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大国如何面对WTO

养猪大国如何面对WTO

一、养猪大国如何面对WTO(论文文献综述)

唱晓阳[1](2019)在《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规模化生猪养殖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15年,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承载容量大的地区转移,使得众多生猪养殖经营主体把养殖基地建设的目光聚焦吉林省,省内生猪养殖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吉林省规模化生猪养殖态势已经形成,生猪产业链上游的供给端加速整合,生猪养殖户分化经营趋势日益明显。吉林省规模化生猪生产趋向专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现有的政府规制对生猪养殖户生产行为的规范与约束也日趋严格。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自身生产经营特征和外部环境特征发生了质的改变,使得不同规模及不同资源禀赋生猪养殖户的生产决策有了多元化选择。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有限理性的养殖户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综合其资源禀赋、自身生产经营特征及外部环境特征,如何做出正确的生产决策,以实现其最优资源配置下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的背景下,政府如何有序引导不同规模及不同资源禀赋养殖户做出合理的生产决策,实现生态农业循环综合利益最大化,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保障养殖户稳定增收,从而带动区域畜牧业经济快速增长并达到有效的政策效果目标,是有序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部推动力。因此,本文基于规模变动视角,以不同规模及不同资源禀赋养殖户的长、短期生产行为作为切入点,研究当前环境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短期调整及退出等生产决策问题,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相关决策问题给予回答。此外,通过对影响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找出现行政策的不足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文献、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户行为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蛛网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作为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运用问卷调查、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规模变动视角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总体情况分析得出:吉林省规模化生猪养殖态势已形成,大中规模养殖户逐步成为吉林省生猪养殖的主要承载体。吉林省规模生猪养殖集中区域主要分布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规模养殖户采用自养与“企业+农户”合作养殖较为普遍;目前,吉林省规模生猪养殖户饲养育肥猪比重最大且收益最为可观。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得出: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总体数量不断减少,其中,小散养殖户数量的大幅度减少是导致吉林省生猪养殖户总体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是促进吉林省生猪产量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户将逐渐成为吉林省生猪养殖的主要承载体。(2)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生产决策分析是以养殖户的持续经营为假设前提,通过对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经营成本与效益分析得出: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的经营成本与效益存在差异化。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经营成本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降低,大规模生猪养殖户的成本利润率逐渐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优势日益突出,而中规模养殖户规模经济效益优势未能体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吉林省生猪养殖水平未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得到显着提升。在成本效益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适度经营规模测度得出:吉林省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经营综合效率最高,大力发展大规模生猪养殖是吉林省生猪养殖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生产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生猪养殖户的主要决策人年龄、政策认知对其长期规模经营生产决策有显着负向影响作用;固定资产投入、受教育程度、充足的资金、获得的外部支持对其长期规模经营生产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3)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决策分析是以养殖户经营的固定要素投入不变为假设前提,通过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行为的分析得出:政策引导与低成本需求是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主要动因,其中,低成本需求是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内部动因;鼓励种养结合,实现农业循环利用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的引导是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外部推动力。通过Engle-Granger检验分析得出:生猪价格与养殖户短期存栏量存在动态因果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未实现满负荷生产的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到满负荷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检验得出: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养殖年限、预期生产成本投入、政策认知对其短期调整生产决策有显着负向影响作用;价格预期、种养结合、能繁母猪存栏量、合同订单、劳动力人数对其短期调整生产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4)通过面板数据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退出情况分析得出: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在持续退出,其中散养户在加速退出。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得出:生猪价格波动、获利水平、环保规制对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影响显着,其中,生猪价格波动、环保规制对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作用;获利水平对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有显着负向影响作用。(5)通过对影响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得出:吉林省生猪养殖户对于直接补贴性政策和规范性补贴政策认知度较高;规范性政策实施效果大于补贴性政策的实施效果,现行政府补贴政策及规范性政策多向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户倾斜。吉林省规范与约束养殖户生产行为的地方性规章制度缺失,对规范养殖户生产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约束,致使吉林省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与生猪生产能力发展水平不适应,规模化养殖效益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本文基于规模变动视角,以不同规模及不同资源禀赋养殖户的长、短期生产行为为切入点,研究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短期调整及退出的生产决策问题,从而对大中规模养殖户进行产业融合化经营、符合生产条件的小散养殖户转向家庭农场经营、未实现最优规模生产的养殖户短期扩大生产经营以及不符合生产条件的小散养殖户快速退出等决策问题给予回答,拓宽了研究视角。第二,本文在实证分析生猪养殖户相关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时,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指标来衡量环保规制的强弱,将环保规制因素纳入到生猪养殖户相关生产决策影响因素的解释变量中,最终验证得出环保规制对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相关生产决策有显着影响作用,丰富了农户行为实证研究成果。第三,本文通过对影响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提出了丰富多元差异化补贴或服务政策、健全规范规模生猪养殖户生产行为的地方性规章制度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刘利[2](2019)在《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既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是一个国家的弱质性产业,因此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均对农业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支持和保护。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战略部署对于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部署内容则通过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外公布,文件重点强调了要加速建立我国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持养殖户收入持续增长、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对畜牧业的支持与保护符合我国当前新形势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重中之重”战略的要求,对于贯彻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意义重大,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养殖户收入、改善养殖户生活、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支持水平及效应评价。主要内容为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畜牧业历史演变的视角,梳理并整合畜牧业及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整体发展过程,在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内涵与衡量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的基础上,采用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2001年-2016年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并从养殖户增收、产量增长、环境影响、结构调整方面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效应评价。与此同时,本文立足于养殖户微观视角,通过调研的方式对畜牧业支持政策中的典型政策展开政策实施效果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给出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政策的优化和改善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上述内容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畜牧业发展,并将其分为:畜牧业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发展时期;中国畜牧业发展的迅速增长时期;畜牧业提质增效、结构调整时期;以及以环保为重点的全面转型时期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畜牧业结构的变动与畜牧业总量的变动展开分析,得出了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论断,主要畜产品供给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模式由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通过对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分析得知,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猪生产带,其地域特征为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产区,逐步向南北两侧扩散;形成了两条完整的肉牛生产带,主要包括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形成了三条完整的羊肉生产带,主要包括西北牧区、中原牧区和西南牧区;肉禽生产带以东部省份为主,蛋禽生产带则以中原省份为主;奶业优势生产带则主要集中于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等城市郊区。通过对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的分析,从历史发展和时间序列的角度看,我国畜牧业经营主体由上世纪初的农户家庭的副业形态,分离出畜牧专业户,再到现在的专业化畜牧业公司。2.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2007年起,我国加大了通过实施市场价格支持和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最后,总结了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一是畜牧业政策阶段性目标差异性强,政策目标趋向于多元化;二是在对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演变梳理中发现,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实施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利益博弈过程中不断调整利益分配的过程。3.通过对畜牧业支持政策衡量方法比较选择得知,WTO方法仅能够作为一种用于谈判的工具,而OECD农业支持水平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包含国内和边境的农业支持政策,其测算农业支持水平目的则在于进行政策评价、政策分析和政策解读。因此,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更好地测算、评估国家全部的农业政策,它的作用既能够进行国际间对比,又能够帮助国家农业政策展开评价与分析,对于提升政策效率意义重大。基于这一客观事实,本文采用了OECD评估方法来对我国畜牧业的支持水平进行评估。基于OECD农业支持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2001年-2016年以来畜牧业支持政策进行分类和支持水平进行测度,发现有以下几点特征:一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总体来看,2001年-2016年我国畜牧业支持总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年至2006年之间,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水平较低,对畜牧业支持力度非常小;自2007年起,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及畜牧业支持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快速提高。二是从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结构来看,生产者支持占比始终较大,进一步细分得知,在生产者支持内部构成中,生产预算支持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相较于生产预算支持,市场价格支持的贡献更大。三是从不同种类畜产品支持水平来看,各项畜产品在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猪肉、牛肉、羊肉、羊绒的支持水平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禽肉和牛奶的支持水平却存在相对较大的波动。禽蛋和羊毛的支持水平多数年份基本为负值,且禽蛋的支持水平负值较多,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上述三种特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边境保护政策作用,二是国内饲料粮价值转移,三是受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导致的畜产品价格波动。4.本研究对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展开了探索。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农牧民的牧业收入与我国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存在同方向变动关系,这就意味着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则会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但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农牧民收入增长效果较弱。我国畜牧业总产值与财政对畜牧业的支出总量之间也存在同方向的变动关系,也就是说增加对畜牧业的财政支持能够推动生产的增加。然而,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牧业总产值相对增长效果同样较弱。另外,我国畜牧业支持政策有利于污染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合理性,加强畜牧业支持力度能够起到对排污增量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畜牧业支持政策是畜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肉牛产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结构和畜产结构组成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的“畜牧养殖”示范工程的推广在肉牛产业以及拥有秸秆饲料优势的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比较好,但是畜种结构选取的是全国的数据,畜种结构的改变在各个区域并不均衡。同时本研究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研究的时间范围在2001年-2016年,在此阶段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相对放缓,畜牧业支持增加所能够引起的畜种结构变化作用较弱。5.从养殖户微观维度出发,在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调研访问的基础上,从养殖户对政策认识程度、满意程度,并深入了解总结养殖户不满意的原因,对生猪养殖支持政策进行评价。结合养殖户调研访问结果,对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实施中影响养殖户满意的因素,即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以资金补助为主要方式的生猪养殖支持政策,多数没有侧重点,基本上对大多数养殖户具有普惠性,尤其是生猪疫病防控类政策,一旦发生疫病,相较于散养户,大规模养殖户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政策并没有因为养殖户风险的大小而有所差别。二是规模化养殖支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两个问题:一方面,补贴方式以资金为主,缺乏技术扶持、疫病防控的指导,方式单一;另一方面,补助领域为养殖生产环节,不能满足养殖户对销售、管理经营等方面需求。三是宏观调控中的生猪生产和市场信息预警监测机制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养殖户认知程度不高;以及该机制对市场信息的预测不全面,对养殖户的生产安排没有起到实际应有的作用的问题。四是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门槛高、审核程序复杂、申请周期长、资金发放过程存在程序繁琐的通病。6.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形势,提出政策建议:改善对畜牧业支持资金的使用方式、建立健全畜产品价格监测和市场信息预警机制、构建全国性畜牧业政策保险大灾准备金制度的运行机制框架、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并提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健康养殖、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发展现代草地畜牧业、支持牧区畜牧良种推广为我国畜牧业未来支持政策的重点。

郑川[3](2019)在《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文中提出近年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机制中的价格改革,尤其是农产品价格政策改革。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2019年初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问题”,依然将农产品价格政策放在了重要位置。如何让市场在农产品价格上发挥正确的作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是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关键所在。然而,当今国际大宗产品价格大幅震荡,国内玉米、大豆等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且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对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值得探讨。因此,基于我国国情,正确理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实施背景、历史演进、政策效果,可以使我国农业政策的制定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扬长避短,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充分利用价格政策对我国带来的正面效应,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研究中国从古至今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探索、当代政策的效果,以及国外政策的对比。二是梳理我国农产品政策的问题,探索政策改进的可能性。三是优化农产品市场价格政策,为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必要参考。本研究针对近年来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以及受之影响的农民收入波动、国家粮食安全和市民消费成本上升等问题,在探索国内农产品价格政策演进的基础上,研究国家和市场在价格形成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具体结构:首先,提出当前世界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下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面临的严峻形势,并总结学者在农产品价格及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随后,研究中国古今在农产品价格政策上进行持续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价,包括价格支持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同时,选取发达、中等发达国家为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农产品价格政策实行的背景、产生和发展。最后,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和具体优化建议。为达到研究目标,本研究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定量分析法,通过双重差分法建立模型,分析我国农产品中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选取数据交络模型方法计算农业补贴的政策效果。二是通过历史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背景、产生原因、目的、产生过程、框架体系、历史影响、意义和教训。三是政策分析法,探索价格调控政策产生的原因,评价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和农业补贴政策效果,对国内外政策进行筛选,以探索新的政策方案。四是以比较法,从中国古代与当代之间、国外国家之间、中外之间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从而为系统、全面理解政策、改进政策提供有益启示。五是采取机制设计法,通过设定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总体目标,把价格调控政策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最终寻求适合我国现阶段农产品价格调控目标的最佳政策组合。主要结论包括:一是充分肯定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原创性的古代理论和实践,以及当代政策的斐然成果。通过梳理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我们发现,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了一系列原创的理论,也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前者是理论的一般,后者是理论应用。这些中国原创的理论、方案、政策在农业价格管理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智慧,需要我们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也给后人这样的一些启示。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只有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发展,才能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中国人的应有贡献;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连续调整与边际改进,才能实现中国粮价的持续稳定;从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外市场变化中找准定位,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二是通过定量方法评价发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在实施的8年间,确实显着提高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的玉米价格。由于主产区农民收入中的一半以上来源于玉米,玉米价格的提升意味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该政策对玉米价格提升幅度为每50千克8.084元,以2015年为例,可使农民增收161亿元。增收会极大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粮食产量来看,我国2015年粮食总产量比2007年增加了1.19亿吨,主粮玉米增产0.72亿吨,占粮食增产的六成。玉米产量的增加对于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连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临时收储政策的持续实施,我国玉米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包括玉米市场价格被扭曲等问题。三是我国实行的农业补贴是非常有效的,但存在效益递减的趋势。综合效率均能达到0.9以上,说明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的相继推出和额度的增加,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补贴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减弱,政策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但下滑程度并不明显。各年度农业补贴在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益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未来的政策调整中可以进一步进行调整和细化,提高财政补贴效率,包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功能,以及分区域实施农业补贴政策。四是国外价格政策方向调整较大。通过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经验,以及巴西等典型中等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发现国外农业补贴程度不降反增。政策方式从价格补贴转向收入补贴,政策目标从生产支持转向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政策对象从高保护普惠政策调整为支持创新、专用性、高附加值和多元化的农产品。五是加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要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制定政策时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根据国家和市场的关系分层次安排制度。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按照WTO农业规则,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价格支持以价补分离形式开展,支持价格损失保障补贴,以市场为主、国家政策为辅开展定价。补贴政策以支持地力保护、藏粮于地的政策目标为主。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挥市场主体活力,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推动我国农业稳步向前发展。主要的创新点和见解:一是补充农产品价格政策在历史研究上的不足。指出中国在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上的重要地位,通过梳理我国价格管理的历史演进,验证中国在农产品价格管理上形成的一系列原创理论,以及一系列与时俱进的稳定农产品价格和保障主粮供给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政策。具体政策包括轻重理论、平籴论、常平仓、青苗法等原创性政策。二是从农产品价格的角度丰富国家理论和市场理论。由于农产品价格政策过度干预市场容易产生市场紊乱和调控时滞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制定政策时就需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对农产品价格这一极具代表性的对象进行研究,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与市场的理论关系。将市场与国家放在同一层次研究两者关系,在经济运转中本质上研究政府与企业、家庭、个人的关系。三是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提出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建议。提出要处理好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做到四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平衡,核心和关键是保障粮食供给与价格稳定。要统筹各项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逐步削减农产品的价格支持程度,转向收入补贴政策。需要逐步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改革土地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从根本上提高价格竞争力。

白华艳[4](2018)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肉是中国城乡居民第一大肉类消费品,也是中国畜牧业生产中产业链最长、涉及面最广的居民必需品,不仅涉及到近5000万生猪养殖户的经济利益,还直接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平稳运行。然而,在生猪产业链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中国猪肉价格呈现巨大的波动性,“猪贱伤农”和“肉贵伤市”的现象交替发生,使得整个生猪产业链陷入剧烈变化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不仅影响到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消费,而且影响到中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因此,深入探讨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对于稳定中国猪肉市场价格,保障猪肉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确保生猪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以对生猪产业链和价格波动的深刻把握为基础,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供给、需求子系统探明影响猪肉价格波动的关键环节。随后进一步从各环节的关键因素出发,重点研究猪肉价格产业链纵向传递机制,以及市场信息、国际因素等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稳定发展中国生猪产业,抑制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基本特征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波动仍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猪肉价格的内涵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加入WTO后,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更为频繁且波动幅度加大;另一方面,猪肉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羊肉、牛肉等同类产品,也远大于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猪肉价格波动频率和幅度。另外,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猪肉价格季节性涨跌幅度更为明显,而且波动周期长度要大于美国猪肉价格周期。(2)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中国生猪产业链价格动态影响系统,探究了育种、养殖、屠宰和销售环节之间关键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研究表明,能繁母猪规模、投入品价格、屠宰供给量和国际因素都会导致猪肉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比例失衡,进而造成猪肉价格的剧烈波动。另外,系统构建之后,通过对政府储备参数的仿真模拟,发现国家储备肉政策由于其数量、次数和范围都非常有限,对猪肉需求和价格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3)在前文内容基础上,通过运用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内在逻辑。首先考察了育种环节能繁母猪规模和能繁母猪补贴因素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发现,能繁母猪规模与生猪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反馈关系,即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对滞后10期的生猪价存在显着的负向关系,当期生猪价格对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存在显着的正向推动作用。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尽管鼓励了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加,但对于生猪养殖户在养殖技术、养殖技能的实质性提高不存在激励效应。(4)从成本传导路径出发,深入剖析养殖环节饲料原料价格、饲料价格和生猪价格之间逐级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中国生猪养殖环节价格系统中各种价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且时滞关系。在长期关系中,玉米对生猪价格的作用最强,豆粕价格作用最弱;在短期内,滞后一期的生猪价格对当期生猪价格影响最强,玉米价格次之。(5)运用非对称价格传导理论探究了养殖、屠宰和零售三个环节价格之间的关系,并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探讨市场信息对屠宰环节的价格放大效应。结果表明屠宰环节割裂市场产生的不对称传导加剧了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市场信息使屠宰环节猪肉价格上涨的“正向信息”大于使屠宰价格下跌“负向信息”的影响,且“正向信息”对于猪肉价格波动具有明显放大效应。(6)分析了中国猪肉进出口贸易及其主要构成的变化情况,并考察了中国猪肉价格与国际猪肉价格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猪肉进口量从2009年起快速增长以后,中国猪肉市场对国际猪肉市场的影响力在持续扩大。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国猪肉市场与国际猪肉市场的关联性较弱,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猪肉市场与国际猪肉市场的关联性快速增强。(7)最后对中国与美国生猪产业链养殖状况、价格波动特征、生产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期货市场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认为,美国生猪产业链生产高度规模化、组织化减少了生猪价格波动幅度和频率,期货交易又有效熨平了生猪现货价格的剧烈波动。因此,中国应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和生产环节集中度高的猪肉市场,确保猪肉市场零售价格和销售收益的稳定性,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内猪肉期货市场。

王薇[5](2015)在《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畜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畜牧养殖数量最大的国家,畜牧业也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复杂。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12年5月2日,《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发布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综合性规划,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进入了规划引领、科学防治的新阶段。本论文在此背景下,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依据《规划》的基本理念,研究影响我国动物疫情政府防控能力的基本要素,对于我国制定合理的防控政策、创新防控组织体系建设、防控技术推广以及促进、社会防控资源整合有着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本文在公共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农业推广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理论、脆弱性分析、动物卫生经济学理论以及系统管理理论对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规划》提出的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保障,提出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的四大基础要素:法制规范、组织体制、科技支撑和条件保障。分章对此四大基本要素在我国建设的基本概况、存在的基本问题、问题引发的原因、国外的基本经验及做法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和做法进行了综合分析,旨在提升我国政府提高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能力。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探讨和实证昀方法对动物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其中需要改变观念,从动物卫生安全的高度看待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立法;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碎片化;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其次,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需要从专业性出发设立常规性指挥机构;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合式组织结构;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再次,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需要做到接轨国际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基础条件建设;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科技支撑沟通平台建设;注重社会需求,完善科技支撑能力评价机制;重视技术应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相结合。最后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需要在条件保障上重心前移,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建立多元化的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合理安排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及通过案例的实地调查和大量的统计数据来进行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可能在两方面具有创新:一是基本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文章突破单纯的从畜牧兽医学的角度来探讨动物疫情防控问题,而是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管理行为如何削弱或消减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发生的风险。二是计量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项目采用回归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的基本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目前影响防控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我国短期内的防控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智建伟[6](2013)在《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国际分工逐步细化。任何一国想要仅通过本国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都是不可能的。只有积极加入到国际合作中来,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充分流动,才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农业方面依然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加强农业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俄罗斯与我国山水相连,不仅地理位置毗邻,而且在合作中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开展区域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的分析是以两国农业合作的互补性特点为主线展开的,通过分析双方农业领域中各个因素的比较优势,明确了两国农业合作要素的流动方向,并针对现存合作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这对促进两国农业合作有重大意义。本文立足中俄农业合作研究,从互补性角度分析两国的农业合作。引用马克思主义及经济学相关原理证明了中俄农业合作的可行度较高,并通过对合作可行性的规范分析对上述结论加以证实。通过对两国农业合作现状的分析发现了双方互补性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因而本文借鉴了国际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并进行了模式的比较和选择;并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生产要素和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合作,全面、系统地对中俄农业合作进行了分析;为了衡量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带来的效应,因而本文全面地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整体分析和案例分析;最后提出了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战略思路。本文综合众多学者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可以加强国际分工,并互相引进本国所需的稀缺要素,从而大力提高两国的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观点。两国农业合作对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符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本文通过分析中俄农业合作的外部条件,发现两国经济都显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这为两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双方制定的相应农业政策也将使农业发展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当前国际环境对中俄两国农业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这些外部因素都在促使两国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在对中俄两国农业合作的内部条件分析时,可以清晰的得出中俄双方在农业领域具有极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在生产要素方面和农产品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通过对内外两个方面的分析,认为互补性的农业合作对双方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另外,通过引入SWOT分析,发现了中国的基础生产要素竞争力不足而俄罗斯的高级生产要素优势不明显。本文通过中俄农业合作的现状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合作、农业科技合作及农产品贸易合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发现了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还处在一个水平比较低,规模比较小,以民间自发为主的合作状态上,没有达到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应有的合作水平。论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合作中存在的五个方面问题。在对中国和美国、以色列以及东盟的劳务合作、科技合作和农业贸易合作三个侧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涉及到一系列模式,在进一步深化互补性合作过程中需要明确中俄两国农业合作适用的具体模式,而互补型合作模式是最适合两国进行农业合作的模式。本文对中俄农业合作中的四个主要要素的投入及国际流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明确了两国在就某一方面要素进行深入合作时所处的地位:俄罗斯在土地要素和科技要素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合作时主要作为输出国;中国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较优势,可以将农业劳动力输送给俄罗斯;双方资金要素方面的优势都不明显,不具有互补性,所以合作时应注意这一特点。中俄两国其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方向不尽一致,客观上存在着科技位差和科技梯度。这就为两国的农业科技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论文还详细分析了中俄农业合作中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虽然俄罗斯为保护本国农业发展设置了一些阻碍两国农业合作的政策壁垒,但由于其已经加入了WTO,这些壁垒将会逐渐取消,所以两国合作的环境会逐渐宽松;从量化模型分析中可以看出,两国贸易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完全可以将自己的优势产品稳定持久的输出给对方,实现农业贸易互补合作。所以两国农贸合作将会是中俄农业合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且具.有良好的前景。中俄农业互补合作会为两国带来较大的效益。论文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方面阐述了中俄农业合作带来的效应,两国的农业合作不仅刺激了经济的增长还使两国在社会发展及生态保护两方面都受益。论文构建了中俄双方的利益分配博弈模型,从理论分析到量化分析全方面地探讨了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产生的效应以及利益分配问题。论文立足于中俄农业合作中现存的问题,根据中俄农业的要素互补优势,提出了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合作的战略思路。本文站在国家的高度上,分别从互信、长期合作战略、法律和服务体系等几方面对两国农业合作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政策性建议。针对中俄农业科技合作方面提出了引进技术和成果转化的建议;针对如何进行劳务合作及资金合作的问题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针对农贸合作方面的问题,本文从宏观到微观两个角度都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中俄农业合作涉及的要素很多,要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将某一要素的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合作的各个方面是不科学的。目前现有的研究中,关于中俄两国农业合作要素的系统性研究比较少见,并且关于农业合作中的互补性趋势等尚需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为我国对俄农业合作提供理论指导。

肖文兴[7](2012)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关系到近九亿农业人口的生存问题和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对农业进行保护,确保入世后的农业产业安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非常紧迫。农业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经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时,能够基本上不受威胁、干扰和破坏而保持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不会引发国内农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保障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产业安全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新形势下的挑战,如外资对我国农业的控制增强,潜在风险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我国农业产业链不发达,产业整体竞争力受到制约等。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投资全球化加剧了全球农业产业的竞争。一些开放度高、缺乏有效调控手段的产品受贸易和外资进入影响大,产业安全状况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羊毛、棉花、大豆是较为典型的三个品种。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作物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一些,包括棉花、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在粮食作物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玉米、大豆和大麦。而小麦和大米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入世会对水果、蔬菜和畜产品带来有利影响。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大于机遇。根据何维达和何昌(2002)的研究,中国农业在2001前基本安全,本文改进研究方法,借鉴全球最具权威性的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机构IMD和WEF在整合国际竞争力的多指标体系时的方法,建立农业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探索性的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加入“WTO”后,2002-2009年,中国农业的安全度虽然有所下降,但中国农业仍然是“基本安全”,接近“不安全”的边缘,因为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增加,需要建立预警机制,采取防范措施。与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结论基本一致。而且,首次对湖南农业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加入“WTO”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同时,编写了附录一的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根据农业产业安全评价的五个安全度区域及其状态标识本研究创新地设置相应的预警灯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它国家农业保护政策启示我们:应完善我国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我国农业;产业保护与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扩大内需和开拓国际市场应并重,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保护手段力求多样化和灵活性;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运用世贸组织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议和规定,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在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下,我国要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农业保障体系,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推进农业税制改革和国家财政支持,合理利用外资。我们必须要构筑起确保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树立“大开放”、“大发展”、“大安全”的农业产业安全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于扩大开放的相互依存中促进大发展,于大发展的相互合作过程中谋求大安全。但是,农业产业安全具有其产业特色所要求的特殊性,应采取如下保障措施: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建立灵敏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防范产业安全风险;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中国农业企业要做大做强,建立完整自主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品牌,自主定价体系,降低对外依存度,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抵御外部冲击,保障产业安全。

李勤昌[8](2009)在《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农产品贸易的保护程度依然很高,平均约为工业品的四倍多。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地区对农业实施高保护政策,严重扭曲了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不仅导致了资源的错配,对发展中国家农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还威胁到它们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历时九年至今仍未完成谈判目标,不仅给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蒙上了阴影,还对当前萧条的世界经济恢复信心产生负面影响。探索世界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本质、影响因素和机理,预测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的未来走向,对于我们正确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国际农业多边谈判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图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问题。在贸易制度的研究中,传统贸易理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解释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理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贸易政策产生的政治过程及原因,但是两者都存在局限性,无法全面揭示当前顽固存在的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因此,如何改进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型,并融合传统贸易理论,更加全面地揭示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产生的根源、形成机制和决定因素,形成一个完整、具有说服力的农产品贸易政策分析框架,对于我们理解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制度,预测其未来走向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基本研究方法,结合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手段,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进行研究。具体地,在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上使用的是规范的分析方法和归纳逻辑手段,在对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WTO农产品贸易制度形成过程和典型民主政治制度下农产品贸易政策决策的政治过程的归纳,提炼和构建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分析框架,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打下理论基础;在对美国、欧盟、WTO农产品贸易制度的分析中采用实证分析中的历史分析、案例分析、对比分析、数据分析等方法和演绎、归纳逻辑手段,验证本文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再利用该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演绎推理,分析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未来的可能演化趋势。本文研究的总体思路是:主要以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工具,辅以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首先对现存的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中的“利益集团—政府”基本分析框架加以改进,加入国际贸易制度这一因素,形成“利益集团—政府—国际贸易制度”三维分析框架,重点从利益集团、政府和国际贸易制度三个因素在贸易政策决策中的政治行为入手,分析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产生的机理、主要决定因素,结合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历史考察,揭示该保护制度产生和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以及WTO农产品贸易制度未来演变趋势作出基本判断,并提出我国的相应对策。本文整体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构建(第1、2章)。其中,第1章除了说明论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外,主要内容是对与论题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为本文的理论构建及后文分析汲取营养,同时提出现有文献的有待深入研究问题,为本文提出研究任务。第2章为理论构建部分。该部分首先归纳了古典、新古典和现代自由贸易理论思想和保护贸易的理论思想,目的是把它们作为分析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及其政策实践的理论工具。本部分还重点对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框架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指出了现有的“利益集团—政府”基本分析框架的理论缺陷,并且在该框架基础上,引入“国际贸易制度”因素,构建了“利益集团—政府—国际贸易制度”三维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本章根据这一分析框架,做出如下理论判断:1.任何经济开放国家总体对外贸易政策都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混合体,不存在绝对的自由贸易和绝对的保护贸易,农产品贸易政策也是如此。它们是各种政治的、经济的和外部制度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国际贸易政策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我们研究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出发点。2.一国农产品贸易制度的自由性倾向或保护性倾向,根本上取决于该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大、竞争力强的,就会主张或赞成自由贸易,比较优势弱、竞争力差的,就会追求保护贸易。3.一般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阻力大于工业品,因为农业利益集团组织良好,对政策决策的影响力往往大于工业利益集团,它们为了维持贸易保护所带来的既得利益,会极力阻挠农产贸易自由化。4.为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经济结构等宏观因素考虑,政府往往倾向于农业保护。5.农产品贸易大国及人口大国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更加敏感,因而将是多边农业谈判的主要参与者,它们的政策取向决定了多边谈判的方向。本文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第3、4、5章)。文中选取美国和欧盟为研究对象,在上述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下,对它们的农业贸易保护制度产生的历史、政策决策机构、国内利益集团影响政策决策的政治过程、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政策偏好等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揭示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顽固性和持久性的政治根源,并对它们的未来政策走向做出预测。然后,根据同样的思路,对WTO农产品贸易制度的同类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本部分的基本结论是:第一,WTO贸易制度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制约能力脆弱;第二,WTO农产品贸易制度将继续朝着自由化方向发展;第三,未来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仍将具有相当的贸易保护特征,为成员国实施一定的农产品贸易支持和保护提供制度保障。本文第三部分(第6章)分析了中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特征和WTO贸易制度框架下的政策运用空间,提出了中国农业政策调整和参与多边农业谈判的战略建议。本文最后提出了如下基本研究结论:第一,任何贸易政策都是政治主导下的经济决策,农产品贸易政策尤其是这样;第二,WTO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是经济领域内的贸易规则和纪律,该制度建立与变迁的驱动力源于成员国间的国家总体利益博弈;第三,发达国家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决定因素主要有三:一是比优势和市场波动,该因素决定着农民的相对收入,从而影响它们寻求政府保护愿望的强烈程度;二是经济结构及其发展水平,它决定着政府提供保护的经济能力、保护的政治成本(来自反对派的阻力大小)和政治组织能力;三是政治体制及其组织架构,它决定着农业利益集团政治行为对政府的影响效果;第四,随着WTO制度下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深入,来自成员国内部的改革动力在逐步衰减,有的问题已经触及到了它们的根本利益和法律制度。因此,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展将呈加速递减趋势,最终,一定程度的农业及贸易保护制度将成为常态;第五,农产品贸易保护措施的大幅削减或消除,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特别是对于人口大国和粮食净进口国而言,可能成为一种灾难。因此,这些国家应当从本国国情出发,认真思考自己的谈判立场,不轻易承诺削减,更要维护和加强特殊保障机制;第六,未来的WTO农业谈判仍将是主要国家利益集团间反复斗争的过程,但最终结果应当是在当前的主席方案水平上达成某种妥协,这意味着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自由化努力会取得一定的成果。对于中国而言,与世界发达农业大国相比,农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弱势特征。因此必须重视发展农业和坚持粮食自主原则,以保证农业人口就业、福利水平提高和国家政治经济安全。本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本文在研究的理论工具上,采用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使分析能够更全面涵盖并接近贸易政策的实际形成过程,从而使结论更有说服力和实际指导意义。在分析工具上,改进了现有的分析模型,加入了国际贸易制度新的要素,构建了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三维分析模型,增强了贸易政策走向预测的准确性;第二、提出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有限性和保护的长期性的结论;第三、指出了WTO贸易制度的脆弱性,提出了发展中国家不能盲目做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承诺的观点。

陈昌洪[9](2008)在《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生猪具有低成本生产优势、数量优势和价格比较优势,但是由于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营销手段落后和技术壁垒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生猪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国际竞争力弱,生猪产业的比较优势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国内生猪产品市场由供需平衡转变为供应相对充足和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的背景下,研究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变动规律和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促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对农业竞争力研究的论着较多,但是针对生猪国际竞争力的专门研究很少,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至今仍是空白。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己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计量经济分析和统计分析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利用“六因素模型”深入分析影响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建立生猪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生猪国际竞争力进行科学测定,为提高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从加入WTO后四川生猪产业发展所处国内外环境出发,着重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指出了可借鉴的主要理论、重要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不足。文献综述表明探索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定方法,依然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根据研究目的和关键问题,构思出本文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总结了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本章在导论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结论,结合生猪产业特点,界定了生猪国际竞争力,认为其本质是比较生产力,是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与竞争力环境的统一体。其次,应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创新理论,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阐明了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生猪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因素;交易效率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市场条件;创新是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根本途径。最后,指出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同时综合运用创新理论,构建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创新优势相结合的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竞争力的客观基础,竞争优势是竞争力的现实态势,创新优势是竞争力持续的源泉,三者的本质都是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创新优势使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从静态走向动态。第三章.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本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利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四川生猪生产、贸易和消费情况,并与世界生猪生产和出口大国进行了比较,对国外生猪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家在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剖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四川生猪具有生产优势和数量优势,但是生猪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在深加工和产业化方面存在不足,在生产方式、技术支持和疫病监控等方面与丹麦和美国差距大,在生产成本上受到巴西生猪的挑战。二是在国际市场上,四川生猪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质量水平不高,与巴西的猪肉竞争激烈,形成相互替代关系,同时受制于国外技术壁垒,竞争力弱。三是国外强大的猪肉需求,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猪肉需求,为四川生猪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四川生猪产品的机会所在。四是四川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根据适用条件,有选择地借鉴吸收丹麦、美国和巴西等国提高生猪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为我所用。第四章.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借鉴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了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采用因素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影响四川生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条件、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政府作用和机遇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研究发现: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禀赋良好,但是与先进国家差距明显;猪肉国内需求持续增长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四川种猪研发成效显着、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健全,但是科技水平较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快速发展为四川生猪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生猪屠宰及加工业发展较快但水平较低;农户散养的生产方式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规模化养殖受环境压力大;加强猪肉供应链管理是生猪储运发展的方向;股份合作型龙头企业是生猪经营主体发展方向;政府在生猪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支持有限;生猪产业发展面临多种机遇。第五章.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为指导,应用系统论原理,结合生猪产业特点,设计了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和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建立起较系统的生猪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竞争绩效评价指标群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S)、出口渗透率(EPR)、出口导向率(EOR)、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固定市场份额模型(CMS)。竞争实力评价指标群包括价格竞争力、成本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市场营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和生产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四川猪肉主要以国内销售为主,外向型程度不高,能出口的猪肉具有较大的贸易比较优势和出口竞争力,但是与丹麦、加拿大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二是四川生猪具有成本价格优势,但综合竞争力较弱。三是四川生猪的质量安全竞争力较弱,但正在逐步提高。四是生猪市场营销竞争力较差。五是生猪技术竞争力不强。六是生猪生产竞争力提高快,但与国外生猪生产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大。第六章.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借鉴国际上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先进经验,结合四川生猪产业发展的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六大主要对策措施: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李晓燕[10](2007)在《猪及其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范围内重大动物疫病的不断爆发和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的可追溯性要求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发达国家已制定相关法规,并实施进口动物及动物产品必须具有可追溯性的市场准入制度。国际组织也已制定可追溯系统建设的相关准则和建议。而我国畜牧业可追溯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尤其是养猪业可追溯系统建设才刚刚开始,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面对可追溯性要求可能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的现实,我国应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养猪业可追溯系统。本文阐述了养猪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有关可追溯性及追溯系统的定义,可追溯制度的发展及建立可追溯系统的必然性;介绍了国际组织可追溯性工作动向,研究了发达国家现行的追溯系统,分析了我国养猪业可追溯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当关注国际可追溯工作动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确定追溯系统的关键因素及基于风险分析的可追溯内容,建立养殖场注册登记系统,标识信息数据库,构建风险基础上的符合国际国内要求的猪及其产品可追溯系统。

二、养猪大国如何面对WTO(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猪大国如何面对WTO(论文提纲范文)

(1)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户生产决策理论研究
        1.2.2 农户生产决策实证研究
        1.2.3 不同规模农户生产行为相关问题研究
        1.2.4 政府规制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概念界定
        1.3.1 生猪养殖户
        1.3.2 生产决策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吉林省生猪养殖规模总体变化分析
    2.1 吉林省规模化生猪养殖发展总体情况
    2.2 吉林省生猪养殖规模变动情况分析
        2.2.1 吉林省生猪存出栏数量的变动情况
        2.2.2 吉林省猪肉产量与消费量变动情况
        2.2.3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数量变动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决策分析
    3.1 规模经营行为的理论分析
    3.2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长期经营成本与效益分析
        3.2.1 生猪养殖成本与效益
        3.2.2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经营成本分析
        3.2.3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经营效益分析
    3.3 吉林省不同生猪养殖户长期适度规模经营分析
        3.3.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3.3.2 适度养殖规模测度
    3.4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长期经营行为选择分析
        3.4.1 大中规模生猪养殖户经营产业融合化分析
        3.4.2 部分小散生猪养殖户转变家庭农场经营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4.1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规模经营描述性分析
    4.2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长期规模经营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2.1 研究假设
        4.2.2 模型定义及变量选择
        4.2.3 相关性检验及回归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决策分析
    5.1 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行为的逻辑分析
    5.2 生猪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行为分析
        5.2.1 生猪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动因
        5.2.2 生猪养殖户短期生产要素调整的有效性
    5.3 生猪养殖户短期产量调整行为分析
        5.3.1 研究假设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5.3.3 模型设计
        5.3.4 实证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6.1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描述性统计分析
    6.2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短期调整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2.1 研究假设
        6.2.2 模型定义及变量选择
        6.2.3 回归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分析
    7.1 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行为的逻辑分析
    7.2 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退出情况分析
    7.3 吉林省小散生猪养殖户退出生产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7.3.1 数据来源与研究假设
        7.3.2 模型定义及变量选择
        7.3.3 相关性检验及回归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影响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的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8.1 政府规制引导养殖户生产行为的逻辑分析
    8.2 生猪养殖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及其影响效果分析
        8.2.1 农业政策对生产者支持水平分析
        8.2.2 生猪养殖相关政策实施情况分析
        8.2.3 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的政策认知与评价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对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2)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畜牧业支持的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6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
    1.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分析
    2.1 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
    2.2 畜牧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分析
    2.3 畜牧业生产布局的演变
    2.4 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变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演变分析
    3.1 畜牧业支持政策概念界定
    3.2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3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现状及其特征
    3.4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发展的演变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测算与特征分析
    4.1 畜牧业政策支持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2 基于OECD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分类及其政策含义
    4.3 代表性畜产品选择及数据来源
    4.4 不同阶段中国畜牧业支持水平及结构特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的效应分析
    5.1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养殖户增收效应分析
    5.2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产值增长效应评价
    5.3 畜牧业支持政策的环境效应评价
    5.4 畜牧业支持政策对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效应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微观视角的畜牧业典型支持政策评价
    6.1 生猪养殖支持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现状
    6.2 养殖户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6.3 生猪养殖各项支持政策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畜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养殖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致谢

(3)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农产品
        1.2.2 价格
        1.2.3 农产品价格政策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影响因素
        1.3.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发展
        1.3.3 农产品价格政策评价
        1.3.4 研究评论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1.5 创新点及不足
        1.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中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理论和政策演进
    2.1 农产品价格管理的中国古代理论及政策演进
        2.1.1 古代理论演进
        2.1.2 古代政策与方案
    2.2 农产品价格管理当代理论和政策的形成
        2.2.1 当代理论发展
        2.2.2 当代政策实践措施及成果
    2.3 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理论与政策的启示和改进建议
        2.3.1 基于中国实践的原创性理论,为经济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3.2 只有通过政策体系的边际改进,才能实现粮价的持续稳定
        2.3.3 完善政府定价,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走向新的辉煌
第3章 当代农产品价格政策的效果评价
    3.1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效果评价
        3.1.1 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3.1.2 建立模型
        3.1.3 实证分析
    3.2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研究
        3.2.1 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
        3.2.2 模型构建
        3.2.3 实证分析
    3.3 结论与政策优化措施
        3.3.1 妥善处理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3.3.2 市场化方向改进支持政策
        3.3.3 补贴政策应发挥社会综合功能
        3.3.4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发挥市场活力
第4章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分析
    4.1 各国政策体系发展和构成
        4.1.1 美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4.1.2 欧盟农产品价格政策
        4.1.3 日本农产品价格政策
        4.1.4 韩国农产品价格政策
        4.1.5 巴西农产品价格政策
    4.2 政策分析
        4.2.1 国外农产品价格政策的特点
        4.2.2 政策趋势
    4.3 对我国的启示
        4.3.1 调整政策的方向
        4.3.2 分类改革价格支持政策
        4.3.3 加强政策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持
        4.3.4 加大对产业链各政策对象的支持
第5章 农产品价格政策建议
    5.1 农产品价格政策主要问题
        5.1.1 政策理论的缺陷
        5.1.2 政策目标的局限性
        5.1.3 政策制定的不足
        5.1.4 制度执行的漏洞
        5.1.5 政策实施效果的问题
    5.2 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制度设计
        5.2.1 理顺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5.2.2 创新价格政策体制机制设计
        5.2.3 提高农产品价格内生竞争力的制度设计
    5.3 政策实施具体建议
        5.3.1 价格支持政策
        5.3.2 农业补贴政策
        5.3.3 加强金融支农制度的作用
        5.3.4 统筹使用贸易政策
        5.3.5 提高农业内生竞争力
        5.3.6 配套制度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4)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猪肉价格波动周期研究
        1.4.2 猪肉价格波动原因
        1.4.3 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波动
        1.4.4 猪肉非对称价格传导的相关研究
        1.4.5 生猪生产支持政策对猪肉价格的影响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5.4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农业产业链价格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价格机制理论基础
        2.1.1 劳动价值论
        2.1.2 均衡价格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价格理论
        2.1.4 信息经济学理论
    2.2 理论分析框架
        2.2.1 产业链理论
        2.2.2 农业产业链
        2.2.3 生猪产业链
        2.2.4 产业链中价格波动与增值机制
        2.2.5 研究界定及分析框架
3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3.1 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点
        3.1.1 中国猪肉价格长期波动特点
        3.1.2 加入WTO后中国猪肉价格波动特点
    3.2 基于时间序列分解的猪肉价格波动规律分析
        3.2.1 TRAMO/SEATS季节调整方法
        3.2.2 数据来源与分析
    3.3 基于H-P滤波的中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测定
        3.3.1 研究方法
        3.3.2 H-P滤波法结果测定
        3.3.3 基于国际比较的猪肉价格波动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模型
    4.1 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及各环节关键因素分析
        4.1.1 猪肉价格波动机制分析
        4.1.2 影响猪肉价格的需求因素
        4.1.3 影响猪肉价格的供给因素
    4.2 猪肉价格波动系统建模
        4.2.1 猪肉价格波动系统的假设界定
        4.2.2 猪肉价格波动的系统结构分析
        4.2.3 猪肉价格形成模型建立以及指标解释
    4.3 猪肉价格波动的系统动力学仿真与对策分析
        4.3.1 需求模拟与分析
        4.3.2 供给模拟与分析
        4.3.3 猪肉价格模拟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育种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5.1 能繁母猪存栏量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分析
        5.1.1 能繁母猪的内在周期
        5.1.2 实证分析
    5.2 能繁母猪补贴效率分析及政策评价
        5.2.1 实证研究理论与模型
        5.2.2 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实施前后中国生猪生产效率变化分析
        5.2.3 中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对生产效率变动的影响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养殖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6.1 生猪、饲料生产波动与价格波动
        6.1.1 生猪生产波动
        6.1.2 饲料生产波动
        6.1.3 饲料原料、饲料及生猪价格波动
    6.2 养殖环节价格引导关系分析
        6.2.1 价格序列平稳性检验
        6.2.2 协整检验
        6.2.3 价格序列短期关系方程
        6.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 养殖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3.1 模型与估计结果
        6.3.2 生猪养殖环节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屠宰环节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7.1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收益分析
        7.1.1 养殖环节收益分析
        7.1.2 屠宰环节收益分析
        7.1.3 零售环节收益分析
        7.1.4 生猪产业链各环节收益调研分析
    7.2 屠宰环节猪肉价格不对称传导实证分析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说明
        7.2.3 实证分析
        7.2.4 价格非对称传导原因分析
    7.3 市场信息对屠宰环节价格波动的影响
        7.3.1 市场信息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机制
        7.3.2 实证分析
        7.3.3 屠宰价格对信息的非对称效应曲线及解释
    7.4 本章小结
8 国际市场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
    8.1 全球猪肉及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1.1 全球猪肉及生猪生产和消费变化分析
        8.1.2 全球猪肉及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2 加入WTO以后中国生猪和猪肉贸易构成变化分析
        8.2.1 中国生猪贸易变化分析
        8.2.2 中国猪肉贸易变化分析
        8.2.3 中国加工猪肉贸易变化分析
        8.2.4 小结
    8.3 国际猪肉市场价格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分析
        8.3.1 中国猪肉市场价格与进口价格倒挂现象分析
        8.3.2 国际猪肉市场价格与中国猪肉市场价格的影响关系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中美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对比研究
    9.1 美国生猪养殖业波动分析
        9.1.1 美国生猪养殖变动趋势
        9.1.2 美国生猪存栏结构波动分析
        9.1.3 美国生猪出栏率及死亡率变动分析
    9.2 美国生猪产业链价格及效益波动分析
        9.2.1 美国生猪价格波动分析
        9.2.2 美国猪粮比价波动分析
        9.2.3 美国生猪生产成本收益变动分析
    9.3 美国产业链生产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对波动的影响
        9.3.1 美国产业链生产规模化程度变化
        9.3.2 美国产业链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及对波动的影响
        9.3.3 美国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
    9.4 美国期货对生猪价格的影响
        9.4.1 数据及分析说明
        9.4.2 美国生猪价格与期货价格影响关系分析
    9.5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3 进一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5)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危机防控能力研究
        1.2.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研究
        1.2.3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研究
        1.2.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4 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公共危机
        2.1.2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
        2.1.3 危机防控能力
        2.1.4 能力建设及其基础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2 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
        2.2.3 动物卫生经济学
        2.2.4 系统管理理论
第3章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能力建设基础及其形成
    3.1 能力基础之一:法制体系建设情况
    3.2 能力基础之二:管理体制建设情况
    3.3 能力基础之三:科技研发支持情况
    3.4 能力基础之四:条件保障建设情况
    3.5 综合能力形成:应急响应实施情况
第4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法制体系建设
        4.1.1 我国动物卫生法律体系建设概况
        4.1.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法规建设情况
    4.2 我国动物疫情应急法制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立法文本及内容自身存在的问题
        4.2.2 法律文本与实践工作存在脱节
        4.2.3 应急法律体系的操作性存在欠缺
    4.3 其他国家动物疫情防疫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3.1 美国:1+N系统化动物卫生法律体系
        4.3.2 澳大利亚:风险监控为主的动物疫情防控立法
        4.3.3 加拿大:体系健全覆盖面广的疫情防控立法
        4.3.4 欧盟:规范化、人性化的动物卫生立法体系
    4.4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立法的改进方向
        4.4.1 健全动物防疫组织立法,防止立法碎片零散
        4.4.2 树立动物疫情风险意识,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4.4.3 改变动物疫病防控观念,做好系统规范立法
第5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制建设
    5.1 构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的理论基础
        5.1.1 应急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
        5.1.2 公共危机组织结构的特点
    5.2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现状
    5.3 我国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的问题及原因
        5.3.1 动物疫情常态应急机构尚未建立
        5.3.2 危机管理指挥联动系统尚且缺乏
        5.3.3 官方组织缺乏与社会力量的整合
        5.3.4 重大动物疫情区域合作机制缺乏
    5.4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管理体系的改进
        5.4.1 专业性、常规性指挥机构的设立
        5.4.2 以任务为中心建立复式组织结构
        5.4.3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相协调
第6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6.1 动物疫病公共危机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现状
        6.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科研机构发展现状
        6.1.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研发情况
        6.1.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
    6.2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问题
        6.2.1 防控科技人力资本待遇较低、队伍不稳
        6.2.2 防控技术研究投资不足、应用水平偏低
        6.2.3 防控科研项目立项及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6.2.4 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忽视了实践需求
        6.2.5 科研成果推广缓慢,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6.3 制约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6.3.1 缺乏与时俱进的科学劳动价值评价机制
        6.3.2 缺乏全面、完整、连续的经费资助机制
        6.3.3 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科技管理服务平台
        6.3.4 缺乏科技需求方主导的制度化评价机制
        6.3.5 缺乏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
    6.4 我国动物疫情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途径
        6.4.1 优化薪酬结构,尊重科技人才价值
        6.4.2 改善投资机制,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6.4.3 抓住核心技术,做好管理平台建设
        6.4.4 注重社会需求,完善鉴定评价机制
        6.4.5 重视技术应用,科研与防控相结合
第7章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条件保障建设
    7.1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政策概述
        7.1.1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历史演变
        7.1.2 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基本理念的形成
    7.2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的问题
        7.2.1 财政支持总量尚显不足
        7.2.2 财政支出结构不够合理
        7.2.3 财政支持的持续性不够
    7.3 我国动物疫病财政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财政投入理念存在差距
        7.3.2 财政分摊机制并未健全
        7.3.3 财政支出方式过于单一
    7.4 美国和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的基本经验
        7.4.1 财政支持总量充足力度较大
        7.4.2 财政支出结构动态均衡变化
        7.4.3 多元主体共同平衡分摊费用
        7.4.4 疫病消灭计划占据较大比重
    7.5 改进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条件保障的建议
        7.5.1 加大和稳定动物疫病危机防控财政支持
        7.5.2 建立多元化动物疫病防控资金分摊机制
        7.5.3 对动物疫病防控重点领域进行合理分派
        7.5.4 合理安排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物资储备
第8章 政府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
    8.1 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应急响应的理论框架
    8.2 Matlab回归分析理论模型
    8.3 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的实证研究
    8.4 提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防控的应急响应的路径选择
第9章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改变观念,建立系统化的动物疫情防控法律体系
    9.2 突破限制,建立开放型的动物疫情防控体制框架
    9.3 创新科技,构建有机性的动物疫情防控科技支撑
    9.4 重视投入,建立稳定性的动物疫情防控条件保障
第10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10.1 防控能力建设基础的综合性研究
    10.2 防控能力基础条件的精细化研究
    10.3 防控能力建设效果的全面性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English Catalog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重点和难点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
    1.6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国际农业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2.1.3 马克思主义国际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启示
    2.2 其他经济理论
        2.2.1 古典经济理论
        2.2.2 新古典经济理论
    2.3 现代经济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中俄农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3.1 影响中俄农业发展的外部因素
        3.1.1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2 俄罗斯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 影响中俄农业合作的内部因素
        3.2.1 中俄农业合作的优势
        3.2.2 中俄农业合作的劣势
    3.3 中俄农业合作的SWOT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中俄农业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4.1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的合作
    4.2 中俄农业科技合作
    4.3 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
        4.3.1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规模
        4.3.2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
        4.3.3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地区结构
        4.3.4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主体结构
    4.4 双方现实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4.4.1 农业合作环境问题
        4.4.2 农业要素合作问题
        4.4.3 农产品贸易合作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国际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借鉴
    5.1 中国与其他国家农业合作的历史经验
        5.1.1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
        5.1.2 中国和以色列的农业合作
        5.1.3 中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
    5.2 经验借鉴
    5.3 本章小结
6 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选择分析
    6.1 我国现有的农业合作方式分析
    6.2 我国国际农业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6.3 可供两国进行农业合作的模式选择
        6.3.1 互换型合作模式
        6.3.2 互补型合作模式
        6.3.3 分布式合作模式
        6.3.4 矩阵式合作模式
        6.3.5 虚拟合作模式
    6.4 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比较
        6.4.1 纵向比较分析
        6.4.2 组织形式比较分析
        6.4.3 成本比较分析
        6.4.4 效果比较分析
        6.4.5 比较分析结论
    6.5 本章小结
7 中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互补性合作分析
    7.1 土地要素
        7.1.1 中国农用土地的投入
        7.1.2 俄罗斯农用土地的投入
    7.2 劳动力要素
        7.2.1 中国农业劳动力投入
        7.2.2 俄罗斯农业劳动力的投入
        7.2.3 中俄农业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分析
    7.3 资金要素
        7.3.1 中国农业资金的投入
        7.3.2 俄罗斯农业资金的投入
        7.3.3 中俄农业资金的国际流动
    7.4 科技要素
        7.4.1 均衡需求的实证分析
        7.4.2 中俄农业科技合作的发展趋势
    7.5 本章小结
8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合作分析
    8.1 双方农产品贸易所面临的政策环境
        8.1.1 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8.1.2 俄罗斯的农产品贸易政策
    8.2 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8.2.1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优势分析
        8.2.2 中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8.3 中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合作的实证分析
        8.3.1 数据来源
        8.3.2 中俄农产品贸易指标分析体系
        8.3.3 实证分析的结论
    8.4 中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
        8.4.1 俄制定对外贸易战略促进中俄农贸发展
        8.4.2 俄入世后双方农贸合作的机遇挑战
    8.5 本章小结
9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效应分析
    9.1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社会效应分析
    9.2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经济效应分析
        9.2.1 对中俄农业产业发展的加速效应
        9.2.2 对中俄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扩展效应
        9.2.3 对中俄沿边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深化效应
    9.3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生态效应分析
    9.4 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效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9.4.1 博弈中的利益分配的原则
        9.4.2 博弈模型中利益的分配方法
        9.4.3 模型的求解—核仁解
        9.4.4 算例分析
        9.4.5 实证分析结论
    9.5 本章小结
10 加强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的对策建议
    10.1 改善中俄农业合作环境的对策建议
        10.1.1 加强多边合作增强两国战略互信
        10.1.2 制定长期合作战略
        10.1.3 加强优惠政策和法律的协调
        10.1.4 建立高效的服务体系
    10.2 加强中俄农业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10.2.1 加强中俄农业科技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10.2.2 加强中俄农业劳务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10.2.3 加强中俄农业资金要素合作的对策建议
        10.2.4 加强中俄农业基础设施合作的对策建议
    10.3 加强中俄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10.3.1 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
        10.3.2 提高中俄农产品贸易效率
    10.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附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一章 绪论
    1 本文研究的目的,对国民经济或学术上的意义,国内外动态和发展趋势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1.4 当前研究的缺陷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本文研究的内容,设计方案、预期效果
        2.1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思路和效果
        2.4 研究框架
        2.5 本研究的创新和局限
第二章 产业安全与农业产业安全
    1 产业安全的内涵
    2 用模型诠释产业安全
        2.1 基本假设
        2.2 基本理论模型
        2.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2.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3 农业产业安全
        3.1 农业产业安全的定义
        3.2 农业产业安全的决定因素
        3.3 农业产业安全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影响
    1 按照“WTO”规则,调整农业政策
        1.1 调整农业法律法规
        1.2 调整国内支持政策
        1.3 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1.4 调整农产品食品卫生安全政策
        1.5 减让农产品进口关税
    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
        2.1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
        2.2 其它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状况
    3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贸易的影响
        3.1 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变化情况
        3.2 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影响
    4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生产者的影响
    5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及产生的安全风险
        5.1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
        5.2 加入世贸组织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的风险
    6 展望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与新一轮WTO谈判
        6.1 展望我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
        6.2 中国如何应对新一轮WTO谈判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与预警
    1 中国农业现状
        1.1 食物与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面临5个方面的矛盾
        1.2 食物社会生态平衡系统中存在的“三个不可逆转”
        1.3 中国农业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2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及竞争因素分析
        2.1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
        2.2 价格竞争因素分析
        2.3 质量竞争因素分析
    3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评估
        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3.2 对中国农业安全度的估算
        3.3 湖南农业产业安全度的初步估算
    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
        4.1 产业安全预警的涵义
        4.2 建立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4.3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的阶段
        4.4 农业产业安全预警系统的执行
    5 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危机的事发、事后管理
        5.1 中国产业安全危机的特征
        5.2 政府是产业安全危机管理的主体
        5.3 农业产业安全危机事发、事后管理的构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国际经验
    1 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何保护农业
        1.1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业的扶持政策
        1.2 欧盟、美国、日本等对农产品的贸易保护
    2 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措施
        2.1 创造条件,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2 大量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关税等措施保护国内农业
        2.3 实行适度的政府配售和购销价格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2.4 建立产供销一体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出口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外向型发展
        2.5 加大农业投资和补贴,提供农业信贷优惠,支持农业发展
    3 世界各国农业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3.1 完善合规性贸易壁垒体系,有效保护农业
        3.2 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内需并重
        3.3 重视对农业的合理支持,利用世贸组织程序性规定,加强国内农业保护
        3.4 加强对本国地方名特农产品的品牌保护,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
        3.5 应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护手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防火墙”
    1 在WTO《农业协议》条件下,中国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1.1 全面深化农业体制改革
        1.2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1.3 增加国家财政支持和农业税制改革的力度,合理利用外资
        1.4 提高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利用国际市场扩大农产品出口
        1.5 建立农业创新体系
        1.6 实行乡镇企业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村城市化建设
        1.7 建立农业保障体系
        1.8 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2 维护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政策保障
        2.1 树立新的国家产业安全观
        2.2 健全法规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2.3 统一规划农业产业安全体系,建立专门的产业安全机构
        2.4 做好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工作,建立灵敏有效的产业安全预警系统
        2.5 充分利用WTO贸易救济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保障产业安全
        2.6 用好用足WTO赋予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积极进行发展战略和贸易政策的调整
        2.7 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决策机制维护国家产业安全
        2.8 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出口国家、出口产品多元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研究趋势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案例:“中国反贸易壁垒第一案”—“中国紫菜出口日本案”
附录二:《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8)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1.1.2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艰难曲折,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受阻
        1.1.3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美国农业支持和保护的加强
        1.1.4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自由化改革与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中的顽固立场
        1.1.5 中国农业问题的重要性与农产品贸易面临的严峻形势
        1.1.6 自由贸易理论与农产品贸易实践的严重背离
    1.2 对两个概念的说明
        1.2.1 农产品贸易保护
        1.2.2 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概念的理解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3.1 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一般性论述——贸易保护最严重的领域
        1.3.2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福利及其分配影响的研究
        1.3.3 关于农产品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
        1.3.4 国际贸易制度对农产品贸易政策影响的研究
        1.3.5 WTO农产品贸易制度对我国的影响研究
        1.3.6 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结构
        1.4.1 研究思路
        1.4.2 分析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创新与不足
        1.5.1 本论文的创新点
        1.5.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1.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6.1 中国农业及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问题
        1.6.2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与粮食安全问题
        1.6.3 如何处理WTO农业贸易制度与区域贸易协定关系问题
        1.6.4 绿箱的本质、改革与借鉴问题
2 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贸易政策的经济学解释
        2.1.1 自由贸易理论的解释
        2.1.2 保护贸易理论的解释
    2.2 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2.2.1 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分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2.2 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分析工具
        2.2.3 国内利益集团的成因及其对贸易制度的影响
        2.2.4 对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评价
    2.3 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制度经济学解释
        2.3.1 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2.3.2 制度变迁的基本方式
        2.3.3 制度变迁理论对国际贸易制度解释的评价
    2.4 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型的扩展
        2.4.1 国家利益集团对一国贸易政策形成与调整的影响
        2.4.2 国际贸易制度对一国贸易政策的影响
        2.4.3 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三维分析模型的构建
    本章小结
3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1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经济背景
        3.1.1 美国农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3.1.2 美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
    3.2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变迁
        3.2.1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初步建立与发展
        3.2.2 美国系统农业保护制度的最终确立
        3.2.3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自由化尝试
        3.2.4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回归
        3.2.5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强化
    3.3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3.1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形成的内部机制
        3.3.2 二战后美国贸易思想领域的政治斗争及其影响
        3.3.3 美国贸易制度决策机构的政治行为
        3.3.4 美国农业利益集团的政治行为
        3.3.5 美国农业保护制度的其他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4 欧盟农业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4.1 欧盟农业保护制度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4.1.1 不断深化的欧盟经济一体化
        4.1.2 欧盟农业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4.1.3 欧盟农产品的对外贸易
    4.2 欧盟农业保护制度的变迁
        4.2.1 共同农业政策前西欧的两次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高潮
        4.2.2 欧盟系统农业保护制度的最终确立
        4.2.3 欧盟农业保护制度的自由化改革
    4.3 欧盟农业保护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4.3.1 欧盟层面贸易政策的主要决策机构及其作用
        4.3.2 欧盟贸易制度形成的内部机制
        4.3.3 欧盟机构在欧盟对外贸易制度决策中的政治行为
        4.3.4 成员国在欧盟贸易制度决策中的政治行为
        4.3.5 农业利益集团在欧盟贸易制度决策中的政治行为
        4.3.6 国际贸易制度对欧盟农业政策的影响
    本章小结
5 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1 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的创建
        5.1.1 世界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的历史回顾
        5.1.2 二战前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的主要特征
        5.1.3 GATT框架下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的建立
        5.1.4 乌拉圭回合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形成的政治经济学
    5.2 WTO框架下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的自由化努力
        5.2.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背景和主要目标
        5.2.2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艰苦历程
        5.2.3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初步成果
    5.3 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自由化障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3.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中的主要国家利益集团及其主张
        5.3.2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主要特点
        5.3.3 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自由化障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5.4 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改革的前景与趋势
        5.4.1 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基本走势
        5.4.2 国际农产品贸易制度改革方向不会改变
        5.4.3 农产品贸易保护不可能根本消除
    本章小结
6 中国农业政策与国际农业贸易谈判的战略思考
    6.1 世界农业发展失衡的现实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思考
        6.1.1 人口急剧膨胀与营养不良和温饱问题的矛盾突出
        6.1.2 农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6.1.3 农产品实际价格下降及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6.2 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弱势特征
        6.2.1 城乡收入剪刀差呈扩大趋势
        6.2.2 农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6.2.3 农业内部谷物生产增长速度不断下降
        6.2.4 农业人口比重仍然过大,成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6.2.5 人均耕地少,生产规模小,制约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6.2.6 生产要素水平相对落后
    6.3 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现状与评价
        6.3.1 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6.3.2 农产品贸易的边境措施调整
        6.3.3 农产品贸易的国内支持措施调整
    6.4 中国农业政策调整和国际多边农业谈判的战略思考
        6.4.1 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可能影响
        6.4.2 中国农业发展与国际农业贸易谈判的原则立场
        6.4.3 国际农业谈判中的策略选择
    本章小结
7 结论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1.3.1 国外研究动态述评
        1.3.2 国外研究进展评介
        1.3.3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1.3.4 国内研究进展评价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调研情况及数据来源说明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生猪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
    2.1 生猪产业特点及其国际竞争力分析
        2.1.1 生猪产业特点
        2.1.2 生猪国际竞争力分析
    2.2 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
        2.2.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2.2.2 生猪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条件
    2.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创新优势与生猪国际竞争力关系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川生猪生产、贸易、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
    3.1 四川生猪生产及国际比较分析
        3.1.1 四川生猪生产分析
        3.1.2 四川生猪生产的国际比较分析
    3.2 四川生猪贸易及国际比较分析
        3.2.1 四川生猪贸易分析
        3.2.2 四川生猪贸易的国际比较
    3.3 四川生猪消费及国际比较分析
        3.3.1 四川生猪消费分析
        3.3.2 四川生猪消费的国际比较
    3.4 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3.4.1 提升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国际经验
        3.4.2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影响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4.1 生猪国际竞争力“六因素模型”
    4.2 生产要素条件
        4.2.1 基础要素
        4.2.2 高级要素
    4.3 需求条件
        4.3.1 国内需求增长和需求结构变动趋势
        4.3.2 国内需求国际化
    4.4 相关和支撑条件
        4.4.1 种猪研发、繁育及技术推广体系
        4.4.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4.4.3 生猪屠宰及加工
    4.5 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
        4.5.1 生产主体状况
        4.5.2 储运主体状况
        4.5.3 经营主体状况
    4.6 政府作用
        4.6.1 创造与维护有效率的生猪产业市场
        4.6.2 产业政策
        4.6.3 国际贸易政策
    4.7 机遇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测度
    5.1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5.1.1 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测定生猪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
    5.2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具体评价
        5.2.1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绩效评价
        5.2.2 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实力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升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6.1.1 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规体系
        6.1.2 完善生猪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6.2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6.2.1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6.2.2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监管体系
        6.2.3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6.2.4 建立生猪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6.2.5 建立生猪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疫病综合防控体系
    6.3 加强生猪产业先进科学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6.4 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实现规模化生产方式变革
        6.4.1 创新生猪产业发展机制
        6.4.2 大力培育和发展生猪产业中介组织
        6.4.3 推进垂直一体化的安全猪肉生产方式
    6.5 提高生猪市场交易效率
        6.5.1 构建现代化生猪产业物流体系
        6.5.2 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努力开拓多元国际市场
        6.5.3 适时推出生猪期货
    6.6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6.6.1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原因剖析
        6.6.2 发展生猪产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6.6.3 加强生猪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猪及其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养猪业现状
    2.1 世界养猪业现状
        2.1.1 世界生猪存栏量总体上稳步增长
        2.1.2 世界猪肉产量逐年递增
        2.1.3 世界猪肉贸易情况
        2.1.4 世界肉类生产贸易消费结构
        2.1.5 养猪业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2.1.6 可追溯性要求是养猪业发展的趋势
    2.2 我国养猪业现状
        2.2.1 养猪业的发展
        2.2.2 养猪业现状
        2.2.3 可追溯系统不完善对养猪业的影响
    2.3 小结
3 追溯系统及其应用现状
    3.1 追溯系统概述
        3.1.1 可追溯性与追溯系统的定义
        3.1.2 可追溯制度的发展
        3.1.3 建立可追溯系统的必然性
        3.1.4 小结
    3.2 国际组织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性工作动向
        3.2.1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3.2.2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3.2.3 世界贸易组织(WTO)
        3.2.4 小结
    3.3 发达国家养猪业追溯系统现状
        3.3.1 欧盟国家猪及其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情况
        3.3.2 美国猪及猪肉产品可追溯系统
        3.3.3 其他国家可追溯系统建设
        3.3.4 小结
    3.4 我国养猪业追溯系统现状
        3.4.1 我国养猪业可追溯系统建设处在摸索阶段
        3.4.2 动物标识溯源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3.4.3 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
        3.4.4 我国猪及其产品可追溯现状
        3.4.5 小结
    3.5 总结
4 构建我国完善的猪及其产品可追溯系统
    4.1 确定猪产品供应链中各环节的可追溯信息
        4.1.1 饲养环节
        4.1.2 屠宰加工环节
        4.1.3 运输环节
        4.1.4 贮存环节
        4.1.5 销售环节
    4.2 可追溯系统的构成要件
        4.2.1 标识系统
        4.2.2 数据库
        4.2.3 档案
        4.2.4 网络系统
5 猪及其产品动物卫生追溯系统的运行模式
    5.1 追溯系统建立在风险分析基础上
        5.1.1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简介
        5.1.2 风险分析基础上的追溯系统
        5.1.3 可追溯性对食品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重要性
    5.2 建立猪及其产品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目标及系统的建立原则
        5.2.1 全球统一标识系统
        5.2.2 猪及其产品追溯系统的目标
        5.2.3 猪及其产品追溯系统的建立原则
    5.3 追溯系统工作流程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养猪大国如何面对WTO(论文参考文献)

  • [1]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研究[D]. 唱晓阳.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2]中国畜牧业支持政策及效应分析[D]. 刘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的历史演进和当代效果评价[D]. 郑川.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4]产业链视角下中国猪肉价格波动机制研究[D]. 白华艳.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5]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 王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8)
  • [6]中俄农业互补性合作研究[D]. 智建伟.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7]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D]. 肖文兴.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1)
  • [8]农产品贸易保护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李勤昌. 东北财经大学, 2009(05)
  • [9]四川生猪国际竞争力研究[D]. 陈昌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10]猪及其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D]. 李晓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养猪大国如何面对WTO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