家战略,加速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二)明确目标导向,支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
        (三)关注质量建设,聚焦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二、积淀—协同化阶段(2007-2014 年)
        (一)质量提升,标准重构反思不足
        (二)府学联动,中央地方协同推进
        (三)重点补偿,消弭短板共同繁荣
    三、赋能—卓越化阶段(2015 年至今)
        (一)赋能世界一流建设,发展世界一流大学
        (二)助力打造质量中国,培养质量一流人才
第三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的演进逻辑
    一、政治逻辑:国家战略内外引导质量变迁
        (一)高等教育质量政策响应国家战略的本能
        (二)国家战略从外部引导高等教育质量政策
    二、经济逻辑:经济发展影响质量政策选择
        (一)经济水平制约质量政策的选择
        (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诉求
    三、文化逻辑:价值取向更迭改变质量导向
        (一)价值取向更迭改变质量导向
        (二)质量导向反作用于思想文化
    四、教育逻辑:根据自身需要丰富质量内涵
        (一)丰富质量内涵,解决发展矛盾
        (二)促进更好发展,丰富质量内涵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总体特征
    一、政策目标:质量标准维度从单一走向多元
    二、政策样态:在扩张与沉淀中不断完善
    三、政策导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第五章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反思与前瞻
    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反思
        (一)缺乏对真实质量的关注
        (二)政策制定的大众“能见度”低
        (三)资源向重点高校过度倾斜
        (四)现行标准回应普及化不及时
    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前瞻
        (一)关注真实质量,提升整体水平
        (二)完善制定流程,推动立法保障
        (三)优化资源分配,实现真正协同
        (四)针对普及特征,重构质量标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一览表
致谢

(8)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创新与创业
        二、创新创业政策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多源流理论提出背景
        二、多源流理论基本论点
        三、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
        四、多源流理论的适用性
第二章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概述
    第一节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内容及变迁
        一、初步探索:1999 年-2007 年
        二、推广普及:2008 年-2014 年
        三、战略导向:2015 年-2017 年
        四、完善成熟:2018 年至今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演变特点
        一、以解决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探索
        二、以拉动经济为目的的创业推广
        三、以创新驱动为战略的发展导向
        四、以针对性强化为主的系统完善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源流
        一、指标:社会经济问题集中体现
        二、焦点事件:强大符号引发强烈关注
        三、反馈:多种渠道反馈政策情况
    第二节 政策源流
        一、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出台政策
        二、地方政府:加强落实政策措施
        三、高校:制定针对性支持方案
        四、专家学者:软化政策相关者
    第三节 政治源流
        一、政治气候:创新创业成为政府工作重点
        二、管理权限:分工明确为政策议程作准备
        三、国民情绪:民意所向加速政策提上议程
    第四节 政策窗口
        一、政策企业家:助力三流融合
        二、政策之窗开启:促使“双创”升级版落地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议程的多源流困境及完善路径
    第一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议程创设的困境
        一、问题流信息转换困难
        二、政策共同体协调配合度不够
        三、政治流系统环境有待改善
        四、政策窗口开启驱动力不足
    第二节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完善路径
        一、注重社会问题的获取途径
        二、加强政策共同体内部的资源协同
        三、注重政治系统环境的开放性
        四、促进政策之窗开启的持久性和迅速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创业教育的文献综述
        1.2.2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文献综述
        1.2.3 创业意向的文献综述
        1.2.4 创业政策的文献综述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之处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创业教育
        2.1.2 创业自我效能感
        2.1.3 创业意向
        2.1.4 创业政策
    2.2 理论基础
        2.2.1 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
        2.2.2 自我决定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假设提出与模型构建
    3.1 研究假设
        3.1.1 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3.1.2 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3.1.3 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影响
        3.1.4 创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间的中介作用
        3.1.5 创业政策在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间的调节作用
    3.2 模型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数据收集
        4.1.1 问卷设计
        4.1.2 数据收集
    4.2 变量测量
        4.2.1 自变量:创业教育
        4.2.2 中介变量:创业自我效能感
        4.2.3 因变量:创业意向
        4.2.4 调节变量:创业政策
    4.3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3.1 样本的特征分布
        4.3.2 量表的信度分析
        4.3.3 量表的效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要变量的差异分析
        5.2.1 独立样本T检验
        5.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5.3 相关分析
    5.4 多元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5.4.1 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假设检验
        5.4.2 创业教育对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假设检验
        5.4.3 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向的假设检验
        5.4.4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5.4.5 创业政策的调节效应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要变量的影响有差异
        6.1.2 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
        6.1.3 创业教育与创业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
        6.1.4 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
        6.1.5 创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6.1.6 创业政策的调节作用
    6.2 研究建议
        6.2.1 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
        6.2.2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感
        6.2.3 加大政府对创业政策的扶持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未来展望
附录
    附录1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四、21世纪大学生就业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体育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理及其效应研究[D]. 任波.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求职结果的影响 ——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探索的链式中介作用[D]. 许威.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高职学生数字素养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 唐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6]大学生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职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D]. 郝苗苗.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7]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演进的逻辑与特征分析(2000-2020)[D]. 沈竹轩.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8]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多源流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D]. 黄馨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D]. 刘凯丽.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21世纪大学生就业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